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财务价值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价值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价值管理体系

第1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一、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重核算、轻管理,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长期停留在传统的“报账型”模式下,习惯于记账、算账和报账,反映了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缺乏有效的财务分析和效益考核,无法科学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财务管理工作的被动性,难以发挥对学校财务活动的指导作用,无法为领导和各级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无法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2.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经济行为缺乏依据

高职院校财务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决定着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高职院校加强财务管理、组织收入、控制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在预算管理、收支管理、基建财务、资产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管理粗放的问题。

3.预算管理流于形式,部门之间权责不清、职责不明

高职院校预算是学校完成年度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前提与依据。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起点,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然而,高职院校编制财务预算方法落后,缺乏资金预测及总体调控的管理意识,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力等问题,使预算流于形式。

4.财务管理过分强调服务,导致监督职能日渐弱化

财务监督是《会计法》赋予财务人员的权力,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必须对高职院校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财务监督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仍处于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型”财务,一直难以向“预算、控制、分析、参与决策”为主的“管理型”财务升华。

5.资金缺乏与资金浪费同在,缺乏成本效益观念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普通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育经费等方面都远远比不上普通高校,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十分尖锐。同时,尽管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经过多年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内控制度还存在薄弱环节,资产安全保障存在隐患,资产损失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主要是高职院校普遍不重视教育成本核算、成本效益观念不强、缺乏经营意识而造成的。

二、树立财务管理创新理念,构建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良好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对确保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随着学院自的扩大,涉及办学活动的经济业务和经济行为呈现出了复杂性的新局面。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结合学院的发展实际,笔者认为,树立财务管理新理念,创新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高职院校改革步伐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和思路

根据国家《会计法》《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规定,构建稳健型理财的基本框架、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约束有效的财经制度体系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财务管理评价指标进行量化管理,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将财务管理职能从“服务型”向“管理型”升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种财务管理制度,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构建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各项收支管理办法;明确内部各部门的各种分配政策和管理办法;明确维护学校权益、确保资产完好和充分利用的管理办法;明确规范经济行为的管理办法;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加强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制度体系建设。以制度的方式规定出纳员报销工作流程和标准、记账凭证制作流程和标准、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流程和标准、会计账簿输出及打印标准、票据领购及票据填制标准、工资核算及发放工作审批流程等工作规范,通过绩效考核结果兑现奖惩,使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构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

(1)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评价体系包括三个要素: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指标包括财务综合实力指标、财务运行绩效指标和财务发展潜力指标。

构建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要采用采用综合评分法、功能系数评价法、指标评价法的等科学的方法,对财务管理评价体系中的指标内容予以分解,层层落实标准,做到标准全覆盖。

(2)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形式。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最终要求形成《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工作手册》、《宝鸡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工作程序文件》。这两个文件涵盖了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内容。《财务管理工作手册》主要涵盖财务管理过程的具体工作规范、流程,体现出体系标准和内容的所有细节;《程序文件》是指财务管理过程所有相关的管理制度、细则、办法,是财务管理的法律依据。

4.开展预算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为加强预算资金支出的“追踪问效”管理,需要建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绩效评价全过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把学校部门预算和综合预算合二为一,学校所属各部门按要求编制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单位,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完善预算的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方面的制度。通过对财务支出的综合效益进行评判,判定支出行为和支出结构的合规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据此调整和优化财务支出结构。通过加强财务资金支出管理和绩效监督,向管理和效益要潜力,促进各系部、部门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绩效观念,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益。

三、财务管理评价体系的应用

1.构建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运行过程

(1)成立认证机构,培训相关人员。财务处成立以分管财务的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委托财务处长具体负责体系的建立实施,工作机构设在财务处。同时,对各级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所有与财务管理有关的员工具有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并进行相关的职责培训。

(2)确定财务处财务管理工作职责和目标。财务处工作目标是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围绕学院发展的大局,为各层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并围绕这个目标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3)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要求,明确财务管理应设置的工作岗位。各岗位的工作职责要体现出财务工作的相互牵制原则,同时又要将整个财务管理过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考虑。财务工作设置出纳员、记账会计、非税收入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票据管理、预决算及报表管理、学费收缴管理、工资核算发放等岗位,根据工作量的大小、日常工作的紧密程度、相互牵制原则将上述岗位分配给相关人员担任。

(4)编写《财务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财务处需要建立文件化的体系,通过文件制定方法,然后按文件试运行,有利于体系的实施、保持和改进。因此,体系文件的方式和详略程度,必须结合财务处的现状、财务管理的复杂程度和会计人员的素质等综合考虑。整理、分析现有财务管理文件,对以前行之有效的文件要尽量保留。根据财务管理现状,制定、修订财务管理文件,按规定对文件进行审查,经分管院长批准后报院党委会或院长办分会讨论通过,并以学院文件方式予以执行。

2.以绩效评价为导向,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环境

要发挥绩效考核对整个财务管理评价系统的信息反馈作用,首先需要确定哪些是完成工作必须的绩效要素。要素明确,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院内部的各个工作团队及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进行考核,判断其行为与学院所要求的职责规范之间的拟合程度,并以此作为绩效的衡量标准与考核依据。

(1)建立绩效考核体系。要使考核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计划、实施、考核、考核结果的反馈及考核结果的处理和应用。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然后贯彻执行。

(2)完善绩效工作标准。确保向所有的考核对象提供明确的绩效标准,建立客观而明确的管理标准,改变过去员工考核中定性成分过大、评价模糊等不足,定量考核,用数据说话,以理服人。

(3)注重绩效考核反馈。考核中,要保证考核者与被考核者有频繁接触,及时将考核结论酌情告知员工,在适当的时候,对工作绩效较差的员工提供正确的指导。

3.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分析及其奖惩

定期地由财务处内审员进行内审和管理评审,从筹资、使用到现有资源的利用,有制度,有措施,有执行,有监督,有效果,有评价,有问责,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评价。在确认体系运行正常、有效时,制作《财务管理工作绩效考核表》发放到学院各部门及部分学生代表,对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运行结果予以评价,找出不足,整改提高,兑现奖惩。

第2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分析

外部环境大的改变对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为研究基础,希望可以在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建起更加健全的财务管理结构,以及完善的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1财务管理包含的基本要素

财务管理所包含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它是由很多比较具体的项目构成的。第一,企业的学习能力,这方面的能力是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知识、职业判断能力和策划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至少需要和客户以及供应商和企业的内部各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学习财务管理之外的相关知识,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第二,企业的金融关系,这种关系指的是企业需要和银行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比较好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种合作关系,摆脱资金周转困难或者是寻找更好的融资渠道。第三,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对于财务方面的控制必须要树立一种全局化的观点,然后再对企业的内部进行综合的管理。当然企业财务控制能力包含了内部审计制度、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等。第四,企业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就是企业需要把所获取到的数据转化成信息的方式,然后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第五,企业对于财务的预警能力,企业需要对本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及时监控,如果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就需要马上做出分析报告,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2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首先,供电企业有着较大的筹资风险。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供电量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国家也针对电力建设给予了不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但是,电力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大多数都是通过融资,所以供电企业有着严重的负债情况,从而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企业财务的风险和难度。其次,没有固定的投资收益。供电行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有着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国家对供电企业的投资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同网同价、城乡电网改造等规定,这些规定不符合供电企业的投资和风险对等的原则,使得企业的投资收益情况并不十分明确。最后,资金比较集中。近些年来,我国电网的覆盖面积日益扩大,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对电能的需求,所以,需要建设越来越多的供电网络,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资金支持。

3当前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供电企业有着比较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属于国有垄断企业,所以它的财务管理方式也有着自己的特点[1]。省级的电力公司会对市级和县级的供电企业进行控制,控制的方式主要是预算、考核以及计划。供电企业的收入也主要来源于居民的电费和企业的电费。在一个省的范围之内会有很多市县的供电公司每天会有巨额的资金收入,成本支出则主要是电网的建设投资。但是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各地区对于用电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个市县的资金流动也会有所不同。当前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在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前期工作没有做到全面,中间过程做不到有效监督,最后结算过程把关也不够严格[2]。供电企业的财务部门每天所要处理的数据也比较庞大,如果没有办法利用统一的信息操作平台来对数据实行及时标准化的处理和监控,肯定会对整体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虽然供电企业中很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十分重视,但是却必须要面对当前的发展现状,那就是资产量比较大,而且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也存在一定问题,再加上相关技术的不成熟,使得财务管理的难度普遍增大。

4对供电企业实行财务管理能力评价的必要性

4.1对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有积极意义

供电企业想要改变当前财务管理的现状,提高其财务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认清当期企业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还要对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目标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明确,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能力评价体系的重要作用,利用评价结果来评判企业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提高供电企业风险管控的能力

供电企业注重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主要是因为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强化企业面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如果供电企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财务能力评价体系,那必然会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应对各种风险,而且企业还可以在内部建立起一套应对风险的预警机制,对于供电企业的运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漏洞。

4.3提高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供电企业可以通过财务管理评价体系来发现自己和国际上一些优秀企业之间的问题,然后再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树立更加优秀的现金的财务管理理念,运用更加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得到有效提高,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4提高社会对供电企业的认可度

当前的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投资者也会选择财务管理能力比较好的公司来进行投资,以期希望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通过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这些投资者就可以看到企业的财务现状,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不但会有利于他们进行投资,而且也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认可度。

5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具体指标

5.1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它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这是需要供电企业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好的实践活动[3]。在具体构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5.1.1要注重客观性

在对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保持一个完全中立的态度的,如果在具体的过程中没有坚持这个立场的话,也就没有满足这个基本要求,就无法保证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5.1.2要注重科学性

供电企业建立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时候需要采用更加现代化的理论和设计来作为评价工具,而且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指标也应该更加科学合理,财务管理的每个指标之间也需要更加的统一和协调。所谓的科学性,就是要确保最后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评价结果是规范和科学的。

5.1.3要注重系统性

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本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它们之间的各个部分会相互作用,对于那些具有主观适应性的主体就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具备了特定功能,在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时所考虑到系统性原则主要是为了在建立财务评价指标的时候可以更加全面。

5.2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分析

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它的财务活动以及财务表现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活动和财务表现能力是对财务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因此也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纳入到财务能力评价体系之中[4]。

5.2.1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

对于供电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评价主要有三方面指标,分别是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这些都可以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其经营状况。成长能力一般是通过净资产、总资产以及净利润增长率等来进行获取,主要表现的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运营能力则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或者是存货周转率等相关财务指标来获取,它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盈利能力则主要是通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报酬率等财务指标来获取,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5.2.2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能力

这个模块的评价指标可以设置成财务预警系统、内控实施和财务评价体系等几个指标。预警系统主要指企业预知财务危机和找到危机根源的能力;内控实施能力包含了内控制度的实施情况和是否健全;财务评价体系包含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财务状况和理财能力。

5.2.3供电企业对全面预算的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的这个模块所设置的是三个二级指标,它主要包含了预算的科学性、预算的具体执行过程以及预算最后的考核评价过程。这个模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更加全面地反映出供电企业对预算管理水平及财务的管理能力。

5.2.4供电企业的产融结合能力

对于供电企业产融结合能力这个模块的评价指标是企业对资金管控水平以及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这两个指标都可以设置成为二级指标。产融结合能力模块的设置就是要对供电企业现在的企业资金管理状况和企业融资能力进行真实的反映。

5.2.5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

除了对一些客观标准的制定,我们还是不能够忽视掉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能力指标的设定,我们就可以把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以及其在公司中的地位设置成财务管理的评价指标,而这个主要是为了反映财务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地位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起到的作用有多大。另外还需要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可以设置成两个二级指标,比如说信息化的实现程度和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覆盖程度。这两个指标当然主要就是为了反映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了。

6结语

我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人们的生活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电需求不断增大,对供电公司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当前供电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存在很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财务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使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

作者:刘齐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晨阳.论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提升[D].苏州大学,2010.

[2]陈昊.基于评价指标体系的供电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2(01).

第3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3-0149-03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以及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改革,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化。受我国体制和管理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职院校资源使用率偏低,是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高职院校财务绩效、合理配置和有效的利用资源,提高高职院校资金和资产的使用率,对贯彻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方针、提升学校学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概念

高职院校财务绩效是指投入一定的教育资金而产生的能用数据表示的结果、效率和效益。它包含:效果,即高职院校最终有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如人才培养、科技成果等;效率,是高职院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综合反映资金潜力的发挥程度;效益,反映预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和经济利益的实现情况。由于高职院校财务上的独特性带来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考核的特殊性。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难以量化和产出考核的模糊性等困难,使得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可以定量反映高职院校工作成绩的指标来考核,在现实情况中常以绩效来代替效益,以成绩和效益的内容来综合说明学校产出的效益状况。

2 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够重视,存在误区

目前,很多认识只停留在单一看待,以规模为基本目标作为价值取向,不注重效益或成果,特别是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上,存在不用白不用的思维,只考虑如何向财政争取专项资金,而不注重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一方面错误的认识使得对资金的使用效果不重视,另一方面缺失正确的绩效管理和评价。一直以来,高职院校 “重改革,轻管理”、“重投入,轻产出”、“重教研,轻管理”、“重使用,轻跟踪”、“重分配,轻监督”,只是追求所谓的教学规模扩大和科研资金投入等,使得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和资源的严重浪费、教育资源不合理的配置和有效使用率的偏低、教育资金困难和教育支出效益低下等不良后果。

2.2 指标不够科学

目前的绩效评价指标偏重于财务指标,未考虑非财务指标。教育经费的投入产出,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有社会文化因素。因此,在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也应考虑列入非财务指标因素。

2.3 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评价体系

虽然目前执行的财务评价体系中包含了较多和具体的指标项目,但是存在着比较单一的评价范围和财务数据的过分依赖化,指标评价过于追求量化,对和学校相关的信息评价比较欠缺。利用这些指标项目进行评价的范围也很单一,缺乏完整性、相关性,有以偏概全的现象存在,且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如何准确的运用这些财务评价指标进行整体的绩效评价。

2.4 缺乏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保障,监管机制未形成

目前,浙江省教育厅对直属的本科院校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财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科研、管理和财务等方面的自评和省教育厅专家组的直接评价,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有效地提高了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高职院校由于隶属不同的主管企业,因此评价体系缺乏制度和法制建设,无法可依。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标准,相关政策、制度、规定、措施等以及相关联的报告制度和评价结果监督制度还在摸索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层次开展和整体成效。另外又缺乏监督机制,导致了高职院校资金错位、人员冗重、资产设备闲置浪费等。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指导性原则

3.1 科学和全面性原则

体系的指标选取要具有全面性和代表性,不能重复和遗漏,能反映财务核算和绩效评价的主要目的。财务评价设计的指标既要考虑到评价研究的目的,还应该符合客观现象的特点、运动规律及其性质,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能基本反映财务核算和绩效评价的主要特点。通过全方位评价,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3.2 可比和一致性原则

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并且具有可比性,必须反映不同评价对象共同的属性,同时尽量做到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3.3 客观和可操作性原则

体系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在实践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指标里使用的数据都能从现成的财务资料和数据中获得。因此,体系指标要按照合理规范、易明白理解,并且容易获得,便于测算,与有关的其他统计口径相统一的要求来设计。

3.4 动态和完善性原则

高职院校财务评估工作是需要长期不断地完善。体系设计要有前瞻性,要剔除偶然性的因素对体系的影响,注重反映国家发展和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趋势。要按照国家教育管理的新规定、新标准和高校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不断地修订指标项目、内容和权重系数,就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出各高职院校财务绩效的水平,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完善。

3.5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性原则

由于指标构成的要素多样化,评价方法也多样化,要较准确地反映出高职院校财务绩效,就要在管理学、经济学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方法,以一目了然、简明扼要的重要数据及内在联系来组建指标体系。

4 优化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

在上面建立的高校财务绩效评级原则的指导下,本文对于如何设计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谈谈如下看法:构建以效益为重要内容,既考虑财务指标又考虑非财务指标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财务指标主要是考核高职院校可货币化信息,非财务指标是在综合分析高职院校成长环境后对高职院校相关绩效的补充,将两者相结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可以全面、如实地反映出高职院校的财务真实面貌和高职院校财务绩效的综合水平。在这两个指标中分成若干个子指标,能比较客观、完整地包括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业绩和成果,可以横向比较不同高职院校的财务绩效水平。

(1)财务指标:主要选取财务的综合实力指标、运行绩效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

①财务综合实力,是指各高职院校获得财政补助收入、学费收入和自筹经费的能力,反映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综合财务状况。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收入负债率、流动比率、经费自给比率等。2004年起,浙江省财政厅对高校财政补助采用定额加基数的办法,“老生老基数,新生新定额”,逐步把原来的财政补助收入基数法转变为根据学生人数定额补助的定额法,高校财政补助收入以学生为基数,根据本科、专科、文科、理科和艺术不同的层次及专业类别设置定额,在后续的年度里,根据财力调整定额,使高校之间的财政补助收入日趋合理,同时,在财政补助收入上,对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参照本科院校的生均定额标准进行补助,而其他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生均定额补助则只有其0.63。在财政补助收入和学费收入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学校努力以国家级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为标准,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上,加强和企业联系,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行订单式教育,服务于社会,产生最大的效益。同时,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强,社会对学校专业性人才需求增大,也会推动学校能招到更多、更好的优质生源,以此争取更多的财政补助收入,学费收入同比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②财务运行绩效,是按照投入产出的理论,对高职院校财务运行的效益、效率、成绩等多种产出方式进行综合的评价。它还评价了支出绩效,主要指是否有合理的支出结构等,反映了各高职院校合理、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完成预期目标的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自筹收入能力等。

③财务发展潜力,指高职院校负债状况、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和事业发展能力。指标主要包括资产权益率、净资产增长率、自有资金动用率等。

(2)非财务指标:主要采用的指标是出自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出版的《教育部直属高校2006年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另补充了几个指标,主要是教学绩效评价中的年度收支比(反映学校财务运行状况)、专任教师占教职员工总数的比重(反映人力资源利用情况效率)的指标。科研绩效评价中增加了科研成果收益率(反映学校对科研重视程度、人力资源科研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方面的情况)。资产绩效评价中增加了资产设备利用率、资产创收率和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反映学校资产设备的投资使用效果)。

①专任教师占教职员工总数的比重=专任教师数(年平均数)/教职员工总数(年平均数)

主要说明的是学校专任教师占全校教职工的比重,是评价学校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学校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是否有机构多、人员富余、关系不顺的现象。比重越大说明越好。

②年度收支比=学校本年度实际支出总数/学校本年度实际收入总数

将本年度的支出总数与收入总数相比较,来反映各个学校的财务运行状况。一般来讲,指标小于1,则说明该校收入大于支出,有盈余;大于1,则该校有赤字,入不敷出,需要动用历年节余,财务运行状况不是很好。

③科研成果收益率=科研成果收益额/科研投入经费总额

主要说明学校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人力资源科研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各个高职院校科研投入经费总额中最终转化成科研成果创收的水平,这关系着学校的无形资产管理是否具有科学、健全统一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

④资产设备利用率=资产设备实际使用时数/资产设备数×年日历时数

主要说明资产设备的使用效果,是评价学校资产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不仅评价了是否合理地配置教学资产设备,还评价了教学设备是否能够满足教学和实训、科研的需要,以及计划安排和执行的效果。该指标能积极地促进投资、提高教学科研质量。

⑤资产创收率=资产创收金额/资产总金额

主要说明学校清查盘点资产存量,组织融资活动的成果,是衡量学校在满足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资产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指标。

⑥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年末固定资产余额/年末总资产余额

主要说明学校固定资产的存在情况、使用的效率。该指标如果过大,则该校流动性的资产较弱;该指标过小,则说明固定资产较少,会影响学校的长期发展。固定资产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应当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使其成为重要指标。

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工作,在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树立绩效意识,能准确、完整、及时地说明学校财务的真实面貌,全方面完整的反映学校财务绩效。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帮助上级主管部门对教育工作做出更科学更准确的决策,有利于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财务的监控和学校的宏观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评价,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使有限的教育投资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欧亿容.高校财务管理与办学效益分析[J].求索,2003(5).

[3]唐蓉,王丽萍.构建高校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J].财会学习,2006(7).

[4]杭建民,谢潜.高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指标体系有效性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5]许李洁.高等院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J].时代经贸,2006(10).

[6]谢潜.“高等学校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第4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财务管理;考试评价体系;建设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63-01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计算机网络普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力推进和现代用人机制的变革,作为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如何摆脱教学现状,强化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并通过考试评价体系加以科学引导,就成为我们从事财务管理教学者研究的新课题。多年来,我们立足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实际,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辅以实践教学和技能教学以新的内涵,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专业考试评价模式、考试策略和考试考核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毕业生的财务管理基本能力得到提高,操作技能熟练,积极适应了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探究了一条"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为主体,强化技能培训和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通过考试评价建设促进学生成才的、新型的教学方法。"

1突出基本理论教学,以试卷考试为主体,不断检测与激励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和基本的应用能力

课堂教学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能力培养与基本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想让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做到熟练应用基本技能,综合创新操作能力,将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建设、服务、流通行业中,必须强化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并通过考试、考核等手段,加以巩固与提高,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除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外,我们积极研究与创新考试评价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考试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检测与评价,我们基本上是以笔试为主体,具体的做法是:精选和编选,与财务管理专业相对应的考试试题,试题体现知识的基础性、灵活性与应用性,重点突出综合创新的能力。其目的是进一步检测学生对财务基础知识的学习,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为强化基础教学而提供手段保障。

比如,大一学年结束,我们基本上是以财务管理最基本的知识为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并结合财务管理的入门综合知识进行辐射性检测,这样,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中去,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的积极性,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大二结束的考试评价,我们以基本的操作能力为主体,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检测,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为全面提升专业学习而创造基础。大三的学年结束考试,我们在对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考试评价时,适时结合计算机录入、账目理清与账目处理综合开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大四的理论考试,基本上是以创新现代财务管理实践为主体,让学生全面接触财务管理的内涵,并逐步与动手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相结合,以为就业打好基础。

虽然考试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教学中必须有所侧重,体现它的内涵与实用原则,体现创新与应用这个主题,通过考试评价内容的转换,促进学生对财务基础知识与理论的综合学习。

2建立动手操作能力考试检测机制,强化实践性教学考核制度的落实,以促进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学生就业与成才的需求

高职的财务管理专业,表面上看基础性很强,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基础知识,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要想进入社会财务管理,从事财务及其有关的社会活动,其技能和操作水平的高低十分重要,如果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基础和理论,而没有操作技能,那么他就会失去从事财务管理的一切机遇,甚至失业。面对计算机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力推进、面对现代社会用人机制的改变,加强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与考核、检测的管理,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本专业学生教学质量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未来学生就业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中,首先建立和完善了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技能考核标准和实施意见,并结合学生的实践学习与技能学习,同步落实;第二,将技能考核标准与实施细则,分化为若干个部分,依据各专业技能学习进行有序实施;第三,将对财务管理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与学业成绩紧密相连,形成了系统的学业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是每个学期中,我们均集中对财务管理学生进行综合技能训练,这也叫学作业训练。学生通过专业教师的指导与自我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初步掌握合格财务管理人员的从业标准,为全面掌握财务理论与技能奠定基础。二是集中训练与专业一一对应。专业学习是为提高能力而服务的,而训练则是为提高技能而奠定基础的,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例如,大二我们开展专业实训教学,在专业实训教学时,我们严格按照考试标准组织实训与检测,对于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组织重新学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技能掌握与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的学生在不间断学习中,积极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与模拟训练,接受企业财务管理氛围的熏陶,其综合知识得到了迅速提高。第三,在毕业前的综合实训中,我们建立了以企业、用人单位独立考核的办法,使学生倍感就业的压力,学习动力受到冲击与引导,技能学习与训练空前高涨。

总之,在多元化环境下,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考试机制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与改革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更需要我们努力去实践、去创新、去实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第5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一、研究背景

我国社会的发展迅速,电力资源的应用很普遍,而且电力企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基础企业,所以说,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对于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探析很重要。电力企业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这也就决定了电力企业的重要性,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是指为了电力企业投资能够在经济生命周期内高效、充分地发挥效益,而形成的财务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对电力企业的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电力企业的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研究很重要。一般来说,电力企业都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也会出现误差,所以说,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分析很重要,只有减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这些误差,才能加速电力企业的发展,完善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为电力企业创造更高的投资价值,完善其管理体系,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探析

1.分析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电力企业的投资价值逐渐提高,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不仅仅影响到电力企业投资事业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和基础建设发展的问题,所以,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的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很重要。电力企业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下面就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整理其研究成果。

2.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分析

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是指为了电力企业投资能够在经济生命周期内高效、充分地发挥效益,而必须筹集足够的资金对电力企业投资在运营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及时、足额的补偿的财务管理形式。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所以要促进电力企业投资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先了解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从中解剖分析,才能够完善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我国一般的电力企业投资价值的财务管理体系需要很严密的体系,一般来说,财务管理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只有通过专业人才进行管理才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发生,才能形成较为严密的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的失误减少,管理体系更加严密,这样更加容易达到促进电力企业投资事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三、举例论证1.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分析

对于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种关于财务管理的改善措施:

(1)在对进行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挑选,挑选一些专业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只有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财务管理,才能避免在财务会计管理方面出现的一些失误,工作中的失误减少了,才能促进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完善和发展。

(2)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还要注意对员工实行激励和约束机制,只有对财务管理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激励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仅要有热情,同时也要有自我约束的意识。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才能促进财务管理员工的工作动力,采用激励和约束机制,进而促进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发展。

(3)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定期进行财务报告,让公司的领导及时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这样才能及时改善管理措施,完善管理体系,进而促进电力企业投资事业的发展。

2.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论证

只有在进行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时候对财务管理的人员进行严格挑选,只有专业人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减少在财会会计方面的误差,对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人员实行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在财务管理人员拥有工作热情和动力的同时,也有着自我约束的意识,进而促进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电力企业财务投资事业的发展。同时,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人员要定时定期的对电力企业的高管进行财务报告,让电力企业的高管都能及时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这样方便了企业高管能够及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电力企业投资价值财务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实现电力企业投资事业快速发展的预期目标。

第6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创建;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财务管理往往是结合企业理财的活动,将最终的想要达到的结果实现的目的。财务管理同样也是企业理财活动的重要评价标准,在财务的目标管理过程,不仅仅和企业运行的特质有着直接的关联,同时和企业发展方向有着直接的关联,在企业财务的运行发展中,同样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体系模式

现阶段财务管理体系模式,在将企业最大化价值实现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长远目标的发展。关于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体系模式,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一)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对于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而言,在企业的经济财务状况下,结合企业的发展,通过母公司进行判断,并对企业实际经营和企业预算进行控制,子公司存在部分的决策权。这一模式,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有着核心主干的力量,而母公司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统一性的调配,并实现统一目标的过程。这一模式更是实现了公司有限资金的有效调动,可以将企业价值充分发挥。对于母公司决策的制定过程,子公司有着执行的过程,将行政上的资金风险逐渐降低。但是这一模式的发展,往往将子公司的积极性逐渐降低,使得子公司不仅仅缺乏有效的创造性,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灵动性。在母公司的决策过程,一旦存在偏差上的决策,将会殃及子公司,进而有着更大的经济损失。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所谓的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相对而言主要是做好企业管理决策的一种科学分割过程,母公司对正确发展方向进行确定,在子公司的发展中,对市场动态进行把握,进而将更大的企业价值创造。这一模式可以将母公司管理领导的压力逐渐降低,并做好子公司的有效发展。但是这一模式的发展,往往将母公司的一种财务调控逐渐削弱,以至于子公司发展中的风险难以及时的发现,并难以实现子公司领导的根本约束,企业内部的垄断将会逐步形成。

二、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完善

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体系更要结合企业发展的目标,在发展运营阶段,实现现代化社会经济模式下的一种财务管理过程。关于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体系的完善,就要做好经营管理理念的更新,将预算管理加强,做好成本的合理控制。

(一)更新经营理念

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和完善,就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企业经营理念及时的更新,在最优效益理念和资源合理配置理念的分析过程,注重市场发展的基本导向过程,注重企业内外经济动态的密切关注,实现经济利益的直接保障,将成本逐渐降低。在企业经济要素的结合下,注重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根本分析,并做好财务管理体系的协调性应用。

(二)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

当前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过程,就要结合国外的先进发展模式,在全面预算控制过程,注重成本的有效管理,将企业最大化的价值充分发挥,注重财务运行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企业全面预算的控制过程,结合营业预算的过程,做好资本的预算和财务上的预算,对各个预算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保证有着相对简单的关系。企业的发展,更要结合长期市场的一种发展过程,正确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而对企业资金的支出预算进行控制。关于企业全面预算的控制过程,做好企业的一种规划系统控制,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而企业成本的管理过程,更要结合一定的高度,对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及时的吸收,对资金优化资源资金进行保护,实现企业的自我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过程,就要将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加强,对企业领导者的风险意识进行培养,在企业内外市场发展动态的分析过程,健全财务管理的激励机制,并将预算的监督管理加强,做好预算的合理分析和评估,实现财务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全面推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保险公司保险财务管理中同样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保险公司的财务控制和经营管理过程,更要不断的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将财务管理体系的作用充分发挥。关于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完善过程,更要做好员工素质的培养,对经营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将风险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实现保险公司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将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叶柏松,高淑娟.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体系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6):194-194.

第7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摘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当前企业市场经济竞争中,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构建现代企业制度,要把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建立现代财务管理体系,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目标并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关键词:企业体系财务管理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国企的科学管理水平就是要实施财务管理,而不少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正是财务管理。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和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及财务分析,引进国外财务管理中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方法,制定企业长远发展规划,进行年度预算,才能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实施有计划、协调运作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有明确职责、适当的风险控制机制来贯彻落实的价值化管理体系;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财务管理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自身设定的财务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财务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境界,从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1]

本文将以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及要素为切入点着重分析财务管理体系的建构模式,探索建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新途径和方式。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原则与基础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这里,本文将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及要素。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1)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弱点主要是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甚至财务报表说明都不够真实和准确,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能给决策层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致使一些企业由辉煌到倒闭。但是有些企业的破产纯粹是忽视了财务管理体系和其财务管理体系未起到相应作用而造成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企业资本的安全和取得最大利润是其工作目的,这点上势必导致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中失败。

(2)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第四,在筹资方面,依法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金融市场需求的筹资机制,采用了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在内的各种筹资方式,扩大了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到目前,我国企业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3)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采取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方法,注重企业经济的预测、测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第二,明晰市场发展。一切目标、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市场是竞争地,优胜劣汰的地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有的放矢,适应和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以求得企业长足发展。

第三,会计核算资料。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因此,要务求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社会诚信机制。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不断树立企业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因为企业诫信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的发展与衰败。

(4)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条件

第一,思想配合行动。领导者、决策层在思想上要重视,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应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掌握和使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及构成要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它反映了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它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并有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2]

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同于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纽带。而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

(1)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原则。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第二,系统管理原则。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第三,高层管理者重视原则。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2)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财务实施。为使财务管理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实现,需要将财务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

第二,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其主要由财务战略、财务方针、资金及其运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要素构成。

第三,财务绩效检查。财务活动实施后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企业前期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改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3]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是基于资产展开的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基于企业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该体系和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传统体系相比,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产生指导、评估和预警的作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反映方面。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注意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投资决策体系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等这六个方面。下面本文将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式和途径。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预算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达到对所属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4]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将会越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水平集中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预算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算管理,实施财务政策,科学理财。搞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企业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3)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4)搞好销售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5)各部门制定经营和预算计划。企业各部门或项目设立自己的经营预算计划,据此制定自己的计划。计划处汇总各部门和各项目的计划,发现潜在问题及其缺口,提出初步调整建议。

(6)编制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方法的时候,由于目前分块编制预算,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导致各种预算相互矛盾,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做到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7)编制预算方式。我们要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

(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5]建设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个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个主要包括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2)对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分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3)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如买价、运杂费等),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如储存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退货、售后服务等)。

(4)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6)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三)监督核查体系建设

监督核查体系是旨在保障集团或公司成员安全的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子体系:财务审计,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商务审计,目的是保证内部合规性;法律审核,目的是保证外部合规性。[6]

(1)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2)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管理会计的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3)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首先,随着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相继产生,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风险也更大的金融服务。企业必须研究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谨慎控制财务风险,科学确定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其次,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只计单利不计复利或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最后,要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轻信用的现象,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5)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金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6)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决策失误是资金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作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加大筹资风险;加大对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跟踪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7]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荡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通常以两个先进的系统作保证:一是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二是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由于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因此企业应通过建立自身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存在于平静背后的危机,校正企业行为,将风险的损失降至最小。

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要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确定什么样的因素要纳入风险识别体系;其次,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即损失的量化,为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实施监测,实现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1)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这些反常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2)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账损失。

(3)加强筹资活动的风险意识。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第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

(4)加强投资活动的风险意识。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

(五)投资决策体系建设

现代财务投资决策体系是建立一套完备的投资决策程序以确保投资决策和战略的有效整合。

投资决策程序主要涉及5个方面:

(1)市场感觉评测

针对投资项目的商业感觉是否良好,项目看起来是否有较好的回报,项目前景是否看好。实施市场感觉评测一般是包括总裁在内的成功商业人士组成的临时评测委员会。

(2)专业投资评测

投资项目的战略制定是否符合商业规律,是否符合公司整体战略;投资项目从专业财务和经济分析上来看是否可行并具备良好的回报。实施主要通过集团或公司的投资部门。

(3)经营性评测

公司的各项资源(人力、资金、管理、信息)是否能支持投资项目的运营,项目的运营在什么方面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有业务的运作。这种评测一般是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项目主管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实施。

(4)投资人评测

从投资者和决策者的角度看投资项目的可投性和盈利性。由总裁或董事会实施。

(5)实施评测

跟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准确掌握项目执行信息,及时反馈并调整战术或战略;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一般这项评测是由投资项目执行部门和总部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进行。

(六)财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

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机密”;

(3)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章对单位及其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会计人员的行为,为开展正常的财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4)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因此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公开表扬和奖励,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

(5)强化高层管理人员责任,约束高管人员行为。尽管高管人员承诺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会计造假还是层出不穷,因此应该通过立法将高管人员对其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处罚,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效的会计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最终达到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分配为主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套用西方做法,而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吸收利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成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三、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集约化、体系化的基本要求,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财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将引起管理科学的革命性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使之有机地融合在整体性管理体系中,以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跟上当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向市场化、经营化方向发展,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经营的实际需要,构造一套与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而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我国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加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汝科等如何完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4

[2]于秉群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4)

[3]梁德仪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7期,第17页

[4][美]罗伯特、c.希金斯著。沈艺峰等译。财务管理分析(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5]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01(1)

第8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1.1强化财务管理是达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需要

商业银行身为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依旧是其唯一所谋求的运营目标,即银行效益实现最大化与银行经营管理活动达到最优化。

1.2强化财务管理是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衡量标准在逐步改变,传统的评估指标即用存、贷款增长率等经济规模做基础,而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创优银行资源的内部调配,给银行创收愈来愈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

1.3强化财务管理是满足经济金融环境改变的需要

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金融部门大量产生,金融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业盈利缩减,风险增大,竞争力下滑。此一阶段,在风险管理层面以及资产负债管理层面、资本金管理层面、成本管理层面等产生了很多新的理念与方法,借助强化财务管理来实现资产增收、减低资金成本与费用、降低风险,以提升银行的竞争力,进而达到银行运营的三性目标(包括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

2当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水平尽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可财务管理体系依旧尚存很多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目标定位不准,重效益轻成本

目前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目标大都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此同西方财务管理目标当中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所偏差。财务管理模式受以往计划经济的影响严重,没有完全满足市场经济需要,片面谋求效益而轻视风险与成本。

2.2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急待提升

当前,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大部分缺少高层次的专业培训,缺少相对独特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创新理念,且大部分精力陷于平时事务处理中,很难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迅猛发展。新形势迫使商业银行急待培训出懂管理、敢开拓、公正务实的财务管理队伍。

2.3管理方法及评级体系滞后

因管理方法落后,大部分商业银行只局限在财务分析和监管方面,分部门等财务核算模式还很难实现;缺少具备领先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很难对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实施科学评估;财务评估指标体系未全面披露商业银行的财务情况,未对成本收益采取实时监控。

3完善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3.1确立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

伴随现代商业银行整治的不断完善,谋求股东价值最大化定会逐步成为财务目标。商业银行把股东财富最大化当成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具备可行性。

3.2建立完善财务管理系统

3.2.1要构建高度集中的商业银行信息管理体系。给财务管理活动创造充裕的信息资源支撑,增大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实工作中的运用,适应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工作庞大数据信息的需要;

3.2.2要采取集中的财务管理形式。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的有效性,进一步创优资源配置,强化对财务风险的集中防控;

3.2.3加速推动成本管理。构建起满足目前金融竞争的成本管理系统、不断整合业务结构和业务创新、具备完善管理体系机制的现代商业银行。

3.3提升财务管理工作者水平

第9篇:财务价值管理体系范文

(中国广核美亚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湖北 襄阳 518031 )

摘 要:EVA(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的英文简称)作为美国思腾思特(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于1982年推出的价值分析工具和业绩评价指标,已逐渐被全球众多企业接受并采用。2010年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在央企范围内全面展开EVA指标考核,基于EVA的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在我国逐步得以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 :EVA;企业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254-01

一、EVA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概述

EVA是指从经营产生的税后净营运利润中扣除包括股权和债务在内的全部投入资本的机会成本后的剩余所得。其核心是资本投入是有成本的,企业的盈利只有高于其资本成本时才会为股东创造价值。EVA企业价值管理体系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来平衡企业管理目标的设定和改进,引导管理层在企业管理各领域像股东一样思考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将企业价值贯穿于企业管理和变革的各个环节。

二、构建EVA企业价值管理体系的前期准备工作

构建EVA企业价值管理体系对任何一个企业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员动员、积极准备、精心策划和高效执行。以下前期准备工作是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是建立EVA中心,这是使用EVA工具的前提。EVA中心不仅是EVA的测量和核算中心,也是绩效评估的责任中心。确立EVA中心要尊重现实状况和客观存在,以业务特点和组织模式为基础,遵循责权利一致、业务完整性、可衡量等原则。

二是明确EVA计算方法。区分各EVA中心收入、成本和占用资本,明确EVA会计调整原则、调整科目、测算原则和计算方法等。

三是培养EVA管理理念。全员培训是推广和应用EVA的基础,全员了解EVA知识和理念,建立新的思维模式,从而引发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打造成功的团队。

四是分析EVA现状。财务层面开展EVA指标测算,检验EVA指标设置的合理性;经营层面开展EVA驱动因素分解,分析影响原因和影响程度。最终目的是确定EVA关键驱动因素,分析如何使驱动因素达到最好效果,以提出价值提升方式,促进企业价值长期健康增长。

三、构建EVA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EVA企业价值管理体系:

1.建立基于EVA的战略管控体系

基于EVA的战略管控体系是以实现长期价值创造为导向设计和选择企业战略,按照价值最大化原则设定规划目标,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发展策略和资源配置,并加以实施、跟踪、修订和评价,推动企业持续创造价值。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完成后,需要通过年度经营计划、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管理等三大管理体系得以落地,有效结合的 “三位一体”运作流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根据形势预判合理分解成年度经营目标;围绕年度经营目标编制各专项生产经营计划、各类业务计划、各职能领域管理计划;根据上述各计划编制年度预算;以计划和预算为基础编制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在计划、预算、考核指标执行过程中,跟踪监测、分析差异、及时纠偏、改进提升。

2.建立基于价值的投资管理流程

以价值为基础的投资管理使投资成为价值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投资计划管理是投资管理的第一环,年度资本性支出通过以价值为核心的筛选准则,以合理的顺序进入到年度投资计划中,同时在年度预算中保留投资额度。而投资决策流程是投资管理的中心环节,投资决策和投资审批流程是通过严谨的价值评估体系,加以科学决策,使投资行为遵守资本规律,避免企业盲目扩张。该流程的关键是完整的价值评估体系,包括:项目与企业战略的符合性,项目技术、财务、法律、资产、审计、风险评估,建立以EVA为核心的投资测算模型等。经过审批,项目进入实操阶段,通过谈判、竞价、融资、交易履行以及整合管理等完成投资。最后一环是投资后评价流程,对整个投资行为进行评价和反馈。

3.建立基于EVA的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制度

绩效考核体系是以战略为牵引,以年度经营目标为导向,以预算为基础,结合EVA中心的发展阶段和行业特点,通过EVA关键驱动因素对标来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方案执行过程中对指标变动预警和监测,深入挖掘EVA关键驱动因素,帮助改善企业经营,从而提升EVA,达到最佳绩效。

与绩效考核体系相挂钩的激励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利益一致原则,要使管理层和员工的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偏重EVA改善值,这使每个EVA中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基于考核评估,严格按照评估结果应用激励制度;改善薪酬结构,引入EVA奖金池,关注长期业绩改善和人才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