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第1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082-01

1 进一步明确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同时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源节约和鼓励政策、能源标准,如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计量和监测标准等,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通过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在提高职工节能意识、规范能源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等方面,用系统的思想来指导和开展工作,而且,高度重视能源的源头控制,超前谋划。

2 烟草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先进的节能管理模式,早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关注和重视,国家标准已颁布实施。因此,我省烟草系统要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国家标准,有利于推动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

2.1企业内、外部环境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需求目前,我国烟草企业能耗问题严重,国家、行业、公司对能耗的要求也越来越上升到工作日程中,全面推行能源管理体系,是烟草工业企业节能工作走向科学、系统、全面、持续的重要途径。目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还面临着相当大的难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烟草行业能源体系粗放管理模式导致实际生产中企业各生产单位为完成生产计划而忽视产品单耗这一现象现象的长期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烟草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够完善,有些企业虽然建立能源管理制度,但只在职能和机构上规定“谁”、“做什么”,而对于“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没有进一步完善。新的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越来越依赖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因此,谁抓住了这一环节,谁就会受到更多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把实施能源管理体系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就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推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开展企业能源消费全过程的科学管理,对于促节能、降成本、增效益意义重大。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加强协作,确保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顺利推进。要以“烟草行业十三五节能减排纲要”的要求作为指导,按照“统一策划、明确主体、分步实施”为原则,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各单位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为此,各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健全机构,保障运行。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自上而下有序有效开展工作。同时要强化培训,营造氛围。要广泛宣传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强化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

2.3努力提升能源体系管理水平能源管理是卷烟工业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开展能源管理工作,是企业争先创优、打造标杆企业及争创优秀卷烟工厂的必要保障。应围绕企业的工作方针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扎实开展能源管理,需要更加注重提高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水平及体系架构的完整性、能源管理方法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能源信息系统建设的全面覆盖率及数据分析的即时性及准确性、设备经济运行的合理性、节能降耗关键节点的准确把握及严格监控、能源计量考核监督,以充分发挥好管理、技术、人才的关键作用,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3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企业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调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工作,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为促进全省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3.1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通过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持续改进的节能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全省节能工作深入开展。坚持企业主体原则,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起切合企业实际的能源管理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原则,通过政策激励、创造氛围、搭建平台等措施,营造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内外环境;坚持持续创新原则,在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采用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的办法,扎实开展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要有明确的总体目标,要细化阶段性任务,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使企业节能管理水平有较大改善,节能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能源消耗水平有较大降低。

第2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关键词] 能源中心; 能源管理; 炼化企业; 节能降耗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2. 047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2- 0090- 04

1 前 言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作为能源消耗大户之一的炼化企业,在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前,炼化行业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迫切要求行业企业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利用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进行改造,提升行业技术管理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随着现代工业生产对信息化管理与过程控制的需求与日俱增,研究开发炼化企业能源管控系统,建立企业能源中心,在一个工作平台上实现高度集成的信息管理和过程自动化控制,快速构建一个职能集中、集中监控、流程简化、运转高效的能源管控机制,满足工艺过程节能减排管控需求,实现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目标,提升工业企业市场竞争力,已成为炼化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2 能源中心体系建设

能源中心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是一个以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为载体的综合管理平台,是企业能源生产、运行、管理的中心,代表公司对企业的能源活动行使综合管理的职能[1]。因此能源中心不仅是要建立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还要进行配套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等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理念和定位,把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成并实现良性互动,以提高企业能源系统调度运行管理的效率,使能源管理中心发挥出最佳效果(如图1)。

2.1 能源管理系统功能架构

针对炼化企业能源管理业务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上能源管理系统最佳应用实践,通过建立一个管控一体化的能源中心管理系统,解决炼化企业在能源数据采集、能源调度监控、能源管理业务和能源预测优化等方面的问题,实现对企业能源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的集中管理和动态监控。具体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其中能源数据采集管理模块主要采集能源管理业务所需的能源产耗数据和能源设备运行参数,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是能源数据进一步利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主要有3个:直接采集、从其他系统抽取、手动录入;采集到的数据会在业务应用进行深入的加工和应用,对能源预测、能源计划、能源调度、能源实绩、用能过程监视、质量环保、公用工程优化、工艺优化以及资料管理等业务进行支持;用户可以通过访问能源统计分析模块,对各类统计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能源中心系统各子模块具体功能如表1所示。

2.2 能源中心保障体系建设

能源管理系统是一套管控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是能源中心行使能源管控职能的载体。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必将带来企业能源管理业务的变革,必须要建立与能源管理系统相匹配的能源中心组织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业务流程,以保障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效果,实现对企业能源管理业务的有效支撑。

(1) 能源中心组织机构设计。为明确企业能源中心的管理职责,确立能源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以保障能源管理的效果,需要成立能源管理委员会,下设能源管理办公室、专家组和具体的能源业务管理岗位,组织架构如图3所示。

能源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各职能部门和业务岗位的组成和职责如表2所示。

(2) 能源中心管理体系设计。能源管理体系是从能源管理的全过程出发,通过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能源管理的标准、规范,实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能源管理目标,为更好地进行能源业务的管理提供保障。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3) 能源中心业务流程设计。能源管理业务流程涉及能源预测流程、能源计划管理流程、能源调度业务流程、能源统计分析流程、考核管理流程等多个业务流程,各业务流程又涉及到生产、计划、统计等相关部门,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对炼化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结合能源中心组织机构设计,制定标准化的能源管理业务流程,为整个能源管理业务合理、高效的实现提供保障。下面以能源计划管理流程为例,描述能源管理委员会下设各个部门及岗位在能源计划管理流程中承担的职能。

能源计划管理流程如图4所示,主要参与部门是能源管理委员会下设的能源管理办公室、能源计划岗和能源调度岗等。其中由能源计划岗发起能源计划编制流程,并根据生产计划数据、检修计划数据、能源预测数据等制订能源供需计划,由能源管理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未通过,重新收集数据进行计划编制,审核通过后由能源计划岗下发,能源调度岗执行。该流程涉及计划的编制、审核、下达和追踪反馈,流程清晰,步骤严谨,在保证计划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计划管理业务的效率。

3 能源中心在炼化企业的应用

通过建立能源中心,对能源消耗进行监控、分析和诊断,是当今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实施能源管理和能效改进的重要手段,大多数石油公司都在建设能源中心方面做出了较为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BP公司自2003年3月起,逐步在所有4家炼化企业全面应用了Montage系统,并与专家咨询团队共同确定节能目标和具体措施,实现了能源成本的显著下降;Shell公司主要利用其壳牌全球解决方案开展节能监测和能效改进工作,在全球29家炼厂及石化企业实现了能耗降低2%~7%[2];埃克森美孚化学公司自2000年启动全球能源管理系统(GEMS),使得埃克森美孚的装置做到了能够识别和捕捉提高能效、实现节约的各种机会,使公司炼油厂和化工厂的能效提高了15%~20%[3]。

镇海炼化通过建设能源平衡与优化调度系统,企业瓦斯放火炬时间减少到15小时/年,基本实现正常工况瓦斯零排放。此外,中石化茂名分公司、中石化广州分公司、中石化洛阳分公司、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分公司、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等,都在能源管理和能源优化方面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水平,实现了企业能源成本的显著下降。

4 结 语

能源中心在炼化企业应用所带来的能源的节约、环境的保护等巨大效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和重视。在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对于炼化企业这类能源消耗大户,通过建立一个能源中心,实现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是炼化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必经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月忠. 企业能源中心(能源管理系统(EMS))简论[J]. 江苏现代计量,2010(6):19-25.

第3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自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外交谈判的战线上,中国的选择已不是减不减排,而是如何减的问题。而在后京都气候谈判始终没有实质进展的情况下,欧盟也将战略重点从政治谈判扩大到了经济领域。减排指标分配已不再是气候博弈的唯一热点,经济领域成为又一新的战场。

气候博弈已经转向减排路径之争。“减排路径”就是按照什么标准,让哪些行业去减排,每个行业减排的目标如何设定。这本来是一个国家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利独立设计本国的减排路线图,对某些产业进行保护,而对另外一些产业进行调整。在自由贸易的背景下,如果一个国家对本国的某一行业设置了碳约束,那么势必会对其他国家的关联产业产生影响,迫使其被动减排,而这很可能不是最佳的减排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讲,先行者将更容易掌握气候博弈的主动权。谁先找到最佳的减排路径,谁就将在后京都时代的低碳竞争中胜出。因为路径之争本质上就是标准之争,谁的标准占据主流,谁就能抢占后工业时代经济博弈的制高点。

由粗放向精细化

那么,中国的减排路径是什么?2009年,中国政府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到2020年比2005年降低40-45%。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提出未来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略高于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值16%。17%是一个很微妙的数字。由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有密切的关系,碳强度目标的设定紧跟能源强度目标。只要能源消耗强度降下来,完成碳排放目标基本没有问题。

当然要制定更为激进的目标也不是不行,但在温室气体统计考核体系尚不具备的情况下,过高的减排目标没有任何意义。地方政府经历了“十一五”的教训之后,已经变得聪明起来,不再盲目领受减排任务,开始与中央讨价还价。“十一五”节能工作最大的教训是,没有实际抓手的目标只是空中楼阁,最后落到了“拉闸限电”的尴尬局面。因此,“十二五”的节能目标变得更加务实,不再追求数字上的好看,而是注重管理能力的提升。

总体而言,中国的能源管理体系还处于粗放阶段,过去只知道抓高耗能行业的重点企业,但近几年这些企业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十一五”的情况恰恰证明传统的手段已经到了尽头。而交通、建筑行业将是未来最关键的节能降耗部门,但这些部门非常分散,难以统一管理,政府没有能力直接管理千家万户的能源消耗,更不用说碳排放了。

从粗放式向精细管理模式转变将是“十二五”期间最重要的任务,也是中国向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从国外经验看,英国为中国设置了非常好的标杆,其能源与碳排放管理体系已经深入到了每个建筑、每个家庭、每个商户。英国的重点排放行业和企业进入欧盟碳交易系统,通过泛欧洲的交易市场参与国际竞争,避免本国核心产业竞争力的下降。而对交通运输、建筑业、服务业等排放分散的部门,则通过税收优惠,价格补贴,小规模信贷,合同能源管理以及小型碳交易等灵活的手段进行管理。

本土化市场机制

中国未来碳排放目标控制的基调是采用市场机制,将繁重复杂的管理任务交给市场承担,政府逐渐退居到监管和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上。目前,除了传统的财税政策外,最重要的市场机制是合同能源管理和碳交易。合同能源管理已经发展了十多年,相对成熟,但总体规模仍然比较小,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由于合同能源管理不能修正价格体系,传递碳成本信号,从而无法推动经济本身转型,因此从机制上注定只能处于补充角色。

区域碳交易是目前呼声最大的市场机制。碳交易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有欧盟的成功经验可供借鉴之外,非常重要的优点是机制设计灵活,可以适应不同区域的发展特征。碳交易能够让尽可能多的市场竞争主体参与进来,使得碳成本变成市场决策的一部分,进而形成有效的价格信号。

这几年除了北京、上海、天津成立了3个排放权交易所之外,全国各地形形的环境交易所达到了几十个,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碳交易并没有开展起来。其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设定总量控制目标。中国选择的碳强度相对量控制模式,虽然在国际谈判中有更大的回旋空间,但是却给自己出了个技术难题:在强度目标之下开展碳交易市场,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先例。

传统意义上的碳交易市场采取的是绝对总量控制。由于欧盟经济增长速度较慢,不需要太多考虑新进入企业,因此绝对总量控制得到较好的实践。但对于中国这种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很多行业处于产能扩张的发展时期,除了对存量进行控制外,还需要制定复杂的增量控制策略。一方面要为未来发展预留相当数量的排放配额,另一方面还要制定这部分配额的发放规则。

由于经济增长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监管者很难提前估计增量的数额,过多过少的预留都会对碳价格产生致命冲击。以技术效率,而不只是排放量作为碳交易市场的基础,最公平合理,但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目前欧洲正在尝试在2012年之后通过设定行业基准线来确定排放配额的分配方法。中国的碳强度目标实质上也是一个技术效率指标,然而由于统计体系的薄弱,无论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还是产出的统计核算,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远远达不到支撑市场交易的精度要求。企业很难接受这样的分配标准。

很多在发达国家运转良好的机制到了中国往往水土不服,归根揭底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完善。碳交易作为一种嫁接到实体经济上的虚拟机制,更容易枯萎。碳市场的建设需要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和金融专家的全面参与,欧美的排放权交易都是经济学家精心设计的结果,但国内主要还是技术工程专家在推动。客观的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中国现在都不具备大规模开展全国性碳交易的条件。

应该说我们是在偿还以前只重视目标,忽视基础能力建设的欠债。“十二五”期间,重点将是基础能力建设,包括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统计考核体系的设立,机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在全国范围内,先从自愿减排开始或许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除此之外,企业碳管理的能力建设也不容忽视,在一些易受冲击企业和行业开展碳审计或者碳足迹评估工作,熟悉游戏规则。同时,学习欧盟,加强产品碳足迹的研究工作,建立我们自己的排放数据库。这既可以为将来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打下基础,也可以帮助国内制定更精细的气候变化政策。

第4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智能电网的概念是通过应用电力电子、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智能电网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使能源效率最大化。1、智能电网目标是使用各种传感器实时计算,增强电能力,减少输电线路故障。测试设备:太阳能辐射、风向、速度、环境温度、电流、线温、输电线路监测传感器。数字变电站目标:应用数字化设施降低故障与成本。测试设备:154KV&23KVGIS智能电力设备。智能配电系统目标:分布式发电可以实现双向故障检测,优化负载平衡。测试设备:避雷监测装置、分布式发电接口设备。2、智能用户目标:建设基础设施,发展需求响应新商业模式。测试设备:AMI先进计量设施,小型风电、太阳能发电、电动汽车充电器、储能电池、智能电器、家庭能源管理。3、智能运输目标:发展各种电动车充电设施、付费及操作系统。测试设施:快速充电器、充电桩、客户信息管理系统、操作系统。4、智能可再生能源目标:稳定电力质量的输出与补偿。测试设备: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静止同步补偿器。5、智能电力服务目标:实时电价收费设计、联盟之间电力交换,数据采集及验证。测试设备:智能面板/智能服务门户。

二、智能电网标准化

1、智能电网标准化主要计划5个主要项目是:发展国际互操作性标准框架、建立框架操作及管理系统、发展主要部门关键标准、促进全球标准化活动、建立全球合格评定和认证体系。策略是:与韩国智能电网协会、智能电网研究院及联盟建立标准合作系统;通过济州岛示范项目验证测试与开发标准;通过标准合作,进行标准活动的管理。目标是建立智能电网标准体系,引领全球标准。另外,标准合作系统有科技与标准研究院、韩国IBC专家委员会、智能电网标准化论坛、智能电网协会等以及不同领域的委员会等。2、智能电网主要标准研发主要成就:确定约100个国家标准包括智能电网的核心:IEC61850标准;确定包括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核心设备的韩国国家KS认证标准。研发标准接口围绕国家标准协调员,促进智能电网接口的相关研发业务;国际标准、KS标准。3、韩国智能电网互操作性标准框架及路线图内容包括:智能电网概念域模型、数据模型(研究/推论)、智能电网功能(研究/定义)、不同领域智能电网标准差距(分析)、智能电网标准开发PAP(推论)、智能电网标准路线图(推论)。框架路线为:(2011~2012年)韩国智能电网概念模型定义,为供应商提供基本立场及指南。(2013~2014年)为基准城市进行标准指导,包括安全、测试/批准、修改。(2015~2016年)建立合格评定及认证系统。

三、韩国智能电网示范基地

第5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今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任务之一。今后我国工业的发展,要按照十提出的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降耗,切实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以节能环保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把能耗作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要建立和完善落后产能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的退出机制,切实采取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把新增产能布局与落后产能淘汰结合起来。

二是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技术进步。把技术进步作为降低工业发展能源消耗需求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

三是加快建立完善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切实把好节能环保准入关,实施更严格的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能效、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准入门槛;加快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标准、准入条件,避免新兴产业发展出现新的浪费能源资源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四是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加强重点耗能行业和企业节能管理和指导,开展重点用能产品能效标杆指标及企业评价工作,加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完善能源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推进全国工业能耗在线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五是组织实施节能产品推广政策。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认真组织实施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切实抓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信息监管工作,发挥好节能产品财政补贴政策对产业升级换代的引导促进作用。

六是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动工业领域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制定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试点示范。加强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产业化,选择一批技术成熟、减排潜力大的低碳技术,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低碳技术改造。

第6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积成电子秉承着“积文明之精华,成高科技之大业”的理念,积成电子专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软件密集型系统和智能电子设备研制、信息系统集成,以客户满意的“专家型服务”赢得市场。积成电子拥有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客户遍布国内30个省(自治区)、市,300多个地市的电力系统单位,成立了北方、西北、华中、华东、南方五个营销大区及部分直属省区,部分产品已经出口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产品在电网地调系统中市场占有率已近30%。高效灵活的销售网络和广泛覆盖的市场体系,是积成电子满足客户需求的有力保障。

积成电子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本,质量至上的方针,采用国际通用标准,持续进行过程改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目前,积成电子6项产品荣膺国家重点新产品,10多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和产业化专项,拥有15项产品获得国家专利,28项软件著作权,约30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近40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24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电力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此外,积成电子还是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审核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计算机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2008年中国软件业收入前百家企业”,科技部认定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火炬计划优秀软件企业”和“中国软件出口工程企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齐鲁软件园的骨干企业”,人事部批准的博士后流动分站,山东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999年,积成电子通过IS0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完成IS09001-2000版的换版认证;2004年,通过CMM2级评估,获得国际认证证书;2004年,依据GB15496、GB15497、GB15498的要求建立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并将标准化理念和标准化行为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2005年,实现了IS09001标准和CMM标准的融合;2008年,获得“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荣誉称号;2009年,通过CMM13评估,质量管理水平又上新台阶;2011年,通过IS014000和OHSAS18000体系认证;2011年,荣获首届市长质量奖;2012年,通过IS027000体系认证;2013年,通过CMM13复评。

积成电子是多个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和行业内标准化工作组成员,如EMS-API( IEC 61970)工作组成员、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 IEC 61850)工作组成员、电力企业信息集成一配电管理系统接口( IEC 61968)工作组成员、建设部城市公用事业自动化技术规范工作组成员等。积成电子参加完成了8个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IEC61970、IEC61968、IEC61850等国际标准的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公司还正在参加起草7个主要行业标准。另外,积成电子还是城(农)网电力自动化建设指导意见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积成电子近年来逐渐向敏捷制造型企业转变,从生产布局、车间环境、库存预测、采购计划到生产工艺、流水化作业,都严格遵照“精益生产、柔性制作”的标准规范。研究开发能力是积成电子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人才是研究开发的第一要素。积成电子现有员工891人,其中硕士和博士学历员工占15%;公司有正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17名,副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110余名。电力自动化是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行业技术的交叉领域,积成电子在这个领域中,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从事电力自动化行业30余年的过程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已经成为国内该领域的知名企业,曾在我国电力自动化行业创造了多个第一。

目前,积成电子拥有门类齐全的系列产品,涵盖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发电厂自动化等领域,拥有38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

第7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关键词] 橡胶;信息化;PA总线;计量;能源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26

[中图分类号] F270.3;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44- 03

1 引 言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橡胶行业是典型的劳动、技术、资金密集性行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符合国家的橡胶产业发展战略,适应国家两化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

青岛橡胶六厂借助迁建项目的机会,进行了能源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对该厂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方法进行介绍。

2 能源管理的功能需求

企业的能源管理主要包括能源(水、电、蒸汽、压缩空气等)计量采集、能耗状态监控、统计分析报表、能量平衡、设备能效分析、能源报警与预警、综合能耗分析及优化决策等功能,以实现企业生产系统的经济运行、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能量平衡与用能分析,实现能源顺畅调度,以达到企业节能降耗的目标。

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要实现能源数据的采集、归档、工艺流程监控、数据统计分析计算,为MES其他功能组件、ERP等提供开放的数据通信接口。

3 企业能源概况

青岛橡胶六厂新建厂区的生产能源主要有自来水、循环水、软化水、电、蒸汽、压缩空气。能源管理采取三级管理方式。一级管理:进入厂区的自来水、电、蒸汽;一级半管理:动力站送往各个车间的循环水、软化水、蒸汽、压缩空气;二级管理:进入各个车间的自来水、循环水、软化水、电、蒸汽、压缩空气;三级管理:进入主要设备的自来水、循环水、软化水、电、蒸汽、压缩空气。能源的分级管理结构如图1所示。

4 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主要由操作/管理层、控制层、现场总线层构成。

操作层/管理层由1套大屏显示、1台工程师站、1对冗余服务器、4台操作员站、1对归档服务器、1台网络打印机组成,设置在能源管理中心。

控制层由主控制器、通讯组件构成。控制层主要完成生产能源数据的采集、二级与三级的能源管理与数据统计。分别设置在炼胶车间、输送带一车间、输送带二车间、输送带三车间、科技试验楼、动力站。

现场总线层采用先进的PA总线实现控制器与现场测量仪表的连接,并能够对现场测量仪表进行远程诊断和参数设置;采用Modbus与综合保护器通讯,采集用电数据。

信息化平台通过PA总线和Modbus通讯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工业以太网将数据上传到能管中心,并在归档服务器中对数据进行及时归档,在操作员站和大屏幕中清晰显示能源消耗的车间、设备、实时数据、累积数据、对比数据等;对能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对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节能改进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依据。

信息化平台结构如图2所示。

5 PA总线特点

在信息化平台建设中,能源数据的采集采用了PA总线的方式,而非常规硬接线的采集方式,是该平台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PROFIBUS-PA是一种用于分散式自控系统和现场设备之间的通讯系统。它以符合国际标准IEC 61158的PROFIBUS-DP为基础,增加了PA行规以及相应的传输技术,使ROFIBUS 能更好地满足各种过程控制的要求。

PROFIBUS-PA将自动化系统和过程控制系统与压力、流量、液位等现场设备连接起来,PA可用来替代4~20mA的模拟技术。PROFIBUS-PA具有如下特性:

(1)适合过程自动化应用的行规使不同厂家生产的现场设备具有互换性;

(2)增加和去除总线站点,即使在本征安全地区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站;

(3)在过程自动化的PROFIBUS-PA段与制造业自动化的PROFIBUS-DP总线段之间通过耦合器连接,并使可实现两段间的透明通信;

(4)使用与IEC 1158-2技术相同的双绞线完成远程供电和数据传送;

(5)在潜在的爆炸危险区可使用防爆型“本征安全”或“非本征安全”。

6 运行效果

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了能源消耗的数据,各车间能够实时了解各班、各设备、各种类的能源消耗,企业管理者能够实时了解各车间的能源消耗。企业能够从管理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耗;也能够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的节能积极性。信息化平台监控画面如图3所示。

7 结 语

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到十六大“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到十七大“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再到十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在不断加深,也为国内工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目标。

具体到橡胶企业生产信息化如何发展,如何能够脚踏实地,从基础建设、网络结构、软件功能、管理观念、操作意识等方面做出实实在在成绩,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本文提出了一种橡胶企业生产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有效方法,为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章万友.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在橡胶轮胎行业的应用探讨[J]. 中国橡胶,2013,29(21).

[2]李东平,王喜成. 利用信息化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6,32(10).

[3]姜馨. 我国轮胎模具行业信息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橡胶科技市场,2012,10(2).

第8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关键词】低碳交通;重庆;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客货运输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能源需求快速增长。

1.重庆市低碳交通建设成果

至试点项目推进至今,重庆市围绕试点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了建设低碳交通城市工作的开展中,在建设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推广应用低碳交通运输装备、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及操作方法、建设智能交通、提供低碳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体系等6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1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网络化建设情况。2013年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2312公里,省际通道增加至11个,全面实现“4小时重庆”。国省道改造全年完成1210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22846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149.2公里/百平方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10599公里,在路网结构中占8.6%;

1.2低碳交通运输装备推广应用。节能与新能源客车推广应用情况。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投入LNG班线客车112辆,清洁能源汽车在区域性城市间的运用得到进一步推广;

1.3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模式及操作方法。甩挂运输示范推广顺利进行,截至2013年底,长江水路甩挂运输示范已完成投入牵引车30辆,挂车50辆,主要线路为重庆至荆州线路,陆路甩挂运输示范已完成投入牵引车154辆,挂车124辆;

1.4智能交通建设。主城区公交电子站牌手机查询功能实现50%公交车到站实时信息查询,共涉及230条公交线路,2300个停靠站点、5300辆公交车,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完成了5000余台出租车电召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数据资源中心、监控指挥中心、电召服务中心、企业在线业务管理平台建设;

1.5低碳交通公众信息服务。基本建成重庆市高速公路网出行信息系统,有效提高了公众出行效率和高速公路交通运行效率,降低拥堵发生的概率,为高速公路交通无效碳排放的降低提供了有力手段;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手机版)系统已完成路况模块(高速、国省、市内)、信息交互模块、轨道模块、出租车模块等,方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与自身相关联的出行信息,协助制定出行计划;

1.6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碳排放管理体系。正逐步建设营运车辆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立能耗统计基础数据库,摸清营运车辆能源消费水平及车辆技术状况,实现能耗实时动态监测;已完成2家大型航运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清楚掌握用能结构和能源管理状况。

2.重庆市低碳交通建设成果分析

重庆能够位列试点城市,其低碳城市建设成绩带来的累积效应是主要原因之一。根据《重庆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重庆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12个试点项目分别是:靠港船舶岸电系统示范、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路应用、新能源汽车应用、模拟驾驶器应用、船型标准化、城市公共交通综合运营信息平台、港区智能调度系统、成渝复线高速公路低碳示范工程、重庆交通电子口岸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工程、果园铁公水联运、废旧材料再生技术在国省道改造中的应用示范、长江水陆甩挂运输示范工程。

2.1重庆市低碳港口建设。靠港船舶岸电系统示范工程的建设,完善大水位落差码头岸电系统,推广使用斜坡码头驳岸电源(简称岸电),对现有码头进行岸电使用改造,在码头设置岸电系统,保证船舶在靠泊码头后能够完全使用码头提供的岸电电源。靠港船舶使用岸电,减少了码头船舶停靠期间辅机运行造成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为靠港船舶提供相对价廉、高效能源,减少轮船公司燃油消耗,降低船舶在港期间运营成本。每万元直接投入将减少CO2排放约2.2吨/年,每年可节省60万元。

2.2重庆市低碳公交建设。重庆市公交与轨道交通接驳线路应用、是以轨道交通1、2、3、6号线沿线常规公交线网为优化对象,通过线网重组、优化、调整方式,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实现地面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的高效接驳,减少沿线交通拥堵。通过对线路、车辆、资产等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形成4个经营主体,即北部区域(江北区、渝北区)、南部区域(南岸区、巴南区)、西部区域(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北碚区域(北碚区)。每万元投资可减少CO2排放约12800吨/年;年节约燃油成本约31万元。

2.3重庆市低碳技术运用。模拟驾驶器应用,重庆市规定:市内一级培训机构配备15台以上模拟驾驶器、二级培训机构配备10台以上驾驶器、三级培训机构配备5台以上驾驶器。模拟驾驶器的应用,减少了场内训练道路总长达25%。每万元投入节省燃油约2.1万升/年,减少CO2排放约47吨/年。

2.4低碳材料运用。成渝高速公路复线(重庆段)低碳示范工程,从前期设计、建设施工到后期的管理运营,全过程中坚持低碳理念思想。坚持,低碳路面、低碳隧道、低碳服务区、收费出行系统、太阳能照明等举措。

3.探索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新方向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国务院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重庆市来说是巨大的机遇。重庆市应牢牢地抓住这次机遇,建设区域交通,建设低碳文明城市,把重庆市打造成为国家实至名归的中心城市之一。

3.1完善制度法规体系,灵活财税政策。在制度的制约下,还必须出善的交通产业政策,且还需充分利用经济杠杆,运用专项资金及财政税收等措施推动低碳交通新技术的研发及普及,加快能源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要运用税费等约束性政策严格征收与汽车消费及排量相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消费税、碳税及拥堵税。

3.2合理建立道路运输行业节能技术标准,探索碳排放交易。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大气污染和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所以交通运输燃油消耗必须是低碳交通战略中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我国应建立合理的与国际同步的燃油消耗限值标准,以进一步完善交通体系中相应的硬性技术标准。

3.3加快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完善城市轨道交系统建设。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建设长江黄金水道,这也是重庆市航运发展的黄金时代。建设高等级航道、港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缓解市中心交通拥挤。

3.4注重交通科研创新。“创新”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听到。尽管重庆市在低碳交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重庆市低碳交通建设仍需创新。优化低碳建设管理体系,寻找出更加迅速、高效、节约的管理方式。注重交通运输设施设备科研创新,创造出更加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CO2排放等交通运输工具。

4.结语

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模式,是实现低碳交通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城市建低碳建设必不可少的一步。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R].北京:交通运输部,2011.

作者简介

梁喜(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赵寅(1990-),男,四川泸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9篇:国际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范文

【关键词】照明节能;绿色建筑;城市发展;合同能源管理;EMC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期,特别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近10年来,每一个城市的建筑面积都迅速的扩展了好几倍。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建设用地紧缺、污染排放增多、能源和资源消耗严重等大量涌现,能源消耗巨大,能源利用效率低,对环境影响突出——比如现阶段最突出的阴霾天气、水源污染等,这些都导致全社会保护生态的意识迅速增强。

面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许多城市不再过分追求过快过大的建设思路,积极转变城市建设模式,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要把城市建造得更加干净、更加美丽、更加生态环保。许多城市都将节能确定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容。

节能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并成为了政府重要的战略举措,因为能源供应的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2009年北京市提出了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口号,这就是当前政府深刻认识到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模式而提出的应对战略。

二、绿色建筑的特点及政策支持

所谓的绿色建筑就是指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城市建筑是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场所。推进建筑节能,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把城市建筑建设得更加节能环保,建设得更加舒适宜居,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市建设,转变城市的建设模式,破解资源瓶颈,正是体现了倡导城市节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然需求,终将会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增添光彩。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城市节能的应用,与发达国家有着显著的不同。中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而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期之后的后工业时期开始绿色建筑和城市节能的进程。因此中国的绿色建筑和城市节能建设具有边发展边推广节能的特点。

从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组织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以来,节能建筑的体系开始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直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才将绿色建筑逐渐确定为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的概念进入中国后,在2004年建设部举办了“绿色建筑创新奖”,这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从这个时间算起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09年我国政府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概念。2012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又在2013年的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中转发了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2009年贵州省出台《贵州省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北京、上海等十三个省市相继出台了相关的评价标准和办法。从上述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来看,绿色建筑是当前国内外未来建筑发展的共识,它将会是未来政策导向的重中之重。

三、照明节能在城市绿色建筑中的位置

一个能源消耗巨大的建筑,无论它有多么的时尚和豪华,都不是绿色建筑。

一个没有照明的建筑,是一个不适用的建筑。

一个没有照明的城市,是一个毫无美感的城市

照明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照明节能是城市节能的革命性领域,是引领城市节能的先行者。

城市照明分家用照明、商场照明、酒店照明、机场照明、道路照明、场馆照明等。照明节能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经之路,照明节能更是节约资源四项内容中的重要一环。

发达国家照明用电消耗的比重已经占到总用电量的25%,中国照明用电量占全国总用电量也已经达到12%以上,并在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递增。

以201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为例:

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49591亿kW.h

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6219亿kW.h

如果城乡居名生活用电中有一半是照明用电,这部分照明用电全都更换为LED或者太阳能等高效节能的照明产品,按照节电率50%计算,每年就能节约电量1555亿kW.h左右,大略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的发电量(三峡工程多年平均年发电量846.8亿kW.h)。

所以城市照明节能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也是倡导低碳生活的必由之路。

四、新技术在照明节能中的应用情况及实现措施

现有节能新技术大概有如下几种:

使用高效光源,降低使用光源的功率,从而降低能耗,比如用LED灯代替荧光灯等。

使用低功耗照明电器,比如用扼流圈式整流器代替电感式整流器等。

使用高效率灯具,比如增强光罩透光率、反射率,相同条件下增强照度。

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代替原有照明用电。

使用光感、遥控等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比如根据纬度的不同设置自动开关灯时间,减少手工开关灯时间出现的大白天还在亮灯的情况。

照明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现场环境、使用效果等,避免照度浪费。

上述各种新技术的使用均有现成的案例,效果突出,但集成使用节能技术还在初级应用阶段。例如将节能产品、节能设计方案、节能管理应用等打包节能的方式还只是零星的在一些点应用,如果能大规模推广应用,将会取得更明显的节能效果。

照明节能的实现措施有以下三种:

1、照明设计节能——对空间的照明方式重新规划,合理的调配照度需求,达到节能。

2、照明产品节能——应用新型的照明产品和先进的照明技术,比如应用LED产品、太阳能光伏产品等达到节能。

3、管理节能——就是在利用低能耗照明产品的同时,集成光控、遥感等科技,再辅之以计量监测、无线数据交换、集中控制、数据处理、远程监控软件等技术和产品,实现了能耗系统在科技节能的基础上达到管理的二次节能,并将分散的数据,通过无线移动网络集中到一个统一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能准确的对数据进行统计、存储,并形成详细的用电档案,在方便相关人员查看实时能耗等数值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在上述三种节能措施中管理节能的变化最大,即使产品和设计都达到了节能目标,但管理跟不上,也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将上述两种措施实现的节能又浪费掉了。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显著的案例,通过优化设计和应用节能产品,项目节能率达到了50%以上,但实际使用中发现节能率只有30%左右,20%的差距出现在哪里呢?经过分析和检测,发现线路老化损耗一部分,手工管理中提前开灯,延后关灯等又浪费一部分,造成实际节电率达不到设计节电率的情况发生。

五、能耗基数的确定是实现管理节能的基础

一个小局部的点即使没有准确的能耗数据也影响不大,但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准确的能耗数据,节能将无从下手。因为能源应用广泛,各个行业、各个区域用能情况都不一样,拿照明来说,分家用照明、商场照明、酒店照明、机场照明、道路照明、场馆照明等,如果不根据各种照明的情况使用符合这种照明的节能措施,将无法达到节能的目的。就像现在有些地方推行的免费用节能灯具更换家庭原有白炽灯等的方法,虽然达到了一定的节能效果,但从整个区域来看,节能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每个家庭都会从最经济的角度去使用照明灯具,绝不会无端的浪费,加之不用掏钱就能领取到免费的灯具,大家并不珍惜,所以设备人为损坏严重。商场照明、机场照明、道路照明、场馆照明等才是节能的重点方向,这些地方用电量大,用电时间长,如果使用综合节能措施,节能效果最明显。所以能耗平台的搭建势在必行。

当前,在数据孤岛丛生的情况下,对自己能耗家底的统计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不清楚自己的能耗现状,就不能有的放矢,就会像上述所说的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

当前社会能耗数据的现状是:

无数据状态——粗放式的能源管理

只有总的能耗数据(月账单、年账单)

对工艺及设施的能耗数据不了解

缺乏有效的能源管理机制

有数据但缺乏数据管理和分析——基本能源管理

传统的人工抄表,并对抄表数据进行汇总、制表

简单的抄表和电力监测系统

缺乏对海量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

能源管理系统——建立高效的能源管理体系

对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

对能源用量、能耗成本进行分摊

生成各种关键能耗指标

根据系统的分析数据进行需求管理

利用能源管理系统发现浪费

利用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绩效考核

所以将能耗数据电子化,搭建一个城市能耗计量平台需要形成共识,数据本身不产生价值,数据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产生价值。但数据的电子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效的城市能耗计量平台的搭建,形成城市自己的能源消耗终端数据,能将城市的能源消耗透明的展示出来,能定量描述区域内能耗的具体情况,如能耗发展变化趋势、不同行业的用能情况、不同功能建筑的用能情况、不同季节和时点的用能情况、甚至于不同终端的用能情况都能完整清晰的展现出来。这个数据平台的搭建是节能工作的重要基础,目前这样的平台搭建还处在无意识状态,都是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搭建,成片区域的平台搭建还处于理论的状态。

城市能耗计量平台的一般模式是通过网络搭建一个无线的能源计量平台,这个平台主要借助无线移动通信网络,通过安装在现场的无线传输终端,读取各配电箱中的数字式电能表的数据,实时传输到能源计量平台,实现了能耗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和耗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主要功能和特点:

1、规范和加强能源管理,从粗放式的能源管理模式到科学的能源管理模式。

2、发现系统中能源使用过程中浪费的情况。

3、生成各种用能需要的能源经济性指标,例如:单位产量能耗,单位面积能耗,单位销售额能耗等等。

4、帮助用能单位建立能耗基准线。

5、帮助用能单位管理生产或运行各个环节的能耗。

6、发现设备及生产管理中低效的环节。

7、对节能措施产生的节能效果进行测量和验证。

8、分析各种变量对能耗的影响,如天气、运营时间、产量等。

9、和用能单位的ERP系统(如SAP、Oracle等系统)对接,为用户提供各种能耗指标。

只要能上网的地方,任何相关方都可以登录这个计量平台适时察看历史能耗数据、现实能耗数据等,还能知道平台中的开灯情况,哪里灯具有损坏都能及时的反应出来。

城市能源数据平台是摸清能耗家底的利器,是指导节能方向的灯塔,是节能管理的中枢。

在这方面也有具体的应用案例:

1、机场照明节能案例:山西省太原武宿国际机场航站楼照明节能改造

2、公路照明节能案例:北京市京通快速路道路照明及收费站照明节能改造

3、物业小区照明节能案例:新疆乌鲁木齐某物业小区道路照明节能改造

这些案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引入社会资金,在节能的同时,达到多赢的目的。他们合作的模式是EMC模式,就是所谓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就是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以契约形式约定节能项目的节能目标,节能服务公司为实现节能目标向用能单位提供必要的服务,用能单位以节能效益支付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及其合理利润的节能服务机制。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者技术,它是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这是一种在国际上成功运用的节能融资新模式。客户不需要承担节能实施的资金、技术及风险,就可以更快的降低能源成本,获得实施节能后带来的收益,并可以获取EMC公司提供的设备。分享期一般为5到8年,节能服务公司和业主的分享比例一般为8:2,合作目标一般为在满足原有照度甚至照度略有提高的基础上降低能耗,实现节能,节能率以照明为例一般不低于60%,它具有如下优势:

1、业主零投资,没有资金和技术风险,固定资产折旧转移到节能服务公司,合同到期后免费赠送给业主,节约能源后全部的利润归入业主方。

2、节能效益高,节能率在50%以上,业主分享节约能耗的收益时间长,效益收益在15年左右。项目实施完成见到节能效益后才与客户一起分享节能成果,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效果。

3、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享受政府节能减排补贴。

4、新产品性能稳定,降低维护频率,减少了维护人员,运行维护费用降低,适应环境能力更强,运用最先进的电子监控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5、改善客户现金流,将有限资金投资在更优先的地方。

6、使客户内部管理更科学,可以获得专业节能咨询和能源管理经验,提升内部管理的科学性,将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建立绿色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合同能源管理技术在城市节能及管理中的前景

在照明合同能源管理的平台上未来还可以将水、电、气、油等数据集成进来,形成一个大数据,再利用云技术,将全国的水、电、气、油都汇入这个大网络,让企业、城市、国家的各层管理者都明晰自己的能耗家底,耗能方向,有的放矢地实现节能的目标。

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指出,绿色建筑这场建筑界的革命既有可能助推我国走向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同时,也给城市规划和建筑界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未来的前景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耀眼和灿烂。

建成“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也将给投资界带来巨大机会。我们准备好了吗?

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城市道路照明节能措施及新技术 姚梦明 邓云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