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传播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 本质分析下的网络谣言治理 网络谣言的兴盛与治理 网络谣言的生成与治理 浅谈网络谣言的危害与治理 社会管理视域下的网络谣言治理 网络谣言的治理分析 多管齐下治理网络谣言 网络传播中的秩序、谣言与治理 试论网络谣言的传播与综合治理 微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研究 治理网络谣言的国际经验 浅析网络谣言的危害以及治理 治理网络谣言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谣言的传播及治理 治理网络谣言 新时期企业治理与契约论视角下的宏观会计政策变迁考察 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谣言概念及分类研究 网络发展的新时期下大学英语教师的困境与出路 社会资本与网络谣言的有效治理 网络中谣言的成因与治理引导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汪大海,张玉磊.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的运行框架与政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35-39.
[4]高红玲.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73.
[5]弗朗索瓦丝·勒莫.黑寡妇——谣言的示意及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5.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8.
[7]袁小佚.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机理与控制[J].中国商界,2009,(1):299-300.
[8]徐锦江.流言导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32.
[9]陈姣娥,王国华.网络时代政策“误读”现象与反思[J].求实,2012,(2):63-66.
[10]新浪新闻[EB/OL].http://.cn/c/2008-10-22/
030814609065s.shtml.(2012-11-25).[2012-11-25].
[11]陈付龙.当代中国公共意识的生成机制探微[J].甘肃社会科学,2011,(2):175-178.
关键词 冰桶挑战;微时代;传播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5-0010-02
自今年6月开始,“冰桶挑战”从在美国境内的疯狂流行,到如病毒般迅速蔓延世界,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近期这一“疯狂的挑战”更在中国掀起了热潮。也正是随着这一活动的广泛传播,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即ALS这一拗口难记的专业词汇,成了许多普通百姓熟知的罕见病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这场活动关注,也逐渐从另类慈善、名人秀、罕见病等大众关心的问题逐步转移:有人质疑这是一场明星大咖秀,有人担心活动过后对ALS患者的帮助能否落到实处。暂不论“冰桶挑战”最终是否真正实现了活动设计者的初衷,单就这个活动的传播本身而言,其背后蕴藏的“全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传播和营销手段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冰桶挑战”传播案例分析
1.1 什么是ALS和“冰桶挑战”
ALS病全称“肌肉萎缩性侧面硬化病”,英国人也叫“运动神经元病(MND)”。这种疾病早期症状轻微,很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最初患者可能只是有一些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的轻微症状,随后逐渐发展成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直至最终产生呼吸衰竭的症状导致死亡,因此罹患这种疾病的人也被称为“渐冻人”。在罹患这种无法治愈的疾病的患者中,最著名的恐怕要属著名的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时间简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了。此外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棒球手Lou Gehrig也患有此病,因此在美国ALS也被称作卢伽雷病。ALS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多数国家患病率为5/10万~7/10万,高的可达40/10万。
“冰桶挑战”这项活动源于波士顿学院的著名棒球运动员皮特-弗雷茨(Pete Frates),他目前正在于ALS抗争,而他的朋友和亲戚则设计了这个活动,希望能够通过名人的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ALS病并为ALS协会捐款。“冰桶挑战”规定:受邀参加挑战的人如果自浇冰水并拍下视频上传,则可以点名其他三名好友在24小时内继续接力;如果不愿自浇冰水,则需要向ALS协会捐献100美元用于疾病防治。
1.2“冰桶挑战”的传播创新
说是明星秀场也罢,质疑是企业变相炒作也罢,衡量“冰桶挑战”这项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是看其最终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即是否成功地吸引了大众对ALS这一罕见病的关注,以及是否为ALS协会募集到了相当的资金。而这一切完全可以看数据说话。
根据Facebook网站的统计,在6月1日到8月17日间,超过2,800万人参加了关于冰桶挑战赛的话题交流,包括发帖、评论和对挑战赛帖子点赞,人们还在该社交网络上分享了240万个与冰桶挑战赛有关的视频。[1]而在中国,截至8月26日,微博“冰桶挑战”话题的阅读量已突破40亿。而在捐款量上,从七月底到八月中,ALS协会和全美的分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金的捐款,相比与去年同期的112万美金成长了将近
四倍[2]。
这些数据无不佐证了这一活动的阶段性成功。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的传播手法和其中的创新性。
1.2.1“可视化”吸引眼球
“冰桶挑战”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如此多的关注,除了胜在活动策划者精心选择了受众最多、传播最迅速的网络方式外,最重要的是将这一活动“可视化”。
活动以各个领域的明星、名人为参与对象,要求他们将自己冰水浇身的过程拍摄成视频并上传到网上,让他们一改往日台前幕后光鲜亮丽的模样,在镜头前自毁形象,让不少普通观众找到了“心理平衡”。另一方面,看这些名人们互相点名接力,也正好从中了解他们的朋友圈和社交圈,更满足了大家的“八卦”心理,如此活动,正中广大受众的心理要穴,话题关注度和视频点击率怎能不过亿!
在各位名人绞尽脑汁通过视频搞创意、博眼球的同时,“ALS”成为每个视频的关键词从名人大咖的口中反复提及,就算不了解活动来历的人,也很难不对这三个字母好奇,必然会到网上去一探究竟。
1.2.2裂变式传播
这一传播项目的第二个关键,就是每个参与者必须点名三人,让活动接力传递下去。这正与“微时代”媒介传播特点相吻合:呈现出传播者个人化、信息碎片化、传播裂变化的特点。作为“微内容”的信息在传播中不再以媒体为中心传播,而通过多层次的“去中心化”传播,产生裂变式的传播效果[3]。
“三人”在这里是一个关键词,这个数字正好符合了病毒式营销的核心要诀,也就是参与者必须自发传播。只挑战一两个人人没有形成竞争,或者容易形成被挑战者之间的简单同盟,最好的结果不过草草捐钱了事,超过3个人的话,点名太多反倒降低被点名人的关注度和参与性。
而且让接受挑战的人从朋友中自主选择接力人,一方面出于对品性的了解,参与者会选择原因接力下去的人选,另一方面名人之间有复杂的社会影响力,会形成一种天然的舆论压力,传播性自然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1.2.3连续不断的“热点刺激”
“冰桶挑战”的第三个关键就是对规则的时间限制:24小时内被点名的人要么完成挑战,要么直接为ALS协会捐款。1天之内的时间限制,有效地维持了挑战的热点。
观察之前的网络宣传策略,虽然大都具备了裂变式传播的特点,但其传播效果往往只是如暴风骤雨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冰桶挑战”却不相同,策划者从活动之初就将目标对准各色名人,从文艺界、运动界、科技界乃至政界都有人参与其中。每一个名人的参与就是一个小的热点的爆发,宣传视频就会在这些人的粉丝和拥趸之间传递,同时如此广泛的名人圈子无疑满足了各色人等喜欢。每当活动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的时候,就会吸引一批新的受众的关注。
如此看来,“冰桶挑战”能在两个月内始终保持网络关注度的前列已堪称网络传播的经典案例。
2网络传播视域下新闻受众的特点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冰桶挑战”从设计到运行无不切合网络传播时代,新闻受众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特点。而这些也正是这一活动成功的秘诀。
2.1主动参与
在全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已经和传统媒体传播大不相同。受众在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同时,极度渴望拥有话语权和一定的自主参与度。全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人都是信息的受众,同时人人也都是信息的制作者、者。
纵观现在运营比较好的一些科技传播媒体,其明显的特征也是具有广泛的互动性。以“果壳网”这一知名泛科学网站为例,在他们的网站、微博和微信平台上,处处体现着互动性,和普通受众的参与性。其在微博和微信上独立运营的“果壳问答”账号都有很高的人气。果壳问答采取网友提问,小编筛选提问次数多的问题在微博或微信中,网友先讨论再由果壳网找专家给出权威解答的方式进行。这种参与性与研讨性结合的方式得到了科技界业内和普通网友的广泛认可。
2.2分享与反馈
人们在看到或者听到一些新鲜事或者有意思的东西时,都有与人分享的本能。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据DCCI2009年调研数据显示,网络视频用户对视频具有强大的指数式传播效应,有高达89.4%的受众表示会把喜欢的网络视频推荐给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正是视频分享病毒营销中指数式传播的体现。经统计,每位网络视频用户平均会把喜欢的网络视频推荐给4人以上[4]。
继微博之后兴起的微信平台更强化了受众的分享意识。因为在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圈里,每一个关注自己的人都或多或少的与自己的生活圈有重叠,这种传播比微博更具针对性,而且传播后得到的反馈都是来自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因此反馈的内容也更受重视,互动性也进一步加强。
2.3碎片化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这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信息碎片化、受众碎片化、媒体碎片化[5]。
碎片化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其一统天下的终结,对于受众来说,是全体分众化的表现。受众因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对新闻的需求不同,甚至对同一新闻的关注点也不同。这就给我们的新闻传播,尤其是科技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受众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个性,只有将受众按照合理的方式界定为不同的群体,并作出有针对性的新闻宣传,才能做到更有效的宣传,取得更理想的传播效果。而“冰桶挑战”这项活动的设计可谓包罗了各种人群的兴趣点,再这一点上再一次印证了这次传播活动策划的精妙。
3“冰桶挑战”对科技新闻传播的启示
3.1平台创新,更需理念创新
其实我们的很多传统媒体早已在新媒体领域进行着各自的探索。只是,对于大多数传统媒体来说,他们对于新媒体的尝试还只是初级阶段,还是在用传统思维进行新媒体的新闻的编辑和。这种转型只是把转换了新闻的平台,而并非转换新闻传播的思路,因此在传播效果上往往存在比较大的差距。通过各种全媒体的运用加强受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新时代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
以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的《都市新拍客》这档节目为例,其在2014年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改版后独立成为60min的节目,而在此之前,它只是《都市报道》这一新闻节目中的一个时长仅为3min左右的一个小栏目。正是因为其紧抓新媒体平台,利用微博和微信公共账号,加强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让观众成为新闻报道的制作者,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电视台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
3.2 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寻找科技切入点
新闻媒体人尤其是科技新闻媒体人,往往因为自己报道内容的科学性和知识性而使自身沾染上一些学者所谓孤高的气质,难以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放下身段,更对普罗大众普遍关心的一些社会热点嗤之以鼻。但这种心态往往让本已与受众产生距离的科学知识,更加难以捉摸,让人不好接近。
在这一点上科学松鼠会就做得非常好。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主页上就写着这样的口号:让我们剥开科学的坚果。让科学“软”下来,让知识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播,他们也确实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比如在《阿凡达》热映的时候为电影中的古生物溯源,从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讲心理学,比如在玉树地震后针对磁铁可预测地震一文,科学松鼠会发表了《磁铁能提早预报地震吗》一文,详细解答了读者的疑问,也击碎了网络的谣言。
科技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冰桶挑战”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让人们在两个月内对以“ALS”为代表的罕见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这桶冰水”在今年这个夏天能如醍醐灌顶般给我们所有的科技新闻工作者以启示,让我们在科技新闻传播的道路上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大胆前行。
参考文献
[1]虎嗅网.ALS冰桶挑战带来了哪些营销经验?[EB/OL]. .
[2]烨起. 互联网学习运营该向“冰桶挑战”活动学习了[EB/OL].
[3]孙璐,张丽.“微时代”背景下科技新闻传播报道的创新研究[J].科技传播,2014(1).
1、冯广超方饪纯:《数字电视广告》,2004年2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周鸿铎:《传媒产业资本运营》,2003年8月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3、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实务》,2000年12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4、周鸿铎:《电视节目营销策略》,2000年10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曾华国:《媒体的扩张》,2004年1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6、米歇尔·森格特瑞:《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2000年,华夏出版社。
7、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2002年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周鸿铎胡传林刑建毅著:《传媒经济》,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9、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俞利军译),1998年第一版,华夏出版社。
10、赵曙光禹建强张小争:《中国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2年n月第一版,新华出版社。
11、杨步国张金海著《整合一报业集团化背景下的报业广告经营》,2005年l月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12、朱海松:《麦肯的方法》,2002年4月第一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13、黄升民等著:《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2002年第一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14、高振强:《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003年l月第一版,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5、钟海帆:《走进美国广电传媒》,2003年4月第一版,南方日报出版社。
16、曹璐胡正荣等著:《卫星电视传播》,1997年4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7、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2002年9月第一版,南方出版社。
1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1999年n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张海鹰腾谦著:《网络传播概论》,2001年5月第一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周伟:《媒体前沿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2002年3月第一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21、郑保国:《论媒体经济与传媒集团化发展(论文集)》,2003年9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2、胡正荣主编:《中国传播论坛2001一变动中的全球广播电视》,2003年8月第一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3、欧阳国忠著:《中国媒体大转折》,2003年8月第一版,团结出版社。
关键词:P2P网络技术;著作权;侵权行为;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97-03
一、P2P技术及其对著作权的冲击
(一)P2P技术概念及特点
1.P2P技术的概念。P2P技术也称“点对点技术”,是指一种在互联网上构建的网络技术模型,在这种网络模型中各节点对等,具有相同责任及能力并能协同完成任务。对等节点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共享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存储资源,甚至各计算机高速缓存资源等,整个过程中无须依赖集中式服务器资源就能够完成。
2.P2P技术特点。P2P本质思想是整个网络结构中的传输内容不再被保存在中央服务器中,每一个节点都同时具有下载、上传和信息追踪这三方面功能,每个节点的权利义务都是大体对等的。P2P取消了直接提供传输内容的中央服务器,用户通过在个人计算机上安装P2P软件,即可直接连接到使用相同软件的其他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从而完成数据或者服务的交换任务。
(二)P2P技术的发展
1.第一代P2P技术。集中式的网络结构,其特点是通过集中的服务器进行认证,建立索引机制,各节点再根据服务器返回的信息进行连接。第一代P2P虽然在文件传输方面无需经过中央服务器,但其搜索文件和建立连接行为则需要借助服务器得以完成。
2.新型P2P技术。分散式的网络结构,这种结构体系中,各节点的地位是对等的,节点间通过与相邻节点的连接遍布整个网络体系。第二代P2P技术将索引目录从中央服务器下放到若干“超级节点”之中,第二代P2P网络中网速较好或自身运算速度较快的计算机承担了更多的任务,这种计算机就被称为“超级节点”。在该技术模型下,包括文件检索和传输等所有文件共享的技术功能,均可以通过用户下载的终端软件独立实现,完全不依靠中央服务器的管理。从第三代开始,P2P技术集合了前两代P2P技术的特点,在设计思想和处理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第四代P2P以BT为代表,增强了传输大文件的能力,P2P软件将大文件自动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个小块可以分别上传下载,在出现传输错误时可以对个别小块重新检查更新。
(三)P2P技术对著作权的冲击
P2P技术在国内外的蓬勃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革新,它更使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知识产权制度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用户可以利用P2P软件,大批量交换受版权保护的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及计算机软件,因此给版权所有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国际唱片业联盟2006年度盗版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交易的盗版唱片价值约为45亿美元,其中,几乎价值20亿美元的唱片通过互联网被交易或下载。美国电影协会对美国13周岁以上的互联网用户的调查,认为2005年CD销量减少的26%是缘于音乐消费者非法的文件共享。一家法国咨询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5月,仅一个月时间法国境内共有1 370万个电影文件使用P2P技术通过互联网下载到用户个人计算机,同时法国全国院线售出的电影票的数量仅为1 220万张。
二、P2P用户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P2P用户下载行为的法律规制
1.国外对P2P用户网络下载行为的法律规制。网络用户通过P2P软件把受版权保护的作品下载到个人电脑中,使自己的电脑中存储了版权作品的复制件,这种下载行为构成复制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下载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在每个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根四个要素综合判断是否构成合理使用:(1)下载之后使用的目的和性质;(2)所下载使用作品的性质;(3)所使用部分的数量和质量;(4)对该作品的市场潜在影响。根据上述条件,美国法院通常对这种下载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进行综合判断。再如加拿大。根据加拿大的相关法律,下载唱片的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三是法国。法国的法律规定,互联网用户的下载不限于唱片,可以自由下载含有版权内容的各种文件。
2.我国对P2P用户下载行为的法律规制。下载行为属于复制行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个人欣赏、研究或学习,使用其他人已发表作品仍然属于合理使用范围,据此,P2P用户的下载行为似乎不构成侵权。判断个人下载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规定的合理使用行为,不应当仅考虑个人使用目的,还应考虑其他相关因素。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之第21条,依照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使用不经著作权人许可的已发表的相关作品,不得影响该作品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法益。
(二)P2P用户上传行为的法律规制
1.国外对P2P用户上传行为的法律规制。上传是共享文件的重要来源,这里的上传行为是指主动将作品置于“共享目录”之下,或在明知下载的文件会被P2P软件自动设置为“共享文件”的情况下而下载,其行为将直接导致其他P2P用户能搜索到被“共享”文件并下载。国外对于该行为是否构成传统著作权法中的发行行为有不同规定:一是美国。美国司法机关在实践中扩大了发行的内涵,使其能包括一切导致公众获取复制件的行为,而不论其是否通过了有形载体转移而进行。所以,在美国,P2P用户实施上传行为,将被认定为侵犯著作权人的发行权。二是德国。根据德国现行法律,P2P软件用户之间共享音乐与影视文件的行为,同样被认为属于非法行为。
2.我国对P2P用户上传行为的法律规制。我国对于此问题的处理采取了不同于美国的模式。在我国的著作权法、相关法规制度及司法解释中,均没有对把作品置于互联网上供用户下载的行为是否构成发行做出明确界定。而是在《著作权法》中,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能够在其个人选定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相关权利,即信息网络传播权。确立信息网络传播权,意味着未经著作权人同意,不得把作品置于网上。
使用P2P技术的用户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实施上传行为,将作品置于“共享目录”之中,就已经构成了对著作权人所拥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虽然我国与美国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差异,但是并不妨碍按照我国著作权法对P2P用户上传行为追究侵权责任。
三、P2P服务提供者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国外P2P服务提供者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1.第一代P2P服务提供者相关案例分析,以美国Napster案为例。一是案情简介。Napster公司案,此案以被告公司的名称Napster命名。1999年12月6日,美国唱片业协会,会同A&M唱片公司等18家唱片公司,以替代侵权、帮助侵权以及不正当竞争为由,向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提讼。2000年7月26日,联邦地区法院发出一份初步禁令,8月对禁令内容进行了修改。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院上诉,2001年2月12日,做出裁决,认定被告Napster公司行为符合替代侵权、帮助侵权的构成要件,要求Napster公司停止侵犯著作权的相关行为,并提供文件过滤机制,对所有侵权作品进行清查,并从搜索引擎中除去。Napster公司由于缠讼造成庞大财务压力以及内部问题的影响,最终在2001年7月关站,9月宣布破产。二是构成间接责任的法律分析。由于P2P是点对点传输技术,而且侵权文件并不在服务器上,因此不涉及直接侵权相关问题。依照美国长期以来的版权判例确立的法律规则,所谓间接责任就是指行为人自身没有从事直接侵犯版权的行为,但是基于两种情形需要为他人的直接侵权行为承担责任:(1)帮助侵权而承担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明知+实质性的帮助 ;(2)替代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从中获得了经济利益+监督他人行为的能力和权利+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他人侵权行为。
2.新型P2P服务提供者相关案例分析,以美国米高梅诉Grokster公司案为例。一是法律背景。2001年10月,美国MGM公司指控Grokster公司和Streameast公司,侵犯了其音乐作品著作权,并将两个公司至美国地方法院。该案的判决中主要考虑到下列两个法律原则:间接责任理论及“索尼案”的“实质性非侵权用途”标准:“在某一服务或工具具有实质性的非侵权用途的时候,不能仅以该服务或工具被用于实施侵权,而推定服务或工具提供者有意帮助此人侵权。”加州中区联邦法院、美国联邦第九巡回法院均认为Grokster公司行为不构成帮助侵权与替代侵权。2005年6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了地方法院和巡回法院的结论,认定Grokster公司行为构成帮助侵权,并依此确立了“积极诱导”规则。二是积极诱导规则的法律分析。在有证据表明,销售者有促成他人做出侵权行为的言论或行为的时候,“实质性非侵权用途”规则不能阻止法律责任产生。适用积极诱导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需有证据能证明被告具有积极促使第三人侵权的主观意图;(2)被告制造或销售了有侵权用途的产品;(3)产品最终用户实施了侵权行为。
(二)我国P2P服务提供者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制
1.基于共同侵权理论规制P2P服务提供者帮助侵权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通过,2003年12月、2006年12月修改)第4条、第5条。此外,《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及《侵权责任法》第36条也适用于规制该类行为。
2.未涉及P2P服务提供者替代责任问题。P2P服务提供者承担间接责任,是基于帮助行为发生的,不是由于特定身份而替代的。
四、ξ夜进一步完善P2P法律保护的建议
第一,尽快建立起著作权补偿金制度。德国等国家已成功建立起著作权补偿金制度,用于处理相关法律问题。该制度是一种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新制度,安排一个中央管理机构或组织先收取著作权补偿金,再由该机构或组织根据法定或约定方案,在各个相关权利人代收组织中间进行合理分配,然后由代收组织依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和方法,把所征收的补偿金额派给各权利人,该项制度在中国切实可行。
第二,建立起P2P软件和网站的规范标准。目前,我国的P2P软件或网站还不够完善,这是导致侵权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追求商业价值,网络服务提供者常常有意或无意就扩大了侵权发生的可能性。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强制规定,所有采取P2P技术的软件或网站必须达到一定硬性条件,并且以是否达标作为批准运营的重要标准。
第三,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很多专家建议,在知识产权领域实行惩罚性赔偿,其实,这类建议也适合P2P侵权的法律保护。在确定赔偿额时,现阶段要综合考虑侵权行为人违法所得、过错程度以及著作权人所受的损失等各方面情形,根据侵权性质适当增加惩罚性赔偿数额。当然,惩罚性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网络侵权损害赔偿,应严格控制惩罚性赔偿适用条件。
参考文献: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第1条、第8条)[S].1996.
[2] 任秋娟,马英杰.论P2P引发的版权侵权责任认定[J].山东审判,2006,(3).
[3] 张春红.P2P技术全面解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关键词] 高校学生工作微博
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是进步的一代,他们不愿被传统的思想观念所束缚,有求新、求变的诉求。当前,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以“机械说教”“僵硬要求”为主,而“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应用,将被视为一种“反传统”的事物而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在微博大平台上,大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展示自己的思想和活力。
根据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需求分析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活动变化比较强烈,需要宣泄和倾诉。在微博系统中,没有了“面对面”的尴尬,而且在微博中,由于用户身份的相对真实,可以给倾诉一种真实感与安全感。因此,很多在现实世界中因害羞、内向等原因不便倾诉的情感和生活问题,得以在微博中提出并得到回应和理解。
二、高校在微博应用上的案例分析
根据多所高校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的情况,按照其发展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高校学生工作微博应用比较成熟的,微博应用正在成长中的以及微博应用刚刚起步的。[1]在这里主要取了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高校进行了探究。
1.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的新浪微博的运营渐趋成熟,其依靠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示范意义。其中,复旦大学社团学生会微博开通数量最多,开通数量为35个,占比32.01%,团系统开通数为23个,占比23.64%。复旦大学大学老师的微博开通数为18个,占比14.69%。[2]可见,复旦大学主要运用微博进行学生工作的效果还是可观的。
复旦大学校园学生工作微博话题内容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宣传学校为中心,展现学校人文历史、所获荣誉及学生面貌等;二是以服务学生生活学习、关注学生心理为延伸,讲座通告已成为其官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情感励志类占比10.89%,话题内容多为心灵鸡汤及励志类文字。
2.武汉大学
2011年9月,在新浪微博校园的指导下,武汉大学微博协会成立。在武大,即使是老师,也有许多“微博名人”。沈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导及教授,就是“名人”之一。10月28日,他了《第3季度网络舆情报告》,转载量达到了13000次。而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系的肖珺老师也是一个“微博大红人”,拥有10900多个粉丝。她在自己的课程中为学生布置了“微博作业”。
可见,微博的发展不仅在大学生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乃至于老师也积极适应这种新媒体的运用。
3.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官方微博于2010年7月6日在新浪网微博平台成功注册,并于近期通过新浪认证,正式开通运行。西工大在今年的学生工作微博中逐渐形成了四级架构的微博体系,还形成了各省高校学生工作微博之间、院与院之间以及班与班之间的横向微博群[3],同时各层级还采取向下逐层覆盖的方式构建本层级微博体系。
三、创新策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实效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微博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但形式、结构都很单一,没有成熟的应用模式。因此,创新高校学生工作微博,提高工作实效便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一)构建微博教育平台,有效改进学生工作方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体系中,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容易使受教育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利用兼具时尚趣味的微博开展高校学生工作,能让微博碎片化的信息零散地环绕在学生的周围。学校可以对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信息,及时更新内容,保持与学生的经常性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二)以班级、社团为单位等组建“微博群体”
高校可以利用微博组群,经常开展一些主题轻松活泼、健康向上的讨论,让“微博群”在亲切轻松的氛围中讨论问题,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依托所属院系,根据自身教学、专业、科研等特点组建学习型微群,积极引导课外学习,构筑以自己为核心的研讨群体及人际圈子。
(三)加强建设,提升学生工作者在微博等网络平台上的工作水平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通过“关注”成为其粉丝,在自己的页面上及时获得关注对象的信息更新,并参与各种话题讨论。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解决只要@一下老师即可,老师既能及时收到,又有足够的思考空间。也可随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声音。这样,学校各部门可以了解不足之处,同时有助于了解学生状态,做到有的放矢。
(四)利用微博,监控并引导大学生群体舆论导向
在微博中,一个不经意的消息就可能在学生中被无限放大,带来深刻的影响。学校可以建立特色微博网络。通过这些微博时尚新颖的议题、轻松活泼的内容,吸引和凝聚大量的同学。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始终保持“微博态度”,习惯使用“微博语言”,避免给学生留下刻板说教的印象。
有人说微博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前沿阵地,虽然这话有点言过其实,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微博确实已在很多方面改变着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微博对高校学生工作来说,微博确实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微博的兴起在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和新方式,促使高校充分利用机遇,全面开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1]范文生,李晓萌.全国“两会”看微博[J].新闻前哨
关键词:传播学;理论教学;案例引入;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14-01
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新闻学、信息科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其知识面较宽、理论性较强,又因为传播学理论起源于美国,属于舶来品,使得该课程内容更抽象难懂。长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及文案策划方向的学生开设传播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符号互动等理论都对学生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各类传播实践,是传播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的。
一、传播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课程是长江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专业内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是文学院中文系文案策划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广播电视系与文案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传播学》课程设计中,均以大课的形式上课。学生人数众多(长江大学传播学课程上课人数通常在75人―85人之间)。这样的现实导致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法,不太关注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评价也以考试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授课与评价方式使得理论教学居于主导地位,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学习动机,甚至会有学生觉得学传播学无用。通过对长江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及文案策划方向的16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学生大多希望“增加师生互动、多举新案例、渴望参与实践”。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
二、提高“抬头率”,需要师生互动
理论课堂上,太多学生成为“低头一族”,看手机看书成为课堂习惯。而传播学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首先可以考虑课前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意问题需设置的小而具体,过大的题目让学生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其次在课堂上可以考虑安排针对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难懂的西方理论的理解。讨论式教学可以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汲取。这种汲取使得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更深刻,也将更持久。在学生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知识的脉络也变得逐步清晰起来。最后,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亲身搜集案例并讲解分析,继而让其他同学补充分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也能增加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和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能力。
要想做到师生更加充分的互动,《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还应该是开放的,教师除了应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要注重课下与学生进一步地交流。数字化和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师生网络传播的内容体现着新媒体所特有的优势。互动与沟通充分是网络媒介强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互联网上信息受众主动寻求信息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出现,补偿了以往传统媒介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其开放性与互动性。受传者和传播者没有了明显的界限。新型媒介使师生信息互通的空间更大,时间性也更广。如教师可针对该课程开设博客空间,做课程的延展与案例展示,邀请学生参与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实时与完全的互动。
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还可考虑借助其他新兴媒介扩展教学空间。以微博为例,与传统博客不同的是,写微博不需要长篇大论,每次最多只能发送140 个字符来信息。微博主通过手机或电脑上传文字或者图片后,他的受众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人人也都是受众。教师可考虑组织学生建立课程学习微博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将学习问题及学生们在微博里的讨论上传到网站,进而展开积极讨论。其中腾讯微博是人际传播最为活跃的微博平台,教师可以考虑利用腾讯微博发起微博群。中国大学生人人都有QQ,而且但凡上网,大家必登录腾讯QQ。在微博上,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哪怕平时很难被关注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一传播过程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多向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使用微博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除了微博,目前微信也成为较为活跃的互动沟通平台。这些新兴媒介可让课后师生之间能自由互动,这些新兴媒介也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理论的抽象性需要案例引入
案例教学是增强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提出于19世纪80年代的哈佛商学院。因传播学研究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很多研究集中于总统选举、军事宣传等目的,与21 世纪的中国学生实在相距甚远。因此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教科书中的传播原理很有必要。
在案例准备上,教师首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针对性、新颖性以及与课堂讲授理论的契合度,其次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比如在讲授“使用与满足”理论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是出于怎样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满足了什么需求。可以举当前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为例,如《超级演说家》、《爸爸去哪儿》、《变形计》等。还可考虑用点击率高的微电影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如《老男孩》、益达的《兄弟篇――酸甜苦辣》等微电影广告、腾讯游戏的微电影广告“快乐家族”等。通过对微电影受众需求的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到“议程设置”理论时,教师可引用2012年奥运会媒体之前的造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奥运会公众关注,或者引用长江大学2009年“10.24”英雄群体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明确认识媒体在人们日常行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培养理论,大众传媒通过反复重复一个模式,就会不知不觉培养大众的认知,让人们接受这个模式提供的因果判断,实现大众传媒营造的“符号现实”掩盖“客观现实”,从而影响大众的“主观现实”。社会要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建构“符号现实”,来帮助人们培养有利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共识”。这些鲜活的案例使得枯燥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具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事实证明,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自觉地将传播学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由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可看出这一点。最近几届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关于SNS 网站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网络暴力的传播学观察”、“微博的话语权分配与议程设置研究”、“一汽奔腾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研究”、“微时代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等,关注的视角都涉及社会的热点问题。
四、理论运用于实践,延伸课堂教学
传播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必须参与社会实践与应用。教学的深化要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传播素质为目标,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均能得到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短期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 “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媒介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与效果。
长江大学传播学教学小组的老师们充分考虑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传播,学会将传播符号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与各类作品的创作中。如鼓励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各种传播现象,将传播理论作为工具解决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整理成;鼓励学生参与人际传播实践,学会与社会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底层百姓沟通并整理成访谈系列集,体现出学生人际传播的技巧与传播知识水平;鼓励学生运用各种传播符号表达自己的广告创意――尽管他们的作品还较为稚嫩,但也已显示出一定的符号运用能力与传播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创作,才能真正发挥理论课程的指导性作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并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基金项目:1.长江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
010017;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Q0
52
关键词:网络平台;服务;交易;社会意见;特点;开发;利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逐渐成熟,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大幅度提升。近年来,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新习惯。受到经济环境以及线上平台服务方便实惠的巨大冲击,待业人员可利用这样的巨大趋势,在面临待业或就业困境时得以缓冲。而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在我国的发展也进入新的时期,从前单一形式的置购物品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覆盖人们的所需,线上服务平台也就逐渐显现出它不可或缺的必然性。
1 网络平台社会服务的开发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的信息传播渠道被开发、使用、利用。平台交互服务模式能够作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模式,在国家大改革、大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该模式作为一个突破,有着把握群众需求的多样性、群众利益的多元化,解决个人大小事务问题的能力;有着直面服务、便民服务和公共服务改革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魄力。
而低廉的价格将会成为“设计重逢”网络平台的另一大看点,十元钱的交易在一般人群来看仅仅是低廉的价格,不会造成过高的心理负担。从这点出发,更多的人群提供服务,更多的人群需要服务,相辅相成的关系促成别样的重逢,并带来一定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网络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已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庞大的网民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网络需求,带动着媒介在网络载体下的新发展。
在“设计重逢”网络平台上,首先介绍了网络平台的概念及服务空间,对网络媒体社会服务相关概念M行概括。其次,结合网络媒体社会服务快捷、便利的特点,通过实例将网络服务平台的特点具体实际的加以简单的归类概括,凸显网络服务社会服务的开发点以及利用价值。第三,网络媒体社会服务的开发,分为开发与利用网络媒体社会服务的原则,通过实例分析的方式对开发网络媒体社会服务时应注意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和阐释。
2 网络平台社会服务方式
在摸索中线上交互服务在开始寻找完善整个服务系统之路,努力寻求发展的新模式,寻求新的服务模式便是大势所趋。而现代线上平台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价值链与价值链的竞争,因此良好的营运管理系统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配合。线上平台的经营范围不断扩大、不断丰富,边界也有所延伸,在价值链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渠道思维的营运管理理论以及与营运相关的理论应运而生。
基于渠道营运分类方法,根据真实的服务业务流程,清晰地展现了服务业务活动中营运的分布情况,并且可以根据价值链理论进行业务流程升级和再造,突破传统的线上平台边界,对整个价值链的价值提升开拓了新的思路。
研究营运线上平台的主要环节流转,有助于整体认识如何提高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有助于平台在每一但服务中注意寻找提高营运绩效的方法和关键点,提高平台的营运效率以及成功率,创造较大的利润以实现在一个个服务与被服务的群体中,逐渐形成一群有责任心、有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组建和规划与网站服务相匹配的校园及企业合作成员,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互补优良的团队。
线上平台在自身发展模式下进行了组织结构、业务范围、交易方式等全方位的改革,利用不断摸索前进的模式更加清晰地体现在大数据的线上平台中。以案例分析方法研究“设计重逢”线上平台的主要环节流转,有助于线上整体认识,有助于在每一交易中注意寻找提高营运管理绩效的方法和关键点,提高企业的营运效率,创造更大的利润。首先,通过渠道营运理论,其次,将利益相关者细分,与具体业务相结合。
3 网络平台社会服务的建设
“设计重逢”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可分社会服务和管理两大领域,具体包含事件管理、移动采集、工作监管、事务服务、为老服务、社会参与、社区建设、统计分析等具体功能建设,所有工作的开展均可依托平台进行划分,数据资源的入库,各类力量的定位、事务的多级循环处理、参与人员的工作考核等,进而形成统一、相互贯通多领域服务体系,让群众生活更幸福,让社会更和谐,让城市运行更有序。
平台以“全面、便捷、独特”为核心理念,网络技术服务一体化的统一平台,更是在线上、线下搭建了一条受用、多盈的完整生态环境,完成一次交互式主动、全面的服务提升。
事件管理:对不同来源的事件进行自动跟踪,通过事件登记、核实、派遣、处理、核查和结束等完整闭环操作,最终实现问题解决。
移动采集:集问题采集、表单填写、位置定位、数据同步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对线上人员所需服务的上报,经平台管理中心进行信息的实时传递,保证每一个所需的服务得到及时反馈和解决。
工作监管:提供对服务所需的日常工作计划和巡查轨迹的管理。
便民服务:通过整合辖区内服务信息,为居民提供所需服务等零距离服务。
公共服务:整合网上公共服务大厅和政务综合办事服务系统等的流转事项,提供待办事项、事项处理等相关服务。
考核评价:通过事先设定提供服务的评论,对各事件处理信息的优劣进行分析和统计,对每个事件以及服务与被服务人员的工作量、处理情况进行统计,为平台日常工作的整体服务等级提供数据参考。
通过以上功能建设,在寻求服务与提供服务者中,可部分克服社会资源紧缺的不利因素。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寻求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提高服务性能的形式以及发展找寻新的办法及渠道。将特殊群体合理发挥各自所长,推动促进相关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其创业与就业需求紧密对接。项目的实施将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韦洪雷.基于. NET技术的高校体育场馆网络服务管理平台的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 公共关系学 教学 能力 实践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应重在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公共关系技能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实践证明,对切实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确有较好的作用。
1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双管齐下
在教学媒体上,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板书教学之外,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创新。笔者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这两种方式。
1.1 多媒体教学
当代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公共关系学可以说是一个边缘综合性学科,涵盖了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每个知识点都涵盖极大的知识量与信息量。这就需要利用电视、录像、电脑网络等多种媒体技术组织教学,使公共教学中的相关事物形象更加丰富。
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笔者利用了多媒体的多种功能,对单调难懂的理论进行形象化处理、视频化编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除.比之外,多媒体速度快,信息容量大,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易于掌握重点、难点。老师可从教育者这一角色中走了出来,让多媒体充当这一角色,而教育者可以转任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比如在讲述“活动策划”这一章节中,为了不使理论空洞,笔者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了一个录像,是中央经济频道“挑战主持人”栏目中的一期节目。正是利用多媒体这种强直观性,给予学生最直观的了解,使学生身临其镜地感知到公共关系策划的具体要求,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比教师单纯地说教取得的效果显著好得多。
1.2 网络教学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介,它以其传播的互动、大容量等特点为课堂教学活动增添了新的活力。在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基于网络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镜,学生与教师在平台上实现交互式学习,或进行信息检索与搜集以及信息的学习活动。网上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方法独特,能够激发学生对公关知识学习的热情,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公关知识、培养公关能力的热情,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加活跃。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组织学生建立QQ群,在网络上和同学们展开讨论。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在这里不知道其真实的身份,所以,学生能畅所欲言,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使老师和学生沟通了心灵拉近了距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自信心和热情,而学生对自己教学所提的中肯意见也有助于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
2 教学内容上树立公共意识,强化公关能力
公关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意称,也被称为“公关思想”、“公关观念”,它是公共关系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具有较强的公共关系实践能力是公共关系教学的根本。
由于职专生的角色地位及角色行为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公共关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系统化培养。因此,在教学内容中,通过课堂演讲、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特别是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在各类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公关能力。学生们缺乏去企业进行实践的机会,笔者倡导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内求团结、外树形象”的公共关系意识,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加强沟通与交流,遇到问题想到公共关系,用公共关系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自觉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还督促学生在休闲度假时多看多听、多问、多思考,比如在讲述公关专题活动时,建立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上街头,观察企业单位的开业典礼、各种庆祝活动,分派任务,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回到课堂上再讨论总结。在公共理论教学上,采集生活中的鲜活案例,生灵活现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和掌握。
3 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等形式齐绽芬芳
教学的成功与否,教学方式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教学方式上,笔者尝试了多种方式的创新。
3.1 分组
分组是进行公共关系教学第一堂课的重点内容。现在都在强调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为了增加各个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笔者让同学们为自己的小组取名,选举自己的小组长,策划自己小组的品牌识别标志,确定自己的团队理念、团队精神,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针。这种方法效果不错,在实施过程中,果然每个小组为了自己小组的利益而团结一致,几乎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这种方式也为学生将来就业中与本组织的成员的合作判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演讲
演讲是一种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体态语言表达为辅,通过面向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的过程,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信息的一种传播活动。演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增长,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基于这样一个考虑,笔者设置了课前5分钟演讲,一是调动了课堂气氛,缓解学生上课的紧张感和疲劳感;二则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3.3 案例讨论
公关案例教学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启发性、趣味性于一体,促进了教学相长,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实战能力。笔者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精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鲜明性和趣味性的案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按照分析报告要求就案例的优点、创意及疏漏不足之处进行讨论,并针对案例存在的问题拟定对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公关理论的应用水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关思维方式与习惯,让学生学会并养成从公关角度解析发生在国内外与校园内外的公关事件。
3.4 角色扮演
顾名思义,角色扮演就是借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重视借由实际的体会及行动达到认知情感、了解情绪,创造自主、自发的效果。在公共关系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了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新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交际礼仪中的交谈技巧这一内容时,设计了一个沟通游戏,即说与听的游戏。在游戏中,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一人扮演说话者,一人扮演倾听着,两方根据指令做出相互动作。比如听者左顾右盼、打哈欠、没精神、打断对方说话、否定对方观点,说者面无表情、眼望别处、声音小,或者低头、做各种不雅的小动作,做完游戏时让双方沟通各自的内心感觉,从而达到阐述有效沟通中如何说、如何倾听、如何反应的目的。再比如在讲授电话礼仪、宴会等课程中,让学生扮演公司前台如何接听电话,扮演公司办公室主任如何在会议和宴会中安排座位等等,让学生切身表演礼仪,教学效果良好。
1.村落社会网络的断裂对整体网络的可能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空心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如果将村落视为由不同的人并且因有发生的实际社会关系构成的一个实体,那么村落的空心化意味着社会关系的数量越来越少。以安徽省霍山县一个自然村的所有成年村民的社会网络为例,根据村民实际发生的关系,将村落内发生的关系合计按照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类型进行划分,并用Netdraw软件绘制成图,见图1(左为该村村民强关系网络图,右为该村村民弱关系网络图)。需要说明的是,本文选择的强关系是指在一起能够聊得来,交流的时间长,但交往频次可能根据空闲时间的多少而有所不同的关系。弱关系是指关系一般,交流时间也短,甚至一月都没有的关系,这些人即使见面,也多表现为礼貌地问候或者开几句玩笑。
图1中的实心圆圈或空心圆圈表示为村民;图1中未有连线的点表示该村民与其他村民没有发生社会关系,有连线的则发生了社会关系;空心圆圈表示该村民为村落中的切割点,即如果没有该村民,那么村落成员可能由此分裂为两个群体。从图1可推断,一旦图1中有更多的人口外出务工,那么强关系和弱关系网络均会受到影响,个体的网络密度均会减小。其获得邻里劳动力互助、信息、借贷等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强关系网络中,随着劳动力外出,强关系网络更易断裂,并可能分裂为几个孤立的网,这将导致村落成员中更多的人孤立在强关系之外。根据相关的研究,强关系承担着有价值的且排他性很高的信息或者资源传输的功能,那么可以预见,农村人口的外出,将对强关系网络的断裂有更大的影响。
2.村落社会网络断裂影响的性别和年龄影响差异村落的空心化现象所表现出的社会网络的断裂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论述较多,近年来尤其涉及对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影响的讨论。已有的大部分研究讨论了外出务工对家庭功能的影响———留守人口的物质支持、家庭情感等功能不能够得到有效满足。本研究的案例分析表明,社会网络的断裂存在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以强关系网络为例,通过对村落成员社会关系密度的调查发现,男性和男往的密度为0.12,女性与男性的交往密度为0.4,女性和女往的密度为0.7。这表明,一旦有男性劳动外出,留守在村落中的男性劳动力的社会网络比女性更易受到影响,并且由于其密度较低,其断裂的可能性更大。
从不同年龄的社会关系差异来看,根据调查,村民的社会关系在同年龄段发生的可能性更高些。以强关系来看,在和村民讨论的时候,得知年龄相差十岁左右的人均被村民视为“年龄差不多的人”。根据调查有22人的社会关系对象的年龄差异范围在2~22岁,标准差小于或者等于13,基本上可以认为村民喜欢来往的邻里主要是年龄相差不大的人,即可认为这些交往群体主要属于同辈群体。那么可以推断,大部分中年和青年群体外出打工对社会社会关系的影响也主要是对同辈群体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也就是说中青年群体将受到更大的影响,而留守的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与村落其他同辈群体的社会关系断裂的程度可能不大。
机会成本与外出务工
面临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的空心化问题,很多农村实践者也积极研究甚至实践了许多方法。特别是在一些资源型村落,积极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创造在当地的就业机会是其中的重要措施。然而即使如此,农村劳动力外出依然是难以阻挡的趋势。已有的很多研究证明,当前农民外出与其成本和收益有直接的关系。笔者对资源型村落的调查发现也是如此,当外出的效益显著大于在村落中从事农林职业的效益时,村民更倾向于选择外出务工。被调查的村落为J村的两个自然村,是当地一个典型的以林业为主的村落,共有59户农户。这些农户中,从事非林业工作的有94名,其中82名外出打工,有39个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占68.42%。直接从事林业工作的有51名,占所有从业人员的28.65%。从事种植业和家务的有33名,占比例为18.54%。其中,在51名从事林业工作的村民中,仅采伐并直接销售的占23.53%,其销售产品主要为原木和楠竹;单从事林业相关加工的占31.37%,其主要是竹扇、香芊;既直接采伐销售又从事加工的占37.25%,其产品主要是原木、楠竹和加工竹扇、木方以及木炭;加工商占7.84%,加工产品为木方和跳板簚。从事林业的村民的年纪总体偏大,其平均年龄约为45岁,而从事非林业的农民的平均年龄约为32岁。在J村的两个自然村所普查的59户中,虽然林业资源丰富可以利用,但共有16户没有经营山林,占总户数的27.12%;有3户将山林承包给了他人。
近两年来,从事非林工作或者加工的家庭更达到34户,约占59.32%;家里有劳动力经营山林的农户共有25户,约占40.68%。若将从事林业加工的家庭也计算为经营山林的,那么从事非林工作的农户有29户,约占49.15%;从事山林经营的农户则占30户,约占50.85%。通过深入访谈得到不经营利用山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外出打工,家里没有别的劳动力。第二,山场面积少,经营不划算。第三,家里没有劳动力经营山场。
进一步的统计表明,有3户将山场承包给了别人,承包期为10年。一户在南江桥从事修鞋,并且把家人和孩子都带过去帮忙。另一户家里的孩子在板江乡卫生院从医,年纪66岁左右,还有一老人91岁,都在家休息。还有一户在板江帮人带孩子,自己的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在外打工。有9户的山场委托给了别人管理,并且别人也能够经营的。有两户LYJ和LSJ同为弟兄,山场委托给了自己的兄弟LXJ管理。分家后这两户山场规模有3个人的,其中一户的户主和妻子从事公交运输,另一户的户主34岁在外打工,母亲在镇上做生意。
LXH家里的山场规模为3个人的,其委托给了自己的舅子管理和使用,自己和妻子在镇上做卖肉生意,儿女都外出打工。XMY与父亲分家后,家里有1个人的山,现在他和妻子都在外打工,山场委托给父亲管理使用,LWH有3个人的山,委托给了自己的大哥管理使用,自己在乡上开了一个竹扇加工厂。LJL的山由自己的父亲管理,家里人都外出打工。LQH、LGH和LLH三户共3个人的山,都委托给了弟弟LZH管理,LQH家在镇上做生意,LGH一家在村里开诊所,LLH从事木材加工和各种生意、包工等。
另外有7户的山场则在近5年内没有利用。ZGZ家里有2个人的山场,无男劳动力,自己在外打工,儿子15岁,在上学,另有一81岁母亲。LMC家里有2个人的山场,身患心脏病,干不了重体力活,妻子和两个女儿在外打工,儿子刚初中毕业。LQM家里有3个人的山场,自己开农用车拉货,妻子经商,弟弟是船员,还在上学,老人在家做家务。LSM家里有1个人的山场,自己从事摩托车维修业务,妻子做家务,两个孩子上小学。LFC有3.5个人的山场,自己和妻子以及女儿都在外打工,儿子上中学。LGC有3.5个人的山场,3个劳动力均外出打工,1名老人在家忙家务。LJM的山由哥哥负责管理,两口子都在外打工,仅在上一年卖过800元左右。统计中另外15户不抚育山场的农户则是家里主要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偶尔在中途或者过年回家时才采伐一些资源来卖。上述详细的调查表明,即使村落中有资源可以利用,如果其外出的收入高于村落利用资源的收入如外出打工、商业、运输等,那么村民更愿意外出。也就是说,当利用村落资源的机会成本高于外出务工机会成本时,村民更倾向于外出务工。
社会身份的选择与外出务工
但是上述机会成本并不能够代表所有村民均遵从这一逻辑。除了机会成本,外出务工还有结构性的因素,这一因素就是社会身份。对于年轻人而言,社会身份因素比机会成本因素更为重要。先对在J村从事林业加工和在外务工的收入进行对比(表1)。从J村从事各类职业的收入比较可以看出,外出务工的最低收入比在家从事扇架加工的最大值要低,但这些人依然不愿意在家从事林业加工。这种现象与上面分析到的机会成本现象相反,由此表明还存在别的因素影响外出务工的选择。在J村调查中发现,未成家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并非单单是经济理性的选择,这和对职业身份背后附着的其他特征有关系。在J村访问到的1名19岁的女孩,她中专毕业后在广东打工,对于在家做扇子加工和香芊加工与外面打工相比,哪个收入好些,为什么要外出?她有明确的答案:“在家里做满同样的时间,那在家攒得钱多些,但家里不好玩,外面好玩。”
不少男青年也是如此,在大城市打工他们有更多的娱乐等活动,在生活方面也更为丰富。该村的青年YZG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没结婚的时候出去打工好玩些,挣多少钱也没多大关系;但结了婚后再出去打工就觉得压力大,是带一家人出去,一个人挣钱,要想着家里人的生活;现在家里做扇架一个月能挣1500元,如果是自己的竹子还能多挣点,在家干活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这种负担家庭责任的社会身份在已有的研究中也有相似观点。”
这两个个案表明劳动力外出,尤其是青年劳动力外出与城市生活的身份有密切的关系;青年YZG结婚后的表现则说明当其组建家庭,担负起家庭责任后,其行为选择又有所差异。其他地方的案例也表明身份的重要性。2004年在青海调查的一个案例则表明职业背后的身份偏好。在对当地实施职业技术培训对生计替代的影响效果的评价中,访问到一学了电焊技术培训的青年。笔者问道:如果从事电焊和养羊能够赚同样的钱,你会从事哪个行业?青年回答到,从事电焊。问道:为什么?他回答道,电焊是个职业,养羊不是,听起来电焊也要好听些。这种附着在职业上的身份价值差异也正是青年选择外出的重要原因。
身份价值的重要性不仅是面子问题,而且有实在的价值。笔者2010年在四川一农村调查到的一个个案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一青年在村中帮人养猪,月净收入2000元,与在当地外出打工相当,但是每次说媒相亲,对方问及职业就打住了。其中一原因就是因为他从事养猪。两年后这位青年辞掉了养猪的职业,外出从事非农职业。由此可见,身份的重要性还在于其附属的价值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民社会需求。
结果与讨论
上述分析表明,当前农村空心化的趋势表现为村落社会网络的断裂,特别是强社会网络断裂的可能性更大。网络的断裂,将导致村落更多的人孤立,这就难以获得依赖网络传播的信息和资源。除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支持网络因为人口外出务工而断裂,并出现留守人口现象外,案例分析表明:留守在村落中的男性劳动力的社会网络比女性更易受到影响,并且由于其密度较低,其断裂的可能性更大;另外,大部分中年和青年群体外出打工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也主要是对同辈群体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也就是说中青年群体将受到更大的影响,而留守的老年群体和儿童群体与村落其他同辈群体的社会关系断裂的程度可能不大;但是当其中的切割点一旦外出务工,那么村落的社会网络将进一步分裂,强关系网络断裂并分裂成几个网络的可能性更大。
恢复存在大量留守人口的空心村的社会支持网络除了重在已有研究提到的对家庭功能的弥补,还应该注重对留守中青年社会网络的恢复和重建,以及村落社会网络整体的恢复和重建,或者建立功能性的支持单位以弥补村落整体网络断裂后带来的各种损失。这实际也是重建空心化村落社会资本的重要措施。已有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承载各种信息流、资源流和物质流,而且不同强弱程度的社会网络承担着不同的信息流、资源流和物质流。
既然空心化存在各种分裂的网,如何桥接这些不同的网则是空心村治理需要关注的重点。有两种可能的干预方式可以实施:第一是通过搭建各种生产和生活平台来促进村落成员的交流,逐步实现各个断裂的网络的结点通过新的结点桥接在一起,实现信息流、资源流和物质流在村落中的广泛流动;第二种是建立专门的功能性机构,来满足各个村落成员信息流、资源流和物质流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