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园艺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二元对立 《一一》 杨德昌 结构主义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20
法国社会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在《神话与意义》中指出,任何表面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同定的结构,在结构的成分之间找出它们的对立、相互联系、排列和转换,就会发现意义产生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我们就能阐释本质。从根本上来说,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现象的理论,试图分析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结构,而二元对立结构是采取对立形式的结构,例如“黑与白”“善与恶”“文明与野蛮”等等,这些对立构建了电影的结构。
一、主题的二元对立
从早期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时代》,再到后来的《麻将》以及《一一》,都描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精神困境,也深刻地烙上杨德昌电影的结构主义风格。 《一一》运用多线叙事的手法娴熟地展示台北一个中产家庭中不同年龄段的成员的生活,从而阐述人的一生各个阶段的成长历程。
(一) 理想与现实
影片中主角简南俊(NJ)考大学时,放弃自己的选择和理想,顺从父母及女友阿瑞的安排,考入机电系。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从事自己不喜欢的事业。在他父母眼里这样才现实,才有前途。用阿瑞的话讲“当时你好幼稚,我多担心你养活不了我。”简南俊的事业理想就这样被现实毁灭了,而他自己也放弃了他和阿瑞的爱情,正如他那句简短的表白“阿瑞,除了你我没有爱过另外一个人,”他一直都知道阿瑞是他的爱,是他的理想,而偏偏阿瑞又是那样的现实,不顾简南俊的感受,想让理想化的简南俊现实起来,最终简南俊向现实屈服,从事机电工作,可是他却难以接受阿瑞在她身边。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对立残酷的有些可笑,然而时间不留情,过去的遗憾无法挽回。
(二) 诚实与谎言
现代都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事物都商品化,人人追逐经济效益,为了生意谎言不断,吹嘘自己的产品抨击别家的商品,经常性炒作是种营销手段,其实就是谎言,只是这种能带来利益的炒作竟被行业认可了。影片中,大大对简南俊说:“做生意了,什么诚实不诚实。”大大的眼中诚实与谎言是没有区别的,一切为了生意,要不要诚实主要取决于有没有利益。影片中,简南俊也是有说谎的,他明知隔壁蒋家吵架却告诉洋洋他不知道这事,更大的谎言则是简南俊根本不爱敏敏却做了她的丈夫。诚实与谎言的对立,所有这些层面,构成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实质是导演对现实中人性的思索,这些二元结构的存在,彰显杨德昌电影结构主义巧妙的构思。
(三) 理智与情感
简南俊是感性的,对生意对象是真心真意的,怕伤害对方,对阿瑞的不理解,简南俊是伤心到了心里,于是选择了逃避。简南俊是理智的,选择了自己不爱的机电系,选择了自己不爱的敏敏。简南俊是情感的,他与阿瑞再次约会,又没有走出最后一步,但心里依然爱着阿瑞。情感与理智矛盾着, 简南俊说:“再来一次,也差不多。”情感决定了理智,还是理智决定了情感。导演在这点上是有些消极,无奈的。 婷婷对人生的看法是快乐豁达的,情是真的,道理也是明智的,真心与胖子约会却被胖子当成了替代品,但她还反过来安慰胖子。胖子是情感欲望吞噬了他,失去了理智。阿弟是情感的,喜欢漂亮的小燕并结了婚,却没有娶能干的云云。阿弟同时也是理智的,与云云继续保持关系,利用其为自己投资赚钱,又时刻提防云云使坏,维系着与小燕的婚姻。导演通过情感与理智纠结的展示,揭示了现代社会人的欲望膨胀、情感异化、理智丧失。
(四 )生与死
影片开始是个婚礼,新娘已经怀孕,可以说孩子诞生的最先的仪式是父母的婚礼,孩子出生了,给父母带来喜与愁,孩子的满月酒如期举行了,可主要的事情不是大家欢喜孩子出生一个月了,而是父母之间纠缠的事影响着大家。影片从横面展示了家庭里各个不年龄阶段的成员的生活困境,也从纵面阐释了一个人一生要面临的问题:你可能在不好的时辰出生,少年时如洋洋一样一头扎进水里,长大后像胖子那样想不通爱与恨;到了青年一次次被家庭的烦心事打击着,或许你像阿弟那样麻木了,放弃了;到了老年你可能像婆婆躺在床上。导演通过展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生,表现人一生的生与死这个主题:生与死是自己一念之差造成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时刻保持平和的心境。
二、影像语言的二元对立
(一)场面调度的静与动
胖子约会婷婷后两人深夜第一次在路边接吻的场景,两人静静地站立在马路上,来往的车辆未有停歇,并且车辆时不时从各方向行驶,从车子的“动”突显两人一起的“静”。婷婷与胖子开房失败后,一人慢慢行走回家,显得安静,却不时有飞速而过的车子,用动静的对比表达婷婷一个人的孤寂心理。敏敏一人伤心默默的在办公室哭着,窗玻璃上是来往车辆的影子,通过这种静动的对比表现了敏敏孤立无助,社会冷漠。小燕发现阿弟自杀前回到家中,家中异常安静,镜头转到墙上两人的结婚照,声音却变得杂乱起来,小燕撞开门,镜头又转向静静躺在卫生间的阿弟,只有小燕默默的哭泣声,还有随风轻轻飘动的毛巾,这种静动的场面调度制造出令人反思的氛围。
(二)画面声音的有与无
本片中,杨德昌对画面那种平白意境十分讲究,对声音的有或无也运用得很有特色,比如人物的对白,他知道什么时候让观众看到听不到,什么时候让观众听到看不到,什么时候利用画面外的环境声,这样就使观众有更真切的感受。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有声更增宁静。阿弟小孩满月大家争执起来,声音杂乱,大家都显得浮躁,突然镜头转到简南俊孤身一人来贺喜,画面声音随之静下来,这种声音有与无的对比引人思考,也让人体会得出阿弟无奈、简南俊默然的心情,更是导演对人生的一种思考。
三、结语
《一一》的电影结构,从最基本的二元对立揭示事物矛盾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一一》的成功,在于杨德昌成功地捕捉到各种类型的对立,勾画出一个个小人物的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2]宋子文.台湾电影三十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倪嘉.话剧式独白及哲思的符号—论杨德昌电影的台词风格[J].电影文学,2008年第4期.
[4]杨晓林.论杨德昌电影的长镜头和有源声音[J].当代文坛,2009年第1期.
一、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
原创力即原始性创新的力量或能力。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创力,主要体现为节目内容、表现形式、风格、运营、营销等方面的原始性创新能力。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创力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首创性。这是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的首要因素,任何参考模仿性的制造都不能称为原创。原创力必须是理论上的首次提出或首次技术发明。目前,国内流行引进综艺节目模式并加以改造,虽然能够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这其中也有创造性的劳动介入,但这种创造只能称为再创造或改造而非原创。第二是引领性。原创性成果往往引导其他后来者以新的研究方向,能够带动行业的创造性发展,在整个大环境或某一特定领域内形成一种前赴后继的整体创新氛围。如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界有一部叫作《一日女王》(QueenforaDay)的游戏节目,它被认为已经初具真人秀的雏形。②这一节目开“真人秀”节目之先河,引起了美国各电视机构的模仿学习,引领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乃至世界电视行业“真人秀”节目的浪潮。今天,“真人秀”仍是世界荧屏的主流节目类型。从开创性与引导性来看,《一日女王》当是一档具有原创力特性的节目。原创力本身是一个辩证概念,在新的原创成果问世的同时,也就宣告了自身原创性的结束,因此,追求原创永无止境。
二、中国综艺节目原创力的困境分析
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国内的电视综艺节目迅速进入了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期,《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蒙面歌王》等一批优秀的综艺节目相继获得口碑、收视、收入的多重佳绩。在这些“现象级”节目的带动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迎来了一个辉煌时期,然而,这辉煌却带有一种苦涩的味道,仔细数来,目前国内电视界有影响的综艺节目几乎全是“舶来品”,难觅原创踪迹。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中国电视在5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出现过众多原创佳作。但是,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创力在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提升后,却在市场化的进程中逐渐迷失。原创力思维的疲软、认知力的肤浅、实践力的低迷,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构成一种“原创力焦虑症”,③这一症状给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带来的致命伤害,便是当今的电视综艺节目荧屏,几乎变成了世界电视节目模式的倾销地。有数据显示,仅在2013年各电视台引进的境外节目就接近60档。虽然我们也在引进模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外来先进标准与理念的基础上开拓、再创造,但这毕竟只是一种文化模仿,而这种方式一旦成为一种习惯,无异于饮鸩止渴。近年来,虽然有媒体人开始将目光转向国内,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希冀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综艺节目原创的捷径,但是,在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换再造中,急功近利的破坏性开发、低层次的粗放式开发、雷同化开发和盲目性开发等现象,④同样是原创力缺失的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从一个文化原创力大国,逐步衰落为依靠引进、模仿、克隆甚至是盗版来进行电视综艺节目的生产?曾经的文化自信因何不在?影响综艺节目原创力的关键又是什么?从物质层面看,是技术与资金的基础。《VOICE》(荷兰)、《我们的星期天晚上:我是歌手》(韩国)等境外节目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资金与技术对于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的贡献。从制度层面看,是政策法律与体制机制的保障。特别是关于版权保护方面的措施,是抑制惰性与激励原创的重要力量。从精神层面看,全社会尊重人才、尊重原创并包容失败的价值诉求与氛围最为重要。首先,文化主体意识的迷失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缺失最主要且首先的责任。文化主体意识是指“一个民族自觉到其所拥有的历史传统为其所独有,并对此历史传统不断做有意识的省察,优越之处发扬光大,不足之处奋力加强,缺失之处力求改进。换言之,就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重新认识,从而接受传统、承认传统为我们所自有、独有、固有,进而批判传统、超越传统、创新传统”。⑤百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抛弃自有传统和拿来主义的过程。如果中国文化对自身主体角色的认知处于一种被压抑的状态,对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创造功能和形象的认识模糊、淡薄,原创自信心缺失,那么,原创力便难以形成。其次,工业化生产模式的限制。现代社会中,电视综艺节目也被部分地纳入到文化产业的范畴里,而产业讲究的是效率和效益,一切以降低成本和创造收益为最终考核标准。标准化、模式化、市场化成为电视综艺节目最主要的生产与销售方式。在这样一种“被规定了”的环境中,许多媒体人失去了对创造性思考和劳动的兴趣,故而,原创性的文化成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了。缺乏精神的动力,最终导致在技术层面出现了普遍化的原创力丧失:剧本是模仿的,歌曲的主题意境和旋律都是模仿的,就连作品和栏目的名字都要抄来抄去。谁也没有独家秘诀,谁也不能在艺术和技术上独冠群芳。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工业生产、产品设计,甚至城市规划和有的领导讲话稿,都变得一模一样了。⑥同样,大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下,在市场降低成本与追求高利润的刺激下,特别是由于目前法治的不够完善,造成文化生产在追求原创上的不给力。就目前国内电视业热衷引进节目模式而言,一来引进成熟的节目模式有收视保障;二来可以减少电视台研发原创节目的时间与成本,特别是对需要不断营造“现象级”节目的中国电视业来讲,引进模式能够节约成本。由于相关法律不健全,特别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道路刚刚起步,部分电视机构心怀侥幸,将国外节目模式拷贝之后进行简单的“中国化”处理,就堂而皇之地制作播出了。近期,韩国MBC发表声明,称除中央电视台2015年第四季度制作、播出的中国版《无限挑战》外,国内多家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类似“挑战”类节目,都属于非授权制作,MBC将采取果断的法律手段。当引进、模仿、复制、盗版等非原创成本远远小于原创成本时,原创的行为就会成为个案,而原创力提升也就只能是一种幻想了。
三、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当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不足的问题已在业界、学界形成共识。原创力的提升不是自然的进化,它需要进行有意识的、长时间的推进才能实现,需要从原创资源、软硬环境等方面进行建设。
1.重视“人”的力量,满足原创力的精神需求
人是原创力提升的首要因素,人才队伍建设是原创力提升的重中之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主体意识的觉醒,离不开从业者创造意志的展现。2014年,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同时,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这其中,人既是综艺节目原创力提升的主体,又是最终的享用者,具有双重身份。这就要求在现实的人才培养中,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物质、精神、教育等条件,给人以物质自由、精神自由、知识自由,使人能够热爱生活、理解生活、渴望改变生活,唯其如此,才会产生具有原创力的文化辨识力和文化感召力,由此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作品和工业技术产品,才会爆发出文化原创力的冲击力与凝聚力,形成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而持久的推动作用。原创力的丧失,在很大程度上,还因为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与真诚。高度的精神压力使人没有了创造的积极性,对于失败的恐惧,束缚了创作者的手脚。没有失败的尝试,不可能换来成功的原创。宽容,也是原创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2.依托物质力量,满足原创力的物质需求
原创力不是凭空就能具备的,它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首先,原创者需要有充足的物质供给,贫穷饥饿是不可能谈及提升原创力的;其次,原创过程需要有必要的技术支撑。21世纪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更加依赖于媒体技术的进步。没有现代影视技术的发展,《我是歌手》就不可能呈现出“高大上”的舞美效果与声音品质。新媒体的技术进步,推动着媒介融合的加速,让同一种作品能够在不同介质上传播,全面提升了传播效果;再次,资本与原创的结合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当今世界,资本成为行业发展的一把利剑,特别是对于电视行业这种高投入、高产出的领域,资本的力量更是难以考量。大投入可以聚集更多的原创因素,资本的介入将给予原创力以更多的提升空间。
3.发挥政府力量,实现有效的政策法律
原创力的提升,不仅仅是电视综艺节目领域的事情,从宏观视角来看,还涉及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国家文化安全等,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等四个层面的重要抓手,是致力于“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战略的重要手段与内涵。因此,要提升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原创力,就必须从国家层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法律以及体制机制层面的供给,营造鼓励原创精神的大环境。首先,要做到保护原创,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1世纪的竞争,有很多已经转移到知识产权层面。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更多的是以版权矛盾来体现。而版权保护是原创力提升的基准,没有健全的法律保护,原创作品一问世便被盗版、拷贝、复制,给创作者带来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伤害,原创精神将不复存在。其次,要鼓励原创,就需要政府制定并有力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如为原创作品设置专门的奖项,建立资助原创行为的公共基金等。再次,要推动原创作品的价值实现,同样需要政府机构在体制机制层面开拓创新,探索符合行业规律与适合国情的制播机制、购销机制、院线制度;建立科学健康的演艺及薪酬管理制度,完善行业中介机构如各类行业协会等。
4.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原创力的效益价值
在目前的社会形态下,市场是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动力。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成就,让市场价值得到了认可,但是,由于意识形态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等因素的影响,综艺节目领域的市场化步伐一直存在较大的禁忌,近几年虽有不断的探索,但瓶颈仍难以突破。应该说,市场的自有规律能够调节人的主动意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合作经济、平台经济的集合体,在这三种模式之下,市场能够将人、物以及政府的作用结合起来;而这三者的结合,能够促进实现原创力的价值转化,真正对原创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诚然,当下中国的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难以与国家的整体实力相匹配,难以满足国之所需、民之所用,但综艺节目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与修复能力。在经历了原始的探索、引进、模仿甚至“山寨”等初期积累后,它必将寻觅到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这将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原创力的应有之路与必然之果。
作者:邓文卿 张莹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注释:
①④徐稳:《论原创力视阈下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重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
②该资料来自谢耘耕的个人博文:《真人秀节目在全球是如何兴起的》,发表时间为2007年7月29日。
③王琪森:《让原创力成为一种公共意识》,《解放日报》2007年9月10日第13版。
关键词:财务管理;医院管理;对策
随着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医疗机构的竞争也日渐激烈。医院要发展进步,不仅仅体现在医疗技术力量上,很大程度也体现在医院的管理水平上。医院财务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组成部分,势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文主要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概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其解决措施作一些探讨。
一、医院财务管理论述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医院的财务管理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主要是对医护工作人员薪酬、医疗设备投资、资金筹备、医院的运营和医院的盈利进行管理。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对医院财务总体上的掌握并对医院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财务分析,从而对相关的部门工作进行指导和控制。医院的财务管理就是对医院的财务关系和财务活动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处理的过程。
(二)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
我国医院作为公共福利部门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的,那时的医院都是非营利性质,具体的财务状况由当地政府和国家相关部门负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单纯的公立医院模式不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水平的增长需求,随着大量非公有制医院的出现,营利性已是现代医院管理不可回避的目标之一。而在财务上,国家渐渐的削弱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补贴力度,使得医院的财务进一步的独立,并且财务管理模式得到基本的发展。然而,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问题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大部分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公立医院都是亏损经营,拿着国家财政补贴,干多干少都一样,财务管理无从谈起。
(三)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探讨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医院要增加竞争力,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比如,如何对医院的财务资源做出妥善的安排,如何使医院的资金周转更加灵活,如何完善内部预算控制,完全成本核算法下如何有效激励员工等等,这些都对财务管理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是长期以来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的某些问题的具体化反映。因此,有必要对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1]。
二、我国现阶段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存在的缺陷
(一)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医疗机构对自身的财务进行管理的同时,必须制定合适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有据可依,有据必依。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涉及到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行为、目标、思想以及财务部门的员工工作行为的规范。就目前而言,我国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根据国家的相应财经制度制定的,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规范规定的不够细致。医疗机构本身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没有起到监管的作用,有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甚至还没有脱离以前的政府管理模式。因此,现价段很多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不适合自身良性发展的需求,有待完善。
(二)我国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方式
我国的医疗机构在财务管理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大量实例证明,我国医疗机构的管理系统并不先进,缺乏有效的防风险应对措施,对财务的相关信息管理也不科学,大多数管理方式还沿袭传统时代,只能对医院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进行记录,预算和控制大都流于形式,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医疗机构的医保报销没有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医保的报销费用占据了医疗机构收益的很大一部分,降低了医疗机构的收益。而医疗机构的财务核算和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营情况并不相符,满足不了医疗机构的发展所需,因此,我国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必须改进[2]。
(三)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缺乏
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决定了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效率。然而,我国现阶段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这里面有许多原因,主要原因是因为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比较低,和该岗位要求的相应的工作能力不相符,使得大部分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人士不愿进入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工作。因此,现阶段的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部门中,只有一些老龄员工,由于时代的进步,知识也必须进步,这些老龄员工的财务工作能力不再适应医疗机构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些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不懂得应用。总之,我国现阶段的医疗机构财务部门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人才。
三、我国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
基于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制度问题,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改善。(1)根据新医改相关规定,适应国家政策;(2)对于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必须加强责任制,做好财务的责任制度规划,进行明确分工;(3)对医疗机构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管控,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整的系统,对于医疗机构的财务使用、投资、筹资要做好相应的监控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4)对财务的预算制度作进一步的深化;(5)对于医疗机构的各个科室的单独财务运营做好分类监督和管理,强化各科合作,并建立相应的制度;(6)基于原有的医疗机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结合新医改的相关精神进行相应的深化,做好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相应监督工作;(7)制定医疗机构财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二)改善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才
制度首先,需要招揽一批专业知识强,具有职业操守的专业财务工作人员,人才培养信息化、复合化;其次,对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知识培训、道德素养培训、技术培训;第三,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能评价,对各个财务岗位进行专业的评估,增加绩效考核,从而评判该岗位的薪酬水平,并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第四,设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并且提供相应的奖励薪资鼓励,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培养员工的责任意识,满足新医改的发展需求,解决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才不足以及相应的子职工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3]。
(三)引入互联网信息管理技术
互联网技术在医疗机构的财务信息管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互联网财务集中支付、会计集中核算是医疗机构的发展需求。对于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财务管理的持续性,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这两方面的水平。通过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医疗机构的财务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财务的分析,并且在医疗机构的各项决策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财务信息反馈系统来做出更加科学实际的决策分析。
(四)制定合理的预算制度
医疗机构的财务预算具体来说是医疗机构的财务资源规划管理,科学的预算制度对于医疗机构财务资源的利用有积极的影响。要做好医疗机构预算,首先,财务部门将预算好的报表呈递上级领导,上级领导通过审查呈报院长办公会进行审查通过,最后执行。医院的财务信息明确化、公开化。第二,适当的采用灵活预算,在全面预算中出现预算错误或是预算项目遗漏,财务部门经审查后可以进行预算之外的预算,并且呈报上级领导,请领导审批[4]。
四、结语
由上文可知,我国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包括管理制度、财务工作人员的数量缺乏和专业知识缺乏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解决这类问题的相关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制度,完善员工的职能,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团队,引进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等措施,以解决我国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赵国华.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12).
[2]高殿杰.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12).
[3]赵曼.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01).
【关键词】 保洁员;医院感染;培训;管理
医院各个病区及门诊的环境卫生清扫和消毒保洁都要依靠保洁人员来完成, 由于其职业特点与病员、病菌接触多, 易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媒介。保证保洁人员的工作质量是切断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对保洁员进行规范有效的管理, 可以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但多数保洁员文化素质低, 缺乏系统的卫生知识, 工作中操作随意, 成为医院感染潜在的危险因素。
为了系统了解保洁员的卫生知识和自我防护现状, 提高医院管理和职业防护水平, 降低医院感染率, 对其60名保洁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及培训,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病区保洁员60名, 男28名, 女32名, 年龄最大68岁, 最小32岁, 平均年龄50岁。其中小学学历41名, 初中学历14名, 初中以上学历5名。基本为附近农村未出去务工的人员。工龄最长3年4个月, 最短2个月。
1. 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以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日常工作区域划分、清洁顺序、医疗废物的标记、分类、处置, 地面墙面及各类物品消毒方法等。共发放调查表60份, 回收60份。
1. 3 培训方法 将保洁员集中授课, 通过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让保洁员认识到医院感染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 让他们有责任感, 担负着医院感染控制的使命。要不断更新观念, 强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持证上岗。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问卷调查结果 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类型题目100分。60分以上者14名, 50~60分15名。40分以下20名, 30分以下8名, 零分2名。
2. 2 院感知识培训后保洁人员知识率的改变 经过理论学习和培训, 培训后保洁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率明显提高, 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原因探讨 医院保洁人员普通文化程度偏低, 大多来自农村务工人员或者附近百姓。年龄结构偏大, 对医院感染知识了解不够 , 接受新知识能力不强, 观念陈旧, 卫生习惯差, 不了解消毒隔离的概念, 不懂得清洁和污染的分区, 缺乏卫生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操作不规范, 消毒不严格。这些原因都可间接造成医院感染[1]。
3. 2 管理对策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知识培训, 提高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和自我防护意识, 加强日常监督指导, 持续质量改进, 强化标准防护意识, 预防职业暴露和污染[2]。注重人文关怀, 提高工资待遇。
经过培训, 保洁人员防护意识增强, 卫生观念有所改变, 明确了工作流程, 掌握了相关医院感染知识。对控制医院感染率有着积极的预防意义[3]。
参考文献
[1] 贾本君, 金绍辉.医院保洁人员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调查与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8):186-187.
[2] 黄桂圆, 余晓英.保洁员医院感染知识和个人防护知识调查.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2013, 20(6):80-81.
[关键词]:拒不到庭 撤诉 主体 范围 时间界定
民事诉讼法对于撤诉的规定有两种情形:一是原告人自己申请撤诉,法院根据情况作处准予撤诉或不准予撤诉的处理;二是具备法定情形时法院按自动撤诉处理。民诉法规定了关于按自动撤诉处理法定情况有两种:一是在法定期内没交诉讼费,另一个是原告经传唤没有正当理由而未到庭后一种情形。前一种情形较好把握,而后一种情形则难以准确把握。这一规定有些笼统,像关于自动撤诉裁定适用的主体、按自动撤诉处理的理由、不到庭的时间把握等规定并不明确,以致审判中会产生许多误解。
一、按撤诉处理裁定适用主体的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规定:“原告以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从该规定可以看出,适用拒不到庭按撤诉处理的主体是原告、也只有原告。也就是说只有原告不按时到庭而且没有正当理由时,法院才能以裁定的方式按原告自动撤诉结案。不过,实践中有许多参加诉讼享有原告权利义务的诉讼主体会有不按时到庭的情形,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定人、全权委托人等若不能按时到庭时,法院将如何处理呢?为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原告”除了指一般意义上的原告以外,还应包括以下几类诉讼主体,即原告人应是广义的原告人。
1、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五条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篆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或事实、理由,成为当事人。”可见,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以本诉的原、被告均作为被告提讼的人,他在诉讼中享有原告的权利、负有原告的义务,其诉讼地位与原告相同。因此,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时,亦应承担与原告相同的法律后果,即裁定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请求按撤诉处理。
2、无民事行为能力原告的法定人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民事行为由他们的法定人。可见,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原告,不能亲自作出任何诉讼行为,其诉讼权利义务必须由其法定人代为行使,人的行为表现就是原告人的真实的意思表示。因此,笔者认为在审理无民事行为的原告人的案件中,真正在诉讼中享受原告权利、承担原告义务的应是原告的法定人。结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的立法原意,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原告的法定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那么即使原告到庭,也可按撤诉处理。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自身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原告人参与诉讼时的表达行为是无效的,只有其法定人的行为才能代表其意思表示,所在法定人没有到庭就意味着原告没有到庭。
3、提起反诉的被告。
在被告提起反诉而被人民法院与本诉合并审理的案件中,被告的诉讼地位具有双重性,即在本诉中是被告,而以反诉中则外于原告的地位,而且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告。因此,在此类案件中,如果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人民法院可以对本庭缺席判决,而对反诉则可以裁定按撤诉处理。
二、对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理解
对原告拒不到庭适用裁定按搪诉处理的前提是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这里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原告拒不到庭,二是原告拒不到庭没有正当理由。
1、原告拒不到庭
所谓到庭是拒到人民法院[指定的地点接受人民法院的询问或参加开庭审理客运。所谓“拒不到庭”是指导原告未按传票指定时间或地点参加庭审活动的行为。原告到达指定庭审地点但未按指定时间到达,抑或原告按时到达法院但未到达指定庭审地点的,均属拒不到庭。
2、原告拒不到庭无正当理由
所谓“无正当理由”是指原告拒不到庭没有合理的原因。何为“正当理由”?通过对民诉法的学习并未发现立法对此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这里的正当理由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其中自然原因包括:⑴无法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严重积雪等 ,且足以影响到原告按时到庭的,对此理由可以归结为不可抗力;⑵原告因死亡、丧失诉讼行为能力、重大疾病等生理变故而无法按时到庭的,此种现象应为突然发生,否则为中止或终结诉讼的情形。人为原告包括:⑴原告在出庭途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导致其无法按时到庭的;⑵原告受到司法机关或第三人拘禁,丧失人身自由等 情形;⑶由于审判人员的疏忽,如传票上被传人、开庭时间或地点出现笔误、传票未实际送交被传人或其他有权收件的人等。对于原告以记错或忘却开庭时间、上班高峰期交通堵塞、与其他法院开庭时间相冲突等为由而不到庭的,则不能认定为正当理由。
三、关于到庭与否的时间界限划分
在传票指定的开庭时间届满后,原告到达庭审地点的,此时如何划分到庭与否的时间界限?这在理论上可能 有几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告一旦超过传票指定时间到达庭审地点,则不论其超过一个小时,还是超过一分钟,均应认定其拒不到庭,即严格时间制;第二种观点主张以一个相对合理的时限作为界限,如一个小时或半年小时等,即若原告超过上述时限到庭就应认定其拒不到庭;第三种观点认为应以午别来划分,即若通知上午开庭,原告下午才到或者通知下午开庭,原告隔天才来,则应认定其拒不到庭;第四种观点认为在法庭辨认结束以前,原告能到庭参加诉讼的,不属于拒不到庭。笔者认为上述四种观点均有失偏颇,且随意性很大,容易发生争议。正如前文所述,拒不到庭是原告未按传票指定时间或地点参加庭审活动的行为,是指原告未能参加该次庭审的全部庭审活动的客观事实,而这一事实则需在该次庭审全部结束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划分原告到庭与否的唯一科学标准是此次庭审有没有结束。即如原告到达庭审地点时庭审尚在进行,则只能认定原告延迟到庭,即为日常生活中的迟到行为,而不属于拒不到庭;反之,如原告到达时庭审已经结束,则应认定原告拒不到庭。
理由如下:第一、原告人到法院诉讼目的很明确,是想通过法院的裁判行为实现自己权利的保护,在整个诉讼中原告处于积极状态,应主动参加诉讼,若没有特殊的情形不会不到庭;第二、人民法院的职能是利用审判权力实现化解社会矛盾,保护弱者的合法权利。诉讼行为一旦启动就应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去保护弱者打击违法行为,而不应从程序上主动审查原告行为是否规范,让原告人撤诉;第三,原告人撤诉以后还会,这会给法院和当事人增加诉讼成本,还会产生累诉。因此,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法院的审判职能,对原告人到庭时间的限制应适当放宽。
四、按撤诉处理裁定适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被人民法院裁定按撤诉处理,这对原告来说,不仅实体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而且要承担诉讼费用,意味着白打一场官司。因此,从诉讼经济的原则以及办案社会效果考虑,人民法院适用这一裁定一定要谨慎行事、从严控制,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水火无情权利。一般来说,如果原告不是故意回避庭审,则不宜一律按撤诉处理,应分别不同情形对待。如经查确属于原告人故意不按时到庭的则按撤诉处理,如有客观原因等理由的不宜按撤诉处理。适用这一裁定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须向原告发出开庭传票。向原告发出开庭传票是适用这一裁定的前提之一,如果是邮寄送达,最好是用特快专递,而且应查实原告是否收到传票。至于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中,法院口头通知或电话通知的原告,若原告没有按时到庭的,则不宜适用这一裁定。
2、裁定不宜当庭宣告。现在的审判方式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强调当庭宣判,但在适用此种按撤诉处理裁定时则应区别对待。这是因为,适用这一裁定须同时具备原告拒不到庭和拒不到庭无正当理由两个条件。当庭可以查清原告拒不到庭的事实,但却无法 查清其拒不到庭有无合理的原因。此时,如果当庭宣告这一裁定,则极易造成错案。因此,按撤诉处理裁定须在庭审后查实原告拒不到庭没有合理的原因 后,才能宣告,而不宜当庭宣告裁定结案。
3、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原告未到庭,但其法定人到庭的,不能适用这一裁定。正如前文所述,无民事行为能力原告不能亲自进行诉讼活动,其诉讼权利义务须由其法定人代为行使。因此,此类案件的原告是否到庭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人民法院不应因此类案件的原告未到庭,而机械地作出按撤诉处理裁定。
4、原告未到庭,但其委托人已按时到庭的,一般不适用这一裁定,但离婚案件除外。《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人。可见原告的诉讼人是代表原告参加诉讼活动的,他们到庭就代表原告到庭。因此,即使原告不到庭,但其人已按时到庭的,不宜按撤诉处理,但对离婚案件则应具体分析,《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离婚案件的特殊性决定了此类案件的原告必须亲自参加庭审活动,否则,人民法院将无法查清有关夫妻感情等诉讼人无法说清的事实,也将无法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当庭调解。因此,对离婚案件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无论其诉讼人有未到庭,均可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适用这一裁定。
5、原告申请撤诉未获准后拒不到庭,不应按撤诉处理。原告在审理中向人民法院申请撤回,但被裁定不准撤诉后原告拒不到庭的,不应按撤诉处理。这是因为人民法院裁定不准原告撤诉,是因为原告的撤诉不符合撤诉条件,此时如果在原告拒不到庭后再裁定处理,这是因为人民法院裁定不准原告撤诉,是因为原告的撤诉不符合撤诉条件,此时如果在原告拒不到庭后再裁定按撤诉处理,就这在同一案件中出现两个互相矛盾的裁定,这样不仅有损执法的严肃怕,而且容易被原告钻空子。
6、被告提出反诉的,原告拒不到庭时,对反诉不能按撤诉处理。被告提出反诉,且人民法院决定合并审理时,原告拒不到庭的,只能对本诉按撤诉处理。这是因为在反诉中原告的地位是被告,他不能申请撤回反诉,因此也就谈不上按撤诉处理。此时,人民法院应依法反诉出缺席判决。
7、在审理过中发现当事人有违法、犯罪嫌疑的案件,不应适用这一裁定。如非法同居案件、有诈骗嫌疑的经经济案件等,对这类案件,即使原告拒不到庭,均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缺席判决或移送有关部门处理,而不应裁定按撤诉处理。
8、若前次(或前几次)庭审中案情基本事实已查清,原告在再次开庭时拒不到庭的,不宜适用这一裁定。笔者认为立法者之所以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用这一规定来解决因原告拒不到庭而无法查清案情,并导致无法结案的问题;二是用这一规定兼作对原告拒不到庭的惩罚措施;三是用这规定防止当事人滥诉。而其中,第一个显然是主要意图。因此,从诉讼经济的原则出发,笔者主伙既然案件基本事实已经查清,就应即时下判,而不应一律裁代判。
以上是本人对原告拒不到庭按撤诉处理的理解,通过论证,明确了它的主体,按自动撤诉处理的理由,以及不到庭时间界限,为今后法院的司法实践提供了一点借鉴,当然本文论述也不全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书目
1、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新编》,法律出版社,1992年6月版。
2、田平安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对策
基层医院在医疗设备和医疗能力方面相对差于城市医院或更高级别的医院,在专业医疗人员和专业护理人员配备上也较差于二甲或三甲医院,在医院护理工作中也较为落后,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临床医疗进程和病人健康状况,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信誉的好坏。
病人是直接影响医院形象的重要因素,医院护理能力高了,服务态度好了,病人会在社会中相互传播和实现口头广告,给医院的信誉带来极大的好处,如果医院护理能力和服务态度很差的话,病人也会在社会中传播舆论,这样,会给医院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故此,医院护理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医院不断向前发展。
1 基层医院护理发展现状
现阶段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和医疗条件有很大的改进,但是,以新时期医院发展要求来衡量,不少基层医院护理条件还处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就算改变也只是在一些表面条件上发生变化和改善,从本质上来看,现代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很大层度上没能从本质上发生变化,量变与质变不能同时协调发展。
受到我国新型农合医疗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人手呈现出严重不足的现状。这样,无形中加重了护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轮班和夜班等特殊职业状态加重了护士人员身心疲惫程度,极度严重的脑力、体力消耗,容易导致护士在工作中产生消极的心理,不利于正常的护理工作。护士社会地位、工资待遇比医生差,且在晋升、调资、外出学习机会不多,得不到社会公平的认可。护士的期望值达不到,因而产生负性情绪。护患关系紧张。由于媒体过多医患关系负面宣传,患者对医护人员不理解与误解,许多矛盾指向护士,使得护士委屈。基层医院存在的这些护理现状,给医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 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人员编制方面不足
繁重的护理任务来自于护理编制方面的短缺,特别是基层医院,编制问题更加严重。我国医院病床与护士的比例是按照1∶0.4配备的,尽管如此,很多医院仍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很多情况下容易导致医院护理服务工作变得降低,从而降低医院护理服务水平。
2.2 基层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处于劣势,护理人才培养方面问题重重。例如学历低问题的出现。由于基层医院大多数护理人员是中专毕业,这些年来,我们的大多护士虽参加自考来提高自身素质,但很多人由于工作太忙,精力有限,累考累败,打击了积极性。再如论文写作方面的要求,论文第一作者作为高级职称晋升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硬指标,基层医院条件差,写的文章质量不高,想在专业核心杂志上发表是可望而不可及。在科研成果方面,基层医院受经费、水平、能力、条件等多方面限制,护士开展科研很难。人才引进方面基层医院不等同于大城市的医院,介于工作条件的艰难性,护理高级人才的引进工作更是困难重重。
2.3 基层医院护理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占据达到数比例,责任心不够清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现阶段护理人员年龄结构多为20~29岁之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责任心、同情心相对较差,吃苦耐劳精神不强。针对人性化护理措施,有些护理人员知道如何去做,怎样做,但不愿去做,存在懒惰情绪、缺乏敬业精神、人性化服务意识差。
3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国家相关政策及法规方面的扶持与帮助
(1)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在待遇、职称晋升、护理岗位、指标等方面适当实现政策扶持与帮助。特别是长期在乡镇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人员,可提高护士护龄津贴标准,实现护理人员的政策激励帮助。
(2)提高护理项目收费标准,提高护理人员的劳动价值。财政、物价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在医院护理人员工作项目中实现实际的劳动报酬的提升,以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对护理人员尊严的充分维护。建立和完善护理法规,制定《护理法》,严格护士注册和护士执业证制度,没有注册和执业证护士不准上岗,护理人员编制要以法规形式强制要求配齐。通过健全法规维护护理职业的尊严,规范护理市场及护理活动的各项秩序。
3.2 以护理事业不断发展来实现护士工作地位的提升
改变医院护理人员与医生现有的从属关系,实现交流—协作—互补型医护关系新模式;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而是并列、辅助型的医护关系,是一项与医生共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 。这一深刻的变革给护理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变护士的工作和社会地位。
3.3 不断提高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
自身能力的提升是实现社会为地位提高的重要手段。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应从自身工作能力方面入手,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实现强有力的工作竞争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基层医院护理工作作出更有价值的贡献。
4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工作中攒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学要解决的对策较为宽广,文章初略阐释分析几点,以期对基层医院护理工作有所帮助。要实现基层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提高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更需要社会、相关政策、医院、护理人员本身等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层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红.加强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现代医药卫生.2007(07).
[2]秦慧玲,吴胜霞.加强急诊护士自身素质及法律意识防范护理纠纷[J].中外医疗.2010(25).
[3]包春艳,房民,包春雨,师亮.新形势下护理纠纷的防范与对策[J]. 中国医院管理.2008(04).
[4]孙艳红,张德凤.医院护理文化的建设[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
摘 要 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发展,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相应显现,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与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我国大量医院开始探索能够适应及顺应当前医院发展的医院财务管理方法,将医院的财务管理统一的上升到医院的设施等宏观大环境上,以此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国家的需要,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稳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医院 财务管理 问题 解决对策
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开始对医院进行管理与加强,强化医院财务管理,让医院的统筹财务的能力可以适应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在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时,不断的探索与解决医院财务管理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新动态、新发展趋势。在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医改的实行之时,医院内部与外部的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发现与解决好出现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探讨与研究的关键。
一、医院进行财务管理的意义
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是由于医院经济管理中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院的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它对如何经营好医院,协调好医院内、外部关系,以及医院未来的发展前景预测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医院财务管理在如何设定医院未来发展导向上也具有指引的作用,总之医院财务管理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反映及监督医院业务活动,促进医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财务管理的主体具有局限性
在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时,经常会发生医院财务信息的虚假,这是由于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自身业务水平的因素所影响的,主要出现在财务人员为一己之私对财务管理的运行环境进行更改,因此,使得医院的财务受到威胁,从而使医院的财务信息质量受到影响,甚至是阻碍医院的发展水平与医院的医疗体系建立。
对财务信息的反应,有时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只是对其经济活动进行反映,不能全面的分析医院财务管理的主体,这样就会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出现漏洞,造成经济利益的流出。
(二)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其管理事宜的问题
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多以财务主管为主,其任务就是不仅要正确的使用资金,确保医院每天所需的正常运营的资金,还应该严格监察医院资金的使用过程,全力的满足医院的扩展与经营情况。
但是现在一些医院常常发生,一些医师教授申请科研资金后,用向不明,作为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良好的控制资金使用情况,更没有很好的监督资金的最终运用成果。只是简单的负责拨款、发放,只要有人申请,就会为此增添研究资金,完全没做到医院财务管理与监管的正确性。
(三)医院财务管理与计算内容的问题
目前在医院财务管理过程中常会发生,其主要的管理内容不明确。其管理内容不仅包括物质资本的筹集、投入、回收与分配,还涉及到日常的资产、现金及成本与损失的财务管理。但是现在医院只是单单的对有形的资产进行管理与监督,而很少会考虑到医院无形资产,即医院的全新研究成果、专利等。
医院的财务管理还对实事的分析不够准确,常常缺乏对医院风险的认知度与计算内容,常常是出现了才会去被动的处理财务事宜,受到了损失不去想因由,只是单单盲目的去弥补亏损。
一些陈旧的会计计算方法还在使用,只盲目的根据数据去编制财务报表,而不是从实际出发进行医院的整个财务统筹与管理。由于经济活动广泛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在医院进行财务管理时会出现很多的错误讯息,这样就必须要求财务管理做到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与明确性,能够对于决策起到更好的判断。况且,现代会计建立在管理成本原则的基础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内容的预测效用,使得财务管理的管理内容满足不了医院日常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相关事宜。
因此,在规避医院发生风险时,医院对于财务活动中的管理与计算缺乏对风险的认知与应对,这会让医院的经营存有潜在的威胁。
(四)医院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大多数人还是喜欢权力集中制原则,因此,如果该现象出现在医院的财务管理上就会发生,财务由管理者掌权的情况。作为能够支撑起整个医院运行的财务,不仅需要对资金管理水平、财务风险安全、合理资金配比进行分析与规划,还要对医院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与指导。但是作为医院的高级管理人员并不一定会考虑到这一系列诸多的问题,只是单单的乐于财务大权在手的满足感,而不会从医院的未来着眼。这样就会使得医院的未来发展受到阻力。
现在由于实行轮岗及责任制,这样就会让医院的财务管理出现管理人员的大量流动性,不断的轮换岗位,让财务管理人员对医院的财务熟悉及认知度大大降低,这样不利于管理医院的财务事宜。也没办法扩充医院使用资金的来源,现有资金的流动及外部资金渠道的拓宽等。
三、医院财务管理的问题之解决策略
(一)规范医院财务管理,加强财务运算
在医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其主要的内容就是财务运算,合理的进行财务运算,不仅可以实现医院的预期经济利润目标,还会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1.医院的财务运算具有普遍性
医院不仅对内具有财务管理职能,对外还有对国家经济发展供给的作用。医院在此具有很强的编制运算的功能,其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就是提供这一完整运算的报表的主要因素。另外强有力的运算管理过程,也是完善医院综合管理过程中的产物,提升医院综合管理的一种手段。
2.强有力的运算能够控制医院全局发展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通过不断完善与加强医院的财务运算过程,能够很好的控制医院的管理全局。通过制定完整的运算机制与正确的编制预算报表,一步步的规划与约束医院的良好发展,避免了医院发展的不良因素。
3.执行医院财务运算监督、评价职能
医院通过建立财务监督与评价部门,相互掌控与管理医院财务资金的使用及运算结果的真实性,及时分析财务运算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这对医院未来的决策与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明确划分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内容
在医院进行管理时,可以将财务管理细致划分,例如管理、监督、审查、核实等逐一分散开其财务职能与工作内容。让医院的高级管理人员统一管理所有的下设分支,例如核算人员只进行医院所发生业务的原始资料核算,至于原始资料的真实性核实则让负责核实的人员进行,经核算与核查后,再有审查进行确认,所有的过程都要有监督人员负责全程跟踪监测,让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最终能做到点、线、面的全方位结合。
(三)加强医院的风险管理与风险预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医院的自主经营力不断加强,然而在国家经济的大环境与宏观面上都存在着一些不确定风险因素,然而使得医院在面对这些风险时能够具有完善的应对机制与遏制风险发生,提前预知风险的种种要求。
在高新的技术服务于医院医疗过程中,所有高风险与高附加值的出现,均是考验着医院应对管理措施办法的有效性。只有我们不断的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人才的发掘、启用、培养,运用他们的知识、能力规避一切医院竞争中会发生的风险,才能取得医院未来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做到能够成功的驾驭风险,为医院获利,这同样的也是一个成功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开展有效的风险控制、预测、评价、分析、处理等工作,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壮大。
(四)医院加强对于无形资产的财务管理
在医院进行无形资产的管理与运用上,其价值的估量难度很大,如何正确的运用和取得医院无形资产的成功经济利益价值,是我们医院的考虑与新发展的契机,无形资产作为医院的一项资产,也像其他资产一样,能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在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四、结论
财务管理贯穿着医院运营的全部环节,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医院在不断的对自身的成本进行管理降低时,合理的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医院的设施进行优化配置,全面改善医院软环境,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基础。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目标与整体的管理水平靠着医院财务管理的不断加强与调节实施来完成。在新的财务管理问题上,我们必须能够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将医院财务管理的全部风险降到最低,不断的考虑其影响因素,建立开放型的全新财务管理模式,以此来适应现代化医院财务工作的整体进程。
参考文献:
[1]周承红.医院财务管理指南.卫生经济研究.2006(08).
[2]崔宏博.中国医院的财务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4(17).
一、水泥质量对混凝土离析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主要的胶凝材料,水泥质量的稳定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水泥质量的变化将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的现象,而且水泥中有多种因素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1.水泥细度的变化。在实际生产中,当水泥的细度大幅度降低时,混凝土外加剂的减水效果将得到增强,在外加剂掺量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用水量将大幅度减少。水泥细度的下降,容易造成混凝土外加剂的过量,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而且这种离析通常发生在减水剂掺量较高的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
2.水泥中含碱量变化。碱含量对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影响很大,水泥含碱量降低,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增强,所以当水泥的含碱量发生明显的变化时,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在黏度、流动度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
3.水泥存放时间的影响。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如果存放不好,极易受潮,水泥受潮后需水量将降低;同时水泥存放时间越长,水泥本身温度有所降低,水泥细粉颗粒之间经吸附作用互相凝结为较大颗粒,降低了水泥颗粒的表面能,削弱了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在混凝土试验时往往表现为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增强,混凝土新拌合物出现泌浆、沉底的现象。在实际生产中,如果使用长时间存放的水泥,配合比不予调整,极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现象。当然,水泥存放时间对不同品种的水泥其影响是不一致的,这需要通过试验去了解。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水泥中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是很多的,也较为复杂,但不管是何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出来的结果是相同的,即:(1)水泥需水量的变化;(2)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变化。
4.解决对策
如果是因为水泥的原因导致混凝土的离析,一般的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解决:(1)水泥进厂后,必须按要求试验项目进行检测,特别注意水泥的需水量情况,发现需水量异常时,及时做水泥与现使用的外加剂的适应性试验。必要时重新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2)在保证混凝土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基本能保证混凝土的28 d强度),适当的调整减水剂的用量。(3)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改用粉煤灰等掺合料的用量较大的配合比进行生产(商品混凝土公司应具备相同强度等级的不同配比),这必须以试验为基础。(4)用Ⅰ、Ⅱ粉煤灰等少量取代水泥,将能很好的控制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改善混凝土和易性。
二、外加剂的使用对混凝土离析的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大多是由减水剂同其他如引气剂、缓凝剂、保塑剂等复合而成的多功能产品,是泵送混凝土不可或缺重要材料,外加剂的掺入极大地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新拌性能和长久性能),但外加剂使用不当将可能导致混凝土的离析。
1.如果混凝土减水剂的掺量过大,减水率过高,单方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有可能使减水剂在搅拌机内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而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断的发生作用,致使混凝土到现场的坍落度大于出机时的坍落度。此种情况极易造成混凝土的严重离析。且常表现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中,对混凝土的危害极大。
2.外加剂的缓凝组分、保塑组分掺量过大,特别是磷酸盐或糖类过量,也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三、粉煤灰质量对混凝土离析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粉煤灰是混凝土重要的掺和料之一,虽然用量很少,但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粉煤灰能极大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密实性及强度性能。优质的粉煤灰如细度在20~8范围内,是配制混凝土的理想材料,能取代10%~30%的水泥用量,极大的降低了混凝土生产成本。若粉煤灰质量波动较大,增加了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难度,有时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的情况。(1)当粉煤灰的质量突然变好时(如细度从19%变为4%),粉煤灰的需水量降低很大,容易造成混凝土出现突然离析的现象;(2)同样当粉煤灰的质量突然变差时(如细度从19%变为38%),由于粉煤灰的很大一部分重量已失去胶结料的功能,因而外加剂相对胶结料掺量实际上已经提高了,所以会出现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对于粉煤灰应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检测,最好能对每车进厂的粉煤灰对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进场,起到预防作用。(2)调整粉煤灰的用量,选用掺量较低的配合比进行生产。(3)当粉煤灰质量较好情况,可适当的减少用水量,加强搅拌。或选用外加剂掺量较低的配合比进行生产。
四、砂、石骨料质量对混凝土离析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砂石料是混凝土中用量最大的材料,砂石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砂石质量的波动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而且其造成离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碎石粒径增大、级配变差、单一级配都容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现象。(2)砂子中的含石量过大、特别是含片状石屑量过大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导致混凝土的严重离析。(3)砂石的含水率过高(特别是砂子含水率过高,大于10%),将使混凝土的质量难以控制,容易出现混凝土离析现象。由于砂子中含水过大,砂子含水处在过饱和状态,当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机中搅拌时,砂子表层毛细管中的含水不能够及时的释放出来,因此在搅拌时容易使拌合水用量过大;同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骨料毛细管中的水不断的往外释放,破坏了骨料与水泥浆的粘结,造成混凝土的离析泌水。(4)砂石的含泥量过大将使水泥浆同骨料的粘结力降低,水泥浆对骨料的包裹能力下降,导致骨料的分离,引起混凝土离析现象。
【摘要】目的 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一应激源对医护工作者心理调节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120人,根据追踪记录和调查,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用焦虑自评量表及开放式问卷进行调查,干预组运用小组谈话、辅导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调查对象普遍存在焦虑、认知力缺乏及自我评价丧失等应激反应。结论 建议管理者应及时掌握动态、制定对策、及时咨询;将教育管理与关心体恤相结合;建立心理档案,实施有效对策,从而稳定医护人员的心态,这也更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调节;医护人员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院所在地所经历过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两起,分别是1994年的霍乱流行及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所有对象为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参与医疗处理的医护人员共120人,并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将在工作中接受心理辅导者设为干预组,共80人;将未接受心理辅导者设为非干预组(对照组),共30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调查问卷由焦虑自评表及自行设计的开放式问卷组成。其中开放式问卷的2个问题为:最困扰的问题及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每个问题由被调查者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依次填写0~4个答案。
1.2.2 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由调查对象按照统一要求填写。干预组接受辅导后填写;对照组由未接受辅导的参与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护人员来填写。收回干预组问卷83份,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6.4%;收到对照组问卷37份,有效卷30份,有效率为81.1%。
1.2.3干预方法运用小组谈话、辅导讲座、提高信息交流与公开等方法,提高相关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的认知水平,调动积极心理防卫机制。
2 比较及结果
2.1 常模及两组间焦虑状态比较两组间焦虑状态与常模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对照组焦虑状态明显高于常模;干预组焦虑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也明显低于常模。
2.2 两组开放式问题比较两组在事件发生率和构成比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事件相对集中。干预组较对照组事件类型增多,特别体现在与工作相关的事件上。说明干预对医护人员的心理调节有所影响,但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 讨 论
3.1 分析应激源、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干预途径。
3.1.1 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线工作是复合性应激源应激源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物,包括生物、社会、心理及文化等多种类型。同时各类应激源相互联系,一类应激源也可兼备其他类应激源的性质,从而构成复合性应激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是由疾病这一生物性应激源所引起,对人类健康直接构成严重的危害,同时也因为它的突发性、广泛性必然会在社会和人们心理等方面引发应激反应。根据调查发现,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对于相关医护人员是具有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性质的复合性应激源。
3.1.2 焦虑、自我评价丧失及认知能力缺乏等应激反应的存在在应激源作用下,个体在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会出现一定的改变。焦虑是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由于紧张害怕、烦躁不安、担心忧虑等特征构成的一种朦胧的预感,不幸或危险即将来临,并因此而产生复杂消极的情绪状态。在情绪的作用下,个体会出现认知能力的改变,使感知范围狭窄、思维刻板、行为变式线索被抑制。同时,自我评价和自控能力也会因不良的情绪和认知等心理反应而发生改变。调查结果显示,对照组中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其程度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且提出的相关事件种类较为局限。说明参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一线工作医护人员中存在焦虑、认知力缺乏及自我评价丧失等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