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特色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县委、县政府对盘龙乡法土龙、响水龙、白石岩片区建筑、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发展。建设成为砚山县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打造成全县旅游示范区、民族特色休闲娱乐聚集区等,成为全县乃至全州民族文化特色的新亮点。
通过几年来对响水龙片区的规划建设,响水龙片区逐步呈现出特点和亮点。民居改造打造出来特色和亮点;三个民族村的道路已经修通;分别在三各民族村意见分别注入了民族文化内涵;修建了登山观光道和自行车越野道;三个民族村和睦相处,而且保留了原始的服饰特点,民族文化特点浓郁。
据了解,响水龙片区目前建设资金已经投入资金6700多万元,(整合资金)应该继续加强片区建设,使该片区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旅游的亮点。我建议:
(一)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民族体育训练基地。目前,文山州还未有进行民族体育训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扩大响水龙片区的影响力,推动砚山县旅游业发展。
(二)建设桃花大道。现三个村7公里的环村路已通,需农业部门在道路两旁栽种春桃和冬桃,让来此观光旅游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美丽的桃园风光。
(三)加强三个民族传承馆建设。壮、苗、彝三个传承馆虽已建成,但因资金紧缺,每个传承馆需注入50―100万元资金,用于补充文化内涵所需物品。
二、建设草原上的羊圈楼
由公司投资建设,农户投入管理,实现股份制经营,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双丰收。项目需投资1500万元。(包括征地、基础设施建设、通电、通水和建盖羊圈楼)
(一)项目性质。项目以“羊圈楼”为文化内涵,突出旅游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即落实了中央关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又拉动砚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事业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二)项目建设内涵。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彝族传统文化逐步失传,有些甚至面临濒危。因此,抢救、挖掘和保护彝族古籍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要通过挖掘来抢救,通过抢救来保护,通过保护来发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大家都了解这个古老民族的风情、风貌。所以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建草场观望台。黑巴草场顶峰是砚山县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山顶,可t望到方圆数百里,山顶风力十足、气候凉爽,是观光大自然的好地方。
2、建羊圈楼。羊圈楼建盖两层,一楼属羊圈,二楼提供给广大游客居住,要通过观光旅游来反应彝家人现实生活的真实画面。建成后,可提供观光旅游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感受民风民情。
(三)目的意义。目前,仅有天圣牧业公司对黑巴草场进行开发,开发项目单一。要是对黑巴草场进行养牧业观光和民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有利于探索民族文化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1、企业实现的价值:抢救、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2、企业实现价值的手段:黑巴草场的开发,将采取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模式运行,公益性是放开草原让大家自行观光,领略大自然赋予的美丽风光特色。经营性是在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供神秘的“羊圈楼”让游客进驻。通过“羊圈楼”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拉动砚山县旅游业发展打开了山门。
三、砚山县旅游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资源“散、乱、差”,产品开发水平层次较低。旅游资源散布在县域境内,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策划和开发水平不高,投入资金不足,传统观光型景点的资源品位、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与利用开发。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砚山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旅游交通不完善,交通不便,使游客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造成各旅游资源散,在联动开发上困难;服务设施方面上,接待环境和接待水平差,普遍档次偏低,配套功能不齐全,且集中于市区,不便景区游客使用。
(三)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砚山已发掘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叫得响的旅游景点,没有实物和较为深层次的旅游活动供游客消费,形不成规模,标准低,内涵少,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形成不了过硬的旅游产品。
(四)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少,地区旅游产品研发缓慢,内质提升不高,外宣力度不够,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后期虽然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收效甚微。
(五)融资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砚山旅游在旅游资源的管理上,市场资金未能充分整合和利用,政府投入有限,景区景点建设缺乏启动资金,接待能力差,参观游客少,旅游市场的促销措施不力,造成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缓慢。
(六)旅游企业数量少,缺乏竞争力。砚山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企业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等方面,而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公司、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公司等企业极少经营分散,难于形成规模竞争力。
(七)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旅游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都需要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关于城镇化过程中文化保护的表述。
当前,新型城镇化被称为“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多轮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成为一种趋势。不仅是工业,服务业也成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今年7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景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道:“旅游业是驱动城镇化发展重要动力之一,我国很多乡镇都有不错的山水人文资源,可以借助旅游的力量,撬动城镇化建设。”
旅游型城镇化是以广义的旅游产业为主导,形成人口、服务、消费、就业集聚的区域综合开发,由此形成产业支撑,推动城镇化的发展。
旅游业与城镇化呈互推发展之势,城镇化有效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显著提升了城镇的综合实力。“旅游产业聚集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成为旅游城镇或新区,这是旅游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必然现象”,王景新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同时,通过旅游驱动城镇化进程,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村民与城市居民共同富裕起来,促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更加环保,加速生态型城镇建设。”
如果说,第一次城镇化是以工业科技为特征的,第二次城镇化,则是以一种更加绿色、更加文明、更加文化的视角去呈现新的发展历程。
借题发挥武当山
“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以及地理位置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发展模式的各异,因此,发展旅游带动城镇化也应该根据地区环境做出相应的规划。”王景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
任何城镇成功经验都不具备完全可复制性,如果随意复制,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情况。“但从产业角度来看,发展路径是有规律可循的,以实体经济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就具备复制的可能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杨晓东说道。比如,资源及地理位置都处于较佳状态的武当山,其发展模式就值得相应地区学习。
据了解,2003年,武当山还是一个被称为老营的山区小镇,当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财政收入3000万元,而2013年接待游客达到500万人次,财政收入5.6亿元,10年间游客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增长16倍和18倍。武当山城镇人口也由2003年的3.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4.4万人。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造就了“武当山模式”的诞生。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在武当山特区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资金成为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题。经过反复研讨,2005年,由武当山特区管委会出资组建了十堰武当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财务建制。同年,农行十堰分行向武当山发放了7100万元的旅游项目贷款。至此,实现了武当山特区旅游融资零的突破,也开启了银行支持旅游产业的破冰之旅。
武当山特区作为全国第一个旅游经济特区,找到发展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合点,是城镇化建设重要的一步。按照发展旅游带动城镇化的要求,武当山特区根据城市、景区、农村三位一体统筹兼顾的原则,分步实施,以此加快武当山特区新型城镇化步伐。
景区先行先试,从转变农村收入结构入手,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发展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真正带动当地的老百姓致富,这也是城镇化改进是否稳定的关键。
武当山坚持以旅游产业为切入点,从种植农业上升为休闲观光农业,目前已经安排五百多名农民在景区做护林防火工作。同时借助武当山服务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引导农民从事宾馆、土特产销售活动,逐步融入到城镇化的潮流当中。
坚持以新农村建设加快旅游业的快速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实施以来,移民数量将近两万人,如何确保致富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武当山土地稀缺,按照国家标准给移民配置以后,能用于建设的土地非常有限,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武当山政府将景区土地全部流转,全部退耕还林,农民不再种地,按每亩六百元进行补贴,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在旅游升级转型过程中,当地充分发挥武当山旅游的辐射作用,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积极解决区域内老百姓的就业和创业问题,以旅游发展资金补贴的方式,引导农民从农场进入市场,从农田进入公园,开创山水城互动等一体新格局。同时,武当山政府也积极引导农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农家乐、纯天然生态水果的采摘产业,逐步向旅游和第三产业转变。
“武当山能够从一个荒凉小镇发展成为人口集聚地区,主要是要靠本身的大山、大水、大文化的优势,”王景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但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口的集聚,武当山需要注意过于商业化的出现,湮没道家文化,对自然资源带来压力。”他续称,“但是,不搞商业化,经济得不到改善,商业化过高,文化、自然资源又受到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靠政府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来降低商业化程度,使自然资源恢复到能够承受的状态。”
对此,艾丰也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解释道,“武当山这种从内部解决农民问题,就地城镇化的模式很好,但是,同其他著名景点一样,仍需要注意超负载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政府规划,提高设施与服务水平等方面来解决。”
无中生有横店镇
“没有产业就没有城市,一个城市的兴衰与产业是密切相关的。但是,究竟该如何去发展产业,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就旅游、文化驱动城镇化而言,一个地区在资源和地理位置都处于极佳状态毕竟是少数,比如,浙江东阳的横店镇,属于一个交通便利,但毫无自然资源的地区,但是,它的旅游文化驱动城镇化就做得很好。”王景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道。
地处浙江省东阳市的横店镇过去可谓是穷乡僻壤,但伴随近年来的城镇化浪潮,凭借个性化的路径选择,横店镇摸索出一条具有横店特色的农村城镇化之路。
资金一直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跨越的鸿沟。据了解,自2011年,横店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后,就坚持企业主体造城。3年来,横店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的92.6%,高居全省27个小城市首位。
据2012年的《浙江横店集团发展模式研究》显示,横店镇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民间资本的积极参与。横店集团对影视旅游业的资金投入,约占总投入的66%。其稳固的企业投资来源和大量农民积极的资金参与,使横店影视城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资金的断档。
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国强认为,财力支持方面,横店镇背后站着横店集团,这种模式是其他地方“由镇向城”进程中不可复制的。
横店镇公布的数据显示,镇区规模不断扩大,至2013年底,建城区面积13.7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10.55万人,城镇化率达65.9%,据横店集团创始人、横店企业联合会主席徐文荣估计,横店年收入6.5万元~30万元的家庭占80%以上,小城市的雏形初现。
从农民到工人再到市民的城市化进程,在横店显得格外典型和清晰。横店模式的特色在于,一方面,不让农民涌入别的城市完成身份转变,而是无中生有,“平地起新城”,让农民就地“市民化”;另一方面,横店不满足于农民“非农化”之后的温饱水平,而是推动多数家庭向中等富裕生活水平迈进。
横店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小城市”。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个企业到底能支撑城市发展多久?依靠一个企业,这个城市能否继续让周边的农民不经过长途跋涉就步入城市化的“天堂”?他们呼吁,要理顺横店这样农村自发的小城镇管理体制,赋予其持续发展的独立的“经济人格”。
事权与财权极不相称,是小城镇发展普遍迟缓的原因。而横店的建设模式是政府做规划,企业管投入。政府财政性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横店镇已经真正形成了大市场、小政府的局面。
徐文荣也认为,横店成为城市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都不会有问题,关键要在体制上理顺,从而使横店能够按照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大到应该大的程度。
“横店目前发展还较好,但是仍存在不少瓶颈,主要是投资主体的单一制约了它的发展,”王景新指出,“另外横店在其城镇化过程中形成一个‘小政府,大企业’的局面,政府未能全面发挥其作用;再者,同其他乡镇一样,横店仍寻在环保问题,致使横店‘先污染、后治理’成为事实。所以,横店城镇化要持续发展,就要着重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交通先行巴中市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下,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潜力不断得到开发。如何适应西部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特色?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璋勇认为,西部地区大城市少,小城镇比较多,小城镇应是西部城镇化的主体。
“西部地区因为过去交通闭塞的问题,使旅游资源保护比较完整。相比东部沿海等地区而言,这些地区更容易利用旅游资源促进农村等地区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王景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例如,西部的巴中地区,因为红色文化的优势,再加上现在交通的改善,目前城镇化建设正有条不紊的进行。”
资料显示,巴中是革命老区,又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由于历史、自然和现实的原因,发展滞后的市情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基础较差、经济总量较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至2013年,全市GDP 415.9亿元,仅占全省的1.58%,全市人均GDP 12556元,仅占全省38.6%;同时,2013年巴中城镇化率为34.77%,比全国低19个百分点。
交通长期制肘以及资源利用率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巴中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巴中的发展,需要真正意义上与发达地区、中心城市连接的以高速公路、铁路为主体的大交通。只有构建大交通,巴中才能真正承接大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曾强调。
2009年,乐巴铁路建成通车,广巴高速公路形成通车能力,巴南、巴达、巴陕高速公路和巴达铁路相继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巴中―汉中铁路等也被列入四川省综合枢纽规划。老区正从边缘化向区域交通枢纽大步跨越。
“城市的建设,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规划。”艾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表示。巴中市在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创新规划理念,充分挖掘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其意图在于利用生态资源,做好红色、生态、地质旅游规划,打造旅游产业,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巴中市政府通过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实现红色文化旅游强镇,打造了巴城小街子、恩阳古镇等以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化街区;在北龛小区、新桥湖小区、龙泉小区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具有川北民居风格的精品住宅区;打造特色餐饮街、民俗街、文化街等。使小城镇成为连接广大小集镇、农村与大中小城市的纽带。
一、前言
旅游文化学是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做好旅游文化课程的改革,从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将地方特色融入到旅游文化学课程中,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优势
(一)开拓旅游文化学的深度
在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能够促进教师对本地区旅游文化的的了解,促进教师的教学,同时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旅游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1]。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讲解南岳旅游文化时,可以将其地域特色为学生进行讲解,对南岳的佛教发展历史进行讲解,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征以及分布等,从而来使学生了解到其中的文化韵味,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二)能够实现隐性教学目标
我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各个旅游资源中都带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征,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旅游文化只有植根于地方,才能够显示出特色。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旅游文化的教学时,一定要站在地方性角度,来表现出地域性特点,以此来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地方性旅游文化的显性教育主要是学生能够了解地方的旅游文化特点以及旅游的价值,对于学生的教学来说,其中隐性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通过地方旅游文化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化韵味,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旅游文化学不仅仅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时候旅游文化只有经过导游的传播与展示,才能够使人们了解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因此教师要针对市场的需求,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从实际出发,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于一些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仅要对各个地方的旅游文化有一个了解,同时也要能够深入的挖掘其中的本质,并且要不断的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对各个地域的文化起源以及各个朝代建筑风格等都有一个全面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一)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教学大纲的设计
对于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来说,其教学大纲必须要满足市场的需求,教师要针对市场发展进行编制,将课程的内容,教学的目的以及各项任务等都进行明确的规定,将一些技能的范围以及深度体系结构等都进行科学的设置,从而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且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必须要顺应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针对市场进行分析,从而来不断的对其进行更新,做到与时俱进,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所以,高校要不断扩大地方性旅游文化的深度,将各个地方的旅游资源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都进行重点讲解与分析,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针对地域地点进行教学内容设置
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其中地域特色文化是旅游文化学教学的核心内容,地域文化特色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地域旅游文化的教学,学生在进行旅游文化的学习时,一定要充分的掌握到本土的旅游资源,这样能够有效使游客获得认同感[2]。所以学生必须要对本地域的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掌握,能够发扬本土优秀文化,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高校在进行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的设置时,一定要将本地域的旅游文化特色融入到教材中,从而拉我促进学生对本地域的旅游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够针对本地区的旅游现状以及旅游发展目标进行一个良好的规划讲解,促进学生旅游文化素质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来看,在很多高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定位不是很明确,仅仅是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缺乏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提升,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因此高校对于旅游文化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要结合本地域旅游文化的特点,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教学,并且旅游文化学课程属于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必须要做好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对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本地域文化特点进行实训练习。另外要重视实用性实践性以及市场需求性,教师要做好教学大纲的整合,做好实践教学,充分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能够增加关于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程,要针对本地区重点的旅游文化景点来进行实训课程的设置,从而来促进学生对本地域优秀文化以及著名景点进行了解,对其发展渊源、建筑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等都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四、结语
1、拓宽地方文献收集渠道
以往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缺乏明确的开发目标,只是单纯的收集和整理文献,结果文献资料从收集开始就呈现一种较为混乱的状态,收效甚微。而现今服务于文化旅游的云南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则为收集和整理文献者设定了较为清晰的工作内容,更为之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种种便利。首先,鉴于为文化旅游服务的宗旨,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不再由图书馆和档案馆包办,而应形成图书馆、档案馆、文化局、旅游局等多部门的合作态势。如此,不仅拓宽了文献的征集渠道,保证了区域内地方文献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更是使得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三个环节有效连贯起来,反馈信息更为直接、迅速,工作成效更高。其次,因多民族杂居等因素的影响,云南省还有大量的文化文献散落在民间,文献工作者很有必要通过网络、广告及走访等手段将其收集并整理应用于文化旅游。在过往的工作中,云南省图书馆组织了每年一次的地方文献共享工程,吸引了省市及高效图书馆的参加,在互通有无的交流中,《云南民族节日》、《云南风俗风情与旅游》、《云南民俗风情摄影精品集》等一批独具云南文化气息的专著相继出版,带动了云南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云南省的地方文献储藏,这是我们开发文化旅游背景下云南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工程的良好开端。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拓宽文化文献的收集渠道,系统整理,资源共享,实现云南省文化旅游业与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的双赢。
2、建立云南旅游文献特色网站
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日益增大,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云南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的成功也必须以旅游文献特色网站为依托。在开发传统文献的基础上,地方文献机构与相关的文化旅游部门协调合作,做好文献资源的二次、三次服务,建成一个全面的、适用大众的云南旅游文献特色网站。在这个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网站上,人们不只可以检索到云南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及其特色,还可以链接到与某景点相关的地方志、年鉴等文献资源,当地的历史人物资料、风俗民情、名菜小吃、节日服饰等内容都一目了然,甚至还可进行远程文献传递,为游客选择景区与规划日程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建设内容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质云南旅游文献特色网站,为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文献资源信息服务。
3、进行资料汇编,开展定题服务
服务于文化旅游的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工程中,文献工作者还应将收集到的各旅游点的各种文献资源进行整理、汇编与加工。首先,可以依照名胜古迹、历史人物、民俗传说、名菜小吃等内容进行属性分类,并以此编制图书馆和网站的索引与链接,方便读者查阅,甚至还可与文化、旅游等部门合作出版摄影集、旅游手册等相关书籍。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资料的对口处理,做好定题服务。具体言之,就是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各个旅游景点的丰富地方文献资料,选取当地的某一旅游品牌(如山水风光或民族服饰等)为定题,在地方志、年鉴等文献中找寻纵向与横向的联系,丰富当地的旅游内容,使游客尽情尽兴、充分感受到独具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气息。旅游胜地的资料汇编,定题服务的开展,为云南省文化旅游事业萌生了无限的生机,也在过程中再次焕发了地方文献工作的热情与广阔空间。
二、结语
[关键词] 饮食文化 旅游开发 开封
旅游餐饮作为旅游产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开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因此地方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对一个旅游地的旅游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开封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其他菜系的摇篮――豫菜的发源地,灿烂悠久的历史使开封饮食文化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同时也对促进开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作用较大。在此种情况下,加强开封旅游饮食文化的特色及旅游开发研究很有必要。
一、开封饮食文化的特色
开封位于中原腹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曾先后七次成为中国的国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开封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豫菜渊源,菜具中和之味
开封的饮食文化是大众文化。开封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官、商、寺、民肴馔的完整体系。七代王朝在开封建都,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名流高士、富商大贾云集汴京,从而使官府肴馔应运而生,官府之肴馔,高雅清淡,鲜奇滋补。商业性质的中小型店铺遍布全城,提篮推车的串街小卖更是不计其数。汴京佛寺、道观百所之多,素馔斋食是寺庙观庵的主要饮食。民食的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果说官府的肴馔是开封的精华,那么市肆、民间的肴馔则是开封肴馔发展的基础,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结晶。明清两代,开封是“中原首邑”,民国时期,开封又是河南的省会,开封仍然是是南北商贾交流贸易的热闹地方。饮食文化的发展仍在继续,具有鲜明特色的开封肴馔四处传播,成为中国著名菜系之一――豫菜的代表,又被誉为“汴梁风味”。
开封地处中州,烹饪方面则相应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适合中州人的生理习惯等方面的需求,于人体的五脏六腑调和适中,确属美味中之上乘。这是开封菜,也是豫菜所独具的特色,集众美于一身,自立于中国烹饪之林。开封菜坚持“五味调和制汤提鲜,技法讲究刀工精湛,选料精细取料广泛”的特色,强调色、香、味、形、器、营养六要素有机的结合。“五味调和,口味适中”源于中州,是开封菜独有的特点。烹饪之圣伊尹在《吕氏春秋・本味篇》中提出“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要做到“甘而不浓,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开封菜调味的尺度一直承袭这一宗旨,形成了不可过咸、过辣、过甜,要求亦甜、亦咸、亦辣,不偏不倚,不藏不露。所以,开封菜适应性强,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皆宜。
2.选料精细取料广泛,烹饪技法高超
开封菜选料严谨,取材广泛。长期以来,根据时令变化,更替不同的原料。任何时令鲜料,仅选用精、鲜之时,过时者不用。开封菜技法全面,烹调细致,刀工精湛。煎、炸、熘、炖、烧等皆有所长,其别讲究火候的运用。火力可大可小,火势可猛可缓,火度可高可低,火时可长可短,变化颇多,不一而足。如传统名菜扒广肚,讲究文武用火、锅内成形,号称“无芡自来黏”。而熘可使油水交融,用油不见油,如传统菜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将炸好的鱼对入清汤熘制,烘出的“活汁”,酸、甜、咸三味俱全。
3.风味小吃名扬天下
开封风味小吃历史悠久、品种丰富、制作精美。虽是小吃,均极为讲究,已成为开封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开封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封不仅有名扬全国,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和“中国名点”的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其他如桶子鸡、炒凉粉、黄焖鱼、杏仁茶等等风味小吃也各具特色,不一而足。说开封满街的美食一点都不为过,开封许多的美食店铺,大都随意地开在路边,方便实惠且物美价廉,让人随时随地换换口味,美餐一顿。开封晚上夜市更是生意兴隆,热闹非凡,在开封,最著名的夜市是鼓楼夜市,已入选为全国十大夜市。这里共有800多家摊点、铺位,其中经营小吃的就有l40多家,有l20多个品种,成为国内外游客游在开封、吃在开封的必经之处,而统一进场,l0分钟入场完毕的特有场景也成为鼓楼夜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二、开封特色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
民以食为天,旅以食为先。近年来,随着开封旅游业的兴旺与发展,开封地方饮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之一,为开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在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的背后,开封地方饮食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知名度不高,缺乏精品和品牌、消费环境欠佳,以及文化韵味显现不足等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去进一步开发开封丰富的饮食文化。
1.政府重视和扶持
目前开封旅游餐饮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对开封饮食文化开发缺乏深入挖掘,同时开封饮食文化在政策的扶持与社会支持方面力度不够。开封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还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与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有统一的政策。因此开封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封饮食文化发展,政府必须明确开封旅游餐饮业在对开封旅游发展的巨大作用,在建立旅游强市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开封相关部门成立旅游饮食文化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开展旅游餐饮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提出扶持政策,促进其发展壮大。
2.加强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规划
首先对旅游饮食景观空间布局规划。饮食文化景观是借助餐馆特色、菜肴特色等多方面的物质形态来体现。由于开封饮食文化种类、类型、风味,以及档次的不同,开封在饮食文化布局方面要按照适当聚集又分散的特点来布局。如高档旅游餐饮应该布局在开封老城区,特别是开封宋街,以及景点附近,地方风味小吃应该集中布局,建设规划好鼓楼夜市,使之成为一个景观。此外也对饮食建筑景观进行规划。开封的饮食建筑景观突出宋代建筑的特色,是开封饮食业打造鲜明形象的关键之一。因此开封的一些酒店必须很好地和历史相结合,神形兼备地体现宋代东京建筑特色,才能有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食文化旅游,使游客在开封能够体验到一种厚重的宋文化饮食就餐环境。
其次特色旅游饮食的开发规划。开封旅游餐饮文化要做大做强,开发具有开封本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品种是关键。为此对开封悠久饮食文化内容挖掘整理是最基础的工作,组织相当的人力,在全市范围内对历史饮食文化进一步挖掘、整理,做到古为今用。二是根据开封饮食文化的历史,在地方菜肴和饮食品种方面的创新,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类旅游餐饮品种,突出开封的豫菜渊源,菜具中和之味的特色。三是对开封小吃的规划,开封的小吃很有特色,应该对开封小吃进行不断的发展创新,争取把开封鼓楼夜市规划开发成为闻名全国的夜市点,吸引更多的游客。
三要加强人才培养的规划。饮食文化的开发和发展,人才是关键。首先是餐饮企业管理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目前开封部分餐饮企业管理者文化素质偏低,思想不够解放,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应该加强对重点管理人员的培养。其次是厨师队伍的培养和规划,目前厨师队伍老化、弱化,传统的名肴、名菜几近失传,厨师队伍要有教育培训作支撑,因此建立教育培训基地,培养适合现代市场经济,又熟知餐饮文化,掌握餐饮技术的人才是产业形成的关键。
3.树立形象,加强营销宣传
开封在旅游业对外宣传促销中,应把开封饮食文化作为不可少的内容。为此应做专题宣传,隆重推出,在旅游线路编制中,可以考虑开封饮食文化的介入,或穿插在一些线路中间,或编制饮食文化旅游专线。其次要将饮食文化与美食节与美食街的建设联系起来。美食节和美食街要突出特色和主题,具有号召力、吸引力的主题性美食节将会更快、更有力地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二是开封可以通过举办“开封美食节”来弘扬开封的饮食文化。中国公认的四大“厨神”之一的伊尹就出生在河南开封,伊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宰相,精于烹饪,后人尊其为“烹饪鼻祖”,可以利用伊尹举办伊尹国际饮食文化节,招徕吸引更多游客。同时也要兴建开封的美食街和办好鼓楼夜市,使旅游者可以尽情领略当地的美食。三是开发生产开封饮食文化商品,把开封代表菜肴、食点作为重要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注意增加文化含量,激发游客购买兴趣,提高旅游购物比重,广泛传播开封饮食文化。
4.建设绿色消费环境
优美消费环境对饮食文化的旅游发展至关重要,开封一定要注意开封的环境卫生的整治,给游客树立一个良好的饮食文化消费环境。首先是要做好开封的城市风貌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绿化,给游客一个干净卫生的城市印象。其次要在游客集中的景区、街区、车站码头,开辟餐饮区,加强对各个餐饮点的卫生管理,规范市场,搞好卫生,使游客吃的放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 地域文化 产品设计要素 创新
引言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更是对带动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调查,2014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181.52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到5,777.9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089.55亿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旅游纪念品尤其是旅游纪念品的品质、特色密不可分。然而在内蒙古旅游业不断壮大的同时,内蒙古的旅游产品还存在很多问题,纪念品发展尚不尽如意,品种少,产品雷同,设计、制作粗糙,艺术品位不高,缺乏地方特色,缺乏民俗含量。下文就当前内蒙古旅游纪念品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内蒙古旅游纪念品设计地域文化的应用展开探讨。
1 当前内蒙古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地方特色,缺乏民俗含量
随着内蒙旅游业的发展,自驾游和中高端的游客比重不断加大,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客团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就目前旅游市场上存在的纪念品来看,很多产品缺乏地方特色,缺乏民俗含量。对于旅游者来讲,类似的东西在其他地方买过了,就不会再购买了。这种现象就会直接导致旅游业经济的下滑。如草原旅游纪念品内蒙古特色化妆镜(见图1)、北京旅游纪念品便携镜(见图2)。因此,不能体现民俗风情、地域特色的纪念品,不仅会影响旅游者的购买率,更可能影响到旅游者的心情,使之感觉乏味不堪。
1.2 品种少,制作粗糙
事实上,可开发设计的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由于设计缺失,市场上仅存有寥寥无几的种类。由于商家都想赢得高额利润,为了减少成本,多数纪念品都是在小作坊中制作完成的。没有规范标准的工业化生产,制作水平低下,产品粗糙。
1.3 缺乏政府统一引导管理
除了以上因素外,影响纪念品品质特色的因素还包括政府的因素。首先,行业监管体制不完善,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难免会出现“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的竞争。其次,政府在推广促销自己的旅游产品时,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最后,政府应当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艺术审美感。
2 基于内蒙古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
2.1 注重文化内涵
收集本土文化信息,研究开发具有本土地域文化的旅游纪念品,才能在市场上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必须结合当地地域文化,充分分析地域特点、民俗风情和等,把握设计中的各个设计要素。总的来说,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充分了解当地地形地貌、民俗文化、食品特色和服饰特色等要素,以每个要素为设计点,以提高纪念品的审美性、创新性以及纪念性。
2.2 纪念品设计要素
内蒙古旅游纪念品首先应该突出的是内蒙古这块旅游胜地,其次才是商品本身。内蒙古旅游景区深厚的人文和草原风光,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景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纪念品的销售。而景区旅游者购买的是纪念品的虚拟价值,而非实际价值。换言之,消费者购买的是景区的地域文化。那么,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运用内蒙古的地域文化,进而展现出纪念品的独特性、纪念性和文化性。
2.3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构想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内蒙古旅游纪念品是一种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具有符号性和非物质性,它能够传递出这个地区人的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蒙古族广泛分布在,这个民族有兴畜节、篝火节、马奶节、那达慕大会等传统活动。把这些活动加以分析,便可以做出内蒙古印象一系列的纪念品设计。
结语
总之,由于内蒙古的旅游业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相信在未来,基于地域文化设计的旅游纪念品还会得到不断优化,并进一步以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色凸显出它非物质性的功能。内蒙古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始终要遵循的原则是,弘扬和继承内蒙古的民族文化,使得文化旅游纪念品有持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冯万荣.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2004年3月.
[2]万三敏.当前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海阳发展文化旅游的优势
(1)海阳历史文化、战争文化、山水文化交相辉映,特色突出,彰显出发展文化旅游的巨大潜力
首先,海有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海阳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位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空气质量优良,一年四季适宜旅游。并且自然景观丰富精彩。有同志亲笔题名的“海阳万米海滩浴场”;有以山称奇、以水叫绝的招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竹林――云顶竹林等。不仅如此,海阳还有丰富的林果、水产资源。近几年“农家乐”、“渔家乐”、“采摘游”等旅游项目吸引着各地游客体验民俗民风,品尝生态与文化大餐。“樱桃谷民俗旅游区”已建成“全国农业优秀旅游示范点”。
其次,红色旅游、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独特的海阳孕育着凝重的历史文化、浓厚的乡土风情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有闻名遐迩的地雷战遗址和地雷战公园;经三次扩建和改建的地雷战纪念馆,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列入山东省重点红色旅游线路;有深山君王梦――春秋古墓群陈列馆;有首批国家级非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有悠远深邃的千年古刹――从麻禅院;有亚洲唯一的苏格兰风格的高尔夫球场;有一年四季对外开放的沙雕艺术公园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宝龙城、君子连理岛、国际帆船俱乐部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目前海阳正在逐步形成海滨休闲、山岳生态、历史文化、沙滩体育、民俗特色等旅游板块。
(2)海阳地处经济、交通发达地带,具有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的广阔市场前景和产业基础
海阳地处黄海之滨、山东半岛的中南部、胶东半岛南翼,南临黄海,北接半岛内陆,处于烟台、青岛、威海三个开放窗口城市中心地带。境内蓝烟铁路横贯东西,青威高速公路、烟青一级公路、烟凤一级公路以及青石公路、荣兰公路和309国道纵横交错;方圆120公里之内有烟台、威海、青岛三处机场和三处大型港口,境内还有国家二级开放口岸凤城港以及大埠圈等渔商港口,海陆空交通十分方便。乘车去烟台、威海、青岛均需1小时车程,乘飞机去日本、韩国只需1小时左右。而上述交通所连结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是旅游消费增长的地区。
2.海阳发展文化旅游面临的主要问题
(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文化旅游景区(点)
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本质在于追求特色和差异。虽然海阳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由于缺乏地方文化内涵的创意及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至今未能形成功能完善的旅游景区(点)。特别是一些景区建设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更是影响了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2)宣传促销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旅游热点
由于经费不足,对省内、国内宣传促销不够,致使我市在旅游大格局中竞争力不强,很难进入游客的视野,对游客出行去向决策影响力不大,产生不了吸引力,从而影响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
(3)交通不便,还没有旅游专线
虽然我市的旅游资源丰富,但景区(点)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给游客造成诸多不便。许多人想去景区、景点,但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乘公交车又耗时耗力,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是少数,本地居民很难开展“一日游”。而外地来海阳的游客,没有便捷的旅游专线,进出旅游景点非常不方便,从而限制了我市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旅游消费相对单一,旅游综合效益低
目前,我市的旅游业还停留在单纯的旅游景点观光上,“购”和“娱”在旅游中比较薄弱。购物是旅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旅游经济业的效益至关重要。而我市的旅游产品市场开发和生产几乎处于空白,旅游商品品种少、档次低,缺乏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购”和“娱”环节薄弱,这就直接影响了我市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5)优秀专业人才紧缺,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低
发展旅游特别是文化旅游需要一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较高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高素质管理队伍。而海阳市除了缺乏优秀导游外,特别缺乏既懂文化又懂策划设计、资本运作的人士,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文化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
3.对加快发展海阳文化旅游的建议
(1)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做好文化旅游的深度策划
作为得天独厚的海滨城市海阳,孕育着凝重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战争文化、浓厚的乡土风情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有深山君王梦――嘴子前春秋古墓群;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有同志亲笔题名的“海阳万米海滩浴场”;有亚洲唯一的苏格兰风格的旭宝高尔夫球场;有以山称奇、以水叫绝的招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竹林――云顶竹林;有悠远深邃的千年古刹――从麻禅院;有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的地雷战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承办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的沙滩体育场地及沙雕公园等文化资源。要实现海阳文化旅游大发展,必须进一步整合资源,广辟渠道,在规划、宣传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科学规划区域旅游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整合文化休闲旅游资源,积极实施独具海阳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旅游系列:招虎山登山踏青游――云顶竹海怡情游――丛麻院采桑观景游――红樱桃胶东民俗游――度假区休闲度假游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满足游客的需求
二是在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我市“政府做好形象、企业做精产品、旅游做大平台”的市场开发思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的新途径,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不断推出卖点,提高景区(点)知名度,千方百计确保客源快速增长。一要通过有影响力的媒体,全面介绍海阳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众多游客的目光。二要突出特色,提高知名度。通过海阳“樱桃节”、 海阳国际沙雕艺术节、海阳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海阳大秧歌艺术节等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介绍海阳的特色旅游。三要积极参加国家和省举办的各种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同时选择上海、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大城市和周边地区发展大张旗鼓的旅游促销活动。四要积极申办、组织有影响的会议、展览、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借力造势,宣传旅游。
(2)以加大投入为支撑,建立文化旅游经营机制
旅游要大发展,必须大投入,没有大的投入,发展旅游业是一句空话。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旅游列入招商引资项目推向市场,按照市场化进行运作,从理顺体制,搞活机制入手,可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种,把现有代表政府行使管理权经营权的景区、景点管理机构,一步到位改制成政府持股、其他投资者持股、经营者和职工持股的股份制企业。第二种,把景区开发经营权向有实力和有经营能力的大企业集团、大公司转让。只要能够招揽到具有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受让方,我们都可以在确保“双赢”的前提下进行经营权转让。第三种,以银企合作“模式”突破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资金瓶颈。可以探索以旅游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的路子,通过建立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基金和股权置换方式进行市场融资,解决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瓶颈。总之,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对旅游业的投入,实现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公共化,以此构筑海阳旅游产业体系。
(3)以特色品牌为核心,打造高品质文化旅游
当前游客旅游意识更加成熟,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由看山水、看文物发展到看文化。纵观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山水、人文景观,无不蕴藏着悠远的历史和现代文化内涵,正是这种深厚的文化内涵驱使和吸引游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从旅游业的发展看,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心资源,凡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的地方。目前海阳应借助国际沙雕艺术节、国际沙滩体育艺术节、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等,打造全省著名、全国闻名的旅游景点。
(4)以理念创新为突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目前在国外是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也逐渐兴起。旅游业作为以满足人们愉悦需求为根本目的时尚产业,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宣传促销,都与创意产业密切相关。将文化创意植入旅游业中,用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旅游业发展的趋势。通过创意使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能够使很多“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近年来,海阳一些旅游景点举办的大型互动实景表演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红色教育基地地雷战公园实景表演的地雷战,再现了当年海阳人民英勇杀敌的抗日烽火;在沙雕公园的游客可看到海阳大秧歌的表演等。同时,还可以开发海阳特色旅游纪念品,赋纪念品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注册地理性标志商标的海阳白黄瓜、闫家大米、海阳绿茶、海阳樱桃等均可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
(5)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增强文化旅游发展后劲
为了尽快适应大旅游、大开发的需求,必须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应及时制定旅游人才短、中、长期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导游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尽快培养一批旅游急需人才,切实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服务水平;通过制定政策,公开许诺以优厚的待遇、优越的用人环境和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尽快招揽一批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高人和能人,从而推动文化旅游的大发展。
亚洲第三届沙滩运动会给海阳文化旅游带来了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海阳人应更加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坚持以自然为本,以特色为根,以市场为需求,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推动文化与旅游繁衍共促,打造一个独具魅力和影响力的“魅力海阳文化旅游”,抢占市场竞争的着力点和制高点,海阳文化旅游业必将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
关键词:国家旅游岛 特色 礼仪 人才
自从国家《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后,海南的旅游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于海南的旅游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开展特色旅游服务,提升海南的整体形象是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做好海南的特色旅游服务与海南的旅游服务人员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人才是发展海南旅游事业的迫切要求。
1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对特色服务礼仪人才的要求
①培养基本礼仪与海南特色文化相结合的人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归根结底就是以海南的特色地域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而外地旅游者进入海南以后,需要服务人员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如果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没有地域特色,那么就不会对旅游者构成新鲜感与满足感,就会影响国际旅游岛的声誉,因此礼仪人才在提供服务时要结合海南的特色地域文化。②培养具有国际战略思维和掌握海南历史文化思想的复合型人才。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必然会吸引世界各地国家的旅游者到海南旅游,因此礼仪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一定要具有掌握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行为风俗,以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礼仪服务,避免出现纠纷,同时礼仪服务人员在为其提供服务时一定要结合海南的历史文化,让旅游者了解海南的地域文化,扩大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地位。③培养特色服务与外语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礼仪服务人员,尤其是具有特色服务技能的礼仪人才,世界各地旅游者到海南旅游,礼仪服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技能,以便其在提供服务时能够与游客进行沟通与交流。当然礼仪服务人员在与外国游客交流时不能是简单的进行语言沟通,而是要将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给外国游客进行宣传。
2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培养措施
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礼仪服务人员,国际旅游岛的市场定位是发展海南国家化旅游岛屿,因此海南要想在世界旅游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发展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才。
2.1 积极挖掘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教材的知识面。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人才,离不开特色文化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丰富的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特色服务礼仪的人才,因此海南要积极挖掘具有海南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于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宣传,通过政府的积极作为让人们了解海南的特色文化;二是具有文化特色的地方与文化组织也要积极与礼仪人才培养院校与机构进行沟通与合作,通过双方的互动合作,培养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礼仪人才;三是要积极将海南特色文化资源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将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挚动力,发挥特色文化的市场价值。
2.2 高职院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检验培养礼仪服务人才的能力的依据就是看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如果其在实践中能够提供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那么其就符合人才的要求。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具有非常强的理论知识,但是一具体到实践中其提供礼仪服务就缺失海南特色,为此高校要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高校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要让礼仪人才学习最基本的礼仪文化知识,只有让他们具备了基础知识,才能为他们的工作奠定基础;三是要积极培养礼仪人才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深入到社会了解海南的特色文化,提高他们应用海南特色文化的实践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具有社会实践性的礼仪服务人员,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与海南区域内的航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航空企业的实践岗位,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也能让他们在岗位实习阶段感受不同航空企业的文化,并且感知海南特色文化。
2.3 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知识的教师队伍。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员具有关键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一是学校要鼓励教师到具有特色文化的区域进行学习与采风,通过教师到实地了解海南特色文化,加深对海南的了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更加系统丰富的特色文化教学;二是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通过学术带头人的模范教育,提升教师队伍的质量;三是聘请了解海南历史文化以及风俗民情的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居民到学习兼任教师,优化高校教师队伍的机构,提升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当然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的礼仪人才的途径还包括很多,比如净化教育环境、优化课程设置、调整学生考核标准等,总之培养海南特色服务礼仪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密切合作才能完成。
3 结束语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培养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人才对于提升国际旅游岛形象、发展海南省旅游业、促进海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培养具有海南特色服务技能的礼仪人才,通过具有海南特色的礼仪服务宣传海南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英俊,张晓庆.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0(09).
关键词:特色文化;地域文化;新型城市
新常态下,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改革,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提升。在深化改革中,发展贵阳特色文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拟从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的思路出发,对此进行研究与思考。
1贵阳特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1.1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1.1.1 刺绣是贵阳民族文化的奇葩。自古以来,贵阳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民族的刺绣在原材料、加工、工艺以及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上都与众不同,有各自民族的内涵和特色。至今,这种工艺从脱棉、纺纱、织布、浆染到绣制成品等各个环节,仍沿袭使用传统的竹木质器械和手工技艺。
1.1.2 苗族服饰是贵阳民族文化的瑰丽之宝。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历史久远,渊源深邃。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刺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其色彩的搭配、位置的处理等,都反映出对山川、江河的向往、对生活环境变化的记忆、对情感的流露表达等紧密相联。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支系有别、尊幼不同等特点,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现实存在。
1.1.3 蜡染艺术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蜡染,是一种古老的纺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贵阳少数民族,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1.2 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
1.2.1 乡土节日长久不衰。乡土节日是民众祭祀祖先、歌唱生活、感恩万物、联络感情的一种传统形式,自古不衰。贵阳市少数民族比较有名、规模较大的乡土节日,有高坡苗族的“四月八”、跳洞节,孟关、马林、湖潮一带的苗族桐木岭芦笙节,清镇市农历正月苗族同胞跳花节、“六月六”布依族节,开阳县高寨乡苗族斗牛节、杀鱼节和禾丰“六月六”歌会,新堡布依族乡的“三月三”,花溪区布依族的“六月六”等,一直延续不绝,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充满现代气息,把民族的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1.2.2 民族歌舞独具魅力。民族歌舞常常伴随乡土节日而行,在贵阳民族中,有节必有歌舞,无歌舞不成节,欢快无比、欢腾自信。贵阳各民族在各种节日中表演的体现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项目有芦笙舞、花棍舞、花鼓舞、反排木鼓舞、猴鼓舞、斗鸡舞、簸面舞、板凳舞、跳地戏等,在乡土节日中广泛采用,现在,也常常在迎宾活动中大量采用,传达给人们一种清新活泼的欢快气息,催人至上。
1.2.3 民间技艺新颖古朴。古朴的民间技艺,正在逐步传承扩大,形成一种各展才艺的群众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形式,正在不断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与精神面貌。目前,贵阳已有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农民画之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新堡乡被贵州省命名为“文化艺术乡”、花溪区高坡乡、乌当区永乐乡分别被贵州省命名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根雕盆景艺术之乡”、白云区沙文乡儿童文化园被授予全市第一个“农村儿童文化园”。
1.3 内涵深厚的遗产文化
1.3.1 阳明文化享誉世界。阳明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举世瞩目。阳明文化形成于贵州,“龙场悟道”是其形成的原点,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惟一性特征。在贵州传播阳明文化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涉及8个地州市20多个县市的阳明文化圈。最大化地利用贵州的阳明文化品牌,通过建立王阳明展览馆、心学文化博物馆、阳明文化图书馆等把贵州阳明文化旅游圈的人文资源开发出来,并展示其迷人的魅力,使贵州旅游业在了解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将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1.3.2 甲秀文化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甲秀楼,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却依然清晰的保持着自己的面貌,为贵阳城市增添了一种复古的文化气息,是贵阳的市徽和标志,是贵阳山水与文化的精华。
1.3.3 黔灵文化虚无缥缈。清代康熙十一年(1672年),赤松禅师云游来筑,募化四方,建成的黔灵山弘福寺,乃贵州首刹。寺内的法化塔、九龙壁、大山门、钟鼓楼、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玉佛殿、藏经楼、说法堂、客堂、双桂楼及方丈苑,以及碑廊、素香斋、五观堂和五百罗汉堂等大小72座建筑,占地近11433平方米气势宏大,进入寺内礼佛观光,令人有梵宫深邃,庄严肃穆之感。
1.3.4 红色文化厚重炫目。贵阳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首先是让全体市民重温历史,牢记发展历程。其次是繁荣经济,发展经济。红色旅游能为旅游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1.4 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
1.4.1 群山迤逦、绿水清澈的山水文化。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既有花溪、天河潭、百花湖、乌当温泉、香纸沟、渔洞峡、高坡、红枫湖、鱼洞峡、金龙谷、桃源河、南江大峡谷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真是得天独厚,世所难及。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4A级旅游区2个,国家3A级旅游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同时依托贵阳四周分布的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独特的生态环境,备受世人关注。
1.4.2 方兴未艾的生态文化。2007年,“中国避暑之都”的称号落户贵阳,成为贵阳生态优势的最好证明。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市委、市政府勇敢担负起了历史责任,建设十里河滩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公园、长坡岭森林公园、图云关森林公园、顺海公园、阿哈水库、百花湖等若干大型城市公共休闲空间,以治理、保护“两湖一库”等饮用水源的强有力举措,形成城市重要生态战略点,努力形成保护城市山水林城相融合的生态格局,作了大量工作。未来十年,贵阳市将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倡导“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深挖城市生态文化内涵,使之形成突出的城市文化特色,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的覆盖全市的生态文化功能体系,从“育土”、“养民”、“致富”、“弘文”四个方面,真正建设起一个世人瞩目的生态文明城市。
2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化是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要真正把贵阳打造成创新型城市,发挥服务全省、影响全国、吸引世界的功能,离不开文化发展。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是注重特色文化发展。贵阳要发展,不仅要提升改造传统支柱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提升和完善文化功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的同时还必须把城市特色文化发展提上战略高度。
一是通过发挥贵阳德信文化的特色优势,有助于增强全市人民思想凝聚力。发挥贵阳文化倡导德信的传统,以德信文化建设为“战略引领”,以“德信”为精神品格,就能引领全社会崇德守信、包容开放、博爱奉献、知行合一,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依法、公平,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实现贵阳蓬勃发展。
二是通过发挥贵阳生态文化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文化影响力。通过“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生态文化的宣传普及,培养市民生态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良好的形态行为习惯,真正让贵阳从自然地理上的生态城市变成文化上的生态之城。
三是通过发挥贵阳文化的品牌优势,有助于增强贵阳经济社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是新时期文化发展的新动力。充分利用好地域文化这个新时期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全面打造新时期文化品牌,改变文化品牌发展与丰富资源不相匹配的现状,使地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品牌共同发展,就能推动贵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3 发展贵阳特色文化的对策措施
3.1 改变观念,提升认识
对特色文化要有新的认识。特色文化同样是社会的生产力。发展贵阳特色文化是推动贵阳实现升级版发展的重大举措,必须改变观念,提高认识。要建立特色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全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为特色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创新特色文化制度理论、特色文化法制理论和特色文化政策理论。
3.2 加强规划,抓好落实。要通过《大力发展我市特色文化的意见》的制订和实施,落实好发展特色文化的目标和任务,整合特色文化资源,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通过规划制订、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把着力点放到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上。做大做强以“多彩贵州”、“爽爽贵阳”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动漫等文化品牌;以“爽爽的贵阳・中国避暑之都”品牌效应,催生“清凉经济”,以阳明文化研究为契机,推动国际“知行合一”理学思想研究,以办好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为抓手,大力发展会展业。以特色文化为吸引,积极引进文化产业领域战略投资者。
4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4.1 要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管理机制。一要建立权威高效的统一特色文化管理机构,结束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的状况;二要建立统一的特色文化大市场,积极发挥行政调控手段,大胆应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开放的特色文化市场体系;三要建立特色文化大市场的分类标准和统计指标体系。
4.2 建立适应特色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按照市场要求对特色文化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重组,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现代化产业扩大在生产需要的生产、联通、营销、分配、消费机制,使特色文化产业运行充满活力。
4.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是关键。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健立和完善“贵阳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整合扩大资金规模,通过项目补贴、贷款贴息、业绩奖励等方式,加大对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企业和园区(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4.4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加快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传承人作用的同时,把加强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来抓。要建立各类特色文化技艺学校,培养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基础型和紧缺型人才。
4.5 建立特色文化外贸体制。要把能否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作为特色文化的首要标准,实现特色文化向现代化的转换,着力发挥特色文化的进步、民主、科学要素,以现代精神对特色文化加以合理改进。
5 优势整合,发展产业
在市域发展整体规划范围内,制订区域发展目标。云岩区,要作为会展业发展副中心区之一,依托云岩区文化艺术节、“三月三”和“四月八”民族艺术节、云岩区少儿艺术节、广场消夏纳凉晚会等项目,大力发展文化类会展活动和旅游活动。
南明区,要依托“龙洞堡会议中心”和“多彩贵州城”项目,大力发展以国内大型会议、公众展览展销、文体演艺活动和常年产品展示为主的会展项目,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三月三”布依族文化节、“四月八”少数民族歌舞大赛、民族艺术节等项目。
6 转变节点,重视“创意”
特色文化发展要将有形和无形两种传承有机结合,同时并举。世代传承的手工艺制作技艺和丰富的地域资源,使贵阳民间工艺品融合了无尽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风土人情。关键是要搞好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品与现代社会旅游工艺品的有机结合。改变长期存在的资源丰富,经济效益不佳的状况。要坚持原创的文化艺术内涵不能变,在挖掘与发展上下功夫;要坚持特有的地域资源不能变,在利用与保护上下功夫;要坚持独到的制作工艺不能变,在传承与培养上下功夫。
7 注重内涵,借助市场
7.1 突出“林城”特色。贵阳市森林资源丰富。目前,全市森林面积314万亩,灌木林面积105.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4.76%。距市中心区仅1―2公里多的黔灵山公园为国内少有的城区大型公园,森林公园森林面积达620公顷,为全国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园,两公园内幽林密布,四季飘绿,被誉为贵阳的“城市之肺”。位于市区西北的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密林、草地与湖泊、池塘相互辉映,这些都不失为开展森林旅游的绝佳之地。
7.2 突出“喀斯特生态”特色。贵阳属喀斯特发育典型地区,喀斯特地貌占全市面积的85%,绿水绕青山,奇峰藏异洞,激流飞瀑星罗棋布,对崇尚自然和生态的旅游者极具吸引力。目前,我市在继续抓好红枫湖、百花湖、息烽温泉等老景区的设施改造完善的同时,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正集中力量进行开阳峡谷、六广河峡谷、香火岩景区等旅游项目的开发,逐步构建一个由红枫湖、开阳峡谷公园、六广河等景区组成的,能体现我市地理地貌特点的喀斯特自然生态旅游产品体系。
7.3 突出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色。贵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苗、布依、土家等37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5%。镇山、李村、杜寨、黑土等一批苗、布依少数民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建筑、服饰、风俗、节庆活动等,民风古朴浓郁,风情丰富多彩,可进一步开发建设成为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市少数民族风情的游览点。
7.4 突出人文历史、理性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和发挥贵阳修文阳明洞“王学”胜地、青岩古镇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于一镇、乌当香纸沟“古造纸术博物馆”的历史与现实效应。
7.5 突出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贵阳位于贵州省的中部,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无风沙,气温、降水、风、光照等气候等综合要素都确实宜人生活,宜万物滋生发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常适合现代人们的休闲、享受需求,堪为旅游度假、消暑避寒的好地方。
8 重视宣传,吸引世界
8.1 加强对主流媒体作用的重视
增加与晚报、日报及广电总台等媒体之间的联系,一起策划举行各种活动,使得覆盖的范围以及影响力得到扩大;创建有特色的媒体,做好网站的建设工作。组织建立起一个贵阳地区具有特色的文化网,积极开展各种专题报道,并且要实行包括在线申报、查询及网上下载等项目的各类在线的服务内容。
8.2 规划项目,做好宣传推荐
一是借助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建筑风格、民间歌舞开展如寻根祭祖、朝山进香等欣赏人文景观的高层次的民俗旅游,使人们通过旅游活动了解和获取知识;二是借助贵阳的山、水、洞、林等开展自然景观旅游活动;三是借助贵阳丰富有名的特色食品,开展以舌尖上的享受为目的的生活旅游;四是把会展业纳入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加大对全国会展项目的引进工作。对符合贵阳市会展业发展方向,有助于本地会展业水平提升的会展项目,要做好调查研究和积极联络的工作,依靠本地的产业基础、市场需求、政策吸引、服务保障等优惠条件,使项目落地。建立国际会展项目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贵阳市会展业向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