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实体经济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体经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实体经济建设

第1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环境问题;城市环境;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N945.11 文献标识码:A

1环境的含义

广义上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存以及活动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场地,出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依存,因此环境向人类供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资源。在我国法律规定下的环境被定义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其实这就是对环境比较精确而科学的概括,这种界定主要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城市和乡村等等。它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以人类为核心的人们存在于生活所需要的环境,它决定着人们日常的生活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问题,但是,这里所说的环境却又不是指所有的自然物质与社会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全部,除了地球以外的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特列。所以,环境保护所指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作用于人类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外界事物。

第二层含义,无非就是第一层含义以外的界定,虽然现阶段虽然没有把宇宙环境划定为人类概念意识里的环境,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科学的深入研究,人类已经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很可能将宇宙的环境也列为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环境问题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地理位置等因素产生的。比方说: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等等,这些常常都被我们称之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甚至一些自然资源分布不够均匀,导致一些地方性的常见病的发生。

另一类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各种污染物必然进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且生活垃圾与污染只在挑战者大自然的承受极限。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城市建设,新农村改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资料,国家的一些能源面临匮乏甚至枯竭的危险,而发展的同时,有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对自然环境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空气污染,臭氧层空洞,冰川融化,白色垃圾泛滥,土地沙漠化严重,母亲河断流等等,都在考验着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一系列人类生存的问题再一次敲响了警钟。于是人们呼吁“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地球的肺--刻不容缓”“别让你的眼泪成为世界最后的一滴水”“文明人一旦毁坏了他们的生存环境,他们将被迫迁移或衰亡”。种种口号的提出,人们环保思想意识的觉醒都告诫着生活在地球村里的每一个人,我们的家需要我们自己来保护。环境问题之所以会出现,甚至会日益严重,主要是因为人类文明日益发展的产物,终结原因应该概括为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衍生品,具体分析可以简要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首先,由于人口增加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 其次,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 再次,人类在开发建设活动中造成的生态破坏的不良变化; 还有,由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军事活动,旅游活动等,造成的人文遗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破坏,珍稀物种的灭绝以及海洋等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3 环境治理和保护

环境保护是利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扩大有用自然资源的再生产,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提高,物质生活被满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日趋提上日程,特别是一些城市环境的优化问题与环境问题自身成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

通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全世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也把他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国策。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建设自然地被提上了日程,而作为城市环境建设一部分的城市生态设计又显得不可或缺了,也恰恰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口号的一个切实的反馈。从观念的转变到理论的形成再到设计的落实,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此设计过程中,许许多多被命名“生态”的词出现在各个行业中,比如说:“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生态美学”及“生态建筑”等等,自然地,我们的环境设计中同样引入了“生态设计”的字眼儿,但是做起来总比说的时候难,城市环境生态设计并不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工作。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总是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那么城市总体规划就是他的基本法则,但是他又是比较独立的规划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基本上可分为如下几点:

①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态平衡质量,绿化水平,社会服务及特色风貌等指标,在定性的基础上逐步定量化,使目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

②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其中包括价值观念,心理需求,文化取向;人口规模,人口特征(年龄,职业,性别,消费层次等等);人群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流动,集散和停留时间等规律;休闲方式选择与休闲文化取向。

③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对城市的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调整,空间规划从用地规模,空间规模,空间序列组织,空间视线及环境效益等方面综合研究,形成“点,带,场”相结合的空间系统。这些空间包括有:城市广场,主要步行街道,城市滨水地带,公共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大型建筑庭院及市郊农产品绿地等。

④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包括生态效益功能,活动利用类型(游憩,娱乐,运动,集会,展示,分隔,交通……),人流及文化艺术表达等各项功能。规划同时要对城市各主要空间作出系统的主次功能的认定。

⑤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在总体特色风貌目标的控制下,充分考虑环境主要空间的艺术风格和文化主题等方面的规划。

从制定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城市人群休闲行为的研究和预测、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规划、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城市特色风貌的规划、绿化规划对空间进行全面的指标控制、局部空间环境规划、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关系等等这些入手,都是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和环境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能够很好的解决一个地区环境和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某些问题上的矛盾。如此能更好的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第2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因此,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就成为我们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破解的难题。

一、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同时存在的问题

1.村干部素质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还理解的不够透彻,对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知识还学习的不够深入,对本村的优势还把握的不够全面,无法根据本村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集体经济对策;二是视野不开阔。 “等、靠、要、熬”思想严重,没有真正立足本村实际从内部挖潜,带动群众闯市场的意识不强,在把农业产品转化为商品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用心不够,用力不多;三是私心较重。少数村干部考虑自身利益的多,考虑集体利益的少,四是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个别村干部目光短浅,为了自身政绩,为了享一时之乐,将集体资产一包几年,形成了“前人花钱、后人还帐”的恶性循环。?

2.发展意识不够强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党的政策是鼓励发展个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已经过时,认为搞市场经济就是谁有本事谁致富,只要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有无集体经济无关紧要;也有人认为现在国有企业都改制了,各级都在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再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走回头路,不合时宜。所以以上这些错误的思想认识使得部分村级组织没有把村级集体经济提上工作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就更无从谈起。

3.干部素质不够高

尽管目前乡村干部的素质,尽管在年龄、学历、观念和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有一些差距。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一些开拓进取精神,过多强调客观原因;在文化素质方面,部分村干部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水平以及所处环境的影响,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了解,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村集体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关心不够,积极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同时认为村干部换届频繁,工作做得好坏一个样,这些错误认识制约了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

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

三、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

1.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是村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眼界不够宽阔、观念陈旧造成的。因此,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首先要解决村干部思想认识偏差的问题,要努力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四种思想观念:一是树立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思想观念;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三是走出去、引进来的市场经济观念;四是集体主义观念。要加大对村干部的宣传力度,通过会议、电视等各种渠道,提高村干部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

2.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一是巩固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I体制。在提升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统一经营优势,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二是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三是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引导村集体与基层农技推广组织、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开展合作、发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类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张。

3.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一是要认真选优、配强党支部一班人,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在选配上一定要坚持标准,把那些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强烈意识、不怕吃苦、秉公办事的人选进班子,注意从大学生、能人、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将那些年轻、能力强、素质高、有活力的人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村党支部书记要把三分之二的精力放在发展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多想点子,多想办法,多出思路,确保有足够的精力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二是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村干部的培养教育,通过学习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的水平,增强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重点解决村干部在农村经济发展上的“畏难”“依赖”“恐慌”等片面思想的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掀起农村新一轮发展热潮。

第3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师;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151-01

目前房地产业方面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从而也增强了对经济师的要求,经济师的角色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中型房地产企业中,工程师、会计师等职位的设置较为普遍,而经济师的设置却相对较少。这种现象反映了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说明了房地产企业长期所存在的重技术、轻管理,重生产、轻经济的问题尚未较好地予以解决,这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企业的改革发展以及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与当前深化房地产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建筑业,使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一大支柱”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本文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就企业经济师的设置问题作了相关探讨。所谓房地产经济师,就是在企业管理者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全面负责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计划管理,以行政副职的身份直接组织和领导企业产、供、销等工作,全面负责该企业经营管理的高层领导者。

1 房地产企业经济师的主要任务

(1)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本企业的内部情况,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经营目标,组织编制企业近期的发展计划和年度经营计划;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目标管理和成本预测及预控;建立健全计划管理制度及指标体系,把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纳入统一计划轨道,提高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能力。

(2)负责企业内部经济立法,主持经济模式设计,审定修改各项管理制度;设计企业管理层及组织机构的调整方案,健全各级机构人员的经营责任制;主持工资改革、资金分配方案等相关工作,正确处理其相互间的关系;负责投标承包工作,审查合同预算以及外部横向联系等。

(3)从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出发,加强企业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内外信息情报中心;加强企业的综合平衡、宏观调控;主持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努力实现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

(4)做好企业内部各管理系统和部门间横向协调和牵头联系工作。

(5)组织发展企业内外各项相关工作,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

2 房地产企业经济师设置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有一部分房地产企业实现了“一师三长”的领导体制,但是仍有许多企业的经济师一职空缺,依据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有的省经济师缺额率达73.5%,有的缺额率可高达97.5%,就连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市,缺额率也达90%。二是错位。进入21世纪以来,管理工作特别强调职责分明、责权对等,但是在需要设置经济师的企业中,经济师的职责不明,权责失衡问题较为突出。在分工问题上,有的企业规定经济师主管后勤工作,有的规定主管某科或某几项业务,有的则以“主管全企业经济工作”等来“明确”分工,有的甚至出现有职无权的现象。三是少利。责权利有效结合是管理的法宝,在“一师三长”中经济师的专业特点决定其业务相对比较多,工作量也相对比较大,尽管经济师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在企业中所处的经济地位较不适当,其利益往往未得到充分的保障,在晋级、享受各种津贴、学术交流、进修等各方面的优势远不如工程师和会计师,造成权责与利不对应的现象,较大地挫伤了经济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3 房地产经济师的设置问题相关建议

(1)领导应对经济师的地位给予高度重视和认可。房地产企业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经济师对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经济师不仅要向领导提供房地产市场的各种动态、政策变动情况、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等相关决策信息,同时还要通过实践去反复证明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度与实用性,这是非专业人员通常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针对具体的相关工作,及时做好总体设想,认真部署,严格检查监督,并予以全面落实。

(2)经济师要进行科学搭配。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经济师是房地产企业战略的主要谋划者,同时又是经理决策的直接实施者,任务重,涉及的范围广。要想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各类人员比例对经济师进行科学的搭配。首先,在知识结构方面,要以建筑经济管理专业为主,多学科相结合,多数人应精通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技能,富有实践经验,熟悉本企业历史和现状,对企业存在问题能提出某些意见和改进措施,有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系统概括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演讲能力、外交活动能力,思想要开放,观念要更新,具有改革创新精神,以此才能更好的满足对内规划设计、宏观调控、综合平衡以及协调管理的需要。

(3)充实经济师的力量,加强经济师之间的协调与联系。经济师所担负的大部分工作通常是涉及面相对比较广,并且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复杂性工作。所以要充实经济师的力量,适当增加专业人员予以辅助,并定期给经济师予以培训、学习及外出从事学术交流及研讨的机会,使其能跟上企业经济形势的发展。

(4)完善机制,强化对经济师的激励。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有效地调动经济师的积极性。经济师是企业的“领头羊”,是企业的骨干与中坚,应强化对经济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经济研究项目责任的落实。

(5)加强经济师对项目的管理。房地产前期开发项目,是经济师工作管理的重要对象,同时也是每年工作扩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该项目的管理工作,同时房地产开发可变性大,这就要求经济师们做好多项、多方位的准备,建立起相应的项目库,如遇突况,也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4 结 论

第4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从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来看,首先要清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 44.1% 对社会全部开放, 21.3% 部分开放, 34.6% 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 2.77 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 31-100 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我国仅为 0.5 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 20 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 1985 年至 1997 年的 12 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 2.6% ,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1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 2 )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 3 )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4 )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 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HTSS 〗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 "纽带" ,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 21 届蒙特利尔就负债 20 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 23 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 2.5 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 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第5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工程经济分析;公路建设;重要作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U4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

一、工程经济分析的特点

(一)影响因素多,立体性强

1.工程经济分析是工程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互渗透并在它们边缘上发展起来的结合体。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对一项工作进行经济分析,不仅要考虑工程的技术特性。还要全面地、辨证地考虑经济因素和其他影响因素,尤其是人的因素。

2.工程经济研究的范围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决策、设计、竣工验收、运营管理等整个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评选出最优方案,达到技术工作经济化的目的,所以说,工程经济分析具有立体性。

(二)实用性

工程经济主要研究工程建设领域中技术工作的经济问题及处理这些经济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工程经济中的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用于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定量性

工程经济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经济分析的根本要求,是对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提出明确的数撼观念,进行价值判断。一切工艺技术方案、工程方案、环境方案的优劣都应尽可能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对于实在无法量化的经济要素辅以定性说明。

(四)比较性

工程经济研究的不是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也不是经济原理的追寻和探索,而是在现有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较成熟的经济原理对工程建设各阶段进行多方案比较,从中选出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最佳方案。

(五)预测性

工程经济分析是在一项工程活动之前进行的,具有预测性。它通过多种科学手段对将要发生的工程活动进行预测,力图达到与实际的最大接近,但并不完全等于实际,所以在经济分析中还要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找到敏感性因素和风险较大因素,分析其发生的概率和变化范同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分析效果的改变,以更好地把握实际活动。

二、工程经济分析的内容

工程经济分析分为微观经济分析(或称财务评价)、宏观经济分析(或称国民经济评价)和不确定分析。

(一)微观经济分析

微观经济分析,即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分析、测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从项目的财务角度考察项目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评价。其主要作用在于衡量项目的财务盈利能力。

(二)宏观经济济分析

宏观经济分析,即是将拟建项目置于国民经济大系统之中,按照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特征,揭示项目的社会经济本质。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角度考虑,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以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宏观经济分析是项目经济分析的核心。

(三)不确定分析

不确定分析是研究各种经济参数发生变化时,经济分析结果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范围,估计经济分析结果所面临的风险,为投资决策提供风险分析的资料和结果,以避免投资决策失误。不确定分析是工程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三、公路工程项目经济分析的特点和研究内容

公路工程项目属公共事业投资项目,与一般工程项目不同。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公路工程项目效益分布广泛,定量计算比较困难,项目使用期限长,这期间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变化较大。这种情况使公路工程项目评价中的效益和费用计算非常困难,也使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变得复杂和困难。因此,有必要系统地分析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过程,建立统一的评价模式。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是从经济角度来考察项目的合理性,其实质是通过确定预测公路项目建成后将获得的效益及付出的代价,选择合适的价格计算效益和费用的大小,用评价指标判断项目或方案的优劣。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费用效益分析

公路工程项目的费用是指项目建设及使用期间的各项投入,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费用、项目使用后的维护费用和大修费用。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和使用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实际成果和利益,包括产品、劳务及影响等。公路工程项目属于公共事业项目,为整个社会提供运输服务,其经济效益包括的范围广泛,遍及项目影响到的所有区域,这给确定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困难。确定公路项目经济效益的方法是采用“有”“无”对比法,即将有公路项目和无公路项目时的各种费用及利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出有项目时的经济效益。

公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以划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项目为道路的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包括以下三方面:

1.营运费用节约效益。由于项目投人后引起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给道路使用者带来的各项营运费用的降低额。

2.时间费用节约效益。项目使用后,由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的改善,缩短了车辆的行驶时间而带来的效益。

3.事故费用节约效益。项目使用后,改善了道路条件、交通条件,使交通事故减少,和无项目情况相比,由于交通事故减少而避免的损失即为事故费用节约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公路项目对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主要包括生产运输合理化效益,工业发展效益,资源开发效益,流通经济合理化效益,市场区域扩大效益,分散城市人口效益。

(二)价格分析

价格是影响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因素,是衡量项目的费用和效益大小的尺度。在项目经济评价中,选择合理的价格体系是作出正确经济评价的前提。在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需要对一些资源的实际 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采用影子价格,即对公路项目耗用的资源中,价格偏离价值严重的资源价格进行修正。

(三)经济评价指标

在公路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一般采用以下四个评价指标:经济净现值指标、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经济净现值率指标和投资回收期指标。

四、公路工程经济评价常用方法

公路工程项目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有相同的地方:都需要通过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等严格的审批程序,批准后消耗一定的建筑材料形成固定建筑物。公路工程在经济性分析时,许多国家基本上还是借鉴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我国对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起步较晚,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经济评价主要是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经济论证方法。

五、工程经济分析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使我国公路建设出现了新的特点,建设规模扩大了,投资增加了;公路建设项目作为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科技的大型建设项目,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影响巨大。因此,要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此进行经济分析,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好的建设项目,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工程经济进行分析。对公路工程经济分析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是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思哲.论公路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J].现代商贸工业,2009(10).

[2]冯黎娜,王建伟.浅谈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意义[J].河南建材,2011(03).

[3]肖秋生,任福田,叶彬.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5(S1).

第6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从2002年至今,正式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已经成功举办十届。十年来,在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在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已成为各行研讨战略、凝聚智慧、共谋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今年在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国内银行业和实体经济困难重重,使得由民生银行承办的本届联席会议更加令人瞩目。人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看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自身稳健经营、谋求发展的同时,如何为推动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做出应有的贡献。

9月17日,来自各方的贵宾如约齐聚青城。呼和浩特的新城宾馆,通往国宾楼会议厅的道路两侧,纵向悬挂起的红色条幅,像青城人民伸出的热情手臂,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早上8点多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主席巴特尔、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副主席布小林、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士陆续出现在这条由条幅引导的道路上,他们谈笑风生,举手投足间气定神闲。

国宾北楼的会议厅经过民生银行的精心布置气氛热烈而庄重。9点整,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正式宣布会议开始,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庄严地揭开了行长联席会议会旗。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和政府主席巴特尔分别在开幕式上作了重要发言。尚福林主席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他特别肯定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的改革,改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支持实体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最后,尚主席在发言中殷切期望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后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促进发展转型、完善内部控制、严守风险底线,保持安全稳健运行,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稳步增长。政府主席巴特尔则在发言中强调了地方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同金融机构合作发展的重要性,他同时也希望各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重点领域,帮扶地方薄弱环节,从而实现双方共赢互利。

2012年不论是对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对实体经济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余波未了,国际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形势一路下滑,制造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在艰难的局面中,既能帮助实体经济发展,又能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自身发展,是摆在所有参会银行行长面前的难题。为此,本次会议提出了“守住风险底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特殊主题。这个主题,既表明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潜在风险,又充分说明它们面对挑战,坚定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和勇气。

开幕式后,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等领导召集各家参会银行行长共同围绕本次联席会议的主题展开座谈,共同探讨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更好地防范风险,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好金融服务。

讨论结束后,参会行长们再次回到国宾楼的会议大厅,他们的笑容更加自信和从容。上午的讨论,使银行家们形成了新的共识:在经济形势严峻,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下滑的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一方面守住风险底线,确保风险可控,另一方面又要坚守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国家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银行家们确定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战略方针,他们相互肯定又相互鼓舞。作为重要的金融力量,既要有单兵作战的经验和智慧,更要有抱团形成合力的默契和共识。当中国民生银行副行长邢本秀宣读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的名字,并邀请他们走上主席台,共同签署《“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宣言》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12位行长,步履坚定,在会议主席台上,他们郑重地拿起笔,庄严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此时,会场乐声阵阵,掌声雷动,闪光灯不停地闪烁。让我们也一同来记住这些银行家以及他们背后的银行吧。他们是——

朱小黄 中信银行

马蔚华 招商银行

王 骥 平安银行

利明献 广发银行

李仁杰 兴业银行

郭 友 中国光大银行

樊大志 华夏银行

刘信义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洪 崎 中国民生银行

栾永泰 恒丰银行

龚方乐 浙商银行

赵世刚 渤海银行

宣言的签署意味着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今后将承担起切实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努力促使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形成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共赢的良好局面,也意味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将用更大的决心,更多的创新精神,更好的金融服务,营造银行业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空间,为中国金融事业和实体经济作出切实的贡献。

宣言签署完毕,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将行长联席会议会旗郑重地移交给下一届会议主办行——恒丰银行副行长栾永泰手中。栾永泰副行长手举大旗,在主席台上高高挥动的时刻,场下所有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饱含了对本次会议胜利闭幕的祝贺,也开始了对下一届会议的更多期待。股份制商业银行对未来中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和影响,也正像这面会旗一样,星火传承,高高飘扬。?

相关链接

在由民生银行主办的2012年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行长联席会议上,12位参会行长共同签署了《“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宣言》。

《“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

宣言》主要内容

《“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宣言》共分六章,分别为:服务实体经济原则、支持经济转型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创新、有效控制转型风险、共建长效机制。

“可持续发展原则、履行社会责任原则、国家政策导向原则、防范风险原则、金融创新原则、合作共赢原则”构成共同宣言的总则。

宣言指出,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要把握信贷投放重点。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中,突出支持“五大新市场”,重点发展“四大战略领域”。二要主动调整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资源分布和信贷资产结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三农”、社区等金融服务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开展信贷模式创新,实行信贷资源的差异化配置。三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经济落后地区倾斜,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三大做法。一是优化银行组织体系。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善银行体系结构,推动机构扁平化,努力搭建综合化经营平台。二是延伸银行服务半径。发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作用,延伸服务网点,建立覆盖全面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参与村镇银行建设。推进支行专业化转型,创新服务小微企业、服务社区的有效组织模式。三是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入推进国际化、综合化发展,提升一站式、全球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能力。发展自助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服务效率。

今后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点:一是产品服务创新。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推进金融产品研发,并借助现代金融技术设计产品服务,完善产品系统开发和推广流程,提升金融产品创新层次。二是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合实体经济的高效、普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高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三是信息科技创新。借助信息技术促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内容和手段的创新。继续推动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渠道的丰富和发展,整合客户信息和业务处理系统。

第7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 新时期 竞技体操 教练员 素质 建设

一、竞技体操教练员的基础知识的建设

(一)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知识

我们知道,实践必须要有具体的理论的指导,才能够顺利的推行,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不断进步,目前竞技体操教练员的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把运动训练过程当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予以掌握,并在此基础上来对运动员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指导,才能够使得运动员更加快速且有效地掌握好训练中的一些基本技巧,从而提高训练水平。所以,对于教练员来讲,必须要在原本的经验和基础之上,强化对基本知识的巩固。

(二)掌握运动生理的基本知识

对于运动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来讲,主要包括了医学、生物学、生理学以及运动学等等,所涉及到了领域十分广,内容更是繁多,那么,只有体操训练员掌握好了这些基本的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充分的结合,才能够制定出合理且有效的竞技训练计划,而这一系列的计划的制定,最根本的是教练员要把人体的生理结构,所以,生物学科方面的理论知识就成为了运动生理基本知识中的重点。

(三)掌握运动心理的基本知识

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掌握,就必须要明确没有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以及心理特点,教练员需要做的就是要把个体之间的不同特征区别开来,从而因人而异来对竞技体操运动员进行训练。举个例子来讲,运动员在即将要面临世界级的比赛的时候,绝大多数运动员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而本身技术上是没有问题了,所以,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当中就应该结合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来选择最恰当的训练方法和训练内容来进行训练。

二、竞技体操教练员的综合能力的建设

(一)培养快速学习的能力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信息以及知识的更新异常快速,这就要求教练员也必须要具备快速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相适应,才能够培养出和新时代要求相适应的运动人才。所以,在广阔无垠的知识面前,体操教练员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把自己的知识进行更新和充实,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从而来把训练的计划和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

(二)培养创新能力

和过去相比较,现在的竞技体育已经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之前的水平和标准,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竞技体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能力挑战的极限上,都得到了不断地提升,目前,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已经不能够同日而语了。在这样的形势下,创新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也由此成为了竞技体操执教过程当中的核心所在,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创新是教练员工作得以进步的关键所在。

(三)培养科研能力

训练的过程不仅仅是教学的过程,也还是科研的过程,在现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已经不仅仅是教书者这么简单了,而必须要是具备很强时代感、能够不受传统观点的影响,并且勇于探索实践,善于创新的科研型人才。教师实行科研,不仅能够使得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新知识、新信息以及新动态,从而使得教师始终处于科学的前言,使得教育能够更加具备新颖性。

(四)培养高度责任感

对于竞技体操事业来讲,它是一项异常艰辛的工作,它需要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苦下十几甚至几十年的功夫,而在具体的比赛中却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并且在这期间,还可能会受到各种伤痛病痛的折磨等等,这一系列的困难,对于运动员和教练来讲,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运动员和教练必须要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思想,才能够支撑下去。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就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必须要对体育事业有着无比的热爱。可以说,体操教练员的事业心是竞技训练中的永恒动力。另外,体操作为奥运会、全运会以及亚运会等等重大比赛项目中的项目之一,广大的教练员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国家和省市负责,还要对运动队以及运动员负责,教练员必须要本着高度的责任感,来勇敢的应对喜悦,勇敢的面对挫折,勇敢的接受失败,尽全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来促进体操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总之,竞技体操训练成果的高低是和教练员素质息息相关的,竞技体操项目之所以能够广受人们的青睐,不仅仅是因为体操本身是集中了人类的力量以及人类的柔性,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教练员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所以,本文对新时期竞技体操教练员的素质建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以期为相关的训练提供参考。当然,其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还有待遇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8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一、体育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从研究体育与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来看,首先要清楚“体育”的基本概念。国际公认的体育概念,其内涵可分为“大众体育”和“运动竞技”两大部分。论文百事通我国的竞技体育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城镇居民“大众体育”的发展却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

1.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兴趣和热情欠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休闲和娱乐的时间相应的增加,人们的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目前居民的健身意识却令人堪忧。虽然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多数人的锻炼热情不高。据调查资料反映,对体育无兴趣的居民接近不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一半,这也充分反映出对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的宣传力度不够,城镇居民的锻炼身体的意识有待加强。

2.城市中体育基础设施存在明显差异。

大城市主要是省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高校、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集中之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基于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在资金的投入以及体育场馆的修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中、小城市,特别是乡镇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社区、居委会、乡镇的体育健身中心和健身点,由于受到经济因素的限制,发达城市和较发达城市及不发达的地区之间的体育设施差距十分明显。一些省市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体健康状况,对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条件正在不断的加强和改善。

3.城镇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严重不足。

从全国的体育场馆开放和经营情况来看,体育场馆数量和利用率水平还很低。有数据表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远没有达到国家相应的建设要求水平,在城市的体育场馆中,只有44.1%对社会全部开放,21.3%部分开放,34.6%的体育场馆尚未开放。从居民活动点看,目前平均每个街道、乡镇只有2.77个体育活动点,体育活动人数一般为31-100人,而且是锻炼者自发组成,缺少体育社会辅导员的帮助,这些均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

4.居民的健身、休闲、娱乐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来看一种新的消费指标“体育消费”,在我国还处于相当低的状况,人均体育消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仅为0.5元,而我国的邻国日本达到了20元人民币的水平,虽然我国居民娱乐、教育文化费用的支出,从1985年至1997年的12年间,占工资支出的比例提高了2.6%,但是增长的幅度缓慢,并且地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从全国的形势来看,大部分中部或西部的中型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居民的体育文化水平还远远低于全国消费水平的平均值。分析我国城市体育这种状况的原因:1)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的旧思维模式认为,体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是国家的投资行为,这种惯性思维阻碍体育在城市经济中的正常发展;2)政府机关人员对体育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不够充分、深刻;3)体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率较低,许多居民的体育健身因场地设施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4)人们普遍参加简单的运动,所以在体育文化消费支出方面比较低。

二、体育对城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1.体育运动的普及与大力发展,对推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体育事业将促进综合国力的发展和增加国民的收入,与其它需要大量投资的经济部门相比,体育的发展具有更大的优势。

体育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由于体育的功能具有健身、娱乐、休闲、竞赛等特点,它能够推进和带动城市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通过消费,城市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其次,体育最明显的经济作用就是促进体育产品的消费,而主要的消费人群集中在城市。最后,体育能够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身体素质,提高人的基本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以达到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

2.发展体育可以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型的体育赛事是塑造城市形象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能打造城市文化、体现城市活力、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更能够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步伐与内地各大城市比较相对滞后,但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及体育冰、雪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一些大型的国内、国际赛事,可以促进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大提高我们城市的知名度,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体育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国内、国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赛事的实践已经证明,其都能够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比如,体育场馆、道路交通、城市绿化、宾馆、饭店等等,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味,同时也改善了城市的软环境,引起了很多外商的兴趣,既加大了资金的投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增添了诸多的活力,又为各个行业的发展充满了生机。

4.体育事业的发展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在增多,因此对体育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体育产品的需求量也就会不断加大,为了满足全社会所有参与体育活动的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就必须增加体育产品,如体育服装、鞋类、运动器材等生产数量,因此需要增加劳动力从事体育产品的加工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增加了城市就业人员的数量,带动了相关行业人员的就业机会,无疑为缓解日益突出的城市就业压力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

5.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合作与交流。〖HTSS〗我们都知道体育运动是国内,外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汇的过程,是城市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纽带",同时可以吸引外来资金,设备,技术,管理经验等,提高地方特色产品知名度,通过媒体及信息交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动力,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和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首先,是竞技比赛大型体育场、馆,专业性很强,承担赛事以后,有可能处于闲置状态。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公益性及后续效应。其次,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型赛事人流聚集,空气污染、噪音、废物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故此要充分宣传“绿色体育”理念,最后,每次赛事要有适度的商业运作。如国际上的奥运会,第21届蒙特利尔就负债20多亿美元,不仅没有带动经济发展,反而给城市经济带来了沉重的压力。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民间主办的奥运会,在金融界人士彼得•尤伯罗斯的领导下,一改亏损局面,获得了2.5亿美元的盈利。但过分的商业运作还会伤及赛会和运动员偏离奥林匹克宗旨,因此商业运作要适度。

三、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

1.体育应与城市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道共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2.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文环境等自然人文因素,必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每个城市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不尽相同,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气质。因此体育开发要符合当地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人文特征,以便普及、推广和提高。另外,不同城市可以利用其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发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不同城市体育文化。

体育开发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不同的城市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差异,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区域体育政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具有深远的意义。以沿海地区和中部省会为中心的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资金雄厚,信息快捷,全民健身运动及体育基础设施相对普及,形成体育与经济同步双赢格局。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资金匮乏,体育产业以国内大众需求的体育用品为主进行生产,在各自管理的辖区内,给群众提供一些必要的体育健身场地与设施。经济不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少数中部及边远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他们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为主,人们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为主要内容。新晨

四、体育开发与城市经济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的开发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

城市开发体育项目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预测市场需求,调研摸清开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益的社会效益,注意超前发展战略研究和制定正确可行的长远发展计划,切不可盲目的进行开发,影响城市的整体经济规划。

2、发展应与相关部门大力配合。

发展体育需要其它相关部门与行业的支持与配合。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休闲、观赏,就需要取得道路交通、服务接待、社会治安、餐饮、检疫等部门的有机配合,形成以体育为中心的服务网络,让人们在锻炼与消费过程中,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发展。

第9篇:实体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美术;审美;室内设计

1室内设计中体现的美术要素

室内设计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形式,它将不同的艺术元素通过先进的思维理念相互融合创造,又称之为“造型艺术”。室内设计中的美术要素主要分为空间要素、色彩要素和美学装饰要素三个方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要求设计者,打破单一建筑空间形态,合理化利用建筑基本结构,并超越现有形态,创造更多实用并且美观的创意空间。空间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空间并设计的美观,是考验设计师的重要方法。室内色彩的搭配对室内设计有着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为室内空间的打造起到点睛作用,更对居住者的心情和性格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不同空间的使用目的,也需要不同的色彩进行配搭,空间对色彩的使用要求和色彩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二者相互影响。比如办公区域、商业区域和医院等,由于它们的使用目的不相同,所以色彩的搭配也要有一定的区别。空间的大小也影响色彩的运用,深重的色调,适用于大的空间,可以增加室内的厚重感;饱和度高的色彩,更适用于空旷的居住环境;空间较小的区域,可采用暖色,提高空间的亮度,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色彩的使用也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使用者来选择,例如:老者喜欢安静,就需要用比较浓厚的色彩;相比小孩子,更适合欢快明亮的色彩[1]。

2美术要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组合与应用

室内空间是指空间的平面布置,有包括了室内的功能划分、人流动向和总体布局,设计师要从宏观与微观之中找到合理搭配,不断完善最终创造出最优方案。人工照明与自然采光统称为室内光照,它不仅能够调节空间色彩,还对空间气氛的烘托有重要意义。对空间来讲,光的存在为其营造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强烈的突出空间的布局,给人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重点部位的配光,强调立体效果;定向光源的设定,用来突出某些地方的质感。利用好灯的光影效果,可以有效的调节室内空间的层次与韵律,增强感官效果。光和色的不同表现,也使得空间审美形态有所不同。室内空间的搭配,也由家具的陈设,绿化的摆设,灯具的选择不同,给人的直观感受有着巨大的差异。家具、绿化、陈设三者对室内环境的烘托起到了重要的协调作用,对空间布局也有巨大影响。这些元素存在的时间长,与人接触更加频繁,所以在设计选用时需要慎重考虑与选择。

3整体环境下美术在审美意义中表达

整体环境是指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两种空间的表现形式。人文社会与人文环境共同影响着室内与室外环境的构成。自然、社会与文化等特征共同影响着环境设计。在同一室内空间,天花板、墙体、家具的造型,用统一的风格,达到平衡,反之使室内凌乱。室内空间有序的设计往往是美的具体表现,空间内的线条、饰面以及色彩质感,都会影响整体环境的秩序。建筑室内设计中的美术同样也受人文社会审美的影响。好的室内设计,就应该对环境整体因素有具体的了解,将设计的艺术性与人文社会性有效结合。在统一的审美中寻找独特,创造性是设计人员应具有的能力。设计师独特的创造力,打破以往设计的桎梏,将空间、色彩、光线和材质创造性的结合,不断突破,才更能迎合市场的需求。现代设计更需要客户的体验达到完美化,这就需要设计师与客户的审美更加统一[2]。

4室内环境空间中材质的美术表现

材质是室内设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它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载体。室内装饰材料的丰富也为室内美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不仅使室内功能更加完善,而且满足了人们享受生活的欲望。利用不同质地的装饰材料以及多变的装饰风格,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也表现了不同地域的艺术风情。在室内装饰中,要处理好材料的均衡,主要是视觉获得的感受,不同色彩和材质,会引起不同的视觉效果。不论是采用黄金分割还是对称设计,整体区域平衡,才能使材质的美术更加鲜明的表现出来。它的存在给人们带来了鲜明的视觉与触觉感受,对于室内环境设计美学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