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在历史学科中的渗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对话教学 音乐听觉 视唱课堂 渗透
对话教学理念源自于近些年国家对新课程改革的探索研究,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改理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张增田先生在该领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在已发表的系列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从对话教学的概念确立到内涵的思辨性解读、从理论的论证研究到实践的探索推广,都给予了莫大的热情关注和努力付出。最终将对话教学理念确立为一种内涵为“包括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沟通、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或解读以及教学过程中以一贯之的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和关爱”[①]的教学形态。视唱是一种综合的技能,属于音乐听觉培养的范畴,以看谱唱曲为特征,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技能训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学的训练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演唱、演奏或音乐创作实践中的表现能力,并对该课程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对话因素在调式听觉能力训练中的渗透
相对听觉是音乐听觉的一种,与绝对听觉相对应。这一概念源于西方音乐识谱中唱名法的分类即固定调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根据王光耀教授《视唱练耳教学法论集》的论述,相对听觉包括首调唱名法听觉类型和固定调唱名法中以标准音或其他依据音才能感知准确音高的听觉类型。无论采取哪一种唱名法,两者都涉及一个共同点——围绕调式听觉进行训练。
调式听觉即在调式中建立音高与唱名的对应关系,包括调式中各音之间的倾向性、稳定性及距离感。换句话说,就是调式中的各音,在音的属性上如何围绕主音运动。调式听觉训练是视唱的重点和难点,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音高感的建立,在视唱练耳听觉体系中处于瓶颈位置。对话理念渗透入视唱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开放的、动态的课堂形态,将有利于调式听觉能力的培养。比如针对独立音程的分析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告知相应的调式,然后通过师生对话明确所弹旋律音程的倾向性、稳定性、距离感,随后构唱同性质的另一音程。如此循序渐进的训练,通过对众多音程的感知体会,引导学生对构唱音程的音高准确度进行判断,从而实现反思型对话。最后在课堂讨论中明确各种音程的属性——纯音程具有平稳特征、大小音程具有部分倾向特征、减音程具有紧缩内收倾向特征、增音程则具有扩张外排倾向特征。经过一段时间的感知、实践与领会相结合的训练以后,听觉系统会自动将一系列音纳入某一调式范畴,从而建立起调式听觉。由此,视唱课堂因对话理念因素渗入而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氛围。
二、对话理念在视唱中形成趣味教学
视唱——看谱即唱。它借助视觉,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的音符通过人声给予再现,从而学习感受、理解及表达音乐,最终通过视唱的形式达到训练音乐听觉的目的。视唱通常以集体课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因其十分多样化的演唱方式,为对话教学理念在视唱教学实践中的渗透运用提供了切入点。课堂中对话理念与多样的演唱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
1.音准能力在听觉预想中形成。视唱能力不是单纯的读谱能力,而是指经过训练以后获得的对音准、调式、节奏、乐曲风格等多种要素综合感知、运用的一种表达能力。视唱能力的提高与高效有效持续的发展总依赖于音乐听觉这一核心。因此,对于视唱,音准问题最先摆在学习者的面前。我们不提倡接触乐谱就急于张嘴唱,而首先应该以“眼观”的方式采集乐谱的信息,如调号、调式、节拍、节奏、速度、变化音、大跳音程、如何划分乐句及有几个高难度的唱点等做到心里有数。然后对乐谱进行比较仔细的默读,通过与内在听觉的交流对话,建立起音准预想的内心听觉机制,提高音准能力。
2.对话理念在齐唱与轮唱中渗透。齐唱是视唱课堂教学的传统形式,但根据笔者经验,齐唱中总有个别学生在视唱学习中跟着溜或干脆懒于张嘴的现象。因此,为了克服课堂的消极因素,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适当规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生生互动合作对话颇有成效的方式。根据座位或男女性别分成两组,在熟悉了乐曲的基础上,根据乐句划分进行轮流演唱。将轮唱方式引入课堂,由于各组同学强烈的责任感而形成竞争机制,在争取“唱得最好”的心理驱动下完成生生对话。
3.对话理念与内心听觉判断相随。视唱中,可以采取很多种方式来培养音乐听觉,比如带有玩乐性质的默唱、默唱与有声唱相结合、齐唱与默唱相结合等,这些不同的方式无一例外都与内心的音高、调式、节奏等听觉判断相随相伴。默唱以内心的音高想象为前提,在内心完成对音程、和弦或乐曲风格的再现。因此,默唱中基于内心对听觉的判断,对话理念渗入其间。默唱的时候,内心听觉最大限度地参与视唱过程,直到乐曲结束,在音乐进行中完成与心灵的对话。在视唱教学中往往会遇见学生演唱时出现磕磕绊绊或老重复某一小节的现象,这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他对作品不熟悉,而是他在脑海中寻找下一个调式音的高度位置。这正是演唱者与自己对话,根据内心听觉调整把握音准、节奏、风格等要素的行为体现。虽然这些方式都有一定难度,但通过默唱、默唱与有声唱轮换、齐唱与默唱相接等形式与内心听觉对话,使音高想象深深根植于内心深处,对于建立调式内音高与音名的对应关系十分有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视唱课中主动而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玩乐中避免被动视唱。另一方面,这还是一种有效检测视唱学习效果的好办法。
三、对话理念与多声部视唱并存
多声部视唱是音乐听觉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多声部内心听觉能力以及对多线条音乐的表现能力。多声部视唱不能简单地将多声部视唱看成是对几个单声部旋律的合成。因此,在教学中,对同时演唱的几支旋律必须对学生进行声部分配,每个学生在熟悉好自己的声部以后,在演唱中必须依靠内心听觉倾听其他声部,对多个声部所构成的音程、和声做出明确的感知和判断,并对织体样式进行感性认知。在视唱过程中,对话理念紧紧相随,不仅跟随旋律与其他声部对话,同时还与演唱者自己对话,形成多层次对话关系。正是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对话中,构建起内心听觉的音乐能力,并通过合作、协调与均衡声部等途径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视唱能力。
四、对话理念在视唱演唱中贯彻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德育教育在中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人才的形成异常重要,一般说来,人们往往也把德育教育的功能首先归纳于政治与语文学科。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在高中阶段重视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毕竟,每个国家的德育内容是在自身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当中逐步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单靠某一个政党或者人物来强制形成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更能够把握德育教育的主脉络,更能归于德育教育的根本,当然,所取得的教育效果也应当是最为有效的。本文中笔者就自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展开论述,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一、自制课件,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为了使学生对爱国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收集有参考价值的历史资料,尤其是近代史。各种极具考古价值的文物我们虽然拿不到教室现场来,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映,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一些纪录片,抑或纪实性的影片等。如果我们能够加以合理运用,一定会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譬如,当讲到中日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南京!南京!》的影像资料,艺术地再现当年带给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灾难以及伤害。在残忍的史实面前,学生个个义愤填膺,进而激发起努力学习,强我中华的斗志。对于我们当代的青少年来讲,应当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学习目标,不但要追求高分数,更要追求高品质、高能力,以期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使我们国家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历史是真实的,但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我们还得通过一定的科学手段来科学展现,只有结合当前的学生实际,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当前的教育技术,我们才能将历史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二、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是跌宕起伏,风云变幻,非常丰富的,但历史教材在编著与编写的过程中,总限于或者篇幅,或者弘扬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的缘故,是在一定程度上多陈述我们民族在古代历史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甚至发现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就是有很多学生一提起我们民族的古代历史,总是沾沾自喜,认为我国在古代是一个强国,存在着一种盲目的乐观态度。其实,我们应着眼于丰富而真实的历史,在讲述这些历史真实的时候,更应该在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讲授历史方面下一番功夫,补充一下我国在古代历史中不足的方面,尤其是清朝后期的故步自封,造成民族倒退的历史更应理性看待。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使历史评述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使德育渗透教育更加有力。
三、有计划地进行德育
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能随意,心中无数,那样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可能适得其反,将原有的教学任务打乱。比如,曾在听取一节历史教学课时,教师在授课之中无意带出了一个与本节教学关系不是很紧的课外知识,本想是进行德育渗透。但是,由于属于临时性选材,在资料的把握上不是很充分,学生就开始互相讲解,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开小差,窃窃私语。在最后的课堂反馈阶段,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从而使得这一节课不是很理想。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德育渗透需进行详细可行的计划安排。而要制定出有切实可行的德育计划需早早动手,尤其是开学伊始,历史教师可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实际情况,再结合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编订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时,抽出或找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德育计划,在教学工作计划的旁边,或者专门列出明细表,计划出本学期的德育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四、正面诱导和情感熏陶相结合
历史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评价启迪人、教育人,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汉文帝提倡节俭、汉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同时,历史教育不可能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它的育人功能往往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历史教师情感丰富真挚而不矫揉造作,这容易使学生随着历史的评述,与老师产生感情的共鸣。“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在历史教学中,以史实服人是必须的,同时,以情动人也是万万不可缺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好书本中的文献材料、图画、地图等进行声情并茂的教学,以此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堂;德育渗透
一、渗透德育的关键――历史教师的素质
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挖掘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和培育者。因此,发挥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根本不可能的。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是心灵美合格的“人师”。一要有心,对教学渗透德育要有充分、深刻的认识;二要有德,历史教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心灵美,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而不称职的“人师”是会误人子弟的。其次,是合格的“经师”。一要有识,即历史教师要具有扎实、系统、广博的历史专业基础知识,二要有能,即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心、有德、有识、有能构成历史教师整体素质,缺一不可。
二、初中历史教学德育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是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是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核心是道德与人格的形成。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对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功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对个人而言,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对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二是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要求学生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和民族的责任感。三是对世界和人类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认同性和开放性的历史意识。
其次是是培养初中生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初中生的道德动机是由其道德需要推动的,引起道德行为的内驱力量,它包含着那些与道德有关的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因素,对初中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激发、强化、调节、控制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培养塑造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是当务之急。
三、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内容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天下为公的爱国奉献精神、勤劳俭朴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的自强不息精神等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可找到鲜活的事例。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之才做出应有贡献。
2.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而这一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3.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在人类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可尊可敬的优秀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他们的名言、名句、名联,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更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
四、初中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和情感熏陶相结合
历史道德教育内容总是离不开历史史实,史实是直观的,但其可提取的道德价值是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历史应以对事实为基础的评价启迪人、教育人,教师应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直观教学
历史是真实的,也是过去的,如何把过去的东西再现,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去感悟历史,升华情感,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直观教学,如图片、表格、视频、书籍,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参观历史博物馆和革命根据地。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直观教学。
3.比较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06-01
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核心素质。高中阶段是就业升学的分水岭,学校教育不只是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驾驭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走向社会,从事工作。心理素质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功,而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呢?《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现了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入性、发展性。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
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是一个心理健康、个性健全的教师,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金钱、权势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教师待遇低,担子重,压力大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由于历史学科在各科中的“尴尬地位”导致教师的心理落差更突出,历史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修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性格开朗、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涵养,不冲动、不浮躁,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不要把生活中的怨气和情绪带到学校,不要把工作中的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因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了委屈,或者说某个学生太不像话了,就带着激动的个人情绪去上课,把握不好尺度,就很容易把气发泄在全班学生身上,让全班学生都成为你情绪的受害者,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使更多学生因为你的缘故而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在教学内容中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使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历史素材中丰富的历史事实,优秀杰出的历史人物,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比如前段时间听到一位班主任跟学生交谈的时候,学生透露出班上有几个本来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因为现在学习成绩不如她而孤立她了,这种现象在现在中学生中,特别是女生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许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恶劣影响。正好那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有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对于教材内容,学生能得出这样的认识,教学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可我并没有就此打住,顺势提出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应该这样应对,那么我们同学在应对自己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时又该如何呢?结果那堂课下课后我听到学生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位同学和“孤立”她的几位同学。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必须的,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从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
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高中阶段的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缺陷比较突出:依赖性还很强,遇事容易冲动,固执而执拗,这对将来走向社会十分不利。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我们应该反对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要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挖掘历史学科潜能,在教学内容上精心选择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亦要考虑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群体性的心理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必要环节,增强他们的健康心理意识。
比如有次期中考试,由于卷子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考试不理想,卷子发到手后,有个别学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趁着其他同学还在分发试卷的时间,我跟她进行了简短的对话,以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告诉她要坦然面对失败,争取下次成功。等试卷全发下去准备讲评时,我又发现许多同学看到平时比自己用功的人成绩比自己好不到哪儿去时有点儿幸灾乐祸,接下来的讲评也不好好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马上中止了讲评,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后明确表明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订正这些选择题,每个人把自己做错的题目的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写在错题集上。
总之,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 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J].德育,2000(1)
素质教育目的表明,历史课堂以传授和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已完全不适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要,必须把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转变到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主要任务;把以教师或教材作为教学的中心转变到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占主体地位;把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把侧重学习的内容转变到侧重学习的方法;把强调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转变到强调教与学方法的结合,尤其强调学生学习的方法;把注重学生识记知识的活动转变到注重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活动。这是教学观念的大转变。从实践上说,则要抓好三个“注重”。
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创造性思维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即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实施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即整体性原则,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二是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三是进行多种内容的素质教育必须取向一致,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以下分别说明。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全面的应有的发展,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后进学生,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备学好历史科基础的潜力。改革后的教材图文并茂,直观性强,这些都有利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从理论上说,没有学不好历史的学生,虽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必须区别对待,因势利导,用爱心、责任感开发后进生的学习潜能,激活学习的动机。区别对待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如知识掌握多或少关系上,而且体现在知识钻研的深与浅的思维能力的高与低上。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资料,都可以有弹性地增减;以某个历史事件为例,如果说后进生只需掌握时、地、人、事、议,而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可要求在背景、影响或作用等问题的分析上多下些功夫。区别对待不是降低对后进生的要求,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把他们引入正轨后,促其赶上其他学生,使全体学生的水平都得到提高。因此,研究“学”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关键。
第二,要把素质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强调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学校德育是多方面的,但历史学科在德育方面的意义极其重要。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主要手段;历史教学有助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历史学对人生的启示,在于激扬人的真、善、美,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理想观、历史观,使人成为品德高尚、乐观进取的人。古代的苏武、张衡、诸葛亮、包拯、文天祥,近现代史上的林则徐、谭嗣同、鲁迅、、刘胡兰等,他们的人格力量至今仍激励着我们。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只有好好学习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今天,展望未来,面向世界,着眼未来。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更应义无反顾,以思想教育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认真渗透德育思想。
第三,取向一致,以形成教育合力,使其协调发展,互相促进。这就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重视支持。学生的教育主战场在学校,因此学校必须摆正各种学科的位置,对历史学科也是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教师可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访、倡议书等形式,晓之以理,阐明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历史的社会功能以及历史学科在人格塑造上的意义,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再次,注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为了维护共同利益,协调关系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将社会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我们希望通过德育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做到谦虚好学、勤奋上进、诚实正派、遵纪守法,爱家乡爱祖国,有理想有道德。这也就实现了我们历史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呢?
[关键词]课堂气氛;德育感情的培养;德育的训练;结束语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进行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都必须依赖自己已有的心理资源。”“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建个体的心理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个体建立起持久的个人发展资源――包括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等,从而使个体随后的行为变得更有建设性和创造性。”因此,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良好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诱导积极情绪,对于提高历史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积极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培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亲近感。初中历史学科不计入中考总分,受社会、家长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重视不够,缺乏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学把兴趣的培养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有趣的知识点或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注意,慢慢产生对历史的亲近感、向往心情和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进而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欢喜和满意的积极情绪。《大变革时代》一课中,可以针对先进生产力“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一知识点理论性强、枯燥的特点,选择出土文物“牛尊”和历史文献上《吕氏春秋》中的故事等具体史实,帮助学生感性认识春秋晚期牛耕的存在。还可以引导学生现场分别表演牛耕和耒耜的操作,切身感受牛耕的先进性。这样,丰富的史实、具体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而且能培养对历史的亲近感,激发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内心体验。历史教学中的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借助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历史教师加工创设的道德情境中道德形象的行为、情感及道德知识进行,具有间接的、想象的、伦理认知的特点。道德情感的培养对个人品德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主要借助教科书中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进行。历史上的道德形象虽然远离现实,是间接的,但他们是作为社会道德标准的榜样而存在,并且生动、具体、鲜明,所以历史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精心组织、加工教学内容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道德情境,艺术地锤炼、组织教学语言,潜心酝酿情感,使教学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情育情,引发学生对道德形象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
三、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的行为方式和道德习惯两部分。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需要通过有意识的练习以及与坏习惯恶势力作斗争等实践活动来培养。历史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关系中学会处世做人。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逐渐明辨是非、习善成性。当前,一些青少年受社会不良道德风气及家庭不健康教育的影响,养成了自私、享乐、厌恶劳动、不爱学习,不敬老爱幼等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作为历史教师应与班主任及学校协调一致,并争取家长的配合,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四、 鼓励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仅仅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最终还是要落脚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历史老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对书本、教师的盲从。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提出和验证假说,发现其规律性,即让学生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历史现象能力的综合能力。如学习经济全球化有关内容时,我提出一个假设:“我们知道资本主义制度下会出现金融危机,那我国为什么还要加入WTO”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于是加以引导,归纳,得出结论:“我们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要搞经济建设,要改革开放。”同学们信服地点了点头。然后我又让学生讨论探究“我国是如何应对的”,于是他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阐述观点。学生最后明白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所在。从而加深了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以情激趣,激发创新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够唤起他们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被吸引到学习的氛围中,进行自觉自主的学习。一直以来,传统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上,手段单一,教具不多,很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这一现状。计算机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境,创设了活泼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并且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从而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过程的了解仅限于阅读教材与教师的语言描述,使得学生只是跟着听觉走,并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而且,整个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动力不强,学习效果低下。为此,我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播放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片断。这样不仅以直观的画面、精彩的视频与动听的音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还带领学生走进了那段历史,获得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正了解了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从而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学习动机。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某一章节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而教学难点是基于学生实际情况,理解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重点是客观存在的,而难点则因面向的学生不同而有所差异。某些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加强学生理解这一直是历史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由于历史记录的是已经发生的人与事,具有不可再现性,而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社会背景与所要探求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一个时空差,使得学生很难置身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思考问题,而且学生也会感到陌生、枯燥而抽象,很难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且,传统的教学手段也很难突出这些重点,突破难点。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突破教学时空的限制,化抽象为形象,化远为近,化无声为有声,将那些难以再现的历史事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如临其境,如观其形,如感其神,这样就能增强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与感受,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史实间建立直接联系,从而能强化学生的感知与理解,更能让学生铭记历史,更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联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现代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历史学科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但思维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之上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只能从教材上获取单一静止的文字信息。虽然,教师也试图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信息,但限于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一直处于低效甚至是无效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多媒体拥有更为强大的表现力,所提供了的信息渠道更为多样,种类更为丰富。学生身处教室,便可以接触到图片、文字、古画、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这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学生可以直观感知画面、视频等,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使学生展开主动思考、积极思维与丰富想象,从而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促进学生思维向横向与纵向发展,同时让学生学会了历史思维。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德育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同样是历史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历史学科在渗透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因素,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找准最佳切入点,以加强基本观点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等。传统教学以教师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听觉为信息的主要传递方法,缺乏情景的渲染,很难使学生与历史史实产生共鸣,并不能很好地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也无法起到陶冶学生性情,提升道德品质的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史实与特定的情境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便可以多方位、全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更能渗透德育教育于无形。如在讲中国近现代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探索中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时,我们可以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介绍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的影片片断。在学生观看后,我们可让学生思考:“我们要向这些先进人物学习什么?”这样的一个个片断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能起到强烈的情感效应,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的课堂与其说是一堂历史知识的教学课,不如说是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道德修养与品质,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世界、看社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社会;怎样去准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清时代潮流和趋势,需要具备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三观”的培养又必须依赖于历史教育,通过历史教育系统地学习思考才能获得。古往今来,历史一向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方式在维护国格、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学历史教育有丰富的德育素材
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充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制的演变过程,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突出时代性
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必须把历史讲得更接近于现实,给学生提供分析现实社会的借鉴,帮助学生看清时弊的根源,并进而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健康的人格,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例如我在讲当代改革专题:由于学生的年龄还小,社会阅历太少,对改革所带来的许多问题:下岗、贫富差距的加大、西方不良习气对中国的影响等认识是比较模糊困惑的。我充分利用历史课所具备的特长来加以引导: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世界历史范围来观察,我们都不难发现,每一次重大的变革都要经历一番磨难不可能一帆风顺,因为改革必定会对一些人的利益产生不利,会有人下岗,会有人起来强烈反对改革;然而这一切终究不能挡住历史前进的车轮,管仲使齐国终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商鞅以身躯换来了秦国的强大,为中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化改新终使日本跨入了封建社会的行列……历史证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改革出现一些波折、困难甚至失误,都是不可避免的,坚定他们对改革的信念和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三、历史小故事、短剧的德育渗透
1.激发主动性原则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感知并主动构建历史知识的过程,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更需要学生自身的主动参与和对知识的积极内化。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才能真正实现高中历史的有效教学。所以高中历史情境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营造宽松、自由并充满体验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历史素养,铸造其健康人格。
2.培养创造性原则
素质教育和新教学理念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要坚持走在学生“学”的前面,不断延伸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未知性,从而激发创造意识。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以对学生的视觉冲击为基础,着眼于对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其能够通过表象的历史学习,完成富有创造性的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3.渗透教育性原则
历史学科具有极强的知识性和文化传承性,其中包含着浓厚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高中历史情境教学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和情感的渲染,需要起到激发学生思想意识和情感体验的目的,将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的德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获得思想、道德价值的养成。教师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历史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因素和文化积淀,通过渗透德育和美育,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
4.贯彻启发性原则
启发式教学由来已久,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当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性。启发式教学更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利用历史情境的创设活跃课堂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问题设置、情境创设等手段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完成对学生的启发。
二、高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通过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课堂氛围的构造成为了可能。在高中历史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一方面,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如果缺少必要的动态情境体验,单一的文字叙述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历史同样具有“趣味性”特点。复杂多变的历史事件、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而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展现单靠教师的陈述是无法生动完成的。通过视频资料创设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增加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直观感性体验,拉近学生和历史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率。例如在“一国两制”、的学习中,教师播放时中、英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资料,随着英国国旗缓缓落下,中国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学生在充分感受历史氛围的同时,加深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师在视频播放的同时对的重大意义和回归后的经济繁荣做必要补充,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国两制”政策。
2.通过问题设置,创设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提出比解决更加重要”,这充分证明了问题在学生思维创造和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高中历史课程充满了多样化的知识架构,问题的设置贯穿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始终,良好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教师高质量问题的设置。一方面,适宜的历史问题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鼓励教学方式由接受式向探究式转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自主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创设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别联系到普遍联系的层次性和系统性,使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完成对历史知识的自主探究。例如在讲授《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课时,可以依次提出下面几个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发展有几个阶段?民族工业在近展最快的是哪个时期?荣宗敬和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认为能够成功吗?”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自主构建起整堂课的知识体系,并在问题情境的解决中逐步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3.利用乡土资源,创设生活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