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口腔的养生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老年人;营养不良;原因;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往往存在重经济轻养生的理念,导致其饮食节奏加快、精神紧绷;尤其是老年人,与儿女存在观念差异,导致独居的老人越开越多;同时老年人受到营养知识、经济收入、精神方面的影响,导致食欲不振;甚至很多的老年人,一日三餐离不开肉类,不仅造成营养失衡,也给肝肾造成一定的负担,引起疾 病[2]。对此加强老年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提高老年人的养生理念,是解决老年人营养不良的最好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对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有营养不良情况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5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在60~96岁,平均年龄为81.2岁;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为35例,轻度营养不量的患者为65例。
1.2方法 对100例患有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社会情况、生理状况、疾病服用药物情况、饮食、精神、痒营养知识情况,并进行记录和统计。
2 结果
100例营养不良老年患者,因为收入经济限制,导致营养不良的人数为5例;口腔、腿脚等生理问题导致营养不良的人数为18例;药性原因为20例;饮食导致的为19例,精神方面导致的为23例;缺乏营养知识导致的占15例,在药用用因素、饮食习惯、精神因素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
3 讨论
3.1产生老年营养不良的原因
3.1.1社会因素 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与社会阶层,对于其营养的摄入情况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在乡镇居住的老年人,饮食不仅不规律[1],且摄入食物的种类单调;受节约观念的影响,存在上顿剩菜下顿接着吃的习惯,对此对于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3.1.2生理因素 随着人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不断的下降,尤其是在老年人口腔牙齿、味觉、活动等方面的体现最为明显,同时老年人口腔问题,导致其食物咀嚼困难,极大的降低了老年人饮食的兴趣;反之老年人咀嚼次数降低,也会导致吞咽能力的降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身体健康。
3.1.3药用因素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不断的下降,营养吸收的质量也呈下降的趋势;营养不良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产生一系列的疾病;同时老年人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像降血压等药物,会使老年人出现呕吐、食欲症状;消炎药服用会使导致胃粘膜破损等情况,严重的影响老年人的食欲和营养的吸收。
3.1.4饮食因素 按照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中的规定、谷类、薯类、水果、肉类、奶类等食物应当摄入均匀,才能更好的促进营养的吸收[1],以及免疫力的提高;但是目前肉类对于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饮食习惯;同样谷类、水果、奶类等种类的事物摄入,严重的不均衡;通过不完善统计,将近有一半的老年人,并没有吃豆制品、喝牛奶的习惯,导致蛋白质严重的缺失,能量供给不够。
3.1.5心理因素 尤其是独居老人,或是经济限制的家庭,随着社会交际往来的减少,内心变得的封闭、焦虑和悲伤;长时间会引起老年人出现抑郁[2]、恐惧、焦躁的心理,以及精神状态;使得老年消化功能严重的下降,不仅饮食不规律,食物的摄入量减少,同时偏食情况严重。
3.1.6营养知识因素 老年人对于中医养生知识掌握的情 况[2],或是关注度不够,都会导致营养失衡,导致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同时照顾老年人的家属、医护人员缺乏老年人营养知识,也会导致其营养不良的情况,使其疾病恢复缓慢。并且我国从事老年人临床营养护理工作的专业医学人员非常少,导致老年营养不良情况得不到重视,加剧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发展。
3.2改善的对策
3.2.1老年人以及家属,应当具有定期体检和检查的习 惯[1];增加对于老年人的沟通和照顾,对于老年人生理问题,及时就医解决口腔的问题,补齐牙齿,增加老年人食物咀嚼的能力。在饮食方面,尽量选择要营养、易吸收的食物,老年人在饮食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到食物营养摄取均衡,根据规定的摄入量进行食物消费,同时注重多以植物类食物为主。
3.2.2对于药物的使用,按照的医生嘱咐用药,避免自己加大药量等不科学的用药方式,加强对于自身的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最好是结合一些微量元素同时服用。同时专业的老年人营养支持的医护人员,除了对于其自身或是家属的营养知识外,还要多嘱咐和纠正一些错误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利用网站、会议等形式进行知识教育;这就需要医护人员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达到知识传播和监督的作用。
3.2.3增加老年人的活动量,可以在小区举办老年人活动项目,增加老年人的活动量、心理良好状态。同时家人也可以带领老人多参加一些营养知识竞赛,在增加自身营养知识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精神境界,避免老年人因为孤独而出现食欲不振等情况的出现,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2]。
综上所述,通过对于老年营养不良产生原因及对策的分析,发现老年人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社会因素、生理因素、药用因素、饮食习惯、精神因素与营养知识缺乏几种原因占大多数;随着我国老龄化情况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老年人营养不良情况的改善、营养不良与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3],这会严重的阻碍老龄化社会问题的解决。对此国家应当重视的老年人营养膳食健康相关专业医护人员的培养[3],增加对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关注;从而更好的保证老年人的营养吸收均衡,为家庭、医疗机构减轻经济的负担。
参考文献:
[1]王若蛟.温州市养老院老年人健康与营养状况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
调摄精神情志
养生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平和,才能心平气和地在学习养生知识的过程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中医传统养生倡导人们在神志养生和情志养生两方面上弄懂养生的要意。
神志养生,是指通过内心世界的自我调节,保持心态平和,使之健康长寿的方法。通过少私寡欲、知足常乐、心胸豁达、多行善事等四个方面逐步掌握神志养生。少私寡欲指人活一世,切不可贪念过重,对不可求之物充满太大的欲望,往往造成人欲望过多,压力过重,这是百病的起源。情志养生往往通过对外界客观环境的情绪反映的自我调节来转变自己的错误思维方式,将心情调节到最佳状态,使之健康的方法。无论神志养生还是情志养生,关键是调整心态,营造好心情。古语讲贪心不足蛇吞象,贪欲往往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现代有学者认为,淡泊养生也属道教养生的组成部分。诸葛亮《戒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淡泊明志”指人只有将各种名利淡泊们才能领略到然生的各种志趣。“宁静志远”意思是心灵的宁静可以让人胸襟开阔,潜心修炼,达到物我两忘的“空灵”境界。人们应该领悟到,生来赤条条,本来无一物,最终也会什么也不带走的离开,所以不要执着的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导致自己沉浸于各种名利中越陷越深。生要活得潇洒自在,不追逐名利,不为物欲所累;老了应坦荡地回归自然。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把万事万物放得开,放弃执着的追逐,无忧生忧死之虑。唐代名医孙思邈极注重修心养性,他将人体的精、气、神喻为灯油,人的生命犹如灯光。若灯芯用大炷,油易尽,灯易灭,若灯芯用小炷,则油有余,灯难熄。生命如灯,精、气、神是“生命之油”,只要注重修心养性,淡泊处世,顺其自然,“生命之油”便消耗得慢,生命自可延长。人生旅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应在顺境时保持平和心,逆境时注重平常心。顺境时,能保持心态平和,不骄不躁,不执著追逐,收放自如;逆境时,能保持心态乐观,不妒不嫉,不执意追求,做到笑看云卷云舒,这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淡泊集气质、修养、智慧、境界于一体,须自我修炼,去除一切私心杂念,返朴归真,简朴、淡泊、宁静,不被物欲所累,撇开私心杂念,一切从心灵修养的高度出发,活出生命的价值,是自己的人生得到升华。《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了精神情志的变化与人体的生理、病理都有密切联系,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对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和防止疾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调节饮食、劳逸适度
日常的起居,对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衷也。”说明如果生活没有一定规律,饮食劳逸失常,就会削弱机体抵机抗力而容易发病。饮食是滋养脏腑的源泉,但要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偏食等现象,要寒温适宜和饥饱适宜。五谷养五脏,如饮食失节,气血生化不足,而致气血虚弱,五脏失养,甚则损伤,疾病由此而生。
首先,饮食三餐要有规律,少吃零食。有规律,才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如果饮食无规律,想吃就吃,一方面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同时会引起脾胃消化液的分泌紊乱,长久下去,消化液的分泌必然失调,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会降低。
其次,饮食不能吃得过饱。吃的太多,会加重脾胃负担,若脾胃长期超负荷工作而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正常的功能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吃得太多,易使胃肠过于膨胀,胃壁变薄,加之胃中食物过多,必然会刺激胃酸的过量分泌,易导致胃黏膜屏障的破坏而引起胃溃疡。古代的医学家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皇帝内经・素问》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痢疾)”。唐代孙思邈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诫道:“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中医认为,“中满不消,而脾胃大伤矣”。
最后,饮食不可过速。吃的太快,大的食物团块没来得及嚼碎就被吞下,一方面会降低口腔唾液淀粉酶的作用,间接地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同时,大的食物团块有可能会卡在消化道内生理狭窄的地方造成急性梗阻,同时也会直接加重脾胃负担,而且因为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大大减少,从而严重降低了食物的吸收率,直接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体营养不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医说》中说:“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
饮食养生中,纵观古今养生家地经验,重要的都在于养脾胃,因为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则五谷精气的运化就会顺畅自然,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就能很好的营养五脏六腑,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就能正常,若暴饮暴食或偏食五味,不但不能为机体提供营养,还会造成伤害,使气血生化乏源,五脏六腑因得不到营养而导致抵抗力低下而发病。
关键词:菌斑控制;漱口;剔牙;刷牙
中图分类号:R24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4-0769-03
现代牙周病学认为,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发生的始动因子,所以通过适当的口腔卫生措施和用具来控制菌斑是牙周病的预防保健及治疗中的重要一环。菌斑控制(plaque control)指的是日常清除牙菌斑并防止其在牙面及邻近牙龈表面上的继续形成,是治疗和预防牙周疾病的重要方法,是保持牙周组织健康必不可少的措施[1]。
在我国的古代典籍及医学著述中有许多关于菌斑控制措施的记载,无论这些措施的原始出发点是基于对美观、礼仪、教规的要求,还是真正出于对口腔保健的认知,但殊途同归,都对我国菌斑控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漱口 漱口液及漱口方式的发展
虽然按现代牙周病学的观点,单纯的漱口并不能消除菌斑,但它对保持口腔卫生、延缓菌斑的形成有积极的意义[1]。
我国最早见诸于文字的有关漱口的描述是《礼记•内则》中的“鸡初鸣,成盥漱”[2]。目前较普遍地认为《礼记》中的篇章大多数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已提倡早起用盐水漱口。
除了用盐水外,其它的漱口剂还有酒、茶、温水等。如《礼记•曲礼上》中的“主人未辩,客不虚口”[2],唐孔颖达疏曰:“虚口谓食毕饮酒荡口,使清洁及安食也”。苏轼在《漱茶说》(1083年)谈到了浓茶漱口:“每食已,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自和。凡肉之在齿间者,得茶浸漱之,乃消缩不觉脱去,不烦挑剔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蠹病自已。”[3]据现代药理分析,茶叶中含有茶单宁和少量的氟化合物,有抗菌、防龋的作用。说明古代主张用浓茶漱口来进行口腔保健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1330年)中提到:“凡食讫温水漱口,令人无刺激口臭。”[4]
从汉代开始,人们对口腔不洁与口齿疾病的关系已有所认识,并有用漱口治疗口腔疾患的记载。《史记•仓公列传》记载了一则西汉名医淳于意(公元前205年-前150年)治疗龋齿的病例,提到其病因为“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并提到了治疗方法,“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5],这也是我国最早用中药汤剂漱口治疗口腔疾患的记载。南宋张杲《医说》(1189年)中还有用盐水漱口治疗牙齿出血的记载[6],并引东汉《金丹全书》云:“凡一日饮食之毒,积于齿缝,当于每夜刷洗,则垢污尽去,齿自不坏。”同时书中还提到“今人漱齿,每以早晨,是倒置也。……故云:晨漱不如夜漱,此善于养齿者。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斯存养之功可见矣。”[7]不仅认识到了饭后漱口的重要性,还认识到了睡前漱口比晨起漱口对护齿更为有效,这也符合现代口腔卫生概念。我国最早的漱口画面见于敦煌莫高窟第159窟南壁《弥勒经变》,此窟建于中唐吐蕃时期(781-847年),图中可见受戒者左手持净瓶,瓶口对嘴,仰面朝天,正在进行漱口的姿势[8]。
2剔牙及其用具的发展
关于口腔卫生,除强调漱口等外,我国很早就有剔除齿缝间食物残渣的习惯,牙签的使用可以追溯到穴居人时代,也可能牙签的历史更为古老[9],可以想见,当牙齿缝中嵌入食物残屑后,人们会随手找根小竹丝或细木条把它剔除,随着剔牙成为经常性的需要时,作为常备用具的牙签便应运而生了。
《礼记•曲礼上》提到“(与人共食时)毋刺齿”[2],意思是在进食时要注意礼节,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剔牙齿。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剔牙的文字描述。
而牙签的文字记载始见于西晋。晋代陆云(262-303年)在致其兄陆机的《与兄平原书》中有“一日案行,并视曹公器物,……疏枇、剔齿、纤皆在”之语:在另一封《与兄平原书》中则说:“近日复案行曹公器物,取其剔齿一个,今以送兄。”“”,通签,“剔齿”,即剔齿签。晋代的这一剔齿签制法虽不知其详,但从“今以送兄”一句可看出,此剔齿签不是用后就扔的那一种,而是金属(或就是黄金)制品,属罕见之物[10]。1976年,江西省南昌市发掘了汉代三国东吴时代赤乌元年(238年)的高荣墓葬。其中有一个金制的长24.5cm的龙形器物。龙的口腔内突出长舌,舌背呈勺形,构成耳挖。尾部呈尖形,经考证认为此系墓主人生前用来剔除齿间食物残渣的口腔清扫用具,这是我国最早的牙签实物[11]。可反复使用的牙签不符合卫生,且用金银打造者,亦非一般人用得起。所以古代多用的是柳木材料制成的牙签,因为柳木“柔不伤齿”,故牙签又名柳杖。清人高静亭《正音撮要》释云:“柳杖,柳木牙签。”清代王之春《椒生随笔》卷三载苏州有一对老夫妇,“削柳木为剔牙签,以此致小康”[12],这表明牙签在当时的消耗量已经非常可观。
此外,从陆云的这两封书信看来,牙签较早的名称叫剔齿或剔齿签。这一称谓一直延用至元代,元代赵孟《松雪斋文集•卷五•老态》诗有“食肉先寻剔齿签”句,意为怕吃肉会嵌入牙间隙,要事先备好剔齿签。此外还出现了剔牙杖、牙杖、柳杖等称呼。
3刷牙及其用具的发展
现代牙周病学观点认为刷牙是自我清除菌斑的最有效的措施。我国刷牙的发展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并且与外来的佛教文化有过密切的联系,最初可能是伴随佛教在东汉由印度传入的[13]。
在原始佛教时期,出家人用杨枝(也叫齿木)来清洁口腔,杨枝是比丘所应该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佛教使用杨枝的缘起在《五分律》卷二十六中有记载,一些比丘口气臭秽,在与上座讲话时,上座厌恶他的口臭,所以这些比丘将这种苦恼告诉给佛陀,佛陀于是指点比丘应该嚼杨枝,并且说明嚼杨枝有使口气不臭等五种功德。我国最早使用杨枝的文字记载见于东汉时期安世高在公元148-170年间翻译的《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书里提到,信徒在沐浴卫生时“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其中第六物便是“杨枝”,谓其可“除垢秽”,使“口齿香好,方白齐平”。但书中未详细说明杨枝的用法。我国关于揩齿的文字记录,首见于南北朝梁刘峻(462-521年)撰《类苑》一书所载的《西岳华山碑载治口齿乌髭歌》,但这里未提及揩齿的用具。唐代义净法师(635-713年)撰《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中则对齿木的刷法作了详尽的描述:“每日旦朝,须嚼齿木,揩齿刮舌,务令如法。……(齿木)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用罢擘破,屈而刮舌。或可别用铜铁作刮舌之篦,或取竹木薄片如小指面许,一头纤细以剔断牙,屈而刮舌,勿令伤损。”[14]由义净的记载可以看出,齿木的用法是先“嚼”,并指出“其木条以苦涩辛辣者为佳”,按现代牙周病学的观点,这些汁液具有收敛剂的作用,对牙龈炎症的消退有辅助作用。然后是“刷”,“少壮者任取(齿木)嚼之,耆宿者乃椎头使碎”,意即把齿木一头嚼扁或敲扁后,露出絮状纤维,呈扫帚状,用以刷牙,这就是现代牙刷的雏形。按现代牙周病学的观点,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而牙菌斑生物膜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所以用齿木刷牙方法的出现在口腔卫生保健方面较前期的漱口和剔齿有了质的进步。最后是“刮舌”,把齿木撕开,曲成弯月形状,刮除舌垢,以去除“牙中食在舌上腻存”。现代牙周病学观点认为,正确地刷舌可以减少舌面菌斑并大幅度降低口腔中的挥发性硫化物,对牙周病及口臭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15]。同时,《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还对“齿木”的取材及制备做了详尽的说明:“齿木者,梵云‘惮哆家瑟诧’。‘惮哆’译之为齿,‘家瑟诧’即是其木。长十二指,短不减八指,大如小指。……或可大木破用,或可小条截为。近山庄者,则柞条、葛蔓为先。处平畴者,乃楮、桃、槐、柳随意预收。备拟无令阙乏。”由此可见,杨枝是齿木,而齿木并不单指杨枝。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还提到了用齿木去除牙结石,“牙齿根宿秽,积久成坚。刮之令尽,苦荡净漱,更不腐败。”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机械清除牙结石的描述。更精确的关于去除牙结石的记录见于数十年后王焘在752年编撰的《外台秘要》[16]。《南海寄归内法传》虽是义净历访印度及南海诸国之时,详细观察记录的各地见闻、戒律之实情,以及寺院中生活方式,其目的是给予当时持戒修行者以借鉴反省的作用,书中所载内容当时在我国可能并没有完全得以开展。但毋庸质疑的是,这些记述对我国的菌斑控制措施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说明佛教文化的传播,在中西医学的交流以及卫生知识的普及方面曾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敦煌莫高窟的第159窟南壁《弥勒经变》中画有一幅揩齿图,一僧人左手持净瓶,以右手食指揩齿。此图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揩齿画面。在莫高窟的晚唐第196窟(建于892-893年)西壁的《劳度叉斗圣变》中,则绘有劳度叉左手持净瓶,右手拿齿木刷牙图[8]。这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的最早的使用齿木揩齿画面。
揩齿的方法,除了用手指以及杨枝等齿木,在唐代还有专门的“揩齿布”,法门寺唐塔地宫内出土的《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简称《法门寺物帐碑》,874年)中有“揩齿布一百条”的记载[17]。
最早的植毛牙刷的实物见于1953年发掘的辽宁大营子村驸马卫国王墓,该墓葬时间为辽应历九年(959年),从随葬品中发现了两把骨制的牙刷柄,同出于一个白瓷盆中,瓮内还放有鎏金龙纹的银碗,盆、碗、牙刷柄同出一起。牙刷头部呈扁平长方形,有8个植毛孔,分两排,孔部上下相通,每两孔间的距离相等,虽因年代久远,牙刷头部所植毛束已消失,但仍可以看出植毛的痕迹。牙刷柄呈细圆柱状,整个牙刷的制法、形状与现代的标准牙刷很相似[18]。这种牙刷后来在辽宁、吉林、河南、江苏的宋辽金元的墓葬中时有零星的发现。到了宋代,我国有了植毛牙刷的文字记载。温革(1006-1076年)撰《琐碎录》记有刷牙皆是马尾为之,这就是植以马尾的牙刷。1223年日本高僧道元禅师到中国的各山寺参观,也亲眼目睹了“僧侣们除漱口之外,尚用剪成寸余之马尾,置于牛角制成的器物上,用于刷洗牙齿。”[7]钱塘人吴自牧(约公元1270年前后在世)《梦粱录》[19]卷十三“铺席”条记临安(今杭州)街市的各色店铺,其中有“凌家刷牙铺”、“傅官人刷牙铺”,以及“诸色杂货”条记有“镜子、木梳、篦子、刷子、刷牙子”,可以证明,在南宋的都城已有专门制作和销售这种新型牙刷的店铺。显然它们不是前文提及的不含复杂工艺的齿木牙刷,说明至晚从南宋开始,牙刷已成为某些城市中商品化了的卫生用具。明代高濂(1498年)在《遵生八笺》中还提到了棕制牙刷。
关于用牙刷刷牙的时间及其与口腔健康的关系,南宋严用和著《严氏济生方》(1253年)中记载:“每日清晨以牙刷刷牙,皂角浓汁楷牙旬日数更,无一切齿疾。”[7]认识到了刷牙对预防齿疾的重要性。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提到:“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齿疾不生”[4]。认识到了睡前刷牙比晨起刷牙更重要,已经比较符合现代牙周病的防治观点了。现代牙周病学认为,睡眠时涎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功能减弱,细菌更易繁殖,牙菌斑更易形成,因此睡前认真刷牙更为重要。但在同时也有许多反对使用牙刷的记载,南宋周守忠(约公元1208年前后在世)撰《养生类纂》中提至到:“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摇,久之患牙痛,盖刷牙子皆是马尾为之,极有所损。”[7]《遵生八笺》也反对刷牙,可见当时人们对正确的刷牙方法尚缺乏认知。南宋医家陈自明(1237年)在《妇人大全良方》中也提及“不可刮舌,恐致心气;不可刷牙,恐致血逆”[7],这种反对孕妇在妊娠期控制菌斑的观点至今在民间仍有流传,导致我国妊娠期龈炎的高发。但这些资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的牙刷已是常见之物了。
我国虽然在辽代就出现了植毛牙刷,而且到南宋时期,植毛牙刷在一些都会城市已经商品化,但可能刷牙的方法并不正确,从而影响了使用牙刷刷牙来进行菌斑控制这一措施的普及,以致在明清时期的许多文献中仍不乏揩齿方和擦牙的记载。
古代为了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在使用各种工具揩齿刷牙的同时,还配以各种洁牙剂。最常见的是盐,且在我国流传久远。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652年)中有:“每旦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暖水含,揩齿……”的记载[20]。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仍有贾宝玉用青盐擦牙的描述。关于药物洁牙剂,最早见于《类苑》所载的《西岳华山碑载治口齿乌髭歌》,歌曰:“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蜀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辛荷叶要相当。青盐等份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牢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方中的猪牙皂角、青盐洁齿增白,固齿止痛;熟地黄、旱莲草补肾填精,固齿乌发;升麻、木律消肿止痛;细辛通窍止痛;荷叶升阳去湿化浊;槐角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诸药合用揩齿,有固齿乌发的功效。唐代《外台秘要》中记载的“升麻揩齿方”曰:“升麻半两,白芷、蒿本、细辛、沉香各三份,寒水石分研,右六味,掰筛为散,每朝杨柳枝咬头软,点取药揩齿,香而光洁。”[16]不仅提到了牙粉的制作,还提到了具体的揩齿用具和方法。其后在《千金要方》等医书中还有不少揩齿方,所用药粉多有芳香祛风、解毒止痛、排脓消肿之功。宋《太平圣惠方》(992年)则载有药膏揩齿法: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末、芍药末,每用擦牙[21]。此可谓今之药物牙膏的雏型。宋代还出现了“牙粉行”,专门出售中草药配制的牙粉,反映了当时牙粉制售的专业化和应用的普及程度。
4结语
我国古代人民已经认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已有漱口、剔牙等口腔清洁措施。在汉代开始,开始有杨枝清洁口腔卫生的方法传入,并注意到了口腔卫生与口腔疾患间的关系。外来的佛教文化对我国的菌斑控制措施的发展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辽代开始,我国已经开始制造并使用植毛牙刷。在宋代,植毛牙刷、牙粉等菌斑控制用具已经商品化。综上所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药物制剂漱口,最早使用并制造牙签、植毛牙刷、牙粉等菌斑控制用具的国家之一,在世界牙周病学的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欧阳翔英.牙周基础治疗[M]//曹采方.临床牙周病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6-251.
[2]戴圣.礼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1:17-361.
[3]苏轼.苏轼文集•漱茶说:卷七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2370.
[4]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33.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三家注点校本),1982:3235.
[6]徐治鸿.实用中医口腔病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353.
[7]赵双战.牙刷溯源[J].中华医史杂志,2006,36(3):186-189.
[8]余占海,白成平.从敦煌壁画谈我国古代口腔保健[J].广东牙病防治,1996,4(2):31-32.
[9]周宗歧.口腔卫生小史[J].中华口腔科杂志,1954,1(2):156-158.
[10]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简史[J].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1981,8(3):1-9.
[11]周大成.江西省南昌市东吴高荣墓发现的金制小杨枝[J].日本齿科医史学会会志,1981,8(2):23-24.
[12]王之春.椒生随笔:卷三[M].长沙:岳麓书社,1983:37.
[13]周大成.隋唐时代的口腔医学[M]//周大成.中国口腔医学史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6.
[14]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M].彰化:传正有限公司乾隆版大藏经刊印处,1997:712-713.
[15]沙月琴,朱卫东.口臭与牙周炎及舌苔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4):300-303.
[16]王焘.外台秘要:卷二十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06.
[17]韩金科.法门寺文化史[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400.
[18]周宗歧.辽代植毛牙刷考[J].中华口腔科杂志,1956,3(2):157-160.
[19]吴自牧.梦粱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3.
关键词:中小学生;生物学;距离感;先发制人;因地制宜
一、学生对生物的距离感
(一)“抵制型”距离感:一提到生物,很多人的评价都会加上一个词“残忍”。在生物学这块领域里,生物教学以及生物科研对生物体尤其是对小动物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伤害(如:解剖学教学、探究某些药品或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实验)和对人体遗体的伤害(如:解剖学教学、人体骨骼教具)都会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抵制及恐惧之心。充满热情和正义感却又急躁、偏激的他们不会赞同用伤害生命的方式去做科学研究。特别是小学生,一听说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会伤害小动物他们的悲悯心就会立刻超过一切。另一方面,某些生物学研究(如:克隆、代孕、父孕、精卵细胞买卖等)对人类伦理、道德、法律的挑战都会让学生对生物产生抵制之心。在这些方面,不管是不知生物为何物的小学生还是正在学习生物的中学生对生物的偏见和隔阂都根深蒂固。要消除该距离感不能只从中学生身上下手。
(二)“望而生畏型”距离感:生物学领域有一个看似是特征的现象:在这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都需要高科技设备及先进仪器的辅助(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每一个研究方向都要孜孜不倦努力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方能有所成就,且有所成就的耀眼级明星大部分是一些大学者,特别是有一串串英文名字的外国专家(达尔文、克里克)。这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一种如同“天边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及之感。仿佛生物学是一个很高深的常人难以靠近的领域,又好像在这个领域里如果不能一举成名就没有出路一样。这种误解和偏见也会让学生对生物产生距离感。
(三)“枯燥抽象型”距离感:细观中学生物教材就会发现:其内容涉及面虽然广泛却并不深奥,更不涉及偏、难、僻的理论知识点。甚至,课本中还例举了不少生活中的常见事例。足可见证编者之用心良苦。不过,生物教材只有一套,学生却千千万万,教学环境及条件也各不相同。教材既不可能面面具到,也可能适合每一个地方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再者,①生物学本身具有科学课程和技术课程的学科性质,科普性、理论性强。而且它还涉及我们日常生活所无法观察到的微观世界(动植物细胞的认识、微生物的认识)及众多生理过程(尿液的形成、食物的消化过程),纸上谈兵难免过于抽象且空洞。再加上这些知识点的记忆、理解和应用都比较困难。这都会让学生难以掌握,烦于进一步探讨、研究。
消除学生对生物的距离感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前提。是培养生物教育及科研接班人的必经之路。因此,它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注视。而中学生物教师既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让学生以主人翁意识主动学习;也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生物,产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还要注重学生思维品德的发展,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以身作则,给学生思维方式、性格、情感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做全面的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生物学观,从而消除对生物学的偏见。让学生敬重你的为人,热爱你的课堂,喜欢你教的生物学。下面浅议我的几点建议及想法。
(一)摇篮、课堂两手抓--先发制人。
想让学生消除对生物的那些根深蒂固的成见,如“抵制型”距离感和“望而生畏型”距离感。光靠课堂教学,只对正在学习生物的中学生进行“改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先发制人,对尚未开生物课的小学生及正在学生物的中学生同时采取种种活动来进行思想熏陶。
写作、口头表达是每个学生都会的,虽然有能力高低之分却无对错之别。我们可以同小学自然课教师及语文可教师联合举办以“我爱自然”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或小型演讲比赛或独立举办校园设计大赛(园艺布局设计)。如若考虑学生学生习作能力水平不同,则可以分为小学生组和中学生组进行评定颁奖。中小学校文艺晚会众多,所以我们还可以排演“快乐的小白鼠一家”等话剧。学校里还可以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取一个如“自然精灵”等较为新颖别致的名字)。然后在校园内饲养一些兔子等小动物,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在室外开置一块试验田划分给学生种植自己喜欢的植物。总之,就是要充分利用中小学生②争强好胜、好奇心强、荣誉感强的特点。让他们在优越感、独特感、屹立感满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对自然产生兴趣并喜欢上生物这门课。
要消除学生对生物的“残忍”及“天边月”之感,光靠兴趣培养还不够。一方面要让他们开拓知识面(了解先进的生物科研成果、日常生活中所寓含的各种生物学奥秘、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面临的严峻考验)。让学生产生学习生物的荣誉感、好奇心、亲切感及保护地球生态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让生物与学生的情感生活产生强烈的共鸣,以消除学生对生物的抵制及望而生畏之感。另一方面,还的通过种种有目的的活动及培训(辩论会、研讨会、看励志电影等)让学生开始学会用唯物辩证的思维一分为二看问题,并逐步开始认识自己所处年龄阶段的性格思维特点及自己的优点、缺点。逐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及生活方式。相信这样的活动和训练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生物的距离感,还会逐渐磨砺出思维客观辩证、性格沉稳热情的学生。这对学生前途的发展也是极其有利的。
一定谨记:在教学及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片面思维几偏激言论。评价要先表扬肯定再以建议的形式纠正,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参与活动、多发言、多交流。
(二)谁的学习谁做主--自主当家。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解讲式教学,提倡构建主义教学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课堂是对付“枯燥抽象型”距离感的好办法。比如说:在解讲动植物细胞这一章节内容时,与其单靠多媒体、挂图及教师解讲还不如让学生动手制作道具。从制定方案、购买材料到完成制作都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产品出炉后我们可以请小组代表发言介绍,全班同学再来一起讨论该教具的优点及不足。再比如说:在讲食物的消化这一生理过程时,我们可以把课堂取名为“小米粒旅行记”。经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一代表分别饰演小米粒、口腔、咽、胃、小肠、大肠等部位。台上代表分别模拟各消化过程。相应小组成员则口头介绍该生理过程。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支配课堂,自主当家。会使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主人翁感和压力,从而将被动的“听”转化为主动的“做”。以高度的热情、责任心、好奇心去开展学习活动。不仅理论知识可以掌握得更好,相信操作技能、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合作能力、情感认知水平也会有新的提高。在活动过后的总结交流班会中,教师可以率先感慨:“看到你们这么能闹,我才发觉平时对孩子还是太严厉了。你们啊!八九点钟的太阳,活力无限啊!那你们也说说你们的心得体会。”很自然的展开对生活、对自己的再次认识与探讨。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触动心灵的琴弦。
一定谨记:中学生活泼好动、思考问题不全面且冲动急躁。所以,教师在课堂中应起指导监督作用,而不是和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且一定要注意严抓课堂纪律、保持课堂秩序。心理交流活动也不能频繁进行免的学生对此不再引起心理的震动。使活动习惯化、形式化、表面化而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三)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因材施教。
要消除“枯燥抽象型”距离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既要解决教材的以一敌众之势,又要解决某些生物学知识的抽象枯燥之态。所以,面对同一知识点教师应该在什么上唱什么歌,因材施教用最贴近当地日常生活的例子来教学。比如说:山村学校讲生物对生活影响中仿生学则最好例举剧子(草叶)、飞机(鸟)、木舟(水中落叶)。而不是农村孩子难以想象的悉尼歌剧院(贝壳)、挖掘机(手)、卫星(风筝)等。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顾及当地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活中的禁忌及个别学生的心理阴影。比如说:在有回族学生的课堂不能提及“猪”字及相关事例。帮助纳西族学生不得亲自插手或是代办,除非学生本人请求。有父母早亡的同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举例及情感价值观教育要尽量避免对父母或母爱的讴歌,、等歌曲更是不能在课堂或课外教学中出现。
在课外展开活动也要因地制宜。山区学校可以组织春游,开置实验田来消除“望而生畏型“距离感。城市学校最好组织环保宣传活动或用多媒体展示,众多源于生活却又难以观摩到生物学的奥秘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物教学还要因材施教,对小学生教授自然课时要以故事,奇特的自然现象为载体;以娱乐交朋友为辅;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而对中学生进行生物教学时要以自然界奥秘、生物发展前景为引子;以探究实验,课堂教学为主,试题第二课堂为辅;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情感价值感水平为目标。
在教学评价方面,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给予适宜的评价、鼓励和指导,教师也要在学习生活中以身做责,以榜样的形式对学生学习,生活做正面的引导。既要让自己的评价,指导具有一定权威性、威慑力,也要让学生从心里敬重你的为人,喜欢你的课堂,从而对你的教学科目感兴趣。教师与众不同的教书育人方式及辛勤的付出,相信学生都会看在眼里,念在心里。虽然与学生教心、教书育人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可能立杆见影。但是,只要学生能在学习生物的过程获得一些特殊的感悟,他们就会对你的生物课堂倍感亲切,进一步也会对你教的生物产生兴趣。距离感也就可以被消除了。
消除学生对生物的距离感,进而让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我在此仅作浅议,望各位同事加以探讨纠正。
参考文献:
【1】第2版
【2】
【3】中学生物教材新、老版本
【4】小学自然教材
作者简介:
1.崔刚权,男,汉族,1974,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北闸中学,中一级教师,大学,中小学生物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