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城乡教育一体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教育一体化

第1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财政支持的增加,我国已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居民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然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落后农村地区的教育状况并不容乐观。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财政支持、教学质量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1.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城市教育设施的先进和完善相比,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的校舍过于陈旧;大部分农村学校地区的教学设施还不健全;农村地区学校教学设施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乐器、计算机等教学设施还比较缺乏。在一些农村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只能维持学校基本教学。教学设施陈旧、体育设施老化、校舍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成为影响部分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2.农村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与此同时,城乡的教师工资和待遇也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一面是城市老师的高工资高待遇以及现代的生活,一面是乡村老师低工资低待遇以及贫困的生活。工资待遇的差别使得更多的高水平老师走向城市学校,留在乡村学校的非正式民办老师占据了乡村老师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而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老师因为工资待遇比较低,生活和家庭的压力使得他们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农村师资水平可想而知。财政对城乡学校区别性对待,使得乡村学校受到的财政支持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农村地区学校的财政支持除了维持学校日常运行和维护外,很难有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农村教师去进修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得城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即使农村有个别老师能力突出,也会想办法去城市学校教学。特别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后,虽然提高了农村适龄学生入学率,但也使得农村学校的资金更加缺乏,这都会使得农村学校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3.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矛盾明显

由于城市中居民区较为集中,生源分布也比较集中。但与城市生源分布不同的是,由于农村地区各个村庄的分布比较分散,居民点也十分分散,因此,生源分布也显得相当分散。但出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考虑,政府会减少学校的数量,使得农村地区平均几个村甚至十个村才能有一所学校。这样才能保证这个学校学生的数量,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比较分散的教学资源集中起来使用,以减少农村地区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生源分布与学校布局的情况下,农村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之间的矛盾很明显。虽然这样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集中使用了教学资源,但是却间接增加了农村学生的上学成本,同时由于学校离一些居民点比较远,也使得学生的安全问题变得比较突出。在财政支持一定的情况下,学校分布的集中化和学生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变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除非增加财政资金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否则这一矛盾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二、农村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农村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质量较低、生源分布与学校分布的矛盾等诸多农村教育事业问题的形成,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教育事业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深入分析农村教育困境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

1.传统城乡二元体制下,相关政策影响的惯性

建国初期,中央政府为了很好的进行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实行农村支援城市,城乡严格区分的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下,更多的资源和财政被集中到城市。在教育领域,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强大的师资和丰富的资源都涌向了城市学校,促进了城市学校的快速发展和对城市学生的全面培养。在农村地区,由于受财政上的制约和人们对教育的不重视等诸多原因,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均远远落后于同时期的城市。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体制逐渐得到改正,政府对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开始增加,但短期的投入已经无法有效直接的去弥补历史上留下的短板。再加之政策制定的惯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虽有所强化,但还不能有效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在财政和资源支持都有限的情况下,采取减少学校数量、提高学校质量、农村地区集中办学的办法,也就成为了比较可取的方案。

2.经济导向下,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

人具有经济人的属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要趋利避害和追求理性和最优的生活工作方式的。作为老师也不例外,在日益物质化的时代里,我们很难要求教师只考虑奉献而不去考虑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的工资福利待遇。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农村学校很难为教师在工作上提供优越的环境,也很难对教师的生活待遇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再加之城市重点学校花重金挖掘优秀师资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上的绝大部分优秀师资向城市聚集,使得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差距逐渐拉大。在优秀师资流向上向城市集中的同时,由于城乡学校条件的不同,在教师能力培训上,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做的好。“城市偏向”的价值取向使教育资源配置政策与制度一直存在着缺位、错位现象。“所谓‘城市偏向’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上以城市为中心,集中国家各种资源优先发展城市和工业,并设想在未来以先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带动农业和农村共同发展的模式。”[1]在农村学校,由于学校财政的问题,教师培训的人数、时间和内容都不能和城市学校教师培训相提并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师资自身水平就与城市师资有一定差距,教学环境也有一定的差距,农村师资的培训还跟不上。最终就导致了农村教学质量较差的问题。

3.农村生源分布的广泛性制约农村学校质量的提高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村庄分布不具有规律性,也不集中,较为分散。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农村的生源分布就呈现出分散和广泛的特点。在这种特点的生源分布下,为了照顾到绝大多数的适龄儿童能够安全方便的上学,政府只能在几个比较集中的村设立一个学校。这样农村教育就出现了“学校数量多,每个学校就读生少”的情况。由于需要照顾到每个学校,农村地区有限的教学资源又被分给若干个学校,这样就直接阻碍了教学资源的集中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政府教育部门为了在财政和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解决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只能实施合并学校的策略,把比较分散的农村学校集中合并为主要的学校。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读生的安全问题、住宿生的食宿问题都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事情。因此,学校分布情况与生源分布情况和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农村教育事业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城乡一体化下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出路

城乡一体化是破解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策略。在城乡一体化的指导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实现工农协同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重要发展格局。我国农村教育事业也必须按照成效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去发展,也只有实现教育事业的城乡一体化,才能真正的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1.加大农村教育事业财政支出,保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资金

较为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是一项社会事业良好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教育事业财政预案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城乡一体的指导思想,城乡共同对待,特别要重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以往的只重视城市教育而忽视农村教育的错误做法,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获得充足的财政支持。“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它直接关系到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的健康成长。”[2]因此,加大对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投资尤为重要。

2.以城带乡,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

实施以城带乡,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帮扶计划。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实施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一对一帮扶计划,加强城镇重点中学与农村落后学校的联系,学校间进行教学经验与方法的交流、城乡学校教师进行交流教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质量、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引进较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提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

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比较完善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方案,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对于那些为农村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的模范代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使得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能够维持其日常的生活工作需要,只要这样,才能使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政府应实施大学生农村教学计划,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和提高精神和物质奖励来激励广大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去发展。通过制定大学生农村教学定向培养计划,对于有志于去农村地区学校教学的大学生实施减免学费和其他激励措施。

4.继续推动希望工程等慈善事业发展

第2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受到科教兴农的实惠。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城乡失衡;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着城乡分治的规划编制和管理模式,由此产生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统筹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打破城乡间长期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构建并维护城乡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实现城乡的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尽管“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各省、市(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失衡仍比较突出,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难度大;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失衡,社会文化发展不和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高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科技咨询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致力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

当前,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大学生就业和高校社会职能方面。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集中分布在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域,高校数量与经济和人口总量不相匹配。大学生就业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留在城市,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也难以长期扎根,农村高级人才入不敷出。高校社会职能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重城市而轻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淡薄,与农村基层政府缺乏沟通,与农村社会缺乏联系。深入认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存在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1.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农村的发展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实现,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然而,高校分布结构的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当前我国各省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省会和副省会城市,在地级市则比较分散,在县级市(含)以下则较为稀少。一些省份的部分地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全国一半以上的县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在中国,县镇既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承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经济强县强镇往往能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如果县镇的发展缺乏高等教育的支持,城镇文明很难向农村渗透。虽然高校集中于省会城市可以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分享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但一旦集聚过度,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的分布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数量相匹配,但现实情况是,省会城市的高校比重远远高于GDP和人口的比重,而地级市(含)以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全国县域经济占全国GDP的55.15%,人口占全国的70.9%,而高校数量只占全国的8%,其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农村发展缺乏高级人才。

30多年来,我国城乡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一直在缩小。城乡子女在入学机会数量上的差异到2010年已基本消失,质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但整体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也就是说,除了全国重点高校外,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是相对公平的,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毕业后大都选择留在城市,很少再回到农村发展,不管是农学专业还是非农学专业学生皆是如此。据麦可思研究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更多集中在中小城市就业。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农村大学生首选在城市就业,造成农村精英人力资本大量外流,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国家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和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等政策,但这些服务群体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缺乏长效机制。很多参加定向分配计划的大学生到农村只是为了今后回城工作做准备,很难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服务。

3.高校未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不能切实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

高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服务方面,为农村服务的目标逐渐被边缘化。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热门专业、轻视农林专业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生源竞争成为许多高校的主要工作目标。然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愿,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存在偏见,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农林等专业一向被社会认为是冷门专业。高校为了生源竞争,竞相开设热门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减少冷门专业并缩小招生人数也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对地市高校的调查中发现:有43%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根本没有“新农村建设课程”的概念,认为这是农林院校及其学科专业考虑的问题,与地市高校的课程建设没有关系;有55%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开设”或“可开可不开”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从所调查的地市高校的校本课程研发和开设的实际情况看,面向新农村建设研发和开设的课程仅占校本课程总量的0.5%。除了农林等专业外,其他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在科研方面,我国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10%~20%,而发达国家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可达60%~80%。由于高校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将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长期以来高校都将教学和科研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而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较为薄弱。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的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和绩效考核指标中,服务三农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地域和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与高校之间缺乏沟通。很多农村地区对高校的职能不了解,对高校服务的内容不熟悉,当地政府也不善于将农村发展的需要反馈给高校。尽管有些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服务,但由于高校与农村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没能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家对高校的分布结构、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还是高校自身的社会职能,都缺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考虑。长此以往,势必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调整高校分布结构,使高等教育资源在城乡保持平衡;如何改革大学招生、培养和就业体制,为农村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如何改革高校评估和教师评价体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促进高校与农村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建议

1.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

按GDP和人口比重来设计高校分布结构,不仅体现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也遵循了当代国际通行的惯例。比如,美国的州级和郡级区域的高校数、在校生人数与当地的GDP、人口都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其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所占全国比例与当地的GDP、人口所占全国比例基本一致。而我国的地级市(含)以下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的比重远远低于当地GDP和人口在全国的比重。显然,我国的一些地级市、经济强县和强镇需要新建一批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资源的限制,当前建校重点应放在地级市还是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呢?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也就是说,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已经在为中小城市(以地级市为主)的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地级市本身就有一些地方性高校,两股高教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全国的一些经济强县或强镇,特别是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县和镇却鲜有高校进驻,尤其缺乏具有办学优势的公办院校。县和镇是承接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桥梁,容易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差距,应大力发展这些对农村地区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经济强县或强镇。此外,针对县和镇的办学成本和生活费用较低的情况,政府和公办高校可以通过收取较低学费的办法吸引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就读,降低其教育成本和负担,使更多的农村子女能够公平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暂且不论这些农村学生毕业后是否留在当地工作,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新建高校对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全国新建高校的重点应放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当前,先行进入这些区域开展办学活动的基本是民办高校,有些还是初次办学的民办高校,他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堪忧。一种兼顾办学数量与质量的较好办法是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资源重新分配到这里,这样既可以解决大中城市高等教育资源过度竞争、闲置浪费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大中城市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真正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这些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分校的方法,将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院系、学科专业和专业人才等资源向分校进行转移。从国外建校经验看,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在不同地区建立分校已成为加快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较好选择。创办于1868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考虑到加州地域辽阔、城市分布比较分散、学校对较远地区的影响有限的情况,在此后若干年里先后在不同地区设立了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尔湾分校、洛杉矶分校、美熹德分校、河滨分校、圣塔芭芭拉分校、圣克鲁斯分校、圣地亚哥分校、旧金山分校。这些分校建成后不久,就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

不管是位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还是位于中小城市的高校,如果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大部分流向其他地区,那么将很难实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出现“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情况,有主客观的原因。首先,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其次,不好解决婚恋问题、子女就读问题、父母赡养问题等;最后,大学生不了解农村就业的人事政策,普遍担心服务期后的去留问题等。大学生在农村就业期间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农村的现实,与之前的设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大学生把到农村就业作为升迁的跳板。大学生到农村后无用武之地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村社会不了解,所学专业知识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无法给农民带来实惠。大学毕业生有权利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们给予了大学生一些他们原本没有的待遇,那么他们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政策,就是一种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与用不上”的方法。农村的学前与基础教育与城市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高考分数和入学机会。在农村,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的学生也渴望上大学,可往往因为分数不达标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我们通过降低录取分数让这些学生能够上大学,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服务一定的期限,相信很多学生都愿意接受。针对部分分数达标但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可以根据家庭贫困等级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履行服务义务,相信大部分学生家庭也会接受。虽然这两种措施是可行的,但当前这两种交换机制还没有被有效应用起来。很多享受了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利益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从小养育他们的故土却依旧贫穷落后,这显然有违国家要求扩招农村大学生的初衷。实行定向招生政策,要有配套的培养计划。针对毕业后要为农村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制订的定向培养计划应该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而定。用人单位有责任向高校提出岗位要求,高校也有义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培养方案。通过磋商后,双方修改培养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高校在定向招生计划前,要将培养方案进行公告,让学生在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时做好自己的心理定位。既然是定向培养,用人单位除了协助完成培养方案制订外,还需要参与学生的培养活动。比如,用人单位需要派出专业人员开展实训课程的教学,用人单位需要与高校共同完成学生的就业指导,有能力的单位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或选修课程并承担教学任务,用人单位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指导与考核工作等。与定向招生配套使用的还有定向就业政策。定向就业不是指包分配工作,而要实行择优录用,并要求学生履行一定的服务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报考和学习阶段消除松懈和依赖心理,能够努力完成培养计划并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对于享受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完成培养计划,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而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获取的奖助补贴还要按期退还。学生完成培养计划只是达到了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如果在工作期间连续两年考核不通过,按定向招生和就业协议,用人单位有权与学生解除劳动关系,并将由其保管的毕业证书退还学校实行注销处理。学生在服务期间应享受与用人单位其他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受到劳动法律的保护。如果因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或协议而损害学生的权益,学生也可以依照相关法律和协议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并不需要长期一贯施行,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是比较灵活有效的方法。比如,当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不属于定向招生的大学毕业生也持续主动进入农村就业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减少定向招生的名额,直至完全取消定向招、培、就的政策。

3.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运用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有科教兴农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各种各样的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人员、农村经纪人、乡村医生、企业经营人才和农村管理人员等。为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高校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由于社会对农村普遍存在偏见,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许多高校迫于招生任务、生源收入和办学成本的压力,不得不缩减或撤销原来的涉农专业,转而扩大或新设一些热门专业。这样就造成高校在招生专业上的恶性竞争、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对专业选择和专业设置的非理进行合理调控。首先,对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科教兴农的伟大成就和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涉农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时向社会公布各专业的市场供求数据,引导人们形成对涉农专业的正确认识和预期。其次,对于社会盲目选择专业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或经济的手段加以调控,比如,在提高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在提高热门专业学费标准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学费标准,对于国家或地方急需的专业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补贴,在奖、勤、助、贷政策上向选学该专业的学生给予倾斜和照顾;鼓励和支持高校将涉农专业和课程开设在距离农村社会较近的分校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农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推广运用于农村;二是高校的智力直接服务农村。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农村发展需要的了解,教师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农业科技转化率较低,没有真正担负起农村科技推广的职责。究其原因,表面看是由于高校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实质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完全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其次,由于组织结构设计上缺乏横向联系的考虑,高校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完善,造成农村社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不足,高校的科研和推广项目很难与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再次,我国高校直接服务农村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相关职责被分割,教学、科研和推广活动不能有机结合。比如,现行的体制是农学院以教学任务为主,农科院负责科学研究,推广站主管农业推广。其弊端是教学和科研活动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推广活动得不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支持。最后,教师的评聘制度缺乏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教师的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有机结合。教学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很多,而服务社会型教师却很少。因此,第一,政府应从制度上明确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职责,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高校的评估和排名活动中要求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评价指标,并吸纳服务对象参与评估活动。第二,建立高校与基层政府横向联系的机制。比如制定对口帮扶的政策,要求高校主动了解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向农村提供相应的教学、科研与服务活动支持农村社会的发展,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同时,基层政府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认识,使农民能主动向高校提出教育和科技上的需求并反馈实际应用的成效。第三,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帮助高校建立教学、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实行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教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社会的效益。第四,在高校教师的聘用、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等活动中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为教师提供服务农村的相关培训和到农村开展调研、教学和推广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尤为明显。然而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体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高等教育更是直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支持。针对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当地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针对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定向农村招生、定向农村培养和定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切实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针对高校服务农村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政策工具推动高校涉农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拉近高校与农村的沟通距离,提高高校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鼓励和驱动高校教师为农村建设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只有切实解决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城市的问题,有望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作者:李松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雪星.“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城乡统筹发展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58).

[2]田书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成人教育,2015(2).

[3]王富平.对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缺失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何曼.美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演变研究[D/OL].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4[2016-07-01].

第3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统筹城乡 基础教育 师资均衡 成都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3.021

成都市正在推进“统筹城乡灾后重建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两区”建设工程,提出了统筹城乡基础教育这一重大课题。

成都市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现状

成都是我国中西部特大型中心城市,目前按照“全域成都”理念,以统筹城乡教育思路,以推进“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生均经费、教育质量、评估标准”等六个方面城乡一体化为途径,努力探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改革与发展。但以教育现代化标准衡量,成都市基础教育“大而不强”、教师“量不够而质不高”、师资配置“城乡差异较大”的现状依然存在。从全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基本情况来看,截至目前,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但学科结构与实际需求有差距。根据相关报告,名校及城镇学校教师基本胜任工作,而薄弱及农村学校教师,若严格按照教师质量标准来看,“不称职”的也不少。从成都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城乡分布情况来看,不均衡分布问题依然明显存在,从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到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及优青教师的数量,中心城区同农村区县、市域内城乡间、县域内学校间差距都非常明显。

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的差异

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在均衡配置方面问题较严峻,既存在现实不足,也有体制方面的问题,既有教育内部的制度与政策原因,也有教育外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原因。首先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全市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受当前生师比而衍生的科学编制问题的影响,既超编又缺人成为义务教育的现实状况;整体职业素养水平不高,农村教师尤甚;有带动能力的骨干教师不足,农村教师堪忧;有广泛影响力的专家型老师不足,农村教师没有。其次是培养和培训问题。教师队伍入口水平每况愈下,近年来农村与城区学校皆反映新入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同过去差距较大,尤其是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培训效率不高,个性个人化培训偏少,教师培训上存在城乡“一刀切”现象。再次是管理和流动问题。实行教师以学校为单位分散管理的模式制约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在农村和薄弱学校工作的教师与在城镇和名校工作的教师相比,从入职初始便有差距,全程专业发展更是极为不利。教师队伍的不断流动更助推了新的资源不均衡分布,全国及成都市基础教育存在教师自然流动与政府主导流动两种情况,因教师自然流动而导致优质师资从农村和薄弱学校向城镇和名校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成都市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对策

成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城乡间的不平衡发展与同一区域学校间的差异性发展。在城乡学校实现“标准化”建设后,教师队伍的结构与素质便成为焦点问题,解决之道是从教师管理制度入手,探索城乡师资均衡配置的途径与模式。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是实现均衡配置的根本保障。“‘消除贫困或难短时兑现,创造公平必须刻不容缓’,这是总理回信安徽省金寨县希望小学师生所强调的。教育公平推动,农村孩子要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有‘能下去、能留住、能干好’的专业化高素质师资队伍为重要支撑。”①很久以来,因全国城乡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低于城市,使得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教师在面临繁重工作任务时,还面临因交通通讯条件艰苦等造成的许多无法解决的生活难题,很难留住优秀教师。这种教师面临的城乡反差大环境,在成都市也是存在的。实现均衡要跳出教育框架看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根本保障。

做好教师的入口关和培训是达到均衡配置的关键点。完成“普九”后,各地都重视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师教育机制,形成一些值得持续推广的经验。成都市及各区县出台政策措施以推进教师教育,加大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实施“工程”,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农村教师发展;以校本研修示范校、教师教育示范机构为龙头,推进校本培训和研究;组织开展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创新城乡学校对口支援、捆绑研修、捆绑发展等方式;市级培训机构组建培训联盟,统筹培训工作。这些做法可加快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实施常态化的教师流动是确保均衡配置的必由之路。实施常态化的教师流动能有效促进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如《成都市教育局关于深化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为实现常态化教师合理流动指明了方向。一为对口支援,由强校至弱校,由城镇至农村,由内圈层至外圈层,学校间相互派遣教师。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支教”,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常态化的教师流动。二为在县域内同一学校任教达9年的教师及校长进行交流。在交流时要为老师解决实际困难,采取给予补贴和政策倾斜等多项激励措施。

优化教师待遇、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是解决均衡配置的核心举措。“需要加强对农村教师专业性的宣传,使‘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社会形象定位仍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②目前成都市农村学校教师这一职业吸引力较低,优秀教师不愿去也不愿留,主因还是待遇不高。“农村教师职业是否具有吸引力,工资水平高低是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经济待遇,既要有保障更要有优势,这是提升教师社会综合地位的基本之道。”③可见,待遇合理与否是教师职业选择意向最简单的检验标准,农村教师生活上无后顾之忧,才会有教师双向有序合理的流动,优秀教师才愿去农村,才会留得住并干得好。首都师范大学劳凯声教授认为,“具体落实的待遇政策是农村教师最重要的职业吸引力”。④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是人们选择职业的另一衡量标准,除物质条件外,还要给农村教师队伍提供精神激励、进修机会、提升空间等专业环境保障。与成都中心城区及县城学校比,农村学校总体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许多老师要“走读”,工作和生活成本较高。要实现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及发展前景的根本改变,地方政府需进一步加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规划纲要》《教师法》等政策,并作出相应政策倾斜。

只有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与幸福指数不断得到提高,才能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师资的一体化配置,才能让农村孩子共享平等的基础教育权利,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抓手。教育系统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在成都市及全国城镇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才是解决师资均衡配置的根本之道。

(本文系成都学院校青年基金项目“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城乡小学教育师资均衡配置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XJR16)

注释

《农村教师没尊严生活仍清苦》,《人民日报》,2014年11月6日。

第4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一、现状分析

(一)郫县城乡教育布局概况

全县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14镇,261个行政村,总人口48.1万,其中农业人口38.2万。郫县现有完中4所,职中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4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农村单设初中15所、城镇小学2所,农村中心校19所,村小36所。农村中小学现有教职工3617人。在校学生小学36728人,初中17859人,普通高中8304人,职业高中3331人。

(二)目前城乡教育发展现状

自1998年接受“两基”复查验收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全县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经过6年的发展,全县城乡基础教育已达到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各项指标在全省位居前列。一是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城乡学校基本排除C、D级危房,全县新扩校地570余亩,新建校舍20多万平方米。全县中心校以上学校基本实现“校舍楼房化、路面硬质化、环境生态化、设备现代化”,小学“五室”、中学“七室”齐全。所有中心校及以上学校达到成都市学校现代教育技术配备执行标准。二是农村学校布局得到适度调整。采用拆、并、联等方式共调减村小30余所,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两所,改、扩建镇中学、中心校10余所,义务教育阶段初步形成“一镇1所初中、1所中心校、1—3所村小”的格局。三是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大。先后建成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重点中学2所、市级重点中学1所,省、市级校风示范校10所。四是教师素质大幅度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具有大专、本科学历和研究生比例分别达到58.5、52.3和30.2,培养了15名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五是办学水平显著提升。20__年,全县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我县先后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两基先进县”称号,被教育部确定为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二、当前郫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存在问题

在郫县城乡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巩固“普九”成果的标准也在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人民群众对教育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教育经费增长速度的相对缓慢,我县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我县城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步伐。主要表现为:

(一)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硬件建设进展迟缓

农村学校硬件普遍不硬。农村初中、小学同城镇中小学相比,在设施设备上存在较大差距,普遍表现在校舍面积不足,教学用房陈旧,功能用房不配套,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60以上的村小教学用房仅仅达到“排危”要求,迄今没有一所村小有水冲式厕所、图书室、实验室、电脑、钢琴等,办学条件改善步伐跟不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大部分城区学校班级“超载”严重

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聚集效应使外来人口逐年增加,造成了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郫筒一小、郫县实验学校、犀浦实验学校等大多数班的学生人数都在70人以上,最多的已近90人,超过教育部颁发的每班上限45人的标准近1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村小布局调整任务艰巨

目前,全县尚有村小36所,教学班221个,在校学生1万余名,分别占全县小学班数和在校学生人数的38和26。由于村小普遍规模过小,分布极不均衡,条件简陋,生源不足,使村小办学效益低下,有限教育资源浪费较大。要完成农村小学的科学布局,压力很大。

(四)农村师资整体力量薄弱

由于生源的激增,全县每年新增教师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得不到及时的充实,青黄不接的现象较为严重。目前,我县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比例已超过50,有的学校已超过60,这部分教师大多是当年的“民转公”教师,其综合素质跟现代教育的要求之间差距明显。

上述现象的存在,体现了我县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这种现象,使我县农村中小学教育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相适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平等性”不能落到实处,若不及时扭转这一现状,必将致使我县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影响“西部新中心”的建设进程。

三、对策建议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建设西部新中心的必然要求。在工业向重点区域、土地向业主、农民向城镇“三个集中”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一体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快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努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充分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必须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按照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一次规划与突出重点分层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小学校舍建筑标准和技术装备标准,新建九年制学校、改扩迁建现存农村中小学,基本实现全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规范化,至20__年全县农村基础教育实现“4所完中、2所职中、1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单设初中、17所小学”的目标要求。要加大利用市政府投入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资金的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从而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二)加快实施“教育强镇建设工程”

在义务教育工作中,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实施“两基”年审制度,大力推进“教育强镇建设工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创建县级“校风示范校、实验教学示范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列入各镇教育工作目标,作为农村学校均衡发展的基本标准。在此基础上,创建一批教育强镇和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犀浦、红光、郫筒、花园、三道堰等镇要率先进入市教育强镇行列,郫筒一小、花园中学、三道堰小学等一批学校要率先进入市级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行列。

(三)促进教育交流,加快实施“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程”

县内四所普通高中分别辐射一个片区,从硬件、师资、管理等方面向所辖片区初中和小学实施扶持,部分教师实行双向交流、定期轮换;依托友爱职业技术学校组建全县职业教育中心,将乡镇化技术学校作为其延伸点,实行统一管理。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一一结队挂钩,联动发展。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和担任领导职务,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轮岗、中心校教师到村小轮岗制度。

(四)统筹社会力量,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帮困助学工程”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统筹社会力量,组建“郫县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帮困助学工程”。切实保证每一个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城乡贫困户子女公平地接受教育,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县、镇两级政府均应设立“帮困助学”专项资金,不断扩大全县接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范围,逐步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杂费、免课本费,经济条件较好的镇可率先开展此项工作。

(五)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实施“农村优质师资建设工程”

整合城乡师资力量,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认真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逐步推行师德诚信卡制度,家访制度,将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聘用和确定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支(送)教下乡、集中培训、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与农村教师结队等多种形式,尽快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重点解决农村教师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等问题。整合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强化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学历水平、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城乡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化。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信息化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按照“整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逐步实现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具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和闭路电视系统,所有高中和职业学校建成校园网,所有中心校以上学校通过宽带接入实现“校校通”。初步形成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第5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 义务教育 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1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机遇期

1.1农村义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型期

1.1.1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城市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模式也逐步向农村渗透。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也逐步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始实施;卫星接收设施覆盖了大部分农村中小学;农村初中开始拥有自己的计算机教室。

1.1.2课程设计的科学化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居民义务教育观念的提升,大部分农村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逐渐补充了诸如小学英语、计算机等以前没有开设的课程,在完整而全面地开设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之外还建立了完善、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使学生的文体活动普遍变得丰富起来,有利于促进农村适龄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1.2农村义务教育物质条件的改善期

1.2.1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

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财力的充裕已成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强大物质支撑。近年来各地农村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学校布局调整,农村教育资源总体上实现了更为优化的配置,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近年来全国农村小学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断增大,体育场馆面积和教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1.2.2教师队伍的优化

在现有的生源水平下,农村教师的数量并不比城镇少。在追赶城镇学校的过程中,各地逐步补充了一批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辞退安置了一批代课人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而且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中小学持续的校级交流也大大更新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观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素质。

2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2.1对症下药,优化义务教育的学校布局

2.1.1规范义务教育学校的撤并问题

规范农村中小学校的撤并问题是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关键一环。学龄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城镇化进程及水平、城乡人口流动等关键因素必须加以考虑之外,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教育条件、地理环境及交通状况和贫困家庭负担等因素也必须同时兼顾,应该将方便学生就近上学作为布局调整的首要原则。应当适当保留小规模学校以保证儿童就近入学的需求。

2.1.2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城镇学校的生源压力

首先要增加教育投入,在城镇地区新建学校以满足城镇化及流动儿童的就学需求;其次应该积极发挥民办学校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的作用。对于一般学校特别是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学校要积极扶持。政府还可以对民办学校实行赎买政策,实现学校、学生、政府多赢的局面。

2.2一视同仁,公平化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

2.2.1经费补贴的公平化

要完善必要的监督审计制度,以落实各级政府对贫困生生活费的补贴,保证贫困生及时、足额地收到补助费用。其次各级教育发展战略规划和财经预算应该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其中,对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及城乡发展落后的学校,应由省、市、区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专项经费以解决因县区级财政无力独自承担而出现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2.2.2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首先要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以全面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其次要大力改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同城镇学校统一标准,为其配备条件优良的宿舍、食堂、饮用水设备等基本生活设施;最后要切实保障学生上学途中的交通安全。各地要动员一切可能的力量提供合规的校车服务,积极落实相关部门责任。

2.3优势互补,科学化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设计

2.3.1农村初级职业技能渗透教育

借鉴我国城市及其他国家的做法,在农村地区的初中实施初级职业技能渗透教育,研究初级职教渗透的形式和内容,制订相关的教育教学计划,培训全能教师,开发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职业课程,并创造条件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对毕业生做追踪考察,以提高农村初中生毕业生的创业能力、增加农村毕业生中从事技能型工作的人数。

2.3.2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统筹协调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实行普查登记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课程设置中需加入针对留守儿童的文化知识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农村中小学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课程,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一、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

1.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

传统的农村职业教育是以“在农村”“为农村”为发展方向,面向广大农民,以服务农民发展为主要目标。城乡一体化推进后,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出现了转变。第一,城乡一体化下农村职业教育正在加速发展,但是城市教育发展的脚步优先于农村;第二,农村依附于城市,甚至取消农村职业教育。城乡一体化要求的是协调的发展和动态的均衡,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的突出。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不明确,造成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

2.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不规范

我国农村现有的教育结构体系中,主要包涵两方面内容――农业培训和职业技术培训,由政府投入、教育部门经办,实施全日制教学。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主要是分区、分条进行,缺乏条理性,不能够进行合理、统一的规范。例如,农村职业教育的管理部门,就有教育部、农业部、人事部等10多个部门,造成农村职业教育管理重复等现象。正是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不规范,造成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够统筹发展,从而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3.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适应性差

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主要有“以城带乡”“三段培养”“县域统筹”等,由于发展模式都是以单一的“离农”或“为农”的方向开展的,导致我国农村职业发展模式只能应用于局部城乡建设,不能够在全国大范围开展应用。在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虽然已经开展,但适应性差,不能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

1.明确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应明确培养目标。国务院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级能专门人才。”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可以建立优势学科和优势专业,开展职业教育讲堂,通过教育局和政府部门进行统一讲解,树立正确、清晰的发展方向;将城市资源与农村资源结合发展,实行资源共享;对城市人民和农村人民进行思想宣传,鼓励大学生回村开展工作,以带动乡镇教育发展。

2.发展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应发展多元化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首先,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各级政府相互协调整合,设立农村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改变原有的零散化管理。其次,将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系统化规范,明确办学地点、办学数量等基本要求,积极建立重点学校,完善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设立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奖励措施,以调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学校设立规范性学科,通过专业细化,从整体上改善原有的教育模式,节约教育资源。最后,农村职业教育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趋势,以城市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乡镇地方特色进行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以满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3.开展具有普适性的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第7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中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

( 一) 经济上的调节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由于党和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在规划当地学前教育的资源时会将该地农村与城市一同归入设计范围中,在经济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结合了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后,在一定程度上会优先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界中的地位,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 二) 缓解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空缺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推行下,农村学前教育受到当地政府的着重关注,甚至要求学前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在毕业后优先选择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而这一策略上的要求正好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空缺的问题。

( 三) 合理的规划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道路

随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在全国的推行,促使各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也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首先,政府必须使农村学前教育和城市学前教育得到同等的对待,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跟上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其次,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规划时必须结合农村整体变化的趋势以及文化特征推动其科学性的发展。最后,政府还需关注农村儿童的认知需求,帮助农村儿童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 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更加规范性

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推行中,城市与农村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交流能够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朝着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发展着,与此同时,农村学前教育中师资队伍的缺乏能够在城市学前教育经验中得到提高,从整体上将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二、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中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 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

据调查显示,党和政府对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中资金的投入仍旧呈现不足的现象,并且对农村学前教育方面呈现着固定的投资倾向。特别是我国西部和中部农村地区,由于当地政府经费的有限,导致该地区农村学前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的发展状态,这在农村学前教育合理的规划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二) 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水平难以提高

各地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难以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容易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制度中教师资历难以得到提高,虽然部分地区要求学前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服从到农村教育中去,弥补了师资队伍的空缺,但在教师教育水平上仍旧存在着缺陷。特别是在公办的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后,导致幼儿教师严重的流失,而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过大,迫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在生源竞争中产生小学化问题的冲突,双方之间强势的竞争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三) 地理文人环境在农村中的独特性

由于农村区域面积较大,在人口分配上又难以均匀化,促使农村家庭经济差异较大,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困。其次,由于部分农村家长还存在陈旧的教学思想,对学校教育的认知意识较为肤浅。这些影响因素长期作用下容易导致农村幼儿园建设规模偏在乡镇幼儿园中占有比例过大,使得幼儿园在管理方面上有所缺陷。此外,一些农村家长甚至向学校提出不符合现代观念的要求,迫使幼儿教师在家长的要求和教育要求中难以抉择。

( 四) 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农村教育对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目前农村幼儿园受到市场经济上的冲击,迫使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中学前教育部门被撤离,导致管理人员的严重流失,一方面是因为学前教育管理权限与责任上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对学前教育管理上缺少正确积极的引导,迫使管理人员被动性的执行教学相关检查。此外,在教育管理部门中还存在私自挪用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城乡一体化中发展的对策

( 一) 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因此,地方政府必须落实该地教育管理的职责,特别是针对农村学前教育设立的学前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地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因素制定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机制,如教育安全、经费、卫生、监管等。

( 二) 注重农村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它具有城市教育缺少的本土资源,而这种本土资源在农村学前教育中不仅能够全方位的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同时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视野。而城市教育有着农村教育所缺少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倘若政府在实行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时候将农村学前教育体系完全的城市化,那么就严重忽视了农村本土的特殊性。因此,政府在注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策的时候必须将农村特有的本土文化与城市具有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避免盲目的跟随和模仿,促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更加客观、理性的发展道路。

( 三) 转变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

当政府将农村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做出改善时,还要注重教师与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是任何事物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国家要想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走向正确、合理的发展道路上,就必须科学化的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加强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全面认知,使其陈旧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逐渐的转变着。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幼儿专家、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创造能够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活动和平台,促使教师在交流中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同时转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思想。

( 四) 加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中必须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承担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建设一支呵护儿童生活,教育业务精良的幼儿教师队伍。首先,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维护其教育权益,同时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精神上的关心,促使幼儿教师能够积极的留在农村幼儿学前任教。其次,安排代课老师转向合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水平,以此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发展。

第8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城乡 公交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一、蓬莱市城乡公交现状

目前,蓬莱市共有农村客运班线54条,单程营运里程2069公里,年客运量329万人次,日发送旅客约9000人,其中直通乡镇线路7条,其他线路均通至行政村,基本满足了全市人民的乘车需求。公交线路达12条,其中直达中心城区线路10条,镇村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78部,单程营运里程158.5公里,年客运量约400万人次。蓬莱市公交全部实行集约化运营。农村客运班车从市区处出发至各乡镇、行政村,最近行程时间不超过50分钟,最远行程时间不超过1个半小时。农村客运班线票定价实行政府定价,由市物价部门会同交通部门制定。

二、城乡公交一体化存在的问题

一是城乡路网建设落后制约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蓬莱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交通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和实现富民便民的切入点,强力推进城乡道路攻坚战,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村级公路新增里程400公里以上,农村路网密度由0.96增至1.28公里/平方公里,全面形成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但是,随着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争取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大部分建设养护资金需靠地方政府自筹解决,地方配套资金严重不足,致使有些亟需维修养护的农村公路因缺少资金而不能及时养护,长期带病运行。路网建设一体化的滞后,影响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二是经营管理模式滞后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以蓬莱市城市公交公司为例,由于燃油价格攀升、维修费用提高、免票人数增多等多个因素,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每天大约亏损2万元,资金周转非常困难。据初步预测,如果全面推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前期一次性投入(购车、中转站、保养站、安检站、首末站等)将达到2千万元以上,每日运行补贴将在10万元以上,年度补贴达到4千万元才能确保全市公交正常运转。

三是安全和稳定问题影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大多数农村客运车辆都属于挂靠性质,如果全面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原经营业户(绝大部分是全家经营一个车)、原经营企业管理人员将面临失去经济来源、失业等问题的困扰,极可能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再加上农村客流出行时间相对集中,公交超员现象必然严重,遇到冰雪恶劣天气,势必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对策

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是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应从资金、机制、管理等方面着手。

一是统筹城乡路网、公交一体化建设。建立公交企业亏损补贴机制和公路网化工程资金配套政策,确保政府和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资金有效投入,推进城乡路网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全面实施。采取上级补贴,地方政府筹资、社会捐助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手段等方式,丰富资金来源渠道,一边深入推进城乡路网建设,一边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前期准备工作。待各公交公司实现盈利以后,可以城乡公路养护基金的形式上交微小盈利,反哺用于城乡公路养护资金,弥补公路养护资金缺口,从而实现城乡公路、公交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是搭建城乡公交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建立城乡公交车辆基础信息管理与维修、车辆检测、车辆运行动态监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中心,提高城乡公交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城乡公交车辆实行科学管理。城乡公交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在公交车辆营运期间,实时进行监控,对发现存在违规违章行为车辆,按照既定奖惩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对途经危险路段、事故易发路段或者遇有恶劣天气等,由城乡公交综合信息管理中心及时进行提醒、告示,从而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和不稳定因素,确保城乡公交安全运营。

三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有序开放公共交通市场,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原农村客运挂靠车辆业户和原经营管理人员,可以资金、技术、挂靠车辆为本金,共同参与成立公交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积极鼓励和吸引有实力的大公司参与组建公交股份有限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

第9篇:城乡教育一体化范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城乡一体化;ADF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

[作者简介]石]芳(1988—),女,东华理工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徐 鸿(1968—),男,东华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无形资产与区域经济。(江西南昌 330013)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导产业选择及政府扶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JJ1201),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以及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项目编号:DYCB12003)的研究成果。

一、引言

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我国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乡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突出。如何有效提高城乡之间的融合度,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选取了 200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南昌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南昌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以正确认识与评价区域经济增长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为努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出了科学的对策与建议。

二、区域经济增长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研究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文章选取了南昌市的9个县和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以南昌市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收入差异[CXCY]作为两个变量,此处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我们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加后的总和与第一产业之差作为代表。实证分析中采用的2002-2011年的年度样本数据均来源于《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对GDP、CXCY进行自然对数变换,以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性,变换后的变量分别用LNGDP、LNCXCY表示(本文所有的检验都用Eviews6.0软件完成)。

(二)变量的平稳性(ADF)检验

传统的回归分析要求所选的时间序列数据必须是平稳的,以避免伪回归现象。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时间序列数据都是非平稳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ADF)检验,又称为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Augment Dickey-Fuller)方法进行检验。对样本数据及其差分项的检验结果如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所有变量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2LNGDP和2 LNCXCY的检验统计量分别为-4.04和-3.31,小于5%的显著水平下所对应的临界值-2.02,即所有变量时间序列的二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因此,这两个时间序列为二阶单整,两者可能存在着协整关系。

(三)变量的协整检验

由单位根检验已知,这两个时间序列为二阶单整,而不平稳的时间序列不能直接用OLS(最小二乘法)法进行回归,因此,需要通过协整检验来验证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检验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通常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检验法[也称E—G法]。先用最小二乘法对LNGDP和LNCXCY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下:

LNCXCY=-0.2341+1.0100LNGDP

[-1.7022] [52.4055]

R2=0.9971,Adjusted R2=0.9967,F=2746.339

由回归方程得出,GDP每变动1%,将会促进CXCY变动1O1%,可见GDP的增长对南昌市城乡差异增长的长期效应较为显著。然后,再将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ADF单位根检验,根据残差序列的平稳性来判定两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回归方程与残差序列的ADF单位根检验结果如下:

从协整分析的过程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检验统计量值为-1.70,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0%时的临界值-1.60,可以判断在10%的临界水平上残差序列是平稳序列,即在90%的概率下变量LNGDP和LNCXCY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南昌市城乡收入差异和与南昌市GDP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

(四)Granger因果检验

协整检验通常只能得出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而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验证。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判定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关系。对LNCXCY和LNGDP做Granger因果检验,输出结果见表3:

检验结果表明:滞后期1期时,LNCXCY是影响LNGDP的格兰杰原因;LNGDP也是影响LNCXCY的格兰杰原因,两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滞后期2期时,LNGDP不是影响LNCXCY的格兰杰原因,而LNCXCY是影响LNGDP的格兰杰原因。上述结论说明南昌市GDP的增长导致了南昌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的扩大,而南昌市城乡收入差异的扩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南昌市GDP的增长。但是,从分析结果看:南昌市城乡收入差异与南昌市经济增长的短期效果比较明显:长期效果不明显。

通过对南昌市十年来城乡收入差异(即南昌市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加后的总和与第一产业之差)和GDP数据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昌市城乡收入差异和代表经济增长的GDP大体上具有同向的增长趋势,两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南昌市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南昌市城乡收入差异的扩大,而南昌市城乡收入差异的扩大也影响了南昌市经济的增长。

三、结论

通过对南昌市GDP与城乡收入差异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区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反过来又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有效的治理。

第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同时,要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城乡一体化制度建设。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建立统一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使农村人口的职业转移与居住变迁以及社会地位的变迁同步进行;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等[1]。

第三,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多方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要建立起惠及广大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要增加农村低收入人群的安全保障,消除他们对于失业、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2];解决农民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