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1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1.1企业环保意识缺乏

建国至今,从原来的没有污染到如今的环境保护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理论上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等教育活动,从而提高领导、员工的环保意识。但实际上,由于企业领导者的管理不当、企业亏损、企业的经费紧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少数企业难以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多数企业环保宣传的开展流于形式,并且广度深度不够。

1.2企业的环保管理不健全

企业的环保管理是其现代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企业多少存在着对国家环保方针、政策执行不足,对企业负责项目的监管不严,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1.3对污染的治理方法不当

对于企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目前多数企业采用的是末端污染治理,单一的末端污染治理成本高,治理效果差。

1.4投入的环保资金不足

与企业的主体设施建设相比,用于环保和治理污染的硬件、软件的资金投入严重不够,尤其是老企业,大多存在着环保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的环保工作,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而且使资源利用不足,损失浪费严重,最终使得企业生产与环保的矛盾日益恶化突出,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1.5企业的环保设备、技术相对落后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环保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并且企业所用的处理“三废”的设施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设备严重落后,存在着能量消耗大、运行效果差、噪音大、漏风、漏油等众多问题,不仅消耗了许多运行费用,并且造成企业陷入污染物排放超标、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被动局面。因此更新企业的环保设施,改良企业的环保工艺是势在必行的。

1.6环保人员的专业素质缺乏

为了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这就需要企业的环保人员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和高度的政治素养。虽然大多数企业拥有环保管理专兼职人员,但是在当今经济发展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晚、设备落后的情况下,企业环保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缺乏,甚至部分企业没有环保人员。

1.7企业的环保规划差

多数缺乏企业环保规划或环保规划水平低,尤其是远景规划水平低,环保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大,并且与生产、发展脱节,从而导致很多环境问题的发生。

2企业加强环保管理措施和对策

2.1企业对环保管理要统一领导

企业要对环保管理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并且建立由各部门领导、环保管理员、技术人员和环保管理人员组成的环保管理体系,设立以企业总经理为首的企业环保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规划和协调企业各部门的环保管理工作。环保管理设立专职机构和工作人员,负责企业环保工作监测、检查等管理任务。其中环保管理员主要负责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收集整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及教育工作。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纳入计划,参与制定工厂环保发展规划,拟定环保工作计划,参与编制和实施工厂环保管理方案或措施,参与编制、修改、演练预防工厂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控制及工厂环境预案的工作,配合监测部门对工厂生产废水、废气、粉尘、噪声进行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监督各部门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与环保技术项目的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监督检查。

2.2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队伍建设

环保机构的设立要因地制宜,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仅增加环保人员,还要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由于环保政策性强,并且所涉及的知识多,因此要选择政治素质和专业技术强,拥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职员从事于环保工作。其次,要确保必需的环保经费,增强对环保人员的业务培训,从而逐渐提高环保队伍的专业素养,才能确保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2.3企业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企业要增强对员工的环境保护的教育,积极开展环保知识、法律的教育活动,增强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各企业可以利用黑板报、电视、广播、报刊、漫画等众多形式,通过举办环保专题会、环保知识比赛、环境日等活动向员工宣传环保知识、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等。同时为了确保环保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过硬、业务熟练,企业要对环保监测、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加强对他们的操作规范的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备的正常运转。从而提高企业环保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拓展员工的环保知识,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4改进污染源治理方法

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是企业的责任,从生产源头上减少污染,因此要将环保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要真正落实企业的环保工作,并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环保工作渗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污染源治理办法是对生产进行全过程的监控,实现清洁生产。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提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革新生产技术等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生产量、排放量,最终实现减少企业的污染源。其次,要改善产品的设计,降低从使用到终端的处理,降低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生产排出的副产品实行内循环,最终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第2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非常重要。如果你置身在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和远离都市繁喧的环境,你就会有心矿神怡、身心舒畅的感觉。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人类为了追求经济成长,不断污染环境、破坏资源,使我们的地球有数也数不清的绿色的烦恼:蝴蝶大迁徙的烦恼、厄尔尼诺现象的烦恼、熊猫保育的烦恼、疯牛病的烦恼、登革热的烦恼、垃圾山的烦恼、口蹄疫的烦恼、人口大爆炸的烦恼、生物灭种的烦恼、热带雨林的烦恼、犀牛灭种的烦恼、海洋资源的烦恼、杀人蜂的烦恼、野鸟灭绝的烦恼、太平洋的烦恼……

由于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得不引起我们去高度重视的地步,因此保护环境已经是每个人的职责,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一是我们爱惜身边的一草一木,不乱掉垃圾,不随地吐痰,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搞绿化建设;二是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考虑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对于那些污染空气、噪音严重的工厂,要设在远离都市的工业区,对于污水严重的工业,要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审批把关和环保指导,加强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主的环境基础设施,确保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100%,大力整治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生活噪声污染;三是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污染监控,要强化环境监察,严肃查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

我们希望通过共同努力,营造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优美环境,把我们身边的环境变成为“春踏芳草,夏栖树荫,秋观红叶,冬赏白雪”的美好家园,开创新世纪环境保护的新局面!

第3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应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新路。而化学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是每一位化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化学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强化环保意识的主渠道。在目前尚未单独开设环境教学课的情况下,化学教师抓住教材中的环境知识,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题性的环境保护教育,是最有效的途径。例如学习《空气》这节内容,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的成分后,引导学生了解江苏省南京市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本市空气的污染状况及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接着讲述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汽车尾气排放、矿物燃料燃烧、工厂废气排放等的影响,然后讲述预防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另外通过氟利昂、氮的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地球温度升高和受紫外线的辐射,让学生认识到必须寻找新能源替代这些污染大的能源。在学氧化碳性质时,应强调指出二氧化碳虽不是空气污染物,但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大力开辟新的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潮汐能等。此外还要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在讲解合成材料时,要教育学生在生活中尽可能少用塑料袋,不乱扔塑料袋,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以防止“白色污染”。

二、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强化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又一条途径。例如,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测定实验室、教室、校园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测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的pH值,模拟用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过程,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外,化学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改进实验装置,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做二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指导学生先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以防止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使学生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增强环保意识。

三、在化学课外活动中,深化环保教育

(1)组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所居住小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居民区拾废弃金属、收集废电池、捡废弃塑料袋,等等,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进一步增强环保观念。

(2)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例如,在家里要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气、节约用电的良好习惯。时时处处牢记环保使命,同时要敢于同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不良行为作斗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3)通过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环保教育。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定期出环保专栏,办展览和小报,每学期组织一次环保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附近工厂污水处理情况,组织学生开展环保知识竞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

总之,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也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只有教师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正确引导,从小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才能引导他们将来为优化我国的环境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Joy A.Palmer.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第4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初中生物 环境意识 培养的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我国的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盲目追求经济增长价值,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才导致了环境污染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因此环境宣传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新课标教材以“人与生物圈”为基准,构建了新的知识体系。围绕这一内容,教材中许多地方都涉及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为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交叉点,努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环境意识,利用生物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是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利用课堂教学,进行环境教育

学校教育是以课堂教育为主要的教育,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课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保知识。

(1)把握好渗透课。生物课涉及环境内容很多,可是有的课涉及的环境内容不突出。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找出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内容的结合点,及时挖掘。例如:结合植物学部分的教学,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时,教师教育学生要绿化环境,自觉爱护一草一木;结合动物学部分教学,介绍青蛙、鸟类对人类的益处时,要提倡保护动物,不要乱捕滥杀;结合“人体生理卫生”部分的教学,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每一个人自身的健康。

(2)上好典型课。这类课涉及的环境内容比较多。初中生物中的“生物与环境”一章,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章节,是进行环境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在这一章的教学中要注意:第一,要注重教学方法。环境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为习惯。所以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灌输式讲授知识,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放映学生收集的滇池污染、沙尘暴等等资料片,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逐渐树立起环保的观点。第二,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如果只从理论上讲,学生容易产生烦琐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应从大家身边事例出发,适时进行环境教育。例如,我们北方经常遭受的沙尘暴的袭击,黄沙中日,举步维艰的天气,就是植被遭到破坏最好例证。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第三,要树立危及意识。在讲“人口与环境”时,对比我国和世界人口剧增,各种资源面临危及,粮食严重短缺,数亿人口面临饥饿等现状。在学习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时,例举全世界每年灭绝的野生动物生物达4万余种;现存的我们熟悉的大熊猫不过1000头左右,亚洲象不足50头,野生华南虎不足30只等等。地球沙化严重,绿地在消失,很多动植物资源面临灭绝的边缘,通过这些知识的了解,让学生有了危机意识,就会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2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我们开展的课外教育活动主题是:“爱护环境争做环卫小卫士”。建议学校采用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可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首先,搞好宣传活动。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这样使更多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自觉保护环境。

其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较普遍的做法是组织学生课余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厂、居民小区等,考察河水污浊的程度、遍地的垃圾、工厂排除的废气、居民小区等,考察河水污浊的程度、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公路上的灰尘,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风景名胜,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学生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再次,成立环保活动小组。成立环保活动小组,积极参加校园绿化建设、学习饲养小动物、进行生物小实验,参加社区环境建设等等。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能力。

第5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一、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疏忽,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生活环境呈“脏、乱、差”的样态。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农村环境治理已经迫在眉睫。党的十报告提出要“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的与发展实践的重大创新。新的时期对农村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变迁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加强农村环境治理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农村环境的持续恶化制约农村社会的发展

近来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应用,给土壤及地下水资源带来极大的危害。由于农药、化肥、农膜的大量应用,中国1.5亿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土壤耕种能力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增大。在农业耕种过程中大量的农药使用造成农作物药物残留问题,农产品质量下降。虽然农村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仍停留在传统阶段,生活垃圾随处倾倒,白色垃圾随处可见。很多地区的池塘都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农村整体环境呈现“脏、乱、差”的景象。一些污染大的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如造纸厂、化工厂等污染大的企业污水随意排放,对地上河流、地下水资源等造成极大危害。如一些化工厂急于追求经济利益,不顾环境危害,将污水直接排向地下,由于地下水的隐蔽性,一时难以发现,但是对农村整体地下水资源的危害确是毁灭性的,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

(二)重城市、轻农村的环境治理政策导致农村环境治理缺位

由于农村地区幅员辽阔,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一直处于隐蔽状态,在中国的发展战略中,一直对城市环境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态势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加之地方政府发展理念中的重经济因素的偏向,导致对农村环境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方面,农村是城市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输出地,消耗了农村大量环境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同,城市环境排放的废物远远大于农村,不断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而由此造成的损失,城市并未向农村按“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支付治理补偿费。一些农村地区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并未得到应有的补偿。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一些污染物排向农村却不包括在治理范围之列,并且对于农村小水体、水源地、耕地等治理和保护也未加考虑。作为环境治理的政策长期主要用来治理城市环境,对广大农村环境的治理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1]。

(三)缺乏农村环境治理的机制

中国环境治理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城市地区,对农村环境关注较少。在中国城市地区,基本上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治理机制。在广大农村地区,环境治理机构不健全,农村环境治理、监督体制不完善。这源于多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体制,以及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忽视。政府在农村环境领域的公共管理职能长期缺位,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环境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环境利益是一种公共利益,个人或企业不能代表公共利益,只能由公共的权力机关来代表公共利益。在环境治理的框架中,政府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共的利益,而且基本垄断了环境制度的供给,应当充分发挥公共管理职能,积极推动农村“环境良治”的实现。因此应发挥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在政府的引领下,发挥群众在环境治理中的监督作用,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的行动中来。

(四)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仍需提高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一直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环保的知识掌握不足、环保意识较弱。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大多关注自身经济条件的提高。对环境的重要性并未上升到重要地位,甚至一些居民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与居民无关。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难以发挥环境治理的主体与监督作用,导致环境治理难以收到科学的反馈信息,环境治理效果较差。

三、对策分析

(一)以政府为主体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

随着经济发展造成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引领,生态文明观、环境公平观、环境正义、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环境保护新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应以政府为主体,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意识,强化环境观念。转变过去经济发展优先忽视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的思想,树立环境是农村发展的根本的理念,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上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环境权益。

(二)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方参与与监督的环境治理体制

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公共事务的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制定农村环境治理的目标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多方参与与监督的环境治理体制。对环境治理的力度纳入政府考核的主要目标,同时在地方发展中坚持环境为本的发展策略。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农村居民及各级组织既是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同时也应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结合起来,让村民在环境治理中监督治理的效果,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的行动中来。

(三)健全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

从目前来看,农村环境治理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文,但是总体来看,呈碎片化的状态。因此应从农村长远发展的角度,逐步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是改善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切实有效地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律依据。为了适应农村环境保护的需要,尽快修改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环境权益诉求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同时健全和完善权利保障法律机制,使农民在农村环境保护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各项环境权利,这是实现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基础和根本保证。在微观层面,对于农村环境治理应该以村委单位,建立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制度。

第6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环境风险;风险防范体系;相关对策

当今中国在经济发展高速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代,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利益,忽略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环境。在众多的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风险,例如,气候变暖,沙尘暴等,都是由于长期的污染慢慢积累成严重的危害;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吉林化工厂事件”以及“日本核辐射事件”则属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无论哪种风险,都是由于人类不完善的行为规范所造成小概率事件,都会带来巨大的危害。我们应该致力于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使各种小概率的事件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1.我国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政府环境保护职能失灵

在《宪法》第26条中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以此可见,政府有为人民创造良好环境的义务,并且在组织、领导、协调环境资源保护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关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政府失灵往往表现在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处理问题不当。无论是政府的不作为还是处理问题不当,都是由于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所造成的连锁反应。

第一,在一个风险事件发生之前,往往是由于政府部门未能做好相应的风险评价,对该项目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未对项目主体征收相应的风险基金,从而导致危害发生时超过了项目的正常防范标准,以及危害发生时没有及时弥补对受害人的赔偿,造成多方利益受到损害,导致问题越加严重化。现存的环境法律中存在规定不明确、对环境污染的疏漏的问题,没有明确政府的环境责任,直接造成政府的执法部门、职能部门的职能缺失,以致灾害发生,环境恶化,带来严重后果。

第二,面对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不完善,政府在编制应急方案时,往往存在缺乏编制的依据,应急能力与脆弱性分析不足、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缺乏系统的规划和协调、文件体系框架结构与层次不尽合理,目标、责任与功能不够清晰等不足[1]。各种因素综合一起,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没有及时妥当的应急措施,间接造成危害的扩大化。

1.2行为主体职责缺失

如果政府组织部门是环境风险的管理部门,负担管理责任。那么,各个利益主体作为环境风险的决策群体,负决策责任。

其一,作为企业、个人及各盈利组织,其行为都以获利为最终目的,在获利过程中往往与环境保护的理念相矛盾。决策者是以企业的生计、盈利为决策宗旨,忽略了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环境。所以,决策者不当,是一个企业行为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对整个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其二,企业的技术、资金不足,往往对环境保护表现为“有心无力”,即使有相应的资金也是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相关绿色、技术性建议会被决策者所忽略。所以,企业技术上的缺陷,是企业行为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会对环境风险无限的扩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问题的紧迫性

综合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例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退化严重、濒危物种增多等现象,都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从而使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以此加快建立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步伐。

2.2体系要求的整体性

环境风险是针对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提出的,所有环境污染的发生,都具有扩散性,都不会单单局限于某个地区。可见,在环境风险责任划分时,不能以城市、农村去划分,更不能以省际单位划分。以去年的吉林化工厂事件为例,由于连续降雨造成洪灾,而化工厂又没有做好相应的防汛准备,致使场内的化学原料桶顺流流入松花江内,污染了沿途的水域。吉林的环境风险,却给下游的黑龙江省带来了污染,又“连累”下游俄罗斯,造成国际纠纷。所以,不能仅仅以某省或者某一区域作为治理单位,应该建立完整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3.关于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议

3.1强化政府职责

首先,政府在我国各项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尤其是环境保护工作,属于长期投入却短期内无法获得收益的行为。政府组织作为公立部门,具有相应的义务,应该对环境保护起到良好的监督的功能。对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的各行为主体应该给予鼓励以及物质的激励,对于因为环境保护而造成损失的企业,政府务必给予补偿,充分调动各个行为主体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环境风险防范作用于无形。

其次,当环境风险出现前,政府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环境风险防范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务必采取科学、准确的预防措施,并且反复验证其方案可行性,做好环境风险评价,使风险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当环境风险不幸发生时,应该按照风险防范的预案进行抢救,使损失降至最低,并且应该对相应的风险责任进行追认,使受害人得到正当赔偿。

最后,政府部门应该起到环境风险宣传作用,与决策者沟通,除制定完善的风险预防计划外,应围绕环境风险的各项事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和普及。对于群众,应该宣传一些环境风险的预防知识,说服群众接受一些不可避免的环境风险。做好环境风险各方利益主体的中间人,做到万无一失。

3.2完善风险防范的立法工作

第一,将环境风险、环境安全的内涵给予法律的确定,或者成立专门的环境风险防范法律、法规,使之成为独立法律体系。对环境风险防范进行系统的管制,对可能造成环境风险的各行各业都给予明确规范,使环境保护的风险概率降至最低。

第二,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事故应急制度以及环境监测制度,并在法律上给予确立。通过各种制度对环境保护进行管制,使环境保护能够成体系化、立体化,防止由于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发人们不满,特别是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2]。

3.3绿化企业

其一,对企业或者项目决策人进行专门培训,使之了解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环境风险的危害性。使企业或者各项目在计划成本时融入绿色成本,清洁行业生产,从源头,即决策之初就将风险降至最低。

其二,对于一些无可避免的会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应该按照行业标准,降低排放标准,使污染最小。同时,应该积极缴纳风险保障金,提早将该笔资金计入企业预算。

4.结束语

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将现有的技术用于与我们最密切的生存环境的改善之中,而不是使其成为环境风险的催生剂。何况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跨越国际,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以及生态系统文明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第7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一、加强思想教育,形成环保意识。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增加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剧增带来了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它不仅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进程,而且严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因此,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做好自然保护工作,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做好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更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人类为了保护自己的摇篮和生存基地――地球,迫切需要学习和掌握环境科学知识。而中学生作为世界的未来,更需要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他们的知识已较丰富,又在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和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使他们知道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与公害是我们的国策。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环境与我们的关系最密切。许多地区草原荒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沙尘暴频繁发生,酸雨、臭氧层空洞等触目惊心。正因为环境污染严重,才有了“绿色食品”,才有了“纯净水”与“天然矿泉水”,人们都渴望与大自然接触,呼吸清新、洁净的空气,吃到无污染、无激素的天然食品。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世界的呼声,生产时若以赔进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是目光短浅的表现,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要告诉学生,为了有更加美好的明天,就必须付诸行动,积极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将意识转变为行动。

二、强化实践活动,渗透环保化学观点。

课堂教学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阵地,但课外实践活动也应注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教师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环境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组织师生人人参与社会调查,参观工厂生产流程,农业化肥、农药施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现象研究,探讨工业三废处理达标排放的重要性;农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深远意义;讨论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提倡洗衣使用无磷洗衣粉,为什么提倡食用绿色环保食品?为什么国家投资进行“西气东输”和提倡用“乙醇汽油”替代汽油?特别是对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廉价资源农作物秸杆,如何进行深加工成禽畜饲料,或转变成沼气或收割脱粒秸杆粉碎返田,或制成建筑板材和纯天然织物?等等。

三、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也应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氯气的制取和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等实验都会产生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避免污染空气,防碍人们的健康,教师操作时应强调在实验中必须设计一个将多余的有毒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入相应的吸收液的装置(如多余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也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操作,以消除或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如铜与硝酸的反应,在用于反应的试管口套上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既不防碍观察有关现象,又可避免二氧化氮的污染。又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证明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时,将盛有紫色石蕊试液、品红试液的试管都配上双孔塞,多余的二氧化硫用碱液吸收,防止二氧化硫的污染。有些实验还可以微型化,这样不仅可节约药品,而且可减少废液、废渣、废气的产生。对实验后废液、废渣的处理,尽可能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总之,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教育。

四、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课堂教育固然是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则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教师还应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例如:我通过让学生参观印染厂、污水处理厂、钢厂等地方,使学生感到环境问题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印象至深,再结合课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渴求,产生对日益严重、近在咫尺的环境污染的深恶痛绝,深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参观调查等社会活动,能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增强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流、勾通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还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络,查寻更多的环境保护的信息,并从中选择出有针对性的内容,出专栏,扩大环境保护教育的影响,增强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恰好高一才上完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根据每年的世界环境日的不同主题,我举行环保主题班会。另外,我还组织学生配合学校的绿化工作,在校内植树,并定期修剪树木,以班级或团支部为单位,开展认领小树的活动,定人定点负责校内绿地、树木。这些活动学生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学生受到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了社会参与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而这些正是未来人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第8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1从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中国环境审计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城市化的进程还缺乏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理论及其相关的环境审计理论、法规、政策和一套完备的审计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采取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战略,大批的化工企业,工业制造企业,造纸企业,印染纺织企业在中国的沿海纷纷上马,由于没有完善的环保审计实时监控,对江海湖泊造成了多次大面积的污染。吉林化工厂的松花江水的污染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伴随着是大面积的耕种土地在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在建筑中仍然大量使用沙土砖瓦。

汽车这些年来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着大气层,这些事例都在说明经济发展与环经保护存在着矛盾,有些是人们认识到的,有些是人们还没意识到的。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必要的要素。在工业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要保护环境,简单的讲就是要保证防止大气、水质、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大气层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土壤变质,沙漠的扩大化。日本的地震、海啸引起的核泄露也为全球核工业敲响了警钟,防核污染摆上了重要课题,从全球来讲还要防护物种的灭绝,资源的枯竭,人口的发展速度及其质量。

近年来从人类健康发展,保证环境质量的战略高度出发,联合国世界组织,以及各国政府积极地实行环保组织的监控职能。“联合国的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环境规化署”、民间的“绿色和平组织”、我国的“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国务院的“环境保护局”这些部门在环保严重破坏面前积极地展开了全面工作。我国从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战略高度建立了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建设环境保护管理法”等法规,为环境审计建立了法律基础,有了监控的标准。为环境审计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建立了法规政策、标准以及实施的组织控制系统。理论界、专家学者对环境保护与工业化发展及其审计系统的理论完善,使其环境审计工作更具有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2环境审计的特点。

环境审计在常规审计的基础上,深化了审计内容,拓展了审计内涵,突出环境保护的特点。

环境保护审计是在传统审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审计有着很大的发展和不同,传统的审计主要涉及经济活动、财务数据及其各项经济指标。环境审计既涉及生产经营活动,还进入到社会各个领域,甚至深入到科技领域,日本核电站的危机为环境审计又增加了新的范围和新的领域,环境保护审计同时扩大了审计的职能,除了控制监督的职能,还具有评价、鉴证、管理、服务的多种职能。要控制环境保护项目的管理,防止环境保护工程的质量差,使预期的环境治理达到实际的治理效果。

所谓的环境审计,是指政府的审计机关、内部的审计机构、注册会计师、科学家、专业人员对政府和事业、企业、团体、组织、实施的环境管理系统及其生产经济活动非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达到环境保护有效,管理控制得当,使经济持续发展,不会造成环境危害的审计活动。管理层决定组织的环境控制系统,是否足以保证对法律,法规和内部政策的遵循。要将科学发展观作为环境审计的工作灵魂和审计指南,从而保障自然环境不受破坏,保障经济社会高效运行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绿色可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地大物博绿色生态环境的监管。环保审计就是要在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中,实施全过程的控制监督,使其防治污染,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工业化发展、城市化进程中同步进行。

环境审计目前可分七大类:(1)遵循性审计;(2)环境管理系统审计;(3)交易审计;(4)处理、储存和清除审计;(5)污染防治审计;(6)负债审计;(7)产品审计。

随着环境信息系统的建立,为环境电子计算机的审计奠定了基础,使环境审计深入到生产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使大工化进程和环境保护共同发展。

第9篇:工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范文

一、结合教材内容,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立足课本,不断挖掘教材中关于环境污染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如在教学《空气》一课时,我没有停留在简单地介绍空气成分的发现、研究和大气污染上,而是设置了一些疑问。如“现代工业发达,烟囱林立,空气中哪些成分增加?”“这些成分的增加,将引起哪些后果?”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展开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是因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引起温室效应所致,从而使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成因,引导学生从中树立环保意识。又如,在教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教师要关注课文前面介绍水资源如何丰富,后面提出水危机的用意何在,然后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如“面对水危机,我们能做什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哪些做法会造成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呢?”等,从而将课本知识扩展到日常生活,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中明确课文内涵,从中加强环保意识,自觉节约用水。

二、 结合课堂教学联系实际,向学生传输环保知识

在化学教材中,最早涉及环保问题的是硫酸工业尾气的处理问题,教师可通过介绍一些关于化学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在心灵上的震动,加深对防治污染的认识,进而启发学生讨论,如何在硫酸工业尾气中进行二氧化硫的回收处理,变废为宝。同时,教师还要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善于收集有关环保问题的素材,在课堂教学中,如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要用无铅油,为什么要禁用含磷洗衣粉,为什么要花大力气整治淮河、太湖、黄河?”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自觉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结合化学实验,强化环保意识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许多化学药品,体验到了许多的化学变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借此机会,使学生在体验化学实验的时候,体验环保,强化环保意识。

1、利用药品的贮存方法,规范化体验环保。如易挥发的浓硝酸、浓盐酸等要封闭贮存;对大多数有机物如苯、甲苯、丙酮、甲醛等用专柜避光保存;对剧如汞、白磷等用专柜上锁保存,定期检查贮存情况。

2、演示实验中强调尾气的吸收处理,体验环保。如在讲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时一定要通过演示实验讲清吸收的原因(有害气体不允许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强调尾气吸收的重要性,使学生深深认识到只要涉及气体的排放问题就应考虑尾气处理。

3、规范实验操作使实验在严密的情况下进行,体验环保。化学实验中,师生都要接触有害物质和无害物质,在实验中也会闻到有害和无害气体。因此,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实验。严格教育学生规范操作,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取有毒性原料。甚至如何盖瓶盖、放置试剂、取药品的各种工具的选用,取用药品量的多少都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改进实验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尽量采用封闭措施,减少师生被动接受有毒有害气体的污染。实验结束后,处理化学废物和实验中产生的废气。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桌面,这些都要认真细致指导,使实验活动从始至终成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课堂。

4、实验微型化,防止使用过量药品实验体验。目前在常规实验中,药品用量较多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因此,在实验中,用玻璃管弯制各种可加热的替代实验仪器、安培瓶、点滴版等进行微型系列实验。这种方法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操作安全,实验不会造成危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轻。同时也达到了实验的目的。如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要求学生不用试管做实验,而是改用点滴版,实验时只需取一滴稀盐酸在孔穴处,在取一滴硝酸银溶液滴在孔穴处,立即可见白色沉淀生成,然后取一滴稀硝酸滴入沉淀中,沉淀不溶解。通过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操作中不仅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而且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渗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育环保行动

1、课外实验。积极利用课外实验配合课堂教学,开展环保教育。“河水、雨水酸碱性的检测”“模拟水体受硝酸汞、硫酸铜等污染的检测及危害”“干电池的收回和利用”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强化环保意识。

2、实地参观社会调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邻近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站、化工厂并进行实地调查。如空气污染调查、水污染及对策调查等调查报告,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能使他们感知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3、展览板报、墙报。利用教室及校园的黑板报、墙报进行环保展览宣传,以增强环保安全等意识。组织学生植树种草,绿化环境,减少噪音,为保护环境出一分力量。

四、 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