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心理学范文

临床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心理学

第1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论文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临床心理学家的处方权问题引起了美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对于这场处方权运动从战争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精神药物学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健康服务模式的变化以及卫生保健行业处方权的发展等4个方面进行了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

“职业心理学中的处方权运动发生在人们对精神药物治疗心理障碍已有成熟认识的时候,20世纪80年生的职业和社会事件伴随并深刻影响了心理学界追求处方权的努力。以美国心理学会为主的学术组织和以Fox;R:E.,Deleon,PH.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坚持处方权是临床心理学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理论论证、教育培训、立法游说等方面积极促成临床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

但同时,以美国精神病学会、美国医学会为代表的学术组织和以DeNels冲,G.Y,Moyer,D.M.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对临床心理学的处方权诉求予以坚决的反对与抨击。认为赋予临床心理学处方权将会造成临床心理学家培训成本的上升以及内部不必要的矛盾与分裂,导致与精神病学的严重对立与冲突等等。

1心理学家处方权诉求的历程

理解心理学家的处方权首先需要清楚心理学家追求的是何种意义上的“处方权”。澄清这个问题需要简单回顾一下美国处方权的历史。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纯净食品和药品法》,该法没有限制消费者自选用药,即任何药品没有处方也可以销售。1938年美国国会修订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并改名为《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1951年((处方药修正案》将医药市场上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作了严格区分,规定处方药必须由获得执照、具备处方权的从业人员开出,而非处方药品,消费者可以任意选购。

美国联邦政府负责各种药物的法定分类,而各个州政府有权制定各类卫生行业的职业资质,决定哪些从业人员具有处方权资格。从公众利益和健康安全的角度出发,各个州对处方权的管理通常分为3种模式:非限制性独立处方权、限制性的独立处方权和限制性的非独立处方权。

一般而言,进行对抗疗法(allopathic)的医师具有非限制性的独立处方权资格,而其他卫生保健从业人员分为限制性的独立处方权和限制性的非独立处方权资格。牙科医生、验光师、足科医生等在实践中具有限制性的独立处方权资格,即尽管开具处方药物的种类有限,但并不需要接受医师的监督或指导。医师助手、药剂师、专业护理师等只是在部分州具有处方权资格,而且是限制性的非独立处方权资格,这种处方权受到许多约束,比如药物的种类、药物的使用等均有事先规定,而且需要接受主治医师的监督和指导。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已经有一些培训项目,对非医学专业(包括心理学)的人员进行患者评估和开具处方的培训。1984年,美国参议员DanielK.Inouye在夏威夷心理学年会上明确指出在许多行业不同程度地获得处方权的情况下,心理学家也非常有必要获得官方认可的处方权。1985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心理学家有限处方权问题。1989年夏威夷心理学会向夏威夷州参议院提交法案,提议允许经过恰当训练的心理学家具有精神药物的处方权。尽管该法案遭到否决,但在心理学家追求处方权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90年,美国心理学会代表理事会以118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成立了一个心理学家处方权特别工作小组,主要的目的就是论证和调研针对心理学家精神药物处方权而开设的课程内容、实践方式和考核认证。1995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其所属的代表委员会接受“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作为美国心理学会的官方政策,并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了处方权法律的州立法示范模式;与教育事务部联合开发博士后心理学家获得处方权的精神药物学培训课程;发展出在读博士处方权培训的示范性课程,提供给那些为处方权州立法进行游说的心理学家:代表委员会投票授权美国心理学会职业心理学院在2000年之前完成对精神药物学的全国性考核方式的开发。

1998年年底美国关岛立法机关不顾政府的否决,通过了第一个允许临床心理学家在与医生的合作下使用、开具和配发处方药的法律。1999年7月,路易斯安那州心理学会的35位心理学家完成了该州对博士后取得精神药物学硕士学位的培训。2002年新墨西哥州成为美国第一个法律上允许心理学家有资格获得处方权的州,两年后即2004年路易斯安那州成为美国第二个法律上许可心理学家有资格获得处方权的州。一些州已经提出或者计划推行心理学家处方权立法,主要有阿拉斯加州、阿肯色州、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乔治亚州、夏威夷州、伊利诺斯州、印第安纳州、路易斯安那州、马里兰州、密苏里州、蒙大拿州、俄勒冈州、田纳西州、德克萨斯州和华盛顿特区。截止2005年,美国至少有20个州已经进行了心理学处方权的立法调查或者立法生效心理学家具有处方权资格。

2心理学处方权诉求的背景解析

2.1战争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从心理学角度医治战争创伤的呼声不断增强,临床心理学成为精神病学之外的一个选择,因为心理学家能够在基于心理学理论和原则之上提出解决办法。”

二战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也给大量幸存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仅仅依靠精神科医生无法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急需心理学家特别是临床心理学家参与到战争后心理救助的活动当中来。美国退伍军人局将临床心理学家的角色扩大到了许多基于实践经验的活动中,包括心理测验、诊断晤谈,并且最终延伸到精神治疗。?

另外,一些学者研究指出,仅仅有医学基础的从业医生们缺乏对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背景,并不能提供理想的卫生健康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质量需求。

2.2精神药物学的飞速发展

战争给临床心理学创造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直接推动了精神药物学的兴起。与此相对应,推动心理学家处方权诉求运动的另一个因素,是制药公司不断增长的对扩大具有处方权资格的专业范围的兴趣。

2001年,美国药物销售量增长最显著的是精神药物类。根据艾美仕咨询公司的统计,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2002年12月的销量,比5月的453亿美元增长了16%。北美是精神类药物使用最多的地方,年增长率19%,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这个比例下降到1%,而在非洲/亚洲/澳洲和拉丁美洲分别是4.5%和2.4%。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为什么心理学家处方权运动在美国的发展势头与其他国家相比更加强烈。

在心理学家追求处方权的推动力因素上,经济利益是一个重要方面。精神药物在全球市场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每年有逾百种精神药物在研发中,2001年精神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耗费高达860亿美元。出于商业利益,制药行业为那些坚持精神药物学取向的临床心理学家“慷慨”解囊,出资赞助他们进行学术讨论和各方游说,并为他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教育基金。

2.3现代社会健康服务模式的变化

现有的卫生服务系统中,临床心理学占据的市场份额有限,要避免被边缘化就必须革新,向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学术界等充分展示临床心理学能够为社会提供的贡献。而临床心理学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职业手段和模式上进行变革。处方权资格的诉求是心理学面对这种时代特点和职业需求之下应运而生的。

从整个心理疾病的治疗领域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传统作用不可否认。但另一方面,心理学的传统取向和重要性确实受到冲击和挑战。临床心理学家的职业作用呈现弱化趋势,Olfson,Marcus和P~在1999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985年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88.7%的患者是针对心理治疗,到1995年这个数字下降至78.7%,来访者时间也从平均50分钟减少至15分钟。”

心理疾病的生物病原学模式日益突出,精神药物治疗心理疾病的比重增长迅速。这种状况实质上反映了在心理疾病“身心观”的重大转变,身心二元论取向从强调非物质的心灵转向物质的身体。而这背后更关键的问题是,处方权问题并不是简单地只是把生物学取向评估及处理手段引进心理学,而极有可能因为坚持生物医学模式,而忽视心理学模式,使得心理学形象发生改变,否定甚至心理学传统的理论基础。

2.4卫生保健行业处方权的发展

“非常明显的是,非医生的卫生健康服务提供者(nonphysicianhealth~provider)的处方权实践是一个全新的,并且快速扩展的领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心理学家已经在全美50个州获得了自主执业资格。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临床心理学职业以外的其他卫生健康行业如验光师、药剂师、专业护理师等都在一些州不同程度地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处方权资格,而此时心理学家还没有在一个州获得处方权资格。1999年验光师正致力于扩大他们眼部激光外科手术的州范围。他们己经被许可在美国50个州开具处方药,而在40年以前,他们还不得不努力获取对隐形眼镜的服务资格。药剂师在8个州具有处方权,他们致力于扩大法定处方权的州范围。

在其他卫生服务行业不断追求处方权的过程中,我们能找到心理学家处方权诉求的先例和示范,但更多的是呈现在心理学执业者们面前的竞争压力和巨大考验。心理学家处方权诉求遭到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美国医学会的强烈反对,这个现象从侧面反映出临床心理学从业者所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护理学等医学学科有着相似的目标,即保障人的健康、促进人的幸福。但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依托的理论基础、概念范畴、核心原则和技术程序等方面,心理学与它们存在较大的区别。精神病学、护理学的历史传统、东口识体系、教育模式、职业实践等为处方权提供了充分的基础。而这点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护理学有着重大的差异。不可否认,精神药物学是当代应对心理疾病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安全、有效地掌握药物的使用需要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需要掌握全面的人体生理学、药理学等多方面医学知识,临床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尚难以满足这种要求。

第2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一、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的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把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催吐、语言责备、想象等,与行为人的不良行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黄小军同学是我的一名学生。有一次,我看见他正偷偷躲在操场的一个角落里抽烟。我很生气,把他叫到跟前,训斥说:“学生不能抽烟,你知道吗?”他低着头小声回答说:“知道。”“那为什么还明知故犯?”我声色俱厉地问他。但这次他却没有回答我,一直愣在那里。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恨不能把他揍一顿。我压住怒火,问他是什么原因,结果他还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后来被我问急了,低声地说:“不知道。”听到这里,我的怒火也渐渐消了。转而一想,也许学生是真的不知道。再问他为什么,也无济于事。想到这里,我对他说,以后不要再抽了。就让他走了。

学生走后,我陷入困惑,抽烟不知道原因,那改正起来多难。突然我想到,连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却能做出这样的行为,这不正是心理有问题吗?能不能利用心理治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行为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他在抽烟后产生了愉快的体验,才能维持这种行为。要改变这种行为,只要让他的行为产生痛苦、厌恶的体验,那么他的行为就会有所改变。那心理学中的厌恶疗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形的。想到这里,我决定在他身上试一试。

我找来黄小军,对他说明了来意。他很愿意配合我的试验。引导他说:“你现在想象一下,你正在抽一支烟。你深深地吸了一口。黄白的,浓浓的烟雾慢慢进入了你的肺。你的肺是鲜亮的、淡红的,你看见了吗。现在浓烟正慢慢熏着你的肺,你的肺慢慢地变黑了,如同火焰熏着的腊肉一样。”我看了看他的表情,他的脸上有了一丝恐慌。我继续引导他说:“现在你的肺有点黑水了,慢慢地流下来,你的肺开始流脓了,黄色的、腥臭的脓正慢慢流下来了。”我看了看他的表情,他的喉咙哽咽着,好象努力吸气的样子。我又继续引导他说:“你的肺彻底腐烂了,成片的苍蝇围在上面,上面还生了蛆虫......”。

事情过去了很长时间,我通过了解其他学生,他们都说黄小军同学没有抽烟了。看来对黄亚军同学的治疗是有很好的效果的。这种做法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不良行为。对于这件事,我总结到:这种做法一定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黄小军同学不太讲究个人卫生,他心理的耐受性要强一些,因而有必要想象的令人恶心些,才能凑效。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每个班主任都能掌握。

二、情感疗法

根据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人天生有一种被所在群体接纳、受到家人和周围其他的关心、爱护以及异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产生情感疗法。情感疗法是教师用真挚、热情和友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向学生表达自己的关怀、重视和尽力关心,使学生对老师对学校产生朋友般的信赖。由于减少其身心压力,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有如下案例:

今年带初三,工作学习任务异常繁重。前几天,我班的李平同学请假回家治病,我同意了。可是过了几天他还没有到校。我打电话给他的家长,他的家长说昨天就到校了。我一听就知道这家伙肯定是跑了。那该如何办呢?我急的团团转。想想平时的李平同学留给我的印象是听话,有礼貌,对老师特别尊敬。为什么这样好学生也去逃学,实在想不通。当务之急还是把他找回来。该如何找他回来呢?想来想去,针对他性格的特点,何不给他来个情感治疗呢?

我从同学那里找到他的联系电话。针对他的心理状态,我给他发了一个短信:“你现在在哪里?能回来吗?”我想,这个短信能使他感到老师是关心他的,他不能一味任性胡来。后来的事实了证实了我的猜想。他在检讨书中写道:“当我收到你的短信时,我很感动。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任性的做法感到后悔、自责。并且也感到你关心着我。”果然,几分钟后,我就收到了他的短信:“老师,我错了。我明天就回来!”看到此短信,我算松了口气,我的方法总算是凑效了。为了进一步加强效果,让他早点回来,在第二天,我时不时给他发个短信,问问他到什么地方来了、走路还是坐车、吃饭了没有等等。这些看似平常的举措效果还真不错,他晚上就回到了学校。回来后他表示: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要任性冲动,要学会镇定稳重,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我又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目前,他的情绪稳定,已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了。

第3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1.1药学心理学的定义

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在近几年才出现在临床医学中,我们所述的药学心理学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在使用同样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不同心理诱导将会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药学心理学是一门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以及药理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药学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诱导,从而激发患者对疾病抵抗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1.2药学心理学的功效

在药学心理学领域心理因素是医务人员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药学心理学发生作用的基础就是病人,接着通过药师、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等治疗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患者进行心理诱导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好,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可以证明,药学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安慰剂效应”。但是,因为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同样的药物对不同的患者将会产生不同的疗效。通常情况下,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患者在使用药学心理学治疗之后产生的治疗比那些悲观,消极的病人在使用了药学心理学之后的效果要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鼓励患者以热情、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使患者建立起打败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关药学心理学学者曾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药学保健过程中心理药效学的“安慰剂效应”是最为有效的表现。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在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安慰剂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通常可以达到30%~50%左右,曾有专家对237例慢性肝炎、溃疡病、精神衰弱以及高血压等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进行药学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因素治疗而使得病情好转的患者超过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甚至高达81%左右。

2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2.1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

若是患者受到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他就可能出现过激的不良情绪,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强化治疗效果,给患者提供最贴心、最人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与疑虑,临床医药护需要为患者提供耐心、详细且专业化的解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尽可能减少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疏导与安慰,从而树立其战胜病魔的决心。

2.2药学服务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近些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学心理学和药物心理学领域。药师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在于,他能够从侧面反映整个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医疗工作的好坏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临床医药者来说,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会患者的痛苦与需求,不断学习新的心理学知识,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也不能懈怠对心理方面的治疗。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将药物治疗程序尽可能简化。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营造轻松良好的治疗氛围,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与态度,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感。

2.3药物治疗中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对于部分有典型自觉症状的心因性疾病患者,其心理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生理性症状的发生,而药物心理学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进行调节,使其逐步缓解自己的疾病,最终达到完全痊愈的目的。药学心理学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再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巩固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上,尽可能避免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精神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协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指导性的干预,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行治疗。

2.4药学心理学能够为门诊药房窗口提供辅助

一般情况下医院门诊的就医程序比较繁琐复杂,患者数量较多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取药时,由于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从而需要向药师咨询,这就需要药师为患者提供耐心、专业、全方位的讲解,使患者熟悉药物的治疗方式、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绝对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因为由于药师的某些不经意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都有可能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对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药学心理学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于不同个性特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入手,向其说明药物的禁忌症、服用方法、剂量、常见副作用、剂型等知识,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总结

第4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等护理 临床教学 管理创新 临床经验 病情观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56-02

1 建立并完善逐层负责带教管理体系

对高等临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管体系。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因此,需要有统一的安排部署,建立逐层负责的带教管理体系,防止出现无人带头领导和无人负责的情况,保证学生临床实习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同时,要匹配具有相应带领实习资质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指导,其实保障学生们的临床实习质量。

2 做好带教队伍的培训

2.1 务实理论培训

对于带教队伍来说,要加强其理论培养。理论水平的高低,对他们指导的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教学水平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医院要务实强化带教队伍的理论培训。定期让带教队伍进行集体学习、研讨,对当代护理领域前瞻性的学术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学习,结合高校、医院、国内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研讨分析,提高带教队伍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聘请一些院外专家、教授到医院进行授课,强化带教队伍理论知识的学习。

2.2 做好技能培训考核

高等护理临床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对带队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着很高要求,而且对其实践技能和临床经验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求带队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临床专业技能素质和经验,掌握全面的临床护理技能知识,同时医院也要做好对带队教师的考核和把关。激励并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技能素质,这样才能保障带队教师的培训质量。

3 落实基本教育及培养

3.1 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院规章制度学习

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和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的处理,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们职业道德的教育,尤其是如何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做到贴心服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为患者着想。另外,还要对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学生进行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因此,这些实习学生即将进入工作岗位,提前了解并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能够更加有利于他们做好准备,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合理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工作态度、待人处事行为等。

3.2 适应医院临床环境,做好心理调节

带队的教管医生或者护士,要及时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讲解清楚医院的基本概况,让他们了解自己实习的环境,并对他们日常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帮助学生们尽快缓解压抑紧张的情绪,让他们一自然、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临床观摩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熟悉程度,向他们介绍一些处理临床护理事务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锻炼自己的护理工作能力。通过这些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护理专业学生们树立起对临床实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心理调节和掌握处理一些棘手护理难题。

3.3 培养学生的护理礼仪,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护理专业学生在经过临床实习之后,就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临床护理工作,除了日常的换送药品、打针、输液等,更多是与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其中,尤其是和患者的直接沟通,需要掌握一定的礼仪,因为患者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进行对话、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声音、态度等。带队的教管人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礼仪,将礼仪的主要内容、特点、遵循的原则等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讲述,包括仪表着装、交往举止、沟通礼仪、公务礼仪等基本常识,使护理实习学生了解了在护理过程中提升品位修养和个人魅力的技巧。这样才会让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护理规范礼仪,并且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打下基础。

3.4 操作能力的培养

带教老师首先让护生从理论上熟悉操作程序,再通过实践掌握。第一遍操作由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第二遍开始由护生独立操作,老师帮助完成。操作完毕进行讲评,指出问题所在,再让护生强化训练。每次操作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帮助他们成功,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3.5 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各个病例不尽相同,病情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及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合格护理人员必备素质。护生刚步入临床容易出现简单和片面思维,有较重的依赖性。必须认识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强调“三查七对”“定时巡查”等重要操作原则及工作规程。并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指导,并且举一反三。通过这种紧密结合临床的训练,使他们在积极独立观察和处理临床上常见的、突发事件上学以致用,并从中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4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实习医院要定期由院内专家及外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内容丰富,包括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某些疾病的治疗进展、沟通技巧等。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既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要结合医院和临床实习护理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实习学生安排为期2个月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和严格考核。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程,专门在院内抽调一批知识渊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组成了培训师资队伍,对医疗和护理人员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过关后,合格上岗。

5 评价临床护生管理

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生走向患者、服务社会,成为高素质护士的重要过程,在不断总结临床实习带教中的经验及教训,以提高护士临床实习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白衣天使。通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有的放矢的带教,使护生尽快掌握本科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护士角色。详细向临床实习学生们讲解了不同的护理技巧,内容充实,通俗易懂,真实客观,实操性强,开阔了临床实习护理领域的视野,对提高护理人员介入护理水平和理念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后期的评价管理,激励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在离院返校时基本符合一名准护士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静,高敏,张会敏,等.护理临床教师现存问题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02-103.

[2] 王红松,池建淮,袁娟.新时期高校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13-114.

[3] 陈燕华,余兆兰,王英.我国高校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及其评价工作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1(2):9-11.

第5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1   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会议制定的关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 ]

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106 (男 70 ,女 36)例 ,年龄 25~69 (平均 47 ±18)岁.按 NYHA标准分级[2 ]为心功能在 III级 76 例 , IV 级 30 例;病因学分类为冠心病 33 例 ,风湿性心脏病 15 例 ,高血压心脏病 21 例 ,扩张性心肌病 37 例.在常规应用治疗心衰药物(血管扩张剂、 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的基础上 , po博苏(比索洛尔 ,北京四环制药厂) ,开始剂量 01625~1125 mg ,1 次· d - 1,观察心率、 血压的变化情况 ,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1~3 wk 再增加01625~1125 mg , 1 次· d - 1,最大剂量 5 mg ,1 次· d - 1,合用强利尿剂时注意纠正血容量不足和电解质平衡.结果临床缓解 93 例 ,无效 13 例.缓解患者出院后维持治疗 ,随访 6 mo 无死亡.

2   讨论

2. 1   比索洛尔用药后观察

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是应用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比索洛尔抑制了心脏的β1 受体使心率降低 ,有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危险 ,如 Ⅱ ~ Ⅲ 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房结综合征.临床护理观察中应注意心率变化 ,控在 ≥60 次· min - 1. 通过对肾脏肾小球旁器细胞β受体的阻滞 ,抑制肾素2血管紧张素系统 ,从而使舒张压降低.如血压过低(8/ 6 kPa)应考虑减量或停药 ,同时配合其他正性肌力药的使用 ,做出相应调整.本组患者未发现服药后导致的明显心率和血压降低.此外 ,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观察心衰的症状和体征 ,如呼吸困难、 水肿、 肺部罗音等.本组有 1 例患者在服用过量药物后出现呼吸困难 ,临床护理及时发现上述情况 ,在给予吸氧及静滴氨茶碱解痉治疗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

2. 2   护理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低下 ,常常感到恐惧、 焦虑甚至烦躁不安 ,对治疗无信心.护理上要有耐心 ,对患者表示理解和同情 ,尽可能地解释病情 ,使其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开朗的心境 ,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在日常膳食应保持低盐饮食 ,避免大量饮水 ,以减轻心脏负荷.多进食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饮食 ,最好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平时的活动量要遵医嘱适当控制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多卧床休息.经常饮用蜂蜜或进食香蕉等 ,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 ,避免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或进一步加重心衰.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衰是一项长期的药物治疗 ,需要根据病情发展不断调整剂量.治疗的效果常要在患者使用药物数周后才能体会到 ,所以应做好出院指导和相应健康教育 ,要求患者坚持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心电图、 肝、 肾功能、 电解质 ,心脏超声检查及左心功能评估等 ,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出相应调整.

参考文献

第6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杨柳树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绿化树种。北京市园林绿化普查相关资料表明,北京市现有杨树200余万株、柳树120余万株。杨柳树属雌雄异株,造成飞絮的为雌株。八十年代以前,北京地区种植大量杨柳树,由于未进行筛选,其中混有大量雌株。每年春天,持续一个多月的杨柳飞絮严重污染了城市生态环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对城市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市民要求尽快治理杨柳飞絮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针对上述问题,科研所承担了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杨柳飞絮控制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研制出了可有效控制杨柳飞絮的药剂“抑花1号”,它是一种生物干扰制剂,通过对杨柳树的激素调节来抑制飞絮的产生,对杨柳树飞絮的控制效果可达90%以上。该制剂从源头治理,成本低,基本不产生对树体和环境的危害。当年3-5月底使用,可控制次年杨柳飞絮。通过3年的示范推广和跟踪研究,该制剂已基本成熟,现已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在公园管理中心,园林绿化局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在市属11家公园、重要街道、社区等开展科技示范工作,2007-2010年,在北京累计推广应用规模已达10万余株,在全国推广应用已超过40万株。先后全国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包括cctv1“新闻30分”,cctv2“第一时间第一关注”,cctv7“科技苑”;中国环境报、中国花卉报、中国绿色时报、北京日报、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生态北京栏目”等。杨柳飞絮污染治理示范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通过市属公园的科技示范辐射和带动了北京及全国各地区的杨柳飞絮治理工作,同时引起日本、香港、台湾媒体及外国驻华使馆(朝鲜、蒙古)的关注。目前,科研所在杨柳飞絮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方面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研制的杨柳飞絮抑制剂科研中试产品有效推动了全国的杨柳飞絮污染治理工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等地影响力日渐增大,引起全国绿化行业的高度关注。该项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较好地解决困扰我国城市绿化多年的杨柳飞絮问题,科学地保护好杨柳树乡土植物资源,避免因飞絮问题砍伐杨柳树现象发生。对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们生活水平、促进市民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树康”营养液

大规格苗木带冠移植和反季节施工已是目前城市绿化普遍采用的方式。由此带来了树势恢复缓慢、移植成活率偏低等问题,为此,科研所研发了“树康”营养液。该产品含有树木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生长调节剂,对新移植树使用,可在根系恢复生理功能前补充树体营养,具有缩短缓苗期,提高成活率的作用。对衰弱树使用,可促进树势恢复。特别是在2008年1月,又开发出了树木营养液输液专用针头,具有对树体创伤小(φ3mm),使用方便的特点,已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0820109064.5)。并改进了‘树康’营养液的成分,该技术和产品在奥运中心区的树阵建植及北京其他重点绿化工程和沈阳的奥运场馆绿化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科技支撑作用,特别是2008年春天,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新移栽的银杏不能正常发芽,紧急关头,科研所为其注射了“树康”树木营养液,很快银杏正常发芽,树势得到恢复,没有影响景观效果,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土肥和耐根穿刺检测

园林绿化检测中心是我市园林行业中唯一具有检测资质的机构,对未来我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重点工程建设中,该检测中心可以发挥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园林绿化检测中心下设土壤和防水卷材耐根穿刺2个检测室。土肥检测室主要开展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16项指标的检测。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大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种植土质量检测任务,根据检测结果提出了土质改良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的量化管理工作,保证了绿化工程质量;同时积极为行业服务,先后完成了市公园管理中心的公园景观水体水质和市园林绿化局的道路绿地土壤融雪剂分析等多项检测任务。科研所根据北京园林绿化的实际需求,针对生长期较长的木本植物,利用常规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绿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园林植物营养生长不良的限制因素,在营养诊断的基础上,采取技术措施进行矫正改良,建立一套针对北京地区典型植物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体系,为首都绿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为实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园林绿化检测中心下属的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检测室,是依照欧洲标准筹建的我国第一个防水卷材耐根穿刺性能实验室,也是世界上除了德国和日本之外,第三个能对防水卷材的耐根穿刺性能进行检测的试验室。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的专业检测机构,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拓展业务范围,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开展检验防水卷材的耐根穿刺性能的相关研究,为全国防水厂家出具高质量的检测报告,从而规范防水材料市场、促进种植屋面技术进步和我国种植屋面工程产业的发展。

古树复壮

市属公园现有古树13804株,为解决古树复壮、衰弱树诊断等重大问题,维护公园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公园古树诊断、复壮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科研所开展了《北京古树(大树)衰亡原因诊断与保健技术研究》,该项目是2007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是由市公园管理中心直接主持的项目,由科研所承担全部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开展了古树土壤微生物种群、古树衰弱检测、古树树洞检测、古树病虫防治以及古树树体修复等研究工作。协助中心所属各公园制定了衰弱古树和大树的复壮方案,并参与了部分公园的古树修复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打破传统的补树皮做法,大胆采用了“补干不补皮”的做法,提出了“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以保存古树的沧桑感和文化内涵。对根际微生物种类、数量,及其对土壤氮、磷养分转化潜力的作用与树体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古树的保健和复壮提供依据。应用树干心材检测仪对市属公园的部分古树的树干中空情况进行检测,其检测古树430株,其中市属公园200株,俄联邦大使馆213株。为多家公园的古树复壮工作提供了技术服务。开展了古树复壮费用标准制定、公园古树数据库更新完善及古树信息网的管理工作,收集、编纂古树信息36期。2011年7月,由市公园管理中心主持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古树(大树)衰亡原因诊断与保健技术研究”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对银杏、侧柏、桧柏、白皮松、油松、国槐等6种古树(大树)的衰弱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制定了这6种古树(大树)的健康水平诊断程序与养护管理技术规程规范。对示范区内1200株古树和2000株大树进行了健康状况评价和复壮。研制出了3种古树(大树)复壮设备,获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培训了来自全国园林系统的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培养了熟练掌握大树保健技术的技工65名,科研业务骨干15名。发表相关论文4篇。

第7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模式制定合理、有效,保证了实习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新模式

随着临床护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发展,临床带教模式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也为临床带教模式的变革指明了方向:要深化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笔者通过对当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结合近几年临床护理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供大家交流探索。

1 目前临床护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护理教学管理方面

1.1.1组织管理不到位管理组织不健全,工作流于形式,职权模糊,职能淡化,对临床带教工作缺乏科学及时的信息反馈。

1.1.2教学目标不明确许多医院往往以经济利益为主,忽视不同层次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把实习护生当作可以充分利用的劳动力,随意安排带教老师,从而造成带教者成为指挥员,护生成为跑腿者。

1.1.3教学质量监控不力 临床护理带教没有统一的护理教学质量监督标准,对带教的效果评价仅仅是带教者对带教过程的回顾性总结,没有对其教学行为进行总体、全面的评价。

1.1.4教学人员选拔不科学 以往多数医院选拔带教老师的标准参数是经验,按资排辈,以老为先的带教模式广泛存在。

1.2带教老师方面

1.2.1责任意识不足 由于护理教学只是带教老师的兼职任务,她们的主要工作是忙于护理病人,因而忽略了对护生教育的思考,在具体带教过程中存在较大程度的随意性,基本上是“临床遇到什么就教什么”。

1.2.2教学方式欠妥 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操作的能力而忽略了理论,一部分教师担心护生会出错或觉得动作慢,凡事亲力亲为,使得护生动手机会减少,独立操作能力得不到更好的发挥。

2 教学管理新模式探讨

2.1加强组织管理,强化组织职能重视护生的临床规范管理,实行护理部一科护士长一病区护士长三级负责制。

2.2规范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结合我院护理工作的特点和不同院校护生的实纲与实习任务要求,制定护生总带教计划和各专科带教目标,并对每个专科目标制订具体的要求和细则。要求护生入科后必须相对固定带教老师,进行“一带一”带教,带教老师与护生要明确各阶段教学目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2.3严格带教老师上岗标准 良好的带教师资可保证护生的临床实习质量,也可充实临床护理力量。我院在选拔临床带教老师时,首先要求带教老师的资质必须满足带教不同层次护生的条件,再对符合资质的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技术操作考试,还要对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语言表达、人际交往、教学意识、教学能力等进行综合考评,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通过考评筛选出真正具备带教资格的护士来承担临床教学任务。

2.4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按照教学总计划护理部每月举行护理教学讲座,并要求授课老师要认真进行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帮助护生理解记忆。如五官科老师的教学课件:动态的演示了房水产生、流经路线及最终到达部位,以及发生青光眼时房水流动产生变化形成的“房水循环”、“瞳孔阻滞”。教学片还可以演示人体组织的立体解剖结构、动态介绍专科检查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要求各带教科室与带教老师要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情况及不同的临床环境,采取各种相应的教学方式。如;组织小讲课增强护生对临床新知识、新业务的了解,提高护生的授课能力;组织护理教学查房帮助护生积累临床护理经验,学习处理问题的步骤及手段以及工作中的技巧。

第8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系统人性化护理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基本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 晕厥、疲劳等。患者症状明显,身心痛苦,危险性较大,心血管内科以老年患者居多,疾病的特点以及患者的特点,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10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为22~66岁 。病程为4个月~6年。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符合国家标准的心血管疾病症状,确认为心血管内科疾病。

1.2 方法

1.2.1护理环境 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既能保证患者的休息,又能使患者心情愉悦,因此良好舒适的护理环境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在护理环境上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要求,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对护理环境的安排做出如下要求:①病房环境,病房做到,整洁、通风、光线舒适、布局合理,病房里整体是单调的白色,因此,可布置一些绿色植物或装饰起到调节患者心情的作用,并及时打扫保持卫生。②病房安排,在安排病房前,征询患者的要求,然后根据患者的要求,安排患者满意的病房。在整体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大致划分病房,以便让患者尽快的适应病房,并心情愉悦。③人文环境,患者入住后,尽快记住患者的姓名,了解患者,用患者喜爱或者让患者感到尊重的称呼去称呼患者,避免"某床"的称呼,这样能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拉近医患的关系。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一些患者介意或者属于患者隐私的问题,要私下询问患者,避免患者尴尬,对于患者的隐私绝不向外透露。④医院环境,除了病房的内部环境,医院的外部环境也很重要,医院应该有比较安静优美的花园,让患者在散步或者乘坐轮椅外出休憩时,有闲适和惬意的感觉。

1.2.2饮食护理 心血管疾病若是饮食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情况,因此,饮食护理也是日常护理的重要部分。针对心血管患者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维生素,以利心肌代谢,防止低钾;避免饱餐,因饱餐可诱发心律失常,加重心悸。因此,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食物时首先根据患者的喜好进行选择素材,然后将这些素材以比较清淡的方式煮出来给患者食用,但是由于很多患者都是十几或几十年都已经习惯于一种饮食方式,突然间改变习惯会比较难以接受,因此就会不愿意接受护理人员准备的食物。

护理人员为患者安排食物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心血管患者的食物,其次在食物摄取的量与时间段要安排好。在安排食物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饮食的对疾病的影响与重要性,并尽量安排既健康又符合患者口味的食物。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的与患者以及家属沟通,让患者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使患者接受配合医护人员安排的饮食。做到这些要从细微处入手,比如,针对老年人牙齿不好,准备些易于咀嚼的食物。

1.2.3 心理护理 血管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率衰竭、心肌梗死、心脏病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基本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紫绀、眩晕、 晕厥、疲劳等。患者较为痛苦且危险性高,长时间受疾病折磨,多数患者心理脆弱。主要表现为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绝望心理。因此,在住院期间,护士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向患者宣传心理、生理病情的相互转化及作用,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耐心劝导,以解脱心理上的压力[1]。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的表现、情绪、病情变化等来掌握判断患者的心理情况,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要认真做好记录。心理刺激对心血管患者的威胁较大,轻者病情加重,重者可引起猝死,在护理方面应减少应激心理刺激的发生,这就要求:①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宽松。②杜绝与患者谈论和疾病有关的问题。③医护人员语言和蔼、耐心细致、动作轻柔、敏捷。

医护人员可以帮助患者掌握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如看电视、听音乐、读书,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主动配合治疗,使患者感到生存的价值,而更好的体现出心理护理的作用。

护理人员要求尽量做到以一种关心的、热情的、尊重的态度与患者交流,让患者感觉到有人的尊重和关心,忌表现出不耐烦、不尊重的情绪。

2 结果

30例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70%;好转8例,好转率26%,转院1 例。患者满意率99%。在经过我院系统人性化护理后,患者心态平稳,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医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高,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3讨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护理工作,需要从护理环境、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面去做工作,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完成日常护理,还要注重对患者的态度以及注重与患者的交流,临床治疗、日常护理、心理护理三管齐下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总而言之,我院的系统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形式,以往以疾病为核心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以人为本的现念所代替,这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我院的系统人性化护理能够让患者在治疗期间感受到尊重和关心,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朋友间的信任,从而在舒适的环境中更快的将疾病治愈。

参考文献:

第9篇:临床心理学范文

在师资培训上,一方面由学院组织外籍教师对老师进行英语“听、说”集体培训,同时根据生理学系师资的实际情况,学系领导制定了“重点培养,互相帮扶”的方案,帮助任课教师攻克语言关。选派部分教师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教育水平较高的英语国家进修语言,他们在回国后针对本校留学生英语的特点,对全系教师进行讲解和培训,加深学系教师对本校留学生的地方口音的了解。比如南亚如印度裔学生“t-d”“b-p”等清、浊辅音不容易区分,而非洲国家的留学生又有另外不同的地方特色发音特点和习惯等。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易于师生双向交流,对提高学系教师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开展有很大帮助。

生理学教学任务一向比较繁重和复杂,为保证任课老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整体水平上争取出色的教学成绩,学系建立了组织授课老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的制度。在集体备课时,教师相互启发和解疑、相互借鉴课件制作和教学经验,使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优化。对于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如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呼吸章节中胸内负压如何形成、尿液的生成中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和维持机制、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等知识点,由教师合作编制了大量动画课件来帮助学生的理解,获得了留学生的普遍认可。此外,在集体备课时组织老师观看国外知名大学如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相关教学录像,随后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和总结。这种集体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教师借鉴国外的课堂教学经验,其中很多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系总体教学水平有很大推动作用,并且使教师在专业英语的发音等方面也获益匪浅。

2教材选择

本校留学生在其本土主要接受的是英联邦教育体系培养。针对此,我们选择了根据英文原版医学生理学改编的生理学课本作为理论课的主要授课教材;在实验教学上,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生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学系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根据本校留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英文版生理实验讲义。与传统的中文实验教材相比,其特色体现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更具有多样性,在保留经典的动物实验之外,增加了很多人体机能学实验,如肌电图实验、潜水实验、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等。

3教学经验体会

除了上述介绍,在留学生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得到以下几点经验体会。

3.1制作多样化多媒体课件,佐以实例阐述,而非知识背诵为留学生开设的生理学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时方面都与本国学生有极大的区别,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授课之前“吃透”以前未接触过的生理学原版教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为语言不足而带来的交流障碍,对教师和同学都能起到知识点的提醒作用,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另一方面在课件制作中,注意穿插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视频以及引入病例录像,来阐释原理和知识,而非单纯、大篇幅地进行理论和原理叙述,这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生理知识的理解,并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3.2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为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更加主动的学习模式,国内外很多医学教育机构相继建立以问题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教学分成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系统总结等若干步骤。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在部分章节引入这种教学思路,由教师在备课时根据授课内容整理出涵盖教学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提前发给同学。例如在讲授血型时提出“为什么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讲授心血管系统时提出“动脉硬化对人体会造成哪些伤害,如何去改善”,讲述内分泌系统时,引导同学结合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思考库欣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结合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思考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可以采取的治疗措施等。这些问题要求同学课前充分预习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并预先进行分组讨论,课堂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并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回答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对学生回答和本节重点作出小结。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可以创造相对轻松活泼的学习和讨论氛围,较之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能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性,这不仅有利于理论学习,还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通过小组学习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资料的查阅和归纳增强其综合分析能力等,为其今后开展临床医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3留出思考和讨论时间,理论和实验相验证与本国学生相比,留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积极提问。针对这一特点,在课堂讲授之外,教师也鼓励同学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倾听同学提问,并留出时间和同学一起讨论寻找答案。生理学不仅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都来自于实验。结合已知理论,在实验课上鼓励学生多做、多看,同学会对实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例如在做蛙心期前收缩和早搏实验时同学会提问“为什么有些心脏收缩曲线只有一个收缩波而有些则可观察到两个甚至三个波的叠加”;“锌铜弓对神经肌肉的刺激经由怎样的环路进行”;在呼吸调节实验中会问“临床上给呼吸失调的病人一个纸袋罩住口鼻,是利用二氧化碳调节呼吸的原理吗”等,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极大地提高了同学应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