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测绘工程 质量管理体系 系统控制 实现意义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测绘行业中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测绘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怎样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扩大发展空间。由于测绘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以后测绘行业的竞争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所以,要提升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水平,这样才能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使企业经济收入增加。
一、 概述
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已经从关心产品的数量逐渐转变为关心产品质量,还对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质量管理以及监督还有检测和控制进行了关注。我国在检测法中进行了明确,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就是对测绘工程单位在承接任务组织准备以及技术设备和生产作业与产品交付等方面进行质量管理。所以,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中要坚持质量第一以及统一控制和重视效益的原则,把质量管理工作作为中心,将系统控制当做抓手,把满足要求当做目标,将监督监管作为手段,促进测绘事业不断向优质以及高效和服务的方向发展。对于测绘事业来说,质量管理是生命,要提升测绘产品的质量,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所以,测绘工程单位要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开展质量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群众的质量意识,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另外,还要将关于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确保测绘工程在质量管理方面有章可循。
系统控制指的是在测绘工程这一范围以内将统一协调的相关监督控制网络建立起来,方便对工程中各个部分的地形测量和质量控制进行统一和协调,确保测绘工程中的产品能够像地形图一样进行互相拼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要求的精度较高,且比较均匀。可以结合工程需要,选择相应的系统控制方法,如,是否要和国家控制网以及城市控制网进行联合测绘,在对系统进行选择的时候要保证投影长度变形值在2.5厘米/千米以下,在确定时还要结合区域地理位置以及平均高程。在进行系统控制时,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确保系统控制不仅具有可靠性还能进行长期使用。
二、意义
对于测绘工程来说,其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对测绘工程建设的具体质量和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方面的科学决策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提升测绘工程单位在管理决策以及控制等方面能力的一个关键措施,还是确保测绘事业实现全面和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另外,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是测绘单位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监督以及统一控制的重要内容,它对于测绘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由于测绘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是我国测绘法赋予了测绘工程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同时还是测绘行业对测绘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提升行业管理能力、控制能力、监督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关键条件。因此,测绘工程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要把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当做提升测绘管理、监督和控制等方面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其体制和机制进行完善,并加强管理和监督,强化督促和检查,创新工作,对测绘队伍进行建设,提升测绘事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三、措施
1.在测绘开始之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对测绘工程进行实施以前,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在地理环境以及生态地貌还有施工材料等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依据客户对于测绘工程的需求,并结合架构图纸的具体方案以及实施细则,对相关管理机构进行完善,提升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保证工程的质量,让客户满意。
2.对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实际上,质量管理属于概念体系,它主要是由一些特定的概念组成。质量管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质量和其涵盖的相关体系以及审核还有控制和成本等。对于质量控制来说,这种质量运作活动实质上就是通过对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从而把在质量环节上经常会产生的不满意和不合格的相关因素清除,从而保证测绘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得到相应经济效益。产品质量标准就是尺度,利用这一尺度对产品质量进行审核复查,确保产品的质量;它是结合科技发展来需求的,也是结合了生产技术实际水平和经济适用原则进行建构的,它会随用户需求和科技发展进行整改。
3.对测绘工程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对测绘工程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使制度保障得到落实。要想对测绘工程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相关部门首先要做的就是结合当前具体的需求,将与测绘质量相关的特别法规建立起来,将法律当做基础准绳,同时不断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从而形成制度保障。其次,按照法律办事,对执法力度进行强化。行政测绘的主管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执法,强化执法力度,依法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的企业和工程项目进行处罚。再次,对行政测绘机构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将测绘质监机构设置起来,并提升各级机构的具体地位,使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作用。
4.在测绘工程中,要对各个质量管理点进行重视
对于测绘工程来说,要在人员以及设备还有数据采集期间等方面设定质量管理点。只有对这三个方面加以重视,才能确保测绘产品质量。在具体的数据采集阶段,要建立的固定管理点有三个:一是对已知数据进行核查,二是对控制数据进行检查,三是对关于地形方面的相关元素、图形以及较为琐碎的数据进行检查。另外,在对控制网进行分布设置还有观测以及平差和地形元素采集等阶段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将临时管理点建立起来。
5.将思想观念转变过来,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在质量方面的意识
对于测绘工程而言,要想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就要对相关工作人员思想观念进行转变,对领导和员工,都要提升其质量意识。只有领导对工程质量进行了重视,员工认识到其重要性,这样才能提升质量管理体系以及系统控制水平。因此,针对测绘工作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培训,强化其在质量意识方面的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对其进行交流和培训,使得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保证质量意识能够深入人心。
结语:
从近些年我国对测绘工程的统计看,整体质量能够合格的重点测绘工程占据的比例达到了90%以上,测绘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比较好,但是不可避免的,在工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比如,一些图纸准确度不能达标,相关技术资料不太完整,违反相关测量标准等,因此,要对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系统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升其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义良.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及其系统控制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1).
[2] 饶德兵,黄欢.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J].科技传播,2013(09).
[3] 彭凯. 测绘工程的质量管理以及系统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3(08).
一、江北区智慧城管建设的支撑与保障
智慧城管建设的谋篇布局:从源头上化解积弊,在顶层取得突破。在全国尚没有统一的智慧城管建设标准情况下,智慧城管如何建?如何重构工作流?建设内容如何确定?没有现存的成功案例和完整的解决方案。为此,江北区明确设计先行,注重顶层设计。(一)明确“一张图两张网三大指数+全业务”的建设内容。通过GIS地图和三维影像一张图,实现全区城市综合管理全业务“一网打尽”。通过物联网搭建城市部件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城市基础设施远程监控;通过共享公安平联网和移动车载以及单兵系统构建起固定与移动视频相结合的城市管理“天眼”。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建立全区城市综合管理“建设、运行、健康”三大指数,用数据分析决策城市的整体运行管理效果。通过搭建全业务融合平台,实现各业务数据、流程、服务、学习的全部融合,实现工作流程的再次重构,并为其它行业系统接入奠定基础。(二)明确了“1322”架构体系,形成了全市智慧城管建设模式。即一个大数据中心,综合监督管理、业务管理、惠民服务与市民参与三大平台,大数据分析和全业务融合两大支撑平台,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和部件物联网两大辅助平台。该体系在江北区落地后,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全市智慧城管建设的统一架构模式。(三)编制技术标准体系,并上升为全国首个省级技术规范。在整体设计中,明确了智慧城管建设规范、通信协议接口、大数据管理标准等7个标准体系建设,并以此作为全市智慧城管建设的技术规范。2018年8月22日,基于江北智慧城管系统建设运行6年多的经验,经历3年多编制修订完成的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智慧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通过专家评审并印发,该标准从全市智慧城市管理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用什么标准建和怎么用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2018年参编数字城管国标8和智能井盖基础信息系统两项国家标准,为智慧城市管理建设提供了江北解决方案,贡献了江北智慧,引领了重庆乃至全国智慧城管建设。(四)明确开放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原则。强调了信息系统建设中,无条件提供源代码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开放API协议接口,创新性地提出了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直接购买三种建设方式,为鼓励创新驱动,保护知识产权,实现财政资金回笼和系统的有效融合提供政策支持。(五)明确了组织、资金与人才支撑保障。区政府印发《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建设工作方案》,确定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江北智慧城管建设领导小组以及智慧城管工作建设办公室,由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牵头负责智慧城管建设工作,落实了资金与建设目标;印发《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正式提出“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智慧城管建设保障计划,筑牢了智慧城管建设的“根基”。
二、深耕细植运行管理体系,把握城市管理脉搏
(一)在全市率先架构了新型扁平化城市管理运行机制。落实了区级平台管总、街镇平台属地落实、业务主管部门协同办理的“党建引领、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新型智慧城市管理运行体系,划分单元网格6551个,区街两级责任网格461个,将全区9街3镇1商圈、24个区级部门、13个社会公共服务单位、2个重要园区以及包含社区、物业公司在内的共770个责任主体纳入智慧城市管理综合监督平台,实现了城市管理责任主体全监管。(二)明晰城市管理权力和责任清单及处置流程。通过10年先后四期综合普查确权,摸清全区83.4平方公里的93万多个部件的管理权属单位并实现“身份”数字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三定职责,编制了《江北区数字化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立案及处置精细化标准》,创新性地明确了城市管理部事件的管理、处置、执法和监督四大主体,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的全监管。(三)建立了自动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对各责任主体是否履职和快速处置城市问题,实现了全过程的痕迹管理和自动评价。将街镇、部门、区属国有重点企业纳入年度处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通过建立主动、被动监督双独立评价考核体系,督促各城市管理单位主动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四)探索“产学研用”四位一体,高效创新助推城市管理。一是与高校合作。利用智慧城管建设理念和项目,与重庆大学联合组建“研究生联合实践培训基地”,既增强高校人才现场实操能力接地气,又带动培养江北城管现有技术团队提技能,促使技术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二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2018年8月,在中国首届智博会上重庆市城管局、江北区人民政府、阿里云三方签订《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市管理建设与应用合作框架协议》,通过阿里巴巴龙头企业牵头,引进全国知名企业、院校和本土企业合作,结合重庆市江北区智慧城管示范项目的场景应用,通过树标准、编规划、建体系、立模式,推动形成可复制的模块化、云端化、产品化的智慧城管云平台,实现降成本、增效能,共享开放创新改革智力成果,引领和助推全市和全国智慧城管工作。
智慧城市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
2014年全球智能终端出货量达13亿部,继续保持了25%以上的高增长率。2015年1月,全球接入互联网的移动设备超过70亿台。我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手机网民用户规模达到5.57亿,渗透率达到85.8%,高于全球58%的水平。互联网与工业制造、物流、金融等产业融合催生了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仓储、股权众筹、P2P等新业态,实现产业发展高端化智能化。
(二)实现民生服务便捷化
移动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已经成为人们的重要生活服务平台,成为居民更便捷、更有效获取公共服务的途径。据Gartner 统计,智慧城市民生领域相关的移动应用总量占比达到11%,已成为移动应用的重要组成。例如美国的移动应用SpotHero能够实现车位信息查询与预定,英国剑桥大学研发的Colorimetrix应用可以将病人的医疗数据直接传送到专业医疗人员手里。我国主要围绕教育、医疗、交通等民生服务领域进行移动互联网应用实践。移动医疗、在线教育、打车软件、智慧停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深受公众喜爱的热点应用。
(三)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移动互联网能最大范围扩大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实现高效精细管理,绝大部分建设智慧城市的地区都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城市管理的不同领域。西班牙桑坦德了移动应用“城市脉搏”,市民通过手机拍照功能就能将路面损坏情况上报市政厅进行处理。我国主要采用数字城管、网格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例如重庆的数字城管支持城管执法人员使用智能终端进行路灯、井盖等城市设施的定点定位管理。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全球范围内,移动互联网应用于智慧城市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我国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也刚刚起步。在技术、标准、应用案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缺乏可成功复制的运行模式。部分城市还停留在传统信息化的理念上,未能充分认识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优势和价值,导致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注重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忽视应用开发的需求,对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促进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便捷化、高效化、一体化考虑不足。
(二)民生领域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待进一步深化
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挖掘力度不足,亟待深化应用服务。目前面向用户提供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大多是通用型,针对民生领域的定制化应用服务仍比较匮乏,仅有小部分应用充分结合民生特色,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例如医疗方面的应用服务大多操作复杂且功能单一、重复,不能满足多层次的用户需求。政府推出的便民应用种类繁多,缺乏统一的移动互联网便民服务门户,用户体验欠佳,难以得到全面信息和一站式服务。
(三)社会力量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市场参与智慧城市民生服务建设程度不足。目前政府仍是智慧民生建设的主要开发力量和资金来源,社会力量的参与度较低。二是政府数据开放的推进机制尚未形成。目前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将数据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截至2014年4月,已有63个国家制定了开放政府数据计划,其中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的数据在开发数据中占比最大。我国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化、产业化程度较低,未能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实现数据价值。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城市建设策略建议
(一)以“互联网+”为契机,探索移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鼓励互联网思维下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网络化政务新应用,形成“一站式”服务平台。充分整合现有的政府各级相关部门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网上大厅、网络问政大厅等互联网服务,形成统一的互联网公共服务渠道,推动各类事项全流程一站式网上办理。二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推进便民应用创新发展。例如在公共交通方面,大力推广移动互联网交通信息类服务应用,通过构建数字化的交通运输系统与移动互联网的高效适配,快速对接线上线下的民生需求。三是依托“互联网+”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例如在工业领域,加快传统制造向“现代智造”网络化转型,促使生产制造过程智能化、互联化,实现向工业互联网化演进,积极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创新集群建设。
(二)建立健全数据开放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用服务创新
一是完善政府大数据库管理运行机制。建立政府大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共享与利用机制,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利用,解决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二是建立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在政府信息共享目录的基础上,建立政府大数据开放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和业务专题数据,逐步实现与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开放平台的对接,推动社会各界利用大数据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最终实现面向公众开放。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基于政府开放数据创新便民服务应用。
(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为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研究完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与开放法律法规。重点研究健全政府资源在部门间的共享要求和规范,从而推动跨部门间的共享问题,加快研究形成政务数据开放利用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实现政务数据的增值化发展;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的管理体系,针对智慧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完善的政府购买服务的体系,包括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监督机制等各方面体系,鼓励社会主体发挥创新潜能,为公众提供优质创新。
参考文献
如何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如何整合分配社会资源。每一座城市都是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前进的。珠海市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虽然起步晚,但却不断打破陈规、改革理念、创新手段,提升城市服务和管理品质。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断清晰和明确城市整体发展定位,创建城市整体智慧化发展的良好软环境;不断加强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推动力,创建背靠大陆、面向全球的城市核心竞争力。
目前珠海在智慧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应用等方面的工作均已走在广东省前列,并有望在2014年大大提速,呈现后来居上的局面。
数据出击下的主动管理
如今大数据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不陌生,对于政府来讲,大数据更是亟需投入应用的技术手段。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都能够实现“智慧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
在《智慧珠海2015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出,智慧珠海行动计划的战略重点是信息的基本展现形式:“数据”。用数据的传递打通服务的壁垒、融合服务的形式、创造服务的体验,从而形成坚实的智慧城市核心。在打下坚实完善的数据核心基础后,各类智慧应用可以在新科技、新手段的帮助下迅速的实现,民众、企业以及整个社会也可以迅速享受到“智慧珠海”的良好体验。
据估计,一座珠海这样的中型规模城市,一个季度能产生10PB 到100PB级别的数据(1PB=1000000GB)。巨量的数据如同遍布人全身神经信号,随时随处将重要的感知信息传向大脑,等待着分析和处理。这些信息是产生智慧的基础;能否用好这些信息,则是智慧城市能否实现的关键。
根据《规划》,数据整合共享和有效利用为珠海市城市管理、企业与市民服务带来的提升包括:
在制定城市规划的时候,需要同时分析土地使用、人口分布、学校和医院分布、路网信息、公交信息、环境信息、周边商业信息等信息,这些信息分布在国土、规划、公安、民政、流管、教育、卫生、交通、环保、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系统中,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需要将这些分散的数据集中,而且还需要通过智能的系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展现,以辅助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判断。同时,数据准确度和更新时间等数据质量信息也对决策成功与否起到重要作用。
在企业服务中,与企业信用相关的信息分布在工商、土地房管、安监、食药监、质监、公安、银行金融机构、其他企业等政府部门与社会单位中。能够使众多的部门和单位信息相通即可形成完整的企业信誉资料,对守法的企业在贷款、商业服务、竞标、商业纠纷、政府补贴和奖励中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护;同时对违法企业进行有效的警告或惩戒,由此促进良好的商业环境的建立。
在市民服务方面,智慧的服务可以使民众无需在民政、公安、流管、居委会、教育、卫生、社保等部门反复更新资料,提交信息,而是通过后台的数据交换,使各部门可以提供“一站式”的统一服务;而水电煤气、公交、银行、医院、学校、运营商等公用事业服务单位则可以依照共享的信息为个人提供定制的便捷服务,有效提升民众服务体验。
目前,城市数据的基础架构已经取得初步建设成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资源库提升成为信息资源枢纽,包括:地理空间信息枢纽、自然人信息枢纽、法人信息枢纽、 各行业领域信息资源库等。
可借鉴的舶来品
数据的服务、应用与创新不光是政府的工作,也是企业和市民可以一起参与的挖掘数据价值的一项活动。政府在大力推出基于数据的便民服务的同时,在不涉及敏感的数据和个人的隐私,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的有选择性的把政府的数据提供出来,供有兴趣的企业和市民做数据的二次开发,从而进一步挖掘数据的价值,全民打造创新服务。政府应更多的引入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对公开数据行动作出有效的引导,把数据做到充分的公开,促进社会的广泛参与与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在打造“整合政府”的同时打造“平台政府”。这种管理思路无不张显着珠海的创新与灵活。
珠海的智慧不但体现在创新中,还体现在其能够合理、有效借鉴成功者的经验。沿海城市通常善于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发展贸易,同时进行更为广泛的信息交流。
在智慧珠海关于大数据应用的谋划中,就充分借鉴了新加坡等国的经验。珠海市科工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加坡政府很早就意识到,通过有效的数据共享可以带来更广泛的数据应用,从而对领导决策、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推行产生巨大的提升作用。因此,新加坡政府通过自然人、地理空间和法人三个主要的数据枢纽建设以及强有力的数据管理组织架构,迄今为止已经在通过数据整合与共享对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的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数据整合工作的早期,各部门数据分布情况并不被政府完全掌握,即便通过已经完成的“政府数据参考”体系,仍不能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聚成体系。因此,建设一个统一的政府平台,可以让政府部门和决策者了解、浏览和迅速使用参考数据和各领域的专业数据成为一个急切而现实的需求。
为解决这个问题,在2008 年由新加坡财政部(MOF)、统计局(DOS)以及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三家部门联合牵头的“政府数据管理平台(SG-Data)”正式启动。作为跨部门数据索引和数据共享的主要平台,其包括的主要功能有:信息资源目录、元数据管理、数据上传和数据申请功能,以及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以便各部门用户寻找并使用其所需要的政府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项目的建设十分依赖于已经先期完成的数据管理架构和管理体系的成功落实,以促进各部门按照体系要求自觉按时的向数据中心上传或更新数据索引。
这让珠海认识到,在积极引导全面推出智慧服务的时候,要顺应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把服务以创新的手段通过移动智能终端递交给市民和企业,让全民可以随时、随地、方便的使用服务和应用。
利用数据管理技术,珠海市将城市管理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贴近服务型社会的目标。
智慧珠海的五个亮点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智慧珠海的各项布局几乎都体现着数据的价值,基于此智慧珠海的建设亮点还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珠海“一张图”:全面整合基础地理信息系统里的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和数字珠海地理空间框架里的过程数据,打造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下的地理空间信息枢纽。一方面把政府部门资源共享的成果提供给公众,一方面为政府部门、市民和企业的地理信息相关建设提供跨部门的“一站式”服务。
智慧珠海管理合作平台:建设以数据分析、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城市管理合作平台,汇聚现有系统(如数字城管,应急指挥中心)和将要建设的其他系统(如城市部件管理系统)收集的城市数据,及其他部门(如环保,安监等)的数据。通过对海量的城市管理相关数据的分析建模,建立城市运行的基准数据,实现情景察觉,预测分析。
智慧教育:以信息化手段创新课上与课下教学模式、创建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创造科学有趣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并大力促进教学从课堂向家庭与社会延伸。
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以方便市民交通出行为出发点,采集和处理综合的便民交通信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通过多渠道便民信息供市民随时随地的查询。让市民在出行前可以查看道路的拥挤情况,最佳的出行方式,最优的路径,是否有地方封路。让司机在路上可以查看最新的路况情况,选择堵车最少的路;可以查找最近的停车场以及停车场里的空位。在为珠海广大出行者提供灵活快捷的交通信息服务的同时,保障运输行业的稳定、城市公共交通的次序、道路的畅通,进而全面提高和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成为最具活力的生产力,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产业、创新应用正在孕育新一轮社会变革。“十二五”以来,北京市抢抓机遇,继圆满完成“数字北京”建设任务之后,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智慧北京”的新目标,2012年市政府实施《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统筹实施行动计划。
经过3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前列。但是,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智慧北京”建设仍任重道远,比如在统筹规划、协同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力度还不够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仍有明显差距,城乡间、区县间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电子信息产业在挖掘并满足市民快速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信息化在缓解交通拥堵、保护生态环境、创新民生服务、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巨大能量还未充分释放,利用“智慧城市”治理“大城市病”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智慧北京”建设要进一步实现创新突破,走创新、集约、务实、安全的发展道路,进而推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突破“城市病”
今后一段时期,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服务城市管理,进一步明晰“智慧北京”建设路径,聚焦治理大气污染、节约资源能源、缓解交通拥堵、严格控制人口等重点工作,在全市统一指挥调度下,各部门分工配合,全力打好“攻坚战”,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加快建设人口有序管理、交通智能监管、生态精准调控、安全切实保障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挥基础支撑作用。
在调控人口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完善统一的实有人口资源数据库,实现对人口变化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为相关部门实施人口调控措施提供支撑。加快推进市民卡工程,使之成为市民身份和享受公共服务的重要标识,实现“记录一生、信用一生、服务一生”,进而实现对户籍人口、无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的分类管理。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依法采集、披露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推进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生产自动化改造,减少对一般产业工人的需求,打造一批无人工厂。
在缓解交通拥堵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整合交通指数、实时路况、自驾车路径导航与公共交通导航系统,合理化引导出行,探索推广汽车分时共享服务,加快速通卡的省际联网,最大限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加快网上办事服务的推进步伐,大力推广网上审批、网上缴费、视频会议、网络购物、远程办公、远程医疗,最大限度减少交通出行压力。构建全市停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接入路侧停车、P+R停车系统、封闭式停车场等停车动态信息系统,实现基于位置的停车信息和诱导系统,最大限度缓解停车难问题。
在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实现创新突破。加快建设反映全市生态环境的监测体系,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等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警,找准污染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生命线管理体系,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地下各类管线的实时勘测,防患于未然。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智能燃气表和供热计量器具的应用,实现能源安全供应和动态智能管理。
建设 “智慧北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依托“智慧北京”建设,解决“大城市病”也绝非一日之功。在明确新时期“智慧北京”建设努力方向的基础上,要从体制机制、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模式创新、应用示范、安全管理等六大方面加以保障,逐步推进,持之以恒,直至任务目标的完成。
发挥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机制作用。“智慧北京”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在市委市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发挥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作用,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做到“四个注重,四个避免”,即注重统筹推进,避免各自为战;注重顶层设计,避免零敲碎打;注重资源整合,避免“信息孤岛”,注重应用实效,避免“盆景工程”。
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宽带北京”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部署基于IPv6网络基础设施。继续扩大光纤网络覆盖范围,实现光纤覆盖全部城镇家庭用户,并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推动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促进政务网站尽快全部完成下一代互联网改造,鼓励商业网站向下一代互联网迁移;加速推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资源共享,提高移动宽带接入能力和质量;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及异构网络的融合应用平台,使北京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标准。
加快建设统一的基础信息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法人、人口、空间、经济、交通、教育、医疗、资源能源等重大基础信息数据库,推动基础数据“一表化”、“一口式”采集和应用。升级市区两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最大限度满足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完善法人统一认证服务平台、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电子证照库,促进各种公共服务流程和标准的有效衔接和集成,支撑重大应用的后台统一认证服务。加快建设电子政务云,不断集成和整合网上政务服务,带动全市各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政务流程的协同。
改革创新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运营模式。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逐步开放国有单位信息化建设和服务市场。鼓励采用政府投资、公私携手等投资模式建设公共信息化项目,推广BT/BOO/BOT等模式。政府部门要逐步开放可让社会利用的原始政务数据,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其掌握的公益类信息,加快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网,以利于IT企业进行大数据深度挖掘,繁荣首都经济,服务民生需求。
选准突破推出惠及民生的重大应用。加大医疗、社保等领域应用整合力度,尽快整合多种卡,推进一卡多用。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环境监测等工程,提升就业、养老、旅游、食品安全等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产业运行监测、财政收入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在全市范围内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以养老助残、“一刻钟社区服务圈”为着力点,整合社区资源,为市民提供服务,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便捷舒适的城市生活。
关键词:智慧园区;智慧城市;产业园区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13-02
引言
国家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1984年开始设立经济开发区作为促进区域快速发展的主要形式,其后相继设立了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由此全国各地出现了大批由民营和政府合办的产业园区。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地积极建设智慧城市,吸取对方经验,产业园区作为产业集聚、产业转型发展的平台,成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智慧园区概念、发展要素是十分必要的,对我国建设智慧城市有积极引导作用。
一、智慧园区的概念
“智慧园区”是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出的,智慧园区的建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智慧园区的发展有其历史过程,也有其发展方向,更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智慧园区的概念主要有以下观点。百度百科上对智慧园区的定义为:一般由政府规划建设,供水、供电、道路、仓储及其他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主要包括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科技园等。张擎[1]、张凯书[2]都认为,智慧园区是借助新一代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及智慧响应的方式,改变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交互方式,将园中分散的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有效连接起来。吴君[3]则认为,智慧园区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应用多种技术,服务于多个对象的多维立体的复杂系统,强调“公共管理、基础配套、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安全保障、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整体布局模式。太极总经理洪劲飞对智慧园区的理解是以园区为平台,由政府或企业规划建设的,通过对园区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部感知和互通互联,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4]。综上所述,智慧园区是以智慧城市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其核心也应该体现“智慧”,即智能化,主要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合理配置园区内的资源,时刻感知园区动态,提高园区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建立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的智能化园区。
二、智慧园区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和基础
(一)传统园区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但目前,我国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国产业园区建设总体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园区的建立是为了落实国家政府,增加政府业绩,没有将园区的建设落到实处,仅仅是照搬照抄国外园区建设的模式,没有体现中国特色[5]。
2.信息化建设不完善。园区整体建设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整体的网络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园区内的网络设施存在多网并存,造成资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园区的企业效率。虽然大多数园区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缺乏整体信息资源分类、采集、管理、共享机制,导致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资源利用困难[1]。
3.园区服务功能薄弱。传统园区强调简单的物业服务,注重公共领域的管理与服务,对企业、政府及入驻企业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而且其服务形式、服务内容也单一落后。
(二)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转型升级
智慧园区建设更加强调“智慧”,是在数字化园区基础上,全面实现网络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人性化、经营管理协同化和产业结构集约化。
1.智慧园区是以泛在网为支撑平台。园区内以基础通信网络的建设为主,实行三网融合,通过信息管道网络、无限网络覆盖、光纤宽带网络接入网等基础设施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园区的智能化,使得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结合更加密切,更加智慧化。这种网络设施一体化的建设,为企业、政府和公众的联合创造了便捷条件。
2.园区智慧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效率。智慧园区通过建立完整统一的网络系统,采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园区进行智能管理,实现园区内信息互通互联、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从而提高信息交换、信息、信息综合利用、信息应用与服务等智能。园区智慧化建设将更有利于集中管理,避免重复设置,节约成本。
3.智慧园区服务更加人性化、智慧化。智慧园区是一个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的产业园区,以实现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进步。智慧园区的服务方式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及社会的需求,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服务,而且可以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
三、智慧园区建设的意义
智慧园区的建设是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的具体表现,对促进信息化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关键,智慧园区统一、协调的建设将利于传统园区改造升级,转变传统园区管理和服务上的发展方式。
第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园区经济牵引智慧场所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内动力,提升产业层次,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园区作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有效改变了传统产业“单兵作战”的发展方式。通过特色园区、专业园区建设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市场需求逐步形成“特色产业化”“产业特色化”的经济发展布局[6]。
第二,智慧园区的建设有助于智慧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进城市向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发展核心要素集、整体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产业规模效应。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以智慧园区建设作为牵引,拉动智慧城市建设,将智慧园区的管理方式融入到城市管理体系中,真正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智慧化”。
参考文献:
[1]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 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2] 张凯书,张怡,严杰.智慧园区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J].信息通信,2012,(6):118-119.
[3] 吴君.关于智慧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34):141-142.
[4] 洪劲飞.智慧园区建设解决方案――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5,(2):30-31.
一、智慧社区建设综述
智慧社区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为社区范围内的“管理、服务、教育”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表达和交流提供完善的信息应用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是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为市民提供服务的窗口,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为明确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各项相关任务,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党的十进一步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指出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因此,大力推进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智慧社区的目标是要集领先的社区管理和服务理念、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打造“资源数字化、应用网络化、流程规范化”的智慧化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一是解决政府最重视的社会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解决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提高百姓生活幸福感。三是提高社会服务供给和管理水平。四是促进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创新。
二、智慧社区应用领域
从最终应用领域来看,智慧社区的内涵包括社区政务信息化、社区管理信息化、社区服信息化、小区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五个方面,社区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就是集成这五个方面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双向互动、信息共享、内容管理以及信息系统。
第一,社区政务信息化。建立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电子办公网络环境,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并对办事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社区政务平台。
第二,社区管理信息化。利用电子信息系统手段,使得办事处各个职能部门与社区居民及有关其他组织和个人间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从而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
第三,社区服务信息化。通过“一站式”的信息服务平台,使社区中的居民和各种组织都能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第四,小区信息化。一定地域范围内(主要是指住宅小区),将多个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建筑物按照统筹的方法分别对其功能进行智能化,资源充分共享,统一管理,在提供安全、舒适、方便、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便于管理和控制。
第五,家庭信息化。居民家庭集成计算机网络和电信、广电、智能家电等,通过家庭内网系统将各种与信息有关的住宅设备连接起来,从而构成舒适的信息化居住空间以适应居民在信息社会中快节奏和开放性的生活。
因此,社区信息化系统是一个跨机构的、一体化的、支持前台和后台无缝集成的综合系统。不仅能满足实时的个性化双向信息交流要求,而且能够实现资源计划管理,支持科学决策,体现以服务对象为核心开展协同事务管理。
三、面向智慧社区的社区管理平台功能分析
第一,社区管理:参与主体为社工,对全社区人口信息进行管理。
第二,社区服务:参与主体为居民、社工,通过互联网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服务信息,以及各类主体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构建网上虚拟家园,凝聚人与人之间的关联,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中介服务。
第三,门户服务。
办公门户:参与主体为政府、街道、社工、社区领导。将各个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应用集成,通过统一的入口进行登录,避免记忆和输入多个用户名口令,方便使用者快速访问相关系统和具体功能模块、查看待办信息和其它关注的信息,并且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工作沟通:参与主体为政府、街道、社区。建立全市社区工作相关的工作沟通平台,包括即时沟通、文件传输和消息提醒等,支持社区和街道、部门进行工作上的沟通。
第四,决策支持:参与主体为管理者。通过直观、简洁、形式多样的展现形式,为各级领导提供社区人口分析、日志分析、绩效分析和区域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
第五,应用支撑。
数据交换:为社区管理信息系统与城市人口库以及其它相关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提供可靠和高效的支持,实现异构系统之间、不同网络之间的高可靠数据交换,并且支持基于自定义规则的数据-订阅模式的数据交换。
地理信息:采用地图的方式对全市社区的情况查询浏览,可以方便地对社区楼栋、驻区单位、店铺、商场和饭店等进行查询,并且将地区与社区人口信息相关关联,可在地图上查询人口统计信息。
报表管理:提供报表自定义、报表查询和数据上报功能,从而方便社区上报统计报表和其它表格,并且按照主题对报表进行分类组织和管理。
权限管理:对用户、组织机构、角色和权限信息进行安全可靠的管理。
四、面向智慧社区的社区管理平台系统架构研究
图 面向智慧社区的社区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图
面向智慧社区的社区管理平台整体架构如图为多层模型:
第一,基础层:主要包括网络(路由、交换、存储、安全等设备)及应用平台(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第二,支撑层:为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搭建的应用支撑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构建相关应用的开发,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
第三,应用层:是规划的应用系统,包括社区业务管理系统(社区人口管理、社区综合台帐、社区电子档案、社区民主管理、社区综合服务、社工注册管理、志愿者管理、电子地图应用、监督考核管理)和日常办公系统及辅助决策系统等。
第四,表现层:以统一工作门户展示。
第五,接入层:不同的用户角色通过相关的安全认证后登录系统。
第六,整体架构还包括系统的2个体系,一个是安全及管理体系、另一个是相关业务数据标准体系,为应用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提供相关规范标准。
五、基于社区管理平台的智慧社区的发展展望
智慧社区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服务,贴近老百姓的需求,从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高主动服务的能力。
第一,顶层设计、统一规划。
首先,社区信息化建设要从全局出发,打破部门、单位之间的界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联合行动。在具体实施中要加强统一领导,强化涉及社区信息化建设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明确各自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搞好部门协作。其次,要有统一规划,防止一哄而上、重复投资、盲目建设和互不兼容的现象。此外,还需从管理体制、组织协调、奖惩考核、经费划拨以及技术力量配备等多方面给予保证,确保社区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第二,理清思路、基础先行。
智慧社区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仅仅从技术角度上看,实现社区信息化系统相关功能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保证社区综合管理的“准”和社区公共服务的“灵”。因此,社区信息化系统的生命力在于“准”和“灵”,这需要靠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来保证,重点是要做好基础数据资料的采集和维护工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等基础工作。
第三,全面动员、社会参与。
推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单靠政府是不够的,必须有社会的支持和公众的参与,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发动全民共同参与。首先要让大家认识到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事业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同时发挥社区直接面向居民、面向家庭的优势,提供智慧的桥梁,共同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开展社区信息化标准的制定、社区信息化服务质量的评估及监督,通过行业条线来进行管理以达到服务规范化,推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
第四,因地制宜,分层推进。
由于各社区人口结构、经济条件、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社区信息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要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首先,同时采用不同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其次,采用试点先行,分阶段推进的方式建设社区信息化。既要有超前意识,又要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出符合各个社区信息化发展要求的,符合居民意愿的服务平台。
第五,公众监督、评价考核。
一、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工作
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是在基于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9个子系统的基础上,针对西城区的区位特点而建立,由五大核心平台和六个支撑保障平台构成。五大核心平台包括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城市运行信息资源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六个支撑保障平台包括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构建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平台、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并且建立了城市管理与应急指挥大厅,为区委区政府提供了一个集城市运行预警监测、综合指挥调度、现场图像监控、智能决策分析、信息共享服务、电视会议保障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联动指挥平台。
(一)实现“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四位一体”城市运行管理模式,即在一个指挥系统的统一领导下,将民生服务、常态管理、应急处置、综合维稳在内的城市运行综合性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民生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的“三个结合”。这一模式以常态管理为基础,把应急处置作为解决突发事件的主要手段,把民生服务作为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运用城市运行分析、预警、监控手段,在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区域发展综合能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生服务,是“四位一体”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作用,系统不但能主动为城市运行管理相关决策机构提供参考信息,还能作为载体,为各种便民信息和调查结果提供存储空间和呈现形式,为践行服务型政府功能提供平台。
常态管理,是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基础功能。系统在整合区交换共享平台、GIS、OA、短信平台、网络传真、视频会议等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集事前预测、事中处置、事后分析为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在数据上实现“一张图、一张表、一套曲线”的应用展示模式,在结构上纵向形成市级、区级、分中心、科所队的四级协同办公,横向上实现了市政、园林等部门的专项监管。配合“两会一案例”属地化管理制度,城市管理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严格法制化的履职评价和完善的监督员管理与考核培训,基本实现了西城区城市管理的全天候、全覆盖,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得到了有效建立,日常城市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应急处置,是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在非常态管理中强大功能的集中体现。系统将公安、消防、交通、安监、卫生、食品安全以及武警支队、防化团等部门纳入其中,逐步建立起“大应急”的体系,基本实现了与110、119的联动,逐步完善了应急工作的组织管理、应急预案、信息管理、宣教动员、技术支撑五大体系。实现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迅速调度相关专项应急指挥部和街道应急分指挥部及应急抢险队伍进行应急抢险工作,努力做到部门联动、反应灵敏、资源共享、处置迅速。
综合维稳,是系统多项功能和作用的融合与统一。信息化城市管理系统以其上搭载的民生服务信息为基础,以常态管理的手段和队伍为依托,以应急处置为非常态手段,并结合各种功能日渐强大的新应用(如3G技术、物联网技术),强有力地支持着西城区的市容环境整洁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基于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的已有成果及参与西城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建设工作,以西城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现有系统为基础,重点增加综治维稳工作内容,同时整合计生、流管、综合救助、劳动保障、民政等各专项工作信息化系统,完善区“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枢社会管理功能。实现不同层级服务中心、服务管理机构和部门之间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社会服务管理的信息化、标准化、动态化,实现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全感知、全时空、全参与、全联动”。
(三)实现了市、区、分中心、科所队的四级联动
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的工作模式和系统能力所体现出的内在机制,具备了全区多个委办局协同工作、资源共享,遇有突发事件可以全区上下联动的良好机制和体系。在这一架构下,不仅横向可以实现与各委办局之间的协作,而且可以纵向进行跨级协同工作。该架构已经形成了全区统一、共享、协作的架构模式。满足城市管理业务中市、区、分中心53个部门及科、所、队51个部门的事件的多级处理的需要,让应用深入到社区和街道,实现各部门协同工作,业务数据的共享。
(四)实现了一套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和基于城市重心指数的管理研究
通过来自城市管理、交通、市政、环保、环卫、气象、防汛、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包括城市问题、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气象、环保、环卫、交通、旅游、卫生、食品在内的各专业城市运行指标共享交换,以及通过物联网实时抓取到的人流、降水、生活垃圾等数据,形成了西城区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居民满意度指数、各类案件数量基本指标、城市运行体征指标、应急指标等城市重心管理指数共五大类19小类城市运行数据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两层:一层是基础体征指标,主要包括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部分指标;另一层是特色体征指标,主要提取与重点工作、重要区域、主要城市问题相关的指标。同时通过每类指标数据的专项分析模型,对每类监测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实现跨系统的多种业务数据的数据挖掘和关联智能分析。
针对全区范围内的重点城管问题类型、重点地区发生问题数量设置基线:正常值域、预警值域、报警值域,基于现有业务系统不断报送的监测数据,依托历史数据和各委办局提供的标准数据,建立完成城市运行指标监控标准库,作为监测数据的警告和预警的阀值标准。通过把实时监控到的数据与指标体系基线的比较,实现城市运行状况的自动分析、自动预警,对可能发生的趋势异常进行预警提醒,以便于及时的进行问题分析,找到发生问题的原因,使城市运行管理从“单一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理”,提升到“从根源上群体性解决问题”。
(五)两会一案例制度
“两会”制度,一是指城市管理工作联席制度,由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和市政市容委牵头,每季度通报、分析全区城市管理问题,讨论确定解决掉难点问题的方案;二是指城市管理协调会议制度,对城市管理疑难问题进行协商、沟通,研究解决的方法。“一案例”是指定期编写《典型案例》专刊。其中,“架空缆线损坏、垂落成为影响城市景观重要问题”和“长期闲置(废弃)机动车问题亟待治理”两期案例分析,得到市、区领导重要批示。
二、西城区城市运行系统技术应用创新
(一)3S技术综合应用
3S包括GIS、GPS、RS三部分内容,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核心支撑技术。经过几年精心准备,我单位建设了城市运行GIS决策支持系统,包括187个空间图层,57万个部件信息,并集成了视频探头、案件办理、通信调度等系统进行了有机集成。这些数据资源涵盖了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房屋土地等大类,区属部门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实时调看这些数据,也可以通过系统对接的方式共享使用。通过GIS数据库与管理系统应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监督以及应急反映的效能,促进了城市管理和应急问题的解决力度。GP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我中心监督员使用的“城管通”设备定位上。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通过“城管通”GPS定位功能,城管监督员可以快速找到事发现场,保证事件及时处理。RS(遥感)技术则主要作为基础数据服务于城市热岛效应分析、城市变化检测、城市绿化分析等方面,侧面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街景影像技术应用
街景影像也称实景影像,是由“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沿着街道采集到的街道两侧连续可量测的影像。“移动道路测量系统”是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科技测绘产品,通过在机动车上装配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MS)、CCD数字相机、CCD摄像机等精密的仪器设备,在车辆高速行进之中,以近景摄影测量的方式,快速拍摄道路及道路两旁地物的立体影像。这些影像不仅真实反映了街道两侧细节特征,同时也具有连续,可量测特性。
从2007年以来,西城中心采集了全部区属道路(包括小胡同在内)的所有1300余条道路的街景影像,主要道路的连续全景影像,以及应急重点区域的柱面全景,并保持每年更新一次。通过长期积累,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中保存了大量的西城区历史文化信息。同时,西城区将这些实景影像与城市管理和应急工作相结合,开发了实景影像管理平台,改变传统“电子地图+符号”的GIS地图管理方式,实现了“电子地图+正射遥感影像+沿街实景影像+干道连续全景+多区域柱面全景”的真正直观可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和应急工作的效率。
(三)物联网技术应用
在国家和北京市积极建设物联网,提高城市智慧水平的大背景下,西城城指中心也积极探索其与城市管理和应急工作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利用二维码技术,实现了对全区正规早餐车和报刊亭的有效管理。中心建立早餐车和报刊亭的基础数据库,并完成二维码的制码、张贴工作。监督员可以通过城管通软件结合二维码扫描软件,实现早餐车和报刊亭的专业巡查和违规情况的上报处置;老百姓也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辨别真假早餐车,确保食品安全。
二是利用雨量计组成的雨情监测网络,实现对西城区降雨的精细监测,并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该雨情监测网络由部署在西城区的平房院落、低洼区域的34个监测点组成,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监测点,实现了西城区50平方公里15个街道的全面覆盖,保证了每个街道都有2-3个监测点。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雨量收集和监测系统,具有实时降雨量展示,历史雨量查询、统计,重大雨情短信提醒等功能,为全区日常城市管理与防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撑。近期,随着系统建设的部署与应用,西城区降雨量精细化的监测得以实现。在原有桌面Web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安卓系统的雨量监测手机客户端,实现了手机端按街道、按站点的实时雨量查询与地图展示。
(四)3G无线通讯技术
利用3G无线通讯技术,一方面是实现了手机移动视频监控功能。其原理是,在前端,城管监督员通过手机拍摄并利用3G网络实时回传现场的视频或图像,后台电脑或手机进行接收、查看。通过此方法,可充分发挥监督员在应急管理中“侦察兵”的作用,使每一部监督员手机在重大活动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置时,都可以作为西城区的移动探头使用,真正做到了全区监控无死角,丰富了指挥调度手段;另一方面,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了人流量统计分析应用:实现对重点区域人员流量的统计分析应用,对城市的人口数量分布、流动性等要素进行分析预测,为城市管理、交通规划、外来人口管理等政府管理行为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已完成什刹海、西单、北京北站、金融街、大栅栏、大观园等重点区域的人口流量实时分析和展示。
(五)全时空立体可视化平台
“全时空立体可视化平台”是一种具有颠覆性的多监控点实时视频拼接融合解决方案,基于视频融合及二维/三维定位重建技术,对部署在前端的监控摄像头传感器进行全时空融合,从而超越依赖分镜头监控的传统管理和指挥模式,真正实现全场景时空融合环境下的实时全息立体监控;同时结合全时空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跨镜头跟踪、人群趋势分析、多种异常行为报警等,快速、高效地安全态势感知、安全威胁分析以及应急指挥。另外,为了弥补固定监控探头覆盖不足,确保视频监控无死角,西城城中心开展了应急指挥车的研制,做到了“哪里出现问题就出现在哪里”。应急指挥车是集成了无线通讯、图像采集及传输、录音录像等多功能系统的综合移动指挥中心。
(六)数据挖掘技术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城市管理与应急“BI”系统。该系统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可以实现“人机对话”,辅助决策支持。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只需要简单输入几个事件的基本信息(如类别、伤亡、财产损失等信息),系统将会自动给出该类事故的的严重级别、处置流程、后续响应方案和应急通讯名单,并依托电子电话系统实现了通讯录上的一键拨出,保证了突发事件处置的快速、高效。该功能的实现使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变得简单、有效,每位指挥人员都可以通过系统引导,按照预设流程进行应急处置。
(七)图像分析系统
西城城指中心严格按照“图像汇聚、双向联网、权限管理”和各分县图像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规划要求,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原则,开展了全区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建设,目前形成了以全区图像信息管理二级平台为中心,上传图像至西城区政府、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政府,下传图像至7个街道办事处、28个派出所三级图像信息系统、区属各委办局(包括区教委、区城管大队、区环卫中心等单位)及公安刑侦支队、武警一支队等单位的图像信息管理体系;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点建设以全区公安各派出所三级图像信息系统为汇聚点,同时逐步整合社会重点单位内部图像信息子系统,从而实现了全区图像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权限管理。
三、“四位一体”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彰显成效
依托“四位一体”管理理念的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为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管理方法,实现了城市运行的常态化与非常态化管理的结合、实现了巡查、监测、预警、指挥、分析、评价的全周期管理,突出城市运行管理体征指标的监测预警、监督,并以此为依托向社会化服务管理延伸。
截止到2012年11月,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城市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得到了有效建立,日常城市管理和应急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6年间,共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30余万件,结案率达98%以上,同时积累了64万个部件数据和200余个空间图层,居民满意度在90%以上,与此同时,城市运行管理案件与应急事件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通过系统的应用,使城管基本作业标准实现自动化,缩短了处理事件的时间和周期,有效提升了城市运行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效率,实现了标准化。为了减少业务管理工作量,提高案件流转效率,实现了核查案件自动派发功能。以2011年全年为例,共派发监督员核查任务236008次,自动派核查率达到了99.9%,极大减少了布置核查环节的工作量。
本方案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云服务中心,解决信息资源的分布存储、透明获取和协同管理等问题,为使用者提供统一、无处不在的信息资源服务的框架体系,确保可以实时了解和掌握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况。
本方案可高效发现、定位、获取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智能网络和智能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增强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提高行政运行效率,改进公共服务水平。
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小范围的交叉共享、数据采集交换困难、数据传输不安全的问题。通过“划分网格、落实责任,采集信息、摸清情况,建立平台、规范管理,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四个工作步骤,实现了“管理责任网格化、工作运行网络化”的两网化建设需求,解决了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的底数不明、情况不清,管理范围太大、力量不足,管理手段落后、方式粗放的现实问题。
在区域决策领域,本方案解决了在税收征管当中存在的数据孤岛与业务协同问题,解开了历史上决策支持类项目开发的难点,找出了部门间数据整合、协同分析、资源大共享的窍门,实现了财政收入微观管理的动态税源监控及预测、宏观财政管理的收入分析、基层财政管理的虚拟金库等功能,为经济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系统的建设还有助于形成公平税负的社会环境。
在住建领域,本方案实现了建筑工程建设11项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达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底数清,情况明”的目标。方案确保问题可追溯、责任可绑定,实现房屋管理9项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有效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保障性住房7项业务的全过程阳光管理,推动保障性住房尤其是公共租赁住业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社会服务领域,本方案做到了市政市容部门综合协调指导,制定相关标准,由城管监察部门综合监管,各个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迅速、反馈问题快捷,全面提升社会、城市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