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群体传播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网络广告 特点 宣传方式 策略
一、 网络广告传播效果的评估与特点
网络广告效果是广告通过在各种网络媒体上后所起到的效果,它包括经济作用和社会效果作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网络广告的经济方面的作用效果。传统广告的传播效果的测定是以能否刺激受众的购买欲望来达到促进消费者购买产品目的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网络广告传播效果的测定相对较多,其中包括浏览点击量、交互访问等数据,并综合其他变量等一系列的评定指标,以作为评价网络广告传播效果优与劣的标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评测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媒体广告以广告传播的覆盖率大小作为基数,而网络媒体广告则以具体的浏览点击数据为指标。相对传统媒体广告来说,具有更大的准确性。利用传统媒体做广告宣传,很难准确地收集有多少受众接收到了广告所传递的信息。当然,无论哪一种广告类型的效果评估都是综合式的测评标准,仅仅以基数作为评估的指标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不准确的。相比较而言,网络广告则具有数据准确性这样一个优势。
二、网络广告传播的优劣
从现如今网络广告的传播方式来看,与传统媒体广告的传播效果相比,网络广告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这是由于网络这一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随之带来的。网络广告传播所能达到的效果的独特优势有以下几点:
1、持久性。网络广告传播的另一个比较大优势在于,网络广告在时间上的持久性,可以比传统广告出现在受众面前更长时间。因而网络广告有更广泛的更持久的影响力。
2、高互动性。网络广告可以实现与广告的诉求对象的互动,而受众在上网时候浏览网络广告的时候,不仅仅可以了解相关产品服务的信息,同时还可以积极的参与进去互动,提意见等等。网络广告拉近了企业与受众以及广告的制作方之间的距离,可以保持有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改善广告或产品服务的内容。这个是网络广告最大的优点,传统媒体广告是不具备这个条件的。这就促使网络广告的宣传效果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带来更好的效果。
3、经济性。因为网络广告形成时间较短,并没有形成规范的费用标准,因此网络媒体的广告宣传费用较之传统媒体的广告费用来说是相对较少的,并且网络广告制作的形式多样化,这样成本相对也较容易控制。经济性将会更加吸引广告主的投入,从而能扩大网络媒体的效果。
4、针对性。网络广告的传播可以根据目标群体的年龄、喜好等特点,而有针对性的制作。同时也可以根据受众群体经常涉及的网站投放广告,这就大大提高了广告投放的选择性,从而有目的传播,针对性也将大大加强,更好的提高传播效果。
5、无地域限制。科技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络已经普及全球,甚至达到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地步。因此,网络广告的传播在互联的这种全球化的特征下而没有地域的限制,从而普及到达率更加的高,传播的面积更加广泛,这是传统媒体多没有的。
当然,网络广告在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有优势必定有缺陷,这是新生物都具有的特性,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在发展中不断改进才能逐步完善,从而达到一个完全与社会网络环境相切合的地步。传统媒体就是在这种不断前进的模式中改进创新与发展而达到今天这样一个具有相对的权威性与普及性。下面介绍一些关于网络广告传播的劣势:
首先,人们都认为只有高的点击率才是广告宣传效果的体现,所以出现很多马甲的诞生,从而影响到网络广告效果的真实性。其次,网络媒体是一个新事物,人们还在认识的初级阶段,对网络媒体存在陌生怀疑的感觉。而电视、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经过实践早已被人们所认知与接受,这些传统媒体的最大的特点在于到达率比较高,有固定的受众群体,并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被人们普遍的接受。相对来说,网络广告在一个全新的科技的表现形式下出现,还没有经历时间的历练,这就使得广告受众在面对网络广告时存在一种怀疑的态度。最后,网络广告是一个全新生事物,是在高科技术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无论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还需要不断摸索与发展,树立在群众心目中的权威形象。
三、针对网络广告特点,提高网络广告传播效果的策略
1、网络广告的内容与制作形式需针对具体受众群体,适应受众的需求心理。
网络广告的传播虽然是跨地域的,不受地域限制的,这并不意味着说网络广告可以被受众普遍接受而不考虑特定的针对性。正如同任何一种产品都是有其特定的受众与消费者的。顾名思义,任何一则网络广告也都是有它的传播对象群体的。在网络广告的制作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考虑到广告的诉求对象与产品或服务的受众定位。只有在正确的受众诉求定位下,网络广告必须首先要考虑的是受众的需求心理。每个受众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与喜好偏爱,只有广告内容诉求适合这样的需求特点,广告才会得到受众接受与认同,才有可能成功地激发起受众的购买行为,这是广告的目的。
2、选择适合广告诉求群体的网络媒体投放。
只有适合广告诉求对象的传播才是最能起到效果的,虽然网络用户在总体上是年轻的新潮群体,然而不同风格类型的网站所吸引的受众对象还是不同的,这主要因网站的特点和风格的不同和网络群众的兴趣爱好的不相同所决定的。网络广告的投放要知己知彼明确受众群体的兴趣偏好,即首先要明确自己产品的受众群的分布范围,其次要了解网络媒体的受众群的相关特点,要使网络媒体的受众群与自己产品的受众对象达到最大程度的切合,切合程度越高,针对性也就越高,从而收到的宣传效果就会更好。
3、利用新的技术,追踪网络用户的兴趣偏好。
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分众传播,将受众分类,根据自己的诉求需要而准确的投放广告,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广告内容这将大大提高广告效果。因此,需要追踪受众的兴趣偏好,对其进行分析收集,从而更具针对性的诉求。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出现了一种新技术,可以检测到网络用户在哪些商业网站上所花的时间比较长,在一段时间内反复登陆的哪些网站,以及习惯偏好在哪些网站上进行消费。广告投放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选择那些符合自己产品的受众对象的网站媒体进行深度的广告投放与传播,这将提高传播的针对性,从而使得传播效果更佳。
关键词:网络舆情 舆情传播 引导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它主要是以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BBS)、博客等为信息传播途径,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汇集。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8次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人、手机网民3.18亿人。目前网民的最大群体仍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95%的大学生都是网民,可以说网络的触角深入到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随着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第四媒体”和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的渗透和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高校是最受全社会关注的系统之一,在中国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社会舆论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大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还明显不足,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有待提高。
1.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
随着通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网络走进了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任何个人和组织都能以低廉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分享各种信息。可以说网络已逐步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而网民中最大构成群体是学生,其中尤以大学生居多。高校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成为传播网络舆情和接受网络舆论的生力军之一。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优越但交际面狭窄,与人沟通能力不足,在学业和就业的压力下,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倾吐和自我展示的空间,网络正好满足了大学生对自由表达的需求,网络上大量信息的传播并不受相关部门的审批,而个人隐私、言论自由与社会传播控制之间难以把握的平衡也加大了网络控制的难度,这一切都使网络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可以自由分享信息的虚拟空间。博客、论坛等网上的公共场所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讨论。
网络舆情应运而生,网络舆情就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是指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特定价值观、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其主要传播途径包括电子邮件及新闻组、网络聊天、电子公告板、博客和维基等。高校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一个群体,也是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近年来,几乎所有高校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网络信息的传播,如“芙蓉姐姐”、“胡戈恶搞”等事件,而2011年上半年,涉及到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还对学校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药家鑫事件,南方科技大学45名同学拒绝高考事件。均是从各大校园网上发源而引起各界强烈关注,进而延展到道德层面的反思和讨论。网络舆论已成为高校屡屡产生和扩大的“导火线”和“催化剂”,成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和高校舆论的集散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稳定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
2.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在高校中,大学生网络舆情与其他网络舆情相比有其特殊性,它是特指大学生网民对网络上某一特定的人物或事件广泛关注,形成有一定影响力、倾向性的网络群体性意见或言论,并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行为。大学生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2.1时间的突发性
由于网络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当一些热点事件被到网上,大学生网民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浏览到这些信息,并采取新闻跟贴、论坛讨论、网上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他们在面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尤其是对高校管理及大学生利益产生不满时,有更强烈的见诸于网络的诉求,能迅速诱发大量大学生或社会网民的普遍关注和认同,使事件的影响得到扩大,从而形成网络舆情。特别是“90后”大学生,他们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往往抱以较高的热情,并且容易受到网上舆论信息的引导,从而使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表现为时间上的突发性。加之网络传播的即时性,特别是一些社会突发事件经过网络传播,往往会使社会舆情产生令人难以预料的连锁放大效应,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学生中间引发滚雪球现象,例如李刚门事件,便是通过网络等传播途径,数小时内点击率便达数万人次,这无疑是网络传播即时性导致群体性舆情的最好证明。
2.2内容的多元性
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更敏感、接受新生事物快,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和现实。网络特有的快捷性、隐匿性、交互性、信息海量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多元性。从校内看,食堂饭菜、寝室管理、学校收费、教师授课等;从国内看,领导干部、社会改革、国内重要体育赛事;从国际看,总统换届、领导花边、社会局势动荡新闻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并进而形成网络舆情。多元性与综合性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制约,可以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这正好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展示自我和对自由表达的迫切需求因此,校园博客、校内外各种论坛等自然成为大学生自由发表评论的网络平台,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会第一时间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同时,网络舆情日益呈现多元性,尤其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利益重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等现象集中显现,促使大学生网络舆情自然也会跨越校园的界限,指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和层面,或者涉及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职业生涯校园生活和自身利益诉求等方方面面群体性与放大性。作为网络主体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具有相近的年龄,类似的经历及生活习惯,因而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他们彼此之间价值观更容易达成一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
2.3影响的广泛性
由于互联网快捷的传播速度,网络舆情的影响突破了媒介时间上、地域上的限制。主要表现为:校内舆情校际化、局部事件全国化、国内事件国际化。当一个热点问题在一所高校中展开讨论,形成舆情,这种讨论通过网络会迅速传到同一省市或国内的其它高校,甚至会流传到社会上,更严重的是一些具有不良企图的人有可能把这些讨论发到境外的网站上,从而造成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这些特点作用于当代“90后”大学生身上,必然会对他们产生重要的影响。非理性与难控性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互方式,它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虚拟存在,在网络全面开放而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却相对滞后的今天,社会公共道德往往缺乏对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致使校园网络舆情较难控制。由于作为网民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非均衡性,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行为的自由隐匿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那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出现非理。他们会在虚拟空间中实践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乃至犯罪行为,尤其是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甚至产生网络暴力,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的多元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但另一方面网络特殊的匿名性又容易诱发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实践现实社会中无法尝试的道德破坏甚至犯罪行为。近年来大学生规模的快速的增长使校园网络人群剧增,但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网络成为不加编辑裁剪的发散性信息源,众多具有一定刺激性的中介性事件在网络这个即时传播的空间里成为触动大学生神经、诱发心态变化的导火索。当整个大学生群体产生被点燃的激发心理效应时即使是积极的群体激情也难免产生负面心理效应,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高校上经常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化言论。而舆情空间监管的缺乏让一些消极的错误的甚至是煽动性的言论也甚嚣尘上,利用热点和敏感问题蓄意制造谣言煽动社会不满情绪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它能够打破地域和空间的阻隔,让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相互渗透。尤其当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网络技术优势,对我国加紧实施意识形态渗透,直接着力于对人们尤其是对道德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的改变。这种影响的后果具体表现为:经济意识强化,政治意识弱化;个人意识强化,集体意识弱化;功利意识强化,奉献意识弱化;休闲意识强化,敬业意识弱化。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高校网络舆情中实施引导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46-50.
[3]廖扬平.网络舆情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政工研究动态,2007,(21):23-24.
[4].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1月19日第一版.
关键词:网络社群 群体交往 虚拟自我 现实自我
所谓自我就是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情感、认知和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感知和认识。人的自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与他人和周围环境的精神交往而来。库利在“镜中我”理论中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看作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也就是说,个人通过与他人的交往认识自我。自我的实质是社会化的存在,它的发展同步于人的社会化过程。
不言而喻,“虚拟自我”就是指在网络这一虚拟环境中,人们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自我,它包括在虚拟空间中的存在方式、生存体验和对自己的把握。网络的发展延伸了人们的现实自我,为虚拟自我提供了一个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种空间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社会的全景式的表演舞台。马克·波斯特曾把主体置于信息方式中进行考察,分析信息方式的变化是如何引起自我变化的,他提出:“信息方式的改变影响着交往群体的文化心理,不同的信息方式使自我随着语境的不确定性而相应地不断重构。”纵观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口语传播对应着统一的自我,印刷传播对应着理性谨慎的人,而网络传播则对应着虚拟自我。
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分属于不同的网络社群,在与群体成员的信息交流和互动沟通中进一步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可以说,网络社群是虚拟自我的群体性的存在,不仅是数字化的个人的集合,更是虚拟自我的集合。在网络社群中,群体成员依据自我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来定义自我,进行具有群体倾向的自我呈现与建构,而网络社群中群体交往模式、信息沟通方式等均对虚拟自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虚拟自我在网络群体中的呈现
网络社群不仅提供了信息传递交流的新场所,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在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下,虚拟自我也将因网络群体的交往特点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带有传播情境的烙印
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它指的是传播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是共享信仰的表征,而不是分享信息的行为。它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最重要的是,它使得社群成员的个体身份得到确认。社群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必须借助文字等一系列的符号来完成,而符号之间不同的组合方式、排列顺序,简单来说,就是遣词造句的方式会构成一种交流的特定方式,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公认的交流模式,群体里的成员都必须遵循。由于交往场所的固定性,以及信息交流时身体的缺席,因而,网络社区成员们更加追求本社群特有的说话方式和交流形式,交流的仪式感更为明显。笔者通过对时下国内几个比较主流的虚拟社区的观察,发现这些虚拟社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往往能根据发帖、跟帖人的说话方式和语言风格就能判断其来自哪一个虚拟社区。不仅如此,虚拟社群还创造出了一些独特的词语和句子,如天涯社区中的“兰州烧饼”、“马克和刘明”、“天涯er”等带有明显风格的词句,在社区内传播,构成了网络社群独特的传播情境。社群中的虚拟个人对本社群的共识也包括对这一传播情境的认同,而虚拟自我的呈现与本社群特有的意见表达与沟通形式密切相关,这些表达与沟通的形式成为社群共识的一部分,完成社群殊的情绪表达,进而成为社群文化的象征。因此,网络社群中的虚拟自我被打上了社群传播情境的烙印,选择了这个社群,就意味着对这个社群传播情境的认同。
(二)角色身份建构的多重性
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挣脱了现实中身份地位的束缚,可以根据自己的内心需要任意地建构新的身份和角色。帕森斯认为,互动并非是人与人实体上的互动,而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由于虚拟社群中互动的匿名性,这一点似乎表现得更加明显。网络社往处于一种脱域的在场状态,人们用符号和语言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虚拟交往主体和交往手段的符号化屏蔽了部分甚至全部的主体在现实世界里的真实身份,人们自由选择想要呈现给他人的面貌,这就决定着虚拟主体必须重新建构自己在虚拟社会中的身份和角色。人们利用想象出来的身份和虚构出来的角色在广阔的虚拟空间中进行交流,不仅如此,人们还可以让数个不同的角色同时出现。如前文所述,网络社群提供了一个公共的舞台,任何人都可利用这个舞台表现自己、呈现自我。我们不难发现,在虚拟社区中的交流绝大部分都以一种公开、公共的方式呈现在其他成员面前,即使是成员与成员之间直接的对话也是如此。而正因如此,虚拟社区的成员会根据交往对象和围观群众的变化随时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构建新的身份,甚至是维持着数个不同的身份,一个人可以同时参与多个网络社群。很多人出于自身目的的考虑,在不同的社群里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身份,凭借自己对不同角色的熟悉程度自由转换身份,而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网络社群成员之间关系的建构过程,就是他们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同时也是社群中各个角色的扮演者结合其自身的现实身份、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自我期待等角色形成的过程。每一个身份的每一个自我都对应着相应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表演着自我或他人期待的角色。
(三)虚拟的“抚慰机制”
网络,尤其是网络社群中自由构建的虚拟自我,引出了一个极富争议的问题,那就是网络社群的虚拟交往导致的虚拟自我会不会完全脱离了现实的自我,甚至是与现实自我发生冲突,反过来制约和束缚现实自我呢?对此,马克·波斯特抱有积极的态度,他用大量的论证说明:网络交往所导致的虚拟自我的表达与呈现,平衡了现代社会对自我的束缚,使个人主体可以通过多种角色被表达和诠释,让人们在现代生活的疲惫和乏味中得到了一种释放和抚慰。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生活节奏紧张,现实生活的风险性颇高,人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跟在高度运行的社会后面亦步亦趋,这很可能给现实自我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网络社群中的虚拟交往却提供了一种别样的生活场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在现实中求而不得的内心渴望构建全新的、符合内心期待的虚拟自我,现实生活中的焦虑在虚拟交往中可以得到安慰和缓解。
网络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空间,人们随时可以在虚拟社区中遇到来自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得到新鲜、刺激的感受,并得以窥视到他们的现实世界,这与现实生活中循规蹈矩的交往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虚拟交往导致的虚拟自我的这种特点,可以被视作是对现实自我的一种“抚慰机制”,同时,这种“抚慰的”虚拟自我,充分具备了影响现实自我的可能,丰富和平衡了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概念,让生命更趋于平衡和合理。虚拟社群的交往为人们展示了一种理解自我的前景,即自我是在一个具有历史具体性的话语和实践的模型中形成,人们从此可以将自我视为多重、可变和碎片化的,自我概念的建构本身成为一种主观能动的规划。
二、虚拟交往带来的自我危机
虽然马克·波斯特对虚拟自我持有绝对积极的态度,但这是否意味着虚拟交往中的虚拟自我对现实不存在消极的影响呢?现实已经证明了答案是否定的。网络的开放打破血缘、地缘的限制,将千里之外的人聚集在一起,网民们追求着最大程度的自我满足和自由。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技术的发展本身是用来为人们服务,但过多依赖技术反而会让人们为技术所困。网络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过度依赖这种技术,必定会给网络中的虚拟自我带来负面的影响和危机。
(一)信任的缺失
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在现代性的背景下,信任(trust)的概念有着特殊的应用价值。信任是人格发展中决定性的普遍现象,它和抽离化机制及抽象系统的世界也有着显著和特定的关联。在更为特定的形式上,信任是自我与抽象系统之间互动的媒介。现代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而信任可以充当人与现代生活之间的保护壳,使人们避开那种最为平常的日常活动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与危险,信任因而升华为那种日常实践所渴求的“信念”。这说明了在现代生活中信任的重要性。但在网络社群的虚拟交往中,信任却成了最珍贵的稀有品。网络交往中的现实身份、传统场景和个人背景的缺位,使得人们在交往中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网络诈骗,也使得网络成员对周围传来的信息持否定和怀疑的态度。网络虚拟交往中的信任缺失,必定会给虚拟自我带来一定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网络交往中最缺乏信任的表现是对交往对象身份的怀疑。虚拟身份的大量存在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众多的网民使用虚假信息,使得原本使用真实信息的成员为寻求心理上的平衡,也选择使用虚拟的身份与他人交往,并且在对他人身份的认知上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之间在交往中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有家庭、单位等对冲突进行调解,但在网络虚拟交往中,却不存在这样的社会群体,一旦出现了不信任,不管导致这种不信任的原因是什么,人们往往会将这种不信任推而广之。这种不信任的扩大,会对自我心理产生深刻的消极影响:人们可能将由不信任导致的挫折感带到日常生活中,影响现实中与他人交往的态度,对日常信任结构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现实自我的消解。
(二)“脱域”状态下的自我
如前文所述,在网络社群的交往中,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构建虚拟自我的身份和角色,一旦厌倦了原有的身份,即可立即抛弃它,继续构建一个全新的身份,新的身份带来的新鲜感又将刺激人们不断构建新身份。这样频繁地沉浸在持续的身份建构——身份抛弃——身份建构的状态之中,会使得自我处于一种所谓的“脱域”状态中。
过于频繁地建构虚假身份,会使得人们在虚拟交往中随意转换自我身份,变得易丧失耐心和责任感,久而久之,对虚拟自我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而这一点极有可能被带入到现实生活中来。现实生活限制颇多,由于主体渺小,人们很容易对现实感到无奈,产生逃避的心理,将现实自我的问题带入到虚拟空间中来,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构建虚拟自我,赋予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截然不同的身份,用来满足自己或发泄怨恨。这时,虚拟自我将不再是现实自我的抚慰机制,而变成了逃避机制。由于在虚拟交往中轻易就能获得新身份,过度沉迷于这种身份的建构和抛弃,会使得个人以往积累的经验形式趋于消解,对自我早期形成的认同心理产生冲击,个人易产生空虚、焦虑及孤独感,造成网瘾等心理问题。过度依赖身份的虚拟性,会导致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割裂,形成线上线下两个截然不同的自我,易使人产生错乱感,使得自我认知发生混乱,在技术的冲击下被吞没、粉碎和倾覆,最终使主体成为虚拟的无意识的牺牲品。此时,虚拟自我就变成了一种外在的、操控现实主体的消极力量了。
(三)非理性:虚拟自我的群体消极
网络社区中的文化是一种高雅与低俗并存、精英与草根共生的平面性文化,这种无深度、无距离的平面文化,并不注重理性的培养,它注重的是感性的、视觉上的生产和消费,在这样的交往环境下,人们的思维只会变得越来越跳跃化和碎片化,使得整个群体呈现非理性的趋势。
开放的网络使人们很容易在网上聚集成群,群体中的个体都是匿名、分散和自治的,当群体达到一定数量时,个人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就与他作为单独个体时变得很不一样,会很容易受到群体环境的影响,这一点在网络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虚拟交往摆脱了现实身份、环境的束缚,人们能轻易说出在现实中不敢说的话,而这些话语通常带有强烈的群体暗示和感染力,网络群体的成员会很容易被其点燃激情。在这种情况下,虚拟自我会变得冲动、盲目和非理性,易跟随大多数人的心理倾向而失去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变得不会理性地讨论问题,而只会用愤怒的语言发泄内心的怨恨和愤慨,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理由,只会用极端、不理性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极端化的态度。
三、结语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培养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这种“新”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媒介环境之新。大学生是使用网络媒介的主要群体,他们对社会事件、公共事件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但他们对社会真实现状的了解和判断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他人思想言论的影响,特别是受一些网络媒介固有特点的影响,在利用网络媒介参与公共事件时常常不能明辨是非,而是情绪化地发表一些不恰当的言论,造成某些事件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网络信息的甄别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媒介带来的传播力,是思想引导工作者迫切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1.从媒介获取、甄别信息的能力亟需提升
新媒体使人们越来越处于海量信息的包围中,信息格局逐渐由信息短缺转变为信息过剩。随着现代生活特别是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远距离的信息传递愈发成为必要,媒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此时媒介也就变成了人们的“耳朵”和“眼睛”。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不再受到报纸版面或者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的限制,媒介的信息承载量得到极大的提升。为此,人们需要培育并具备媒介素养,以满足自身对基本信息的获知需求。
网络媒介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自媒体的兴起。从传播主体来看,自媒体传播者不再限于专业化媒介机构,更多的草根平民也开始获得话语权。从文明进步的意义来说,普通人能够获得自媒体中的话语权,体现了鼓励言论自由、推动传播权利平等的重大进程。但是,也由此引发了难以对自媒体中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约束的问题。自媒体对传播者要求的低门槛导致了传播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加之身份验证手段尚未完善,很难继续采取事后问责的管理方式,这一特点就反映出自媒体中把关机制的缺位。完善这种把关机制就技术层面而言也是比较困难的。网络媒体巨大的信息承载量和传播主体可以随时随地信息的特点,使得自媒体的信息呈现出真假并存、泥沙俱下的现象,这就要求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使用网络媒介时增强是非观,提高辨识甄别的能力。
网络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递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浅阅读”的兴起和对影像资料的偏好。面对海量信息,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浏览”信息而非“阅读”信息,喜欢直观的影像资料甚于间接的文字资料。相比于文字资料,影像资料是“表现”式的符号而非“再现”式的符号,受众无需再在头脑中进行深加工即可直接理解所表现的内容。但实际上,经由媒体呈现出来的影像资料,即使眼见也未必为实,或者说即使是事实也未必是事实的全部,因为制作者常常通过影像的剪辑和编排,以实现某种服务于制作者自身目的的逻辑。
2.媒介带来的巨大传播力亟待引导规范
媒介环境正快速发生着多样而深刻的变化,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网络成为人们表达个人观点、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网络民意在影响社会决策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媒介在成为人们“耳朵”和“眼睛”的同时,还成了人们的“喉舌”。尽管相关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下能够获得传播影响力的仍然以传统媒介和部分社会精英为主,但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获得话语权并产生影响力。人们通过网络媒介获得话语权是中国社会值得欣慰的一大进步,但如何理性约束和使用这种传播权利,防止人们在行使自身传播权利时对他人或社会造成损害,很值得深入思考。
新媒体并非完美,它也存在多种负面效应,如会使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沉迷其中难以自拔,甚至对现实世界失去互动感知的兴趣,对未来漠不关心。新媒体时代传播形式的通俗化程度增大,其传播的直接性和快捷性,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理性思维能力造成抑制和弱化,使人的思维趋于简单化、平面化,缺乏深刻的内涵和底蕴。新媒体时代的人们若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很容易受控于媒介,只有当人们具备了高水平的媒介素养能力,才会做到积极地驾驭各种媒介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全面解读和正确地取舍。这种取舍就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和信念的能力,也是控制媒介信息的能力。 可以说,新媒体时代对现代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正与之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研究人的需求,进而通过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要,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基于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对大学生就网络媒介中的行为、言论加以引导。笔者认为,大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研判能力,与其约束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不如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他们如何甄别网络信息,如何就媒介信息的偏见进行判断。有学者认为,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四个维度:媒介处理技巧、媒介知识、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介偏见判断。对思想政治引导工作而言,不仅要求引导大学生掌握媒介知识,提升大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而且还要求提高大学生判断媒介偏见的能力。
1.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媒介知识
“媒介知识主要在两方面与媒介素养发生关联 :一是媒介生产的知识,这是绝大多数受众不怎么接触的部分 ;二是媒介内容的知识(如热门议题、公共事务等),这是受众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 通常来说,非媒介从业人员往往对媒介的内容知识更加了解,而对媒介生产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但媒介生产知识中蕴含了对媒介性质的洞见,了解媒介生产的相关知识才能理解媒介为什么不可能完全客观,媒介为什么带有一定的利益倾向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对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群体而言,直接教育他们“如何看待”媒介是行不通的,可行的方法是教给他们媒介知识,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媒介,然后由他们自己作出判断。
2.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培养学生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
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是指受众区分媒介事实和现实,而不是将二者混为一谈。媒介技术使媒介对现实的模拟和再现能力越来越强,特别是网络媒介,它可以通过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方式对现实进行模拟和再现。对于缺乏媒介素养的个体而言,经由网络媒介呈现出来的事实很容易被认为是现实。媒介借助一定的符号体系对现实进行再现,受众通过媒介接触到的信息必然需要经历由现实编码变为传播符号,再由受众将传播符号解码为自身可理解的信息,在这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信息的缺失或失真。因此,媒介素养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区分媒介事实和现实,要对媒介具有批判性思维。
3.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培养学生对媒介偏见的判断
从媒介产业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媒介组织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某些利益群体所建立,受到一些利益群体的监管、控制。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媒介(包括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上充斥着大量由企业付费刊登并不以广告形式呈现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基于“企业—公关公司—媒体”的这个利益链产生的信息自然不可全信。用户贡献内容(UGC)的媒介形式(如微博、社交网站)归根结底在信息平台上仍然受到利益群体的控制,信息平台的控制者能够影响信息的呈现和流动。由此,任何媒介都必然受到控制它的利益群体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教育学生对媒介偏见作出判断,要对媒介信息保持一种谨慎的态度,而克服媒介偏见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更多地搜寻相关信息,接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
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有效路径
1.建立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
网络媒介素养可以理解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修养,是一种使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甄别信息、传播信息的能力,对其培养必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建立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从平时入手、从线上线下两个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面对现实情况,思想政治引导工作需要培养大学生掌握媒介知识、构建对媒介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判断媒介偏见的能力。学习媒介知识应特别注意增进大学生对媒介生产知识的了解,让大学生熟知记者从准备采访资料到成稿、编辑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手段和筛选程序;要让大学生了解到不同的媒体有差异化的价值取向,并受不同的利益群体的控制,因而需要对媒介存在的偏见作出判断。
新媒体的发展要求我们转变工作思路,适应新环境,运用新工具,以更贴近学生的方式开展引导工作。例如,我们可以在微博或者人人网上建立公共主页,由专人负责运营,定期资料信息,将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应鼓励思想政治工作者、党团干部开设个人微博和SNS账号,通过他们自身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作出示范,带动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利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党团干部的个人账号来开展媒介素养培养工作;通过邀请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教师开展讲座、组织大学生参观报社或电视台等多种方式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从而真正建立起培养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长效机制。
2.重大事件中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
重大事件中的引导工作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方面来进行。重大事件中线上的引导工作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平日里的积累。如果思想政治工作平时注意运营网络主页,积累稳定的受众群体,并能形成相对固定的传播风格,那么在重大事件中就会更好地接触到学生群体,并取得学生群体的理解和信任。
在重大事件中对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媒介的引导还需要有针对性,做到线上线下“虚”“实”结合。例如,对突发的的看法,我们可以搜集传统媒体报道和自媒体中的多方面资料,提供给学生不同的视角和看法。在网络媒介中更具有说服力的是“论据”而非“论点”,因此,思想政治引导工作的重点是多方面地收集事实材料并传播给大学生。又如,对于一些尚不明了的事件,应当及时提醒大学生善用自身的传播力,充分说明滥用传播力的后果。线下的工作是以面对面的方式传播给大学生。
所谓圈群,是指SNS、即时通讯(IM)、博客、论坛以及专门网站提供的以兴趣爱好、社会关系等为依据的网络聚合服务。Web2.0时代的人喜欢写博客,泡论坛贴吧,并加入各式圈群。在企业的传播活动中,论坛和贴吧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操作方式,相较来说,对圈群的利用还属于初级阶段。一是由于圈群传播需要精耕细作,操作难度大;二是多数圈群是小众群体,传播效果也难以衡量。但对于地理位置单一且固定,或小众化的产品来说,利用圈群实现精准营销,是非常值得一试的高效传播方法。
目前圈群分布广泛,形式众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圈群可以根据组建基础划分为三类:
关系型圈群。指网络用户因具有一定的天然性关联,于是在网络上集结,建立共同的网络圈群。在关系型圈群中,人与人之间往往是同学、亲友、同事等相对稳定的关系,这种天然连接为圈群提供了较高的黏着度,有利于信息的及时沟通和传播。
兴趣型圈群。在某方面有共同兴趣的人在网络上聚合,就形成了兴趣型圈群。例如豆瓣网中的小组,社区中的“摄影爱好者版块”等。这种聚合让有同样兴趣的网络用户能够顺畅地互动交流,有利于信息迅速地在同质人群中传播。
地理位置型圈群。由于地缘关系,为维护共同利益而组建的圈群。邻里是这一圈群成员的基本关系。“大望路办公楼白领群”、“幸福小区户主群”等均是地理位置型圈群的一种。这种位置相同的鲜明特点,便于协助具有地缘依赖a缘钠笠到行精准传播?圈群的高黏着度以及成员间亲密性高的特质,都使病毒式传播成为圈群传播非常重要的特点。圈群传播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圈子中的成员都具备某个共同点,将人们紧密地凝聚起来。这个共同点同时也是企业将消费者进行细分的依据,它把消费者的各种特征简化成为一个指标,企业可以此方便地判定该圈子是否适合进行本产品的口碑宣传。针对这些圈子进行口碑信息的设计和,可实现信息的个性化,避免资源的浪费。
其次,圈子成员相互间是参照群体,他们的购物行为和对品牌的见地会对其他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壮泰族群;系统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网络趋同理论;演化
传播学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出现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传播系统理论是传播学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以传播系统理论来审视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的发展演化过程,对促进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和世界民族的融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传播系统若干理论问题
(一)系统理论的起源
对系统的研究是自古就有的,如中国古代的“阴”、“阳”、“气”、“理”等。然而现代系统理论思想的最初形成却从19世纪黑格尔的辩证矛盾论开始溯源。黑格尔辩证矛盾论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为对立面的矛盾所控制。马克思和达尔文都是黑格尔辩证矛盾论的忠实拥护者,只不过马克思用辩证矛盾论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的整个发展过程,而达尔文则把它放在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研究当中。不管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还是研究物种进化,系统理论在马克思和达尔文的研究中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20世纪初,奥地利生物学家贝特朗菲提出了机体系统理论;1932年,贝特朗菲进一步提出了一般系统理论思想。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一般系统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丰富了系统要素、关系、过程等理论。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维纳和香农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控制论和信息论。控制论、信息论被认为是一般系统理论的相关领域,它们是一个过程的几个方面,因此学界也有把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统一为广义系统论。广义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生物、社会、行为现象等许多方面,它为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提供了思维的新方法,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指的是广义系统论。
(二)系统理论与传播学研究
“系统”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今天系统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研究,人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研究系统,对系统下的定义不下几十种。最普遍的观点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它由元素、关系、属性、环境构成,表明了元素与元素、元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论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层级性、动态性和整体性,把研究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层级构成,研究系统、元素、环境的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以优化系统的观点来解决问题。控制论是对系统中的调节和控制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反馈机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信息理论则研究系统中的传播现象和过程,重点研究信号的测定和传送。
传播是一个有相互关联的变量结合而成的复杂整体,因此系统理论对传播学具有重要影响,它为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在传播学的许多方面都能看到系统理论的影响以多种形式存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关系传播理论和网络趋同理论。关系传播理论的核心是假设人际传播的功能为建立、维持和改变关系,而关系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反过来影响人际传播的性质。关系传播理论对关系、决策、网络及媒体进行了探讨,研究了传播在关系产生、发展及衰落过程中的作用,开创并发展了人际关系中的传播研究,奠定了关系研究的主要形式和方向,并在几种关系类型的传播研究,如友谊中的传播、矛盾冲突中的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次,对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网络趋同理论也得益于系统论的指导,网络趋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群体信息的交换和发展以及群体差异、变迁的传播学成因。这些理论对于分析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传播学的视角。
二、传播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演化
从传播系统理论的角度来阐释族群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它可以通过对族群发展变化与内外传播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为族群的交流和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一)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的由来
19世纪中叶,为了殖民统治的需要,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学者开始对东南亚的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惊奇地发现,我国的布依语、壮族侬语、黎语,泰国的泰语,越南的黑泰语、白泰语、土语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壮侗语族的语言。随后,国内外学者对这些民族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发现,生活在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和黎族,生活在越南的岱族、侬族、泰族、热依族、沥族、布依族和佬族,生活在老挝的老龙族和泰族,生活在泰国的泰族,生活在缅甸的掸族以及生活在印度阿萨姆邦的阿洪人,共计近1亿人口,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同属一个语系。在服饰、饮食习惯、住宅建筑、宗教信仰、民间文化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或近似之处。对于这些共同或近似点的形成,民族研究者认为是因缘于他们的祖先都曾经共同生活在今广西等地,因此把这些民族称之为壮泰族群。范宏贵先生在《同根生的民族》一书中对分布在6个国家的壮泰族群20个民族开展了多学科、全方位的交叉考证,证明壮泰族群都是古百越瓯骆人的后裔,是从一条根发展、分化出来的,并对壮泰各民族是怎样从瓯骆越人这条共同的“根”上经过长途大迁徙而演变成今天6个国家中的20个民族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阐释,基本弄清楚壮泰族群诸民族的来龙去脉。
按照范宏贵先生的解释,在春秋时代以前,即距今2700年前,壮泰族群的祖先共同生活在岭南与岭北一带;春秋到汉代以后,即距今2700~2100年前,进入以农业为主的社会以后,傣族的祖先才从岭南和岭北向南迁移,从而掀开壮泰族群迁移分化的大幕。《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认为,到唐代以前,壮泰先民较大规模的迁徙已经基本完成。
(二)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关系传播理论探讨
壮泰族群的迁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大规模的迁徙,也有分散的迁徙,迁徙的原因、时间、路线都不相同。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未迁移分化前壮泰族群先民瓯骆越人的社会看作一个大系统,其中分布着部落、村族、家庭、个人等各种中小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人们需要及时了解环境的变化,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增进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维护整个族群社会的稳定和协调。这样,传播和交流信息就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当时,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是瓯骆越人交流和传播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按照关系传播理论的观点,我们先来分析瓯骆越人个体关系的形成与发展。个体关系的形成首先是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它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受到当时社会生产条件的制约。瓯骆越人居住的岭南地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求得生存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获取食物,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共同抵御恶兽与自然灾害,这样就组成了以氏族部落为单位的人们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个体之间需要树立和培养非常紧密、融洽的关系,才能保证整体的战斗力。从当时传递信息和交往的条件来看,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第一,当时落后的文化和传播技术的匮乏,使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具有易操作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达到一种直接真实和即时反馈的传播效果;第二,人际传播不仅能及时传递各种生产信息,而且这种凭借各种感官通过言语传递实体信息和由交往双方的表情、动作及辅助语言等非语言符号传递隐性信息的传播方式符合瓯骆越人的情感特点和心理需要,通过这种多感官、全方位的人际交流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责任,增进双方的情感,也体现了瓯骆越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的生活理念和道德标准;第三,在当时,人际传播是建构双向互动和睦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族群情感的主要途径,它使整个瓯骆越群落更具紧密性,能促进整个瓯骆越群落传播大系统的良性运行。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青铜和铁制工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使用,瓯骆越人生存方式转变为以稻作农业为主。为开田辟土,瓯骆越人的居住特点由大群居逐渐向分散化发展,形成许多三五聚居的小群落。由于自然地理和生产条件的限制,人们被牢牢地绑在了土地上,瓯骆越人群落、村寨之间个体形式的传播和交流逐渐减少。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生存资源的争夺加剧,矛盾、斗争不断出现,更加恶化了群落之间的关系,使小系统间的传播机制受到破坏。生产方式、人际关系以及传播机制的变化使瓯骆越人最终形成了山区稻作民族相对封闭的特点,他们依恋故土,看重群落,其迁移也多以整个群落为主,很少以个体形式迁移、融入其他族群。由于瓯骆越人不好游移、迁徙,其个体交往和传播在本群落范围内影响很大,对其他群落的影响甚微。从控制论的角度来说,这种与本群落以外个体间的疏远和松散的人际关系,反过来又影响了群落以外人际传播的性质和效果,使群落与群落之间的交流和传播活动趋于松散。
因此,正如民族研究者所发现的,瓯骆越人各群落的古越语都有一定的差距,形成不同方言土语区。在习俗上瓯骆越人群落之间也是各有特色,这些在《墨子》《汉书》上都有记载。直到瓯骆越人的一些群落为寻找新的生存资源而不断进行长途迁徙,群落、村族间的交往越来越少,甚至没有,传播大系统崩溃,差异逐渐拉大,最终走向民族分化。
(三)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发展嬗变的网络趋同理论探讨
关系传播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传播的相互作用行为及其对传播系统的影响,而网络趋同理论则从群体传播行为的角度来研究传播系统。所谓群体,是指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诸如一个民族、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家庭。如果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看作一个宏观群体系统,其中的个体传播是微观系统,那么瓯骆越人部落作为一个群体则可以看作中观系统。这个中观系统是否和谐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群体目标和群体力量的凝聚、部落成员之间良好的协作关系都有赖于群体传播机制。毫无疑问,群体传播也是当时瓯骆越人传播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我们来分析瓯骆越人部落内部的群体传播。在部落内部,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甚至宗族之间的传播相互作用行为和过程构成了群体的传播结构。民族研究者发现,瓯骆越人的部落都有酋长及临时军事首领;这些首领如有受贿,可以被议众罢免另选;部落内部有互相保护、支援和同族复仇;有民主集会,大家可以共同议事并交流意见。这些特征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也基本保留了下来,比较具有代表性。从瓯骆越人的部落特征可以发现,在部落内部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流量比较大,信息覆盖面比较广,群体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频度也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共同的群体意识;另一方面,从尊重部落首领的意见到群体成员民主议事来看,瓯骆越人的信息传播既有单向传播也注重双向传播,保证了群体成员普遍平等的传播机会和话语权,对增进群体感情、强化群体归属意识都有重要作用。另外,以共同宗教信仰为前提的各种宗教和祭祀活动的群体传播方式也使瓯骆越人的群体传播关系长期而稳定。群体意识的形成与强化,使得群体成员在传播过程中感受到某种程度的群体压力,从而产生趋同心理,迫使他们自觉遵守群体规范,使自己尽可能地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目标保持一致,保证部落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
瓯骆越人部落作为单个群体通过群体传播作用相互联系,把整个瓯骆越人社会连接成一个网络。传播网络的建立反过来又使瓯骆越人各个部落之间得以更频繁、更有效地交换信息,使各个部落间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越来越接近,共同点越来越多,最后形成大体一一致的文化基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趋同理论。但是,整个瓯骆越人的氏族部落组织非常松散,不像单个部落内部那么严密,它们彼此互不相属,群体传播的密度和深度都比单个部落内部差很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瓯骆越人各个部族之间虽然有着大体相同的文化基础,但是在文化细节上还是存在很多差异。后来发展到稻作农业时代,由于水稻的种植、收割等生产主要依靠小群体的力量,因而形成了以家庭、家族为本位的小群体观念,人们对于部落、村寨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传播大为削弱。随后而来的大迁徙,更使瓯骆越人群体之间的传播越来越少,从而使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传播机制遭到破坏,群体之间产生许多隔阂,发生了许多变异,趋异程度越来越高,最后导致瓯骆越人整个群体传播网络的崩溃,产生民族分化。后来,迁徙的瓯骆越人把自己的文化带到不同的栖息地,通过各种传播方式与当地文化进行交流、融合,也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原来族群的独特文化。直至今日,虽然瓯骆越人的后裔已经分化为不同国家的十几个民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中依稀窥见共同的文化元素。
三、对促进中国-东南亚壮泰族群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启示
今天,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各民族共享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径。同源异族的中国一东南亚壮泰族群容易产生文化认同感,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相对要少。那么,传播系统理论对壮泰族群的文化交流有哪些启示呢?
(一)关系传播理论的启示
我们不妨作个大胆的构想,把分属各个国家的壮泰各民族作为关系传播中的各个个体。我们知道,壮泰族群间的关系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性质和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壮泰族群毕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国家、民族间既有友好来往的一面,也不可避免会存在矛盾冲突和相互争夺的一面。交流与传播是增进好感、避免冲突的有效途径。在关系传播情境中,“友谊中的传播”可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增加人们的认同感;但有时候,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矛盾冲突中的传播”,这时候传播群体就要作出理智决策,在不同的价值观和知觉体系间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甚至妥协,,结束冲突,共同实现彼此都渴求的目标。
这就告诉我们:第一,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注重研究群体间的关系,注重增进群体间的友谊,对各个族群的文化发展要有包容的态度,既要寻求共同点也要允许族群文化的自由发展和自由选择,不能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将本民族文化观念强加给其他民族。壮泰各个群体都要以真诚、平等的态度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这样,才能建立友好协作的族群关系,从而保证传播机制的有效建立和良性发展。第二,要正确认识文化交流中的矛盾冲突。传播过程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从博弈论的角度对矛盾的解决进行理智的决策,把握共同的目标,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传播频度,降低甚至结束冲突。第三,要注重个人的传播作用,因为一个群体传播网络是通过个人在群体之间传播信息建立的。个人可以理解为某个人或某个社会团体。壮泰族群文化交流必须重视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要不断增加学者、学术团体、民间组织等的互访和交流,他们是壮泰族群群体传播和交流的联系和纽带。
(二)网络趋同理论的启示
【关键词】拟态环境 舆情 场域 趋势
大学生舆情是指在一定范围和时期内,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著名的舆论学家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一种反应,大众须由媒介或人际传播的信息来进行思考、判断和选择。①日新月异的网络传播技术,使得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形态中最有活力和占主导性的舆论形态。互联网为数以亿计的网民提供了重复选择、、讨论某类信息,制造舆论热点的手段和方式。在这样的语境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思考和舆情传播方式迅速发生变化,大学生舆情也自然有了拟态效应,使原本就相对复杂的舆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研究其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拟态环境”中的舆情主客体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十分敏感的大学生群体,他们走在“拟态”的最前端。这个群体不仅随时面对网络信息的诱惑,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网络舆情的制造者、传输者或是策应者。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喜欢接触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但也较为情绪化、易被他人特别是有领导力的人物意见影响。这两种群体特质相互作用,使大学生成为高校环境内接受和传播网络舆论最重要的主力。同时,大学生群体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关系稳定性强、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群体和组织认同感形成易,这些特征使大学生群体较其它社会群体更易形成共性目标,很容易就大家都感兴趣的某一热点事件达成共识进而在高校环境内造成较大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中介社会事项的刺激,即重大事务或热点信息尤其是与高校师生利益相关的诸多事务,是网络舆情的直接刺激物与态度指向。我们把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事件,分为两大类:一是校本意义上的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是指高校内广受学生关注的与师生学习、生活、权利、情感密切相关的事项。本研究通过对河北省部分高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学习与考试、奖助学金及评优、求职就业、入党等热点信息的关注度较高。二是非校本意义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具体包括国家国际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国家管理视野中的重大形势政策事件、社会热点问题及各种社会突发事件。②在所有调查话题中,既是网络热点又涉及到校园安全的“李刚门”事件成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话题(占比59.0%)。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场域特点
第一是参与主体身份的隐匿性。大学生舆情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下形成和演变的,这个演化的场域,被称作大学生舆情空间。网络营造的“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摹写,而是以现实环境为蓝本,或多或少存在偏离,在这样的空间内,隐匿自己的身份显得非常必要,也甚为常见。在笔者的调查中,网络成为大学生初次获得信息的首位信息源,在他们获得热点信息后,进行二次传播最主要的方式仍是网络。隐匿身份的参与者使意见表达更加充分,网络形式下的“拟态环境”基于原发并且客观的立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但是,参与主体的匿名性脱离了社会身份意识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监督,使大学生网民在享受舆论自由的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法界定。
第二是互动交流频率高。传播者是影响“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单个传播者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导致“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偏离,但可能在众多传播者的努力下得以缓和。网络空间里绝对高频率的互动交流形成了动态的、更为客观的“拟态环境”。作为虚拟网络舆论空间的一分子,大学生网民能即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在一段时间里,热点信息传递及时且高度共享,传播者与反馈者之间的交流也会对每一个参与主体的想法产生某种程度上的影响。网络舆论空间参与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推动了共同关注的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甚至能够促进有关决策的制定和改变。③
第三是信息分享开放程度高。互联网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言论一旦,世界各地的网络参与者都有可能看到。“低门槛”的网络空间使用,使现实世界里显示个体身份地位的那些象征被弱化。基于网络“拟态环境”的“弱把关”,大量不适合传统媒体传播的信息在网络中迸发,使网络构建的“拟态环境”比传统媒体更加丰富和多元。社会角色单一的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方式与学校系统、社会系统以及个人等外界信息源交流和联系,使意见得到表达、沟通和反馈,使问题得到解释和解决。
第四是非理性言论聚集与扩散。基于网络的“拟态环境”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客观真实有时被忽略,这种效应被称作“沉默的螺旋”。众多身份隐匿没有责任约束的参与者在虚拟网络舆论空间即时交流互动,在“沉默的螺旋”效应下形成的“共识”具有很强的狭隘性,一方面,不跟随主流的言论往往在短时间内受到众多参与者非理性的攻击,网民通过跟帖、“盖楼”、刷屏等方式制造声势,过激言辞大量存在,真知灼见被口水战掩盖。另一方面,有失公允的倾向性言论得到更多关注。“拟态环境”中,随着大量参与者对倾向性言论重复解释和反馈,意见迅速集中并传播,汇集成一股强大的情绪化的参与民意,者的倾向性言论,甚至错误的反馈意见使网络评论活动发生偏向,从而放大了对社会的危害。④显然,这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空间是一种损害。
大学生网络舆情发展趋势
第一是在高网络普及率的大学生群体中,网络舆情的研究与管理愈发重要。《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⑤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30.2%。本次研究调查显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得热点信息的第一信息源,有66.4%的学生表示自己首次获得热点信息源自网络。“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在这样的影响中,大学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他们有意或无意地成为某些热点舆情的制造者。
第二是门户网站的影响力减弱,“灭火”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调查结果,大专学历及以上网民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7.6%,是主要的使用门户网站获取网络新闻的人群,然而,网络新闻使用率同往年相比则呈现走低趋势,这种影响力减弱的现象与“自媒体”发展走高有着重要关联。“自媒体”中,“闲言碎语”(如微博发表内容被限制在140字以内)使新闻事件难以被全方位解读,众多个体片面的、概括化的解读很容易造成事件的误读和歪曲,同时通过裂变式的转发,“灭火”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有的门户网站把关不严,网络的真实性饱受质疑,拟态环境的客观性优势受到挑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网络是学生首次获得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而在信息不一致时大学生更倾向于向传统媒体、正式组织和人际关系这三类信息源求证。
第三是微博成为信息获得的重要渠道,自媒体的“拟态环境”效应加速实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调查结果,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持续爆炸式增长,达到2.5亿,微博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本研究调查中,微博紧跟QQ、新闻网站挤进前三名,成为大学生从网络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源。众多个体在网络中建立“自媒体”,将信息传播对象分解成数量庞大、内容丰富的微小单位,重构了“拟态环境”。⑥“关键词”、“标签”等由数量庞大的“自媒体”拆分和提取的“微内容”使得网络背景下的“拟态环境”变动更为频繁,微博的“粉丝”机制以及“点击率”排名公开的实时更替生成了新的结构价值。
关键词 新媒体 传播 革命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指出了传媒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型的媒介,而新媒介必然会带来信息传播方式等内容的革命。新媒体以其平等、自由、互动、开放、合作、无边界的传播特点,“人人都是源头,人人都是受众”和“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普遍现实,给整个社会、文化、经济领域带来了深刻传播变革。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本文从传播受众、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范围五个方面来分析新媒体的传播革命。
传播主体的革命:从“媒体”到“全民”
在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主导的传播模式已经被打破,受众不仅作为信息传播客体而存在。可以自主性地寻找和接收信息,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主体中的一员,可以主动信息,新媒体传播的传授关系发生了变化,带来了传播形态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传播主体不再作为主要的或唯一的传播主体主导传播过程,其他组织、机构、个人也成为了传播主体,传播主体由一元走向了多元。传播主体正在从“媒体”走向“全民”。“全民”的传播主体形成以后。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都能通过新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2002年底,美国硅谷最著名的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把这种变化概括为we media(自媒体)。自媒体目前的主要形态是博客、播客,近来发展迅猛。据美国The Diffusion Group公司的名为《播客:事实、虚构和机遇》的报告中指出,2004年。美国“播客”用户是80万人,2005年美国播客用户是450万,2006年是1150万,2008年是3300万,预计到2010年人数将达到5680万。随着播客受众的不短增长,受众群体可以通过自媒体网络上传播。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主导传播的局面。实现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
传播内容的革命:从“单一”到“复合”
在现有的大众媒体环境中,媒体按照传播形态可以划分为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这些传统的媒体传播的是单一的文本(SMS)、音频/音乐(Sound&Music)、视频(TV)、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信息。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中,网络和数字技术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是,在主要的传播载体中,比如网络、数字电视、手机等,所有的媒体都既能进行文字的传播。同时又能进行视频和声音的传播,并且还能把文字、视频、声音存储下来,供受众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浏览。与此同时,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像传统电视一样收看直播节目,并且自由选择电视剧或影片:利用手机上网,聊天、发送电子邮件、阅读电子报:像PC机一样运行应用程序浏览新闻,搜索下载资料。所以说新的传播媒体能够通过新的平台,把传统大众媒体的各种类型综合起来,使得传播内容从“单一”走向“复合”。正如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所说:“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者之间的边界。”
传播方式的革命:从“单向”到“双向”
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预言:现行的点对面的大众传播体制将会被一种新的点对点的传播体制所代替,信息时代的一个趋势将是更多地点对点而不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的线性传播。我们可以概括为“点对面”式的传播。也就是说,相同或类似的信息,从传统大众媒介机构这个“点”,向公众这个巨大的“面”进行传播。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传播呈现了以手机为代表的“点对点”传播模式,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点对面”、“面对点”和“面对面”等三种新媒体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是“双向”的传播。双向的传播方式的最大特征就是可以进行互动。
传播受众的革命:从“大众”到“分众”
传统媒体的受众人群很广,包括了各个年龄,各个文化水平,各个收入标准的人,受众具有“大众化”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是在互动技术、搜索技术等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新媒体对受众技术使用、掌握以及文化素质水平提出了要求。新媒体的受众人群主要集中在上班一族和学生群体,其中上班一族多为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等中高收入者,这些群体呈现年轻化的特征。根据《iResearch艾瑞-2006年中国3G用户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手机网民年龄集中在25岁以上,18岁以下的仅占34%。在美国,手机网民同样以年轻人为主。同时,在悠视网提供的资料中,22岁左右的用户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25岁左右的用户,大专学历的占69%,本科学历的占18%。该网站用户的平均家庭月收入为3845元,远高于北京、上海的平均家庭月收入水平。这些数据反映了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多为具有一定特征的团体。在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博客、播客等新媒体随时进行信息传播,并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形成一个个志趣相投的小团体,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因此,相对于传统媒体受众“大众化”的特点,新媒体受众人群具有特定性,正在逐渐变为“分众”。
在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多种新兴的网络产业此起彼落、风起云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发展与改变,在不断前进和创新的道路上,互联网不再停留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多路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WEB1.0带动了互联网群众的热情,催生的WEB2.0加速了网络作为媒介传播的力度,打破了传统媒体平面和单途径的简单方式,传播的方式从“广而告之”的一对多转变为“人人皆记者”多对多,直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没有特定的主客体之分的情况下,“受”者皆为“授”者,而这样的时代也被称之为“自媒体时代”。
在自媒体时代中,信息的更替让原本的受者主动成为授众,微博、SNS、论坛等各种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均衡地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一点一击中,信息变成充满活力的新鲜事物,更多的人在感知自媒体时代的分享和速度。互联网群众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现在,自媒体时代也将引领整个互联网世界充满“活的信息”的未来。这不仅是正向推动传播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传播者的角度还是新闻参与者的角度,群体的力量逐渐显现。青年群体也将在互联网激流中涌进,而这股年轻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
互联网自组织群体现象定义及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的意识和价值定位
互联网背后支撑的群体力量,让“自组织”的概念再一次走上舞台。早在1959年由Yovits M. C 和Cameron S写的《Self-Organizing Systems》中就有提出“自组织系统”的定义。之后更有多位学者提出自组织系统概念和特征,其中有经典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过程。”如今互联网的潜在群体力量让信息从无序的分享走向有序的聚合,互联网个体行为也从无序的形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群体。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说——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中,也对今天这样的群体现象做出了概念性解释。混沌理论说明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系统 ,而这正贴合了如今的互联网群体,他们在无形中组成了虚拟世界中的组织体,他们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
网络群体中,散布着大量的年轻人。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国内两大主流微博平台——新浪和腾讯,他们的用户多集中于20 ~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多是大学青年,在社会大环境中,信息洪流冲击着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学青年们往往怀有满腔热情,对于互联网应用较为熟悉,善于利用互联网寻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诉求的渠道,获取有用信息,寻找共性同伴,自发形成自组织群体。他们大都广泛开展线上交流,部分还结合线下互动的形式。他们在现实中组织意识较为淡薄,却往往寻求在虚拟世界中的倾述,价值取向较现实世界中更为自由。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原有的静水传播模式。互联网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各种文化的冲击,迅速扩散到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同样也影响着网络中的各种自组织群体。网络中的自组织群体团结在相似的情感环境中,有着较为类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自我,倾述自我,这无形中加大了舆情问题产生的几率。
大学生自组织群体及舆情问题产生的成因、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需要面临整个互联网以及社会文化传播格局的转变。同时,网络舆情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已有很多典型网络舆情案例,特别是其影响常常被不可控地扩大,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符合幂律分布模式,当一个信息传递一次的概率是k时,传递后的再次传递通道是m的话,那其所可能第三次传递的概率就已经从原本的1变为km,而这决定于信息的被关注度和有效性,也更取决于被转发后传递通道数量。六度分隔理论4也印证了互联网传递无边界的特点,它打开交流互动的空间,不仅将更多的信息带给使用者,还提供了一种无序无责的复杂的虚拟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思维的波动和行动的冲动多见于这个年龄层次。在互联网中,青年大学生往往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的拘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互联网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在线上自由表达自我的诉求。在互联网管理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互联网带给青年大学生一系列的错觉,无责感、多样性、随机性都会将任意的群体趋向于无限制的自由状态。而这恰恰忽视了舆论错误导向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具有有序结构的消息即为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群体,通过从无序的消息集合,慢慢转变为传递有序的信息。“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智慧”5的说法中,不难看出到在传递信息和知识之间,尚未构成知识的无序信息最容易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郭美美事件、温州重大集资案、环境PM2.5检测、故宫文物被盗、世界末日说等一系列新闻事件都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网民的广泛热议。一方面促进了舆论监督力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夸大不实的虚假谣传。青年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事物的好恶分析多以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以偏概全。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鉴别能力,加强对谣言的抵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问题都是现今高校亟待思考和完善的。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管理的办法和建议
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如何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跟时代脚步,研究尝试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课程,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氛围。
2、加大互联网舆论管理力度,完善自组织管理办法。 互联网的纷繁复杂,不仅在于网络媒体错乱无序的形态,更在于对网络舆论管理的缺位。如何让无序的互联网舆论走向有序、规范,法治化将是可以维护互联网和谐环境的基本路径。例如采取网络实名制,这将进一步引导舆论参与者的言论规范化,约束谣言的散播;创设规范互联网舆论的法规办法,促进互联网络健康发展,用文字性法规健全网络言论及自组织行为。将混乱无序自由的组织建构从线上虚拟状态转向有序民主和谐的形态,这不仅有利于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网络民众的非组织行为得到保护。
3、发挥党团组织指导作用,促成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在虚拟媒介中传递往往借助了自组织的群体活动的介入和推崇。在青年学生中,网络生活已经深入人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结合新时代的媒介特点,进行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的传播,将大大丰富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党团组织网络载体,传播党团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培养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也创新了党团组织服务方式,贴近群体,走进生活,教育和提升了网络群众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