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方面的政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凯恩斯主义所遗留的滞胀问题,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渐抬头并呈现占主导地位的趋势。美国传播学者丹席勒(DanSchiller)指出,以“应该让市场自己遵循其自然的逻辑”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被奉为美国国内的正统理论。80年代的里根时代和90年代的克林顿时代都很大程度上遵循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念。
最近几年,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美国数字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之一。
首先,作为数字经济重要技术推动力的因特网本身就是自由思想创新的产物。一方面,因特网的设计思想避免了垄断集中,体现分散自由;另一方面,因特网为数字化的信息提供了自由流动的空间。因此,因特网不仅是流通领域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支持,更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新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发展提供了因特网生长的土壤,孕育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自由市场观点和理念渗透到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特别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电信和传媒业发展的政策中,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一系列程序对电子计算机业、电脑业和电信业的界限一再进行重新划定,将蓬勃发展的网络业中越来越多的部分划到放松控制的电脑业一边,促进电脑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主张把政府的控制管理降到最低程度、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原理的作用的思想,在美国电信和传媒业决策中逐渐占据优势,更使有关决策出现放松管制的特点。1980年,在《有关计算机的第二次调查》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决定,作为美国电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受政府管理的电讯公司也可以成立分公司,不受制于现有管制措施。这一措施使得被赋予特别市场自由权的专业化网络行业向整个电信市场扩展。1996年,美国通过了《1996年电讯法》,消除电信行业的垄断,开放所有的电信市场,放松了对不同种类的电信和媒体公司相互进入业务领域的限制,允许不同的媒体市场相互渗透,促使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从电信运营到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网络通信、互联网服务、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展开新的竞争和重组,从而推动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由此可见,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渗透,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
二、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数字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而且还通过政策支持保障数字经济健康高速发展。首先,美国政府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度。美国政府通过《关于信息系统保护的国家计划》构建联邦政府的信息安全模式,推动公众与民营之间的自愿合作,以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美国商务部企业服务局与产业界、消费者代表和政府部门共同合作,开发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密码系统,专用于网上消费者的保护。另外,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采用网上冲浪的方法,对网上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对于网上的欺诈行为,司法机构按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其次,美国政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999年10月,美国通过了《域名权保护法案》,规定域名与商标保护统一,不得冒用、非法注册或使用与他人域名十分相似的域名进行网上商业活动。在域名的管理上,将过去的政府负责注册登记改为由因特网域名定名公司(ICANN)和网络解决方案公司(NSI)代表政府负责域名的注册登记,大大降低了域名的注册管理费。最后,积极发展电子商务。1996年底,克林顿亲自倡导成立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负责制定有关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实施。1997年颁布《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并具体提出五项原则:(1)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2)政府应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3)政府必须参与,并致力于支持和创造一种可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4)政府必须认清因特网的特性;(5)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球和全国商务电子签名法案》,使在线合同或在线交易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进一步方便企业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三、官—产—学—公众创新模式是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数字经济之所以在美国兴起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特网演化处在官、产、学、公众各类主体组成的创新网络之中。正是这一网络机制促成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发展,带动整个美国经济向数字经济的转变。
美国数字经济是数字化技术在经济领域创新以及渗透的结果。创新包括了技术、制度和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单单市场需求的存在或者技术机会的存在都不能促成技术革新,单独看来,这两者都是技术发生革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他们同时成立的时候,技术革新才成为可能。也就是说,脱离了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单纯技术创新不会促进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美国苹果电脑为例,就可以清楚地认识这一点。苹果在PC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过去十年,苹果获得了1300项专利,相当于微软的一半,几乎相当于戴尔的1.5倍。但是,创新能力并没有使苹果公司置身于食物链的顶层。1981年,该公司营业利润率高达20%,而目前仅有0.4%,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目前,该公司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仅有2%,无法与戴尔和IBM相匹敌。苹果公司充分说明业务模式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戴尔、亚马逊、eBay等公司都是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模式,迎合更多的消费者。因此,美国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是由技术创新需求和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相互推动。
事实上,传统的“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仅仅提供美国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需求。美国科研体系的特点是政府、企业和大学单独或联合资助进行研发活动,促成了美国产生大量创新成果,并得以产业化与商业化发展。因特网正是在这种政府、企业和大学创新体系中由国家投入基础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建设新的创新环境的过程中,机构和国家的界限被打破。相反,原来互不联系的三类机构,即公共(官)、私人(产)、学术(学)三方面逐步适应共同工作,相互交织作用,进一步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形成了“三线螺旋体”。
但是,“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忽略了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还不能够完全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源泉。结合苹果电脑失败的教训可以看出产品、服务等业务方面的创新同技术创新同样重要,而且这些归根结底取决于对公众偏好的满足。公众的偏好需求驱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方向,引导政府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在进一步满足公众偏好的基础上,公众积极广泛地参与在线购物、虚拟社区、数字学习、数字娱乐等都构成推动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动力。而且,当前美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在统计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时,都对公众的上网比率、上网时间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兰德公司在加强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中同样认识到设法让民众了解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民众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创新。这些都说明公众是推动美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公众与“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相互作用,形成“官—产—学—公众”创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技术创新、产品服务的业务创新,成为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四、风险资本是美国数字经济转型的“革新力量”
美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技术企业与创业资本或风险资本的互动式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所谓风险资本是由职业金融家(即风险投资家)连同管理一道投资到年轻的、快速增长的、并且有潜力发展成经济重要贡献者的公司中的资本,风险资本是初创公司重要的资金来源。美国风险资本市场制度是一种增进和分享创新收益为目标的有效率的融资制度安排。风险资本投资的运行特点包括三方面:一是投资面向新兴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中的初创企业;二是风险资本还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企业创业;三是风险资本具有良好的退出机制。正是这三个特点使得风险资本能够通过独特的创新试错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把资本、技术和知识联系起来,赋予美国经济支持技术型初创公司发展的优越环境。20世纪90年代,风险资本投资在美国发展迅猛,相继培育出DEC(数字设备公司)、Intel(英特尔公司)、Microsoft(微软公司)、Compaq(康柏电脑公司)、Apple(苹果电脑公司)等著名的高科技企业。这些高科技公司为美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
进入新世纪,美国数字经济遭遇挫折,风险资本投资的绝对数额出现急剧下降的趋势,但这并没有削弱其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统计表明,2000—2003年期间曾经接受过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在就业创造和销售收益增长方面对美国经济的贡献仍然超过其他同行企业。在信息产业部门这一现象更为明显,比如2000—2003年期间,计算软件整体行业出现裁员8%,销售额仅增长5%,而风险资本投资企业却仍然创造了17%的就业机会,销售额高达31%。因此,风险资本投资正在很大程度上拉动当前美国经济的复苏。
总之,无论是在美国经济繁荣或复苏阶段,风险资本都对美国经济做出重要贡献,是美国数字经济转型中不可替代的“革新力量”。
参考文献:
[1][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3.
[2][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0.
[3]郭庆光.21世纪美国广播电视事业新构图——“1996年电信法”的意义与问题[J].国际新闻界,1996(6).
[4]Rosenberg,Nathan.InsidetheBlackBox[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2:231-232.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 信息鸿沟 数字差距 信息获取权
[分类号]C912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数字不平等被定义为“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接入和使用上的不平等”。许多分析家认为,从当前情况看,不同主体对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使用存在着巨大差别。曹荣湘认为,从本性上看,互联网具有不正常的种族歧视和阶层偏见,除非有重大改观,否则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还会继续剥夺边缘群体的某些生存权利。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仅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数字差距,而且国内的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数字差距,信息差距是中国和谐社会构建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但是通过全面检索相关主题文献发现,国内对数字不平等的理论研究缺乏。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外数字不平等的研究观点的综述,为国内认识和解决数字不平等问题提供借鉴。
1 数字不平等研究的起源
国外学者对数字不平等的研究是从数字鸿沟现象开始的,经历了一个由美国、欧洲到全球,从关注“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现象到“数字不平等”(digital ine―quality),进而到“实现平等地获取信息”(gain equallyaccess to information),即经历了从关注现象到深入本质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西方对由因特网的应用所产生的数字鸿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早期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种人口特征(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差异对因特网接人的影响。但是早期研究主要集中于统计和描述,如介绍网络使用率的情况、信息技术接入在社会地位优势者和弱势者之间的比较,并预测发展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西方学者将数字鸿沟现象上升到数字不平等的社会问题的高度,并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进行理论探讨。海华德在其著作《信息之富,信息之贫》中,最早提出信息接触机会不均理论;Schiller的《信息不平等:美国日益加深的社会危机》、Kranich的《图书馆与民主:自由的基石》、Mossberger的《实质上的不平等:超越数字鸿沟》、Dijk的《日益加深的鸿沟:信息社会的不平等》、Mossberger的《数字公民资格:因特网、社会、参与》、Benedek的《因特网治理和信息社会:全球视角》等著作对数字不平等进行了研究。
在研究论文方面,本文通过搜索Springer、ARL和EBSCOhost Web数据库发现,标题中含有"digital ine-quality”的文献3篇;文摘中含有“digital inequality”的文献7篇,更多的论文包含在数字鸿沟研究主题中,共检索出相关论文72篇。统计发现从2004年开始论文数几乎是成倍增长,其中2008年达到25篇。本文结合搜索引擎和专业网站搜索的结果,对DiMaggio、Harg-ittai、Kvasny等学者于2001年至2008年对数字不平等进行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
2 数字不平等的理解
2.1 概念的理解
Hsieh认为数字不平等是知识经济时代存在的最关键议题之一。许多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已投入大量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收效甚微。如何理解数字不平等并指导政府政策的制定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数宁不平等是全球性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如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网络诞生地――美国,在家庭拥有网络的增长率上已落后,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数字不平等。这种情形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会威胁到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政府效率、社会结构,从而影响美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DiMaggio认为数字不平等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是否接入因特网的现象描述上,应转向研究已接人或已使用因特网的人们之间的差异;在数字时代,需用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的词来代替“数字鸿沟”,所以DiMaggio和Hargittai认为用“数字不平等”能更好概括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可以将数字技术接入不均衡带来的社会问题放在更广阔的理论领域进行研究。
Jung认为数字不平等是由年龄、种族、语言、性别、职业和地理位置等多因素影响产生的,其中收入和教育是影响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最重要因素。
数字不平等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是数字时代社会不平等的一种延伸,需要集中包括物质、认知和社会资源等多种资源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政府、公共教育机构(学校)、公共信息机构(图书馆)、公共服务企业(电信)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2 数字不平等的表现
DiMaggio等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认为数字不平等包括技术设备(technical means)、使用目的(purposes)、社会支持(social suppot)、自主使用(exer,cise autonomy)、技能(skill)五方面。这些不平等的存在影响人们的上网行为和效果,扩大了人们使用因特网的差距。
2.2.1 技术设备人们使用因特网时,若采用不同质量的设备(硬件、软件、网络设备),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效果。对于那些拥有高品质电脑,并且能够在家中或工作场所拥有较好的因特网连接的人来说,要比没有这些技术资源的人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下载时间过长或某些站点无法访问都有可能降低用户对网络的兴趣,以致人们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探索网络的特点。宽带用户比非宽带用户会花更多时间上网,并更可能使用网上交易、消费服务和娱乐网站。
2.2.2 使用目的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教育程度、收入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人们使用因特网的目的各不相同。DiMaggio和Hargittai根据2000年普通社会调查(General Social Survey,GSS)结果指出,教育、收入和词汇测验分数(vocabulary test scores)对于利用因特网来增加资本(capital―enhancing)具有重要影响,而对于利用因特网来娱乐的影响则很弱或是负面的。
2.2.3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简单地说是一个人的礼会关系网,是人们在上网遇到问题时能够求助的社会群体。传播学理论强调社会支持对于新技术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DiMaggio认为三种社会支持可以增强用户上网动机和数字技能:①专门向他们提供技术帮助的人的支持(如工作场所的支持人员,图书馆员和教
师);②朋友和家庭成员的技术援助;③朋友和家庭成员的情感支持。社会支持的差异会影响因特网接入所获得的回报。
2.2.4 自主使用 自主使用,指人们使用因特网的自由程度。尽管人们拥有计算机,并且可以上网,但是他们自主使用情况因地点的不同而存在差异。Bimber认为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上网的地点:家里、工作场所、图书馆、学校或社区中心。①不在家中,用户要走多远才可以上网?用户能决定上网时间的自由度有多大?规章、过滤软件或监测措施如何?②如果在工作场所,有什么样的过滤或监控系统?实行的规则制度有多严格?③如果在家里,多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限制?
2.2. 5信息技能信息技能,指人们有效查找信息的能力。学校与研究图书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将信息技能定义为:①能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②能有效、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③能批判地评价信息及其来源;④能知道有关使用信息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⑤具有合理、合法地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对于一些人,尤其是缺乏基本技能的人来说,获取信息技能是个相当困难的问题。即使是大学生,他们在信息的识别、评价、引用等方面的信息技能存在着差距。
3 消除数字不平等的政策选择
根据数字鸿沟组织(Digital Divide Organization)的观点,解决数字不平等问题是消除贫困(reducing pov―erty)、解决恐怖活动(resolving terrorism)、取得全球市场持续发展(achieving sustainable world markets)的前提。
一些学者相信仅靠技术接入这一单因素就可以解决数字不平等问题,因此大多数政府提出的解决数字不平等的议案都强调技术接入。但是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技术接入仅是第一步,如果用户不进行连续的使用,数字不平等的状况就无法改变,因此政府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如何强化用户连续使用的意愿。
Hsieh课题组借助美国佐治亚州市政规划――La-Grange因特网电视规划(LaGrange Internet TV initia-tive),研究在政府提供技术接入的条件下,利用社会学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0f Planned behavior,TPB),构建用户的行为意图模型对网络用户连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变量进行分析,得出社会经济地位优势者(以下简称优势者)和社会经济地位弱势者(以下简称弱势者)两群体之间连续使用网络的影响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影响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是行为的意图,而行为意图受到对行为结果的态度(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和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01)的影响。态度是个人对于所考虑行为的主观认识与评价;主观规范或社会支持是指该行为是否涉及社会习俗和压力;行为控制认知是指个人对于实践该行为难易程度的认识。Hsieh构建的用户连续使用意愿的简化模型见图1。
在模型中,“态度”对因特网使用影响显著,且影响比“主观性规范”更大。态度又分为“功用效用”(u-tilitarian Outcomes)和“娱乐效用”(Hedonic Outcomes)。在“功用效用”评价上,对于信息技术的简单功能,如信息交流带来的好处,两个群体的评价没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优势者更注重计算机的高级功能,如投资分析,弱势者更注重网络的娱乐功能。
主观性规范指“家人、亲戚、朋友、同龄人的影响”(Family,Relatives,Friends,and Peers’influence)和“政府影响”(Governmental influence)。调查显示主观性规范对两类人群均有影响,尤其是对人们最初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时起着重要作用。
行为控制认知包括“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易用”认知(Perceived Ease of Use)和“可用性”(Availability)认知。行为控制认知对弱势者起着比强势者更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是指用户自我感觉行为的能力,它类似但不同于自信度,抱着积极态度且对自己充满自信的用户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会更好;是否易学易用和有用的感觉对于用户利用信息有重要意义。
总之,对于弱势者来说,态度、行为控制认知是影响较大的因素。此外身体健康状况、就业状况、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等其它因素对用户连续使用网络的意愿也有影响。
4 图书馆在消除数字不平等方面的作为
研究认为,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图书馆对维护公民的信息获取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解决数字不平等问题上,图书馆的作用至关重要。学者Wil-lianas、Mphidi、Mutula、Lor、Fourie、Yamazaki对图书馆职业角色和具体做法进行了探讨。
4.1 图书馆在消除数字不平等方面的职业角色
WLA董事会在2002年年会上批准的六条声明中的第六条指出:“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正在帮助解决存在于不断增长的信息差距和数字鸿沟中的信息不平等。借助于图书馆和信息机构的服务网络,研究和创新信息的利用可以增强世界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福利”。
Seyed认为要明确图书馆在解决数字鸿沟中的职业角色,必须与明确数字鸿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和如何识别等问题结合起来分析。
Norris讨论了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及图书馆的作用。影响因素可分为三层次:宏观层次为技术和经济资源的采用及分布;中观层次为政府机构;微观层次为个体资源和个体动机。图书馆通过其拥有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可以在提供技术接入机会、增强个体获取信息的动机和能力方面起作用。
Mun研究了数字鸿沟的发展阶段及图书馆的作用。可以将数字鸿沟划分为三阶段:①信息接触,与经济因素紧密相关,用户是否具有接触信息的机会和条件;②信息利用,即用户能否获取有价值的信息;③信息吸收,即用户能否通过利用信息提高生活质量。图书馆可以在第一和第二阶段起重要作用。
总之,数字鸿沟的焦点集中为信息不平等,正如国际电信联盟(2002年)理解的数字鸿沟那样“由于贫穷、缺乏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和文盲,而形成的贫富国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年轻一代与老一代之间在获取信息和通信新技术方面的不平等”。数字鸿沟的存在减少了部分公众接触、利用和共享信息的机会,所以解决信息不平等的关键在于提供获取信息的机会和技能。信息社会的公民可以依靠图书馆员的作用来提高信息利用程度,图书馆员可以帮助公民有效地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去定位、利用、组织、创造、传播和控制信息及信
息资源。
4.2 图书馆在消除数字不平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IFLA2007年主题报告显示,国际图书馆大家庭内互联网信息获取不平等的现象仍很突出,面向未来,需要全世界图书馆社区的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Seyed认为图书馆员可以通过提供参考咨询、资源建设、馆际互借、定题服务、最新信息提供服务、数字图书馆、信息共享等服务项目以消除信息差距。图书馆员和信息职业者应该精通五个领域的技能和知识,以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利用信息和使信息世界更有序。这五个领域分别是信息用户、信息资源、信息价值增值过程(value addition processes)、信息技术和管理,并列举各领域的任务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Omekwu提出图书馆应该成为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的专家(Technology expels)、多种载体信息资源的侦查(Seouts)、分析(Analysts)、研究(Research)和提供者(Providers),而不仅仅是信息资源的购买者和看护者。
Seyed强调图书馆在解决数字不平等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并对此提出两点做法:①政府政策要充分认识图书馆在知识社会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图书馆在免费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能力;②图书馆员应该比过去更注重培养自身的工作技能、增长知识、改变工作态度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数字化住宅
生态化住宅
一、数字化与生态化:未来住宅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生态化住宅的概念界定
近几年,“数字化住宅”、“数字家园”、“网络家居”等概念成为中国房地产业的新一轮的炒作概念与热点。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数字化住宅指在一座建筑、一个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采用现代网络和信息科技,来提升自身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综合利用的能力,是现实家园与由数字化技术所营造的虚拟家园的有机结合。
关于生态化住宅,笔者认为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结合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其次是少占地、节水、节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与自然生态环境友好、不破坏生态环境;再次是拥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满足人们工作生活所需的健康舒适环境,使人和建筑、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数字化生态住宅则是一种全新理念的住宅,通过电脑系统将住宅内的高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使之能够从整体上提供最佳的服务;同时又通过生态技术将住宅外的生态系统整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的享受自然赋予的生态服务。
(二)数字化生态住宅的支持系统
1、生态化住宅的支持系统
生态化住宅技术导在能源、水环境、气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绿化、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绿色建筑材料九个方面提出了相关要求:
(1)能源系统:要求对电、燃气、煤等常规能源进行分析优化,采取优化方案,避免多条动力管道入户。对住宅的围护结构和供热、空调系统要进行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至少要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鼓励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
(2)水环境系统: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系统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小区及室内的供水设施推行节水型器具。
(3)气环境系统:室外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居室内达到自然通风,卫生间具备通风换气设施,厨房设有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达到居室内的空气质量标准。
(4)声环境系统:包括室外、室内和对小区以外噪音的阻隔措施。室外设计应满足:日间噪音小于50分贝、夜间小于40分贝。建筑设计中要采用隔音降噪措施使室内声环境系统满足:日间噪音小于35分贝、夜间小于30分贝。小区周边产生的噪音如果影响了小区的声环境则应采取降噪措施。
(5)光环境系统:着重强调满足日照要求、室内要尽量采用自然光,还应注意居住区内防止光污染,在室外公共场地采用节能灯具,提倡由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
(6)热环境系统:对住宅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保温隔热提出要求,以保证室内热环境满足舒适性要求,住宅采暖、空调应该采用清洁能源,并因地制宜采用新能源和绿色能源。
(7)绿化系统:要求具备三个功能;一是生态环境功能,小区绿地是提供光合作用的绿色再生机制;二是休闲活动功能,小区绿地提供户外活动交往场所;三是景观文化功能,通过园林空间、植物配置、小品雕塑等提供视觉景观享受和文化品位欣赏。
(8)废弃物管理与处置系统:包括收集与处置两部分,收集应体现“谁污染谁治理,谁排放谁付费”原则,处置应以“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为原则。
(9)绿色建筑材料系统:要求在建设绿色生态住宅中材料的选用一是提倡使用3R材料;二是选用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有益人体健康的材料和产品。
2、数字化住宅的支持系统
数字化住宅就是将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房地产领域中,它的功能主要是在下面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数字楼宇自动化系统
①出入口控制系统:楼宇可视对讲系统;一卡通系统;门禁系统;电控锁;读卡器;防火、防盗门、电子巡更系统;停车管理、控制、收费系统;指纹识别系统等;
②家庭控制系统:感烟探测器;燃气探测器;燃气自动报警;入侵报警探测器;水、电、气、热等多表远程抄表计量系统;
③综合布线系统:系统集成;非结构布线;光纤、屏蔽线缆;控制电源系统;
④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红外控头;门磁开关;摄像机;监视器等;
⑤通信网络系统:电话系统;卫星接收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电视会议系统等;
⑥信息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内部宽带数据网;接入网及网络管理等;
(2)数字社区管理系统
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供热与采暖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给排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
②物业信息管理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环境养护监控设备、节能和环保设备;
(3) 消防自动化系统
包括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火灾报警器;火灾探测器;消防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电动防火门;防火卷窗;广播设备等;
二、数字化生态住宅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中心城市中,数字化家园的建设已由试点进入积极推广阶段,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而且地区差异较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从目前看,主要有四大因素制约着我国数 字化生态住宅的发展。
1、发展观念的制约性
第一、房地产商为了追求智能化而去搞智能化。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开发还停留在以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初级阶段。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开发需要更多的前期费用,投资者利益的回收速度则相对缓慢。而绿色生态住宅小区若干年后所取得的投资回报更多的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如果一种新的思想和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技术效益的话,那么即使它有更多更好的长期效益也很难为投资者所接受。
第二、表现为滞后的消费观念。数字化、生态住宅需要投入很多前期资本,采用的新型材料成本也比较高,因此房价高于普通消费者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故大多数消费者将数字化住宅与高档住宅联系到一起。实际上,后者是消费档次上的定义,前者是功能和生态效益上的增强。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型、数字化住宅成为发展趋势。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普及也能够降低建设成本,消费者观念上认为高消费的新型住宅会越来越普及。落后的消费观念会阻碍着生态住宅的发展,而且会被房地产开发商用来炒作房价。
2、发展阶段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仍然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居民的消费水平无法承载数字化生态住宅价格的高位运行。
第一,产业发展落后。我国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期,住宅建设从功能上主要是解决居住问题,房地产开发商从眼前利益出发也仅仅是开发满足居住功能的房屋。生态住宅大都是进行概念炒作,很多生态小区仅仅是在小区内进行一定的绿化而已。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欧洲相比还落后一个阶段,在政策、法规、技术、管理上还没有具备适当的条件,能够开发真正数字化、生态住宅的开发商凤毛麟角。
第二,居民收入水平还不适合大量消费智能化住宅。居民收入水平是整个社会消费和市场生产的根本前提,我国的居民收入水平从平均来看还很低,刚刚达到1000美元,居民的消费能力有限。数字化、生态住宅消费的普及还需要更多中等收入居民的参与。纵观欧洲智能化住宅比较普及的国家,如丹麦、荷兰等,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超过25,000美元。我国沿海地区的发达城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到6,000美元之间,人均收入在10,000至25,000人民币之间。基本能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即使是在这些发达城市,目前消费生态化住宅也只能代表一种时尚,短期内还不能普及。
第三,金融方面支持不够。住宅金融政策的一个基本取向是政策性和市场性相融,目前政府对智能化住宅没有特殊的金融支持,这在当前投资数字化、生态住宅成本很高的情况下,开发商的积极性并不高。而北欧国家为了推广生态化住宅,在金融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面对生态住宅投资巨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要想发展数字化、生态住宅需要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3、政策法规的局限性
数字化生态住宅的发展除了要有发达的计算机网络外,还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税收体系、便利的银行支付体系与之相配套。我国的房地产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政策法律措施并不完善。生态住宅概念近几年才在我国提出,对于其从投资、施工到销售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政策体系。目前我国生态住宅的相关政策法律多是一些有关住宅建设方面的,参照的是欧美国家的相关指标体系。我国最近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法规主要涉及数字化生态住宅建设的技术方面,参照外国相关标准。适合国内的技术法规还没有完善,涉及到数字化生态住宅的市场运作、税收、信贷和银行支付方面的法规还没有出台。
4、技术人才的制约性
新技术新思想的普及和应用需要社会观念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的支持。而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也是新产品初期成本、价格较高,成熟期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数字化生态住宅引入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我国刚刚开始引入这样的生态化住宅,技术人才和设施非常紧缺。这也决定了我国数字化生态住宅的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初期的的成本也会很高。
首先,网络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基础设施配备较差,智能产品还有待于提高。基础设施是现代化高新技术推广的瓶颈。其次,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整体水平不高。原因在于我国相关的技术人才缺乏。数字化生态住宅这样融合了多项新技术,开发这样的住宅需要强大的技术了资金实力,需要各个方面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相对于资金方面的制约,技术人才的短缺和设施的落后是更加严重的问题。 三、战略与构想:数字化生态住宅发展的发展原则
(一)因地制宜原则
数字化生态住宅建设要基于各地的资源优势与核心问题,并且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需求强度、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自然环境特征等,进行充分论证,和合理规划、设计和改造,切实制止房地产开发商对“数字化生态住宅”的炒作和他们的短期趋利行为。按照居民偏好程度、现代化标准和文化品味的时尚新居要求,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使数字化小区设计的功能设定恰到好处、技术路线恰如其分,使数字化住宅产品得到当地市场的最大认同。
(二)生态化与数字化有机融合原则
本文的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生态化概念尽管应用程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彼此相互渗透包容而非排斥分离,它们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人、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建筑与城市、交通与通讯网络这5个人类聚居基本因素的协调和统一,都是以“以人为本”的住宅理念作为终极关怀在当代住宅诸种模式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建设数字化绿色生态住宅决不能把它们机械的分离,而应该有机地融合到一起。
(三)循序渐进与重点突出原则
首先在数字化生态住宅小区的总体发展进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过高的建设标准不一定合理,更不宜提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口号。在建设智能住宅时,应根据国情与实际需要,适当确定“智慧”程度,赋予其恰当的“智商”系数,但同时又为住宅将来的升级,准备好必要的建筑环境。其次在适用范围和地区分布上也要做到循序渐进,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住宅建设发展水平以及居民收入的差异,数字化生态住宅态首先应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实现,并且要做到重点突出;要适时地对有条件的住宅进行数字化、生态化的改造;要在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建造更加高级的数字化住宅,并且要得到政府和媒体的积极支持;然后通过辐射渗透效应在全国普及数字化生态住宅。
(四)分级发展原则
坚持分级发展原则,即基于当前商品房建造标准和其造价承受能力、基本的物业管理与服务要求,以及当前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产品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将住宅小区数字系统分为三档:即普及型(低)、先进型(中)和领先型(高)。
笔者认为,智能建筑要做到既适应时代的发展,又不至于与经济现状相脱节,可采用以下方式:一是分阶段实施。即整体目标可适当超前,但分阶段实施,在保证可升级的前提下,分期建设,分步实现,以期实现最佳投资回报;二是管线一次到位,终端设备和管理设备分期到位;三是积木化功能。采用模块式的系统,功能可不断扩张,系统可适时升级。
四、政策与对策:数字化生态住宅发展的保障体系
(一)技术先行策略:选择适当的数字化、生态化技术
如何使数字化生态小区设计的功能设定恰到好处、技术路线恰如其分,使数字化住宅产品得到市场的最大认同,关键就在于如何选择适当的数字化、生态化技术。中国目前已建成的数字化生态住宅小区中有半数以上运行不正常,真正能称得上是数字化生态住宅的为数不多,许多系统处于半自动工作状态,完全能达到全自动控制并实现经济运行的项目并不多,这无疑造成惊人的投资浪费。因此,在开发建设生态化住宅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数字化、生态化技术,不能只着眼于建造和使用阶段,也不能太超前,而是应当考虑采取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数字化、生态化技术,并将原料/材料生产、运输以及建筑维修/更新等都纳入技术更新和升级的范围。
(二)体制创新策略:建立健全数字化生态住宅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住宅小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建立一套有活力的市场机制,即在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情况下,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共同投资、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把数字化作为增值服务、信息传达与反馈以及业务拓展与广告等商机,把小区数字化网络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
(三)合力打造策略:建立“政府规划引导、市场机制运作、社会公众参与”的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
数字潮流引发工作模式改变
该书由来自政策网络智库与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编著。他们认为,信息技术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连通性以及软件应用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影响着就业与商业发展,并为劳动法规的制定带来了挑战,无论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在努力地追赶这一潮流。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曾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将物理、数字与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包含大数据、算法管理、3D打印、量子计算、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纳米技术等多种形式。数字平台的传播创造出一系列新的工作岗位或商业机会,人们希望此类转型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生产力水平、打造更具包容性的社会融合新前景。
在谈到劳动力失业与人工智能对就业产生的影响时,布勒哲尔研究员乔治斯·彼得罗普洛斯(Georgios Petropoulos)认为,那些需要常规体力劳动与认知技能的中等水平工作岗位是最易被取代的。在此前的工业革命中,当常规性体力劳动被取代时,会产生新的非常规性劳动。然而当今时代变化飞快,情况与以往已截然不同。彼得罗普洛斯重点从机器学习与性能提高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发展”的结果,其灵感来自于人类的大脑。他表示政策制定者需制定机器与人工智能系统运行的规则,这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以及专家的集体协商,同时还涉及对责任、安全、隐私领域进行监管的讨论。
据英国华威大学荣誉教授科林·克劳奇(Colin Crouch)预测,一些“非雇员”(non-employees)劳动者的增长,将使不完善的法律与社会保护政策面临挑战。目前劳动法在新兴经济领域存在的争议,体现了当下劳动关系的重塑。比如,如何在法庭上定义雇员、劳动者、承包商等。受数字技术、监管体系以及管理控制的影响,诸如优步等公司的“非雇员”劳动者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大大降低,这些变化都在推动对劳动关系的重新定义。
用行动代替焦虑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国际经济关系教授罗克·苏特(Luc Soete)表示,如今自动化发展给就业带来的潜在变化,加重了民众的焦虑情绪。从早期研究结果来看,美国民众的焦虑感似乎比欧洲民众更深。媒体的宣传与互联网的作用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绪,随之变化的还有民粹主义与保护主义的态度。虽然民众的焦虑情绪发作跟前几次工业革命相似,但也有不同的特点,首先在于对以知识为基础的虚拟经济的投资增多,其次在于人们进入数字经济的门槛大大降低。
欧洲进步研究基金会主席玛利亚·罗德里格斯(Maria Rodrigues)表示,第一次工业革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落后的生活水平、就业状况产生冲突,导致了较大的社会动荡。随着时展,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已不再需要与社会变革产生必然联系,因此各国政府的治理目标应该是,确保工业与社会的转型能够为社会流动,以及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而非成为民众忧虑与社会动荡的源头。
这些难题,成为实现全面普惠金融目标的主要障碍,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破解。
一、普惠金融理念与实践
(一)普惠金融理念
15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展开信贷业务来遏制高利贷,被认为是普惠金融的萌芽。20世纪以来,小额贷款先后在孟加拉、巴西等国家出现,国际上掀起一股金融减贫热潮,人们意识到,单一提供贷款是不够的。
2005年联合国在综合全世界金融实践的基础之上首先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即强调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和完善市场机制,使边远贫穷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自普惠金融提出以来,全世界发生了很多有关普惠金融的实践探索,这种探索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持续升温。2009年以来,二十国集团成立普惠金融专家组,并推动成立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积极推动构建全球层面的普惠金融指标,制订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佳范例的资助框架等,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金融包容盟等专门性国际组织也同时成立,督促各国明确做出普惠金融相关承诺,组织研究开发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评估各国普惠金融工作成效。
普惠金融是要解决传统金融的局限性――金融排斥。因而,普惠金融是传统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和重要的补充。两者互为补充,可以协调发展。
(二)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是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在世界上关于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日渐完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世界银行(WB)的全球普惠金融指数核心指标
该指标旨在从需求方的角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评估和监测各国普惠金融实践情况,为普惠金融有关研究提供基准和标杆。
2.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的普惠金融核心指标
该指标由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数据与评估工作组提出,2016年G20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标,形成了升级版《指标体系》,涵盖3个维度(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使用情况和质量),包含类35项指标,分别从供给(金融机构)和需求(金融消费者)两侧反映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3.金融包容联盟的普惠金融核心指标
由金融包容联盟成立的金融包容数据工作小组(FIDWG)设计了一套普惠金融核心指标,尝试从正规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对成员国普惠金融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均排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特别是账户普及率和储蓄普及率等指标表现较好,显著优于G20国家的平均值。
二、数字技术驱动的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了很多实践,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以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努斯博士在孟加拉创立的“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为例,在过去的39年时间里,格莱珉银行共计帮助了800万农村妇女获得160亿美元贷款。但由于传统小额贷款的属地化、非标准化、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和全面性方面,传统普惠金融的扩张和成长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世界上仍有很多的人没法分享普惠金融的便利。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2014年仍有约20亿成年人无法享受到最基础的金融服务。这部分人群如果能够被纳入金融体系,无疑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一个以技术为主要驱动的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形成。
(一)数字普惠金融的优势
与传统的普惠金融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在四个方面体现出其独特优势。
1.数字普惠金融可以让普惠金融更“普”
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进行操作,可不受时间、地点、气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金融血液持续地流向更深、更广的经济末梢神经。
中国有7亿多的互联网用户,在这个广阔的互联网世界里,普惠金融可以找到更加广阔的天地。
2.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解决“惠”的难题
数字技术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广泛运用,可以减少以往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交易效率,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有效降低金融服务的边际成本,使得小微企业、农民等服务对象能够获取价格相对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3.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解决服务质量问题
传统的普惠金融服务内容和质量,往往受限于物理网点、机具布设,以及人员的安排,难以做到基础服务均衡化,特色服务精准化。而依托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场景与流程的有效整合,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要素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4.普惠金融有助于解决商业可持续的难题
数字普惠金融在解决“普”、“惠”和服务质量等问题的基础上,凭借更广泛的客户群体,更低廉的渠道成本,更精准的风险定价,有助于解决传统普惠金融服务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实现普惠金融发展的商业可持续性。
(二)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新挑战
在肯定技术进步带来金融服务质量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应该看到数字普惠金融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1.风险治理方面的挑战
数字技术的应用,并不会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服务外部性的特征。在多维开放和多项互动的网络空间,金融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更容易产生叠加和扩散的效应,使风险传递得更快、波及面更广。
2.数字鸿沟方面的挑战
世界的发展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性,不同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地区居民对数字技术的可获得性和可利用性存在巨大差异,这容易导致新的数字鸿沟,进而导致不同群体从金融服务中获益的能力出现分化。
3.基础设施的挑战
数字普惠金融还对支付清算、信息通信、信用信息体系、数据统计和监测评估体系等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监管适应性方面的挑战
从监管体制方面来说,数字普惠金融的跨界特征明显,需要监管部门完善综合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加强监管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从监管资源方面来说,底制栈萁鹑谀J街诙啵创新速度快,给监管人员、监管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监管能力方面来说,需要注重利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监管流程和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三、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新的普惠金融模式,在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方面具有很多优势,但也会带来新的风险。所以在对待数字普惠金融方面,既要为其发展提供便捷的、宽松的生存发展空间,也要针对其发展规律,创新监管模式。
1.为数字普惠金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扫除政策障碍,破除“玻璃墙”和“弹簧门”。要通过各有侧重、相互协调、有机衔接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财税政策以及其他配套政策,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支持各地区结合基础设施条件、产业结构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移动金融、供应链金融等有特色的业务模式。
2.建立健全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治理体系
要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注重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等新的理念,利用数字技术来改进监管的流程和能力,探索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区域试点、产品实验、压力测试等创新的管理机制。
3.夯实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支付清算、信息通信等基本设施建设,使普惠金融服务能够更加安全、可信、低成本地扩展到更广泛的区域和群体。同时要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统计和监测评估体系的建设,实施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此外,要加快数字普惠金融的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普惠金融在服务要素、信息安全、隐私保护、产品定价、合同文本、合格投资者认定等方面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当代技术驱动的普惠金融新模式,在践行普惠金额理念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要大力促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但支持并不是放纵,在创造良好发展条件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数字普惠金融的特点加强和创新监管。
参考文献: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数字内容产业,早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要“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我国产业界也在数字动漫、数字游戏、数字影音、无线内容、数字出版等领域开始了有益的摸索和实践。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已积极投身于这一新兴产业的研究工作,研究成果除文章、著作外,从2005年起开始有关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年度调研报告,应该说已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从宏观层面系统研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的成果还不多,再加上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经常出现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如政策壁垒、技术标准、法律法规和商业模式等问题,这些已成为阻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快速、良性发展的瓶颈,所以,急需加以关注和开展研究。
在我国开展数字内容产业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能揭示数字内容产业管理与创新的本质与规律,总结各类数字内容产业领域的共同特点,探寻各类数字内容产业领域背后的共同原理,诠释数字内容产业的运作机理;②有利于科学地认识数字内容产业发展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问题,用正确的理论指导数字内容产业实务中的制度创新;③有利于整合数字内容产业中的各种资源,形成合力,推动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健康有序、快速、协调发展,促进数字内容产业内各行业的良性互动;④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升级换代、信息产业带动工业战略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为繁荣中国文化、消除数字鸿沟做出积极探索。
有鉴于此,我们于2008年起确立了开展“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计划探讨五个方面的问题:①数字内容产业法律法规和政策选择;②数字内容产业技术问题;③数字内容产业商业运行模式;④数字内容产业管理创新;⑤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策略。通过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估标准建设与研究,提出提升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思路和举措。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在研读了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技术、战略规划、投融资政策、生产制作与发行等实际情况,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现选择其中的4篇在《图书情报工作》上发表:①冯新民、王建冬、孙慧明同志的《美国数字内容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②刘健、杨海平同志的《我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商业模式研究》;③郑燕平、沈传尧、陆宝益同志的《我国加强数字内容产业监管的思考》;④尹达、杨海平同志的《我国数字内容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和运行保障机制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技术;机械设计;应用分析
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企业发展尤为重视效益问题。为创造企业经济利益,机械设计技术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现代机械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适当的采取数字化技术能够实现设计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使得机械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大大的加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使得企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收。数字化设计技术是信息科技时代重要的科学技术之一,它目前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虽然暂时在于机械设计工作的融合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人员工作经验的增加以及研究的深入,相信在未来数字化技术在机械设计方面的应用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1简要介绍数字化设计技术
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指导下,我国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幅度,机械设备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化、自动化、高精度化的机械设备不断涌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出现,使得机械设备更加如虎添翼,设备结构复杂化,但是机械的生产规模和运行效率也更加的高效。
1.1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内涵分析
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领域,属于计算机设计技术的一种辅助。它最开始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AD的形式显现出来的,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带动下,数字化设计技术越来越成熟,它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机械设计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以前设计师在进行机械相关的设计工作时都离不开实物模型的帮助,但是在数字化设计技术出现之后,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字化的模型,从而降低实物模型的使用频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1.2数字化设计技术特征分析
数字化设计技术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产品的定义模型较为统一。任何一个产品都有生命周期,如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等等,数字化设计技术对于产品的每个生命周期都有相关的设计,都是统一运行的。这种统一的设计模式大大降低了产品设计的繁琐程度,使得产品设计流程更为简单化。因为传统的设计模式会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使得产品设计变得复杂,而且也容易丢失数据。另外,数字化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并行设计。传统的产品设计讲究的是设计的切合性,产品的生产制造程序与包装维修程序需要达到高度的一致性,因此同一产品的设计基本上都是由同一设计团队完成。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对于设计师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设计团队出现分裂问题,则产品的设计链条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产品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但是数字化的设计技术可以实现并行设计,简单而言,就是多个设计团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在不同的地方,共同设计某一产品。这样一来,不仅仅是提高了机械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大大的缩短相关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运行成本。
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近几年,我国机械制造引进很多的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方式和装备,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充分使用使得机械的装备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样才能达到提升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利益。
2.1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的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种植与收割也不断地由手工化向机械化转变。农机设备朝着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的方向发展,设备的操作也越来越容易,同时农业机械的设计也越来越数字化。近年来,数字化设计技术常常应用于农业机械设计工作,农业机械设计人员在进行机械设计工作时,会借助计算机,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生成部分辅的设计,或者是利用计算机的预测功能来预测产品的性能,经过不断的虚拟运作,不断地调试,从而设计出最优的农业机械。另外,农业机械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农作物特征来模拟出农业机械运作的效果,经过修正与开发阶段,可以设计出符合各地区农业生产特色的农业机械,从而开发出其他的子功能,进而明确各部分子功能之间的关系。
2.2数字化设计技术在汽车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配电时,汽车机械的可靠性和负荷容量的需求是不可以忽视的,在利用数字化设计技术时一定要注意到这两个方面的参数。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节能设计在各个方面都对人们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节能减排的因素,要实现最有设计,使得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要尽可能的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对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控制系统中等的节能设计必须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这样不仅为节能环保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促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3结语
科学技术的进步造就数字化设计技术,而数字化设计技术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当中,也带动科学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实际发展中,工作人员应该不断地提升原有的工作效率,将产品的质量控制到位。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它与工业方面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数字化设计技术无疑是现阶段机械设计工作最得力的助手,企业因该合理的配置资源,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数字化设计技术。
作者:高刚毅 单位:荆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阎楚良,杨方飞,张书明.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4(06).
关键词: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逐渐加快,成为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商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体现,数字经济在此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为跨境贸易提供了新的窗口,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在发展跨境电商的前提下改变外贸发展方式和国际贸易规则。它兼具结构调整和整合世界资源的优势,即形成有效的跨国合作新渠道,提供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中国跨境电商正在进入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跨境电商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构建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对于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数字经济及其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1.1基本概念
数字经济是一个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石的全新经济形式,以大数据技术为发展导向,实现社会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资源再生。数字经济将促进经济社会在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推动各领域与国际贸易合作的进程,推动社会经济成长,提升劳动生产率,培养新市场、新增长点。跨境电商,是指在全球商务活动中与世界各个国家的交易主体开展跨境交易,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结算和跨境物流配送完成交易。在国家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一带一路”政策倡议下,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量持续稳定增长。
1.2数字经济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在中国数字经济的带动下,跨境电商的发展越来越快,这也带动着中国外贸企业跨界融合的快速发展。自2016年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创新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新型信息的广泛运用,都推动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随着数字科技的日益发达,无形商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流行。数字化服务主要通过电子商务等网络平台进行跨境服务,将原来有形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地向无形的产品和服务转化。无形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已经彻底改变了中国以往的线下贸易流程,实现了线上即时交付,并由此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但如今,由于交易内容和贸易模式的改变,导致了中国现行的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体系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现实发展的市场需求,因此跨境电子商务规则体系迫切需要弥补中国数字商品市场与服务领域的空缺。
2数字经济中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存在缺陷
跨境电商平台的综合业务能力定位,由于缺少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深度认识,仅在经营策略上重视企业利益,而忽略了客户的现实业务需要,最后造成了资源投放走向偏离,企业服务质量无法提高,使基本业务功能难以实现,也难以实现整个企业综合业务能力的改善与提升。同时,因为没有跨境电商平台服务体系的策划与构建,在交易过程中就会存在着环境风险、流程风险与结果风险。目前,国内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仍然着眼于基本业务,而不是从企业需求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系统平台需要从结构、业务、系统、标准化、便利化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和重建。
2.2跨境电商物流系统有待完善
现有的物流运输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跨境电商的发展。海铁联运作为跨境物流的主要运输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联运不畅、松散等问题,这增加了运输成本,使使用环节更加复杂,也浪费了时间。根据跨境电商的业务运作,物流模式可分为商流和物流。构建跨境电商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建立跨境物流体系。由于交通枢纽和物流设施建设时间长、周期长,物流运输对跨境电商的帮助有限。同时,不同的物流模式有着不同的物流标准,往往无法顺利对接,影响跨境电商的有效开展。物流设施的不同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跨境电商的工作效率。这些成本最终会由跨境电商企业承担,不利于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
2.3海关流程仍旧处于模糊监管
由于货物种类繁多,不同的部门需要协同工作来协调和监督。由于中国各地海关的监管职责分工边界并不清楚,各监管部门任务目标的不同,工作重心也有所不同,监管流程和监管成本增加,从而造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成本和商品价格增加,这也最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销售额的减少。同时,跨境电商是一个服务性的营销活动,需要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但国外顾客的需要无法精确预估,企业无法根据不确定的需求制定相应准确的运输计划。当货物到达顾客手中时,顾客经常会因为对货物不满意而退换货,因此他们不得不支付退货或换货所需的关税。虽然我国的保税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其实施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会增加跨境电子商务的时间和成本。
2.4跨境电商经营理念陈旧
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是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点,其自身陈旧的经营理念,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供应链的风险很大。跨境电商作为一个长产业链,其经营风险不易控制,上游商品供应出现虚假宣传的行为,下游服务出现退货流程繁琐、时效延长的现象。其次,资本流转风险较大。在资本流转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安全性和便捷性,但是目前的跨境支付方式面临着不少风险,比如由于现在的外汇管制制度,使人民币无法自主地兑换和在全球流动,使跨境出口的公司主要在境外采用第三方付款方式。这样,就可能会面临着帐号被盗、资金冻结乃至洗钱和套现的经营风险,不仅对消费者的资金安全构成了威胁,也给跨境支付安全带来了挑战。最后,缺乏数字思维。在实际运行中,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通常较为简单,其管理主要集中在库存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使库存的预测与实际销售产生一定的差异,因此库存成本控制不科学。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是基于信息技术,而缺乏数字管理思想导致的静态库存管理和落后供应链管理能力问题,使其发展无法赶上数字经济发展速度。
2.5跨境电商生态系统不平衡
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参与到全球数字商务中来。由于跨国电子商务公司的初始数字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没有数字化人才和数字化管理理念,其数字化发展水平也和公司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从而造成了其抗经营风险能力相对薄弱,无法对抗因国际数字商业而产生的各类经营风险。跨国电子商务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易,能够更好地实现全球贸易,但是经营风险也会增加,比如中美贸易摩擦、数字贸易壁垒等。跨境电商企业数字化水平落后,缺乏竞争优势,无法应对各种风险。数字经营中的跨国运营,对数字水平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时跨国电子商务企业也必须向数字化经营转变,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风险。
3数字经济下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
3.1专注于平台服务
跨境电商平台是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核心,应加强对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特别是适合本土企业需求的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府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大力支持本土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推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在发达国家和重要节点国家适时布局,沿着“一带一路”路径,加快跨境电商平台全球化覆盖的进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促进综合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通关服务平台的融合发展,提升各平台的协调服务能力,从而加快信息、资金、货物自由流通。同时跨境电商企业应通过国际合作或并购等方式扩大销售网络、物流网络和支付网络,并通过本地化经营提高对海外市场的认识和服务能力。
3.2完善物流体系
跨境电商应逐步按照核心和的方式适应数字经济环境。除了打造更完善的跨境电商平台外,也要重视跨境物流体系的完善。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每个家庭,这种信息和网络环境被应用到各个领域,这就为跨境物流运输业务流程的改进提供了保障。跨境电商存在着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如对消费者市场的认识不准确、消费者心理不一致等,提升了供应链管理的难度和退换货的风险。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更为完善,更加灵活的物流体系的支撑。外贸企业可以比较国内港口到世界各地的运价,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利润,帮助客户获得最高的性价比。“海外直销、本地配送”的新模式和仓储物流的进一步转型升级,为跨境电商卖家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投入资金和资源,创造更高效的国际贸易市场,建立更为高效的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商流与物流深度融合,并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3.3完善海关作业设备和流程
为了支持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海关监管部门和相关业务流程部门应共同完善通关流程,解决如海关监管严格、流程复杂、等待时间长、用户需求大等问题。因此,海关监管部门应在不降低监管效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电子技术和设备,在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对于不同信用的跨境电商企业,海关监管部门应采取不同的监管政策。例如,对跨境电商进行分类监管,将不同诚信、信誉等级的跨境电商企业进行分类监管。同时,还需要对海关管理系统方案进行修改设计,完善部门的业务操作流程。要明确职责,减少空白处和监管重叠,各部门要在监管管理范围内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使通关手续更加灵活,海关审批手续更加便利。此外,要加强各业务监管部门的监管合作,提高进出口货物的质量,共同建立一个严格维护、协调、高效的通关环境。
3.4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
在发展过程中,跨境电商企业必须注意对数字技术的投资,确保数字技术发展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要从模块经营转变为数字化管理,并高度重视经营中的数字化发展,把数字化发展融入到公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如编制相关的数字化发展计划,制定相关预算,并设立年度技术研发专项资金等。在数字技术的开发过程中,公司应重视科技研究成果的转化,对取得的研究成果加以检测与评价,使得新的数字科技可以促进跨国电子商务公司的数字化发展。对跨国物流来说,打通环节不仅是宏观政策层面的,也是技术层面的。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跨境电子商务的产业竞争力、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中,区块链技术手段大大改善了传统底层的支付技术,显著提升了支付效率。另外,由于大数据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系统的运用,使以往许多非标准化问题转变为标准化问题,大大促进了企业管理过程规范化的进展。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产品与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使用体验。因此必须大力支持和引导创新,运用区块链技术手段,强化企业合作关系,保障跨境支付的安全性。要更加重视企业内外部数据建设,进一步丰富信息应用手段,建立和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平台,增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性,运用信息推动跨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3.5优化生态环境
首先,从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环境的视角,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政府监管。政府部门要抓好政策保障工作,形成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布局,通过采取税费优惠政策或政府财政补贴等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国家生态战略的落实,以宏观策略的视角引导中小企业规范运营;同相关国家开展政治沟通和文化交流,积极降低贸易壁垒与摩擦;推动各级、各地方政府、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全面开通国际监管协作平台,建立全球信用风险监测系统。其次,从技术环境的视角,关注数字人才的培育,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人才培养已成为从根本上促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也应该更加重视对数字人才的培育。一方面,跨国电子商务公司应该主动吸纳优秀的数字人才,并利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培养优秀的数字人才。此外,跨国电子商务企业还应该定期地对现有人才开展数字技术培训,并构建好数字人才发展评价系统,建立自己的数字人才团队。唯有如此,数字化管理思想才能代替传统的管理思想,而数字化人才的优势,也才能充分体现到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经营管理工作中。
4总结
生态系统建设是跨境电商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路径,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下,研究和发展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人员需要结合现有条件进行探索和实践,依靠数字化信息技术为跨境电商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物流模式,以改进和加强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建设。本文通过研究,指出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电商的生态系统建设应明确遵循核心原则,构建适应数字经济时展的生态系统。同时,跨境电商应该以主营业务为方向,以相关产业为支柱,构建具有优势资源的核心业务生态集群。此外,跨境物流业务具有的独特复杂性和货物流通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跨境物流是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跨境物流应通过优化物流业务流程,提高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商的融合程度,这有助于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中物流资源的高效利用。数字经济时代下的跨境电商生态系统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通过对综合性人才的引进和管理,可以实现跨境电商生态系统的高质量建设。
参考文献
[1]戴永辉等.基于广义生态群落的跨境电商软性供应链仿真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
[2]曲维玺,王惠敏.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态势及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国际贸易,2021,(3).
[3]肖亮,柯彤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演化动力与创新实现机制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0,(2).
[4]熊励,叶凯雯.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发展与政策组合维度的关联性研究[J].软科学,2020,(2).
【关键词】社区数字化 学习资源建设 经验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3-01
一、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完善制度,加大投入。
1.成立省、市、区(县)三级领导机构,街道(乡镇)、社区教育学院和学校相应成立工作小组,加强对本地区域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统一领导与协调管理。
2.各级政府将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纳入到“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将其作为地方政府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惠民行动来进行规划和实施。
3.省、市、区(县)各级财政加大对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的投入,街道(乡、镇)落实相应配套资金,确保设备设施、课程资源建设和数字化学习组织开展与表彰奖励的支出需要。
(二)充分利用政策和项目资源打造数字化学习网络和平台。
市、区(县)通过参加或承担教育部“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国家重点科技支撑项目“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点以及“全国城乡社区数字化学习示范基地”等项目,充分利用中央及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的政策扶持;利用国家相关配套资金支持以及中央电大等高等院校在网络技术、网络服务和网络学习资源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结合自有资源和资金进行区域网络改造升级,积极引进远程教育管理平台和资源,建立适合自身需求的社区教育网站。
(三)改进服务,满足需求,建立社区数字化教育与学习的管理与师资队伍。
市(区)社区学院及市电大加强对街道(乡、镇)社区学校数字化学习的组织管理与教学服务,加强网络安全与用户管理指导及对网站(中心)管理、技术、教学人员的培训。大力建设适应数字化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的管理与师资队伍。
二、推进社区教育数字化健康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市(区、乡)数字化建设规划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建立统一的标准,确定统一的目标,协调建设步伐,合理配置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把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全部注意力和行动力都集中到为改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构筑公共数字化平台上来。
(二)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体制机制,完善网络体系。
采取“区域统一规划,分区分级管理,资源共建共享,试点先试先行”的工作思路,建立“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以电视大学为龙头,以社区学院为骨干,以社区学校为基础”的数字化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市社区大学、区社区学院、市民学校、教学点的四级网络体系。
(三)采取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配套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和适度引进市场运作机制方式解决资金投入问题。
在资金使用上,根据当地社区学习的实际需要,根据数字化学习覆盖区域大小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力求达到最优性价比。
(四)促进和实现本地区域内同类学习网站之间“一卡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各市、区(县)目前都有很多可供数字化学习的网站,应该探索通过“一卡通”等方式让居民用最简便的方法共享这些网站的学习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目前除沈阳、大连、鞍山等部分市(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实现了与本地区其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相关平台整合融通外,辽宁省部分城市、区(县)的学习资源有效共享和交互还没有完全实现,因此,应该加强部门沟通和协作,破除和解决与此有关的体制、机制和利益上的障碍,有效整合本地网之间各类数字化学习资源。
(五)加强基地建设和项目研究。
省、市、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支持和鼓励各级各类社区教育单位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地方组织的数字化社区建设试点和实验研究项目,并给予政策扶持和必要的资金配套,鼓励其结合本地实际,总结经验,探索模式,促进和带动本区域和全省社区教育数字化更快更好发展。
(六)充分开放和利用各类教育资源。
在各级政府主导协调下,社区教育机构和单位应与辖区内的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积极沟通合作,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例如,各级各类学校应主动积极地提供现有机房等资源为所在区域居民的数字化学习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