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在中国的迅速普及,带来了美剧资源的自由传播,同时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与实现人际协作的各类“字幕组”的出现,将美剧和中国受众,尤其是中国青年受众(后文中青年受众均指中国的青年美剧受众)之间最后的壁垒拆除。尽管存在着诸多版权争议甚至违法的问题,但大量翻译完成的美剧作品在中国互联网上开始传播,这其中标志性的事件之一是2006年美国电视剧《越狱》在中国受到狂热追捧,在青年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中,美剧热潮愈演愈烈。201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布《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广播影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的通知》,严厉打击互联网侵权盗版,通过互联网传播的美剧受到严重影响,一段时间内国内的美剧制作网站、字幕组等传播平台都陷入停顿。这一事件却带来了2011年后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对美剧市场潜力的重新认识,开始购入大量美剧的版权在国内同步播映,如搜狐视频、优酷网、土豆网、PPTV、腾讯视频等国内视频网站,当前美剧在中国传播模式基本集中于互联网中,拥有一批数量巨大、稳定增长的受众。当前美剧已在中国形成了便利、迅捷且受众甚广的合法传播网络,其观众的数量可观,且观众主体为接受过系统英语语言教育和对西方文化接触较多的青年群体。在全球化跨文化传播日益频密的背景下,未来美剧在中国的传播将更为深入、受众更为广泛。
二、美剧携载传播的价值观类型
美剧作为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载体,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将这些价值观有效的传达出来。对正处于复杂的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而言,这种价值观的传播对中国的主流核心价值体系和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价值体系都带来挑战。对目前在中国网络中传播的主要美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传播的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几乎所有美剧中都会贯穿其中的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等人类共通的情感趋向,有些美剧更集中表现这些情感,如《人人都爱雷蒙德》《绝望主妇》《实习医生格蕾》等都是以家庭、友情等为主线展开。
第二、彰显个人自由、张扬个性、追求创新的个人主义精神,如《波士顿法律》《豪斯医生》等。
第三、具有“美国梦”特质的进取和冒险精神,作为美国文明最具号召力的“美国梦”在众多美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如《广告狂人》《丑女贝蒂》等。
第四、彰显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如《24小时》《越狱》以及各种系列的罪案类型剧集,在紧张的剧情中塑造出一大批美国式的平民英雄形象。
第五、救世主心态的美式爱国主义,如《国土安全》《白宫风云》等围绕政治、军事和安全话题的剧集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各类美剧所携载的价值观,在精良的制作、幽默的语言、紧凑的情节的包装之下,轻易地通过网络传播俘获了大批中国青年观众。但正如约翰•菲斯克所说:“我们还是把电视看成一种文化因素,特别是要把它看成是意义的激励和传播因素。电视播送了一些充满潜在意义的节目,它力图控制并把这些意义聚焦为比较单一的、为人们所喜爱的意义,起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质量优秀的美剧不仅仅是带来新的娱乐方式,而且传达了美式主流价值观,实现了跨文化传播,对中国青年受众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网络对美剧传播效能的促进作用
当前青年美剧受众覆盖了70后、80后以及后来居上的90后,生长于互联网普及的年代,对于新事物、新价值的接受度相当高。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语言基础的青年,更是充满了对外部世界渴望和了解的热情。他们往往不满足现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抱持突破体制束缚、疏离主流文化、创造青年亚文化的心态。网络为青年的精神渴求提供了天然温床,美剧则迅速成为这一渴求的具体能量来源。网络不同于以往传播形式的天然特性保证了美剧在中国青年中传播的速度、质量、数量的迅猛增长与提升。首先,网络开放性带来丰富的美剧资源为受众提供多元的选择。从点对点的文件传输工具到视频点播平台和迅速崛起的“云存储”技术,网络工具的不断创新为其开放性提供了保证,也为美剧在中国观众中的传播提供了丰富的平台,美国国内收视率较高的各类剧集在中国国内几乎都能免费获取和观看;各类字幕组通过翻译的过程填补了美国文化与中国受众之间的沟壑,降低观看难度、提升观看乐趣,从而丰富观众的选择空间。其次,网络传播的即时性和网络平台提供的沟通功能提升美剧对中国青年受众的黏着度。由于美剧的运作和播映模式基本采取每周一集、每年一季、多年连播的模式,所以对美剧的观看具有较强的黏着性,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意见、反馈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存续,这本是完善的商业机制运行的结果,但相应带来了持续影响、稳定传播的价值观传播。这种极强的参与性给予观众以持续观看的动力,在前互联网时代,由于缺乏信息传播的渠道,对中国观众来说要参与到一部美剧的制作生产流程几乎不可能。而网络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状态,青年受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美剧的最新信息,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如百度贴吧、各字幕组网站、微博等——进行交流,从而能够保持持续的观看热情。
四、美剧价值观传播对青年受众的影响
在持续及循环的观看、讨论、交流过程中,对美剧中所表现的美国式的主流价值观的认知持续深入,并逐渐产生认同感,是大量青年在美剧观看行为中的共同走向。因而通过网络传播接触并持续性地观看美剧,带来青年受众在价值观领域的深刻变化。
其一,美剧中彰扬的人性、亲情、爱情、友情等价值取向,超越异质文化的差异,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期冀,与当前我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明的传统价值观并不背离。因此即便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此类价值倾向也很容易被接受,青年受众在接受过程中不会产生太多抗拒感,并能够迅速产生认同感。而彰显个人自由、张扬个性、追求创新等价值语言则正符合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价值需求,此类价值传播能产生积极的激励、指引作用,对于青年受众的个人成长也能发生积极影响。
其二,美剧中“美国梦”的价值话语表达和美国式的救世主心态,在当下中国青年受众中,接受与认同情况则相对复杂。这两类价值观表现较突出的剧集,多为罪案、战争、科幻类型剧集,剧情曲折、情节紧凑、扣人心弦,在网络传播中相当受青年受众欢迎,但剧中牵涉美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之间的情节冲突设计时,则会激起中国受众在网络中的激烈讨论。在美剧中常出现对亚裔、印度裔等美国少数族群的讽刺性语言,有观众认为有种族歧视之嫌,有人则认为不过是无伤大雅的玩笑;对牵涉美国对外政策、对外军事行动的情节,也会引发争议,有观众会对“美式帝国主义”进行批评,也有观众认为是美国普世价值的实践。这实质上是中国美剧观众对美剧携载的价值观的接受度受到中西文化交流与冲突这一大背景下的制约,表现出对不同价值观认同、接受的差异性,同时也揭示出美剧蕴含的政治性较强的价值观在青年受众中正在产生影响,表现为基于特定美剧情节的网络沟通讨论中出现的观念上的分裂和对抗。
其三,美剧中描摹的异质文化社会的“现实”与青年受众在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中国现实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会造成青年判断、理解现实问题时的混乱或偏执,甚至产生对现实的失望、反感情绪,疏离甚至否认主流价值观的表达。尽管青年的价值观往往已经基本形成,但不可否认,美剧这一精致的大众娱乐产品在令人愉悦的同时的确改变着众多青年受众的价值判断与世界观。
五、结语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移动媒体
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手机媒体的概念,需要先正确的理解媒体与媒介的概念。
媒体来源于“Medium”一词,早期音译为媒介,意在两者之间,主要是指人们所借助的,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有时也包含技术手段。大体可以认为,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物体本身。
媒介可以理解为传播媒介,也可理解为传播渠道、传播信道和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具体来讲,传播媒介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单单从概念上似乎无法区分媒介与媒体的关系,似乎媒介和媒体是一对孪生兄弟。个人理解认为,所谓媒介,即其所指的传播物质与技术手段;所谓媒体,个人理解则偏重于提供和传播信息内容的组织和机构。媒介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媒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之后,出现了媒体。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移动媒体来讲,手机媒体是以手机终端为媒介、移动业务为载体、移动网络为通路而构筑的新媒体。主要包含内容、通路和媒介。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这样的优势,它可以消除时间差、空间差和阶层差,还原媒体的本质,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也正因为其优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手机媒体发展迅猛,短短几年手机媒体所达到的受众规模之广、用户活跃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令人膛目结舌。不仅改变了人们传播和消费媒体内容的方式,而且革新了内容创造和舆论制造的模式。以微博的盛行为例,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移动互联网上UGC的内容将超越专业媒体人士创造的内容,手机媒体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一、手机媒体发展过程及现况
自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手机的通信模式从模拟手机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简称1G), 到GSM手机时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再到现在的3G手机时代(包含WCDMA,TD-SCDMA等),手机媒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012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4.3亿人,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继续上升,已由69.3%上升至74.5%,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逐步确立。手机因其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时间频繁等特性,而成为带体温的媒体,这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媒体,以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融合、传播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几乎所有要求。
新媒体时代,手机无疑是新媒体的领军力量,作为手机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使用者的人们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手机媒体用户传播的类型也复杂多样,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再演变为大众传播。其传播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和双向传播,而是在融合两者的基础之上,衍生为一种有反馈的‘扩散式’传播。手机媒体的反馈机制越来越强,正如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二、人际传播、手机媒体的互动及影响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征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一般认为人际传播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人们生存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要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和互相吸引。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或媒介而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与此同时,人际传播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了。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无论与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总要借助“媒介”物质,即使是直接传播也要凭借空气进行声音的传送,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在间接传播中,随着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这一学说也越来越得到事实的验证,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毫无疑问,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手机媒体使得过去一对一的媒介对应关系逐渐模糊、消失的同时,对人际传播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通常来讲,人际传播主要有五个特点: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因此,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2.传播活动中,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角度来说,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3.人际传播中反馈迅速,双方交流更充分。
4.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
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传输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噪音’,容易走样。
(二)手机媒体与人际传播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手机媒体具有明显的人际传播特征,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媒体对人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加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移动中传播。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更快速、灵活、机动性更强,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真正实现了信息即时交换。
2.“去中心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手机媒体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并且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使用者在共享与传递信息时,构成了广泛性与丰富性的受众群体集合。社会信息不再单调地朝着某种方向流动,而是呈辐射状,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手机媒体大大提升了人际传播的能效性,冲淡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使得社会信息流动过程更加复杂。
3.一种可选择的多重传播。以手机短信为例,手机短信传播以人际传播模式为主,通过“一对一”式的信息互动,实现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以此实现单一对象用户之间的连通。伴随其普及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提高,短信中心控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开始多样化,以短信群发为例,通过群发等软件对多部手机同时发送信息,可以实现“一对多”传播模式,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多对多”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范围在被大大拓宽了,手机媒体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业已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
三、大众传播与手机媒体的互动与联系
(一)大众传播定义及特点
手机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与大众传播总是密不可分,人们也总是将大众传播挂在嘴边,但对于其定义,学者们似乎各有各的看法。从职业工作者角度来说,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活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的起点确定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在当时得到发展,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手机媒体作为现代重要的传播工具,为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不单单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使其“量变”的同时,也在使大众媒体开始逐渐走向“质变”。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一般具有六个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特征:
1.大众传播传播活动的组织性。具体表现在,大众传播的主体一般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以及以大量生产为目的的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
2.大众传播总是伴随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早期的大众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印刷术,当今的大众传播同样离不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大众,其受众不分阶层和群体。这里的大众是指的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只要接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因此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一般大众信息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其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分阶层和群体。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组织生产信息作为自己的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信息产品属于社会文化产品,其消费属于精神意义的消费,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其传播的内容,受众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接收到信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的反馈机制,受众对于媒介组织的传播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
6.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传播内容与社会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具有直接关系,其传播过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将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手机媒体自一开始,是作为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工具和渠道而存在的,随着科技和通信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并逐渐朝着大众传播的方向所演变。手机媒体传播不但进行着“大众”化,而且在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所体现:
1.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后,传统定义的大众传播特征被淡化。传统定义认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有组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手机媒体出现以后,手机媒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意愿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向全世界多数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个人或非正规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进行大众传播。
2.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不再单独强调大众传播受众的数量和规模,而是将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进行了细化,将受众群分门别类,可以看作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大众传播,其原理正如社群和俱乐部一般,受众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聚在一起,大众传播中的‘小众传播’成为必然。
3.大众传播的反馈机制开始沿着双向和多向进行转换。手机媒体使得大众传播受众的反馈更加及时,受众的主动性增强,传播活动注入了受众的直接的反作用力,传统定义中大众传播单向性、缺乏反馈的机制被改变,手机媒体正重新定义大众传播媒体的格局。
四、手机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
作为新媒体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手机媒体又不断的作用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使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手机媒体不仅强化了人际传播功能,又重新定义了并细化了大众传播,在兼有两者优势的同时,又突破了两者的局限。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手机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便携性、广泛的交互性、丰富的受众资源、更快的传播速度和多媒体化等特征,成为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重要纽带,并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3G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往传播的限制条件如时间、空间等,越来越弱化。从个体角度来说,手机作为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延伸,不断扩大了个人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从大众角度出发,手机媒体已经化为群体传播的延伸,多样复杂的传播交互模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对讲等功能的实现,使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最方便有效的媒体。4G技术已经开启,新技术的普及将会给手机媒体注入新的能量,手机媒体用户将继续呈指数方式裂变增长,手机媒体作为连接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重新定义了传播学的概念,手机媒体将开启传播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2]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00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