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趵突泉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充分挖掘美育的素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在其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学会鉴赏美、表达美,逐步达到创造美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对学生渗透美育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的表象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心理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知美是美育过程的起点,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基础。
“美”蕴含于字里行间。尤其选在小学教材中的古诗内容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声、形、色、光跃然纸上,反映了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乃至艺术之美。根据儿童审美的规律,他们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而古诗教学很好地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从初步感知诗的大意,到深入理解诗句,再到体味诗的艺术境界。
如讲《春晓》时,通过视频投影把春天美好的景色展示出来,那盛开的桃花,那欢快的小鸟,那柔和的春风,那绵绵的春雨,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古诗描写的情景之中,并由衷地感到――春天真美啊!
为了进一步把学生带入诗人作诗的心境之中,还可引导学生做诗人,把自己置身于诗人所处的情境中,随着老师动情的描述,学生似乎真的入睡了……“睡意朦胧中听到了鸟的叫声,一声,两声,三声……”这时,打开录音机,那悦耳的鸟叫声在教室里传递,在学生心头荡漾,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了,“诗人”的睡意荡然无存了。学生仿佛真的经历了一场风雨,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伴着婉转的乐声,看着色彩斑斓的春色,学生凝神视之,美滋滋地品味着。这就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从“境”中见到“形”,从“形”中感到“美”,进而从“美”中产生“情”。
二、推敲词句,鉴赏美
创造美的中心环节是从审美感受提高到鉴赏,从而理解美的实质。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句、字词,可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在掌握遣词技巧的同时,再经过学生深入地思考进行鉴赏和评价,揭示美在哪里、为什么美。如:在老舍《趵突泉》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扣“名胜”、“妩媚”、“赞美”这三个关键词去分析、理解课文,深入作者对神奇的趵突泉人见人爱的静态、动态的描写,让学生按课文的顺序思考:1.以“名胜”一词为主题,点出了什么?(趵突泉是济南的一大景观。)找出文中“名胜”的特点(趵突泉清新秀丽之美)。2.以“妩媚”一词为整体,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为什么说冬天的趵突泉更美?而带出“清极了”、“不断翻滚”、“没昼没夜冒、冒、冒”、“永远不知疲倦”、“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飘荡,使学生仿佛看到泉水时隐时现、绿藻若有若无,在阳光的照射下“五光十色”的美得以升华,从而不难理解作者描写了不断冒泡的泉水的柔美、活泼有趣、“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的真正含义,犹如一幅栩栩如生的风景画,令人回味无穷,美不胜收。3.以“赞美”领悟作者怀着美好的情感来欣赏趵突泉,且观察仔细,所以泉水优美动人的姿态跃然笔下,给人留下丰富的遐想。并让学生体会:“假如你来到趵突泉边,看到这神奇的美景时会想到什么?”品析出作者赞美大自然的伟大、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深切而炽热。
三、感情朗读,表达美的感受
表达美的感受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是美育中的最高境界。要激发学生表达美的强烈欲望,前提条件是充分感受美的事物,感受越充分,提供的想象和思维材料越丰富,表达美的情感就会越充沛。
关键词:语文 网络教育 创新培养
一、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各种信息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方式呈现,形象逼真,生动新颖,从而为学生创设了生动、形象、多样化、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网络所带来强烈的外部刺激,使学生处于一种强烈的感受之中,他们在看到情境的同时,脑海里就对它产生了初步的认识。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发动学生利用家里的电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互联网上搜集了各种大自然现象的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让他们欣赏、品味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也进行了精心准备,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设计出精美的课件,并适时地在各教学环节当中展现。尤其是在教学学生比较陌生的图片知识和教学中的难点知识时,如“化石”“三叶虫”“为什么说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等知识点时,作为教师的我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并根据资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特点设计了相关形象、生动的动画片段,通过课件的展示,把抽象的、古板的知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这些难点知识。这样的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的难点顺利突破,而且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需的运用事物表象进行分析、综合的想象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结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求,创设愉快的、有趣味的学习情景,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
二、以网络为载体,增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使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广阔空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由此可知,学习是从疑问开始的。心理学家也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第二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体,根据互联网中收集的资料,创设各种条件,引导学生在认真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尝试找到解决问题最为简捷的做法。例如,《趵突泉》一文,老舍先生对趵突泉的描写是十分细致和传神的,但是小学生很难从课本图片和字里行间了解到趵突泉的真正魅力。所以,在课前我先让学生对趵突泉提出疑问,如趵突泉在什么地方,趵突泉是什么样的等等,然后把这些问题写在家庭作业本上。然后,我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和学习趵突泉相关的知识。这样通过学生自学,学生对老舍先生的生平以及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讲授这课时,我再利用制作的课件,带领学生一起去山东济南的趵突泉旅游,观看趵突泉的美丽景观,同时加上了我的讲解,这样就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泉中冒出的气泡”“泉中涌起的三个水柱”等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浏览了一次泉城。这个过程中,信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演示图像、声音和动画传递给学生的,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有效的记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以提出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辅助学习。同时,教师也要精心利用网上的教学信息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观察、联想、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挥网络优势,加强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还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从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实施等每个环节,大多时候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而如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积累、筛选有用的学习素材,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学习的方式共享搜索的学习资源,这样不仅节约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增加了课堂容量,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就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前,我发现学生对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背景了解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可是,学生的信息来源之一――学校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因此我直接组织学生上网查询,以苏联卫国战争为线索,上网进行拓展阅读。当学生坐在电脑前,带着各自的问题用心地搜集资料时,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有了更独立的思维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的自主精神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科书编者”是阅读教学中对话关系的新成员,这就构建出师、生和教科书编者两方面对实施教学及落实教科书设计的责任关系。而落实责任的最佳方式就是沟通与合作,沟通的前提是理解,双方的“隔空对话”甚至更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就此展开。
一、从“听话”到“交流”――教师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对教师正确、科学使用教材的基本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针对新课标的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科书的设计意图与内容要求,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创造性地用好教科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与保障。
从当下的教学关系和教学过程来看,教师与学生谁更早接触教科书,谁更准确或从某个角度能够更深入、更发散地理解教科书已经很难界定。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作为教师一定且首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要更加积极,尽量全面、深入地研究和理解教科书。努力构建与教科书编者的联系,展开对话和沟通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这一角度阐释,教师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可以进一步分为深入理解编者意图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两个层面。
(一)深入研究内容设计,准确理解编者意图
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是通过教科书中的单元导语、课文插图、注释、课后资料袋、小练笔、课后练习等体现出来的。这些或多或少的文字,或大或小的图片,或充分或简洁的习题,分别传达着不同的信号和目标意图。教师要仔细研读每一处的资源,努力思考编者意图,并在这一过程中与编者尽可能深入地展开“对话”。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出真正能够落实目标的教学过程。反之,如果教师不明其意,不知其理,以其昏昏,当然不能使学生昭昭。
《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组的首篇课文,也是一首诗歌。新课标明确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本篇课文的课后练习题也提示了“我要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还要背下来”。所以,笔者在备课时首先认真分析和结合以上两点要求,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所体现的快乐氛围,领悟诗歌大意,并背诵课文第二小节。笔者在教学时还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增强朗读兼理解的实效性。如在第一小节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第二小节让学生自主设计朗读形式,快乐朗读,并领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在第四小节中,笔者特别强调让学生轻轻地、慢慢地读。在整个过程中,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自学自悟的过程,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充分感悟。有了充分的朗读,学生的背诵便不再困难。
(二)科学理解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话的前提是平等,对话的实质是心灵的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仅仅理解和落实编者意图,只能是“我(教科书编者)说你(教师)听”,就完全称不上是真正的对话。对于课程目标的落实任务,教师与教科书编者其实是处于同等地位的,这就构成了对话的基础――平等。教师如果能基于课程目标,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实际,合理地选择教材内容,进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直接参与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构建,教师与编者真正的对话关系也由此建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主题选编课文。这组课文中包括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单元训练重点首先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大自然给人的启示”。根据单元重点,笔者首先在分析教科书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采取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思路,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比课文,梳理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与表达上的异同点,适当拓展训练,学会单元整合对比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科素养和学科学习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1)学习本组导语,明确本组学习任务。通读本组课文,学会课文的生字词,整体扫描,初步了解这四篇课文的内容。
(2)精读课文《自然之道》,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遍,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精读文章的每一部分,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最后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自主学习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会运用连接各部分重点内容的方法概括课文。
(3)学习精读课文《蝙蝠和雷达》,掌握抓住课文重点语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然后对比阅读,对比三篇课文的异同,归纳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4)自主学习《大自然的启示》。对比四篇课文的异同,总结比较本单元课文,落实本单元训练重点。
重组后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在符合教材编者意图的前提下,更尊重了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使得教学有教师的典型指导,有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总体的宏观把握,有重点的逐个击破;有现有经验的应用,有高层技能的引领。这样的教学策略逐层深入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使其能够形成终身受益的素养和思维方式,最终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更加扎实地落实了课程目标。
从上述过程不难看出,教师对教科书内容创造性的重组是一种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策略,而这一策略的展现就体现出了“交流”与“对话”的价值。只有有价值的交流,才能形成双方有意义、深层次的“对话”。
二、从引领到自发――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教科书编者精心编写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具备“教”和“学”两个方面的价值,教科书不仅是“教本”,更是“学本”。其实就学生的本性来讲,他们是很愿意参与到与教科书及编者的对话活动中的:当新课本发到他们手中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拿过来就放进书包里,往往都是饶有兴趣地翻一翻、看一看,这就是对话的前提。但是,仅仅有意愿是不够的,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和引领接下来的对话的意义和价值,将“无意”转化为“自觉”,让意愿的效用更大化、最大化。
(一)看得更多――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关注教材
许多教师在教学前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包括认字读词、朗读课文等。这些只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课文插图、“泡泡语”、课后练习题、资料袋等,先全面了解每一课、每一单元的所有内容,哪怕只是表面的了解,仅仅是“脸熟”而已。但是就是这种“脸熟”,已经构成了深入交流和沟通的基础。而且这种更广泛地看、有目的地看,将原来无意识的“随手翻翻”转化为清晰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明白看中的别有洞天、学中的曲径通幽。在此基础上,教师更要善于在教学前、教学时和教学后将这些关注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让广泛的看发挥更广泛的学习效用。
(二)走得更远――鼓励学生更广泛地选择和拓展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教材编写建议”的第9条提到:“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这里的开放性和弹性包含内容,也包含目标。学生各有特点,能力各具千秋,相同的内容对于不同背景和经验的学生来说,接受的程度、理解的深度、达成的精准度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依据这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我们在对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一课的课例研究中,就试图清晰、明确地体现这个要求。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堂 提问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无疑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启发思考;引导学习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具有评价功能、反馈功能。但是,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因种种原因提问不是太宽,就是太窄;不是太深,就是太浅;不是不着边际,就是零零碎碎,大大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所以,下面就谈一谈小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纵向提问与横向提问
1、纵向提问。
(1)顺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由因到果的叫顺向提问。例如,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理解的障碍)――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整体理解、概括课文)我在指导学生观察、描述人物外貌,并以自已为例写《李老师印象记》时,由于是借别的班上课,我针对学生对我充满好奇的心理提问:“你们想了解什么?想问老师什么?”顺应学生思维发展,引向观察、描述人物外貌的学习目标。我在教学《关怀》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聚精会神”这个词后,提问:“是怎样聚精会神地听课的?两只手拿着什么?面部表情怎么样?”既顺着课文的思路把学生引向,且后两个问题也是顺着前一个问题而具体化的。所以,顺问能自然地把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反问。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反问。
①针对学生的回答或思维现状反问。例如,你怎么知道……?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认为?如在教学《麻雀》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他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老麻雀站的是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上,既然是没有危险,又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上?”通过这样一问,学生就把之所以得出这样结果的原困连结起来,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
②从学习内容的另一方面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例如,《再见了亲人》表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关心爱护,那志愿军对朝鲜人民又是怎样的呢?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是这样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志愿军回国时,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既然是话别,就应该是双方的,但是,课文只写了志愿军说的话,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经过这样正反两面的对比,就能深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这样一个中心。在教学《太阳》时,针对第二段与第三段的过渡提问:“第二段说明了太阳与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界的关系怎样呢?”既促进了学生思维从另外一个角度切入,又推进了教学过程的发展。
③正话反问。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例如,“猫的表现这样古怪,作者好像不太喜欢这只猫吧?”这种提易引起学生讨论,师从中发现问题,导向目标。
2、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能力的迁移、应用提问。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让能力形成系统。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乌鸦是很聪明昵?”又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老师问:“你的家乡的山水美吗?我们祖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山河呢?”经过这样提问引导思考后,学生的思维就不局限在桂林山水上,很自然地联想到美丽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从而激起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二、单个提问和连环提问
1、单个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一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窄,难度小,适合具体的问题。如教学《春晓》时提问:“春天的早晨你在睡觉,哪个字告诉我你在睡觉?你睡觉时不知不觉天亮了,哪个字告诉我天亮了?”提问直截了当,简洁具体,学生容易回答。这类提问是最常用的,效果也明显,学生的学习是否达标,一目了然。
2、连环提问是就思维活动的几个环节进行提问。
提问的面宽,难度大。适合宽泛的、宏观的问题,能引起思维向纵深发展,适合学生学习的中后期阶段或思维敏捷的学生。例如《亡羊补牢》,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通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自学,从而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掌握内容。又如教学《麻雀》时可提问:“刚才听了音乐,读了课文,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好像听到什么?老麻雀什么地方使你感动?”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去思考、去描述,不仅理解全面,富有想象,而且体会了感情,受到了熏陶。
三、直线提问和曲线提问
1、直线提问就是直接提出“为什么”“怎么样”这类问题。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敏捷度。例如,学习《趵突泉》:“文中‘不知疲倦’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含义是什么?”提问直截了当,毫不含糊。
2、曲线提问就是从与问题相关的其他问题入手,从而解决问题。
提问的方式灵活,能开拓思维。其功能在于训练思维的严密性、想象的丰富性。例如,学习《趵突泉》的“不知疲倦”:“你整晚不睡觉会感觉怎样?”“趵突泉水‘不知疲倦’说明了什么”?通过理解人,再理解泉,拐了一个弯,由易到难,容易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理解在的英明领导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巧渡金沙江,跳出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然后提问:“刚才你们听的时候心里怎么想?你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稍后,进一步提问:“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乌
‘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先体会巧渡金沙江取得伟大胜利,再理解“云崖暖”,学生终于理解了“云崖暖”的意思。有一定难度、深度的问题,常用这种提问方法。
类比提问也是曲线提问的一种。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先比较读:
A.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鸣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0-02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教学目的是一门学科的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的呢?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和谐的氛围,可以通过图像、多媒体、音乐等来营造特殊的氛围。建立良好的氛围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应该不拘一格的进行采用,例如角色扮演、节目表演、同学互动、诗歌朗诵等等。特殊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快速的进入角色,了解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比如教师在对《趵突泉》进行讲解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展示有关趵突泉的图片和录像,这样可以更直接的让学生对趵突泉有个详细的了解,让学生产生对趵突泉的向往。在《愚翁移山》中,是愚公为了移走挡路的大山,号召子孙们来移山,最后感动了上天,两个神仙将山搬走了,课文像大家描述了一位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的渔翁。渔翁和现在的青少年相比,青少年浮躁、没耐心、高傲、没团队意识、没有恒心,教师在进行教授时,可以将渔翁的精神和学生对比,让大家都以渔翁为向导,做事有恒心,坚持不懈,注重团队合作,这样青少年才能健康成长,国家才会繁荣富强[1]。
二、教师要身为表率,提高自身情感素质和艺术
情感教育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树立优秀的道德品质,有爱心。所以自然也就要求教师本身要有爱心,有渊博的知识,教师通过自身的爱心来感化和同化学生,让学生也自然而然的建立爱心,获得优秀的道德品质。爱心是情感教育的重点,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爱心是一切事情成功的必要因素,爱心可以创造奇迹,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生优秀品质和爱心的形成是离不开教师情感的投入,那么教师如何才能真正的投入情感到教学当中呢?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对学生的爱,这样不仅可以影响学生道德走向正规,还能潜移默化的带动学生转变不好的思想,让学生的感情得到熏陶。教师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关爱,学生就会和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尊重教师,去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因为爱越来越紧密、越来越融洽,最终获得师生共赢,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工作积极性也大大增加,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所以在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知道学生的需求和想法,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理解是相互的,教师理解学生,才能引起学生理解教师,教师应当起好带头作用,进行教学时心情要愉悦,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压抑和不快,教师应该用自身的魅力和情感去感悟学生带动学生。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情感丰富的语文教师比情感冷漠的语文教师相比,课堂气氛就相对活跃,师生关系就会更融洽,教学成果就会更有效。课件教师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情感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
三、让学生在诵读中增强情感体验
新大纲对小学语文阅读提出了新五项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进行充分阅读,杜绝浅阅读。二对阅读的文章要进行全面的感知;三是通过阅读要有阅读后感;四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五是通过阅读来达到熏陶自己的目的。由于小学生理解和阅读水平有限,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生开展阅读时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并结合文章为学生建立适应的场景,例如可以结合平时类似的生活经历和亲身实验,让学生将文章和实际相互结合的去理解,达到掌握知识,获得领悟,培养道德品质的目的。例如对于要讲解的文章,教师为了达到阅读的效果,可以针对重点断句让学生多次阅读,以求领悟和掌握文章精髓。教师还应该主义文章和实际相互结合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做人做事要实实在在,勤勤恳恳,对于自己制定的目标要坚持不懈,努力实现目标,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
再例如《饮水思源》,南北朝有一位文学家庾信,当时,梁元帝派庾信出使西魏,可是没多久梁朝就被西魏灭掉。西魏王很赏识庾信,就留他在西魏的国都长安做官。庾信不愿意,可是又走不了。他在长安一直住了近30年,心里非常思念故土。主要说明了庾信 “不忘本”的,非常想要返回故土,指导感恩戴德的意思。教师在进行讲授时,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反复认真的阅读,并创建适合的气氛,配上沙克斯音乐《家乡》,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对文章的领悟。
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果和情感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一个有效手段,语文课本的内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进行情感教学,一位优秀合格的教师应该是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能将自己的情感教学进行充分的表现,让学生的情感达到共鸣或者是震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模式产生的背景
我近几年来听了大量的语文课,发现比较成功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但是这样的课毕竟是少数。
对此现象,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近几年来,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应付学生的考,而不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鉴于此,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智能的健康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我尝试建立了“自主参与”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2 模式的指导思想
模式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
2.1 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2 在参与中发展智能;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的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模式的操作程序
3.1 导入激趣;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动学生的学习需要。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游戏等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如执教《林海》一课前,我将《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投影片和《林海》一文的投影片重新组合成连续抽动片出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既获得了视觉上的满足感,又感性地认识了兴安岭“岭多、林广、花艳”的特点。
3.2 导读提示;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在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导读提示非常明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我的学生回答了:①我知道了大泉纯洁、活泼、鲜明,小泉多而且比大泉有趣;②我不知道课文为什么说“只有自然才有这样的力量”。③我还想知道这大泉为什么叫“趵突泉”。……这些问题有的是重点,有的是难点,有的学生可以自行解决,有的则成为老师讲授新知的切入点。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学生沉浸于主动探求新知的愉悦之中。
3.3 导引点拨;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先精心设问,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并适时点拨;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中理解,理解再读,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我挑选了学生自提的一个问题设疑:为什么把比作千斤巨石?在评议中,有的说:“巨石太重不动,还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有的说:“石头本身是不会发出声音的,也没发出一声。”更有一个同学说:“巨石是烧不化的,也是烧不化的。”这个同学的发言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反驳,认为在烈火中肯定会被烧化。一阵深思之后,我发话了:“的身体是会被火烧化的,但是他的什么不会烧化呢?”“精神。”有一位同学很快领悟到了,令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3.4 导情设境;这一环节的操作要求:教师要进入课文角色,创设情境,带着学生一起去体验文章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这种感情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因素。如在教《凡卡》一文读到“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这句时,我创设了一个想象情境,让学生遐想凡卡甜蜜的希望实现了的情景,再把学生拉回现实中来,让学生在这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同情凡卡的悲惨命运,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的感情,并引导学生将其内化为“爱憎分明”的情感因素。
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注重审美的表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体现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身教甚于言教,教师的仪表、教态、语言的表达、书写及板书的设计、作业作文的批语等都无不给学生以无形的感染。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都首先做到符合审美标准要求:端庄大方的仪表,自然和谐的教态,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漂亮的字体,规范工整的艺术的板书设计,流畅规范的批语,这本身就是美,就能给学生一种享受、美的陶冶,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影响,乃至效仿。而与之相反的不拘小节、邋遢拖拉的仪表,扭捏拘谨的教态,口齿不清、言不达意的语言,潦草杂乱的书写等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据笔者调查,在一个教师写字好的班级,学生普遍写字都好;而在一个教师写字潦草或较差的班级,学生亦然,大多较差。的确,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在对学生造成影响,几年下来,效果显著。鉴于此,语文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好在教学中人格美的魅力,给学生做好审美教育的表率。
二、挖掘教材本身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客观世界中自然物的美。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名山大川、花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不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不论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能以其美的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充满着美的内容,是语文事实审美教育的最大资源。教材中有很多描写自然美的课文。有描绘自然美景的,有描写人类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和观赏意义的建筑、物品美的文章。更有我国的瑰宝――经典名诗古文,不仅能使学生欣赏到韵律和谐的美文佳句,还能从诗句中领悟到自然景观的无穷魅力。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所描绘的自然美进行鉴赏时,不能局限于自然美的外部形态,还应包括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毕竟教材中关于美的描绘也包含了作者审美的凝聚。如《趵突泉》一课在描写趵突泉时,用词准确、细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结合课文落实字、词、句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美,从品词赏句中欣赏语言的艺术美。
三、诵读美文名句,课文中的语言美
诵读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是语文审美教育的起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诵读为主旋律体会其中的情感美。诵读不仅要求读出声、韵、情,还要反复吟诵,才能入境察情。诵读的方法可以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可以个别读、小组读,还可以配乐朗诵磁带,学生听读等方法。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入手,组织学生读,一方面在语境中学习掌握生字词,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的畅达美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从而在思想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产生审美效果。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体验美的情趣,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课堂上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气朗读,或激情昂扬,或柔和亲切、抑扬顿挫,学生就会受到感染,课文中揭示的美在他们的思维中就会不断出现,进而形成美的定格,成为美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美、作品的艺术境界美和作者表达的情感美,激发学生仰慕美好人物,热爱美好事物,产生追求美好明天的崇高美感。这样的朗读教学,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的意蕴和情感,获得丰富的美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四、创设愉悦的审美环境,注重美育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感知美的表象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因为这是审美的基础,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必须在他们眼前显示鲜明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审美环境,通过插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渲染美的气氛,并运用直观教具展示文章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的构思。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借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揭开“序幕”:“同学们,你们记得大年夜吗?大年夜对我们来说多么美好啊!一家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亲人团聚的快乐。精彩的电视节目,辟辟啪啪的鞭炮声,陪伴着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你是否想到过,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有个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着卖火柴”
五、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俗语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这美丽芬芳的“芝兰之室”从何而来,需要教师点点滴滴装扮出来.用心营造创设出来每一位教师都喜欢把教室布置得美美的.因为好的环境才会有好的心境.对于学生来说.身处在一个漂亮的教室里那种感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美妙的世界,每次布置教室时.我总是和同学们一起查找各种资料.找寻灵感为同学们跑前跑购置材料,然后大家一起忙忙碌碌.很快教室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的得意之作就是教室后墙那一对展翅欲飞的翅膀。寓意学生能展翅高飞每天都有进步.这块地方也是同学们展示美的空间,贴的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定期更换主题。每次换下来的作品就收进成长记录袋。到了期末.每个孩子都收获颇丰.特别有纪念意义中间的红心里是全班的合影及班级奖状,希望全班能团结一心.把美传递给每一个人,也希望孩子们展开翅膀.带着越飞越高.实现美好的梦想.教室后还有美丽的图书展架.这小小的展架培养出了一批痴迷读书的小书虫.大家在浩瀚的书海里发现美,追寻美。另外,学校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也营造出良好的、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为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美、体验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种形式.每一个空间.营造出优雅的校园氛围.走进我们的校园,不但可以看见茵茵绿草.成荫大树,漂亮的宣传橱窗.还可见走廊上悬挂着催人奋进的国学名言,。这样浓厚的“美”的氛围.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感染、熏陶和创造的激情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我努力用心营造、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老师热爱、尊重的期待中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自我约束。班级生活中我一改以往同学间的横向比较为学生自我的纵向比较.鼓励他们每天都力求有新的进步和提高.帮助他们确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价值观念。针对学生水平上的差异.我提出的要求有难有易.分不同的层次,让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尝到成功的快乐.而水平较高的同学的表现则会对其他同学有所启发。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美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老师创设营造的美感受到人际关系之美.从而构筑起美丽的校园生态环境。
2学生在教师不拘一格的精心设计中品味美
2.1多学科有效融合
教育家先生说:“各学科无不于智育中.含有美育之元素。”以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美育是教师指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理解美的实践活动过程语文课本的内容极为丰富,它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炉.使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多姿多彩的风貌十分和谐地融汇在语言文字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表达美的文章、美的社会、美的自然、美的人生。另外,还有音乐的节奏美,美术的造型美,体育的健康美、动作美等等有时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把各学科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往往能使学生品味到多种形式的美。如阅读补充课文《趵突泉》时,学生读文后画出各种水泡向上冒的样子,读文后打出泉眼冒水泡的节奏这样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了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1:3头语言.学生沉醉于趵突泉那唯美的诗情画意中。
2.2多形式精彩呈现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一年级时.我在班内开展了“红花少年”的评比.同学们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使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争红花”的局面。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发现格言警句对同学们起到了很大的激励作用我就在班内组织了“我最喜爱的格言”主题班会.每个同学介绍自己所喜爱的格言,并把它们抄写在铅笔盒内。黑板报上还开辟了专栏,每天更换一条新格言,时时激励同学们前进。升人四年级后,我逐步放手。在选用干部.组建班委时采用同学自荐、大家评议选举的方法,给每个同学积极参与的机会。在组织“爱绿护绿,美化泉城”、“小巧手.大比武”、“争做志愿小标兵”等主题班队会时,由班干部、同学们制定活动方案、计划,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我这个班主任只做场外指导从而彻底改变了“老师说了算,班委跟着干.同学们边上看”的状况,班级活动搞得有声有包、生龙活虎。同学们沉浸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各个美洋洋。
解说:小学语文教材收集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以及脉络清晰的参观记和言简意赅的说明文。如让小学生扮演解说员的角色,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调换顺序、更换词句、穿插内容、删除细节等形式的重组后向同学介绍,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调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可以让学生“实习”一番调解员工作的。《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发生在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三个故事。导学此课时,可虚拟这样的情境:如果当时蔺相如避闪不及与廉颇狭路相逢,廉颇一定会大发雷霆,造成僵局,你能劝劝廉颇吗?继而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蔺相如升官的理由,将相同心的必要以及廉颇在赵王心目中的位置等方面劝慰廉颇。待学生想好要说的话后,再扮角色进行表演。
辩论:进行辩论,不仅可以使人明白事理,而且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再现了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的伽利略形象。在导学此文的过程中,可组织一次由伽利略代表正方、围观者代表反方的辩论活动。
推销:这是一个时尚的话题。挖掘语文教材中推销活动因素,培养学生的推销意识是完全有必要的。《新型玻璃》一课从性能、用途等方面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同时进行推销意识的启蒙,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假如你是新型玻璃厂的推销员,你应该向金银首饰店(汽车厂、马路旁的学校等)推销哪种玻璃?又该怎样介绍这种产品呢?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根据对方单位的需要确定所要推销的产品,模仿推销员的口吻开展模仿推销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参与上述实践活动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语汇、语法、逻辑等方面的矫正,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将表情、手势等体态语适度地加以运用,以增强“说”的效果。
演示:《称象》和《捞铁牛》两课讲的都是古人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故事。导学《称象》时,教师可准备一只饭盒(代表船)、若干石子以及一架天平、一盆清水和大象替代物等,让学生按照课文介绍的曹冲称象的过程进行演示,并用天平验证一下石头的重量是不是就等于大象的重量。导学《捞铁牛》时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准备演示所用的物品,分组进行演示实验。学生手脑并用,该做合一,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过程,其效果不言而喻,传统的师讲生听的做法是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