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

第1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环境意识

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但环境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这就表示要从多方面进行环境教育,充分运用每个学科中蕴含的环境教育的作用。纵观整个世界,进行环境教育最普遍的方式就是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的每一门学科之中。美术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自然也承担者环境教育的责任,美术课堂就是进行环境教育最主要的场地。要进行环境教育,美术课自身就要对其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等等有所了解。因此,在进行美术教学时,不仅要利用蕴含的环境教育的相关资源开展与环境相关的教学内容,还要发挥出美术教育对于保护环境的作用。将环境教育融入到美术的教学中,就要从美术本身考虑,选择适当的方式,将两者完美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效果。

一、美术教学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美术的创作是以环境为基础的,它的作品离不开一切与环境有关的人事物。美术的创作角度是希望最终能体现出作者的愿望和展示出作品的美的目的,很多美术作品都是这种创作视角。将环境意识融入到中学的美术课程当中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中学美术的教学内容里有各种各样的题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将其中蕴含的环境意识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一边学习美术知识,一边接受环境教育,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运用美术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时,美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学开展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更受到社会的青睐。通过美术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实现环境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组织美术教学时,美术教师一定要从美术教育和环境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着手,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将环境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的相关对策

(一)充分利用身边的环境资源进行教学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在创作时都会从自然环境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并收集有用的素材,大自然对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就像是自己的朋友和老师。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身边的环境加以利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写生,把大自然作为自己创造的模特。大部分学科的学习都以课堂教学为主,长时间让学生待在教室里,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发挥想象力。在大自然中,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还可以近距离的观察花草树木,轻松的学习氛围会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爱上大自然。

(二)运用美术让学生了解和保护环境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加入与保护环境有关的内容,让学生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环境。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去大自然写生、以山水为主题创作等等方式都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画出优美的作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了解到污染环境会造成的严重影响,还可以让学生在描绘景物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对周围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学校的绿化和具有文化气息的长廊都可以被运用到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环境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将身边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

美术是将物质材料与自身的思想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艺术,新颖奇妙的材料可以让作品展示出不一样的美。美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学会从生活的废弃物中寻找创作的材料,如旧挂历、各种瓶子和毛线等等,将这些物品在自己的艺术加工下变成艺术品,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美感。学生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学习《装饰画制作》这节课时,学生就可以将不用的旧挂历、广告纸或一些碎布条运用起来,通过艺术加工,将这些本身就带有丰富色彩的,肌理比较独特的材料加工成具有美感的艺术作品,装饰自己的房间和教室。

(四)充分运用课外活动进行环境教育

课外活动在美术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并参与实践的机会,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可以把环境意识融入到课外活动中,运用多种活动课,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到环境教育,达成更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外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开展主题活动,也可以在环境宣传日那天开展与保护环境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去观察身边环境,感受自然的美,学会从自身做起,主动的保护环境。

三、结束语

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环境问题也开始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想要实现的目标。美术教学和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把环境作为自己创作的对象,而且它的综合性很强,因此,运用美术进行环境教育存在很大的优势。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将环境教育和中学的美术教育充分结合,利用学生身边的环境资源,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第2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现在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低碳生活。可是,人们各种有意无意破坏环境的方式还是在不断得加重环境的恶化,我们也意识到了,要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少成多,为保护环境贡献出一份力量。

瞧,我们组成了一个个低碳环保小组,在外面进行保护环境的任务。我和小古就组成了一个小组,去告诫大家要保护环境,纠正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为了以身作则,我和小古是骑自行车出去的。我们来到了一个公园,看到了满地的垃圾,而清洁员在勤劳地收拾着。我和小古看到后,上前去帮助清洁员清理垃圾。清理完垃圾后,看到在草坪上,有一些人在那里野餐,随手扔易拉罐,有的人还在抽烟,有说有笑。我和小古看到后,上前去告诫他们不要再破坏环境了,而且吸烟有害健康,对环境也不好,对自己有害,对大家也有害处。可是那些人不听,继续有说有笑地进行自己的野餐。我们只好离开走到一边,等到他们走后,将他们留下的垃圾清理干净。我想如果要真正保护环境光凭几个人是不够的,需要更有效的组织更多的人,发动起全社会的人,形成更有效的保护环境的一系列措施,尽量让人人都成为低碳环保使者,并且以身为低碳环保使者为荣,切切实实地为环保做出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让我们的环境恢复往日的面貌。

我和小古商量着,决定自己先严格要求自己保护环境,然后再扩展到身边的人,传递环保意识,有了更多人的加入,低碳环保的概念才会真正落实到实际。

第3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 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我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以下简称新课标教材)最后一个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在整章学习之前,我是这样设计新课导入的:首先,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地球的太空照片,给他们一种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问学生:“地球上不同颜色的色块分别由什么构成?”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完后,我说道:“正如大家所说,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表面有许多种颜色的美丽星球:如果我们能够到太阳系以外看我们的地球.它只不过是一颗极不起眼的小行星,但我们这颗星球却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使我们的地球变得与众不同?”反应快的学生脱口而出:“地球上有生物。”我随即引入正题,“正是如此,在地球上有着数以万计的生物,正是这些生物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在这里生息繁衍,地球表层的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2 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人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3 让学生具备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4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一、通过课堂主题性绘画创作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2013年年初,持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让人们备受煎熬。在美术课堂上,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环保万里行》中水质污染、空气污染的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然后询问学生:“面对环境污染,你有什么感受?”“我们应当怎样保护环境?”这些问题让学生开始思考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利用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生态环保纪念日,让学生把他们想到的环境保护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主题性绘画创作:《我们的家园》《青山・绿水・蓝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母亲河》等。通过这些美术活动,学生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环境保护教育,从而在思想上重视环保,在行为上支持环保、参与环保。

二、启智增趣,利用手工课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手工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儿童的好动性格决定了他们喜欢各种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教师要利用手工制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在手工课堂教学中一直坚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基本都是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如挂历、纸盒、各种饮料瓶、可乐罐等,进行手工制作,每一件手工作品都要体现环保意识。如夏天到了,家里不可缺少的就是饮料,喝完的饮料瓶存起来,可以再利用。我教学生将小小的饮料瓶制作成实用的小板凳。这样的小制作也是我们所提倡的绿色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各种场合,我都坚持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我国是个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短缺的国家,“节能减排”可以减轻资源的浪费,又可以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我还号召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外的美术活动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课外美术教学是指在课堂以外或者学校以外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要实现在美术活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的美术教育就必须跨出课堂教学的界限,走出校门,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美术馆资源以及更广阔的自然、人文资源,与社区携手,保护和美化社区环境,以达到环境保护教育的目的。在学校组织的课外写生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到郑州市环保广场,结合广场的雕塑和设施,讲解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现场观察了噪音测试仪和环保局公布的PM2.5的公示数据,这使学生在思想深处种下环境保护的种子,对他们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5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自我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6)01-0171-02

1当前高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

当前,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没有多少保护环境的热情,同时对如何保护环境的认识也较为缺乏,主要表现为:①同学们大都对环境保护没有多少兴趣,保护环境的行为相对比较滞后;②不少同学缺少关于保护环境的知识,对如何保护环境的态度也不明确,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需要进一步的加强;③当前我们接受环境教育的渠道较为单一,基本来自于家庭和学校,而这样的教育缺少一定的实践,其枯燥的讲授方式也容易让我们的兴趣全无。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关于社会环境教育的力度,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我们高中生在实践中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其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学校与社会组织也可以建立健全有关对环境保护行为的激励机制,鼓励高中生们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当中,从日常的小事做起,引导我们从小就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

2高中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们自身的环保意识以及实际行动将会对我们的环境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生是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在上学期间拥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那么等我们长大在步入社会之后就会切切实实的对环境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当前,相关单位务必要提高对高中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程度,加大投入力度,促使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根本上得以提升,使我们做好未来环境保护的当家人与接班人;同时,相关部门也要确保学生们具备一定的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技能,思想与实践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从而使得我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得以增长。

3高中学生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的措施与方式

3.1高中生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绿色健康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关于环境保护教育的鲜明素材。当高中生们身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我们就会在休息、活动、学习时,充分的感受到美好环境带给自己的愉悦,从而发自内心的产生对保护环境的情感倾向。环境对于高中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不会立刻转化为学生的行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学生们以后的行为。因此,高中生们应该提高自我环境保护意识,自身积极行动起来,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3.2高中生们可以经常参加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教育实践活动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学校和老师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已经让学生们充分的产生了这样的认识。为此,高中生们可以有效的利用学校里的优质资源,和同学们联合起来,集中统一的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的同时,实践将会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从而从思想认识上更加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3.2.1高中生们要尽快锻炼出一个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些高中生们由于自我年龄较小且没有独立生活经验,因此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关于自身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比较薄弱,尤其是一些住宿生更是如此。对待这种情况,做的较好的同学可以对他们进行帮助,使他们尽快的锻炼出一个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3.2.2高中生要增强自我辨别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认识

抓住时机,指的是当前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等高精尖技术的推广,我们周围充斥着许多的不文明现象,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困扰感染了我们,对此,我们应该立足于课堂,立足于环保,增强自我辨别能力,对不文明、不环保的现象说不,不断的提高自我环境保护意识。

3.2.3高中生们要积极的投身于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去

在日常学习中,学校会经常开展一些关于保护环境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针对空气污染的现象,老师们会带领我们深入到一些化工厂等厂房附近,让我们深刻了解到空气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性;在课外活动中,学校倡导同学们自我编排话剧、小品的形式并让学生们角色扮演,让我们懂得了干净的饮用水,纯洁的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此外,学校还设置了一些辩论赛和话题活动,让高中生们自己搜集资料,然后一一辩论,在辩论中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和环境保护的紧迫。对此,我们高中生们应该积极回应,积极参与,切实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实践当中去。

3.2.4高中生们要号召周围的同学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水是万物之母,正是由于水的存在,地球才生机勃勃。有水的地方,万物才能生存。高中生们要号召周围的同学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真正做到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与此同时,高中生们可以自我设置一定的场景,利用机会让自己体会到没有水的滋味,这样一来,就会使们真切的感受到水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的珍贵。此外,高中生们也要加强对水知识的探索,让自己认识到可以一水多用,从而更好的保护水资源。

3.3高中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巧用丢弃物,变废为宝

在老师的动员下,高中生们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绿色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自己养成变废为宝的节约理念以及相应的动手创新能力。具体到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利用那些没有毒害的纸盒、塑料杯、纸板、散布等废物,将它们分类整合,制作成游戏物品,使自己在游戏当中懂得节约,懂得循环理念,培养了自身保护环境的情感和行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些废物的选取,高中生们事前要做好一定的查阅工作,对废物要把好关,在将环保节能循环理念灌输到自身脑海的同时,增强自我的甄别能力。ARBONWORLDLOWCARBONWORLD2016/1

3.4高中生们要在所住社区、学校积极宣传,号召周围人群加入到环境保护当中来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中生作为时代的接班人,应该认识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对此,高中生们可以在所居住的社区,学校大力宣传环保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增设宣传栏、黑板报和文化窗,对相关环境保护进行大力宣传。众所周知,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走了一条牺牲环境的道路,虽然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乡村、河流等受到了极大的污染,高中生们作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作为未来国家的主人,我们要深刻的认识到,自身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这会让我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可以更好的认识到环境保护,更好的投入到环境保护当中去。总之,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上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后起国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发展经济的同时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安身立命之本,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一切都是空谈,因此,我们高中生应该加强自我环境保护意识,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实践当中。

4结语

第6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一、寓环保教育于课前

每当看到教室满地垃圾,我给同学们讲为什么天安门广场国旗升起后最大的广场变成了最大的垃圾场?原因就是人们都乱扔垃圾。 “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当长城上一些老外捡拾垃圾,国人熟视无睹,还嘲笑:有病!“Who is ill?(谁有病?)”;夏令营活动,中国学生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噪音大、影响他人,被赶了出来。痛心之余,感慨我们环保意识的淡漠, 我问:“Where is our home? Where do we stay in the world ?每天经过课前短短几分钟,使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

二、寓环保教育于词汇教学中

词汇教学在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如何让枯燥的单词教学变得有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好在《牛津初中英语》中的多数单词都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这就为我对学生的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如词汇中涉及到lion(狮子) panda (熊猫)elephant(大象) tiger(老虎)等动物时,我就带着学生观看关于动物世界的录像片,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界中动物们的了解和热爱,乘热打铁,我会使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然而我们常能见到的动物,可能是在动物园中,甚至生活在笼子里,为什么不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们的家园里呢?从这些词汇教学中,可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激发他们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寓环保教育于课文教学中

《牛津初中英语》中许多话题都涉及到环境问题。例如:8AUnit4 Wild animals中的Reading (The story of Xi Wang), 文章以一只名叫希望的小熊猫的生长过程开始,引出熊猫在野外生存所遇到的困难,最后提出解决措施。Main task(Giant Pandas are in danger)让学生意识到大熊猫正处于濒于灭绝之中,我们应该保护大熊猫,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在单元的最后,我提出了几个问题:大熊猫的生存环境恶劣与人们过度砍伐竹林、猎人的过度捕杀有无关系?竹林的逐渐消失对自然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人与环境应怎样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应怎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以此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让他们产生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加保护环境责任感,培养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价值观念。又如:8AUnit5 Birdwatchers讲述的是扎龙自然保护区,这也是跟环境有关的话题。我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扎龙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生活、飞翔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它的美好,接着画面一转,出现的是光秃秃的树干,黑色的湿地,挣扎着将死的鸟……一看到这幅画,学生们就议论纷纷,我让他们用英语表达出感受。如此一来,学生的英语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同时又渗透了环境教育。

在学习8Aunit6 Disaster一文中,讲earthquake时,我讲到了2008年的汶川地震。我通过本文的学习告诉学生: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环境是紧密相连的,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寓环保教育于练习中

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习题素材的教学对学生培养和渗透绿色意识。例如:“Every year we plant many trees to stop the rain _____(run) away the earth.”我们讲解的时候就应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植树种草在环保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植物不仅能加固土壤,改善土壤,而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清除已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教师不要一味地只注重习题的解答思路和分析方法,也要注重该习题素材中所蕴含的绿色效应,向学生渗透绿色意识。让学生真正理解“The more trees, the better.”

五、寓环保教育于课外活动中

第7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掌握我国法律规定的对违反环境法行为的制裁方法,以及中学生自觉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努力方向。

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理解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的区别,提高辨析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识环境问题,提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依法治理环境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利义务观念,加强学以致用的环保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是本框重点也全课的落脚点,给青少年提出努力方向。包括提高环保意识,要求头脑中牢树环保观念;增强法制观念,要求在环保方面知法、懂法、护法;落实环保行动,要求学生能为环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重点要给学生以正确的行动指导和激励。

教法建议:

1.利用教材上的案例,采取对比或图表的方法,让学生分清违反环境法者为什么要给予行政处罚、要承担民事责任、要追究刑事责任。

2.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系列的环保活动,学生可以以个人、小组、集体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系列活动如下: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校内外的环境问题,了解国家、个人是如何依法保护环境的;学生调查的环境问题,以各种形式交流后,一起研究活动方案,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学生发现的有些环境问题,可向有关部门反映或提出治理建议;学生可为家庭、学校、家乡做一件保护环境的事。

3.你知道马永顺是谁吗?快去了解然后将其感悟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第一步:通过提问复习导入新课:

(1)说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名称。

(2)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同学通过回顾旧知识,回答以上问题,教师适时引入本节新课。

第二步:介绍有关对违反环境法者的制裁手段

提问:如果有不遵守环境法律制度,违反环保法规的单位、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

1、追究违反环境法者的法律责任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因为我国环保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只有追究违反环境法者的法律责任,给予必要的惩罚,才能保证环境法规的贯彻实施,才能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环境权益不受侵害,否则,环保法律、法规将是一纸空文。

请同学阅读教材,说明违反环境法者在什么情况下要受到什么处罚,并填写下表:

违法行为

处罚类别

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对于那些违反国家环保防治污染的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行为

对于环境法律法规和有关刑事法律,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构成法罪的行为

3、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投影资料:《广州一步行街半月铲起30斤口香糖》

在广州短短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上,人们食后随意丢在地上的口香糖,半月内竟盛满两大水桶,仅400米长的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商铺林立,来购物的人很多,节假日时更是摩肩接踵。2000年12月29日晚,羊城晚报记者看到清洁工人在步行街上,手拿用刀片制成的小铲,把粘在路上、树上、路灯柱等上面的口香糖—一铲起,放进垃圾桶内。两边人行道清洗一遍后,两个水桶也盛满了脏脏的口香糖。清洁工人说,他们每半月铲起的口香糖比这次还多。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类似此类现象你见到过吗?你在环境保护方面是怎样做的?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当代中学生不仅要成为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而且应当成为现在和未来的合格的环境保护者。为了更好的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青少年学生应从以下三方面来努力。

第一,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增强法制观念

第三,落实环保行动

讨论:

结合你周围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说说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第三步: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制度,追究违反环境法者法律责任的必要性以及处罚的种类,加深了对依法治理环境、保护环境重要性的理解,懂得了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成为环境的保护者。

探究活动

结合你周围环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说说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l、收集问题。

第8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场所,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紧密结合教材,关心身边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生物教材中有很多与环境教育有关的知识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寻找结合点,适当拓宽加深,以便“渗于其内,寓于其中”,让学生自觉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1.利用教材中已有的资料对学生进行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在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人与生物圈一章中介绍了生物圈与稳态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更是环境教育的有力渗透。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因地制宜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课堂教学中介绍一些环保节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穿插介绍一些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如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12日“植树节”、3月21日“世界林业日”、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7日“世界卫生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5月22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25日“全国土地日”、9月16日“联合国保护臭氧层国际日”、10月4日“世界动物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还有“爱鸟周”、“土地资源保护宣传月”等,结合环保纪念日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召开主题班会,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宣传工作和保护工作,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二、通过课外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环保教育。

1.加强课外阅读,增长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教师应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助其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信念。

2.走进大自然,在环境中了解环保。我们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或者利用校园内现有植物资源,让学生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果园中的果树苗木,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理解它们的一般栽培养护知识,让学生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增长环境环保知识。

3.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生物教学中,可开展校内植物分类、植物识别、树种挂牌活动;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保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保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如开展生活垃圾污染现状调查、水质污染源调查、白色污染问题调查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接触社会现实,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活动之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其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更能增强教育效果。

三、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入手,保护环境。

第9篇: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环保教育;生物教学;自然环境;

当今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等方面的消息告诉我们。应该提醒学生主动通过报刊或网络关注环保动态,定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使他们了解发生在身边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大事。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这都有利于环保意识的形成。让环保教育有机渗透在生物教学中。

一、提高环保意识

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环境破坏的现状,主动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大事,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的生存空间”的环保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突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可以看到,实验教材中各单元的内容处处突出了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注意突出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对生物圈的影响,更加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新课程理念,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渗透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关爱环境的态度,在重大环境问题上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够对一些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动上,真正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是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环境破坏现状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情况和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人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造成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三、通过作业强化环保意识

通过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探究、调查、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人类活动破坏生物圈的例子;在讲到动物部分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后调查由于人类活动面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作业既能够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强化环保意识。总尔言之,地球只有一个。破坏自然进程、破坏生态环境的后果必然是毁灭人类自身。通过作业、课外活动使新一代的中学生能够真正具备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贡献。

四、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保护环境的意识仅具备环保意识还是不够的。“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我们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上,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视环境保护为己任,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像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等这些行为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稍加注意,就是在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卓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对于学生个人将来一生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保护我们唯一的生存空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教育环节,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