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能教育和智慧教育的区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教育
1.什么是智慧与智慧教育
智慧,按中文解释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人类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对智慧的作用更为巨大。因此,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信息时代,随着现有“数字土著”(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及其以后的年轻一代人)成长以及新生“数字土著”的诞生,他们的学习风格、认知方式、行为模式、情感模式与传统教育存在根本区别,客观上要求新型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以契合“数字土著”独特的学习方式、体验方式以及价值取向。因此,信息时代、知识时代的智慧教育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智慧教育在基本内涵、方法手段、支持环境上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所指的智慧教育专指信息技术支持下,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
2.智慧学习环境的基本模型
我们认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来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
因此,发展学习者的智慧是智慧环境、智慧教学和智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智慧学习环境构建的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①智慧学习环境主要由学习资源、智能工具、学习共同体、教学共同体、智慧学习方法和智慧教学方法等要素构成。②学生和教师通过智慧学习方法和智慧教学方法与其他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发生。离开了智慧学习方法和智慧教学方法,智慧学习环境就不是学习环境了。③有效学习的发生是个体建构和群体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习共同体强调学习者的互动、协作、交流;教学共同体是教师共同学习、协同工作、寻求持续专业发展的统一体。④学习资源和智能工具同时为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提供支持。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工具的共同作用,各类智能工具为学习环境的“智慧”提供了全面支持。同时,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共同体为资源和工具的进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
智慧课堂的构建及其应用分析
泛在网络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利用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进行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成为可能,这也为智慧教育环境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智慧教育环境有很多种,包括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等正式的教育环境,以及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探究基地等非正式的教育环境。这里对智慧教室的组成做了简单分析。
如图2所示,智慧教室包括社会化云平台、网络、电子白板、电子书包、交互电视、教师、学生。其中社会化云平台包括云资源(各种多媒体素材、微课素材等)、云教学、云学习、云管理。教师可以在云资源中下载并选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材料,然后在云教学中进行备课、指派与批改作业、生成班级诊断报告。学生则可以在云平台中记电子笔记、回顾学习历程、接收诊断报告、进行补救学习。同时在云平台中,教师也可以与学校管理单位、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在智慧课堂中,教师通过电子白板进行知识呈现,学习小组与学生个体可以通过交互电视与电子书包进行协作学习以及与教师的互动。其中学生的课堂任务以及作业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到云平台,教师登录到云平台中进行批改诊断,再通过网络发给学生。
这样的智慧课堂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载,使其可以用较多精力在较大的知识粒度上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将知识学习上升为本体建构。②拓展学习者的体验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知、情、行聚合水平和综合能力发展。③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自由度与协作学习水平,从而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发展。④给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学习扶助,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成功期望。
智慧教育有效提升数学学习
数学学科是小学最基础的学科,它具有内容抽象、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等特点,在智慧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智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主动探究。
首先,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入手,提出实际生活问题,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去探究体验。其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更加生动的智慧情境,提供有效的智能探究工具和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产生好奇,主动探究其中缘由。在智慧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而不是指导学生,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完成意义建构,扩充自己的思维图式。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及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总结,并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这样学生就会在智慧环境中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这样的反思式思考会强化训练思维,才会真正做到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
案例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研究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培养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情境来解决具体问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对组合图形的认识不会很难,因为在第二单元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尤其是渗透了转化思想,这些都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面积,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完成显示生活中与图形面积相关的具体任务,发现、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感受转化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计算。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方向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把组合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基本图形。
5.教学过程
①情境引入。教师在师生互动教学平台上,通过创设动画情境,给学生安排打扫公共区的任务。
设计意图:创设动画情境,可以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②独立探究,合作学习。如图3所示,课件中呈现三个组合图形,给出必要的数据。教师让学生自己选择图形进行分析探究,可通过任意辅助线分或补,小组讨论分析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并推送每个图形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分析图形的特点及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平台中的工具软件,让学生分析探究每个图形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激发参与热情,引发深度思考,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自选图形,巩固练习。课件出示随机抽取动画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抽到第几组,学生就进入第几组的题库。学生完成后,还可以根据自己完成练习的情况,再进入挑战组进行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选题库,既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又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④学以致用。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教师通过课件出示情境,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学理上来分析,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的统一体。动物虽然也有自然生命,但人的自然生命和动物的不同,表现在动物的生命是特定化的,而人的生命是未特定化的。动物的特定化,在本质上表现为动物的器官适应于每一种特定生活条件的需要;相反,人的未特定化,使人的器官不趋向于某一特定的环境。动物的特定化,规定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人的未特定化,使人的初始生命在自然界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它却与人更高的发展能力有着内在的联系。人的未特定化,打开了生命与自然界之间进行能量、信息交换的通道,使人的生命具有了可塑性,从而使发展成为可能。人的生命的未特定化,使人的生命发展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幼年期。幼年期是儿童待发展的时期,它的存在是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为教育的出现提出了必要和可能。人的生命不仅是自然的,而且是精神的、社会的。人的本能的发展和成熟,只是人的自然生命的发展。
一个自然生命体的人要发展成为社会生命体的人,就必须在其自然生命体的基础上,获得文化、智慧、道德和人格等精神方面的发展。而这些发展,不是生理遗传所能实现的,它只能通过“社会遗传”。教育显然是社会遗传的有效途径。所以,无论是自然生命,还是超自然的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其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也因此成为教育的根本使命。但现代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基点,为功利主义所主宰。正如艾略特的讽刺:“个人要求更多的教育,不是为了智慧,而是为了维持下去;国家要求更多的教育,是为了要胜过其他国家;一个阶层要求更多的教育,是为了要胜过其他阶层,或者至少不被其他阶层所胜过。因此,教育一方面同技术效力相联系,另一方面同国家地位的提高相联系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了。”[1]P25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发展生命的内在价值消失了,社会取代了生命,成为教育的基点。社会的需要,成为教育的惟一追求。教育培养的“人”,已经不是基于生命“自由而完整发展需要”的充满个性的人,而是社会的工具。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打造社会的“工具”。教育遵循的规则不是“生命的诗意存在”,而是“产销对路”。它物化教育的对象,把教育作为获取功利的手段,把生动活泼的个体生命间的精神交流,变成了人对物的塑造和训练。教育要归还它的本真,必须在基点上实现根本的转换,这就是由社会的工具转变为生命及其发展的需要。生命化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物的塑造,也不是社会的教育。它首先需要找准它的对象———生命,而不是其他。
二、在生命中:尊重生命的特性
生命化教育首先在对象上要瞄准“人”。其次,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人当成“人”。所谓把人当“人”,就是在教育过程中,要依据生命的特性,尊重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创造适合生命发展需要的教育。生命的特征,是教育行动的依据。为此,生命化的教育要哺育完整的生命,凸显生命的灵动,激发生命的动力,张扬生命的个性。第一,哺育完整的生命。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精神生命的载体,精神生命又作为一个“中介”将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命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舍弃或偏废任何一方,都会造成生命的缺失。关注生命完整性的教育,就是促进生命完整、和谐发展的教育,它包括自然生命的教育、精神生命的教育和社会生命的教育。三者犹如金字塔有三面,而非鼎有三足,构成有机联系的完整的教育图景。第二,凸显生命的灵动。生命不仅是全面的、和谐的,而且是自主的、自由的。
因此,关注生命的教育,必须凸显生命的灵动。首先,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生命化教育必须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始终珍视他们发自天性自然的那种主动权。其次,针对传统教育比较严重的教师中心论倾向,生命化教育主张把儿童当作灵性的生命体,把教育还给学生,让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教育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建构和自我超越。教育过程要“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培养兴趣”,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唤醒儿童自我发展的内在意识,激发其内在的发展动力。第三,激发生命的动力。从生命的成长看,生命具有超越性。生命的发展就是生命自身的不断超越。为此,教育要唤起生命的超越意识,激发生命的发展动力。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生活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冲动”[2]P1。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还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因为人对自身的每一次超越,都是人对自身生命反思的结果。
人有对自身的不满,又有对优化生命意义的追求,才会有超越的动力。教育一方面要使人树立理想,认识生命的意义,唤醒人的超越意识;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人的批判和反思能力,给他们提供超越的工具。在生命的超越中,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第四,张扬生命的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生命的独特性,也称为个性,是个体动机、需要、兴趣、特长、倾向性以及认知思维方式的综合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反映带有个人的选择和特征,形成个人化的精神世界。生命化教育,关注的不是空洞的、抽象的生命,而是具体的、真实的生命。因此,生命化教育当以个性的认可为前提,使教育适合每个儿童的独特性,成为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为此,教育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划一,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空间,创造一个崇尚开放、多元的环境。“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3]P69
三、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
人不是纯粹的动物,他是意义的存在。人生必须追问意义,活在意义之中。丧失意义的人,可能会选择结束人生。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先哲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是自身所选择的事情,它就是实现活动自身,它是自足的,是合乎德性的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幸福是一个人的最大能力得以充分运用的行为生活。一个人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这就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通达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核心,幸福是人生的目的。教育需要使人们明了人生的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这才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包括三个依次递进的层次:第一,珍惜、尊重、欣赏生命。人生意义的实现,幸福生活的享受,都必须要求人首先“活着”。
“活着”是实现人生意义、享受美好生活的自然前提。虽然人生有限,死亡是生命发展的必然,但幸福的人生不是以不必要的“死”为代价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时,我们就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就需要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珍爱生命,勇敢地、坚强地活着。这就是生命教育的目标和使命。生命教育的最基本目标,在于使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了解生命来之不易,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以能够化为更积极正向的行为,认真生活,发扬生命的光与热,活出价值和尊严。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不仅应试教育折磨人的生命,使人迷失生活的意义,更根本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无视人的生命权,用道德排斥人的生命,例如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这种观念影响着我们今天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例如号召小学生向“赖宁学习”,“勇于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向他们宣扬“见义勇为”。在这种观念中,我们常常把生命政治化,把个人的生命与社会的主流政治相联系,如此才能取得价值,才会有生存的权利,才会得到赞扬。我们恰恰忘记了,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惟一的、不可逆的,每个人都是自身的目的,而不是他人、器物的工具。“在生命价值之间,没有可比性,因此不能说多数人的生命高于或贵于少数人的生命。这就决定了即便是为了营救更多的人,也不得主动故意地杀死少数无辜的人及危险共同体中的个别人;同时也决定了在遇到生命权的冲突时,社会既应允许当事人做出自我牺牲,也应允许拒绝这种牺牲,实施自救。
这就是站在以人为本之基点上的有关生命价值终极性的道德论证。”[4]我们需要转换“英雄”的观念,给平凡的人生、自然的生命留下它应有的生存位置。第二,开启生命的智慧。人是理性的生物,生命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生命的核心。智慧,有“大智慧”和“小智慧”之别。大小并不是区别智慧价值的标尺,而是区别智慧所指的范围。大智慧是指人生的智慧,是对人生的通盘规划和思考,是对生命整体性的觉解,通过对人与人、生与死、人与天地、世俗与宗教的体察与感悟,达到生命间的圆融状态。传统的观念中,小智慧主要是限于认知层面的理性。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大大拓展了智慧的内涵,将触觉伸向人的情感层面。今天人们已经把情感纳入到理智的结构之中,把它与认知相并列。朱小蔓教授指出:“人类的智能并不主要是,更不惟一是逻辑-理智能力。由情感或主要由情感在其中表现突出价值的智能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换言之,在智能结构中,情感不仅存在,而且具有促进、调节认知的价值。“智能不仅用于科学的目的,更用于人生的把握;从潜能到现实的智能必须有情感的参与和支持。”[5]P43~44所以,今天我们对智慧的理解,不应该只指理性,还应该包括情感因素。只有把情感因素纳入智慧之中,不仅使情感调节智慧,引导智慧发挥的方向,而且由于情感的作用,智慧才以合乎人性的方式扎根于生命之中,成为生命的智慧。但在现代教育中,智慧却被严重地遮蔽、曲解、取代。现代教育只教人知识,不教人思考;只教人被动地训练,不教人主动地探讨;只教人记忆和复制,不教人质疑和批判;只给人干枯、死板的客观知识,不使人融入主观的理解;只面向知识,而丧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现代教育最后剩下的只有“知识的复制和占有”,没有智慧的思考。因此,现代教育是“有知”、“无智”的教育。其实,真正的教育,“就爱智慧和寻求精神之根而言,所有的学习和知识对他来说却是次要的”[1]P4。
摘 要:音乐是一门富有魔力的艺术,音乐教育对少儿智能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音乐为少儿开启文化传承的航帆,打开真、善、美的窗户,以及能引发联想、开启少儿智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少儿音乐教育对少儿智能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从三个点论述了少儿音乐教育之智能发展的策略:一,根据少儿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二,突出音乐对少儿想能力的培养;三,将少儿音乐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少儿;音乐教育;智能发展;研究
音乐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出人类文明的精华。同时,音乐是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促成少儿智能发展,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那么,究竟少儿音乐教育会对智能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去促成少儿智能的发展呢?
一、少儿音乐教育之智能发展的重要性
(一)音乐为少儿开启文化传承的航帆
从广义文化而言,音乐隶属于文化的范畴,并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一脉。我国先秦古典散文著作之一的《尚书・尧典》篇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意思是诗歌是用来抒发理想、抱负和愿望的,诗词拉长声音唱出来就成了“歌”,也就是音乐了;当各种不同材质制成的乐器在演奏时和谐有序,神与人都能达到极为和谐美好的状态。这里很明确地表达出古代诗歌与音乐之间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印证了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流。如此,对少儿施加音乐熏陶,实际是以文化感染之、陶冶之。众所周知,文化是开启智能的钥匙,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应该借音乐开启少儿文化传承的航帆,促成其智力发展。更何况,现在许多儿童音乐里面都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这对于开启少儿智能,扬起智慧之帆,以备将来遨游于文化的海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音乐为少儿打开真、善、美的窗户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天真活泼不晓世事,对智能之真、善、美的内涵缺乏必要的认识,需要加以引导。少儿音乐通过美妙的音符传递人类的美好,在和谐的韵律中,少儿逐渐对真、善、美形成初步印象,为智能之打开奠定基础。比如,大家熟知的《采蘑菇的小姑娘》,用欢快的旋律给小朋友们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小姑娘去山上采蘑菇,却不肯轻易尝一尝自己辛苦采来的蘑菇,而是等到集市开了的时候,将蘑菇背到集市上卖。最后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一把镰刀和几颗棒棒糖。更富启迪意义的是,小姑娘没有独自享受这些成果,而是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这首儿歌讲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它告诉小朋友要学会通过双手劳动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还要学会与大家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弥漫整个世界。此外,整首儿歌用画面配合轻快的旋律,营造出童话般的世界,唯美而令人过目难忘。毫不夸张的讲,《采蘑菇的小姑娘》这样的少儿音乐能够开启儿童对世界真实、善良和美好的体验之旅,从中获益匪浅。
(三)音乐能引发联想,开启少儿智力
好的音乐犹如一位深藏智慧的师者,对幼儿的言行产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少儿通过音乐的教育,不仅能够感受其中美好的情感,还能通过音乐认识世界,引发联想,开启智慧之门。这样的少儿音乐不胜枚举,比如《小白兔乖乖》、《小星星》等。拿《小星星》来说,由音乐艺术者以较为和缓的韵律,轻轻打开一幅令人遐思的画面:“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儿歌本身选取了令人禁不住想象的夜晚天空作为大的背景,描绘了小星星在夜空中一闪一闪,好像是许多小小的眼睛在探索宇宙的奥秘。孩子听到这样的儿歌时,一方面会寻求机会抬头望一望星星布满的夜空,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想象,小星星们到底在做什么呢?是在亲密地交谈玩耍,还是在看着地上的自己呢?这容易引发联想,让孩子走入充满童话色彩的遐想世界,从而达到开启少儿智力的目的。
二、少儿音乐教育智能发展策略研究
(一)根据少儿特点选择适合的音乐
唯物辩证法启迪我们,对问题要分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正面效果。少儿音乐的熏陶,不是随便一首流行歌曲或者高雅的曲子即可,需要依据少儿的具体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点来选择的。比如,分年龄阶段选择,0-3岁的孩子与3-6岁的孩子听的音乐就应该有所区别,因两者对新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同,前者要选择相对简单的音乐进行教育;分性别选择,男女也应该有别,要注重培养男孩子刚毅的性格,培养女孩温柔的品质。而就算一天之中,少儿音乐教育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规律。当阳光悄悄洒满大地,孩子从梦中刚刚醒来,应该播放一些欢乐而充满朝气的音乐,让小孩对新的一天有着美好的憧憬;当夜晚来临,世界逐渐安静,小宝宝该睡了,可以播放一些类似于摇篮曲的幼儿音乐,让孩子安静下来,进入甜美的梦想。如果不能根据少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音乐,不仅无法达到音乐培养智能发展的目的,甚至还会给孩子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带去障碍。
(二)突出音乐对少儿想象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给予孩子以放松愉悦之感,能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产生连绵不绝的美好想象。少儿音乐教育之智能发展,要突出音乐教育对少儿想象力的正向影响。同样是一首《小星星》,有的小孩听完歌曲后陶醉于星空的无限遐思;有的小孩则梦想和小星星们交上朋友,让小星星带着自己到处遨游;还有的小朋友悄悄和小星星对话,告诉小星星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小星星分享和分担喜怒哀乐;还有的小朋友会数一数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为什么有的星星大,有的星星小,又为什么有的总眨眼,有的一动不动。所有这些,都能引发孩子无穷的想象,这对于孩子想象力的开掘是十分有利的。我们知道,想象力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注重通过少儿音乐能够开启孩子的想象之旅、智慧之旅,让孩子在想象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无限魅力,对生活与大自然时时刻刻保有一份好奇之心。
(三)将少儿音乐教育落到实处
目前,虽然少儿音乐教育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教育过程并没有落到实处。音乐的教育作用从婴儿开始就无处不在,只有将少儿音乐教育落实到位,才更有利于完善孩子的人格,促使其更好的成长。少儿音乐教育不能只是一句空话,我们既不能忽视它的作用,亦不能过火为之,要把握“度”。现今,有许多家长为了早早开发孩子,不让他输在起跑线上,甚至在胎教中就连续不断地用音乐去熏陶,以求将来出一位举世闻名的艺术家。我们不否认音乐能够使怀上宝宝的妈妈心情舒畅,从而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也不否认父母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音乐只是孩子智能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不论是过多还是过少,都只能造成“不及”的结果。在实施少儿音乐教育时,将之落到实处即可,不要言而不做,更不要做而过之。
总之,少儿音乐教育可以开启儿童文化传承的航帆,打开真、善、美的的窗户,同时还能引发联想,对少儿智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促成少儿音乐教育对少儿智能发展,首要的是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少儿音乐,还应该注重借助少儿音乐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当然,用少儿音乐开启少儿智能之旅要落到实处、把握一个度,既不能是一句空话,也不能“过”或者“不及”。(作者单位:江苏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秦赢.音乐对幼儿智力开发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3(08).
[2] 孔庆梅.亲子共读―婴幼儿智能开发的有效途径[J].吉林教育,2013(03).
[3] 郑晓英.幼儿音乐活动的有效指导[J].华夏教师,2013(11).
关 键 词:物联网;云计算;智慧校园;虚拟化
1 引言
从2001年国家教育部倡导实施“校校通”工程至今,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经过较长时期的投资建设,很多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硬件、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都已经具备,并在教学中得到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使“智慧校园”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是支撑学校发展的智慧化环境,是一种全新的校园信息化形态。它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集成、应用层数据交换等前沿信息技术手段,把学校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整合为一个具有高度感知能力、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有机整体,对校园管理、教学科研、校园生活等活动提供智能支撑。
2 物联网与云计算
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使物、人、计算机形成互通互联、信息同步、信息共享的智慧网络,是各类传感器和现有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物联网(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一种非常复杂、形式多样的系统技术。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4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1)感知识别层。感知识别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感知识别层既包括射频识别(RFID)、无线传感器等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也包括各种智能电子产品用来人工生成信息。信息生成方式的多样化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的重要特征。
(2)网络构建层。本层将感知识别层的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互联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包括IPV6等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处在边缘的各种无线网络则提供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服务。各种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合力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是实现物物互联的重要基础设施。
(3)管理服务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行业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面对海量信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查询数据是核心问题。管理服务层的主要特点是应用运筹学原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实现智能化。
(4)综合应用层。物联网应用以“物”或者物理世界为中心,涵盖物品追踪、环境感知、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
云计算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实现模式,使得计算资源成为向大众提供服务的社会基础设施,将对信息技术本身及其应用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以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型的计算资源组织、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计算资源并提高其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计算。
3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物联网四层架构原理,结合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四层模型,包括感知层、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如图1所示。
(1)感知层。主要实现信息采集功能。利用校园已有的基础设备,部署和安装新的传感器及智能终端设备,如环境传感器、感应卡传感器、视频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和智能节点,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接入网络层,为整个数字化校园提供数据基础。
(2)网络层。采用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结合的方式,将感知层的数据接入网络。本层提供不同的网络接口,兼容多种网络协议,最大限度的提供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
(3)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中心、监控中心、流媒体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群。其重要功能是将网络层传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向应用层提供智能化的服务。
(4)应用层。依托服务层提供的智能化数据服务,开发面向教职工的智能教务管理、智能OA系统、智能设备管理和智能后勤管理,建设智慧图书馆,改善校园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友好、智慧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4 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实现途径
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具有三大建设目标:一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环境智能感知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利用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学校各服务领域的互联和协作;三是提供学校与外部世界相互交流和感知的借口。为实现上述目标,促进高校跨越式发展,应利用云计算、虚拟化技术,构建校园云(The Cloud of Campus),结合物联网、RFID技术,实现智慧校园。
云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校园云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校园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数据的高可靠性。校园云对于各种信息需求提供的最大好处在于瘦终端。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各种资源集合在一起,提供一个巨大的资源池,进行动态伸缩调整,便可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校园云为典型的云架构,基础技术主要有面向服务架构和虚拟化。大体上可以将校园云分为3个基本层次:感知与网络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分别对应于数字化校园的四层模型。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数字化校园,主要途径如下:
(1)设备虚拟化。
首先面对的是大规模的硬件资源,这些硬件设备通过已有的校园网相互连接。通过对这些设备资源的虚拟化,实现高层次的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逻辑。
虚拟化的过程是屏蔽掉硬件产品上的差异的过程,也是实现设备和网络对用户透明的先决条件。通过虚拟化处理,对每一种硬件资源提供统一的管理逻辑和接口。虚拟化技术是数字化校园感知层的关键技术。虚拟化技术打破了物理结构之间的壁垒,将物理资源转变成了逻辑上可管理的资源。将数字化校园中的硬件资源整合成资源池,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动态负载均衡,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学校的资金投入、资源投入和人力投入。同时,虚拟化技术也是实现系统数据冗余备份、零宕机迁移和数据灾难快速恢复的关键技术。
(2)资源监控与负载管理。
资源监控是保证感知层高效率工作的一个关键任务。在数字化校园感知层的大规模资源集群环境中,任何时刻所有节点的负载都不是均匀的,负载差异过大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感知与网络层的自动化负载平衡机制将负载进行转移,从而使得所有资源在整体负载上趋于平衡。
(3)冗余备份。
通过对数据的冗余备份以保证数据的高可靠性,从而满足系统将数据的损坏和丢失的几率降到最低的要求。
(4)系统部署。
系统部署包括动态部署和快速部署。动态部署的典型场景就是实现感知和网络层的动态可伸缩性,也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用户的需求和服务状态的变化,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调整和配置。动态部署的另一个典型的场景是系统故障的恢复和硬件设备的维护。感知和网络层需要在上层的调度下实现将正在运行和处理的数据与环境,从一个节点动态迁移到另外一个节点上。另外,为进一步提高虚拟机的部署速度,可以采用并行部署或者协同部署技术,以实现快速部署。
(5)资源调度和多租户技术。
资源调度指的是在特定的资源环境下,根据一定的资源使用规则,在不同的资源使用者之间进行资源调整的过程。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中,软件以SaaS的方式出去,提供给所有需要使用该软件的师生共享使用,基于多租户技术可以使软硬件资源能够更好地共享,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每个用户可以按需使用资源。
(6)海量数据处理与大规模分布式存储。
以往的大型科学计算以及一些科研实践中的海量数据处理,都需要购买大型机来获取相应的数据处理能力,代价昂贵。在校园云建设过程中,基于计算技术和虚拟技术的发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投资,通过进行动态资源调度实现一个可扩展的可靠的计算环境,就可以轻松实现海量数据处理。
要进行海量数据处理,必然要运用海量数据处理编程模型。Google公司设计的MapReduc编程模型是一种主流的海量数据处理编程模型,可赋予程序员分布式应用开发能力。MapReduc的出现将开发者所关注的业务逻辑与分布式计算涉及到的复杂细节划分开来,让并行应用开发通过Map2Reduce提供的编程模型屏蔽底层实现细节。
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项目有存储海量数据的需求。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来存储数据,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即为同一份数据存储多个副本。利用多台服务器满足其他服务器所不能满足的存储需求。
5 结束语
“智慧校园”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级目标,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校园服务和管理,实现了校园内任何人、任何物、任何信息载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互联互通,海量信息在物联网平台的聚合而产生新的信息,从而给广大师生提供了智慧化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建设规范的研究和制订,明确“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策略。同时,要充分发挥智慧校园在院校建设中的作用,必须整合各种数字资源。物联网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已经成为共识,但智慧校园不仅仅是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更是人与物、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实时感知。因此,数据融合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需要进一步重视资源与应用的开发,实现基础设施与数字资源的充分融合,这也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 刘云浩. 物联网导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2] 王庆波, 金等. 虚拟化与云计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吕倩. 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 .计算机科学,2011(10A):18-21
一、智能的内涵
关于智能的内涵有过诸多的阐述。亚里士多德就曾在《形而上学》中提到过知识、技术和智慧的分类问题。他认为知识注重的是解决思想问题,为统治者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来源;技术则侧重动手操作,是劳动者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手段;在知识与技术之间,还有一种,是通过思维的分析和判断,利用头脑来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智慧,这里的智慧一词和我们提的智能的作用很接近。
事实也是如此,在服装专业中,一个服装款式的设计与结构设计需要的能力,完全来源于人脑的思维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最后通过服装效果图和服装样板表现出来,人的视觉观察到的是效果图和样板的绘制技术的表现,而往往忽略了它们内容呈现的依据,现实工作中,基本上没有在学习中学过的现成款式,解决服装设计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智能,总的说来,服装设计的能力,应属于智能范畴。
智能,它是与技能相对的一个概念。简单的说智能,是将各方面的知识及所积累的各种经验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可以把这种综合能力转化为实践规划及实践行为的能力。动手做某事的技能,则是智能实践化的具体操作。
能力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训练人身体的肌肉协调来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一种是训练人的意识控制,依靠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来完成任务实现目的的能力。前者通过反复的演练可以形成行为模式,达到自动操作的效果,甚至不需要意识控制即可完成;而后者的培养则不同,它离不开人的智慧,人的思维运作,这种能力也需要反复的演练,但即使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所操作的每一步也必须是在意识的监控之下,不可能产生自动化的效果。如:创意、设计等,它是通过特定的意识规则或操作程序的训练而形成的,它的成果是在智慧运作中实现的。
二、智能培养的必要性
现阶段加强服装设计专业高职教育的智能培养,是服装产业发展,服装行业结构的升级及其所带来的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要求。
1、智能培养是服装行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
经济越发展,生活越富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层次就越高,服装产业发展的结构层次也就越高,而服装行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带来岗位分工和就业结构的转换。目前我国服装行业已经进入加工阶段的中后期并向创造阶段转移,岗位分工与就业结构的转换的必然带来对智能型人才的需求。
第一品牌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更多智能型人才。现代服装企业载体特征是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源资本依赖型企业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逐渐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越往后,对技术知识的依赖程度就越高,产品和工艺中的智能成分就越高。之所以是智能而不是技能,是因为在工业化后期,产品要迎合人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心理满足,需要更富于个性化的创新意识,要通过精彩的创意、设计和精心的策划、包装才能实现。而技能是靠规范、重复的设备或仪器操作来生产模式化的产品,用来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需要,所对应的只能是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产品,因此随着品牌化进程的推进,设计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智能型人才。这一点在目前的国际竞争中也得到了验证,即一方面我国的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显示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而另一方面我国的产品档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没有个性,没有思想,产品的附加值低,产品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等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其矛盾的根源也正是产品的智能成分不高所造成的。
第二现代服装文化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智能型人才。现代服装已经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载体,服装在社会上的表现都是以社会文化和个体文化为背景的,作为服务主体的人就必然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而智能运作的服装产品是为了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型、发展型的需求而设计的,是更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越发展,经济越发展,人的需求就会越发展和提升,就越需要以现代服装业为主的时尚业发展,那么智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就会越有发展。因此说服装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智能型人才。
2、智能培养是实现基础课教学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的必然途径。
第
一、区别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是实现转化的前提。长期以来,服装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与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学生是为了画而画,在美术基础训练的过程中,由于脱离了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没有培养学生通过训练达到一定专业课所要求的效果。只有通过教师在素描等基础课上的引导,而改变学生的训练意识,才能达到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第
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是智能培养的基础。事实证明,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的设计水平的强弱。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人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并可以增强人对事物的情感体会。更可以将文化课的学习融入在专业课的教学当中。
三、智能培养的可操作性及思路分析
从知识、能力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考虑。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和依据,行为是能力实现的目的和归宿。在知识理论指导下的行为才是正确的行为,而正确行为实现的关键是要具备足够的能力,因此能力是知识向行为转化的桥梁。高职的智能教育也是依据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相应行为改变的目的,那么如何落实智能的培养就是问题的关键。
无庸置疑,智能通过培养可以提高。智能可以通过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而提高,关键是要为智能提高找到合于规律的培养手段与载体。服装行业当中任何一种智能工作或岗位都有其内在的要求和相应独特的规定性,依据其各自的要求和规定性会形成相应的模式化的工作规则和操作程序。这种内在的独特的规定性实质上是专业知识的规定性,这种模式化的操作规则和程序实质上是实现这个要求和规定性目的的技术载体或手段。智能的本质正是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按照行业规范或特定程序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即在行业的规定性中综合地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是智能培养的根据。因此正是服装岗位
特定的技术规范或操作程序为智能培养提供了具体的可以操作的现实载体。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城市;感知基础层;网络中间层;智慧应用层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510015-02
0 引言
随着数字城市、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成了当今国内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趋势和热点。然而在当今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中,特别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尚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有诸多不足。例如,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相关关键技术尚未完全解决,对智慧城市的本质内涵、特征缺乏深刻认识,尚未了解和体会智慧城市的精髓,国家还没有从顶层对其进行全局设计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等。在这里我们认为,厘清智慧城市的内涵、本质特征以及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最基本的也是尤为重要的关键问题,认清智慧城市的本质就可以防止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盲目性,从而实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全局性和可行性。
1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1.1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较早应追溯到1999年,正式提出是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物联网在字面上意思是指物体与物体之间能互相链接,物体和物体之间能互通消息,通过网络链接能实现物物之间的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的实质是利用传感网、射频识别(RFID)、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技术实现物品之间的自动识别、信息互联以及智能化处理等。当今互联网是物联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利用传感网、RFID、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网融合技术,建构一个涵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物联网世界里,物体之间能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在未来的物联网世界中,通过RFID、传感器等规范、准确、广泛的感知和存储信息,通过传感网、通信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网融合技术把它们自动识别的信息集中到中央控制系统,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信息交换和共享、物品的“透明”管理以及智能化的加工、处理与管理。我国较早把物联网称为传感网,1999年中科院开始传感网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国物联网、传感网技术的研究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在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中拥有话语权,拥有了从技术、器件、材料、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物联网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能环保、智慧生活、智能家居、智慧政府、智能消防等等。基于物联网的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与市场的逐步形成,将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据美国Forrester机构预测,未来物联网所带动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有望形成下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1.2.1 智慧城市发展概述。“智慧城市”首次出现在198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家以智慧城市命名的产业技术协会组织,欧盟在2007年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率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创新构想,2009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从2005年开始,我国学者开始借鉴国外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经验。2009年,国家总理在北京科技界大会上作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报告,报告中诠释了“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关键概念,标志“智慧城市”的研究引起国家层面的重视。从2010年开始,智慧城市指标体系进入了研究者视野,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了“中国智慧城市(镇)科学评价指标体系”、上海浦东新区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2010年,
《中国智慧城市(镇)建设行动纲要(建议案)》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制定完成,提出未来5年发展100个智慧城市(镇)、200个智慧城区示范区的建设构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国内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创新点和有力支撑。
1.2.2 智慧城市的内涵。IBM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北京大学朱跃生教授认为: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胡宝钢教授认为智慧城市就是对于城市发展过程的集成和复合,即智慧城市是对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互联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五个阶段的集成和复合。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是更加透彻的感知、更加广泛的联接、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的计算,智慧城市的“智”指智能化、自动化,是城市的智商;“慧”指灵性、人文化、创造力,是城市的情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人类城市建设的延续,是从工业城市、信息城市一直到数字城市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本质特征是以传感器、物联网、高速无线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精细、准确、可靠的传感网、互联网等多网融合为传感经络,以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智能技术等为神经中枢,以智慧经济、智慧产业、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新形态。总之,智慧城市是人类城市化进程中,实现人与环境、人与城市、人与自然高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更高阶段。
2 智慧城市的特征
2.1 全面感知。更全面更加透彻的感知是智慧城市的基础也是其基本特征,即利用各种传感技术和设备,使城市中需要感知和被感知的人与物可以相互感知,且能够随时获取需要的数据和信息。要想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传感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是关键,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是基础,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
2.2 可靠传递。在广泛的联接基础上形成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融合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可靠传递。基于广泛联结的可靠传递是智慧城市的信息来源的基础,广泛联结如同智慧城市的“经络”,而可靠传递如同智慧城市传递来自外界的准确“刺激”信息,是智慧城市对外界信息的准确通信。
2.3 智能处理。更加集中和更有深度计算的智能处理能力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对海量的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智能技术对其进行智能化的处理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关键和标志,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关键点。
2.4 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即城市像人一样也有灵性也有智慧。当城市的运行建立在全面的感知、可靠的传递以及智能的处理的基础之上时,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智慧城市。
3 智慧城市的要素构成
3.1 智慧城市的“躯体”:感知基础层。感知基础层是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传感设备在智慧城市中的广泛嵌入形成了智慧城市的“躯体”与“感觉器官”,感知基础层的功能是收集现实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含各种物理信息量、坐标信息、身份信息、声音、视频数据等,感知基础层成了决定物品是否能感知、能说话的前提条件。数据采集与执行主要是运用智能传感器技术、身份识别以及其他信息采集技术,对物品进行基础信息采集,同时接收上层网络送来的控制信息,完成相应执行动作。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传感器、RFID、互联网、通信网等数据采集、二维码和实时定位等技术。感知基础层使整个城市有了“躯体”和“感觉器官”,整个城市既能向网络表达自己的各种信息,又能接收网络的各种控制命令。
3.2 智慧城市的“经络”:网络中间层。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的“经络”,即信息传导系统。它将完成整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范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通过移动互联网、电信网、互联网、物联网形成泛在化的网络承载系统,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传递,把信息安全、快捷、可靠的送到城市的各个地方,使物体自己之间能远距离、跨领域通信,从而实现城市之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通信。网络中间层形成了智慧城市的“经络”,“经络”的形成使信息传递有了通道,智慧城市中可靠的传递是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之一,强大的网络中间层是智慧城市可靠传递的保证。
3.3 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快速、集中、准确的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与处理,完成物体信息的采集、分析、决策等功能,智慧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控制层、决策层。物联网的最终服务对象还是人,其目的是要实现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人性化等,智慧原本是对人的灵性的描述,现在移植到城市建设之中,城市也如同人一般具有了灵性和智慧。物联网的应用服务涉及到当今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领域,如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家居、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等。智慧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大脑”,智慧应用层使城市具有了灵性,实现了城市的智能化、自动化、智慧化,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化和创造力。
4 结论
随着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掀起,我国建设智慧城市己成必然,各级政府已经把智慧城市的建设作为新一轮城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推动力。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我们必须弄清楚智慧城市的内涵、特点和基本要素,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规律,充分借鉴全球智慧城市的建设经验,结合各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特点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特色,探讨出一条可行之路,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智慧旅游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的一个新命题,高校旅游应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充分挖掘智慧旅游的时代内涵,遵循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市场满意、质量合格的高素质的“非同质化”旅游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智慧旅游;“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之后,智慧旅游便成为了旅游市场的发展热点,本论文提出的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非同质化是指在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的过程中月各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手段等进行调整使不同院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其行业内就业率,降低其流失率,使高等旅游教育更紧密地与旅游行业相结合,提高高等旅游教育对旅游行业的贡献率。
1智慧旅游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人才的新要求
1.1对于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
在智慧旅游中,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的旅游信息收集是有区别的,但是,智慧旅游和当下的电子商务也有很大的区别,他除了通过电子及计算机技术展现旅游概念和风景信息之外,还在旅游服务上进行智慧的定义,也就是在旅游产业中引入智能化服务概念。所以智慧旅游更加注重旅游人才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这是旅游信息化的最高阶段。按照美国相关的管理规定,针对学生培养条件来看,在智慧旅游概念的基础上,新型的旅游人才培养内容涵盖了:在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的条件下能够通过计算机获取相应的信息,并懂得使用相应技术,在互联网条件下实现新的沟通交流模式,在办理旅游业务过程中,能更有效地收集到相关信息,并根据智慧旅游的信息需求,对旅游信息的种类进行归纳,在互联网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技术解决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能带动旅游产品的消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1.2对于新设备运用能力的要求
现在,在智慧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对于智慧旅游来说,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与当下的科学技术相一致的,并且在管理以及服务领域营销等各个方面都与当下的科技发展相一致。比如在智慧旅游景点中,其景区以及酒店等相关建筑都通过电子设备相关联,并可以通过社交平台了解到相应的信息,还可以进行有效的营销活动,这些都需要科学技术人才的支撑才能实现。因此了解及运用新兴技术设备进行管理、服务、营销,是智慧旅游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战略应该包含的内容。
1.3对创新能力的要求
在旅游发展中,创新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旅游企业在经营模式中所做的改变,是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旅游体验,进一步推动消费者的消费实力,并优化旅游资源的结构,保证旅游形态与当下的社会变化相一致,并在传统服务的概念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融入创新的理念,体现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智慧旅游的优势以及高质量。此外,针对智慧旅游的营销模式来说,除了创新的理念,还应该利用相关的技术,挖掘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并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利用智慧旅游的平台,提升消费模式,并将旅游产品通过智慧旅游平台的推广,提升其品质,开展实时有效的营销活动。
2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培养高素质智慧旅游人才
教育人员在进行课堂实践和过程中,要树立创新实践思维,以市场实践为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集中优质资源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当然,我们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还要认识到智慧旅游并不是我们旅游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随着我们旅游行业的日新月异,旅游业教育理论与市场发展规律也一定会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我们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前瞻性。另外在教师人员的选拔方面,为了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理论的时代创新性,我们最好邀请国内知名企业的老总和旅游管理者来为学生授课,从而使当前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理论能够流入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使其在智慧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能够真正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实现其职业价值。从而提高旅游人才资源的利用效率。
2.2通过多元化平台,加强校企合作
高校旅游管理教育千万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的大潮,要学会从市场中求发展,求创新,求突破,只有这样,才能使智慧旅游之光真正照入学生教师的心中,才能使学校的教育风气为之一变,从而走向创新之路,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对旅游管理人才进行专业定向培养,通过企业建立旅游管理实践基地,从而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既能够接触到当前旅游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也能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企业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应的平台,让学生更了解实际工作,并全面感受旅游工作的实质性内容,从而获得真实的职业经验,方便今后工作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另外还要邀请企业内的优秀旅游管理者定期到学校进行旅游经验指导,通过演讲,座谈会等方式将企业优秀管理者的经验传播给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技巧,尤其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行业的发展非常注重从业人员对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掌握,因此我们的旅游管理者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者要准确定位,把握智慧旅游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增强学生对旅游行业及智慧旅游创新的理解与把握,从而尽早适应未来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另外,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旅游管理者和高校专业教师要多以实例为佐证,通过对实例的探究阐述来增强学生对智慧旅游概念和规律的把握,这对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3丰富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自身水平
在智慧旅游观念深入高校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队伍进行补充丰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旅游专业教育思路的重要前提。纵观当前我国各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之所以教学质量上不去,创新观念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导致的,我国很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办学经验非常少,很多旅游专业教师都是由其他岗位临时抽调过去的,因此对旅游管理课程的核心与本质了解甚少,因此也就无法使学生接触到旅游市场发展的最新理论,很多教师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理论根本没有细致研究,只会照本宣科,不仅使学生味同嚼蜡,而且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的旅游专业教师队伍进行完善改革,引进大批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人才,聘请一大批真正懂业务,懂市场,懂理论的高素质人才加入,例如企业优秀旅游管理者和国内知名的旅游管理研究专家等等,都是非常合适的人选,另外还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教师培训课,邀请知名专家和企业管理者来现场授课,或者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远程授课的方式加强学校专业人才的内部培养,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多管齐下,才能彻底扫除当前我国旅游专业教师队伍中业务不精,教学不良的风气,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真正彻底的将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2.4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
能够优化课程结构,科学设置课程是我们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关系着学生学习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关系着我国智慧旅游发展的速度与进程,旅游业要求学生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必须接触到当前市场发展的先进理论,例如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等,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熟练的运用基础网络工具来实现智慧旅游信息化处理,所以我们的高校一定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多下功夫,不仅要有针对性而且要争取做到全面培养,对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例如多开设网络技术,计算机等选修课程,这些都是我们智慧旅游发展创新中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另外,我们的高校还要对课程设置进行充分的细化,当前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于旅游行业的专业要求更高,很多旅游领域被纷纷细化,形成了不同的学科分支,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顺应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规律,通过人才的精准化投放,精准化培养来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我国智慧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旅游行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水平,还是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们对旅游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加以重视,及时解决旅游管理人才“智慧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非同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的一个争论焦点所在,主要是由于当前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传统旅游业发展转型的一次契机,是高新科技与旅游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次创新进步。因此我们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及时传统理念,根据市场发展需求与时俱进,从而提高高校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能力,为我国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储备更多高素质,高品质,高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
作者:魏凤云 刘海洋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校园;数字校园
0引言
物联网,顾名思义,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简称IoT(Internet of Things)。它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把人与人的互联扩展到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从它诞生开始就被认定是“下一个工业革命”,作为当今信息通信行业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术语。并以快速的发展态势不断渗透不断进入各行各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实现着人们的梦想。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向童话般的智能世界。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校园、智慧家庭等一系列崭新的概念扑面而来。
1物联网现状分析
2009年,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战略产业。“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已经形成了从元器件厂商、设备商、软件商、系统集成商一直到电信运营商的完整的产业链。2017年1月,工信部《物联网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物联网总体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的发展。尽管物联网经历了2016年初的智能硬件行业遇冷,但今年的物联网行业将进入复苏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5G时代即将到来,这都为物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动力。
2物联网让智慧校园不再是梦想
智慧校园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可以说它是互联网时代数字校园的升级,二者密不可分。又有质的区别。智慧校园和数字校园,都是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应用,都是致力于解决校园信息化的方案。二者的区别在于,数字校园强调的是统一的信息编码及通过单点登录提供系统授权后的服务。而智慧校园是在数字校园基础上将服务延伸及扩展到物。即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要有有线和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之后再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这样才能对数字化的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楣芾碚吆褪ι按需提供学习、生活的智能化服务环境。简言之,如果说数字校园解放了手脚,那么智慧校园就是解放了大脑。智慧校园的智慧就是通过物联网来实现的。
物联网技术以互联网为基础,涉及智能感知、网络通信息、云计算、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等很多先进技术,简单概括物联网由三个层组成: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下面我们来看是如何通过物联网的三个层实现智慧校园的。
2.1感知层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
感知层通过感应器、数码相机等设备实时持续获得人或物的精确信息。然后通过RFID、条码、工业现场总线、蓝牙、红外等短距离传输技术传递数据。形象地说就像人的皮肤和五官是用于识别和感受物体的。智慧校园就是把感应器安装到教室、图书馆、食堂、实验室、校门等处,通过物联网来普遍连接。目前国内物联网感知层发展状况不佳:一是负责数据采集的传感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对国外的依赖度较大,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二是负责数据传递的RFID技术标准不一,造成不同公司的产品互不兼容。但这并没影响到物联网的发展速度。主要体现在校园一卡通、门禁车辆人员进出管理、后勤的教室宿舍用水、用电管理、校园绿化等等已经在国内各大中小学广泛使用。但这仅是智慧校园中一些可实现的智能模块。真正的智慧校园还只是一个愿景,只有完成了整个校园所有环节的智能化,让师生有效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智能体验才是真正的智慧校园。
2.2网络层是进行高效、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系统
网络层是感知层和应用层的桥梁。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系统。由于网络层承担着数据传输的重任,仍然依赖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等,并且有更高的质量要求。网络层是我国物联网发展相对成熟的领域。这归功于通信产业,大量铺设光纤的结果。另外很多学校已经完成了数字校园时期的基本平台建设和网络布局,能够做到有线网络和无线WiFi全覆盖。但还有一些院校由于受资金等一些条件限制无法完成理想的网络布局。纵观国内一些院校的普遍做法,有一种校企合作的新形模式可以借鉴。即企业投资网络建设,运营之后,学生的上网费用校方和企业按比例分成,实现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校企共赢。对于网络建设有困难的学校可以考虑探讨这些新的解决模式。去年锦州医科大学就是在资金投入和学校搬迁重复建设的两难选择时采用了校企合作模式解决WiFi全覆盖的问题。今年在学校零投入的前提下全校师生已经开始享用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了。
2.3应用层是将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最终给出智能的响应
应用层位于物联网三层结构中的最顶层,其功能为“处理”,即通过数据中心进行信息处理,相当于人的大脑。应用层与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所在。应用层可以对感知层采集来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从而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基本完成了数字校园的基础建设,一些关键的应用系统已经运行多年,如财务系统、教务系统、学生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虽然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但相对独立形成了“应用孤岛”,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间进行用户切换,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数据资源。那么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一体化环境,就是要在应用层消除“应用孤岛”,以各种应用系统为载体,统一应用入口和服务界面,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整合,在基于大数据的前提下,做出决策分析,为学校构建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实现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升级转换。
在智慧校园的概念提出之后,国内很多院校便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并开始筹划、实施智慧校园的建设。从2015年开始,国内许多学校包括中小学校都从手机移动客户端人手,推出了“手机OA”“迎新离校”“消费查询”“手机图书馆”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各类常用信息。体验高效、便捷的学习和生活。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了解哪个教室有空位以便提前预订座位。或者去食堂之前查看当日的菜谱,以决定去哪个食堂用餐。再比如,利用物联网设备监测教室温度,通过智能调控达到合适的温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通过“手机图书馆”检索馆藏资源,续借、预约图书,可以阅读电子书刊、接收图书到期提醒信息、缴纳图书超期费用等等。国外大学也在不断尝试通过物联网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为学生办理智能学生证。智能学生证里有一个射频识别芯片,当学生走入教室上课时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自动注册,在终端设备的应用程序里就可以查看学生的出勤状态,便于教师的教学管理。校园作为知识与信息服务的前沿阵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把物联网逐步融人到校园的安全、教学、管理等场景,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整合,将智慧校园的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在中小学教育中,从计算机语言向算法设计转变,是随着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教育开始的。在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算法设计思想的重要性。新一轮的信息技术教材也开始以算法设计为核心内容之一,以问题解决的算法设计与编写实现为思路实施教学。2004年,高中新课程开始实施。在高中数学新课标及新教材中,开始以10个课时左右的时间来开展完备的算法教学,算法概念、算法描述、程序实现都有所涉及。然而,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及其新教材中,算法却有所减弱。在必修课中,算法仅作为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一个环节简要涉及。在“算法与程序设计”这门选修课中,算法相对比较完备,但受选修课的影响面窄等客观因素制约显得分量轻了许多。值得庆幸的是,高中必修课正在倡导的基于“工作需求”的“方法与过程”的学习,倒是与生活算法很是切合。
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各地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也逐渐浮出水面,算法与程序也日益得到重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核心受到质疑或者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情况下,算法在“方法”与“过程”的规律性上所表现出来的强势,就很值得我们看重了。对于在传统的计算机编程算法的概念之外的形态与作用,无论是称生活算法,还是叫工作需求,或是其他名称,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要在利用它的时候注意它的另一个重要认知维度――人的思维方式与计算机的思维方式之区别。
我在讲课时,经常举一个关于程序紊乱的故事:管理你生活起居的机器人的程序乱了,在你沉睡时竟把你搬到了学校,然后恭恭敬敬地递上牙刷……学生笑过之后,一起讨论机器人智慧的来源和思维单调性原因的所在。无论多么智能的程序,分解到最后仍然是一种人为算法的预定,多复杂的变化都应有所准备,总体上仍然是在执行一种“串行”结构。但是,人的思维却并非如此,是类似“并行”的结构。所以,人能够随时分散思维、跳跃思考、灵感突现……试问,有多少人的周末能够按计划度过?即使没有别人突然的打扰,自己的突然决定也会把自己的算法修改得面目全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时候预见性、过程性都是复杂多变的,不少事往往也有始无终。这与现阶段的计算机算法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我们要从(生活)算法去认知、学习、工作,还需要对算法的概念进行基于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发展与界定。所以面对机器智能时代,要关注大脑的活跃是不是会受到机器化的抑制,感性的东西是不是越来越少,遵规循律是不是越来越多。希望我们能够重视对机器“思考”方式的革新,让机器“思考”的方式更加人性化。以求我们思考的机器化也得到更具亲和力的发展,永葆我们思维丰富的天性。
总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要注重从计算机的优势特点来思索算法设计的发力点,要发挥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快、能存储、会判断、自动化强等优势来补充、改善我们的生活与行为算法,并且以我们的思维方式不断去影响、发展和创新更具智能化、人性化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