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职业道德教育

第1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Abstract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mo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school, vocational school moral education is needed to achieve the aims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needs of students, but also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today'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particularly tense situation,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It permeates from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industry requirements, students self-education capac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views.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nurs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specific embodiments start on.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各类职业的人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其实质就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职业要求。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只适用于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只能在被职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护士职业道德是在一般职业道德基础上根据护理专业的性质、任务,以及岗位对人类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是护士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病人与护士、集体与护士,以及社会与护士之间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与形成,是目前学生必备的素质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1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疗质量

护理专业学生从在学校学习到医院实习这个整体阶段,是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有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对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管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方面成长,从多个角度在心理素质和行为操守方面顺利完成一个职业角色的转变。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成熟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进而指导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实践。

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以医疗卫生行业为主,大多数在县市级以上单位就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的护士职业,在医务人员中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有很大的工作量,涉及面广,较强的专业性。病人从进入医院到治疗好后出院所需的各种治疗大约90%都是由护士配合医生执行完成。护士道德修养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所在医院的医疗作风。这就要求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不断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护理工作,端正学习态度,才能提升护理技能,全身心为病人服务,从而提高到医疗质量。

1.2 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直接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

现阶段,医患关系尤为紧张。特别是在县市级医院,患者对医务人员不信任;级别高一些的医院,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而且要求护士的亲和力。患者在患病就医住院期间,感情比较敏感脆弱,希望能尽快得到治疗,且想得到服务优良的诊治服务。这期间,护士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其着想,充当其家人,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充满关爱,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病情,积极配合治疗,自觉行动,营造和谐的、融洽的医患关系。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医学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一旦选择从事医疗事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根据某医院对日常投诉的问题统计后发现:医院的服务问题占80%以上;而对医疗费用、医疗技术等问题,不足总投诉的20%。由此可见,产生医患纠纷的根本原因在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态度、沟通等方面。为更好地让学生知道胜任工作的前提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校期间,就必须重视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2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在我院,职业道德教育与学生的职业规划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对五年高职的学生,此课程教学多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岁,授课方式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为主。

五年高职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专业学习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有的甚至还不真正了解其专业特点,以后从事的工作性质等。德育教师虽然有较为丰富的职业道德理论知识,但对护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在认识上尚有欠缺,不如医学专业教师理解医疗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因此,德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时会令学生反感、厌恶甚至排斥,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大降低。现阶段,职业道德教育多为课堂教学的模式,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课本上怎么说,老师就怎么讲,大部分学生,很少亲身实践。而对三年制的大专生,年龄均已18岁,没有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在其他护理人文教育中涉及而已。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职业道德教育课的考核方式主要还是以书面考试为主。一张普通的试卷、一个分数就考核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结果。学生以为只要是考试及格了,就说明其已具有职业道德,就符合作为护士的要求了,却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真正的意义。

3 提高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3.1 加强职业道德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

某些高等职业院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归在思政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不适应现在的职业道德工作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不够专业,任课教师中大多由政治课教师兼任;相比专业基础和技术课程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参加实践机会少,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也不多;缺乏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对学时较多的五年高职学生,由于其年龄较小,职业道德课程的单独开设,就是为了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而此课程归到思政部,客观上看,职业道德教育仅仅是职业道德课任课教师的职责,其他基础课、专业课教师、行政教辅和管理人员似乎都不在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之内。事实上,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思政老师的职责,更需要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紧密配合,更受环境的影响。教师也有职业道德,在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观,在给学生讲授职业道德理论的时候,更应通过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教师是怎样教书育人,从而让学生也明白自己将来的职业道德,让受教育者从心底接受道德教育。

3.2 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专业课教师在其学习期间,到医院实习过,对医务工作有一定的了解,更应参与到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平时的授课中,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出发,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涉入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在专业技能培训时,严格要求学生在技术上要做到精益求精,科学作风要严谨,爱岗敬业。例如:在训练学生无菌操作时,先要给学生讲明为什么要有无菌操作,操作不当会带来哪些严重的结果,再细致地讲解、示范无菌操作过程,对学生操作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在操作中的严谨态度和关爱保护患者的观念,这样在学生进入真正的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操作,具有责任心。每门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不相同,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自己授课内容巧妙安排,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使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做到从学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堂到临床实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3.3 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

第2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1.借鉴他国理念

旭川医科大学以三点为学校的主要教育理念,一是,培养具有丰富人格、广阔的视野、对生命、尊严、伦理观有高度理解、拥有高度知识技术的医疗人员和医疗研究者;二是,培养对地区医疗、地区福祉有贡献的医疗人员;三是,为培养通过教育、研究、医疗活动对国际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医师或者看护师而努力。札幌医科大学以三点为学校的教育理念,一是,为培养拥有丰富人格的医疗人员而努力;二是,对每位北海道住民的医疗服务都要全身心的投入;三是,探索国际化、尖端化的医学研究。冈山县立大学福祉学部的教育理念,为地域社会人们的健康和福祉作出积极贡献,乐于助人,以培养健康福祉相关全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比三所学校,隶属日本政府的国立大学教育理念广泛,注重培养综合性全面性护理人员,并且注重整体的发展力量;公立大学的护理教育理念更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保证满足不同类型护理对象的需要;冈山县立大学福祉学部虽没有具体的教育理念,但是对护理人员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硬性要求。随着护理服务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培养综合性护理服务人才,注重护理服务人才的社会属性和集体意识”成为了日本护理服务行业的基本理念。“以日本全体国民均为被护理服务,在所有人拥有‘人的尊严’的情况下,按照其意志自由生活,对其自主行为进行援助”成为当今日本护理服务业的主题。

2.教育理念转化的创新(学生素质提升)

初次培训,培训地点的前辈们首先会为护理服务人员讲解“6K”的内容,即,累,脏,高危,没骨气,相貌丑陋,工资薪酬低,扩大了从事护理服务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不被善待,如:护理服务对象的不合作,护理家属纠纷,新人不被重视受欺负等,告知新入行的“护理菜鸟”们护理服务的艰辛的同时,为他们做好“告别昨天,思考明天”的思想、身体、心理准备。方便以后的培训中,通过宣传护理教育理念、护理服务的内容,让所谓的“护理菜鸟”领会护理理念从“身”到“心”的转化,达到从照顾护理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转化为慰藉护理服务对象的心理。

3.护理服务理念的特点(来自对象需求;来自队伍认同;来自沟通桥梁,“信念桥”;“信任纽带”)

对待护理服务对象,护理服务人员采用“面对面微笑”、“事事的人文关怀”、“鼓励式护理模式”的护理服务理念,如: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饮食习惯设置饭食;购买赠送服务对象喜欢的礼物;早晨主动问好;护理服务前细心讲解;特殊护理服务时耐心鼓励;定期检查后慰问身体;如:对完全可以自理的老人们,不拘束他们的活动,不限制他们的自由的“面对面微笑”的护理模式;对部分可以自理的老人们,鼓励他们自主自立生活,最大限制发挥他们的残存功能的“鼓励式护理模式”;对无法达到自理的老人们,不歧视不忽视,悉心照料,用微笑、语言、行动来抚慰他们的内心,使其拥有自信,真正达到“事事的人文关怀”的护理服务。从“满足其渴望”、“安慰其痛苦”、“保护其远离恐惧”、“维护其尊严”、“尊重其行为习惯”等方面让护理服务人员在日常的护理服务中深刻体会对象的需求,并使之时刻可以感受“人文关怀”以及“互信互爱”的护理服务理念。

二、日本护理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变革

日本的护理改革经历过诸多措施,日本护理服务始源于1885年,日本成立了第一所介护学校;1899年提出了助产士规范;1900年进行了第一次介护士资格考试;1915年规范了介护士招聘原则;1927年日本大学设立介护相关课程;1929年成立日本第一家介护士协会;1946年建立新的介护教育体系,并且成立了“助产士介护士公卫协会”;1948年首次确立“公共介护士助产士”职业名称;1950年在短期大学内开设介护课程;1965年立法规定介护士每月夜班数不得超过8天,强制要求两人或以上介护服务人员共同劳作;1979年日本大学设立介护相关硕士课程;1988年日本大学大学设立介护相关博士课程;1990年日本将5月12日规定为“护士节”;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成立“灾害护理”介护人员小组,从县府道都开始实施具体细则;2005年日本为了女性弱势群体,开设硕士级女性保健和助产专业的介护服务。

1.护理服务教育配套设置

(1)护理学校课程设置

2013年为止,日本已有专门的介护福祉士学校378所,大学有专业的介护课教授和材,介护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社会福祉、高龄者介护、福祉情报、生活支援、精神保健、人间关系与交流等专业性课程。此外还设有介护学习、介护演习、模拟等科目。学校介护相关课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设备,介护的练习用具种类很多,如模拟人形,注射器具,紧急抢救器具等护理相关仪器。另外还设有上机操作课程,电脑中不但有介护相关的选择题和判断题,还有模拟操作系统,让同学学会应对护理服务对象的紧急抢救、突发问题,更是为了培养全面化综合性的介护服务人才。

(2)护理服务人才培训设置

日本护理服务人员的培养主要来源于两种方式,一是护理学校的培养,二是护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组织内的转化。初中毕业生考入县准介护学校学习2年到3年,毕业后可以称为准介护士、助理介护士;任职数年相关职业后,合格通过国家考试,则拥有“介护士”资格,可持证上岗。另外,高中毕业后考入介护学校,毕业后经国家考试,合格后可以聘用为介护士。保健护士或助产护士需修满国家级介护学校的学分且毕业考核合格后,经由1年的专门课程学习,参加国家考试合格,则可以成为“保健介护士”或“助产护士”。

2.职业道德的构成内容

(1)介护课程人性化改革中的道德规范教育

日本1886年于东京成立了第一所介护学校“有志公立东京病院看护养成学校”,从国外高价聘请留学生前往学校进行教学,同时派遣留学生和国外进行友好交流访问。以此为开端,日本介护学校通过从“以人为本”-“人文精神”、“临终关怀”-“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其间,历经三次“介护课程改革”,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护为本”、“建立互信”的人性化理念发展。1951年,日本文部省统一护理机构,护理学校的介护教学规定,同时以此作为介护资格考试的标准。1968年,日本开展了第一次介护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课程中添加了介护伦理课程和介护学总论,增加了伦理课程教学,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对护理服务的认识。1990年,日本文部省对护理课程进行了第二次改革,着重培养护理服务人才的专业护理知识,加强学生对高龄者介护中预防疾病,健康常识,日常保健的掌握,一方面将高龄者介护从成人介护中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提倡学生培养对“人文精神”的重视。1997年,日本文部省进行了第三次护理课程的改革以培养对护理服务对象“保证其权益和利益”、“维护其尊严”、“尊重其行为习惯”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职业装饰与护德融合

一是“帽子”仪式。在日本,准介护士通过考核,晋升介护士前,都要参加统一的“帽子”仪式。仪式通常在完成护理学校的课程后,即将前往护理机构、医疗机构前举行。护校学生身着白色裙装,白色围裙,手持白色蜡烛,在会议礼堂由护理机构、医疗机构、日本卫生部以及护理服务部的相关主要人员为其带上白色的“护士帽”。通过在南丁格尔肖像画前宣读誓言,表明今后作为一名护理服务人员在护理服务中的“思想道德准备”和“严守护理服务理念”的态度。二是职业着装等细节要求。在职业服装上,日本护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都是有统一着装的要求,如:机构内的护理人员和料理服务人员要求统一着浅色上衣和裤子,多为白色、有些为浅蓝色或浅绿色,统一规定的鞋子,无跟防滑防水,指甲长度不可以涂抹指甲油,不允许佩戴耳饰和项链,不可化浓妆,不可披头散发;料理服务人员则要求更加严格,如:佩戴统一头帽,系白色围裙,通勤前用专用洗手液、洗甲刷进行手部清洁后用酒精覆盖手掌,采用计时每20分钟用酒精对用具消毒,每30分钟再次清洁手部。在细节上保证护理服务对象的饮食卫生,同时用具体行为表示对护理服务对象的尊重和负责。三是胸口名牌的要求。护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等都要求护理服务人员在胸口处别上名牌,颜色大多是白色的,上面标有名字的汉字,汉字上方用大黑体字标明名字读音的平假名,如果名牌出现破损,会被要求立即更换。另外,向初次见面的护理服务对象介绍自己时,护理服务人员会用手指着名字,慢慢的告诉护理服务对象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会编一些好记的顺口溜以方便对方对自己名字的记忆;后期的多次护理服务前,护理服务人员也会在护理服务前再次告知对方自己的名字,不会将护理服务对象置于尴尬或是觉得自己无用处的地位。

(3)岗前研修与护德教育融合

一是,学校组织的岗前研修指导。对于即将毕业参加就职的护理服务人员,正式上岗前学校会组织毕业生参加岗前指导的座谈会,在会上再次确认护理服务人员的心意,思想上是否已经完全做好为护理服务对象服务的准备,内心是否有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护理服务人员思想觉悟等岗前研修教育。二是,就职地开展的岗前研修教育。通常的护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会为即将上岗的护理服务人员准备好研修人员手册,手册的第一页通常会是机构的护理服务理念和行为守则。同时,在实习期间每天上岗前,都会一齐宣读所在机构的护理服务理念和行为守则,表明当天以手册上面注明的条例为标准实行所有的护理服务。

(4)社会公德教育向护德教育的“自然转型”

在日本,学校、医疗机构、企业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责任”、“道德”、“善”等相关的教育,但是从幼稚园开始的义务教育中,学校的课程设置、组织的课外活动、教师家长的以身作则中,这些社会公德教育可以说处处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体现。护理服务职业道德的教育,也是同样是是对护理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

三、护理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的配套因素分析

1.义务教育的配套

(1)身体素质教育培训

在日本,学校很注重培养小孩子的身体素质,经常会看到小孩子们排成队,穿着运动裤在操场上跑步。日本每个孩子从小开始冬天就穿的很少,成长过程中被教育不怕冷,多运动,吃苦耐劳,而且无论季节,所有人都必须穿短T恤和运动裤上体育课。同时,学校还会在秋冬季节进行马拉松长跑,强制要求同学们参加,马拉松最后两名则负责清扫学校的游泳池以作为惩罚措施。

(2)心理承受力教育培训

除了身体素质锻炼,心理承受能力也是教育培训中的重点。日本早在幼稚园开始,定期保育员就会带着小孩子们乘大巴去游玩,过程中锻炼孩子们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能力。不同于中国儿童被精心呵护的不同,在日本,小孩子普遍都是从小自己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购物、做家务,上学的途中也很少见到家长背着书包接送,这样锻炼的背景下,日本儿童从小就独立性很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他们的生活费就不再依靠父母,通过打工或奖学金的方式来获取金钱,通过自己的劳动和能力来赚取日常的生活费用。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自主自立的行为理念,无论对与错,行动中学会自己为自己的行动承担“责任”和“后果”。

(3)习惯教育理念培训

在日本从幼稚园开始,老师就开始向小朋友们灌输诸多的“习惯”的教育理念。一是垃圾分类教育。日本在垃圾回收上面十分仔细,如果不按类分好严重的会面临巨额罚款。垃圾按不同种类分为可燃垃圾,如:生垃圾、一次性垃圾、皮革制品等;不可燃垃圾,如:塑料、尼龙、泡沫、玻璃等;资源垃圾,如:衣服、家用电器、被子、家具等;粗大垃圾,如:体积在一立方米以上的床、沙发等。垃圾按不同日期分别进行回收,如:一星期两天固定回收可燃垃圾;一月两天回收不可燃垃圾;星期二回收资源垃圾;粗大垃圾的则要进行回收,事先电话预约,等待回收人员上门来取,同时也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这种做法一方面是让孩子们从小懂得爱惜物品、不随意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大人们以身作则,孩子们在大人们的榜样下规范行为。不同垃圾用不同的垃圾袋和不同的进行分装,如同时,垃圾分类方法也是不可忽略的,如:纸质的牛奶盒需要剪开洗净晒干后用塑料绳子系上整齐摆放;饮料瓶需要将瓶盖拧下单独放进垃圾袋里面,瓶身的包装纸则要撕下,并用水将瓶子冲洗干净,将瓶子踩扁后放入指定回收箱;玻璃等边缘锋利的物品,需要用牛皮纸包装用胶绳缠好好后放入相应分类的垃圾袋。老师经常会采用学生与家长参与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实际动手操作,严格按照规矩进行清理和分类,从细节上领会“不给他人添麻烦”、“为他人考虑”,行动中体现着人性化的理念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习惯教育理念。二是餐桌教育。在日本的学校里,老师会关于用餐进行分工,一部分同学一组穿着白色的料理服,带料理帽和口罩,负责领取牛奶;一部分同学一组帮助学生分饭,学生会自发排队,领取饭菜后,对分饭的同学点头表示感谢;一部分同学一组负责饭后清理餐桌、搬运料理器具、对垃圾进行分类统一收集在相应的回收箱里面。这种餐桌教育,不但增强了学生们对于环保的意识,树立了自信心,更是对独立意识的培养。

(4)素质教育的培训

在日本,特别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感恩,尊敬,关爱,谦逊等美德从小伴随小孩子们的成长,如:吃饭前将筷子平放入拇指与食指间说“我要开动了”,饭后说“多谢款待”,这种举动主要是表达对神明的感谢,让自己可以有温暖的饭菜食用;经常对父母亲说“谢谢你”、“我爱你”,学会从内心自发懂得“感恩”。上学或通勤途中在十字路口会有指挥的志愿者在他们微笑的说“请走好”后,同样用微笑回答他们说“我走了”;遇到道路修理会向工作人员点头示意并且说“辛苦了”,这让他们懂得“尊敬”。路旁遇到行动不便或是身体不自由的人们时,会主动上前进行帮助;遇到他们困难的时候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这让他们懂得“关爱”。一条道路上两方都有人需要通过、双方需要开门时,都会点头示意主动让对方先行;不小心冲撞到后无论谁对谁错,双方都会说“对不起”、“没事吧”,这让他们懂得“谦逊”。在这些美德的熏陶以及父母亲人周围的自然和生活环境的作用下,从小孩子们会养成好习惯,这种社会公德的教育会伴随并在小孩子们长大后作用其一生。

2.立法支持的配套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日本先后出台了有关社区养老的法律与政策近十部,这些法律构成了日本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系统。1959年日本出台《国民年金法》,明确所有老年人的养老金的法律保障途径;1963年《老人福利法》,明确了居家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的结合模式;1982年《老人保健法》,明确老年看护内涵、基本护理程序;1987年的《社会福利士及介护福利士法》;1989年《推进高龄者保健福利及其10年战略计划》再次明确了社区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地位;1992年《福利人才确保法》作为社区养老服务持续发展的保障,从法律上对福利人才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保证了社区养老服务的人才供给;2000年出台《介护保险法》,强制要求40岁以上日本国民参加养老保险,并明确了老年福利性护理服务、全民保健服务、医疗护理服务的基本政策;2010年公布《21世纪复活日本的21个国家战略项目》,其中医疗和介护产业便是其中之一重要项目。

3.护理保险制度配套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是以老年人的自理援助为主,共同连带为理念,通过全民的相互援助,实行对老年人介护的强制性制度。2000年的《介护保险法》大大的解决了老年人们的后顾之忧,它规定年满40岁的日本公民都要交纳保险费以解决年老后的看护问题,所在的地方政府充当责任人的角色。其流程首先要到当地政府交申请,行政机关通过调查、确认需要介护的程度,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额的保险赔偿费。老人们可以用这笔费用自由的选择养老机构。这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不但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更减轻了财政负担,又引入了市场,极大程度的促进了工作效率和提高了服务的质量。

4.护校与养老机构的沟通配套

日本的介护学校重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全方面协调能力的培养,书本教育中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实践中边讲解边示范。包括:不同介护程度的老人洗澡、移动老人、口腔的护理、臀部的清洁护理、项部按摩、切开颈部气管等的急救措施等。这种实际操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脱离书本的知识,更容易迅速理解和掌握,同时缓解了老师们人手的不足,又减轻了当值介护士的工作量。

5.老年用品设计的熏陶教育的配套

高龄者的增加为老年商品市场带来了商机,更多的领域出现了专门为老年人生活增加便利的产品。介护学校首先以幻灯片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各种老年用品,其名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清理方法,维修方法等。其次,采用实物认知的方法,对比图片面对面教学,充分了解老年用品。最后,进入到与学校友好关联的护理服务设施中实际操作,进一步通过观察加深老年商品对学生们的认识及理解,并通过实感,以此加深学生们对于即将成为介护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以及责任感。

四、日本护理服务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岗位规范对我国护理产业的借鉴

1.日本借助法律保障护理产业的正确运行以及介护人员的权益

日本通过《社会福利士及看护福利士法》(1987年)、《福利人才确保法》(1992年)的法律规定,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保”、“立法可行”,对福利人才的培养及其应有的经济、社会地位予以保障,保证了护理服务产业的人才供给及其维权措施。

2.学校中设立专业,灵活性和统一受教的相互结合

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培养全面型护理人才,技能型人才,课本与实习教育相结合,加深护理服务人才对护理教育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动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对于短期的介护人员对其进行培训以降低人力资源,丰富的实践课程以培养介护人员素质及自身能力。从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道德品质修养,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

3.明确护理服务奖惩措施及管理程序

一是明确奖励措施。对于从事老年护理服务工作5年、10年及其以上的诚信护工、保姆等灵活就业人员,每年给予公开的社会奖励,包括物质奖励等,引导和维护护理服务队伍的稳定;二是监督、检查护理机构内部的自律、他律、互律措施,以及运行机制、惩罚体系等是否违德、违规、违法;三是鉴于60岁以上老年护理对象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现状,为保障其权益最大化,应规范我省老年护理服务中的社会监督程序,明确社会居民、各类社团等所有社会主体都有权利举报老年护理服务中的不法行为,对举报者要有物质奖励,对于欺诈、虐待行为要有严厉的制裁手段等。

4.推行护理服务个人信用档案管理

第3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1.1形成崇高的护理职业思想

形成较强的职业自豪感、荣誉感并献身护理事业是护理人员崇高的职业思想。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分工更细、更复杂化和科学化,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护理职业素质,因此,能成为一名护士应感到光荣和自豪。只有形成崇高的职业思想,才能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热爱护理职业、真正爱护并尊重护理工作对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护理事业之中。

1.2规范护理职业道德

南丁格尔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她强调护士应由品德优良、有献身精神和高尚的人担任,并且要有良好的教养、进取心、思维敏捷、判断力强等条件才适合成为护士。从南丁格尔创立护理专业之日起,护理工作便与人道主义精神和体贴患者、关爱生命的职业道德密切联系在一起。护理职业道德是在护理活动中所产生的护理意识现象和用于调整护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突出“患者第一,患者至上”的准则。建立和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做好各项护理工作的基础,它可以促进护士与服务对象、患者家属、医生、其他护士、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信任,使护士能发挥在医疗服务体系中人际枢纽的作用,协调好各种护理人际关系,相互配合,为解决服务对象的护理问题发挥作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1.3加强职业道德责任感和事业心

道德责任感和事业心是紧密相联的,它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内心信念和道德情感的支配下,自觉履行对社会、对人的责任。护士对患者负有重大责任,他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在护理工作中,每一项技术操作都可直接反映护士的责任心。如某医院有一名护士因责任心不强,在给患者静脉注射时,把氯化钾误当作葡萄糖给患者注射,造成了重大事故与恶劣影响。可见,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牢记护士的宗旨。在工作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对患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2培养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

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性格是护士实施整体护理重要的心理基础。护士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其家属有直接的影响,护士积极的情绪不仅能调节病房和治疗环境的气氛,而且能坚定患者的信心,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当然,护士也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这就更要求其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一名合格的护士应该对患者诚恳、正直、热情;对护理工作满腔热情、认真负责、沉着冷静、干净利索、作风严谨;自己应当开朗稳重、自尊大方、自爱自强、充满活力。

3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1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人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才可从患者身上获取有关资料,对预测和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和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和需要、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对一位可能发生休克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有计划地密切观察休克体征,如发现患者脸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就要警惕休克发生的可能。

3.2准确的记忆力

护理工作者还要培养准确的记忆力,这是因为护士要严格执行医嘱,如打针、发药、量体温、测脉搏等都要求数量化和准确,一旦记忆不准、发生数量差错,轻则贻误病情,重则造成严重的责任事故。面对众多患者,他们的病情不断变化,护理计划也不断改变,用药品种及数量也经常改变,一旦相互混淆,就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3.3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护士在工作中不会把医生的医嘱当成“金科玉律”,而是先按医生的思路去思考,然后在病程的动态变化中发现问题,运用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当前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中,更加要求充分发挥护士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

4具有娴熟的技术,使用积极美好的语言

第4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一、中职护理学生的专业素质现状

1.厌学心理

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厌学心理和情绪较为普遍。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文化基础比较差,选择该专业只是迎合亲戚朋友的要求,再加上之前没有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导致其对护理专业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课堂学习气氛低迷。

2.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

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匮乏,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适时领会和理解课堂知识,课后不愿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如此一来学生的基础知识更加不牢靠,更讨厌学习书本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动手操作能力,长此以往,部分学生开始排斥学习,轻则不断参加课程补考,重则直接辍学。

3.动手操作能力低下

医疗行业对护理人员的操作实践技能要求很高,学生需不断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大量进行某些技能环节的强化训练。但目前存在的现状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低下,距实习要求相差甚远,无法达到行业要求,难以成为具有扎实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的作用

1.开展技能竞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能力评价是职业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其理念与实践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意义重大。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技术水平,把技能竞赛有条理有秩序地融入到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进行加强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将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进而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2.开展技能竞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o理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众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点,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直接关系着我国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更影响着护士与患者关系的发展和护理服务的质量。参加技能竞赛同时能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中,可以改变以往不严谨的操作习惯,强化操作规范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为学生提升技能水平和深化职业道德素养的养成提供先决条件,对学生今后的求学和工作大有裨益。

3.开展技能竞赛,锻造学生个人素养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相互理解减少,医患矛盾包括护患矛盾渐趋紧张,同其他专业相比,护理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更高的个人素养。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学生们能够从中学会相互尊重、自觉地承担职责和责任,将集体荣誉放在首位,从而锻炼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团结合作的协调能力的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所涉及的学科内容为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一个施展平台,通过接触不同的人群去学习如何与将来所要面对的病患进行沟通、交流、交往。职业技能竞赛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培养健全的人格,同时可激励学生们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合作,为将来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知识在更新。中职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发挥了其发掘和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功能,更开始实现其发展,强有力地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进一步提高了中职学生的专业素质。我们应利用职业技能竞赛的积极作用,继续实行“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护理专业教学模式,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水准,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护理专业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医院的一切工作以病人为中心。用文明的语言,热情的服务,良好的医德医风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是医务工作者的中心任务。有一位护理专家曾说:“护理,是科学、艺术和爱心的结合。”临床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无疑会对护生起到示范作用,带教教师在带教中表现出的强烈责任感,无疑会使护生从中受到感染与教育,从而提升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人格、心理的全面发展。护理职业道德修养在医疗道德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护士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以及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和主观上的护理职业道德认识与客观上的护理职业道德行为的统一[3]。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道德信念与道德品质,影响并决定着护士对待护理工作及病人的态度,影响和制约着护士的行为和护理质量。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社会地位的前提。而护生良好的道德一旦形成,就能学会换位思考,把病人当亲人,学会控制自己的个人情感,树立病人利益高于一切,医院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理念。

2促进护生职业行为的养成

国内知名教育家杨叔子院士曾说:“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学问。”在我国古代,先生对自己的弟子,除传授学问之外,常常授之以为人之道[1]。用今天的话说“,德艺双馨”才是衡量良师的重要标尺。带教教师只有以身示范、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带教教师要掌握护理专业知识,领会教学大纲和护士的精神实质,熟谙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有价值的案例教育和影响学生。带教教师较高的学识素养能促进学生实现他们的理想。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影响护生的精神状态与思想品质,也影响着护生的职业行为[4]。它能引导护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对他人、对社会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自主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护理活动中造就护生的素质,教会他们如何去关心、爱护病人,而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为护生树立了行为榜样,规范了护士的日常行为,比说教更具说服力。

3促进护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临床带教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可以帮助护生“文以化人,德以修身”。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演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因此,护士的人文知识和修养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文化底蕴深厚、道德修养完美、个性人格健全、理想追求崇高、人际关系和谐。人文素质的提高是促进护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护士的全面发展单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文化素质来完善其职业素质。在我国现行护理教育体系中,护理人文教育滞后,各级各类护理院校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开设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且课时量少,学分比例小,师资力量薄弱。为了弥补这个“先天不足”,临床带教教师必须做到集专业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于一体,并使二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帮助护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和谐的护患关系要求护生树立为护理事业而奉献的人生目标,要有为病人竭诚服务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有南丁格尔那样的人格魅力,要展现“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只有这样,护患关系才能和谐。临床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帮助护生树立“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做到语言文明、动作轻柔,学会换位思考,多与病人及其家属交流,遇事不浮躁,度量要大,学会宽容,笑容要多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白衣天使”。(本文来自于《卫生职业教育》杂志。《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4促进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提高

护理工作很辛苦,而且充满挑战。它的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护士的倒班制,使其常感身心疲惫。有的病人因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感情和意志较脆弱,常会将疾病痛苦所造成的怨恨迁怒于护生。这时护生就需要用良好控制力来调节自身情绪,不能与病人发生正面冲突,应换位思考,以体贴关怀入手,耐心说服、劝导,以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护士面对的是生命机体,每个生命都值得敬畏。病人是弱势人群,关爱生命,善待病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因此,临床带教教师更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精神来要求自己,也要以此来塑造护生。

5促进护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第6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护理;就业问题;思考

高级护工作为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其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只要学生做到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到工作岗位中一定会脱颖而出,就业问题也不复存在。需要的是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达成就业目标,只要确立人生目标,再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就能够实现最终的目标。[1]下文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一、高职教育形势分析

(一)明确就业动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虽然这句话用于军事方面,但是清楚地分析当前的就业需求会对就业率有显著的提升。高级护理职业是当前较为抢手的行业,作为稀缺人才,学生应该抓住就业趋势,选择好专业,做好今后的学习规划,学习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扎实基础,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明确就业动向,把握当前形势。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前很多高职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尤其作为当代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是迫不得已选择了高护学校,勉强毕业之后,更是对前途无限的担忧,每天没有明确的目标,心理承受能力较小,承受不了压力,尤其面对就业,很多用人单位对于学历的要求很高,加之很多学生好高骛远,所以无法选择最佳的工作。[2]总是生活在理想和幻想中的学生,一直在家长的羽翼之下,从来没有体会过生活的压力,所以在校期间,教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让高职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思想。

(三)实践教育的安排

当前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使学生对今后从业的事项有更明确的认识,也可以对今后的业务更熟悉。学校可以与当地的一些机构合作,让学生事先对今后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足够地熟悉以及熟练整个业务过程,才能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有一定的优势。教师也要时刻树立学生的就业信心,要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当前国家护理人才的稀缺,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最终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二、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一)就业课堂的开展

高职学生大多从小处在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对压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非常弱,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人格是当前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学校应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课堂以及心理讲座,为今后学生更好地工作奠定基础。就业课堂的开展也是十分关键的,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学生自主进行未来的职业规划,制定职业目标。

(二)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教育当中重要的一点。当前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前通常处于迷茫状态,对外面的世界不闻不问,而在即将面临就业时又一头雾水,这是非常被动的,所以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鼓励并且引导学生为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3]当前学校缺乏专业规划人员,教师的素质也有待提升。学校方面需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们也要时刻关注当前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借鉴教学经验,时刻让自己保持最佳的教学状态。

(三)个性化教学模式

当前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习能力。目前可以进行远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等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游戏,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高护是当前比较稀缺的,但是很多学生对其没有合理的认识,导致就业人员缺失。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职人员,首先需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明确职业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确今后的职业意义,正确面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秉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时刻提升自己的思想。只有对专业认同,才能为职业生涯设计比较实际和清晰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向俊蓓.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6(7):70-71.

[2]邵路才,孟德喜,陈建松.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今日湖北旬刊,2015(11).

第7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 妇产医院; 护士长;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6(c)-0161-02

伴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和患者健康观念的不断转变,妇产科优生优育观念逐渐深入,妇产医院患者对于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努力营造妇产医院专业和愉快的护理环境,切实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属于护士长在护理管理期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护士长的管理工作需要很强的综合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并且会牵涉到医院护理团队的建设和专业护理流程和技能等各个方面个因素[1]。妇产医院护理工作具有夜诊急诊较多、周转比较频繁、病情发展快、护理量大和工作预见性较差等诸多特点,因关系到孕妇以及胎儿的性命而成为护理工作的难点。因很多情况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在妇产科令患者不满意的情况时常发,有时还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因此患者以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产生了非常不满意的情况,情节严重的就会发生医疗事故以及医患护患纠纷事故等[2]。其为妇产医院的护理管理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同时也促使护士长去实施更积极、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大量护理实践表明,护士长采取有效管理可有效避免和降低护理差错以及护患纠纷的发生,还可以使妇产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在患者和其家属中的满意程度得到有效提高。

1 新时期妇产医院护士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因现代医学护理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新模式,以及高精尖仪器设备和高新诊疗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更多崭新的内容,同时护理服务领域的扩增也给妇产医院护士长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

妇产医院为专科医院,患者的特殊性比较大,孕产妇不但要在这里平安顺利地完成分娩的全过程,还要求对环境和服务以及产后的体形恢复等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其要求妇产医院护理管理者采取各种护理专业技能来获得患者和其家属的充分认可。

由于患者和其家属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种舆论导向均不利于医院,医患和护患关系都很不融洽,在妇产医院病区内,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突发事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护士长需要极大的管理艺术和才能方可轻松应对[3]。此外,医疗市场严酷的竞争下,妇产医院护士长除了需完成医院和护理部所下达的各种工作指标以外,还必须保证医院对于科室的月度护理质量的综合考核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的考核,这又是一种考验。

2 妇产医院护士长护理管理策略

2.1 强化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护理服务的职业信心

目前,随着医疗改革步伐的加大和城镇医保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快速推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和需求日益增加。妇产医院住院患者出现急骤的增加,但是医院增加的护理人员比较年轻,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缺少敢于挑战困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其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差,更缺乏良好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因此,护士长要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努力培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沟通交流能力[4]。妇产医院的护士长应当广泛地开职业道德教育,鼓励年轻护理人员主动提高职业素能,加强基础护理训练,并带队进行巡视病房,主动培养她们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查房活动进行言传身教,不断培养护理人员为护理服务事业献身的职业精神。

2.2 加强核心制度的建设和落实,积极预防医院感染

妇产医院的手术多、产妇多,并且新生儿也多,他们往往都属于易感人群,必须避免他们获得医源性感染,所以要把控制感染都纳入在平时护理操作的流程当中,必须认真作好患者与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同时要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和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并针对护理科室的特点以及护理人员的年资不同制订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加强对护理理论、专业操作以及核心制度等3个方面的集中考核,保证护理服务工作的安全高效。

2.3 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完善质量控管理体系

要努力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以及监督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全科护士长和质量量控制小组以及管床护理人员的综合管理体系,可以通过分层管理方式来落实每个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让妇产医院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工作中都能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据可依,从而把各项护理服务工作的内容目标化和具体化[5]。此外,妇产医院的护士长还应当重视护理监督工作,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疏漏与差错。

3 妇产医院加强护士长管理的工作技巧

3.1 安排专职护士接诊入院患者并协作办理患者出院手续

由于妇产医院的患者住院时间一般较短,其床位的周转率非常快,每天都会有很多妇产患者入院或者出院,所以可以选出比较负责任的两名值班护士来专门负责患者的入院护理与出院护理工作。被确定的护理人员都必须要经过系统的沟通技巧与现代礼仪的专业培训,并可以参与到制定各项护理流程制度当中,从而使其能够更加负责任开展入院宣教工作。

第8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关键词】新增护士 岗前培训 护理纠纷 医疗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84-02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纠纷日趋增加。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工作改革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岗前培训,是新到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到护理治疗工作转化的重要阶段,而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护士常因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医疗法律法规知识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护理差错引起护理纠纷。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护理部在对近3年来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确定“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服务为目标,培养了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08年-2010年来我院应聘的护士162名,男3名,女159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6岁。学历:本科3名,专科96名,中专63名。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41名,待考证21名(培训后在工作期间考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8名)。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方式和时间:采取统一培训计划和岗前培训制度,统一规划和集中训练的方法,培训时间;备为录用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2周,培训方式有多媒体讲课,操作演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

1.2.2.1 职业道德教育:讲解护理职业道德的概念,现代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组织学习医德规范,护理道德行为规范,使他们对自己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标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1.2.2.2 医疗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学习与医疗卫生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以及护理专业与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在岗前培训中我们特别强调护士的法律法规责权个体。使其明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角色的位置,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万一发生问题怎样处理,怎样报告。

1.2.2.3 各种护理规章制度的学习:组织学习护理工作制度,如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士管理制度,报告制度及各种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以实例讲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规章制度培训过程中,我们把查对制度列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参培护士必须熟记“三查八对”的内容,实行背诵验证过关。

1.2.2.4 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我院备为录用的护士来自不同学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学历亦不完全相同,在技术操作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其操作熟练程度较低,要适应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难度较大的这一特殊性,我们实行统一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以《以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护理学分册》基本技能篇为标准。严格按程序进行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并进行严格考核。不达标者,要求其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止。

1.2.2.5 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种报告制度和程序。要求护士将护理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和护理操作中,有效防范身边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2.2.6 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在培训中,结合我院医疗服务人群的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制定了一套医患沟通技巧方式方法,将其摆在护患沟通的重要位置,要求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修养和适应技巧,对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患交谈中用适当的提问技巧使患者感到关怀感,恰当的反应技巧得到患者信任感,实在的科学技巧取得患者的合作等,要求在护理操作前有“问候,解释声” ,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结束有“关心,致谢声“。并在考试考核中把护患沟通技巧列为重点记分。

1.3 考试考核方法。

每期培训结束,均对参陪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理论考试≥6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再次学习及训练,直到考试考核达标后方为录用对象。

2 结果

对3年来每期岗前培训结束后,均对参培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其考试考核结果为,理论考试平均合格率为92.5%,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合格率为87.3%。追踪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其护理差错发生4起,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纠纷的日趋增加,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防范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整合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患方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医患纠纷处理难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特别是对新增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岗前培训,既能提高增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能提高新增护士的整体护理服务素质。我院对每期备为录用新增护士通过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2.5%,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7.3%,临床工作追踪6个月―3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起,无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我们在对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采用如下措施加强了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一、岗前培训是新增护士从护理学校走入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桥梁,亦是理论上升为实践的初步形成期,。我们在岗前培训中,注重她们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提高科学专业思想意识和医疗服务意识,使其具备一个良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基础条件。二、通过医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疗安全的意识教育,以填补刚走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从而懂得守法、遵规、医疗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在护理工作中,注意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依法对事,依规办事,随时注意医疗安全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三、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是防范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过硬的技术操作是架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通过岗前培训,强化理论学习,训练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全面撑握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岗不履行职责,不严格遵守制度,无熟练的技术操作技术,是直接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根源;遵章守纪,科学办事,规范操作,尽职尽责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亦是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四、经过岗前培训使他们知道护理是服务于社会特殊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好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 技能之一,对从课堂走到病床旁的护士来讲,面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风俗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经济环境的患者,不知该如何沟通和交流,常因语言过简或不当而引起护患冲突,或因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无言寡语,而使护患者关系淡漠,从而导致护患沟通障碍。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蔼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岗前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就能在工作中协调和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

4 小结

岗前培训对新增护士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开始,新增护士常因缺乏足够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医疗法律法规常识,操作技能熟练技术,护患沟通技巧学识,会导致护理差错而引起护患纠纷甚致医疗事故。我们通过对新增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护理安全意识,护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短期岗前培训,认识到对新增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也是防止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第9篇:护理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摘 要:就业是高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 随着社会对护理人员需求量的上升[1],民办高

>> 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的高职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构建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 基于胜任力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研究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省属本科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 民办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 浅析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养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转型的思考 浅析基于全球化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视角下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 浅析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培养的新模式 浅谈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构建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基于就业胜任力视角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视角探析“先就业再择业” 团辅视角下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民办高校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谈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心理的关系 以职业生涯规划推动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aladdin

[8]李开传.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探究[J]. 高校辅导员,2012,06:21-25.

[9]周济. 贯彻中央精神 扎实做好就业工作――在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02:5-10.

[10] 王成杰,甘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实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