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家务劳动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务劳动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务劳动汇报

第1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1.向大人学习做家务活。

2.经常干些简单家务活。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的有关要求设置的。勤劳节俭教育在小学三个年段反复进行,逐步提高。低年级是启蒙阶段,本课是在一年级进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家务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虽然短小,但涵盖的内容全面,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要求都能体现,要充分利用课文提炼观点。

1.交待什么是家务活儿。

2.讲明学做家务活的好处。(1)能学习劳动本领;(2)能减轻家长负担;(3)能培养爱劳动的品质,养成勤劳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怎样学做家务活儿。

第一、细心看。

第二、虚心学。

第三、经常干。

本课设五个栏目。

第一个栏目“说一说”,设在课文前边,起导入作用。力求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问学生会做哪些家务活儿,还有哪些家务活不会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务劳动方面的一般情况,以便加强针对性。二是通过学生的回答,渗透家务劳动的范围,为讲“什么是家务活儿”做铺垫。

其余四个栏目均在课文之后,起练习作用。

教法建议:

1.为了让孩子体会父母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在课前可以安排一项调查活动,让学生通过调查活动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从而激发学生学做家务活动自觉性。

2.学生是否能够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建议教师在本课结束后发给学生一张家务劳动的评价表,让家长评价学生做家务的情况,督促学生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一周后,请学生汇报劳动的情况,颁发家务劳动光荣卡。

教学设计示例

第八课 学做家务活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小学生应该学习做简单的家务活。

2.知道学做家务活是爱劳动的表现。

情感:

1.愿意学做家务活。

2.做家务活后感到愉快。

行为:

1.向大人学习做家务活。

2.经常干些简单家务活。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小学生应该学习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学做家务活。

教育过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家务劳动的调查活动,同学们都调查了吗?请大家拿出自己的调查表,进行一下汇报。

2.学生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

3.学生谈调查体会。

4.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了解到在每个家庭中都有很多家务活,而且在大多数家庭中,承担家务活的主要是父母,父母不仅要工作还要做家务确实非常辛苦。

5.教师提问:

你平时在家里做家务活吗?你会做哪些家务活?

6.教师小结并提问:

你们会做这么多家务活呢,你们可真棒!那么,你们还有哪些家务活不会做吗?

7.学生举例。

8.教师小结:

同学们因为年龄小,现在还有很多家务活不会做,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学着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学做家务活》

板书:八学做家务活

二、分析课文,讲明道理

1.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教师出示讨论题:

张英学做家务活好吗?好在哪里?

3.学生小组边看书边讨论。

4.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5.教师小结:

张英平时经常帮大人做家务活,他虽然不会摘韭菜,但她能够仔细观察奶奶是怎么干的,还虚心向奶奶学,她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板书:经常干 仔细看 虚心学

6.教师提问:

请大家想一想,经常干家务活有什么好处?

7.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想法。

8.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学本领、减轻父母的负担、养成劳动习惯

9.教师小结:

经常干家务活,不仅可以使自己学会很多劳动的本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三、指导练习,深入明理

评一评

1.教师演示课件(教材第35页“评一评”的内容)

2.请学生读题目要求。

要求内容:下面几位同学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不对?如果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3.学生分组自选一位同学的想法和做法进行讨论。

4.各小组派代表谈看法。

5.教师小结:

做家务是为了培养自己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能怕脏、怕麻烦,也不能从兴趣出发,只有耐心学习,克服困难,坚持去做,才能做好家务活。

过渡语: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爱劳动,但是有时家长怕你们做不好,不让你们做,比如下面两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

想一想

1.请学生打开教材第36页看“想一想”中的图。

2.教师介绍图意:

(1)小青在家中扫地,刚扫了几下,奶奶走过来说:“你扫不好,我扫吧!”

(2)小勇的爸爸正在喂猪,小勇说:“爸爸,我帮你喂吧!”“这活你不会,不用你干。”爸爸说。

3.教师提问:

你在家里遇到过类似这样的情况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4.学生思考后用表演的方式来回答。

5.教师小结:

在家里,有时家长不愿意让我们干一些活是怕我们干不好,给他们添麻烦,但是如果总是不去干,是不可能学会劳动本领的,希望同学们能耐心说服家长,认真向家长学,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学会,而且会做得很好。

做一做

1.请学生讨论一下,从今天开始,你准备学做一件什么家务活。

2.学生同桌相互讨论后自由发言。

3.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家务劳动评比表,鼓励学生坚持做。

4.教师出示学生家务劳动光荣卡,卡上画着一朵爱劳动的光荣花。

5.教师进行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八课《学做家务活》,知道了做家务活有很多好处,希望同学们回家后,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活,不会做的,学着做,当你学会一种家务活时,老师将发给你这朵爱劳动的光荣花。老师希望你们能早点戴上这朵光荣花,成为爱劳动的好学生。

板书设计:

八学做家务活

经常干

第2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2、以“母亲节”为题材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母亲献礼;

3、收集自己在家中劳动的资料,制作成展板;

4、利息各种家务劳动技能;

二、参与人员:1、本班39名同学和正副班主任;

2、聘请部分学生家长;

三、活动内容:1、利用生活小品,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的兴趣,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启发明理;

2、结合生活实际,部分学生汇报自身的家务劳动小技能;

3、请家长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提出学生倡议;

四、具体安排:

(一)、对话引入,启发活动兴趣:

a:你知道“母亲节”是那天吗?

b:是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呀!a:你在那一天送给妈妈什么礼物啦?

b:我的礼物最珍贵,是——(神秘的),反问:你都送给妈妈什么礼物了?

a:我呀,我送妈妈一枝花,开在心间的花朵,还为他送上了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你听!(放录音)

b: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

在家里我们时刻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爱护下,我们快乐成长!

a:你看,我们每长高一寸,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展示父母照顾孩子生活的照片和家长下班后的安排);

b: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不懂事情到步入校门,我们正在渐渐长大。

在学校,我们要做好学生,在家里我们更应该做好孩子;

a: 同学们,在“母亲节”这一天,一些同学为爸爸妈妈送上了这样的礼物:

b: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吧,今天我们二(1)班的同学把母亲节那天献给家人的礼物都带来了,你们看!

1、出示a剧:

(a剧主人公说:我今天过得真快乐!同学们,你们跟我一样高兴吗?)2、b剧

主人公上场,a找b说*:我的好朋友来了,我要找他玩儿。唉,小红,等等我,我们一起玩儿去!b剧主人公:我今天可没时间,我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呢!

(b剧主人公说:我今天也很快乐,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a:两个同学都度过了快乐的一天,相比之下,你觉得那位同学过得更快乐,更有意义呢?

b:昨天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中小心长大,今天我们将张开小翅膀练习飞翔;

从生活小事学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成为父母的小帮手,回报他们的爱。

•••••学生讨论发言。

(二)、深入生活,技能展示:

劳动小技能展示:

1、图片展示:在家里收拾房间

2、技能展示:洗手绢、洗袜子、叠衣服、扫地、擦桌子、择韭菜、做水果拼盘(以组单位为同时展示)

(三)、家长与孩子互动,激感,提出希望:1、演唱:《小乌鸦》:(放音乐)

小乌鸦:我爱我的家,更爱我的妈妈。我在温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长,大声:妈妈呀!

全班:我们爱你!

家长:孩子呀,我们也爱你!

2、家长结合学生生活表现,夸一夸孩子;

a:父母那么爱我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我倡议:

第3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做家务的好处。

2、知道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养成勤劳、负责、自主、

自立的品质。

3、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家务劳动的技能。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做家务的好处,懂得做家务是父母长辈的表现。

教学准备:桌子、抹布、蔬菜、扫帚、学生做家务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课前布置学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初步感受做家务活的辛苦,体会爸爸妈妈每天

的辛苦,从而启发他们有会为父母分担家务活的意识。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认真听,开动脑筋猜猜

他是谁?(出示手的谜语录音)

2,师:真聪明,他就是手,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手,你的小手都会做哪些事情?写字

穿衣服少地等等,大家的小手可真厉害。

能做这么多的事情,像扫地,洗碗,擦桌子,这些都属于家务活动。有的小手会做,但是有

的小手却不会做,不过没关系,今天老师就来教教大家用我们的手来干点儿家务活。

板书:干点家务活

3,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做家务的方法,都能成为家务小能手。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活动:我是家务小能手

1,出示苹果树

师:这里有棵苹果树,苹果树上的几张图片是我们常做的家务活,仔细看,找一找你都会做

哪些家务活,(依照图片说出自己会做的家务活)除了这几种家务活你还会做哪些家务活呢?

2,师:大家的小手可真了不起,会做这么多的家务活。

3,现在,老师特别想知道你第一次做家务是什么样子的?生交流第一次做家务的样子(说

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做家务的好处)

预设1:生:我第一次洗碗不仅洗的不干净,还把自己的衣服弄湿了。(现在会洗碗了吗?你是

怎么学会洗碗的?学会了洗碗是不是又学会了一项本领?这样就可以帮妈妈干活,让妈妈多

休息休息)

4,第一次做家务做不好没关系,只要我们认真去学去做,找到方法一定会把家务活做的好。

5,前几天,老师在我们班的微信群里看到了你们做家务的视频,今天老师把他带到了我们

的课堂。一起来看看猜猜他是谁?

播放学生做家务的视频,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是在自己做家务让学生明白,作为家庭的一员

要主动承担做家务的责任。

6,多么体贴关爱父母的孩子呀!是呀,学会做家务可以让家人多休息锻炼身体,开动脑筋

长本领,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还能让我们活的快乐,你们想不想做家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来活动活动坐一坐家务。(出事小要求一个同学完成,其他同学安静认真看)

活动:我来坐一坐

情景一,放学后回到家,发现客厅的地面脏了,多影响美观呀,该怎么办?(扫一扫)学让

学生说自己的扫地方法。老师在讲解扫地的方法(一名学生上台扫地,一名学生评价)

情景二,妈妈正在做饭,突然厨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播放录音,哎呀,我的菜还没有折

谁来帮帮我)(一名同学上台摘菜。摘完后分享秘诀)

情景三,马上要吃饭了,可是桌子上有好多果皮呢。

1,师:做完了家务活,你的心情如何?(表演的同学)

看到,在他们的劳动下,我们的地面干净了,桌子干净了,你们心情如何呀?

2,师:对呀,做家务其实就是一件非常快乐开心高兴的事情,回家愿不愿意帮你家长去做家

务?

3,师:真是爱劳动体贴父母的孩子,接下来老师教你们几招叠衣服和系鞋带。

活动:教你几招

1,师:在动手之前,老师先调查一下,在家叠过衣服的同学请举手,你们平时都是怎样叠的?

2,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想学吗?看老师这有。一个叠上衣的口诀出示口诀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先读一遍声认真看,学会了吗?

3,下面我们就自己动手来叠一叠衣服把上衣。平铺在桌子上,老师说你来做。(师说生做,

边说边巡视)表扬做的好的同学。

4,在做一次,师不说口诀,生根据口诀自己做

5,师小结:太棒了,这次叠的不仅速度快了,而且更整齐了,上衣会叠了。可是呢,老师拿

出一条短裤,一条长裤,生上台叠裤子,其他学生认真观看。

6,师:你们的动手能力可真强,一件件衣服在你们的手里变成了一个个艺术品,老师都忍不

住想把它拍下来了。

7,师:有没有发现其实叠衣服非常简单,愿不愿意以后自己的衣服自己叠,只要找到了方法

裙子啊,红领巾,毛衣,外套这些都难不到我们的。

(三)深化感悟引领生活

1,学会了这么多做家务的方法你高兴吗?可是最近一个小朋友在做家务活上遇到了许多烦恼,你听(播放录音是19页内容)

2,谁来帮帮她?

3,生汇报

4,相信有了你们这些方法,这个小朋友的烦恼一定会消除的。妈妈和奶奶一定会让她做家务的,你打算今天放学回家怎么做呀?

5,师小结: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如果听到你们的话一定会非常的开心事呀!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去干点家务活,为他们分担辛苦,而且还能学会本领呢,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到家里,七七主动的。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当爸爸妈妈的小助手做一个爱劳动孝敬父母的孩子有信心吗?

第4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关键字:中职教育 妇委会 维权职能 女职工工作

女职工是促进职校发展和壮大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目前职校女职工存在着“亚健康”现象严重,工作、生活压力大,继续教育得不到保障,身体健康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女职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提高职校女职工素质,完善女职工工作的组织和制度,提高女职工的素质和能力,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完善自我。

1职校女职工工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在工作上,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体系的深化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推陈出新,职校教师在科研和学术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社会对职校女教师与男教师的社会角色期待是没有差异的,因此,女职工必须承担与男职工同等的工作压力。

在家庭上,女性不仅有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承担家务劳动的义务,而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必须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这常常使得职业女性处于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另外,女性有其与男性不同的生理特点。例如,女性必须经历生育期、哺乳期,承担着人类生育的重任。

在社会上,让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异常波动的社会存在就是社会压力。长时间处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会使人们的心理或行为反常,人的反常行为又会危及到社会。而职校女职工面临的社会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制度与人文氛围的不合理所造成,另一种来自于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1.2 继续教育得不到保障

目前,我国家庭家务劳动的负担者仍主要由女性承担。据有关机构统计,女职工每日家务劳动4小时以上者达87%,3小时以上者达92%。繁重的家务劳动给女职工的继续教育带来阻碍,工作、家务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女职工在继续教育的时间、质量上无法保障,严重影响了她们的深造和提高。

1.3 身体素质下降

据有关机构调查统计,目前职业女性“亚健康”人群,比例占被调查人数的68.60%,其中“亚健康”状态在年龄上的表现上,中、青年尤为显著。这是因为中、青年职业女性正是个人成就的形成或鼎盛时期,并且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任务。其中,政党机关与学校女职工的“亚健康”比例最高达到(82.05%),最低的为服务类人员(54.46%)。

2对职校女职工工作的思考

2.1 建立健全女职工工作的规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女职工工作的规章制度。这是做好女职工工作的保证。为了使女职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就必须建立完善的女职工工作制度,以制度进行管理,才能够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广大女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调动广大女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她们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屉、劳有所得、功有所奖,激发她们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而努力工作的热情。

2.2 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2.2.1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对女职工工作上的支持。主动取得领导的重视和各部门的支持,经常向领导汇报和宣传女职工工作,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和意见,争取领导对女职工工作的重视,是搞好女职工工作的保证。

2.2.2 加强女职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加强女职工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提高女职工各方面素质的有效方法。职校应要结台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女职工的特点,做好女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培训课程的设置要有针对性,如:女性健康专题讲座,卫生知识教育等;对新进教师进行授课技能、课件制作等的培训及教研、科研方面的培训;对女职工进行各种舞蹈、书法等业余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等,丰富女职工业余生活。从整体上提高女职工的专业水平与文化修养。

2.2.3 切实关心女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首先,要切实关心女职工的工作,多倾听她们的意见及要求,为女职工说话、办事,反映女教工的呼声和要求。其次,要协助行政各部门搞好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特别要针对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做好女职工的特殊保护工作。再次,要切实关心女职工的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她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2.4 督促女职工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身体素质

补充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教育女职工刻苦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是新时期职校女职工工作的新需求与新趋势。一方面要努力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激励女职工,用昂扬的斗志鼓舞自己,用美好的情操陶冶自己,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另一方面要结合其工作需要,让其自觉学习刻苦钻研业务,增强创业本领,勇于攻坚破难,用新的实践、新的创造、新的业绩实现新的发展,展示职校女职工的时代风采。

坚持体育运动,努力提高身心素质。首先,坚持体育运动,有益女职工的身心健康。适量的运动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大脑功能,消耗多余脂肪等,而且还能够缓解工作中的压力,有效放松心情。其次,对于工作、学习、生活要全面安排,量力而行。要把自己的有限精力和能力,用在重要的事情和工作上。把生活和工作做好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同时,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要有个合理的期望值。再次,要及时发泄不良情绪。当感到巨大心理压力和有不良情绪时,要勇于倾诉,作合理的发泄。发现这种情况女工工作者应当及时劝慰和开导,以便消除其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吴继霞,李世娟职业女性心理亚健康状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探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8(5).

第5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暑假是学生溺水事故的多发期,同时也是学生各类安全事故的多发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重点是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使学生能够过一个愉快、平安的暑假,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校认真开展了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大家访活动,做到防范、教育在前,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召开防溺水专题会议。  

 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和文件要求,立即成立了由王智校长为组长的学校防溺水领导小组,同时,于6月20日上午召开了全体师生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会议。并对预防学生溺水事故‚家访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门的安排部署,全面负责暑六月份安全教育活动。要求全校教师务必做好暑期家访工作,确保每位学生能过一个平安愉快、有意义的暑假。  

二、确立家访活动主要宣传内容:  

1、重点教育学生不要到沟、塘、河、坝和水库等水域戏水,防止溺水事故发生;  

2、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  

3、教育学生利用假期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加强文化修养; 

4、教育学生加强与家长交流,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三、开展扎实有序防溺水教育活动 。  

 1、6月4日,我校领导和班主任、教师兵分两路、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发放了学校制定的学生暑假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循环播放县教体局防溺水Mp3等安全宣传材料,进行面对面的宣传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知识,及时做好家访记录并摄像留存。  

 2、及时上报防溺水家访情况。有些未能家访,原因主要是一些学生到父母打工的地方不在家,学校要求教师用电话、微信、校讯通、qq联系,并做好记录。教师根据家访情况整理汇报了家访工作总结,以便学校今后有针对性地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3、与村镇加强联系,对村所在的涉水危险区域进行的实地勘察,及时补充警示标识,并就这些情况告知家长和孩子,严禁到这些水域游泳。这次家访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社会以及广大家长对学生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得到家长的广泛支持和一致好评。   

4 、假期我校做到学生放假,安全工作不放假。值班人员时刻坚守岗位,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切实做好暑期安全工作。严格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  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把预防溺水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抓紧抓好,特别要求教师把这项教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之中,长鸣警钟,常抓不懈,保持和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联系,关爱留守儿童,杜绝管理盲点,避免溺水事故发生,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第6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43人。学生们经过一学期的学校生活,对于学校纪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很好的遵守学校纪律,能够按时上下学,但也存在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够遵守纪律。上学期本班的学习成绩和各项比赛成绩都不是很理想,在新学年中要不断努力,争取不断前进,取得更好的成绩,并树立良好的班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做一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2贯彻实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从而抓好班级的纪律。

3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4注重学生的进步,做到“辅优补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素质发展。

5培养一群可以帮助老师做事的小干部,并争取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有当班干部的经历。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晨间谈话,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向学生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要求学生遵守其中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让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不吵架,不打架,增强班级凝聚力。

2利用早读和午休时间,配合学校的辅优补差计划,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的行为水平。正确对待后进生,在生活上、学习上从“爱出发”。主动接近,真诚、平等对待,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3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因为年龄特点,老师要告诉小干部他们要做的事情,要每天了解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并在小干部管理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解决,要树立小干部的威信,以便小干部可以更好的帮助老师管理班级纪律。

4尽可能给每个学生树立“班级主人翁思想”,让每个学生知道班级就是自己的家,让每个学生可以自动遵守班级纪律,所以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管理班级,成为一个小老师,让班里学生尽量能做到各有安排,人尽其用,每个人都在班集体里找到自己的角色,对班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5布置好教室环境,增强学习气氛。

6更好的实行“小红花”竞赛体制,提高学生的行为品质,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要每周评出“小红花”优胜学生,提高优胜学生在班级里的地位,让每位学生增强得到“小红花”的想法。

7在班级里选择优秀的学生,给全班学生树立榜样,号召向榜样学习,形成属于自己班级的班风。

8重视“五项竞赛”,让学生注重班级卫生,班级纪律,出操质量,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和“小红花”竞赛挂钩。

四、活动安排

二月份

1报名注册,打扫校园卫生。

2组织好始业教育的纪律。

3加强期初行为规范教育。

4五项竞赛开始,做好学生的工作,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5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假日活动。

6假日活动开始,组织好学生参加时的纪律。

7“我为学校献一计”金点子大赛。

8建立差生管理档案,制定转化措施。

9跳绳比赛。

三月份

1“学雷锋,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

2庆祝“三八”妇女节,向妈妈说一句祝愿的话,为妈妈做家务劳动。

3植树节活动。

4“我爱集体”系列活动汇报。

5“学会生活”系列活动汇报。

四月份

1“伟大的民族精神”征文活动。

2口算过关。

3校报,班报刊出。

4立定跳远。

5期中质量检查。

6“伟大的民族精神”演讲赛。

五月份

1评比表彰行为规范达标优秀生及优秀班级。

2课题成果现场汇报会。

3朗读测试。

4写字测试。

5班报,校报刊出。

6迎“六一”手抄报比赛。

7数学智多星比赛。

六月份

1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第7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一、留守儿童在思想与行为上的表现

1.性格放纵,不受约束。留守儿童性格放纵,不受约束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其监护人不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通常来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要,而忽略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注很少,一切顺其自然,任其发展,认为孩子不犯什么大错就可以了。对其一般行为不过问,因而缺乏有效的约束管理,导致其纪律松散,没有时间观念,自由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经常性迟到、旷课、逃学,养成了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行为习惯。

2.学习较差,没有上进心。由于这些孩子留守期间是和老人或其他亲友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较大,身体不好,再加上文盲的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与辅导,而且由于年龄相差较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学习,久而久之,使留守儿童学习松懈,不按时完成作业,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无法解决,便学会了“抄袭”,进而出现逃学、厌学等现象。

3.自卑、孤僻。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生理、心理及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困惑,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得不到及时的帮助和引导,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交流能力,他们与家庭完整的儿童相比较,在心理上有落差,觉得家境、父母不如别人,没有人喜欢他,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不愿与老师同学交流,自闭心理严重。

二、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的具体措施

1.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了学校工作的重点。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全面推广“关爱活动”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作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组织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交查,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电话,确保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做到清楚姓名、性别、年龄;清楚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方式;清楚监护人姓名、地址及联系方式。

2.多方管护,倾情关爱。为了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开通了免费亲情电话,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购置图书763册,电子钢琴一台,电脑2台及5124元的体育器材。安排骨干教师组织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定期和在节假日期间对其进行思想、心理疏导,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学校开办食堂为他们提供了免费午餐,对贫困留守儿童通过“希望工程”和“654321”结对帮扶活动对他们进行救助。有的同学,家境贫寒,仅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曾几次因家庭原因而辍学,当学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提供了免费午餐,班主任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也及时给予关爱,在后来的学习中,他们积极奋进,多次成绩突出,多次获奖,还被评为“三好学生”。学校开设了多种娱乐项目,发放学习用品,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及时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多与家长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探讨孩子的教育措施。利用秋收和春节外出打工人员回家之机,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或第二监护人进行培训指导、沟通,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第8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一、角色实践模式的内涵

社会学理论指出,"角色"指人们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所承担的一定身份及与之相联系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角色实践德育模式是通过角色活动的形式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儿童在承担具体角色身份的行为过程中,清楚地感知自己应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义务,从角色活动中辨析规范的内涵及行为要求,从角色之间的交往中体验履行道德规范、正确处理角色关系得到的快乐,从而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

从本质上说,人的品德不是靠灌输、说教形成的,实践活动才是个体品德形成、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个体才能深刻地理解道德原则的内涵,体验道德实践的快乐;只有在人与人相互交往和协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培养人的道德责任感和处理道德问题的能力。角色实践德育模式能够促进儿童知与行、说与做的密切结合,让受教育者作为主体主动地实践、体验和自我教育,从而有效地帮助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相应的能力。

二、角色实践德育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角色实践德育模式要注重组织开展多种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角色的实际锻炼与学习,在创设情境活动中采用扮演假想角色的方式进行训练,在课堂、在家里、在校外社会上进行真实角色扮演,促使学生知行统一。

2.主体性原则。在角色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儿童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积极性和智慧,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教育活动,启发他们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进行体验情感和内化。

3.循序渐进原则。角色实践要遵循儿童的认识及品德发展的年龄顺序,在目标、要求上都要形成一定的序列,由低到高,由简单向复杂地开展教育活动。

4.合力教育原则。学校、家庭、社会在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中,各自具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和优势。对年龄幼小的儿童而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尤其重要,它是一种既先入为主、又异常深刻的教育。在实践中,要把家长作为一支重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与学校密切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角色实践德育模式的基本策略

1.确立角色实践德育目标

我们调查学生的政治思想现状,结果显示四种倾向:(1)对社会制度的选择出现了多元化;(2)在指导思想和行动上出现趋利化和自我为中心;(3)在生活上缺乏自律能力,劳动观念淡薄,贪图享受,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忘记了勤俭节约优良传统;(4)在思想观念上,对父母缺乏孝顺感,对自己缺乏拼搏感,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甚至有些学生对祖国缺乏自豪感。这些危险的倾向令人担忧。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的总体德育目标进行了细化,界定了"好孩子"、"好学生"、"好少年"的标准。

第一,小孩子角色。在家做个好孩子。要求:好孩子要爱父母、关心父母和长辈,听从他们的正确教导;不挑食,不任性;懂礼貌,热情地对待客人和邻居;会简单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

第二,小学生角色。在学校做个好学生。要求:好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喜欢上学、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校的日常纪律和制度;讲文明,会礼貌用语,爱清洁,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物;当好值日生,能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

第三,小公民角色。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要求:好公民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家的标志性事物,升国旗、唱国歌时会立正、行礼;初步懂得要遵守公共道德,讲究公共卫生,不乱吐乱扔,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活动和休息;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走路靠右行,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不在公路上玩耍;初步懂得社会上还有坏人,不受坏人引诱。

2.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角色实践

我们本着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德育途径主要包括: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咨询等。其中学科教学是学生进行品德认知的基本途径,各种教育活动是学生进行品德践行的重要载体。

家庭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态,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其他教育不能取代的。需要给予家长指导和帮助,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品德和教育素质,发挥家庭德育在德育网络中的特殊作用。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实现"六沟通",即学生情况的沟通、德育观念的沟通、德育目标的沟通、教育内容的沟通、德育方式的沟通、德育效果的沟通。

社区自身也存在网络化构建问题。社区德育网络的构建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德育中心网和家庭德育基础网有机结合、协调一致地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网络结构。

3.在创设情景中进行角色体验

第一,角色互换体验。就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与他人互换角色,在他人的生活位置上,学做他人做过的事情,体验他人角色内心的感情,从中学会一种本领,明白一个道理的过程。

在实践中,要坚持"感受、体验、实践"第一的原则。如以体验"亲情"为切入点,在学生中开展"家庭角色对换日"活动。每月末周日,学生与父母交换角色,当一天家,承担全天家务劳动和费用支出,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家庭经济管理、买菜购物、家务琐事料理、接物待人等方面自己完全当家作主,从中体验父母为生活操劳、为工作奔波的紧张和辛苦。晚上向父母汇报理家体会,在返校后的汇报会上,每个学生都要讲述自己理家的经历和内心感受,介绍自己学会的本领,展示自己的技能,激起他们对父母感激之情,引导学生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深化理解,使学生管一天家庭,知道一个辛苦;当一天父母,学会一个感激。在角色换位体验中,懂得知恩惜福,学会感恩父母。

第二,角色模拟体验。就是在活动中,模仿他人角色把自己置身于他人位置,模仿他人角色规范行事,从中寻找一个岗位,获得一种感受,学会一种技能的过程。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学习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榜样人物的行为被观察效仿而成为模仿者的榜样,新的行为就是行为的榜样化。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将自己接触的各种人作为范本加以模仿,如果有意识的从正面给予学生正确、规范、美好的行为刺激,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日教师小助手活动",班主任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每一个学生都能当上小老师,协助自己搞好班级的日常事务,组织当天的活动。中高年级的教师小助手,每天还要站在讲台前总结当天班级情况,阐明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思想,这一做法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当一天老师,知道一种责任;管理一天班级,学会一种本事。在做好工作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模拟法庭"、"模拟交通岗"等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9篇:家务劳动汇报范文

关键词:劳动教育;培智;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辞海》中对劳动一词这样解释道:劳动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活动,其实质是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有一定目的的自身活动来调整和控制自然界,使之发生物质变化,为人类的生活和自己的需要服务。显而易见,一个人要生存下去,必然离不开劳动。而对智障学生来说,劳动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他们将来面临的生活压力远远大于正常人。劳动能力是否具备,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在社会中是否能够独立生存。怎样在培智教育中落实好劳动教育,从以下几点谈谈我浅显的认识和尝试。

一、开展调查,做好沟通

劳动教育要做得好,首先是要了解学生的当前状况,他们会什么,不会什么,目前生活中他们最需要学什么,什么又最难学会……调查后不难发现,这些情况在同龄智障孩子中参差不齐。例如:两个智障程度相同,年龄同样的两个孩子,一个可以自己吃饭、穿衣、上厕所,而另一个就有可能不会穿衣,不会自己吃饭,甚至不会自己洗脸。究其根本,造成后者劳动技能低下的原因可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过于关爱和保护,生怕孩子受伤,于是习惯性的包办代替。吃、穿、住、行全方位照顾,孩子什么也不用做,长而久之,孩子也就什么都不会做。第二种是家长无培养意识,本就不太重视,处于半放弃状态,所以没有耐心去教。这种情况以农村困难家庭更为突出。这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学不学都无所谓,反正学也学不会,反倒“闯祸”,给家长增添麻烦。因而,孩子就根本没有学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也变得低智而又低能。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努力与家长沟通。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使家长意识到培养智障孩子爱劳动、会劳动的重要性。家长应该从实际出发,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和体验。当孩子有劳动需要的时候,切忌冷漠忽视或包办替代,这样会打消孩子愿意劳动的积极性,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应该在一旁耐心指导和帮助,引导他们逐渐掌握劳动的技能,让他们拥有未来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设置目标,量力而行

智障孩子的学习能力较差,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智障儿童都往往不能理解和接受。他们的劳动更多的是承担“自我服务”的任务。因此,对劳动教育的目标的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实用性即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存环境相一致;可操作性即教学过程要让学生易懂易学,学生要能完得成任务;趣味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觉到劳动是愉快的一件事。低年级以培养生活自理能力为主。中年级以培养基本劳动能力为主,教会他们利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做些家务活。到了高年级则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职业技术。目标的设置,应由简单到复杂,目标切忌过高,要求切忌过多,而且还要因人而异,要视孩子的个人能力而行。

三、练赛结合,享受成果

对培智孩子来说,任何一种学习的过程都是重复而漫长的。如果形式单一,次数多了往往就引不起他们的关注,也就收不到教育的效果。“练赛结合”的形式是一种很好的模式。首先,教师要提前布置劳动内容,如:要求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两周内学会剥豌豆,三周内学会包汤圆。其次是阶段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有家长的参与,在练习当中会及时发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多都能随着练习次数和时间的增加而解决。最后是汇报比赛,当然比赛它不是最终结果和终点,不管获不获奖,学生都能体会到一份参与的快乐。比赛结束,最好是让孩子们及时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例如:在进行“我会包汤圆”这个比赛后,把孩子们现场包的汤圆煮给他们吃,并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分享。此举意在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成功和分享的快乐,也能让家长收获自己孩子成长的幸福。这于孩子和家长而言都获益匪浅。练习,比赛,周而复始,学生的劳动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劳动意识得到加强。

四、家校协作,形成常态

由于智障学生生活空间的限制,家庭和学校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劳动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家庭,各项教育内容都可以利用这种家校结合的模式。学生在学校课堂上学过的劳动技能,养成的好的劳动习惯,需要在家庭中继续强化练习和巩固。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培训、家访等形式,向家长介绍一些好的方法和手段,力争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家校之间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来完成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如:在学校劳动课上学习怎样自己煮面条,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有可能几堂课下来都不能满足所有的学生得到百分之百的练习。这时,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家庭练习的优势。再如:给妈妈盛饭,给爸爸端茶等此类家务劳动的练习,也是家庭条件优于学校条件。总之,学校和家庭应该充分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多为学生创造一些劳动的机会和劳动的环境。另外,劳动教育应该是持之以恒的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渗透在每一天的生活和学习当中,不管是课上课下,校内校外,上学还是放假,劳动教育一定要形成一种常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扎扎实实的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

对智障孩子来说,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是多种多样的,智障孩子要安全而顺利地融入社会生活,就必须不断获取生存的能力。唯有如此,他们才可能在未来的社会中做生活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刘玉兰.中学时代[J].山东:中学时代编辑部,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