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游黄土高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区海拔高度35米。年平均气温12.9℃,1月平均气温-3.1℃,7月平均气温26.8℃。年平均降水量629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529.2小时。无霜期192天。土壤为潮土砂壤,pH值为7.6。试验区位于林场东南部。面积50公顷。行株距4米x2.5米。每667平方米栽植67株,其西、北面有大片杨树防护林。主栽品种为黄金梨。授粉品种为绿宝石、圆黄梨。配置比例为6:1。幼树行株间套种当地大花生。按常规方式管理。以杨树速生丰产林种植模式为对照。
2 试验方法及结果
立足林场的土壤。自然环境等生态因子。主要采取强化培肥地力。适时适量间作。科学整形修剪。综合花果管理,推行无公害病虫防治等措施。幼树前2年以早成形,快长树为目的。株行间充分利用空间套种花生。达到“以短养长”的效果。第3年起梨树挂果,花生停止间作。截至试验结束。开发试验园区5年累计667平方米产值16395元。对照杨树丰产林累计667平方米产值7000元(表1)。效益提高1.3倍。随着幼树进入盛果期。其667平方米产值将稳定在7500元。是种植杨树的5倍。获得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3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3.1 科学定植、合理间作
黄金梨与授粉树绿宝石、圆黄梨按6:1的比例配置。行株距为4米x2.5米。既为树体留下了足够的生长空间。前2年又可充分利用行株间空闲地合理间作。采用南北行向。挖长×宽×深为100厘米x100厘米x80厘米的大穴。穴底填入20-30厘米的切碎麦秸。每穴施优质土杂肥50千克和二铵0.5千克。土肥混匀。回填。选择根系完整苗高80厘米以上的壮苗。栽植时,扶正苗木、填土,并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最后踏实,灌透水,留足1.5米见方树盘。覆膜保墒。树干套袋。保湿防虫。4月下旬,行株集间间作地膜花生。
3.2 强化肥水管理
黄金梨、圆黄梨等幼树生长势强。对肥水条件要求高。开发试验区为沙化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肥能力差。必须强化肥水管理。培肥地力。每年秋季果实采收后施基肥,最佳时期为10月份。幼树期年株施优质土杂肥20-30千克。磷酸二铵0.35千克:结果期每株施优质土杂肥50-70千克。磷酸二铵0.5-0.7千克,氯化钾肥0.3-0.5千克。基肥的施肥沟可以开成环形。半月形或放射状。沟宽20-25厘米。沟深约35厘米左右。
根据梨树不同生长发育期的需肥特点,适时追肥。3月上中旬花前追肥,施肥种类以氮肥为主。每株施尿素0.2-0.5千克;4月下旬至5月上旬花后追肥。株施二铵0.2-0.5千克:7月中下旬果实膨大期追肥。以磷钾为主。株施二铵0.3-0.5千克,氯化钾0.15千克。
1年灌水3-4次。分别在每次追肥及秋施基肥后。为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每年6月中旬麦收后。利用下大雨的时机在梨树盘内覆盖麦秸。厚度20厘米左右。其上压少量土。秋季结合施基肥将秸秆埋入地下。可大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3.3 合理整形修剪
3.3.1 整形梨树干性强。有直立生长特性。树形采用三主枝改良纺锤形。主干高度70-90厘米。基部三主枝各保留1~2个侧枝。基部以上选留8-10个主枝,为单轴延伸的大枝组。保留60°-70°角。中小型结果部位全部拉成水平。树高控制在3.0米左右。
3.3.2 修剪 生长季节随时疏除徒长枝、竞争枝、过密枝。夏秋季及时调整背上枝角度。冬季修剪仍以疏枝、调整角度为主。黄金梨成花容易。但连年结果后。树势易衰弱。应注意在适当部位及时培养预备结果枝组。同时充分利用背上枝拉平后培养成结果枝。对于弱花枝和腋化芽枝,应尽早疏除。
3.4 花果管理
3.4.1 授粉疏果开发试验园每0.3公顷放养1箱蜜蜂。或进行人工授粉。疏果应在坐果后半月内完成。每花序留1果。叶果比40:1,果间距25-30厘米,667平方米留果量控制在8000-10000个。腋花芽果全部疏除。
3.4.2 果实套袋花后30-40天进行全园套袋。果袋选用外黄内黑的优质果袋。套袋前,喷布杀菌剂和杀虫剂。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以及阿维菌索类农药。
黄土高坡包括中国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黄土高坡,又名黄土高原,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的大部分领域。
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750公里,位于中国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米至3000米,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来源:文章屋网 )
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外流区为主答案
课前预习
一、1、流入;没有流入
2、64%;36%;外流区;95%
二、1、季风;夏季风
2、丰富;较短;很大;无
3、高山冰雪融水;夏;季节
三、1、内流;外流;咸水湖;淡水湖
2、青藏高原;东部平原;青藏;长江中下游
课堂探究
探究一
(1)①A河流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B河流位于秦岭一淮河线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②A河流经湿润地区,水量大;B河流缢半湿润地区,水量小;
③A河流域雨季长,B河流域雨季短
(2)黄土高原
(3)气温;降水
(4)D黑龙江;C珠江
探究二
(1)塔里木河。西北地区。
(2)
分布地区西北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补给水源高山冰雪融水
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因为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流程短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A4A
2B5C
3B6C
二、综合题
7、(1)36%;5%;64%;95%
(2)雅鲁藏布江淮河珠江塔里木河
(3)外流;夏
课后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D6C
2C7B
3C8D
4D9A
5D10B
二、综合题
11、(1)略。
(2)400;季风;非季风
(3)长江;黄河;珠江;淮河
(答案不,黑龙江、海河等都可);
大;明显(大);夏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滚滚长江答案
课前预习
一、1、青藏高原
2、东海
3、6300
4、川;鄂;皖
5、横断山区;四川盆地
6、岷江;汉江;湘江;赣江;
7、宜昌;湖口
二、2、第一;二;水能;三峡段;金沙江段
3、葛洲坝;三峡
三、1、东西;黄金水道
2、7万;60%
课堂探究
探究一
(1)在图上标注略。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
(2)上游;湿润;丰沛;大;大
探究二
(1)增多
(2)乱砍滥伐;过度;水土流失;围湖造田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C4B
2B5B
3A6D
二、综合题
7、(1)见下图
(2)加固中游河段大堤;修建分洪工程;裁弯取直;修建水库
(水利枢纽工程);疏通河道;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退耕还湖等
课后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C7B
2C8A
3B9B
4D10B
5D11C
6C12C
二、综合题
13、(1)嘉陵江汉江葛洲坝;三峡;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2)江苏省(苏);江西省(赣);贵州省(贵或黔);四川省(川或蜀)
14、(1)见下图
(2)上;三峡
(3)减小;增大;上游乱砍滥伐,中游围湖造田,生态环境被破坏等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航道阻塞、洪涝灾害频发(意思相近即可)
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滔滔黄河答案
课前预习
1、巴颜喀拉山;青;川;渤海;二
2、河口;河口;桃花峪;桃花峪
3、龙羊峡;水能;洮河;
湟水;宁夏;河套
4、黄土高原;中游;汾河
5、华北;地上河
6、黄土;水土保持
7、修堤筑坝;小浪底
课堂探究
探究一
(1)源头;河口;河口;桃花峪桃花峪;人海口
(2)地上河;抬高;支流
探究二
(1)B大;中
(2)少;稀疏;C
(3)黄土;千沟万壑
(4)植树造林
课堂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4B
2B5B
3C6C
二、综合题
7、(1)青藏;渤
(2)黄土;植树造林,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3)太行;河北;山西;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课后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A7A
2A8D
3D9A
4B10C
5A11D
6D
二、综合题
12、(1)渤海
(2)青海湖
(3)河口;桃花峪
(4)渭河;汾河
(5)③;③河段所在的流域为黄土高原,土质较为疏松,并且该地区气候干旱,加之人们不合理的垦荒、放牧等,使得该地区植被稀少,夏季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因而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答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中的三点即可)
13、答案:(1)洮河;湟水
(2)略(注: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
(3)青海
(4)河南
(5)一;二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有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为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人说:黄河是一条害河,它在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泛滥,给黄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呢.
黄河流经地区,一般降水不足.黄河水,使一块块干涸的土地展现了生机.
黄河的下游早有"地上河"之称!那"地上河"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来,黄河中游流经支离破碎,土层疏松的黄土高原,支流也比较多.由于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一遇暴雨大量的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全世界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据观测,黄河仍以平均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上升高.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因为大量泥沙入河并在下游河道沉积.黄河泥沙百分之九十来自中游,因此,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关于黄河的谚语】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九曲黄河十八湾
说尽黄河只为水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天下黄河富宁夏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九曲黄河十八湾
鲤鱼跳龙门
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不到黄河心不死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黄河船夫曲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那艄公嗬呦来把船来搬。
【黄河的简介】
麓的玛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正源,黄河依次穿越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作词、冼》,慷慨激昂,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磅礴气势,历史源远流长。
黄河还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由于泥沙淤积,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的大部分河段里,河床都高于流域内的城市、农田 ,全靠大堤约束,因而它又被称为“悬河”。
黄河奔流在中条山与秦岭之间,东行经河南孟津。由这里距黄河30公里处,就是我国著名的都城洛阳。洛阳是中国古都之一。从东周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炀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等朝代在此建都,被称为“九朝古都”。
黄河为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黄河源头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余亚飞的《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精神:“黄河浩荡贯长虹,浪泻涛奔气势雄;石障山屏难阻挡,千回百转总流东”。黄河一路汹涌奔腾,锐不可挡,在山东注入渤海。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7毫米。 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
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黄河干流呈“几”字形。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0多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思考实践
正所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强化环境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的探讨有其必要性。
一、立足于教材,强化环境意识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增强课堂上的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进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下黄土高原的景观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该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导致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教学引导: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沟壑纵横,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分析具体的治理措施。治理的主要措施有,如,上游:建设大型水库;中游: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进行就导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等知识点的掌握,又切实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通过习题教学,渗透环境意识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环境教育,适时引导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强化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在这里我们通过案例说明一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举出以下各种做法中,让学生从中找出哪些有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哪些会破坏环境。
①若想吃得好,就吃蛙蛇鸟;②绿化荒山,鸟语花香;③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④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⑤吃饭要干净,筷子一次性;⑥要致富,大砍树。
教学引导与分析:蛙蛇鸟是野生动物,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们应该保护这些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不能吃它们;绿化荒山,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建造一个鸟语花香的生态家园;用剧毒农药消灭病虫害,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动物及人类,故该做法破坏环境;长期使用含磷洗衣粉洗衣服,造成水体污染,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发生赤潮等严重后果;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要耗费大量的木材,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树木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只能破坏环境。
三、利用社会实践,渗透生态教育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使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让学生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首先,在拟定计划前要对当地的生态状况进行调查或通过图书馆、到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咨询,也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或互联网站收集资料。
其次,让学生选择一个当地存在的问题后要详细写出具体实例和近些年来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收集和学习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知识,以便加深理解,进行评价并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结合当地情况,分析在生态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并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一、突出优势
1.重组结构,创新教材设计
本着创新教材设计、优化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八上新教材处理思路相对比较清晰,如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设置三节内容,即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很明显教材是从地形、气候、河湖三方面说明中国的自然环境,这样安排教材结构比老教材清晰、简单。其中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将老教材“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基本特征”两节内容揉和一起,编者的出发点不言而喻,将中国的自然环境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目的安排,新增阅读内容“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推移及其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水。接着新教材呈现“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内容环环相扣,成为新教材亮点之一。
新教材修订以八年级下册尺度为最大。八下“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为中国地理分区开篇,之后设专门章节分别讲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分区。四大地理区域中穿插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既有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必学的北京、台湾、香港、澳门,又有东北三省、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从而实现课程标准关于“此外,教材编写者和教师还必须从全国范围内选择至少五个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编写教材和组织教学”的基本要求。这些区域作为其中的一个自然或行政区域,在四大地理分区的背景下,有宏观地理知识作铺垫,学生学习会比较轻松,也利于深化对四大地理分区知识的理解。
2.情境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八下中国区域地理新教材编写的思路和七下世界区域地理新教材编写思路相同,由导学情境与区域主图和名片一起占据完整的一页,构成独具特色的“导学篇”。问题情境设置的基本策略是:选择一幅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画面,或提供照片,或给出地图或人物图像,以资料卡的形式提供材料,用简短文字叙述,自然地切入教学主题,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子目标题,突出区域特征
八下新教材中国区域地理每一节内容都设有子目标题。子目标题往往是对某一目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其很强的概括性便于学生理顺图文脉络,建构知识框架以掌握主要知识内容。虽然老教材编写也注意突出区域特征,但新教材处理更为明显。如关于每一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老教材专门用一目进行介绍,新教材则将各个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安排在导学篇中进行学习,每一节的每一目都以区域最突出特征作为标题。这对于感性知识较强而不善于逻辑思考的初中生而言,学习有关键词可抓,易降低学习难度。如八下“黄土高原”一课,共由四目组成:第一目“全球最大的黄土区”、第二目“水土流失严重”、第三目“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第四目“生机焕发的黄土地”。再如,“东北三省”一节,共由三目组成:第一目“冷湿的自然环境”、第二目“重要的农牧业基地”、第三目“转型中的工业基地”。每一子目标题都是对该目内容的高度概括,很好地突出了区域特征。
4.地理活动,关注探究过程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课堂活动设计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如八下“黄土高原”一节第20页新增设的活动“水土流失小实验”,讨论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笔者认为这一活动不仅是本节教材的亮点,更是必须重视的活动内容――地理探究活动。该活动通过三个对比实验,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强度与地面植被、降水强度、坡度大小的关系。该活动并未直接给出结论,需要学生自己探究发现。这类活动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更为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生成过程及探究意识的培养。
5.图片精美,承载信息丰富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能够承载丰富的地理信息。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重新绘制地图、示意图,使其更加科学、美观、形象,景观图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图像与课文结合紧密,起到以图引文、以图释文的作用,形象直观地反映和说明地理问题,对学生产生很强吸引力。八年级下册新教材这一特点非常明显。如“黄土高原”一节中直接提供有效信息的图表多达17处,其中第18页图6-3-1“黄土高原范围和地形”,可了解黄土高原位置,清晰找出黄土高原范围、流经该地区河流、所处地形单元等有效信息,利于培养学生读图素养以及获取信息能力。又如,第19页黄土地貌景观图和第21页黄土高原景观图,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特征,可为后面教学创设情境――“假如你生活在这里,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你会有哪些举措”,从而过渡到第四目“生机焕发的黄土地”的学习。
6.海洋国土,全面认识国情
八下新教材增加了“我国的海洋国土”一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它顺应时展,体现课程标准“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要求。同时也避免老教材中国区域地理只讲陆地区域,不讲海洋区域的局限。教材由陆地到海洋的编排方式,隐含了中华民族正在以开放的胸怀和气魄走向蓝色海洋,走向世界,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国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和国土观念。
二、不足之处
1.个别内容表述不够严谨
八下新教材第54页香港组成描述如下:“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组成”。这种描述会让学生产生错觉,即“香港只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而从图7-3-4“香港特别行政区”图上可知香港组成不仅有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还有周围200多个岛屿。教师新授课时应让学生明确香港的组成部分。
2.某些地方抢占学生探究空间
八下地理新教材编写有许多地方用文字形式直接给出结论,笔者认为这样做忽略知识的生成过程,也阻碍有效教学活动。如八下新教材“黄土高原”一节第二目“水土流失严重”,开篇即给出结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等自然原因,也受乱垦滥伐、过度放牧、陡坡耕种等人为因素影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是本课重点,也是组织学生从事探究活动最好内容,这样设计忽略知识生成过程。可做如下改动:在组织学生做完“水土流失小实验”,得出水土流失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后;呈现课本第21页图片:黄土高原景观图、干燥的黄土遇水后变为泥浆、延安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口头描述或写出黄土高原的外在特征;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究,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原因,可通过阅读材料帮助学生得出结论,体现知识的生成过程。
3.局部内容编排略显混乱
八上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二目编写,教材内容略显混乱,层次感不强。为了承接第一目季风气候显著,可这样编排:“季风影响下,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是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体现,人们通常根据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然后呈现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还表现在气温时空分布上”,紧接着呈现“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及其相关内容。“我国气候复杂多样还体现在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上”,可呈现教材内容与“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这样编排教材,内容紧凑、层次分明。
关键词:作品 风格 时代性 民族情感 地域文化 安塞腰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28-02
《安塞腰鼓》是陕西延安籍作家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1986年秋,当祖国上下为改革开放取得伟大业绩欢欣鼓舞之时,《安塞腰鼓》以其磅礴的气势,激荡生命的力量发表在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副刊上。这篇带着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朴实、厚重、火爆的文章陕西省,一时引起文坛的极大关注,被誉为“无韵之信天游”。
90年代以来,《安塞腰鼓》陆续被全国多家省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它的闪亮出现极大的推动黄土文学的繁荣,可以说,许多人知道并认识“安塞腰鼓”就从这篇散文开始的。它表现出来的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力量,宣泄生命涌动的炽热情怀,成就了其狂飙之风格。当然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其风格总离不了特定的历史环境、时代、地域和民族情感的哺育和影响。因此,我试图从时代、环境和地域及作家的创作动机、个性等方面对《安塞腰鼓》做一定位和审视,解读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以怎样的内容和主题存在和出现,取决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东汉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政局动乱、民不聊生,由此出现了诸如慷慨激昂的建安文学和以杜甫为代表的关注社稷民生的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同样,强盛的西汉和唐宋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由此也造就了代表中国文学的汉赋、唐诗、宋词走向鼎盛。“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解读刘先生的《安塞腰鼓》。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10年动乱的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声中,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政通人和,万象更新的局面。此情此景,成为激发、触动作者焕发创作激情的最根本动力,它转化成刘先生期盼已久,终日感悟又在“那一瞬间呈现理智和情感复合物的东西”,[1]这就是大气磅礴的《安塞腰鼓》。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黄土地作家,时代赋予了他一项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讴歌故土。作家用“安塞腰鼓”这种特定的意象来传达他对生活时代的审美感受,传达他对黄土地上质朴、厚重的生命诗意的理解。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酣畅淋漓的笔墨,表现安塞腰鼓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其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有力的节奏,炽热的情感,激昂的火爆的鼓点……如此令人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其本身已超过了一种地域文化所传递的信息,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坚强不屈、意气奋发、蓬勃向上的精神象征,更是古老的华夏大地在风雷激荡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发出沉重而有力的回响,成为一个时代催人奋进的号角。
法国著名学者伏尔泰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西班牙人,就像从他的面孔的轮廓,他的友善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国籍一样容易”。从这个角度来讲,刘先生本生就是“一个茂腾腾的后生”,是一个沾了一身黄土气息的作家。《安塞腰鼓》传达出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质朴的风格,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奋发向上,生生不息的个性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文学史上,历朝历代的作家共同创造了我们辉煌灿烂的文化,许多作家作品已成为世界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先生笔下的《安塞腰鼓》,无论从展现的题材内容、人文社会环境还是艺术表现手法,以及作品中浓郁的西北方言,都很好的秉承了汉民族文学的传统。我们能从这篇散文中很熟悉的读出汉赋的铺陈,唐诗的浪漫,宋词的豪放以及边塞诗苍凉壮阔的意境和古代将士精忠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安塞作为中国古代西北边关的一个军事要塞,历来战争频仍。作品中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联想到“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正是我们民族从奋起抗击外族入侵到争取独立解放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令人称道的是,刘成章先生不仅从民族文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秉承汉民族文学的传统,而且从长期意识的实践和积累中,把新时期彰写民族个性的散文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其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正是我们民族文学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俄国著名小说家果戈理说:“一个作家的民族性在于他具有的民族精神,只要他的感觉和他所说他的同胞的诗,仿佛正是他们自己这么感觉和这么说似的”。刘成章先生正是用“民族的眼睛”去看去写,《安塞腰鼓》所表现的浓郁的民族气息,激发了千千万万的同胞强烈的共鸣,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至风沙茫茫的毛乌素沙漠,南至关中平原之间这块广袤的黄土地便是陕北黄土高原,其山大沟深、沟壑纵横,自古以来就是远离繁华京都的荒蛮之地,但它是连接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战乱不断,外族入侵、将士戍边、移民垦荒,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汇合,形成黄土高原独具特色的文化。《安塞腰鼓》就是陕西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和符号,他与陕北古老的历史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古代与外族频繁的战争生活中,《安塞腰鼓》既是古代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们出征凯旋的欢迎曲,它充满激情与力量,雷霆万钧,具有极强感染力。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战争擂鼓鸣金的场面已永远的消失了,但这种具有战争生活血统的激情和力量的腰鼓,却深深的根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娱乐形式而代代相传。在发展过程中,《安塞腰鼓》与高亢嘹亮的陕北唢呐,粗犷豪放的陕北秧歌和信天游融为一体。可以说它是陕北高原雄浑刚健,野性大气和陕北人淳朴、厚重的鲜活意象。对于刘成章而言,他生长在这片土地上,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是再熟悉不过了。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他笔下的《安塞腰鼓》如“红豆角”、“老南瓜”泥土味十足;如山大沟深的黄土地,气势磅礴;如红高粱酿就的一坛老酒,醇厚而火烈。这种张扬的个性,宣泄生命的激荡,豪气勃发的激情,也只有在这块古老沉实、厚重博大的黄土地上才能发掘出来的元气和神魂。“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块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如此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作为一个本土作家,从他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黄土地和安塞腰鼓的无限向往与倾心爱恋。惟其如此,他才能写得酣畅淋漓,曲尽其妙”[2]站在这个高度上去看,我们也可以说,这是西北文学和黄土文化所具有的一个共性,而刘成章先生则是这个文头上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
有人说刘成章先生是陕北高原上的一位歌手,是因为《安塞腰鼓》是高原生命的一曲热烈的颂歌。也因为他以诗一般的语言,磅礴的气势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打开了一片更为广阔的而令人神往的视野,我们说它不仅仅是生命的赞歌。
参考文献:
关键词:谭盾;西北组曲;传统音乐;音乐元素;运用分析
1 陕北民歌――“信天游”
《西北组曲》在民歌旋律的移植上,直接借用了属于陕北民歌“信天游”里的《信天游》与《脚夫调》这两首乐曲。“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民歌的一种类型,又称作“顺天游”。黄土高原上的民歌体裁分为山歌、秧歌、小调及劳动号子。山歌又分为“山曲”、“花儿”、“信天游”等,然而就其内容与结构而言,这几种山歌常有相似之处。[1]“信天游”的特色正如其名称,是一种在广阔天地之间漫游的歌曲。过去晋、陕 人民传统上有“走西口”讨生活的习惯,这些外出的人们被称为“脚户”、“脚夫”或“赶脚的”。为了讨生活脚夫们常年奔波于荒凉空旷的山路,在行路中靠着一曲曲的山歌度过寂寞的时光,他们常年持续的传唱成为“信天游”的保存者与传播者,由于演唱者孤独的内心世界也使得“信天游”的音乐风格更具苍凉。黄土高原常年干旱少雨,风沙极大,地势广阔,河川的切割使得高原上有许多相对高度极大地谷沟。恶劣的环境造就了这个区域的人们刚毅、质朴且豪放性格,同时也使当地的语言与音乐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高低落差的巨大地势影响下,为了交谈清楚,陕北方言字调往往起伏大,语调常常拉得很长,惯用叠字或者衬字。同样,民歌在用字上承袭了方言传统,常带有呼喊式的长音、旋律富有激烈的跳进、带装饰音符。[2]此外“信天游”的歌曲以口头传唱为主,经常发生一曲多词或是近似的词但曲调相异的情形。
作曲家谭盾在《西北组曲》中直接连用了《信天游》和《脚夫调》两首“信天游”民歌:这两首民歌,在舞剧《黄土地》的配乐中也都有使用。这个曲调的民歌《信天游》常见的词除了“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你为什么要把那洋烟喝;我妈妈打我无处说,因此就把那洋烟喝;你妈妈打你不成材,露水地里穿红鞋”,另一个常见的歌词版本是“山又高来路又长,照不见哥哥照山梁;想你想你真想你,三天没吃半碗米,三天没见哥哥面,大路上行人都问遍;有朝一日见了哥哥面,知心话儿要拉遍。”[3]后者的歌词第一段被谭盾用在舞剧《黄土地》中被配上了电影陈凯歌写的《女儿歌》的歌词并由女声独唱,同时将这个曲调用在搭配舞蹈的部分,在《西北组曲》中除去了女声独唱仅仅留下音乐的部分作为第一乐章《老天爷下甘雨》的后半段的主体部分,并在第四乐章《石板腰鼓》前的引子再现此一曲调,以此达到回应第一乐章的效果。音乐调式主要以徵――宫――商――徵为骨干,上句结音在商,下句结音在徵,形成五度的音程关系;上句音符变化起伏较大,以上行四度大跳与下行七度大跳构成,下句则以级进为主。这在“山曲”《割莜麦》中也有类似的曲调。
《脚夫调》是“信天游”民歌中著名的歌曲之一,在许多探讨“信天游”的文章或是民歌曲集中都经常可看见它的身影。歌词主要内容是描述由于“走西口”所带来的艰苦,歌词主要从脚夫的立场出发,其中以“三月里的太阳红又红,为什么我赶脚人儿这样苦命”最为常见。《脚夫调》的记谱有许多种,但是大体来说变化不大。谭盾将《脚夫调》的旋律用在舞剧《黄土地》中翠巧的独舞中,管子为伴奏。而在《西北组曲》中,这个段落成为第一乐章《老天爷下甘雨》的一个段落,乐器则改为唢呐独奏。改换乐器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管子的音量较小音色较哀怨,较适合舞剧中翠巧纤细、受到迫害的形象,但是音乐《老天爷下甘雨》则没有此表现需求,从而显示出作曲家不同的艺术考量,并不是单纯的移植舞剧音乐作为独立作品。
2 鼓传统乐――安塞腰鼓
谭盾在《西北组曲》中,打击乐的使用尤其是鼓乐更富有特色,既有传统味道却又与传统乐吹打乐不同,当中第四乐章《石板腰鼓》击乐更是重要的灵魂角色。该乐章虽然是一个想象的完美情景,但同时也是作曲家本人受到安塞腰鼓实际启发所做的艺术选择。
腰鼓是一种民间鼓乐,通常一边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击同时变换队形,其中安塞腰鼓是当中极出名的一个种类。安塞腰鼓源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该地境内土地贫瘠沟壑交错,宋朝时取“安定边塞”之义将此处定名为安塞堡,由此可知此处在古代属于军事的险要地方。杜甫磅礴的边塞诗“焉得一万人,极驱塞芦子”就写于此地。腰鼓在古代战争中具有传递讯息的功能,因此安塞腰鼓的诞生于发展便被推测与当地的军事背景相关。此后安塞腰鼓逐渐提升为文化娱乐活动,成为节庆时一种民间广场上集体的娱乐性质表演。1942年延安与陕甘宁边区兴起了新秧歌运动,安塞腰鼓被视为农民的艺术而得到注视,之后以“黄土高原的珍宝”之美称被推广至中国各地。
安塞腰鼓的表演除了听觉的部分,视觉上肢体的舞蹈动作与队伍的圆形变化都是当中极具艺术价值的部分。由于演出时阵容庞大,在广大的高原上轰轰作响,配合鼓手有力的动作,构筑了安塞腰鼓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在电影《黄土地》与舞剧《黄土地》中,腰鼓的演出场景被喻为解放的象征。在《西北组曲》之中,谭盾连用了鼓面、鼓边与鼓棒互相锤击等不同的演奏方法,并且设计三人同时奏鼓与钹产生了类似鼓队的丰富音响。除此之外,谭盾在还借鉴乐传统鼓乐的群奏手法,这种奏法最早出现在他1983年的作品《鼓诗》中。在他后来为电影《卧虎藏龙》、歌剧《秦始皇》中都有连用类似的写作方法。
3 双四度结构――地方音乐特色元素再利用
陕北民歌的旋法中,最具鲜明特点的是调式主音下方四度音与上方四度音对主音的支持,构成了鲜明的四度跳进音程,这样的骨干音组合又被称作“五度三音列”。以《脚夫调》为例,其音阶属于四声徵调式,由fa-降si-do-fa构成骨干,并且以四度跳进为主构成旋律线。[4]这种以连续四度的跳进,或是双四度组成框架来构成横向线条,成为陕北音乐的一大特色。在《西北组曲》中,除了在横向旋律大量连用四度的结构外,也利用垂直的和声形式堆叠四度音程。以四度或其互补的五度作为和声的基础,在中国笙的“配音”中由来已久,利用这样的音响来为中国旋律搭配和声在中国新音乐中也有相当长的历史。在《西北组曲》中,作曲家大量利用双四度进行旋律骨干以及和声编配,同时搭配二度、七度等不协和音程,不但呈现出浑厚的西北地方风味,也避开了往常中国风味旋律加上西方三度堆叠和声的不协调。
4 民间风情的完美想象
《西北组曲》四个乐章连缀的重要骨干,就是对民间风情的完美想象。依序透过祈雨、闹房、爱情、腰鼓四个元素,串起整首乐曲。
这其中水是人类生存无法离开的要素,然而靠天吃饭却不一定总能顺利有雨,古时人们为求生存于是发展出祈雨的仪式。如《吕氏春秋・季秋记・顺民篇》就有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说,雨乃大至。”由此可以看出古时的祈雨活动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恶劣的生活环境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求。民间的祈雨活动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在黄土高原上由于经常长时间干旱无雨,因此祈雨的活动十分盛大。在电影《黄土地》中,导演借由祈雨的场面表达表现农民悲怆的呐喊与其精神的扭曲。[5]而以祈雨象征的蒙昧迷信在舞剧中仍被继续运用。但是在《西北组曲》中,民智未开的象征就与音乐无关。在《老天爷下甘雨》中我们更能够感觉到的是作曲家借由音响效果用以表现祈雨仪式的虔诚与神秘感。例如原来在舞剧中人声所呐喊的“老天爷下甘雨,轻风细雨救万民”在《老天爷下甘雨》中都改成了劳动号子式的呼喊。与前者相比较,后者将祈雨的意象描绘得更为抽象化,并且简化的音阶也更适于演奏者一边奏一边喊,同时将黄土地上劳动人民的内心情感刻画的更为突出。
“闹洞房”又称为“闹房”,在文献上称作“听房”、“戏妇”、“虐郎”。是中国传统婚俗中一个重要项目。据学者推测这种习俗可以追溯至汉朝。“闹房”的习俗与由来各地方各有不同,有些地区的“闹房”习俗过分轻獬野蛮,然而大体来说“闹房”是为了使新房热闹以求吉祥的活动。在电影与舞剧中,婚礼的场景都被用作传统封建压迫的象征,但是在《西北组曲》中,与婚礼相关的《闹洞房》却被赋予了单纯的热闹、活泼、喜气的色彩。这个乐章是由舞剧中的“憨憨、翠巧、头青”三人舞蹈的段落发展而来,在舞剧与音乐作品中都呈现了欢快的气氛。谭盾在这个乐章中设计了许多精致的演奏方法,利用滑音的起止时间与音高变化加上连奏或断奏的控制,共同刻画了一幅诙谐的场景。
“亲亲”一词常见于西北民歌中,特别是山西的河曲民歌。例如“想亲亲想得我手腕腕(那个)软,拿起筷子我端不起个碗。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乱,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蛋”、“想亲亲想在心眼上”,“心中的亲亲合不上亲”。等等。“亲亲”一词作为对意中人的昵称,而“想亲亲”顾名思义表现了男女之间对爱情、对美好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的深刻感受。谭盾在第三乐章“想亲亲”中借用了这种情感表现的意象,透过梦幻的音色与片状的音律营造了一种想象的罗曼蒂克气氛。
参考文献:
[1] 李雄飞.山曲、爬山调和信天游的共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2004(1):57-62.
[2] 王小平.论信天游的审美特色[J].交响,1999(2):69-72.
[3] 姚莉莉.从“信天游”透视陕北民间文化艺术的特征[J].黄钟,2003(4):48-51.
[4] 刘建峰.陕北民歌特征旋律初探[J].延安大学学报,2004(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