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交网站对传播的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新闻代表团访美考察报告
2012年5月6日至11日,以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一行5人访问美国。代表团在美期间访问了《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彭博新闻社和美国之音等媒体的新闻网站,参观了雅虎、微软等网络公司,考察了美国新闻博物馆,同美国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有关机构进行了交流,深入了解了美国网络媒体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总体来看,美国网络媒体发展迅速,点击率不断上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社交类媒体异军突起,以脸谱和推特为主导的社交媒体引领了信息传播的新风向。而传统新闻媒体则通过与网络媒体及其他新兴媒体开展合作,力图挽回颓势。美国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网络媒体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美国网络媒体发展特点和趋势
1、融合速度逐渐加快。作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新闻传播形式,而是与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及其它新兴媒体加速融合,向“全媒体”方向发展。如雅虎公司已经开始与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进行合作,利用其优势,找到受众的关注点,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而谷歌公司也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携手,利用主流媒体新闻内容的优势,通过自己的技术平台加以整合,为受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2、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网络媒体注重与受众进行互动,除提供新闻之外,还提供快捷、有用的服务性信息,这与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比如美国彭博新闻社汇集了全球各地的分析机构和预测机构的数据,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为全球30多万用户提供终端信息服务。而这些终端信息既包含了宏观、微观经济数据分析,相关产业、行业数据分析,还包括有关公司、企业的数据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彭博新闻社的记者也可被称作信息搜集者。“用户生产内容”是网络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受众的需求决定了网络媒体的报道内容。
3、传播技术不断创新。无论哪一家网络媒体,无论其推出了什么样的产品与服务,归根结底是技术创新在推动着网络媒体向前发展。谷歌和雅虎的搜索引擎曾带来网络传播的大变革,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可以轻松链接到各大新闻网站;同样,近年来兴起的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可以说引起了网络传播领域的海啸,美国超过90%的报纸允许读者在脸谱和Digg等社交网站上分享内容,这与传统报纸被传阅的方式不可同日而语。互联网已进入到Web 3.0时代,网络传播技术的创新决定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方向。
4、对传统媒体仍有依赖。美国的网络媒体十分注重如何更好地传播新闻内容,而在新闻内容的提供方面,传统媒体仍占优势。虽然美国绝大多数报纸的发行量在不断下降,但是报业帝国的地位依然稳固。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重要议题的话语主导权仍牢牢地控制在报纸手中,报纸仍然是美国社会生活中的第一媒体,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社区,传统媒体通过提供详尽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信息赢得了大部分受众。美国学界、报界的普遍看法是,在今后20年内主流报纸对网络媒体仍有较大的影响。
二、对我们的启示
1、重视网络媒体的巨大影响。据统计,美国国内最受欢迎的新闻网站包括雅虎新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美国在线、福克斯新闻、纽约时报网站等,这些新闻网站对受众有很大影响力。而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也以开放的传播方式和广泛的传播范围也深刻影响着广大受众。从网络媒体发展趋势看,我们应高度重视网络媒体发展,积极予以引导。
2、提高网络媒体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使媒体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网络媒体本身也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就是这个数据库的信息采集者和维护者。在信息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生产信息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关键词:网络口碑社交网络
一、何谓网络口碑
2006年10月,一个成立才两年零4个月的国内网站“口碑网”()获得被誉为全球最佳的B2B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的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区,由于该网站在各地餐饮休闲、房产交易两大分类信息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内容,目前已有注册会员近200万,被评选为2006年商业网站百强和成长最快商业网站。口碑网的建立和成功,意味着传统社会中口碑传播活动开始得到规模性的商业利用。
作为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信息搜寻和沟通方式,为他们获得、交换产品和服务信息提供了全新天地。自B2B概念兴起以来,有关产品、服务和公司的口碑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日趋活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自己在消费方面的体验、看法在网上发表、与人分享,传统的口碑也因此突破了口头形式,借助互联网产生了新的形式——网络口碑。
口碑(WordofMouth)即口头信息,是存在于日常口头传播中的关于某个对象的言谈、评价信息及其反映出的该对象的公众印象。通常认为,网络口碑(Internetword-of-mouth)是指商业消费领域的口碑,即公司或消费者(合称网民)通过论坛(BBS)、博客、视频等网络渠道和其他网民共同分享的关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这些信息相应的传播效力会影响到有关品牌、产品及服务的信誉度,也就是网络口碑,从而也会在某些方面对其生意造成一定的影响[1]。如今商业领域的网络口碑已广泛涉及到衣、食、住、行、玩,以及书籍、音乐、影视等物质或精神的消费,企业越来越注重网络口碑营销,消费者在消费决策中更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口碑获取有关信息,口碑搜索因此成为新的网络热点。
本文所称的网络口碑,是指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所有网民参与的对话交流活动,因为今天网络口碑已涉及到包括消费领域在内的众多社会领域。作为一种自发、自组织的传播活动,网络口碑具有与传统口碑不同的天然优势或特点。
1、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大
传统口碑是一种人际传播活动,受到口耳相传的限制,传者与受者的数量有限,信息扩散速度相对较慢。网络口碑以互联网作为传播平台,口碑信息可以籍由众人浏览、链接、复制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做到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口碑影响的范围从日常人际关系圈扩展到无数网民,这种广度和速度是传统口碑所不能比拟的,但它又基本继承了传统口碑的可信性特点,因此对网民信息搜寻、论证评估、消费决策以及态度的形成和变化都有更强的影响力。此外,传统口碑难以规避随时间推移而范围扩大后产生的关注热度衰退,而在网络口碑活动中,网民新的创造性言论、更新信息刺激的加入,常常使得讨论的热情得以长时间持续,口碑内容也不断增加,并吸引更多的眼球,进而使得网络口碑传播实现了边际效应的递增[2]。例如,在2007年持续两个多月的华南虎照片事件中,网上讨论随着“摆拍说”、“年画说”、当事人“用脑袋担保”、开通博客、专家鉴定等新增情况的出现而变得一波三折,波及范围越来越大。
2、口碑内容物化,可查性强
传统的口碑信息主要存在于口头言谈或大脑中,只有在言谈行为发生时才可感知到有关信息。但是,在网上口碑信息则物化为网民的帖子、文章和视频文件等可见可保存的文本形式。因为有据可查,便于阅读和参考,网络口碑中正面和负面信息可以保证持续的作用力。
3、互动性强,由独白到众语
传统口碑主要是一种熟人之间的亲身传播,其中口碑信息多为言谈者内心的真实表达。尽管传统媒体也无孔不入,但它是只能“你听我说”的被动、单向传播,并且常常是多种媒体一种声音,传统广告更有如只说好不说坏的“独白”或梦呓。而在网上,比如对一个新闻事件或人物的评判,网民可以自由表达不同看法,沉默的少数也可以不再沉默;又比如在消费领域,网民不仅可以查证别人的产品使用评价,还可以主动传播自己的意见。可见,网络口碑以网民“众语”的互动形式击中了所有传统媒体传播的软肋,进而对抗或消解了传统媒体对受众的宣传、劝服或操纵作用。换言之,网络口碑大大降低了人们在感知、评判外界环境和事物中的风险。
4、缺乏把关机制,具有双面性
网络传播具有匿名性、非面对面接触、沟通成本低廉等特征,这使网民更能毫无顾虑地真实表达自己,尤其是主动地吐露出不满和抱怨,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上帝”。另一方面,这种“匿名”和受到“屏幕保护”的集合行为又使网民淹没在人群中,言论活动失去了严格的把关机制的约束力,如果网民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法不责众心理的支配下,可能会故意“制造”出一些言论或意见,从而使网络口碑失去真实性,也变得难以捉摸和控制,甚至带来破坏力。无论是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一家企业,网民的一则帖子都可能导致其形象的显著变化,或者引发其行为的巨大变动。可见,和传统口碑一样,网络口碑也是一把双刃剑,是构建主体和外界之间新型传播关系的重要方面。
二、网络口碑传播与社交网络
1、社交网络的兴起
2003年以后,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Web2.0时代,并迅速超越早期虚拟生存的特征,转而成为一种现实的生存与生活方式。所谓Web2.0,是相对于Web1.0时代而言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改变了以前被动的网页浏览,而让用户代替专业人士自己主导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一跃而为互联网内容的缔造者,这完全打破了传统上以主动提供内容为特征的门户网站所惯用的单向传输模式。因此,Web2.0精髓是以人为本,网民以主动写作、自我展示为主,大大提升了互联网的使用体验。更重要的是,Web2.0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和粘性,依靠网民集体的内容生产、交互和共享活动构建出了新型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性网络。
所谓社会性网络(SocialNetwork),又称社交网络平台(SocialNetworkService),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在网上表现为以各种社会性网络软件(SocialNetworkSoftware)构建的网络社交服务平台(SNS)。这些软件具体是指Blog、Tag、SNS、RSS、WIKI等Web2.0的一系列核心应用。经由这些应用构建出的社交网络(网站),从传播手段上整合了包括博客、个人主页、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语音/视频通话、文件共享或小组讨论等等在内的多种形式。
根据社交目的或交流话题领域的不同,社交网站可以分为五种主要类型:一是娱乐交友型,国外知名的如Facebook、YouTube、Myspace,国内知名的有猫扑、优酷网、六间房、青娱乐等,均以个人博客、个人视频或短片交流为主要形式,以休闲娱乐、帮助打造个人关系圈而受到广泛欢迎;二是物质消费型,涉及各类产品消费、休闲娱乐、生活百事等活动,比如国内的“口碑网”、“大众点评网”,两者都以餐饮、休闲娱乐、房地产交易、生活服务等为主要话题;三是文化消费型,主要涉及书籍、影视、音乐等,例如国内知名的“豆瓣网”,主要活动是书评、乐评等;四是社会议题型,以社会言论交流为主,话题涉猎广泛,可以是任何能引发交流的社会人物、事件和问题等,公共性较强。例如国内人民网的强国社区、天涯社区等,其中前者以国家话题的交流影响较大;最后是综合性的社交网站,话题、活动都比较杂,例如国内知名的百度贴吧。无论是哪种社交网站,其最终产物都是打造出网络社会关系圈,这个关系圈越来越叠合于网民个人日常的人际关系圈,而借助互联网这个更大的社交平台,网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众”的氛围和集体的力量感。
2、网络口碑是社交网络发展的产物
可以说,网络口碑传播的兴起和力量的增强与Web2.0时代互联网向社交网络的转变不谋而合。
作为互联网新一代应用模式,社交网络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于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SixDegreesofSeparation)”。该理论发现了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关系网中的“六度分隔”现象:“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实际上是说人际关系网络中存在一种有普遍联系意义的“弱纽带”作用[2]。像Facebook、猫扑、豆瓣等这种典型的社交网站,正是以这种“朋友的朋友”的弱纽带联系有效地帮助用户建立了自己的新的人际关系圈。如此,日常现实中狭窄的面对面口碑活动迁移到更加广阔的电子平台。换言之,弥漫式的网络口碑传播正是当前社交网络发展的必然结果,后者给前者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生存土壤。在社交网络里,强调的是网民信任的传递,并鼓励“沉默的大多数”浮出水面,无论是现实人际关系中的强纽带还是弱纽带,其作用都将在网民互动交流中得到充分显现,并对社会生活发挥出强大的影响力。
3、网络口碑传播的社会影响
我国报业所处的互联网媒体环境的特殊性
我国报业之所以风景这边独好,是由我国报业和互联网新闻的传播规律的特殊性决定的。互联网的新闻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
1.方式之一: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的新闻传播
互联网是与报纸、广播、电视截然不同的一种媒体。报纸在与后来出现的广播和电视的竞争中,之所以没有败下阵来,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报纸和广播、电视的传播方式是很类似的,都属于传播学上所说的“广播媒体”。即由媒体消息并让所有受众收到,即将单向的信息放大,从一个媒体传输到许多接收者。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特点则完全不同,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可能发出信息,这个发出信息的点,往往就是新闻事件中居于核心位置的人,或者是亲历者,或者是目击者,或者仅是相关的专家和学者。因此互联网是一种“多对多”模式的高效率的“通信媒体”。
被美国业界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的克莱·舍基在其著作《人人登场:无组织的组织力量》(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中,曾使用管理学中常用的图示(图B)来表达群体的复杂性。其实该图也可以用来描述“广播媒体”和“通信媒体”的传播效率的差别。
图A
图A为报纸等“广播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字母“a”代表媒体,10个个体之间,只存在9种联系。
图B
图B为互联网这类通信媒体的传播方式,10个传播个体之间,存在45种联系。这种联系,通过廉价的互联网为介质实现,传播效率极高。
这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人人皆记者”,主流媒体终将消失的理论基础。也是博客、微博、社交网站兴起的根本原因。互联网的这种传播特点,对于报纸,甚至是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的威胁是很大的。
2011年3月,美国在线(AOL)以3.15亿美元收购在线新闻与评论网站《赫芬顿邮报》。这个《赫芬顿邮报》,名义上是“报”,实际上是个博客的信息集合,就是由其创办者人为地筛选大量权威、有代表性的博客作者和博客文章进行聚合而成的;同时,网站还主动将需采集的信息有选择地分发给博主,他们完成写作后发回网站,由编辑根据其内容编发成新闻消息或存入资料库。2007年,《赫芬顿邮报》曾采用这种方式组织了美国总统大选的报道。作为新崛起的新媒体网站,《赫芬顿邮报》喊出了“第一份互联网报纸”的口号。在美国大量的媒体新闻网站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赫芬顿邮报》竟然能获得巨大的影响力和巨额投资,充分说明这种传播模式的生命力。
如果这种传播模式得以发展,其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可低估。但我们所处的舆论环境的特点,从根本上切断了这种传播模式的传播路径。大量的由社会管理机构主导的信息,是个体所无法的;大量具有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等新闻价值的事件,其居于事件核心的人,也不能独自发出报道。这也就决定了,在我们的舆论环境中,不可能出现《赫芬顿邮报》。
2.方式之二:桌面电脑新闻网站的新闻传播
桌面电脑新闻网站从本质上说,还是一种与报纸、电视差别不大的“广播媒体”, 这就决定了新闻网站有难以克服的“先天不足”:
(1)信息单向传播,不能很好地利用以上所述的互联网传播方式的低成本、高效率传播的优势。
(2)受众对象的身份、所处地域不固定,所以新闻网站多是依靠吸引流量,争取品牌广告投放。
(3)新闻网站的点击量很多从搜索引擎链接而来,对读者的黏性不足。
这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决定了其广告价值提升空间不大,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别的国家,都是如此。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品牌影响力较大的新闻门户网站,可以依靠品牌广告维持生存。地方性的新闻网站,多数要依托其所在的媒体集团。新浪2012年第一季度净亏1370万美元,亏损主因在于收入出现大幅下降,其中,占收入70%的品牌广告收入较上一季度下降24%。目前,新浪花费巨资开发其微博经营平台,搜狐也重金投向网络视频领域,这都与门户网站的网页广告增值潜力局限有关。这种缺陷导致多数新闻网站的收入难以对抗采编等的运营成本,其作为独立媒体的发展空间较小。
目前,也仅有《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几家全球性新闻媒体的网站尝试网站新闻的有偿阅读。最近传出《纽约时报》二季度财报,《纽约时报》发行收入(包括网络版订阅收入)首次超过广告收入,业界为之雀跃。但与我国不同,美国多数报纸的发行,同广告一样,也是报纸盈利的主要渠道。《纽约时报》现有发行收入中,纸质报纸的发行收入仍是主要的。其网络版(尤其是针对桌面电脑的网络版)的收费,并没有出现能支撑主业的趋势。
同时,很多美国地方性报纸网站的新闻真正做到了即时性、多媒体化和新闻内容的专业化,加上美国互联网普及的高渗透率和新闻获取的免费,使得新闻网站对报业冲击巨大。而新闻网站在损伤了报纸市场的同时,自己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美国地方性报纸新闻网站的发展,是报纸与其新闻网站之间的互相依赖,互相伤害。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传播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桌面互联网新闻网站不可能对传统报业造成生存威胁,只能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
据此判断,我国报业应比美国报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换句话说,只要新闻的主要来源由目前的主流媒体所掌握,报纸(或是电子终端化的报纸)这种广播式的传播方式就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谈从业经历
在谈及离开网易的原因时,方三文称:“自己干,挣的钱多嘛。”玩笑后他表示,“不过这些都没那么重要,主要是有别的需求。我在网易也能一年挣个一两百万。但在这种大公司里面,你只是一个环节,上面有人,下面有人,经常会感到相当无力,什么都搞不动。”
“过去了的都成为美好”,对于过往经历他心怀感激,他从中收获了价值观、思维方式、方法论等方面的磨练与积累。在优质的纸媒,他学会的是坚持用价值投资的眼光看待事物,而在网易,他近距离地领略到了“未来必将取代纸媒”的互联网的威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说:“我过去从事过媒体、互联网的工作,现在感觉是进入了一个投资的领域,看来是没有关联其实是有紧密关联的,实际上我现在做的工作不能叫投资方面的工作,只能说是利用媒体这个思维方式、互联网这个传播平台。实际上是一个互联网、媒体、投资三者交会的一个产物,这个东西正是我过去的工作经历和主要的兴趣之所在。”
谈网媒变迁
2011年底,方三文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网络媒体形态的变迁,网媒的盈利模式也在逐步演进,电子商务这块蛋糕正在被诸多有识之士做大做强。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形态和盈利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方三文表示,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中,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门户网站是编辑推荐给用户内容,能够初步满足用户对公共热点的关注需求,但是因为人的能力原因、展示位置原因和政策原因等,经常会出现偏差,这里的信息特征是共性;搜索引擎是用户主动去寻找内容,这一点,可以初步满足用户对自己感兴趣信息的获取需求,体现了个性的信息特征,但不能满足对公共热点的关注需求。而在社交网络,用户更多获取到的是好友推荐的内容,基本由个性化定制加好友推荐结合而成,同时满足主动索取感兴趣内容和被动获知热点的需求,这就体现了共性加个性的特征。
从传播链条上,最初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由新闻源到记者、编辑、经过发行渠道最终抵达读者,链条越长,效率越低,满足用户所需信息的偏差越大。而对于时下横行的社交网络而言,它实现了由新闻源直接抵达用户,中间环节都被省略掉了。“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读者也从单向度的接受者变成了参与者和者。”方三文说。
谈盈利模式
“网络媒体形态的变迁同时引起了广告模式的变迁,网媒的盈利模式由此产生变化。”方三文分析,从最初以浏览为主的广告,到搜索引擎以用户点击成为主动行为,到现在用户主动购买为主的社交网络,“最初的浏览,其目的之一是影响另一场景下的购买决策,转化率较低。”方三文解释,首先是这种广告形式不匹配用户的需求,比如上新浪首页看新闻,同时出现一个汽车广告,这和用户看新闻的浏览行为是不匹配的,也无关联。如果说用户主动通过搜索引擎去搜索这款汽车,那可以认为他有购买的要求,起码是先关注。
到包装一体化方案的CPS模式下,如果商品由站方提供(采购或自己生产),站方搭建交易和支付体系,那么站方盈利模式就从广告变成了电子商务。这也意味着搭建了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但CPS到电子商务还有一步距离。”方三文说,CPS还是典型的淘宝,点击及购买。但还有一些形式比如美丽说,它链接到淘宝,最终是以成交额来结算广告费用,这里可以认为是CPS广告。“到什么时候才算电子商务呢?打个比方,美丽说不链接了,直接销售,就变成了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谈电子商务
近年来,电子商务的盘子越来越大,2008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结构中,电子商务只占19 .4%,但到了2011年已经占到36%;与此同时,网络游戏“缩水”最明显,从2008年的29 .6%缩减到2011年的18%。方三文笑称,其实不是网游缩水,而是因为电子商务成长快速、份额变大。方三文同时认为,电子商务最成功的例子是道具收费模式的大型角色扮演游戏,他解释,联网的游戏即是社区,网站卖的就是社区里需要的东西,而且卖的是虚拟物品,不需要物流和配送,交易成本非常低。
关键词:社交网络;弱关系;社会化招聘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体现在人才体系的构建和人力资本的储备上,如何用最小的成本为企业招聘最合适的人才,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招聘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并逐渐趋于成熟,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就是其主要形式之一。2012年7月,我国著名的社交网站“人人网”推出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平台“人人校招”;2014年5月,我国最具人气的微博产品“新浪微博”高调上线“微招聘”,引起业内普遍关注;2014年7月,国内知名的SNS综合类社交网站“大街网”推出了“大街微招聘”和“大街微猎头”两条产品线。同时,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kbook也在积极筹划其在线招聘平台。种种迹象表明,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作为一个新生的招聘途径,正在逐步深入我们的生活。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交网络概念。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也可翻译为社会网络,在十九世纪晚期,斐迪南・滕尼斯认为:社会群体既可以作为联接分享价值观和信仰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客观的、正式的和工具性的关系而存在。更为普遍的观点认为社交网络研究起源于英国人类学的研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了“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的概念,他把社会关系看作是一种“网”或“网络”。随后社交网络的发展可谓百花齐放,众多流派大师发展并创新着其内涵。我们所讨论的重点在于社交网络应用于网络招聘的相关实践,即社会化招聘主要平台――微博和SNS社交网站。《中国网络社区研究报告》中对社交网络的定义:社交网络是指以论坛、微博为主,包括公告栏、群组谈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互动平台[1]。本文所研究的社交网络,是指基于微博和SNS网站等专业运作的弱关系网络。
(二)社会化招聘的概念及其优势。社会化招聘是指企业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SNS网站、论坛、视频网站等)展开招聘运作(如职位信息、收集应聘者信息、在线测评等)的行为。借助这一招聘平台,企业可以和求职者及时进行信息的分享与交流,从而实现由原来网络招聘人机交互向人人交互的转变,这不仅节约企业招聘信息成本,而且招聘企业能够和应聘者形成较为充分的互动[2]。
与传统招聘相比,社会化招聘不需要人力、物资等招聘相关费用的支出。社会化招聘主要应用于线上信息的和收集,而线上信息的传递速率大大超过传统媒介,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将招聘信息传播开来。和被动的传统招聘相比,社会化招聘能让企业和应聘者根据需求合理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让求职者和企业做到理性求职和招聘。
(三)“弱关系”的界定及其对社会化招聘的积极作用。 “弱关系”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在1973年提出。即通过不熟悉的陌生人传播信息,在相应的平台上发生作用,格兰诺维特把这种现象称为“弱关系”(Weak Ties)。“弱关系”可以说是偶然、未经过计划的短时间零散的接触。由于处于相似的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中,“强关系”所传播的消息同质性高,相反,“弱关系”则帮我们跨越了同质性的障碍,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弱关系相对我们熟知的强关系来说并没有很高的关注度,但弱关系的存在与发展给网络发展以及社会化招聘带来了诸多便利。一是弱关系相对于强关系来说让人接触到更多更新鲜的信息,给求职者带来更大选择空间。二是弱关系的信息传递不会存在道义上的顾忌,从而给求职者获取更多的机会。三是弱关系能使信息传播最大化,通过弱关系传播信息时往往不会对信息接受者进行全面的考量,这种特点使信息传播更为有效。
二、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会化招聘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监管机构。目前涉及社会化招聘的相关法律法规近乎空白,也没有类似案例可以借鉴。虽然我国不断加强网络监管,建立了一些网络管理机构,但是仍缺乏相关理论借鉴以及存在行政的不作为。这些机构职责定位不清晰,并不能和一些常设监管部门相提并论,而且这种没有法律约束的规划指导让部分企业、应聘者有机可趁,给社会化招聘的管理带来困难,导致求职者的名誉和经济利益受损。社会化招聘由于的信息量巨大,更是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招聘行为,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与监管机构制约,会严重影响社会化招聘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社会化招聘信息良莠不齐、冗余度高。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凭借其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势产生海量信息,这为应聘者求职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支撑,然而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加上网络本身的虚拟性,致使网络招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虚假信息。这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缺乏监管,让不法企业有机可趁,招摇撞骗;另一方面则是应聘者信息的虚假,我们并不能确保所有的应聘者都具备诚实守信的素质。
同时,虽然社交网络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信息,而求职者可以通过“弱关系”直接或间接获取这些信息,但并不能保证应聘者所需的每条信息都能到达他们手中。仍然存在大量信息没有有效发挥作用,信息资源浪费的现象。我们通过分析微博和SNS网络一段时期内的新增信息内容,发现存在很多内容的重复,一条信息往往被大量转发和分享,这一方面体现了信息传播速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信息的多余。与此同时,不少求职者由于缺乏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大量的招聘信息面前无所适从,求职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种招聘危机。
(三)社会化招聘的信息缺乏系统整合和分类。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运行中会产生大量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没能进行合理有效的归类,散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所带来的问题将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会造成求职者找不到企业,企业找不到求职者的尴尬局面。社交网络虽然能够利用弱关系将信息尽可能地传播,但信息的传递并不具备相应的规律性,不能迅速地被识别和处理,这就使得求职者不能有效地接收到企业的招聘信息。社会化招聘虽然操作简单,但企业仍然需要专门技术人员。目前很多企业并不愿投入相应的人力成本,而且企业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素质,所的招聘信息缺少吸引力,招聘流程过于简单草率,导致整场招聘不能完美执行。除此之外,招聘信息整合和分类技术还不成熟,企业招聘人员缺少专门化培训,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化招聘效果。
(四)社会化招聘的技术和服务亟待创新。社会化招聘能否突围,除了依赖其海量信息储存能力和高效传播速度之外,还取决于其优质的用户操作体验和服务质量。通过调查得知,目前许多社会化招聘网站运作方式基本雷同,技术和服务趋于同质化。首先,社会化招聘网站惯用传统的网络招聘模式,这容易使用户产生疲倦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化招聘的快速发展。但如何推动社交网络相关平台的个性化定制,由于缺乏相应技术上的投入,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其次,社会化招聘所产生的信息冗余,由于缺乏相关管理信息系统的介入使用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社会化招聘如何帮助广大用户从海量信息的困扰中突围出来,能否建立信息自动检索功能和不良信息过滤功能技术等,是社会化招聘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次,社会化招聘网站大多在线上进行信息和收集,却忽视对线下移动客户端的推广,当然在线上时而存在网页无法进入、信息无法及时刷新、页面显示错误等问题并且还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时,大谈线下客户端的技术创新为时尚早,但我们应该注意到互联网从线上走到线下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目前社会化招聘的技术还仅停留在对传统招聘网站的简单加工上,这与社会化招聘大发展所需要的信息高速处理和分析能力是不相符的,社会化招聘的技术和服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
三、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的相关建议
(一)从规章制度的建设着手,注重建立行业规范。网络上的行为虽然和现实中的行为有所区别,但都是公民某种行为的反映,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的同时,积极制定相应的行业行为规范,以避免企业和应聘者一些虚假有害信息。相关管理部门要协同用人单位及互联网企业制定相应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明确各方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还需制定规范化与切实有效的工作分析和制度考核。另外还需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招聘诚信体系,为企业和个人搭建良好的社会化招聘平台。在构建和制定网络招聘的行业规范时,要根据企业实际在相关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安排,确保收集的应聘者个人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对于部分不能明确划分责任的虚假信息,网络建设者及监管者应及时做出公告,避免企业和求职者的双重损失。
(二)加强企业信息管理,完善招聘信息管理系统。在网络应用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能否对社会化招聘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至关重要,这不仅能规避企业招聘成本风险,还能对企业后续招聘提供信息支撑。企业招聘信息需要一个良好的信息收集渠道以及能全面了解求职者信息的反馈渠道,因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个功能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信息的收集和储备。除此之外,还应对求职者定期进行相关调查和访谈,以便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提高招聘服务水平和企业影响力。在确保信息收集的同时,企业仍然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快速寻找合适的求职者进行后续的面试和录用。因此,企业仍需对原有的管理系统进行合理的改进或者选择更为合适的系统软件,确保信息的分析和整理,从而进一步提高招聘的效率。如果企业自身相关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存在难度,也可外包给一些网络招聘服务商,在国内,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等都有成熟的网上筛选简历的技术,所以从技术上来说完善信息系统并不困难,但这样也可能会使企业相关信息泄露,造成信息的不安全,企业可以酌情短期利用。当然,从长远来看,企业还是应具备相关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技术支持。
(三)加强社会化招聘专门化管理,提高招聘人员相关素质。基于社交网络弱关系的社会化招聘中,越多的“粉丝”数就越可能提高企业招聘信息的传播,而“粉丝”群体的扩大和维护需要企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因此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设立专职人员定期企业相关信息,不一定局限为招聘信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者,从而进一步提升招聘的有效性。同时企业还应对专职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在微博和SNS网站等社交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虽然简单,但在信息的编辑和文字的选取上,从业人员是否经过专业培训所带来的效应是完全不同的。从现实情况看,不少企业因为公众账号的信息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处理,让求职者感觉到企业态度的不积极,从而不去关注该企业的招聘信息。所以企业应着力培训相关招聘人员具备严谨的文字功底、相关的法律常识以及信息分析和提取能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资源,减少企业在社会化招聘中遇到的问题,规避社会化招聘所带来的各种风险。
(四)加快社会化招聘相关的技术创新,促进高效招聘。随着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完善,企业可以寻找到满意的求职者,求职者也可以在在海量的信息中获取及时有效的招聘信息,企业和求职者双方良好的沟通,能进一步提高招聘的成功率,促进社会化招聘有序健康的运行和发展。同时,技术上的革新和创造可以给社会化招聘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谷歌正在进行的历史上幅度最大的搜索引擎升级之“语义搜索”技术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化招聘的未来;云计算兴起,Monster推出全球首个基于语义搜索专利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专业人才招聘管理平台――See More,无疑是社会化招聘制服海量信息的法宝;而新浪微博近期推出的“微招聘”,将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职位要求,自动匹配、推荐候选人,为企业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人才解决方案。具体来看,社会化招聘若想走出传统网络招聘的怪圈,须结合企业和求职者的具体需求创造性的优化网页界面,提高网页阅读流畅率和信息的自动整合分析能力,让求职双方能够第一时间或经过简单加工获取有效的信息。另外,社会化招聘网站还应结合求职者使用移动客户端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地开发运行稳定、使用方便的线下客户端,保证信息可以全方位地传给每个需要的人,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近年来,国内外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发展抱持一种悲观态度。西方报业近十年呈现衰退趋势,这是事实。从发行状况看,2010年全球报纸日总发行额为5.19亿,较上年减少900万,降幅为2%。全球发行量前25名的报纸中23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行量下滑,比率在7%~20%之间。从广告状况看,十年前报业广告衰退率是1%~2%,但是从三年前也就是2010年开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广告率下滑达15%。金融危机过后,105份知名报纸相继倒闭。由此可见,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预测报纸将于2043年消失并非空穴来风。
然而,笔者通过长期对报业发展轨迹的观察和数据分析认为,报业不会消亡,并将在融合和转型中发展壮大。这种信心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世界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全球报纸发行量减少,亚太地区与拉丁美洲却有不同幅度的增长。中国报业市场也一直呈增长态势,近五年来增长率大多处于10%~12%之间,最低的一年也有7%的增长。
居安思危,笔者也看到报业面临的艰难处境,并想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对报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传媒产业结构变化中怎样做大做强报纸业务,二是报业集团如何培育新的主营业务,三是从大报到大报业集团的转型过程中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新格局与新出路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传媒产业格局不断变化。一方面,报业占整个传媒产业的比例在下降;另一方面,整个传媒产业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形成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和新近崛起的移动媒体“三足鼎立”的局面。
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所的《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研究数据显示,2011年,报纸电视占据了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31%,互联网业务(网络加移动增值)规模达到传媒产业总体市场的42%,几乎占据了传媒产业的半壁江山。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社会化媒体、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其中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尤为迅猛。传统媒体中电视依然占据首位,报纸其次,图书、期刊、广播、电影等产业规模较小,虽有亮眼表现,但应对媒介环境变迁冲击的回旋余地有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们认为传统媒体的主要对手是网络媒体,但现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都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移动媒体。移动通讯平台凭借其强大的整合性,庞大的用户群,更高的用户粘度和信息到达率,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接纽带。
再看细分的产业状况。虽然传媒产业规模每年都在增长,大体保持在10%左右,但是比报业增长更快的是网络广告的增长,近年来保持60%左右的增长率;网络游戏在经历了前几年40%~50%的较快增长后,目前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仍保持了20%~30%的增长。也就是说,在整个媒体的变化当中,网络媒体增长的速度确实是远远超过了报纸和电视。
传媒产业格局的变化还体现在新媒体企业巨头的出现。网络媒体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成长,迅速积聚能量,其竞争力不可同日而语,部分企业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体。譬如,过去网络媒体广告也就在十几亿、二十几亿上下,现在四大门户网站和部分网络媒体的体量已达到50亿。百度是上百亿的企业,腾讯的企业规模超过300亿。
近年来,“媒介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不断开拓新媒体业务,力图保持其优势地位。然而,“以己之短攻其所长”并不是明智之举,很多报纸纷纷关闭电子版也暴露出传统媒体在发展新媒体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面对传媒产业新格局,传统媒体应首先做大做强报纸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社交媒体改变传播方式
要说谁动了报纸的奶酪,过去是网络,现在从根本上在动摇报纸的新闻业务的是“社交媒体”。
目前全球主流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Youtube都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客观上也让新浪微博、优酷土豆、开心网等我国本土社交媒体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其实,中国社交媒体的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传统媒体开拓社交媒体业务,如新浪微博;二是原来具有社交性质的网站逐渐发展成为社交媒体。
今天,我国社交媒体受众已近5亿,我们不可忽视,也不能不面对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冲击的事实。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报业发展新媒体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变“被动”为“主动”,改变“大而全”的思路,主动地向数字出版的环境进发,从而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品牌发展核心。
笔者认为,发展新媒体绝不仅仅是引进新的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寻找适合自身的商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制度。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规模达到50亿、100亿以上的新媒体企业,无一不是高度市场化,以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制度创新配合新媒体发展,才取得成功的。
国外报业转型案例
西方报业集团在衰落的过程中,他们也都在深刻思考如何进行转型的问题,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报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纽约时报》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很大冲击,甚至迫不得已卖掉办公楼,重新租用办公场所。为了解决经营困境,《纽约时报》率先了电子版,并通过Facebook内容,他们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纽约时报》电子版目前在探索收费模式,但效果并不明显。日本的《朝日新闻》也制作了Facebook版面,在利用社交媒体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原则和体系。
@崔保国:目前情况下,社会还是需要报纸的,因为报纸的读者还存在,报纸的数字媒体虽然已经做得不错了,数字化转型还谈不上成功。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日本的《日本经济新闻》在数字化方面做得更好一些,采用了付费的方式,也获得了不少的用户,但总体来看财经类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多一些。
@丁道师: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互联网企业都会有一个独立的APP,如果你没有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互联网的。速途网在两年前也做了一个新闻APP,在我们看来用户通过独立的APP看新闻,会有更好的用户体验。但最终,速途网的APP就像其他同类型网站的新闻APP一样,没有了任何声音。今天看来,作为一种以图文形式为主的网络媒体,没有必要做自己的独立APP,用户拿一个UC浏览器就可以同时看到100家媒体的内容,他不会一个个去下载媒体独立的APP。
@黑马哥:互联网思维并不是电视网,不是电视台做个APP就算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了。需要从“内容制作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从播出管道转变为互动平台,从单纯的“内容制作机构”升级为“内容分发平台”,需要与被屏幕隔开的观众随时随地的建立联系。
@王吉伟:如今互联网都在谈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什么?互联网思维有多少种?在我看来互联网思维就是每一个创业者使用互联网创业取得成功以后的笔录,部分人可以复制成功;即便是复制成功也会因为时间及地域的区别有所不同,可以照搬模式却无法照走原路。所以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互联网思维,至少会有九十种互联网思维。
@方年晓:2014网络视频业十大发展趋势:1.PC端流量趋于稳定,移动端流量井喷式增长。2.网络视频重大利好,4G时代来临。3.资本驱动,网络视频多足鼎立竞争格局渐成。4.热门综艺掀起网络独播浪潮。5.内地电视剧再现繁华,版权竞争趋于理性。6.视频网站抢夺海外版权,受众渐成规模。7.自制剧爆发年,视频网站的品牌革命。8.多方混战互联网电视。9.“内容营销,多屏联动”渐成主流。10.体育大年,广告主豪赌体育营销。
@张锐:“融合”和“跨界”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大视听行业更是如此。从前几年热炒的“网台互动”,到最近的电影和电视的互动,以及2012年手机游戏的火热等,电影、电视、网站、游戏和移动互联网等这些原本不是一拨人干的业态,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融合”趋势,融合的方式就是“跨界”。
@陈川:报业寒冬?纸媒将死?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近年传统纸媒生存环境的恶化已是公认的事实。在坚守纸媒的同时,报业人士也在积极寻求突围之路。近日出版的《中国报业突围之路》首次以发行为突破口,提出未来报业要突破数字化转型中的盈利瓶颈,自救之道在于“云发行”。
@大春哥:新闻必须产生价值才行。纸媒人如果只做新闻的搬运工,把原先搭载在纸质上的文字图片,复制粘贴到网上,这种毫无价值的挪移,不仅不会为纸媒带来一毛钱收益,而且会迅速养成读者对新媒体的依赖,从而更不愿意购买纸媒。劳心劳力又伤财,纸媒与大网站合作,本是想借网络扩大一下自身影响的,结果发现反倒为大网站和运营商白做了一番嫁衣,这种蠢事,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做了。
@黄绍麟:媒体行业首先遇到的变革,是渠道变革。从报纸到电脑到手机,内容的分销渠道改变了。阅听人的眼睛从报纸与电视转向电脑和手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并没有在这些载体上垄断任何内容分销渠道。无法掌握内容的分销,媒介的权力与价值便消失一大块。
@李东楼:因为自媒体的出现让媒体变得更加分散,使得媒体格局发生了改变。在国内,传统公关的核心是整体策划和项目管理,并不掌握任何媒体资源。通常做一个公关项目,就是以一个整体策划的方案去投标,中标后,再将项目里的内容分解和外包执行,所有的媒体资源都是第三方的。
@信海光:从内容上说,互联网节目比电视节目更大胆,解说员咆哮几次就会被轰出电视,但在互联网上,却可以说更多的真话,这就是互联网精神。另外,在电视时代,观众只是观众,但在互联网时代,却没有了观众,只有参与者。你可能通过谈论的方式参与世界杯,也可能通过花絮的方式参与,从论坛到微博到弹幕,这种“用户直达”的需求也只有互联网能够做到。
@林晓艳:报业转型过程中,报纸的功能作用、形态特征、组织结构、赢利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报业的“本领恐慌”正是由于对这些深刻变化“缺乏准备,不能驾驭和摆脱某种危险情境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因此,报业要克服恐慌,走出低迷状态,应着力在业态方面进行创新,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199IT:2014年社交媒体五大发展趋势:1.“阅后销毁数据”的社交网Snapchat的兴起。2.社交网技能成为求职招聘的硬指标之一。3.社交网客户服务正在取代取代低效率“电话树”客户服务。4.社交网内容冲破互联网搜索引擎的禁锢。5.和专注于地域客户群的社交网广告的持续膨胀。
@陈昌凤:2014年,有个新旧媒体交锋的热门话题,说的是美国社交网站Netflix以自制剧集《纸牌屋》挑战电视剧大佬HBO及整个电视界。《纸牌屋》从主题、风格到导演、主演的选择,都是在用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决定的――工程师们分析了近3000万用户的播放行为、评价、搜索、所用设备、登录地点、收视信息以及社交网站信息,从而做出了选择。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的重心从传者转向了受者,尊重受众的意见和喜好成为决胜的关键。
@栾春晖:当下关于传统媒体转型的讨论众多,但所有讨论的核心聚焦点无非是新媒体产品研发、垂直行业深耕、互联网平台建设等几个关键主题,讨论的基点更多立足媒体业务、媒体产品的变革转型展开,而忽略了传统媒体作为一个企业组织,盈利性目的才是其核心的属性。这样的属性决定了在保证盈利性追求的同时,根据时事的变化,果断放弃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甚至是行业,转而投向能够为企业带来盈利的行业,应该是传统媒体转型应该聚焦的点,或者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关键词】网络;媒体使用;使用动机;媒体评价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绪论
过去十年,以网络、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兴起,不仅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的生产机制、媒介行业的竞争格局,也深刻改变着受众接受信息的需求、行为及习惯。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2010),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到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在新媒体环境下,公众的媒介使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对新旧媒体的使用习惯与教育、年龄等因素之间有何关联?公众的意见表达、消费习惯、身份认同与媒介使用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为此,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09年5月正式启动“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大型调查。
作为本次大型受众调查的组成部分,上海地区的调查历时两个半月,对象是除崇明县外的18个行政区常住的成年人(依据《2009年上海统计年鉴》)。调查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执行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住户替换原则和步骤,每份问卷均经过严格审核,并随机抽选了10-15%进行电话复查。
调查采用A、B两个版本的问卷,各自内容有所侧重。其中,A卷的独特问题集中于媒体使用的动机、对媒体的评价及观念;B卷的独特问题集中于社会分层、身份认同及意见表达等。本文分析数据包括了采用A卷和B卷的所有被访者(n=2910)。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试图考察上海市民的网络媒体使用特征、动机和评价,其分析的数据来源有所差异。其中,关于网络使用行为(表一、表二)的数据来自A和B卷的所有被访者,但只限于网民当中(n=1410)。而关于使用动机、媒体评价(表三、四)的数据仅在A卷中,因此分析的是A卷受访者中的网民(n=750)。
关于上海市民的媒体使用,自上世纪末以来,一些学者(张国良、李本乾、廖圣清、 江潇,2000;杨鹏, 2001;陶建杰,2003;周葆华,2007;等)先后做过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范围的调查。从1995年5月互联网在上海建立国际节点开始,“不到5年,网络就‘普及了’(张国良、李本乾,2000:20)。调查显示:1997年上海市民家庭电脑拥有率为18.3%,网民比例很小只有1.1%,而到了1999年,上海市民家庭电脑拥有率增长到21.1%,网民比例上升到28.9%,网民人数从8万人增长至200万人。1999年的调查发现,上海市民接触媒体的意愿(更多地接触还是维持现状)依次是电视(34.5%)、网络(26.4%)、报纸(23.2%)、广播(10.0% )、杂志(7.7%),可见网络作为新兴媒体已经受到市民的高度亲睐。而且,网民的使用特征主要包括:把网络作为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之一;发生重大事件时网络的重要性仅次于电视;网络主要活动是看新闻、查询各类信息资料、使用电子邮箱,等。
时隔十年,上海市民使用网络媒体的特征、动机及评价有什么改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上海市民使用网络媒体的特征(比例、频率、场合、使用行为等)、使用网络媒体的动机、对网络媒体的功能和表现的评价。分析过程中,笔者将结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1999年的调查数据进行比较。
二、研究发现
(一)使用网络媒体的特征
根据A、B卷2910份样本总量显示,网民共有1410人,占总样本的48.4%。与1999年的28.9%相比,上海市民中的网民比例几乎增长了约67.5%。根据48.4%的上海网民普及率计算,1814万常住人口的网民总规模达878万左右。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2010),上海网民总数达1171万人,普及率62.0%,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的65.1%。两个数字之间的差异,主要应该是后者抽样包括了有手机的覆盖人群,因此,可能包括了本次调查未覆盖的流动人口。
本次调查显示,上海网民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为217.8分钟,即3.63小时,每周上网约5.7天,从上网历史看,网民平均上网时间接近于6年(见表一)。通过折算,上海网民每周上网时间为平均22.32小时。这个数字要高于全国水平,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2010)显示,2008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6.6小时,2009年则增长至18.7小时,可见发达都市网民的上网时间比较长。
关于上海网民的上网场所,本次调查显示:人们最经常上网的场所是在家和在工作单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民尽管主要在家和在单位上网,但过去10年,这两个地方上网的比例却有明显变化。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1999)调查,截至1999年6月30日,44%的人主要在家中上网,47%的人主要在单位上网,这跟当时家庭电脑拥有率和网络普及率不高有关系。到了2009年,有83.2%的网民在家上网,30.2%的网民在单位上网,可见,在家上网的比例已占主导地位,这跟家庭宽带普及率有直接关系。2009年中国宽带网民规模达到3.46亿人,占3.84亿网民规模的97%,这是网络基础设施普及、家庭宽带条件改善后导致的行为特征(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
根据配对t检验显示,上海网民在家和在工作单位上网的频率没有明显差异,在公共场所和在移动状态下上网的频率也无明显差异。但在家、在工作单位,和在公共场所、在移动状态之间,有明显差异。可见,上海网民上网地点的分布情况跟全国网民的总体情况有所不同:上海网民在家和在工作单位上网频率相似,而全国网民在家上网频率远高于在单位上网。
就“与其它活动并举上网”的问题,本次调查发现,所有这些均值都明显地小于量表中值(3),可见网民普遍倾向于不一边上网一边从事其它活动。据调查统计,网民边上网边从事其它活动的频次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边学习或工作边上网”、“边做家务边上网”、“与人聚会的同时上网”、“在开会的同时上网”。其中,“边学习或工作边上网”的情况,在“并举上网”的4种情况的比例中相对较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与上网必须的基础设施有关:在家和在学校(或单位),可能有宽带甚至无线上网的设施,有助于边从事其它活动边上网。此外,还可能还跟年龄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经验、工作性质等有关,本次调查样本中的网民比非网民平均年轻18岁,“边学习或工作边上网”均值较高很可能是年轻人使用网络、工作性质使其随时挂在网上成为可能。
不同类型的网络功能,上海网民使用最多的是哪些?调查显示(见表二):网民对不同功能的使用者比例从高到低前5位分别是:浏览门户网站的新闻(87.6%)、使用搜索引擎(82.6%)、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76.3%)、在线观看或下载电影电视剧(75.9%)、收发电子邮件(74.0%)。相对较少使用的网络功能是在网上开店(仅11.0%)。根据1999年的调查(张国良、廖圣清,2000),上海网民的主要活动是:看新闻(72.3%)、查询各类信息资料(60.0%)、使用电子邮箱(58.5%)、聊天(27.7%)。前后对比不难发现,浏览新闻、搜索信息、收发邮件始终占主导地位,而网络聊天、在线观看视频节目的使用者比例有明显增加。其原因主要是,视频网站的增长和在线影视资源的丰富,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服务的完善和网民上网时间的增长。
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调查(2010)显示,2009年中国网民对不同类型网络功能的使用比例主要是:网络音乐(85.3%)、网络新闻(80.1%)、搜索引擎(73.3%)、即时通信(70.9%)、网络游戏(68.9%)、网络视频(62.6%)。与上海的调查数据比较,有两个明显差异:一、各项功能的使用者百分比整体低于上海网民,这点跟上海网民比率居全国前列相符;二、使用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的比例较高,可见,大都市的网民因整体素质较高,对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的“硬性”需求要超过网络娱乐的“软性”需求。
除“使用者百分比”外,“使用频率均值”说明网民在上网时多经常地使用该项活动。根据表二的数据,上海网民使用最频繁的网络功能分别是:使用即时工具(3.52)、使用搜索引擎(3.42)、浏览门户网站的新闻(3.32)、在线观看或下载电影电视剧(3.28)、收发电子邮件(3.18)。使用者百分比最多的前三位与使用频率的前三位尽管相同,从高到低的排序却恰恰相反,可见,网民在互动交流方面所花的时间已经超过信息获取。
值得一提的是,从事“网上理财”的人尽管只占网民的48.4%,远低于“收发电子邮件”(74.0%)的人,但他们从事“网上理财”却很频繁,均值为3.10(量表的最高值是4),并不比“收发电子邮件”的频率(3.18)低多少,甚至高于其它一些更多网民从事的活动,如“阅读报纸网络版”(百分比为63.9%,均值为2.63)。总的来说,因为“使用频率”用的是4点量表,因此,这些均值显示,网民使用某项功能的人群比例与其使用频率并非完全一致,他们从事网上的某项活动时,尽管百分比不高,但从事的频率会比较高,高于量表的中值。
(二)使用网络媒体的动机
关于上海网民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本项调点从提升品位、娱乐休闲、获取信息、强化归属感、扩展社交网络、表达意见等六个方面进行考察。具体问题是“通常,您多经常为了满足以下各项需要而使用互联网? 1表示极少,5表示经常。”其中,前四个因子是由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份分析法)从A卷中提取。其中,构成“充实提升品位”因子的问题选项有:(a) 充实自己(b) 提升自己的品位(c)了解自己的社会定位,这三个问题选项可以解释7.08%的方差;构成“娱乐休闲消遣”因子的问题选项有:(a) 排遣孤独 (b) 打发时间(c) 找乐子、寻开心(d) 满足兴趣、爱好,这四个问题选项可以解释18.53%的方差;构成“获取资讯信息”因子的问题选项有:(a) 了解时事(b) 增长见闻 (c) 获取新的知识,这三个问题选项可以解释9.57%的方差;构成“增强社会归属”因子的问题选项有:(a) 增强对我们国家的感情(b)增强对自己所归属社会群体的认同(c) 加深对上海的归属感。这三个问题选项可以解释42.10%的方差,这四个因子可以一共解释的77.28%的方差。
而后两个因子是由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份分析法)从A卷中提取的。其中,构成“扩展社交网络”因子的问题选项有:(a) 联络并保持自己的社交圈(b) 结交各种不同背景的人(c) 扩大社交范围(d) 更方便快捷地与人交流。这四个问题选项可以解释11.66%的方差。此外,构成“意见表达需求”因子的问题选项有:(a) 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b)了解并讨论报刊、电视、电台上不常出现的议题(c)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d) 充分阐述自己的看法(e) 实现个性的表达。这五个问题选项可以解释60.17%的方差。这两个因子可以一共解释的71.83%的方差。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取了归属同一因子的题项的值取均值(比如,被访者对归属“充实提升品味”因子的三个题项在量表上的选择的均值为该因子的值),设立了综合测量指标(index),表三显示了这些综合测量指标的内部统一程度(信度,即α)。
根据调查显示(见表三),上海网民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从高到低依次是:获取资讯信息、充实提升品位、增强社会归属、娱乐休闲消遣、扩展社交网络、意见表达需求。其中,增强社会归属和娱乐休闲消遣两者的均值基本相当,无显著差异。获取信息的需求最为强烈,表达意见的需求相对较弱,且“意见表达需求”(均值2.44)这项是唯一一个远远低于量表中值(3)的因子,说明虽然网络提供了意见表达的平台和机会,网民们却并非普遍具有强烈的表达需求或基于此需求而使用网络。
关于网民年龄、教育程度与其使用网络不同动机相关系数显示:年轻网民为娱乐休闲、拓展社交和表达意见的需求而频繁使用网络的程度显著地高于年龄较长的网民(表中所显著的负相关的关系),而年龄越大的网民更多地为增强社会归属而频繁使用网络(表中显示的正相关的关系)。网民的教育程度则与获取信息、提升品味、拓展社交等使用需求(或动机)密切相关。教育程度比较高的网民,对信息获取、拓展社交、提高品味、意见表达等方面的需求明显要高于教育程度较低的网民。
具体来说,不同年龄的网民对“充实提升品位”的使用动机具有显著差异。 将被访者按年龄段分成四组后用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各组间均值的比较显示,26-35岁的上网人群对提升品位的需求要高于56岁以上人群。总体上,年轻网民对网络的娱乐需求要高于中老年网民。对表达意见的需求动机,18-25岁的网民最为强烈,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年龄段的网民。
(三)对传统媒体和网络的评价
我们总共设计了六个评价指标,分别包括:内容丰富、表达生动有趣、表现形式有创意、充分体现普通民众的利益、准确反映党和政府的精神、表达民众真实的心声。其中,前三个评价指标注重评价媒体传播的内容质量和表现形式,后三者注重评价媒体在体现民意、宣传政策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为相对细致地比较上海网民对传统媒体(主要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和网络媒体特点和功能的评价,我们又将网络媒体区分为“门户或新闻网站”“网络论坛或博客”等两类,前者体现组织化、集约化的新闻传播特点,后者体现社会化、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特点。由此,可以考察网民对这三类媒体、六个指标的不同评价。
调查结果(见表四)显示:所有选项的均值都显著高于量表的均值(3),说明网络无论对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的总体评价基调是正面的。具体来看,就“内容丰富”的评价,网民认为网络媒体明显优于传统媒体,而“门户或新闻网站”与“网络论坛或博客”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就“表达生动有趣”,网民认为论坛/博客的内容最生动有趣,其次是门户或新闻网站、传统媒体,而且,论坛/博客与门户/新闻网站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针对“表现形式有创意”,论坛/博客、门户/新闻网站、传统媒体的表现依次递减;网民认为,论坛/博客最能“充分体现普通民众的利益”,其次分别是门户/新闻网站、传统媒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方面,网民认为门户/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的表现有显著性差异;关于“准确反映党和政府的精神”的功能方面,传统媒体的表现明显强于网络媒体,而在网络媒体中,门户/新闻网站比论坛/博客更能反映党和政府的精神;最后,就“表达民众真实的心声”,网民对论坛/博客的评价最高,其次是门户/新闻网站,传统媒体则居最后。
总体上,网民对门户和新闻网站的评价,与对传统媒体的评价并没有太大差别。这主要因为,中国的新闻网站多数没有采访权,而只有编辑权,其内容来源主要是传统媒体,因此,尽管门户和新闻网站在表现形式的多样、信息容量的丰富上超过传统媒体,但其信息质量本身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值得强调的是,网民对论坛/博客在体现民意、民情等方面的评价比传统媒体、门户和新闻网站都要高,这与论坛/博客相对开放的技术特点(给普通人提供表达个人意见的机会)、监管方式(由于匿名制导致审查较难,表达意见和信息相对自由、便捷)、主要功能(更有利于表达意见、宣泄情绪、监督权力等)密切相关。
三、结论与探讨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第一,从网民普及率和使用频率的“量”来看,与10年前相比有了极大的变化。上海网民群体的数量增长非常迅猛,各类型网络功能的使用频率更加多元、频繁,体现出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市民信息素养的提升。
第二,从网民使用各项活动的情况来看,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和互动聊天依然是网民使用网络的主要行为,但下载和欣赏网络视频的使用比例明显增加,而且网民使用网络功能的类型非常广泛。其中,使用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社会交往(使用即时工具)、娱乐休闲(观看影视剧)等不仅比例高而且最为频繁,网络的不同功能已经渗透进网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起到满足着网民的不同需求的作用,也因此在产生全方面的深刻影响。
第三,从网民使用网络的需求动机来看,年龄和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其不同使用动机的主要因素。总体上,获取资讯、提升品位、增强归属的需求比较强烈,而表达意见的需求不太强烈,可见,多数上海网民的使用动机主要是基于完善自我、服务个体,而非关心公共事务、实践公民权利。这个结果可能跟上海的都市文化注重实用、市民的公共表达相对温和有关。相对来说,年轻网民的表达需求比较强烈,但随着上海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增长,增强归属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网民使用网络的主要动机。
第四,从网民使用网络的动机看,除满足信息需求外,网络媒体应该通过提升内容、完善服务,更好地满足网民对“充实提升品位”、“增强社会归属”等方面的多元需求。而网民针对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表现、功能的评价显示,无论在内容、形式、体现民众利益、表达民众心声等方面,网络媒体都优于传统媒体,这种差距无疑应该让传统媒体的管理者和新闻从业者面临更大考验和压力。
当然,网民之所以对博客/论坛在体现民意方面的评价显著高于传统媒体、门户和新闻网站,与当前政府监管机构和新闻宣传部门的管理制度有关。从正面宣传、舆论导向的把握要求出发,后者受到制约因素显然更多,前者的技术特性使其更能满足网民的利益表达。因此,要提高网民对传统媒体、门户和新闻网站在“表达民众心声”方面的评价,既要靠内容质量的改进,也离不开管理制度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廖圣清(2000): 媒介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 抽样调查报告 (之一). 《新闻记者》第6期。
[2]张国良、江潇(2000):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 (之二).《新闻记者》第7期。
[3]张国良、李本乾(2000):上海网络受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上海市民与媒介生态”抽样调查报告(之三).《新闻记者》第8期:22-24。
[4]杨鹏(2001):上海青年的媒介接触动机――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 《新闻记者》第1期。
关键词:Web2.0时代;网民行为;电影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Web2.0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本文试以Web2.0时代的网民行为对电影的影响来管窥这种巨大的冲击波所带给我们的新体验。
一、Web2.0与Web1.0的简单对比
在传统的Web1.0网络环境下,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未经个人选择的信息,信息的传播遵从职业信息者一互联网用户的单向模式。相比之下。Web2.0作为新的互联网形态,用户在获取网站内容的同时,也拥有和传播信息的能力。用户通过RSS(聚合内容)、Taq(用户个人标签)等技术实现了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到主动选择信息的角色转变。同时凭借SNS(社会网络)等技术成为信息的制造者和者。总的来说,Web2.0相对于上一代互联网形态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即“众包(crowd sourcing)及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前者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等形式。将信息内容的编辑权从专业网络媒体从业者手中过渡到普通互联网用户的掌控下,从而使用户兼具了信息受众和信息者的双重身份,将网络传播从传统的单向变为web2.0时代的双向;后者则以Facebook、人人网等为代表。在互联网上以网络社区的形式模拟了实际的社会交往链条,从而将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形态从Web1.0时代的“一点对多点”的集中控制式,改造为“用户-用户”的P2P网状传播模式(如下表)。
基于以上特点,Web2.0平台的建立和发展对电影产业的形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对于中国电影。在国内互联网技术、法规等方面尚未成熟时。Web2.0平台的网民可以使用多种手段通过互联网渠道参与到电影的观看、分享、评论,甚至创作中去。这些现象对电影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并呈现了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讨论。进而探讨在二十一世纪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时代,传统媒介如电影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
二、Web2.0时代的网民行为对电影的影响
1.网民通过互联网分享电影资源
BT全名为“BitTorrent”,是一种多用于数据下载的互联网传输协议。在Web2.0平台上。P2P技术的发展成熟使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BT下载的方式分享电影资源。初始传播者将记录有下载文件存放路径、服务器地址等信息的“种子”文件上传到BT分享网站,而后其他用户通过运行BT下载软件来下载相应数据。这种资源分享的模式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获取电影资源的主要手段之一。另一方面,优酷网、土豆网等播客(Podcasting)形式的网站相继建立。用户在个人空间上传或分享视频。使免费在线观影的模式也成为互联网用户分享电影资源的一种途径。出于保护彤视产业链的目的,截止到2009年12月。“广电总局已关BT网站530多家”。然而互联网用户依然可以在局域网内分享电影种子。新下载形式如PT、网盘等仍旧充当着网民分享免费电影资源的平台。
Web2.0平台所提供的技术支持,使得电影观众通过网络分享电影资源的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最新、最优秀、最经典的电影通过互联网得到广泛的传播。从而在客观上培养了一批浸在国内外优秀电影中的影迷。中国电影受众的整体鉴赏水平随之得到提高。而另一方面。国内电影的创作理念落后,制作水平相对粗糙。商业运营方面也与国外存在差距,这就意味着本土电影势必无法吸引一部分通过互联网电影资源培养出较高审美要求的潜在电影观众,无法促使他们自觉转变为本土电影的消费者。Web2.0时代这种网民既充当电影受众,又成为电影资源的主动传播者的客观事实,也势必对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互联网用户通过网络下载和在线视频的形式免费传播电影资源,实质上构成了对电影版权的侵犯。损害了电影产业链的健康。首先。互联网上免费电影资源的存在势必会损害电影票房和正版DVD的销量。相应地。影片的版权所有方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导致影片的投资回报率受到影响,从而使得投资方的信心受到损害,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大环境来说会形成不利的后果。而一个健康的投资和运营环境对于电影产业的繁荣是至关重要的,其缺失会引发产业的萎缩、创作及制作人才的流失等后果。其次,在中国加入WTO后,文化软实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此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不重视电影版权并严格限制通过互联网分享电影资源,文化软实力从何谈起?为此,对网络分享电影资源的问题要一分为二来看,既要重视普及与推广。也要创新监管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电影评论
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下,除了媒体从业人员,人们往往只能口头交流电影讯息和观影感受,而很少有机会参与平面媒体和电视平台上的评论。而Web2.0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大量供影迷交流的平台。如各类相关论坛及综合网站的电影版。以及整合了SNS(社交网络)的形式、为影迷提供了交流和展示功能的豆瓣网、时光网等,构建了阿民发表评论、交流观影体验的场所。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这些平台上由普通影迷的评价(尤其负面评价),对于电影的口碑或票房都会有影响,应当引起电影从业者重视。
应当承认,负面评价在客观上提升了影片的关注度,其中不乏得益于负面评价而成为话题、甚至吸引潜在观众消费的现象。北京新影联院线的市场经理黄紫燕就曾谈到:“《无极》被骂死了,但越骂票房越好,这就是大片。”而《无极》之后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以及去年热映的《杜拉拉升职记》等,也基本遵循了这一规律。在这种情况下,以用户个人为主体的传播网络显著提升了传播的效率,使相应的电影评论提升了影片的关注度,而评论内容本身的评价取向则退到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而另一方面,在某些个案当中,负面评价对于电影的市场收益起到了不良影响。如2009年年末《孔子》上映过程中,有消息称:为了给《孔子》让路。《阿凡达》2D版将于2010年1月22日停止上映。加之主创方宣传过程中的强硬态度,导致网络上反《孔子》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网民联合集体抵制《孔子》的现象。虽然《孔子》的创作本身也存在
很多问题,但是这一起舆论危机的确加剧了《孔子》票房的惨败。因此Web2.0平台所搭建起来的P2P网状传播模式,以及电影受众主动参与并传播影片评价的可能,对于电影的营销和宣传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在网站推广和口碑营销上已经被证明效果上佳的病毒式营销,可以有效移植于电影这种文化商品的宣传。这种传播模式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性,同时因为其在最初信息后即依靠用户的主动行为进入病毒营销模式,所以可以节省大量的营销成本;但是另一方面,倘若利用不得当则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并对影片的形象以及相应的票房潜力造成严重的损害。
同时,Web2.0技术下,互联网用户交流平台的形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随着微博的日渐火热。其传播效率上的优势也逐渐凸显。碎片化的内容,快捷的发送方式,使微博不仅成为电影公司的营销平台。更是网民发表看法、交流心得的途径。以《让子弹飞》为例,截止到2011年3月13日0点,新浪微博上搜索“让子弹飞”词条,共有979956条微博,其票房在2011年2月17日便已达到了7.3亿,刷新了华语片票房新纪录。微博内容中不乏该电影营销团队的宣传,但更多的是网民对有关话题的评论和转发。以微博为代表的用户交流平台势将成为今后电影营销的重地,其在话题凝聚力和信息传播能力方面的潜力为电影的宣传和营销提供了新的可能。
3.网民通过互联网上传原创短片
DV时代的来临使得民间电影得到了崭新的发展,而对于这种契机来说,视频网站无疑是多数以数字格式拍摄和制作的民间原创电影最适宜的平台。以优酷、土豆、酷6等为代表的视频网站都通过原创视频板块吸引到了大量的DV爱好者。这种Podcastlng形式的个人作品展示平台为只有能力拍摄而没有能力的民间电影爱好者提供了传播自己作品的可能,并因此刺激了民间电影人的创作欲望。根据权威统计网站Alexa。cn的统计结果。优酷网的日访问IP量超过1000万,其中下属原创版块dv.省略的访问比例约占l%。由此可见这种博客平台对于原创视频的吞吐能力。而播客的出现。也同时为专业电影机构从民间选择创作或制作人才开辟了新的道路。
但是需要指出,民间原创电影的发展并不是播客视频网站所带来的最大的效应。后者作为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平台,其传播效率和营销潜力在当下显得更加明显,从而驱动传统电影产业开始进人博客视频网站的平台,将其作为影片的实验性载体。2010年。中影集团与优酷视频网站联合推出的《11度青春》系列短片的最后一辑《老男孩》,即凭借互联网用户的分享、评论和转帖形成话题,从11月初至29日。该短片的点击量迅速突破1900万。可见其传播效率。
4.省略》,从剧本到演员的挑选都采用了网络海选的形式,最终确定网络文学大赛的获奖作品《谁说青春不能错》作为改编对象,同时一度尝试以网民票选出的张震、夏雨、李宇春担任主角。本片首次尝试了“网络互动”的电影创作和制作模式。这种形式可以在前期吸引网民的关注,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从而无形中为影片带来良好的宣传效果。而另一方面,这种电影创作形式的创新,对于Web2.0时代新媒体环境中电影文化和电影产业的继承和探索。具有深远的意义。
而2009年,导演胡淑芬开创了中国电影网络融资的先河,以网上募资作为资金来源拍摄了喜剧电影《阿芬Mr.Fun》。制作完成的《阿芬Mr.Fun》之《别惹方糖》,在片尾字幕中列出了参与融资的网友名单。这是一项新奇而大胆的尝试。说明有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有意识地借助网络的传播优势以及网民的集体力量来进行电影制作。这对今后中国电影的融资模式也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