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启发式教学的优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启发式教学的优点

第1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高中政治课;应用

启发式教学思想源于孔子。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的“善喻”也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明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从广义上讲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科学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而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就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从而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关键在于设置问题和情境。这种教学思想的特点就是,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动、自主的学习效果。目前的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怎样利用好现有教学方式的优点,结合高中政治不同的教学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问题。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应用中的现状,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1)注重启发的结论,忽视启发的过程,以结果为目标的启发多;(2)教师从主导变为主问,将启发简单的理解为提问;(3)启法的主体范围狭窄,不具备主动性和普遍性;(4)启而不发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问题,剖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1)受升学压力和注入式教学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2)政治教师对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理论研究不深入,没有领会到这种教学思想的特质;(3)教师不能很好的使用各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专业素养有待提高;(4)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力不足;(5)高中政治课程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较难理解。

基于这些原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启发式教学思想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真正开发智力和技能。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优化教学效果。其次,增强学生的政治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缺乏学习动力一直是困扰高中政治教师的问题。有些教师仍热衷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强行灌输理论知识。自制力强一些的学生能够教条的背过这些知识,但往往不能真正领会这些知识;而自制力差些的学生,可能连记忆这些理论都做不到,更枉论德育工作的进行,甚至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启发式教学思想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这个过程要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能促进培养师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最后,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启发式教学要求在教学中由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和计划的学习,主体上,包括教师的活动,也包括学生的活动,是师生交流、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要求教师发挥主导教学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知。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主动学习,完成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而这种交流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认同感,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的需求,解答学生的疑惑,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能力,不断与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这个过程会反过来影响教师,引发教师的反思,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师生之间的这种良性互动,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吴奇.提高教学实效,构建质量课堂[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9.

[2]谢飞,宋坤政.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如何有效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分析[J].学术探讨.2014.10.

[3]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改变思维类型。”显然,在教学改革这个整体行为中,教学目标的定位和设计是基础,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设计是核心,教学结构、过程和方法的选用和设计是手段。启发式教学应该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基础,推导出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结构、过程、方法设定的有机整体。近两年来,我们针对启发式教学实践的片面性,加强启发式教学的整体改革探索,结果表明:“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目标,达到内容、形式和目标的有机统一。

激,即激趣,激活。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过渡,但它绝不等同于导入过程,而是启发式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第一步,因为它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这一阶段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基点定在发展思维和培养能力方面;从教学内容上讲,教师创设的情境和呈现的社会实践必须与教学重点内容相关联,最好不是结论性答案,而是在基本结论的一定范围内留有余地,以便充分发展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结构上讲,这一阶段以学生观察、联想活动为主,教师通过媒体显示或实物呈现,剌激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启,即开导,启迪。通过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学生基本能进入有意义学习的心理过程,但千万不要以为直接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否则,将截断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发展过程。教师应当承接第一阶段给学生呈现的与教学重点相关联的内容,通过精要、生动的讲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接近知识结构。教师讲授知识的高超艺术和水平不在于如何准确、完整、系统地把知识交给学生,而在于能否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沿着思维阶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从而调动他们潜在的勇气、胆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在教学结构上,该阶段表现为通过教师的非定性讲述,勾勒出知识结构的模糊概貌。学生学习形式是被动的,但在思维活动中,仍然居于有意义的、主动地位。

发,即发散、发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叩开知识的大门,但如何掌握知识的内涵,把握知识的构成,还要靠学生发挥认知能力,积极、努力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教学结构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关系,既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又可以表现为学生之间的个别或群体讨论与对话。这一过程是启发式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师要尽可能有意制造认知过程中的障碍,如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立论,故意误导等,从而使学生在迂回曲折、历经坎坷的多向思维之后获取知识。在教学技巧上,教师要尊重持不同观点或者错误观点的学生,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疏,即疏导,疏理。在经过激、启、发三个阶段之后,教师要抓住学生急于鉴别自己探索结果的心理,回到主导地位中,剖析错漏,归纳、推导出正确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的内涵和构成。这一过程带有总结性质,与传统教学总结不同的是,教师不是对自己的分段讲述进行自我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疏理学生的认知结果,推导出结论。由于学生思维主动性的贯穿和渗透,教学结构表现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情况允许的话,教学结论最好能紧扣教学阶段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温故而知新。

运用“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从教师的功能看,教师必须转变备课只熟悉教参和教材,上课“照本宣科”的轻备课、重授课的教学思路,确立重备课、活课堂的教学思路。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仅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基本线索,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而且要着重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认知和能力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泛搜集现实材料,设定使用的媒体和教学方法,并使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扎实、科学、全面的备课将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从这个层面看,教师备课的工作量要远远超过上课的工作量。

2.“激、启、发、疏”的启发式教学是对“讲、记、背、考”的注入式教学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变革,但它并非一种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维模式。谈话法、讨论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有机穿插,将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充实和丰满。

3.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信息容量大,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有感染力,概括性强,能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这些特点都能在启发式教学中有效发挥出来,体现素质教育目标。

第3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成为课程的主要设计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合作者、指导者者的角色,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创设针对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思考问题的机会和回答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启发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建立平等、自由、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对塑造学生的特性和形成健全的心智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启发式教学模式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具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新课改下,实行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行启发式教育的有效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新课改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正确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要进一步拓宽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小学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如在学习三位数乘法计算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一位数乘法计算、两位数乘法计算,总结出乘法计算的通用法则,进而掌握三位数乘法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一位数和两位数的简单计算练习,如4×6,14×6,42×6,14×26,然后再增加难度,让学生计算114×126,这样,学生既有效地复习和巩固了一位数乘法计算和两位数乘法计算的方法,又深入理解和掌握了三位数乘法的计算要领。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三位数乘法计算法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思考中去学习,在思考中去探究,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在对学生引导的过程中大大加深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创设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且学生在学习中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启发,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启发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2.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注重对学生的点拨

小学生的年龄虽然比较小,但好奇心却比较强、思维非常活跃,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这些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乐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动力,这样才能推动启发式教学不断向前发展。同时,由于小学数学知识连贯性较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建设系统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连贯,方便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还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应的复习,使学生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进而建立并完善知识体系。另外,启发式教学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问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又能让学生在提问中得到正确的指点。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拨,开阔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清头绪,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写出几个可以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和几个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让学生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对比,看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关键是在分数的分子还是分母;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如果将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会怎样?这样的点拨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困境、打开思路,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启发,这样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三、结语

第4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启发;教学方法;人才培养;创新人才

高中语文的课堂只有短短的45分钟,然而我们教师要教授、学生要掌握的教学任务不是这一点时间就能完成的。我们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来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东西,从而让自己的知识面能够进一步拓宽。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活动和学术讨论过程中发现,启发式教学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自觉汲取知识的有效教学手段。下面,是笔者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语文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结晶,在中华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现在有的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与其本身的重要性却极不相符。有些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他们认为学不学都一个样,语文水平总是没有明显进步,进而使他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数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上,而语文的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低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提升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寻求更多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然而,现在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也存在误差,他们仍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分地注重学生的高考成绩,将学习当成了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任务,这与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要想改善这种情况,使教师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1)提问启示法。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件事,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疑问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知识的碰撞,才能了解更多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提问可以帮助学生们确定一个学习的方向,同时也能督促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提问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提问内容的思考,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刻了解。

(2)情境启示法。情境描绘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一个情境描绘得越好,学生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越强烈。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时,凭借多年教学经验以及深厚的语言功底,运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向同学们展示了月夜荷塘的优美画面,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都吸引到了课堂学习中,同时又让学生根据文章来展示自己心目中荷塘与月色的交融。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更容易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也能使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更加亲近,激发学生想象的灵感。

(3)对立启示法。这里的对立当然不是指教师、学生间关系的对立,而是思想方面的对立,也可以称之为对比。首先,高中课本中选取的每个板块内的文章在某方面都有一定的相似度,我们教师在教学时要将之列出来,以引发学生对其思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之间找到共同点,学到更多知识。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因素,以学生为主体,争取全面地兼顾到每个学生,万不可根据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启发教学活动。其实,对立最明显的还是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不同的人,即使看到同一样事物,想法也多多少少会有所不同。在课堂上,学生想法的表达可以给其他学生一定的思考提示,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学习和思考。与此同时,尽管教师的教学经验极其丰富,学生们的想法仍对其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完善其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了解。

三、启发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

(1)转变思维,端正师生关系。新时代的教育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而是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不仅能很好地掌握好所教授的知识,还要求能够举一反三,培养出创造性思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的优点,通过自己的启发与引导,将课堂思考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从而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

(2)备课充分,课堂灵活教学。要想进行一场高效的启发式教学活动,课前的充分准备必不可少。教师只有对课程、对知识有个全面了解,才能有所取舍地选取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笔者听过这么一句话:只有不懂提问的教师,没有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这正体现了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的重要性,这间接决定了课堂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质量。同时,教师的重要性还在于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时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想法及其他情况,教师要善于利用其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思考。

(3)善于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的使用可以让平常教学中某些无法展示的东西很好地展现出来。笔者在另一个班进行《荷塘月色》的教学时,因为身体不舒服,在网上搜取了该文章的朗读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这不仅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方便,同时也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从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平常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以此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们能更加主动地进行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到思考的队列中。我们要“想方设法”地促使学生们对语文的学习充满兴趣,勇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型创造人才。当然,作为启发式教学的开展者,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开发启发式教学的附属教学手段,从而更加全面、更加完善地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及知识面的拓展。

参考文献:

[1]宋朝霞.高中语文启发式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3(20).

第5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操作系统;启发式教学;处理机调度算法

1. 引言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传统课程教学着重讲授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课程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五大功能部件,其内容涉及计算机硬件、软件多方面的知识,课程表现为概念多、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知识点难度跨度大等特点。高等教育的本根目的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因此如何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课程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根据积累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提高操作系统课程教学质量进行探讨与总结。

2. 操作系统课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2.1 操作系统课程的启发式教学思路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从而达到启迪思维、发展智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最终共同解决问题”的良性互动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操作系统课程的知识。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授操作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思路实施教学过程:首先要确认教学目标,明确该知识点要解决的问题;接着选择日常生活中与该问题有共通点的情境,并提出思考性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进行思考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之后后启发学生运用思考出的方案思路解决操作系统中的问题;最后进行反馈与总结[1]。

2.2 操作系统课程启发式教学的实施

本节以处理机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处理机调度算法为例,讲述如何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材列出的典型的处理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高优先权调度算法和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3]91-97。教师在讲到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如果按照课本罗列出来的这些算法逐一讲述这些算法的实现过程、优点和缺点等内容,不管讲述得有多详细,都有枯燥乏味之嫌,学生是处于被动的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果也不好。因此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的内容时,不应只是逐个罗列出各种调度算法,而是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主动逐步想出各种调度算法的思路。

首先,教师先介绍在内存中可同时有多个进程处于就绪状态等待获得CPU并运行,而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策略选择一个最适合运行的进程使其占用CPU并运行,这个“策略”就是本次课要讲的调度算法,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那么到底常用的策略(即调度算法)有哪些呢?”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与处理机调度有共通点的例子:顾客到银行去储蓄。可以假设一个储蓄窗口相当于一个CPU,为了与单处理机的调度算法相对应可以做一个限制性的假设,即假设只有一个储蓄窗口的情形。而要进行储蓄的顾客很多,多个顾客都想获得窗口的服务,用什么方法对顾客进行服务才显得比较公平呢?此时,很多学生自然会想到先来后到的办法,即排队,先到达的顾客排在队头先获得服务,后到达的顾客插入到队尾进行等待。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个思想用到进程的调度算法中就是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学生会觉得非常有道理,而且很容易就记住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的特点。

正当部分学生觉得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是比较公平的调度算法时(因为平时大家去银行储蓄的时候基本上都这么做),教师在原来的问题提出新的假设:如果排在队头的顾客(假设为A)需要储蓄的操作很麻烦估计用很多时间,例如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他后面的顾客需要服务的时间很短只需几分钟,如果你是后面的顾客自己需要服务的时间仅为几分钟,却为了几分钟等上几个小时,你乐意不乐意?不少学生肯定强烈的表示不乐意,此时他们已经完全投入问题的讨论中,他们迫切的想知道在这种情况怎么解决才能显得比较公平。此时,若学生答不出社么好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在等待时间上作提示,从而引导学生提出解决的办法:即让储蓄时间少顾客先获得服务,最后才是储蓄时间大的顾客获得服务,这样大家等待的时间就相对少很多。这个思想运用到进程调度算法中就是最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

介绍了最短进程调度算法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储蓄的问题上:如果需短时间储蓄的顾客源源不断的到来,在刚才的策略上A是否获得服务的机会?此时不少学生会猛然发现,按刚才的策略时间短的都先获得服务的机会,如果时间短顾客不断的来“插队”,那A岂不是永远没有获得服务的机会了吗?最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肯定有缺限,那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和最短进程优先调度算法的折中办法,即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并讲解响应比的计算公式,从公式中总结出最高相应比调度算法优先照顾小进程,但又不至于使的进程“饿死”,即大进程等待一定的时间后也会获得服务的机会。

此时,善于总结的学生就会有一个结论:最高响应比调度算法应该是最好的调度算法了吧?教师可以提出另一种假设:此时如果出现了一个VIP客户,怎么办?因为VIP客户有服务的优先权,其他的顾客就必须等待,此时就很自然的引出第四种调度算法,即高优先权调度算法。

讲了前面四种调度算法后,学生已经对进程的调度算法有了一定理解,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另一种调度算法,它不考虑等待时间也不考虑优先权,而是把CPU的时间分成一定的时间片,各进程在时间片内轮流使用CPU,在时间片内没有执行完毕的进程必须放弃CPU并排到队尾重新申请CPU,这个算法就是基于时间片的轮转调度算法。

最后,教师对这几种调度算法的特点、优点和缺点进行总结,还可以举具体例子分别用前三种调度算法计算它们各自的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3. 结束语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操作系统课程实际的授课过程中,除了处理机调度算法这部分内容外,其他很多内容都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例如:进程同步与互斥、有关死锁的问题和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等,都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讲课。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将从单纯的知识转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学生也将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变为自主的学习者、研究者和创新者,正确采用启发式教学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韦婷.启发式教学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5,第7卷第13期.

第6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由于生物化学内容多、理论抽象,具体代谢反应复杂,学生普遍反映难学。目前,我院生物化学的授课学时数较少,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满堂灌”,无暇顾及讲课效果,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甚至丧失学习信心。另外,独立学院学生专业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不高,因此如何将这些深奥难以理解的生化机理以及错综复杂的代谢反应转变成浅显易懂的、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是每一位生物化学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国内外许多生化教学专家提出并尝试了诸多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框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单元网络教学法等。但是生物化学内容庞杂,章节多,有的章节之间内容跨度很大,所以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很难用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生物化学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实效。

一、启发式教学方法与调动学生学习潜能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起指导、贯穿和综合作用,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去创造一种情景,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去诱发学生独立思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绪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章节的教学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渴望了解的“生命的本质”“生物大分子的特点”等问题设疑;结合生产实践和社会需要而提出“学习生物化学的意义”等问题, 而不是单纯地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个结论,要唤起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充分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启发式教学法上好绪论与前期章节,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

二、框架式教学方法与降低课程难度

“框架式”是根据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对认知、学习的观点,转衍生成的学习观、教学观。“框架”一词是闵斯基(Minsky,1975)研究人工智慧时所提出的概念。闵斯基认为当一个人遇到新情况时,会从他脑海中的记忆结构里去搜寻相关的信息。这个记忆结构就是“框架”,是一种记忆架构。

框架式教学法授课的基本原则是从整体把握,不在传统教学方法所追求的细节上纠缠,给学生留有很大的自学余地和能力锻炼的机会。在方法上强调积极的动态想象,建立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框架式”教学法适合处理教学的过程中一些难度较大、难点较集中的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将难点分散,以降低课程难度,是探索该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物质代谢”是整个生物化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生物化学课程1/3的教学内容。根据三大物质代谢的特点和共性,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根据“框架式”教学法先采用“概念框架图”的形式将三大物质代谢进行分解,分解为“糖代谢框架”“脂类代谢框架”“氨基酸代谢框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基本的代谢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内容的讲解,能促进学生对物质代谢的理解。

三、案例式教学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加深理解

案例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策划和指导下,针对有关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已设计好的具体案例进行调查、思考、分析、讨论等活动,教师加以总结点评,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典型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懂易记,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代谢组学”等章节的理论知识的讲授中进行一些相关的案例分析,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如在讲解代谢章节时,以人体代谢功能失调导致某种疾病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代谢系统的意义。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课后还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查阅文献,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四、利用Flas等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利用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等技术,再由计算机对语音符号、图像信号进行贮存、加工、控制、编辑、查询和检索的综合技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是生物化学教学过程的一次重要改革,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学内容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生物化学教学信息量,使生物化学教学组织方式更加灵活多变。

针对生物化学中的难点内容,通过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加以表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如在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在PPT中插入大量动画来演示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复杂过程,通过动画和flash短片,生动地模拟这些生物大分子合成及代谢的过程,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很容易接受所学内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文中探索的“启发式”“框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手段,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生物化学教学法。但是生物化学内容庞杂,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也应做相应调整,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独立学院生物化学教学实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柳晓燕.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06, 13(6):1043.

[2]张春晶,王淑英,赵守琪.探索生化教学的新思路——“框架式”教学的构想和设计[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5):571.

第7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 Proteus 单片机 启发式 软件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423文献标识码:A

Exploring of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n the Microcontroller

Course based on Software Simulation

ZHANG Zhiyong, LI Yuelin, LIU Zhiqiang, HU Hongwei

(College of Automobile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114)

AbstractBecause of the importance of microcontroller course in field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nd students generally reflect this course is difficult to study, a new teaching method for microcontroller course is explored and studied, in which the 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is integrated with the technology of software simulation. After this new teaching method is implemented in microcontroller course, the results of practi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learning effect is improved, and the ability of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students are enhanced in the same time.

Key wordsproteus; microcontroller; heuristic teaching; software simulation

0 引言

对于单片机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一直是教研教改的重点内容,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例如通过任务驱动法加强教学内容与工程的结合,以及引入Proteus软件仿真增强教学的实践性等,但这些研究成果一般从教师角度探讨教学手段的应用,较少涉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本文针对单片机课程的重要性和教学特点,将启发式教学方法与Proteus软件仿真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的优点,同时利用电路仿真技术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手段具体化,并在中断系统和外设扩展这三个教学难点中,进行了启发式教学方法探索与研究。教学实践证明,基于软件仿真技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在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改善单片机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过于抽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启发式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包括:(1)图示启发。利用图示将复杂的内容以条理清晰、形象的方式表示出来,让学生迅速地掌握相关知识间的联系,拓展其思维;(2)讨论启发。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某个议题进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而相互启发,不仅能使学生积极思考,还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归纳和语言组织能力;(3)类比启发。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同属性的知识进行归类,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同类知识进行比较,使学生准确掌握知识的真谛;(4)发散启发。以某个问题为中心,多角度发问,让学生层层思考,重新组织知识,不仅让学生能多方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5)设疑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疑问,通过学生的积极、独立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种启发教学方法往往不是孤立地使用,而是将多种方法配合使用,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提高。

2 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2.1 中断系统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单片机中断系统是单片机处理外部异常事件的方法之一,相对于查询方式,具有较高的代码执行效率和响应实时性。中断系统是单片机应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难点主要包括:(1)中断概念的理解;(2)多个中断源的区别;(3)中断控制;(4)中断响应过程的理解等。

有了对中断的初步认识后,再通过对比启发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中断源的用途、控制和响应条件等知识。最后以观察启发和疑问启发方法,加深对中断难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以文献[5]的图5.5为例,该仿真实例的外部中断0和1的触发方式分别设置为低电平触发和边沿触发,中断服务程序分别控制发光二极管D1和D2的发光。在演示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下列现象:(1)开关SW1和SW2分别按下时, D1和D2的发光有何区别;(2)先按下SW1再按下SW2,与先按下SW2再按下SW1有何区别。这个实例的程序代码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中断控制的程序实现方法,而对两个现象提出的疑问能很好地让学生理解电平触发与边沿触发的区别,以及中断优先级是如何影响中断响应的。

2.2 单片机扩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A/D转换是单片机接口与外设扩展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包括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产生方法,以及外设的读、写控制等。如果利用Proteus与Keil联合进行电路与程序的仿真,不仅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整个系统有感性的认识,而且通过实际的系统组建、编程、调试,还可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高实践能力。以文献[5]的例9.5所建立的单片机A/D电压采样系统为例,A/D转换芯片的时钟信号直接采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地址信号通过74LS373锁存而实现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分时复用。另外,采样数据通过4位7段共阴极数码管显示,其中字形码由C52的P1口输出,位选信号由P2口的前4位经过非门得到。该电路完全能很好地实现应有的功能,但是如果仅仅是将其作为例题讲述,学生掌握的可能仅仅是表面上的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因此在学生理解本例题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疑问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加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针对本例可以设定如下的疑问,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

(1)如果该系统只需要实现一个电压的采样,如何简化电路?此疑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地址信号的意义,同时探索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产生方法;

(2)如何利用软件查询的方式来实现对采样数据的读取?通过此疑问的解答,能使学生最终掌握中断和软件查询的特点和实现方法,加深对中断的理解;

(3)目前系统是否是最佳方案,如何进行改进?可引导学生从ADC0808控制信号的产生、数码管类型的选择、地址信号的产生等方面进行思考。该疑问将激发学生深入研究A/D转换的控制信号与地址信号的产生方法,以及数码管的显示控制等知识。

3 结论

在课程中结合软件仿真技术,一方面让学生形成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实现学生对电路理解和程序编写两方面的同步掌握,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实施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途径。在单片机课堂教学中运用基于软件仿真技术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课堂气氛明显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掌握能力得到了提高。

论文资助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交通运输(TS1232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0]243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资助(CN1003)

参考文献

[1]龙志强,施晓红,谢云德.“任务驱动法”在单片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101-102.

[2]伍冯洁,谢斌.基于Proteus与Keil的单片机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25-127.

[3]袁锋伟,赵立宏,朱慧玲,等.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课程教学与实验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2):75-78.

第8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势在必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运用之中,教与学将是一片阳光明媚。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

① 启发式教学。②表扬式教学③聊天式反馈④作文式反馈。⑤激励式评语。变“被动”为“主动”,便“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主动的担负起建国保国创业的重任,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育,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变革,但它并非是一种机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维模式。谈话法、讨论法、图示法、愉快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的有机融合,将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充实和丰满。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教师主导为辅线的动态构成。启发式教育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对有见地的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

2.表扬式教学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回答别人问题的时候受人表扬,能使人感受到动力和自身的价值。所以作为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要慎重地评价他们,不失时机地说些“表扬激励话”这样将会激发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热情。如今的学生自尊心很强,如果批评他们做得不好,则容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于是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就会受挫。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就对做得好的同学加以表扬,那么没有做好的同学就会向他看齐,全班同学就会很快做好接受知识的准备。这样做既能将大家的注意力拢过来,又会使每个学生都领略到民主的范围,他们在课堂上将会表现得更好。表扬会使孩子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聊天式反馈

课上是导师,课下是朋友,这是师生共同的向往。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困难,并且能尽到最大能力来帮助他,吸取他们提出的意见,并及时的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也能使学生的心与自己的心更加贴近。此时,教师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者,心理困扰的排除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次考试后,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退步,尤其凸透镜成像知识点错误率较高。原因是什么呢?他们派来几名代表谈看法、说意见,出谋划策。言谈之中,找出原因并及时修正。这一措施,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并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4.作文式反馈

作文与物理是不是风马牛不相及?是不是天方夜谭?否!在物理教学中,采用作文式反馈也是必要的。作文不但能体现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知识、思想。如果将作文用于物理,那么将是物理学好的升华,也是物理是一门综合学科的最佳体现。

5.激励性评语

激励性评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学习兴趣又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关键所在,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将会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激情。 激励性评语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肯定优点是鼓励, 指出方向是激励,批评缺点仍是一种积极的激励。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在批改作业中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也不凶巴巴地打上一个错号,而是写上"老师相信,你能行!"、"你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别灰心,再来一次好吗?"等评语,延迟判断,提供给学生"再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在老师的评语动力启发、帮助下改正错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光荣和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即使是中学生也希望自己是成功者,也同样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赏。如在批改应用题作业时,发现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每一道题,可写上"你真棒!祝贺你"、"解得巧,你真聪明"、"方法太好了,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后来改作业时你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用一题多解方法来解答,这样使学生感受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多样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拓宽创新思维。学生在练习反馈中,作业书写工整,计算过程合理,正确率高,或者是比上一次作业有进步的,请在他的本子写一个"优"奖励他们,并适当加上一句信任的鼓励、关爱的评语,赢得他的爱戴与依赖,使他们心理因素得到优化,进入良性发展状态。当他取得优级评定时,急着要把本子递给同桌同学看,渴望也能获得同学的好评。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

第9篇: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海商法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崔龙哲,延边大学,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海商法、国际经济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108

一、问题的提出

海商法是一门拥有深远历史的法律部门,是随着国际航海贸易的兴起而产生、发展。在17世纪,有些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交往日益增加,为了调整商务关系,西欧国家在接受罗马法和整理商人习惯法的基础上制定了民法典和商法典,法国路易十四时期,颁布了《商事条例》和《海商条例》。当时《海商条例》内容比较广泛,自成体系,是国际上首部权威性海商法典。后来由于国际商业交往的繁荣下,促进了航海贸易的国际化、海上运输的国际化,导致各国海商法的立法中,具体内容及体系不统一,在国际商业交往、国际航海贸易中带来了诸多不便。国际上为了消除各国海商法的差异,解决国际海上运输中产生的不便,出台了诸多国际海事公约,适应国际统一趋势发展。

当今,我国在国际上已成为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航运大国,应更加重视和加强培养高质的海事相关专门法律人才。这种形势下,基于海商法自身特点,需要不断探索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及其各国立法。在海商法教学课程中,选择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其相互结合运用,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最终的海商法教学目标。

二、启发式、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由紧密相互联系,大部分后者掌控前者,在教学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海商法课程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占据较为重要作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既是基本教学原则之一,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讲授海商法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解决有关海商法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调动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授课教师在实践中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引导作用,要有创新、创造和思维培养的精神。并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灵活选择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相互优化运用,提高海商法课程教学质量。

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两个互动主体,也是一门课程教学实践的本质所在。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两个基本主体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互动性。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教学基本原则之一,是根据教学目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讲授知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已认可的教学方法。但需要强调的是,授课教师掌控启发式教学方法,即是教师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教师积极性因素有,物质、精神、信息等,这些因素直接联系到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论何种课程教学,都遵循授课教师主导原则,这一原则就是课程教学最基本原则,直接影响到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海商法是理论性、专业性较强的一门极具内涵丰富的法学课程,在自身的特点与特殊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主导作用是更为重要。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督促学生掌握知识,适当扩展一些新的知识内容。这些授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联系到,教师的积极性、自身知识层次高低和敬业精神。教师有必要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评价自己,更需要不断学习、跟上形势,特别是要了解和掌握专业前沿的学术动态和当前研究的难点、热点,其目的在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看到自己现有知识的不足,找出差距,这样才能适应当代形势发展的需要。此外,学校党政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要充分调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如改善各方面的工作条件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面;在国际交流日益扩大的今天,支持教师的内外进修、交流,使教师把最新的专业技能学到手再传授给学生。

三、基于海商法自身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选择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及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完全符合所有教学课程,既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海商法又是一门自身特点与特殊性较强法学课程,应该注重它的自身特点,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地教学方法或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下,才能提高海商法教学效果,培养高质专门人才。

海商法是具有较强涉外性的一门国内法。其涉外性表现在它自身衔接在国际通行的国际公约及惯例、兼容着多学科的内容。现行我国海商法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以40多年国际商业交往、国际航海贸易实践为基础,吸收了诸多国际公约及惯例的相关规定,适当考虑到国际海运立法的趋势,对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等,做了比较全面、具体的规定。如有,第二章“船舶”、第三章“船员”、第四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第五章“海上旅客运输合同”、第八章“船舶碰撞”、第十章“共同海损”等,都适当参照了相关国际公约及惯例。这种立法方式体现了,我国海商法走向国际化、时代化。同时强调学习海商法不可忽视海事相关国际趋势,要多加重视国际立法、研究的发展动态。

海商法是一门深远历史、内涵丰富的法学课程。有关内涵即有广狭义之说,又涉及国内立法与国际公约的衔接,拥有着民商法一般性的基础上显出自身特点,又有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完整性,结合在多学科的实体法、程序法与冲突法的兼容。因此,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践能力的人才极为重要,即是国内立法和国际公约、国际惯例作为海商法的渊源都需要我们去学习、理解、运用。

海商法以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现有的条件和教学内容、目标,选择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我国海商法为基础上结合有关国际通行的公約和惯例;既要注重海商法的理论研究,也要关注司法实践、重视各国立法,才能达到海商法的教学效果及目的。

四、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运用

教学方法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既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而是一种开放的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现有条件等,在各种因素下不断地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该局限于现有的教学方法,而应该积极研究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探索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讲授、多媒体、案例、讨论式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在海商法教学过程中,此外,还要引入比较式教学法,将我国的海商法为基础,相互比较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及其各国的海商法,从而了解我国海商法的同时,认识到国际海商立法及实践、发展及趋势。

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是,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强调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可行有效的教学质量,最终培养高质专门人才。其实任何教学方法各有长短处,例如,传统、基本的讲授教学法是典型的被动教学方法,在系统讲解中使学生获得大量理论知识,但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但下降学生的集中力,还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条件,包括教师的個人因素、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据此,教学过程中担任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应该综合性的考虑,应达到自身本职、了解学生知识层面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相互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因此,海商法课程教学中应该考虑实际情况的各种因素,选择相对合理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运用,可在现有条件、时间内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相互结合,最终要达到“听十次,不如自己看一次;看十次,不如自己做一次”,这一理论。例如,讲授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被动教学方法“听”;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想”;讨论教学法是一种“做”。像这样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适当运用,才可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对海商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