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洪减灾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河道防洪对策
Abstrac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tuhaihe river horse cheeks, liaocheng draining, flood control projects,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lood control liaocheng river ,aims to cause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nd the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on water conservancy basis
Key Words river floo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8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徒骇河、马颊河防洪排涝体系概况
聊城市徒骇河、马颊河流域属黄河冲积平原,微地貌起伏变化很大,岗坡洼相间分布,土壤多为砂土,流域内地下水属第四纪孔隙水。聊城市辖六县、一市、两区、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总人口550.80万人。
徒骇河发源于莘县文明寨,干流在我市长度169.5公里,两岸堤防长度268.52公里,流域面积5182.75平方公里,保护人口304.92万人,耕地面积463.87万亩,工农业总值180亿元。建拦河闸(坝)9座,有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5条,形成了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排涝流量可达1780m3/s。
马颊河,干流起源于河南省濮阳市金堤闸,该河道在我市长度124公里,控制面积2805.77平方公里,两岸堤防长度237公里,保护人口243.3万人,耕地面积370.13万亩,工农业总值138亿元。建有拦河闸8座,有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0条。
二、聊城市汛期降雨特征及雨涝特点
聊城市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特征形成了春季易旱、夏季易涝、晚秋又旱的自然特点。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市历年平均降雨量为564mm,历年最大降雨量932mm(1964年);汛期6―9月历年平均降雨量为414mm,历年汛期最大降雨量为732mm(1961年);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3%,且主要集中在7、8月份。汛期各月雨量及历史最大最小值统计见下表:
据历史水利资料分析:聊城市雨涝的特点,一是周期性。大涝年的出现周期为25年左右,中涝年的出现周期为10年至15年,小涝年的出现周期为5年。二是连续性。如1929年至1931年连续3年出现雨涝,1961年至1964年连续4年出现雨涝。三是突发性。2010年春季大旱接伏旱,8月8日晚至8月9日12时,东昌府区大部、茌平南部突降大暴雨,日降雨量最大为茌平县乐平铺镇337 mm,全市平均100 mm。四是季节性。年际内一般是夏秋多涝,在大涝年和特大涝年内又具有暴雨集中,夏秋连涝的特点。
三、徒骇、马颊河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河道淤积严重,排水能力明显降低
马颊河干流自六十年代末扩大治理后三十多年来,一直未进行彻底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据实测资料分析,共淤积土方900万立米,平均淤高2.0米,行洪能力降低40%,排涝能力降低60%。
2、堤防抗洪能力差,建筑物不配套
大清以上徒骇河干流上游段,因系两省边界,治理时未筑堤,留有高地缺口,系防洪隐患,历史上多次受淹。徒骇、马颊河现有16条主要支流无堤防、入口处无控制建筑物,形成河通堤断和拉沟淤河,有些桥、涵间距过大。
3、桥涵闸建筑物工程老化、退化
两河现有16座节制闸。其中10座为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建设的。均不同程度的存在闸门漏水、启闭不灵、机电设备及供电线路老化、混凝土炭化剥蚀、护坡损坏等问题。
两河现有232座排水涵闸,老化退化严重。其中徒骇河各涵闸经过维修加固,情况有所缓解。而马颊河105座涵闸,启闭机完好率不足30%,且大部分涵闸不同程度的存在洞身裂缝、护坡坍塌、护底风化等险情。如遇大水,部分涵闸有倒塌的危险。王铺闸上下,由于河道淤积严重,排水涵闸口门几乎全部淤死,丧失排水能力。
两河现有生产桥109座,其中马颊河生产桥大部分存在栏杆损坏、桥头塌陷、桥身短、桥面铺装层损坏、桥面板暴露、板与板之间漏缝等情况。生产桥改为公路桥使用的逐年增多,加快了生产桥的破坏速度。部分桥梁已成危桥。
4、滩地阻水物多,影响行洪。
两河滩地现有阻水高渠82条,交通路基38条,片林614亩,致使滩地行洪能力大大降低。
5、管理基础设施差
管理基础设施简陋,防汛物料质差量少,库房储备能力低。防汛道路差,不能满足抢险要求。再加上管理经费无保障,造成了管理队伍不稳定,直接影响了工程寿命和正常效益的发挥。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重建轻管,管理经费无保障造成的。
1、建议马颊河尽快彻底治理。
通过各级渠道呼吁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彻底治理马颊河,以便彻底解决马颊河存在的严重问题。治理前应在汛前多方筹集资金,年年对王铺闸上下等淤积严重的河段清淤开卡。
2、多渠道增加防洪投入,
防洪工程是为全社会服务的公共性基础产业,产出的是社会效益。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防洪工程保护的社会财富也日益增加;但防洪工程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却大幅度减少。多年来,河道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管理经费,工程老化、效益衰减,队伍不稳,有的单位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去,确实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种状况对防洪安全极为不利。为保证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建议防洪工程的投入,应随着保护区内的经济增长而相应增加。至于资金来源,可根据规模大小,保护范围,一是由国家投资、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以及厂矿企业和群众集资等多种渠道解决。二是用足用好各种收费政策,确保水费、河道维护费等足额到位。这样才能解决老化的桥、涵、闸、支流入口建筑物、管理设施等进行的维修改造、新扩建、改建的经费问题,使河道管理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3、切实加强工程管理。
防洪工程体系是抗御洪水的物资基础,但工程效益能否充分发挥,关键还在管理。在实际运用管理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力所能及地对工程进行维修养护,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尽可能减缓工程老化,把存在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平原河道的防洪除涝能力,除取决于河道本身的管理外,还要靠与其有关的流域性管理。例如,防止引黄退水淤积河道,维持各级排水系统畅通,清除滩地阻水物,都要靠各级政府和地区水利部门,根据旱、涝、碱综合治理要求,统筹解决。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防洪安全的领导,通过行政,法制和经济等手段,逐步提高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保证防洪安全。
4、加强水政执法,依法保护水利工程
加强水利法规宣传,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偷盗水利设施、河道设障等不法行为,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完整。《防洪法》的颁布实施,使防洪做到了有法可依,使防洪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我们应加大对《防洪法》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爱护水利工程设施的重要性和参与防洪、抗洪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群众对《防洪法》认识的越深刻,越便于《防洪法》的贯彻执行,防汛工作就越容易作好。
5、加强非工程措施,全民投入抗洪减灾工作
抗洪减灾要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一是开展田、林、沟、路等综合治理,平整土地,调整和改良农业产业结构、品种和耕作方法。采用增加植被为主的技术措施,在荒丘大力种树种草,达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淤积的目的。二是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加强水文预报、警报、防汛队伍演练及洪水的联合调度,避免不应有的损失。雨情、汛情信息的及时、快速、全面、准确传递,可为防汛调度部门及时制定出正确的防灾、减灾对策及措施,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在抢险时间、人员、物资安排及实施救灾上取得主动,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针对当前我市徒骇河、马颊河水、雨情测报方法的落后,测报设备的简陋或缺失,各种防汛信息不能及时、准确传递,从而贻误抢险时机的严重局面,我们必须加强对水、雨情自动测报、分析系统的建设。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Abstract: the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by rainfall, topography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the disaster has wide distribution, occurs frequently, sudden strong, foresee prevention difficulty and seasonally strong, regional obvious and run fast, destructive big wait for a characteristic, therefore in the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based on maximum reduce casualties for primary goal, in case first and prevention &treatment combination to the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is given priority to, the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combining and through implementing personnel removal, strengthen ShanQiuOu management measures, efforts will disaster loss falls to the minim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in our country, and puts forwar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ountain flood disasters of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analysis lincang city in the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Keywords: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Control;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 言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根据山洪形成原因可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我国山洪主要是由暴雨引起,故这里所讨论为暴雨山洪。
山洪灾害防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对山洪灾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山洪灾害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山洪灾害研究与防治工作的投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及示范,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洪灾害防治方法体系。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工作于2010年11月全面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确定的1836个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截至目前,临沧市涉及该项目的有:临翔、镇康、云县、凤庆、沧源、耿马等6区县,其中临翔区作为试点县已完成项目建设,其余5县将在2012年度完成县级行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体系建设并投入使用。
二、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
(一)降雨因素
降雨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降雨量大, 多数情况下意味着降雨强度高、激发力强, 在一定的下垫面条件下, 易产生溪河洪水灾害、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降雨强度大, 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引发溪河洪水, 而泥石流的发生与前1小时的降雨强度关系十分密切。降雨历时长, 产生的径流量就大, 雨水对土体、岩体的侵蚀作用就强, 山洪、泥石流、滑坡就比较严重。
(二)地形地质因素
不利的地形地质条件是山洪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山丘区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发育, 以纵向构造和歹字形构造最为突出, 对泥石流的形成和活动起着控制作用。软硬相间岩石分布区更容易风化, 侵蚀也更强烈,特别有利于泥石流和滑坡的发育, 云南是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易发区之一。
(三)经济社会因素
由于受人多地少和水土资源的制约, 为了发展经济, 山丘区资源开发和建设活动频繁,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剧烈扰动, 导致或加剧了山洪灾害。山丘区居民房屋选址多在河滩地、岸边等地段, 或削坡建房, 一遇山洪、泥石流暴发或发生滑坡, 极易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三、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非工程措施
(一)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 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二)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 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 并及时预警信息, 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
(三)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 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 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关键词】防洪减灾;内涵;问题;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在防洪减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防洪减灾系统已经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然后防洪减灾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灾害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值得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对防洪减灾工作的投入力度,以便取得良好的防洪减灾效果。
1 阐述防洪减灾工作风险的相关概念
成灾水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而且经常发生变化对防洪减灾风险具有很大的影响。洪水或者洪灾主要是有灾害源、传输路径以及受灾体等几个部分构成并不断发展而来的。所谓灾害源就是指在不同的区域出现成灾水量的次数和时间不同,在时空中的分布情况也十分不确定,给防洪减灾工作查找灾害源带来很大的难度。在灾害的传输过程中通常来说路径会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类型路径在传输时使得洪流汇集,整合过程不确定性现象也十分明显。并且各种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原因,使得节点特别是当某些个节点难以承受河道宣泄的能力,河流就会决堤从高出流向附近较低的地带,造成洪涝灾害现象的发生,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令人堪忧。在洪灾事件发生时,引起灾害的因素各种各样,再加上其不同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在组合遭遇后带来的洪水灾害是巨大的,同时由于人类防洪减灾的重视不足,不能采取十分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给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使得防洪安全体系难以真正被建立和完善起来。防洪减灾工作的不确定性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自然风险导致的不确定性,第二种是人类认知水平的不同导致的不确定性,第三是人类的多重抉择而导致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一直是影响防洪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因素,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 提高对洪水风险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应对能力
2.1 洪水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我国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经常会发生各种灾害现象,尤其是洪水灾害十分显著,尤其是在处于长江河流等地段洪水现象更是频繁发生,甚至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干支流不断积聚使得堤坝难以承受巨大的洪峰而造成的。在若干年的综合治理和不断研究努力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了防洪体系,很多专家和学者都认为分别调节、控制和抵御干支流处的水流状况可以极大的降低特大洪水灾害的可能性,提高防洪能力,减轻灾害的影响范围。并且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提高了资产密度,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将会导致受淹范围的财产等损失好几倍的增加,加大了防洪减灾的治理难度。
2.2 治理特大洪水的主要措施
在防范和治理特大洪水时,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来提高防洪的效率和质量,达到减灾目的。第一,防洪减灾部门应该加大对以往洪水灾害情况以及抗洪所采取的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力度,对涝水的排放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并熟悉不同级别的洪水所带来的相对应的灾害程度,以便能够对目前的实际的洪水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动态模拟,促进特大洪水演示过程的顺利进行。第二,站在整体流域等更高的角度来考虑和制定抗洪减灾的措施,而不能仅仅局限于中下游的抗洪系统,避免以偏概全、因小失大结果的产生。第三,在抗洪时,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加强预测也是十分重要的。气象部门、水文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应该加强合作,密切沟通和交流,可以从多方位来对河流情况进行勘察,预测洪水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洪水的级别和可能带来的灾害程度,对洪水预警系统进行分析和改善,并且还要在充分考虑水库、蓄洪区以及闸坝等地方的结构进行考虑的基础之上不断建立和完善决策支持系统,以便能够对调峰以及错峰的方案进行及时合理的确定。第四,为了避免遇到洪水灾害程度十分严重时手足无措的情况,还应该加强对特大洪水预警力度并适时地修建一些建筑工程以及其他的非工程措施来治理,以便能够提高抗洪的效率,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另外,一旦发生了特大洪水,绝不能仅仅凭受淹区域以及洪水所带来的直接损失来评价洪水等级和抗洪策略。必须对洪水的水文风险、水利风险、经济风险等各项风险进行综合研究和判断,同时考虑这些风险所带来的表面的潜在的灾害程度和影响,以便能够预估出受灾范围并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治理。
3 自主治理中小河流并稳步推进
3.1 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特大洪水提高警惕并加强治理时,中小河流所带来的洪涝灾害也不能受到忽视,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了对中小河流治理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地域和地质条件等差异性,仍然有很多问题限制和阻碍了中小河流的治理。第一,在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时,通常目标比较单一,而且治理的范围也比较小,没有制定较高的抗洪标准和要求来对治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约束,使治理工作缺乏一定的系统,不能持续进行,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中小河流的治理要求。第二,在部分河道经常会出现挤占河道的现象,抗洪断面缺乏,水面保护机制仍然不够建全和完善,不能对此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三,征地拆迁费用一直是治理工作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均不能对此进行支持和妥善管理,使得人们的不满甚至抵抗情绪较高,不能很好地配合抗洪和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3.2 有效治理中小河流的主要措施
要想对中小河流进行有效地治理,就必须提高自主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措施来加快对中小河流的全方位治理。首先,因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河流情况不同,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中小河流情况,国家进行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对不同地区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便统筹兼顾,对这些措施进行分步实施;其次,地方也应该提高对中小河流的积极性,协助国家相关政策并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治理规划来治理,以便使治理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地区对治理的要求,促进治理目标的顺利达成,减轻灾害对当地发展的影响。若地方只是一味依赖于国家对中小河流制定的总方针和投资,将会使得当地的治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实现系统而连续的治理,延缓了治理进度,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加大对河流特别是特大洪水的治理力度,才能逐步降低灾害的影响范围,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元甡,刘九夫.防洪减灾风险管理之思辨[J].水文,2013(2).
关键词 防洪减灾;传统方法;高新技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与资产不断增加,即使发生同等规模的洪水,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是防洪减灾的主要目标。自从工业化以来,治河手段迅速提高,对洪水的调控能力显著增长,曾一度助长人们战胜一切洪水“人定胜天”的信心。但是当美国所兴建的水库库容相当于多年平均年迳流总量的60%的时候,水灾损失却依旧在不断增长。反思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必须努力适应自然,因为人类已经认识到,自己不能也不需要控制所有的洪水,但可以采取控制措施,也可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如今这一认识又转而成为世界治水的主流派,被各国普遍接受。当然各国之间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社会状况也差异较大,在具体实施方面,又有各不相同的办法。
一 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之构想
1、提高工程防洪标准
(1)尽先安排经过论证的重要控制性水库建设和病险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水库对削减洪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设想,在今后50年内全国水库总库容增加到1万亿立方米,达到可调蓄50%径流总量的目标是需要的。水库除调洪外,还有发电、灌溉、供水等多种效益,在水库上投资可谓一举多得。
(2)加固加高现有堤防。我国江河堤防绝大多数是土堤,是精华地区的防洪安全屏障,是防洪的重点工程手段。
(3)蓄滞洪区的运用和管理。垒国防洪规划确定100座蓄滞洪区,颁发了蓄滞洪区管理条例。但地方从发展经济出发,并未强调对蓄滞洪区的人口和经济实施必要的控制,以致有蓄滞洪区而难以启用。蓄滞洪区削减洪峰比临时决口的功效成倍增加,损失成倍减少,甚至在发达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防洪手段,因此,必须在强化管理和研究适当的开发方式方面下功夫。由于我国的江河洪水变幅较大,因此,蓄滞洪区在防洪工程系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防汛抢险实用技术现代化研究‘98洪水显示出部队在抢险中的重大作用。而对于一般汛情,地方抢险突击队的组织和培训是必要的。但是堤防战线长,现场交通、电力条件差,普遍应用高新技术设备困难,‘98抢险主要还是应用传统技术。因此,总结传统技术,同时应用现代设备、材料、工艺加以改进和完善是捷径之一。
(5)城市防洪中的雨洪排泄和利用。随着城市人口的聚集和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提高,不透水地面使水灾损失急剧增加。为改善城市防洪排水条件并结合水资源利用,应将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水灾害防御与水环境治理一起纳入城市规划与管理。将城市绿地高程降至下水道进水口以下,对于排洪和储蓄地下水有显著的效果。
2、调整社会以适应自然的减灾措施
这是针对洪水灾害社会属性的减灾对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加强环境建设发展与增长不能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加强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不单是防洪的需要,也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善中国大陆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东、中、西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基本保障。
(2)预留洪水的容身之地,退田还湖,湿地保护。实施的关键在于居民的妥善安置,因此必须科学地论证,细致地安排。适度退田应有标准,例如:以农田丰歉为准,近10年中有一半以上年份遭灾者还湖;以综合效益为准;以是否妨碍行洪为准;以湖泊淤积趋势为准等。但最重要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必须以全局利益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3)加强法制建设以规范垒社会共同承担防洪义务。由于洪水灾害影响巨大,牵涉不同地区的安全和利益,有些防碍和削弱防洪运用的因素是水利建设本身所无法解决的,需要部门之间的配合,地区间的协调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因此尤其需要以法来统一协调各方权益和维护整体利益。在减灾社会化的推行中,需要依法办事。
(4)改进科学决策历史表明,治水方略的得失与资金投入和科学技术水平有关。而决策的科学化对治水成败更有广泛的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方针、政策和法规方面系统的宏观研究。事实上,作为科学决策基础的宏观方针政策研究在我国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 防洪减灾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防洪工程标准还不能一时达到较高标准,因此通过非工程措施达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更属必要。随着现代通讯、计算机、风险管理等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在防洪减灾中也出现了全新的技术方法。在这一领域我国尚处于较落后的局面。因此,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可大大提高我国防洪减灾的能力和水平,投资少而效益大。
1、洪涝灾害动态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应用3 s技术对洪涝灾害发生后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利用遥感监测淹没范围的变化过程,利用地面灾区淹没水深测量及卫星定位系统辅助遥感监测,再利用gis技术对大范围洪涝灾害实现用多媒体技术生动表现,提供洪涝灾害信息服务。
2、农业地区洪涝灾害减产幅度遥感评估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减少,我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将成为十分敏感的问题。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多层次分析,在对洪涝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的同时,判断灾后灾区粮食减产的幅度以利正确制定全国粮食供应计划。
3、洪涝灾害信息社会服务技术
洪涝灾害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用gis及多媒体技术可为社会交通、旅游、商业、企业等各部门提供通俗、生动、直观的信息服务。有关水情,灾情、预报、预警等各种信息按不同行业的需求,以不同的方式提供服务。由信息中心统一加工后,通过网络系统供用户使用。通过及时、完善的社会信息服务,有利于各部门及时采取主动减灾行动,减少社会洪涝灾害损失。
4、流域产汇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发
目前流域的产汇流模型种类繁多,多有其限定的适用范围,如选用不当,则造成洪水预报的重大误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流域代表单元的降雨信息,可直接预测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对有较长系列观测资料的流域,可实现较高的精度。
5、复杂河道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发
对复杂的河道,如网状河道、多沙河流、或改修河道,用一般水文预报方法难以准确,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适应新环境较快,经3—5年试用调整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1 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非工程防洪措施是与工程防洪措施相对应的概念,是在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政策、技术和经济手段,以减少洪灾损失的措施。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改变洪水天然运动特性的措施为工程措施。而辅助工程措施则是为了协调人与洪水之间关系,缓解洪水灾害影响,这些措施通称为非工程措施。
1.2 特点
非工程措施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有其独自的特点,掌握其特点,对防洪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超前性,从非工程措施的内容看,大都属于洪水发生前的准备工作。二是预见性,是非工程措施的突出表现,只有预见才能做到防洪非工程措施的周密。三、是专业性,体现防洪非工程措施的特色。非工程措施不是哪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全社会都来参与,由水务部门参谋、管理的。
2、非工程措施在岗南水库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2.1普及水库防汛知识
汛前,水库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思想,落实责任,加强防御。根据洪水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手段,宣传洪水的危害性、周期性和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及安全避险知识,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目的。一是认识到洪灾的不可避免性,二是认识到防洪工程的局限性,三是认识到防洪非工程措施减灾的重要性。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水患意识,克服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2.2 完善群防系统
2.2.1 落实组织机构,建立防汛责任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要求,防汛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岗南水库防汛工作接受由地方首长负责的岗黄水库防汛指挥部统一指挥,岗南水库设防汛办公室,负责岗南水库防汛日常工作,防办室领导成员由水库管理局领导分工担任。办公室下设18个职能组,负责水库防汛各项业务与任务完成。
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要求,结合水库多年防汛实际,制定了《河北省岗南水库防汛责任制》,明确了防办室职责、防办室领导成员职责、各职能组职责,实行定岗定人分工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的防汛责任网络,并不断加强防汛技术、法规学习,熟练掌握防汛基本常识,提高科学调度水平。
2.2.2 加强防汛队伍建设。
防汛队伍是防洪成败的关键,是夺取防洪胜利的保证。汛期,岗南水库防汛应急抢险队由水库管理局自备快速抢险队、水库附近乡镇基干民兵抢险队、包库抢险部队组成。并制定了详细的《防汛抢险安排意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防汛队伍及人员,分类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专业队伍和群防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达到快速、灵活、机动、有效。
3 完善预报预警系统
3.1防汛检查制
汛前的防汛检查很重要,是水库安全运行的第一关。结合水库特点,制定检查工作大纲和计划,按计划安排各主管部门分工定期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排查处理,确保汛前准备工作充分。在检查工作中要求各部门按大纲要求,明确责任和目标,对工程各部位详细检查,对检查人员、时间、内容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针对检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主管科室提出处理方案,主管局长批准处理,重大问题上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并限期处理。
汛期的程检查,实行局领导分工包段制,带领检查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共分四个责任段:主坝、左岸副坝、右岸副坝和调节池(二坝)段。库水位达到正常蓄水位以上时,启用巡查组,实行昼夜轮班检查。
检查完毕后,检查人员要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并由带班领导签字处理后,交工管科保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积极商讨处理意见,采取抢险排险措施。
3.2 完善防汛信息自动化系统
非工程减灾措施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最大的防洪减灾效益,这就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在防洪减灾领域的广泛运用。当前,岗南水库防汛自动化管理系统工程包括:闸门监控系统、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图像监控系统,与原有的气象卫星云图系统及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共同组成了现在规模的岗南水库防汛自动化系统,并在岗南水库的管理与防汛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该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岗黄两库流域雨水情信息,随时掌握上下游雨水情,气象卫星云图系统的云图数据、闸门运行实时的远程自动控制数据、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
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为水库防汛指挥体系,及时、准确提供各种水情、工情和灾情信息,为洪水预报、抗洪抢险指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时支持。
3.3 优化洪水调度系统
防洪调度系统是对洪水的优化调度。水库洪水调度的基本目标是:在确保水库大坝安全的前提下,上下游兼顾,尽量为下游提供防洪安全保障,减轻防洪压力,实现最大的减灾效益。
洪水调度是防洪调度系统的关键,主要涉及到岗南和黄壁庄水库梯级洪水调度。搞好预报预泄,根据岗黄调度运用计划进行联合调度,并据汛期不同阶段适度调整水库起调水位,进行优化调度。同时,尽量发挥水库的拦洪作用,切实加大各类工程的防守力度,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3.4预警预报制度
水库拦洪泄洪涉及群众的安全转移,为此,根据控制水位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联络办法,并形成制度。主要内容有上游淹没转移警报方案,以征地高程和迁移高程控制,统计此范围的村庄人口土地,水位接近时,以多种方式通知转移。
另外是泄洪转移,推算不同机遇洪水泄流时淹没范围的村庄人口土地,接泄洪通知后,尽快以各种方式通知转移。
目前,警报方式有: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电视播放和鸣响警报器等。
4、健全政策法规
4.1 制定完善预案
水库防洪预案是事先制定的防洪减灾应对措施和方案。及时修订、完善、细化“防洪预案、抢险预案”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水库历年防汛工作实际和协作单位情况,认真修订预案,使预案更加具备了实用性、可操作性,符合防汛实际,便于指挥和转移。预案中还充分考虑了险工弱段等重点部位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做好技术培训,确保技术人员业务强、用的上,随时启动预案处理等各项内容。
4.2 完善防汛法规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岗南水库防汛责任制》《抢险部队抢险安排意见》等各项防汛法规,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5 强化物资筹备
关键词:河道管理;防洪减灾;作用
0引言
根据我国水法规的要求,河道管理是国家的一种行政行为,由于其行政法规是由国家所颁布的,所以河道管理具有强制性,同时,从资源管理方面看,河道管理针对国家资源实施强有力的保护。由于河道是经过水流长时间的不断冲刷而形成的,它给河流的两岸带来了丰富的水土资源,有利于人口的聚集和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江河流域非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为了使河道得到保护并且降低灾害的发生概率,就需要我国政府部门通过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依法管理河道[1]。这样才能使河道的防洪减灾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河道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河流管理现状
在河道的日常管理中,由于没有经费补助,使堤防等防洪抗灾设施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管理,这就使部分防洪工程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例如,部分提防护脚遭到严重的冲刷;护坡脱落现象严重;由于大型、重型车辆的经过使堤顶被压坏等。由于河道管理人员的匮乏、经费的限制及政府行政手段的不断干预,使河道设障及被挤占的现象日益严重,这就减弱了河道的防洪减灾的能力,使河流两岸洪涝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2]。
1.2河流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2.1河堤总体防洪减灾能力下降
我国大部分河道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对提防的质量问题不够重视,从而造成了河堤总体防洪减灾能力下降。同时由于我国部分河堤建立的时间较早,在经过多年的洪水冲刷后,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维护,从而造成大部分提防的坍塌,严重者甚至面临决堤的可能,这就使河道防洪减灾的能力大大降低。
1.2.2严重的河道设障现象
在河道中生活、建筑垃圾不断倾倒现象日益严重,尤其是河道采砂设障情况非常的突出,由于成品料、堆积料及废弃料在河道中央的不断堆积,形成了比提防还要高的“山脉”,导致河段的行洪断面被迫变窄,最终使其不到原断面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使很多企业或个人对河道进行非法占用,更有甚者,将河道沟系全部占用,这就使河水流出时受到阻碍,最终造成洪水的爆发[3]。
1.2.3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由于对河道采砂、采矿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使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河道采砂有利于河道的疏通,使河道的防洪能力有所提高,有利于河势保持稳定状态。但是由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沙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从而使河道采砂变的没有节制。河道采砂的管理由于受到我国机制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使其管理中变得非常困难,使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河道滩地、堤防、堤脚的严重破坏,进而使河道的生态系统受到影响,使河道的防洪能力被大大降低。在部分河道中,由于临近丰富的矿产资源,使资源开采现象日益严重,同时造成了河道附近植被和护岸工程的严重破坏,不利于水土的保护。这些现象对河堤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使主河道被改道的同时,提防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导致防洪能力大大降低[4]。
2河道管理提高防洪减灾中的方法
针对我国河道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几点加强河道管理的措施,使其防洪减灾能力得以加强。
第一,我国各部门的领导对河道进行依法管理的同时,要不断改革机制和体制,顺应河道的发展需要。同时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树立河道管理的科学发展观念,并从河道生态环境的维护方面考虑问题,将非法行政干预受到制止的同时,要把河道管理部门的依法行政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第二,对河道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起来。地方政府应安排河道管理人员对河道进行整体的维护、绿化、防洪等工作,同时对向河中乱倒垃圾的行为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制定出相应的惩罚制度,这样才能使河道卫生和提防管理得以加强。同时为了使堤段得到较好的维护,在种植花草树木的同时,当地政府也要组建专门的人员对堤段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沿堤管理设施得到及时快速的改进和修复。
第三,河道滩地的保护和护堤林的建设,政府要采取鼓励的方式。政府应该及时的鼓励单位、企业或个人在河道滩地上种植树木,并使他们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通过建设护堤林,不仅使河道两岸的植被有所恢复,而且使河势得以稳定下来,同时对水土流失问题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河滩地及提防受到保护的同时,使河道防洪减灾的效益得到提到。从经济的方面看,植被的种植可以增加企业或个人的收入,增加了经济效益,间接上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发展。
第四,城市的防洪建设要重点加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密集,为城市创造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在洪涝灾害来临时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避免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就要加强城市的防洪能力。
第五,对河道采砂和采矿的管理要加强,由于河道的沙石资源和矿产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为了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合理、有效、适度的利用。为了加强对河道采砂和采矿的管理,我们要遵循下列几个原则。(1)对从事河道采砂和采矿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使他们依法进行沙石、矿产的开采,对违法开采行为要进行严厉的惩罚,已达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同时严格按照河道管理部门所批准的范围进行矿产、沙石的开采。(2)在进行采砂、采矿时,要遵循河道疏浚的原则,这样才能使河道进行有效的疏通,防止河道受阻。(3)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河道原有的生态环境,对运输过程中掉落的垃圾要及时的清理,同时,对沿岸的植被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河势的稳定,使沿岸的防洪减灾能力得到加强。(4)坚持边采、边运、边治理的原则,对向河道内丢弃成品料及采砂弃料的行为要严厉禁止,同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机制,以便按规定进行处理。(5)在河道中,为了不影响河势的稳定及河道的防洪能力,就要对堆积料的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河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河道的日常管理要加强。在日常管理中,使河道管理部门的责任要做到清晰明确,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进行严格的抽查,同时把每次抽查结构记录下来,作为年终考核的参考,对表现突出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奖励,反之则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促进河道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及时解决河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高河道的防洪减灾的能力。
3结语
河道具有天然性和无屏障保护性的特点,它不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而且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但这也使河道管理受到极大的阻碍,使河道的防洪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在河道管理中,要将防洪减灾工作作为中心任务,争取在加强河道管理的同时,把防洪抗灾的效益提高,使人们放心安全的在城市中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德堂,郑永良,吴颖民.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形成与现状评价[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1(02).
[2]韩修民,周玉印.山东省蓄滞洪区及黄河滩区规划建设的对策措施[J].山东水利;2012(12).
【关键词】城市发展 防洪减灾 对策
一、 基本概况
(一)自然地理
主城区位于长江三峡水库库区尾部,座落在__盆地东南部中梁山和真武山之间的丘陵地带。城区包括________x共九区,幅员面积5473 km2。海拔高程为168~900m,市政布局依山就势,具有独特的山城和水城的风貌。城区属中亚季风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mm左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最大日降雨量达380.9mm(20__年“7.17”特大暴雨,沙坪坝气象站)。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决定了__主城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二)__分布及水文特性
主城区内__纵横密布。长江、嘉陵江流经主城并在渝中区朝天门交汇,还有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河流20条,主要有御临河、五布河、花溪河、一品河、梁滩河等。主城区洪涝灾害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过境洪水。长江、嘉陵江上游大面积暴雨形成的过境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两江四岸的临河建筑就经常受到过境洪水的威胁,如上世纪的“81.7”特大洪灾。二类是本地暴雨洪涝。境内区域暴雨形成洪水,主要发生在境内中小河流,主要特点是:洪水发生频繁、强度大、来势猛、破坏力强,形成陡涨陡落的尖瘦型洪峰。如20__年“7.17”特大暴雨致使梁滩河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沙坪坝区的歌乐山、陈家桥等镇相继受灾。三类是综合遭遇型洪水。主要由上游过境洪水与本地洪水同步而造成洪水灾害,其特点是境内河流洪水陡涨,长江、嘉陵江又形成阻塞性洪水,洪水过程历时较长,洪灾损失很大。据资料记载,1870年7月(清同治九年)的洪水,城区长江水位达197.50m,北碚水文站达213.99 m,为历史最高记录。
(三)防洪工程概况
主城区内长江、嘉陵__道长为113.4km,其中长江53.4km,嘉陵江60km。目前已成防洪护岸工程仅42.36km,仅占河道长度的18.7%,中小河流河道整治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成的两江防洪护岸工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较多的注重交通功能,对城市防洪保安问题考虑不够,导致部分堤段防洪标准较低、堤型结构不适宜。如南岸区南滨路部分地段(石板坡~弹子石河段)的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渝中区长滨路部分地段(菜园坝~朝天门河段)的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而且珊瑚坝段已经出现严重险情。与国家规定的50~100年一遇的大城市防洪标准要求相差甚远。在主城区至今没有一座大型水库,已成的中型水库仅6座,小(一)型水库39座,小(2)型水库239座,在建中型水库3座,在主城区流域面积100 km2以上的20条河流中大多数没有具有拦洪削峰功能的控制性水库工程。
(四)城市发展及社会经济现状
__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唯一的省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主城区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通讯枢纽。而且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甚多。新设有经国务院批准、内陆地区唯一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主城区总人口618万,其中城镇人口521万,经济较为发达,以工业为主,且门类齐全。20__年__市gdp达5098亿元,其中主城区达2249.27亿元,占全市gdp的44.12%。但每年因洪涝致灾损失极其严重。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全市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约占当年gdp的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70%。以20__年为例,主城区因洪涝受灾265.66万人,死亡32人,经济损失高达15.96亿元。这充分说明城市防洪减灾工作在__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城市防洪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防洪排涝工程标准偏低,城区防汛管理相对滞后
目前,主城区尚未形成完整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存在洪涝灾害频发与防洪标准偏低的矛盾,防洪能力仍然不足的现状与城市化客观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极不相适应。一是城市防洪工程普遍存在防洪标准低、险工险段多、老化失修等问题。主城区已建防洪护岸工程中防洪标准不达标段长度为12km。在10年一遇的洪水位以下仍有居民住房和生产用房近100万m2,2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有房屋面积170万m2左右。二是城市排涝存在系统不完善、管网不合理、设计标准低等问题。由于建设年代不同,相互之间不配套,旧城区排涝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如部分管网设施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采取“雨污混流”模式。当遇暴雨洪水时,往往排泄不畅,极易形成局部内涝。特别是部分低洼地区基本上是连年发生涝灾。三是市政排涝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落后。旧城区部分管网淤积严重或带病运行,致使管网排水能力减弱,有的甚至失去排水功能。四是主城各区的防汛工作存在 “基层薄弱”和“基础脆弱”的问题。如20__年城区发生局部内涝时,反应出基层街道和社区应急能力较差等。
(二)城市建设与防洪规划不协调,人水争地矛盾突出
近年来,__城市化建设对土地开发需求不断增加,每年新增加的城区面积是20到25 km2。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越快致使城市防洪的问题越突出:一是在开发区建设中,普遍对洪涝风险存在侥幸心理,甚至有的建筑建在洪涝灾害高风险区。填埋、堵塞河道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但防洪排涝基础设施没有与城市发展同步建设,原有水系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个别开发商为增加有效开发土地面积,将天然河道改成涵管,人为减少行洪断面导致行洪不畅,一遇洪水,水位壅高,造成内涝无法排除,形成“关门淹”。如20__年“5.28”洪灾
中,渝北区龙塔街道十一社因某开发商将河道改成涵管,造成居民区大面积严重内涝达2m。二是由于开发商与城市规划部门的价值取向不同,造成城市水利“兴利除害”的功能要求与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在容积率、建筑密度的控制上缺乏强制性手段,造成了少数开发商的超强度无序开发,从而大大增加了受洪涝袭击的风险。三是“向空中发展”式的危旧房改造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部份排涝排污设施系统改造建设还存在“建设—改造—再改造”的问题。如20__年6月2日南岸区原塑料四厂、6月14日沙坪坝区阳光水城均因类似原因相继发生较大的城市局部内涝。四是城市开发建设使呈现自然流态的原有水系遭受破坏,不透水面积迅速增加,造成暴雨产流汇流速度加快,加大了相同量级暴雨条件下的洪水强度,城市洪涝发生可能性大大增加。(三)“雨岛效应”日趋明显,城市局部地区暴雨频发
__自古以来就被誉为世界著名的“火炉”城市。直辖以来,随着工业化和主城扩张的明显加快,城市“雨岛效应”也趋明显。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雨量测站资料初步分析,发现在近10年汛期降水分布图上,主城区的降水量明显高于近郊区县,呈现出比较清晰的城市“雨岛”。据气象专家解释:主城区大气环流较弱,由于日益加剧的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地热气流的上升有利于对流性降水的产生,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大核(如硝酸盐)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同时城市的下垫面粗糙度大使其降水雨系减慢,延长城区降水时间。以上因素共同作用,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形成城市“雨岛”。美国有关机构研究也证实,大城市及其下风向“雨岛效应”明显。由于“雨岛效应”集中出现在汛期,造成城市局部暴雨频繁发生。如20__年的“7.17”特大暴雨洪灾,沙坪坝区大面积内涝水深达4米;20__年主城区又相继发生“5.28”、“6.2”、“7.12”、“8.9”等8次暴雨洪灾,其发生频次明显高于远郊区县(详见下表)。
20__年主城区与区县汛期暴雨发生次数对比表
区县名称
主城区
巫山县
奉节县
万州区
丰都县
酉阳县
潼南县
暴雨发生次数
8
3
4
3
5
3
3
(四)中小河流防洪问题突出,中小水库防洪效益欠佳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开发与雨量、水文监测站点的不足,促使主城区中小河流防洪问题日益突出。一是植被遭到人为的破坏(如媒体多次曝光的渝北区玉峰山采石场),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功能削弱,河道泥沙淤积十分严重,极大的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如御临河、梁滩河等,一遇暴雨,水位迅速上升,直接威胁沿岸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主城地处浅丘地带,开发建设时基本都采取高挖低填的场平方式,使洪水流程缩短,加之城市不透水面积增加,径流系数加大,使河道洪峰流量大大增加,洪峰出现时间提前。三是规划和管理不到位,临河、跨河建筑物侵占行洪断面现象严重。如沙坪坝区陈家桥镇梁滩河上的交通桥严重影响行洪的问题,在20__年“7.17”洪灾中充分暴露出来。四是水文监测预警预报能力较差。由于历史欠账的原因,部分河流的水文站点布设不足,有的流域尚无监测站点。主城区的水库工程年久失修,病险十分严重。目前主城区空库或限蓄运行的中型病险水库达3座,小(一)型病险水库34座,分别占已成水库50﹪和87﹪,如渝北的两岔、巴南的下涧口和北碚的胜天水库等,目前仍在工程除险整治中。主城区的库、塘、堰水利网络系统的拦洪削峰功能大大削弱,无法发挥应有的防洪减灾效益。
(五)涉水事务管理现状与城市防洪排涝要求不协调
目前,我市市级与主城九区均没设立水务局,城区涉水事务仍然未实现统一管理。涉水事务行政管理职能分散在水利、市政、建委、环保等部门,将城市水利与郊区农村水利、供水与排水、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等实行分割管理,各部门从本部门的立场和利益出发,不能从城市建设发展和雨洪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整体性思考和处理城市水问题,未能形成治理城市水患的合力。现行水管理体制致使涉水管理部门多,管理职能交叉,造成了无法建立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的严重体制,从而也根本无法建立快捷、高效、有序的城市抗洪除涝应对工作机制。如城市排涝系统建设与管理权仍隶属市政部门,排涝排污设施缺乏统一规划,工程建设对水系的破坏又得不到恢复,更增加了主城区内涝发生的几率,也加重了主城区洪涝致灾的程度。
三、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对策建议
城市洪涝灾害具有损失重、影响面大、灾害损失与城市发展同步增长的特点,其危害程度和经济损失居各类自然灾害之首,城市洪涝是制约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城市防洪是城区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防汛工作新思路,着力构建城市防洪综合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城市防汛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实现__主城区防洪减灾效益最大化。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修编城市防洪规划
城市防洪要规划先行。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只有严格按照城市防洪规划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保障体系,才能保障主城区防洪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修编城市防洪规划时,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转变单纯治水的传统观念,变单一城市防洪工程为城市综合利用工程。把城市防洪保安建设与水环境改善、旧城区改造、道路建设、旅游休闲、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紧密结合,尽可能的营造人水和谐共处的亲水环境创造条件。二是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要依据城市的水系条件、防洪排涝任务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编制,同时兼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中、长期需求,既要以城市防洪安全为基础,又要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三是要统筹防洪与排涝规划,才能使城市达到洪涝兼治。排涝规划要着眼长远,在充分分析城市内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超标准暴雨的排涝应对措施。对现有城市排水除涝系统的改造规划时,要充分考虑污水治理和排涝工程相结合,协调好防、排、滞的关系。四是要建立针对城市防洪规划的监督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特别是在各区编制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重点城区规划时,同级防汛部门要切实履行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督力度,确保城市建设与防洪规划相协调。
(二)制定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健全防汛应急管理体系
提高城市防汛应急管理、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能力,是构建和谐__和平安__的重要内容,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一是逐级编制和及时修订城市洪涝灾害应急预案。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的预案编制工作,细化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的预警方式、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确保标准洪水不出灾,超标准洪水有对策措施。二是逐级健全突发汛情、涝情预报预警机制和良性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划定不同洪水量级和降雨强度下的响应级别和相应措施,并向社会公众。三是要着力解决城市防洪减灾工作“双基”(基层薄弱、基础脆弱)问题,推行以“预案到居委会”、“预警到社区”、“梯次转移”为主要特点的防御方法,增强局部突发性洪涝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使得防汛措施和应急处置更加科学、更加快捷、更有实效。四是提高基层政府的城市防汛应急管理效能,增强在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基层政府要按照预案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和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这是实
现城市防灾减灾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三)广开投融资渠道,加快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
城市防洪工程是投资巨大的社会公益性项目。根据国家要求到2015年城市防洪工程必须达标的总目标,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建设人水协调的防洪排涝工程保障体系是__城市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一是必须坚持“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水平管理),加快对已成防洪工程的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建设中要处理好防洪工程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的关系,将防洪功能、城市功能和景观功能结合起来。在投入方面首先要破解筹融资难题,积极探索建立城市防洪基金,并构建综合运作的投融资大平台,应将多元化的投融资手段结合起来运用。二是注重城市排涝能力建设。城市排涝宜采取排、截、抽、蓄等综合措施。按照雨污分流的原则,加大旧城区管网的改造力度;新区开发的非机动车地面应采取透水结构设计,推广使用透水材料;借鉴西方国家建设城市雨洪收集系统的经验,推广小型雨洪集蓄工程建设。三是在区域内中小河流上游规划建设一批具有雨洪调蓄能力的大中型水库,打牢洪水调度和控制洪水的工程基础,切实提高城市综合防洪减灾能力。
(四)理顺涉水事务管理体制,完善非工程体系建设
要实现城市防汛减灾效益最大化目标,必须加强以水务一体化管理新体制为核心的非工程保障体系建设。一是整合涉水事权,实行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加快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市、区两级均应成立水务局,依法履行城市供水、节水、排水与污水处理、地下水开发、利用和保护等职责,改变多龙管水的现状。二是加大《水法》、《防洪法》、《__市防汛抗旱条例》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编制面向社会大众的浅显易懂的主城区洪涝风险图,增强市民的主动防洪减灾意识,提高市民的抢险、避险和自救能力。三是加快城市防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时效性;建立完善的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决策会商系统和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等,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强城市防汛管理和执法力度。城市建设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给洪水以出路”的新理念,加强涉河建筑的审批和监管,对市区现有河道沟渠要进行清淤疏浚。将“检修市政排水设施、清理疏通排水管网”作为主城区一项重要的汛前准备工作,并正式纳入区级防汛部门监督检查考核体系。对非法侵占河道等行为,必须严格执法,限期整改。五是推行洪水保险制度。可以在沿江洪水易淹区(如磁溪口)、低洼易涝区作为先行试点,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实现“风险分摊”。
关键词:施秉县城区防洪减灾措施
一、城区自然特征
1.1地理位置施秉城区位于施秉县中部,舞阳河及其支流杉木河、小河的交汇处,地势开阔平坦,海拨524~525m,河面高程520~521m,东西宽60km,南北长62km。S304公路横贯镇区,距施秉县火车站17km。
1.2地形地貌与地质施秉县城区位于东西走向的施秉断陷盆地中部一级阶地上,海拔高程524~525m。贫地东西长10km,南北宽0.2~1.6km,北部地形陡峻,南部坡缓,东、西面各有诸葛洞峡谷及观音岩峡谷。盆地地热平缓,河面高程520~521m,坡降小,大量冲积砂(砾)石层、粉砂土、粉砂质粘土堆积于河床中形成河漫滩、高漫滩。干流舞阳河由西往东呈“S”型从盆地中蜿蜓穿过。支流杉木河、小河分别在平宁桥左岩下游约450m、施秉大桥右岩下游约500m处汇入干流。
1.3河流水系施秉县境内河流众多,河道长度10km以上的河流有34条,均属长江流域乌江、舞阳河、清水江三大水系。主要流经县城的河流有干流舞阳河及支流杉木河、小河。县境内的河流水流湍急、坡降大、落差集中、水力资源丰富,为水电建设和农田灌溉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4气象施秉县属于中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区。纬度较低,海拨较高,具有明显的高原性季风气候。夏无酷署、冬无严寒、无霜期较长,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属于丰收型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7.6℃,多年平均气温16.4℃,多年平均降水量1018.2mm,无霜期298天。
二、洪、涝特征和灾害分析
2.1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2.1.1暴雨特性分析舞阳河洪水属山区型洪水,由流域内暴雨产生。而影响暴雨天气主要是受冷风低槽及两高切变线影响,舞阳河流域位于背风坡谷槽地带,处于南部公山和北部梵净山两大暴雨中心之间的暴雨低值区,是贵州省四大暴雨低值区之一。
2.1.2洪水特征分析舞阳河及其支流杉木河、小河均属山区河流,两岸多为岩壁,河谷狭窄、深切,河床坡度陡,汇流时间短,每遇暴雨易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水位暴涨暴落现象很明显。大洪水和特大洪水一般发生在5~7月占82%;而发生时间最多的是每年的5~6月占66.6%,其它月份虽也有洪水发生,但机率较小。汛期各月洪水发生机率分析结果见下表:
洪水持续时间一般在2~3天左右,洪峰滞时约1.5小时,洪水组成多以干流洪水为主占70%,干支流同时涨水占20~30%,虽然干支流同时涨水的机率不算太大,但一旦遇上将造成灾害性洪水,如“95.6”、“96.6.1”、“96.7.2”洪水。
洪水传播时间根据多年大洪水资料分析,从干流上游的旧州水文站~皂角屯站约7~8小时,两岔河水库至观音岩电站为5~7小时,观音岩电站至施秉县城约0.7~0.8小时,洪水抢险时间只有5~7小时,抢险时间较短。
2.2主要控制站不同频率洪水推求根据施秉县《防洪手册》,干流舞阳河控制站为施秉大桥,现施秉水位站断面,由于杉木河和小河两条较大支流汇入,使得干流防洪段的洪峰流量沿程是变化的,为此,根据支流在防洪河段分布情况把河段内的洪峰流量分为三段计算,即上游无支流段、中游为只有杉木河加入段和下游有杉木河、小河共同加入段。根据所选水情控制站,选用中游段后只有杉木河加入段,采用皂角屯站设计洪峰流量按面积比计算到中游河段,同时考虑观音岩水库削峰蓄洪的影响。
三、洪(涝)水对施秉城区的影响
3.1施秉城区防洪除涝现状、标准及规划我县虽然主城区内防洪堤已基本建成,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堤内低洼地带受堤外洪水倒灌的威胁,同时,堤内小范围的积水受堤外高水位洪水的影响不能正常向河道排泄,造成堤内局部受淹而发生外洪内涝。因此规划在城区沿河低洼的西站、东站及北站三处建排水泵站、解决积雨内涝问题。
3.2洪、涝水对施秉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程度施秉县城区目前虽处在全省暴雨低值区,但由于该城区三面环水、地势开阔且较低,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自清顺治十年(1653年)以来的347年中,就发生较大洪灾19次,其洪灾损失逐年增加。充分说明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制约施秉县城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加大投入进行科学防洪和依法防洪,把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施秉县城经济稳步发展。
四、防洪减灾措施
4.1防洪治涝工程措施
4.1.1堤防工程施秉县自1995年以来先后在舞阳河和小河上修建了五期防洪堤,共8300m,这些河堤加防浪墙后均达50年一遇防洪标准。在95、96以及2002三年的洪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保护城区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学校及居民,保护人口约4.5万人,保护面积4.8km2。
4.1.2水库工程两岔河水库位于旧州镇上游约5km,集水面积256km2,库容6320万立方米,主河道长37km,比降6.4‰,具有年调节性能。由于该水库集水面积较小,只占施秉城区集水面积的20%,对区间占80%集水面积的洪水起不到调节作用,因此两岔河水库对施秉城区的防洪作用不明显。
观音岩水库位于施秉城区上游9km处,坝高82.1m,总库容1.2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941km2,占施秉城区大桥以上集水面积的74%,占皂角屯以上集水面积的55%,为年调节水库,对洪水具有蓄洪、削峰、错峰等能力,其调洪能力达7000万m3,对施秉城区及下游的防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2洪水运行调度
4.2.1防洪限制水位观音岩电站主汛期5~7月,限制水位为596.00m,后汛期8~9月,限制水位为598.00m。
4.2.2水库调洪削峰作用观音岩电站防洪水位596.00~599.00m,具有较大的调洪削峰错峰能力,水库可将20年一遇洪水削减23%,降为10年一遇,将50年一遇洪峰流量削减25%,降为20年一遇,错峰时间为4小时。对施秉县城的防洪起着重要的作用。
4.2.3洪水调度方案由于上游两岔河水库对施秉县的防洪作用不明显,故洪水调度只考虑观音岩电站,其洪水运行方式严格按《近期舞阳河防洪调度方案》执行;水位超过防洪限制水位596.00m,即全开一孔闸门,以后视水库水位上涨情况而定。当前一时段水位上涨.1~0.2m开一孔闸门,0.2~0.4m开2孔闸门,一次开启闸门不应多于3孔。当水位超过598.00m,溢洪道闸门全开情况下,若前时段水位涨幅超过0.6m,加开底孔泄洪。
4.3加快和完善非工程措施
4.3.1建立雨情自动化测报点,为能准确及时地了解雨情,建议在舞阳河、小河、杉木河上各建立一个雨量站,并了解上游周边雨量及旧州、黄平雨量,掌握雨情发展动态。
4.3.2尽快建立和完善县城乃至舞阳河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4.3.3尽快重新建立水文水情控制站,监视舞阳河和小河上的水情。
4.3.4保护上游森林植被及种植水土保持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避免泥沙淤积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
4.3.5解决落实防洪基金,办理洪灾保险。
4.4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城区防洪预案。
4.4.1明确了洪区的划分和相应职责。
4.4.2落实了防汛抢险队伍及防汛物资。
4.4.3划定了堤防工程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防洪水位线。
4.4.4加强了汛情监测、洪水预报及报警。
1、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
2、储备防汛物资,保障防洪抢险顺利。
3、打响夏季防汛新攻势,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4、发动群众,依靠集成,防汛自救。
5、防洪防汛,人人有责。
6、防洪防汛,事关大局。
7、防洪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8、防汛保平安,合力促发展。
9、防汛减灾,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10、防汛减灾,全民参与。
11、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2、干部撸腿、群众下水、领导走在前、万事都不难。
13、狠抓工程建设,夯实防汛保安基础。
14、弘扬抗洪精神,全力搞好防汛工作。
15、积极推进防洪防汛的法制化、社会化进程。
16、加大水文投入和维护,提高预测预警水平。
17、加快在建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18、加强防汛现代化建设,提高防汛工作效率。
19、加强防汛宣传,提高全民自防意识。
20、加强防汛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责任和防范意识。
21、加强行洪区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22、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工程设施建设。
23、建立基层防汛组织体系,提高基层防汛减灾水平。
24、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机构,完善落实防汛责任制。
25、讲政治、讲奉献、舍局部、顾全局。
26、军民团结如一人,誓看天下谁能敌。
27、开创新世纪防汛抗洪工作新局面。
28、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29、开展防汛知识宣传,增强防汛意思和应急处置能力。
30、立足于防汛抗洪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1、普及防汛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32、强化防汛措施,增强自救能力。
33、全民动员,科学防汛。
34、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生命重如山。
35、舍小家,保大家,誓夺抗洪斗争最后胜利。
36、深化抗洪防汛工程,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7、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38、生命第一,立足于防。
39、时刻关心人民利益,处处想着灾区人民。
40、实践“三个代表”,保障洪区人民有住、有吃、有医疗。
41、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夺取抗洪救灾双胜利。
42、同甘苦、共患难,干群团结度难关。
43、完善防汛预案,确保度汛措施有力。
44、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洪救灾斗争的最后胜利。
45、向英雄的行洪区人民致敬。
46、严防死守,确保大堤万无一失。
47、严防死守,人在堤在。
48、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洪区人民社会安定。
49、依法防汛,科学防汛,全民防汛。
50、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规范管理,科学决策。
51、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做好灾后抢种补种工作。
52、增强水患意识,营造全民节水环境。
53、掌握防汛技能,构建平安家园。
54、种荞麦、种绿豆,做好灾后生产自救;抓生产、抓经济,重建美好家园。
55、抓好汛前检查,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56、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手抓抗洪、一手抓灾后生产。
57、做好灾后重建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58、履行新使命,抗洪当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