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

第1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 甘肃学前儿童 艺术教育 目标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使其在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也是儿童发展的需要,它是以艺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陶行知曾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人小心不小。”寓意学前儿童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学前儿童是如何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呢?对于成人来说,最简单的表达方式莫过于语言了,但学前儿童还不具备成人所具有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学前儿童手舞足蹈、涂涂画画和摆摆弄弄,学前儿童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艺术便成了学前儿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符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求学前儿童通过感受他们周围事物的美来发现大自然的美,进而用他们对艺术的独特表现方式展现周围事物中的美,从而实现对艺术的审美体验。由此可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的确定直接关系着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成败。

目前,我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方式主要有:整体性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和分散式的家庭艺术教育两种形式,其中主要以整体性的幼儿园艺术教育为主。近几年来,我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甘肃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精神,开始有计划地推动学前艺术教育“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在城乡各类幼儿园中建立和扶持一些办学方向端正、办园行为规范、管理上层次、教育质量好,并具有良好社会信誉的幼儿园作为示范性幼儿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省教育厅组织专家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为依据,经教育厅研究决定,对兰州城关区保育院等18所各项办园指标基本达到标准的幼儿园,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此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省政府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视。尽管如此,由于我省地处西北边陲,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就整体而言学前儿童教育相对滞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发展更加滞后,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很不完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特别是幼儿园的艺术教育,在培养目标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依据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先进经验,我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应从四个方面改进。

一、以提高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综合效应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幼儿艺术教育中多学科地综合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关键。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重视艺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创造潜能的开发;重视艺术活动的结果,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单科教学,忽视艺术活动形式之间以及与其他领域的有机整合。毋庸置疑,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较高的道德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同时具备适应新的环境的能力,同时还能在新环境中不断学习、创新和自我发展。我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技艺的传授内容,要从幼儿的家庭生活和兴趣出发,将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并喜欢的事物通过游戏的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整体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当代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儿童在学习音乐时,将音乐活动和舞蹈动作、形体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植于躯体之中”,加深幼儿对音乐知识的体验,进而增进其情感。这种将音乐教学与情感体验整合的方法,无疑给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内容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参考。音乐本身就是综合性的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情景性和审美性于一体,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我省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应将音乐的综合效应和艺术教学活动的策略有机结合并起来,使学前儿童对音乐的认知、体验、情感、行为、能力的培养统一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前儿童的音乐兴趣和音乐潜能,为以后的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以师生平等对话为基础,充分体现对幼儿人格的尊重

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师生平等对话法。只有积极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幼儿才会“随心所欲”,他们的艺术火花才会源源不断地涌出。虽然幼儿是脆弱的、敏感的,然而又是有人格尊严的。教师言行举止中表露的轻视,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扼杀幼儿艺术的萌芽。所以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要特别注意倾听来自幼儿的声音,而且要听懂,这不仅是对他们幼小心灵的倾听,而且也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实践证明,教师在与学前儿童的相处中,自始至终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平等对话,幼儿就没有了思想上的压力,他们身心就会完全放松、完全自由,整个气氛和环境中就没有了可供参考的现成答案,空中唯一飘荡的是师生不断奔流而出的艺术灵感。

我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和方法要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做法,在幼儿教师动情的参与和热情的鼓励下,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其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非专业的艺术教育,它的目标不是培养小画家、小演奏家、小舞蹈家、小演员,也不是为了少数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而存在,而是为了培养所有幼儿对艺术的兴趣,通过艺术活动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通过艺术活动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智力、创造力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只有以平等的身份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与幼儿“对话”,才能真正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

三、以社会生活情景为前提,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奥尔夫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幼儿本性”。这种从幼儿本性和主体性出发,鼓励幼儿积极地自我表现和努力创造的理念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只有贴近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需求,才能培养幼儿对艺术和生活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幼儿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聆听,逐步感受生活和周围环境中与艺术表现相关的要素,才能更全面和更深刻地领略艺术、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才能增强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例如,在活动中利用电视广告词,“牙好,胃口好,吃饭喷喷香!”“今年过节不收礼呀,收礼就收脑白金呀,脑白金!”等,让幼儿进行有关广告设计的音乐教育,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和创编广告,使艺术活动更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

学前儿童也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个体,他具有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权利。幼儿的生活环境是整体的,因此,幼儿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具有全面发展的潜能。艺术教育的任务就是促进这些潜能的充分发展,并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据此,我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应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积极促进幼儿健康的心理过程和健全的审美心理、使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他们的潜能。

四、以游戏的方法为主,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游戏的内容最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把游戏引到艺术教学中,开展艺术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艺术兴趣,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感,幼儿在艺术游戏活动中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游戏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幼儿对美的敏感性;此外,幼儿通过艺术游戏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

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艺术教育是一种融生活理想、生活情趣于一体的教学娱乐活动,在游戏中学习艺术是激发幼儿艺术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教幼儿画“龟兔赛跑”画时,先让幼儿听故事,然后带他们去饲养室观察兔子、乌龟,回到教室后再让幼儿戴上头饰玩“龟兔赛跑”的游戏,然后再让幼儿动手画。由于前者的铺垫,幼儿的画面显得真实、生动,幼儿在绘画时心理轻松、感觉不到任何压力,使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上所述,由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目标不可能像中小学艺术课程那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更多的应是培养幼儿全面的素质和健全的审美心理。依据培养目标在内容的编排上要适宜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既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又是幼儿力所能及的,以此达到培养学前儿童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其实,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大量的、幼儿所熟悉的审美教育资源,如春天的小草、秋天的落叶、雄伟险峻的山川、秀美柔和的江海湖泊、精致典雅的园林田野等,都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让幼儿去寻找“自然界中的歌声、绘画、舞蹈”,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艺术要素,使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尽可能地同幼儿生活和社会现实相联系,让他们把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融入艺术活动之中,从中体味到现实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印小青.学前儿童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8).

[2]杜青芬.回归生活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2009.

[3]边霞.幼儿的艺术与艺术教育(博士论文).2000.

[4]边霞,刘丽玲.关于艺术教育若干问题的对话[J].学前教育研究,2003,(1).

[5]高华.幼儿艺术教育综合性的实践研究(硕士论文).2005.

[6]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臧琳佳.奥尔夫教学法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2008,(3).

[8]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的课程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4).

[9]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0]许卓娅.学前儿童艺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名词,它集各种艺术类别于一体具有综合性、艺术性、创造性。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范围里的艺术教育通常包括了音乐、美术、舞蹈等科目来实现的的。幼儿艺术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艺术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审美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热爱艺术,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在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和人格的成长。但现实的幼儿园艺术教育却与违背了艺术教育的本质,反而出现了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思想内容的说教,其教学方式单一、注重模仿忽视创造、缺乏学科的综合迁移、忽视儿童个体差异和过分专业化等一系列问题。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启蒙,所以我们强调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一定是有趣的、生动的、发展的。同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关于审美的一种普及性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目的是把幼儿培养成一个具有艺术素养的欣赏者,而不是具有专业素质的歌唱家、画家、舞蹈家等。我们期望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不只是艺术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输,而更多的是以陶冶幼儿的情感和生命教育为情感目的,培养幼儿综合运用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类艺术的综合能力,进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二、咸阳周边农村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目前,就咸阳市农村地区来看,农村学前艺术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意识层面上的问题

1、认识较模糊,功利化思想严重。目前很多幼儿园为了招生,打着艺术教育的招牌,但却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以当下流行的奥尔夫音乐为例,功利化思想驱使很多幼儿园盲目跟风,从中国人倾向“洋货”的心理入手,盲目引进外来东西,以此吸引家长的眼球,提高招生率。但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对奥尔夫音乐并不是很熟悉,认识并不深入,只是派种子教师外出培训了几天而已。任何一种教育,它都有它萌芽、成长的环境,评价教育最根本的是是否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是否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咸阳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只有结合实际,减少功利化思想,深入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用教育质量来创教育口碑,提高招生率。

2、力求精英化,追求贵族化。由于中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认为只有贵族人才进行艺术教育,其费用是昂贵的,因此很多人给艺术冠上了贵族化的帽子;也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人们迫于压力,将艺术的学习当做今后生存的一项技能,因此出现了学艺术就要做艺术的精英这样的思想。这些都是对艺术的曲解,对学前艺术教育的曲解,真正的学前艺术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对于咸阳农村地区出现的艺术教育贵族化思想问题,笔者强调经济条件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只会影响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材料的选取,但其平民化、大众化的理念是不会动摇的。以风景画为例,咸阳市的幼儿园则可以咸阳湖的风景为资料,而咸阳周边的农村则可以田野、乡村为风景资料,这样一来,不仅做到了大众化的效果,更突出了当地的特色。总之,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开发资源,多利用周边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前艺术教育。

(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进过调查与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发现咸阳地区的艺术教师的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城市师资雄厚,乡村师资薄弱。调查显示:城市的幼师年龄一般都在25-35岁之间,而乡村的幼师年龄大约在18-30岁之间;城市幼师的岗位流动较小,乡村的幼师岗位流动大;城市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大专本科居多,乡村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高中、大专,甚至是家庭主妇;城市幼师的工资较高,乡村教师工资较低。造成城乡师资差异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优越的待遇和便利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应努力提高乡村幼师的工资待遇,利用政策倾斜来吸引大学生来乡村就业;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走进乡村的思想教育,二者齐头并进,实现城乡师资平衡,共同发展壮大。

(三)家长支持性不足

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城乡家长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80后、90后家长的育儿观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开放的,城乡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咸阳周边的很多农村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都是有爷爷奶奶照看,因此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80后、90后的年轻家长认为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艺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们鼓励孩子学习艺术。而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们则认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是没必要的,只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是必要的。对于出现的乡村爷爷奶奶们落后的学前艺术教育观,我们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政府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第二,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留一个人陪孩子等主题,呼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至少留一个人陪孩子;第三,农村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再教育。

(四)幼儿艺术能力较弱

第3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139-01

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儿童教师的摇篮,在针对学前教育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和学习是必备环节,但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也需要一定的方法,本文将针对高职语文课堂中儿童文学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

一、明确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

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适用于幼儿进行阅读,是儿童成长的必备精神食粮,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几种类型。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活动时,一名好的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但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全国绝大多数进行学前儿童教学的任课教师都没有接受过学前儿童文学相关内容的学习。如果一个进行学前儿童教学的任课教师对儿童文学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那么对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目的和行为就毫无意义,因此,在高职课堂中进行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和作品的讲解尤为重要。

在高职的课堂中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对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为研究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学素养,促进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前儿童文学的创作中,为研究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成长和儿歌对婴幼儿语言能力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文学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的必备环节,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在高职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使学生可以在未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文学素养的培养者,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素质提高来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儿童。

任课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明确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的担任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

二、针对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的方法

1、仔细研读教材,选取优良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选取也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必备环节,因此任课教师在开展学前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时,首先要选取适当的教材,因为我们主要是研究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散文、戏剧等作品类型对婴幼儿能力的发展影响,因此要保证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将学前儿童文学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能够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只有选取了适当的讲解教材,学生才能够对学前儿童文学的学习产生充足的兴趣,并且能够从教材和课堂的学习中学习到知识,继而才能够为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2、让学生认清学前儿童文学的地位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已经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因此学生在思想上对学前儿童文学的认识并不完备,绝大多数的学生会轻视学前儿童文学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会采取一种不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所以,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前儿童文学的教学和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讲解之前,需要先将学前儿童文学在学前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阶段中的重要作用讲解给学生。学生明确了学前儿童文学的重要地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前儿童文学的学习中,进而促进自身的素质提高。研究儿歌对婴幼儿语言能力成长的影响和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成长起到的作用需要学生能够明确婴幼儿各项能力的基本情况以及充分把握儿歌和童话等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在高职课堂教育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3、儿歌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

儿歌,又可以称之为童谣,是指针对儿童特点而特别创作的传唱性的歌谣,可以让儿童产生共鸣,激发想象的歌曲作品。儿歌不仅具有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风格和特点,还具有民歌创作的艺术风格,琅琅上口,可以让儿童很容易接受。因此,儿歌作品可以说是结合了诗韵艺术和受众年龄特点的通俗文学体裁的作品,因此儿歌对婴幼儿能力成长的影响意义深远。

(1)奠定语言学习基础。儿歌的特点是简单易学、朗朗上口,可以让幼儿在短时间内学习到一些平常接触不到的语言知识,能帮助幼儿进行学前的语言学习和相关词汇的积累,同时儿歌也可以传递部分简单的生活信息,可以为幼儿的语言基础学习奠定基础。

(2)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儿歌是一种具有押韵、韵律等特点的作品,通过简单的情感表达激起幼儿对日常生活模仿的兴趣,同时儿歌的创作符合幼儿世界观和认知能力的事物,通常会从幼儿身边的生活入手,让幼儿能够关注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更加主动学习儿歌语言。

(3)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儿歌是幼儿之间交流的共鸣,可以引起大多数幼儿群体说唱一首儿歌,幼儿在集体传唱中能够感受到集体感。同时在和其他同学游戏或者生活中,幼儿也可以通过对部分儿歌的传唱,相互倾听、模仿和矫正,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和情感沟通能力。

4、童话对幼儿想象能力的影响

成人世界里的绝大多数内容是幼儿无法理解和掌握的,因此成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不能从自身的生活出发。而童话故事中的环境相对活泼、轻松、单纯,可以让幼儿很好的接受,因此,必须要重视童话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1)童话可以让幼儿更好的学习到道理。童话通常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幼儿表述有利于幼儿成长的道理,让幼儿在一个相对简单、单纯的环境中感受到真、善、美、假、恶、丑,了解到是与非。童话可以把抽象的道理、是非的分明和强烈的爱憎情感更加生动、活泼的表现出来,从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第4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艺术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37-03

一、问题的提出

一名合格的幼教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教育理论基础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必修课。然而,在一些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院(系),比如音乐舞蹈系,《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效果却不太理想。笔者拟以所执教的长沙师范学校音乐舞蹈系为例探讨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

二、现状分析

笔者在音乐舞蹈系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已6年有余。回顾多年的教学工作,我发现,影响音乐舞蹈系《学前儿童心理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习方法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下设音乐教育和舞蹈表演两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技能技巧课,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比较具体、形象,正是这一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特殊性。〔1〕

技能技巧类课程的教师多采用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学,其形式主要是分组教学或个别教学,较有利于师生沟通,也有利于因材施教。而学生也主要是在反复练习中理解、领会并巩固技能技巧类课程的知识及技术要领的。而《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相对于技能技巧类课程来说,内容抽象得多,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学方法往往以讲授为主。另外,基础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形式往往为大班教学,有时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合班上大课,人数多达数百人。一个教师要同时面对数百个学生,很难谈得上有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开展因材施教。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与技能技巧类课程,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都显著不同,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2.学习动机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倾向。笔者曾对音乐舞蹈系65名学生作过调查,学生认为学习基础理论课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学生只有6人,仅占9%;而认为学习基础理论课只是为了考试过关的学生却有54人,占到了83%;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自己有较好的专业技能,不愁将来找不到工作,至于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好坏,对今后前途的影响不大。可见,音乐舞蹈系多数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更多的是受外在动机支配,缺乏持久的动力。〔2〕

3.学习态度的特殊性

音乐舞蹈系多数学生选择艺术专业的原因是他们在文化课学习上的先天不足,而正是这种先天不足,使得他们往往把自己学业成绩的不佳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不高,觉得自己难以应付文化课课程的学习任务,从而产生了在文化课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具体表现为情感上的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行为上的逃避学习,产生诸如抄袭作业、无故旷课、上课心不在焉等情况。〔3〕

许多音乐舞蹈系学生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程时产生了心理矛盾: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专业特殊,无需具有太高的基础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如别人,产生了学不好基础理论课的自卑心理。这种矛盾心态体现在学习上,直接导致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课堂气氛沉闷,参与度低。

三、改革建议

1.改革教学内容,建设校本教材

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通常相对薄弱,进入专业学习阶段以后,学习内容又以具体形象为主,因而不太习惯抽象化的思维方式。然而,目前《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大都体系陈旧、内容僵化,并且理论性过强,缺乏实际案例,再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依赖性又比较强,因此无形中更加大了学生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学基本理论的难度,并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低下。笔者调查还发现,目前大多数《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几乎不介绍普通心理学知识,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一定缺陷,如果教师仅仅用这样的教材来授课,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4〕

因此,要想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效果,我们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开发既能满足幼儿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又符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校本教材。笔者认为,该教材应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二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内容可重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应尽可能反映当今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三是根据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在着重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有关心理测量的内容。

2.结合专业特点,丰富教学方法

如前所述,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摒弃讲授法,而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特殊性又告诉我们课堂上不宜作过多的讲解,因此探索新的适合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的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很有必要。

(1)自我分析法。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心理学学习的初期阶段需要学习者进行大量的自我剖析。在学习普通心理学及学前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心理学理论知识剖析自我,回顾自我成长历程及分析期间的各类发展规律,是激发他们学习热情、帮助他们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心理素养和培养学科感情的重要途径。

(2)角色扮演法。可根据各年龄段幼儿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幼儿的行为表现,揣摩幼儿的心理特点,以帮助学生理解幼儿心理现象。

(3)案例分析法。由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就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幼儿心理现象的能力。

(4)合作学习法。在合适的教学环节上,以主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采用一些直观、具体、形象的方法辅助教学,如利用教学录像、视频、挂图等,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图像、语音、符号、动画等多媒体方法综合传递,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效果。

3.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习效能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研究发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其知识技能的获得和学习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如前所述,很多艺术专业学生对自己在基础理论课学习方面碰到的困难归因不当,这是他们在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时信心不足的主要原因,这种归因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该课程的自我效能感。因此,要想改善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这一课程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笔者认为,要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首先要改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切忌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权威态度,应更多地以指导者或合作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给予鼓励或回应。可有意识地发挥艺术专业学生想象力丰富、极具创造性的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形成师生共同讨论的良好氛围。

其次,要改变学生的错误归因。比如,当讲到“能力”这个概念时,我们针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把重点放在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上,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艺术专业学生在基础理论课的学习上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差异并不证明他们比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差,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一步坚定只要肯付出、相信自己、不怕失败,就一定能获得丰厚回报的信念。

我们知道,信心是学习的基础,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更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5〕对于艺术专业《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学,只有在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邹晓燕,杨丽珠.坚持主体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8-10.

〔4〕汪薇.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教改设想〔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6-58.

〔5〕张霞.对师范院校体育艺术专业《心理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抚州师专学报,2001,(3):29-31.

Reflections on Reforms of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Art Major

Hai Ying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Changsha Teachers’ School, Changsha, 410100)

第5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戏剧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4-0236-01

一、戏剧教育的价值

20世纪90年代,“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的提出”[1],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对生命化教育的不断思考,对教育变革的新认识。而2015年3月2日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为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地变革与发展指明方向。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育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2],而儿童戏剧恰恰是一种顺应儿童天性的综合性艺术,它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式样,塑造舞台形象,反映儿童生活,呈现出综合性、立体性、直观性的艺术特点。这种艺术特性,使得儿童戏剧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同时也是多元艺术教育的最佳整合工具。南京大学董健先生就曾说过,“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最便捷、最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3]戏剧教育的目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的表演培训,而是把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媒介,让儿童浸润在戏剧活动中,以戏剧的方式,唤醒儿童的生命本性,让生命在活动中本能的感受、体验和创造,使生命得到自由的释放,推进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戏剧教育的现状

与欧美西方国家相比,戏剧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步履蹒跚。虽然早期教育部门已经关注到艺术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但其内容往往局限在音乐和美术课程,忽视了戏剧的重要作用。直到1995年,剧作家李婴宁出席第二届国际戏剧与教育联盟会议,之后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地方推广戏剧教育活动,使得戏剧教育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南师大张金梅博士在借鉴西方儿童戏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思考着学前儿童戏剧教育的内容、组织形式和教育策略等问题,尝试建构一种适合本土的学前儿童戏剧教育模式。索丽珍等人也对幼儿园实施戏剧教育活动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儿童戏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而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还出现了以戏剧为特色的幼儿园。

三、戏剧教育的实践

作为全国最早组建的三所幼儿师专之一,我校始终关注学生的职前教育和从师技能的培养。从2009年开始,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幼儿戏剧表演与指导》课程,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戏剧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指导幼儿表演的能力。经过几年的尝试和摸索,该课程已经打造成我校的特色课程。这个“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模式。教学时围绕幼儿戏剧基础理论、鉴赏、创编、表演、指导表演五项内容进行项目任务的设计,创造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实战训练体系。在实施过程中考虑到任务的相互联系和难易程度,按“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工作步骤组织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从理论到技能训练再到技能运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一个个有主题、有内容的专题项目,提高了学习热情、团队协作、从教技能等等。

(二)教学方法。教学时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项目驱动教学法贯穿课程始终,同时还选取“情境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多媒体组合教学法”等辅助教学。如教学中设计“超级模仿秀”、“故事大王就是我”、“单打独斗”等多种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去创造、想象、体验,提高学生的戏剧专业素养和技能。

(三)考核评价。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评价方法,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包括出勤、作业、特色基本功训练、项目表演、主持人训练五项内容。终结性考核占50%,学生分组表演幼儿戏剧,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要担任导演、编剧、演员,还要制作道具、服装,最终完成期末的汇报表演。

参考文献:

[1]陈蓉晖,刘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3.

[2]陈世明.图像时代儿童戏剧的发展方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6):136.

[3]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99.

作者简介:

第6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1.学前儿童主体意识与学前儿童道德意识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

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

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

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

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

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

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

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

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

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

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

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3.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方法

实践证明,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命规律,尤其是学前儿童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学前儿童的特定能力和特定行为对环境特别敏感,这些能力和行为正处于发展的最佳状态,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启蒙教育更要遵循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有效地引导其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学前儿童处于如饥似渴的社会学习阶段,社会模仿是主要学习方法,因此,言传不如身教。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正面教育,学前儿童更能体会对方的满意、高兴,与其告诉他们对错,不如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当然,学前儿童的道德启蒙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应该反复体验、练习和实践。

第7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作品分析法 学前教育科研 意义 操作程序

作品分析法是指研究人员有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程序完成作品,研究人员再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做出评价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意义

(一)深入了解学前儿童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因此,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往往根据研究的需要,科学而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研究方法,以一种或两种研究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以这种研究方法的优点去弥补其他方法的不足。

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作品分析法由于其间接性的特点,更容易排除因学前儿童防范心理所带来的信息失真。

学前教育科研中有时受时间、环境条件、人力资源等因素的限制,或由于研究的特殊需要,不能进行现场考察。那么可提出一个主题,让学前儿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交作品。通过他们所完成作品的质量,分析其所具有的方法技术和能力水平。由于完成作品的过程大多需要一定的方法与能力的参与,因此,各种探究方法与能力的评价几乎都可以运用作品分析法。如对幼儿续篇故事进行分析,可以分析幼儿文学创作能力,幼儿思维和言语的发展,也可以分析幼儿的兴趣和理想的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可以通过幼儿绘画作品的好坏体现出来,动手操作能力可以从幼儿泥塑、积木、积塑作品中做出判断。作品分析法的优点是可比性强,同一主题,几个学前儿童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后便可见出高低。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作品分析法是以学前儿童的作品为中介,推断学前儿童的探究能力水平与心理特征的发展,实施研究时,学前儿童通常不知道老师要求他完成作品的意图,其注意力集中于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这样可以达到放松学前儿童防范心理,获得真实信息的良好效果。

作品分析法独有的特点和优越性,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弥补其他研究方法的不足,从而实现研究过程的最优化。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根据需要收集学前儿童作品,间接地了解他们的情况,从而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学前儿童整个变化过程、学习特点、长处与短处、对所学事物掌握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的情况,以便更好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取得更好的教学效益。因此,作品分析法是深入了解学前儿童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二)提高研究人员教育科研素质的重要途径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积极参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使用作品分析法,从而促进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素质的提高,这样不但推进了学前教育改革,提高了学前教育质量,而且可以为幼儿园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运用作品分析法对于不断提高研究者的教育科研素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操作程序

作品分析法在学前教育科研中的基本操作程序可分为五个步骤:

(一)明确具体研究目标

在给学前儿童布置主题之前,研究人员应首先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明确本作品分析的具体研究目标,即通过作品分析想获得学前儿童哪些方面的信息。在作品分析法中,具体研究目标的表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知识的运用水平与特点,技能的熟练程度与特点,相关心理特征的表现与特点。具体研究目标确定后,再选择最佳实现目标的方法。作品分析具体研究目标必须服务于课题研究目标。

(二)确定分析指标

作品分析指标应从具体研究目标中剖析出来。其过程与其他的研究方法一样,可以以由总到分,层层深入的形式先确定一级指标,再确定二级、三级指标。

(三)选择作品抽查方法

作品分析法一般适宜在班级内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既要获得共性的认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要获得个性的认识,找到特殊性,从而将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因此,可以在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作品抽查方法。

1.总体检查。对全部学前儿童的作品进行检查。这是绘画作品分析和手工作品分析常用的方法,用于分析学前儿童掌握学习内容的状况与技能发展特点。

2.分类抽查。分类抽查常用于语言、绘画、手工作品分析等。分类抽查首先确定分类标准及类别,再从每类中随机抽取部分学前儿童作品进行分析。

分类抽查属于形成性分析,所谓形成性分析是指为了能够更准确地掌握学前儿童活动发展的信息,在学前儿童活动的发展过程或完成任务过程中不定期地进行分类分析,以便更好地实施和改进后面的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抽查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研究人员应根据研究环境、时间、研究对象等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四)实施操作

实施操作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布置任务、分析作品、填写指标项目及分析表。具体来说,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步骤:

1.向学前儿童布置任务,规定完成作品的时间

根据研究设计,向学前儿童布置所要完成的作品及正确完成作品的时间期限。在布置任务时,研究者不应将研究的目的告诉学前儿童,只是将作品的操作性任务交代清楚即可,以避免暗示效应所带来的信息失真。学前儿童在了解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体主体性,形成不同风格的作品。不确定的范围越大,学前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越大,作品分析的内容就越具体,以利于全面、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状况。

作品的完成时限一般不宜过长,应根据制作任务的内容、性质与难度科学设定。如果规定的时限过长,在作品制作的前期,学前儿童会因认为时间充裕而放松情绪,在上交作品之前又匆忙完成,这种前松后紧的情况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者也难以据此准确地分析作品的制作水平以及学前儿童的相应特征。

2.收集学前儿童作品并进行分析

对学前儿童的作品进行分析时,首先应以填写第一阶段确立的指标内容为主,这样做可以保证不同作品之间具有横向可比性;其次应分析作品所具有的特色。

(五)研究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当所有的作品统计与分析完毕后,研究人员按照教育科学研究的原理对前一阶段的分析表等研究资料再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

(六)得出结论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概括、具体化之后便可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

在运用作品分析法的一轮研究结束后,发现了一些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即成为新一轮运用作品分析法所要研究的问题。这样不断循环,使研究不断深入,不断产生新的研究成果,进而推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向前发展。

三、作品分析在学前教育科研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完成作品内容的正确性

作品分析内容的正确性是指学前儿童完成作品的正确程度,是学前儿童知识经验水平与应用水平的集中反映,是作品分析法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内容正确程度的分析,研究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学前儿童在教学过程和自我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技能、重点、难点、关键点的掌握程度,从而判断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同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不断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完成作品的时间与作品质量的关系

完成作品的时间一般情况下能反映学前儿童的能力,能力强的孩子正确完成作品所用的时间相应比其他孩子正确完成作品的时间要少;反之,则比其他孩子多。但是,完成作品时间的判定必须建立在正确完成作品的基础上,并且与总体平均时间做比较,不能盲目以完成作品的时间来判断孩子的能力,也不能简单地将完成作品的时间多少与孩子能力强弱画等号。

(三)完成作品的形式反映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形式是作品表现主题的方式,反映着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任务完成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体现学前儿童的技能水平。例如,在艺术教育活动“花”中,有的幼儿用蜡笔画出花,有的幼儿用铅笔画出花,有的幼儿用剪刀剪出花,有的幼儿用手撕出花等;有的幼儿的作品是一朵花,有的幼儿的作品是一束花;有的幼儿的作品是单颜色,有的幼儿的作品则颜色丰富多彩。由此可见,同一主题,不同的孩子选择完成任务的形式不尽相同,反映出孩子独特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特征。

(四)通过作品分析可以概括出学前儿童的个性心理特征

古人云“字如其人”,就是说,通过写的字可以窥视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文学作品同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某些心理特征。因此,通过作品分析可以分析出学前儿童的能力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

在作品分析法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以上几个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研究人员应加以综合考虑。

总之,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作品分析法是非常适用的研究方法。作品是学前儿童内隐的,但又不能很好表达和表现的知识、技能以及心理特点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作品分析就能获得所要的信息。因此,作品分析法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应当掌握和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陶保平.学前教育科研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

[2]张燕,利娅.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

[3]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研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8.

第8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学前儿童 图画书 阅读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92-02

一、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现存的问题

目前,学前儿童的图画书阅读被广泛关注,但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图画书阅读活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在儿童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忽视了孩子的长期发展,忽视了美感与创造力的培养,甚至是扼杀这些能力。

1.图画书自身的问题

图画书作为一种新兴而独特的儿童文学类型,正在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及学前儿童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市面上的图画书种类繁琐,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图画书质量堪忧。故事内容乏味,画面单调,不适合学前儿童阅读等情况屡见不鲜。

2.教者及教学方式的问题

2.1在教育机构当中,学前儿童的图画书阅读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但是,一部分幼儿教师对于儿童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对图画书了解甚少,不能给予学前儿童积极正确的图画书阅读指导和帮助,大大降低了图画书教的质量。

2.2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单调,对良好阅读氛围的营造不够重视。阅读活动中,教师对图画书内容的呈现手法形式单一,缺乏整合性。这样的阅读不利于激发学前儿童的读书欲望。

2.3家长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为学前儿童营造快乐的家庭阅读背景,家庭的阅读氛围不足以激发学前儿童的图画书阅读兴趣。

二、学前儿童图画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提高图画书的质量,增强可读性

1.1图画书应具有直观性,鲜艳的图画加上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的文字,带给儿童感官上的直接刺激。

1.2图画书阅读的对象是儿童,因此,图画书的创作应在了解儿童心理的基础上进行,坚持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 使经典图画书在创作主题、 情节构建、审美趣味上都体现出儿童视角、儿童审美的明显特征。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2.1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并进行亲子共读,可以使孩子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同时,家长要增强自身对阅读的重视,以身作则,带领孩子,和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更要适时帮助他们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孩子爱上阅读,并把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如果一个家庭阅读氛围良好,且有比较丰富的图画书供孩子阅读,就是一个充满温馨与启迪意义的环境,且给孩子的心灵带来美的享受。

2.2营造良好的幼儿园阅读氛围

幼儿园要布置丰富的阅读环境,使儿童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要设置一个能满足儿童自主自愿体验阅读的阅读区。更要创设温馨自由的阅读环境,让儿童就如在家看书一样的惬意,让儿童自由选择与各种材料接触与各种人交往、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教师要创设支持性的阅读环境,对活动室的墙饰、门窗、桌柜等都精心设计,图文并茂,还要提供大量适合学前儿童自主阅读的材料,积极鼓励幼儿选择时间段自主阅读。

3.选择合适的图画书

教师应该对于学前儿童的阅读活动具备科学的认识,深入理解图画书的内涵, 为学前儿童选择优质图画书,一定要投其所好,要符合学前儿童主体的自身发展水平,遵循其心理特点。

3.1选择有童趣的图画书

早期阅读教学中,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图画书的题材必须要引起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幻想。教师要从儿童视角出发,契合儿童的心理,选择有趣味性和游戏性,色彩鲜艳、画面夸张的图画书,选择一些有创意的和有留白的图画书,给幼儿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3.2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征的图画书

总的来说,对于年龄偏小的幼儿,图画书结构是关注的重点,他们更加容易被书中的图画所吸引。所以,应当选择图画多文字少,甚至可以选择没有文字的图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对故事内容叙述的关注逐渐加重。所以,要选择故事情节比较连贯和丰富的图画书。另外,图画书的选择要具有多样性,选取题材多种,具有游戏情趣和情感渲染的读物。

4.丰富图画书的阅读形式

教师应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重视儿童的自主理解。根据不同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一切有利于学前儿童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进行阅读指导。

4.1自主阅读

首先,应鼓励幼儿随意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在阅读区投放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留给幼儿大量的自主阅读时间,让幼儿随意翻阅,随时阅读。

4.2讨论阅读

在阅读讨论中, 学前儿童可以将自己阅读图画书后的感受和想法自由表达出来,也可以与同伴进行交流。讨论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深入地理解故事, 体悟故事的深层含义, 加深或修正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4.3创意阅读

学前儿童善于发现与创新, 能够以他们特有的思维方式解读图画书的意义。教师要能够赏识儿童的发现, 为儿童提供创意阅读的机会。读图、猜读、表演、绘画等都能作为图画书阅读的形式。

4.4情意化阅读

图画书阅读,对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意与美感教育是有益的。图像以直观的方式给读者一种直接的感染力, 而这种感染力又往往是丰富的, 难以言表的。儿童被图画渲染的氛围所感染, 发之于心, 形之于色, 或大笑, 或悲伤, 这些就是最好的情意表达。教师要留给儿童充分的心理空间,与儿童共同去感受画面所表达的情绪。

5.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

幼儿园要制定广泛的阅读计划,重视阅读活动的设置,使阅读活动成为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提高阅读活动的时间比重。把阅读活动整合到科学、语言、艺术等活动中,通过游戏性的阅读活动设计,使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爱上阅读,并主动阅读。另外,应当创设出更多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的时间,让他们自由的选择喜欢的图画书,自主的交流讨论故事内容和情节,并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韩映虹、王静.不同阅读方式下 5-6 岁幼儿无字图画书阅读的眼动研究 [J]学前教育研究,2013(9)

第9篇: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理念;实施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2-0023-03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仔细对比《指南》和2001年9月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内容之后不难发现,与《纲要》相比,《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内容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变化。“感受与表现并重”就是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变化,它为我们明确树立起一种并不陌生,但却常常被忽视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

一、《指南》中“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

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表述为: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仔细分析上述目标就会发现,尽管其中也包含了感受、欣赏、表现、创造等艺术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些词汇却并没有被单独提出来。

而《指南》中的艺术领域目标表述则不同。在《指南》中,艺术领域被明确地分为两个子领域:(一)感受与欣赏;(二)表现与创造。在“感受与欣赏”这个子领域中有两个目标:1.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2.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在“表现与创造”这个子领域中也有两个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可以说,《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表述上的变化,突出体现了“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这一儿童艺术教育理念的确立对于当前我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从理论上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欣赏和创作两大部分,二者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一样互为支撑、互相补充,从而使儿童在艺术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却呈现出创作一枝独秀的局面。以幼儿园美术教育为例,我国城乡的绝大多数幼儿园只开展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而很少开展甚至从不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即使有些幼儿园实施了美术欣赏活动,其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存在着诸多背离美术欣赏教育规律的做法,如将美术欣赏等同于科学认识活动,或者讲些与作品有关的趣闻轶事,或者把欣赏等同于读历史、讲故事,而忽视了色彩、线条、造型和构图等美术自身的独特意味。

实际上,与创作活动相比,感受与欣赏活动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因为不论是对于人类总体来说,还是对于每一个学前儿童个体而言,从事艺术欣赏活动的机会和能力都要远远大于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机会和能力。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一直都是少数人的“专利”,而绝大多数人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就是进行欣赏活动。可以肯定地说,大多数儿童未来都不会成为艺术家和表演者,但他们必然都要接触到艺术,而且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接触和谈论艺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所说,不管一个人的艺术能力有多大,他欣赏艺术的能力总是高于其从事艺术创作的能力。所有没有生理缺陷的健康儿童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与艺术品对话,参与到艺术欣赏活动中来。

总之,《指南》将艺术领域明确地分为两个子领域实际上就是要让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同归其本义,确立“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提醒教育者在提升儿童艺术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对儿童艺术感受力的培养。形象地说,就是要让儿童艺术教育真正拥有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从而促进儿童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落实《指南》艺术教育理念的一个有效路径――欣赏与创作结合

在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若想将“感受与表现并重”的儿童艺术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一个有效的路径就是将艺术欣赏活动与艺术创作活动相结合。欣赏与创作的有机结合既可以兼顾对儿童艺术感受力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破解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在艺术教育中面临的两难境地。

台湾学者陈武镇对美术教育的两难境地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他说:“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刀刃,教得多了,学生极易成为教学内容与教师偏好的奴隶,难以挣脱,有幸挣脱,亦已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结果,却常见学生为技巧不足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其实,这种两难的境地不仅表现在美术教育,也存在于各个门类的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当我们深入幼儿园时,就会发现不少幼儿教师都认为自己面临一种两难的选择:既不敢教授儿童艺术技能,害怕影响了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又害怕儿童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缺少自我表现时所必需的技能技巧。对此,一些幼儿教师觉得无所适从,不知应如何在两难的境地中加以抉择。可以说,这既是幼儿园一线教师的难题,同时也是其理解和落实《指南》精神时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与其他领域相比,艺术领域有其自身的诸多特殊之处。其中一个独特之处就是艺术表现需要必要的技能技巧,这是一个确确实实必须面对的现实。以美术活动为例,儿童需要学会使用笔、纸、颜料、墨汁等工具材料,换言之,儿童需要学习掌握如何将这些工具材料转变为表现“媒介”的技能技巧,这就是美术活动的一个独特之处。对此,“本质论”美术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当代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曾明确表达过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术的表现不是堆积颜料或粘土,而是要使用它、控制它,并且要知道何时以及如何利用制作过程里所发生的偶然效果;表现乃是把材料转变为媒介,假如转变的过程受到阻遏,那么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至于如何把颜料、粘土等材料变为表现的媒介,这就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必要的技能技巧。

在艺术领域的学习中,人们常常通过模仿这种方式进行艺术技能的学习。那么,儿童是否可以不通过模仿学习而自然地形成某种技能技巧呢?对此,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尹少淳在其著作《美术及其教育》中指出:这是一种显得过于理想化的观点。他认为,任何发展都必须在借鉴和吸取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在这一过程中,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即使教师不干预或不指导,儿童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模仿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模仿和学习就带有极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也就是说,儿童的艺术学离不开模仿,不是有意识、有选择地模仿,就是盲目、随机地模仿。因此,尹少淳提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模仿的对象,以扩大儿童的选择范围和机会。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欣赏活动应与创作活动结合进行。这样既可以兼顾对儿童艺术感受力与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同时又有利于扩大儿童的选择范围和机会,让儿童进行个性化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的模仿学习。必须明确的是,这样的模仿学习绝非那种严重模式化的、千人一面的模仿学习,而是建立在丰富表象和自由选择基础之上的模仿学习,它既有助于儿童学习掌握艺术知识与表现技能,又有助于促进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欣赏与创作结合也是帮助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破解两难境地的一个有效路径。

如果教师在组织绘画、手工等创作活动时,能够结合欣赏一些优秀的中外美术作品,或者在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时,能够引导儿童尝试使用作品中的一些形式要素进行绘画或手手工创作,那么,欣赏与创作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使儿童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象,并在自己的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学习艺术作品中的某些艺术表现手法。长此以往,必将促进儿童感受力、表现力、艺术技能与创造力等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