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突发事件;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97-02
据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 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而据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的最新互联网调查显示,中国1700万在校大学生中,95%以上都是网民。美国学者费姆·邦茨认为,“网络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受众获取信息的又一重要载体, 其影响已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网络引导着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
所谓网络舆情指的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扩散、传播性强。网络时代使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被打破,整个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而网络媒体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消息,具有及时、信息量大等特点。而高校学生作为网络使用者的一大族群,在查看新闻、搜索信息、跟帖评论、邮件收发、软件下载、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网络活动中,是最长时间、积极、主动参与其中的一个族群。他们善于利用QQ、MSN等聊天软件,博客、微博、论坛、网络社区等各种的载体形式,转载、评论和分享各种所关心的事件,从而使信息短时间内扩散到网络世界及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近几年又以微博的转播速度最为惊人,往往一个事件或受关注人物的言论,能在一小时能转发上万条。
2.随意性高,可信度低.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介失去了信息的垄断权,在网络世界,只要愿意,人人都可通过网络这一平台分享各种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没有经过任何监管机构的审查便可,致使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未经证实的信息,而网络匿名性的特点进一步助长了这些未经证实甚至于虚假的信息在网络的传播。可见,随着网络信息供给量的增加,其可信度却并未提高。
3.互动性强,影响力大。而网络的另一个特点是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与单向传播的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使一个双向的交互式的信息传播通道。通过互动及思想的交流,网民很容易在某一事件中找到与增加观点相同的人,即使观点存在差别,也能在不断的互相交流中,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并达成共识。而一些没有自我观点的网民则更容易盲从于已达共识的言论,从而使更多的人对这一个事件产生相同想法,致使这一想法成为这一事件的主流观点,并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声势的网络舆情。
而这种情势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严重的“群体极化”倾向。所谓“群体极化”倾向是指在网络环境下,网民以群内同质化、群际异质化的特点聚集。既是对某一事件,刚开始并没有任何偏向或者有着某些偏向,受到经常浏览的网页的主流观点的影响或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群体,以致其偏向继续移动,从而形成极端的观点。最终失去控制,影响社会稳定。而高校学生虽然充满爱国激情、政治敏感度高、思想开放活跃,但由于自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尚未完整建立,又具有思想波动大、不成熟,又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充分认知、行为非理性化等特点,在网络空间的频繁交流,同步互动,论点争论中,对网络舆情的是非分辨能力较低,或多或少必定会被网络舆情所感染和影响,这使高校学生成为最容易被诱导,被网络舆情所影响的一个群体。
二、就事件我校采取的措施
此次的事件,就体现了网络舆情扩散性强,随意度高,影响力大的特点。由于高校学生有着高政治敏感度,对时事、社会事件又有着高关注度,而这种社会时事事件的网络舆情中的刺激性信息,往往会引起他们强烈的反应,并迅速通过QQ、MSN等通讯软件形成串联,从而极有可能演变成一次高校突发事件。在此次事件中,全国大多城市的高校学生都通过网络互相联系,通知,并举行了游行等抗议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和社会人士在各种抗议活动中失去理智做出损害他人利益甚至做出伤害他人人身安全的违法事件。
在此次事件中,我校采取了一些很有效的措施:(1)关注时事动态,及时了解事态的进展。(2)做好预案,提前做好发生突发事件的准备。(3)让班主任,辅导员等及时了解学生想法,并及时上报给学校各级领导。(4)学校由上至下采取责任制,加强(尤其是九一八前后)的值班工作。(5)九一八当天确保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去向,以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6)九一八后,开展班会活动,讨论怎样理国,并要求上课老师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7)各级召开会议,阐明事件的持久性,要求各级教职工不要松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动向,及时疏导并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爱国。通过此次事件,我校掌握的一些经验,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利用网络的特点,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以应对各种高校突发事件。
三、在网络时代如何应对高校突发事件
1.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做到事前预防,科学应对,事后总结。所谓事前预防,就是学校应该时刻关注校园论坛,QQ群等网络平台中学生的动态,及时捕捉一些有苗头,有倾向性的问题,并在网络中给予正确引导,将此不和谐的苗头尽早消除。
所谓科学应对是指网络舆情一旦出现不可控制的苗头,要及早启动预案,做到第一时间分析舆情内容及性质,预想舆情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对预案做出修正及调整,切勿机械运作,一定要科学灵活应对。事后总结是指要客观的评价每一次的网络舆情的应对工作,并对存在的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及调整,以应对不同性质的高校突发事件。
2.老师应在网络、课堂及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高校中,老师的言论往往对学生有着较深的影响力,有时老师的一句无心言论,会把学生导向错误的一方。在现代网络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教师大多通过QQ群、校园网等网络手段与学生沟通,课后及网络上的言论更需注意。这就要求老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避免过激的言论与行为。在平时应大力宣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3.建立健全信息收集、管理网络系统。信息的收集对于有效防范高校突发事件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高校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网络应该是一种从学生到领导、从领导到学生的通畅的信息传输系统。所谓从学生到领导是指从班级调查员(心理委员)—班长—辅导员—各二级学院领导—学校领导的信息的完全畅通。从领导到学生则是指:学校领导——学校各部门—各二级学院领导—辅导员—学生的信息传达体系。我校已建立了这样双向的体系,且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之中。
我校还可建议网络的信息收集管理系统,设立各级匿名信箱,使师生的各种意见都能第一时间快速的接收并加以处理,使矛盾消失在萌芽状态。
四、结论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之下必须注重网络舆情的发展,做好网上与网下教育的结合, 在获取网络舆情中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点。总之,网络时代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新要求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开辟新途径、新课题来更好的适应这一新的时代变化,否则,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将难以进行。
参考文献:
[1] 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8):187-191.
>>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 探讨新传播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及其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 面向舆情预测的突发事件首发信息风险评估研究 面向突发事件的微信舆情生态治理研究 走出误区,合力引导重大突发事件舆情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原则探究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知识服务的数据清洗研究 对重大突发事件舆情引导的认识三大偏差等10则 论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功能 浅析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人人网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机制探析 高校突发事件处置中网络舆情引导的预警机制 网络情绪引导: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0-tsina-1-19643-397232819ff9a47a7b7e80a406
13cfe1.
[3]兰月新,董希琳,苏国强,等.大数据背景下微博舆情信息交互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5):24-33.
[4]刘峰,佐斌.群际情绪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6):940-947.
[5]Hatfield,Cacioppo,Rapson. Emotional contagion[J].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3(2):96-99.
[6]刘志明,刘鲁.面向突发事件的群体情绪监控预警[J].系统工程,2010,28(07):66-73.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2.036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2-0143-04
Study on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Chen Qian Chen Qia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d some intensive research on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university emergency internet public opinion,which included information collection mechanism,event judged mechanism,resource mobilization mechanism,event tracking mechanism and recovery mechanism.Then it did some intensive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of each sub-system to make the response mechanism valuable.
〔Key words〕emergency;internet public opinion;response mechanism
1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概念界定
网络舆情研究的兴起与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学者对网络舆情的内涵、诱发因素、演变机理、预警与引导都有相应的研究,尤其在其内涵方面已经形成初步共识,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刘毅[1]和曾润喜[2]的观点,即网络舆情的本质是网民具有倾向性的意见、态度以及情绪的集合。在网络舆情概念的基础上,部分学者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展开研究,包括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片面化呈现[3]、演变机理[4]和应对机制[5]。然而却少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该如何回应,也没有构建具有实践价值和普及价值的回应机制,理论的缺乏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广泛性和地位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笔者则试图在此领域有所突破,尝试构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结合刘毅以及曾润喜对网络舆情的界定,笔者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定义为网民在与具体高校有关的突发事件的刺激下形成的并通过网络传播的具有倾向性的态度、意见、以及情绪的集合。与普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不同的是,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客体是高校内部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与高校个体有关的突发事件,此类事件发生后,高校的名称往往成为网络信息标题的核心标签,网民态度和情感的表达也以高校为中心。
2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构成
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各种力量的互动推动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和发展,放大效应与聚焦效应的联合作用增加网络舆情的穿透性和破坏性,群体极化效应的启动则易使网民最初带有倾向性的观点走向极端。处于舆论中心的事发高校必须采取措施对舆情走向加以引导,以避免网络舆论引发的蝴蝶效应所带来的损害。事实上,围绕事件本身展开的评论所具有的倾向性反映着网民的某种诉求,如对高校学术造假的声讨便体现网民对学术道德的捍卫,对道德价值体系的维护。学术造假当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后,网络舆情也开始进入衰退和消解状态。然而诉求的多元性以及网民参与动机的差异性使得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对当事人或者当事行为的直接处理往往并不总是能满足网民的诉求,必须建立系统的回应机制来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正如塔罗和蒂利所指出的那样,机制是有着明确界限的重大事件在各种不同条件的作用下,以相同或极其相似的方式,使特定的一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那些经常重复发生的具有因果关联的机制链的组合和作用推动着事件的发生和发展[6]。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主要有以下部分构成:(1)信息汇集机制。互联网去中心化以及匿名互动的特性打破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网民只要愿意就可以通过发帖、转帖、跟帖以及评论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网民都是记者。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信息都能够在网络社会得以呈现,要响应这些带有诉求的信息就必须对其进行收集。(2)事件研判机制。主要对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如议题的性质和网民评论的趋向等。(3)策略选取机制。根据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判断所得到的结果制定和选取针对性的策略以提高回应的效果。(4)资源动员机制。资源动员是回应策略得以实施的关键,资源动员的程度直接决定事发高校对网络舆情回应的成效。(5)事件追踪机制。通过资源动员将策略实施后,必须对网民的反应予以追踪,最直接的就是时刻关注网络上与事件相关的帖子、评论以及新闻的情况。当网络舆情不仅没有呈现消解趋势反而更加激进的时候,则要再次启动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以及资源动员机制。反之,则启动事后恢复机制。(6)事后恢复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尤其是网络舆情的形成使事发高校内部生态平衡受到干扰,如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和学校声誉遭受的损失,必须采取措施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回应机制的6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示意图
2012年2月第32卷第2期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Feb.,2012Vol.32 No.23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运行
3.1 作为回应基础的信息汇集机制运行
信息汇集机制是整个回应机制运行的基础,其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整个回应机制的效果,也决定着能否成功消解网络舆情。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相关的信息便会在较短时间内呈现在网络上,尤其当事件超乎网民意料的时候。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信息扩散的催化剂,它们的介入使事件信息扩散到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各个角落,并引起网民的激烈讨论,新闻网站、网络论坛、私人博客、社交网站以及聊天工具等都成为信息的载体。信息汇集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和搜集各类载体上承载的信息和评论。事发高校内部师生员工对于事件本身的态度和意见也是信息汇集的重要部分。两类信息的汇集路径是有所区别的。舆情信息的收集要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原则。数量上主要由两支工作队伍来保证。面向校外传播载体的舆情核心团队,由校党委宣传部、新闻学院专家学者以及校舆情信息中心成员(如果事发高校未成立舆情信息中心,则可以将学生组织中负责宣传的人员纳入其中)组成。主要负责从网络海量信息中搜集与事件有关的信息,对于网民关注的热帖以及热门议题、各网络媒体以及知名博客的报道和评论要重点搜集;面向校内的舆情协助团队,由辅导员和主要学生干部构成。通过学生会干部监测学校BBS的动态,搜集在校学生对事件的看法;通过辅导员和班干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舆情协助团队所搜集到的信息要及时上报至舆情核心团队以作汇总。质量上主要强调的是舆情核心团队要对所有的信息按某种方式分类汇总,如日期、帖子的关注度,网络媒体报道的倾向等,从而提高事件研判机制的运行效率。
3.2 具有导向功能的事件研判机制运行
事件研判机制的运行以信息汇集机制所搜集到的信息为依据,研判的结果对网络舆情回应策略的选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事件研判机制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信息进行鉴别,将歪曲事实甚至虚假捏造的信息单列出来,并判断信息的发出者是网络媒体还是网民个体,分析信息发出者的动机,将蓄意制造混乱的网民或者网络媒体与由于缺乏完整信息而产生误解的网民或网络媒体区别开来,从而为回应策略的选择提供支持;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舆情核心团队专家学者要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原始材料中梳理和提炼出对回应策略选取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如从已有报道中发掘各大媒体的立场,找出对事发学校持中立尤其是支持态度的媒体;对网民的评论进行深入研究,观察是否出现网民评论泛化的现象,即网民的评论是否已经超出涉事高校本身而扩大到其他层面;对已有的主要议题和热点评论进行分析,总结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找到解决事件以消解网络舆情的关键症结所在;形成研判书面报告。研判报告要突出重点,重视关键节点,要预测舆情走向以及事件发展的态势,从而使得回应策略的选取具有前瞻性和实效性。
3.3 决定回应方式的策略选取机制运行
策略选取机制主要是根据事件研判的结果以及高校拥有的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回应策略,不同的策略对应不同的回应方式。笔者通过对已有案例的研究发现,当前高校发生突发事件后为避免受到过多的关注通常采取实质性的回应方式,即处理行为的实施者并积极满足回应对象的诉求。如2010年3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书记车轧女记者事件 被媒体曝光后,武昌分校领导4月2日便召开董事会紧急会议,免除陈定友(行为实施者)职务,亲自向报社记者道歉,并对记者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武昌分校对事件的回应方式充分满足了报社、网民以及问题最初反映者三方的需求,从而避免了因网络舆情的极端化发展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武汉大学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教训也使得实质性回应备受重视。武汉大学在处理张在元事件的过程中主要以法律为依据对网民和网络媒体的质疑进行被动型回应以化解他们心中的不满,由于解聘张在元的行为事实上是合法的,张在元家属的诉求便被武大所忽略,形式型回应也被武大所采纳,从而导致其面对道德指责的无力,事件相关网络舆情也不断走向并对武大造成较大困扰和损害。其实回应的方式并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华科武昌分校与武汉大学在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所取得的截然不同的效果与他们策略的选取息息相关。武大在张在元事件中的被动局面便是策略选取的失误造成。策略的选取要遵循以下原则:效果最大化原则。所采纳的策略应尽可能满足主要诉求主体的需求以消解其对学校的负面情绪,使得诉求方对学校的认知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消解网络舆情,将学校遭受的损害降至最低;信息完备原则。主要是指学校在选取回应策略时要将事件相关信息尽可能完整的呈现在公众和媒体面前,避免其以爆料的形式出现而引起网民情绪的剧烈波动并最终致使学校处于被动地位。例外的是如果学校在对事态发展趋进行势判定后发现信息完全呈现会造成严重影响的话则要慎重考虑。前瞻性原则。所采纳的策略应该考虑网民和网络媒体未来可能的关注点,以将其消解在襁褓中。
3.4 决定实施效果的资源动员机制运行
资源动员机制是策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从广义层面看,信息汇集机制的启动便可以视为资源动员机制运行的开始,此时资源动员机制发挥的是辅助作用,支持信息搜集工作的展开。而笔者所探讨的主要是作为回应机制核心组成部分的资源动员机制如何运行。资源动员机制主要由“内聚动员”和“外扩动员”[7]两部分组成。内聚动员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学校内部的积极力量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策略实施中来。高校学生的爱校热情在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于各大网络论坛的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发现事件信息并及时进行回应,他们的自组织回应能够降低学校的官方色彩从而使信息具有可信性和易接受性。学生群体的参与甚至能够直接消解正在形成中的网络舆情。在2010年8月份发生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门事件 中,浙江学院并没有对事件作出官方回应(官方回应是指以事发高校的名义和身份相关信息)。帖子出现初期网民的评论也以指责该学校为主,浙江学院学生参与跟帖(根据网友的跟帖内容判断)后,“网友dd丢丢船”所的帖子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信息被挑选出来,网民的评论逐渐转向帖子主人“网友dd丢丢船”,使其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事件也因此渐渐平息。外扩动员的重点在于争取大众传播媒介的支持。与网络论坛相比,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的多层信息把关体系使其报道的新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并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大众传播媒介对突发事件的正面报道能够有效引导网民对事件的看法,其对议题的选择也有利于分散和转移网民的注意力。事发高校应该主动与在事件研判时发现的友好媒体进行沟通,使其对事件的报道以及对议题的选择尽可能配合学校的回应策略。高校也应充分信任这些友好媒体,告知其事件的完整信息。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争取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运用政府的资源为网络舆情回应服务。
3.5 检验实施效果的事件追踪机制运行
网民和媒体以事发高校为中心发表意见和看法,高校的相关行为被不断放大,当事发高校为引导和消解沸腾的网络舆情而采取措施进行回应时至少可能产生两种结果:多方诉求得到满足,高涨的舆论开始衰退或者措施本身对网民和媒体起到刺激作用并推动网络舆情持续高涨。为此,高校对网络舆情采取回应策略后需要对网络社会的反应进行追踪。事件追踪机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关注策略实施后网民和媒体对事件的态度进而为决策提供依据。高校采取回应措施后,部分媒体会以不同的新闻标题进行报道,关键词的选取基本可以看出媒体的立场。网民以新闻报道为基点进行的评论也反映网民对高校行为的满意度;检验回应措施的效果从而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经验和教训。对于效果的考察主要依据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量和网络论坛帖子的数量以及网民对于相关新闻的评论数目是否有所增加。当三者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则说明回应效果较好;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消解进行跟踪,重点监测可能出现的舆情反复现象。网络舆情衰退过程中,刺激性信息的输入往往会再次诱发网民的共鸣,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将使事发高校重新陷入被动状态。
3.6 促进系统平衡的事后恢复机制运行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社会便会出现与之相关的各种评论,由于所发生的事件往往与网民对高校原有的形象认知不符合,为弥补这种差异性带来的心理失衡,网民的评论往往具有强烈的情绪性和负面性,从而对高校的形象造成巨大损害。而正在形成期的高校学生群体的价值系统和认知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当他们通过网络接触到这些负面评价时,对学校的既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便会有所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社会经验的部分学生甚至在舆情回应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发泄消极情绪。然而,大多高校在处理因突发事件而形成的网络舆情时往往着力解决事件在社会系统中造成的影响以便尽快脱离舆论风暴中心以致忽略对学校内部生态系统的恢复。因此,必须依靠事后恢复机制的运行来促进系统的平衡,具体来说通过以下途径实现:学校应向在校学生表明其对事件的处理态度以及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从而使得其明白学校的立场和苦衷并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应借助各种形式让在校学生了解网络舆论的特点及形成过程以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网络上对学校的负面评价;通过与友好媒体合作策划积极网络事件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 讨 论
本文试图构建具有实践价值和普及价值的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为高校应对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网络舆情提供相应的指导。该机制由信息汇集机制、事件研判机制、策略选取机制、资源动员机制、事件追踪机制和事后恢复机制构成,其目标是引导和消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将事件对高校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各子机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逻辑关系。每个子机制的运行好坏不仅决定其他子机制的运行状态,而且直接影响整个回应机制的效果。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当某个子机制运行发生偏差时,事发高校容易在网络舆情的回应中陷入被动状态并成为舆论风暴席卷的对象,如武大张在元事件。当然,这不意味着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时必须严格按照回应机制所设置的流程进行,那就与本研究的初衷相背离。笔者所希望的是该机制能够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曾润喜.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18):79-82.
[3]方付建,王国华,徐晓林.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基于网民的视角[J].情报杂志,2010,(4):26-30.
[4]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J].情报杂志,2010,(4):41-45.
[5]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3-96.
>> 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资源管理浅析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体模型构建思路 西部地区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研究 基于能力分配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实施流程模型研究 非常规突发事件干预决策机制的效用评估 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应急通信预案体系有效性评估研究 大型水利水电建设项目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统筹模式 海南省大学生对高校非常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评价 军队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资源协调优化研究 非常规突发事件模糊情景演化分析与管理 非常规突发事件个体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非常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政府行为研究 网络舆情与非常规突发事件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目前各类突发非常规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探讨 海上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全运会突发事件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的构建 建立职业院校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跨域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研究 简论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30312.
[5]刘霞,严晓,刘世宏.非常规突发事件临机决策初探[J].中国应急管理,2011(12):1920.
[6]周锷.中国应急管理中的政府:社会联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4.
[7]约翰・H・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2.
[8]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128.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汶川地震后国家各部门立即行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EB/OL]. (20080513)[20160310].http:///jrzg/200805/13/content_968974.htm.
[10]钟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7783.
[11]薛澜,钟开斌.国家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挑战与重构[J].改革,2005(3):517.
[12]林鸿潮,詹承豫.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与应急法的重构[J].中国行政管理,2009(7):6165.
[13]开斌.“一案三制”: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7783.
[1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OL].(20070830)[20160310].http:///ziliao/flfg/200708/30/content_732593.htm.
[15]周理乾.信息的本质与信号的演化:当代西方信息理论述评[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4,36(6):1319.
【关键词】领导干部 网络舆论 危机公关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领导干部舆情应对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舆情应对能力是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的基础。提升领导干部舆情应对能力,需要对新媒体时代有足够深入全面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舆论影响力强大。在过去传播手段单一的传统媒体时代,信息是可以通过控制几家所谓“主流媒体”实现“统一口径”。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媒体对传播新闻信息的处置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传统媒体充分利用其强大的新闻内容获取能力,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强大的采编能力,通过其传统媒介传播信息;另一方面,互联网世界各种媒体相互交融,电子报、手机APP、互联网视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多个媒体平台同步发声,形成立体传播格局。
信息传播时效和覆盖面不断提高和扩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摆脱了过去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制于硬件、发行等因素的限制,仅用一部手机即可完成现场直播,实时直击新闻事件的现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传播,消除了信息传播的时间鸿沟,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自媒体,关注人数动辄几十万,多则数百万,信息一经,就立即有大量受众群体获取信息,并可以通过受众转载形成二次传播,时效性极强,受众人数会呈现几何级增加,重大新闻信息可以迅速覆盖各种媒体的受众群体,形成重大社会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普及,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信息的传播主体由过去的固定媒体扩展为社会全体成员,每一个互联网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信息。信息传播主体从过去的“以新闻媒体为主,媒体用户为主要受众”的格局,转变为互联网时代“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舆论管控难度空前增大。对于突发事件,阻止传统新闻媒体介入可以实现,而要防止自媒体的传播难度极大。而一些自媒体“粉丝”众多,影响力并不逊色于传统媒体。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论存在的常见问题
与互联网信息产业一日千里蓬勃发展的态势相比,一些领导干部存在与互联网时代脱节的状况,制约着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的提升。
对互联网媒体的恐惧、敌视心态。近年来一些互联网重大网络舆情事件造成的影响,使一些领导干部对互联网产生了畏惧心理。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党报、党刊以及官方的电视台、广播才是权威“主流媒体”,而网络上的报道和言论大多是“胡说八道”,认为网络不过是“煽风点火”“制造事端”的导火索,其存在“弊大于利”。认识上的误区,使得某些领导干部在面对记者特别是网络媒体采访时或敷衍应付,或百般阻挠,干扰记者正常采访,常常给突发事件的处置和领导干部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互联网背景下对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不足。互联网时代,重大突发事件会在极短的时间实现广泛的受众群体覆盖,突发事件处置的每个细节常常都在互联网受众全程关注之下,应对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互联网传媒时代,重大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危机公关和处置至关重要,如果处置不当,舆情失控可能成为重大突发事件的“次生灾害”。例如个别领导干部要求“高大全”式的宣传报道,单纯追求彻底的、不容例外的“正面报道”,即便在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也一味强调“领导重视”,强调受害者家佟扒樾魑榷ā保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不但会降低传播的影响力和政府的公信力,而且也会因群众的质疑和情绪的波动给事件处置带来困难。
秉持传统媒体思维应对互联网时代舆情危机。很多情况下,互联网媒体,特别是各种新媒体的传播,是从政府及其官员直达受众群体,并没有传统媒体的“二次加工”编辑环节,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舆情应对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的舆情应对必须有互联网思维,时刻注意互联网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差异,一些领导干部在媒体面前说话、信息做不到“内外有别”,还以为媒体都是“政治家办报、办刊”,媒体必须“讲政治”,殊不知一些不利信息通过互联网渠道传播,会造成不良后果。 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策略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在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网络媒体时,可以把握以下要点,提升领导干部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能力。
正确认识、妥善应对。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空间的信息传播,都是满足人民知情权的途径。正确认识互联网,高度重视互联网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是做好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的基础。使用互联网的都是具体的人,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无数个体,合乎常理、常情的事情通常也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同情和理解,即便是所谓“负面信息”,只要引导得当、应对得当,也可能产生正面的效果。如果媒体的新闻报道与预期效果存在偏差,或者某些新闻报道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时,只要不是重大的、恶意的,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以宽容的心态善待媒体,要相信群众有鉴别真伪的能力。
及时主动、以人为本。互联网时代,受众群体多样化,各种信息在普通民众之间的传播,减少了诸多“中间环节”,领导干部如何表现,常常会直观地展示给受众。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如果在重要新闻事件中,及时形成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并主动向新闻媒体提供就变得非常重要,通过在新闻报道中占得先机,实现为媒体设置议程。如果真实的信息不能及时通过媒体公布,占领舆论阵地,则可能造成谣言在互联网领域传播的被动境况。网络舆论危机公关与处置过程中,应将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主动提供给媒体,为正常的新闻采访报道提供便利。
实事求是、口径一致。互联网媒体时代,广大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难度极大降低,领导干部和政府作为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被互联网放到了“阳光下”。领导干部说话、办事不能想当然,必须保证信息准确、可靠,因为人民群众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分析、甄别信息,一则错误或者虚假的信息,将会极大损害领导干部的权威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领导干部在舆情处置和信息过程中,要尊重事实,切不可对媒体和公众撒谎。知道一分事实说一分话,对于不知道的情况宁可如实说明不了解相关情况,待了解后再行,绝不能胡编乱造或进行想当然的推测。
有备无患、牢记立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实效性极强,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再来研究应对,常常已经来不及,事件可能已经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因此,对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应该提前研究拟订新闻宣传预案,明确发言人,明确相关人员责任,有条不紊及时相关信息,避免无人负责,互相推诿的情况发生。在新闻事件中,领导干部对媒体的言论,代表的是政府部门或领导机关,不要随意发表个人意见,要淡化新闻的个人色彩,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要按照统一的口径,站在政府的立场说话,维护政府的形象和信誉,避免因为个人发表的言论在互联网传播后形成不良影响。
(作者为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参考文献】
①邹金红:《公共危机与领导干部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行政与法》,2010年第4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城管;舆情应对
近年来媒体关于的报道不绝于耳。在不断曝出的负面新闻中,城管已被严重妖魔化。人们从对城管粗暴执法的不满已经转移到对城管群体本身的仇视。
在自媒体环境下,舆论在城管话题上出现失衡。关于城管的新闻,即使是谣言也会被网民无条件接受。尽管也有部分理性地看待城管与小贩之争,但在对城管群体浩荡的批判声中,这些理性的声音往往湮没无闻。
一、城管舆情特点
(一)城管舆情以负面为主,影响力大
目前,在互联网平台中,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公众舆论的集散地。以新浪微博“头条新闻”为例,2012年至2014年期间,其共信息61972条,其中包含“城管”关键字的信息共344条,这意味着社会上每发生200件重大新闻事件中,就有一条是城管新闻,并且上了当天头条。其中影响面较大的(转发加评论超过2000条)有66件。仅有1条信息是体现了城管正面形象,其余65件舆情事件,皆为负面新闻。
(二)城管舆情的观点以负面为主
对研究样本的网友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可以发现,舆论以负面为主。评论内容主要是对城管群体的无理谩骂、对城管执法方式的不满、对城管制度的抨击、对城管的讽刺调侃、对政府行为的不信任、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逆反,以及对城管问题的理性思考等。无论是对城管群体的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微博评论中舆论态度并无大的差别,都以负面为主。尤其是负面报道,评论皆以对城管群体的辱骂和对城管制度的抨击为主,偶有理性评论也淹没在茫茫的谩骂声之中。即使是有关城管的正面报道及阐述理性意见的微博中,网友评论也仍以负面为主。
(三)舆情分布地域广,未有明显区域性差异
在地域分布上,66件城管舆情事件分布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因此,各地城管部门都应密切关注舆情事件,执法过程中一旦发生冲突事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经网络曝光、媒体传播,应对不及时极有可能产生重大城管舆情。
(四)执法过程中产生冲突是引发舆情的主因
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与民众接触频繁,稍有不慎极易引发冲突,导致现场人群聚集,最终形成舆情事件。66件城管舆情事件中,有37件是因执法冲突造成的舆情,占总数的56%。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各地城市管理面积逐渐增大,但执法编制受严格控制,因此执法人员不足成为各地城管部门存在的现实问题,招收大量的临时工成为必然。临时工在执法过程中往往随意性比较大,方式简单,责任心不强。这也是导致现场执法不当,冲突容易发生的原因之一。
(五)媒体与微博互动共同推动舆情发酵和扩散
随着网络的发展,微博、论坛等自媒体成为舆情的重要发源地,有61%的城管舆情事件通过网络曝光,特别是微博。在这种自媒体时代,具有“草根性”的传播工具对催生舆情方面功能日渐显著,“微博、论坛爆料--新闻媒体跟进报道--微博论坛热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因此,及时掌握微博、论坛上有关城管的舆情信息,是做好舆情监测、开展舆情处置不可或缺的方式。
二、城管部门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全国来看,城管属于突发事件多发领域,也是舆情爆发的重灾区。在当前的舆情氛围下,要彻底扭转城管形象、降低城管负面新闻的“吸睛”效应在短期内还是无法实现,但这并不意味城管部门在舆情事情发生后可以放任自流、任其发展。正确认识网络舆情,采取行之有效的舆情应对方法,不仅能遏制负面效应的扩散,疏导网民情绪,也是构建透明政府、缓解官民矛盾的重要内容。
(一)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一是处置反应滞后。网络舆情的恰当处置,需要快速反应机制。舆情事件发生后,普通网民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失真的,这时,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一些极端化的信息所绑架,流言、小道消息也大行其道。此时,城管部门的不作为很容易使舆情扩大或升级,甚至从网上传到网下,引发。二是信息欠妥。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城管部门及时对事件作出回应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仓促的回应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例如延安事件中,民众虽然对城管总体执法行为颇有微词,但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处理那个跳踩商户的城管。分析延安城管局的处理结果,把肇事者认定为“临时工”,对他的处理轻描淡写,使得民众内心的愤怒缺乏一个宣泄的渠道,这就为随后而来的“城管大楼”、“超标公车”曝光后民众的愤怒埋下了隐患。三是舆情监测不力。随着互联网成为社会舆情的阵地之一,互联网舆情监测日应成为各地城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舆情监测,一方面能提前发现各种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信息,在网络舆情事件形成之前或之初就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化解。另一方面,在网络舆情事件爆发后,准确搜集大多数网民的观点、意见、建议,对此进行全面分析,有助于城管部门妥善处理网络舆情事件。
(二)舆情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缺乏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正确认识
传统媒体时代,宣传方式是通过官方媒体下的议程设置,选择性的报道事实,信息自下而上单向流动,由官方统一口径,出通稿,管制市场化的媒体,不许出现其他声音,保持舆论的一致。新媒体时代,格局已经发生变化。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在传统媒体不能及时报道的突发事件,首先被网民公之于众,这些消息大多来源于突发事件的当事者、现场围观者和相关知情者。新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体传播的格局,从而使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的采集者和者。而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单向的官方统一口径的沟通播报方式,是没法应对舆情的走向的,更不会起任何引导作用。若对网络舆情抱有鸵鸟心态,认为眼不见心不烦,任网上众声喧哗,仍自岿然不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小问题最终演变成网络危机事件,甚至于从网上虚拟社会蔓延到现实社会。
二是缺乏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能力
城管部门的舆情信息工作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中,目前我国大多数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采取的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发生了情况后下级只向上级汇报,信息传递渠道单一,而大多数的情况下工作仅局限在“汇报”、“研究”层面,并未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对局面进行控制。在处理一般的紧急事件时,这种管理方式也许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在突然状态,仅对事件的表面进行分析,只注重暂时的社会稳定,不考虑城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本质内在联系,是不能从根本上去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关键词:网络舆情;舆情等级;模糊C均值;自动聚类
DOIDOI:10.11907/rjdk.171144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6-0130-02
0 引言
网络舆情是指在现代通信网络体系中人们对社会现象(问题)展开讨论形成的各种观点、舆论。网络舆情对社会政治、经济、民生等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舆情一旦产生,就需要适当加以引导,不然其负面影响在网络上的无限放大极有可能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在互联网这一典型大数据环境下,每r每刻围绕众多网络舆论议题产生的数据都是海量的,海量的舆情数据加重了舆情研判的难度。
传统的舆情应对方式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可能会引起重大舆情的事件,无法对潜在的重大舆情进行响应。现有舆情应对机制都是建立在舆情研判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先对舆情可能会发生什么影响进行评估(分级),然后再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文献[1]、[2]在对舆情进行分级的基础上设计了不同的应对措施。按照网络舆情分级应对原则,越早判别舆情风险等级,就越能采取好的应对措施。然而在现实中,如何对众多网络舆情进行及时分级却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如果采用人工判别模式,极有可能错过舆情应对的最佳时机。
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算法[3]是数据聚类分析中的著名算法,它能较好地处理事件间存在的模糊特性。本文收集网络舆情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标准化,应用FCM算法对舆情引发事件进行聚类分析,自动归类舆情事件级别,以提高舆情应对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1 舆情等级划分
目前我国还没有舆情等级划分的国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级。以此为依据,很多研究也将舆情划分为类似的等级。例如,曹学艳等[2]基于网络舆情热度,提出一种引发舆情突发事件的动态分类分级方法,舆情事件在舆情演化过程中可动态归类为I级、II级、III级、IV级。张浩[4]依据引发舆情的10个因素,把网络舆情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危险、极度危险5个等级。王娟[1]根据舆情性质、影响程度、涉及范围等因素,将捕捉到的各种舆情信息划归为网络民意、负面舆情、重大舆情3种不同的预警等级,然后分别建立分级响应机制。根据现存舆情等级划分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对舆情进行聚类自动分级时,按照舆情规模、影响等因素把舆情归类为4个等级,分别对应一般(1级)、较大(2级)、大(3级)、重大(4级)舆情。
2 FCM聚类
FCM算法是一种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主要用于数据的聚类分析,该算法理论成熟,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FCM通过模糊隶属度函数处理聚类数据的边界模糊特性,使数据有可能隶属于不同类别的属性得到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FCM算法是一种优秀的聚类方法。
3 舆情数据采集与处理
在应用FCM算法对舆情事件进行自动聚类分级时,首先需要将网络上浩如烟海杂乱无章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可能会引发网络舆情的事件发生后,媒体(如报纸、门户网站、论坛、博客,或微媒体如微博、微信等)会发表各种关于事件的讨论和评述,讨论的规模和热度上去后就有可能引发重大舆情。故对事件引发的舆情研判可以通过检索媒体的传播规模研究它的发展趋势。事件发生后,经各种媒体传播和报道,可以形成关于事件的各种议题,对这些议题进行提炼可得如图1所示的事件关键词云。因此,对于整个事件引发的舆情规模可通过类似图1所示的关键词云进行统计挖掘得出。
为获取关于舆情事件的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统计舆情事件议题在各种媒体出现的数量,再按时间频度进行归类,可得到应用于FCM算法的数据。表1给出的数据是舆情事件发生后,舆情相关议题在各种媒体上的统计量,该数据借助新浪微舆情网站[5]舆情统计分析工具得到。由表1可以看出,事件引发的舆情越大,相关议题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统计数据值越大。表1统计的数据并不是舆情事件刚发生时的数据,而且时间跨度也超过10天,因此不能作为舆情精准预测的依据。本研究应用这些舆情数据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真正应用本文模型进行舆情等级判别时,数据的采集可以更实时,且时间跨度也可根据舆情预测的精准度要求把时间区间定义得更窄些,例如依据舆情判别的黄金4小时等。表1是采集的原始数据,运用FCM算法进行聚类时,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减少数据的量级对聚类效果的影响。
4 舆情等级划分模型
基于FCM算法实现舆情事件的等级划分,其模型如图2所示。在模型中,首先基于关键词云在各媒体挖掘舆情事件的报道量,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应用FCM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最后输出舆情等级类别,用于指导舆情应对。
5 模型验证与分析
采集历史上发生的若干个舆情样本对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分析。在运用模型进行聚类分析之前,通过专家将采集到的舆情样本按照定义的舆情级别手工分类,其中各级别舆情事件分别采集4个样本,共16个舆情样本。实验舆情样本既包括重大舆情事件如“魏则西事件”,也包括近年一些频繁发生的舆情事件如“大学毕业生被就业”。表2列出了运用本文模型聚类结果与专家判别结果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对于样本舆情,本文模型的判别结果与专家判别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如将专家判定为一般(1级)舆情的一个样本判别为较大(2级)舆情,将一个3级舆情判定为重大舆情。舆情等级的划分本身就有模糊性,FCM算法是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聚类算法,运用该算法对舆情等级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得到较好结果。实际运用中,可在该模型给出结果基础上再经专家判别,就可更精准地实现对舆情的定位,也为舆情判别节约了大量时间。
6 结语
舆情应对贵在精准与及时,传统的舆情判别依靠人工方式既费时又可能挂一漏万。模糊C均值是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聚类分析方法,它能处理事件本身存在的模糊特性。本文依据FCM思想构建了一个舆情等级自动判别的聚类模型,并应用历史舆情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作为舆情应对的辅助工具,帮助进行舆情分析,以实现实时精准的舆情处理。
参考文献:
[1]王娟.网络舆情的分级响应与处置[J].人民论坛,2012(29):27-30.
[2]曹学艳,宋彦宁,李仕明.基于网络舆情热度的突发事件动态分类分级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2):24-27.
[3]翟丽丽,张影,王京.基于广度优先搜索的变异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J].统计与决策,2016(15):9-14.
突发事件发生急、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受关注度高。在这期间选准内容和角度,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开展科技传播,既能达到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稳定和谐、避免和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的目的,又能达到树立农业科研工作科学严谨、求真唯实的良好形象。农业科研单位应充分发挥学科领域广、科研人员素质高、研究内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等优势,用好用足各种媒体资源,及时、客观、全面、准确、主动地权威信息。要着重把握好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1做好信息报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作为政府工作的参谋、助手和智囊,有各级各类国家和省部级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挂靠在农业科研单位。在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瘦肉精肉等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发事件中,质检中心的科技人员在第一时间赶赴事发地取样,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检测结果;同时在快速检验检测方法的研制、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要将准确的信息和权威的数据尽快、稳妥地通过政务信息报送的渠道及时上报,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做好科学普及,为公众解疑释惑很多突发事件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禽流感、柑橘大实蝇、毒香蕉、西瓜膨大剂等等。由于普通公众很难具备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及评判分析能力,因此农业科研单位要及时地做好科学普及。事情发生之后尽快安排专家从科学的角度告诉公众怎样尽量避免流感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禽肉禽蛋只要经过简单的烹饪就可以完全阻断病毒的危害,大实蝇不是蛆虫,毒香蕉也没有毒,西瓜膨大剂是与西瓜本身就具有的一种生长调节剂一样的物质,均对人体无害,从而避免公众因不了解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猜测、误解甚至恐慌。同时,还可以帮助重建市场信心、帮助产业恢复生产。
1.3做好谏言献策,为救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近年来,一些严重突发事件和极端天气异常时有发生,如2008年年初南方冰冻雨雪灾害、2010年春西南5省大旱、汶川和玉树地震等。这些情况发生时,农业科技人员都能及时奔赴灾区,了解研判灾情,分析提出科技需求和对策建议,并立即筛选、整理、集成一批针对性强、实用度高、见效快的品种和技术;同时,印制相应技术手册或“明白纸”,将技术尽快送到农牧民手中,为实施科学救灾、减少损失、恢复重建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此外,结合研究撰写有预警价值文章,如“警惕北方越冬作物冻害损失”“从极端天气看农业减灾的紧迫性”等,谏言献策以降低突发事件导致的严重损失。
1.4做好典型宣传,塑造科研人员心系“三农”的良好形象无论是在SARS、禽流感、口蹄疫肆虐,还是在汶川大地震余震不断的时候;无论是在异常天气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和生存,还是在农产品质量危及国家信誉的时候,不管是否在节假日,农业科研单位都在第一时间派出专家组深入一线开展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制订指导农业生产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对相关工作动态、科研人员的先进事迹应及时收集、整理、,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理解农业科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营造出农业科研人员关注国家需求、关注民生、心系“三农”、服务“三农”、勇于奉献的良好氛围和形象。
2深入剖析农业科技应急传播的薄弱环节
通过近年工作的实践与摸索,农业科研单位在应急科技传播方面经受了一些考验,做出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舆情关注不足、应对能力不强等情况比较普遍,依然存在明显不适应的方面。
2.1管理模式滞后绝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尚未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科技传播管理模式,还在以常规的程序来应付。常规政务管理模式层级较多,且负责科技传播和业务管理的部门分离,致使事件突发后科技传播部门跟进滞后、介入不深,很难迅速形成有效的应急协调机制,造成信息难以整合、传递时效滞后,不能及时组织权威、引导公众舆论,在应急处置中处于被动地位。
2.2思想认识缺位一方面,受“多做少说”甚至“只做不说”的思维影响,农业科技领域的干部职工多年来只顾埋头苦干,形成了对外不宣传、少宣传的状态。另一方面,缺乏对现代传播规律的认识,特别是利用网络媒体、新媒体即时、互动的特点和优势做好应急信息的意识不强、办法不多,习惯于以被动的方式对待传媒。
2.3队伍配备不足当前,从事科技传播的人员基本为兼职,多是在完成本职工作还有余力的情况下“顺便”开展一些科技传播。因此,不仅人员的数量明显不足,而且专业素养、能力水平都有很大欠缺,更无法满足应急科技传播的要求。
3亟需建立农业科技应急传播的快速反应机制
为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和涉农突发事件妥善处置的需要,必须制订应急传播预案,尽快建立一个统一指挥、反应迅速、信息畅通、准确、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科技应急传播机制。做到对上有信息、对外有报道、对内有声音,确保各项工作跟得上、贴得近、打得赢。
3.1实行归口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发生急,要求处置应对急,特别要明确归口部门和工作程序,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基本原则,及时了解掌握情况,分析研判舆情,制定工作方案,不能乱中出错。
3.2严明科技传播要求应急科技传播的稿件要按照全面、客观、准确、及时、通俗的要求,按统一口径统一,严禁以下属单位或个人的名义自行。
3.3高效协调媒体工作有关事件发生后,应及时组织和协调媒体采访、拍摄,并对采访报道给予支持和服务,保障电话传真、网络传输等的畅通。主动联络有关专家,协助做好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的收集、准备等。保持同主流媒体记者的良好沟通,强化对舆情的正面引导。
微博成为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的信息者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社会公众既是大众传播的受众,同时也扮演着信息者的角色,尤其在突发的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中,现场公众利用微博往往可以成为第一时间的信息者。
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玉树地震,“逍遥Radio”于4月14日5:50通过手机于新浪微博上:“早晨5:40,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震感明显,震级不详——好可怕——我从梦中被震醒——心情很压抑。”[3]这是目前所知的最早报道玉树地震的消息,距离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地震发生时间仅仅相隔11分钟。
2011年7月23日20时38分,也就是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4分钟后,车厢内的乘客“袁小芫”发出第一条消息:“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保佑没事!!现在太恐怖了!!”[4]微博成为最早的信源。
突发事件现场的受众因为亲身感知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等终端微博,这在速度上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尽管其的信息不够专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够准确,但却能让受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哪儿发生了什么,给受众带来无比真实的现场感。
微博与传统媒体共同构建立体信息网
纵向按事件发展持续现场信息。微博的信息具有实时性,将若干按时间纵向记录事件发展过程的微博信息碎片连接起来,就可以直播事件经过和救援情况。玉树地震中,“从2010年4月14日8时46分第一条内容为‘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消息,青海玉树县今晨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可能出现人员伤亡’的微博到4月15日10时45分的近26个小时内,中国国际救援队了上百篇微博,常常每隔十多分钟就更新一次,高峰时每隔一分钟更新一次”[5]。由于交通等问题,地震后很多记者不能立刻深入灾区,所以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微博的现场救灾报道备受关注,一度成为多家媒体报道时引用的救援素材。正是这些纵向按时间顺序持续现场信息的微博,将灾难现场的图片、受灾群众的切实感受、救援的每一步进展交织在一起,让公众了解灾难现场的真实情况。
横向与主流媒体互为补充,提高信息的全面性。现阶段微博已成为网民收发信息的首选载体之一,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即时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媒体的相对滞后性。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比重约占22%。
突发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往往只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为受众提供信息,而一些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则是通过一个个微博传递的,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主流媒体的信息盲点。玉树地震后就有微博网友消息:“青海玉树灾区靠西的100公里有个叫隆宝镇的地方受灾严重,目前尚无救援队伍抵达,请大家转发给相关部门知晓。”[5]主流媒体的大局报道加上微博的细微关注构建了立体全方位的信息网。
微博充当突发事件中救助与动员的有效平台
微博的实时性与互动性使其在突发事件的救助与动员中具有其他主流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事故现场的公众利用微博能及时发出求救信息,通过网友的转发迅速扩大范围,引起广泛关注,为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照片现场受灾的具体情况,为救援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2011年7月23日20时47分,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13分钟后,网友‘羊圈圈羊’发出第一条求助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4]这是事故发生后由乘客发出的最早的一条求助微博,该微博被网友们大量转发,两小时后该网友被顺利救出。事故发生两小时后,新浪微博上首先献血的动员和号召,1700多名市民自发赶到医院献血。“据新浪微博统计显示,从事故发生到24日凌晨2点,新浪微博网友共发出了100万条与事故相关的微博;事故发生12小时后,微博上相关讨论量已突破200万条,其中寻人的转发量超过50万条。”[6]可以说在这次事件中,微博充当了救助与动员的有效平台,在有的主流媒体对此事尚不清楚时,微博已经进行了全面的信息传播,并在事件救援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微博成为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发散地与曝光台
微博传播缺少了把关人的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产生提供了便利条件。突发事件中人们的精神处于高度敏感状态,在对一些信息无法确定真假时,往往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3·11”日本地震后的“抢盐风潮”就反映了微博对虚假信息的快速扩散和民众心理的脆弱和恐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微博在虚假信息和谣言传播方面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它既是发散地也是曝光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谣言的曝光,每个网友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核实者和曝光者。在虚假信息和谣言的曝光方面,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等要充分发挥官方微博的力量。正是基于对微博等新媒体影响的判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突发事件应对的“黄金4小时”法则,将以传统平面媒体报道事件处置的“黄金24小时”的每一时间,缩短至新媒体环境下的4小时。这就要求政府机构、新闻媒体等加强舆论应对工作,第一时间识别微博危机信息和苗头性问题,尽快对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利用微博权威信息,澄清和驳斥不实信息。
新浪微博作为微博发展的代表,一直注重对信息进行实时核实,专门开辟了“新浪微博不实信息曝光专区”和官方微博“微博辟谣”账号,及时辟谣信息。在“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微博传播中,面对诈骗分子诈骗医疗费的行为,微博的“温州动车追尾坠桥”话题页面在醒目位置贴出了“防骗提醒”:“寻亲家属注意:温州各医院目前对事故伤者提供绿色通道,一律先进行抢救,由医院垫付医疗费用。请大家不要轻信要求汇款电话。现已发现有一诈骗团伙利用家属焦急心理行骗。”在辟谣的同时,面对突发事件,政府部门更要积极利用微博进行有效的疏导,实现微博、新闻网站、传统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权威评论等方式营造主流舆论强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8/30/content_6637105.htm,2007-08-30.
[2]CNNIC.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cnnic.net.cn/,2011-07-19.
[3]逍遥Radio的新浪微博[EB/OL].t.sina.com.cn/cooldj.
[4]“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 媒体称微博成动车事故最早信息源改变传播方式[N].中国青年报,2011-07-25.
[5]徐建太,杨欣.微博在玉树地震报道中的新作为[J].新闻爱好者,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