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第1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一、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含义极其广泛,李玉刚演唱的部分歌词不同程度地包含了众多传统文化元素。将这些传统元素渗入到歌词中并与旋律结合起来,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些传统文化的魅力。下面详细分析歌词中体现出的三种主要传统文化。

第一,与中国书画艺术的完美契合。我们以李玉刚演唱的《水墨丹青》和《落墨》这两首歌为例,即可看出这些歌词与中国书画艺术之间有明显的联系。

《水墨丹青》的词总体上给人清新悠远的感觉,歌名就体现出了很强的书画艺术韵味。词中有这样一句:“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墨分五色,不同色调、不同的用法。”这里包含了书画艺术的几个特征:刚柔并济,讲究神似,墨分五彩。“刚柔并济”不仅是中国书法的特征,它也迎合了中国的中庸之道。“刚”就是在用笔中要求每一笔画都要用得有重量、有力度,形成一种立体感和动势。“柔”即在行笔时要恰到好处地掌握笔画间的微妙变化,一笔一画富有节奏感和弹性。“讲究神似”是要求书法做到形神结合,如点若“高山坠石”,横如“千里阵云”。“墨分五彩”的说法在绘画中用途居多。五彩是指黑、浓、淡、干、湿。[2]只有把浓、淡、干、湿相结合,墨色交错变化,中国画才能独显其风韵。此外,歌词中还说到“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灵动之美,可以比喻手法的行云流水”,以及《落墨》中一句“线条有如裙摆飘荡”,则道出了书法绘画中水与墨的转变以及行笔时所表现出的灵动飘逸的美感。

第二, 歌词中所体现出来的戏曲艺术。以《梦青衣》和《盛世霓裳》这两首歌曲为例,即体现了戏曲的水袖艺术、戏曲与梦幻的结合以及京剧唱腔艺术。

《梦青衣》体现了三个戏曲特征:其一是《梦青衣》中“长袖挥如流水”所体现出的水袖艺术。水袖就是戏曲服装袖端拖下来的部分,用白绸或绢制成。戏曲演员通常通过“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等十种基本动作表现人物情感。[4]中国戏曲的特点之一就是歌舞结合,以歌舞演故事。梅兰芳说:“中国戏曲的表演方法,是把舞蹈动作融化在生活里。人物登场,一举一动都是舞蹈化的。”(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例如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用水袖象征性地轻点双眼,使观众能够看到剧中人物在哭,却又不失形象美。[5]水袖是戏曲中“舞”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水袖艺术的运用是戏曲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水袖功也是戏曲程式化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南方剧种还是北方剧种,一个戏曲演员都应将水袖运转自如。

其二是中国戏曲与梦幻的结合。在我国古典戏曲中,自古以来以梦入戏或以梦命题的作品数不胜数,如元杂剧《蝴蝶梦》、《庄周梦》、《云窗梦》、《黄粱梦》。在我国,梦与文学的创作关系深远。元代评论家汤显祖、明代评论家谢肇等就提出“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戏与梦同”的重要论据。[6]在李玉刚的《梦青衣》中,歌词第一句就是“梦里听到一个声音,陌生又熟悉”,开篇就创造出一种如梦似幻的情景。在歌词中间,一句“蝶相追紧相随,唯恐梦醒爱成灰”,最后以“犹记心头梦魂消”作为本首歌词的结尾,整篇歌词以“梦”为线索、“青衣”为主线。此外,在李玉刚的《浣纱曲》这首歌词中,首句是“一阵花香梦醒了千年”,尾句是“就让此生不渝梦永远”,唱出了歌中人物西施浣纱似梦,人生如梦。这两首歌词都是以梦入、以梦出,梦贯穿始终。

其三就是李玉刚歌词中体现的京剧唱腔艺术。《盛世霓裳》中“京腔京韵,梦绕紫禁”、“看我国粹,历久弥新”、“听几许,天籁之音”以及《梦青衣》中“这声音余音绕梁百转千回”等句都体现出来。京剧的唱腔圆润优美,表现力强烈,以“二黄”和“西皮”为主,简称“皮黄”。[7]在京剧唱腔中,唱的内容包括抒情和叙事两个方面。首先是抒情,演员在唱抒情段时“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例如《苏武牧羊》中“望乡”一场,苏武被困北海,登台遥望家乡时的唱腔血泪交加,如泣如诉,唱出了苏武此时壮志未酬和思念故国亲人的无限哀愁。叙事的唱腔情感因素掺杂相对较少,唱词通俗易懂。如《空城计》中诸葛亮唱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一段。念白是戏曲人物在舞台上说的话,又叫“道白”,在不同场合能够表达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四进士》“一公堂”一场中宋士杰的那段“小人宋士杰”的念白,由著名演员马连良念得字字清晰又有层次,表现了人物的老练和饱经世故。京剧念白的语言具有音乐性,声调起伏、夸张、明晰又富有节奏美,是京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与古代诗词艺术相结合。以《归去来兮》和《梦回春秋》为例,这两首歌曲和古诗词联系颇深。

《归去来兮》是受古诗词影响最深的一首歌,其歌词形式是五言―七言―五言,例如“久阻归期忆别离,时闻漏转思乡起……以身许国去,一别千万里……浮光掠影昨日去,云淡风轻看今昔”,并在歌词中大量运用了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如“秋风”、“明月”、“扁舟”、“归期”等,并赋之以诗词意境,演唱悠扬婉约。而《梦回春秋》这首歌在形式上是七言兼有杂言,在意境上更趋近于宋词的“婉而细”、“幽而深”。除此,还有些歌曲则直接引用了一些古诗词句子,如在《美人》这首歌中直接引用了李清照的“三杯两盏淡酒”,《梦青衣》中“回眸一笑百媚生”直接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君子好逑竞相邀”则化用《诗经・关雎》。这些词句的形式、内容和意境共同构成李玉刚演唱歌词中的诗词艺术。

二、大众对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及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

艺术是大众的,舞台是观众的,一切艺术表演形式都与观众密不可分。我们从社会大众着手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环境的300人展开了对李玉刚舞台表演形式的看法与评价的调查。这些被调查群体按年龄可分为15-25岁,共100人;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各50人;其中15-25岁群体大部分为在校学生。经调查发现对于李玉刚演唱的歌曲和他这种舞台表演形式,最受欢迎的是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其次是36-45岁的中年群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各群体对李玉刚的喜欢率

调查还发现,当被问到最喜欢的表演形式时,前四个群体均以选择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最多。如表一所示。

表一 大众对不同表演风格的喜爱率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如表二所示。

表二 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注:表中A、B、C、D、E分别表示15-25岁、26-35岁、36-45岁、45-60岁、60岁以上五个群体)

通过以上三个图表可以看出,在15-25岁、26-35岁这两个群体中,有很多调查结果是相似的。如在对传统文化喜欢程度上数据接近,在所喜欢的表演形式上都是首选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流行排第二,传统风格押尾。

三、对大众审美观的概括及趋势预测

首先是15-25岁群体,他们是当代社会的新生力量,从他们的审美趋向中可看出未来社会的艺术表演方向。他们对李玉刚表演形式的喜欢程度以“一般”居多,占66.2%。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程度也可从表二中看出,表二说明这个群体大部分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但他们对传统的艺术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只占16.5%,而对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占了大部分。这些统计数据表明,对于当今青年学生来说,传统文化中有些部分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观,纯粹的传统艺术无法阻挡当代流行元素的冲击。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逐渐进入他们的审美领域,26-35岁的群体也有类似情况。在36-45岁、45-60岁群体中,大众对流行元素的喜欢程度逐渐减少,对传统元素和流行与传统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喜爱增多。在60岁以上的老人群体中,大部分易接受传统风格的表演形式,不易接受纯流行元素。在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大众最易接受的表演形式是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究其原因,可能是现代流行元素越来越多,人们对于逐渐泛滥的某些流行元素也司空见惯,而纯粹的传统表演方式中的某些部分又不符合当代人们审美观的发展,适当加入传统元素会使观众眼前一亮,增加新奇感。因此,传统与流行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就成为人们的首选。以国粹艺术为例,传统京剧在以前很受社会大众欢迎,但现代关注国粹的人特别是青少年越来越少。李玉刚在表演京剧时,适当地移入各种现代元素,如加入现代舞蹈与音乐之后表现出来的艺术虽与传统京剧不一样,但形神俱美的特点并未丢失,这种方式带动了许多人关注国粹、关注戏曲。

文化与审美本来就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亲和性。就文化而言,本身就具有审美的性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化即审美。同时审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充分展现出了人的精神特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千古流传下来的经典,传统文化中包含的审美因素和精神特征又形成了文化传统。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前者是在历史变动中保持下来的文化元素,后者是先人已经创造出的具体的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是一种既定的存在。[8]对于传统文化,现在提倡“批判继承”、“百花齐放”、“古为今用”。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一定有其自身的基本精神,这个基本精神是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具有的,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普遍性的精神。它不仅对民族兴旺发达起着积极作用,在民族危难时也是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维系着民族的精神延续,决定着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倾向。当今社会变化万端,人们的审美观因人而异,但大众的大致审美观应是逐渐发展的。在传统与流行中寻找一个中介,再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是现今令人最易接受的方式。

论文所属项目: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基金资助:西华大学“西华杯”;本文通讯作者:吕蒙,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1] 朱哲.中国文化讲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 叶朗,费振刚.中国文化导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 赵山林.诗词曲论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黄钧,徐希博.京剧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5] 石呈祥.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6] 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7] 李中会.戏曲鉴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2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不存在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它们是共时态存在的文化的一体的两面。不应该用实体论、整体论的观点来探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由此出发,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的若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实体;共时态;整体  

  

文化活动既然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既然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那么,文化活动的第一方面首先就是体现“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传递前人生存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的传统文化。这是人一出生就置身于其间的、不可超越的。“人要成为全面的人,只有生存于承担了传统的同类群体中。人的文化方面只能以这种方式发展。”人要成长,“个体首先必须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出于其中的文化高度。”这说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传统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管意识到与否,传统文化总是影响并形成我们,始终是我们的一部分。它当然不会是躲在久远的过去,而是就存在于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就存在于人当下的生存活动中,存在于这种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思维的前提。我们固然也有许多无法控制的成见和思维定势,但我们必然要调整、修正、剔除和补充它们,在此基础上展开新的思维活动。这种新的思维活动及其成果马上就构成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思维转化为行动,行动产生成果,我们就这样也参与了传统文化的创造。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存在、发展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使社会的各个部分、使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保持紧密联系和统一性的东西,是社会发展的基因。它从物质技术、行为规范、精神意识等等层面表现出来,集中表现在语言符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这样看来,文化包含两部分:作为文化活动的结果的这一部分,是传统文化;作为对传统文化进行修正、补充、更新的另一部分,就是现代化。它们作为文化的一体的两面,是共时态地位居于个人、社会当下的生存活动的方方面面里。换句话说,传统文化、现代化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活动的本身。  

为此,应该避免陷入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时代化”理解的误区:把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历史时期,一个继传统文化之後的时期,而在此前存在、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然属于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福柯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谈及对现代化作时代性的理解时曾经指出:我们不应该将现代化仅仅看作一个处于前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一个时代,而更应该将其看作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不是谁都有的,也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时代。这是从个人对生存活动的态度来说的。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霍依教授则说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按照我所提出的后现代主义观,称福柯为一个后现代思想家并不意味着他的同时代人和幸存者同样也是后现代主义者或必须成为后现代主义者。历史的中断不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也不是同时发生在所有地方的。同一个人、同一种纪律或设置在某些方面可以是传统的,在某些方面可以是现代的,在另一些方面可以是后现代的。”这个说法言之成理而且可以借鉴来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之所以人们会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理解为时代化的历时性关系,首要的原因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作了实体化的理解。这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企图到前人遗留下来的书面文献材料中去寻找传统文化。这就把传统文化当作了一堆僵死的、既定的、静止的、封闭的东西,进而认为,传统文化是可有可无,最好是不必要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保存的可抛弃的东西。由此出发,人们还认为:古代书面文献材料所表述的传统文化,比我们自己所知道的更清楚、更值得相信。其实,且不说这个观点只注意到了历史的描述性而未涉及其解释性,只说它还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古人书面文献材料所记述的东西,有的只是纸上谈兵,有的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或本来应该实现却并未实现的理想,有的则是虚伪的或言不由衷的粉饰,还有的只是一家之言或从某种立场出发的、有倾向性的、为某一群体利益服务的主张,……。另一种表现是把传统文化当作现代化的阻力和障碍,把传统文化当作现实中的问题、消极的东西、社会的阴暗面、一切不如意的东西的替罪羊或发生的原因,总之,把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传统文化。例如说:“一面学科学,一面恢复我们固有的文化,……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如果过去的文化是值得恢复的,我们今天不至于遭到这步田地了。”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要进行现代化,就要彻底清除传统文化

第3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住宅设计 传统元素 建筑文化

在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下,人们对于审美的需求与衡量标准也各不相同,而大体可分为复古与现代两种,当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包含着文学、艺术、历史等诸多因素,在当前我国住宅设计中属于炙手可热的重要设计元素。下面,进一步对住宅设计中如何对传统元素进行表达进行分析。

一、住宅设计中传统元素的表达

在一定程度上说,传统元素包含了我国古代人民选择居住地点的哲学,包括选址、布局、结构与组合等,甚至包括风水,均是中国古代人民经过长期的生活进一步总结的经验,进一步形成为设计方式。传统元素作为我国古代居民的生活哲学,在单体设计上来说,无论是建筑比例还是材料运用,还是如门窗等细节上的处理,都普遍存在着传统元素的影子。我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之林中独树一帜,其历史之久远,成绩之卓著,是几千年以来历史的演变过程中为子孙后代所遗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我们对传统进行继承并发扬的同时,也应当存有批判精神、质疑精神与创新精神。对于传统元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其中具有生命力的部分充分发扬光大,将当中不具备时代意义的部分充分芟除。对于一些无法在材料、技术上达到现代设计需求的传统设计元素,应及时淘汰。用积极的姿态去对传统进行发扬,也要及时对传统中并不适用的元素加以整改,创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融合,应当以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与现代的功能要求为先决条件。批判地对传统中精华元素进行继承并发扬,使之成为真正优秀的中国建筑传统元素。

二、传统元素在住宅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1.建筑构中的传统元素表达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构图设计是住宅规划的整体结构布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无论是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的结构图,其中的特征也主要表现为单体的稳定以及群体的完整性与丰富性。我国传统建筑结构图在实质上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中庸”思想,以及对和谐统一性的辩证思想,充分挖掘并借鉴传统建筑造型构图,将古典形式结构规律应用到当前的建筑结构造型当中,运用造型结构来达成构成的和谐与统一。我国建筑造型向来讲究对称与比例,许多地方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哲学性,而通常运用整数比例,也充分体现出了严谨性与稳定性等特征。我国传统建筑造型比例一般具备几个特点,比例的哲理性、整数性,也同样是体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使用精神的思想表现。

2.建筑符号中的传统元素表达

在当今建筑造型设计当中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能够直接运用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对建筑表达的清晰所指,充分体现出建筑造型的传统以为。在建筑造型的处理过程中,运用现代的建筑材料与结构技术进行模仿传统建筑的形式一如传统建筑的屋顶与柱头、窗套与台基等部分,严格的遵守着传统建筑的做法与比例,但是也同样与当前复古建筑有所区别。这样的手段在探索传统以及现代相互融合的最优选择之一,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活力。在当前,我们依然能够将传统建筑的符号加以加工改良,并应用于建筑的重要部位中,例如建筑的屋顶、房檐、入口以及楼梯间等等,并且能够准确、真实的反映出当前的建筑材料与技术等,这样的抽象手法在当代,既突出了建筑的时代潮流感又充分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深邃含义。

3.建筑造型中的传统元素表达

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为现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为当前我国设计师提供了多元的灵感。在当前建筑探索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过程当中,模仿传统建筑造型的形式仍然是一项行之有效并不落伍的设计手段。无论是模仿或是复古,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模仿并非代表着一味的遵循传统模式,而是要在继承传统形式的同时加以创新改良。在当前我国建筑造型设计当中,运用当代建筑原材料与技术模仿传统建筑造型形式,并结合建筑的功能性与艺术性,充分加以演绎与创造,从而形成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神形俱似的理想化效果。对于传统建筑的造型借鉴,还可以通过对传统建筑造型的结构要素进行抽象提炼组合,并运用现代形式充分加以体现,衍生出新的模式,这样的新模式极具时代特征,但是传统造型要素的影子却也清晰可辨,故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深深的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要素的。这样的手法是在引入类型学与城市设计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使用过程中要充分的联系传统要素抽象提炼的合理性与可识别性。而建筑细部,也就是建筑的整体当中细节连接部位的处理,从自古以来都是工匠对自我才华加以展现的部位。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当中所说的“山节藻悦”、“丹楹刻楠”等等细部是功能与形式上的充分融合、统一,也同样是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的深刻内涵核心,对于细节的重视也同样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传统。传统建筑当中的细节可同样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与理解方式,诉说着历史。在当前我国的建筑造型设计当中充分发掘探索传统以及现代的结合,可以借助对于传统建筑细部的引用并将现代与传统充分进行联系。在现代建筑造型设计中,我们能够使用非传统的手法对细节部位进行充分处理,以便在不熟悉的地方组合熟悉的传统细部,而运用传统的手法组合非传统的细部,从而让建筑细节部位的意义与传统充分达到统一的关联。

第4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运用、新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纵观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铁还是街道等建筑,艺术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包含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是艺术累积和创新思考的结合成果,所以,如需要传统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则需要将传统文化植入设计者的内心。设计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民族的、的、美学的、风俗习惯的一些生活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前卫的、科技的技术加以合理的分解、重构、加工、再创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同时,在现代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也是融古通今,人性关怀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实现。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下是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如果文化断绝,则民族会名存实亡。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的断层较大。例如,我国目前的老一代,虽然有不少老者掌握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老一代逐渐稀少;我国的中年一代目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地位,但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遭遇了我国文化缺失的那段时期,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缺乏全面且清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自出生时期,就已经处于文化断层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或者存在严重的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应渗透教育的方方面面。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学生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是经过考前的突击学习才被录取的,因此考生在进高校前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设计训练,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对设计缺乏概念。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绘画理念来引导学生设计,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时大多只能想到素描以及笔触等概念,整个思想被绘画观念限制住。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道教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尽管“设计”的概念传人中国的时间并非长久,但中国古代文化曾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起到增强学生设计理念的作用,能给予学生启示。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由于艺术中大部分的学习课程都是西方艺术教学,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不能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导致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年轻的高校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程度不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也不足够。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关传统文化较好的教学指导。一般意义上来讲,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如中国的艺术设计者设计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那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内心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设计、审美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美学知识文化等。

2.3高校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

现如今,我国大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被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在对艺术设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以至于缺乏创新性。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作品并深入理解,将其吸收后成为自己的艺术累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设计作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艺术作品含有的文化审美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创造性,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设计区别;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作为其文化累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富含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1)多媒体应用。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形、文字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形内涵与一些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予学生启迪。例如,使用富有寓意的荷花根据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特性,结合现代社会情况,设计出响应“反腐倡廉”的海报;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图形或者符号角度人手,为学生们讲解其构图的含义和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富有深度和寓意的符号或构图设计,并写出相关说明作为作业。

(2)实景教学。当学生和教师外出采风时,教师可以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如古代的房屋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特点以及其相关图形的寓意,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3)切入传统文化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所见到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总结出作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作品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想要整体提高中国设计水平,仅仅模仿是不足够的,这需要设计师在借鉴别人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

(1)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组织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思考,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主要分为: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鲜明的一些代表作品;详细介绍代表作的历史背景、地位、内涵等;鼓励学生按照某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图形或者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针对学生的创意,可给予学生评述,让学生对创作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导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规律,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以及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表现的相关题材。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如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因素;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市场效应;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教师给予其改进意见;教师提出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让学生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讨。最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2)课题形式。课题形式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设计课程的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对其进行创意思考;教师设计一个课题,然后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对其进行创意思考。课题形式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让学生自由的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拓展创造思维空间。

第5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一)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目前,艺术院校的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这里,以笔者对福建省5所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学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调查情况为例。此次调查表明,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仅停留在基本的文学知识层面上,对其中蕴含的思想精髓知之甚少。以此次调查中的有关“你对朱熹的了解程度”的问题为例,大部分的学生知道朱熹这个人是源于地缘上的优势,但仅有一部分学生知道朱熹主张的理学思想,更少的学生知道朱子理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问及“你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多少”问题时,大部分的同学知道节日的名称,对节日的时间和典故却知之不详。调查同时表明,艺术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准确,无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及当代所起的作用。在谈及“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看法”的问题时,有45.2%的学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落伍了,应该积极引进西方文化,理由是西方国家比中国更现代化。此外,本次调查同时发现,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在问及“中国传统文化对专业技能的帮助”问题时,有38.5%的学生选择了“没什么帮助”,42.1%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帮助”,仅有14.4%和5%的学生分别选择了“帮助较大”和“帮助很大”。(二)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分析造成艺术院校学生传统文化认知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历史和现实原因导致传统文化社会教育的边缘化。我国在反对外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极端否定。时期的“破四旧”更是将反对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学校教育无法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实质。改革开放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领域建设的局面在我国持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未得到根本的纠正。在传统文化社会教育边缘化的大环境下,市场经济的获利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德价值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学生对自身还不甚了解的传统文化产生了质疑甚至是否定。同时,某些文化传媒出于商业目的对历史进行随意的篡改和歪曲,加深了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错误认知。2.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导致传统文化导向的缺位。学校的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就业形势的影响和制约,艺术院校对学生的教育更多地放在了专业技能的提高上,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了文化课为专业课让位的现象。在艺术院校里,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极大。一些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了所谓的“现身说法”,割裂了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课无用的主张,学生中出现了“专业课是我最爱,文化课是我无奈”的论调,传统文化教育日益边缘化。3.多元文化冲击下导致文化归属感的淡薄。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西方文化正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我国的青年学生。从语言教育到、从文化资本到文化产品、从影视作品到洋人节日,西方国家正利用其现代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向我国青年灌输西方文化的价值理念,企图实现其文化全球化的目标。艺术院校学生具有较为感性的艺术特质,思维较活跃也相对独立,对新事物有较强的猎奇心理,判断事物的标准多从个人感觉而非理性的角度,表现出较为淡漠的政治意识。因此,在多元文化冲击下,艺术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和传统道德日益淡薄,出现了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对国家和民族认同感日益降低导致文化归属感的淡薄。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一层一层都是几千年积聚下来的经验性的东西,如果能用到现实的事情当中去,看来还是会发生积极作用的。这里边有许多我们特有的东西,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疑难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把这些特点用现代语言更明确地表达出来,让大家懂得,变成一个普遍的信息和共识。”[4]当前,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推动传统文化传承是艺术院校迫在眉睫的一项任务。

文化自觉:艺术院校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途径

对艺术院校学生而言,传统文化自觉意识意味着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分析、解决社会现象和人生问题,自觉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并将其作为自身践履的标准。传统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充分了解、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因此,艺术院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应首先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开始,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形成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一)坚持辩证的传统文化传承原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文化始终是精华和糟粕同时并存,良莠间杂的。当下,应如何看待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无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7]。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8]。我们要引导学生以辩证理性的态度,“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9]。正确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学生而言,还包括教师。它要求艺术院校的教育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传统文化要有辩证、理性的认识,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才能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传统文化进而产生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这是关系到传统文化向下一代社会成员传承的重要问题。(二)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介绍并不系统,还处在任课教师自行摸索授课阶段。艺术院校可以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艺术类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参考其他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做法的基础上,开展具有艺术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确立适合校情学情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方面,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程》、《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国传统经典文献的必修课程和《中国音乐鉴赏》、《古代名著导读》、《古典舞蹈赏析》、《中国古代建筑》、《书法艺术》等选修课程,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各学科的教学,使艺术类学生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传统文化艺术修养。北京大学李零教授近年来在北大中文系开设《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易经》等选修课,效果很好,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另一方面,在通识教育课程(即文化课)模块的教学中适当加入介绍性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同时,通过定期开设一些传统文化相关讲座,扩大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此外,教育者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通相关的网站和论坛,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堂延伸到虚拟空间,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三)创新传统文化教学模式,建立文化课理论教学、专业课技能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模式当前,一些高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热”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创新传统的文化教学模式,改变一味的单纯讲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因此,艺术院校的传统文化教学可以同其专业特色紧密结合,形成文化课理论教学、专业课技能教学、学生实践活动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和学生实际需求,一起精心设计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题内容。这些精心设计后的传统文化教育专题,经过文化课教师的介绍性课程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层面的了解,再经过专业课教师的专业艺术演绎使学生获得身心方面的感受,最后安排与教育专题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切身实际的体验,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专题的内容讲深、讲透,也容易激发艺术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和兴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将其单独拆分成独立的单元来完成。教育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做出合理的安排。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育者应尽可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为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意识不能凭空产生,它只能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来形成与增强。(四)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自觉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艺术院校的性质决定了专业课教师与学生间建立的亲密信任关系是文化课教师望尘莫及的。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因此,要有效地培养艺术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必须调动专业课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加入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中。其次,针对当前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大多未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教师应加强定期培训,通过各种进修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敏感度和了解度,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推动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艺术院校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从学校矗立的有着厚重历史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到宣传橱窗上的一个传统文化符号的装饰,从介绍古人事迹的文化长廊到中国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这些富含着中国古老文化气息的校园景观在校园里播放的古曲声中显得更为厚重,让感性的艺术类学生为之触动,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软环境的滋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程度。

小结

第6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周杰伦,歌曲叙事意象,叙事主题,叙事语言

 

长期以来,流行音乐作为一种稍纵即逝的快餐式文化,难有深刻的内涵,所以它在音乐领域并不曾受到专家学者们的重视。但是,它作为当代最为普遍流行的音乐形式,为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朋友所追捧,对社会的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因此,当下流行乐坛以周杰伦为代表的一批歌手掀起的“中国风”对寻找、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流行音乐作为回归传统文化的力量在两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是以流行音乐作为工具,用它的创作与传播对背离传统文化而产生的种种不良社会现象与文化现状提出抗议,另一是某些音乐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展现,通过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魅力赢得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度认同、热爱与追随。从叙事的观点来分析周杰伦所演唱歌曲,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歌曲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非常注重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叙事意象

意象作为一个生命力极强的诗学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周杰伦演唱的歌曲中跳动着多个鲜活的自然意象(、稻香、芭蕉等)和蕴含丰厚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炊烟、阁楼等)。

以《青花瓷》为例,瓷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使西方认识中国的一个特殊名词。它凝聚了中华民族工艺、书法、绘画的精髓。青花瓷以其稳定的色泽,明净素雅的画面成为瓷器中的珍品。歌曲中的青花、檀香、烟雨、锦鲤、汉隶、宋体等对青花瓷的描绘完全展现出了青瓷洗尽铅华、古朴典雅的那种“自顾自美丽”。再加上古筝叮咚,牙板清扬,琵琶淙淙和周杰伦柔情而古朴的唱腔,构成了一阕佳作。

《东风破》中孤灯、圆月、烛火、酒、水东流、古道、荒烟等意象音乐论文,很容易令人想起《相见欢》或《天净沙秋思》等诗词,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深化了歌曲的内涵,而且重复渲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上海一九四三》中泛黄的春联、黑白照片、雕花的门窗、斑驳的砖墙、豆瓣酱、旧皮箱等都是显明的传统文化意象,它们能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因为大家都有过相似的经历或有相同的文化浸润。 二、叙事主题

对于文艺作品的主题,当前人们比较通行的一种看法是,它属于文艺作品的深层意蕴,它常常透过形象、意境而表达出包含某种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从具体作品来看,周杰伦的歌曲数量庞大,主题多样,但从众多而多样的歌曲中,我们可以发现他所演唱的歌曲主题大多不离传统文化。

爱国主题是周杰伦歌曲的第一大主题。广为传唱的《蜗牛》于2006年被上海市教委列入《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100首》的推荐目录论文开题报告。《本草纲目》迫不及待地要向国外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他说我们民族曾经创下了古文明,因此要“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希望“华佗再世”,医治“崇洋媚外的病症”,并且要把我们的中华文化传播出去,甚至还要让“外邦学汉字”。《双截棍》一歌中以武林绝技将“东亚病夫的招牌”“一脚踢开”,歌中的“仁者无敌”、“一身正气”既是中华武术的精髓也是中国人立身与处世的根本所在。《龙拳》豪情万丈的宣告: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等待英雄/我就是那条龙!这里的叙事者是一个自信、骄傲以及充满尊严的中国英雄。

“百行孝为先”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爷爷泡的茶》讲爷爷在主人公小时候泡茶的生活情节,那就是家的味道。《外婆》告诫当今的人们孝顺长辈不但要给予物质上的赡养,还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听妈妈的话》通过与童年时自己的对话教育现在的孩子要爱自己的妈妈,要听妈妈的话,让她少操心。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生活与工作节奏加剧,人们充满焦虑,再加天灾人祸不断,很多人陷在了困难的负面情绪中,针对这样的现实,《稻香》表达了对单纯、原始生活的向往,其中虫鸣鸟叫的乡村能够使人想起庄子的文化,它的主题是什么?知足。而“知足常乐”也是被当下人们所遗忘了的一种可贵的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周杰伦的歌曲中大部分常常表现出对过去世界深情的留恋,时间在他的歌曲中成了一个能指的符号,过去是充满意义与价值理想、美好的所在地。

三、叙事语言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当下流行音乐的歌词以直截了当为风尚,浅白易懂到无味地步。而周杰伦的歌曲语言却能以中诗的委婉胜,这在于它的叙事不但十分注重琢词炼字,而且大量出现传统文学中常见的比喻、拟人、引用、通感、用典等叙事手法,使作品体现出了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脉相承的风格与神韵。“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台》)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的黄”与“笑容的黄”一起呈现音乐论文,使人感到曾经温暖甜美的笑容已逐渐淡离远去,令人无限伤感。同时,这句又令人想起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的名句,真是更添思念哀伤之情。“只恋你化身的蝶”(《发如雪》)用的是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化蝶”的典,《发如雪》歌题本身对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转化,《《四面楚歌》歌题用是项羽的历史典故,这些切题达意,浑然天成的用典或转化以古喻今,使歌曲显得古朴而文采斐然,体现出以少胜多的简约美,还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根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表达着文化,可以说,语言能够反应一个人特性,包含着一个人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与反映着人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与态度。

结语:周杰伦的歌曲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们所喜爱的原因究竟何在?用精致的笔触、流畅的叙事营造出古典诗词般的意境,体现中国特有的文化色彩,可以说是周杰伦歌曲的制胜法宝。同时,通过周杰伦的歌曲流行,又为传统文化在当下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第7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成都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摘 要】当今城市化建设为人们提供优质便利的生活条件,与此同时,过度的拆迁改造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环境与特色。传承已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也在城市化脚步中慢慢消失。一条小巷的旧貌新颜正是城市变迁的缩影。本文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总结,该项目通过纪录片的方式展现成都宽窄巷子的前世今生,通过建筑、风俗、饮食等方面的调研希冀唤起大众的共鸣,进而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保护。

关键词 城市化;传统文化;宽窄巷子

基金项目:本文为成都大学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与拯救”(201411079007)结题成果之一。

1 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

成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在国家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物质及非物质的文化渐渐消失。修建高楼大厦,完善城市交通,虽然给予了人们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也带走了一些本应被保护的东西。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现代化建设的高效与便捷,一方面也在努力寻找古朴安逸的生活状态。

宽窄巷子是成都保留较为完整的清朝街道,是北方胡同文化在南方的遗存,这里既是老成都的缩影,也是新成都的写照。2003年,宽窄巷子进行的全面的改造。转眼十余载,如今的宽窄巷子已成为新成都的名片之一。笔者置身其中,眼前依稀看到若干年前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军队的将士,杂货铺的老板,摆龙门的茶客…华灯初上,走在古香古色的街道上,霓虹闪烁,灯红酒绿,现代音乐从不同的店铺传出,传统川剧、金属摇滚、清新民谣…混杂其间,恍如梦境。现代商业的发展让宽窄巷子已然失去了曾经的味道。

2 “城市化”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

长久以来,人们对“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误区。有人认为,守旧过时的传统文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互相矛盾,两者只能取其一,要么革新所谓的“传统文化”,要么就从此固步自封、不再创新。这种看法是极端狭隘的。在创建现代化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我们不能丢弃在此生孕育千百载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屹立五千年,并且还在持续地飞速发展,最本质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做支撑。正是在这些充满了大智慧的文化润泽下,中华儿女才一代又一代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奇迹。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过去相对落后的生活条件和方式已经跟不上高速发展的脚步,城市化进程也是必然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全盘摒弃所谓的“旧文化”。相反,伟大而智慧的中华民族拥有精巧的造物工艺,独到的处世思想,数不清的文化瑰宝。因为城市化进程,将这些沉淀了数千年的大智慧深埋在钢筋水泥之下,固然是不可取的。

3 用纪录片的光,照出成都的影子

纪录片来源于真实,能直观展现现实生活并引起观众思考。通过影像、图片、文字、声音等综合视听手段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纪录片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方式,便于传播与保存。纪录片《宽窄新说》以宽窄巷子为出发点,通过外省大学生的视角,走访老成都的文化学者,新城市移民等,从被访者的口述中描绘出一个别样的宽窄巷子。该纪录片涉及成都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消失与拯救,通过被访者娓娓道来的小巷故事,展现宽窄巷子的历史变迁,从小巷进而辐射到一条街,一片地区,一座城市。纪录片旨在引起观众共鸣,深入地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怀念、对当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中,已成立了专业的保护机构和相关的保护体系。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场所正逐步健全。纪录片作为试听媒介打破了常规的传播思路,让我们更灵活有效地进行项目实践和宣传推广。虽然当下纪录片的地位略显小众,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已具有广泛关注度。通过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究,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的留存,旨在引起更多人反思当下的发展现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产生共鸣。

4 传统文化亟需拯救与保护

纪录片中,老字号饭馆的老板向我们讲述了他在这里生活的20年间目睹宽窄巷子点点滴滴的变化;建筑学者带领我们走街串巷去寻找遗留在角落中的蓉城味道;文化大家回忆自己儿时的少城,将我们想象中的锦官城勾勒得活灵活现…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眼前逐渐展现出旧时宽窄巷的图景,那时的生活气息,那时的文化潮流,那时的魅力成都。

《宽窄新说》在制作过程中一直努力在寻找那些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痕迹,遗憾的是,我们团队的力量还比较微小。放眼望去,浓雾笼罩下的是车水马龙、灯红酒绿、高楼耸立的钢铁丛林。我们未曾真正目睹过“天府之国”的魅力。“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乡愁理念,将历史与人文作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纳入其中,确保人们能带着‘传统’进入‘现代’,而不是怀着割断乡愁的遗憾入住水泥森林,从而成功跨越‘城镇化是埋葬乡愁的坟墓’的陷阱。”城市化改造使得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但无奈的是,人们已经不能分辨自己的家乡到底和别的地域有什么不同,城市慢慢失去了原有的脾气与秉性。

笔者认为,“城市化”的发展举措,重点应是“改造”而不是“重建”,“维护”而不是“推到”。我们每个人也应当是其中的一员,在建设中尊重传统文化,让城市存有历史的厚重底蕴和地域特色,减少因为商业利益发生的大规模拆迁重建,这样做不仅仅是出于我们每个人的人文情怀,也是对前人智慧的尊重,同时也是对历史的保护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移风易俗的问题’,民俗的变迁需要具体的策略、方法。其中,行政力量的介入是不可避免地一个因素。”加强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监督与管理,是让这座充满回忆与过往的都城不失本色的重要举措。

笔者借纪录片《宽窄新说》找寻老成都的影子,唤起更多人的记忆和共鸣,使其关注到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在我们家园的建设中,让成都就是成都的样子,让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全书.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与传承好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4-07-14.

[2]刘维维.城市化进程不能丢掉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11-24.

第8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设计发展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设计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但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人们更加注重设计的文化底蕴,因此,对设计的深层次设计内涵和文化品位有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如今多元化的发展,我们必须把现代平面设计和传统的特色魅力相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设计风格。通过对传统文化因素和如今独特视觉设计的研究,来探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以及挖掘在设计师想要表达的理念是否能融合现代平面设计以及传统文化元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图案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图案”是个外来词,首先最早进入人们眼帘的是在日本。图案本身就是具有装饰和修饰能力的,既能美化设计艺术,又能从图案感受到不同图案带来的人文气息。而中国传统图案主要是指民间艺术中的吉祥图案,吉祥图案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眼中的艺术瑰宝,因为这些图案都是在这些劳动人民的生活中不断创新并赋予很深层意义的产物,并且通过是过去人们的传承和不断的改变和完善而慢慢发展起来的民间艺术,它向人们传达出了对幸福、吉祥的向往。吉祥图案主要是利用象征、谐音等表现手法来赋予图像新的含义,比如用蝙蝠、梅花鹿、桃子来象征“福禄寿”的含义,而青蛙多用来表示多子多孙。如果将这些传统图形应用到我们的平面设计中,一定会创造出很多具有非常浓厚人文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作品。上海老凤祥金店的标志就是采用传统图形中的凤凰形象,并将其做了适当的修改,包含着富贵的寓意、代表着飞黄腾达、好运连连。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图形应用到平面设计之中,不仅提高了老凤祥金店的在群众心中的品牌形象,还拉近了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使整个品牌更有传统文化艺术感,使我们在这个标志中感受到传统文化赋予物品的更深一层含义。

二、中国传统文字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部分,它的历史发展过程非常漫长,并且在中国不同时期反映着不同的文化状况,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给人以不同的艺术享受。平面设计主要还是以图形和文字为主要元素,而文字是一种与其它因素有着根本的区别,是有着非常着能给人以巨大生命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它不仅仅只是能传递和交换信息,还能美化装饰并且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在设计中能运用到中国文字这种创新的手法是有利于改变人们对平面设计那种表面层次看法的。

汉字最初是起源于文字象形文字,所以它既可以称之为文字也可以被叫做图形。在现代的艺术设计领域中,文字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非常重要元素之一,也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汉字是一种传播给群众信息主题内容的传达媒介,能让人们快递接收到信息,并及时反映。同时文字不仅仅有叙事功能,也是非常及其具有情趣意味的,并且还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平面设计师完全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对汉字进行翻新创作,赋予字形新的含义。

其中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国文字的一种书写形式,更是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的书法字体包括隶书、草书、楷书等,由于人们对传统书法有着强大的接受力和较高的欣赏力,所以书法更是已经成为了平面设计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元素,只要是恰当地使用书法,就能更容易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三、传统民族色彩在平民设计中的应用

第9篇: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范文

摘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和尊重,传统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 教育

引言

1.在一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按重视程度给传统节日排序的题,大部分学生按照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的顺序排序。端午竟成了学生眼中相对不受重视的传统节日,而将圣诞节和端午节相比,一些学生更喜欢圣诞节。今天,部分年轻人不重视传统节日而喜欢过洋节,不重视传统手工艺而崇尚西方的科技产品。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笔者每每看到这样的现象或听到这样的报道便很揪心。笔者不愿看到漠视乃至忽视传统文化艺术的现象愈演愈烈,不希望传统文化艺术只能成为人们脑海里的模糊记忆,而人们徒留悲叹和深深的惋惜。笔者希望尽最大的努力通过美术课的教学传递重视传统文化的信息,感染、影响学生,让他们在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道路上有所作为。

2.笔者认为,重视传统文化艺术应该从学校、从课堂抓起,让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识,尊重、呵护传统文化艺术。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应仅仅照本宣科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应该有所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华被尘封在角落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人更看重的是效率、品牌、时尚。而传统文化艺术很古朴、很稚拙、很耐人寻味,它才是真正的中国味道,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笔者认为,教育者有必要在课堂上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课本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在长期耳濡目染的学习环境中提升品德修养,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何在学校美术教学中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笔者的看法如下:

一、在教师队伍中提倡再学习的必要性

现在一些教师从教后在具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已无心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的学识,更谈不上在教学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再加上本身对传统文化不够重视,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代表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所以必须加强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再学习。现在很多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痴迷于中国的京剧、武术、书画、皮影、剪纸等文化艺术。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技进乎道,对于教师来说,技就是教学技能,而道就是文化,教师的教学必须以文化为基础。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其才能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

二、在教学过程中让传统文化艺术与教材相结合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如,在建筑中我们看到故宫的布局严谨、左右对称、色彩绚丽、庄严神圣、前朝后寝等,处处体现了天子的威严和皇权的至高无上。还有民居,如北京四合院,通过体量、布局、空间、色彩等体现了自然、等级、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比。而西方人在建筑中更多体现的是人定胜天,征服自然,具体表现有修剪得非常整齐、壮观的树木苗圃以及高耸入云的尖顶等,严谨的计算和度量也体现出他们严谨的思维与科学观念。这就是东西方人的思维差异。教师在关于建筑的课堂上向学生讲解这些内容,既让学生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及其对建筑的影响,又能深刻剖析教材、拓宽教材的知识面。

三、教材与本土文化相结合

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每周必须上一堂书法课,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文字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中国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亦是我国古今教育的要科之一。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要重视对书法的教学。

一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了解五千年的汉字文化,并通过解释一些汉字的渊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