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美术教学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的教育基于多媒体教学而实现,多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进入化学课堂已经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目前,应用多媒体教育手段进行教学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形式上,即课件形式,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电子课件设计,教育信息能够快速、准确、全面地传授给学生。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又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发挥其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丰富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和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从而给教育教学注人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都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主体,积极主动的去探索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创新等能力,仍是目前困扰我们教师的一大难题。本案例是高中化学必修2《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一节内容在新课程环境下具体的教学实践,本人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组织教学,是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一个整合案例。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关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高中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本节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不涉及对反应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或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间反应速率的相互换算。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和教学要求,不能随意提高知识难度。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一年多的化学学习,了解到不同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快有慢,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的外界条件影响下也可能速率不同,以此为契机在教学中变验证为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和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2.通过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初步学会比较、归纳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变量控制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完成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相关实验。2.通过实验形成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小组合作、交流表达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2.激发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其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
3.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难点:
1.实验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设计和操作。
2.如何克服学生自主活动时间与完成学习任务的矛盾。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技术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其主要过程设计为:
创设情景,引导发现,探索问题提出新的概念提出研究题目组织探究学习活动,收集信息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实际应用。
六、探究实验的准备
5的H2O2溶液,MnO2粉末,1mol/L FeCl3溶液,蒸馏水,冰块。
烧杯,试管,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温度计,玻璃棒,药匙。
六、教学过程
模块一 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提出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影像资料展示:不同食品的保质期(不同温度);烟花爆竹的燃放过程;建筑物的腐蚀风化;铁桥生锈;溶洞的形成……聚焦问题情境,展开讨论,在这里会有更多的关于不同化学反应速率的日常现象在学生的讨论中产生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感性认识
[提问]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千差万别,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小组思考、讨论、汇报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归纳总结:气泡的多少,固体量的减少,浑浊程度,温度的变化,颜色的变化……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观察,为后面引入定量实验做铺垫
[引导]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有的化学反应进行得慢,“快”和“慢”是相对而言的。集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思维能力也活跃起来
[提问]如何定量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小组思考、讨论、汇报:单位时间产生气泡的个数,单位时间固体量的减少,单位时间温度的变化……引入正题,由感性认识到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学会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
[引导]要统一标准,用单位时间内某个物理量的变化来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归纳总结:与物理中的速度很接近,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内化、概括、建立概念体系,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强化概念]进一步用更简略的数学语言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并且推导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通过简单的练习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提高知识的可利用性,将陈述性知识组织成程序性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与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 师范院校雕塑课程 “七五一”模式
新课改中的高中课程与其他阶段相比,以分科教学为主,美术课程是其中重要的一科。在新课程改革中美术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工不同,既照顾了学习的多样性和均衡性,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其中雕塑课程隶属于“绘画・雕塑”模块,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立体空间造型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观察和表现生活。课程的设置对整合和优化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课程的现状令人沮丧,由于对雕塑课程的必要性缺乏认识,教学设施不全,也没有引进合格的雕塑课程教学人员,导致该课程无法得以展开,更谈不上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想要走出这个窘境,一方面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做好雕塑教学需要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要在研究高中雕塑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调整师范院校雕塑课程的设置,设计相关的可操作性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雕塑课程的特点
(一)以学生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为首要任务,增强其空间美感的感悟力,养成其立体思维的习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实体空间”塑造的掌握;二是对“虚体空间”的认知,表现为“空”与“间”的延续,具有时间延续性。从多个角度去了解事物的全貌,从而提高他们探索世界的能力。
(二)以雕塑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为基础,安排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多种材料的实践、各种雕塑手法的练习。雕塑立意、小稿、放大、翻制、安装等程序的实践。还应该包括对园林景观、公共艺术的了解,建立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学习“活”的知识。
(三)营造利于雕塑教学展开的情境实施教学,在“做”中学。雕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艺术,只有在具体的形体塑造和材料加工中才能感受到雕塑的内在精神。大型雕塑工序复杂,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学生通过考察可以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雕塑课堂应该延伸到美术馆、博物馆、雕塑工作基地等具体的场所情景中,让学生得到生动的第一手资料。
(四)以当地雕塑教学资源的利用为契机,设立校本课程。雕塑教学资源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地方资源是最积极的元素。以四川地区为例,应该将安岳石刻、乐山大佛、重庆大足石刻等作为当地高中美术教学资源加以选择、整合和拓展,形成各学校独特的教学课程。
二、师范院校雕塑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病
我国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雕塑课程,这与高中美术教学是相呼应的,为高中美术培养了很多雕塑教师。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师范类雕塑课程复制了专业美术院校雕塑课程模式,以培养雕塑家或专业雕塑工作者为教学目标,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成熟的雕塑技巧,也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悟力和创造力。课程内容以人体泥塑写生课程作为基础,将有限的课时用于具象长期写生作业;而后进入工作室,进行雕塑某一专业方向的学习,要求在某一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如果师范院校不强调其师范性,就会失去立足之本和存在的价值。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中小学培养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其中高中美术教师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既要求有综合的知识与能力,又要有某方面的专业深度。虽然新课改在全国实行的情况不一样,但新课改的浪潮必将波及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对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也包括雕塑课程必将提出新的要求。所以说,师范院校雕塑课程必须要适应高中雕塑课程的特点,在强调专业性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注重课程内容的均衡性与选择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实践能力,以适应新课程变革的要求。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深入地研究高中新课改的新情况,将新课改的实践案例归纳总结,反馈到师范院校的雕塑教学上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师范类雕塑课程模式。
三、师范院校雕塑课程教学“七五一”模式
(一)“七五一”模式的目标
师范类雕塑教学有着多重任务,不但要为社会输送雕塑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教职人员,包括高中雕塑课程教师。课程结构应增强其师范性,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与非师范雕塑专业的教学模式有所区别,这里说的师范性指的是教学模式要满足高中雕塑课程教学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但要强调技能训练,而且要提高思考能力,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重视创造性,扩大视野,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课程丰富但又要避免大杂烩,强调课程的完整性和逻辑性,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发展整合思维。
(二)“七五一”模式的结构要素
1.七个环节。针对高中新课改对知识广度和深度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教学结构。分为:(1)雕塑技巧环节。让学生掌握塑、雕、刻等基本技巧和方法,以及圆雕、浮雕、透雕等的制作程序。(2)立体空间思维培养环节。着重提高学生自然空间和压缩空间的处理能力,以及对实体空间和虚体空间意识的培养。(3)材料运用环节。拓展学生材料加工的广度,以材料构成为基本内容,向审美和观念转化。(4)雕塑理论的储备环节。除了学习中西方美术史、艺术概论等理论以外,还要学习中国古代雕塑史、中国近现代雕塑史、西方雕塑史,以及其他门类艺术的理论知识。(5)地理人文感悟环节。让学生了解雕塑风格在地理上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各地的风俗习惯之间的联系,让地域文化成为雕塑的资源。(6)艺术实践环节。不光指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更加强调课堂之外的雕塑实践,比如多参加各种雕塑展览和雕塑工程的设计与制作。(7)社会活动参与环节。是指学生将雕塑的实践延伸到社会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社会变革中人的生存意义。
2.五个层次。是指基础性、实践性、拓展性、研究性和创造性五个层次。基础性是指师范院校雕塑课程的知识与其他课程知识共同构筑的课程平台,这个平台越大,知识体系的海拔就越高、越坚固,是学生雕塑知识和技能向深度发展的必要条件;雕塑课程的实践性是毋庸置疑的,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知识和艺术感觉才能统合起来。对雕塑的探索所得到的新知识,与之前的知识背景相对照,才能得到检验和修正。实践性当然也包括对高中课堂教学实践做出的有益尝试,是师范性的体现;拓展性是雕塑课程的重要方面,包括知识的拓展、技能的拓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拓展等方面;研究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区别。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问题,都需要学会在掌握和研究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解决问题。只有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对即将走向高中讲台的学生同样如此;雕塑课程需要创造性思维作为指导,创造性成果作为保证,包括雕塑创作作品、雕塑课程设计和雕塑教学案例等。
3.一条主线。是指将高中新课改的要求贯穿到师范院校雕塑课程的全过程中。有利于建立与各地高中雕塑教学的交流与联系,建立师范院校与高中课程教学研究的合作机制,收集和整理各地高中雕塑课程教学案例,进一步优化师范类美术院校雕塑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师范院校雕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三)“七五一”模式的意义
“七五一”模式以新课改为其价值导向对师范类雕塑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由七个环节、五个层次和一条主线构成,综合安排雕塑的实践技能和立体思维训练内容,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模式的设计中将雕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于一体,扩展学生的空间审美能力。在实践中加强情感交流,提升其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其意义在于不仅能培养素质全面的、对雕塑有深入理解的教育人才,而且能对整个师范类美术专业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尝试。建立与高中美术教学的互动平台,使师范类雕塑教学模式的设计更符合现实意义。所以说这个模式是一个既有稳定性,又具有灵活性的运行机制,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对促进师范院校雕塑教育的发展和高中美术课程的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明.高中新课改美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索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6).
[2]顾浩.高校非雕塑美术专业的雕塑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历史;美术;跨学科;美育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71号)第八条提出,要“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提倡美育与各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尤其提出要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强调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将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有机整合。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历史教科书较之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无论是人教版教材、岳麓版教材还是人民版教材,都增加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信息,有待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挖掘和采集。作为美术教师,笔者在此谈谈历史与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问题,希望有助于历史教师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
一、历史教学中美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像资料。据统计,大象版历史教材中图像资料最多,约880种;其次是岳麓版,达520余种;图片最少的人民版教材中也近450种。显然,历史教材中的图像资料是相当丰富的。这些图像资料包括文物、古迹的图片以及大量的美术图片。无论是文物、古迹图片,还是反映美术史的图片,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都记载了历史,直观地再现了历史,反映了时代精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历史教育和美术教育的角度看,这些图像资料对文字内容起到补充、阐释的作用,印证了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因此,历史教师正确地阐释和解读美术图片类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而有效开发和利用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挂图、插图等教学资源,地也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在讲授苏联卫国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创作的大量战时美术作品。苏联美术家在卫国战争中,为配合苏联抗战的需要,创作了大量的战时美术作品,这些美术作品真实、直观地再现了苏联人民抗击侵略者的光辉形象和英勇不屈的战斗精神。总之,图片类教学资源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染力。美术图片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使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精神素质,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实现。
二、历史学科内容与美术学科内容的衔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同学科的特点与课程标准决定了学科教学中侧重点的不同。历史学科中涉及美术的内容注重历史环境、时代背景对美术的影响。历史与美术的跨学科教学,重在把两门学科间有逻辑和自然联系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调整或融合,使它们能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形成合理的系统结构,发挥综合教学的整体功能,通过两门学科间内容的延伸、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下的教学案例正是在历史教学中围绕历史与美术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而进行的教学尝试。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一:江苏省大港中学的束鹏芳老师,在给高二学生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课时,依据高中历史课标要求——“了解”浪漫主义文艺的代表性成就、“认识”或“理解”其时代性,把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文艺史分成文学、音乐和绘画三个板块,聚焦“浪漫情怀”的主题,使学生从不同的层面感受和理解浪漫主义。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3:欣赏名作,指出作品名称、作者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教师出示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和《梅杜萨之筏》,请学生观察后描述对画面的感受。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得出: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发出浪漫主义绘画的宣言,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画推向高峰。教学环节的学习行为5:提问“19世纪上半期的这些文艺作品显露出什么特点”。幻灯片对比展示:19世纪中期法国画家米勒的《拾穗者》,画面淳朴亲切、色彩沉静,像照片般写实与真切,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而《自由引导人民》通过浪漫主义手法的表现,展现出激越的情绪、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理想的渴望。从以上片段可以看出,束鹏芳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美术作品的同时,渗透着理解和揭示美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通过比较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两幅代表作,提出对浪漫主义文艺的理解需要从作品的主题内容、人性诉求、表现手法等方面展开。这堂课在历史教学的文化情境中既欣赏了美术作品,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历史与美术学科内容衔接的跨学科教学案例二:在北京版历史教科书《文艺复兴》一课中,师生可以根据文艺复兴的时代特性研究“文艺复兴三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中的郝志红老师在给初二学生讲授《文艺复兴》时,先按照时间顺序欣赏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美术作品,中世纪宗教题材绘画作品中的圣母像,14至16世纪美术作品中的圣母形象,让学生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圣母像,发现美术表现的变化,接着提问三个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中哪个时期的作品最能体现人的生命活力。在互动式教学之后,教师提出在14至16世纪,经过漫长的中世纪之后,光辉灿烂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得以再生,引出“文艺复兴”的概念,并提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在题材、内容和技巧方面的创新,提出创造性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无论是西方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印象派的创作方法,还是我国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发展,都印证了特定社会历史环境对美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以上两位教师的历史教学,用历史学科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美术作品诞生的来龙去脉和美术作品与历史背景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用美术与历史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三、历史教师美术素养与综合教学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从课标中可以解读到的是历史教学需要创设艺术的氛围与情境,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然而,现实的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偏重文字部分的讲授,忽视了对美术作品的介绍与解读,加之教材中涉及美术作品的教学图片较少,使学生难以把握美术作品的风格,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进而受到影响。部分教师由于缺乏美术素养,教学方法单一,仅限于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简单讲解,难以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中《美术的辉煌》一课,内容涉及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主要的艺术流派。教科书较为简略地介绍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的诞生及其特点,列举了大卫的《马拉之死》、安格尔的《泉》等几幅美术作品,而对于作品艺术手法的阐释过于简略。因此,笔者建议历史教师在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内容之前,先了解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进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紧扣历史课标和教科书,搜集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插图,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配合必要的文字说明进行教学。同时,对于美术史中的各个历史时期某一流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其作品,教师需要从画家的生平、创作风格、艺术语言的运用、时代审美观念等方面适度讲解,使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认识历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上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努力培养自身的美术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历史教学生动有趣。
【关键词】美术 学习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B-0165-02
纵观学习活动的发展过程,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动力之源,也是美术教学的起点所在。只有具备较高的学习起点和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方能够享受美术学习的乐趣、内涵和快乐,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构建和发展打下基础。在高中教学体系中,美术教学是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美术绘画技能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引领部分学生晋级专业美术课堂的重要契机,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一名工作在高中美术教学一线的教师,深深了解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尚未充分激发的现状,其拥有的“副科”教学地位依然影响着美术教与学、学生学习状态和课堂构建。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尚未充分调动起来,致使教师投入再多的教学资源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就出现了常见的“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现状。也有些时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或者不重视学习美术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或者是对于学习兴趣的激发不得要点,进而影响到了美术教学的效能。可见,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环境下,如何高效、快速、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将高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学习兴趣基本内涵、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培养现状展开研究与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与发展措施,以期待能够推动高中美术教学的发展。
一、关于兴趣与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意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表现在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也是想着某种美好事物表现出较强的向心力,更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多样化的兴趣构成,既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也有有趣、乐趣和志趣的划分形态。
就兴趣的本质而言,这一形态更是表现在个体与客观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之上,个体一旦表现出对于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时,势必会激发出全身的力量,将一切的困难和障碍抛之脑后,沉浸于这一事物之中。兴趣则会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引导力,牵引着事物不断前行,实现目标的最大化。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对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产生兴趣,经过适当引导和科学教育,也就会实现学习效能的全面提升。从学习兴趣的角度分析来看,这一心理状态更多强调的是外部要素的影响,进而激发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在相互接触与影像中实现提升与发展。
二、影响高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在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兴趣培养和提升的因素有多方面,既有学生自身的成长特性,也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于学校和教育体制方面的内容,这些共同反映和影响到了兴趣的提升方面。
(一)学生自身因素。一直以来,高中教学形成了以高考作为教学导向的体系设置,日常的学习内容设置和学习方式选择都需要围绕高考展开,这种方式也影响到了学生的精力分配,无暇顾及美术这一副科。很多时候,高中美术课程只是作为素质提升课程,或者直接被学生当作自习课来完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这对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影响。可见,高中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认知不够成为影响其学习兴趣提升的重要因素,并且影响到了自身精力投入和课程安排。
(二)教师因素。高中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其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形态,将美术理论、美术实践、美术鉴赏与评论等多方面的内容结合起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较强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水平。然而,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师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科班学生,他们对于美术绘画技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知,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方面却存在着较多不足,不能很好地展开高中美术教学。同时,高中美术教学技巧和教学素养的限制也使得美术课程无法深入地吸引学生的关注,间接地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校因素。近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作为主要内容教学体系逐步建构起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关注,美术教学内容、课时、师资和其他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然而,一些学校对于美术教学的认知与理解限于浅层次之上,没有实现课程教学的深层次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提升。
三、高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紧密联系生活,激发美术学习兴趣。教学的生活化,在高中美术新课程教学标准中有着较为明确的体现,而美术教学与生活内容、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有效融合则成为重要的方向,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效地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学习情趣激发与培养中,教师的教学设置需要以新课标作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视角和兴趣点作为主要出发点,教学内容、教学案例、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与学生生活仅仅贴在一起,引发学生共鸣和情感体验过程。以高中美术“中西美术的人物造型特点”章节为例,其教学设置如下:
首先,教学之初教师不要急于讲解人物造型知识,而是以西方宗教雕塑、西方绘画、中国雕塑、中国绘画中与人物造型有关的经典作品呈现出来,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并且设置相应的思考问题,留下悬疑。
而后,教师根据此前作品展示,将相应的服饰、造型要素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人物全方位模仿,并引导学生对作品体态语言和人物动作展开分析和理解。这一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方向已经被眼前的中西方“cosplay”吸引住了,学习兴趣也在逐渐被激发出来。
最后,教师再将这系列的“cosplay”模型进行人物造型秀,并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展开评论,从款式到色彩、从造型到体态、从形象到气质,思维一下被发散开来。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趣味宽松的氛围、轻松活泼的环境无疑会为教学活动注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更为重要的一点,良好教学氛围的影响力会渗透到师生关系、教学情绪和情境体验之中,紧紧把握和凝聚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对多个教学要素进行创新设置,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引入更多鲜活、生活化、有趣的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便可有效地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以高中美术“古代人物画”章节之《〈韩熙载夜宴图〉鉴赏》为例,其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教师将南唐时期的相关美术作品用视频的形式进行阐述,并引入相关视听语言综合资料对顾闳中、韩熙载、夜宴背景等进行介绍,使得学生在视听语言载体中获得了相应的体验,并在情景中初步形成关注。
而后,教师将《韩熙载夜宴图》作品呈现出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试图走入作品的创作时空,配以适当的中国古典音乐曲子,伴着缓慢的作品讲解。渐渐地,学生伴着优雅的曲子、脑海的想象,走入南唐的优美画卷中。
最后,借助于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将《〈韩熙载夜宴图〉鉴赏》的内容呈现来,进一步加深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 信息技术;职中数学教学;普高教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287-02
0 引言
教育技术经历了传统技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和实物,媒体技术:摄影、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及语言实验室等。现代进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教育技术所推动的数学教学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笔者从97年以来一直在探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的更好方法。
1 反思过去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做法。
1.1 教学案例 ①天津市信息工程学校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现场会上,笔者利用洪图软件制作课件《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幼教版。用动画刻划了抛物线轨迹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定义。在同一屏幕采用列表、图象、焦点、准线、标准方程、呈现抛物线四种形式,鼠标点击任一单元格可放大该表格内容,动感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渲染了课堂气氛,使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也巩固了学生的记忆。②《向量的加法》(职中教材)用POWERPOINT制作以一幅中国地图为背景,通过箭头在各城市之间指向连接来讲解位移,以此引入“和向量”的定义,学生很容易明白。再以《几何画板》制作了向量加法的作图课件。在作图过程中,由于该软件的平移速度调整的限制,学生对平移过程的观察产生误解,使得学生动手作图时产生偏差。这是教师的疏忽,也是计算机不尽人意的地方。③用《几何画板》制作的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正弦函数等课件,通过设置函数形式的参数变化来连续展现函数图像的变化过程,突破课堂教学难点。
1.2 反思案例 前期的教学中,教师多是通过技术的应用来创设教学情景,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只考虑怎样教而很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思考。
2 在职中美术专业实施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
2.1 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的影响 ①智力的解放与开发。数学包括了发现、模型确认、应用、概念、关系建立、数据推理、问题解答和抽象思维。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过去花费在乏味的算术和代数操作上的时间,使教师和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数学理解力、推理能力、数字观念和应用的开发上。②以数字、图形、符号的方式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信息技术使数学概念可以用数字的、图形的、符号的方式加以表达,数学问题也可以用这三种方式加以解决。学生可以在这些表示法之间进行自由转换,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内容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融入,逻辑框图、符号表示、计算机语言、程序等新的知识点已出现在数学教材中。④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⑤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⑥构建更高层次的知识与能力。
2.2 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强有力的工具 国家《数学课
程标准》中提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
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这不仅是数学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2.3 实施的教学案例 对几个初等函数的教学,在原有的课件的基础上,以学生较熟悉的《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为入门课,教会学生学习函数的基本套路,怎样看图识性质。只有迈好了第一步,才能为后面的函数教学找到真正出路。在讲《对数的换底公式》时,学生明白计算器通常只能对常对数或自然对数进行计算。通过让学生运用计算器尝试验证课本例题,来掌握其它对数值的求法,从而掌握换底公式。在没有说明书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计算器上的统计函数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对笔者而言是陌生的,试问过其他老师一时也找不到解决途径,上网和去校图书馆也找不到资料,于是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分析标准差的公式,给学生一组已知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函数,帮助学生为问题的探索准备条件,并要求写出操作的步骤供其他同学参照,这样既解决了该问题,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探索。
在《统计》一章教学中,提供学生班级各科期末成绩表,让学生分小组去输入数据。利用EXCEL的功能去处理数据,并能采用恰当的方式绘出统计图。利用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模拟掷硬币的试验。通过示例方法,假定奇数代表“正面朝上”,偶数代表“反面朝上”,如果计算器产生的随机数是0.503,取三位有效数字,那么可以认为三次抛掷顺次的结果为“正面朝上”“反面朝上”“正面朝上”,这样可以更科学地获得大量数据,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概率定义。图形欣赏是《立体几何》的入门课。在立体几何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图形呈现与制作功能提供大量的、丰富的几何图形,先让学生获得视觉上的愉悦,再鼓励学生拿起画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素描。通过多次的观察、思考,帮助学生去认识和理解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2.4 反思教学案例 与前期相比,近期运用信息技术
进行数学教学,更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
3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3.1 注重整合的基本原则 ①体现数学学习的发现、探索教学过程的原则。②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③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数学学习的认知工具的原则。④体现现实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的原则。
3.2 采纳并探索新的教学策略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因此,教学中只有注意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又合理吸收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的东西,才能做到优势互补、协同发挥其教学功能。②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同时也是认知的对象。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学会使用计算机和计算器,学会相关软件如POWERPOINT、EXCEL、WORD,这些应成为每位职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几何画板》可作为选修课的内容开设。这些将为现代数学教学提供有效工具,也成为学生学数学与做数学的有力助手。③信息技术强调师生互动,更要培养生生互动。学生教学生,让学生相互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互动式的表达。会教导别人的学习者,真正能够从教导过程中学到知识。当学生可以向他人解释所学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内容,并且不会很快遗忘。
3.3 吸取国外数学课程对信息技术的要求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育。美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所提到的六条原理包括技术原理,认为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素。技术、计算器与计算机是教数学、学数学与做数学的必要工具。日本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到在处理内容时,要注意对于各门课程,灵活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教学仪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进行数的计算时,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使用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仪器,以提高学习效果。法国认为在高中各班的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其目的不仅仅是进行运算,还用以检验计算结果,有助于研究工作,为以后的计算机使用打下基础。英国数学课程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
3.4 整合需要研究,更需要注重开发 教育部门应使用影像技术采集各校的优秀课进行研究和系统整理,提供给广大教师,使得教师懂得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去开发和运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1.
蒋晓妹 山东省济宁市育英中学
各种图像、影像充斥于当下社会,人们更多地从图像、影像中获得信息,人类已进入“视觉文化”时代。当代视觉文化语境下,时刻都有各种吸引眼球的视觉信息冲击着学生的神经,他们对图像、影像表现出超乎前人的强烈兴趣。按理说,在这种“强烈兴趣”的驱动下,美术鉴赏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充满陕乐的。然而,实际情况如何呢?学生普遍表现出对课本上罗列的艺术经典的漠不关心,对于教师抛出的各式问题反应冷淡。究其原因,视觉文化的冲击作用不容忽视。视觉文化时代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于今天的美术鉴赏教学来说,是挑战也是契机,如何应对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当今视觉文化的影响下,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因素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对教学技巧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课堂状况。就问题设定而言,美术鉴赏课中涉及的内容有其自身特点,它与其他学科在设问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不同。另外,在“视觉文化”语境下,关于美术鉴赏问题的设定也必然随大环境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特征。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分析”与“理解”作品的能力,进而学会批判地阅读作品,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是解决美术鉴赏课当前窘境的有效途径。
一、有效设问
课堂设问的意义和作用不言而喻。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课堂设问与回答是师生互动的常用方式,其引发的师生对话是美术鉴赏课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重要方式。教师正是利用问题作为脚手架来帮助学生达到思维和学习水平的提升的。事实上,当教师提出较好的问题时,也正在向学生模拟思维的过程。课堂上的提问不在于考查学生掌握了多少美术常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观察和表达,尤其在当今的视觉文化时代。所谓思维起于问题而止于结论,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的提出,便意味着一段思维之旅的展开。“为了让你的学生参与教与学之间的对话,你必须在课堂讲授中添加两个至关重要的成分:问题和重要性(隐含的意义)。这样你可以把信息传递变为对意义的追寻。”美国课堂提问研究专家丹东尼奥( Marylou Dantonio)和贝森赫兹(Paulc.Beisenherz)共同开发了“Qu:Est教学策I咯”(Questioning for Understanding: Empowering Stu-dent Thinking)。该教学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将师生对话过程作为研究的重点。该策略强调的就是利用学生的回答,完善其思维,侧重以有效提问促进教学对话,使学生在参与对话的过程中发展认知能力。
钱初熹在《美术鉴赏及其教学》一书中,将“问答型”作为美术鉴赏教学的类型之一,并且明确指出了这种教学的优缺点:优点在于根据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缺点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大多都有预设答案,实际上学生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她认为,在“问答型”的教学策略下,学生易于获得美术知识和鉴赏方法,但不利于发展他们基于视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这种策略没有实现所谓的有效设问。王大根在《美术教学论》一书中提到,设问的目的在于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并且激发学生的思维。该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也给出了应对方法。对于设问后学生的反应以及教师的评价策略,他在书中做了详细阐述,这为改变“重设问而轻反馈”的课堂提问行为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有效设问强调的是设问的有效性。在《课堂提问的艺术》—书中,作者总结了有效提问的相关论述:“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美国教师Wilen经过20多年的研究,就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有效提问给出了九条建议:(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9)鼓励学生提问。
需要指出的是,以教学目标指导提问,是有效设问成为可能的前提。教学过程包含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但很多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计划教什么、怎么教,而对学生将会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却缺乏兴趣、少有关注。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把构成教与学之间对话的两个部分——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加以确定。因此,在设计课堂问题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结果.即先对自己提出问题。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将其称为“对教学之旅作出承诺”,具体内容包括:
1.你对学生的课程承诺——你的课程将覆盖哪些内容,你的学生将学会更好地做哪些事情(更清楚地理解哪些议题,解决哪些问题,等等)。
2.你如何实现你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些承诺,你和你的学生要怎样去做(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课程要求”)。
3.学习进展的测定——对于课程承诺的实现程度,你和你的学生将如何了解(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说的“评分”)。
提出这些问题,正是为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将会为之后包括问题在内的具体的教学过程提供—个思维地图,这个地图会提示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
有效设问,不仅包含对于教师问题设计的要求,还涉及问题提出后的相关行为,如等待、反馈、新问题的生成等。由于涉及到诸多环节,需要综合考虑许多方面和细节。可以说,有效设问是一个过程、—个系统,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教学实践。
作为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有效的设问会让教学变成一种理想的类似掷飞碟的游戏,而不是像一场棒球比赛。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加入问题的讨论,抓住某个观点,然后再把它掷给别人。于是,课堂不再死气沉沉,而变得生机勃勃。
二、课堂设问的程序
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和贝思·丹克特·萨特斯共同研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QUILT”框架。他们在《优质提问教学法》一书中阐述了该框架的五个阶段,即准备问题、陈述问题、激发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加工和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并且,将整个课堂设问看成是一个系统,从“准备问题”到“对提问行为的反思”基本涵盖了设问与评价的全过程。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可以把课堂设问的程序分为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倾听回答、反馈/评价、反思等五个步骤。这五个部分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应作为一个完整系统加以运用。(图1)
第一步,设计问题。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遵循注意关联性与合理性、强调普适性与针对性、突出创新性与可行性等原则,提出对学生有诱导性、有明确目的的问题,且措辞准确,以确保问题没有歧义和所提问的内容易于理解。
第二步,提出问题。采用恰当的组织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思考。必要时重复问题,或者改变问题的表达方式,以保证所有人都能理解问题是什么。
第三步,倾听回答。教师应表现出对每一个答案的兴趣,并且引导全班学生尊重别人的思维方式。
第四步,反馈/评价。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必须跟进,给予适当的反馈。根据学生的回答决定是否继续提出加工性问题、提供回答线索或是进行评价。如需继续提问,则返回到第二步。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整堂课结束后,进入第五步,自我反思。除反思课堂教学过程之外,还需要专门对整个课堂设问的全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因为在课堂设问中,学生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固定的,所以课堂设问过程中蕴藏了诸多可能性和不可预知的状况,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并反思自己的设问行为,以促进有效设问技能的提高。
三、课堂设问的策略
教学对话中,教师需要牢记课堂教学目标,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和机敏的引导者。此外,这一过程中还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并成为积极的思考者。
围绕相关主题进行的课堂对话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从问题的设计一直到课后反思,这一流程要求教师必须做出系统的规划,并且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提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
(一)问题设计的策略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列举了优质问题的四个特征:(1)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教学目标;(2)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3)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4)清晰地阐明所要问的内容。
参照以上优质问题的特征,再结合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际,笔者总结出以下问题设计的策略。
1.问题设计的技巧
面对课堂中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教师如何设计和选择问题?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和感知的基本问题外,在问题中怎样将学生的个体知识和经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相关联?怎样扩大问题的所指范围,适当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提到了一个选择问题的方法——问题环。课堂上的问题按照所涉内容的来源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学科内容问题、个体知识问题、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根据实际需要,笔者将其作了适当改动。如图2所示,三者有单独的部分、两者结合的部分,以及三者相结合的部分。这意味着问题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单独的问题,如美术学科、个人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第二是两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结合的问题;第三是三者结合的问题,如将美术学科与个人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的问题。在视觉文化影响下的美术鉴赏课堂中,问题的设计强调与学生个人经验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问题环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引发学生兴趣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以《中西古典园林》一课为例,针对中西古典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的差异这一部分内容,问题设计样本如下:
单独领域的问题
①学科知识: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有哪些差异?
②个体知识:你在生活中遇到或者听说过哪些由文化观差异所导致的问题?
③其他学科知识:中西方在自然观方面有什么差异?
两者重叠的问题
学科知识与个体知识(①+②):当你走进中西不同风格的古典园林中时,产生的感受会有什么不同?
学科知识和个体知识的问题都涉及“差异性”。学科知识的问题“中西古典园林在特点和造园手法上的差异”,旨在探讨由中西不同的观念导致的表现在园林方面的外显现象;个体知识的问题突出了个人对于中西文化差异会产生什么样的直观感受。两者内涵相结合而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中西古典园林的差异性,又突出个人对于这种差异的感受。
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①+③):中西文化中自然观的差异是怎样影响中西古典园林特点和造园手法的?
其他学科知识和学科知识的问题同样强调“差异性”,区别在于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突出了内在的自然观方面的差异,而学科知识突出了差异的外在表现。两者相结合所形成的新问题,将“差异”的外显现象和内隐原因相联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前面学到的知识搭建起连接两者的桥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
个体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②+③):中西自然观的差异有哪些外在表现?
个体知识的问题强调由差异带来怎样的外在体验,其他学科知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强调中西文化的内在不同,两者结合形成的这个新问题,既强调了外在体验,又关注到了内在差异。
三者结合的问题
举例说明,你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什么情况下应该坚守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
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看,是关于中西文化观的外在表现、内在差异,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所以将三方涉及的提问点结合在—起,形成了以上问题。
2.巧妙安排问题顺序,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培养感知能力
美术鉴赏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审美活动。感性认识是基础,从作品中获得丰富和细腻的感性认识也是获得审美快乐的重要途径。问题设计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由表及里的层次递进,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欣赏和评价作品。“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作品使你有怎样的联想?”此类问题,意在唤起观看者的审美感受。笔者本以为“感受”人人都有,见到任何—件作品和一种现象第一时间都会产生某些感受,这种问题自然不难回答。可事实并非如此。每次播放作品图片后问到此类问题,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意料,有的一脸茫然,更有甚者直接回答“我没感觉”,只有少部分情感细腻的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看到作品时产生的感受。这种状况不禁令笔者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及问题的顺序。根据美术作品鉴赏的需要,引导学生描述“感受”这一导向没有错,那么尝试调整一下问题的顺序,情况又会怎样呢?由于视觉信息的过剩及复制技术的巨大进步,原本独一无二的作品被大量复制品所替代,人们的视觉对于这种静止的、无“震撼”视觉效果的作品习以为常,进而削弱了感官知觉的能力。针对当今视觉文化这一背景,笔者把“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景象”或者“你看到了什么?”这种直观地观察描述性问题放在最前,旨在引导学生看作品,看得进去作品,然后再提问关于作品感受的问题。在几次课堂试验之后,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以鉴赏《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为例,笔者设计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观察作品中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女神?第二,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以下是部分教学实录:
师:作品中表现了—个怎样的女神?请你尽可能详细地去描述看到的形象。
生1:……(停顿了片刻,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
师:那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这个女神呢?(从具体问题转到一般性常识,目的在于找到学生能够接近作品的切入点)
生1: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
师:这位同学给出了一些描述女神的角度,还有其他同学需要补充吗?(扩大提问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
生2:还有雕像的高度。
师:这一点也很关键,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看雕塑的视觉感受。(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视角)现在还有同学需要补充吗?(停顿片刻)那我们姑且默认这些描述角度。(板书:面容特征、神态、身形、动作、高度)哪位同学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女神?(通过板书理顺学生的思维。同时,回到初始问题)
生3:鹅蛋形的脸型、高鼻梁、深深的眼窝,挽着发髻。
师:这是女神的面容特点,描述得很具体。那么,她的神态如何呢?(边听边在板书上勾出学生所描述的内容)
生4:没有特别明显的表情,看起来很平静,她看着远方。
师:哪位同学可以继续描述她的身形和动作?(将描述引向更加全面的观察角度)
生5:上半身是状态,看起来比较结实,下半身好像穿着长裙,看起来有种自然下垂的感觉。一条腿弯曲,感觉很放松。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她的高度。作品2米多的高度,会给人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
生6:高2米多,人们看她肯定是仰视。
师:仰视会带来什么感觉?
生6:显得很高大,会有种崇高感。
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停顿片刻,没有学生回应)好,刚刚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观察和描述了这座雕像所展示的形象。根据你自己的观察,细细品味一下,这尊雕塑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过渡到关于“感受”的问题)
生7:我觉得她看起来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师:“不食人间烟火”在这里具体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阐释)
生7:感觉没有缺点,很完美。
生8:她看起来显得平静、优雅而且很崇高。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是一尊经典的古希腊雕塑,学生们对此非常熟悉。也正是因为这种“熟悉”,使得我们平时看到关于她的图像时常常是匆匆一瞥,很难真正看得进去,这也代表了大多数曝光率较高的经典作品在美术鉴赏课上的尴尬地位。笔者安排问题顺序时,首先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了视觉信息的读取上,引导学生进行“发声思考”,让学生用语言详细描述这尊雕塑的造型特征。正是因为需要用语言进行描述,那么就迫使匆匆一瞥式的观赏状态变成了仔细的观察和用心的品味。然后,从细节描述再回到对作品的整体感受。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是对作品难以产生感受,而是很难看得进去,一旦认真去看作品,感受自然会产生,而且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以上两个问题遵循由观察到感受的顺序,完成“感知”这一步骤。对于作品感性层面的把握,为进一步理性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笔者由问题引发的一系列师生对话也为学习美术作品鉴赏的方法搭建了脚手架,引导学生由已知的信息和知识逐渐过渡到未知领域,并初步体验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
3.问题表达清晰具体、措辞准确
问题的表达要遵循准确性原则,以保证问题容易理解、没有歧义。
在讲授《自由引导人民》时,笔者打算以一个核心问题打开学生的思维。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出作品中的虚构形象——女神,进而了解浪漫主义作品强调想象这一关键点。
问题是这样表述的:作品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吗?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回答。
生1:我认为不是真实的。因为画家不可能亲临战争现场,这个景象肯定是画家虚构出来的。
生2:我也认为不是。艺术是高于生活的,我认为这幅画的用意在于对战争参与者的褒奖,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者文字记载创作出来的。
生3:我认为不是真实的。画面中有女权主义的倾向,因为作者把一个女人放在了画面的中间。我认为这是—幅以宣扬女权主义为目的的作品。
通过课堂提问,笔者发现,即使是那些理解和表达能力很强的学生,也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很多学生是从内容和意义出发考虑问题的,并没有立足于画面来思考。于是,笔者开始反思问题的表述是否清晰明确。问题本身是希望引导学生从画面出发,通过观察找到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人物,进而推测她的身份。问题中提到“你认为”,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的词语,而非设计问题的初衷——进行观察。而且问题表述中并没有强调“立足画面”这一点,限定不够准确,致使学生的答案过于宽泛。所以,在这个问题的表述中,动词运用不当,且没有限定思考方向,最终导致回答效果不太理想。
如何做到问题表述清晰、具体、准确?首先,根据教学需要,为问题设定范围,使问题有明确的指向。也就是说,问题一定要具体。比如,上面的教学实例中,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视觉信息,发现并理解浪漫主义的主要特点,这就需要从画面人手,而不是其故事内容,那么,在问题中就需要点明“画面中……”。倘若教师希望学生就这幅画的整体表现展开讨论,那么,就不需要给予具体限定条件了。
其次,注意措辞。问题中涉及到的词语、句子结构应该清晰、容易理解、没有歧义。问题表述中出现的词汇应该是学生能够理解的,与其年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我们的问题:学生们理解了问题的意思吗?他们能够将问题转换成自己的语言吗?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希望的答案有一个普遍的认识吗?”当教师完成问题设计工作以后,将问题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并且仔细阅读几次,阅读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的含义和表述是否清晰,是否有歧义。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经过思考,笔者对问题的表述做了如下更改:观察画面,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吗?这样的表述既规定了认知操作的动词“观察”,又限定了思考范围:是在对画面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基于画面中表现的人物和场景进行分析和判断。
再次,在问题表述中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问题的结构。如:你能……吗?你会……吗?你知道……吗?这类问题最直接引出的答案是“能/不能、会/不会、知道/不知道”。教师需要紧接着问下—个问题以使课堂对话得以继续进行。而由“什么”“怎样”“为什么”等词语开始的开放式问题,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