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能源管理的必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管理的必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管理的必要性

第1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 能源管控中心 能源管控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支柱的钢铁行业也在高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逐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消耗量的大幅增长,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不断上升已经成了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能源管控体系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1、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内涵及目标

1.1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内涵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是指钢铁企业通过能源科学管控,合理调配、高效转化和利用,实现系统节能的有效方式。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借助于能源管控信息系统中完善的数据采集网络获取生产过程的重要参数和相关能源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并结合对生产工艺过程评估,实时提供在线能源系统平衡信息和调整决策方案,确保能源系统平衡调整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合理性,保证生产及动力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并最终实现提高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1.2 建设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目标

在大中型钢铁企业建设和改造完善一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推动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促进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改造的深入开展。能源管控中心投入使用后,将大幅度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效率,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达到强化管理、优化流程、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的。

2、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

2.1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2.1.1 外部环境要求

当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节能减排成为评价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评价指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中第八条明确指出,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强电力、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管理,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

2.1.2 内部环境要求

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耗重点行业。钢铁企业能源消耗占产品总成本的20%~40%,它是制造成本中的主要可控部分,节能的潜力大。能源管控中心是数字化能源管理的技术支持措施,也是钢铁企业提高节能效益的重大技术装备措施,从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建设企业能源管控中心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2.2 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的现状

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技术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钢铁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中心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并逐步提高的发展过程,目前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支撑技术已较为成熟。继1985年宝钢一期建设国内第一家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以来,钢铁企业中先后有15家企业建设了能源管理中心。已建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宝钢、马钢等为代表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按照扁平化和集中一贯的理念,将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控制和调度、平衡预测和能源管理等功能进行有机集成,实现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系统的管控一体化设计。

二是以济钢为代表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其优点是基本实现基于计量数据分析的能源管理功能和与信息化系统结合的离线优化,但限于现场条件,高效扁平化的调度和在线平衡管理等对节能有重要作用的功能还受到一定限制。

三是其他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本质上是以动力计量采集,管理为主的基础应用,还不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

2.3 建设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中心的基本内容

2.3.1 准确掌握各能源介质分系统运行状况

在完善能源计量体系的基础上,提供相应数据支撑,统一数据来源。通过建立能源网络集中监视平台,掌握能源系统运行状况,保障系统安全运行,提升整个系统管理水平。

2.3.2 实现能源平衡调度,优化能源系统效率

加强能源成本管理,成立专门的能源成本管理机构,对该项指标实行严格控制,以实现在不影响生产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消耗,开展能效对标,持续改善系统能效。建立能源计划、调度、仿真系统,提高系统响应能力。

2.3.3 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明确节能方向

建立能效分析支持平台,找出能源效率“短板”,加大对“短板”能源的关注力度,找出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实现企业整体能源消耗的最优值。建立最佳节能实践库,收集业内相关节能案例,在学习研究以往成功和失败的案例的基础上,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能源管理控制体系。

3、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3.1 能源管控体系创新的目的及意义

我国钢铁企业的吨钢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水平,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钢铁生产大型化、高速化和激烈竞争的需要,也必然不能符合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以EMS为支撑的现代化能源管理是我国钢铁企业的必经之路。以EMS为支撑,建立现代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我国钢铁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3.2 钢铁企业能源管控体系的创新案例――以宝钢为例

在“十一五”期间,随着节能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宝钢的能源管理体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与完善。特别是2008年以来,宝钢独创的以“三流一态”为特征的能源管控体系在宝钢的有效运行,为宝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宝钢的能源管控体系是针对钢铁企业能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瓶颈环节提出的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将能源流、制造流和价值流放入同一坐标系中,研究其变化规律,寻找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建立能耗指标预测和风险控制长效机制,增强钢铁精品的盈利能力。宝钢能源管控体系具体包括六个主功能模块,三个在线信息管理系统和四个方面的支撑保障,整个体系纳入公司综合管理体系进行运营和管理。六个主功能模块包括:节能目标控制、能效因子的辨识和控制、能耗源的辨识和控制、能源计量和统计、能源专业审核、节能技术和节能项目。六个主功能模块、三个信息系统和四个方面的支撑保障有机结合,既满足了体系管理各个要素的要求,又结合了能源管理的专业特性。

4、结语

在节能减排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今天,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成为企业研究的一项新课题。我国钢铁企业传统的能源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现代化管理思想和今天的环境要求,所以一种新型的能源管理控制体系呼之欲出。我国钢铁企业能源管理起步较晚,经过了从无到有并逐步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李贵阳.河北省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2008论文集[C].济南:河北冶金学会,2008.

[2] 王永川、陈光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系统方案研究.[J].冶金能源,2003.

[3] 凌振华.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5.

第2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改革发展;能源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65-01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消耗也逐渐随之大幅度增加,我国有限的资源始终都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内消耗完。到时候应该使用何种资源这是我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我国有限的资源与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所需要的资源持续增长构成了一对长期矛盾。预计我国这对矛盾还将持续存在,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所需要的资源也是日益增多,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需要做怎样的研究,以至于现在资源紧张的问题已经发展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上。怎样才能够高效而合理的使用目前有限的资源,也就是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指标。是否能够有效利用也已经成为各行业竞争力的众多指标之一。本文的重点在于浅析加强能源管理对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探索。

一、当前我国医院能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许多医院也渐渐认识到能源管理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纷纷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进行能源管理,也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然而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仍然有一些医院墨守成规,能源管理方法显得十分的滞后。主要体现一下几个方面:能源管理方法,医院资源计划的实施显得十分落后、医院领导的不重视、以及医院整体对于能源管理方法的加强积极性不高。从现代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些医院并没有跟上时代步伐进行能源管理,有些医院有能源管理方法但是没有加强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因此在能源管理的各个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如今许多医院实施能源管理的目的还只是停留在减少成本的基础之上,侧重的方面主要是控制成本的多少以此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然而我们从现代管理学的视角来看却并非如此,节约资源具有一定的条件,而且也有一定的限度,在一些情况下过于强调降低能源使用频率,就可能对医院某些运作造成影响,不仅延缓了对某些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而且对医院自身的发展也十分不利。另外医院的生产药品上面,有可能出现为了减少成本对药品之中的成分就会减少,因此药性降低造成某些药品质量问题不过关。所以这类资源的管理显得十分消极,并非是一种积极的有为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之下,如果企业只依赖于控制与减少能源的利用来获得优势,已经完全不可能。所以需要医院自身另辟蹊径,创新能源管理方法才能使整个医院的运作更为良好。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能源管理方法的老化

目前许多医院都在实行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能源管理方法的老化问题。医院本身在改革的同时就发现此时的能源管理是一个利益链,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基本上很多医院都会选择同一个方向及时放任自流。长此以往,医院虽然在整体上获得了改革带来的优越性,但是由于一方面的能源管理方法依然处于老旧的状态,另外这就像一个苹果,虽然看似整个苹果是好的,但是里卖弄却生长着一个寄生虫啃食着整个苹果的内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方面改革的缺失最终将会导致整个医院陷于困境。虽然改革这方面确实显得比较困难,但是若不改革终究是顽疾,必成大患。长痛不如短痛,忍一时之痛,反而能够获得长足发展生机。

2.医院资源计划的实施落后

医院在重新启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之时,没有协调各方面的意见或者说各方对于整体的资源协调计划的理解程度不同,以至于在实施的过程中各方的做法都不一样,极为不同意,所以尽管医院在后来发现并且纠正了这一点,但是由于发现时间过晚,各部门的协调早已经成为规则定局,再想协调就显得十分困难。医院的企业资源计划几乎如同企业,环环相扣,要是其中一环出现问题,难保其中运行不会出现差错,所以关键原因就在于医院资源计划实施落后。

二、加强能源管理提升医院经济效益的策略选择

1.强化组织领导以确保能源管理的顺利推进

我国正面临着复杂而艰巨的能源危机,加强能源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节能就是要强化用能管理,采用技术上切实可行,经济上相对合理、环境与社会能够加以承受的各项措施,真正地降低从能源生产起到消费等诸多环节所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宝贵的能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高效利用好企业的所用的资源成为一个重大课题,而加强组织领导关系着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能源管理工作的顺利推广。

2.抓好统筹协调以形成富有成效的能源管理体系

每一个医院在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的建构中都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在横向上,还有在纵向上,这都可以得到论证。在横向上,能源管理部门应该落实好和其他各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在纵向上,应当切实抓好对于下属分公司,下属单位的垂直管理,从而及时的把能源管理之中的要求和所存在的问题、处理意见等直接落实给负责实施的技术管理工作。从而做到更好的统筹协调以形成富有成效的能源管理体系。

3.积极开发新的能源统计管理体系

就企业方面而言,之所以很多公司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就是因为采取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新模式、新发展方式,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当中独占鳌头。对于医院也是如此,积极学习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公司如何根据实际改革创新自身发展机制,也可以借鉴相关成功经验,将其正确的与自身实际联系起来,创造出属于自身发展的新的能源统计管理体系。医院在这一方面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领导都要上下一心,才能保证制度在根本上的运行畅通。企业的发展就是需要在每一个环节的架构做到差错最小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利润的持续最大化,而企业中的能源管理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能否降低到最小化。这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而且也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反观我们的医院也是如此,虽然在某个层面上说,医院不需要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进行竞争,但是医院若是能够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发展,无论是对于医院还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非常好的。

三、结束语

过去我们在经济的发展中遗漏太多问题,现在等待我们去解决的还有很多,加强能源管理我想就是其中的一个。这种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没有跟上步伐的部门还有很多,但是在这个方面我们想说的是,医院不仅仅要进行改革,还要进行深刻变革,去掉医院管理中不合理不符合现展潮流的因素,将过去与现在成功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改革与创新。能源管理是每一个国民经济部门都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今在医院上面反应出来,说明了加强能源管理的必要性,非但如此,加强能源管理对于医院的经济效益必将是优于从前,这是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成功配置。所以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3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公共机构节能应用市场化机制的必要性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共机构总量158.56万家,用能人数约4.97亿人(包括公共机构自有人员及接受公共服务人员),建筑面积约82.73亿平方米,能源消费总量1.63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3.29%;用水总量106.97亿立方米,约占全社会生活用水总量的12.39%。目前,我国公共机构办公条件舒适性还远不如发达国家,如果办公条件要达到同样的舒适程度,我国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会要增长2至3倍,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空间巨大。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公共机构点多线长面广、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在节能工作中投入的财政资金也存在一定差异。“十三五”时期公共机构累计投入财政资金开展节能改造资金总量为145亿元,平均每个单位不到1万元。“十三五”期间,公共机构应用市场化机制不够,全国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仅为2570个。公共机构节能是全社会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领域相比,公共机构具有便于集中管理、执行力强的优势,对全社会有着示范作用。公共机构节能应用市场机制可为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并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在全社会的推广应用。

公共机构用能管理社会化进展情况

公共机构节能市场化主要包括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应用中最主要的方式,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较多采用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的模式。合同节水管理借鉴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是一种用于节水改造的新型市场化商业模式。在公共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性与私营化。国管局积极推进公共机构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实施节能改造,在《“十四五”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中明确要求公共机构推行合同能源、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机制。同时,将合同能源管理推行情况纳入节能工作考核和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节约型机关创建,在全国12个省(区、市)29个市(县、区)开展集中统一组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试点,取得良好效果。组织编制《公共机构绿色节能节水技术集》,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新技术、新产品。各地方也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创建工作,深圳市率先出台了《深圳市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上海市、江苏省、广州市等地方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费用和成本结余核算办法;重庆市政府创新商业模式,在项目采购阶段采用项目打包进行招标,并设立“建筑节能产业基金”。

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公共机构对节能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节能意识淡薄,缺乏常态化、制度化的节能工作机制,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不了解、不重视。有的地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在机构改革中行政职能不断弱化,节能工作缺乏获得感,节能压力传导机制不够顺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主动实施节能措施的内生动力不足。在现有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费用财政预算制度下,如果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可能会减少下一年的能源资源费用预算,缺乏节约能源资源的动力。此外,公共机构属于国有资产,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可能涉及国有资产处理,为了规避不必要的管理风险,往往选择保持管理现状,不会主动实施节能措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规模小、散,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困难。一方面,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通常规模较小、较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提前垫付大量项目资金,大大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公共机构领域从事节能服务的公司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企业自有资金规模有限,从商业银行贷款又难以提供足额的担保抵押物,导致融资困难。节能服务公司资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资质较差、技术管理水平不达标的企业往往能通过低价竞争手段抢下项目,而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因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导致项目失败或成本增加。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费用和成本节余预算规则缺乏明确、细化的说明,尤其是对于节能改造后能耗下降了,项目合同期内的预算是否会消减,尚无明确的解释。能源费用列支分散,缺乏统一归口管理。目前公共机构的能耗费用在会计账目中未能单独列支或独立体现,且列支存在相互交叉,按照“实报实销”方式结算,难以体验到用能管理的资金压力。项目审批流程复杂,严重影响项目进度。传统的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项目立项审批、可形性研究审批、项目概算审批、投资计划审批等环节,迟滞节能改造项目的进度,也增加了项目的时间成本。项目招投标流程不清晰,政府采购管理存在制约。由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支付方式特殊、项目周期长(大多数超过政府采购项目周期3年要求)等因素,通常的采购评标方法不能直接适用。对招标文件编制、综合方案评定涉及项目投资、施工管理等内容,还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技术产品缺乏相关标准规范,用能单位对服务水平有质疑。缺乏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不同用途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定额标准,不利于公共机构用能管理和评价。缺乏市场普遍认可的第三方节能效益评价机构,也没有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价的行业标准,这对公共机构支付费用的多少产生不确定性,财政性资金使用难以得到合理保证。

推进应用市场化机制的未来之路

第4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国外在建筑节能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可归纳为节能的可行性分析、激励政策、合同能源管理、评估体系4个视角的研究。

1.1基于经济分析的建筑节能可行性研究

建筑节能实施的可行性及实施的制约分析是国外早期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Bon等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分析了绿色建筑实施的困难,并提出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市场导向的政策解决这一问题。Bartlett等在分析不同决策者的基础上,指出不同决策者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对其决策的影响。Larsson等在分析绿色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绿色建筑实施的挑战和可行性。Bordass以英国的项目为例,从项目的各个阶段分析了绿色建筑的成本和价值。

1.2基于经济激励的政策和融资研究

Amstalden等在基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碳税等不同能源价格预期及经济激励政策的基础上,站在业主的角度对瑞士建筑节能改造进行了经济分析,指出瑞士的经济激励政策能够使业主获利受益,进而促进业主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Grosskopf等提出了一个经济激励的框架,旨在激励房产商并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1.3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应用研究和风险分析

Sorrell提出不同企业的合同能源管理可行性分析框架,在考虑了影响改造费和服务费的各项因素基础之上,对不同的企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提出不同的评估方法[8]。Millsa等就节能项目中资金及项目管理风险问题提出了分析框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精确分析,并以建筑节能领域财务风险分析为例,就如何鉴定、量化以及管理风险进行技术指导和实证分析。

1.4基于绿色建筑评价的评估体系研究

Lützkendorf等分析了设计过程中的不同评估任务,把“工作共享法”和设计工具相结合,建立了“建筑物整体绩效”的体系,并为未来评估工具的实施提出了相关建议。Papamichael分析了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工具,并讨论了适用于不同用户的不同特点。从国外对建筑节能研究情况来看,其涉及面较为广泛,从建筑节能的可行性分析、经济激励政策研究到合同能源管理和评估体系的研究,从建筑节能的施工过程到未来的研究方向,从项目的层面到企业的层面,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从研究阶段上来看,经历了从建筑节能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到建筑节能运作的研究再到总结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的研究。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多数文献都是通过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某一问题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建筑节能实施的过程,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趋势提供了研究基础。因此,上述研究对中国建筑节能理论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中国建筑节能理论研究现状

2.1研究进程

1982年原国家能源委员会委托原国家建委建工总局下达了有关建筑节能方面的科研任务,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和空调调节研究所承担了JGJ26—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采暖住宅建筑能耗现状的调查、实测与计算分析》《我国民用建筑金属外窗的能耗现状及其节能措施的研究》和《墙体保温性能的改进研究》四项研究课题。这是我国(建设部)开始进行建筑节能工作的标志。但是,1997年中国政府才开始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自建筑节能实施以来,建筑节能的理论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认知和概念引入阶段(2005年以前)由于可持续建筑、绿色建筑等概念是舶来品,所以在这一阶段的研究文献中,研究人员着重介绍可持续建筑或节能建筑的概念。对中国可持续建筑的定义、特点、技术原则进行了论述,并确定了中国可持续建筑的理论框架。Chen提出,由于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在可持续性的原理和概念的认知上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提供了实施建筑节能的有利机会,并根据中国实施可持续建筑的实践情况,指出中国的政策方案仍处在愿景阶段。

(2)深化阶段(2005—2009年)在这一阶段,由于政府政策的推动开展了大量的各项基础研究工作,为建筑节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建筑节能”的研究成果(如图1所示)。供热体制改革、能效标识项目、外墙保温等强制性标准和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人员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背景。这一阶段的研究向纵深化方向发展,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从节能建筑实施的影响因素、节能建筑的经济评价,到节能建筑的实施运行管理、绿色建筑节能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图1各研究阶段数量

(3)总结反思阶段(2009年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基本建立起了一套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新建建筑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有了很大提高,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超额完成。理论上,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建筑节能实施几十年实践和理论的总结上,包括技术成熟度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分析、节能运行管理研究综述等。周楠等对近几十年的建筑节能政策、能源价格、税收财政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这些节能政策对中国未来的节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祥飞等对中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建筑节能的激励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建筑节能实施的阶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识别了建筑节能机制的缺点,并对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实施建筑节能提出了建议。李百战等总结了中国交付低碳建造环境的障碍,并识别了研究的机会,文章提出研究活动应强调各参与方的合作,使中国不仅在技术层面而且要在知识前景领域在国际合作中居于领导地位。郭汉丁等阐述了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培育与发展理论研究成果,概述了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培育在外部性、经济激励政策、合同能源管理等4个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主体行为分析的既有建筑改造市场培育机制的研究方向。

2.2研究内容建筑节能的实施和推进依赖于政策法规、技术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

从历年来的研究内容上看也基本涵盖了这三方面的内容,但是技术在一定时期稳定的情况下,节能的实施和推广更多的是依赖于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的管理。

2.2.1基于政府行为的建筑节能政策的研究

政府在推进建筑节能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一方面对整个建筑节能市场的运行起着监管作用,特别是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政府的监督作用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能够推动建筑节能的运行。适当的经济激励政策是促使建筑节能市场外部性内部化的主要手段,可有效地弥补由外部性带来的市场部分失灵,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培育的主要措施。刘贵文通过对经济激励政策和强制节能政策比较分析,得出经济激励政策更具效能的结论。张丽等论述了经济激励政策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的推动作用,并借鉴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热力管网改造及围护结构和室内热能系统改造的激励建议。王洪波等以新建建筑为研究对象,从激励对象、激励目标、激励力度三个方面进行了激励政策体系的方案设计。钟韵等提出采取一定的激励政策对于提高建筑节能是必要的,并通过建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市场这一模型,根据不同的激励对象和节能效果进行激励,并以北方采暖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特别要以节能绩效为基础进行激励,以防止搭便车的现象。戴雪芝对中国能源政策、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经济激励政策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依据此指标对经济激励政策效益进行了量化评价。为实现对经济激励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韩青苗等从建筑能源利用效用最大化、激励政策协调机制、公平性、效率和可接受性5个方面构建中国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政策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2.2.2基于市场机制的建筑节能运行管理研究

建筑节能的推广和实施单纯依靠法律和行政的监管手段是不够的,要运用市场机制来促进建筑节能。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施建筑节能以来,关于建筑节能的运行管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外部性分析、信息非对称性分析、合同能源管理运行分析、风险分析以及建筑节能运行评价体系的分析。

(1)基于外部性和信息非对称性的运行制约机制分析目前业内学者基本达成共识,即建筑节能投资存在较强的外部性,这为政府制定相关激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学者研究经济激励政策提出了要求。卢双全等分别通过对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分析,提出了消除建筑节能外部性的政策措施。金占勇等分析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及其对节能改造的影响,并提出了分阶段、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激励方案。在建筑节能改造中,政府和建筑业主存在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基于这个前提,韩青苗等分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政府与既有建筑业主之间的利益博弈,确定了使委托人期望效用最大的合约参数,并总结了提高经济激励合约效果的关键因素。续振艳等则分析了节能改造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并通过对世界各国解决不对称问题的经验分析,得出通过信号传递、信号甄别、建立能效标识制度来解决此类问题。尽管王洪波等认为激励需求端的激励机制缺乏现实条件,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而是通过对供给端即开发商的激励可以有效的推动建筑节能的实施。而占松林等则通过分析建筑节能市场中的利益相关者,认为购房者的行为选择是建筑节能市场的源动力,并从消费引导的角度提出扩大建筑节能市场需求的对策,提出了加强宣传、建立能效标识等的建议。

(2)基于节能改造成本和收益的运行风险分析在建筑节能实施的初期进行的影响节能改造措施实施的原因调查中,认为初期投资太高的占到80%。由于节能各个利益相关方特别是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融资缺乏合理成本分担机制、金融市场支持机制以及市场失灵矫正机制,使得资金筹集十分困难[28]。针对以上问题,刘玉明等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建立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孙金颖等则从建筑节能金融服务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投融资存在的内外部风险,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建筑节能发展的5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框架模式,为推动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3)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建筑节能运行模式研究研究者们表明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通过建立建筑节能服务市场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瓶颈的问题,而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服务市场的主要运作机制。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方面,对建立建筑节能市场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分析了合同能源管理的可行性及对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

(4)基于评估体系的建筑节能运行评价的研究要科学的发展节能建筑,进行能效测评和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是必需的,它不仅能评价一个建筑是否是“绿色建筑”或其“绿”的程度是多少,而且对节能建筑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学者们分别对不同的单体建筑和不同地区的建筑进行了能耗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能耗测评方法。秦佑国等针对我国建筑发展现状对绿色建筑评估的指标权重体系及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杨红霞等从能量、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节能的能量评价法、经济评价法和系统评价法。杨玉兰等在描述了评价中国住宅建筑节能指标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节能评价指标,其指标的建立为其他气候地区建立评价方法提供了思路。

3中国建筑节能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者们在建筑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5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能源效益

200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因此,要大力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合理用电。中国的电力工业必须在保持发电装机适度增长的同时,强化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概念

“需求侧管理”是从英文“demandsidemanagement”直译过来的,缩写为DSM,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是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意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完善我国能源开发与使用状况的现实需要。通过政府、电力公司和用户等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优化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可以减少或推迟电网发电装机容量,减少电网建设资金的投入,减少发电燃料消耗,改善环境质量,以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近几年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

电力需求侧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我国。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如采用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19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4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800万千瓦,节电90亿千瓦时。2004年24个省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30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000万千瓦,节电170亿千瓦时。2005年20个省市电力短缺,全国缺少装机2500万千瓦,需求侧管理弥补了1200万千瓦,节电280亿千瓦时。

四、当前开展需求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始较晚,在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对实施需求侧管理的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用电效率。电力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无论是电力紧缺还是电力过剩时期,都应该从长远意义上节约资源的角度坚持做好需求侧管理工作。而我国的需求侧管理是在缺电的形势下兴起的,很多部门将其作为特殊时期的短期工作对待,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实施错峰、避峰,还没有意识到需求侧管理的真正意义。

2.缺乏足够的法律、法规支持

需求侧管理是社会行为,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国外需求侧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建立了法规体系,并有相应配套政策的支持。如制定需求侧管理的资金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国家能效标准等。但目前我国与电力需求侧管理有关的只有《节约能源法》和《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少数法律法规,缺乏财政、税务、物价等相关部门的配套政策支持,可操作性不强。另外,启动需求侧管理项目需要较大的一次性投入,但目前我国缺乏稳定的专项资金来源,影响了电力公司和电力客户参与实施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3.电价结构不合理

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是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但现时执行的峰谷分时电价结构不合理,峰电价只为谷电价的2~3倍,对用电客户移峰填谷的激励作用不大。另外,两部制电价使用面很窄,两部制电价的基本电价严重偏低,电度电价偏高,仅靠电度电价拉开差距,对用户激励作用也不大。工业发达国家在两部制电价的基础上,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峰谷价之比可以拉大到8~10倍。

季节性电价对抑制高峰用电负荷,缓解季节性的供需矛盾有很大作用,避峰电价是削减电网高峰负荷、改善电网负荷特性的重要手段,但这些科学合理的电价政策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4.缺乏有力的经济激励政策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社会是最大的收益者,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政府部门应主动引导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健康发展,依靠经济杠杆和平衡机制,制定一些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来引导和支持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发电公司也同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收益者,削峰填谷后,电网负荷率提高了,能耗减小了,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提高了,但如何量化发电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的收益,目前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电网公司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体,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均衡满足供电与销售效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电网企业均价销售的利益由于实施分时电价可能会受到一定损失,因此,电网公司也缺乏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由于激励机制不足,让用电客户自觉地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

五、解决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1.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行政手段的合法性,确保行政措施实施到位,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建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常态机制。从世界范围来看,电力需求侧管理开展较好的国家都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如美国先后出台《国家能源政策法》及《公共事业管理政策法》等法律法规,并制定了大量强制性能效标准,对电力公司与用电客户均提出了很多明确、具体的法律要求,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2.改革和完善电价制度

采取灵活的电价政策,赋予电价必要的弹性,积极推行上网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的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峰谷分时电价和季节性电价的应用范围,拉大峰谷、季节电价差距,提高电网负荷率。

3.建立多方激励机制

政府应当通过政策引导以及价格、经济等方面的手段来调动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建议在电价中计列电力需求侧管理基金,为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提供补贴,由电力监管委员会管理并使用。明确供电企业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而支付的投资费用和造成的损失并给予补偿,以消除供电企业的后顾之忧,提高供电企业推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

4.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

合同能源管理是国际上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节能运作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运作的节能服务公司(ESCO)已经发展成为市场机制下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力量。培养、扶持一批商业化运营的能源服务公司,为用户提供能源效率分析、咨询、设计、培训、设备维护及节能效果监测服务,并与用户分享节能收益。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措施,作为当今国际先进的资源规划方法和管理技术,也是我国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条重要途径。需要对实施的所有主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对节能政策、节能知识、负荷管理知识、科学用电方法和在我国节约能源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广泛宣传,并结合开展节能技术咨询和培训,举办节能产品展示、节能竞赛等手段,引导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使其有助于合理消费和调整负荷,达到让电力客户科学用电,提高用电效率、节约能源和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六、结束语

我国终端节电潜力巨大,需求侧管理大有可为。有预测表明,如果实施有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到2020年,我国可减少电力装机1亿千瓦左右,超过5个三峡工程的装机容量,同时还可以节约8000~10000亿元的电力投资,不仅能大大化解资源、环境和投资压力,而且还将带来巨大的节电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在政府、发电公司、电网公司和用电客户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会使有限的电力能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步伐,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志荣:把DSM推向21世纪.电力需求侧管理[N],2000,(06).3~5

第6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和城镇化飞速发展的社会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高楼林立,各项建筑基础设施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发展,同时还对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行业,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消耗已经成为了现今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所以,绿色施工作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被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分析。

1、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鉴于传统建筑工程建造存在的诸多问题,施工单位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条件,总结出了改善工程质量的有效方法。积极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倡导绿色施工的先进思想,严格执行绿色方案的操作要求,这些都是未来建筑行业改革的重点内容。无论是从工程项目的使用性能、质量标准、安全系数,或者从项目建造的经济收益,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均有着多方面的必要性。

1.1、降低能耗

能源消耗过多限制了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发挥,采用绿色技术完成施工任务可以减小能源的消耗。首先,电气工程操作中,选择节能技术改造电气设备的安装连接,减少了电能的耗费量;其次,建筑内部结构施工中,对墙体添加隔热保温系统,能防止室内热能的散失,营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1.2、节约成本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是绿色技术的核心特点,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优化改进,最终实现了建筑施工的绿色环保。绿色技术运用于建筑施工也能控制成本投资,辅助了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体系的运行。如:绿色技术可减少材料、电力、用水等费用,节约了工程建造的成本。

1.3、改善性能

推广绿色施工技术并非简单的工序调整,也是对建筑物内外部组合形式的优化改进,从而起到了改善建筑性能的作用。

2、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概述

2.1、施工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行业之所以要进行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因在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类型施工企业的发展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施工企业只有积极转变观念,进行施工管理方式等的创新才能够保证在较短工期内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市场中稳定发展,长远发展。同时,施工管理创新不但对施工企业的发展有利,而且还能够对行业行为起到正确的导向和规范作用。

2.2、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意识和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发展中的市场主体的目标,其也是建筑工程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将是未来施工管理创新及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经济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正在面临着资源紧缺的问题,从最近几年的政策形势上来看,绿色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就是国家所采取的调整措施之一,因此,建筑工程企业要积极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优化利用资源,让施工与自然的要求相协调才能够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3、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

3.1、加强能源、资源管理

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绿色管理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能源管理。能源管理的主要目的第一个是要节约能源,第二个就是要减少能源使用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而具体的控制措施则需要从施工工艺和设备着手。在工艺和设备选择过程中一定要优先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工艺,也要选择能源消耗量少的机械设备,对于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要及时进行检修和保养,以降低能源的消耗。其次是资源管理。资源管理主要是指对施工现场水资源的保护和防止污染,把注意对水源的保护,控制用水量,要善于利用和收集污水和雨水,对这些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可以应用于对水质要求不高的施工中,这样就能够节省水资源。

3.2、优选绿色环保施工材料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总是考虑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多一些,对材料的成分关注的比较少,而在有些材料中尤其是一些价格低廉的材料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质都比较多。因此,绿色施工技术管理也应该包括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以减少施工材料对人体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施工建材。在施工中,也要加强管理,要保证工程施工是严格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进行的,确保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3.3、加强施工污染控制

高层建筑工程的污染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对泥浆进行控制。泥浆控制就要从基础工程开始,在施工过程中最好是固结泥浆,避免泥浆流入路面影响市容市貌。第二,对尘土污染的控制。施工现场中的扬尘现象非常严重,造成了当地的空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为了实现绿色施工我们可以通过淋水加湿、硬化施工现场道路、尽量使用清洁型燃料等,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扬尘造成的污染。第三,控制施工噪声。当前噪声污染防治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噪音的来源主要是施工机械所造成的,而特点具有位置不定、时间集中等特征,对其进行控制的方式可以采用减少夜间施工量、从优选择机械设备等方式来实现。

3.4、土地资源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要考虑到对地表环境的影响,需避免土壤侵蚀和流失现象发生。施工时出现的裸土现象,要立刻采用砂石进行覆盖或者在裸土位置种植速生草降低土壤侵蚀。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现象严重,为减少发生频率应在施工时建立地表排水系统、对斜坡进行稳定,同时采用植被覆盖等综合手段降低土壤流失。当施工现场的沉淀池或化粪池等发生渗漏或外溢等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处理,将池子中的各类沉淀物清理干净,同时委托相关资质单位进行清运。施工现场的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回收必须是相关资质单位进行,严禁私自外运造成土壤污染等。

3.5、噪声与振动

绿色施工要严格遵守我国建筑施工噪声排放的相关规定,采用实时监控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噪声监测,同时测量方法也需严格执行国家的噪声测量方法。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低噪声和低振动的设备,在施工操作时要增加隔音和隔振的操作,尽可能的降低施工现场的施工噪音与振动污染。

3.6、光污染

绿色施工必须考虑到施工工程中的光污染危害,在夜间室外操作时针对照明设备进行防护,对照明灯添加灯罩将施工范围控制在透光方向处。光污染控制还应避免电焊作业的弧光污染,电焊操作过程中需进行必要的遮挡措施处理,保护电焊的弧光外泄情况。

4、结语

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能源和环境问题之际,我国要首先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长远发展,而对于高层建筑工程企业来说,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并创新施工管理方式是一种革新的必然选择,其中绿色施工技术管理的实现方式主要有:加强能源、资源管理;优选绿色环保施工材料;加强施工污染控制。

参考文献:

[1]肖绪文,冯大阔.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分析及推进建议[J].施工技术,2013,01:12-15.

第7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关键词:成本;精细管理;必要性;做法;成效

中图分类号:F23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96-02

“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精细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安徽采油厂由于历史原因和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吨油成本相对较高,我们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努力探索和实践成本精细管理,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厂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并取得一定实效。

一、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的必要性

1.宏观经济环境客观要求。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能源需求旺盛,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给石油企业注入了强大活力。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国外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纷纷抢滩设点,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要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既要加大投入发展生产,又要精细管理降低成本,才能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此外,通货膨胀、利率变动、国家经济政策和法律的变化等不确定因素,都将对石油企业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如国家推行绿色GDP,加大了对环境的监督力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推行精细成本管理。

2.石油企业自身成本规律的要求。成本控制是石油行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由于石油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产量逐步减少,而生产投入却呈现上升的趋势,造成产量与支出不配比,主要表现在:(1)物料消耗增加。油田在自喷开采阶段,油井上主要生产设备就是一部清蜡绞车,转入机械开采以后,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大量投入,使成本费用大幅度上升。(2)动力消耗增加。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许多生产设备已不能适应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为了保证原油产量不受影响,就需要大量更新设备,特别是大功率电机、大型号抽油机等的使用,使动力消耗大量增加。(3)注水量增加。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以后,为了保持稳产,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产液量,以保证原油产量,另一方面,防止地下能量亏空,保持地层压力,必须增加注水井,加大注水数量,造成注水成本上升。同时,液量增加导致运输费和水质处理费相应增加。

3.企业管理的需要。油田企业是个没有围墙的工厂,分布的地域广,加上野外工作的特殊性,部分石油资产与管线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许多资产从不属于自己的地域穿越,管理起来难度加大,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1)生产管理的需要。我厂主要从事采油、注水、集输等工作,分布于苏皖两省3个县市11个乡镇。新区产能建设规模不大,开发后劲不足,单井平均产量低,综合含水达80%,原油产量递减率达10%,增产稳产难度大。要与国际大石油公司论仲伯,同口径的成本比较首当其冲。如何降低吨油操作成本,降低吨油综合成本,就客观地摆到了我们面前。推行成本精细管理是形势所迫,是自身生存的要求,更是企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2)成本管理的需要。按照2011年分公司下达给我厂的承包指标,吨油综合完全成本为2 653元,与分公司吨油完全成本2 143元相比,我厂的吨油成本水平较高,其中固定成本达1 672元/吨(含人工和折旧),占吨油完全成本的62.3%,我厂2011年预算成本缺口达400万元,控本压费的压力很大,人多油少的矛盾比较突出。(3)培养员工的需要。员工是企业精细管理的主体,既是精细管理的执行者,也是监督者。具体工作中,我们将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及财务核算等工作下放基层,指导帮助基层管理人员核算好所在单位的成本费用,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当好领导的参谋,让基层领导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中去。

二、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的具体做法

1.严格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控制。按照“贴近基层、实事求是、指标合理、管理严格”的要求,在全厂范围内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的重点是降本减费,通过对成本发生进行全过程的要素管理,降低各项可控成本费用支出。各单位都能按月及时编制本单位的预算报表,除年度预算外,对非常规费用实行临时预算,货币资金实行月度预算,工程项目实行单项预算。机关部门以厂下达的绩效考核指标为基础,结合本部门实际,倒推出各项费用指标,并合理安排资金。为保证原油生产和应对特殊事项,对生产经营中的非常规费用,实行“一事一批”预算法。

2.细化目标成本管理,分解落实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一经确定,年内一律不作调整,所有成本增长因素各单位自行消化,维护了预算指标的严肃性。基层单位根据下达的年度成本考核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并通过与基层单位负责人签订“绩效考核指标任务书”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同时,我们还将基层单位分解的财务预算与全厂的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3.加强可控成本的管理与落实,实行“立体化”管理。可控成本的管理是推行成本精细管理的关键。为此,我们对可控成本实行分级管理,重点是加强对厂级、科级和队级等三级可控成本的管理。可控成本指标按要素分解,量化考核指标,就是在不同的管理层和管理单元,都有明确的、量化的、科学的、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考核指标,并通过层层分解,把全厂的工作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单元,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坚持重点费用重点控制,强化可控成本的分解、落实。横向上把各项成本费用分解到各职能科室,实行专项费用切块包干管理。纵向上把基层队控制的费用分解落实到班组、井组、单井和个人,层层签订责任合同,将成本管理责任具体化,做到人人身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人人挑。

4.完善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强化激励机制。根据采油厂内部不同工作性质和费用类型,体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以直接采油成本为主线,以劳务成本和包干成本(承包费用)为重点的成本管理方法,采取以采油队为中心的直接采油成本管理、以劳务作业单位为中心的劳务成本管理法和以机关后勤为中心的包干成本(承包费用)管理法实行三个成本中心管理方法,分别进行考核。对采油队实行原油产量、原油外销量、注水量、单位变动成本及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等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绩效考核责任制;对内部辅助劳务单位,实行以完成内部利润数额及相关控制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绩效考核责任制;对具有管理服务职能的部门与单位,实行管理费用包干及相关管理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绩效考核责任制;同时,全厂所有单位、部门、所有职工与原油产量、生产成本、安全环保等指标实行联挂考核,同比例奖罚。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各单位如果成本超支,将严格按照内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措施进行扣罚,强化激励机制,严考核,硬兑现。

5.依靠科技技术节能降耗降本。电力消耗和燃料消耗占我厂能源消耗80%,占现金操作成本10%,我厂在加强基础管理、深挖能源消耗系统潜力的基础上,积极在单井、单机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有效地抑制了能源消耗,抑制了单井、单机等单位消耗的上升。一是积极应用新技术。近年来,我们在25口井的抽油机上安装使用JN-1型高效节电器,解决了变载设备运行浪费问题。在欧北集输站和铜庄集输站,推广应用锅炉空气预热器。此项目的实施,锅炉热效率提高10个百分点。二是实施设备改造。通过开展低压供电线路改造、无功补偿、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机、提升边远井站功率因素等途径,每月节电2.2千瓦时。三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将外输加热炉的燃烧器改为油气混烧火嘴,提高燃油效率,减少原油消耗,提高原油商品率,节约能源。对三个采油队的污水回注系统进行完善,污水回注率达到90%以上,节约用水。进一步完善材料消耗定额,减少单位成本材料消耗,落实交旧领新、修旧利废等管理制度,节约材料。建立健全各类统计报表,及时了解能源消耗变化情况,发挥统计报表的“监示器”作用,做到全员参与能源管理工作,增强节约意识,促进降本增效。通过以上措施,我厂在总装机容量每年增加6%的情况下,能源消耗同比相当。

三、推行成本精细管理取得的成效

1.全面完成绩效考核承包指标。几年来,我厂原油产量连年完成生产任务,单位成本均在考核线下运行。2010年,我厂完成原油产量7.7万吨,单位考核单位成本2415元/吨,总成本节约76万元,单位成本节约9.87元,全年节约投资0.06万元,呈现出产量增、投资省、成本降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正是由于紧紧抓住降本增效这一关健目标的实现,带动了其他17项绩效指标的全面完成,夯实了生存基础,拓展了发展空间。

2.吨油完全成本逐年节约额上升。从近几年我厂单位完全成本完成情况看,年节约额均有上升,2008年节约3元/吨,2009年节约7元/吨,2010年节约达10元/吨。同时变动成本从五年前的33%上升到2010年的37.7%,变动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逐步提高,为成本精细管理提供了空间。

第8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能源会计是现代企业会计的新兴分支,它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节能减排目标为指导,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能源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则是能源会计最主要和最基本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经济在迅猛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日趋紧张的资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使得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而传统会计并没有把节能减排的支出和收益纳入其核算体系,因此,进行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揭示企业能源的利用及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

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既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及时有效地披露信息,有助于企业自觉树立起节能减排的意识,并付诸于实际行动,从而促使企业加强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有效地降低能源成本,正确核算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强制披露为主,自愿披露为辅原则。

从宏观方面来看,我国节能减排问题相当严峻,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将企业披露的能源会计信息作为宏观决策的重要基础。从微观方面来看,由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可能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因而,有必要强制要求企业进行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同时,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迫切需要调动企业自愿披露更多有用信息的主动性,以弥补强制披露机制下信息量不足和相关性差等缺陷。

(二)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

在对能源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应根据与节能减排相关的经济事项对企业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的影响程度来选择合理的信息披露模式。重要性的标准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对于达到重要性标准的信息应该充分、准确地揭示;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信息则采取一种简要的方式予以披露;而对于十分重要的经济事项,还必须提供独立的信息报告,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所谓成本效益原则是指某一经济主体在实施某一行动时,其获取的经济效益必须大于为实施该行动而付出的成本。强调重要性原则其实也就是强调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问题,如果对那些不重要的信息也进行详细披露,势必导致信息成本大于收益。

(三)社会和政府监督原则。

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不会全面、如实地披露其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有的甚至还会弄虚作假。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能源审计。其中,由会计师事务所或国家审计机关进行的专项能源审计,依据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制度和准则,对能源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合法性、全面性及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定,强化了对能源会计的再监督,从而促使企业不断加强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三、构建我国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模式

能源会计信息可分为能源会计要素信息以及节能减排绩效信息两部分。能源会计要素信息主要指应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的与节能减排有关的会计信息,属于可以用货币量化反映的内容。而节能减排绩效信息主要反映企业无法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但可以用其他形式灵活披露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会计信息,其内容主要是定性的或可以用实物、技术指标量化的。下面对这两种能源会计信息披露分别予以论述。

(一)能源会计要素信息。

1.能源会计要素信息的主要内容。

(1)能源性资产

指企业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且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能源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

(2)能源负债

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且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义务,如为购入节能设备而发生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利息以及为治理环境而支付的应付环保费、应交环境资源税、应交燃油税、其他应交款等。

(3)能源权益

指企业所有者所拥有或投入的利益,主要有能源资本、节能基金和从损益账户转来的能源利润组成,如吸收投资者投入的煤、石油、天然气及投入的节能设备、设立的节能基金等。其中的“能源资本”可理解为国家因其对能源拥有所有权而形成的国家权益;“节能基金”可看作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需专款专用的资本,其性质与盈余公积相同。

(4)能源收入

反映会计主体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所得到的收益,包括节能减排业绩卓著奖励、节能减排项目借款获得的贴息、购置节能设备获得的政府价格补贴、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节能减排错失机会收益等等。

(5)能源成本

指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能源消耗以及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包括:①能源消耗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能源的耗用或使用的成本;②能源管理成本:核算通过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节能而发生的费用;③环境支出成本:核算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补偿费用和环境发展费用等;④环境破坏成本:核算由于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损失。

(6)能源利润

能源收入扣除能源成本和能源税金后的净额,它反映会计主体的能源绩效。

2.能源会计要素信息的披露模式。

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日常能源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延伸,它既可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披露,也可单独编制能源信息报告加以披露。就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状况而言,应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单设项目披露。

首先,在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增设有关能源方面的披露项目。其中资产方增加能源性资产、能源折耗项目,在长期投资项目下增设“节能投资”明细科目,反映企业截至期末所发生的节能投资额。在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节能固定资产”明细科目,反映企业用于节能的专项固定资产,在累计折旧项目下增设“节能固定资产折旧”明细科目,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下增设“节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科目,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下增设“长期待摊节能减排费用”明细科目,应付环保费、应交环境资源税、应交燃油税等则在负债方的流动负债项目下列示,在所有者权益下增加能源资本项目,节能基金则列示在盈余公积项目下。

其次,在资产负债表后再增加一份附表,即能源资产负债明细表,将能源性资产、节能投资、节能固定资产、能源折耗以及应付环保费、应交燃油税、能源资本等分明细予以列示,以便完整地披露企业有关节能减排方面的信息。

另外,以现行利润表为基础,在表中增设能源支出和能源收入项目。具体来说,在营业利润项目后,增设收益性能源支出项目,揭示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能源消耗以及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如能源消耗成本、能源管理成本、环境支出成本、环境破坏成本等;增设能源收入项目,揭示节能、治污和保护环境获得的当期能源收入,如获得的节能减排业绩卓著奖励收入、获得的节能减排补贴款、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节能减排错失机会收益等等。同时,在利润表后也增加一份附表,即能源损益明细表,详细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因节能减排而产生的损益。

(二)节能减排绩效信息。

1.节能减排绩效信息的主要内容。

按照能源受托责任的要求,企业除了需要披露应在传统财务会计和财务会计报告框架内披露的会计信息外,还必须对节能减排绩效予以说明和报告。所谓节能减排绩效,主要是指企业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措施而产生的结果和成效。节能减排绩效信息同样应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部分既有货币信息,也有非货币信息,但主要以非货币性信息为主。笔者认为,反映企业节能减排绩效信息的内容主要应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节能减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该部分以货币性信息为主,主要包括:能源节约额、能源成本降低额、能源利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额等。

(2)企业能源法规执行情况。主要包括:企业执行能源法规的结果、节能减排实施效果及未达标的原因等。

(3)企业环境质量情况。主要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主要环境质量指标的达标情况;污染事故的发生情况等。

(4)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主要包括:污染治理情况;从事环境治理、检测、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情况等。

2.节能减排绩效信息的披露模式。

第9篇:能源管理的必要性范文

回想一年来的工作,我公司在服务承诺、工程审计、房产能源管理等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工程审计严格执行标准,不徇私情。

今年我局在局所装修改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这就要求物业公司不仅要做好日常维修工作,而且对装修改造质量也要严格把关,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我公司安排专人对工程现场进行监督,共完成局所装修处、柜台加固处、墙壁粉刷处,对个支局所进行了屋面防水改造,对印刷厂、综合服务基地进行了防火墙改造,并对全部工程进行预算审计,工程造价达到了万元,审减额为万元,审减率达到了,切实为局把好了关、把住了关,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赞扬。

二、着力解决历年来的难点问题。

⒈去年冬季我局部分局所因多种原因导致供暖不好,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今年夏季我公司就组织综合股职工分头对几处局所的供暖管道进行室内分户改造,为节省资金,我公司安排综合股的几名骨干分头负责,对处局所进行了改造,均在供热之前顺利完成了任务,而且供热效果都比改造前要好很多,还为红旗所安装了电取暖,彻底结束了冬季室内冷冰冰的历史。除此之外,我公司还组织力量对我局所属的几处锅炉进行维修,总计精修锅炉吨的台,吨以下的台,为局节约资金万余元,以上这些细致的工作,不仅基本解决了冬季不热的问题,而且从根本上节约了能源支出,为局节约了大量资金。

⒉为切实做好全年的服务承诺工作,做好全局物业管理工作,有力地保证经营、运行、机关各部门生产工作有序、高效、顺畅运转,营造安全、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我公司将服务承诺贯穿于全年的工作中,全面履行服务承诺内容,依据严格的考核机制,对各股从服务态度、服务时限、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部实行计分制,在各股之间进行评比,评出最优和最差,有奖有罚,充分调动各股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职工充分认识到这是全年工作中的重点,抱着必须做好这项工作的态度来对待。一年的工作,我们始终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物业管理的服务工作层层分解,细化到股,量化到人,强化责任追究制,对各单位所反映的问题能按服务承诺的要求及时到位进行维修,一年来,从没有因为我们的自身原因而耽误过生产的,而且对于无法马上维修的都能做到及时安排,一旦问题解除马上排除故障。各股之间也能通力合作,在每半个月的巡访中能互相通报,互相配合,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加强了各股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得物业公司这个原本散乱的集体日益团结。

实践证明,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全年的维修维护、清扫、能源房产管理等多项工作都在承诺制度的规范下完成得比较好。而且基本上能按照局里的要求,以经营为主线,全面细致地做好各单位的后勤服务支撑,强化了职工的主动服务意识,受到全局各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房产、能源管理日趋完善,逐步形成系统化模式。

⒈房产管理方面除对各项收费项目进行了建帐管理,同时对我局出租房屋及承租房屋都建立了台帐,所涉及内容一目了然,并制定了有关房屋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与各方负责人见面落实了这些管理规定,以便于日常管理及遇到问题能及时妥善处理。重点针对物业收费项目进行了规范,与各物业管理公司签订了物业管理合同,并对收费标准进行了重新洽谈,使物业管理费的收费标准达到历年最低。对由于其管理疏漏对我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经济上的追究,从当年的物业费中扣除。今年全年共交纳物业管理费万元,比上年节约了万元。

对市里所收的各项占地费、年检费、土地租金等等,也是能省则省,通过与市里各收费单位的多次协商,针对以上各项收费项目我公司共为局里节余万元。

积极推进闲置房屋出租一事,我公司去年将多数闲置房屋出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初始,我公司又将剩余房屋进行分类,分别考察地段、租金等指标,对不同房屋酌情定价,争取将剩余房屋也能出租出去,为局收回部分成本。除此之外,我公司还积极主动对已出租的房屋租金进行收缴,对于许多难收的户也进行多次攻关,通过我们的努力,目前我公司已收回租金万元,收缴率达到。

⒉能源管理也日趋完善。水、电能源管理在去年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又有所规范。取消了(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部分不合理收费,以邮政企业是国家赋予的承担普遍服务的公益性企业为依据,重新核定了部分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局节省多万元。

我公司在去年对电费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对供热费进行了彻底清算,为了保证交费面积的准确,我公司专门派人到各单位测量面积,在此过程中,对站前枢纽大楼的面积提出了质疑,经多方求证并与热力公司沟通,终于认定了我们的结果,最后通过多种手段,终于追回了多年多交的供热费万余元,为局挽回了多年的损失。除此之外,今年供热费虽然上调了价格,但我局所付出的却与去年基本上持平,原因是今年我局将供热费收缴工作交给了物业公司代收,甩掉了许多现已不应在我局报销的住户。

四、增收节支,例行节约。

⒈冬煤反季进场,从根本上避免了迎季的价高质低的普遍问题,并从用量上进行了仔细核算,严格压缩了每年的进货量,使得今年的冬煤物美价廉,保质保量。在保管问题上,将煤传成堆,用草、泥将煤堆盖起来,使煤免受风吹雨淋,并从根本上控制了冬煤丢失的现象。仅此一项,就为局节省资金十余万元。

⒉为节约购买桌椅的资金,避免浪费,我公司组织专人对全局各局所的办公桌椅进行了维修,一年来,共维修办公桌张,其中大修张,办公椅把,与购买的成本相比,维修所付出的工费及材料费真是相差太多,仅此一项,就为局节省资金万余元。

⒊坚持原则,坚决抵制不合理收费。我公司根据邮政法规定,邮政局属于提供普遍服务的公益性企业,在许多收费项目上都应享受一定的优惠,据此我公司与各收费单位多次协调,在许多方面都争取到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为局节约资金多万元。

五、采购、计划调拨、保管各人分管,有章可循。

为使得采购商品在质量上和价格上都有所保证,我公司专门成立采购小组,定期到市场去了解商品的价格及质量情况,并及时征求全局各使用单位的意见,尽量满足大家的需要,对不合格商品坚决不入库,其中也发生过因进货质量问题,损失由采购员弥补的事情。经这样严格的审查,我们才能保证每批进货都物美价廉。

为保证用最小量的库存来周转,我公司在计划调拨上采取了月报计划月查库存的原则,使得我们不占用过多资金就能保证全局的生产之需。

保管工作能做帐物相符,货物陈列整齐,每月能及时清点库存,并保证平时付料的及时性,为全局各部门的生产之需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六、房产维修、电气维修改造工作紧张有序,保质保量。

⒈维修工作针对我局点多、面广的特点,除按照承诺要求每半月巡访一次外,我们把需要维修的工作也按轻重缓急进行了登记记录,在时间上、顺序上进行了合理安排和调度,做了许多细致的工作。首先是对更换佳西局地沟内严重腐蚀的热化管线百余米,为了完成这项工作,维修股的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在地沟里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用了一周的时间终于把地沟内的管线更换一新,保证了今冬的供暖问题。二是通过与热力公司积极沟通协调,自己组织人力对长安局、通江所、光复所、中山投递班等进行了热化分户改造,工作质量都达到了热力公司所要求的标准。还对沿江局进行热化管线的重新敷设,对散热片进行了重新安装,通过认真细致的探察研究,对锅炉位置进行了调整,改造之后的供热效果非常理想。三是提前做好冬防保暖工作,组织木工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全局破损的玻璃进行了重新安装,及时修补并安装了门帘、门条等设施,受到了全局各单位的赞扬。

⒉电气维修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除了按承诺要求保证日常维修任务之外,为个局所进行了灯具集中改造,将格栅灯更换为铁管灯,共用灯具余套,每月可节电万度。利用晚间休息时间改造局所台席个,节约成本万元。另外,变电所在人员少的情况下,能按规定做好例行的值班工作,而且经常加班加点对局所进行维修保养,保证全局各单位的正常用电,一年来,累计更换灯管次,排队各种故障次,为局做出了突出贡献。

七、积极参与生产营销,为局经营工作尽微薄之力

我公司是属于后勤服务部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劳务工多、国营工少,而且各工种的工资标准也比较低,但面对局里每次下达的指导性任务,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也没有等靠思想,而是每一次都积极鼓励职工,为职工讲清楚支持经营工作的必要性,使得职工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我们是邮政局的主人,邮政局的兴衰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所以这一年来,我们积极完成了储蓄指标,正在努力完成电信业务的推销和拜年卡的销售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但我们的职工本着为局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的朴实想法,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营销战役中去。

八、积极组建职工食堂,方便职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