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博大首先体现于自然条件。中国地跨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境内有高山、丘陵、平原、江河湖泊和海洋,因此食材类别极为多元。
第二个则在于中国人“物尽其用”的传统观念。国人不但对食材选择百无禁忌,并且对每个可食部分都会以专门的烹饪方式予以利用。以物尽其用为典型特征之一的中国饮食文化,是如何发育出来的?
“吃掉所有动物的能力”
1980年代初,哑剧《吃鸡爪》夸张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利用动物蛋白上的勤劳和机智。同期,央视台某生活栏目曾介绍各地如何利用鸡爪,脱颖而出的当然是一位精致的上海人。这位鸡爪爱好者的绝活,是把鸡脚腕后那几根细小的骨头啃咬干净后制作成牙签。
在多数国家会遭歧视的鸡爪,在中国至少有制作成凤爪和煲汤两大烹饪类别。在中国肉类消费中占绝对比例的猪身上,猪耳、猪蹄、猪尾都能被送进肠胃。同样是爱吃猪肉的德国人,他们除了肘子之外(肘子基本也只有一种做法),就只能做成香肠――而且猪的所有部位都可以制成香肠。
相信不少人应该能判断出来,中国人对食材,尤其是对动物性食物的充分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是长期食物相对匮乏导致的。也因此,这种智慧似乎并不为中国之外的世界所欣赏。有本叫《不足挂齿的烹调法》的书,以略带嘲讽的口气介绍中国人拥有“几乎将所有的动物当作食物来吃的能力”。
中国形成与其他文化截然不同的饮食文化,主要是在明清两代。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今日饮食文化的成型也是这个时期,对应起来,大致以工业革命为分界点,向前后各拓展两个世纪。中世纪后欧洲人营养的大幅改善,由英国开始,再是低地国家,然后是今天的德国、法国。工业革命后速度大大加快。十九世纪末已开始第二工业革命的国家,即使是温饱线上挣扎的穷人,也渐渐摆脱了土豆、玉米和薯类等高热量低营养的主食。而中国人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前,始终没有脱离靠高热量低营养食物果腹的生存境地。
人类社会自进入农业文明后,扩大了提供热量的食物来源,可以养活更多人口,但蛋白质的摄入量却始终不足,尤其是动物蛋白。
周期性地达到生产力水平允许的人口极限,迫使中国人不断从生存环境中扩大食物来源,甚至植物性食物亦是如此,某些被中国人纳入食谱的植物,甚至有害健康。人类从进化中获得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不可口者多有害。
人口密度决定怎么吃
今日欧洲饮食文化中,熏肉、香肠种类之庞杂,也许是在制冷技术发明前,肉类就占据相当比例而催生出来的。在今天看来,这种肉类加工烹饪方式与中国相比,可谓时间和人力效率上的极端:欧洲是朝着节省人力、时间和燃料耗费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则是朝着耗费更多人力、时间和燃料的方式发展。
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是我们熟悉的注重提高效率的工业化方向,而后者,通常称为“内卷化”。“内卷化”一词存在不同定义,这里的用法取自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一书中的解读:
因为中国农业技术发展较早,人口很早就达到当时经济水平所能承受的上限,故宋代达到人口高峰后,技术和生产组织不再朝着节省人力方向发展,而是朝着可让更多人“糊口”的方向发展――劳动力相比可提高效率的机械要便宜得多。
自汉到宋以前,中国人口始终在7千万以下,宋代中国人口超过1亿,虽然蒙元入侵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但明代因为可提供高热量且易栽种的玉米、土豆等作物的引进,人口达到更高峰值,有专家甚至认为在满清入侵前曾达到2亿以上。
而欧洲在罗马帝国灭亡到工业革命前的历史上,人口密度从来不曾达到中国水准,在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减员前,欧洲人口密度较高的西南欧,其人口密度大约只有宋代中国南方人口密度较低地区的三分之一。
人口密度会对人们吃什么、如何吃有决定性影响。在欧洲,不但农业耕作始终大量使用大型牲畜,而且留有大量土地保持半耕半牧,而中国除耕牛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其他大型牲畜,牛如此重要,使得中国长期禁止屠宰耕牛。
中国人对肉食的烹饪也带有内卷化的典型特征。对肉类食物每一部分都以不同方式精细加工,其基础便是对人力极大程度的使用。猪耳、猪蹄等不易剔除表皮粗毛的部分,必须施用特殊的工具和技术,并辅以较高的工时。
当然,为了吃到一口肉,对严重缺乏肉食的中国人来说,无论耗费多少人力都是值得的,人们对食物上愿意花费的人力、时间和精力,与其珍贵程度成正比。所以,只有食物尤其是肉类匮乏的人民,才会穷尽自己的才智,为了每一点点珍贵的肉食都变得可口,单独发明出更多的烹饪技术。
当食物丰富之后
由于肉食充分,欧洲的烹饪技术带有强烈的大口吃肉风格,即便是烹饪技术精湛的法国、意大利也是如此。而缺少肉食的中国人,自然会演化出小口吃肉的烹饪方式――只要是肉,都尽可能切分成小块,与各种配菜充分搭配,让有限的肉食提供更多的美味享受。相对而言,中国的烹饪较之肉类充足的饮食文化,油盐的口味都更重。
随着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的跨越式增长,传统中国式的耗费人力时间的烹饪方式正在逐渐消亡。今天的中国人,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便于简单烹饪的肉,虽然内脏等部位依然被视为肉食,但家庭烹饪已越来越少选择它们作为食材。
虽然买个猪头回家,用松脂甚至沥青拔毛火烫,再反复侍弄的技术,依然留存于一代中国人的记忆中,但实际上这种情形已至为罕见。继承中国传统复杂而琐碎烹饪技术的任务,被交给了餐馆。
司厨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越是研究它就会觉得它越难。这也对我们广大厨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不只是会炒几个菜就行了,因为食客的要求越来越高,从养生滋补到药膳美容,从原料特性到绿色食品,厨师对这些知识如果没有掌握,那就很难有所成就。厨师对菜品的营养、原料的性质都应有充分的了解,适时推出创新菜品。另外,对于先进的厨具不仅能使用,而且要开发,使厨师的劳动强度不断降低,增加科技含量。因此,厨师应由“工匠型”上升到“科技型”。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餐饮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放眼都市餐饮,酒店林立、食肆如云,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美食大交流,生猛海鲜、绿色食品、风味菜点、民族特色、仿古饮宴、外来餐饮各领,烹饪学已从传统的工艺升华到近代科学的范畴,因此要求厨师除了要懂得厨政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烹饪基本技能等内容外,同时要吸收相关学科领域的大量信息,如:经济学、营销学、心理学、历史民俗学、食品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医学、农学、畜牧学、食品工艺学等,甚至要涉及新拓领域中的材料学,只有广泛提高有关餐饮业的各方面知识,才能实现从“工匠型”向“科技型”升华。
21世纪,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包括餐饮业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并将引起社会价值观念、产业结构、分配理论、管理科学、营销策略、资本构成、饮食方式、生活节奏等一系列的深刻而全面的变革。这就要求从事餐饮业的厨师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
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是一个层次性的、递进的需求体系。在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较低阶段,即解决温饱时期,人们的饮食需求主要体现在数量和感性方面,即以热能为中心的“生存型”饮食;在消费水平或生活水平较高阶段,即解决小康时期,人们的饮食需求,主要体现在内在质量方面,即以营养为中心的“健康型”饮食。
这种由数量到质量、由感性到理性、由盲目到自觉、由“生存型”饮食到“健康型”饮食的转变,是饮食历史和饮食文化发展的飞跃,是历史性的进步,是继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16世纪、18世纪、20世纪中叶饮食革命之后的第六次饮食革命。这次饮食革命的深度和广度将超越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因为这次革命使人们对饮食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更理性化,不仅注意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而且还注意饮食与社会、自然的关系,更加注意饮食的安全性、科学性、经济性。面对这场饮食转型的深刻革命,对厨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在1986年2月4日《人民日报》载有杜文远撰《烧海参和烤白薯》一文,主张筵席要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用地方风味小吃、酒水,实行分餐式宴请客人,既卫生又实惠。同志曾专门做出重要指示“赞成改革,无论如何要下决心移风易俗”。
关键词:筵席改革 必然趋势 改革原则 改革内容
1、筵席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筵席源远流长,纵观中国筵席史,是一部不断革新、创造和发展的历史。清末的一批留学生回国后从卫生实用出发,提出“可以使餐为丰,而较之普通筵会则简”的改良筵席的模式,受到社会的欢迎。建国以来,随着意识形态的改变和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筵席出现了勃勃生机,有了明显的改进,但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现行宴会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不满,出现了种种弊病:一是现行宴会浪费惊人,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有的宾馆每天倒掉的珍馐佳肴达上百公斤。全国每年吃剩下浪费的菜肴达上亿公斤,足可以让全国八千万贫困农民实现温饱。二是不讲究营养卫生,不符合科学文明精神。现行宴会重荤不重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忽视营养平衡。10-12人一席同盘共餐,容易传染疾病,虽然在后SARS时期有所改变,仍未形成习惯和引起高度、普遍重视。影响了中国美食文化的声誉。三是浪费时间,针对餐饮业的现状和筵席市场的种种弊端,改革创新现行筵席宴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筵席改革创新应掌握的几条原则
2.1 地方菜筵席的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菜传统的筵席是千百年来,人民从事餐饮生产劳动实践的丰硕成果和创造性的才能和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发扬光大。需要在借鉴中扬弃,在继承中创新。
2.2 保持和发扬地方菜的饮食风格
地方菜宴席改革创新,应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饮食风格。如中国人用筷子就餐,是一种发明,按现代科学分析有筷子可以运动人体若干条神经,起到健脑益身的功效,所以筵席的创新,要在传统筵席基础上进行创新,并兼顾地方文明的礼仪传统和风俗习惯,使筵席保持一定的规格和气氛,以显示待客的真诚和友情的份量,表达对客人的敬意。
2.3 筵席具有“商品”的属性
筵席创新不能失去筵席本身“聚餐式、规格化、社会性”的特征,除了政治性的交往礼仪活动,市场上的筵席都具有“商品”的属性,只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办事,灵活运用筵席这一特殊的“商品”,使筵席的特征充分显露,以适应第三产业的发展的需要。
3、筵席改革创新的方法和内容
3.1筵席改革和创新要突出地方风味特色为重点
从我国四大菜系的划分来看,都是以突出地方风味特色为主要特征。因此要使改革和创新后的筵席在餐饮界得到认可,能受到宾客的普遍的好评,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突出地方风味特色。要用擅长的菜来款待客人,吃了反而觉得新鲜有味,选料、菜式、口味讲究“四时有别,因季而异”,是地方菜区别于其它菜系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这和区域地理、气候、物产条件相联系。筵席菜谱的配伍应,先选用当时当令的新鲜蔬菜、水产、禽畜等原料入馔,所谓“冬宜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随园食单・时节须知》)因季节不同。人们对菜肴的“味口”生理需求和适应能力也不同,基本上是春夏偏重于清鲜,秋冬偏重于浓厚。改革创新中提倡“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在实践中不断去粗取精,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创立自己的名牌菜、看家菜,坚持以特色取胜,多方位的为满足客人需求服务。
3.2 配膳合理讲究营养
设计营养平衡的筵席,反映了现在和不久的将来人们对筵席质量的一种需求。我国人民的饮食由“温饱型”向“营养型”过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膳食的营养价值如何将成为衡量筵席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以推动饭店从营养合理搭配,膳食平衡的角度设计筵席。如何根据不同层次多种类型,不同时令,不同消费者的营养摄入量设计组合膳食结构合理,低糖、低盐、低脂肪,集特色、营养、文化、趣味为一体的筵席,无疑是一件相当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工作,要提倡文明卫生的就餐方式。大力推行分餐制、自助餐酒会等文明卫生的就餐方式。服务人员要向客人介绍“份装单上式”、“先看后分式”、“当面布菜”等不同的就餐形式,因人、因地制宜。无论是否分餐筵席上都要备好公筷公勺,特别是对中低档筵席和大型的民间喜庆筵席,可实行筵席上每道菜备一把公勺,或在筵席摆台时每客增加一把取菜用的匙,这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卫生的用餐方式,为客人文明卫生的就餐提供方便。
3.3 从实际出发减少浪费,提高筵席质量
酒筵不正常的消费过热现象,逐步得到缓解,饮食市场出现公平竞争的势头,筵席的消费形成以个人、工薪阶层消费为主。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人因需设计筵席,避免浪费,面向大众开拓市场。古人早就对筵席菜的数量过多提出批评,作为饮食中必须除掉的弊端,列出戒条曰“戒目食”,“今人慕食前方丈之名,多盘叠碗,是以目食非口食也。意思是说如今有些人羡慕菜肴满桌,这是用眼吃,筵席菜品的品种过多,除了少数可用之外,多数是图好看的点缀品,反而影响食欲。当然也有的经营者,超越自己的接待能力,超负荷地追求筵席接待的数量,也会造成筵席质量严重下降。
设计筵席菜单,要围绕提高筵席质量为中心内容,研究区别不同的消费对象所应提供的菜品数量、份量范围。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制定高、中、低不同价位和数量档次的筵席菜单,适当降低筵席的销售起点,方便客人选择。
3.4 以筵席菜点为中心讲究美食美器
从地方目前筵席所用的餐具、器皿的情况来看,设计菜单是一回事,餐具的准备是另一回事,只发挥了餐具器皿的一般实用功能的作用,忽视了餐具、器皿的形状、色彩与菜品的配合,衬托菜肴“色”和“形”的美的作用,脍炙人口的盐城名菜“藕粉圆子”,如果用全白的餐具装盘上席,如“南瓜饼”用碗装上席,其效果显然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打破旧观念。筵席上用的餐具器皿,要以菜品为中心,讲究美食美器,既要讲究统一协调,风格一致,又应充分发挥器皿的衬托作用,在设计菜单的同时要设计和菜品相对应的餐具,加强筵席精美的菜品与餐具的巧妙配合的设计研究。我国的餐具种类繁多,除通常用的瓷器和玻璃器皿外,还有竹器、漆器、陶器、铜器、银器、象形餐具等等,还可以根据需要定制餐具,都可以在筵席上有选择的运用。名闻遐迩的孔府宴,讲究餐具、器皿与菜点的结合,成为孔府宴的一大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
3.5 努力营造筵席环境的文化氛围
菜肴讲究色香味,筵席环境也要美化,筵席餐厅是饮食文化重要的窗口,餐厅的设计和美化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客人,不同筵宴目的需要,在餐厅的装璜设计,厅名的拟定、匾额、字画、楹联的布置等方面营造出不同的美食境界。筵宴的整体效果,有激发诗情,启迪文思的作用。近年来,筵席环境的美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而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策略。从地方的筵席市场来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代诗人韩瀚在一次家宴上说过:“吃原来不只是填饱肚子,它实有诗的韵律,画的色彩,乐的节奏”。与宴会的主题相呼应,被客人接受和喜欢,如《迎宾曲》、鸡尾酒会音乐,婚礼进行曲、生日乐曲,这些轻松而又符合宴会主题的乐曲,既渲染了宴席的气氛,又可增进食欲。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此外,要注意宴席菜点名称的变化,搜集整理典故和传说,现代名人、美食家的评价,通过服务小姐的宣传和介绍,使客人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又能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要结合当地的餐饮市场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急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突出,逐步深入,在广泛的交流和相互借鉴的过程中不断改革、引进、创新、开拓、前进。
参考文献:
[1]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第2期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纲领性的文件,使其有了长远发展的动力。对中原经济区内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概括,给予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可以了解区域内旅游发展差异,不仅为今后中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还能进一步促进中原经济区旅游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实现中原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中原经济区
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范围包括河南省全境,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山西省长治市、晋城市、运城市,安徽省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山东省聊城市、菏泽市和泰安市东平县,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
(二)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遗存,这种遗存可以为人类现在及今后的社会生活所利用。在这个瑰丽的宝库中,有大量的实物遗存和文字遗存。实物遗存中,包括历史文物、历史遗址或文化遗址及墓葬等。”历史文化资源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体现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人民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积淀。文化性、时代性和历史性是历史文化资源的主要特征。
二、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概况
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类、古迹文化类、根亲文化类、宗教文化类、建筑文化类、饮食文化类、戏曲文化类、武术文化等类。
中原经济区以历史文化名城、古迹文化、根亲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发展见长。历史文化名城有历史古都型的郑州、开封、洛阳、安阳、邯郸,传统风貌型有商丘、聊城;一般史迹型有南阳、濮阳、邢台、浚县、新绛;特殊职能型有亳州。古迹文化河南地区集聚在以开封、洛阳、安阳、郑州为代表的古都,东平县、邯郸、邢台等地也分布有众多古迹。河南是根亲文化的主体,以姓氏之源、名人故里为主,新郑黄帝故里和伏羲太昊陵两地的祭祖活动发展出色。戏曲文化中,豫剧、曲剧、越调、河南坠子主要分布在河南,鲁西地区有弦子戏、山东梆子、枣梆,冀北有四股弦、梨花大鼓,蒲剧流行于晋东地区,淮北有梆子戏、泗洲戏、淮北大鼓。武术文化以河南、河北、安徽三地的分布为主,河南以少林武术和陈氏太极拳为主,冀南地区以杨氏太极拳、邢台梅花拳为主,五禽戏、晰扬掌、六合八法拳等分布于皖北。
三、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资源的分布存在着集聚区和分散区
以洛阳、安阳、邢台、聊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名城内分布着大量密集的历史文化资源,遗址遗迹丰富,相对于其他城市资源明显富集;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境内历史文化名城和古迹分布最多。
(二)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同质性
根亲文化所包含的姓氏、名人、文明起源等在中原经济区各地均有体现,如起源于各地的姓氏和各地或多或少的名人故里等,体现了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化和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根源与主体;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在各地的历史遗留中均有体现,以佛教的流传为例,各地都分布有寺庙,与之相关的石窟、壁画等屡见不鲜。
(三)资源流传分布得益于地缘的相近性
戏曲文化、武术文化的流传多波及发源地周边地区并在周边地区衍生出不同的形式并形成属于各自地域的鲜明特色,以太极拳为例,河北杨氏太极拳是由河北邯郸永年人杨露禅及其子孙等人在焦作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
四、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现状
(一)河南地区――重点突出,瑕不掩瑜
河南以古都文化、根亲文化、功夫文化为重点发展对象,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围绕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发挥古都群体优势,构建古都文化旅游中心区(郑-洛-安-汴-许),整合四大古都历史文化资源。与此同时,河南又致力于打造“记忆中原,老家河南”品牌,全面整合中华始祖文化和姓氏祖根文化资源,重点建设了鹿邑、偃师、濮阳、淮阳等重要姓氏寻根旅游目的地。作为重要的中国功夫旅游目的地,河南省充分发挥以少林拳 、太极拳和杂技为代表的中国功夫文化作为典型中国文化元素参与国际文化交流的独特作用,以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流大赛和濮阳杂技艺术节为载体,扩大“功夫河南”在国内外的影响。
但是,河南饮食文化缺乏推广,发展现状良莠不齐。尽管豫菜历史悠久,但由于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政策扶持不力,致使豫菜在现今中国的餐饮市场上无法同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等菜系相媲美。
(二)冀南地区――文化品牌众多,文化形象不鲜明
冀南地区依托各地历史文化形成独特地域文化。邯郸和邢台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两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如邯郸的赵文化、梦文化、鸡泽毛遂文化、成语典故文化以及邢台的邢窑文化、邢都文化、扁鹊医药文化等。冀南两地虽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但城市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市场形象不鲜明,游客对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认知度不高。以邯郸市的赵文化为例,赵文化来源于战国时期在此定都的赵国,是邯郸旅游文化之源,但是与赵文化相关的赵王城等景点却缺乏深入人心的能力。
(三)鲁西地区――名人效应明显,合作共识不够
鲁西地区对名人和传说的利用较为充分,聊城作为鲁西地区唯一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开辟了“水浒旅游线”和“古运河旅游线”等特色旅游线路;菏泽市开发建设了孙膑旅游城、东平县利用新版《水浒传》在此拍摄的契机,积极构建水浒影视基地,倾力打造以水浒文化为特色的精品旅游品牌。不过,鲁西地区主要问题是跨区域合作开发水浒旅游资源的力度不够。
(四)晋东地区――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力度不足
晋东地区发展较为突出的是以青莲寺、府城玉皇庙、运城解州关帝庙、普救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沁河古堡群、皇城相府、中华宰相第一村为代表的建筑文化和以蒲剧和上党梆子为代表的戏曲文化。晋东地区虽然拥有极其丰富的华夏古文化和根祖文化如同善镇的“帝舜故里”遗存,但是挖掘保护力度明显不足。此地区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其开发力度和知名度明显不够。
(五)皖北地区――发展分散,合作不力
皖北的历史文化资源众多,发展分散。亳州是三朝古都、道教源地;蚌埠地区创造出灿烂的淮河文化,流传着大禹治水的故事;宿州有涉故台、垓下古战场等。皖北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实体性遗存较少,分布较为分散且等级层次多,没有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高品质品牌,使得文化旅游形象不突出,吸引力不强。
五、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存在的问题
(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认识存在误区
中原经济区内许多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遗址遗迹类的资源,由于时代的变迁加上各种因素,使其只以一堆黄土或者是传说的形式留存,虽然其历史文化价值深厚,但是却很少得到人们的关注,历史文化资源所在地区的群众甚至也很少对此关心。许多地区在发展当地旅游业时,根本不考虑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或者是对其挖掘保护的态度很是麻木,在景区的建设和资源的开发中,习惯了“一窝蜂”和见利就上的窘境。此外对与自身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认识的局限使得好多地方在发展名人文化时,对其发展现状认识不够,造成与其他地区的“撞脸”。
(二)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力度不够
文物古迹专业性强,晦涩难懂,作为普通的旅游者很难理解其珍贵价值。如相关部门不注重历史内涵的挖掘,不能用形象生动、直观动态的语言或讲解很难满足游客的求知需求。由于知觉的选择性等特点,就导致绝大多数旅游者喜欢欣赏自然风光地,而忽略了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使其养在深闺人未识,被忽视、闲置甚至浪费。
(三)对近现代的、非物质形式的历史文化资源关注和挖掘保护不够
由于古代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资源在开发上便于取得成效,但是与之相对的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众多历史文化传奇、传说,由于年代久远,能够保留下来的遗迹极少,开发利用难度很大,很多地区在实际的旅游发展中厚此薄彼的情况屡见不鲜,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就面临着失传、灭绝的境地。
(四)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中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在受到旅游知觉相似原理与接近原理的制约下,中原经济区内,地理区域相邻、资源特色相近的旅游区,由于管理体制的多层管理等问题,导致景区出现严重的雷同现象,山寨景区比比皆是。中原区内缺乏一个服务于整个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管理的机制。如安阳、邯郸两市关于曹操墓的争夺就曾趋于白热化。
六、中原经济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建议
(一)深化对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的认识
加大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传力度,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使各主体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了解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培养政府、企业、民众的保护意识,转变和提升对历史文化资源以往认识的不足,以更好的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让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在了解历史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修养,进而认识到保护遗存的重要性,营造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注重非物质形式、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
中原经济区内存在着众多的近现代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在资源的挖掘保护已刻不容缓。对近现代资源的挖掘,不应仅仅局限在建展览馆、保护旧居这些方面,应该尝试更多的形式。对经济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积极进行申报保护的同时,应该借助高科技手段和多种形式,留住传承。
[关键词] 赣州 森林生态旅游业 发展思路
在不久的将来,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热”将在全球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一、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江西省赣州市已经开展了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截止2004年底,赣州市已建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8处,经营面积9.66万公顷,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安远三百山、宁都翠微峰、大余梅关、崇义阳岭、上犹五指峰和陡水湖等6处;建立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4个,面积4.82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处(九连山)。2002和2004年,森林生态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
截止到2003年底全市已投入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0多个,开通区内游览里程300多公里,建设景区景点1200余个。近几年来,赣州市森林生态旅游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广东、福建、湖南、中国香港特区,以及东南亚游客在内的比较稳定的客源市场,游客人数快速增长。
二、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
赣州森林生态旅游从1990年起步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发展相对缓慢,在全国知名度不高。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的地方对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例如,在招商引资中,主要的招商项目基本上集中在消耗资源的工、矿业,而对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保护资源的生态旅游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开发建设速度较慢。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由于森林生态旅游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缺乏吸引外资的“短、平、快”优势,建设资金筹集困难重重,景区、景点、食、住、行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吃、住、行、购物等一条龙服务,难以刺激消费,带动就业。
三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大,客源市场较窄。在森林旅游宣传促销上还存在整体意识不强、力度不够、方法单一等问题。除了安远三百山、崇义阳岭等少数旅游区在中央、省有电视、人民日报等有影响的媒体进行过宣传外,其他森林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基本上没有开展过大型宣传,仍处于“养在深闺人未知”。
四是红色旅游、宋城古色旅游、客家文化旅游没有很好地与绿色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主要表现为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开发开放上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旅游线路,使各地的旅游资源呈散乱状况,无法形成合力。
五是资源的挖掘程度不高,旅游产品单一。目前,赣州生态旅游资源的挖掘还是停留在资源的单一观赏性,缺乏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如漂流、保健、娱乐等项目,没有体现资源的多功能价值。
六是森林旅游管理和导游人才缺乏。俗话说,“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
三、关于发展赣州森林生态旅游业的思考
森林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一项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的朝阳产业。为此,要紧紧抓住机遇,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和赣州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把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今后赣州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通过调查,提出如下发展思路:
1.发展定位、开发模式
(1)旅游地定位。目前赣州市已建立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18个,遍及全市16个县(市、区),而且还有进一步扩大规模的基础和潜力,这些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原有的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将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容易形成旅游线路。
(2)旅游市场定位。综合分析,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市场的定位主要为赣州及周边城市居民、粤闽发达地区和港澳地区旅游者,其中以青少年和青年学生、有稳定收入的职业者人数最多。
(3)开发模式定位。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应以赣南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为依托,提倡绿色旅游方式,积极开展参与型、保健型等专项特色山地森林生态旅游以及综合型山地森林生态旅游,坚持“一区一品,区域联合,有序开发,资源共享”,既要突出每个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又要利于构建区域旅游景区网络,共同开发旅游线路和旅游市场。
2.发展布局
根据森林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和以上的生态旅游发展定位分析,赣州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的战略布局可以设想为“四区三线六重点”。
“四区”是指根据地域和森林旅游资源特色,划分为四个各具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区:(1)以章贡区为中心,以城郊森林、休闲度假、避暑娱乐为主要特征,以峰山省级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区为主体的城郊休闲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赣州市周边地区;(2)以大余、崇义、上犹县为中心,以森林小火车、原始森林、林涛竹海、温泉瀑布、平湖秀色为主要特征,结合赣南民俗风情,以陡水湖、梅关、阳岭和五指峰国家森林公园为主体的西部山区森林生态旅游区;(3)以安远、龙南县为中心,以探源考察、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绿色果蔬为主要特征,以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南部探源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信丰、定南、寻乌、全南等县;(4)以瑞金、宁都为中心,以丹霞地貌、宗教文化、革命胜地为主要特征,结合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和罗田岩、会昌山省级森林公园,以及汉仙岩、赣江源头为主体的东部观光森林生态旅游区,包括兴国、于都、会昌、石城等县。
“三线”指的是西部山区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南部探源森林生态旅游线路和东部观光森林生态旅游线路。“西线”可以以丰富的山形地貌和动植物资源为依托,重点开发探险型、科考型、保健型等特色山地旅游项目;“南线”可以以知名的东江源品牌和绿色果品为依托,重点开发参与型、考察型、绿色消费型等生态旅游项目;“东线” 可以以特殊的丹霞地貌和遗址古迹为依托,重点开发游览型、考察型等旅游观光项目。
“六重点”是重点建设发展6处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公园。在“四区三线”基础上分别选择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和阳岭、陡水湖、梅关、三百山、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作为赣州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公园,给予重点扶持,加快发展,以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3.发展措施
(1)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抓住机遇,把森林生态旅游真正作为重点发展的一项产业,科学规划,积极扶持,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使之不断发展、壮大。
(2)打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景观。景观设计要突出“精、奇、美、特、新、秀”等特色,体现特色和“亮点”,使其能打动人,愿意花钱到此一游。如崇义阳岭的空气负离子含量创吉尼斯纪录、上堡梯田景观等,都可以大做文章,打造具有“震憾力”的景观,使游客流连忘返。
(3)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应进行广泛地宣传,不断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为此,要借助“红色”、“客家”和赣江、珠江源头等品牌,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4)努力提高森林旅游的文化品位。赣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许多颇具赣南特色的文化遗产,如赣南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在开发设计森林旅游产品时,一定要把生态与文化、民风、民俗有机结合起来,使游客在饱览异域他乡的山川名胜的同时,还能满足了他们对异域他乡的历史、风土人情、服饰、饮食文化和表演艺术的欣赏、探求。
(5)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优化投资和经营软环境,加大政策开放和引导力度,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转让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经营权,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投资生态旅游开发,以此来获得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
(6)夯实基础,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要加速实施绿色通道工程、防护林(长、珠防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加强天然阔叶林保护,建立绿色生态旅游大环境,从而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赣州市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良源等编:森林旅游.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结合实际,组织交流
在确定活动主题前,教师要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产生探究的愿望,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发现自己身边的问题、值得研究的题,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启发、交流、发展的平台。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开展有思维、有境界、富于开拓的活动主题。例如:我们在思考开展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活动时,就让学生先观察家庭居住的环境、学校周边的环境,教师准备了一些垃圾成堆的图片,在学生交流、讨论中,教师出示收集的资料加以展示,加深学生的认识,启发学生的思路。对于这种行为,我能做些什么?我们该做些什么?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想法,由此“设计环境保护广告词”这一活动主题在学生的交流中基本确定。
自主选题,尊重学生
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都有价值,但都值得我们去探究,教师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在学生选择主题阶段,教师可有的放矢,让学生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性思维,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例如:在开展本学期活动主题时,教师和同学已经确定了关于饮食与健康方面的课题,可是有一部分同学在课题确立后提出他们想开展有关侦探活动的主题。教师左右为难之时灵机一动,让这两部分同学进行现场PK、游说,以确定最终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活动。经过准备,两组同学各自带来了准备的道具,健康小组准备了自制的饮料(西瓜汁和胡萝卜汁)和活动方案;侦探小组带来了有关柯南的图片和资料及活动方案。两个小组上演了PK大战对同学们进行游说。最后健康小组派发各种饮料胜出。这样的情景生动而又有意义,既确立了活动的主题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科学分析,确定主题
在经过交流探讨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所提出的各个问题加以分析、判断、比较、甄别,从而确定最终的探究主题。
选择有探究可行性的主题 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突出三个符合:一要符合小学生的知识和实际生活经验;二要符合学校、班级、家庭等的探究条件;三要符合指导教师的探究能力。例如:四年级的学生在开展活动主题时,给出了两个主题,一个“四驱赛车”:另一个“苏州的小吃”,多数学生选择了“苏州的小吃”。这一选题接近生活,是学生非常熟悉的、非常喜欢的、身边就有的东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可行性比较高、开展活动也方便。“四驱赛车”这一主题,有一定的条件限制,需要场地、需要家长经济的支持,尤其是女同学对这一主题的兴趣很淡漠。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课题可行性与三个符合的相互关系。实践证明,可行性高的主题活动就便于开展,就会得心应手。
选择有探究价值的主题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并不以真正的科学探究的视角来看待学生的探究,但是对于探究主题价值必须有一定的选择。为此,应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转换。例如:学生选择的“苏州的小吃”这一主题,虽然具有可行性,但是学生只是简单地调查小吃的种类是不行的,教师让学生继续研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吃的各种制作方法,小吃的材料、成本、小吃的地方特色、苏州的饮食文化”等,从而引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变无意义问题为有意义问题。
归纳思考,整理筛选
主题的确定需要一个思维积累、沉淀过程,这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整理和筛选,在这个过程中,主题的确定是开展活动和研究的关键一步。我们要指导学生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以及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并确定活动主题,我们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活动主题资料,供学生自由选择,不仅要给学生以时间,还要为学生提供相关文献资料和资源,便于学生积累知识,进一步思考选择主题。如有关课题的资料网站、有关课题的资料图片、有关课题的书籍等。总之,教师给学生的指导帮助要及时、到位,能够雪中送炭。
关键词:博物馆翻译;跨文化;文本翻译
一、博物馆文本简介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承担着传承文化、记忆历史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历史需求,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依然问题重重,错误百出。
众所周知,文物是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所有文物都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代表,它们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文物包含了显性文化信息和隐性文化信息。显性文化信息包括外表、颜色、质量等信息,而隐性文化信息则涵盖了生产工艺、艺术风格等方面。本文将这些文化信息划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信息、中层文化信息和深层文化信息。
为了将上述文化信息介绍给观众,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这就是本文所称的博物馆文本。目前,在博物馆文本英译的过程中。这些文本信息是否都得到了很好的传达呢?博物馆文本英译是否还存在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陕西部分博物馆的文本英译现状进行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博物馆文本英译存在的问题题加以分析。
二、博物馆文本翻译的两大特征
(一)应用型问题的翻译
传递文本信息是该类文体的主要特征,因此其传递效果不容忽视。在该类文体翻译中,语言是一个传递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现将陕西历史博物馆文本翻译特点总结如下:
1.文本表达的简洁性
博物馆文本提供的名称及年代等信息是为了让游客在最短时间内对相应文物有最佳的理解,因此表达方式需简单明了,语句构成需避免繁琐。例如,将展厅介绍中的“沧海桑田,生生不息”译为“Time went by as generations lived on”。这种译法简单明了。
2.文本内容的准确性
这里的准确性是指灵活的尊重原文的处理,死板的翻译是不合格的,在翻译过程中需同时考虑展品的形态和功用。语言的精确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枣园稼穑”的翻译中,“稼穑”泛指农业生产劳动,因此用“farming culture”比用agriculture更为合适。这是因为agriculture指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farming则是指耕作的农业。这种翻译既考虑周全,又直观准确。在翻译中注重译文准确性,是对历史真实性的还原和尊重。
3.翻译过程中的灵活性
除了意译能够体现翻译的灵活性之外,同义词汇的不同表达、不拘泥于汉语文本格式的翻译也运用了翻译技巧。
(二)四字词的广泛采用
汉语方块结构的特点,使其充满整齐美和音韵美。从内容上看,汉语四字词简洁明了;从形式上看,四字词对称整齐;语音上又显得朗朗上口。博物馆文本中四字格的使用正是这几个方面最生动形象的体现。如:文明摇篮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夏商踪迹The Trace of the Xia and Shang Dynasty。
三、博物馆翻译的失误现象
1.文化信息的丢失
博物馆文本英译在实践中由于英汉文体表达的文化差异,以及部分文字无法实现一对一的对译。使其翻译实践面临重重困难。这种现象可看成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丢失。如将“晋姜簋”直译为“Gui of Jin Jiang”,文物的内涵没有得到正确的表达。对于来源于特定历史故事的成语,考虑到其历史背景和文化特殊性,字对字的翻译极容易造成文化缺失。如“假道灭虢”展板就只有题目的翻译,而内容则无对照英语译文。
2.部分重要文物没有成文翻译
目前,国宝级文物是出土数量少,但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笔者发现,在陕西博物院,诸如龙形觥、玉组佩等国宝级文物只有简单的名称翻译、出土时间及地点。这种失误在也使跨文化交际面临重重阻碍。
3.细节上的失误
首先是信息上的不对等。在博物馆文本中,标牌或展板的翻译与实物经常出现不对等的现象。如彩绘木盘。木盘为浅盘造型,在当时多用来盛放食物。而翻译却是A Painted wooden Basin.Basin的英文释义为:a large round bowl for holding liquid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第148页),多用来指盆。plate的英文释义为:a flat,usually round,dish that you put food(牛嚣扛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第1513页),笔者认为,这里用plate代替basin更合适。
其次是翻译的前后不呼应。这是由于译法的问题。在博物馆中,以以下两类较为明显:
(1)拼写错误
如“邦国遗珍”展板中第六行,将“tribe”错写为“bribe”。
(2)译文与原意的出入
比如国宝级文物侯马盟书,中“纳室类盟书”的翻译略有出入。纳室是指对土地和奴隶的侵占和兼并。盟书的内容是反对侵占与兼并,用Receiving Covenants翻译与内容相违背。译作Covenants against Aggression自然更为合适。
四、博物馆文本英译的跨文化浅析
(一)博物馆文本翻译的跨文化性
贾玉新指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场所,系统地为人们展示了一个地区特有文化的诞生、发展、演变。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为公众提供知识和欣赏的文化教育,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依据Peter Newrnark对文本功能的区分,博物馆外宣材料体现了四大功能:宣传推广功能(激发游客兴趣、吸引游客前来游览)、介绍历史文化功能(对某一地区的人文历史发展进行介绍,满足游客的知识需求)、审美功能(让游客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美感享受)和指示功能(强调游客获得信息后所施的行为)。这四大功能中,宣传推广功能在游览行为发生之前起作用,指示功能服务于游客在博物馆的主要活动,审美功能在另外三个功能产生的同时产生,而把某特定地区的历史文化传递给目标读者则是其最重要的功能。由此可见,介绍、传递历史文化应是博物馆资料翻译中最重要的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传递资料所包含的诸如历史沿革、宗教典故、民族风情、饮食文化、思维方式等文化信息就成为博物馆资料英译的主要问题。
(二)跨文化角度看文物名称的翻译
物的名称,从语法结构上看可表示为材质名称+专有名称的偏正词组形式。这里。材质名称是辨别、判断文物所使用材质的名词;专有名称则指文物器皿的名称,主要依据形状、用途来进行分类。汉语中一般是材质名称在前,专有名称在后;专有名称中以单声词居多,也有少量双声词。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洛阳市文物名称翻译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同一器物有两种甚至三种以上译本,如:陶鼎Pottery Ding/Pottery Ding Tripod/Pottery Tripod;
玉佩Jade Pei/ Jade pendant是将材质名称意译,对专有名称采用音译呢还是直接意译呢?半音译处理法在文物翻译中很普遍,例如:玉如意jade ru yi(S-shaped ornamental object,formerly a symbol of good luck)。但这种方法一般必备两个条件:一是器皿名称在目的语中不可译;二是半音译之后最好加上注释,这样才能对目的语读者产生交际作用。那么“鼎”在目的语中是否零对应呢?在外研社编订的《汉英字典》中,鼎被解释为ancient cooking vessel with two loop handles andthree or four leg.三足鼎tripod/四足鼎quadri-pod。而tripod一词早期指的是古希腊神殿中的三足青铜祭坛。后来很多三足器物都可称为tripod,如三脚桌、三脚凳、三脚台座、三足奖杯、照相机与望远镜的三脚架等。可见,我国古代三足器皿都可称之为tripod,而四足陶鼎则可译为pottery quadric-pod而不是squared ding。同理,玉佩即指古代系在衣带上的玉饰,直译为jade pendant即可。此外,古代很多器皿根据其形象差异分为“尊”“卣”“觚”“豆”等,意译似乎也是更好的选择。如故宫博物院的官方网站中将“五彩加金鹭莲纹尊”译为Poly-chrome Jar with Egret and Lotus Designs and Golden Embellishment而非Polychrome Zunwith Egret andLotusDesigns and Golden Embellishment。
如果汉语拼音刚好与英文相同就更麻烦,如灰陶盂Gray Pottery He,玉鞣Jade She。不懂拼音的外宾很可能把“岙”“鞣”的汉语拼音“He”“She”误认为是英语人称代词,增加了跨文化交际的困难。
五、结语
博物馆是中外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博物馆各种解说资料中饱含丰富的文化因子,其英语翻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不但要求译者在翻译中解读源语符号,也需要译者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破译源语非语言符号即文化内涵,从而将博物馆资料中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把中华灿烂文化推向世界。
另外,博物馆的社会地位、教育功能及文化传播媒介作用决定了博物馆文本翻译的重要性。处理文化因素时,要以中国文化为基准,以译文读者为导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更新博物馆的文本翻译,才能为更好地弘扬中国文化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俞川.博物馆文本中四字排比结构的翻译[J].中国电力教育,2008,2:195-196
[2]杨红英.论博物馆展品解说文字的汉英翻译――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J].中外社科论丛,2010(4)
[3]豆红丽.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系统研究[D].河南大学,2009
[4]李开荣.试论文物名称英译文化信息的处理[J].中国科技翻译,2001(4)
关键词:品牌竞争;品牌营销;餐饮市场
1实施品牌营销的必要性
餐饮企业之所以要实施品牌营销,缘于餐饮产品及其消费群体的特殊性和实施品牌营销能为餐饮企业带来包括培养忠诚顾客在内的诸多优势。
1.1餐饮产品的特殊性
1.1.1餐饮产品的产销同步性
与工业产品不同,餐饮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这意味着顾客在进餐之前,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将会吃到何种质量的饭菜,享受到何种质量的服务。顾客选择餐厅的依据只能是他对该餐厅的信赖程度。
1.1.2餐饮产品的非专利性
从总体上看,餐饮产品不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餐饮产品因而很难申请专利。正因为如此,在信息传递异常迅速的今天,菜肴制作的工艺和过程很容易在短时间为人所知并被仿制,这导致绝大多数餐饮企业出售的菜点大同小异。同样一道菜,在许多酒楼都可以吃到。在这种情况下,餐饮企业的品牌就取代具体的菜点产品,成为招揽顾客最有效的工具。
1.1.3餐饮产品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如果以消费者的认同作为评价名牌产品的最终标准,则餐饮产品遇到的重要问题是“众口难调”。餐饮产品可以有统一的卫生标准,统一的计量标准和统一的质量标准,但对餐饮产品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却几乎不可能。
1.2餐饮消费的复杂性
1.2.1消费者趋向感性消费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餐饮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已渐渐由理性消费向感性消费转变。在感性消费时代,绝大多数消费者在消费时往往采用的是心理上的感性标准,其消费行为是建立在感觉逻辑之上的,以感性、抽象的价值或心理感受作为消费行为的依据。具体在餐饮消费上,感性消费者是“吃文化、品情结”,追求的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消费氛围。他们不仅要满足基本的“胃觉需求”,更讲究“味觉、嗅觉、视觉乃至精神的全方位满足”,即要吃得饱、吃得美、吃得香、吃得好、又要吃出文化、吃出品位、吃出感觉。
1.2.2消费者面临的时间压力
现代社会,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商品和品牌选择上,花费额外的时间就相当于货币的额外支出,因此,消费者总是尽可能的节省时间。但时间的节省和信息的搜寻却是相互矛盾的,要想广泛的掌握信息,花费时间是不可避免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办法,是形成品牌忠诚。一旦形成品牌忠诚,消费者既无需花很多时间去搜寻信息,也无需在每次购买前反复考虑和斟酌,而会因为形成习惯购买,事先知道购买地点,驾轻就熟,可大量节省购买时间。
1.2.3消费者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指消费者基于价值标准、价值判断、个性特征、理想和追求等对自己形成的一种自身评估和象形塑造。餐饮市场上的消费者都有各自的自我形象。当餐饮品牌形象与消费者的自我形象一致时,他就会做出选择这种品牌的餐饮产品的决策。
1.2.4消费流行化
消费流行化是现代消费的又一个主要特征。流行是指特定的产品、概念、特征等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在餐饮行业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消费流行化的各种表现。例如,上麦当劳和肯德基进餐在年轻人心目中就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这种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两大连锁餐厅刻意营造的品牌内涵所促成的。
1.3品牌营销的优势
在餐饮市场上,餐饮企业依靠品牌营销战略获得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一般品牌营销的竞争优势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3.1提高市场占有率
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高,其在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就越高,这是任何行业的规律。例如,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的调查表明,著名品牌在整个产品品牌中所占的比例不足3%,但是著名品牌产品所拥有的市场份额则高达40%以上,销售额更超过50%。
1.3.2形成竞争防线
品牌的差别是竞争对手难以仿效的,它融多种差别化利益于一体,是企业综合实力和素质的反映。强势品牌能够使企业长期保持市场竞争的优势。对来自竞争对手的正面进攻,品牌资产筑起森严的壁垒;对于未进入市场者,品牌资产代表的品质以及消费者对它的推崇往往会使竞争者放弃进入市场的念头。
1.3.3获得更高的边际收益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领导品牌平均获利率是位居第二品牌的4倍,而在英国更高达6倍。消费者在许多情况下乐意为购买名牌而支付更高的金额。一方面,价格被作为质量的暗示认知,品牌资产所体现的品质支持更高的定价;另一方面,追求拥有名牌的满足与优越感使消费者不介意支付更多。
1.3.4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
品牌所形成的资产增强了企业与品牌面临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与应变性。面对一些突发事件,著名品牌往往能比小品牌更从容地渡过难关。例如,曾经在武汉发生的麦当劳废油外流到小餐馆的事件,麦当劳凭借其在中国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影响力,较成功地化解了这件事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品牌竞争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品牌营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2.1缺乏品牌营销意识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但在餐饮企业中却没有诞生出多少民族品牌,特别是缺少具有全国知名度的民族品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量老字号餐饮企业由于观念、机制、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原因,纷纷湮没于市场大潮,有的改弦易辙,有的惨淡经营,有的卖号求财,有的苦苦挣扎……一大批优秀的老字号品牌流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而一些新型餐饮企业,又因为缺乏历史文化的沉淀而无法大振名声,由此造成了目前餐饮品牌少之又少的情形。
2.2品牌资产管理滞后
知名品牌是餐饮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而我国一直忽略企业知名品牌的评估工作,使得我国绝大部分知名品牌都没有表现出相应的经济价值。一些传统名牌的资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缺乏创新和特色,远远没有发挥出作为传统名牌应该具有的乘数效应和扩张效应,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这对知名品牌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成为我国知名品牌进入国际市场的一大障碍。
2.3忽略品牌建设的整体性
餐饮品牌由服务品牌、环境品牌、菜点品牌和企业品牌四大部分构成,由内隐的文化要素和外显的符号要素构成。因此,餐饮品牌的发展取决与这四大品牌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内隐要素和外显要素的协调发展。而目前,餐饮企业在发展餐饮品牌上缺乏足够的整体意识,许多企业在品牌建设上重外轻内,影响了餐饮品牌的饱满性和整体性。气功界的行话倒是很能说明问题: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2.4缺乏文化内涵支持
品牌应是某一企业文化或者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的象征,创建优秀品牌的关键在于文化的深化和升华。目前一些企业在创建餐饮品牌时,热衷于追求华丽的外表和浅显的做作,这不能不影响到品牌的健康成长。
2.5品牌推广力度不够
“麦当劳”、“肯德基”占领全球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跨国公司,而我国餐饮企业的民族品牌走出国门者却难得一见。很多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餐饮店,至今仍无法突破地域界限。全国除了“全聚德”等极少数餐饮企业注意品牌的推广和跨地域、跨国界的连锁经营之外,很多“老字号”餐饮企业实际上仅仅是一个“地方特色”店而已。“小富即安”,“好酒不怕巷子深”等落后观念根深蒂固,决定了我国餐饮业的一些传统品牌不可能得到推广,而且有些“国”字号餐饮企业缺乏竞争意识,品牌观念淡薄,没有进行品牌推广的动力,更有些“老字号”餐饮企业实际上是在吃无形资产的老本。
3品牌竞争实施步骤
面对餐饮市场上多种多样的餐饮消费需求,餐饮企业要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赢得市场竞争,餐饮企业必须打造出强势的餐饮品牌,发挥品牌的效用。餐饮企业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品牌竞争:
3.1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消费群体
餐饮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根据下面的两个主要指标来进行:一个是收入,收入是一个餐饮企业区分消费者的重要指标,即该餐饮企业的目标消费群体是高收入消费群体、中等收入消费者还是低收入消费者;另一个是消费动机,是定位于提供以商务消费为动机的消费者还是为上班族解决就餐问题。完成市场细分,在选择目标市场的时候,餐饮企业可以综合考虑前期调研成果、资金实力和战略定位等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细分市场。
3.2完成品牌定位,提炼品牌核心价值
完成市场细分,选定目标市场后,下一步就是进行品牌定位。餐饮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的时候,主要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酒店档次定位:不同档次的品牌能带给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和体验,高档次的品牌传达了产品高品质的信息,往往通过高价位来体现其价值。高档酒店和大排挡提供的饭菜差别也许不大,但是高档酒店让人产生生活有档次的感觉。
(2)消费群体定位:该定位直接以产品的消费群体为诉求对象,突出产品专为该类消费群体服务,来获得目标消费群的认同。把品牌与消费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的归属感,使其产生“我自己的品牌”的感觉。
(3)情感诉求定位:该定位将人类情感中的怀念、思念等情感融入品牌中,使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时候获得这些情感体验,唤起内心的认同和共鸣。在传播推广中,消费者很难记住品牌的各种特点,企业需要对品牌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核心价值应该是能够充分表现出企业的优势,同时最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一个最佳的企业优势组合,它可以是企业的多个优势中的一个,也可以是能够把所有的优势都涵盖的一个价值。
3.3进行低成本、聚集式的品牌整合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主张把企业的一切营销和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新闻、直销、CI、包装、产品开发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一品牌的一致信息,以增强品牌诉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对于餐饮企业来说,它具有大市场、小企业的特点,消费人群广,却相对分散,广告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品牌传播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粗放式广告传播方式已经不适合餐饮企业塑造品牌的需求,餐饮企业必须围绕自己的主题战略,通过品牌的整合传播,将海报、报刊、户外等营销和传播活动合理组合起来,用有限的成本打造最大收益。
参考文献
[1]周本存.文化与市场营销[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世界文化加速撞击、交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在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意义的同时,对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传承;
作者简介:陈华(1978年――) 女 郑州人 北京大学文学硕士 河南省郑州市中州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及当代文化
一、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国有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过去的一个很长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就是指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作品所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反映中国伦理价值取向的,且长时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社会精神。
谈及中国传统文化不得不谈谈其中的几种与西方文化中相似但又不同的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大量地体现在儒、道、佛三教的有关心性道德修养的理论中。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高扬人本主义去冲破中世纪神本文化的牢笼,正如当时的主要思想家所言,他们倡导的人本主义,从中国儒、道哲学的人文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鼓舞。而当今东西方思想家注目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主要是想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的人文精神来提升人的精神生活、道德境界,以抵御由于工业社会高度发展而造成的人类的自我失落和精神空虚。
2.“自然”精神。
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人们常把"天人合一"视作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而追其根源,则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以天地为生物之本等观念相关联。同时,自然也是人们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为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的源泉。这从古代古文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窥见一斑。
3.“包容”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的文化,它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既是“包容”精神。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会文明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严格地说,是在文艺复兴之前才逐渐形成,是以资本主义文明为背景的。一个是封建色彩浓厚的文明,一个是资本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带有落后性,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薄弱之处。
当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从总体上看,效果并不理想。对于中国传统中的民俗礼仪、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乃至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使的当代民众缺少民族自豪感、缺乏自信心。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们对加强当代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意义在于:
第一,反思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当代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激发民众的责任感。
第二,反观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国民形象。
第三,反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消除系列社会问题转加教育与当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当代青年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尤其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些社会极端事例出现,它们也一直在为当代传统的传承敲响警钟。
三、关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传统文化的传承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知识的重任,担负着提升国民素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在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开展和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国民对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进而加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要启发青少年一代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性,强化他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切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教育,使人民既有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又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不断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完善传承形式及内容,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应在高校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或系列讲座),我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思想为主流,注重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及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发展情况的阐述。例如高校课程的设置中,应该要求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曾经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取得合格成绩。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国民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当代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