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范文

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

第1篇: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范文

2006年园林局与绿化局合并,同时成立了市公园管理中心,这就是市政府进行的一次政事分开工作的开始,六年来的工作成果也证明了其发展方向是正确的,中心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今后就是要把创新发展的工作进行延续和深入。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工作,中心相关部门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包括多次邀请中国管理智库联盟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座谈,面对面与专家进行互动对话,同时结合各公园的实际情况,初步围绕北京市管公园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摸底调研,经中心办公会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全面开展北京市管公园创新发展模式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工作,并将与中国管理智库联盟进行广泛的合作。这是中心自成立以来,首次全面启动探索公园创新发展模式的工作,这也是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对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全面落实“十二五”时期公园规划纲要,从北京公园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做出的决策。

下面我就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三点建议和三点要求:

务必上层次,要解放思想、锐意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时展的新路

“民主办园,开放兴园,人才强园”是我们创新发展的方针。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已于6月29日至7月3日胜利召开了,会议确定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首都的科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让首都人民更加幸福安康。但我们现行的机制尚不能完全适应目前发展的需求,且不利于激发活力,更不利于激发创新发展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中,我们的颐和园、天坛作为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今后应如何发展?动物园、植物园作为城市名片之一今后应如何发展?其它公园今后应如何发展?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着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封闭管理了几十年,公园需要更加民主化的管理;更加需要开放和创新;更加需要培养新型人才去激发公园的活力。坚持“民主办园,开放兴园,人才强园”是公园创新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是我们创新发展的目标。在座的各位都是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不知大家对我们的队伍结构了解多少,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有多少人,占的比例是多少,这些人在各自的行业中是否称得上专家或行家,在北京市的同行中能否称得上是“老大”、在全国的同行中能否名列前茅?毫无疑问中心和市管公园应该在北京市、在全国、在各自的行业中拥有一批顶尖的业务骨干、管理骨干队伍,而实际却不尽然!每年各单位都要招聘几十人不等,我们能否根据公园发展的现实需求,逐年调整招聘人员的结构,在动态发展中逐步改变公园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使得公园人才队伍更加多样化、知识化、年轻化,更加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公园创新发展中活力倍增的生力军。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创造一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是我们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根本方法。创新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每一个人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以及所在的单位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应该说大家都有这个意识,时常有发一发牢骚,说一说的情况,但要落到实际行动中就不行了,为什么?因为没有压力和动力。作为领导干部一般都是怕出事、怕出问题,要明哲保身,作为一般干部的态度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我们的考评体系出了问题,我们的考评体系不是在鼓励竞争发展,而是在鼓励停步不前。再者,以前任何政策都是上级制定,下属单位执行,我们也缺乏改革创新的环境和氛围,而这次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方法应该是“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要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员工对公园发展的期待和要求,要凝聚公园内外有识之士的智慧与力量,探索公园创新发展的新问题、新思路和新方法,指导公园创新发展模式的实践,切实推进公园事业的蓬勃发展。

务必下决心,要克服干扰和阻力实事求是地做好调研和试点工作

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探索公园创新发展模式工作的必要性。态度决定一切。各单位的领导,特别是园长和书记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充分认识到平淡无奇、平安无事、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是会被社会淘汰的,特别是收入还不错的公园就更不要有这样的思想。不管你是在其位还是不在其位都要从大局出发通盘考虑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发展的方向,团结一致共同谋划未来。另外,不管你是年龄大小,还是岗位高低都要端正态度一心一意做好此项工作。在园林系统干了几十年,我对大家的能力深信不疑,希望各级领导与全体职工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只有主动进行开拓创新,主动探索公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路,公园才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才会激活和提升公园蓬勃发展的动力。如果思想不转换,那么就只能换有思想的人来推动这项事业了。

集思广益,实事求是做好探索公园创新发展模式的工作。各单位一定要积极配合和参与各项调研工作,要发扬民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充分讨论,既可以召开小型的专类座谈会,还可以请专家与科队干部和职工进行互动座谈,也就是边调研边座谈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小范围聊天恳谈会等等。就是要充分解放和发挥广大干部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大家参与的激情和活力,激发大家共同提升公园蓬勃发展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要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各公园现有体制的主要特点与存在问题,真正做到“不回避”、“不走样”。我们既要继承自己的优势与优良的传统,还要吸取国内外公园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真正找到各公园的创新点和发展点。

3 创新机制,鼓励竞争加快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创新发展的新局面。

创新就是应该突出一个“新”字,“新”就是要有“时代性和时效性”,谁先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经过论证可行,那我就先支持谁,从政策上、从经费上、从人员上等等给予大力的支持,而且要从支持的方式上、力度上率先进行创新,其宗旨就是要创新市公园管理中心和各公园、单位的管理模式,建立鼓励竞争发展的评价机制,鼓励发展快、发展好的公园和单位,让率先发展的公园和部门、科队更加快速发展,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创新发展的新局面,进而带动公园的整体发展。

务必向前看,要大胆探索和创新,以世界名园的标准谋划未来

按照“国际标准,全国一流、首都特色”的标准,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颐和园、天坛、北海、香山、景山、中山等公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公园和历史名园,应以皇家园林和历史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和整合公园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寻找旅游创造,文化创新和知识进步的创新点和发展动力,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其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规划。动物园、植物园作为城市专类公园应立足首都特色,要面向国际标准,做到全国一流行业领先;陶然亭、紫竹院、玉渊潭在提升自身文化价值的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发挥区位特点、游客特点和空间特点创新机制,大胆尝试,力求突破。同时各公园要做到规划布局一体化,发展建设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优秀文化、优化机制”为着眼点,努力实现各公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中心及各公园要建立和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社会指标等),并将第三方评价作为衡量公园管理业绩的客观依据,让公众和社会来监督我们,共同促进我们的公园事业。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对公园管理进行机制体制进行调研,统筹各方面的工作,革新一切束缚公园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障碍,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方案,全面提升公园发展的动力,激发公园发展的活力,逐步提高公园经营和服务的管理水平。我还拿植物园举例,黄叶村是曹雪芹故居,是红学爱好者必去的景区,若深入挖掘曹雪芹故居的文化资源,积极探寻曹雪芹故居的文化内涵及其外延,将红楼梦的红学文化和相关业态与植物园文化产业和植物展示相结合,那曹雪芹故居就是植物园的一个旅游和文化的创新点和发展点,也必将成为植物园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第2篇: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范文

[关键词]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工作群体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0087-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酒店在各国市场的开拓,极大地推动了跨国酒店的成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管理的问题,尤其是跨国酒店(集团)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使酒店的经营不但赢来更多机会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其中包括对多元文化群体的管理。对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在了解多元文化差异性的前提下对人的管理。本文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工作群体的影响分析,为跨国酒店中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有效管理提出个人见解。

1 跨国酒店

跨国酒店(集团)是连锁的酒店,它在本国或者世界各地拥有、经营、管理的两家或者两家以上的酒店,使用统一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标准联合经营所形成的经营方面的联合体,国内外跨国酒店的合作联盟发展存在着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连锁性质的饭店物业投资和经营管理;二是连锁性质的酒店管理;三是上述两者的融合;四是一些综合性旅游饭店集团或者是旅游企业集团;五是饭店在营销管理上自愿进行联合的等。比如美国豪斯万豪集团、美国万豪国际集团等,都是跨国酒店。

2 多元文化的界定

随着全球文化(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同质性在不断地增加,对文化的差异坚持可能也在相对增加,多元文化暴露出其中的不足,它和跨国企业的利益、狭隘的族群及民族主义相互挂钩,使其容易成为管理的空洞的形式与口号,应化解其中的矛盾,尽可能地超越它的局限性。不同质的文化经常会表现出一些错综复杂的局面,多元文化又被称之为交叉性文化管理,主要涉及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因此,多元文化条件下如何去克服异质的文化冲突,那么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不同的文化氛围当中,能够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最合理的企业资源,然后最大程度地去利用企业人力资源,从而更快的提高企业的综合价值。跨国酒店经营的跨国文化冲突就表现出一些非线性的特征,比如在心理、情感和思想观念上,都渗进了一些员工激励、领导职权和人力资源的相关决策等。

3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由主体、客体、媒介三部分组成: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主体是工作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包括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其主体就是人。

多种文化背景是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构成的客体,根据文化的性质差异可以将文化分为管理文化、历史文化和制度文化。根据地域差别又可以分为母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等。

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媒介包括语言文字、行为方式、沟通手段等。

4 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影响

4.1 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消极影响

4.1.1 文化差异是工作群体管理的最大障碍

跨国酒店(集团)工作群体成员的不同文化背景成为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文化差异会造成文化冲突,所谓的文化冲突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它既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冲突,又包括在一个群体内部由于成员分属不同文化、教育、权力背景的阶层而产生的冲突。如果对广泛存在于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中的种族优越感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对不同的感性认识、沟通误会、文化态度差异等缺乏有效管理,就会造成工作群体市场机会的损失和组织的低效。在工作群体中,管理者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成员。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及行为准则,有着不同的需要、期望和工作动机,因而在工作中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表现,从而增加了工作中意义的不明确性和复杂性,增加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4.1.2 多元文化会造成沟通不畅

多元文化会造成工作群体内部成员沟通不畅,运行效率低下。在横向沟通方面,由于跨国酒店集团东道国与集团总部的地域空间距离,及不同地域带来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变得更加困难;在纵向沟通方面,也由于层级较多而增加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过滤的可能性,加之不同文化背景成员间对同一命令的理解也不同,易造成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对称或失真而导致沟通不畅,也造成工作群体运行的低效率。

4.1.3 损害工作群体决策有效性

首先,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影响较为直观地表现为工作群体每个成员对于目标的发展、工作价值、经营理念等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期望,在理解整个工作群体的战略目标或工作群体的经营理念及价值取向时,各个成员会以其本身成长的文化环境、教育背景、价值观等,对工作群体做出有差异甚至是误导性质的期望评价。这些迥异的甚至是错误的期望与评价必然会导致其对整个工作群体的工作目标和经营理念的误解。

其次,由于工作群体成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往往由于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对同一事物可能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在决策时或贯彻执行决策时,会持己见,从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分析及解决问题,导致难以达成统一意见的决策,或在实施决策过程中持不一致的原则和方法,这样也会导致决策制定迟缓,浪费精力与时间,预定的决策目标也较难地去实现。

4.2 多元文化对跨国酒店工作群体的积极影响

跨国酒店的多元文化对工作群体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在资源获取方面,可促使酒店工作群体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中聘用成员充实当地工作群体人力资源的能力;系统灵活方面,提高了酒店工作群体在面临多种需求和环境变化时的灵活应变能力;解决问题方面,可以更广阔的视角范围和更严格的分析提高酒店工作群体制定决策的能力;在创造性方面,视角的多样性和减少一致性的要求可以提高酒店工作群体的创造力。

对于跨国酒店的工作群体的成员来讲,多元文化具有如下积极影响:

4.2.1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存在使得酒店企业工作群体在进行决策时,通过成员间的持续争论和广泛交流,形成群体智慧,产生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形成网络性决策思路,从而对某一问题的把握和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同时,由于对决策制定的广泛参与,成员对形成的决策方案达成了一致的理解,从而可以提高决策的执行水平。

4.2.2 提高工作群体的竞争力

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虽然使工作群体的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但更为其带来了优势。一方面,酒店工作群体中的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使管理者意识到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懂得其重要意义,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更恰当地理解异地、异邦消费的需求,制定出针对本工作群体目标市场的具鲜明区域特点的战略,提高工作群体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多元文化使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成员在沟通交流中观点与认识互补,不断改进管理与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

4.2.3 实现企业价值观的整合,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

文化的摩擦与融合总是相伴而生的,贯穿于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发展过程的始终,在群体内部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沟通、交往和学习,取长补短,逐渐认可、接受对方文化,从而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发展的核心,直接决定了企业其他层面的文化,在多元文化企业中,价值观如果没有整合好,就会导致管理问题的出现。因此,企业价值观的整合,其他问题的文化摩擦就会得到快速的解决。

多元文化的整合与重塑可以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并赋予全新的内容,同时各个部门还需要积极地进行倡导学习,不断地通过批评和信息的反馈,才能达到企业价值观的相互认同。多元文化可以大力弘扬企业的创新精神,真正引导企业员工冲出更高层的文化融合,找到文化的契合点,发挥企业多元文化的优势,真正实现企业价值观的整合。

4.2.4 利用多元文化获得竞争优势

不同文化相遇,当一文化中的某种有用的价值为另一文化所不具备时,这种有用的文化价值就必然会被另一文化所汲取、融合、利用和发挥。当不同个性的文化相处时,文化因子必然会互相吸引、溶化、调和以致发生从形式到内容的变化,并逐步统合为一种新型文化。新的文化体系具有新的内容、性质和功能,产生竞争优势。因此,多元文化带来文化冲突的同时也能够为跨国酒店工作群体带来多样性优势。

5 对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管理策略

跨国酒店(集团)多元文化群体管理策略的要旨在于,管理者能够非常有效地了解所要管理的文化群体的文化根基,以及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群体成员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差异。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在了解文化根基的基础上,正视多元文化带来的文化差异和冲突,以便于酒店企业管理者有针对性利用制度来激励和约束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成员,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1 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跨国酒店在扩张过程中,应该对原有的文化进行全面分析、整理,在对各种文化差异充分尊重的基础上逐渐磨合并形成企业的文化认同,最终形成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共享的文化。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发展有赖于各层次管理人员与员工的理解与沟通。

首先,要理解各自本身的文化。理解自身文化能够促使自我意识的形成,这种自我意识是交往中识别与其他文化异同的不可或缺的参照系统。

其次,要理解他文化。理解他文化,有一个“文化移情”的过程,一方面要摆脱本土文化的约束,以他文化为参照系统审视本土文化;另一方面以客观立场对待他文化。这样,在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中形成集中各文化优势的、自成一体的企业成员共享的文化成果。

5.2 开展多元文化培训

在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中开展多元文化培训的内容可包括:地异质文化的敏感训练、语言学习、冲突的沟通处理等。且须明确培训目标,使成员审视自我在不同文化背景成员心目中的表现形象,梳理管理的具体行为规范,打破不同文化背景成员心中的文化障碍,强化合作与联系。培训形成可灵活多样,可将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集合起来开展座谈与讨论、演讲与报告、示范演练、重复性技能比赛等。

5.3 实施管理本土化战略

本土化有两层意义:一是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在逐步消除文化摩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对当地文化的适应性;二是多元文化工作群体以其特有的异域文化影响所在地的文化环境,显示一个组织对多元文化的巨大包容能力,以此吸引优秀的人才,增强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的竞争力。

科学的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管理体系的建立,应当是与群体的本土化进程一致的。本土化进程并非一味迎合所在地通用的管理风格,而是在坚持原企业多元文化工作群体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对当地成员思维方式的理解及对他们某些习惯的尊重。尽可能地聘用本地成员及本地管理人员,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多元文化带来的冲突,优化了人才配置,使业务更加顺利开展。

管理本土化使更多的跨国酒店企业意识到对于在异地经营、投资及管理取得成功的重要性。

5.4 文化渗透策略

文化渗透策略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观察和培育的过程。由于跨国酒店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母国文化和所在地文化的巨大差异,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迫使当地成员服从母国的管理模式。而可行的方式是用母国的文化对子文化工作群体的当地成员进行逐步、渐进的文化渗透,使母国文化不断深入人心,使工作群体所在地成员逐渐适应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或维护者。文化渗透成功,通常会为工作群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和持续的。

5.5 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跨国酒店集团多元文化工作群体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活动时,由于其母国文化和工作群体所在地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而酒店集团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适应由这种文化差异形成的完全不同于母国的管理环境,此时,多元文化工作群体所采用的管理策略通常是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文化已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工作群体所在地的子文化群体进行控制管理。采用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母国文化与当地文化发生直接冲突,也可避免资金的浪费。

6 结 论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真正的生命力,没有文化的企业虽然可以成长,但是没有先进文化的企业是无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和新型的生产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保持适度冲突水平的工作群体中,能唤起必要的工作群体变革,使工作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提高工作群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工作绩效。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跨国酒店集团的管理人员要学会把文化差异作为工作群体的一种优势加以利用,正视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及这种差异对管理的影响,选择符合工作群体自身特点、适合工作群体发展的管理模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达到最佳的结合,使工作群体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及活力。

参考文献:

[1]赖辛格·托纳.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朱路平,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刚.跨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与展望[J].河南机电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刘中艳.旅游饭店集团化跨文化管理战略[J].集团研究,2003(8).

第3篇: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范文

首先,让我们看看品牌在房地产推广中的作用。

在房地产发展初期,多数楼盘几乎都没有什么销售压力。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很多大城市,单靠产品的创新已经很难保持长期的市场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各种各样付款方式的推出和中产阶级的壮大,买房不再让人们倾家荡产。这多少让人们在挑选适合自己的房子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购买过程中的感性成分渐渐增加。

品牌的主要作用,就是定义产品与目标人群之间的关系,使其变成一种稳定的需要,同时让产品满足目标群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所以,一个强势地产品牌能够让产品规避单纯的硬件和价格的竞争,实现开发商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只有建立了强势产品品牌,开发商才可能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战略。可以这样说:从长远发展来看,建立和培育产品品牌是房地产企业最经济的投资。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房地产项目推广已经越来越变成了对产品品牌和开发商品牌的建设,产品竞争也越来越变成了品牌号召力的较量。在国内房地产短短十多年的历程中,也的确涌现出了少数地产界的强势品牌,它们的发展经验都很好地验证了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相互提升的决定性作用。

要建立强有力的地产产品品牌,品牌策略是关键。其核心就是一个十分精准的定位。没有精准的定位,广告效果事倍功半。

我们不妨先看北京一个操作成功的楼盘——东润××是怎样进行品牌定位的。

(一)产品特征

东润××毗邻燕莎商圈,距北京CBD东三环一带仅2.5公里。2500米距离,既能抛开工作走进生活,又能迅即由生活投入工作。东润××与亚洲最大的公园朝阳公园隔路相望。北京有两个公认的理想居住地:一个是城西的万柳,一个正是东部的朝阳公园一带。小区南侧228公顷城市绿化区和西侧300米宽的绿化林,为社区带来清新的空气和无尽的绿意。在CBD,家旁边有一片树林,想想就让人心动。东润××系加拿大著名设计公司B+H扛鼎之作,现代简约,别具匠心,溢出浓郁的休闲生活气息。

东润××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纯然休闲的生活社区,绝不把工作与生活捆绑销售,主张把工作和生活完全剥离,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这是东润××的社区气质、生活氛围和生活态度。

(二)目标人群

把社区环境、规划、建筑、气质综合起来考虑,东润××的目标人群渐渐清晰地浮出水面——中产阶级,确切地说,北京中央商务区(CBD)的中高级白领。

中产阶级有文化,有审美鉴赏力,有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他们平时这样休闲:旅游、读书、听音乐、看影碟、会朋友、体育健身;多数人已不是第一次置业,再次买房是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有比较固定的媒体接触,如《三联生活周刊》、互联网、凤凰卫视等……

中产阶级按理可以过很舒适的生活,其实不然。一个做美国公司首代的朋友说,春节前他在上海谈判。年三十晚,在空荡荡的虹桥机场,他哭了,自己根本不缺钱,为什么一年到头还要这么忙碌?中产阶级相对优越的生活,是以超长时间工作为前提,以承担更大工作压力及更高工作强度为代价的。

中产阶级的幸福天平永不平衡——生活,总比工作重要:“自己工作那么辛苦,就应该享受好一些”,“努力工作不就是为了活得更好?”“生命,有时就是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三)品牌定位

结合产品和目标人群两个角度,东润××的品牌定位呼之欲出:“一个纯然休闲的生活社区”。广告语:“发现居住的真意”。

“发现居住的真意”,意指回复到生活最真切的一面,彻底地抛开工作,抛开压力,过一种简单的幸福生活,这是极有力的品牌承诺。“发现”是站在中产阶级的角度;“居住的真意”是受东润××生活触动由衷而发的感叹。

当年,现代城是京城房地产的一个奇迹。东润××的品牌定位显然直接针对SOHO现代城“生活工作一体化”的主张,将生活与工作彻底剥离,只卖生活,无疑具有鲜明个性。

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精准的品牌定位,必须满足以下三点:

第一点:品牌定位必须建立在产品的优势或特征上,同时演绎到及致。定位的本质就是彻底的差异化,但脱离开产品属性的品牌定位是经不住市场考验的。

第二点:品牌定位必须符合目标人群的真实需求。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研究目标人群的心理,找到其显性和潜在需求十分关键。

第三点:品牌定位必须包涵绝对独特的个性和主张。这一点很重要,建立品牌本质上是将产品“人性化”,没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和态度,在广告表达上就失去了核心精神,产品的差异性无法显现真正的优势,更无法深入目标人群的内心。

有了精准的品牌定位,在推广中还必须执行到位。

同样以东润××为例,在广告调性和风格上,东润××既然是与中高级白领沟通,就要求广告:有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因为他们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因为他们的专业地位,对诸多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他们是智慧的一群,不需要喋喋不休地灌输。保持闲适雅致的格调,他们是为了缓解工作压力和享受生活,才聚集于此的。

东润××的广告很少描绘产品本身,而把主要笔墨都花在一件事上——用东润××展现一种诱人的生活方式。因为中产阶级的种种消费行为背后隐藏着许多文化层面的因素,单纯地为满足生理需求或说纯物质化的消费模式,对中产阶级并不构成最强的吸引力;若能将消费与精神愉悦联系在一起,就能较容易地打动中产阶级的消费者。

效果很明显,房展会上,很多客户都是拿着装订好的东润××广告的剪报来买楼的。一位国外生活多年、排队买楼的L先生说:“当年排队买大白菜我是第一个,今天买楼我还是第一个。”

很多开发商甚至广告公司片面地认为购房是纯理性的过程,担心品牌形象广告会很“虚”,缺乏实际卖点。其实:从心理变化来看,消费者购房要经历很复杂的过程。在品牌的整合传播中,“虚”与“实”的完美融合是关键,这往往很难把握,需要深刻了解各种广告形式的角色和所担负的使命。

假如成交真的靠罗列卖点的“实在”广告就能解决问题,那么,精心布置的销售现场还需要吗?严格挑选的销售顾问还需要吗?根据市场调查,能够对购买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成交随时受到偶然和必然因素的双重影响。那么地产广告所担负的使命又是什么呢?

其实,在房地产推广中,广告担负的使命并不是直接达成最后的销售,实际上也无法做到。硬性广告的使命就是通过建立在感性层面上的价值点沟通,让目标人群注意到该楼盘并产生对它的需求或引发对产品的偏好。而其他宣传资料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目标人群对产品的了解和认识,加强这种需求,使他们来到销售现场。然后,在现场特有的气氛中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下产生购买的冲动、选定属于自己的单元,最后在美好的期待和梦想中做出决定。

所以,实现销售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各种媒介广告形式、公关活动、其他形式宣传、销售现场等紧密配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过程。

在品牌传播中,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整合”。只有当所有的媒介形式都发出同样的声音、都是同样的外表气质时,传播效果才能真正得到“整合”。

在很多楼盘推广中,硬性广告传达的品牌个性在现场布置或其他印刷资料里没有任何踪影,好象不是一家的广告;有的广告做得味道很足,销售人员的气质却相距千里;有的开发商甚至认为现场资料要实在、要很功利,所以可以在风格上完全另辟新路。其实,实在的销售点和传达品牌主张并不矛盾,关键就是如何用创意来整合。只要品牌个性鲜明而富有魅力,就应该深入到对外宣传的一切行动和语言里。做不到这一点,品牌广告只是一种“做秀”,品牌将没有生命力。

长期持续而稳定的传播,是品牌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地产品牌的建立同样如此。

很多地产项目由于开发周期较短,开发商没有耐心,在销售过程中急功近利。于是在推广中时常调整广告策略,很难坚持把一个稳定的品牌主张长期不断地推向市场。很多项目品牌形象都成为了广告的“开场白”,而“叫卖”成了“压轴戏”;有的在品牌传播中不断地调整品牌定位、品牌主张。其实,一旦决定了采用品牌策略来区隔竞争对手、赢得尽量大的产品价值空间,不管销售周期是一年还是五年,都应该坚持一个稳定的品牌核心。半途而废,就是前功尽弃。

第4篇:智慧旅游一体化见解范文

【关键词】商务谈判 利益冲突 预防 解决

国际间的商务交往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和平时期国际交往的主旋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商战的序幕,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中。

所谓谈判,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她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因此,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谈判是一种进行往返沟通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或想法而达成某项联合协议。谈判又是一系列情势的集合体,它包括沟通、销售、市场、心理学、社会学、自信心以及冲突的解决。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达成协议,使交易成功。如何有效避免谈判中僵局的出现而使谈判获取成功?当冲突和矛盾出现时又如何化解呢?本文将对此做出探讨。

一、了解各国商人的特点是国际商务谈判必备的常识

国际商务谈判要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商务谈判中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就可能闹出笑话,产生误解,既失礼于人,又可能因此而失去许多谈判成功的契机。如欲在商务谈判中不辱使命,稳操胜券,就必须熟悉世界各国商人不同的谈判风格,采取灵活的谈判方式。下面我们仅就几种国际商务谈判中常见的客商情况加以说明。

1.美国人

美国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人是我们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常见对手,他们性格开朗、自信果断,办事干脆利落,重实际,重功利,事事处处以成败来评判每个人,所以在谈判中他们干脆直爽,直接了当,重视效率,追求实利。美国人习惯于按照合同条款逐项进行讨论,解决一项,推进一项,尽量缩短谈判时间。他们十分精于讨价还价,并以智慧和谋略取胜,他们会讲得有理有据,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走势甚至最终用户的心态等各个方面劝说对方接收其价格要求。(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美国人在谈判某一项目时,除探讨所谈项目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数量、交货期及付款方式等条款外,还包括该项目从设计到开发、生产工艺、销售、售后服务以及为双方能更好地合作各自所能做的事情等,从而达成一揽子交易。同美国人谈判,就要避免转弯抹角的表达方式,是与非必须保持清楚,如有疑问,要毫不客气地问清楚,否则极易引发双方的利益冲突,甚至使谈判陷入僵局。

2.日本人

日本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道德意识已深深地沉淀于日本人内心的深处,并在行为方式上处处体现出来。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人口密集,具有民族危机感。这就使日本人养成了进取心强,工作认真,事事考虑长远影响的性格。他们慎重、礼貌、耐心自信地活跃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舞台上。他们讲究礼节,彬彬有礼地讨价还价,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视商品的质量。所以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在客人抵达时到机场接机,在谈判后与客人共进晚餐、交朋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的出现。

3.韩国人

近十年我国与韩国的贸易往来增长迅速。韩国以“贸易立国”,韩国商人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在不利于己的贸易谈判中占上风,被西方国家称为“谈判的强手”。(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在谈判前他们总是要进行充分的咨询准备工作,谈判中他们注重礼仪,创造良好的谈判气氛,并善于巧妙地运用谈判技巧。与韩国人打交道,一定要选派经验丰富的谈判高手,做好充分准备,并能灵活应变,才能保证谈判的成功。

4.华侨商人

华侨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他们乡土观念很强,勤奋耐劳,重视信义,珍惜友情。由于经历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他们的谈判习惯既与当地人有别,也与我们大陆人有所不同。他们作风果断,雷厉风行,善于讨价还价,而且多数都是由老板亲自出面谈判,即使在谈判之初由人或雇员出面,最后也要由老板拍板才能成交。所以了解老板的个人情况,以真情打动他就至关重要。

以上介绍的只是世界主要贸易国家或地区的主要谈判风格,重要的是我们应从中悟其真谛。当然,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通讯的高速发展以及各国商人之间频繁的往来接触,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有些商人的国别风格已不是十分明显了。因此,我们既应了解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在实际的商务谈判中更应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而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二、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是预防冲突激化的有效手段

谈判桌上风云变幻,谈判者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谈判的发展,则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做好了充分准备,才能在谈判中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从而避免谈判中利益冲突的激化。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及面广,因而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一般包括谈判者自身的分析和谈判对手的分析、谈判班子的组成、精心拟定谈判目标与策略,必要时还要进行事先模拟谈判等。

1.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谈判准备过程中, 谈判者要在对自身情况作全面分析的同时,设法全面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自身分析主要是指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对手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如资信情况),对手所在国(地区)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手的谈判人员状况等等。目前中外合资项目中出现了许多合作误区与投资漏洞,乃至少数外商的欺诈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中方人员对谈判对手了解不够所导致的。关于这一点前文我们已详细说明,此处不再多叙。

2.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务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效如何,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素质。(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因此,通晓相关知识十分重要。通常,除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这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谈判者还应涉猎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知识、外语、有关国家的商务习俗与风土人情以及与谈判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构筑谈判者的自信与成功的背景。

此外,作为一个国际商务谈判者,还应具备一种充满自信心、具有果断力、富于冒险精神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风险面前不回头,才能正视挫折与失败,拥抱成功与胜利。

因为国际商务谈判又常常是一场群体间的交锋,单凭谈判者个人的丰富知识和熟练技能,并不一定就能达到圆满的结局,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组成谈判班子与对手谈判。谈判班子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要具有互补性,从而在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时能驾轻就熟,并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主谈人员的压力。

3.拟订谈判目标,明确谈判最终目的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定你让步的限度。商务谈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这一般也是谈判利益冲突的焦点问题。(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如果你是一个出口商,你要确定最低价,如果你是一个进口商,你要确定最高价。在谈判前,双方都要确定一个底线,超越这个底线,谈判将无法进行。这个底线的确定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如果出口商把目标确定的过高或进口商把价格确定的过低,都会使谈判中出现激烈冲突,最终导致谈判失败。

作为一个出口商,你的开价应在你能接受的最低价和你认为对方能接受的最高价之间,重要的是你的开的价要符合实际,是可信的,合情合理的,促使对方作出响应。一个十分有利于自己的开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它可能向对方传递了消极的信息,使他对你难以信任,而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策略。

当你确定开价时,应该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市场条件和商业管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开价后迅速做些让步,但很多时候这种作风回显得对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不够认真。所以开价必须慎重,而且留有一个足够的选择余地。

4.制定谈判策略

每一次谈判都有其特点,要求有特定的策略和相应战术。在某些情况下首先让步的谈判者可能被认为处于软弱地位,致使对方施加压力以得到更多的让步;然而另一种环境下,同样的举动可能被看作是一种要求汇报的合作信号。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合作的策略,可以使双方在交易中建立融洽的商业关系,使谈判成功,各方都能受益。(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但一个纯粹的合作关系也是不切实际的。当对方寻求最大利益时,会采取某些竞争策略。因此,在谈判中采取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策略会促使谈判顺利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制定多种策略方案,以便随机应变。

你需要事先计划好,如果必要是可以做出那些让步。核算成本,并确定怎样让步和何时让步。重要的是在谈判之前要考虑几种可供选择的竞争策略,万一对方认为你的合作愿望是软弱的表示时,或者对方不合情理,咄咄逼人,这时改变谈判的策略,可以取得额外的让步。

三、谈判策略的恰当运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突

谈判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都卖艺的协议或合同。我们把与我们谈判的人称为谈判对手,双方确有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抗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是为了合作才有的暂时对抗。所以在谈判中,要恰当使用一些谈判技巧,尽力避免强烈冲突的出现,谈判陷入僵局对谈判双方来说都是失败。

1. 刚柔相济

在谈判程中,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过分强硬,也不可过于软弱,前者容易刺伤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破裂,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谈判中有人充当“红脸”角色,持强硬立场,有人扮演“白脸”角色,取温和态度。“红脸”是狮子大开口,大刀阔斧地直捅对方敏感部位,不留情面,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白脸”则态度和蔼,语言温和,处处留有余地,一旦出现僵局,便于从中斡旋挽回。

2. 拖延回旋

在贸易谈判中,有时会遇到一种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其居高临下。对于这类谈判者,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往往十分有效,即通过许多回合的拉锯战, 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劳生厌,逐渐丧失锐气,同时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中扭转过来,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

3. 留有余地

在谈判中,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即使你能全部满足,也不必马上和盘托出你的答复,而是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4.以退为进

让对方先开口说话,表明所有的要求,我方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再发起进攻,迫其就范。有时在局部问题上可首先做出让步,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5.利而诱之

根据谈判对手的情况,投其所好,施以小恩小惠,促其让步或最终达成协议。请客吃饭、观光旅游、馈赠礼品等虽然是社会生活中的家常便饭,但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友好讯号,是一种微妙的剂。

6.相互体谅

谈判中最忌索取无度,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使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互相体谅,可使谈判顺利进行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四、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解决

由于谈判中双方都想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谈判陷入僵局而至最终破裂,但有时利益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每逢此时,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使谈判顺利完成,取得成功。

1.处理利益冲突的基本原则——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

谈判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在于客观事实,而在于人们的想法不同。在商务谈判中,当双方各执己见时,往往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考虑问题,这是谈判往往出现僵局。

在谈判中,如果双方出现意见不一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处理问题的方法:⑴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⑵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推论对方的意图。⑶相互讨论彼此的见解和看法。⑷找寻对方吃惊的一些化解冲突的行动机会。⑸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参与了谈判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协议是双方想法的反映。⑹在协议达成是,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尊重对方人格。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恐怕是利益冲突发生后谈判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人们往往用既定的观点来看待事实,对与自己相悖的观点往往加以排斥。彼此交流不同的见解和看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不的让一方遵循对方的思路解决问题,而是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你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解决问题。

2.处理谈判双方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

很多人在小时侯都做过这样一道智力测验题:有一块饼干,让你和妹妹分,怎么样才能分得公平呢?答案就是自己先把它分成两部分,分的标准是自己觉得得到其中哪部分都不吃亏,然后让妹妹来选。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赢态势。(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就象这道智力题的解答一样,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双赢的方案。

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谈判的结局对谈判各方都有利,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因此,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谈判者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

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都应该是存在的。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谈判双方应该能够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每个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意味着商业机会;强调共同利益可以使谈判更顺利。另外谈判者还应注意谈判双方兼容利益的存在。

为了有效地寻找双赢的方案,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⑴将方案的创造与对方案的判断行为分开。谈判者应该先创造方案,然后再决策,不要过早地对解决方案下结论。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所谓的“头脑风暴”是的小组讨论,即谈判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激发理想,创造出各种想法和注意,而不是考虑这些主意是好还是坏,是否能够实现。然后再逐步对创造的想法和主意进行评估,最终决定谈判的具体方案。在谈判双方是长期合作伙伴的情况下,双方也可以共同进行这种小组讨论。

⑵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方案的选择范围。在上述小组讨论中,参加者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觉得大家在寻找最佳的方案。而实际上,在激发想象阶段并不是寻找最佳方案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尽量扩大谈判的可选择余地。此阶段,谈判者应从不同就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甚至可以就某些问题和合同条款达成不同的协议。如不能达成永久协议,可以达成临时协议;不能达成无条件的协议,可以达成有条件的等等。

⑶替对方着想,让对方容易做出决策。如果你能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既合法又正当,对双方都公平,那么对方就很容易做出决策,你的方案也就获得了成功。

3.借助客观标准,最终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在谈判过程中,双方在了解了彼此的利益所在后,绞尽脑汁为双方寻求各种互利的解决方案,也非常重视与对方发展关系。(转载请标出:全文来自“论文快车”网 )但是棘手的利益冲突问题依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某一个利益问题争执不下,互不让步,即使强调“双赢”也无济于事。此时客观标准的使用在商务谈判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谈判中经常遇到的价格问题,当双方无法达成协议时,可以参照一些客观标准,如市场价值、替代成本、折旧是帐面价值等等。此种方式在实际谈判中非常有效,可以不伤和气地快速取得谈判成果。在价格问题上的利益冲突可以这样解决,其他问题同样也可以运用客观标准来解决。但是,在谈判中有一点一定要把握,就是基本原则应该是公平有效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先例原则。

在谈判中,谈判者运用客观标准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⑴建立公平的标准。商务谈判中,一般应遵循的客观标准有:市场价值、科学的计算、行业标准、成本、有效性、对等原则、相互原则等,客观标准的选取要独立于双方的意愿,公平合法,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中均是可行的。

⑵建立公平的利益分割方法。如大宗商品贸易由期货市场定价进行基差交易;在两位股东持股相等的投资企业中,委派总经理采取任期轮换法等。

⑶将谈判利益的分割问题局限于寻找客观依据。在谈判中,多问对方:您提出这个方案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的这个价格?您是如何算出这个价格的?

⑷善于阐述自己的理由,也接受对方合理正当的客观依据。一定要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说服对手。对方认为公平的标准必须对你也公平。运用你所同意的对方标准来限制对方漫天要价,甚至于两个不同的标准也可以谋求折中。

⑸不要屈从于对方的压力。来自谈判对手的严厉可以是多方面的:如,贿赂、最后通牒、以信任为借口让你屈从、抛出不可让步的固定价格等。但无论那种情况,都要让对方陈述理由,讲明所遵从的客观标准。

[参考资料]

1. 吴洪刚:略

2. 于艳君:略

3. 赵莲花 余恩荣:略

4. 黄聚河: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