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认知康复训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儿童孤独症;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212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 因多种生物因素导致大脑发育出现障碍[1]。儿童孤独症尚无特异性治疗, 多是通过教育训练促进患儿认知功能、语言功能等。本文以30例儿童孤独症为研究对象, 采取家庭康复训练模式, 恢复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60例儿童孤独症在2012年6月~2014年1月来本院就诊, 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孤独症相关标准相符[2];其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2~7岁, 平均年龄(3.6±0.5)岁。按照康复训练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训练方法 观察组患儿给予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家长带领患儿积极参加医院孤独症训练中心举办的亲子训练, 同时可在家庭中开展, 其训练内容包括:孤独症基本知识、训练方法(ABA训练、引导式教育、感觉综合训练等)、行为问题处理等。ABA训练可行一对一训练, 手把手教学, 家长重复多次活动, 需要患儿能够学会并可记录。逐渐从一对一教学活动开始小组上课, 逐渐增强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式训练可以小组训练模式, 包括患儿的体能、语言、社交、性格等, 将知识、动作、语言相互联系, 将复杂动作分为简单步骤, 以儿歌语言贯穿整个动作。感觉综合训练中, 先行综合检测患儿感觉, 明确其中问题, 根据其结果制定感觉综合训练计划, 选择合适训练器械及训练量等, 使患儿在玩乐中根据各种感觉综合训练刺激患儿本体、视觉、听觉、触觉等。为家长制定家庭培训计划及康复训练教具, 每天训练时间需在5 h以上, 1周不得少于6 d。每3个月到训练中心评估, 并为下阶段的训练计划进行制定。为期12个月。
对照组给予机构康复训练模式。患儿于训练中心接受12个月的常规康复训练, 包括个别式训练、小组训练、集体训练等, 4 h/d, 5 d/周, 训练内容与观察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3] 根据《孤独症患儿发展评估表》, 包括感知觉(55项)、粗大动作(72项)、精细动作(66项)、语言与沟通(79项)、认知(55项)、社会交往(47项)、生活自理(67项)及情绪行为(52项)8个方面, 每项1分, 分数越高, 改善程度越好。
1. 4 疗效判定标准[4] 根据患儿发展评估评分, 显效:治疗后评分较之前提高16分以上;有效:治疗后评分较之前提高8~15分;进步:治疗后评分较之前提高1~7分;无效:治疗前后评分无变化。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显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6.7% (23/30), 即显效23例, 有效5例, 进步2例;对照组治疗显效率73.3%(22/30), 即显效22例, 有效6例, 进步2例;两组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治疗前后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感知觉(24.3±5.6)分、治疗后(37.4±6.4)分, 粗大动作(45.3±6.8)分、治疗后(64.7±4.8)分, 精细动作(36.3±5.2)分、治疗后(46.9±8.2)分, 语言与沟通(48.1±6.2)分、治疗后(68.9±5.2)分, 认知(28.1±6.8)分、治疗后(42.6.1±4.3)分, 社会交往(20.3±4.8)分、治疗后(35.9±5.7)分, 生活自理(28.9±6.7)分、治疗后(47.9±7.3)分, 情绪行为(23.8±4.7)分, 治疗后(42.6±5.1)分;对照组治疗前感知觉(25.0±5.1)分、治疗后(37.6±5.1)分, 粗大动作(44.6±7.1)分、治疗后(65.1±5.2)分, 精细动作(36.0±6.1)分、治疗后(45.3±7.0)分, 语言与沟通(47.3±5.8)分、治疗后(69.0±4.8)分, 认知(27.9±6.0)分、治疗后(42.0±4.4)分, 社会交往(21.6±4.0)分、治疗后(34.8±4.7)分, 生活自理(27.6±7.2)分、治疗后(45.1±6.5)分, 情绪行为(24.8±7.5)分, 治疗后(41.9±5.6)分。两组患儿治疗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及情绪行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0.05)。
3 讨论
孤独症在目前属于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存在社会交往、认识功能及言语沟通发育偏离, 大多数患儿无法更好融入社会生活中, 同时其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也大幅度降低, 在很大程度上家长也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及生活负担。患儿孤独症的发生, 其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以脑部损伤为常见原因, 且孤独症患儿脑部整合功能网络缺陷, 对事件无法处理整合, 难以对一个场景的内容、数字、文字进行想象, 也难以与他人交流。对患儿孤独症的治疗, 尚无特异性治疗, 多是采取行为干预及教育训练, 对患儿行为、语言、感知、社交等进行训练教育, 以此改善患儿综合行为等。通常康复训练, 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 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独立生活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现今大量资料显示, 患儿孤独症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数百万家庭面对患儿孤独症、经济压力及精神压力显著增加[5], 对其及时采取康复有效训练, 对促进患儿积极身心发展及减轻家庭负担起到显著意义。机构康复训练模式可通过各种情景, 加强孤独症患儿的生活自理和社会交往能力。家庭康复训练是患儿在家庭生活中, 根据机构中心为患儿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 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及社会资源, 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 使患儿能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显效率76.7%与对照组的73.3%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及情绪行为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家庭康复训练与机构康复训练模式均可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其应用效果显著, 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可显著提高患儿感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与沟通、认知、社会交往、生活自理及情绪行为, 与机构康复训练无较大差异。
机构康复训练, 社会需求大, 费用昂贵, 且部分康复服务无法满足患儿康复需求, 家庭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负担, 使大部分患儿无法完整接受康复训练。因此通过家庭康复训练模式, 对家长的培训, 在家庭环境中实施康复训练, 节省了经济成本, 并可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家庭资源, 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且在患儿日常熟悉的家庭生活环境中, 可消除患儿陌生感, 提高患儿兴趣, 提供情景与练习机会, 增进患儿行为, 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患儿社会动机的激发, 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
综上所述, 对孤独症患儿采取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 可明显改善患儿自理能力, 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肯定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于献英, 朱宏伟, 张桂欣.日常生活环境变换对患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8):101-103.
[2] 俞宁, 彭建军.高压氧治疗对患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临床儿科杂志, 2010, 28(7):686.
[3] 肖秀云, 杨峰, 崔丽霞. 培训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模式治疗患儿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 12(5):88-89.
[4] 严愉芬, 韦永英, 陈玉华, 等.针刺对患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影响.中国针灸, 2007, 27(7):503-505.
关键词:人工耳蜗;儿童;语言能力;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G420
很大一部分重度或极重度听障儿童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建听力,实现了通过听觉路径学习语言的愿望。大量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入各级康复机构进行术后康复,然而,有的康复机构缺乏相应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康复效果参差不齐。特别是在语言能力康复训练上。笔者认为,在儿童语言能力康复训练上,必须在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因此,康复教师应对语言习得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行为主义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这种行为与人类其他行为一样,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映,是可以通过习惯的养成而学会的。儿童通过模仿和选择性强化而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由此可作出以下三方面理解。
第一,儿童学习语言就是对环境或成人的话语作出反应,如果反应是正确的,成人会给予物质或口头上的鼓励,这样儿童的语言得以强化,并进行重复,由此形成语言习惯。这表明,聋儿的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在不断受环境和成人话语影响下养成语言习惯而学会语言的过程。
第二,在认识到周围语言环境对聋儿语言学习影响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聋儿周围的行为环境(非语言环境)对聋儿语言学习的影响。由于听觉障碍,聋儿对成人的表情、眼神是特别敏感的。对于听力障碍的孩子,父母的言行、教养方式、是非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这些影响直接作用于孩子的语言学习过程。在人工耳蜗术后康复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在给予孩子丰富的语言环境的同时,也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聋儿的影响,一个不恰当的举止或眼神,都会打击孩子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不利于孩子的语言能力康复。
第三,在康复实践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语言示范、语言练习、语言评价等方法,强化聋儿通过模仿而获得听觉言语行为,促进孩子的听觉言语康复。
由于语言行为的这种特点和语言习得的这种规律,针对聋儿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应当着力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一、把握语言能力康复的关键期和敏感期
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7岁以前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康复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期。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中,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最强,这时候,如果给予聋儿良好的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语言刺激,聋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迅速的提高。
二、把握语言康复的阶段性和顺序性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是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的。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理解性语言的发展和表达性语言的发展两个阶段,理解先于表达,儿童对语言理解得越多,就越能建立表达性语言,只有在积累大量理解性语言的基础上,才会产生表达性语言,从而用语言与人正常交往。实践研究证明,聋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同样经历了与健听儿童相同的过程,也要遵循阶段性和顺序性的规律,一切没有阶段性、顺序性的术后康复都是盲目的、不科学的,不利于孩子听觉言语的有效康复。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阶段性和顺序性要求康复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每一个聋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对孩子语言发展所处的阶段有详细的了解,按照儿童语言习得理论、语言发展顺序,依据聋儿的语言发展情况,不断地制订或修改相应的听觉言语康复计划,促进孩子的听觉言语水平有序地提高。
三、尊重康复的认知规律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认知机制,既适用于语言活动也适用于人类其他的认知活动。儿童的语言能力只是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认知发展先于语言的发展,认知发展的顺序性和普遍性决定了语言发展的顺序性和普遍性。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是儿童认知主体当前的认知技能与现实的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在人工耳蜗术后康复中要强调聋儿语言学习与其他方面经验的积累相结合,不能单独强调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儿童的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关,而认知发展又与儿童直接的、具体的生活经验密切相连。儿童各方面直接的、具体的经验积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注重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植入人工耳蜗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不断强调环境因素,它包括语言环境和非语言环境,在为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时,教师和家长不能自认为聋儿在听觉方面有缺陷就在与孩子交往时采取特殊的语言交往方式,这违反了儿童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不利于聋儿的康复,更不利于聋儿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我们强调教师和家长在康复实践过程中,应当多与孩子进行自然的、正常的语言沟通,培养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
五、语言能力康复训练同时注意儿童情感
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是在发展孩子认知的同
时,对孩子进行听觉言语训练的全面康复,让孩子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学习语言。根据儿童语言习得理论,不仅要考虑语言学习目标,还应顾及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同时力图使完整的目标在不同领域的活动中得以实现。充分意识到儿童,特别是聋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智商、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有机整体,加强语言康复与其他方面教育之间的联系。坚持全面康复的思想,应当表现在语言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整合上,强调儿童语言发展依赖的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三者的整合。
六、注意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听觉言语康复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听说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充分发挥语言的交往功能。因此,人工耳蜗术后康复应强调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同时,在交往中应重视成人的语言示范对提高孩子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在康复教师和家长创设的交际环境(如角色游戏等)或公共场合中,家长和康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学习基本的交往技能,如目光交流、轮换、倾听、共同关注等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脑瘫;核心力量训练;康复;粗大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128-02
脑性瘫痪即脑瘫(CP)指的是从受孕到婴儿期脑发育阶段以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引发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核心力量是神经支配下附着在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的核心力产生的力量[2]。对核心肌群和深层肌肉进行的力量训练称为核心力量训练,其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以提高运动成绩、预防运动损伤等,并逐渐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作用。竞技体育运动都是力量通过四肢末端传递到外界物体,以往康复训练过多注重纠正肢体姿势异常而忽略核心肌群控制训练,主要原因是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最直观并充分地表现在四肢。研究发现,脑瘫患儿的躯干和骨盆控制能力降低制约了运动和平衡协调能力,现在将这种训练方法引入脑瘫康复治疗。本次研究选取我院40例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诊断符合小儿脑瘫座谈会治疗的分型标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9.8±5.3)月,病变类型为徐动型、痉挛型、混合型,分别有5例、11例、4例;试验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19.2±6.1)个月,病变类型为徐动型、痉挛型、混合型,分别有6例、12例、2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康复训练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神经发育疗法,主要是功能训练,有抬头、翻身、坐位平衡、四位爬行、站立和行走训练等。试验组采用核心力量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俯卧位下抬头抗阻训练和屈膝伸髋的臀大肌训练;仰卧位屈髋仰卧起坐的腹直肌训练和骨盆前后倾训练;诱导下腹内外斜肌训练;单桥双桥转换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开链和闭链的转化,如诱导肌肉收缩时先实施开链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后在活动末端增加阻力来提高肌肉力量,最终转化为闭链训练。每组患儿动作按照(100~200)次/d强度循序渐进开展。两组患儿每周训练5 d,按照40 min/d训练3个月。
1.3 疗效评估
1988年发表的GMFM量表有88个评估项目[3],每项都采取4级评分法,包括5个功能区:卧位及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及跑跳。评估结果包括原始分、百分比和总百分比。GMFM量表的5个功能区评估可以独自或者联合进行。GMFM-88评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4]。指标评价:显效: 患儿站立平衡和下肢肌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级,蹲站的认知时间提高至少1个月;有效:患儿站立平衡和下肢肌力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所提高,蹲站的认知时间需要2个月;无效:站立平衡和下肢肌力没有变化,蹲站认知能力没有建立。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给予3个月的训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x±s,分)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1.523,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t=2.342,P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最早是在对核心稳定性的研究中提出核心力量这一概念的。国外的许多学者提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控制躯干和骨盆的稳定来产生和传递力量的一种能力,是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果。人体的核心部位是膈肌以下到骨盆之间的区域,是一个由相关肌群构成的整体。人体主要以中心肌群的运动链产生动作,因此核心肌群在运动中的作用是稳定和支持身体姿势、专项运动技巧的灵活性和竞技运动技能。
脑瘫是儿科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运动障碍、姿势异常、语言或智力低下、癫痫等脑损伤综合征[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但是高危儿的存活使脑瘫的患病率增高[6]。脑瘫康复训练对降低残疾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非常重要。大脑是支配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如果大脑受损就会导致指导运动的指令不能通过反射弧,因此由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脑瘫患儿呈现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长期发展下去患儿的全身骨骼和肌肉不能正常发育,从而影响运动功能[7]。
根据调查显示,多数脑瘫患儿的躯干和骨盆控制能力降低制约了运动和平衡协调能力,而康复训练往往过多地采取纠正肢体异常姿势而忽略核心肌群的训练。临床上大部分脑瘫患儿能够行走但是步行能力差且走路不稳,出现明显的异常姿势,其骨盆控制能力很差,如果按照目前的康复训练继续进行行走训练,不但不能提高步行能力,还会加重异常姿势。核心力量训练主要是在加强骨盆稳定和强化骨盆肌群肌力的基础上进行步行训练,这样临床效果较好。本次研究中的核心力量训练是通过把腰-骨盆-髋关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强化,比以往的训练更能增加躯干肌群的力量,强化作为肢体活动和调节中心的躯干。评估方法能够为患儿的康复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患儿的粗大运动发育缓慢,所以要求评估方法非常敏感[8],GMFM-88是目前应用广泛的评估方法之一。本次研究显示,给予3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脑瘫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9,10]。核心力量训练对临床上脑瘫患儿的康复有重要意义,但在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还需要大样本的临床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 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分型和诊断条件[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5):309.
[2] 冯建军,袁建国.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9, 16(11):58-62.
[3] Russeu D,Rosenbaum PL,Gowland C,et al.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manual.2nd ed.(Available from canchild centre for childhood disability research.Romm 408,Institute for Applied Health Sciences McMaster University[J].1400 Main St W,Hamilton.Ontario,Canada L8S IC7).1993:13-35.
[4] Russeu DJ,Rosenbaum PC,Cadmom DT,et al. 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a mean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hysical therapy[J]. Dermed Child Neurol, 1989,31:341.
[5] 陈颖. 脑瘫患儿的康复与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81-82.
[6] 徐辉,邱洪斌,张亚军. 小儿脑性瘫痪与GAD1基因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 (20):3-5.
[7] 邹颖. 渐进抗阻训练在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21(1):24-26.
[8] 张姝妤. PDMS与GDS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8):47-48.
[9] 杨威,刘欣. 电针联合传统针灸治疗小儿脑瘫 40 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5):70-71.
一、残疾孩子康复的最终目标
康复是什么?以往我们和家长的期望是让残疾孩子能够走路、能上学,这种观念往往忽视了孩子在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认知情感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在我们儿童福利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对每一位残疾孩子都按照其能力设计了功能目标,如:刷牙、穿衣、进食、入厕等生活自理活动。在训练时,治疗师把许多康复措施介入到生活中以帮助孩子,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孩子本身自主运动潜能,以娱乐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如:脑瘫孩子进食时所用的带有吸盘的碗(固定在桌上),以帮助勺子固定在孩子手上的绑带;又如:提醒弱智孩子产生正确行为习惯的视觉策略,这些训练活动中老师不是帮助他们完成进食、交流,而是为他们提供条件使他们自己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对他们成人后进入社会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如:我们针对弱智孩子自己处理卫生、衣着、物品管理、常规的培训课程,通过机械性操作技能成熟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了社会对弱智人士的认识,从而使弱智孩子能在社会上自信、自尊的生活。
因此,我们对残疾儿童的康复目标是:最功能、最独立的参与社会生活。
二、每日常规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残疾孩子由于体能、智能的障碍,造成了认知、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落后,如:仅仅依靠在康复中心短短1小时的训练活动,对他的康复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因此,我们采用每日常规为残疾孩子提供一个贯穿全天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有机会将课堂所学到的东西用于他的日常活动之中。也就是说,孩子每天从起床到入睡,都将是在这种有机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与日常活动相结合起来的环境中学习生活。例如:一名脑瘫孩子,在课堂上学习抓握,那么他在一天活动中将有很多机会在各种环境下学习抓握,起床时抓住床栏杆、吃饭时抓住勺子、如厕时抓住梯背椅、走路时抓住梯背椅。孩子在这些日常生活活动中反复实践,使功能活动更加成熟,而达到为他设计的康复目标。因此,引导式教育的创始人安德拉斯·彼图教授指出:任何活动都是孩子学习的机会。任何时间都是孩子学习的时间。
三、康复工作是每一位从事儿童福利人员的职责
关 键 词:运动医学;体育游戏;感觉统合训练;作业治疗;发展障碍儿童
中图分类号:G80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4-0127-08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y effects of sports games based on 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on the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ZHAO Fei-yi1,DUAN Yi-ru1,XIA Xiao-jie2,SHEN Jun-liang3,LI Ai-qun4,
ZHANG Zhe-yuan5,YAN Hai-xia6,XU Hong1
(1.Shanghai Municipal Hospital of TCM,Affiliated to Shanghai TCM University,Shanghai 200071,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3.Faculty of Medic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Groningen,Groningen 9700 AB,Netherlands;4.Periodical Press,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5.School of Haiyan Clinical Medicine,Zhejiang Pharmacevtical College,Haiyan 314300,China;6.Basic Medical,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further guide and optimize clinical operating therapy plans, and to probe into the effects of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from their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 symptoms after they are intervened by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via a sports game mode,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4-week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based mainly on sports game therapy on 23 children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5 days a week (Monday through Friday), 60 minutes a day. The training contents include tactile sense training, vestibular balance sense training and proprioceptive sense train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therapy and 4 weeks after the therapy (i.e. at the end of week 8), the authors scored the children by using Simplified Children Sensory Processing Ability Analysis Form, Conner’s Evaluation Form Used by Teachers and DeGangi-Berk Sensory Integration Measurement Tool,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after sports game training, various sensory integration abilities of th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 disabilities were all improved,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Key words: sports medicine;sports game;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operating therapy;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发展障碍定义为:一组不同且多样化的、由于精神心理和(或)身体损害造成的严重慢性综合征[1-2],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小儿脑性瘫痪、视力和听力障碍、精神心理发育迟缓、言语迟缓、唐氏综合症及其他先天性畸形等。流行病调查显示,在美国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中,17%受到不同程度发展障碍的影响;卫生经济学证实,发展障碍儿童相比其他正常同龄儿童入院率更高,给个人及社会医疗大环境都造成了严重经济负担[3]。
发展障碍被认为会对儿童的语言、学习、身体动作、自助能力及独立生活都造成一定影响。儿童发展障碍可能造成的高风险行为被划分为3大类:(1)缺乏对教导行为的合作性;(2)内在化行为(退缩或回避、重复的习惯以及自我伤害);(3)外在化行为(发脾气、变得有破坏性、伤害他人或破坏财物)[2]。这些特殊儿童的发展障碍尤其体现在感觉加工方面,而这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及活动中遭遇极大的困扰[4]。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感觉加工失调一般会使发展障碍儿童在以下至少两个领域显示出问题,包括粗大运动技能、精细运动技能、语言、认知、注意力、唤醒、社会技能和日常行为活动等[1]。感觉加工及统合功能失调被认为损害前庭、本体感受和触觉系统[5]。前庭系统通过空间将身体运动相关的感觉输入大脑,前庭受损的信号则包括不良姿势以及在规划及定序运动时表现出困难;本体感受系统向肌肉及关节输入感觉,这一系统的损伤表现为刻板行为,例如重复摇动双手等;触觉系统的损伤表现为触觉缺乏敏感性或敏感度过高。
对于这些问题的原因,感觉统合干预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及缓解部分发展障碍[6]。该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Ayres[7]结合脑神经生理学、职业治疗学及发展心理学提出,用于解释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过程――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对感受器传入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本体感受和前庭觉等)进行系统管理,包括信息的集成、再整合,这是一个会强烈影响儿童发展的神经行为[8]。感觉统合的过程是“二段式”进程:第一阶段是脑对中枢在同一时间接受的多类型刺激统一加工,并协调相应的组织、器官做出适应性反应;第二阶段是在整合外源性刺激的同时,将处理后的信息导入皮质,大脑会在记忆存储区寻找并调动多类型的经验信息,与外源性刺激及处理后的信息一一匹配,再进行比较、二次加工及整合,形成新的认知,进一步驱使机体做出与外环境相适应的行为应答[7]。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由单纯的各个感觉逐渐发展至初级统合,包括双边协调、手眼协调及目的性活动等,信息的整合在大脑皮质完成,伴随脑的成熟,初级统合会循“运动-知觉-认知功能”路径向高级统合转换,这一阶段,脑可以对感觉信息进行高级加工(包括筛选、比较、联系或拆分、增强或抑制),进而完成情绪控制、学习能力、推理及发展注意力等高级统合行为[9-10]。因此,个体对外环境的任何应答都是以感觉信息摄入为前提,而应答的具体形式和程度则与脑的感觉统合能力呈正比[11]。反之,当神经系统紊乱,大脑无法将摄入的感觉信息构成组合图像来引导躯体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时,便认为行为与脑功能之间的联系及传递性出现问题,即称“感觉统合失调”,也叫作“感觉处理障碍”[12-13],换言之,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加工异常则是由于外源性感觉刺激信息无法在中枢系统形成有效组合,从而产生了运动控制、触觉防御、结构空间知觉及前庭平衡等障碍。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1)探索团体式体育游戏促进障碍儿童感统能力的可行性;(2)对该干预模式及康复效果的有效性进行客观评估;(3)除了关注受试儿童前庭平衡、触觉、本体感受等感觉统合能力的变化,研究还致力于进一步指导及优化临床作业治疗的方案。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纳入、剔除标准
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天山分院、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海盐临床医学院(共3家研究中心)门诊及住院的23名确诊有发展障碍的儿童参与这项研究。受试儿童年龄均在4~15岁之间,平均年龄9.34岁,男女比例为11:12。
1)试验纳入标准:(1)年龄在4~15岁之间。(2)被至少2名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精神科或医学心理科(中医神志病科)主任医师及儿科主任医师同时诊断为儿童发展障碍。(3)除了本身的发展障碍之外,没有其他会影响身体活动及认知行为的医学或发育性疾病(如儿童癫痫病、糖尿病或合并肿瘤者)。(4)仅有一项发展障碍问题,如果同时兼有2种及2种以上发展障碍者予以排除;研究期间,没有在其他地方同时接受感觉统合训练。(5)签署知情同意书,家长愿意配合作业治疗师一同实施治疗计划。
2)中止及剔除临床观察、脱落的标准:(1)根据中止和剔除标准对部分纳入的病例予以中止或剔除,并认真记录中止和剔除的原因及其与临床研究的关系;(2)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能遵循试验方案接受规定训练,无法判断疗效者;(3)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训练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治疗者;(5)观察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另外,受试儿童初筛基于的标准是:患儿的听觉是足够的,以保证他们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根据职业治疗师的声音(指令)进行训练。
1.2 干预方法
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具体步骤、内容的介绍及指导,均由作业治疗师提供给发展障碍儿童及其父母。依据研究开始前制定的临床路径标准,所有受试儿童得到完全相同的康复训练,每天受训60 min,每周5 d。训练时间为2015-08-03―2015-08-28,量表的评定被安排在8月3日、8月29日,及4周后的随访日9月26日。受训时,一般先由作业治疗师示范,所有受训对象同时完成相同内容。同伴的相互作用也是区别该团体训练与个体训练的关键。训练计划的具体内容见表1。
1.3 疗效评价工具
1)简式儿童感觉处理能力剖析量表(Short sensory profile,SSP)。
SSP是心理学家Dunn[4]汇编的Sensory Profile改良简式版,用来检查与感觉反应相关的功能行为,包括触觉处理、前庭感觉处理、本体感觉处理、情绪加工等多项子量表。量表制定标准是从原来的Sensory Profile及1 200名标准化儿童的检测结果中进一步筛选精简获得。国际公认,SSP的信度是0.90,区分效度
2)Conner’s教师用评定量表(Corner’s teacher rating scale,CTRS)。
CTRS也称为儿童行为问卷(教师用)量表,包含39个项目分布于4大影响因子,用于客观评估儿童行为,诸如分心、焦虑、多动症、品行问题[14]。量表的适用对象为3~17岁的儿童。CTRS可以从教师角度对儿童在校行为进行全面评估,而应用于临床后,则显示对发展障碍儿童诊断敏感,并且可以客观评价药物疗效[15]。
3)DeGangi-Berk感觉统合测量工具(DeGangi-Berk Test of Sensory Integration,DeGangi-Berk TSI)。
DeGangi-Berk TSI用于临床评估幼儿感觉运动能力,主要包括对运动控制、双边协调和反射整合等能力的评价[16]。DeGangi-Berk TSI包括36个项目,需要受试儿童通过执行特殊任务来回应各种外源性感觉刺激。
另外,本项研究还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全部训练方法及临床路径是由专家评估、审核,确定安全可靠,且适合发展障碍儿童的;(2)训练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障碍儿童的自我管理及自调节能力,因此受训患儿的父母被要求只能在必须时,且经治疗师同意才予以辅助,不能直接干预患儿的训练,以免影响训练疗效;(3)训练强度由作业治疗师依据患儿能力决定,基于循序渐进的原理,当受训患儿能够完整地完成训练动作时,治疗师则会加强训练强度,比如根据受试患儿的能力将临床路径要求的动作难度和(或)速度相应有所提高。
1.4 统计方法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21.0软件对SSP、CTRS及DeGangi-Berk测得结果数值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方差分析,来评估研究对象康复训练前后及随访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组别间的训练差异。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后以均数和标准差( ±s)表示,显著性差异的水平被设定在0.05。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统计结果
23个发展障碍儿童被诊断为发育迟滞(17.4%)、孤独症(17.4%)、心理发育迟缓(13.0%)、语言迟滞(21.7%)、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17.4%)、唐氏综合症(13.0%)。受试者按年龄区段分为3组:4~7岁组8人(34.8%)、8~11岁组8人(34.8%)、12~15岁组7人(30.4%)。男女比例是11:12。
2.2 康复训练前后统计结果及分析
1)训练前、训练后(特指训练刚结束时)SSP、CTRS及DeGangi-Berk评分比较(见表2)。
SSP用以评估训练前后发展障碍儿童感觉反应相关的功能行为,结果显示:经体育游戏训练后,受试儿童在触觉、味(嗅)觉、运动觉、高低反应、低耐力、视(听)觉及总积分上显示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由此可以证明,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型作业治疗,对于改善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反应行为、姿势协调能力,提升注意力、减少多动症状,以及整合反射等相关身心功能上,疗效显著。
2)训练后不同年龄组别间SSP、CTRS及DeGangi-Berk差异检验。
表3所示为训练前后不同年龄组别间的比较。根据结果,受训前后,3个不同年龄组的SSP、CTRS、Degangi-Berk评分差值d (d=训练前分值-训练后分值)均显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2.3 随访时SSP、CTRS、Degangi-Berk评分结果与康复训练前后对比
1)训练前与训练结束后4周末随访的SSP、CTRS、Degangi-Berk评分比较。
如表4所示,以SSP、CTRS、Degangi-Berk评估治疗前与随访时受试者感觉统合能力可发现,受试儿童在听觉过滤、姿势控制、双边协调等功能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
2)训练后与训练结束后4周末随访的SSP、CTRS、Degangi-Berk评分比较。
如表5所示,康复训练刚结束时与随访时尽管SSP与Degangi-Berk总积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考虑总积分的显著性差异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过少引起的假阳性结果。因此,结论同上(该康复疗法具有远期效应),但从平均数的变化上看,与康复训练刚结束时相比,随访时各因子评分略有下降(除CTRS表中多动症状因子上升外)。由此表明,该训练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延续效应,但训练停止后,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失调问题可能存在反弹趋势。
3 讨论
根据感觉统合理论,在注意力-活动-神经系统功能三者间可能有一关联轴,大脑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将身体不同部位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对不同感觉通路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信号进行解释、联系和统一,再进行多次组织加工、分析整理,使各信息在中枢神经形成各种有效组合,最终做出决策,指挥机体协调和谐地运作及发展,完成各种复杂而高级的认知活动[9]。而本项研究关注的发展障碍儿童,尽管发展障碍类型不同,但均存在感觉加工异常,即外源性感觉刺激无法通过感觉通路在脑内完成有效整合,结果导致机体感觉系统过于敏感或迟钝,即存在感觉统合障碍。
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训练,目标是给予视听、皮肤触压、前庭、肌肉关节等多感官刺激,提升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整合信息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其适应性及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最终帮助改善发展障碍儿童的行为及注意力,提高社交能力、学习能力和独立性。从神经生物学的微观层面来看,则是让发展障碍儿童在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促使其大脑各区域分级地发生感觉、运动整合,并在整合过程中促进神经细胞的成熟、神经细胞间通路的形成[17]。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的感觉统合训练是采取个体组织形式,较少使用小组式及团体式[1],而本次临床试验是以团队干预的形式进行临床康复。相比个体的感觉统合训练,团队干预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减少时间、人力及经济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学者提出,发展障碍儿童在团队训练中有更多的互动机会,他们可能会因同类间的认同及亲密感表现出更大的依从性;其次,相比个体训练,职业治疗师被认为在团队环境中可以促进受训对象更多的功能改善[18]。
感觉统合失调包括躯体协调运动障碍、触觉防御与注意力缺陷、结构及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障碍、本体前庭合成及排序紊乱及视听言语障碍等[11]。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前庭系及本体系障碍(椭圆囊、球囊与半规管等前庭器官损伤所致)、触觉系障碍(网状激活系统上行机制不平衡,缺乏兴奋优势,对各种刺激无法有效抑制所致)的感觉失调。由于将感觉统合置于行为层面,现代研究多是从行为模式上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进行分析,而这些行为模式与相关神经回路之间的联系不明确,也导致了感觉统合失调的具体病因、机制尚不明朗[19],但一般认为可能与顶叶、额叶感觉区受损[1,19]或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延迟、通路阻滞[17,20]等异常相关。
感觉统合训练是目前国际公认的纠正儿童感觉统合障碍的最佳疗法[21]。以作业治疗为导向的感觉统合训练可明显改善发展障碍儿童习得及功能,尽管发展障碍儿童存在的发展障碍各有不同、轻重程度也有差异,但有计划的感觉统合训练在改善患儿社会交往、对未知活动的适应及习得性,以及对拥抱和对运动的反应等方面,效用是几乎一致的[22]。
本研究采用基于感觉统合理论的体育游戏,实质是传统感觉统合训练的改良模式,即以感觉统合理论为框架、理论指导,体育游戏作为内容、形式。以体育游戏为康复形式,主要是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进的作业治疗学、游戏治疗学及临床运动生理学理念,寓康复训练于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治疗来弥补发展障碍患儿所缺乏的感觉体验(包括触觉、前庭平衡觉以及本体觉),提供计划性及适宜的感觉输入,增强患儿脑神经对感觉信息的处理、分析、整合及决策能力。
本研究能顺利进行在于所使用的训练并非是目标导向而是过程导向的治疗,着重抓住儿童的内在动机,让治疗情境吸引患儿主动自发地参与,训练项目则是让儿童能够获得自我成就感的体育游戏,属有适当难易程度的挑战,训练时,能促进孩子经一些努力就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形成,并由此构建一个良好自我形象的正向循环,使患儿更有自信且愿意接受下一次的挑战。与治疗师之间,也充满了信任关系。
研究中,SSP对感觉加工过程的评估用以反应神经系统相关效应的变化;CTRS的结果帮助评估发展障碍儿童注意力相关问题,客观反应训练任务在提升注意力、减少多动症状方面的效果;DeGangi-Berk TSI则用于评估儿童的运动控制、双边协调和反射整合3方面能力,这些能力被认为是日后发展运动技能、视觉空间和语言能力、手优势以及运动规划等技能的基础。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科学引导下,进行有规划的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改善发展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有非常显著的近期、远期疗效。但同时,随访期间进行疗效监测时也发现,随着训练停止,远期效应相比训练刚结束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认为可能存在症状的反弹趋势。因此,为了获得更有益的远期疗效,体育游戏型感觉统合训练应该长期坚持。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听障儿 康复护理 作用
家长是听障儿的第一位老师,又是听障儿身边最亲近的人,家长与听障儿接触的时间最长,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习惯,也最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听障儿康复护理过程中,家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启蒙教育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包括启蒙听障儿使用语言的欲望,增强言语意识,熟悉基本语法规则,等等。前世界聋人联合会主席伏可第奇曾说:“家长是听障儿最重要的老师。”
1.端正态度、放弃幻想,尽早使孩子进入到正确的康复训练中来
1岁以后,孩子的言语中枢逐渐发育,至2岁时,已可迅速习得语言,是言语迅速获得的临界起点,7岁以前为最佳语言获得期,决定着听障儿言语康复的效果。7岁以后言语的发展就比较缓慢了。很多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确诊有听力残疾时,不惜一切砸锅卖铁,四处为孩子求医,一求就是几年,却使孩子丧失了早配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的宝贵时机,忽视了早期的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如早期失聪的儿童,如果佩戴合适的助听器,并进行口语训练,就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和保护残余听力。
听障儿与正常儿童不同,听障儿语训与正常儿童学语也有本质的差异。对正常儿童学语,家长可采取听其自然的态度。而对听障儿学语,家长必须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听障儿学习语言有一个最佳年龄阶段,即7岁以前语言的“黄金期”,贻误这个时机,将给后期教育增添更大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在听障儿的康复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握时机开展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里学会讲话,为将来进入社会生活打好基础,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儿童造成更大的损失。
一些家长盲目地把希望寄托在各种治疗措施上,轻信一些广告宣传,尝试各种方法,直到最后才放弃努力,甚至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孩子的未来毫无希望了。这种错误的做法实际上比残疾本身所带来的危害更大。
2.家长在听障儿康复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
家长对听障儿的指导教育贯穿于听障儿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在目前状况下,专业教育机构能够容纳的听障儿是有限的,而听障儿康复是紧迫的,具有时间性、抢救性。在康复教育机构中的听障儿只能待至七八岁,而家庭则不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限期的。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只要尽早地给孩子配戴上助听器,就等于早期干预了。随后他们就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康复机构的老师身上,认为康复机构可以包揽教育的一切,代替他们去照料和教育孩子。孰不知听障儿康复机构在听障儿康复过程中虽起着重要作用,但大量的练习、身临其境的言语培养尚需要家长艰辛的努力。
家庭是听障儿最好而且最自然的语言运用场所。家庭日常生活中有熟悉的实物与环境可供训练。家里有现成的锅、碗、勺、盆等器具,学习这些器具时,家长把孩子带到器具前,指给孩子说:这是锅,这是碗……通过实物与熟悉的环境,孩子很容易理解。家中发生的事有固定的,也有随机的,但都是最自然的,最接近生活的。在家庭生活当中,随机发生的事很多,家长可以碰到什么教什么,孩子喜欢什么教什么,引导孩子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帮助听障儿增强接收和理解语言能力,而且能相应提高其语言的使用能力。
3.家长在听障儿康复训练中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听障儿的成长,这就要求家长必须以正人先正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心理上正确对待听障儿,矫枉适度,在生活、学习、训练中使孩子心理健康。有的家长知道孩子耳聋了,在内心里总认为是自己的责任,总想在感情上、财力上给孩子以补偿,要什么给什么,惯得多、管得少,以致许多听障儿由于被溺爱,心理不健康,稍不顺心就大发脾气,使得语训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有些家长由于自卑心理,害怕听障儿在别人面前讲话含糊不清,惹来别人的耻笑,而有意识地回避社会,不让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家中来了客人也不让孩子出来,甚至禁止孩子与别人接触,使孩子失去了听觉语言康复的最好锻炼机会,而且由于缺乏与社会的交流,养成孤独、自闭的性格,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
家长正确态度应该是:承认现实,正视现实,充分认识到听障儿康复训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从孩子的长远利益去考虑,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听障儿,用爱心和恒心帮助听障儿走上康复之路,让个人的家庭生活融入社会。
为达到此目的,首先家长要克服自卑心理,勇敢地将孩子介绍给社会,积极引导、支持和鼓励孩子与外界交流。其次,在听障儿康复过程中,家长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坚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康复的氛围。不要溺爱孩子,也不要冷待孩子,而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榜样”的形象。听障儿通过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会逐渐养成与外界交往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信乐观的个性品质。尤其当他们的表现得到外界肯定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这将进一步激发他们与外界交往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兴趣和热情会促进了听障儿对语言的学习与应用,甚至成为其听觉言语康复的动力。
家长往往因其文化水平、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局限不能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许多家长有这样的苦恼和抱怨:“老师,我不会教孩子!”“老师,孩子一回家就不听我的,更别说学说话了。”“老师,我天天和孩子说话,可他怎么一点进步也没有呢?”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归结为家长缺乏康复教育技能。家长学校作为康复知识全面系统培训项目,以家长和幼儿同期训练的形式,在康复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针对康复初期的家庭举办系统全面的知识培训和操作训练。
家长班:以提高康复率和康复质量的目的,普及康复知识,把康复的技能技巧教予家长,促进家庭康复力度,从而让家长在全面了解康复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目标;通过对听障儿童的教育观察,针对个体差异,帮助家长制定家庭训练计划。课程由听力医学理论部分、康复训练部分、素质智力与操作训练课等组成,在理论和系统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更着重于培养家长的操作能力。
亲子班:从围绕着幼儿生活中选取出最贴近的作为教学内容,按周编成主题,结合计算、手工等形式进行教学,并针对幼儿的不同特性侧重于个别化的训练。
家长学校还帮助建立家庭之间的一一结对关系,以老带新,利用老家长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新家长度过康复的最初阶段,倡导家长间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本着“宽容、友爱,互助”的精神,在康复路上携手共进;建立家长互动平台,通过不同形式的、不定期的活动,加强家长间的横向联系,增加家长的信息量,给孩子提供更优良的保障;舒展家长身心,给听障儿一个健康的家庭康复环境,并成为在康复路上互相支持和鼓励的伙伴。利用家长捐出的旧助听器,成立助听器银行,针对不同对象提供借用或赠与;特别针对一些暂时配备不了助听器的贫困家庭,以及即将植入人工耳蜗而需进行术前助听器训练的听障儿童,以减轻家庭负担。
长期以来,我们只强调对残疾儿童本身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对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我们应当注重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形成正确的认识,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影响儿童,使儿童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到进步。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只有调动各个方面的力量,将它们统一为教育残疾儿童的有利因素,残疾儿童的教育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教结合;送教上门
“医教结合”是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个体需求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方式。“送教上门”是国家在“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2014-2016)”中提出的要求,是对中重度残疾适龄儿童因自身和家庭的多种原因不能走进课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国家提高残疾儿童入学率,解决中重度残疾儿童入学受教育的重要手段。
确定送教上门的对象
大多数中重度残疾儿童因为身体、精神或多重障碍不能正常到校学习,他们生活基本无法自理,有的无法行走且没有条件由监护人陪读,早过了入学年龄却无法迈进心中向往已久的神圣学门,无法接受正规的教育。特殊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挖掘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成为有用之才。而采用医教结合送教上门的模式,对大多数中重度残疾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儿童,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达到使残疾儿童及其家庭都受益的社会效果。
为切实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观原因,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权利,笔者所在校从2014年下学期开始试点启动送教上门教育服务活动。
万事开头难,要让家长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将学校施教区内那些真正无法实现到学校接受教育的残疾儿童作为送教上门的对象,通过电话联系,上门走访,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有的家长放弃培养残障孩子,有的家长碍于面子,不想让自己家里有残疾孩子的事让更多的人知晓,有的家长直接就毫无理由的拒绝,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没希望或以正在接受治疗而拒绝。我们并没有气馁,而是准备了最新的康复治疗资料,不断地耐心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我们作为家长的倾听者,理解家长的难处,站在家长的角度说问题,缓解家长的压力,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争取对送教工作的配合;另一方面,教给家长一些有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认知及运动等各方面能力提高的且易操作的家庭训练方法,并送给家长一些相关资料,部分家长逐渐接受了我们的服务。我们选定了2个送教对象,成立了两个送教专班(由学校中层领导带班),严明了送教纪律,规范了送教管理制度,明确了送教任务及日程安排,以确保“送教上门”落到实处。
制定可行方案
与家长沟通,了解送教对象情况 我们选定的两名送教儿童都没有接受过教育,各个方面的发展相当迟缓。一名是脑瘫儿童,其中大脑言语功能受损较为严重,伴有构音障碍的重度脑瘫智力落后儿童。另一名是自闭症儿童,智力发育落后,属于重度智障,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有着严重的社交障碍。我们的送教教师通过观察并与学生交流(学生不配合,不理睬)并不能全面的了解其真实状况。送教教师只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家庭成员、致残原因、发病的情况、残疾类别、既往医疗康复情况、语言交往、社会适应、作息安排、儿童经常或喜欢做的事情、儿童的需要、儿童的弱势、儿童的性格特征等等。
医教结合对送教对象进行评估 对送教学生的充分了解,是成功教育的起点。评估是康复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请学校的帮扶单位,徐医附院西院的专业医生对送教学生进行医学鉴定和健康评估。由医院出具诊断报告,明确残疾类别及残疾程度、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以及其他相关疾病和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评估出学生的健康和发育水平。学校再根据医生的功能性康复建议,教育的评估信息,由教师、医生、家长共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各个领域的角度,如认知、语言、心理、精细动作等方面的评估意见作为为学生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并留作原始资料保存。
制定出符合学生需要的个别化训练计划 对学生评估后,我们根据每一位送教上门儿童的特征量身制定相对应的教育训练方案,来达到减轻儿童症状,最大限度地发挥某潜能。由送教训练负责教师针对评估表中所反映出来的优势领域和薄弱方面加以重点关注,提出具体的可达成目标,包括功能性康复目标、学业发展目标等。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个别训练计划和短期目标。同时,要求教师们做到目标不求多,要能够训练完,并要求及时记录训练中的问题,每学期再由评估组根据短期目标进行阶段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训练进展和目标的达成情况。
送教上门助康复案例
学校每一位送教上门的教师都心怀一颗真诚为残疾孩子服务的心,为这些孩子送去爱心,送去温暖,为这些重度残疾的孩子修补折翼的翅膀,期待有一天他们也能展翅翱翔。
洋洋是个8岁男孩,是一名伴有构音障碍的重度脑瘫智力落后儿童。妈妈因为要照顾他,一直没有工作,怕周围邻居笑话,一直也没有让孩子接受过教育。洋洋说话时,含糊不清,仅仅能够发出“a”“ma”之类的简单音,并且言语清晰度较低,很难让人听清、理解。送教的老师就给洋洋制订了个别化的言语矫正方案,以构音器官的生理运动功能康复和建立舒适、清晰的语言为目标进行言语矫正干预。例如:哈欠-叹息法、呼吸比赛的游戏,闻香水、吹气球、吹纸片等呼吸运动,逐步增强洋洋的肺活量,并教给洋洋胸腹式呼吸的方法,让他掌握呼吸的节奏,从而有效地改善洋洋的呼吸功能。
针对洋洋说话含糊,口齿不清的特点,经过研究讨论,送教老师又采取了日常提醒与个别化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在训练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纠正洋洋的一些错误发音,并在之后的个别化训练中对其进行针对性训练。洋洋在训练的过程中,虽然总是很认真地观察并试图模仿老师的发音,但却很难发出正确的音,洋洋的下颌在张开到某一位置以后,不能保持而且在习得一个音以后,很短的时间内,有时甚至是间隔几分钟,他就又不能正确地发出该音了。在发现问题后,送教老师进行了讨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导致训练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什么?此时,我们寻求了医学专家的帮助,希望医生从医学角度给予我们一些专业意见。医生根据我们所提供的情况,判断出洋洋的情况属于因下颌、舌头及嘴唇等构音器官的调节能力差而导致的运动性构音障碍。建议我们先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口运动功能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将原先观察教师口型、进行模仿发音、反复强化巩固的康复策略进行了调整。我们又制订了新的训练计划:运用咀嚼法、舌体操、双唇开闭圆展法等唇舌的运动给洋洋进行口部放松的训练,促进洋洋口部运动系统整体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建立有效共鸣的训练。
口腔共鸣的训练 先将咽腔松弛张开,进行“ha”音的言语呼吸训练,舌放松,平伸于口腔内,舌尖抵住下门齿。再将咽腔收缩,舌收缩呈束状,下颌张开度减小,发“ha”音。接着模仿风声来感受韵母共鸣和音调之间的关系。放松喉头,用“哼哼”音唱歌。
咽腔共鸣的训练 先让个案找到打哈欠的感觉,叹息着发“o--h”的音,接着使咽腔充分打开,进行以下发音训练:“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
鼻腔共鸣的训练 按顺序发下列几组音,注意保持音与音之间的间隔,以便使韵母与鼻音化韵母之间保持一定的对比。“a--an””“e--en”“a--ang”“e--eng”。说句子进行鼻腔共鸣的训练,如小水牛,哞哞哞,游到河里去喝水。小花猫,喵喵喵,伸伸懒腰喵喵喵”等。
经过几周的口部运动能力训练后,我们惊喜地发现洋洋对下颌韵母的习得有了明显的改善,清晰度一下提高到了70%,下颌控制能力的提高使下颌韵母的习得也事半功倍了。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洋洋唇、舌运动功能的评估,结合医生的建议继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达到最终使洋洋能够清清楚楚与人对话的目的。
家教医结合,共促儿童成长
在送教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症状都不甚了解,对于如何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训练更是一无所知。“送教上门”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配合程度。大多数的残疾儿童家中都有一个或两个监护人在家里照顾孩子,但家长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家长面对着这些特殊孩子,都有同样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看不到孩子的未来,只希望孩子活在当下,快乐过好每一天。当然我们也理解这些家长,孩子的残障也会影响着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因此,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送教中与家长多沟通,让家长把眼光放远,立足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在一些领域,如生活自理、康复锻炼等方面的训练确实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仅靠送教的一些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家教医结合,在训练上形成共识,才能促进教育训练的有效开展。因而,提高家长们的思想认识,加强对家长们训练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邀请了台湾著名学者简鸿钰老师来我校对家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感觉统合疗育讲学活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刘淑华“儿童发育行为方面疾病概述”专题培训、徐医附院西院的袁宝强院长“如何预防癫痫病”、张莹莹副院长“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管理”等专题培训。除了对家长进行理论培训还进行了现场咨询、现场演练、现场义诊,使家长们掌握了一些训练的方法,并能够和送教的个训内容同步进行。每一次送教结束后,我们送教教师除了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的同时,还与家长交流孩子的训练、学习情况,共同研究制定训练目标,家教医联手,让教育、训练无断层,收到了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人类寿命延长,但许多治疗后长期伤病和残疾的患者需要在身体和精 神上进行康复,康复治疗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广大,建立康复治疗中心不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医院、疗养院完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本文针对建立康复中心的必要性、可 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简述了康复中心的结构布局及基本设施内容。
1 什么是康复医学
康复即“恢复",“恢复到原来正常或良好的状态"。针对疾病和损伤所致功能障碍,使其尽 可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而应用的医学与技术,称为“康复医学"。换言之,康复医学是一 门对 伤病者和残疾者在身体上和精神上进行康复的学科,其目的在于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障 碍,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与劳动能力,重返社会与家庭。
现代康复医学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各科医学,涉及物理学、运动学、工程学、心理学、护理 学、老年学、社会学与建筑学等多学科。其治疗手段不仅仅依靠药物与手术,而更加注重理 疗、体疗、工疗及心理治疗,提倡自身功能训练。鉴于康复医学对人类保健的重要性及其显 著特点,可以认为,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现代医学 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康复医学又被称为“第三医学"。
2 康复医学的治疗技术
在康复治疗中的几个主要技术,有物理治疗(PT),就是使用电、光、声、磁、冷、热、水 、力等因子治疗疾病、恢复与重建功能。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电疗法、光疗法、超声波疗法 、磁疗法、冷疗法、石蜡疗法、水疗法、压力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等;作业治疗(OT),就 是“教”和“学”,“教”是治疗师的任务,为患者的学习提供环境,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学 习的内容,并给予细致、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学”是源于患者自身内部的过程,通过 学习,患者改变以往看问题的眼光和对事物的领悟,把新的理念和知识变为习惯。分为治疗 性练习、认知综合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娱乐活动和工作训练等;言语与吞咽治 疗(ST),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或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改善因不能经口进食所产生的心理恐惧;另外,还有心理治疗、按摩治疗、针灸治疗等技 术。
3 康复医学的社会需要
在医学取得巨大进展的今天,各种传染病已基本上得到控制,目前人类的死因可以认为主要 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癌症和创伤,但这些患者除急性死亡者外,还有很大部分可以存一个 长时期,对于存活的患者,康复医学就有巨大的作用。如在心肌梗死后存活的患者中,现已 证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寿命,参加康复治疗者,其后的病死率比不 参加者低36.8%。
在脑卒中后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能重新步行和自理生活, 可使30%的患者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者 ,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地只有60%和5%。在病死率方面,康复组比不康复组也低1 2%。
在创伤方面,以严重创伤引起的截瘫为例,1950年前截瘫后平均只能存活2.9年,50年代后 虽然延长到5.9年,但这些患者由于残疾不仅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反而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 担。由于采取了积极的康复治疗,1976年已有53%的截瘫患者能重返工作和学习岗位;及至 1980年,这部分患者已达到83%左右。这就使许多严重残疾的患者不但不致成为社会和家庭 的负担,而且还能以不同的方式为社会继续作出贡献,这也是康复医学能使消极因素变为积 极因素而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原因之一。至于肢体伤残,由于现代假肢技术的进展,很多患 者装配了肌电手或其他各种假肢以后,绝大多数能自理生活和重新选择一种合适的职业,这 更是显而易见的康复效果。
在经济发达和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下述各变化向康复医学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人口平均寿 命延长,社会步入老龄化。已如前述,老年人中残疾者所占比例相当高,迫切需要进行康复 ,这就是近年来老年康复问题越来越突出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老年人中心肌梗死、脑卒 中和癌症的发病率亦比年轻人高,这也使得康复医学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残疾人口不断增多。工业与交通日益发达以后,尽管采取了各种安全 防护措施,但只能降低工伤和车祸的发生率,而因工伤和车祸致残的绝对人数却因生产岗位 和车辆绝对数的增多而肯定比以往多,这部分残疾人同样急需积极的康复治疗,才能使他们 残而不废。
文体活动日益发达,伤残不断增多。文体活动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蓬勃发 展。纵观杂技、体操、跳水、赛车、拳击、摔跤等难度较高或危险性较大的文体活动,无论 在训练或竞赛过程中,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受伤致残的危险。由于这种原因而造成残疾的患者 ,同样需要康复医学为他们的将来作贡献。
另外,在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和战争根源之前,地震和局部战争都是难以避免 的,世界各地的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残疾人,各次局部战争同样产生?了不少伤残者。对于这 些患者,是否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这也是必须重视发展康复医学的 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可见,康复治疗市场的前景十分广大。而康复中心也逐渐由一个新生事物在我国逐渐普 及,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和疗养员,完善医院、疗养院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很多的医 院、疗养院都开始重视康复医学,纷纷建立康复治疗中心。
4 康复治疗中心的评建
由于康复治疗对于其他医学治疗来讲,治疗的时间很长,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尤其对缺 乏子女照顾的老年患者和有经济条件的人群,还需要提供全面的生活管理,因此需要一个相 对独立、安静的环境,如有条件应独立于综合医院的医疗区,但也可在原有的理疗科基础上 建设。
4.1 常见的康复中心结构布局及设施
4.1.1 常见的康复中心组成及布局 ① 偏瘫治疗中心:脑功能障碍治 疗仪、肢体运动康复仪、吞咽障碍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仪等。②骨病康复中心:骨创伤治疗仪、骨质增生药物电泳仪、CPM关节康复器等。③ 物理治疗中心:中频电疗、超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超声波、颈腰椎牵引治 疗、经皮神经电刺激、动态干扰电等。④熏蒸治疗中心:药物熏蒸治疗仪(熏蒸床等)⑤运动治疗中心: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 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康复医学所要解决 的最常见问题是运动功能障碍,因此运动疗法已成为康复治疗的核心治疗手段,属于物理疗 法(physical therapy,PT)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组成部分为物理因子疗法)。着重进 行躯干、四肢的运动、感觉、平衡等功能的训练,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 练、平衡训练、移乘训练、步行训练。适用范围:适用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常见PT运 动治疗中心布局见附图1)图1 PT运动治疗中心布局图
⑥作业治疗中心: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 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 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适用范围: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常见OT作业治疗中心布局见附图2)⑦言语治疗中心:对各种言语障碍和交往障碍进行评定和治疗。包括言语的诊断评定和治 疗。适用范围:言语评定和治疗主要针对言语障碍的患者;吞咽评定和治疗主要针对吞咽障 碍的患者。⑧心理治疗中心⑨康复评定中心: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 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这种评定可以用仪器也有些 不需用复杂的仪器,这种评定至少应在治疗的前、中、后各进行一次,根据评定的结果,制 定、修改治疗计划和对康复治疗效果和结局做出客观的评价。康复医学始于评定,止于评定 。
4.1.2 常见的康复中心设施康复训练是康复医疗 的基本手段和主要内容,它针对各种原 因(如偏瘫、截瘫、脑瘫、截肢等)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使患 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并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 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叫康复训练器械,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 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 常简单。现将康复治疗需要基本的器械按治疗项目分组如下:第一组(综合、高使用率):平行杠(!)肋木(!)阶梯(!)姿势镜(!)训练台(! )PT凳(!)运动垫(!)倾斜台(!)砂磨台(!)木钉盘(!)滚桶(!)平衡板(! );第二组(综合、较高使用率):套圈(!)粘木铁棍插盘(!)手指阶梯(!)分指板(! )踝关节矫正板踝关节矫正站立板(!)楔形垫(!)训练球(!)体操棒(!)肩梯(! )多用组合箱(!)实用步行练习装置(!);第三组(综合、次高使用率):治疗台、固定带式训练台、训练枕、站立架(!)滑轮训练 器、肩吊带、握木、握球、内旋矫正板、内收矫正板、内翻矫正板、外翻矫正板;第四组(侧重于肌力、耐力训练):支撑器(!)砂袋(!)挂式砂袋 哑铃(!)悬吊架 (!)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手指肌训练台(!)划船器功率自行车跑步 机;第五组(侧重于关节活动度训练):肩关节旋转运动器(!)前臂内外旋运动器(!)腕关 节掌屈运动器 腕关节旋转运动器(!)膝关节旋转运动器踝关节历屈背伸运动器多功能组 合运动器;第六组(侧重于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其他):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具、取物器 、穿衣板、防洒碗、轮椅、轮椅桌、轮椅垫、助行架、腋杖、肘杖、手杖、四脚手杖、角度 尺、偏瘫综合康复器;第七组(儿童专用):姿势矫正椅(!)梯椅(!)爬行架、钻滚桶(!)钻笼、蹦床、球 浴、玩教具、矫形背带、保护头盔“!”表示该品种属康复训练器械基本品种。
关键词 孤独症 社会交往 游戏与文化介入(PCI) 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 同伴介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83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a case study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tervention for autism students.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parents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in charge of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with autism on an ordinary primary school of social intercourse for a period of eight months of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adopted visual text intervention, games and culture (PCI),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RDI), in the process of intervention effect game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peer the most obvious. The cas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tervention, peer intervention game interven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special children's social skills improved,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of ordinary children charity, for autistic students social integr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words autism; social interaction; games and cultural intervention (PCI);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 peer intervention
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晓东是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基本情况如下:
(1)性格特征:该生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是害羞,听从老师指令,待人友善。容易兴奋,情绪容易波动,有些刻板与固执。
(2)家庭情况:该生是独生子,父母均是大学本科毕业的老师,曾系统学习特殊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尽心尽力,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
(3)学习情况:该生堂上表现较好,认真听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时会和同学说话。课后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思考问题难于转弯,成绩处于中下等水平。
(4)确诊及康复训练情况:该生三岁时于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确诊为孤独症,其父母就带他去医院及特训机构做康复治疗,持续到小学一年级。曾接受过应用行为分析(ABA),结构化教育(TEACCH),地板时光(DIR),游戏文化介入(PCI)等多种方法训练,多年的康复训练预后效果明显。
(5)医疗机构量表测验结果:该生于2015年8月在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行测验。受试者在《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C-WISC)结果分析软件》中获取的言语、操作和全量表智商分别为74、92和81,其百分比分别是4.70、30.50、10.40。受试者的言语智商较操作智商弱,差度具有高度显著性。
2 研究对象社会交往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
该生有较强的社会交往意愿,喜欢参加班集体活动,愿意与同学交往。但是语言表达不流畅,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感觉比同龄人天真幼稚,不容易得到同学的认同;行为有点刻板固执,在同伴游戏中容易出现分歧而不懂得处理,因而不受到男同学们的欢迎,班里也没有好朋友。而与老师交往,因为老师的包容性使他表现出较大的社会交往的兴趣。
该生在社会交往中出现的较大的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语言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较差。孤独症儿童病症之一就是语言沟通障碍。该生不能较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话语,因此在社会交往中较难与他人交流,尤其是同龄人。
(2)刻板固执,以自我为中心。孤独症儿童病症之二是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刻板地遵守自己认同的游戏规则,不会灵活改变。该生在游戏时只会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玩法来玩,而不会改变自己去迁就别人,因而不易受到同龄人欢迎。
(3)社会交往技能薄弱。社会认知障K及引发的社会交往困难是孤独症儿童固有的核心问题。该生有强的交往意愿,喜欢和小朋友玩。但在眼神辨认、表情解读与情绪理解方面能力较弱,缺乏交流的技巧,与同伴的交流多以失败告终。
3 确定行为干预方式
针对研究对象的上述情况,拟采用以下的干预方式:
(1)视觉文本干预。重点干预措施是心智解读,通过心智解读的训练来引导儿童,增进他们对社交行为的理解,从而改善他们的社交技巧,提高他们在社会适应与人际互动的能力。所谓心智解读能力是指个体理解自我和别人的愿望,意图和信心等生理状态,并依此对行为做出表明和预测的能力,是个体顺应社会的最根本的能力。
(2)游戏与文化介入(PCI)。游戏与文化介入模式主要是以文化学习有关的能力为主要的介入目标,包括社会性趋向、相互调控、模仿、意图解读、社会性参照、游戏、分享式注意力、会话与叙事等。介入的做法,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介入与游戏介入为主,在介入时,特别着重儿童的兴趣与主动性,让儿童亲身体验与建构各种的日常文化活动。
(3)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Steven Gutstein博士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缺陷提出的训练方法。该方法着眼于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在评估儿童当前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系统的方法触发孤独症儿童产生运用社会性技能的动机,进而使其习得的技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迁移。
4 干预研究过程
4.1 干预研究阶段
本个案的干预研究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5月,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个案观察记录阶段(2015年9月),对个案个性、学习、家庭、社会交往等情况进行细致调查研究,分析个案的在社会交往障碍产生的原因,确定行为干预的方式。
第二阶段为视觉文本干预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1月),重点是心智解读:运用不同的相片或图片做辅助引导儿童辨认基本情绪表情,再根据实际情况辨认与愿望有关的感受,正确表达自己要求与情绪。
第三阶段为游戏与文化介入(PCI)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2月),在集体游戏中学习基本的交往原则如轮流、合作、分享、互让等。
第四阶段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根据个案的测试结果,选择《儿童人际关系活动手册》第二级学徒第五阶段至第七阶段的内容开展干预训练。在这一阶段引进同伴,教导对象要负起责任去维持与同伴互动的协调性。
基于三种干预方式各有交集,在干预过程中会按实际情况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4.2 干预研究过程与结果
研究者对个案干预研究是每周一次,时间是每周五16:25-17:15(见表1-4)。
5 干预效果评估
(1)个案自我评价。现在喜欢和班里的几位同学玩,放假也想找他们玩,称徐xx同学是自己的“兄弟”。
(2)个案班主任的评价。个案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主动语言变多,会主动和他人打招呼、问好并且会赞美别人如“你今天好漂亮哦”,能够向他人表达自己的需求“我想”“我不喜欢”,会寻求帮助,与同学们交往时分歧减少。
(3)个案父母评价。个案之前不接受游戏规则的变化,同小区的两位小哥哥交往相处容易闹矛盾,现在可以跟随两位哥哥的变化玩新游戏,相处比较和谐。个案在与父母交往过程中,会主动关心父母,看见妈妈生病吃药会倒水给妈妈,同理心增加。
(4)研究者评价。个案在表情解读与情绪理解方面能力增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会逐渐理解别人的感受,猜测别人的想法,并调整自己的行为。刻板行为减少,可以接受规则与环境的改变,情绪比较稳定。
(5) 医疗机构量表测验评估。个案于2016年5月到中山三院进行测验。受试者在《中国修订韦氏智力量表(C-WISC)结果分析软件》中获取的言语、操作和全量表智商分别为77、95和84,其百分比分别是7.20、35.50、15.40。与干预研究之前的测验评估相比,言语、操作和全量表智商分数分别提高了3、3、3,证明干预效果明显。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次干预研究针对个案的社会交往中的实际问题采取了视觉文本干预、游戏文化介入(PCI)与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每种干预方式都至少持续了两个月,结果表明:这三种干预方式对于改善个案的社会交往状况都都有较明显的效果,而游戏中的同伴介入干预效果更为明显,在训练过程中,同伴可以做到很好的引领,个案能模仿同伴,社会交往技能得到提高;家长在家庭及日常生活的积极干预对个案社会交往状况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6.2 建议
融合教育理念下的随班就读不能仅仅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是一种全纳与融合。如何让孤独症学生不再孤独呢?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学校师生观念的转变。首先,学校对随班就读的孤独症儿童应该是接纳与宽容,而非视为负担。学校应该对师生如何与孤独症儿童相处有正面的引导,还应该普及关于孤独症的基本知识。老师要教给孤独症学生具体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常识,还应该引导孩子们都来关心帮助孤独症儿童,既使孤独症儿童提高社交能力,也使普通儿童懂得仁爱互助。
(2)专业特教人员的介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开展随班就读的学校投入专业特教人员,以促进融合教育的真正实施。目前开展随班就读的绝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在硬件(资源教室)与软件(特教人员)上都严重短缺。例如,增城区全区小学143间,目前只有5间资源室,没有专业的特教人员。没有专业的特教人员,就难以针对特殊学生开展普特结合的教育工作。
(3)家庭干预的增强。家长在家庭及日常生活要积极干预。邹小兵(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主任、儿童发展行为中心主任)认为:治疗孤独症,父母才是最靠谱的康复机构。家长应该坚持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系统干预活动,节假日应该多创造机会给孤独症儿童与同龄人交流玩耍,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干预,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技能。
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融合教育理念下特殊学生社会交往行为的干预研究(1201573973)”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阿斯伯格症学生实用教学策略[M].杨宗仁,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2] 甄岳来,李忠忱.孤独症社会融合教育[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0.
[3] 欧阳佩婷,何修瑜.解开人际关系之谜[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5.
[4] 刘慧丽.融合教育理念下资源老师角色的指导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5] 黄B译.人际发展活动手册――少年、青少年与成人版[M].台北:久周文化出版社,2007.
[6] 游f.游戏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的个案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