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与社会实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激趣。
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表现形式的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到一个班级群体或是社团群体,大学生群体间易于形成三种类型反应,分别为积极响应型、消极回避型以及不冷不热型。造成这种明显区分的一个内在因素乃是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存在高低不等表现。从另一方面看,对于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与中学时期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作为独立生活学习的群体。进入独立生活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渐趋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交方式的自主性选择上。作为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者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大学生群体内部兴趣差异的前提下,无法以高压命令的生硬手段推动活动的开展。基于此,笔者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的具体实践中牢牢抓住兴趣这个关键点做文章想办法。近年来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实践经验表明,微博的使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即激趣方面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为了能与微博使用频率高的学生更好地良性互动,笔者不仅注册了微博,还通过与学生特别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微博上建立活跃活动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社交等时间内笔者加强与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互动,扮演起亦师亦友的角色。
(2)参与度。
通过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大学生普遍喜欢并使用的信息化媒介工具,笔者激发起学生共同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趣。这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开好了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微博的进一步使用使得学生在参与度上比以往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微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传播广度上具有其他社交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大学生个体使用微博的在自己的微博好友圈内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广泛的“围观”关注,甚至是积极响应。笔者在利用微博组织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过程中也发挥了微博这一优势,通过组织班级内学生或是文艺社团学生共同策划活动主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度。
(3)延续性。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一切优秀的、进步的文化艺术创造,均是适应当时和特定地域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是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有利于文化生产力的增长。这样的文化活动及其样式,均是进步的和积极的,契合了进步文化和谐的本质。可以说,一切具有推进人类文明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文化活动及样式,均有利于社会道德、伦理、人与人关系的优化,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和谐,是对于人类先进文化本质的阐释和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对于先进文化的具体拓展。在其主导意义上,和谐正是对于人类文明的积极贡献与推进,当代文化建设在其本质上正是对于和谐的追求。
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重要领域,审美与艺术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类文化活动对于和谐精神的追求与探索。艺术活动所承担的使命是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反映和创造,以及实现人与客体世界各个方面的和谐与统一。在艺术活动中,人们面对的是人与世界的各种关系,应当引起艺术家特别关注的主要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这几个方面的关系。基于艺术的使命,一则人们要以审美的方式对于这几个方面的关系予以深刻的认知和阐释,同时还要按照“美的规律”对其进行变革与创新。就审美活动所涵盖的领域的广阔性而言,这是其他任何物质实践活动和精神实践活动都不能相比的。人们对于和谐的追求,实质在于对于人的终极文化目的的追求,同时也是对于人类内在本质的体现。因此,当代文化建设应当以和谐文化建设为核心。
和谐文化建设体现了当代人们的理想境界与精神追求。在其本体上,和谐文化昭示了人的基本价值与生命的存在意义,特别是在以艺术为代表的审美文化的发展中,更是集中表现出和谐文化的本质性意义。艺术活动是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体现了人类强烈的生命意识。当人类处于蒙昧状态的时候,并不存在有意识的审美或艺术活动,其他实践活动也呈现为相当低下的水平,并未生成自由和自觉的意识。而当人类在以生产劳动为主体的社会实践中逐渐萌生自由自觉的意识,并将其实践化作自由的实践时,人类才能够在这种实践中反观和确认自己的本质力量,获得愉悦和欢欣,并逐渐升华为审美意识,这正是人类和谐与自由精神的体现。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是对必然的认识,只有通过在实践中对必然的掌握,亦即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才能够获得自由。同时,人类对必然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正是在对真理和客观规律的不断认识中,人们才逐步较多地掌握真理、接近真理,但却不可能穷尽真理,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掌握客观规律。也就是说,自由的相对性决定了人们自由的实践是有条件的,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作为自由和自觉的意识,是人类从事创造性实践的前提,是人类精神的解放和超越的体现。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和对世界的推进,都是自由自觉的意识得以实现的结果。如果说,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各种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自由自觉的意识在物质性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会受到较多制约的话,那么,由于艺术活动的非实用功利性和对物质现实世界的超越性,就使艺术活动主体的自由和自觉的意识得以充分的展现和张扬,使得现实中的人能够在超越物质现实的状态中驰骋想像,遵循美的规律及其法则不断创造精神性现实与理想境界。
艺术活动所承担的使命是对于客体世界的认知、反映和创造,以及实现人与客体世界各个方面的和谐与统一。人在社会实践中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是实践的主体,同时又是实践的客体。这一特性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艺术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情感化特征,特别是在一些表现性较强的艺术样式中,艺术主体往往将艺术创造或欣赏视作自身情感体验和精神审视的过程,处于这种状态,艺术主体同时也就成为客体与对象,自身的精神意识、人生轨迹、生存状态、灵魂的真切与晦暗、生命的闪光与衰微,均成为主体探寻和拷问的对象与内容。正是在这样的内省和自我剖析中,人们才能做到对自身的认知和改造,由精神的失衡与失谐不断走向新的平衡与和谐,在人格精神、人生价值追求等方面实现更高的超越。
和谐文化建设代表了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在人类社会,和谐主要体现为盛世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人们在社会相对稳定与和平时期对于高度社会文明的期盼。即使是在乱世,或是在历史重大变革时期,对于揭示矛盾、富于批判意义的文化建设,其最终目的仍是对于和谐的追求。在文化活动及其制品中,当然也大量存在人们对于社会与世界的不满意,即对于社会矛盾的揭示与批判,但归根结底仍在于对社会美好现实与理想模式的追求。建设和谐文化不是对于社会矛盾的掩饰与粉饰,文学艺术的创造如果失去对于社会矛盾的揭示与批判,就会失去对于社会的责任与历史的使命感,最终丧失其生命活力。建设和谐文化,其意义在于不断通过对于社会矛盾的揭示、批判与解决,在相对失衡的状态下得到相对的平衡。但平衡与和谐都是相对的,人们对于和谐文化的建设与追求,正是源于社会始终未能实现理想中的和谐与平衡。
享受文化艺术,通过文化艺术活动获得情感愉悦或精神提升,是人民大众的基本权益,同时也是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人民不仅具有享受社会物质财富的权利,同时也具有享受文化艺术产品的权利。作为一定时代精神的表征,一切文化活动与产品,凡是有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激励、保护与发挥,就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就会形成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伤害与破坏。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享受的需求,是当代文化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和谐文化体现了人们精神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同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其同一性表现为人们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实现对于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与创造,以及对于人类共同理想的憧憬与向往。其多样性则包括,人们可以通过文化活动,达到不同的目标与意愿,其间可以是历史的、审美的,也可以是社会的、伦理的,或者是以娱乐为主体的。和谐文化体现为文化艺术形态的多样化发展,正是满足人民大众文化需求的根本目标所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重要指针。人民大众不仅需要严肃的、主旋律的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文化艺术样式,同时也需要偏于娱乐、以愉悦为主要目的的文化艺术样式;人民大众不仅需要通过文化艺术活动达到认知的、教育的目的,同时也需要获得审美的娱乐的享受,对于那些健康的有一定审美娱乐价值的文化活动或制品,均应予以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艺术市场的繁荣,是以文化艺术的多样化呈现,以及文化艺术市场极大丰富为突出特征的,正是如此,才能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强的文化艺术需求。此外,和谐文化还体现为艺术创作中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其多样性集中体现了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创造的丰富性、多样性,其中既包括艺术种类的多样、艺术体裁的多样,也包括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和艺术语言的多样。多种样态的文化艺术的呈示,方能显现出和谐与共存的局面。
在社会稳定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社会主导精神的时代,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的进步与稳定、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极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大众不断提升的精神与文化需求的重要举措,具有战略性的意义。而在更广阔和更久远的发展目标上,建设和谐文化,更是具有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与文明素质,并以此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推进社会生产力更快增长、营造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克思曾经将人类社会的最高目标表述为用美来创造,这种美,不仅可以理解为审美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美的精神境界,其间,和谐应具有本质的意义。正是据此,和谐文化体现为文化建设的终极性追求,以及人民大众根本利益所在。
和谐文化建设昭示了社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方向。建设和谐文化,是当代人们精神与价值观念的主流模式。对于和谐社会的追求,既表现为当代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同时也昭示了与社会发展最高理想的一致性与连接。文化的创造与生产,其品种和样式可以是多样的,但究其本质,均是服务于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文化创造均具有和谐的内涵,其中,那些表现与赞美了人类美好精神与心灵的文化艺术样式与品类是与和谐文化创造相契合的,即使是那些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的阴暗与丑陋的文化艺术样式与品类,同样是为了促使社会克服弊端,朝着更合理、更健康、更进步的方向前行,自然也与和谐文化建设并行不悖。
建设和谐文化,是实现艺术生产力快速增长的重要举措。营造和谐与宽松的环境,充分调动人们从事艺术生产的热情与积极性,方能使之转化为巨大的艺术生产力。应鼓励多层次、多形态文化艺术创作的生成,鼓励艺术家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艺术产品,以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文化发展既在于内在质的提升,也在于产品总量的增长。我们无论何时也不能放松对于文化品位的把握,使之始终呈现为健康的积极的与进步的品质,同时又必须不断追求文化生产总量的快速增长,使之既适应人民大众的需求,又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文化艺术的质的提升与其量的增长应当是同步的,相互促动的,但有时又难免会出现矛盾和差异。在当代,文化总量的增长是必需的,同时又须以冷静的思维关注文化艺术样式和品类审美含量与精神品格的态势。应当在防范和铲除腐朽文化生成的同时,容许不同品位的文化艺术样式和品类的出现,即使这些文化艺术制品存在审美与精神含量的较大差异,也应予以宽容与理解。应当通过文化批评和艺术批评的开展与繁荣,引导和推进较低审美层次的文化生产不断得到提升。对于那些以满足人们娱乐性要求为基本目标的文化活动和生产,同样应当有它的存在空间,正是这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在文化市场中具有较大的份额。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使文化建设在精神含量与生产总量两个方面获得同步发展。
关键词:艺术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决策。作为高等艺术类院校,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和艺术不断发展创新的环境下,如何培养出更好地符合社会需求并拥有较高创新能力与艺术修养的高校毕业生,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现今艺术调研课题的攻坚难点。
一、高校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农村进行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高校服务农村建设的意识虽然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但是依然有不少高校的认识有待提高。部分高校认为,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耗时耗力,收效甚微。有些高校的艺术学院教师数量少,没有多少精力走到农村的田间地头。还有些艺术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实际,在教学中,只关注课题、职称,对老师考核评级时不做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
2.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的机制不完善
在机制方面,由于相关政策空缺,缺乏强有力的统一调度部门,地方政府、高校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有些高校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偏离正确方向,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组织建设欠缺科学规划。在组织运行方面,一些艺术类院校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组织,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门人员,各个部门往往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统一的统筹安排。
3.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人才培养滞后
艺术类院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存在人才培养规格单一、不能适应实际情况、知识面不广等问题,不能按照农村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培养艺术类人才。尤其是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普遍在主观意识上为农村服务的愿望不强烈,客观上通往农村第一线的渠道不畅通,导致可以为农村服务的人才十分短缺。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复合型人才,艺术类院校对实用型和经营管理型的艺术类人才培养不足,与现实中需要的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有一定差距。
4.服务新农村的资金不足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且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的长期投入。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以及政策的原因,政府对高校服务新农村没有直接的财政投入,而是层层拨款;另一方面,高校没有充足的经费投入,虽然高校有自己的文艺团队和话剧团,但是下乡演出需要的资金用往往从教学经费里扣除。所以,地方高校在资金问题上确实勉为其难。
二、高校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途径
1.高校强化服务意识,深入农村文化建设
投身农村文化建设是高校发挥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职能的必然要求。艺术类院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传播继承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担负的责任重大,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意识,有针对性融入农村,为农村和农民服务,积极营造文化创新和发展的浓厚氛围。艺术类院校需要强化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观念。院校的领导要更新理念,将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给予政策、财力、物力、人力上的充足保障。高校领导要引导和鼓励本校教师走出大学校门,充分发挥艺术类教学者的文化鉴别能力和文化传播职责,利用多种途径把先进的艺术理念、艺术作品、文化品位等传播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从而树立真正的为农村、为农民服务的意识。
2.培养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和业务骨干
艺术类院校的办学宗旨是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提高农村的艺术文化水平也应成为其办学目标之一。目前从事农村文化建设的机构主要是各县、乡镇文化站和各村的文化管理站,或是人数少,或是文化素养低,难以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任。艺术类院校应该秉承专业的艺术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专业优势,在专业设置上开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相关的专业,不仅大力培养建设农村文化所需要的专门人才,还要在对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培训中发挥作用。迄今,各国高校开展的艺术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实践活动,为新农村建设输送了大量的艺术人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建设初期的人才亟需问题,并且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农村形势下的艺术骨干。
3.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
艺术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途径有许多,但是我们选择什么形式的艺术服务,是我们新农村在探讨的问题,也是艺术高校组织策划的难题。河北科技大学影视学院不仅仅从平面的视觉绘画,美化改善农村的劳作生活环境,还利用一部分视频技术,以及戏剧表演形式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宣传;而且也为目前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提高创新能力的平台,慢慢充实自己,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也会反哺学校艺术类高校大学生,进行民间艺术形式的保护与传承。
艺术类院校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农村文化传播中调动积极性。不仅要在寒暑假期间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不定期地发动组织师生共同参与,根据不同地区的需要,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发动农村文化振兴项目。
4.挖掘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既要坚持向农村输送文化资源,又要建立农村文化的生长基地,实现“送文化”与“种文化”并举。艺术类院校应该加强地域文化特色研究,设立地方文化研究中心,要让农民明白保护传承艺术文化也是他们自己的职责,让当地的知识分子、教师、有志青年积极参与进来,将艺术形式复制、传播、延续下去。
三、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
1.建设服务农村文化的机制
艺术类院校要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坚持以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为责任,建设科学的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依据,建设特色专业并适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定位和目标,艺术类院校内部应该成立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并且合理实施学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要建立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各项制度,包括人事管理制度,薪酬制度,考核制度等,充分激发广大高校师生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2.建立艺术类大学生农村实践的机制
高校应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放到与专业课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组织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自愿为农村文化建设义务提供服务和帮助。为了更好的保证社会实践的有效实施,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正规教学计划和学分制管理中,对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内容、考核办法等做出全面规定,对每个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成绩进行严格考核,按等级记录学分并记入其学籍档案。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筹安排,使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序地开展,让每一个学生保质保量的完成社会实践。通过这种形式的校外实践,既考验了艺术类大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也端正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且从中大学生学会承担了一定的责任,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并将自己专业的艺术知识与现实进行了融合,进行了设计与创作。
3.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
艺术类院校服务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资金来源可以是政府、企业、社会力量、高校自身等。为了保障广大教学人员进行地方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整理和保护,更好地服务农村文化建设,艺术类院校要安排充足配套经费和科研经费。建立起多种渠道相配合的资金筹集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艺术类院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难题,让大学生更好地投身新农村建设,运用专业的知识与思维创新改善美化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为艺术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的结合扫除障碍。
四、结语
当下许多地方也积极主动与高校联合,鼓励欢迎大学生开展新农村建设,把在学校所吸收的先进艺术知识播撒到村庄、田间,传递到农民心中。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日新月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我国高校的文化艺术学科的实践形式需要不断思变,只有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传播途径,才能得到新农村建设者的根本接纳及认可。
参考文献:
[1]路敏.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大学生社会实践介入研究[J].黄河之声,2013(13):81-82.
[2]陈运贵.地方高校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社科纵横,2012(7):109-112.
[3]汪发元,唐春燕.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和政策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b:自然科学版,2008,5(2):92-95.
【关键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途径;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社会文明进步,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勤劳智慧的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然而,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渐濒危,引起了很多国家及有识之士的担忧,急需全社会保护与传承。高校作为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方面有着天然优势,高校应勇于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义务和责任。
一、高校传承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优势探析
1.人才培养和教育传承优势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人才资源丰富,拥有大批硕士生,本科生。且多数为艺术专业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同时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在不失本质的前提下,更能对其传承过程中增添新的因素,并且他们善于学习,接受新的文化,更可以创新和吸收从而形成文化积累。而相对于其他社会成员,他们没有太多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有充足的时间、精力从事文化教育传承事业。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将充分利用和发挥大学生的人才与教育优势,对其进行系统培训,逐渐形成一支专业能力强、素质高、有热情的人才传承队伍。
2.文化聚集与学科科学研究优势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拥有一大批科学文化知识广博、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能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中,并且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扩展学生知识层面,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相对于其他社会保护机构,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世俗化、利益化程度较低,研究者的素质较高,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能够以中立的身份客观公正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和研究。
3.法律保护优势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它对非遗的教育有详细规定。该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敷理、出版等活动。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二十五条规定: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这些都为大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研究和开发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证。
二、高校传承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途径探析
1.开设相关“非遗”课程,并在其他课程上穿插“非遗”知识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在教学中增加“非遗”的知识和课程,更加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创新能力,以及对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进一步了解非遗,爱护非遗。以腰鼓和舞龙为例,陕西科技大学将其开设为一门课程,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进行考核,成立腰鼓和舞龙团队,进行表演;还开设了非遗文化的书画课程等等。陕西科技大学的设计与艺术学院更是多次课堂上引入“非遗”文化。例,凤翔的泥塑和凤翔的马勺,在《平面构成》和《图案设计》课上老师会带学生多次去参观凤翔文化,去实践观察与设计;更在《雕塑》课上老师会引入陶艺的教育,带领学生去富平陶艺村,感受陶艺的文化与魅力等等。设计与艺术学院还邀请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艺术家们来到校园,演示和讲授自己的艺术绝活。陕西科技大学打破传统教学只在课堂授课体系,改革课程的结构和内容,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美学特性,同时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体系,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受众面,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尽自己最大努力。
2.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高校是文化艺术的传承地和文化艺术遗产的学习地。高校教育应承担起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子。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充分进人高校教育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所以非遗进校园迫在眉睫。陕西科技大学在07年举行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08年举行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更是在11年时举行了中国国家京剧走进陕科大活动,在12年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与西安非遗中心共建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在保护非遗文化中陕西科技大学承担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担子,促进非遗的教育。
3.组织实践团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非遗文化
社会实践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参加社会实践也是每名大学生的职责,大学生参加文化类社会实践将分成两个部分完成:第一,将学校所见所学带到落后地区,对文化知识进行传播;第二,大学生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调研,实地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大学生实践团队分别赴陕北安塞、关中澄城、陕南汉中实施调研,开展了一系列对非遗的宣传活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使大学生对非遗有个全面的认识方法,更好的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非遗的地位与魅力。
4.营造校园非遗文化氛围,开展非遗社团活动
社团是宣传“非遗”保护意识的阵地,为大学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载体。陕西科技大学关于“非遗”社团活动更是热闹,成立了书法协会,对于爱好书法和研究书法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国学社更是举行了多次的非遗文化的教育与保护;在女生协会和阳光助学课堂合力举办了数届剪纸课堂的教育。陕西科技大学的社团也为非遗教育尽微薄之力,积极营造非遗在校园的氛围,感染更多人群。
参考文献:
[1]茹存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艺术教育相结合的实现途径[J].岁月,2012(10).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作;学科建设
党的十上,“主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1]高等艺术院校,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传播、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切实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
2011年3月24日,艺术学正式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升格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使学科设置更加有利于满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艺术专门人才尤其是大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保障基础,为艺术学科的全面深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学术体制,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新形势下的艺术自觉和艺术自信。
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大发展的基础,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既有艺术的成分,又有导向性的引领作用。四川音乐学院注重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对人才培养做出准确定位,既重专业,又宽基础。力求在新形势下,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品德优、能力强、素质高、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清形势,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实现艺术学科建设的跨越,我们高等艺术院校一定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笔者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对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拙见。
1 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现状
川音从1939年创办至今已有75年校史,是目前全世界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高等艺术院校,有14000余人。拥有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美术设计学四个学科门类和四个门类的硕士点,117个专业方向,25个教学院系,拥有“五所四院四中心两基地”研究机构,综合发展特征明显。川音也是我国第一个申报艺术大学的高等艺术院校,已经省人民政府、审计专家和教育部专家验收通过,目前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回应。
学院占地1200亩,在校生共计1.3万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固定资产19亿元。拥有文献丰富的图书馆、校史馆、陈列馆和声像馆。学院有系统的研究机构“五所一室四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乐器研究所、美术研究所、流行乐研究所、录音合成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作曲技术研究中心、音乐治疗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古琴艺术研究中心)。四个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羌文化研究院、钢琴艺术研究院、小提琴艺术研究院)。成立了四川音乐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有正、副教授45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二级教授13人。汇集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研究能力的教授、博士、研究员科研队伍。
川音的文化产业在院地合作方面有:与雅安市、汶川县、北川等地震灾区的精神文明合作。例如,已创作了《羊角花开》《红樱桃》《汶川依然美丽》《尔玛姑娘》《请来汶川我的家》等原创歌曲。为了更好保护汶川县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羌族音乐文化的采集、整理、保护。我们将发挥高校的文化保护、教育培训、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强对羌族音乐推广、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意开发。已为雅安创作过《雨城》《芦山不哭》等原创作品,以后会加大力度与雅安市的文化艺术方面合作。加强与九寨沟县、松潘县、南江县、南部县、汶川县等地的文化和音乐合作,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为推动艺术服务社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找到切合点;进一步搞好成都市文化惠民活动,争取省市宣传、文化部门更多的文化惠民合作项目。在文化产业领域,川音已经积极地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前不久,川音又与锦江区文化馆进行合作,并在锦江文化中心五楼多功能厅举行了“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这标志着锦江区与川音的艺术人才交流合作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为此而举行的多项活动,如成都市锦江区领导干部业余艺术兴趣班,“我们的节日・清明”文化活动等等,都积极地促进了锦江区的文化艺术氛围。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这一实践基地将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文艺活动,提升市民的文艺修养。
川音文化产业在院校合作方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经艺术处和学生处的积极组织,学院交响乐团2011年1月――7月,先后赴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邮电学院、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共计演出9场次,此次活动得到了所到高校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我们在活动中,始终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旨在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为目的。真正地把艺术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地把高雅艺术带进了省内众多高校。
川音文化产业在院企合作方面:完善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东区音乐公园等艺术实践实训基地7个,拓展4个。进与中国移动无限音乐基地、万达演艺集团、云南机场集团、川威集团等企业的全面合作。为大学生艺术实践、创业、就业搭建良好平台,为川音尚美文化传播公司效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就业前景
这是众多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调研数据,各兄弟院校相似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基本情况,且大部分学生毕业取向都选择留在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国内艺术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来说,其就业率大都在95%以上;其就业的行业与市场有:艺术博物馆(包括画廊)、音乐厅、交响乐队、演出公司、话剧组、顾问公司、雕刻艺术公司、电视台、电影制片公司等。但在目前的艺术管理体制中,某些机构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管理”分别挂靠在公共事业管理、美术学或音乐学这3个学科上,并且把各个院校中对于“艺术管理”的学科称谓作了罗列,说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基础。
3 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
目前我院设有艺术管理系,专业方向有文化产业管理、公共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演艺策划与制造、文化创意产业等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强调音乐学理论用于公共文化产业管理或音乐文化产业管理的新型专业方向,是一个以专门培养应用型或实践型音乐学人才培养的专门学科。其专业指向突出了管理学强调实践性与操作性的特征,是一门有别于传统音乐学强调理论研究的新兴学科。早在2003年,川音就设立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运用其掌握的现代管理及艺术专业知识,从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组织和管理工作,并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决策的基本能力。经过多年发展,此专业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和教育方案,并培养了众多的可以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人才,他们在走向社会后,相继进入了电视台,个类音乐厅,画廊以及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机构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另外,我院积极推行校园学分制改革,注重应用性,将人才培养和人才指标体系相结合等特点。我院通过“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过程改革”、“实训实践改革”、“评价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学分制方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有序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川音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在举办许多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中,由于市民对于艺术院校“象牙塔”的惯性认识,使得这些活动在宣传推广中遇到瓶颈,坐在台下的依然是痴迷于古典音乐的乐迷,并没有吸引太多的市民前来参与,没有达到先前所预想的效果。而在专业教育上,学生往往缺乏在艺术活动中实践的机会。同时,课堂教育又往往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等等诸如此类“重理论轻实践”,“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常常出现,并且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一部分学生进入了社会后,并没有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4 对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的思考
第一,要强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在以先进文化和科技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时期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文化产业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有效提升高校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需要创新理念,加大跨界合作。高校在横跨学界、业界、政界、国界合作的多条路径中要充分发挥效应,以整合各种力量,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创新文化的四项职能。”[2]
第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四川音乐学院在音乐、舞蹈、美术、流行音乐上的优势,与成都市政府、地市州政府合作,要加强到“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穷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多创作一些舞剧、歌剧、流行音乐剧目等,让大家有很多好剧欣赏。带动城市的文化品牌和产业发展。
第三,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人才共建。为他们提供所需文艺人才,为部分领导艺术素质讲座、干部艺术培训、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艺术类继续教育、文艺沙龙、群众文化管理探索。培养文艺骨干艺术培训、市民文化艺术学校课程、街道文化艺术讲座。为街道群众文化辅导、调研。四川音乐学院提供音乐制作团队,利用录音棚致力于专业录音及音乐制作,为个人及驻区单位免费录制音乐作品。
第四,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作品共建。参与、扶持创作文艺类作品。创作或辅导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参加政府文艺活动,如演出、展览等,以市区为背景,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级文艺比赛。
第五,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活动共建。参与、扶持市区主办或承办各类文艺赛事。四川音乐学院协助成都市等政府拓展“春熙放歌”、“锦江之夜”、“社区文化节”、“锦江文艺沙龙”等文化活动品牌;川音协助成都市政府等承办国家、省、市级文艺赛事。例如,中国合唱节等。
尽管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年以来,川音在文化产业上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在学院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川音人定会巩固已有的成果,解决存在的难题,为整个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大繁荣贡献出重要的一份力量!今天的川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教育改革、明晰发展思路,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报告(节选)[Z].
[2] 易奇志.开展跨界合作 发挥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学术论坛,2012(01):215-218.
[3] 吴宓雯.向中国大学说不(序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4]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 李思雨,彭语良.传媒文化机构与高校合作的途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
[6] 王晓阳,韩英军,张玲潇.唐山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9).
[7] 张永飞.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J].青春岁月,2011(14).
作者简介:凌洋(1973―),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处招生科副科长,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及教学。
“崆峒笑谈”又称笑摊或者笑坛,老百姓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一种以逗乐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民间小戏。据史料记载,“崆峒笑谈”大约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主要流传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的草峰、杨庄、白庙、香莲和川区的崆峒、白水、花所等乡镇。明清时期,“笑谈”已具规模,演出活动遍及平凉城乡,公元1550年至1627年,明朝散曲作家、著名政治家赵南星在他的《笑赞题词》中写道:“书传之所记,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世传笑谈,乃其影子也。”由此可见,“崆峒笑谈”与宋代的“谈诨话”、“学乡谈”为同类,不过发展更完整,受流传在平凉的小曲剧影响,从注重谈而演变为唱白皆具的戏曲形式。
一、“崆峒笑谈”表演与发展现状
“崆峒笑谈”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先后被平凉市和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重点保护项目。现有搜集整理的资料近六十部,目前得到排练和演出的剧目大概有十余部左右,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要使这种濒临失传的剧目再次焕发生机,只有拜笑谈老艺人为师,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崆峒笑谈的表演方式。“笑谈”多数剧目是以说白为主,唱段为辅。演出多以丑角为主,有官丑、小丑和老丑,有媒旦、姚旦,再配以小生小旦。当地历代民间艺人,长期交往相互学习,在保留本土语言、民歌元素特色的基础上,吸纳西北的秦腔、迷胡、陇剧等剧曲式风格,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民间小戏曲调,表演艺人用当地方言演唱,并加了很多俗语和发生在生活中的各种段子,这就是这种表演具有鲜活的地域特征和强烈的口传意识,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和方言圈内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崆峒笑谈”的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使其在表演上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崆峒笑谈”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繁荣发展应该遵循新的理论为指导。传承与创新“崆峒笑谈”民间表演艺术,必将推动“崆峒笑谈”表演的繁荣发展。
二、“崆峒笑谈”民间表演艺术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崆峒笑谈” 目前专门排练演出的有《闹老爷》、《两亲家打架》、《打草鞋》等剧目,内容嘲谑讽喻,嬉戏调笑,表演生动活泼,舞蹈动作极度夸张,在群众中反响也非常强烈。当然也有民间艺人表演的《王婆骂鸡》、《赶毛驴》、《说唱笑谈》等,形式活泼,说唱并举,语言通俗幽默,乡土气息浓郁,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不仅得到社会认可,同时在百姓中也喜闻乐见颇受欢迎。
1、创新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要使“崆峒笑谈”民间艺术能够繁荣发展,首先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指导,建立起有效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机制。比如平凉乃至甘肃城乡拥有着“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拓展空间和发展空间,可以营造“崆峒笑谈”民间文化艺术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崆峒笑谈”民间艺术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崆峒笑谈”民间艺术传承机制,从而解决“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生态失衡问题。
2、引入教育体系,培养“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传承创新人才
把“崆峒笑谈”民间艺术教育引入教育体系,在日常教育中积极开展“崆峒笑谈”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树立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唤醒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激发青年一代对“崆峒笑谈”这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把“崆峒笑谈”民间艺术引入教育体系可以培养青年一代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同时逐步培养起民间艺术文化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进而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好人才准备。
3、博采众长,兼收并取,使其表演技巧和表演方法有新突破
还要在创作和表演上追求高品位。高品位就是要求高质量和高格调。继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应当坚决摒弃庸俗、消极、颓废、低下和错误政治倾向的东西,努力创作出数量众多的高质量、高格调的文化精品,使文化精神产品的品位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崆峒笑谈”代表性剧目有:《两亲家打架》、《二瓜子赶车》、《闹老爷》、《背板凳》、《拉熊》等50多出,是我省民间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剧目内容主要分为五类。表现群众生产或谋生手段而又富有情趣的,如《拉猴》;讽喻人改恶从善的,如劝人戒赌的《春姐寻父》;讽刺旧社会官老爷们的腐败、昏庸、,赞美普通老百姓的机智、善良并给予同情的,如《打面缸》、《闹老爷》等;讽刺、挖苦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如《大夫小妻》;反映亲戚、邻居和家庭纠纷的《两亲家吵架》等;表现男女情爱的,如《下四川》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以在借鉴传统艺术的表演形式,展现当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创作表演展示社会进步,反映人民幸福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的作品;以及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在我们的“崆峒笑谈”创作和表演中,要注入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新思想,让传统文化形式焕发青春,充满活力,使之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传统的剧目在表演上追求多样化、广阔性和丰富性,彰显其艺术性
目前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一般设置在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专业艺术学院中,各类大学的美术办学宗旨各有一定的差异,教学方向也不禁相同,但近些年来由于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浪潮的冲击,各国教育机构为适应时代的新原则纷纷探索改革,希望建立和扩大自身优势,提高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培养出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也不例外。
1.综合性大学的美术院系
综合性大学开办美术院系是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一个新现象,对于它学科的研究,如何定位,专业如何办学,应如何与单科专业院校拉开距离,没有现成的范例供参考,综合性大学就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它应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就我个人认为:综合性大学最大的优势是其学科无所不包的广泛性,学术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入性。高等美术教育在综合性大学中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自己的特色美术教育,加强美术学科的学术性,研究性。所以,大学本科的学习应为其升入研究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过度与良好衔接,也使本科专业的学习目标成为为作研究工作而积极准备。所以也应该加大相关专业研究教育的培养力度,逐渐形成综合性大学美术院系办学的最大特色。
2.高等师范美术专业
随着我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师范美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也越来越明确,估计未来大部分师范大学将改革为综合性大学,而本来的学术教育和美术史论专业已经统一改称为“美术学”专业。所以,进一步推进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对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研究,是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发展的最大特色。也使我国高等师范美术专业担负起研究传播美术文化,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以及提高综合素质等重任。
3.高等专业艺术院校
我国高等专业艺术学院则应使科学知识的推广和运用这一责任更加有利的强调和执行。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的深化,国家需要大量高级美术技术性人才,尤其是极其缺少“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复合型技能人才,高等专业艺术院校应以此为目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并掌握熟练的技能,使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从事生产一线的高技能操作,设计并能组织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提供创造等。这也将是我国就业发展的趋势———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高科技知识和高技能相结合的人才。就现在我国高等专业美术学院教育培养的人才多偏重于学术性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脱钩导致供需失衡,这就需要高等美术专业的教育搬入社会实践这个大舞台,使高等专业院校呈螺旋型发展,使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同时更在实践中具有更强的爆发力。
二、高等美术教育的强化
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和专业艺术学院的教学发展模式只有拉开距离,才能充分形成互补的良性互动局面。只有个性的存在才能有共性的发展与延续。无论是综合性大学,师范大学或专业艺术学院都应有共同点美术办学宗旨,无论有怎样的教学特色与偏重,目的也都是为了使人类更文明更进步。在《四书》的第一本《大学》中便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是在说大学教育的道理,在于使人们净化个人的心灵,陶冶个人的情操,培养个人的善良美德,在于团结群众,弃旧扬新,从而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高等美术院校同样也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办学理念及办学方向,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1.首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考生在升入高等美术院校之前,大都自觉或不自觉的使学习目的针对高考进行强化,升入院校后需先利用一段时间使教学工作针对这样的情况调整学生的学习方法,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美就在身边,就在实际的生活中,并调动所有的感官去细致入微的观察一切事物,让艺术与生活密切相关。
2.关于学生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关系的问题。
在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要遇到这个最实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剧,有一些错觉认识,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完全对立或两者之间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传统文化大部分是保留的。例如日本、新加坡、法国、韩国等。同时现代化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趋势,传统文化也会不停的蜕变。如何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与不可替代性也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课。
3.有超越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艺术与外来文化艺术。
在今天,不少人认为传统文化艺术是现代的障碍,也有人认为传统文化艺术无比神奇应顶礼膜拜。这样的态度都不利于高等美术教育的发展。应使学生们全面认识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多元性与传承发展性,中华文化艺术不仅有中华文明代表的主流文化也有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代表的非主流文化。如何大胆的与实际相融合,并深入地理性,历史性思考、研究,增强民族凝聚力,这都应是探索的主要方向,也同是探索外来文化艺术的方向。尤其是现代外来文化艺术,更应全面研究,看清它的真面貌,不应盲目模仿。真正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也需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加以吐纳吸收,重建世界上最优秀的精神文明。我们往往说最深刻的道理也是最简单的道理。高等艺术教育的深入同样也需要立足于我们的真实生活,真实情感;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研究;立足于当代性及具有现代意义。
三、总结
与艺术大师激情面对面
几乎每隔十几天,都有一次现代艺术大餐在等着你。对于富于创造力和激情的青年学子们及热爱艺术的追随者们来说,这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件事了。
作为一所有着81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厦门大学设有艺术教育学院,下辖音乐系、美术系及艺术研究所。近来,中外合作创办的厦门大学中国欧洲艺术中心成为校园里一朵艺术的奇葩。创办3年来,面向师生,为全社会带来了大量精彩的艺术展览。先后有欧洲颇具盛名的当代艺术家、冰岛艺术家思古都·顾蒙逊,荷兰新现实主义画家吉多·弗劳斯特、挪威艺术家巴德·布莱维克以及皮特·霍斯坦先生等多位艺术家应邀来到厦门大学中国欧洲艺术中心展出作品。
与国内知名的艺术家们进行激情对话的机会那就更多了。中央乐团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多次到校,讲授交响乐知识;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炳淑来校举行京剧表演艺术的专题讲座;中国歌剧舞剧院、上海芭蕾舞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广州老百姓艺术团、上海京剧院、厦门爱乐乐团等多个知名艺术团体都曾在这里留下他们的“惊鸿一瞥”。
高雅艺术进校园,把欣赏与普及教育结合起来。现场欣赏大师们的作品,聆听大师们的创作经验,面对面的交流,走近艺术,理解艺术,创造艺术。
“一分钟!”引出全面艺术教育
在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一间普通的教室里,所有的学生手里都拿着一个土豆,他们被要求用土豆做一个一分钟的录像。他们在录像中可以采用任何方式来使用这个土豆。
第二次课,每位学生都得到一张古典欧洲塑像的图片,他们要用这个图片和灯泡来创作一个可动的装置,然后把这些装置制作成一个新的一分钟录像。
这样的课也许会让人感到很新奇,教师则是由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邀请、由桑伯格学院委派的两位外籍教师———荷兰艺术家凡姆卡·斯哈伯和洽尔克?帝摩尔,更让人称奇的是———这节课作业的名字就叫作“一分钟!”。
这“一分钟”是美术系的新媒体工作室创作的初步作品。“一分钟!”是指长度正好是一分钟的录像节目(包括题目),希冀以此创作出自由的作品。“一石击起千层浪”,当“一分钟”作业在艺术教育学院展出时,当各种由学生独立主办的个人展览、音乐会的海报出现在厦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门前时,人们睁开了惊奇的眼睛。专业教育的创新激发起厦门大学面向全校学生的全面艺术教育的热潮,积极加强对全面艺术教育的研究、提高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成了专家和思想教育者共同关心的焦点。
每周一、周四下午是全校性选修课时间,有关美术、书法、音乐欣赏、电影、电视、戏剧等艺术类公共课程应有尽有,如《交响乐欣赏》、《中国书法欣赏》、《艺术美学》、《京剧学习与欣赏》以及《中西造型艺术》、《透视“建筑学”》、《竹笛洞箫演奏》、《电脑艺术学》等。学生们自由选择,不亦乐乎。在教务处主持邀请学校相关专家学者开设的百科知识系列讲座中,艺术类讲座是重要的一块。从“还珠格格”说开来的一场《喜剧纵横谈》引得了众多喝彩。
艺术脚步向全社会迈进
艺术,在这座被誉为“南方之强”的高等学府里涌动着,现代艺术、传统艺术、校园艺术教育的立体交叉,激励着学生们的创造力。
在课堂艺术教育主渠道的推动下,厦门大学注重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定期研究每个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主题,形成以社会实践活动、节日纪念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为主体的全方位、系列化、高层次的校园文化格局及思想教育模式。每年4月校庆期间,“校庆文化艺术节”包括“校园十大歌手赛”和“班级全能大赛”;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青春颂”歌咏比赛;国庆游园、“一二·九”社团活动月、主持人大赛等各项艺术活动层出不穷。学生艺术团更是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这支活跃的校园文艺团体由铜管乐队、合唱队、南强话剧社、舞蹈队、器乐队、模特队、曲艺队等组成,平均每年有400500名队员。至今约有近5000余人参加了艺术团,有近100位专家、学者曾对艺术团进行指导。每年均有2-3次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演出,每年都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专场音乐会,创作、演出了不少优秀作品,涌出了大量艺术人才。
艺术,不仅仅是高校的,更是全社会的。厦门大学积极组织各种艺术实践活动,送“文化艺术下乡”,服务社会,回报社会。每年暑期社会实践营中都有一支文艺小分队,奔赴山区、城镇及兄弟高校巡回演出。学生艺术团主动与厦门市社会各界联系,共建“厦门市青年管乐团”,参加“九·八”投洽会及海沧大桥峻工典礼等有关活动,参加福建省“大中学生艺术节”、厦门市“群众艺术节”等。1999年还组成厦大学生代表团赴澳门交流演出。
第一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主渠道,高校历来对第一课堂的教学计划、师资、条件、时间等方面均能给予重视和保障。但第二课堂在诸如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人文艺术素养、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认知体验与实践能力、人格养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高等学校,第二课堂已不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
二、国内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在理念、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较第一课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理念落后,重视不够有些高校没有认识到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对第二课堂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第二课堂教育列入重要议程,第二课堂游离于学校中心工作之外,长期被边缘化。学校往往出于维稳和统一管理的考虑,限制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更谈不上扶持第二课堂了。
(二)第二课堂游离于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之外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而有的高校虽然建立起自己的第二课堂体系,但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辅导机制欠成熟。有些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操作程序复杂,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二级学院领导、学校团委领导等逐级审批,且很多有技术含量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缺乏专业老师的辅导、必要的活动场所和设备。从而消减了学生组织和参加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的兴趣。
(三)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截然分开由于近年来剧增的高职学生人数与教师比例失调,高职学校专任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专业教师要么忙于应付课堂教学,要么受学院委托忙于学生科技竞赛,要么为了晋升职称或职位,无心顾及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养。第二课堂的开展与第一课堂缺乏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四)缺乏稳定的专职师资队伍在实践中,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辅导员、班主任和极少数热心的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必须通过教学和科研提升自己的职业层次,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精力和兴趣投入对学生第二课堂的指导;专职辅导员则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水平、阅历和时间精力有限,对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能力明显不足。
(五)第二课堂内容单一,普遍重科技,轻人文素质的培养高校受招生条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的限制,更多关注精品专业、竞技型学生和学生专业化发展,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低下。学生缺乏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语言文字能力较差,缺乏对真、善、美的追求,甚至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道德方面出现偏差。以笔者所在的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学院将第二课堂活动加分对象限定为:“在学校组织的各类课外竞赛活动或参加的校外竞赛和表演活动中获奖者、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者、自主创作获得国家专利权的专利成果者。”由此可见,“科技竞赛”“竞赛”成为了“第二课堂”的代名词。
三、国内外高校第二课堂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
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的比重几乎占到整个职业教育系统的50%。发达国家高校在第二课堂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和特点:一是导向上注重对学生的独立个性、职业积极性等方面的培养。二是课堂形式和评价多元化。三是经费充裕。四是以就业指导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拓展第二课堂。
四、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
借鉴国内外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的建设经验,高校应从理念、教学机制、内容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整合;同时,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学术科技育人平台、课外实践教育平台、文化艺术育人平台。
(一)转变观念,整合师资力量,完善第二课堂平台体系
1.转变观念,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首先要转变观念,应通过政策扶持、师资力量、管理模式、课程体系运作等方面加强对第二课堂的建构。同时,应强调从校级领导、校团委、二级学院到班主任的协同合作,有专门监督管理的校级领导、直接指导的校团委工作人员和各二级学院的专职人员负责第二课堂建设,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专用场地、器材等,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2.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高校应将第二课堂纳入课程体系,并贯穿在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实践等过程中。应考虑各年级学生特点,从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要求出发,积极将第二课堂纳入教学计划并推行第二课堂学分化,明确第二课堂考核和评定方法。
3.丰富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内容,创新第二课堂开展途径首先,在内容上,高校第二课堂不仅要通过文体活动发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应拓展学生的科研学术、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等能力。其次,在开展第二课堂教育途径上,应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完善社团管理。社团应配备专任指导教师,一是通过QQ群、微信、微博等方式传递第二课堂信息,使学生了解第二课堂内容,并有选择地参加;二是开设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网络课程,使学生即便足不出户也能通晓天下大事。
4.构建专兼结合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学校可以通过落实配套的报酬、评优、晋升、工作量换算、业务培训等相应制度,激励教师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应建立一支校内与校外、专职与兼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相结合的第二课堂师资队伍。实行导师制,由本校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共同担任导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5.完善评价系统,实现第二课堂教育学分化、课程化管理首先,完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评价系统。评价体系应包括: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效果以及长效机制建立的评价等四方面内容。评价应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信心、态度、责任感、合作精神等作为评价体系中的因素。其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应纳入课程体系,实现学分化管理。应制订科学、可行性强的第二课堂学分考察办法,由专职人员承担协调、评估及监督管理工作。
(二)打造多元发展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
1.创设“四育载体”,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首先,以两课教师、辅导员为教育主体,积极创设理论教育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化。结合重大纪念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讨论、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其次,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拓展。借鉴华南师范大学的做法:学校的思政中心设有一支稳定、专业的心理素质拓展培训队伍,学校也有专门的场地和配套设施任其使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这样能使新生迅速融入大学生活,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一个好的基础。最后,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训。以就业指导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基础,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的用人需要。
2.打造学术科技育人平台,企业项目合作研发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学生科研立项为抓手,以学术科技节为基础,通过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促进学生学术科技能力的转化。学校打造应用型创新人才科技学术创新平台,一要设立学生科研训练基金,加大学生科研立项力度,引导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实训中心开展创新实践研究;二要重点打造有特色的学业竞赛品牌,为学生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营造校园学术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三要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共同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场所、设备、技术指导等良好的科研条件保障。
3.打造课外实践教育平台,丰富校企合作内涵课外实践教育包括学生校内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校内勤工俭学、经营报亭、商铺等属于校内实践。企业见习、顶岗实习、社区咨询、社会调查、山区支教和“四下乡”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是规模最大、参与面最广的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多层面、多种类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专业和心理等素质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应创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近年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在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各二级学院承办了较多的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考核,90%以上的学生毕业时能拿到“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