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注重创新大学物理教育理念
当前的物理学科正逐步从原来的领头学科,转向到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在这种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就需要注重大学物理教育理念的转变,要及时从过去只注重自身知识体系完整的知识型教育,转到以培养物理科学精神和掌握其研究方法的能力型教育方向上来。因此,大学物理教育的理念要着眼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科学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精神,进而掌握认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素质教育对大学物理来说,它不仅包括对物理基础知识的系统教育,还包括对物理认知规律和方法的教育,更应包括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和科学精神。因此要把大学物理教育定位在掌握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培养物理的科学精神等方面,才能真正展现出物理学科的特色,从而激发出大学物理教育的内在活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注重大学物理课程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学习
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构成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学量专业物理的内容,而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就成为构成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实际生活中物理问题往往都是复杂的,是由多个简单的物理问题组合而成的,只有真正掌握了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才能把复杂的物理问题分解成简单的物理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和实际社会生活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都是一样的。因此通过大学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要想达到很好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在系统传授物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择有意义的物理课题,以科学的精神,求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去自主地研究和获取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进行配套的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工作,突出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尽量把这些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加教材的可读性、易学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注重大学物理课程中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力争每次课引入一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例如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插入一些重要的物理事件,当前有影响的技术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等。[3]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引入物理学史中的典型史实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内容的过程中领会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向学生提供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各类物理辅助资源,将素质教育拓展到课外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开放、探究式的学习。还可以精选出一批典型的物理实验,在讲解的过程中传授基本的物理知识,并突出物理精神的简洁性、研究方法的独创性和精确性等特点。[4]总之,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学生在学学物理的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4注重提高理工科大学物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文理严格分科,当今的大学教育理念正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方向转变。而大学物理教学应注重非物理类理工学科院校的特点,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授具体的物理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研究方法、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等,真正催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大学物理教师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他所教学和所研究的领域内,应当广泛涉猎知识,并具有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进行有机交融的能力与素质。在传授物理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借助博大精深的物理学所延伸出来的分支端口,充分连接于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传承与发展物理文化,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广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要求当代大学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的高等专业人才,这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有关课程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启发和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通过将土力学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应用课堂演示试验、增加教学环节、改进学习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等方法,进行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模式;引导式教学模式;土力学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TU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09603
近些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中国高校越来越重视与国际教育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能力、素质及创造力等的培养放在了重要位置,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以保障,但效果尚有待检验。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土力学本科课程改革为例,阐述对学生能力、素质及创造力等的培养,重在从每门课程教学做起,从一些教学细节做起,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收到成效,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一种理念上。
一、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开展创新型教学的必要性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笔者有幸到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对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的Borja教授v授的土力学课程,笔者进行全程听课。斯坦福大学的土力学课程实际上只有约30次课,每次50分钟,相当于国内33个学时,但其内容基本涵盖了大连理工大学土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细节上稍有差异)[1]。基本相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为何国外大学所用的学时比国内要少?原因在于Borja教授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拘泥于各个内容的细节,而是主要采用引导式教学模式,即对各个专题仅作适当讲解,也适时补充一些最新研究文献,但要求学生课后阅读20页左右的资料,并完成相关作业。因此学生课后工作量较大,学起来并不轻松。实际上,这只是斯坦福大学课程教学的一个缩影,是该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具体措施。别敦荣和张征曾经对斯
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做过调研[2],他们认为:“在斯坦福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斯坦
福大学重视专业教育,但并没有使教育过度专业化;从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设置来看,通识教育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而专业教育课程的学分只占一少半。”综观国内大学教学,课程学时多,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强调有组织有计划的灌输式教学,且用过多的学时突出细节。对此,国内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可以将一些课程学时节省出来用于其他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以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3-4]。
二、启发式与引导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近些年来,国内大学越来越重视教学改革,但很多情况下教学改革仅仅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上,在学生能力、素质等的培养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教学中推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每门课程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具体的研究设计。下面以笔者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为例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教育提出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土力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基础课程等占去了较多的学时和学分,土力学课程教学在时间和学分上都变得更为有限;另一方面,土力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并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在现有的学时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力学课程内容是课程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由于土力学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因此,单纯地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的做法并不是明智之举。所以,在保证学生掌握土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开展创新型教学,寻求一种使理论性与实践性教学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5-7]。为此,结合校教改基金,笔者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开展了启发式与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即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思考问题,并建立与此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既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讲授效果,也提升学生掌握土力学基本理论和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是,结合土力学课程各章节的内容,收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有关资料与典型工程案例,包括图片、影像资料、记录文献、相关分析报道等。在土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收集的资料和典型案例融入课堂教学,并以此实施土力学课程引导式教学方法。
二是,在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应用课堂演示试验,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从而提出土力学相关问题,并建立相关概念,引入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
如: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土作为散体颗粒材料的力学特点,了解土与其它连续体材料的不同,结合土力学教材第二章土中应力计算的教学,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演示试验,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土体中应力(周围压力)对土这种散粒体材料力学与强度性质的重要性。还可设计制作一个可用于课堂教学演示的模型试验装置,以实现土压力与挡土墙、土坡稳定分析、地基承载力等内容的课堂展示模拟。以上
模型试验具有形象(可展示土力学与基础工程中的几种破坏现象和机理)、简便(能方便带到课堂演示)、清晰(可从侧面观察材料内部的变形破坏及支护结构等)等特点。
三是,探究教学方法的改革,旨在使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问题。除了教师的启发与引导外,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掌握土力学理论知识对个人职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增加预习、学生提问及讨论答疑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节,并设计一些综合课题练习,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书籍寻求答案,改变学生只听教师讲解自己却不读书的弊病。另外,增加学生课后学习工作量,逐步探索以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与教师答疑解惑并重的教学方法。
四是,建立和完善与上述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学习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在评价与考核学生学习效果时,要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学习广度与深度、掌握基本理论与灵活应用等两方面并举。除了期末考试外,将平时作业与综合课题练习、试验与实践、课堂参与等表现也计入期末总成绩。重视平时学习状况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仅凭期末单一考试定成绩的不足,使得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得懈怠,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实践效果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土力学课程教学中推行启发式与引导式教学模式,建立相应的学习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问题,特别是教学中模型演示、案例教学等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d趣,也极大地增强了学生掌握土力学基本理论并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岩土工程(挡土墙)竞赛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报名参赛,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设想;在设计制作挡土墙的过程中,参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阅专业资料,将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多种计算土压力的方法;在综合理论计算、设计制作等环节,参赛学生喜获一等奖。由此可见,启发式与引导式的教学模式对调动
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及利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等专业人才是当前大学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课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土力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启发和引导作用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在教师启发与引导下,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建立与此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学习质量评价与考核制度,以增强土力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掌握土力学基本理论,以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参考文献:
[1]Ronnie I. Borja. CEE 101C,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urse outline and course notes [R]. Stanford University, 2011.
[2]别敦荣, 张征. 斯坦福大学的教育理念及其启示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4):85-90.
[3]谢定义. 对高校土力学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 2008(3): 39-43.
[4]陈晓平. 土力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浅析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 2008(3): 162-165.
[5]邵俐,刘松玉,丁红慧,徐飞. “课堂演示试验”在土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高等教育研究, 2008 (3): 44-46.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大量引进具有高学历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主要对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进行分析,并对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提出初步的设想。
【关键词】 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为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各高校纷纷引进大批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对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教育及培训,促使其尽快提高职业素质、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对当前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建立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
1 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依据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1997年,原国家教委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使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凡聘任到高等学校担任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依法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参加《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伦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并取得合格证书。目前高校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也主要是进行上述课程的培训。
岗前培训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初步掌握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从事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对青年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具有积极作用。
2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期短而集中 一般岗前培训主要集中安排在新学年3~4月或9~11月的周末进行,总计课时数为40学时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通过单纯的理论学习,要迅速掌握高校教师岗位需求的基本理论及各项技能相当困难。
2.2 培训内容单一 目前,岗前培训课程内容主要局限于对《高等教育学》、《大学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校教师伦理学》等四门课程的理论学习,缺乏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和教育技术学等基础素质的内容。青年教师通过对上述四门课程的学习很难获得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驾驭课堂气氛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2.3 考核形式陈旧 岗前培训的考核主要是对四门课程的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考核,是单纯的目标考核,缺乏衡量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 构建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的对策
3.1 丰富培训内容 (1)开展岗前学习交流。通过各种报告或讲座使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学校的校史校情、规章制度;通过与资深老教师互动和交流使青年教师加深对实现自我价值的理解和感悟。(2)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在现行四门理论课培训的基础上通过配备青年教师导师、专题研讨、集中备课、培养性讲授、观摩听课和经验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高年资优秀授课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能力等方面尽快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3)是积极开展在职培训进修。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攻读学历学位、参加外语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单科进修等。学校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以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科研协作、短期访问、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学研修,为青年教师实现自我提升、优化知识结构、拓宽教育视野搭建平台。
关键词:旅游管理 实践教学 “四、三、二”模式
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定位已从第三产业上升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之高、之突出是史无前例的,它赋予了旅游业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也使旅游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按照怎样的模式培养,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有赖于实践教学环节的实现。然而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模式尚未构建起既能体现专业培养目标,又能符合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完整教学体系。这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本文提出了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四、三、二”模式。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四、三、二”模式的建构
所谓“四、三、二”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构建通过“四个建设”、打造“三个平台”,达到“二个目标”的实践教学模式。
1. “四个建设”
近几年,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教育的发展速度也十分迅猛。拒《中国旅游统计》统计,到2007年底,设有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1641所,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770所,已建成从中等职业教育到博士教育的完整培养体系,是我国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二级学科之一。然而,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却面临着“本科生和硕士生很难在行业中找到理想职位”形势。旅游高等教育“要以实践为起点”或“更加符合实践的要求”成为指导旅游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理念之一。这一理念要求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教材、实践基地以及师资都要以实践为核心,紧密围绕实践环节,进行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与建设,形成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
2. “三个平台”
现行的旅游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操作能力薄弱、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差,这是造成旅游高等教育滞后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高等教育必须把实践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此,笔者提出要努力打造专业技能模拟操作平台、专业理论应用训练平台和综合实践能力应用三个平台以拓宽学生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和专业实践的渠道。
3. “二个目标”
一是培养出有一定理论基础、符合高等教育本科培养目标的旅游人才;二是培养出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的、符合现代旅游发展需要的创新型旅游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四、三、二”模式的实践
1.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
从国际旅游教育发展来看,旅游教育的特色鲜明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要避免过去传统的理论课过多、实践课过少;基础课多、专业课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的课程设置,应以旅游业的前沿动态作为教学课程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在完善理论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加强应用性课程的设置,加大实践性强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内容,以便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有更多知识拓展课程的选择。
在实践环节的安排上,要改变传统教学计划中仅在毕业前安排实习的做法,因为实践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为此,要将实践课程纳入到正常的课程设置当中,并由原来的“辅考查课”提高为“专业为必修考试课”。实践教学环节可以在大一的时候重点进行“认知实习”,大二、大三重点进行专业教学实习,大四重点进行毕业实习。同时,实习的时间也不可分割成太多的小块,尤其是大三进行的专业教学实习,更应以整块的时间来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理论有一个系统、深入的理解和应用到实践当中的过程,从而提高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在这方面,美国的康奈尔饭店管理学院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教学和实践基本是各占一半时间。
职技高师教育是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的结合体,其选用的教材就应该在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之间达到和谐的统一。
一、职技高师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师范性的教材选用
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的实际能力。高师院校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要具有学术性,还要具有师范性,必须二者相统一,才能完成培养中学师资的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和知识素养的内容,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师范院校的学生学的是双专业(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还要懂得如何去教,要求师范生的知识面更宽和素质更全面,其总体的知识水平与综合大学的学生相比难以分个高低,充其量只能说在掌握学科知识的深度上与综合大学有一定差距而已。因此,高师教材要坚持学术性与师范性的统一,既要注意向学生传授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又要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安排上注意同职业教育课程的联系,找出与职业教育课程在知识结构上存在的最佳结合点,又要融入学科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二、职技高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性的教材选用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的主要手段就是实践性教学。作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职技高师,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讲述理论课程的能力,也就必须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急需和紧缺的人才(双师型教师)。为此职技高师教育教材的选用应根据高等职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用的教材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和传授能力相结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贯穿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职技高师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职业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职教师资。职技高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与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在知识、能力及其它综合素质方面进行科学的界定。在理论知识层面上,重点是培养学生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并力求在某一专业领域“厚实”。以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在专业技术层面上,要求学生熟练并精通本学科的专业技能,并了解和掌握相近学科专业的基本技能,以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业群的适应能力;在综合素质层面上,要求学生“懂教育,善管理”,较全面地掌握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基本具备经营和管理职业教育的能力。综上所述,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可概括为:职技高师教育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技艺、强能力、懂教育、善管理”的“双师型”职教师资。
三、职技高师应补充选用校内实践教学讲义
校内自编讲义是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近年来高等学校和高职教材出版发行了不少,教育部通过几次立项与评优,也确实促进出版发行了一些优秀教材,如21世纪教材,国家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和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这些教材确实给各高等学校提供了选用优秀教材的舞台,但针对职技高师教育特点的教材很少,选用了优秀的理论教程,实践教学内容又很少,选用了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理论内容又和职技高师教育不相适应。为此,职技高师在选用优秀理论课程的同时,必须在校内补充实践教学讲义。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及时吸收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践教学讲义与理论教材相配合,以现成成熟技能训练为主,增加部分超前性的技术训练,突破传统模式,突出创新意识。
职技高师教育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开始从狭窄的过于专业化的职业预备教育,转为广泛的、基础性的职业教育,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那种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时代―去不复返了。终身教育思想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并正在成为各国制定21世纪教改方案的指导思想;三是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实行弹性教学制度,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实行理论与实践交替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趋于多化;四是重视对大学生的培养,重视个性、创造性和德智体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概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58-03
“桥梁工程”是中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目前各高校使用最多的几种《桥梁工程》教材中[1-3],混凝土梁桥和拱桥的篇幅较大,斜拉桥和悬索桥的内容则相对比较概略。限于总学时,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也如此。
将混凝土桥梁作为本科“桥梁工程”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合理的,这是因为混凝土桥梁在世界各国应用最广,在中国公路桥梁中占90%以上,是桥梁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的桥型。讲授混凝土桥梁课程,一方面要求教师掌握其设计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备相关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应当有高质量的《桥梁工程》教材。
一、 国内教材《混凝土桥梁》内容的框架及若干问题
目前,国内多种《桥梁工程》教材中[1-3],有关混凝土桥梁的内容大体相同,几乎都是“构造、分析、施工和工程实例”四部分,表1从教学角度分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
二、 与西方相关教材及规范内容的比较
西方高等院校普遍不设桥梁专业(归属于结构工程类),一般也没有专门的《桥梁工程》教材,课堂教学以授课讲义为主,同时列出多本参考书。据笔者了解,在北美混凝土桥梁教学中推荐的参考书目主要有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C. Menn)[4],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M. P. Collins)[5],Reinforced Concrete: Mechanics and Design(J. G. MacGregor)[6]等,这些教材反映了西方混凝土桥梁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此外,涉及混凝土桥梁设计的主要规范,诸如美国AASHTO LRFD桥梁设计规范、欧洲Euro Code Part 2-2、欧洲Model Code 2010等设计规范,也是教学中的重要参考书目。
(一)区分B区与D区的混凝土桥梁设计
在混凝土桥梁的设计分析中,应当将混凝土结构划分为B区和D区分别对待。B区是指截面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的结构区域,D区是指截面应变分布呈现明显非线性的结构区域。混凝土桥梁中的预应力锚固区、承台、盖梁、横隔梁等都是典型的D区(图1)。
在西方相关教材及规范中,对于D区的分析与设计,都采用基于拉压杆模型(strut and tie model)的设计方法。反观国内混凝土桥梁的教学内容,仅将混凝土桥梁按照受弯构件来设计(认为全部是B区),对于混凝土梁桥的D 区设计问题,几乎没有涉及。
(二)混凝土桥梁基于力流的设计方法
在中国钢筋混凝土桥梁承载力分析时,截面分析法被当作唯一方法进行讲授。实际上,承载力计算的桁架模型与压力场理论(图2),一直备受西方学者推崇,并且是西方规范中的主流方法。
(三)概念设计理念
Model Code2010是欧洲FIB(前CEB-FIP)组织面向未来制定的混凝土结构规范,包含全寿命周期设计、可持续发展、基于性能的设计等理念,应逐步贯穿到桥梁工程教学中。
三、教材的改进
近30年来,国内《桥梁工程》教材除了跟随规范的修订作必要修改外,在内容及编排体系上未有大的改变。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桥梁工程教育应当着眼于知识的基础性、先进性和应用性,正如林同炎先生所提倡的“工程师应当不盲从规范,而寻求利用自然规律”[7] 。
(一)反映新的工程实践
随着桥梁工程技术在材料、设计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不断更新,桥梁工程教学也应当适时反映这些工程实践,应当增加节段预制拼装和体外预应力等新技术。对于一些趋于淘汰的技术、构造及工艺,如锥销锚、镦头锚以及混凝土支座等内容,应当删除或弱化。
(二)反映新的设计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压力场理论、拉压杆模型等基于力流的D区设计方法,广泛见于西方混凝土桥梁相关教材。修订中的《中国公路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即将引入D区设计方法。因而,建议在《桥梁工程》教材及课堂教学中,对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认识到预应力锚固区、横隔梁、桥墩盖梁、基础承台等应力扰动区,应当采用另类设计模型。
(三) 加强概念设计环节
桥梁概念设计是近年来工程界讨论较多的话题,指工程师运用工程知识、经验与结构理论所形成的概念,进行总体方案设计、确定结构布置、拟定构造细节和判断计算结果。有必要在桥梁工程教学中结合桥梁结构选型、构造、计算分析及管养全过程,加强概念设计示例的讲解。
四、结语
客观地讲,国内的《桥梁工程》教材,普遍存在文字表述不够严谨、图形或公式表达错误等问题,某些数次再版的教材中,这些问题仍存在。相较于西方教材对基本理论的把握,对基本概念的系统性阐释,对基本问题的解读,对语句、图形及公式的细致斟酌,国内教材还存在较大差距。
国内的一些建筑工程教材,对完善《桥梁工程》教材也有借鉴作用,如东南大学邱洪兴教授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筑结构设计》[8-10]。该教材内容以建筑结构形式为纽带,考虑实际工程的一般设计过程,以“结构选型与布置计算模型选取与结构分析构件设计与细部构造”为主线,将不同结构类型贯穿起来。全套教材分为三册,第一册基本教程,用于基本理论的教学;第二册设计示例,用于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第三分册学习指导,用于课外研学。鉴于此,《桥梁工程》的定位应该在基本理论的灌输,依靠桥梁设计丛书来完成实践教学,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则有赖于后续学习。
总之,《桥梁工程》教材应努力做到基本、系统、翔实和严谨,通过提高自身质量获得权威性,被广泛认可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范立础.桥梁工程:上册[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姚玲森.桥梁工程[M].2版.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强士中.桥梁工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MENN C.Prestressed concrete bridges[M].Birkhuser,1986.
[5]Collins M P,Mitchell D.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s[M].Prentice Hall,1991.
[6]MacGregor J G.Reinforced concrete: mechanics and design [M].3rd.Prentice Hall,1997.
[7]林同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没计[M].3版.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8]邱洪兴.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邱洪兴.建筑结构设计:设计示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邱洪兴.建筑结构设计:学习指导[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Concrete bridges teaching in bridge engineering course
LIU Zhao, HONG Hao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6, P. R. China)
Abstract: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统计学专业;实践
(一)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发展的必然趋势。
客观的讲,我国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研究和科技开发型人才的培养。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社会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何为本科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应”就是反应、适应,“用”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人才从宏观上可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一类是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 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社会效益)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应当明确,本科教育中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人才。比如,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受到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初步训练的教学和自然科学专门人才”,本科应用型人才也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且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这种应用型人才,与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型人是不能等同看待的,否则,过分强调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势必降低本科教育的质量。
(二)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教育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人才,一方面要求其掌握某一领域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又要求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观应该是一种整合性的课程观,即吸取知识本位课程观和技能本位课程观的长处,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能依托学科,又能面向应用。可以说,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观,就是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与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应用导向的课程观是从工作需求出发,以技术活动为主线,设置技术学科和技术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课程目标既要考虑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也要充分考虑应用性人才适应第一线工作的要求。前者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认识能力的提升,后者注重工作过程性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养成,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技术学科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注重成熟的、应用技术的陈述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重视理论知识中相关结论的使用而相对淡化部分推导过程,强调通过学生的实践行动,使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能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观既强调知识的传授,又强调技术的培养,力图通过实践过程使二者进行融合,最后将其内化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三)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
以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的地方院校在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时,应当以“课程论”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去创新思考。一般说来,统计学应用型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知识基础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具有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其课程模式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这些学科知识足以能满足一线人才所需的技术和技能的要求,而且当新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时,应用型人才凭借其较宽的知识面和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能够尽快掌握并加以利用。在设计学科知识体系时需要考虑应用型人才职业生涯的需要。
(2)工作目标原则。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构,首先要对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将工作分解为多项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在能力分解的基础上,以能力与知识的对应关系,将课程内容进行归类、整合、安排,进而形成应用能力培养脉络鲜明的课程结构。
(3)能力培养原则。能力本位是应用型教育对应并区别于传统学术型教育的学科本位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型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能力为核心,将能力培养渗透到课程体系的每个环节中。区别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本位,能力本位的课程授课方式在重视理论讲授的基础上,更侧重于从做中学,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实践环节。
(4)素质教育原则。应用型人才处于生产或服务的第一线,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工作环境往往复杂多变,变换工作的机遇也会大大增加,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较强应变能力的人才能在未来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另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技术的更新往往意味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出现,而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够学会学习,自我更新知识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提高素质是未来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普遍要求。
总的说来,统计学专业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当突破学科本位或知识本位的思想观念,努力构建以工作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工作过程性知识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学以致用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周绍斌,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D]
沈国强,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对策研究[D]
关键词:环境类 精英人才 培养理论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a)-0132-02
环境类专业属于新兴行业,同时也是交叉行业,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其知识体系、要求和技术随时展和政策变化很快。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快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许多新的环境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也使有关精英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问题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都对环境类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一个适应时展和市场需要的环境类精英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师资力量更有效地培养兼具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环境类高素质复合型精英人才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紧迫任务。所以,研究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培养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基本理论及其定位,具有重大意义。
1 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1.1 精英人才的含义
对于精英人才,王守军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给出了其定义。从横向来看,精英人才和高素质人才有本质上的区别。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而不是首要条件。高素质人才没有量的维度,而精英人才始终都只是人才中的一小部分。从纵向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精英人才的含义也各不相同,与之相对应的精英教育形式也不同。在精英教育阶段,培养精英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而高等教育处在普及化和大众化阶段时,精英人才培养的质量维度也就更加明显[1]。
方学礼和吴向明认为,精英人才指的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骨干、栋梁及领军人物。他们认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培养精英人才,要以人格和心智为核心,要重视高等教育在质上的要求。另外,他们也指出精英人才的另一特点,即多元性和层次性[2]。
1.2 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含义及特征
该文探讨的环境类精英人才主要指环境类相关专业中少数非常拔尖的学生,在环境类的精英教育机构里接受教育,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且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较强,国际视野宽广的一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
现代意义的环境类精英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1)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环境专业知识,在环境领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善于使用多种方法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并且对其他学科也略有涉猎,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环境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创造。
(3)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且人格健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事业心,并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4)对推动社会进步,引领社会发展潮流起到重要作用,并能得到公众认可。
2 环境类精英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
2.1 社会对环境类精英人才的需求是其存在的客观前提
由于我国环保事业起步较其他发达国家相对较晚,且环保欠账多,又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重要阶段,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面度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国家对环保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类人才的大量需求,这种需求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非常巨大的。社会对某类人才的需求直接表现在其需求市场上,进而影响高校的教学规格与规模。近年来,发达国家的高等环境教育在专业设置、规模和多元化等方面发展迅速,这与社会需求是相符合的。近年来,我国对环保的投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必将导致环保工程项目规模及数量的加大,环境管理力度的加强以及防治领域的扩大,社会对环境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2.2 发精英高等教育是体现“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就是在对人才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重,以学生为先,让每一个学生的精神追求及发展需要都受到尊重,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我国传统高等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共性要素、有把学生向整齐划一方向培养的倾向,然而每个学生的能力、需求、兴趣和动机等各不相同,这种模式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从而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把大众化教育看做是以公平为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部分人的发展需求的教育,那么,大众化背景下发展的精英人才教育则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满足那些优秀拔尖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成为精英人才的基本条件[4]。
2.3 传承和发展高深学问需要精英人才
大学研究高深学问,提供优质教学,归结下来还是要培养精英人才。对高深知识的接收、消化及创新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并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来承担。这些精英人才承担着传承并发展文化的重担,在促进人类思想进步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有重大贡献。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状况下,高校只能选拔部分非常优秀的学生,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优质的资源,将他们中的部分培养成优秀的研究型人才,而不能将高校学生全部培养成为高深学问的研究者。只有精英人才才能够传承并扩展和深入研究高深学问,并使其进一步的繁荣,进而推动人类的进步。因此,“研究高深学问”这一属性决定了高等教育机构不能放弃其精英人才的培养。
3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环境类精英人才培养的定位
环境类精英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涉及多方面内容。如:精英人才该由哪类学校培养,选取何种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培养的精英要达到什么高度等,这些都是培养环境类精英人才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准确定位是培养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前提。
3.1 学校定位
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院校结构呈多样化和多层次化的趋势,这是社会对人才需求向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转变及不同的大学发展水平和阶段所决定的。不同类型、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其办学模式、价值取向、培养目标和社会职能等也不相同。参照国内外对高等院校的分类方法,可将我国的高等院校分为研究型、教学型、高等职业技术型三大类。其中,研究型大学,是国家知识技术创新的中心,是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在学术研究上较普通院校具有明显优势。而一般的高职专院校,虽然在学术研究上和研究型大学无法相比,但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却有优势。所以,各高校应明确自身的定位,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学术精英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等。
3.2 学生定位
环境类精英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符合的,需针对智力超常或在环境领域有很大潜质的学生;通常这类优秀学生较普通学生具有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达到培养环境类精英人才的智力标准;此外,从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考虑,这些优秀学生也应该受到更为优良的教育。因此,在选拔环境类经营人才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以学习成绩作为依据。
3.3 人才培养定位
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定位,即环境类精英人才的培养应该达到什么高度,大致可包括以下几点。
(1)健全的人格。
成为环境领域的精英人才,其首先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精英人才身心健康和发挥潜质的重要心理条件,是实现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保障。
(2)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环境类精英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采取通识教育,力求“宽领域,厚基础”,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日后的研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也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具有国际视野。
当今是信息时代,知识传播更加便捷,可以预见,未来的环境类精英人才,其知识储备一定融合了古今中外环境领域的精华。因此,在培养环境类精英人才时,要具有全球化观念,重点培养精英人才的国际视野,使其与国际先进思想接轨,相互分享环境领域里的优秀科研成果。
(4)较高的创新及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指的是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产生新的理论、思想、发明和方法等的能力。作为未来社会的环境类精英人才,要善于发现、分析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发掘、锻炼,最终成长为创新能力较强的环境类精英人才。科研能力是指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并完成科研活动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否被培养为精英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守军.研究型大学的精英教育理念[J].现代教育科学,2002(7):19-21,67.
[2] 方学礼,吴向明.精英人才培养的认识误区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4):11-12.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教学改革;职业化
作者简介:黄丽丽(1977-),女,壮族,广西德保人,广西科技大学理学院,讲师;韦振中(1965-),男,壮族,广西田东人,广西科技大学理学院,副教授。(广西 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9-0028-02
一、地方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与改革
由于实行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两级管理体制,我国高校可划分为中央部属高校与地方所属高校。本文研究的地方普通高校是指非国家重点建设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或由省辖市(地、州)管理实施普通高等教育为主的高校。高等教育地方化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使之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二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1]高等教育地方化是传统的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特征。目前,我国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已基本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众化高等教育给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是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招生数量的激增,高等教学质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峻。高等教学质量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2]与部属高校及重点扶持的高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较低可以大致概括为几个因素:从教学投入看,地方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呈现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学校自筹、学生学费为辅的多样化形式,来自中央政府的教育拨款很少,这使得地方高校的新专业开设、科研、市场调研等缺少经费,因投入不足引起教学质量下降;从学校定位来看,地方高校在定位和办学思路上模仿研究型大学,导致学校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确;从师资力量看,师资力量薄弱,尤其缺少优秀教师和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从学生方面看,录取的新生高考成绩相对较差,总体素质较低。
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对应的是日渐突出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成为关系到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影响到地方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关系到地方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以及社会安定的综合性问题。
在此背景之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一些规定,明确把就业率列为高校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许多高校把专业的增减与毕业生就业前景进行挂钩,如江苏2010年新增本科专业的设置方面就规定,原则上不再增设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3]地方高校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迫于内外压力,不得不把就业率列为重中之重,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得教学改革具有明显的职业化特征。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企业需求,缩减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课时,加大选修课比重,增加能让毕业生有所谓“一技之长”的操作性和程序性较强的课程等。
二、职业化教学改革的利与弊
随着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才的适应性和操作性是当今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两大特点。因此,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中出现职业化倾向有其现实背景,有一定的合理性。
职业化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这类学校一般与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依照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安排课程教学并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当普通高校都围绕“就业率”而采取职业化教育方式时,负面影响就会凸显出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过程的功利化
秉承“就业至上”的教学理念,近年来许多地方普通高校普遍加大教学计划中的选修课比重,缩减专业基础课的课时。这使得多数学生只重视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学习,随便应付自认为对就业帮助不大或与就业无关的内容,忽视基础理论知识潜在的、长远的、综合的功能。更甚者,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上课,将大部分学习时间用于参与社会实践,积累工作经验,其出发点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这些都是与高等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高等教育的初衷是提供一种学习氛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教导一些表面看起来对就业有直接帮助的专业技能。因为具体内容会过时,而能力和素质则不会。基本素质的养成,其价值远远要超过任何一门专门技术。
2.高等教育功能的弱化和片面化
从现有资料看,尽管“高等教育功能”尚未有较为统一的定义,但基本上都是围绕高等教育的“能力、功用、作用”等展开。别敦荣教授认为正确的高等教育功能观应当是:高等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和促进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辩证地统一于教育过程之中。[4]高等教育功能作为高等学校存在的内在依据,是高等学校职能的逻辑起点和基础。高等学校职能是高等教育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是高等教育功能制度化的结果。具体而言,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任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在四大职能中居于核心地位,高校的一切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才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解决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的确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但并非全部。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主体,还应承担引领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地方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的职业化倾向片面强调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而不顾其社会功能,认为上大学只是为找份“好”职业,混个有利于个人升迁的学历、学位,既不顾社会的需要,也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教育价值观上的偏差。可谓切中当前高等教育功能失调的软肋。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既要重视教给学生职业技能和生存的本事,同时也要重视教会学生治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要给学生们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自由思维与争鸣的空间、独到而有所启发的心理感受场所,这样有利于学生探求学问和激发灵感。
3.影响高等教育的长期发展
在党的十报告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坚持走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即将发展方式从偏重于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大,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转变;从偏重于追求硬指标显性增长,向致力于提升内在软实力转变。[5]
职业化意味着操作化、程序化,使得高校越来越像职业培训机构。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职业化倾向的教学改革会降低学科基本理论的重要性,阻碍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的相互渗透、交叉进行,不利于学科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三、合理教改的建议
地方普通高校发展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学改革,其职业化倾向本身无法判定对错好坏。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渐进的过程,涉及到学生的专业、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该坚持培养社会需求、企业欢迎、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各个环节加大改革的力度,办出学科专业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而不是适应个别企业的当前需求。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受到教师队伍素质高低和积极性发挥程度的影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各地方高校进行改革的重点,其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地方高校应加大自身内部的挖掘潜力与培养力度,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将中青年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送到高校、企业、科研单位进行深造培养,通过各种培训方式使教师成为各个专业的行家,对提升学校办学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于队伍结构的优化,应根据学校教学和发展的需要,引入或聘请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基础的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塑造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竞争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后劲的高质量师资队伍。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制订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部属院校相比,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积累的劣势,特色策略是其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合理的学科结构和特色专业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整合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时,应做到学科建设以生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为导向,专业建设以学科为依托。
学科建设要适合培养符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一学科,地方高校的水平一般要低于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因此,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地方高校不能盲目地追求高水平,而是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对现有学科进行学科交叉与融合,生成社会急需的新专业。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专业建设应以学科为依托,充分挖掘地方高校现有学科的潜力,培植新专业与特色专业。特色定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特色专业定位应以市场价值为前提,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对人才市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占有情况和办学水平,把握特色专业建设方向。此外,专业设置还要考虑到目前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要了解各类产业对人才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和产业发展的前景、趋势,就要注重专业领域的实际要求,并能对未来准确把握与预测,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
3.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它强调的是能力的综合与实用,而学生的实践过程主要是在实践教学基地中完成。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第二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工程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为了加强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是地方普通高校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设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在老师或相关专家的带领下,学生在其中承担来自企业的科研攻关任务,既增强了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又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和企业紧密合作,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去工作,这样既为企业培养了人才,又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
4.实行弹性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喜好与社会经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修完额定的必修课之外,再选修一门或几门系选课或校选课。这样学生不仅改善了知识结构,拓宽了知识面,还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弹性学分制是地方高校实施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体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的需要,它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另外,弹性学分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课。这会在教师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得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可行性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0,(5):1-4.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000,(1):6-10.
[3]周辉.高等教育质量与本科教育改革的职业化倾向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