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能源管理案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能源管理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能源管理案例

第1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对策

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在对高校管理中,档案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调取高校档案是了解教师以及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最直接、高效的方法。高校的档案不仅是学校教学评估和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还是学校规章制度和教育模式的制定依据。在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该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机技术应用逐步普及,在档案管理中也被广泛应用。档案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于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的高度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同时也对档案整体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档案管理内容

高校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而不是一向单独的个体结构,它是我国档案事业的重要部分之一。高校档案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成果、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高校教职工参与科研、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实践的主要基础。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对教学工作开展中所形成的对学校、社会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和参考意义的活动进行真实的记录,同时这项工作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评估、教师工作情况和学生报考的主要依据。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价值与作用愈来愈重要,其对学校教学方式创新和教学体制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就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主要的管理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事类档案

通常情况下,高校人事档案较为复杂,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在校人员多且较为复杂,因此而言,在高校档案管理中其主要的管理重点在于人事档案管理。通常人事档案管理都是通过一个人为单位进行的,通过认识档案来记录高效工作人员工作情况,是记录工作人员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二)文件史料档案

每一个高校都存在着一个独立健全的发展流程和历史,而这个流程与历史通常都是由相关文字和图片组成的一种复合记录模式,从而为教师教学工作开展和学生的自我荣誉感提供了基础。一般而言,这种档案管理主要可以分为学校科研工作、教师的教学业绩、学校历史和创建流程等。

(三)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高校工作的核心。每所学校中学生的大部分学习以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都在这里留下了最真实的记录,同时也是学生自身情况的记载依据,学生档案的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就业形式,因此而言要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与管理。

(四)实物档案

事物档案主要指的是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大量有关学校实况的记录物质。如所获得的奖章、奖杯和奖牌等物体和学校的实际物体等。在工作中通过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将其合理的纳入归档范围。

二、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现状

就目前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能力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与事业心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制度的逐步完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工作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于此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理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动,然而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内心素质也产生了变化,这就造成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更是在工作中不自觉的进行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流程,不但影响了学校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更是给高校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二)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入去复杂,其管理人数也不断增多,但是究其真正的专业学历人员却微乎其微,这就造成了多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一种半路出家的状态,从而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些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通过在工作中进行实践,进而总结相应的工作技巧和方法。由于某些高校还存在着一些引进人才的同时解决家属工作的政策,使得有些管理工作人员文化水平不高、基础差,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方法,这就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和隐患,同时也造成工作人员的盲目性和无法满足管理技术要求。这就造成严重的档案管理影响,同时也制约着高校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实现信息化管理模式。

(三)档案人员流动频繁,队伍结构不稳定

一是高校档案人员专业人才偏少,一部分人是兼职做档案管理工作,由于身兼多职,造成他们无暇也无心学习档案管理方法和档案专业知识,档案意识薄弱,加上所做的档案工作又没有任何待遇,使他们对档案工作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只要有机会就想把自己所兼的档案工作移交给别人,使得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分类不清晰,责任也难以明确。二是高校档案人员待遇普遍都偏低,没有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部门的待遇高,而且发展前途也没有这些部门大,使得部分档案人员难以忠于职守,有机会就会想调到别的部门,造成了人员流动频繁,新人不断,影响了档案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管理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由于档案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很少有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使得档案管理方法无法更新,服务效率持续低下。档案管理人员普遍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大多数还是采用手工检索、人工操作等原始的管理方式。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对工作产生了倦怠情绪,使得高校档案工作举步维艰。

三、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对策

(一)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档案工作稳步发展的前提,也是当前高校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或其他方式来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引导他们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培养他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在年终考核时,在档案人员中评出最佳服务奖,作为提拔晋升、发放奖金的依据,确保档案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

(二)建立培训机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学校领导要对档案管理人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在经费上要保证档案人员参加多层次、多形式的继续教育。

(三)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稳定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高校对教学人才的引进都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而对档案管理人才的引进缺乏力度。高校领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要引进和培养一些信息技术人才、高水平的档案管理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提高档案人员队伍的学历层次,改进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转变陈旧观念,培养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以往落后的工作方法,实现由封闭管理型向开放服务型转变,服务态度也应从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档案人员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深入研究档案工作中出现的新特点、新情况,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第2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新型安防与安保,组成了医疗行业的安防系统。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医疗系统,昔日医保趋于饱和,安防逐步被关注。当下,尽管许多医院于安防上投入大量资金,可几乎仅为视频监控,由整体出发,存有安全隐患。主因在于:1)未针对医院需要展开设计,导致其于医院业务流程存有漏动。2)医院系统与安防系统缺少联运。3)医院的安防系统缺少有效维护。医疗安防系统的持续发展下,医院安保系统亦趋于成熟,极难有新的突破。近年,医院新技术为主的医疗业务提高了对安防的需求。可由当下医疗信息化建设状况发现,因传统医疗安保建设的饱和,医疗业务与安防密切结合为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医疗业务与安防产品相结合,为当下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要点。如手术示教、医院应急指挥、手术转播、远程探视、远程会诊等皆归此类应用。因目前国内多数医院皆以使用模拟监控系统为主,此因其传统监控系统安全性高,如影像封闭使用,可规避网络恶意攻击。可传统模拟监控系统功能上,常常无法满足手术示教、应急指挥、远程探视等多种应用需求。如此,诸多用户逐渐把目光转向了智能化数字医疗安防系统使用上,这样利于统一平台管理和资源共享的使用。且基于TCP/IP协议数字化监控系统,能够彻底处理视频、语音、数据网络上传输问题,可实现许多传统安防系统无法实现的需求,关键其可与医院具体业务密切融合,彻底解决传统医疗资源单一、无法共享等弊端,因此医疗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推动了医疗事业发展。

2医院安防系统的综合设置

医院检测、分析、研究所用的大型设备非常多,有许多要害、特殊、关键部门需列为重点保护。似放射性部门、存发放位置、传染病区、危险品部位、细菌培养室、收银台、药品库等皆列为关键设防保护。因医院人员身份复杂、流动量大、预防发生纠纷取证难等因素,医院智能化安全系统的安装,令人身及财产的安全有了保障。医院的安护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医院入侵报警系统

为了确保医院人员、资料、设备的安全,如财务室、手术室、档案库、传染病房、收费处等医院内部关键区域、以及医院出入口及主要通道,安置数量不等种类不同的探测器,对非法入侵展开时时监测。且以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联运模式对医院人身财产安全进行时刻布防。

2.2医院出入口控制系统

医院出入口控制系统,是于出入口对人、车辆及物品等进、出展开放拒绝、放行、报警与记录等采取先进的电子信息与技术展开控制的系统。其技术核心为数字化信息及数字化编码信息为特点的识别人及物的数字化安防系统。

2.3医院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为了确保医院健康有序的运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已然成为医院安全技术防范体系里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2.4医院的电子巡查管理系统

以信息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采用国际先进射频技术的电子查房管理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巡查。医院的电子巡查管理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责任感,预防因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突变而产生的人为过失,降低造成病情加重及死亡等医疗事故。此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及时对住院医师于管理患者时医疗质量此薄弱环节的控制,提高医师对环节质量及基础质量的关注,实现最大限度减少医疗差错与事帮的发生,为患者营造舒心、安全的就医环境。

2.5医院应急指挥系统

医院应急指挥系统,为卫生信息化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公共卫生的应急指挥中心核心内容。此系统上与省卫生厅、市政府及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应急管理协同机构相联动,下与卫生监督部门、各级医疗部门、疾病控制部门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联动,主要负责对各类数据进行传输、采集、共享、汇总及处理。

2.6医院火警自动报警系统

为了确保患者、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多数医院采用以智能型感温及智能型感烟的探测器、手动型报警按扭等前端设备的返回信号机达成主机报警功能,令医院若有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报警。

2.7医院的安防系统集成

医院集成管理系统,是将医院建筑内通信网络、火灾自动报警、信息、安全防范、小区设备自动化等若干独立又彼此联系的系统,将其集成于一个统一协调运转的系统内,实现对医院建筑设备自动检测和优化控制、达成优化管理及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其集成系统与医院附近的公安监测系统相联动,为医院提供最佳信息服务,构建一个舒适、环保、高效、安全的就医环境。

3智能化安防系统在现代医院的主要特性

医疗行业与全民健康紧密相联。医院内一个科学有效的安防系统尤其关键。当下视频通信皆鉴于IP网传输,为当下安防行业发展的主流。此需医院于安防系统上,主要应用数字化设备。当下,国内医院对安防系统的应用,正向网络化、集成化、现代化、数字化发展。

3.1网络化

因当下医院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各类医院皆施行了网络门诊,且着手进行网上会诊推广。医院是一个安静的环境,若展开大量布线施工,将对医院正常营业以及患者康复不利。施行网络化监控刚好可解决此难题,其为医院未来发展趋势。并且,当下3G无线网络的工作部署,于医院未来的安防监控将发挥更大效用。

3.2集成化

集成一体的监控系统,为当下多数医院所青睐。当下医院安防市场主流地位,逐步令网络摄像机、POE供电设备、网络高速球、一体化球云台、无线监控设备等安防产品占据。

3.3现代化

若想安防系统技术于五年时间里不落后,需要医院对安防系统功能进行现代化融合。如视频监控结合温湿度、监控无人值守、电压等环境监测,以及重症室监测病人生理体征、在特殊护理房或传染病房等。并且,医院对特殊的科室需采取特殊方法。例如母婴室,应该采取录像、门禁联动图像抓拍和指纹识别等技术,实现对人员进出的控制;在医院手术室,如果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可实现手术示教、远程手术、手术会诊等功能。此外,还有医院智能识别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当下亦于医院安防系统崭露头角。

3.4数字化

当下医院对数字化的应用,主要体现于纯数字化存储及纯网络传输。医院空间开放,二十四小时医院皆有人员流动,务必依高清存储技术才可完成大量信息监控。昔日单机监控存储设备内硬盘数量非常有限,难以完成海量信息的存储。为了完成所有监控点位任务,需大容量数字存储空间,此令纯数字化存储设备于医院安防应用中地位显著。

4安防系统智能化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突出作用

4.1安防系统智能化整合医院资料,提高现代医院医疗服务效率

当下,多数现代医院的安保系统皆为独立运转,在医院每栋楼上的模拟监控系统施行单独管理,资源造成极大浪费。于安保系统应用时,用户深刻体会传统系统不管技术参数或功能皆无法满足自身多样化需要。在2010年,一种网真医疗系统,就很好地解决了用户的这一难题,网真医疗系统不但能满足医疗安防应用的智能化、数字化需要,更能够满足医院对音频高保真、视频超高清、交流真实化等方面的需求。当今国外已有著名的网真厂商展开网真医疗解决方案的推行,且已逐步步入国内医疗安防市场。由技术层面看,网真医疗解决方案是一个综合医疗所有视频的通信系统,其将医疗行业和网真技术工作流程同实际业务进行相结合,且通过网真技术和调度的融合,把手术示教、远程会诊、手术转播、医术交流、远程专家指导等皆整合至一个平台上。且网真医疗方案系统实际应用时,不仅能对远程真人大小面对面交流,亦可将医院内各种医疗信息皆融合接入网真平台,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高效性和综合性的得以提升。由此可预见,未来医院业务紧密相结合的综合医疗视频通信系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关键,远程会诊、远程会商、专家手术指导等工作皆将于网真平台运作,从而提高医院医疗效率以及资源共享、远程协作等皆有全新体验。

4.2令现代医疗安防产品更加具有人性化

当下多数国家,对现代医疗普遍采取以人群做为基础的医疗服务。即为大众提供连续的医疗服务,包括对老年病人、治疗慢性病病人、都提供大量的安防需求。针对人们需求和安防产品的特点,一些厂家制造了和社区医疗安防有关的产品。例如目前出现的呼救通报警系统,在外观上是一个如火柴盒一样大小的电子遥控器。人们只需要按动遥控器上面的红色按钮,在里面储存的亲人手机电话就会出现。可整体而言,皆未获全面普及推广,关键原因于当下无法真正实现面对面会诊及诊断。伴随网真医疗的推广,此新兴安防产品将逐步普及到社区,安防产品亦变得更具人性化。在通过远程专家指导、网真远程会诊、家庭探视等这些产品的应用,许多社区的居民便可及时就医;且通过网真平台,医生和病人可进行真实面对面的交流,诊断疾病的专家可很清楚地看到会诊病人的症状,也可以实时做到调看病人的个人信息极其相关病例,这些都有助于医生能准确做出诊断。医院遇有专家资源不足状况,完全可凭借网真平台此手段,来进行会诊和远程的专家指导以及会诊,实现对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病人的就医的快速有效。随着安防技术发展的不断推广,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人性化设计的医疗安防产品,产品的应用范围也会不断扩大,这些都能进而推动我国现代医院医疗安防市场的快速发展。

第3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本工程位于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淖毛湖镇西南约16km处,属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的哈密三塘胡~淖毛湖风区。风电场距离伊吾县约82km,距离哈密市距离约234km,风电场海拔高度在530~625m之间,本工程风电场规划总装机容量50MW,拟安装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电机组。

2工程选址和总体布置

风电场场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风能资源应丰富,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场地通道进出必须安全,同时应交通便利,以便当风场遭遇事故时外部力量能及时进入事故现场,满足运输要求。场址的选择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区域周围没有工矿企业、居民点。风电场总平面布置应充分考虑生产流程、操作要求和使用功能的需求,建(构)筑物可多层布置,场区应划分功能区,建(构)筑物的外形宜规整,场地应有完整、有效的雨水排水系统,电气设备布置应适应风力发电场生产的要求,符合防触电、防火、防爆、防潮、防腐、防冻等有关要求。风电场工程规模应与工程等级相匹配,风电场工程等级应根据装机容量和变电站电压等级分为四级,如表1所示。风力发电机组在风电厂内的布置,应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及场内已有设施的位置综合考虑,尽量紧凑规划整齐,有一定的规律,风机基础及架空线铁塔基础应充分考虑工程地质条件不利因素,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尽可能防止发生风机塔架及架空线路铁塔坍塌事故、人民生命财产受损等事故。本风电场规模等级为Ⅲ级、中型,风电场采用WTG2-1500机组,根据场区的风资源状况、地形状况等因素,风力发电机组采用行距和同行中风机间距为4D×10D的排布方案。

3风电能源工程安全管理

(1)现场安全管理。项目的施工、安装、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安装单位应根据有关标准、规程、法规编制施工方案,按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施工单位按图施工,遇有变更,应由设计、施工安装及生产单位三方商定。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应符合国家防火、工业卫生等有关规定,施工现场排水设施应全面规划,以保证施工期场地排水需要,以免污染环境。基坑施工时应根据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对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放坡处理,对于风机基础深基坑,在基坑上口周围1m处布设1.2m高的安全防护网,并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对地质较差的土质边坡,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夜间施工应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必须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确保施工安全。风电机开始安装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始施工。安装现场道路应平整、通畅,各种机械设备在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尽量减少误操作以防止机械伤害的发生,各种机械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应灵敏有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组织相关培训,责任落实到位。

(2)建(构)筑物基础。基础土石方开挖采用推土机或反铲挖掘机分层剥离,尽量避免地基土方扰动,基坑底部留30cm保护层,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开挖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每边各加宽1.0m,为防止脱落土石滑下影响施工,开挖按1∶0.5放坡,风机基础混凝土强度C35,开挖出底面后经人工清理验收完成后,再浇筑厚度100mm的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不允许有施工接缝。混凝土施工中应用测量仪器经常测量,以保证基础埋筒的上法兰平整度为±2mm的精确要求,施工结束后混凝土表面必须遮盖养护。

(3)机电设备过电压保护。35kV开关站不设避雷针,电气设备均屋内布置,建筑物屋顶设置避雷带,风力发电机组配备有防雷电保护装置。在开关站的35kV母线上装设一组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对雷电侵入波和其他过电压进行保护,每一台箱变高、低压侧均装设一组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主变中性点装设金属氧化锌避雷器一只,与中性点隔离开关和放电间隙配合使用。

(4)防火、防爆和消防措施。工程防火采用综合消防技术措施,消防系统从防火、监测、报警、控制、疏散、灭火、事故通风、救生等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变压器及压力油罐等设泄压装置,布置上将泄压面避开运行巡视工作的部位,以防止在设备故障保护装置失灵,通过泄压装置释放内部压力时,伤害工作人员。设备的选型和采购时,要求压力容器的设计与制造必须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运行过程中要按要求定期检验。通风设备和通风管等均接地,移动式油处理设备在工作位置应设临时接地点,防静电接地装置与工程中的电气接地装置共用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场区外独立设置的易燃易爆材料仓库,在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其建筑物或设备上严禁设避雷针,而用独立避雷针保护,并采取防止感应雷和防静电的技术措施。

(5)运输、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合理布置施工道路和大型设备吊装工位,根据地质条件建议采取人工预压、夯实处理等措施,防止施工道路路基或设备吊装工位地基塌陷,严禁运输车辆超载,大型设备吊装应有专人负责监护。严格执行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动土作业等票证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施工车辆、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起重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十不吊”,起重设备在使用前应对其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吊运中午时走吊运通道,不明重量、埋在地下的不明物料不得起吊,禁止重物在空中长时间停留,风里六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大风、大雾、雷雨等恶劣天气或照明不足导致信号不明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大型设备吊装应编制专项吊装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实地考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吊装方法和安技措施,保证作业安全,施工前,将吊装方案向操作人员技术交底。

(6)施工用电安全。施工期间用电应符合施工用电的一般规定,施工用电的布设根据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并符合当地供电局的有关规定,不得任意接线,施工用电设施竣工后应经过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设立施工用电管理机构,落实到专业班组负责运行及维护,严谨非电工拆装施工用电设施,建立相应的施工用电管理制度,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4结语

第4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薪酬体系 绩效考核 绩效指标

薪酬不仅是支付员工劳动的报酬,而且也是一种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手段,是影响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得在品种、质量、成本、交货期等方面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要求,能对多变的市场环境作出快速的反应。要达到这些方面的要求,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同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薪酬制度作为激励手段之―,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不少企业完成了转制,现代企业制度正得到逐步推行,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部分企业的薪酬制度却仍停留在转制前的模式,薪酬制度不合理,导致企业人才流失,员工队伍素质低下,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情况相当普遍。实践证明:合理的薪酬制度,可以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市场竞争支撑力。反之,不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和意见,弱化企业的发展动力,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是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较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曾为多家珠江三角洲企业进行管理咨洵,取得了不少的数据和经验。以下是我们对最近完成的某公司薪酬改革案例的分析研究。

1、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南海市某公司是一家从事文具生产经营的劳动密集型的合资企业,公司以香港一商贸公司为出口,实行订单式生产,年产值约6000万,其中90%以上出口,销往美国、英国、中东等20多个国家。现有生产工人800多人,职能部门管理人员85人。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减少,竞争加剧,带来订货价格下降,商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从原来的大批量、长期、定量订货的模式向小批量、多批次、随机性订货的模式转变。订货量不确定、不均衡、品种多、批量小、交货期急的特点,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面临不少新的困难和问题。企业的经营成本在不断上升,效益在逐渐下降。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几年来得不到提高,反之还有所下降,加上工资结构和制度不够合理,使部分员工产生了不满情绪,一些职能部门的员工出现了消极行为。如:对生产经营过程存在的浪费问题、质量问题、技术问题等漠不关心,一些问题反复出现而得不到解决,管理效率下降,延期交货、质量返工或退货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此,企业高层领导认识到应尽快改变现状,否则将影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经过初步的调查分析和诊断,我们与公司领导取得了共识,首先从职能管理人员的工资制度改革人手,通过工资制度改革,优化员工队伍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公司的适应能力和经营效率,进而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

2、公司原工资结构及其问题分析

2.1、公司原工资制度与结构

公司现有工资制度: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辅助生产工人实行计时工资制,职能部门管理人员采用固定工资制和加班工资,薪酬结构具体组成部分有: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加班工资、出勤奖、双薪、专业补贴和福利补贴部分。

2.2、公司薪酬制度存在问题

①工资没有与工作能力和具体表现挂钩

管理人员以固定工资和加班工资为基础,工资水平在聘任初期确定以后,很少根据其技能的提高进行调整,工资收入没有与实际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挂钩,对现有人员缺乏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干好干坏一个样、能不能干一个样,导致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工作动力和压力,主动性和责任心不强,对现状和问题缺乏改进和创新的动力,管理效率不高;这种状况也给社会上一些通过假文凭弄虚作假的人提供了机会,曾有个别持有假文凭的人在公司混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被发现。

②工资没有与公司效益挂钩

由于管理人员的工资增长主要取决于加班,工资水平没有与公司效益挂钩,导致公司管理人员大多不关心公司整体效益,部分人员为了谋求私利,甚至损害公司利益。如:为得到加班工资而有意拖慢日常的工作进度,人为制造加班机会,这种情况既增加了公司的管理成本,也加重了延期交货的问题,对生产过程存在的物料浪费、工时浪费、废品损失等现象视而不见、甚至庇护,对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不予制止。

③工资结构导向作用不明显

工资对引进人才、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素质的导向作用不够。工资没有起到优化管理人员队伍、激励人才发挥才能的作用。如: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比职能管理部门办事员的工资低、甚至比其下属的工人低,导致这些人员宁愿做工人也不愿意在管理岗位干;此外,由于对工资结构中的学历补贴部分解释和宣传不力,使工龄较长、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对此产生了较大的意见,甚至对有学历的人员产生对立和抵触的情绪,这不但使工龄较长的员工积极性受到影响,同时也恶化了有学历人员的工作环境,对引进高学历人才形成阻力。

④加班工资明显不合理

由于容许管理人员拿加班工资,且加班控制不严,导致部分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为多拿加班工资而人为制造加班机会,把正常时间该完成的工作有意拖到晚上加班,有的职能部门人员加班期间无事干而玩上网、打游戏、看报纸等。车间管理人员不管生产任务是否需要,为达到自己加班的目的而随意安排工人加班;根据近两年的工资资料统计,职能管理部门人员的加班工资平均占其工资额的25%,加班工资的增长速度远大于业务量增长速度,甚至出现总业务量下降而加班工资总额上升的现象。

⑤工资确定方法不科学

虽然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但由于确定劳动定额缺乏准确依据,定额水平显得过松,对提高生产效率起不到促进作用;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不少工作由车间管理人员在现场临时估计定额,由于种种原因,车间管理人员常不能站在公司的立场合理客观地分析和确定定额,致使临时定额标准过松,定额标准因人而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既增加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也导致工人很大意见;职能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也由于确定的依据不足,方法不科学,导致一些同级岗位、甚至相同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相差悬殊,不少员工报怨自己的工资绝对水平偏低,相对水平也不合理。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管理人员认为现有工资制度不合理,对现有工资水平不满意,抱怨公司在工资方面所作的一些承诺不兑现,失信于员工,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薪酬体系改革方案设计

在分析公司现有工资体系结构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内部职能管理部门人员进行了工资制度意见调查,以了解管理人员对工资制度改革的期望,以及对新工资方案的建议,同时我们还对三角洲其他同类企业的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10多家企业的工资制度、工资水平、工资结构的资料以供参考。此外,我们还对公司职能部门进行了岗位调查,对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内容和负荷情况进行了摸底,结果发现,现有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工作负荷不足,效率偏低的现象。在内外调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公司薪酬改革的目标:通过工资改革提高员工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活力、实现劳资双赢。

3.1、新工资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1)工资方案应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

(2)工资方案应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工资水平应与绩效挂钩;

(4)工资水平应根据不同岗位适当拉开距离;

(5)工资制度应体现公平、合理;

(6)绩效考核应具有可操作性。

3.2、新的薪酬结构

根据工资方案的设计原则,新的薪酬方案以基本工资为基础、绩效工资为主体,工资结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福利津贴组成。其中: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学历津贴+工龄工资+技能补贴。其中以绩效工资与基本工资的比例为6:4。

①岗位工资

考虑到不同级别和岗位的重要性、承担责任大小、工作内容、工作负荷等方面不同,适当拉开不目级别岗位的薪酬水平.此外,考虑到不同部门所承担的工作量、工作责任等方面的差别,适当拉开不同部门同等级别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如生产部及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的岗位工资,比其他部门管理人员工资平均高10%。

②学历补贴

设置这项工资是为了引进和激励有较高学历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公司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方案是大专学历每月补贴150元,本科学历每月补贴300元。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的学历津贴由公司董事会另定。实施学历补贴的同时,鼓励现有员工通过自学和进修形式,提高自身的学历层次和水平,以推动公司管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③工龄补贴

设置工龄补贴,目的是在员工流动性和稳定性之间形成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工龄补贴原则上按工龄增长与对公司贡献大小之间的关系,确定工龄补贴水平。标准依据是进厂1至3年的员工处于适应期和技能提高期,稳定性较低。月工龄补贴按每年增加15元,4至6年工龄的员工已达到技能熟练期,稳定性较高,对公司的贡献相对较大,工龄补贴为每年增加20元;工龄7至9年的员工,贡献随工龄的增幅变小,工龄补贴定为每年增加10元,第10年后,每月工龄补贴绝对值已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工龄而增加。

④专业技术津贴

为体现对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价值认可,对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员工给予相应的技术补贴,分为三级,初级200元、中级300元、高级500元。此外,为鼓励现有员工努力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公司对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资格,但具有较高实际技能和管理水平、并对公司生产经营业务发挥重要作用和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津贴。分为三级:1级100元,2级200元, 3级300元。

⑤绩效工资及其确定

绩效工资部分是本次工资制度改革的关键,为使绩效工资发挥重要的激励作用,必须确定合理的绩效工资比例。考虑公司原有工资水平、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工资激励目标,初定绩效工资基准为:Wb=1.5×Wp

Wb=绩效工资额基准;Wp=基本工资额。

实际绩效工资额:Wbe=Wb×Kd×Kp

Kd=部门绩效考核结果,Kp=个人绩效考核结果。

4、绩效指标及考核方法

为保证绩效工资制度的激励效果,还必须确定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指标、绩效指标的考核方法、工资水平随绩效指标变动的敏感度变动。绩效考核分两级完成,即由公司考核部门,由部门考核员工,分别得出两级考核指标系数,该系数与基准绩效工资相乘得出个人实际绩效工资。

4.1、绩效考核指标的分类

绩效考核指标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值由相应的责任部门提供,要求保证其及时性、准确性;软指标由考核对象的主管上级、协作部门等在综合考虑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进行评分,如:部长由主管副总经理综合考核其工作态度、工作主动性、领导能力、所属部门及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为了保证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由相关部门考核部长的合作态度及协作效果并给予相应评分;部门内部其他人员由正副部长根据规定指标和表现进行考核评分,定性评分要求做到公正、公平、合理,被考核人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可以直接向考核小组(或总经理)投诉,部长对下属人员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将作为总经理对其考核评价的依据。

绩效考核指标按层次分为公共指标、部门指标和个人指标。公共指标是各个职能部门均要考核的统一指标,如:产值(用不变价计算)、经营成本率、延期交货率是目前影响公司效益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被选为公共考核指标。设定公共考核指标的目的是激励各部门和人员密切配合,积极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部门考核指标是根据各职能部门的特点没定的专用指标,这些指标的改善有赖于本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个人指标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工作努力程度,他要求个人在为改善公共指标和部门指标而努力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做好本岗位的工作。

4.2、定量绩效指标的考核标准

对于定量考核指标,为使绩效考核合理化,我们采用统计分析法,去掉一些明显不合理的特异点数据,取略高于近三年的相应指标平均值为考核基准。实际指标值好于基准值,则考核系数得较高值,反之亦然。如产值、延期交货额、经营成本、不合格品率等指标均采用这种方法考核。采用基准考核标准,有效地简化了指标考核方法。在设定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个别部门提出一些非本部门原因和责任造成考核指标受影响如何处理的问题,而我们采用基准指标值进行考核,只要公司运作环境和条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上述所提出的问题就可不予考虑。

由于绩效考核包含多个指标,而不同指标对考核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针对不同部门和人员设定了每个绩效指标的权重系数。

4.3、绩效考核软指标考核办法

软指标(定性指标)是较难把握和操作的考核内容,软指标考核容易产生意见或流于形式,因而一方面要求考核人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对被评价人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好恶,另一方面,对考核评分过程要做到公开,对每项指标评分要有根据和说明。能否做到公正评价和考核部下,也是作为公司考核部门负责人的其中一个考核指标。若认为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有问题,容许被考核人提出申诉,一旦投诉被确认成立,则将对考核人实行扣分。

4.4、管理人员加班报酬的处理

参考其他企业的做法,原则上管理部门人员不允许拿加班工资,但个别部门(生产部、品管部、物控部)和人员(车间领班、主管等)在订单任务较紧,确实需加班赶工期时,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允许加班,但加班工资的计算,必须乘上一个加班效益系数,该系数设置如下:

加班绩效系数Kj=产值增长率/加班工资率(0.6≤Kj≤1)

可见,当完成的生产任务量增长与加班工资增长不成比例时,加班绩效系数将小于1。设置加班效益系数的目的在于控制不合理加班的现象。

5、新工资方案的实施

新工资方案经过多轮征求意见和修改后定稿。方案得到了公司高层和全体管理人员的普遍认同。为了保证工资方案的顺利实施,在公司董事会的支持下,我们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新工资制度培训,并组织成立了绩效工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每月的绩效考核、工资核算和处理投诉等工作。目前,新的工资方案已在公司中全面推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公司各职能部门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协作态度明显好转,不合理的加班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延期交货问题得到了改善。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个别指标及其考核方法需进行调整,但新的工资体系己发挥出其明显的激励作用。在完成工资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我们进入第二阶段的管理系统整体咨询改造工作。预计第二阶段工作完成后,工资制度改革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6、结束语

第5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一、管理人员的重要性

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保存和开发利用,都要靠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形成者及其管理人员实施。没有形成者及其管理人员,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培养一支合格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队伍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

电子档案的管理与纸质档案的管理,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这就造成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管理的特殊性。

⒈信息内容数码化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按照一定的格式转换为数码或符号,进行存储、传输。纸质档案是由文字、图形、图像等直接显示其信息。这样,管理人员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所记录的信息不能直接阅读,要靠通过相应的软硬技术还原后才能知晓。管理人员如不懂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和相关设备,就无法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

⒉文档处理一体化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和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相关设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开了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及相关设备,就没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可言。纸质档案在归档前的文件阶段,档案人员无须过问或参于管理,无须知道文件产生背景及其印刷等有关技术。待到文件阶段的后期,对那些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由文书人员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而电子文件归档必须要了解形成电子文件的相应软件和设备。在电子文件设计形成阶段,档案人员就要进行指导,使生产的电子文件能按归档要求归档,并能进行统一管理和长期保存;同时还要了解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产生背景、数据格式、以及相应的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等。电子文件形成后,在使用过程中,档案人员要参于对其管理,熟知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并进行积累。要及时按档案整理、鉴定的有关要求,对电子文件进行收集、整理、鉴定、归档。否则长时期不过问,相关技术发生了变化,设备陈旧或更新,原来的电子文件,在新的条件下必然读不出来,真实记录就可能遭受损失。从管理方面看,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之间很难划分出明显的界限。电子文件的形成者,电子档案的管理者,要通力协作,才能保证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因此,在电子文件时代,文档一体化管理,势在必行。

⒊保管保存技术化

电子档案的保存要比纸质档案保存复杂的多,纸质档案只要符合保管、保护条件,就能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而电子档案长期保存就不那么简单。首先要考虑电子档案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等,这就要求不仅保存电子档案所表述的信息,而且还要保存相应的软硬件技术及背景信息等。电子档案所依赖的电子计算机发展很快,设备不断更新,软件技术日新月异,其存储载体性能也不甚耐久,磁性存储载体常有退磁、粘连等现象,光盘也有矫变和保护膜遭受划伤等现象。这些都是影响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不利因素,需要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认真对待,并且要有一套整的对策、技术和措施。

⒋利用形式多样化

档案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我们保存档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对于纸质档案的开发利用,我国已有一整套的方针政策和方法。对于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将会出现一系列新问题,如怎样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存取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又如电子档案利用场所,是允许上网利用?还是只限于在档案馆(室)的借阅系统?还有电子档案的保密问题等等。这些都要根据电子档案的特性,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方法,不能照搬纸质档案开发利用的政策和方法,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软硬件技术保证才能开发利用好电子档案。

(二)电子档案管理的困难性

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是一项极其困难而艰巨的任务。这绝不是仅仅懂得纸质档案一套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管理人员所能胜任的。也不是仅仅懂得电子计算机技术或数据通信技术的人员所能胜任的。前者不懂电子文件形成、存储、传输、检索、利用等技术,就无法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进行管理,更无法达到长期保存和开发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后者不懂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原则和管理环节,无法理解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必要性和严重性,无法实施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鉴定、归档,也就不可能采取一切必要的技术和措施,长期保存电子档案。所以,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凡是从事纸质档案管理的人员,都能管理电子档案室;也不能机械地认为凡是懂得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信技术的人员,都可以管理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管理是由于电子文件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的事物。我们必须认识到:在电子时代,电子档案的实质是技术工程;电子档案管理,实质是一项档案技术工程的管理,是一门新型的档案管理学科。电子档案的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既具备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又要熟练掌握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它必须将这两门学科溶于一休,否则就无法对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这就大大地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二、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备的知识技能

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归档及其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的知识的技能,才能适应其岗位职责的要求。

(一)档案管理基础知识

⒈了解档案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明确档案的基本含义、本质属性和档案种类的划分。

⒉掌握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提供利用的原则、方式和方法,掌握档案管理和利用中有关信息反馈技术和方法。

⒊掌握影响字迹材料耐久的因素;掌握一般声像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和保护条件;掌握档案库房内外温湿度变化的一般规律; 掌握微生物、鼠类危害档案的防治措施、技术和方法。

⒋了解文件的概念,明确文件及公务文件特点、功能及其表现,划分公文立卷范围和编制立卷类目等。

(二)电子计算机应用知识

⒈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机器。认真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目的是了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懂得电子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及外部设备等,牢固地掌握电子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

⒉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完成电子计算机本身的管理或针对不同的信息处理任务而编制的程序及文档。电子计算机是靠人们把事先编好的程序装进机内之后才能工作,而程序是由程序人员编写和调试。程序人员根据实际需要提出问题,然后确定计算方法,构造数据模型,写出流程图,选择适用的语言,编写出程序并上机反复调试,直到满足实际需要为止。认真学习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就是要了解熟悉电子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和其它数制的转换关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等,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⒊现代通信及电子计算机网格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所需的各种信息都是依靠以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通信设备来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认真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就是要了解现代通信的工作原理及所需设备的作用、性能及发展趋势,掌握信息存储、传输的方法和技术,为管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打好技术基础。

⒋办公自动化(OA)及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电子计算机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部门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办公自动化和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并产生着大量的电子文件。我们掌握了办公自动化、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本知识,就掌握了电子文件从产生到动作的过程及规律,便于从电子档案管理角度提出电子文件形成和归档的技术要求。

⒌电子计算机技术在档案部门应用知识。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正在两个方面迅速地展开:一是为提高纸质等载体档案的管理效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服务,而大量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二是电子文件归档及归档后形成电子档案的管理,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学习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应用知识,就是要了解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掌握各种应用的典型范例,熟悉其相应的应用程序等。更深入地拓宽电子计算机在档案部门的应用范围。

⒍设备维护知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涉及很多设备,如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数字通信的一系列设备、电源设备、调控设备等。了解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对这些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是极其重要的。这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我们对这些知识必须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要掌握一些保养、维修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

⒎标准化知识。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离不开标准化。它涉及到标准制定、贯彻、修订等知识和方法;涉及到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信息技术管理、电子文件生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工艺流程、保存条件等多方面的标准内容。了解并制定、完善这些标准,才可能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三)外语能力

第6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智能一卡通;校园安全;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2-0000-02

1 智能一卡通简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在社会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在校园的安全管理中智能一卡通技术的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智能一卡通具有便利性、先进性和安全保密性等特点。在现代校园管理中能够有效提供门禁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校园商业消费等方面的服务,极大地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并降低校园安全管理的成本。智能一卡通技术在校园安全管理中需要较为成熟的网络系统和网络技术的保证,随着现代校园管理的网络化和科技化越来越成熟,在校园安全管理中采用先进的智能一卡通技术是较为普遍的选择。智能一卡通技术能够使学校的工作人员、师生等持智能卡进行身份的识别和教学管理、图书馆借阅查询、餐厅消费、校医院挂号看病等方面的应用。智能一卡通技术能够实现校内快速支付,保证校园内的小额消费能够快速和有效。智能一卡通系统能够实现校园安全管理的统一性和简便性,校园管理人员能够通过智能一卡通技术进行校园各种管理系统的综合管理和无缝连接,促进学校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2 校园安全管理中智能一卡通的应用探析

2.1 智能一卡通在校园管理应用中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依靠科学技术进行高效快速的进行和开展,其中智能一卡通技术因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能够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主要满足以下几点:

(1)科学性。智能一卡通技术是先进的信息科技的代表,通过其强大的功能能够实现校园管理的科学性。校园安全管理是较为系统化的管理,管理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采用强大的智能一卡通技术进行快速高效的管理。通过对校园安全管理方案的设计进行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开发,智能一卡通技术需要以校园安全管理预案为核心进行计算机软件系统在智能卡系统硬件上的实现。

(2)便捷和实用性。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中要求技术人员开发的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这一标准是检验智能一卡通系统开发成效的重要因素。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开发中,技术人员需要根据校园安全管理人员针对校园安全管理中涉及的所有方面管理方案的设定进行系统的开发。

(3)灵活性。在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开发中,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目光的前瞻性,系统开发需要保证其具有较长的生存周期,系统开发中智能一卡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都需要具备足够的弹性,智能一卡通技术不能因局部的数据变化而影响整个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

(4)系统的可扩展性。在智能一卡通系统的开发中技术人员要采用先进的程序设计手段和方法,有效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开发的效率,缩短系统开发的周期,保证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在校园管理中快速地发挥作用,技术人员开发的智能一卡通系统需要具备较好的可移植性,能够使系统在校园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可移植性较好的软件能够实现智能一卡通技术的再次开发和升级,满足系统在将来的使用可靠性。

(5)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所有的数据操作都设置有明确的权限控制,当非法用户侵入系统时能够有效的拦截,保证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硬件系统需要设计合理,避免硬件设计不合理造成智能一卡通系统的性能下降,影响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当部分硬件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进行检修和故障的消除,保证智能一卡通系统的有效性。

(6)全面性。在校园安全管理中各个子系统进行物理连接,子系统的计算机都进行联网工作。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软件系统各个部分的管理系统需要进行无缝连接,所有系统内部联网的计算机数据都能进行综合处理,保证校园管理人员进行校园的全面管理。

2.2 智能一卡通在校园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智能一卡通技术在校园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能够有效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智能一卡通技术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由于其自身强大的功能能够保证校园安全管理人员通过智能一卡通系统进行校园门禁系统的管理,禁止外来人员在校园内的部分机构的自由进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能够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避免学生的晚归或不归,保证学生的身心安全。智能一卡通在学校图书馆管理中亦至关重要,保证学校图书资产的安全。智能一卡通技术还能用于学校校内消费管理系统中,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校园经济流通的发展,并保证其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门禁管理。智能一卡通系统能够实现校园教学楼开门时间、门号的设定;并能够根据用户的类型来进行管制时区和节假日类型,设置不同的开门流程;智能一卡通技术具有实时的监控功能,当房门状态发生改变和人员进出时都能够实时在控制室的监控电脑中显示和相关视频的存储。有效记录门禁系统状态改变的时间,出入人群的视频画面等状态。开门的时间超过设定数值时,门禁系统能够自动发出警报声音。门禁系统设置不同的应用群组,有效实现学生进出宿舍的记录,并对晚归或不归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记录,当宿舍发生被盗时管理人员就能够通过相关视频资料进行案件的证据收集和犯罪嫌疑人的认定,校园管理人员通过门禁系统数据的分析能够有效把握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

(2)学校消费管理。智能一卡通能够实现校园卡在学校日常营业、管理业务。实现卡的基本管理,包括学生卡的发放、学生卡的销户、用户的基本信息修改、解挂失等。通过这些功能的设定充分保证使用人员的账户安全。智能一卡通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卡的金额管理,在学生进行现金续存、冻结、解冻等基本操作中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其在学校内部的高效、便捷的应用;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能够进行基本维护和管理,如可添加、删除、修改操作员信息等。

(3)图书馆安全管理。智能一卡通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学校的现行图书馆信息系统的对应,系统能够实现图书馆门禁、图书借阅查询等各种管理功能。图书馆门禁系统能够实现进入人员的身份识别,杜绝外人进入图书馆造成图书馆的不必要破坏或麻烦,同时智能一卡通系统能够有效识别进入人员是教师或学生身份,来进行图书馆不同借阅人员人群不同权限的管。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卡的卡号查询来确定该人员借阅情况,以实现图书借阅的有效监控。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借阅时段的设置,对于在不允许进入阅览室的时间进入者,门禁系统进行报警提示,并记录其通卡信息以备于日后查询使用。通过智能一卡通技术能够保证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安全。

3 结语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采用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进行校园安全的管理,提高校园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保证校园内工作人员和师生的安全,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智能一卡通技术越来越完善,学校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及时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俊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数字校园研究与设计[J].梧州学院学报,2010.

[2]臧劲松.物联网安全性能分析[J].计算机安全,2011.

第7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三能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50-03

自1956年东北农学院成立我国第一个土地规划与利用专业[1],到197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土地规划与管理学术研讨会后,许多高等院校相继恢复或新建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院校有94所,分布在农林、理工、综合、财经以及师范院校,以农林和理工院校为主[3]。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不同,客观上也形成了土地规划与利用类、经济管理类、资源环境类和工程技术类等各具特色的土地资源管理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北农业大学强调土地利用与工程课程的开设,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强调土地经济与土地政策等课程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强调不动产资源学科类课程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侧重开设地理课程,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调土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制图等课程的教学。因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背景复杂、专业综合性强的特点要求不同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改革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特色专才。

1 专业发展历程

按照大学生人才培养层次和专业变化,可以把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分成3个发展阶段。

1.1 农学专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1994-2000年) 我校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可以追溯到1994年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设置的农学专科专业,当时的农学专业下分为六大人才培养方向,包括土地规划与管理、农学、农学师范、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和植物保护方向,此时习惯把农学专业称之为“大农学”。1997年湛江农业专科学校与湛江水产学院合并为湛江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学专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土地规划与利用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农学概论、生态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监察、测量学、土地法规、环境土壤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农业环境保护学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从事各级农业部门、环境保护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的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工作的人才。

1.2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2001-2006年) 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原“土地规划与利用”与“土地管理”专业合并,更名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并划归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由于我校农学专科专业土地规划与管理方向尚不符合申报国家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申报条件,同时原农学专科专业下的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分别升格为本科专业,因此按照学科相近原则,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划入到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2005年湛江海洋大学升格为广东海洋大学,但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不变,依然维持在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下设置土地规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方向。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土地资源规划、利用和管理的高级和实用型管理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基础、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房地产估价、土地投资项目分析评价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各级农业部门、城建部门、职业学校及土地管理与房地产部门从事生产组织、技术研究与推广、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及农业教育等方面的人才;授予农学学士。

1.3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2007年-至今) 经过13a的专业发展,2007年教育部批准我校设立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至此,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期。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由原来1个班35人左右,发展到2个班70人左右;由原来授予农学学士,变更到授予管理学学士;人才培养计划也作了相应调整,与教育部土地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

这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调查与评价、土地开发与整理、土地规划、土地资源信息、地籍管理及房地产估价、投资分析与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测量、制图、计算机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开设专业课程有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地质学基础、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测量学、遥感技术、土地信息系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房地产投资分析等;人才培养方向为培养适合到国土规划与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及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人才;授予管理学学士。

第8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1998年5月25日上午,江苏省兴化市公安局警察王某与辅警仇某赴浙江省德清市武康镇,将涉嫌犯抢劫罪已经批准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吴加洪抓获。押解吴加洪回兴化途中,中午为吴加洪打开戒具(手铐)让其吃饭,此后未再给吴加洪带上戒具。下午4时左右,在镇江至扬州汽渡船上,吴加洪为脱逃乘隙跳江,至今生死未卜。

事发后,吴加洪之父吴广德认为,其子吴加洪在被押解过程中跳江,且吴加洪跳江后押解人员未采取任何措施,目击证人反映吴加洪沉入江底再未看到浮出江面,至今杳无音信,必已死亡,故要求兴化市公安局赔偿。兴化市公安局认为,吴加洪为脱逃乘隙跳江,不能证实其业已死亡,公安机关仍在追捕,故拒绝赔偿。

事发四年之后,吴加洪之父吴广德以利害关系人的身份,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吴加洪死亡。

「判决结果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吴加洪下落不明已满四年,其家人一直打听寻找,并于2002年7月10日发出寻找公告,仍无音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第一百六十八条之规定,于2003年7月18日作出判决:宣告吴加洪死亡。

「学理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匿后,下落不明满四年,公安机关仍在追捕,法院能否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宣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

一、设置宣告死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结束民事法律关系不确定状态

宣告死亡,是指经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宣告下落不明一定期限的公民死亡以结束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满4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根据这一规定,宣告公民死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第一、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须下落不明;第二、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已满法定期间;第三、须经利害关系人申请。除此之外,法律并无其他限制性规定。

从立法宗旨看,宣告失踪制度和宣告死亡制度解决的均是一个公民参与的民事法律关系因其长期下落不明造成的不确定状态问题。但是,宣告失踪制度侧重于保护失踪人的利益,而宣告死亡制度侧重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利益。有鉴于此,既然法律没有其他限制性规定,任何公民包括逃匿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只要下落不明的事实状态已满法定期间,就符合被申请宣告死亡的实质要件,其利害关系人提出宣告死亡的申请,人民法院就应当依法受理和判决。否则,如果根据“先刑后民”的司法惯例,对利害关系人提出宣告逃匿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申请不予立案受理,或者立案受理后中止审理,那么,经过10年、20年、30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仍没有归案,则会使相关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且明显的不利于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二、宣告逃匿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并不妨碍追究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那么,宣告逃匿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是否会妨碍追究其刑事责任呢?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法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表述,仅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生理死亡,而不应包括推定的死亡即宣告死亡。因为,民法上的宣告死亡并非确然地证明自然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其仅是由人民法院根据公民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期限的事实而认定其死亡的一种法律推定,也就是说,宣告死亡并非公民死亡的确切事实。

第9篇:能源管理案例范文

【关键词】能源管理模型 ISO50001 基于PDCA模式

1 背景

能源管理被定义为采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利用管理学和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用能水平1。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是采用控制、监测等手段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管如何定义,能源管理已成为全世界用能企业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有的国家甚至采用立法、标准的形式加以限制。例如我国《“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到十三五末,全县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15年降低2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比2015年减低33.3%。”

能源管理方法与现行标准存在极大的区别,目前还没有非常普适的能源管理方案,不同的能源管理案例来说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从现有的能源管理的理论来说,能源管理的导则的适用范围较窄。总之,在能源评价标准与用能企业现存状况之间应当编制一套合理的能源管理模式使两者建立联系。

PDCA模型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提出并由戴明采纳、宣传、推广使用的,主要为计划(Plan)、执行(Do)、查验(Check)、修正(Action)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写字母。2从字面意思也可理解为管理的四个环节,即在管理工作中做好计划、在实践工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总结的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对存在问题进行修正,并适当推广形成标准化,实现管理的良性循环。

对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来说,能源管理标准是其五个国际发展和技术推进重点领域之一,企业通过引用和消化标准(例如ISO50001)可实现节能增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在能源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提出从1990年到2000年期间,用能单位在能源管理服务公司上的投入从5000万增长到20亿。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几种典型能源管理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同时创新的提出一种可借鉴的、普适的基于PDCA模型创建的能源管理方法。这种能源管理方法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构建一种易于理解的能源管理模式;

(2)提供能效持续提升的路线图;

(3)提供一种可实现的阶梯能源管理方案;

(4)可供与其他行业比对的能效评价基准;

(5)能效提升的改造方案。

2 几种典型的能源管理方法介绍

在以往的能源管理方法研究中,研究人员注重在能源管理系统中重点标识耗能设备及环节,Carbon Trust在2011年发表的能源管理导则和为小微企业设计的爱尔兰能源持续发展计划(SEI)都是基于较为成功的案例而形成的。

Carbon Trust的能源管理导则描述能源管理的实施主要从以下几步进行:

(1)统揽全局:通过对用能企业的基本信息了解企业用能设备状况及相关管理情况,这步可了解用能企业的业务和管理制度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确定能源消耗的基数;

(2)建立能源管理责任制:在高级管理人员中确定节能负责人,用于与企业管理部门沟通协调;

(3)管理制度的确定:包括建立一系列的基于现实及管理层需求的程序性文件,管理制度需要给出明确的方针和目标,并分解细化,以确保充足的资源和权力来实现目标,这步至少包含人员培训、职责任命及定期复验;

(4)管理评审:通过对能源管理制度的在实现,确J制度的正确性和适宜性,重新规定职责和权限,保证管理制度的持续有效运行。

SEI管理制度从以下5个主要步骤实施:

(1)保证:用以保证建立的能效锅炉制度有效实施,明确能源管理负责人,能效目标细化分解;

(2)识别:基于企业用能状况研究节能的空间和方案,主要针对领域是用能设备和能源计量;

(3)计划:描述能源的主要消费计划,包括用能设备、及用能设备的管理制度;

(4)实施:包括实质的节能工作方案,出其他步骤外,本步骤还应应当包含企业自身节能意识和全员参与等内容;

(5)检查:利用持续的监测和对比旨在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

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采用分步实施的方式,但是Carbon Trust通过对企业概况的了解建立能源基本的管理制度,然而SEI直接确立能源管理部门来实施。两种方法都规定了战略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典型的检查方案。两种方案都基本遵循PDCA循环:注重企业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重要耗能识别物,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并持续提升能效水平。通过用能设备的能源监测,明确能效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到达持续提升的目的,这项工作要依托于法规、标准、一些成功实践案例以及成熟的能效管理模型。

3 基于PDCA模型改进型能源管理方法

上述两种方法给出了实施的方法与步骤,但相对来说过于简单,实际操作性较差。

基于PDCA模型改进型能源管理方法是在Paulk等提出的能力成熟模型(CMM)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并得到了大量的普及。事实上,该模型在CMM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分析及节能预期效果等内容。

其具体实施方案见表1。

在实施的五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获取用能企业的基本信息;第二阶段是作为企业能源管理的第一层次,明确企业用能状况和能效可提升的空间;第三阶段是基于PDCA模型中“DO”步骤,着眼于实施能源提升的改进;第四阶段是PDCA循环过程中“Check”步骤,着眼于能效提升的监测;第五阶段是PDCA循环过程中“Act”步骤,在这阶段中企业需要通过自查找到能耗高的原因并采用切实有效办法改进。

4 结语

基于PDCA模型改进型能源管理方法可以知道用能单位合理利用资源,不断提升用能水平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该模型已经用于计算机、冶金等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