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机合成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第1篇: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

一、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1.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教学有五个特点:引起学习者学习的动机,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基于学生的接受方式授课,引导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指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2.科学家的科学探究与学生的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科学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这两种探究活动都是一种求知的过程,探索的结果对探究者本人来说都是未知的;两者进行探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也基本相似,学生的探究活动是科学研究过程的雏形。不同点:(1)探究目的不同。科学家的探究是以发现人们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为目的,而学生的探究是以探究的形式为载体,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领悟科学的思想,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2)探究过程有区别。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是真实历程,学生的科学探究大多是模拟过程,是对科学探究的再探究;(3)探究程度有差异。科学家是建立在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上的较高层次的探究,学生是在浅易的专业基础的背景下进行的局部的、较低层次的探究。

以探究为本的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应该尽可能地反映真正的科学研究所从事的工作。

3.“预设”与“生成”。

“预设”指的是教师通过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以教案的形式呈现的对教学过程发生之前的事先设定,以及在课堂教学中按教案执行的实际过程。

“生成”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过程中,脱离或超越了预设而发生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地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状态的方式决定的。“非预设”是生成最为明显的特征。

二、课堂中的科学探究实践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证据、得出结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下面我便结合“葡萄糖结构的探究”教学案例对课堂探究教学试作阐述。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在这堂课中,我通过视频先播放一段学生非常熟悉的广告“三精葡萄糖酸钙”,学生都很兴奋。然后我提出问题:“葡萄糖酸钙可以补钙,那它的结构是怎样的,你能写出它的结构简式吗?”学生一片茫然。这时我及时作铺垫:“我们如果知道葡萄糖的结构,自然而然会写出葡萄糖酸钙的结构。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葡萄糖的结构。”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关于有机物结构的测定,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与学生一起复习回顾有机物结构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简单表示如下:分子式元素种类、原子个数燃烧法;结构式官能团种类、数目定性、定量实验。接着通过书本提供的实验事实“1.80g葡萄糖完全燃烧,只得到2.64gCO2和1.08gH2O”,由学生推出葡萄糖的实验式为“CH2O”。再根据条件“葡萄糖的分子量为180”推出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上述过程主要是学生根据我的课前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接下来学生根据葡萄糖的分子式自己猜想可能的官能团,学生一般猜想得出下列官能团:醛基、酯基、羧基、羟基、醚基。我又指导学生根据分子式中的不饱和度对猜想进行条件限定,学生得出“醛基与酯基、羧基不可能同时共存”的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学生的课堂生成,又有教师的预设指导,就加强了实验设计的针对性,从而节约了时间。在有限的四十五分钟课堂上,教师必须考虑时间的统筹安排。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在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之后,学生要根据猜想来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大部分学生会选择验证比较熟悉的官能团“醛基、酯基、羧基”的存在,且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先检验“醛基或羧基”,因为他们对酯基的检验不熟悉。在检验羧基时学生设计出如下三种方法:(1)往葡萄糖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2)测葡萄糖溶液的pH值;(3)往葡萄糖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检验醛基的方法一般有两种:①把葡萄糖溶液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②把葡萄糖溶液滴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上述过程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学生的设计过程中,我对他们的方案进行了适当的指导。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设计出实验方案之后,学生根据我提供的药品,检验羧基选用方法(2),检验醛基选用方法①。结果证明葡萄糖不显酸性、有醛基。这里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我的预设只不过是预先给学生提供了实验药品,使学生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案。但是学生只能得出“葡萄糖有一个醛基和无羧基与酯基的结论”,至于还有其他哪些官能团就无法得知,这时我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新的“支架”。这里有两种方法,一是给出实验事实:“在一定条件下,1.80g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生成的乙酸酯的质量为3.90g”,这样学生通过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推出葡萄糖分子中有五个羟基;二是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新问题后进一步探究得出,也就是学生在做“葡萄糖溶液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这个实验时,葡萄糖溶液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加热会出现“浊液变清,溶液呈绛蓝色”这样一个新的、学生预想不到的实验现象,然后我引导学生做实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分别与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反应)进一步探究得出绛蓝色是由于葡萄糖中存在多羟基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后者。而且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我先后做了三次不同的尝试:第一次:明确告诉学生把配好的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先分装在两支试管中,一支里面加入葡萄糖溶液,然后与不加的那支试管对比,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发现了“绛蓝色”这一现象。但是我感觉预设过于明显,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也设计不出这样的实验方案,这样就有点不像学生的探究,所以有了第二次的改动:这次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就是“把葡萄糖溶液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但是在实验前,我着重强调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一步操作之后的现象变化,并及时加以记录。结果只有一两个学生观察到“绛蓝色”,绝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到了加热后生成了砖红色沉淀。没了教师的预设,学生无法发现新问题,后面的探究就无法进行。从而有有了第三次的改动:将第一次的“教师预设”与第二次的“学生发现”有机结合,先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观察,如果大部分学生发现不了问题,再由我根据预先设计进行对比演示实验。趁此机会,我还在课堂中教育学生:作科学研究必须仔细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否则就会因为忽略了一个小细节就错过了一个重大发现,很多科学家的重大成就都归功于他们善于抓住意外发现。

在“葡萄糖有多羟基”的实验探究过程中,我先后尝试了三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实验过程全部由教师预设好,学生跟着做;实验探究能否继续全部依赖学生的能否发现新问题;在学生无法生成的基础上利用我的预设,将我的课前预设与学生的课堂生成有机结合。实践证明第三种的效果最好。

5.分析证据,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得出“葡萄糖中有一个醛基,多个羟基”的结论。然后根据“在一定条件下,1.80g葡萄糖与乙酸完全酯化,生成的乙酸酯的质量为3.90g”这一事实,定量地推出葡萄糖分子中有五个羟基。再根据“葡萄糖可以被还原为直链已六醇”的事实,以及我再告之“两个羟基不能连在同一个碳上”这个信息,学生基本上会写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此实验事实学生很难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所以必须由教师提供信息,否则这个探究也无法顺利完成。至此学生已经可以画出葡萄糖的结构,而且根据官能团可推出葡萄糖可以被氧化成葡萄糖酸,从而也会写出葡萄糖酸钙的结构式,至此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也告之结束。

三、反思与结论

通过这堂“葡萄糖结构的探究”课,我充分意识到,一节有效的课堂探究课,如果教学过程全部由教师预先设计好,学生严格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学习,就没了探究的味道,不再是探究课了;同样如果整节课都交由学生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由学生的课堂生成构成,没有教师的任何预设,那这节探究课也是很难进行下去的。课堂中的探究,不同于真正的科学探究,需要有教师的预设,但不是死板的预设,而是有机的预设,是要关注学生课堂生成的预设。所以我认为一节有效的课堂探究需要“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编.戢守志,金庆和,梁静敏等译.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0.

[2]盛珩.关于有效课堂的思考[J].化学教学,2008,(12):28.

第2篇: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游戏美术;临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05-02

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殊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基础,熟练掌握数字媒体制作技术,能够进行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与数字娱乐、移动互联网产业、影视等文化媒体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行业的要求相结合,培养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技术和艺术之间更为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强调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具备一定艺术修养,重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或展现文化创意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该专业招收的学生均来自非艺术专业,缺乏艺术基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会出现美术设计基础类的课程,游戏美术就是其中的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该课程不同于纯粹的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在培养艺术设计能力和提高审美的同时,强调与实践的结合,也就是,游戏美术设计需要与游戏程序设计结合,达到程序的要求,共同实现一个完整的作品。由于游戏美术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多,仅仅一门课程无法承载其内容,因此,游戏美术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改革探索的关键点。在游戏美术设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课程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与艺术类的游戏美术课程相比较没有自己的优势。教学内容繁杂,方法单一,与实际项目的要求脱节,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项目中,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当前的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社会的需求,将游戏美术的教学内容调整为以手机游戏美术为主,注重游戏的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与该专业的游戏程序设计课程结合,共同完成可以正常运行的实际游戏项目。

一、游戏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够明_。游戏美术设计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媒体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掌握数字游戏设计和数字制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前沿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字制作分析和创作能力、良好的艺术鉴赏与创作能力。大部分艺术类的游戏美术设计课程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游戏原画设计和绘制能力,游戏模型制作和渲染能力,充分发挥美术功底和创意的优势,这样培养的学生能胜任游戏原画设计、游戏模型制作等相关工作。而在培养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时,也是从游戏原画开始,包括模型制作、贴图渲染、游戏动画等,强调美术功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们来说有很大的压力,短时间的突击效果也很有限,造成学生对游戏美术没有正确的认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技术优势也没有体现出来。只有明确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游戏美术和艺术类游戏美术设计培养目标的区别,发挥媒体制作和开发技术的优势,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2.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结构不够合理。现有的游戏美术教学模式中,其中一类偏向于美术基础知识,主要讲游戏美术原画设计,内容包含人物角色设计、怪物NPC设计、场景设计、道具设计,重点讲素描知识、结构透视、动态把握等,以及如何进行原画创作设计。另一类偏向于3D游戏美术设计与制作,强调技术、三维模型的制作、动作设计以及特效的制作。这两类教学内容都要求有较好的美术基础知识,或者需要大量的课时支撑,否则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游戏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针对大型的客户端和网页的美术设计,大型的场景、复杂的角色设计及UI界面,注重游戏美术设计方面,而没有注重游戏的交互设计和体验设计研究。要完成一款游戏的所有游戏美术设计,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较好的美术基础,对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同学来说,在有限的课时和薄弱的艺术基础上完成这样的任务是比较困难的。这就造成同学们对游戏美术不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不能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3.教学方法单一。该门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示范,然后学生在实践环节进行验证和实验,有部分创新创意设计。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地吸收知识,接收学习任务,而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探索、去尝试,主动寻找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游戏美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掌握一些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如Photoshop的图片处理功能和绘图功能,以方便对模型材质和贴图的处理及绘制。如果学生只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弥补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仅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游戏美术设计需要同游戏程序设计、游戏策划协同完成工作任务,团队合作精神是每一个游戏工作者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以往在游戏美术设计课程中,学生单独完成自己的作业。这样单方面输入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课程的枯燥乏味,加上部分学生在艺术修养上比较缺乏,对课程失去兴趣,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游戏美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措施

1.明确教学的培养目标。根据课程地位制订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只有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才会有合理的游戏美术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有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同时具备扎实技术功底的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高级创意游戏设计人才。通过游戏美术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对游戏美术设计制作流程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游戏美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熟练运用二维设计软件进行游戏的图形界面设计以及界面的交互、场景制作、角色制作,或运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动画制作及渲染等,以协助游戏程序设计师完成预定的设计目标,完成游戏美术设计的工作。培养学生掌握游戏美术设计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意设计能力、利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安排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结构,与企业界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注重功能和美观的同时,更加关注游戏本身的人性关怀,注重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手机游戏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市场对手机游戏美术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确定了区别于艺术院校的游戏美术课程,即以手机游戏美术设计为主。改革后的游戏美术设计课程内容,分模块进行教学。游戏美术课程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游戏角色设计、游戏场景设计、游戏道具设计、游戏界面设计、游戏动画设计、游戏特效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临摹和创作时,均以以上内容作为设计和制作内容,最终完成一款游戏完整的美术设计。

3.积极改进游戏美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以CDIO的教育理念贯穿到该门课程,注重实践、团队协作精神,重视开拓创新,以实际项目驱动课程进展。单一的输入型教学方法会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材施教,先临摹,再创作,以小组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1)临摹法。选取优秀的游戏美术设计作品,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要求学生临摹选取的案例,进行临摹,学习优秀的角色设计、色彩搭配、界面设计等。这是一种快捷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技能和审美方面都能得到提高。根据游戏设计公司的实际项目要求进行创作,改革过去的直接创作法,先通过优秀案例的临摹,熟悉软件的使用,提高审美能力,再根实际项目的要求进行创作,自愿分组,每组的成员各自负责不同的任务,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小组分工创作法。原创游戏,策划,讨论阶段的任务(简单的需求分析、交互、界面设计等)目的在于让美术人员了解游戏交互设计师和程序设计师的工作,做程序的同学了解美术设计的任务,便于之后的沟通。

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问卷调查、课程过程检查、课程最终作品可以看出,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分模块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清晰,通过对优秀游戏美术作品的临摹学习,比较容易掌握设计和制作的技巧,获得自信心,从而更有学习兴趣。但是,在课程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能将教学评价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课程改革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A Study on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Renovation in Game Art Design Course

LI Qing,WEN Wu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Chengdu,Sichuan 610225,China)

第3篇: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

形成性考核平台关系到中央电大基于网络的考试改革能否顺利推进。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决定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合理与否的关键要素。本文针对学生需求,探讨了网络形成性考核平台的优化设计策略,提出了四点建议,即增加平台的柔性、增加交互设计、提供初始能力测试、建立优质学习资源库。

【关键词】 形成性考核;网络平台;优化设计;学生需求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1)12―0068―03

从2005年春季学期开始,中央电大开展了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考试改革试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试点最初在28所电大6门课程中开展,至2011年秋季,中央电大共推出146门网考试点课程,其中本科课程85门,专科课程61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是借助于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开放教育形成性考核平台来实现的,因此各级电大形成性考核平台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学生需求,直接影响到基于网络的考试改革目标的实现。

一、现状分析

从理论层面来看,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应该具有有利于转变师生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利于加强师生互动以提高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功能。但这些应然功能只是一种理想的可能性,并不会直接在现实运行中体现出来。在实践过程中,这些应然功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还未充分发挥出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研,在江苏省盐城市电大及6所县级电大分别发放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涉及15个本科、专科专业的32门课程,共回收有效教师问卷72份、学生问卷287份。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于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表示接受,86.1%的学生认为该方式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83.3%的学生认为参加中央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核对提高学习主动性有促进作用。92.6%的学生认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比例应在30%~70%之间,这个结果比较符合中央电大现行的形成性考核比例的标准。70.3%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题量适中,65.7%学生平均每周上网学习的时间等于或者小于4小时,这说明目前网上作业的量并没有超出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76.9%的学生认为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对理解教材帮助很大或者有帮助,80.6%的学生认为参与中央电大的网上形成性考核对提高自己使用网络的技能、查找网上资源的技能很有帮助或者有帮助,68.5%的学生认为形成性考核任务的周期性有利于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这些调查数据说明,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大多数学生对形成性考核持肯定态度。

尽管学生对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认同度比较高,但依然有43.3%的学生表示不太适应,其中60%的学生认为不应该推广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方式。分析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有自身的主观原因,如部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较弱,多为获得学历文凭,实现个人短期的、眼前的利益,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网上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妥善处理工学矛盾等。但也有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的设计方面的原因,如目前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的形成性考核平台都没有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区别对待,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二、学生对网络形成性考核平台的需求

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因此,是否有利于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是决定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是改进与完善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的首要条件。

1. 对平台友好操作界面的需求

学生接触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最先看到的不是考核的内容,而是形成性考核平台的界面。操作界面是否友好,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在回答参加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遇到的困难和障碍问题时,学生提到最多的是上网的障碍,有超过60%的学生认为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在页面布置上需要合理简洁、提供简单明了的导航,另外平台应该设计提醒功能。学生存在上网障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较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知识型的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基本要求。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诸如资料检索、沟通交流、数据分析等应用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2. 与教师、同学交互的需求

在调查中,97.2%的学生认为教学点的辅导教师对完成网上形成性考核有帮助,但只有41.7%的学生认为辅导教师很重视网上形成性考核,并经常督促检查,给予辅导。这说明教师在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教师的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在回答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在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问题时,学生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提及较多的是希望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在线答疑,能够提供更多的探讨交流的机会,能够给予更加细致的学习指导,能够提供尽量多、尽量新的学习资料,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交流的愿望很迫切。学生在进行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的过程中,得到教师及时的反馈,不仅有助于及时调整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有效性,还有助于保持学习兴趣和提高动机水平。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切磋,彼此交流,共同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组建网上学习小组,有利于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于促进他们的学习有帮助。

3. 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开放教育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基于生活和工作经验进行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以及学习策略都不尽相同,不同的学生可能倾向于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以他们对形成性考核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方式有着不同的需求。调查中发现,不同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网上形成性考核任务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认为任务很容易,有些学生则认为难度较大,这是他们原有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反映。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6.4%的学生表示他们是完全独立完成网上作业的,其他学生或多或少地通过网络或者别人的帮助来完成网上作业。任务难度过大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有些学生因此而有了抄袭行为。

4. 对学习资源的需求

在调查中,100%的学生认为网上学习资源对他们的学习有帮助,其中43.5%的学生表示帮助很大或较大。在回答哪个在线平台上的学习资源更能满足学习需求时,中央电大、江苏电大、盐城电大的比例分别为28.7%、68.5%和2.8%,选择县级电大的学生数为零,这表明地方电大学习资源支持服务的薄弱以及资源库建设的迫切性。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认为对他们帮助较大的主要是作业讲评、文字辅导材料、多媒体教材、直播课堂以及BBS网上讨论等。

三、网络形成性考核平台优化设计策略

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的设计应该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开展网上学习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种交流与评价方式。

1. 增加平台的柔性,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都存在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特点。例如,每次形成性考核任务都设有截止时间,一旦过了时间,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无法继续完成或评阅作业,而学生经常会忘记提交作业的时间。对此,可以通过站内消息或短信息的方式提醒学生近期需要提交的形考任务,督促学生按照进度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坚持学习。由于不同课程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截止时间不一致,而学生在周末上网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可以将每次任务的截止时间固定在某周日,有助于学生养成周末主动上网完成任务的习惯。与此同时,在技术操作上,需要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服务,可以通过视频或者简单明了的操作说明,帮助学生解决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 增加交互设计,健全评价反馈系统

笔者前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访教师中平均每周花在评阅网上作业或者组织网上学习的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有23.8%,评阅时间为3小时、2小时和1小时的比例分别为21.4%、26.2%和28.5%,这虽然主要是受所带课程数和学生数的影响,但教师在线时间有限确实已经成为影响师生交互的一个障碍。在平台的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两种形式,为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提供方便。

交互不仅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承担评价与反馈的功能,而这在目前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上是相对薄弱的,教师可以通过评语对学生进行评价,但平台缺乏对学生之间互评和学生自评的支持。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借助多种手段实现师生之间同步和异步的交互,健全评价反馈系统,为学生提供优越的学习交流环境。

3. 提供初始能力测试,为学生量身订制个性化的学习服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体的、有差异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和需要都各不相同,不存在任何时候对所有学生都适合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或学习模式。因此,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平台应为学生提供初始能力测试,从而了解学生原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起点,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学习切入口;课程辅导和自测自练题应体现层级性,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和辅导内容。从而促使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最终的学习任务。

4. 建立优质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一站式学习资源支持服务

开放教育是基于资源的教育,必须建立丰富的、能够主动适应各类学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的优质学习资源库。目前,中央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为师生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学生进入系统后无法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源,需要登陆各级电大在线平台查找学习材料,学习平台众多以及不同平台用户名和密码的不同,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诸多不便。因此,需要简化操作界面,建成能够为学生的网上学习提供一站式服务,拥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检索信息的资源库。在资源库的建设上,要鼓励形成性考核平台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网上学习资源,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保证资源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实现资源的真正开放与共享。

?眼参考文献?演

[1] 程建钢,韩锡斌等. 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研究与设

计[J]. 中国远程教育,2002,(5):56―60.

[2] 赵立冲.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研究综述[J]. 广西大学学报,

2006,(10):21-23.

[3] . 基于网络形成性考核改革初探[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

报,2010,(3):15-17.

[4] 周蔚.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现状研究―一项针对学习者

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05,(3上):43-47.

[5] 徐晓辉. 远程学习者学习动机与需要的调查研究[J]. 现代远距离

教育,2006,(4):25-27.

收稿日期: 2011-11-15

第4篇: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想品德;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具体而言,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就是在上课之前,对该单元教学、该课教学,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预先制定的教学策略、教学思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方案,也就是上课前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现代教学倡导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是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这个问题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将"苦学"变为"乐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它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日后学习生涯和事业生涯取得成功有了必不可少的心理保证。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静态"变为"动态"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形象的画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乐、亲切的语言,创设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亲耳听听、亲眼所睹、亲身所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欢快、愉悦、充满活力的情趣中获取教学知识。

兴趣的提高离不开生动形象的经验素材,创设一种把静态的图像转为动态的视频的活跃的画面的情景,唤醒学生参与意识。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没有兴趣,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将很勉强。而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像画面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满怀着被激起的求知欲望,能够完成教师的语言和常规教具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更易于解决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将"虚幻"变为"现实"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如学生对"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这一知识点缺乏感性的认识,于是我就从学生的身边讲起,即从家乡的变化讲起,其中讲到家乡的过去时,学生很少知道。只听老师讲,学生头脑中一片空白。如果老师边讲边把一个个反映家乡过去的场景用幻灯或录像放映出来,就会化虚为实。学生通过耳朵听和眼睛看,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些。

四、利用信息技术将"零散"串成"整体"

思想品德课程内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一个一单元或者一个专题去讲解,这样就缺少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学生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将相关的内容和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就很容易在头脑中对整个知识结构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五、利用信息技术将 "难点"化为"热点"

能否顺利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是衡量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传统教学中教师靠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费力地说,有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教师面对的是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还是一知半解。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有机合成,可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从而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例如,"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这是教学难点,要从实质上揭示环境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观看"心系一方净土"录像带中,截取下来的三个视频:"温室效应"、"臭氧层受破坏"和"酸雨现象"。这一视频电影,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那生动的画面,抑扬顿挫的解说,声情并茂,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看到了全球环境恶化的表现,意识到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演示完毕教师启发提问:除了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和酸雨现象外,全球环境恶化还有哪些表现?通过提问,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学生在了解了大量生动的材料,丰富了感性认识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探究环境问题的实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矿物被开采......使学生认识到违背自然规律,不合理的发展才导致环境恶化问题。人类如果要长久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所以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通过几个视频文件的演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注释: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50.

谢丽卿.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探究.考试?教研,2010(5):10.

第5篇:有机合成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甲醇生产工艺;课程;教学

近年来,随着甲醇需求量的强劲增长,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迅速发展。现在甲醇化工已成为现代工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还可以参与生成甲醇汽油,甲醇有未来主要燃料的后补燃料之称,需用量十分巨大。在中职学校中,《甲醇生产工艺》作为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学好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好它学生不仅对甲醇生产的工艺进行了全面学习,而且对掌握其它工艺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1学习情境分析

(1)课程性质定位。本课程属于中职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授课模式为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直接实现了学校专业教育与化工厂实际工作岗位的较好对接。学习此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传质分离技术》、《传热应用技术》、《化工制图》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等专业基础课程,为本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学习内容分析。课程选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甲醇生产工艺》,该教材按甲醇合成的传统生产工序安排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各工序以任务形式体现,介绍了甲醇生产原料气的制备、一氧化碳变换、硫化物脱除、二氧化碳脱除、甲醇合成、粗甲醇的精馏六大任务内容。教学中为了使各种任务能够自成模块,方便一体化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与增减,基本上每个任务都由反应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主要设备、仿真操作五个子任务构成。本课程共98学时,期中应知教学48学时,应会教学50学时。(3)学生现状分析。本课程教学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煤化工方向)二年级学生,学生文化课程基础相对较差,缺乏较浓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面对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效率缺乏自信心,对手机游戏、电子小说等比较感兴趣。这些现象的存在使我们感觉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紧迫感,感觉到了职业学校教师肩负的责任与重担。(4)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和岗位能力要求,制订本课程各任务及子任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

2改革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必须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创新教学模式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学情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进行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如:视频、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电脑、手机等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参加的积极性、自觉性,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将课堂应知教学和生产实践相连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践操作的能力,最终完成子任务所涉及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3改革实施过程

将教学过程设计为3个部分。(1)课前任务驱动。教师通过微信或纸质材料给学生下发任务书,学生通过视频、微课、手机、电脑、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完成任务书中的子任务,查找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完成教师下发的任务单,并对自学情况做自我评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标记出认为较难理解的内容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课前,教师了解分析学生的自学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2)引入新课教学。每个任务开始之前,首先,播放煤制甲醇生产概述的视频或Flas让学生了解由原料煤到产品精甲醇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了解本任务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每个任务开始讲授之前简单复习叙述甲醇生产的六个任务(工段)的作用,使学生在复习之前所学内容的同时,也明确本任务在甲醇合成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与前后工段的衔接关系。其次:子任务的完成由以下几步构成任务一:各工段的反应原理。任务二:各工段的工艺条件。任务三:各工段的工艺流程。任务四:各工段的主要设备。任务五:各工段的仿真操作。最后,通过对与该任务相关的化工厂实际运行中出现的异常工况的了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进而强化、加深学生对本次任务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3)讨论总结效果①分析案例。在以任务为载体的应知知识学习和仿真操作之后,通过对与该任务相关的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异常工况的学习,各小组对化工厂的异常工况进行分析与讨论,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处理的方法,小组之间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点评。②归纳总结。教师将本任务经常出现的故障列出,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出故障原因和并提出处理措施,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各组学生进行讨论之后,并将讨论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并将汇总结果进行汇报,教师进行点评。

4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以《甲醇生产工艺》课程考试与本专业化工总控(中级工)职业资格(国家标准)鉴定结合的职业能力评价、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结合的职业技能评价、学生在学校行为规范、社会和企业对学生反馈意见结合的基本素质评价的“三评合一”学生评价模式为指导,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5结语

《甲醇生产工艺》课程教学利用了视频、化工仿真、工厂实例图片、电脑、手机、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较好地化解了工艺流程、设备结构及岗位操作规程讲解中学生遇到的的难点与困惑,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企业真实案例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引发学生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分析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中心作用,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指导下,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每个任务下的子任务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刘国磊.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1(8).

[2]戴翠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设计浅析[J].职业时空,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