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课改的价值追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时下的历史教学研究,不仅将课程与教学打通,而且初步改变了“课程就是教学的科目”的看法。当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时,教学目标也不只等于“教的任务”,它更为关注的是“学的效益”。有学者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指挥,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因此,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立足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应着眼于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的更新,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帮助者,也是学习过程和知识创新的反思者与研究者,更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发现者。
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受到以往教学经验的影响,如:(1)赋予历史课太多的教学任务和教育职能,特别是思想教育功能;(2)以教学要求代替教学目标,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缺少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缺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能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那么在新课标下应该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
一、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仅仅注重知识目标,忽视其他目标。
原来的教学大纲只强调对人、对国家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在新课改中融入了对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新课标提出:“乐于学习,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热爱生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等等,这是历史教学目标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然而,有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附属物,视为可有可无,结果在强化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历史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和范围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三维目标,不可有所偏废,既要注重知识目标,又要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具体的每堂课中,教学目标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以内容目标代替教学目标。
内容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具体规定了学生在某一部分内容学习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但它不是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因此,不能以课程中的“内容目标”来直接代替相应的教学目标,而应依据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和教学实际来设计教学目标。
三、新课改下教学目标设计不能忽略教学方法与过程的融合、教学策略的选择。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计出精确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而且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四、新课改下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新课改 教育理念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高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地理素质,同时也灵活处理,让学生在地理知识学习上有所选择,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但目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分离、知识与能力脱节,地理素养仍然不高。由于课标规定宽泛而处理教材困难,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难以高效展开教学活动等。因此很有必要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活化以及高效使用高中地理各版本新教材。
1.新课改的理念。
首先要首先明确地理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理念既有教育理念的共性。又具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是指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种理想期待,是教育主体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应然状态”的判定及认可,注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和育人的价值。我认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理念涉及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课程结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评价目标等。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在目标定位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一是倡导全人教育的思想。二是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
(2)在内容选择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淡化每门学科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精选对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在结构调整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明确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4)在教学策略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例如课标要求:“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该版教材主要选取了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教师可以增加地方性自然灾害的介绍。如部沿海居民每年深受台风之害,因此课堂上就将“洪涝灾害”替换为“台风”,并探究台风发生的主要原因、危害以及面对台风江苏及沿海居民的防灾、减灾活动。
(5)在转变学习方式上,新课改的根本理念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关系。如高中地理必修l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的教学,要将教学目标中“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转变为“给出三圈环流示意图,说出图中三圈环流的名称,标出气流运动方向并说明其成因”,多使用“给出”“说出”“标出”这样的动词,不仅使教学目标从抽象变为具体,从笼统变为准确,从模糊变为清晰,又可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操作,变静态教材为动态操作。
2.教育理念及方式的转变。还要明确在新课改理念的
引导下,制定符合高中生地理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式,从实践上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全面提高教育的水平。
(1)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价值观卜.,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人自身的存在、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不以工具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价值;在培养目标上,它要培养的是发展自我和具有自主理性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每一个学生都应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而受到尊重,得到全面的培养,获得全面的发展。以学生为本还意味着以尊重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为本。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的教育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己任,以培养主体性素质为主要目标。在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破除传统的以听话和服从为基本价值追求的观念和做法,培养有独立个性创新能力的个体,造就负责任的公民;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注重活动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学习思维。
(3)注重实践性。主张实践性或活动性课程应当成为道德教育课程的主导性课程;实践性教育观还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应始终把学生当作教育过程的主体、当作选择、决策、行动的主体。当作活动、教育的参与者和责任主体来看待。鼓励学生利用课本资源走出课堂,依靠学校已有的条件参与实践活动。
(4)教学更贴近生活。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中取材,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密切关注课程内容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从中选取熟悉的素材,提供学习的情境。要以生活的逻辑设计、建构新课程,课堂内容要围绕生活的主题来展开。主题的呈现要反映生活的现实,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带领学生走进社会。
(5)强调课堂内外民主参与。学生不再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的旁观者,而是实际的参与者。不再是教育过程中的配角,而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角。教师的角色也发生变化,教师要由过去的灌输者、教导者、监督者、评判者转变为引导者、指导者。我相信并且坚信,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演进,21世纪的理念、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理念必定会发生许多有意义的嬗变和演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及时、清晰而科学地把握教育理念,以期在下一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发挥与展现更加主动的先导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对于班级这个集体来说,班主任既是指导者也是组织者;对于学校领导来说,班主任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助手,班主任自身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思想道德以及信念追求均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时时刻刻为学生的德育状况带来不同的影响。事实上,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进行,新课改背景下有许多事物发生了改变,而德育工作依然是班主任的工作核心,教师必须创新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确保孩子的全面发展。
一、德育工作现状
当前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经济在很大长度上给中学的德育发展带来了强烈影响,学校既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事实上,我国在社会道德价值取向上具有非常鲜明的多样性特征,中学时期中学生的心理从简单向复杂不断转变,非常容易迷失价值与方向,这一时期的学生通常存在心理素质脆弱和道德素养低下的状况;再加上大多数中学采取扩招政策,将招生门槛不断放低,便使得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学生很难实现良好的管理与教育。鉴于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德育教育。
二、创新方法
1、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环境,加强对班级文化的建设
经由教育活动与教学活动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用于承载上述活性形式的物质形态,即为班级文化。班级的存在意义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参与体育锻炼的基本场所,班级文化是否建设良好直接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效果造成影响。而教师可以采取的措施无外乎有如下几条:1)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对于班级来说,与其有关的物质文化可以包括班级环境布置以及学生对班级环境提出的要求。事实上,物质文化既是班级文化的建设根本,也能够体现出班级所具有的精神风貌,若是班级环境干净整洁,那么不仅可以展现出该班级所具有的特色与文化气息,还会使学生感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保持平和的心态与良好的心情,从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培养出良好的道德情感。2)努力推动制度文化的规范化不仅是企业与事业单位才存在制度文化,班级作为一个人群聚集体同样可以具有制度文化。而制度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可以为班级文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能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需要做的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推行制度文化建设,基于本班特色制订出具有人性化特色、符合自身特色、具有激励作用的道德规范,用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性。以笔者所在中学某班级A为例,该班级的班主任在班会上积极征求学生意见,并将汇总分析后的结果用于班级班规的制定与完善。为了确保规章制度可以被落实,班主任应设立奖惩制度,并对班规的执行情况进行通报,随后分阶段对班级整体以及个人的表现作出总结,并按照行为好坏作出奖励或惩罚。3)塑造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其由价值观念、道德情操以及精神面貌构成。若要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则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班会讲座、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价值观,使其具有更强的集体荣誉意识与更加正确的利益价值观,如此可以避免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等负面观念的影响。其二是吸取传统精神文化价值观中的精华,将其融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去,使学生得到道德的引导,从而自觉坚持积极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其三是以正确精神文化作为导向,在中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成形之前进行心理塑形,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道德的感悟,还能提高教师的现实感召力,使学生得到正确的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取向。
2、更新德育观念
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德育工作理念也需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作为教学教育活动之中的主导者,应与学生做到充分交流、平等对话以及协同活动,建立互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格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予以认真倾听和用心对待。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应改变德育工作的“封闭性”特色,使其向着开放式的方向不断改变,简单的说,便是将校园小课堂扩展为社会大课堂,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现实中的切身道德体验。
三、结语
新课改要求学校不仅要实行文化教育,还应加强道德教育,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方法,仅供参考。
作者:高秋芬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
参考文献:
―― 艾青
语文新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语文这片芳草地,各种课改之花竞相吐露着娇艳和芬芳。行走在这片氤氲着淡淡花香的热土,我不禁有点眼光迷离,在热闹之余又感到一丝孤寂和落寞。我发现,曾几何时,“语文”这位知心的朋友正愈行愈远,渐渐的让我有了陌生感。于是,在语文新课改的园地,我犹豫过、彷徨过、挣扎过、放弃过、甚至背叛过。但值得庆幸的是,最终我战胜了自己。我终于走出了教改困惑,重新建立了教学自信。我重新在语文身上找到了自己,在自己身上发现了语文。其间,经历了一个矛盾斗争的心路历程。
新课改培训: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新课改的浪潮,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了全国各地的学校,我们徐州地区的学校也不例外。那时,学校领导在会议上时不时提出了一些新鲜词汇,譬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等。不过,开始时,自己还是懵懵懂懂的。但很快,我就和新课改有了一个“亲密接触”――我被学校推荐到徐州教育学院参加一个市级的新课改骨干教师培训。
记得那时我怀着激动而又自豪的心情来到了培训地,进行为期一周的新课改培训。各地的教学骨干齐聚在这里,授课教师也是大学教授,这就决定了这次培训的规格不低。教授们知识渊博,讲话时旁征博引,开放自如。他们阐述了许多关于新课改的理论、理念。也许是讲得过于专业、过于精深、过于学术,不少老师都听得昏昏欲睡。一些清醒的教师有的在发短信、有的在交头接耳地谈笑、有的甚至在织毛衣。我也听得头脑一片茫然,好几次只看得到教授的嘴唇在有节奏地颤抖着,至于讲的内容则没有入耳。好在自己还是一个纪律性较强的教师,一直到培训束,我没有缺过一节课,也没有迟到和早退,一直规规矩矩地坐在那儿。至于培训内容,说实在话,现在几乎记不得了。模模糊糊只记得一个词语――建构主义,还有,似乎教授在课件中出现过一个似鱼非鱼的什么东西,好像是用来解释“建构主义”的。现在想起这件事,感觉挺遗憾的。那次的培训对我来说可谓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收获不大!
其实,我并不否认高屋建瓴式的理论培训,但我反对凌空蹈虚地演说。如果培训能再务实些,和一线教师贴近些不更好吗?如果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研讨式的培训不是更契合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吗?也许,我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但一些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的确需要改变一下,却是事实。
公开课作秀:红旗不倒,彩旗飘飘
我参加过许多次“展示语文新课改精神”的公开课和示范课的听课活动。感觉语文课堂真的变了:老师的“满堂灌”现象似乎很少了,老师的讲解也少了,课堂变得更热闹了――合作、讨论、辩论、演讲、还有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这些都让课堂声光色电俱全。这让我感觉自己是个“落伍者”, 因为我的课和这不一样,我的课冷清多了,朴素多了。但始终有个问题萦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语文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就是这样的吗?他们平时也是这样上课的吗?我还是认为那些“示范课”好像缺少了些什么。缺少了什么呢?――我好像一时又说不出。不过,面对新课改的潮流,我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困惑,反而认为自己不太符合“潮流”了――毕竟这是一些颇有名气的教师的课呀!于是,我犹豫了、彷徨了,最后,我决定向他们“学习”――尽管我感到自己心中隐隐作痛!
终于,我也有了展示公开课的机会。一次,局里领导来进行业务检查,校领导安排我上一节展示课,并且反复嘱咐我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因为我的成绩直接和局对学校的考核挂钩。校领导还告诉我必须使用多媒体,否则后果将很不利。接到学校的任务,我有点如坐针毡的感觉,感觉到自己的担子很重。按照计划,我该上《老王》这节课了,我已经布置学生预习这一节课了。我不好意思出尔反尔,再换一节课上。但是,这一节课使用多媒体有意思吗?我总感觉这节课该让学生读书、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体会作者的感情为主,这节课多媒体又有何用呢?但是不用多媒体,学校领导怪罪下来,我又吃不消。为了学校的名誉,也为了自己的“利益”,我屈服了,决定使用多媒体。我把文章“肢解”为好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呈现在课件上,为了设计好问题,我熬了几个小时的夜。为了取得成功,第二天,我还让学生进行了“过度预习”,希望课堂有学生的精彩发言而不至于出现“冷场现象”。上课前,我还“创造性”地告诉学生,上课一定要大胆举手、积极发言;会不会的都要举手,会的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一切布置妥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上了课。课在我的“精心安排”下,上得很顺利、甚至获得了局里那位领导的赞扬。校领导也喜笑颜开了!可我总感觉不是滋味,因为我丧失了最基本的诚信的美德,而且我“背叛”了我的语文课,也“背叛”了我的语文新课改,尽管我知道,多媒体并不等同于新课改,但我却让所谓的多媒体破坏了我的语文课!因为多媒体的滥用而剥夺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也因为预设太多,导致课上得很机械,缺少随机生成的精彩。那一次,我自责和内疚了很长时间。
新课改反思:回归真实,追求本真
后来,针对语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常态课的上法,我思考了许多,也对自己的教学反思了许多。我发现,其实新课改之前我的许多做法和新课改的精神理念相契合。譬如,我原来的语文课追求真实、讨厌刻意地修饰雕琢。也许它不完美,甚至有很多瑕疵,但至少我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尊重了语文教育规律。课堂上,学生读书鉴赏、思考探讨、质疑发问,课上得扎实,可是为什么一遇到新课改,特别是新课改中的示范课和公开课,我就不自信了?甚至迷失了自己?我并不否认,一些公开课和示范课自有其价值,不少的确也体现出了新课改的精神。譬如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师生的关系也民主了许多。但是,不少公开课和示范课还是有些致命的弱点:形式主义太严重,上课的目的不是基于研究和探讨,而是基于展示成果,功利性太强。而我恰恰被一些表象所迷惑了。由于教学上的不自信,我盲目地学习一些所谓的新模式,几乎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我把表演式的语文教学搬上了自己的课堂,导致语文课失去了最可贵的品质――真实!其实,“真实”才是语文课的生命,语文课堂应当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场,语文课也是师生生命建构的过程,在这里,师生都要追求一种真实基础上的精神上的超越。任何形式上的东西都要为它服务!
还有语文课的本真问题。答案很明确:语文课姓“语”!语文课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何谓“语文素养”?实际上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语文学习习惯,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应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因此,语文课就要以语言为依托来学习语言。这里的语言包括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尤其要抓住语言形式的学习,因为这才是语文课独特价值的体现。
语文课还要上出语文味。何谓语文味?我想用北师大张锐教授的一句话:声情并茂的朗读,激情四溢的演说,惟妙惟肖的演示,富有哲理的感悟,妙趣横生的话语――应该是语文课诱人的无可替代的教学特征。我想,这句话和语文新课改的精神不矛盾吧!不知各位同仁,以为然否?
一、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教师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它对人的活动有着导向作用。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以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来说,待遇低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是如果一个教师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即使工资待遇低一些,也不会对教学工作抱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整天抱怨之中;而是体谅国家的困难,对教好学生充满信心,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而这自然会提高教学效能感。如果一个教师过分注重金钱报酬,斤斤计较,则会缺乏工作的内在动力,会降低教学效能感。
(二)教师的自我教学经验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教学经历获得关于自己能力的认知与评价,个人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因对新课改的不适应而造成多次失败的经历则会降低教师教学效能感。观察评价其他教师的成功教改经验,尤其看到与自己条件相仿的教师取得成功时,可以增强自信心,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如果看到与自己相近的教师多次遭遇失败,则会降低教学效能感。
(三)教学工作成败的归因
如果教师把新课程教学工作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这种可控制的内部因素,则不会产生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怀疑,有助于教师作进一步努力去争取成功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如果把教学工作失败归因于自己教学能力不足这个不可控制的内部因素,教师则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失去信心,从而自动放弃而不愿意作进一步的努力去争取,从而导致教学效能感的降低。如果将教学成功归因于努力、能力和有效的教学策略,就会保持努力工作的动机而产生较高的教学效能感。如果将教学成功归因于任务简单、运气好,就会降低教学效能感。
(四)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影响着教学效能感,如果教师对新课改有了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新的教学观,则会提高教学效能感;反之则降低教学效能感。学校中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影响教学效能感,如果教师间的关系和谐融洽,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信息交流、切磋教学经验,有助于得到同事的友好帮助和鼓励,同时也有助于教师积极工作,从而提高教学效能感;相反,矛盾冲突、互相嫉妒的紧张同事关系则会使教师之间无法进行正常交往,容易使教师产生孤独、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会给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信心,从而降低教学效能感。
二、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和方法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的价值观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是教师乐教勤业的动力来源。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教书育人为已任,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崇高追求和最大乐趣。提倡红烛精神,甘作人梯,激发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感,鼓励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开展校本培训,提供榜样示范
校本培训应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出发点和培训资源,以解决教师在新课改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为导向,最终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在与同事的交流和合作中,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其相互学习与交流对于每一个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学到书本的理论知识,而在于学习到其他教师的实践经验,还在于提高了教师教学效能感,二者相得益彰,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新课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多为教师创设观摩学习研讨的机会和环境,在现场观摩(组织听课)、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观摩分析各种教学行为后督促他们去模仿,这样能够对教师教学效能感起到替代性强化作用。另外,也可以从示范者的表演中学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处理教学事件的机智和能力。
(三)提倡正确归因
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使之有利于教学效能感的提高。首先,要培养教师个体自觉归因的意识,采用及时反馈、强化等方式使其形成积极稳定的归因倾向来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避免教师个体形成习得性无助。其次,要正确归因,在对新课程改革的失败进行归因时,要实事求是、客观、全面,既要从教的方面找原因,也不可忽视学的因素。
既要注意到成功中客观因素的促进作用,也要注意失败中主观上的原因。同时要正确看待新课程改革的成败结果,成不骄,败不馁,成在能力强,则继续努力;败在能力低,不自暴自弃,要奋发图强,急起直追,不断提高能力,尽快适应新课改,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
(四)构建和谐校园人际关系,优化育人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重视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协调好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处于一个宽松、自由、合作、和谐、温暖的积极向上的人际氛围之中。完善民主管理的治校制度,创设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和人才成长机制,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创设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合理的校园建筑布局,完善学校的后勤支持系统,提供先进教学硬件,为教师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时代的召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何谓“改”“革”?改,即修改。古人云:“知错能改”,可见,有了问题就要适当地进行修改。革,即改变。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改变的。
新的世纪,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特别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则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了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人才,各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由于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课程改革也在各国不断地进行着。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科技文化水平偏低的人口大国。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正在变成一个“世界工厂”,工人生产20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人口众多”是一个既成的、不可更改的事实,但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展的需求;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等等。这些问题对实施素质教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新课改理念先进,操作性不强
1999年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新课改是由政府直接领导、发动和组织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政府在决策、组织、管理、政策、经费等方面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200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18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广东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新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位学生的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这样的理念无疑是先进的,它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着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随后,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传统课程批判,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课程理念解读……让所有从传统课程中走出来的人都热血沸腾,深感自己是被误导、被耽搁、被扼杀的一代人,因此,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下一代人走自己的路。就是在这样一种无比亢奋的状态中,在一个个美好的词汇和图景的召唤下,很多教师特别是新教师都想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改实践中,开始一场伟大的变革。
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改中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
首先,课改后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选修课程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可以跨时段、跨年级。但是,这需要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投入,很多学校在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无法满足要求,通常由本地区教育部门统一指定课程进行教学,选修课有名无实。
《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中课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整体利用,要求具有相关的硬件设备作前提条件。而许多学校不具备这些,因而实施新课程,如果想呈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以及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进行教学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有关问题等便成了难题。由于没有相应设备,要想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难度很大。
其次,新教材普遍降低了知识难度,但教师上课却要拓宽和加深,因为考试的内容和难度并没有降低。有高考,有区分度,要选拔学生,所以抓考试成绩没有人敢放松,加之大提特提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大搞各类课余活动,所以学生每天很忙碌,教师也普遍觉得比课改前更加累。
在教学方式上,尽管在课堂上充满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名词,但老师讲的标准答案仍是最终答案。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教学内容,老师要备有三个教案,一个供教育局检查,一个供学校检查,一个供上课使用。
在学习方式上,尽管“创新”每天都挂在嘴边,但学生仍在一本本练习、一张张试卷的书山题海中搏杀。
在学业评价上,考试依旧是最主要的衡量标准。而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维度在终结性的纸笔测试中很难得到准确的测量,出现了“提倡的做不到,而做得到的又不提倡”这样一个教学评价的死胡同。
三、新课改目前存在的问题
有着先进理念的新课改,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在几个先进“词汇”引导下的一场变革。
新课程的理论一听就明白,就来劲,但是一做就糊涂,就没劲。理论与现实脱节,缺乏起码的实施条件,可操作性很弱。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我们不知道如何将新课改的先进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而更让我们疑惑的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概念也非常模糊。我们发现,那些引导我们前进的图景原来只是海市蜃楼,新课程仿佛就是一个过了午夜的灰姑娘。许多人因此而惊呼:课改是新瓶装旧酒!而且,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于新课改感到无所适从。
第二,新课程的培训流于形式,没有把精髓落到实处。
我们知道,任何一项改革的关键是理念层面上的改革,转变观念是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而要转变教师观念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组织有效的培训。据教育部基教司副司长朱慕菊介绍,为了推进新课程,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培训基本上采用了三级培训的模型:第一个是教育部对各省、地教育部门及国家级实验区的骨干进行培训;第二个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新课程推进的骨干人员培训;第三个是各实验区负责对参加新课程全体校长、教师的培训。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4年,共有16000余人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国家级培训,有200多万人参加了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程培训。
但是,许多参加培训的教师反映,这些培训通常都是台上专家们深入浅出地展现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和美好的图景,台下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跃跃欲试,但走出会场,面对着学生的时候,大家都觉得无从下手。有数据显示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是:小学教师为6.67%,初中教师为2.13%,高中教师为3.92%。可见,培训并不能够把新思想、新观念贯彻到教师的心里。
由于培训的形式化,使教师对新课程所阐释的基本理念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而由于没有吃透新课标的精神,教师们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层面,即课堂上如何操作,有什么样的模式,有什么样的具体方法,盲目地赶潮流,求轰动,在追求形式上做文章。这样的话,即使教学行为上有所改革,但也只能流于技术主义,而不会触及新课程的内涵、意义和价值。结果改过来改过去,只是动些皮毛,做些花样文章,却没有实在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合作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教师有意识地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课堂形式,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活跃思维,课堂上出现了形式花哨的种种活动。以为只要做到了这样,就是新课改,而忽视了课堂的主要任务――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可以说,把最重要的教学给放到一边,而片面追求课堂的形式,而且,这种错误甚至上升为普遍认识:新课改就是搞形式!
第三,评价机制严重滞后,无法全面体现课改精神。
尽管饱受垢病,但中、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新课程改革中,尚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办法,仍在实行中、高考制度,仍然以一次性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虽然,试题形式和内容有所改变,但根本动摇不了大的“考试”体制。在“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下,学校、教师自然无法很好地转变教育观念,跨过“应试教育”的樊篱。如此,新课改只能无可奈何地流于形式。因为学校如果在教育方向上单方面改变,必然招致社会、家长的非议,这在客观上使任何一所学校都不敢轻举妄动。在一项调查中,在考试能力、实践能力、特长发展这三项中,半数以上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考试能力。他们表示:高考制度一天不改革,他们就得紧抓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在学校中流传着一句话:“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实实在在”,正是这种心态的直接写照。
也正因为对学习成绩的片面重视,因此学校的教研活动也就成为了进行新课改的点缀,一种锦上添花的点缀,从来没有谁要求把新课程理念带进课堂,大家装装样子,走走形式,皆大欢喜收场了。至于有没有收获,没有人在乎;学校的前沿问题,压根儿没人提起。
四、对于新课改的反思
笔者认为,教育发展应该是逐步进化和演变的,而不应该是突变的过程(伴随着结构的破坏与更新)。课改必须要有非常慎重的态度,必须要有非常明晰的指导思想,而且要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秉持一种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突出真实性与有效性。所谓慎重,就是不能盲动;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努力减少试验可能出现的损失,最大效率地提高试验的绩效。因为我们的对象是学生,课改不能有大的失误,不能以牺牲学生为代价。
1.把高升学率作为课改的唯一价值追求
不少学校在宣称课改成就时,大讲特讲的一定是各种升学率,升学率比以前多了好多个百分点,升入重点高中多考了多少人,平均分、升学率、清(清华)北(北大)率提高了多少,等等。课改一定要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提高教学质量,课改才会有生存的空间。但一定不能狭隘地认为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提升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分数仅是课改的副产品。如果课改仍旧是换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那这样的课改与以前的课堂没有本质区别,也毫无意义。
2.课改仅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传统课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故而许多学校在设计课改时就紧盯“效率”做文章,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许多学校在设计、实施、评价课堂的时候,多个评价项目背后隐藏的几乎都是效率问题。比如,影响广泛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课堂模式,其背后立足的就是“高效率”。值得深思的是,这样的急行军课堂、大容量课堂、立体式学习中,学生疲于应对,既要跟上教师的“行军”步伐,又要“吃下”教师预设的所有知识,哪有时间和空间来享受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快乐和幸福?这样的课堂其效率也许是高了,但学生除了收获更多的所谓知识,还有什么呢?
3.借课改成名成家
如今的课改模式比比皆是,一校一模式,一校一特色。其实课改不一定要有模式,课改并不是为了追求模式。提出模式容易,让模式完全切合教育教学实际很难。一个教育教学模式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的过程。更何况,模式形成之日,就是其走向僵化之始。当下诸多学校热衷于课改模式的建构,并在模式建构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大肆宣传自己的模式,借此为学校或个人贴金。这是社会转型期的功利浮躁之风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反映,这样的追求成名成家,误读了课改的内涵,会把课改逼向绝路。
二、课改带来的变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作出明确的回答,其核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换句话说,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学生的发展,是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课改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因而,当前很多学校在课改中过分追求高升学率、高效率和成名成家,是背离课改的核心价值追求的。
1.课改导致课堂结构的变化
课堂教学诸多要素关系的调整,主要是为了突出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的作用,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中以主动学习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悟体验知识和能力获得的内在规律,从内心深处对知识产生快乐认同,从而坚定知识学习、坚定人生信念,而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改之前,课堂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差不多都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知———布置作业”这样的结构。而当下许多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早已摒弃了这样的课堂结构,以学生为主体自创了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改变,如果仅仅把它看成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而不是更有利于学生思想、观念、意识等的发展,那就是对课改的浅读。
2.课改导致师生关系的变化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是知识和能力获取的主动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这样的“双主体”论有其合理的成分,但有过度弱化教师作用之嫌。无论课改怎样走,课堂怎样变,教师是课堂不可弱化的关键要素之一。那种完全抛开教师,只留学生自己去学习的做法是与新课程理念相背离的。仅有学生生成的课堂是支离破碎的,它必须与教师的预设相结合、联系、互动才能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如今有的课堂几乎完全取消了教师,教师成为课堂的旁观者,这不是新型师生关系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变化,实际是强调双主体的综合作用,或者称为综合双主体,这样的变化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转变过去学生在课堂上“等、靠”的被动意识,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只能在课堂唯师命是从的从属地位,而不仅仅是凸显课堂的生成性特点。师生关系的变化,是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的人格能够真正站起来,能与教师这个主导者共同形成学习探究知识的合力。
3.课改导致教学方式的变化
从传统的授受型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型、合作探究型、生成型、导学型等课堂,是为了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为了让学生更新学习知识形成的理念、方法和态度,而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增大课堂的容量、加速课堂的节奏,更不是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在学习型社会,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固然重要,但学习的方法、途径、效果之评价也必不可少。所以,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变化是立足于学生一生的发展,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自主学习力,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多做几道题。
4.课改导致评价方式的变化
从过去仅关注终结性评价,改变为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和态度性评价。这样的变化,使得评价由关注已形成定局的结果转变到关注怎样达成结果的过程以及在整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态度。这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热爱知识学习、渴求知识学习、享受知识学习快乐的情感态度,是为了指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可能主动做好每一个细节,用对过程的严谨而缜密的态度保证结果的完美。实际上,评价方式的变化,是为了从思想、观念、情感的角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信仰,对知识的崇拜,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而不仅仅是紧盯结果的正确与否,从而落脚在分数上。
三、课改的核心价值取向
既然课改的核心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培养终身发展的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那么,当前课改中的诸多做法是有待改进的,甚至是须矫正的。名目繁多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式各样的导学案、不同以往的教室布置……它们并不是课改的终极追求,充其量是尝试课改的产物。有的学校声称已放弃了自己的课改模式,不再使用导学案,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如果非要说说关注学生长远发展之课改有什么特征的话,以下四点应该算吧。
1.为学生的信仰浇水施肥
课程改革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为祖国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课改的出发点,也是课改的落脚点。至于因为课堂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诸多课改模式,并由此模式所导致的学生成绩、学校名位、教师地位等的变化,不是课改的核心目的。课改要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为学生树立起伟大的信仰: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对人生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有对科学知识的仰慕和崇拜,有为达到人生理想的伟大实践精神。一个人无信仰如同行尸走肉,一个民族无信仰就会垮掉。课改固然要让学生有理想的分数,让学生能够高效地学习,但这样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学生不一定能说清楚。也正因为这方面教育的缺失,把课改降低到提高学生分数的层面,才出现学生厌学的现象。如果我们的课改能给学生的信仰浇水施肥,几年时间,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有了自己的伟大信仰,那比考多少分都重要。只要学生有了自己崇高的信仰,当今教育所出现的“有知识无文化”的现象就会克服。学生的信仰哪里来?教师给学生上政治课没用,但几年课堂里的慢慢浸润是会有效果的。遗憾的是,这一点恰恰被忽略了。
2.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一就是过去教师的“苦教”、学生的“苦学”。许多课改课堂都号称自己已扭转了学生“苦学”的局面,都宣称自己的课堂做到了让学生“乐学”、“好学”。但客观现实是,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并未真正形成,学生视上学为苦差事的为数不少,学生加班加点沉溺题海的比比皆是。许多的课改课堂仅是换种方式追求升学率,仅是换个套路追求高分数,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和体会,仅仅是把过去由教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学生先做题教师后讲题,翻不完的题山,过不完的题海,哪来快乐可言?老师对课堂的预设太简单,对课堂学习的活动设计太粗糙,对课堂的评价太单一,导致学生既不能深层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又不能真正享受收获知识能力的快乐。课改之课堂,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方案时,特别是在谋划课堂的目标及活动时,要有足够的时空让学生来体验学习的快乐,要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学习的活动中,在活动体验中享受心灵的愉悦,在幸福和快乐中获得成功。同时,那种为快乐而快乐的课堂是不可取的,更不可在课堂故意制造笑点。因为课堂毕竟不是戏场,师生不是演员。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快乐课堂是学生脸上的微笑、嘴里的甜蜜、心里的愉悦,是课堂带给学生的依依不舍和历久不忘,是课堂留给学生的向往和期盼。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这是新课改与以往课改的显著区别之一。无论课堂模式有多少个,无论课堂结构、师生关系、教学方式有怎样的变化,其最终的价值取向必须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有的总是把“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成学习方法,什么独学、对学、群学,什么小组合作、展示和反馈,这是对课改理念的浅读。“自主、合作、探究”并不是指具体的学习方法,也不是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有这样的观念,具体的操作方法就会有很多。因此,课改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师生所共同追求的,不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地完成当堂学习任务,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思想和精神,并让这种精神能伴随学生一生的工作和生活。
4.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新课改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但是很多教师还不是很理解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法,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
一、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注重调整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在初中阶段,数学作为一门主科,对于升学考试和今后的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调整课堂的教学结构,运用小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任务,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程方面,教师应该改变内容的难、繁,使学生更多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转变学生的地位,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并在学习中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学会学习和合作。
(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
数学课堂较为抽象,和其他学科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在无形之中给数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正是处于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容易出现躁动、叛逆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注意和学生多加交流,并注意交流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勇于接受建议,并主动地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评价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以分数来评价成绩的好坏。如果学生考的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如果学生考的分数低,就是差学生。这种用分数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非常不科学,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在新课程标准的影响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教学评价的建立,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应该从根本上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思考,才能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转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课程目标总是死守着,对数学标准没有要求。现如今,教师应该注重课程的目标,强调教学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明白得出结论的原因和理由,而不是只死死地记住答案。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练习起来,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学习数学是有很大的帮助和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误区
虽然新课改为初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改的目标理解不透彻,形成了一些教学上的误区。以下就是对这些误区的总结分析,以帮助学生在新课改环境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只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没有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师认为只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就是实现了该目标。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对于学生自主性学习没有帮助,还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长此以往,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由于学生需要接受全面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恰当的作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只追求教学情景化,没能突出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情境化的教学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使他们开阔视野。但是,有些教师通常片面地追求情境化,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起到作用。如果长期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他们就会忽视数学知识本身。不仅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知识不牢固,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三)滥用多媒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是教学的主要形式,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认为新课改就是利用多媒体,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滥用多媒体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还可能造成不利的方面。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实并不适合过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很多知识还使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讲解,这样学生听起来比较清晰。有的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能听不明白,往往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的更新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并且能够了解初中数学的发展,提高数学的价值,不断反思自己,就能够积极稳妥地解决好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能为提高初中数学的学习效率奠定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龙飞.浅议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学,2010(6).
[2]李宾辉.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专刊,2011(8).
[3]张明宇.如何在初中数学课中养成良好的习惯[J].新课程导学,2012(2).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政治 教学方法 实践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政治课堂上“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化发展,促进学生政治思维能力的形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学方法,有很多老师对它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现实的高中政治教学中出现一些误区。本文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教学下课堂实践的经验,来谈谈新课改高中政治的教学方法和实践。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1.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
一般情况下,政治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来说比较枯燥无味,这在无形中就给政治课堂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新课改下,要求政治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渐渐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高中生处在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比较叛逆的时期,因此,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让他们能够接受建议,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注重高中政治课程目标的转变
高中政治教学课程中,不能死守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注重在课堂上强调政治塑造人思想素质过程,即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以及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过程,使他们学会正确思想的方法和学习方式,培养学习政治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预习,然后把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给同学介绍下,把哲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述。最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哲学联系起来进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哲学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学习的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3.注重调整政治课堂的教学结构
政治作为一门主学科,对以后的发展以及升学考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政治老师要重视学生政治的学习,在课堂的教学中调整课堂的教学结构,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在学习《政治生活》的过程中,一个政治现象往往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引导。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枯燥繁琐”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活”知识;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4.注重政治课程评价系统的建设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评价往往以分数论,谁的分数高谁就代表优秀,打击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要求政治老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能只看重学生的分数。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唯分数论的评价系统显然不符合这一目标。因此,高中政治老师要注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学生的思考。这样才能培养健全的学生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上的误区
虽然新课改为高中政治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在新课改过程中,一些老师对新课改的目标理解不透彻,形成了一些教学上的误区。简单谈下这些误区,以便学生在新课改环境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1.过多地注重学生主体性学习
在新课改的课程中,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就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给学生最大的自由空间,老师什么都不干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一个问题往往很多时间不能解决,久而久之就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老师的知识毕竟比学生的知识全面,因此老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引导与点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从新课改中得到全面发展。
2.片面地追求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的设置目的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设置符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如果只片面地追求情景化的教学方式,那学生可能会只顾沉浸在情境化的教学氛围里而忘记了政治本身的思想魅力。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政治的基本原理及知识掌握得不扎实,更有甚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