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网络传播伦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播伦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传播伦理

第1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网络本身并无扩大或合拢“知识沟”的倾向,但由于众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将传统大众媒介影响下业已形成的“知识沟”数倍放大。首先,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网络接触率各不相同;其次,网络在受众的阅读、语言、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受众摄取的信息也与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吻合。而且,网络作为一个多元化社区,信源、信宿分散,很难具备合拢“知识沟”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传播;知识沟;扩散

所谓的“知识沟”(Knowledge-gap)(有的文章也称为“信息沟”)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差距。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大众媒介的发展使信息流的迅速增长成为可能,但这并未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如预期般地等同受益。相反,一些研究者指出:“信息流的增长往往产生负效果,即在某些群体知识的增长远远超过其他群体;‘信息沟’将会出现并扩大一个社会群体与另一个社会群体之间在某一特定问题上的知识距离。”①最早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是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Tichenor)、多诺霍(Donohue)和奥利恩(Olien),他们指出,“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量增长时,那些受过较好教育,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比教育较少、地位较低的人们更好地吸收信息。这样,信息增长导致了‘知识沟’的扩大而不是缩斜。②

网络的出现曾使传统大众传播时代长期处于信息匮乏,信息接受不均,形成严重知识差距的人们充满了憧憬:传播技术的改进将会缩减传播成本与费用,节省资源,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均化;传播速度的加快与信息流量的增大使受众面临着一个更易接受与丰富的界面,从而提高个人的知识与信息总量;国外一些学者甚至勾画出“网络大学”、“虚拟教育”、“知识超文档”、“模拟系统”、“自动学徒系统”等设想,并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

然而,令人遣憾的是,现实并未如人们想象的那般理想。也许在某些特定知识方面,网络确实缩小了人们的知识差距;但从知识总量来看,不得不悲哀地承认网络以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进一步加剧了传统大众媒介下业已形成的知识分布的不均衡。

进入网络的经济和文化壁垒

当一种新的传播技术产生并试图普及时,面临最严峻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济水平的制约。报业如此,广播如此,电视如此,网络更不会例外。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民主与自由常常只是针对那些能挣脱经济束缚的进入者而言。这样,在媒介可进入者与不可进入者之间便形成了和媒介接触程度及几率的差距,这种差距不可避免地导致“知识沟”的形成。显然,与传统大众媒介相比,网络所面临的经济壁垒要坚固厚实得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网络成为有经济能力者享有的特权。据了解,目前网络的普及率仅约为1%,现实的社会经济状况成为网络普及的瓶颈:70%以上的农村人口造成了中国大量文盲、半文盲的存在,他们甚至不知电脑为何物;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地区性网络接触程度的差异;即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上网费用仍较高,用户也不得不考虑其有限的经济支付能力。正如美国旧金山一位咨询专家所言:“我们很难想象不花很高代价就能普遍访问计算机服务。对于计算机行业的人来说,每月支付17美元的服务费不算一回事,但对于收入较低的人来说,可能成为负担。”据2002年1月《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在中国,网络用户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分别为10.4%、9.8%、9.2%,而在经济落后的、青海、宁夏等地分布极少,分别为0.1%、0.2%、0.3%。③特别是在某些贫困山区,教育经费的投入量与实际需要还有相当一段差距,计算机普及难以提上教学日程。因而,这种媒介分布率与接触度的强烈反差,引起知识、信息接近程度的差别,从而形成地区间的“知识沟”扩散。

除去上网费用,地区性经济差别因素之外,额外服务费用的支付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也是一个难以攻破的经济壁垒。随着技术革新的日益发展,新的网络技术和基础设施的价值将逐渐为受众所接受。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建立在这些基础设施上的软件内容、服务成本使人望而却步,某些网站在接纳新用户时以高昂的进入费用作为条件,从而设置了又一道经济关卡。为此,美国传播学者马克·利维如此悲叹:“我常常为传播与技术正日益冷酷无情地把世界隔离成两个营垒而深感忧虑。一座营垒由那些受到良好教育而且极具经济实力的信息贵族把持据守,他们是计算机系统的经营者,控制着传播工具与条件。另一座营垒则属于传播圈的‘下层阶级’,这里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巨大的传播机器的摆布下过着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的生活。”④

从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的角度来看,网络传播中“知识沟”扩散的趋势也在所难免。前文已述,中国农村仍存在大量的文盲半文盲,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仍相当低,而网络作为一种新技术,较之于传统大众媒介,在使用与操作方面,对用户的要求更高,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阅读能力。网络虽然具备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画面、图像、音乐等,但总的说来,文字是基础,其他手段是辅助,很难想象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仅从画面中能领悟出某些东西,更何况文字往往又是搜索网站、资料的必然途径。2)语言能力。网络90%的信息使用的是英语,虽然在中国,英语被作为一个重点科目加以普及,然而由于教学方式的不到位和学习目的偏差等多种因素,到底有多少人能通畅流利、毫不费力地阅读英文网站并获取信息还得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即使一部分大学生在进入英文网站时也会显得手足无措,更何况尚未接触过英语的人不计其数。3)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简单地打开机器,阅读新闻,收发邮件,这是每一个接触过网络的人都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然而如何高效、快速、准确地从网上获取特定资料就不会显得那么轻松,势必要求使用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对网络的充分认识。同时,文化水平高的人一般接受新技术也较快,且他们有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而文化水平低者囿于自身能力所限,无法充分利用或有效利用网络来获取资源。然而,文化水平的高低与网络使用有效与否并不是一个全然正比的关系,实证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年龄、学习状况等原因,最善于使用网络的是高中、大专与本科生,而具有博士学历的用户仅为0.4%。⑤在这里,知识的专业化成为知识总量增长的阻碍。

[page_break]

进入者的错识与迷途

正如一位传播学者所说:网络可以提供平等机会和民主传播,但仅限于那些可进入者。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进入者在相同的硬件设备、社会条件下获取同质同量的信息与知识呢?当然不是。这里的平等、民主仅是指可能性意义上的平等、民主,而不是必然的平等、民主。也就是说,即使在进入者中,由于对网络不同的态度、观念及使用方式同样会形成知识与信息摄取的不均衡,这时,“知识沟”就会产生或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散。

众所周知,传统大众媒介具有信息供应、娱乐休闲、文化教育、舆论监督等多项功能,但网络的出现将媒介功能的形式多样性发挥到极致,并扩展出许多新内容。这种功能选择空间的扩大为用户接触媒介的兴趣、动机的多样化创造了条件,用户的注意力不再局限于知识的学习或信息的获取,而是被分散到其他诸如时尚流行、娱乐等更具吸引力的功能上去。据了解,在中国相当一部分拥有电脑的家庭,其主要用途不是用来帮助学习,获取信息或处理文件,而是用来玩电脑游戏和看影碟。台湾学者在网络个案研究中发现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网虫”,他们连续20个小时在线而乐此不疲,然而并非在阅读或查询资料,而是昼夜不分地玩游戏或网上聊天。与此对照,那些非“网虫”的学生则主要通过信息检索系统和万维网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不仅如此,研究还发现这种在线时间的过度和网络使用方式的后果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⑥于是一条横亘在“网虫”与“非网虫”,“非理性者”与“理性者”之间的“知识沟”便形成了。前者非但未能获取有效的知识或信息,而且放弃了通过其他途径或媒介获得信息以缩邪知识沟”的机会。而能正确使用网络并充分发挥其功能的正是那部分理性而有节制的人。

信息需求的差别与网络的反合拢力

网络的出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播的无远弗届、信息畅通、受传同步,信息量正以指数函数速度急剧增加。然而信息的极度膨胀并不预示着知识、信息的均衡分布,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其信息需求的层次也与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吻合,文化水平高者摄取的信息知识含量相对较高,而文化水平低者则易于为娱乐性、刺激性信息所吸引。据统计,美国著名的史密斯学会陈列馆的网址7周才接待可怜的190次访问,而《花花公子》网站一周就接收470次访问。而在力图合拢“知识沟”而做出种种尝试后,美国传播学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合拢“沟”,一种同一、有限且受到广泛信任的消息来源更有潜力。⑦显然,网络不具有同一和有限的消息来源,每个受者也可以是传者,在这里,受传分界已不再那么清晰、明朗,信源多元化使得网络缺少促使“知识沟”合拢的明确意识和强有力的推动力量;网络也不是一种受到广泛信任的消息来源。网上信息的准确度、可信度较差是其劣根性,更多不负责任的信息的传播对受众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受众是孤立、分散且个性迥异,兴趣有别的个体,他们往往只凭某一共同的话题而偶然相遇,并没有共同的社会基础,如同一个临时集结的队伍。在这个话题之后,他们便自行散开,毫无关系。蒂奇纳认为:在多元化社区里,由于存在各色各样的信源,因而,“知识沟”有扩大的趋向;在同质性的社区里,人们的信息渠道虽不正式但相同,因此“知识沟”扩大的可能性较校⑧而网络正是这样一个具有“知识沟”反合拢力的多元化社区。

综上所述,在目前社会条件下,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的事实是无庸置疑的,而且由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多变,发生条件的复杂,影响因素的多样,因而整个社会形成的不仅是一条“沟”,而是几条,乃至几十条更为繁复的“沟”。因此,“知识沟”的“扩散”既是指程度、纵深的加深,也是指数量、广度的增大。

注释:

①[英]丹尼斯·麦克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②同①第95-96页。

③/develst/cnnic2002-1/4,shtml

④马克·利维:《新闻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1月

⑤同①

⑥Chenchou,Mingchunhsiao:《Internetaddition,usage,gratificationandpleasureexperience:theTaiwancollegestudent''''scases》Computer&Education35(2000)65-80

第2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一、网络受众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

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对网络虚假新闻和恶意炒作中的逆反。网民一旦其逆反心理形成,长久度和坚持度都会超过其他媒介受众。他们除了在网上影响其他普通网民的传播效果外,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通过亲身传播,直接影响周围人接受新闻的传播效果,使传播效果跌到谷底甚至反向效果也会加剧。一般来讲,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批驳心理

受众认为网络媒体的报道失实或是不准确,也可能认为新闻观点错误或是不准确,就会产生与新闻对立的心理活动,出现不能接受的心态。

(二)怀疑心理

网络受众在接受新闻以后,怀疑网络媒体传播的新闻是虚假的,或者怀疑新闻背景有问题,往往要对新闻提出各种疑问。

(三)厌烦心理

厌烦心理是指对网络传播过程中一些恶性新闻和恶意炒作产生的强烈厌恶之情。

二、网络受众逆反心理产生原因分析

引起网络受众逆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网络传播者和网络受众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网络传播者角度分析

从本质上来讲,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是对网络传播过程中的不实、不当报道的一种反弹。

首先,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络受众选择权利的增多,传播媒体生硬导向、强迫设置议程的情况有所减少,但哗众取宠、刺激煽情,以低俗吸引眼球的事情却时有发生。

其次,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特性,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由于把关缺失,使得其真实性难以保证。而在其逆反心理产生之后,网络受众常常表现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理。

(二)从网络受众角度分析

首先,在网络传播时代, 受众由被动接受传媒信息转化为具有主体意识的受众和媒介信息消费权利人。网络时代使受众主体意识不断加强, 网络受众成长为独立的具有自主思考意识的理性个体, 平民化色彩被大大突出, 组织权威弱化。在充斥着不同声音和观点的网络中, 受众在接受海量信息的同时, 逐渐学会了思考,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来判断每条信息的真伪和价值的大小, 从而确定自己的意见并。

其次,由于网络传媒的虚拟性,增加了它的开放性与参与性,这样也使得网络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截然不同。使得网络受众在虚拟角色的掩饰下自由得表达和阐述自己的^点,不会因为害怕身份暴露而刻意隐藏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个由网络所营造出的虚拟环境带来了人们之间社会等级的差异,呈现出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模式,使得网络受众的心理反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所以,当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虚假新闻和恶意的炒作时,网民的逆反心理会较之其他媒体受众将表现得更加强烈和明显。

再次,因为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原因,网络受众有更强的自我意识和分析能力,眼界的开阔、见识的广博使他们具备了较强的批判和怀疑精神。从接触媒介之前的态度上网络受众则更多倾向于怀疑和逆反。

三、积极应对网络受众逆反心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对网络传播的危害性,为防患于未然,网络媒体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 网络传媒要客观、平衡与理性地报道

针对网络受众的逆反心理,网络传播者要注意报道的客观、平衡与理性。网民的文化素质一般较高,自尊心和自信心较强,有着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愿望。按照传播学说服理论的研究,对于这种特点的受众,采用“两面说”的方式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既报道事情的正面,也报道事情的反面,而且尽量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那种斩钉截铁、不容分辩、替人思考、强加结论的话语方式不适应网民这个新的受众群体,会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智力被低估,尊严被挫伤,从而引发强烈的逆反心理。

(二)网络传媒要杜绝虚假新闻,抵制网络新闻炒作

必须杜绝虚假新闻,尤其要杜绝蓄意捏造的假新闻。因为这类假新闻对受众的心理影响最大,最容易使受众对新闻媒介失去信任,也最易导致逆反心理。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流通如果超过了受众的需要和接受能力,会加剧受众的逆反心理和冷漠感现这些信息大都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和泡沫,自然会影响到接收信息的心情和对传者的信任。所以网络传播作者要提高品位,网络传媒者应该了解,网络受众不仅仅是要迎合,也是需要引导的。专业的网络传播作者应该负起社会责任,把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真正需要关心的事情上来。

第3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案例教学法在网络传播概论课中的运用

在网络传播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该课程既有传播学基础理论又有网络传播实务、与现实社会密切互动的课程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尝试运用了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渐形成了该课程的案例教学模式特征,即案例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案例讨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1.案例讲授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这种方法借助多媒体本身的优势: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于一体,创造适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和传统的教师注入式教学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具体实施分为以下步骤:

(1)通过多媒体给学生观看案例材料或视频,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将学生带入案例材料的情景当中。

(2)教师结合课程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归纳总结基本理论。

(4)教师最后再对理论作系统的讲解。

例如在给学生讲述网络传播的典型传播形式之一搜索引擎传播时,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搜索引擎在中国的使用,让学生从概念上大致了解其当下的情况,之后给学生播放了相关视频,包括“虐猫事件”和电影《搜索》的节选片段;接着,教师针对材料和视频,具体向学生讲述搜索引擎传播的特性,即顺应受众快速查找特定信息的需求,并结合视频引出人肉搜索的话题,对人肉搜索现象作了概述和简要分析;第三,简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搜索引擎传播优势及带来的问题、人肉搜索的功与过、人肉搜索是否该禁止,并说出理由;最后,教师根据抛出的问题,结合课程内容系统,总结搜索引擎传播的特点以及人肉搜索存在的意义以及可能导致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即搜索引擎不可能禁止,要利用好这把双刃剑,这既需要法律的规范也需要网民的自律。

2.案例讨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的弊病之一是学生没有什么学习压力,表现为学生在课前预习与否无人问津,在课堂上是否注意听讲无法考量。灌输填鸭式教学实际上培养了学生懒于学习和思考的惰性,尤其是在教师苦口婆心地“灌输”陈旧、过时、空洞的理论时,课堂气氛更显沉闷和压抑,导致学生学而生倦,学而生厌。因此,在课堂中提供给学生现实社会中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思考,不仅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这种案例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学组织是关键环节,以网络传播概论课中“专业新闻传播者——媒体网站和商业网站”的学习为例,具体实施时包括以下步骤:

(1)学生阅读熟悉案例阶段

首先,学生每四五人分为一组,教师将之前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的案例,如新华网、新浪网和千龙网、东方网等的材料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熟悉案例,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在熟悉案例阶段,鼓励学生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发散性考虑问题,并及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

(2)分组讨论阶段

各组按照国家媒体网站、商业网站和地方重点网站分别作为讨论重点,每组选择一个类型,并根据教师所设问题:各类型网站的模式特点、优势劣势、处理新闻上各自的特色以及体制对媒体网站发展的影响等展开探讨。这个环节要鼓励组内的每位学生都积极发言,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可以辩论,不断交流碰撞,互相启发,最后,,达成共识,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和意见。这个环节教师要在旁观察并适当记录各组学生讨论的情况,包括学生发言次数、内容等。通过讨论,不仅让学生思维进一步发散开来,对问题有综合立体的看法,而且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得出结论和教师综合点评阶段

首先,以学生为主,让每组学生代表将自己小组内讨论形成的结果作总结,与其他组共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其他组学生及时发表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新信息。最好有辩论的过程,通过辩论,各种意见再次交流;再次,达成共识,使学生对当前我国主要的网络专业新闻传播者(媒体网站、商业网站等)的运营模式、各自特点以及存在的风险等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在这个环节教师并不是旁观者。实际上这个环节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要对各组学生的意见进行分类梳理,对一些理念给予提示。如果学生在讨论中忽略了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理论,教师要通过提问将问题引出来;最后,教师需结合课程内容,将学生讨论达成的结果以及自己的认识理解给学生作总结概述。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网络传播概论课的学习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但也并非十全十美。要想使案例教学法在网络传播概论课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选择的时效性

网络已成为当前很多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介,而网络事件层出不穷,一些网络热点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因此,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最新发生的网络事件。将最新的案例和网络传播理论结合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参与性,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与学能始终与当前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最终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2.案例选择的典型性

案例的典型性主要指案例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有权威性、普遍性。网络传播既是一种传播活动,又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社会现象。每一个网络热点或网络传播现象并非都是独立存在的,也并非只是对理论的某一层面的观照。因此,案例选取时就要有典型性,某一章节内容的案例既能突出反映该章节的核心理论,具有代表性,也能解释其他的理论知识点,具有普遍性。

教师要逐步建立起与网络传播相关的教学案例库,并在教学实践中健全和完善案例库。因此,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认真分析各种网络事件,精选有价值的、典型的材料入库。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网络传播概论课案例教学深入浅出、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已成为学生比较喜欢并且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网络热点或网络事件等案例的分析,学习主动性显著提高,既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又巩固了传播学的理论知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互动,逐渐具备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在运用案例教学时,除了需要注意案例的选择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还需要合理分配每次进行案例熟悉、案例讨论和总结点评的时间。每次理论分析后的案例讨论的流程、时间控制等都需作认真的预案准备。只有如此,才能在案例教学中既兼顾理论学习,又能及时联系当下网络热点进行讨论,课堂气氛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最后教师总结水到渠成,教学相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注释:

第4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网络推手中的商业推手所从事的网络公关活动是成立网络的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网络营销策划公司;作为网络推手中的特例:政治推手,从事一些政治爆料,从而强调自身的政治立场,以此得到客户的青睐,并以此盈利。网络推手的另一种伪装——“公知”的作用是对网络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并推动其发展,倾向性地偏向一方,以此盈利。网络推手的工作准则决定他们必须熟稔网络操作规则、深谙受众的信息接收心理、可调动的资源面很广,他们必须精通用炒作推广个人和商品、达到制造网络话题的效果,在网络推广后使这些话题变成网络热点话题,最终达到营销目标。在工作性质上,网络推手与专业的策划人与营销者间有很多共通点。作为策划人和营销者的网络推手,借用网络推广炒作,“网络推手”是诞生于网络时代的有别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型产业。

二、从传播学角度分析网络推手

网络推手以网络传播的发展为基础。20世纪90年代,网络传播以互联网为代表,为网络推手出现的契机提供了机会,在人类传播史上的意义上来看,因为网络传播同样包含如电视、图书、广播、电影、报刊或电话等的传统媒介,与之前新旧媒体间更迭革命有着实质性的区别。传播史上的多种传播方式——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在网络传播中同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信息化时代里,人们渴求信息,依赖信息,使用网络的人们都将成为网络推手们的资源。网络传播被侧面印证其重要性。由于具有传播方式或者途径等的先进性,网络传播受到受众的青睐已经超越了传统媒体,这种先进性的优势也同样使受众得到信息的速度等变快。通过对网络的各项功能的归纳和收藏集合,潜在受众群体逐渐稳定,并且为网络事件所造成的热点问题被追捧而打下了牢实的基础。传者与受者的地位在网络传播中逐渐模糊。传受角色的自由变换,使传受双方不再有明确的概念设定。这是网络推手出现并发展壮大的另一种有理论依据、也有现实基础的条件。从另一角度来看,受众群体的需求在网络传播中变得逐渐细化,不同人对信息的需求都不同。网络发展的各种特性,促使网络推手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炒作。影响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有方方面面:性别、年龄、学识、信仰和生活方式等是部分原因。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同受众所关注的信息还受其兴趣爱好、所处的群体地位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对网络信息传播效果有所影响。以上都是促使网络推手出现的契机和条件。对于不同需求和层次的网络受众,网络推手能够推出引起不同群体关注的热点话题,利用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制造高关注度,提供了多样的信息传播形式(如多媒体、动画等)便于不同受众接受,并针对不同的议题分别推广。

三、网络推手的社会影响

第5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世界;伦理;和谐

20世纪下半叶,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进入了人们的生活领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网络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令我们困惑的道德价值观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一、网络所带来的“伦理”思考——“善”与“恶”的较量

网络以其显著的特征为不同文化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将不同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人文风俗等都细腻而全面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文化模式都在接受着人们的检阅。也正因为网络传媒的这些特征,促使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的形成,导致了互联网上“善”与“恶”之间的较量。

一方面,网络的自由、开放、多元无疑支撑了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可以说网络传播扩大了公众言论自由的权利,成为了弱势者的“扩音器”,同时也增强了社会道德观念的互动和社会化,而这种言论的自由以及社会道德观念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不公平社会现象的出现,维护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关系,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也造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以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有人说:“互联网在带来了社会道德的开放性、多元化,促进了人和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从依赖型道德向自主型道德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包括侵犯个人隐私、不良文化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日益严重地面临‘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在物理空间上进一步孤立了个人、限制和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交往方式和情感方式等一系列包括道德问题在内的社会问题。”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群体纽带越来越松弛,最终导致群体意识淡薄和各种群体结构松散。网络中人们身份的匿名化,导致某些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经不起考验和诱惑,忘掉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破坏了网络世界的健康秩序,颠覆了现实社会的道德伦理规范。

网络时代的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和诠释自我,在这种自由与自我泛滥的基调之上,网络上的人们开始颠覆一切,只要能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和发泄出现实中隐抑的东西,就敢呈现于网络,而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与处境,哪怕是别人的隐私都能拿来作为卖点。网络颠覆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责任感与同情心,还是法律与传统的道德伦理规范。

二、网络伦理与社会伦理界定的“双重标准”

由于“网络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不受空间、社会环境、自我身份等一系列限制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界定“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伦理规范标准时的双重性。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事情到了网上成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公开的事情到了网上也成为了人们竞相讨论的话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被看作只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互联网上却以“蝴蝶效应”传播开来。

网络世界依存于现实世界,它只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世界,网络伦理是社会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伦理的建立也必须以现实世界的伦理规范为依据。也就是说,网络伦理是由于“网络”这一电子空间的出现而产生的,与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虽有细微的不同,但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不能认为网络伦理与现实伦理之间是两套平行的价值判断体系,网络只不过是其他社会道德在网络中的反映和延伸。当我们在给网络伦理界定其标准时必须以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界定网络世界的伦理道德标准,可见网络世界的伦理标准带有“双重性”。

三、建立全球伦理规范的构想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建立一种全球伦理规范,从道德、意识形态方面将全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渐渐为人们认同。全球伦理是最基本、最普遍的人类伦理,是人类道德的最底线。全球伦理,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价值标准和人格态度的基本共识。就核心内容而言,全球伦理是一种对人类道德最低限度的设定,以及对人类文化最高限度地接纳的普世价值观。

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在网络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全球伦理的建立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之间相得益彰,全球伦理与网络伦理之间殊途同归。一方面网络媒介是推进全球伦理建立的最有力的技术工具,其传播的内容多是跨地域的文化;另一方面网络伦理与全球伦理具有趋同的道德追求,网络主体、受众的伦理道德的建立必须基于全球公民的道德责任感之上,即网络做为全球传播的媒介,其道德伦理规范必须具有全球意识。

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面对网络时代的重重危机,有必要建立一种全球的伦理规范体系来维护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和谐发展。而“尊重”“多元”“开放”“宽容”将会成为网络时代全球伦理规范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

第6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随着网民对网络话语权和议程设置主动权的把握,一大批利用网络进行炒作而获得名利的网络推手也不断出现。近期发生在广州的“跪行妈妈”事件便是一起网络推手引发的热点事件。2011年3月22日,广州市天河区出现了这样一幕:一位母亲(谢三秀)抱着孩子往体育中心方向,边跪边爬。据了解,这一行为的出现源于网络上一位富家公子的诺言,他称如果这位母亲能抱着眼疾女儿在广州最繁华的地段跪行一公里,就给其捐助2万元。在街头,有好心人开始往这位母亲手里塞钱,也有热心的“市民”(后证实为幕后策划人)打电话给报社爆料,称网络富公子已食言,其承诺的捐款也只是儿戏。3天之内,“跪行妈妈”收到的捐款已达20多万,而“金泉少侠”这位职业“网络推手”也浮出水面,原来一切都是他策划和导演的结果。

透支社会信用刺痛了“善良”

网络推手策划“跪行妈妈”事件是对社会信用的透支,是一种手段低俗的炒作,其背后的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和影响可以从公众、“跪行妈妈”、社会等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欺骗公众感情,容易造成集体的不信任心理。在这次事件中,网络推手“金泉少侠”利用公众对弱者的同情心理进行了策划,虽成功筹钱,但伤害了公众感情,容易造成集体对此类事件的不信任心理。一旦真的需要帮助的人出现,公众也可能因已经养成的戒备心理而不再伸出援助之手。最终,这种不信任将不利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

“跪行妈妈”亵渎生命尊严的跪爬,伤害自己也伤害了“善良”。在认识“金泉少侠”以前,谢三秀不知道什么是炒作和策划。直到造成了社会影响、被媒体采访时,她才意识到炒作的后果。在社会的指责和质疑面前,谢三秀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在媒体采访时数度失声痛哭,自责之情溢于言表。显然的,这次炒作对谢三秀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然而,谢三秀怀里紧紧抱着的女儿又使人们在质疑其行为后仍给予了她最大的宽容,认为她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公众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炒作行为对谢三秀的伤害。但是,谢三秀的这次跪爬行为,还是既伤了自己也伤了社会的“善良”,使单纯的爱心活动落入策划的圈套、纯洁的捐助行为被打上欺骗的烙印。

“网络推手”罔顾道德伦理的四个原因

网络推手对现实生活中道德秩序的颠覆使得人们开始探求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总的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网络自身的特点如开放性、匿名性为网络推手的炒作披上了“马甲”。网络的开放性和个性化使得任何人都可借助这一平台信息,成为主动的议程设置者。对信息权的掌握使人们有机会利用互联网进行发帖、炒作,“金泉”们的产生就是如此。匿名性又使得网络推手处于一种相对的隐身状态,弱化了传统伦理道德对其行为的约束力。传统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使得大量真伪难辨的信息能够在网上畅通无阻地流传,为网络推手的炒作行为披上了一层层无形的“马甲”。

对利益的追逐降低了网络推手的责任感。网络推手常在成功炒作后大肆宣扬自己的推手身份,以期获得更大的知名度和商机。 对名利的追逐,成了网络推手们将炒作利益置于道德之上的重要原因。因而,网络推手们自觉放低了自身的道德门槛,陷入道德滑坡。在“跪行妈妈”事件中,金泉虽然标榜自己分文未取,但其事后高调承认和精心展示炒作过程都形成了一个个扩音器,极力扩大着自己的知名度。

为迎合网民心理和传播规律而触碰“道德边界”。越是反传统的东西,就越能激起人们的调侃和娱乐心理,也越有点击率。为迎合网民心理,网络推手可能会刻意对一些低俗的东西进行炒作,触碰道德边界。“小月月”、“凤姐”等人就是在被网络推手包装后,为迎合反传统和审丑心理推出的。炒作者在对传统进行调侃时,也将传统伦理道德调侃了一番。

对网络传播规律的把握也增加了网络推手触碰道德边界的风险。金泉曾总结了一套网络传播的规律,其中一条就是:引起公愤、民愤、气愤的事件,很容易传播。对“跪行妈妈”的炒作套用的就是这一条传播规律。从金泉对传播规律的解读就可以看出,在必要时,为了制造炒作噱头、引起民愤,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遵守可以退而居其次。

网络法律法规滞后,监管措施缺位。由于互联网上还没有统一的网络规范,对伦理道德、网络行为等方面的法规研究和出台也处在比较滞后的状态,使得网络行为主体在网上只能依靠个人价值观来行事。为了名利而炒作的网络推手们,在这网络法律的真空下,游走于伦理道德的边缘。网络监管措施的相对空缺也弱化了网络行为主体的伦理责任意识。一次次成功炒作所带来的甜头,使得网络推手们走向道德滑坡。

强化道德自律和责任意识、加强媒介素养、完善监管体系

预防网络行为主体的道德滑坡,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应从强化道德自律和责任意识、加强公众媒介素养、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

强化道德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对外在的道德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内化、自我约束、自我确证与认同。在网络上,个人意识拥有比现实世界更大的自由度,这就要求每一个网络行为主体尤其是网络推手们要有道德自律和伦理责任意识,自觉把正确的道德意识内化为个人的自律意识。只有确立起自律和责任意识,才能正确地认识网络与现实的关系,使其承担起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所负的伦理责任。

加强公众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评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资源和信息为个人生活和自身发展服务、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它要求公众提高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读解能力,批判地观看读解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

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因网络的开放性和高自由度带来行为规范难题,为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另外,还应加强网络执法力度和惩罚措施,对规范网络主体的行为起一定的威慑力作用。

第7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重创新,轻传承,结构失衡。文化载体的创新引发了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正如尼葛洛庞蒂所言:网络社会的第一特点就是分散权力。网络文化的权力结构扁平化,大众媒介不再是少数人的地盘。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典型的精英文化特性,网络对文化传播形态的影响彻底改变了这一点,网络传播拒绝等级与秩序,赋予了公众最大的话语自,淡化了人们的地位和身份意识,网络传播确立了文化消费者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把文化交流变成了快餐式的盛会。网络社会的文化生产成为初级产品的大生产,缺少精英的聚会,创建文化品牌的基础就会缺失,打造传统文化世界品牌也只能是梦想。

虚实失据,文化心态浮躁。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地缘性的禁锢,形成了数字化、虚拟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文化生态。网络的文化生产过程实际上是将人置于虚拟情景下的精神生活过程,网络生存具有虚拟与现实的双重性。一个错误的观点是虚拟世界的产品不会影响现实社会,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现实与虚拟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由虚拟的人物角色,虚拟的城市社区和虚拟的财富建构的虚拟的网络社会是对传统文化形态最直接的挑战,网络拟态下的社会伦理、人文关系形成的偏振视域扭曲了现实物质文明的客观社会性,社会传统文化的聚合力在虚拟与现实的钟摆效应中逐步消失,由此引发的网民本体意识迷失,形成了弱质的文化心理智能。网络激愤的情绪宣泄与文化深沉的本质格格不入,文化的生产流于表浅的形式,肤浅的产品显然难以承续文化的庄重,试想,文化大气象的浮躁怎么能够孕育文化品牌的血脉呢。

商业文化盛行,主体文化精神迷失。工商文明高速推进,主体文化的商业色彩日渐浓厚,网络社会市民文化兴起,功利价值盛行,注定了现实文化缺乏深远的道德追求。品牌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思想自由和行动严谨的精神洗礼,而网络的商业性决定了它必须迎合市民的口味,网络社会市民呼啸聚集,没有行动的一致目标,更加缺乏文化的理想。所谓的网络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的时空关系,个人的意志不断被强化,重商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兴起,追求经济利益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成为主导价值观念,如今文化精神越深刻,越难以流行,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观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品牌经营

全球网络传播体系的逐步扩张给中国的文化经营提出了许多富于挑战性的问题。网络拥有技术创新和媒介整合的优势,以及丰富的人文资源,理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培植文化品牌提供良好的条件。强国的文化须具有积极向上的大气象,要有强势的文化品牌及更高的精神追求。美国大片的自由主义思潮,日本动漫的人文精神,包括最近流行的韩剧,无不承载着一个强盛民族的精神冀望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通过文化品牌战略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为经济发展和政治空间拓展扫除了障碍,不仅如此,文化产品的推广拓宽了市场渠道,本身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精神性与物质性二位一体,强势的渗透力岂能小觑,其影响的深度、远度当为国家发展的战略之翼。

首先,打造文化品牌须坚守民族的文化理想。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是促进社会进步,增进国家认同感,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中坚力量,也是重要的生产力资源,作为政治、军事、经济之外的重要力量和手段,在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时,一方面要大胆开放文化市场,积极交流,勇于吸纳,同时必须坚守自己的文化理想,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谐发展。网络传播下的文化的经营充满挑战,但也是重要的机遇,网络媒体在全球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力量竞争中的地位特殊,制定网络传播的长远战略,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使网络媒体成为先进文化最为直接的创造者和文化安全的维护者,促进政治清明,引导民众乐观生活,逐步提升全民的文明素养。

其次,做强媒介品牌,为文化品牌成长构建战略支点。媒介与文化相互依存,中国的网络媒体要树立全球意识,从国家文化发展的视野严格管理和积极引导传媒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市场的改革,从大局出发,以我为主,稳步推动。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也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利用网络媒体的整合优势,将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展开文化营销,把灿烂的中华文明的种子传播到世界各地,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只有做强媒介品牌,我国的网络媒体才有可能掌握全球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否则,让国外媒体为我国受众进行议程设置,我国的文化市场就会陷入被动混乱的局面。

第三,文化载体创新。我国的网络媒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技术手段和包装样式等方面已经与国外先进水平接轨。但网络媒体仍大量使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的传统传播技术与思想,独立创新的东西并不多,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传媒,理应在传播理念上大胆创新,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新技术文化的特点,整合各媒体的优势,发挥合力效应。近年来,流媒体、动漫、博客(微博)、网游和论坛等技术成为网络媒体的新时尚,遗憾的是这些技术目前仍只停留在商业和娱乐领域,其文化含量不高。反观国外的情况,新媒体技术被赋予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特殊意义,在意识形态的传播领域被广泛使用,这也说明我国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的经营者对网络的文化战略价值认识不足。

第8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而这并不是一起孤立的网络谣言事件,在“失踪小孩眼角膜被摘”发生之前的近一年里,耸人听闻、荒诞离奇的网络信息接二连三地上演。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也给谣言提供了传播途径和空间。被歪曲和妖魔化的信息,制造了网站的点击率,也制造了社会的混乱。谣言这颗“毒瘤”严重腐蚀着网络环境,不仅会引起社会恐慌和群体性焦虑,还容易引发社会震荡,危害公共安全。以“抢盐风波”为例,毫无根据的“食用碘盐是防核辐射良方”的论断,加上在传播过程中权威信息渠道不畅和受众理解偏差而产生的信息畸变,一部分人听信了食盐“涨价停产”的谣言,而商家又趁机抬价,引发了市场秩序的一片混乱。

在网络谣言事件中,大多数网民对事件证实的渠道有限,所以在未知真实性的情况下听信一家之言,很容易以讹传讹。同时,在传播中人们常常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事件内容进行删改或添加,这就有可能造成信息失真,甚至与现实严重脱节,给当事人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

网络谣言四起,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有网络环境匿名传播的原因,有现实社会中商业利益的驱使,也有网络监管责任的缺失等。然而,有一方面的原因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那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互联网的特点直接促成了众多网民心理防御机制中“虚拟人格”的出现。

网络虚拟人格的表现,首先在于“本我”被压抑的人格。“本我”是人格的基础,是非理性的,常常违行为规范。这种本能受到约束,在现实中很少能自由表现,网络的虚拟性则让“本我”有了释放的空间。其次是个体“超我”的理想化人格。现实中,“自我”往往落后于“超我”,因此个体常常希望成为“超我”所要求的“理想化的自我”,而往往在现实生活中没能做到或达到的要求可以在网络虚拟空间实现满足。对于谣言传播者而言,传播谣言可以在网络虚拟空间中获得被关注的满足感,而在他们达到目的、赢得了点击率的同时也制造出了混乱。

中国科学院心理学博士樊春雷说:“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信息疲惫,一般的信息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高风险、高刺激、重口味的信息,都是容易引起人的情绪唤醒的,很容易在网络上被传播。”在网络空间中,人们通过对各种恶的、丑的、假的、落后的东西的讽刺和嘲弄,实现对现实苦难和不幸的超越,并彰显出人对自由生命的追求,而这种巴赫金所说的“狂欢理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有时会演变为以歪曲事实或凭空捏造事件为表现的情绪宣泄。而网络谣言的传播,正是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们的虚拟人格被唤醒,随后表现出情绪被唤醒后的“狂欢”,致使网络谣言的传播愈演愈烈。

从认知层面来看,网民对网络信息的知觉和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传播媒介自身。互联网上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传播、是否体现了真实性的原则,都直接影响着网民对信息的接收和理解。也就是说,网络媒介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网民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置身于信息如此庞大的网络虚拟环境中,网民在享受新兴媒介带来的视听盛宴之时,容易在主体认知上有一定的迷惘,表现为虚拟空间中的道德认知紊乱。

因此,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势在必行。而网络伦理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强调网民自律。理查德?斯皮内洛在谈及网络伦理时强调,网络伦理道德的自律应当是网络空间的终极管理者。网络可以说是一个朴素的自律型社会,在崇尚自主和个性的虚拟空间中,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规制,都必须关注人的核心的道德价值。理查德?斯皮内洛认为,道德的作用也正是强调了以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为基础自律的重要性。

第9篇:网络传播伦理范文

【关键词】 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69-01

一、 网络对思政教育影响

(一) 网络的开放性、现代性可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念文件、读报刊、上大课、出板报:有效信息传播缓慢,容量有限,受众面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互联网从基础结构到技术应用都是以开放为特征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其开放的特性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具有开放心态的人,更加倾向于主动了解与自己不同的事物。加之网络的版面、容量不受限制,网民不必出门就可查阅、浏览所需信息,这就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创造了必要的良好的思想条件,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二)网络手段的先进性创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模式

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一是沿用传统的“一支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或“听报告、开大会、读报纸”的方式,受教育者被动地在一个封闭环境中接受“灌输”,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二是对学生不论其思想基础、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特征的差异,都采取“齐步走”的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而网络特有的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使网民可以在不受外界控制下,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网络的隐匿性使教育者能够了解到网民最真实的想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的放矢,创造了“一对一”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对象的实际来选择、设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比传统模式更好的效果。

(三) 网络文化突破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时空界限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总是受到时空的限制,教育对象必须集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接受同一主题内容的教育。而互联网解决了这一问题,由于网络没有地域上的限制,使交互式远程教育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广泛的传播途径,网络的超时空、全天候性、等时共享性、即时播发性和快速传播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以经常化,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从而突破了时空界限,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使原来教育内容滞后的不同步现象,变得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前瞻性。

二、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一)用先进的思想观念主导网络文化

网络所具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特征,决定了它是一种弥漫性、渗透性的传播模式。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思政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噪音自然比传统传播式要高得多。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将噪音控制在一个最有效的范围,是网络传播中需要面对的问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强化主流思想、主流意识的引领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及时过滤和去除各种有害信息,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构,对网络及博客的信息进行评估和监督,以把握德育博客的正确导向,发挥德育网络的最佳效应。

(二)加强教育和引导,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素质

网络文化体现的不仅仅是信息的多元化,更重要是体现了人们在思维认识的观点上的变化。因此,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放在大学生人性教育的引导上,教会人们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科学方法。未来社会的竞争无疑将会是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的竞争。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在网络中的道德责任意识和网络道德自律。最后,还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网络的环境下,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如网络痴迷症、网络癖等心理疾病。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必要。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加强教育者的网络索质培训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离不开教育者思想观念的更新, 唯有观念与时具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强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的同时更应加强对其网络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网络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姻,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但是任何精神活动的进步都是应该以人们思想观念进步为保障的,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担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要而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寰.点击网络文明[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2]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7.2

[3]吴满意.试论网络伦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4]孔昭君.网络文化管窥[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

[5]张安柱.信息时代的网络伦理问题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