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

第1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传承;权利;二人转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68-01

明间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进行流传,其主要反应了大众的感情以及生活,主要从其审美观念以及意识情趣等表现其魅力。本文拟对东北的二人转进行艺术文化的传承以及保护的相关探究,根据其具有的民族特色,以及民间艺术文化基本保护措施做起,折射出其他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

一、民间艺术传承的法律意义探究

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具有其重要法律意义,这就使得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拥有艺术的传承人,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是某个具体的人,或者是某一个组织。例如,东北二人转是根据东北的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落进行发展创造而来,对于二人转的传承人选择,在明文上进行了规定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民间的表演家赵本山、李秀媛、王中堂、赵晓波、石桂芹等,他们均被列为了具有代表性的东北二人转的传承人的名单。这就赋予了这些传承人的法律继承权力,希望他们能够将东北的二人转能够发扬、创作继续传承下去。对于这些民间艺术的传承需要他们付出很多的劳动,而不仅仅是他们对这些民间艺术拥有权力。这些传承人不仅是民间艺术的权力主体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拥有义务将其代表的民间艺术进行发扬,需要人们获取更大的努力。民间艺术的传承人不仅要拥有其进行生存的权力主体,而且还是其创作和发扬的主体,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和传承奠定基础。

二、民间艺术传承人的权力与义务概述

(一)民间艺术传承人的权力概述

1、创作权力。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具有对其继承的艺术进行创作的权力,即鼓励其对民间的文学艺术能够创作和传播,给予了传承人搜集资料、整理民间艺术并且可以有权利对其进行创作。

2、发表权力。对于传承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对于其代表的民间艺术创作出去了派生后的作品,他有权力对其创作的作品进行发表,或者是以何种方式将这种派生作品进行发表,这是传承人具有的一项比较重要的权力。

3、署名权力。这主要是指的是传承人具有一定对其创作的作品进行署名的权力,能够在其派生的作品后面标注其名称和姓名以体现其时代的精神利益。

4、修改权力。从基本理论来说,传承人对于原生的作品不能够进行修改,由于民间的艺术很多都是由口头的语言方式进行传播,因此其具有不稳定性。这就使得在传播的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其传播的地域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因此在进行传播的时候其传承人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二)民间艺术传承人的义务探究

1、传承人要保护作品的完整性。虽然传承人具有一定的修改权利和创作的权力,但是这不能使得他们对原生的作品的完整性进行破坏,传承人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尊重民间艺术的、风俗习惯及精神权力。不能够通过歪曲、篡改原生作品,也不能够违背原生作品的基本思想内容。

2、传承人在行使著作权的时候要指明原生作品的群体、民族或者是区域的义务。民间艺术作品在进行搜索、整理、改编的时候要根据相应的规定进行规范创作,在尊重和保护民间艺术的基础上行使著作权的相关义务。

3、缴纳费用的义务。为了鼓励民间艺术的广阔发展,激励人们的创作热情,为民间艺术的传播和创作打下基础,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通过缴纳费用,以此来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资金来源。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分析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其发展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时代的文学气息,在传承的过程中具有其特有的方式。例如,东北二人转在进行相关传播的时候,传承人对二人装的文化精髓进行总结,根据其独特的性质,抓住其生活的气息进行创作和传播。赵本上老师则根据二人转中的幽默性、草根性以及智慧性等基本特征,通过舞台传承其重要的民间艺术特色,将二人转最基本的特色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其重要的生活艺术特色进行阐释,在观众心中积攒下人气,赵老师将二人转的传承做到最好。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东北二人转的相关传承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阐释了传承人在民间文学艺术中传承的权力和义务,为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2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 审美功能 民风习俗

一、民间艺术概念

民间艺术同一般艺术一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艺术既包括民间美术,也包括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及口传文学等。狭义的民间艺术则是以美术和手工艺为主的造型艺术。“民间”一般指大众和平民,在古代相对于宫廷和官方而言,在现代有别于专业的艺术家。本文所讨论的对象主要是狭义的民间造型艺术。

二、民间艺术审美功能发展与特点

在人类历史进入文字记载之前,各种技艺还未形成专业门类,生活中美的意识和环境中美的因素,以及带有普遍审美意义的造型、刻划的线条,就是艺术。那时还没有城市与乡村的不同,也不存在专业类别的差异,是纯粹的原始民间艺术。从原始民间艺术的基本形态我们可以知道,其创造的出发点是实用与审美相互交织的,而且更多地倾向于实用的创造心理。审美创造是客观的,人们的审美意识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审美创造的过程中,人们也能切实感受到这种审美的,而且这种被意识到之后,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就渐渐地觉醒了。

民间艺术与社会风俗、地理环境等有密切的联系,其审美意识和审美功能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一些纯粹的实用的民间艺术类型显示了人们对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协调能力。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纯粹实用的工具,像轿子、马车等,不仅讲究实用的方便,而且在造型上有意识地追求了形式上的美感。实用与审美的创造出发点逐渐结合,生活中有了更多的美感。此外,人们的审美意识并不是自觉的,但是其成果带有意想不到的形式美感。而且这种形式美因素渗透在实用功能中,是民间艺术纯朴、自然的艺术特点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人们在民间艺术创造过程中,在满足了实用的功利目的之后,便有了更多的经历来研究形式美的法则,进行一些相对独立的审美创造活动。在这种创造过程中,总结艺术的创造规律,积累审美创造的经验,人们的审美意识也不断地加强。

三、民间艺术审美功能的转变及体现

民间艺术审美功能的加强正是因为现代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直接地说便是以往的、民风习俗等精神信仰因素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消失。审美功能的转变正是为了适应现代的生活需求,有其当代价值意义。民艺学家张道一在《论民艺与民俗》中将民间艺术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五个层次是“民风新作”。“民风新作”严格地讲并非民间艺术,其是在现代所出现的一种新情况,是一般美术工作者向民间学习,所创作的带有民风、民俗的新作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民间艺术的创作主体逐渐流失。在这种情况下,“民风新作”会成为民间艺术创作的主流群体,这样也会使民间艺术的审美功能相对加强。民间艺术审美功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审美艺术化、审美娱乐化以及审美装饰化等方面。审美功能的强化,主要体现在一些更加侧重于精神性的追求而非实用的功利的目的民间艺术类型中,像年画、剪纸、雕塑、刺绣等民间艺术的装饰性和审美娱乐性在当代被极大地强化和纯化,这些民间艺术类型的艺术创造也更加专业化。同时,它们富有历史感和民族色彩的审美特色使其具有特别的魅力。

民间剪纸艺术是最为普及并且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品类之一,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西部雪域高原到浩瀚无际的东海之滨,都有民间剪纸流传。近些年,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艺术仍有吉祥如意、驱灾辟邪等美好意愿,但是其色彩明艳、造型纯朴、结构简练等艺术特征,吸引了很多专业的艺术家,以剪纸艺术为创作类型,创作出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剪纸作品。这些剪纸作品的题材不断丰富,适合了时展的潮流,同时也成为“为艺术而艺术”的专业创作,体现出民间艺术审美功能艺术化的倾向。而民间玩具在现代生活中主要是满足人们玩耍心理需求的娱乐器具,如布老虎、布娃娃、泥人、风筝等,尽管玩具的创作源于人本能的游戏冲动,但是在玩具起源之初无疑带有、祖先崇拜等创作心理。但是在当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方式发生了转变,民间玩具的娱乐功能也更加的纯粹。例如,风筝即是春游时一家大小,尤其是小孩的必备玩具。此外,民间美术审美功能的装饰化倾向,在年画、皮影、印染等艺术品类中均有体现。年画是农民用以美化生活、寄托情感和理想的一种方式和媒介,因其用于大年三十洒扫之后贴于门上和墙上,以迎接新年,故名年画。由于其主要用途是年节时布置家庭环境,色彩喜庆、鲜明、热烈、饱满,题材皆为祈福、祝愿、教化、自励等,而且年画艺术带有质朴、纯真的艺术风格,有极强的装饰性,正合当代人们对新生活的期待和祝愿。年画不只是民风习俗的一个品类,还是带给人们生活热情与动力的艺术装饰品,而且很多专业画家在年画中吸取营养,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品。

民间风俗文化环境不断地转变,以往民间艺术的生活背景也不再重现,在当下发展创新民间艺术是必然的,其审美功能的扩展也是人们生活的需要。但是,创新扩展的同时,不能遗失民间艺术文化内涵以及传统的民族精神,让“民风新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民间艺术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间艺术;当代设计;文化传承;价值研究

一、民间艺术的产生及现状分析

我国最早对民间艺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俗界,钟敬文先生等一批民俗家在《歌谣周刊》等刊物发表一些关于民间艺术的文章。20世纪80年代张道一先生在“中国民艺学研讨会上指出:“民艺学侧重于研究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同劳动群众的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种种特点及规律。”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人们生存环境也随着改变,一些散落在民间的传统艺术遭到严重的打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不管是物质文明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丰富,都具有延续性,而设计创新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社会发展的转型使得民间艺术的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民间艺术的生存之道与传承发展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1]

二、民间艺术的载体及表现形式

在每个民间艺术种类的内部,统一性之外还存在着多样性的差异,民间艺术不以复制为目的,就算是看似相同也会存在个体间的差异。民间艺术载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划分为民间雕塑、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2]民间艺术依附于民众阶层,反映民众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趣味,寄托民众的祈福心理。著名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王朝闻先生在《总要选最“趣”的画》中提出,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种,只要说是具备审美价值,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从产品中能认识到民间艺术的审美特征,除了民间绘画之类具有精神性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作品值得研究和引起重视外,其他如工具、器具、旅游艺术品之类的具有实用功能的生产、生活用品及工艺也都是民间艺术的研究范畴。后来的许多民间艺术家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民间艺术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不同的认识。王树村先生将民间艺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具有独立欣赏价值,不依附于一些实用器物或建筑上做装饰;第二,附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上或是建筑上做装饰作用;第三,既不是独立欣赏品,也不附属于任何物品上的,这种分类侧重于民间艺术特征。[3](P25-30)还有学者将民间艺术分为“日常活动”“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三类。本文采取后一种分类方法,对民间艺术的性质加以揭示。

(一)日常活动

民间艺术植根于劳动人民日常的生活之中,是生活中的一门艺术。以草编为例,草编是一项古老的技能,在中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往往离不开草编,最为常见有草帽、草鞋等配饰,篓、筐、垫、席、包等家居用品。除此之外人们的娱乐生活也离不开草编,如蒲草编织的蚂蚱、螳螂等昆虫,惟妙惟肖,深受喜爱。草编堪称中华民族民间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2008年草编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价值不仅仅是囿于经济实用链条,而且具有较高的审美愉悦和鉴赏功能。在民间,劳动者更是把美好的愿望和使用功能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节日活动

民间艺术与传统的节日活动紧密关联,丰富了民族生活,便利了日常生活,更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成为中国民间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从传统节日的习俗中,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生存方式、审美意蕴、生活态度及民族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如民间剪纸。剪纸是婚丧寿宴等节日礼俗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民间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有长寿富贵、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等寓意。这与人们当时的生活习惯、民俗习惯、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在封建统治下,过着苦难的生活,这样的环境使他们祈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家庭和睦,而民间艺术正是他们所寄托愿望与信念的载体。民间传统的节庆活动折射出淳朴、率直、乐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美满、夸张的特点和浓郁的地域特色。民间艺术文化传播形式,也体现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艺术形态的渗透,而且这种传播也是一种审美形态的培育过程。

(三)祭祀活动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沉淀中,培育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在早期的原始社会,巫术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若国大旱,则巫师而舞雩。”所谓的雩就是一种舞蹈,遇到大旱,便率巫师做舞以求得雨水。至今的贵州东南地区还有古代祭祀的遗存,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在民间艺术发生之初,继承了原始艺术先前的发展方向,反映了原始初民的思维观念和造物意识。古代神学为民间艺术的创造与发展选择了合适的契机,神仙题材成为民间艺术的普遍题材之一。儒家信奉“天地君亲师”,祭天、祭地、祭国、祭祖是规定的仪式,在这些传统的祭祀节日中劳动人民用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按照儒家传统道德伦理观念,将中国民间传统的信仰观念和造型观念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审美创造,且对中国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分支,是服从于人的本性需要而产生的,它表达了质朴勤劳的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在漫长的历史中,民间工艺自然形成独特的审美观念、造型、色彩规律和发展规律。[4]由于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民间艺术的生存延续必然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如果能为民间艺术培育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观念出发,使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民间艺术发挥其民族性,更系统地挖掘其发展的价值所在,那么民间艺术的生存之道其实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追求器物的本质美,以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来塑造当下产品的内在美。譬如“铁画”,具有上百年的工艺,它是以低碳钢为原料,按照画稿分别锻打成枝、叶、朵、山等,再焊接在一起,烘漆成画,主要产于中国芜湖等地。铁画采取与中国画同样的构图方法,颜色与国画中浓墨、焦墨的效果近似,具有与中国传统水墨画相同的艺术效果。例如,《金戈舞影铁画瓶》的设计者王小元,致力于传统美学在今天的延续,以繁昌窑青白瓷的烧制技巧巧妙地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技法———铁画,做出了由两种不同材料结合而成的系列装饰瓷瓶,突破铁画单一的装饰功能,将铁画的骨感与瓷器质朴相融合,整体造型风格铿锵有力,柔中有刚、意中有境,设计理念新颖独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金戈舞影铁画瓶》既继承了传统铁画的工艺与技法,又符合当今时代审美需求,同时还唤起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是维系徽州族群存在不可缺少的文化要素,[5]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创了新的道路。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并不是简单地依照传统进行复制,而是要将其与民众的生产方式、文化方式等日常的生活内容有机结合。例如,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的亚马逊河流域的民族,由于生活在大山的深处,无人知晓。但族民的编织技术精湛,坚韧的竹藤在他们娴熟的手下变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作品,并体现出了本民族文化。同时,这个地区受到美式文化的冲击,当地人爱上了各式各样的塑料瓶饮料,饮用完的塑料瓶遍布亚马逊河流域,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显得日趋尖锐。西班牙设计师阿瓦罗(Alvaro)知道此情形提出:通过设计的力量可以将废旧物重新利用,同时能拯救即将消失的民间手艺。通过阿瓦罗的的精心设计,一盏盏精美的吊灯,就这样诞生了。这些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因为它不仅具有民族特色和异国情调,还体现了环保意识,重要的是它能够拯救传统民间艺术,帮助贫穷的原始居民和手艺人。阿瓦罗的设计在资源回收和保护传统手工艺之间搭起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纽带,为传统民间艺术找到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设计作品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价值,而应考虑设计的作品是否对社会有益。而设计的生命力也在此,它解决的问题越多,帮助的人越多,存在的价值就越大。

四、小结

在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充分利用设计的创造力,在遵循艺术发展本质的前提下,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民间艺术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不断地促使民间艺术的完善和发展。只有为民间艺术创造合理适宜的生存空间,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与传统的文化艺术形态相结合,民间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弥足珍贵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杨秀兰.民间艺术现状分析及传承探索[J].读天下,2016,(15).

[2]刘美英.民间艺术的形态构成[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3.

[3]潘鲁生,唐家路.民艺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4]肖旺群.云南民族民间工艺与现代工业设计的相互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第4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一、引言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体现了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民间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彰显着我国的民族精神,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冀东民间艺术经过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我国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冀东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评剧、皮影、乐亭大鼓等,当然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民间艺术。此类民间艺术的传承方式与那些通过出土挖掘文物的传承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民间艺术的传承过程中,必须包含口口相传、技艺传授等活动,所以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意义重大。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却受到了很大的威胁。为了使这些已有千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其活态传承与保护工作则显得十分必要。

二、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方政府执行民间艺术保护政策力度不够。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关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自治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我国政府针对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各种可行方式保护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历史的载体,从而不断丰富我国的民间文化。冀东地区地方政府虽然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但是在发展民间艺术文化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创造经济效益。只有那些可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民间艺术才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那些无法凸显经济价值或暂时无法创造经济效益的民间艺术往往会被地方政府忽略。由于冀东地区地方政府在其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中的出发点就有失偏颇,导致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再者,冀东地区一些地方政府的自身经济条件也不太好,所以在传承与保护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无法全面地进行。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对此缺乏保护意识,很多地区都没有进行过普查工作,如,唐山的许多乡镇没有意识到民间艺术的真正价值,从没有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想法,这就给冀东地区的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民间艺术团体传承民间艺术力量的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我国政府也逐渐向服务性政府转变,在这一背景之下,冀东地区民间艺术团体在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民间艺术团体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民间艺术的传承人自发组织起来的团体组织,这样的组织又可分为盈利性和公益性组织。第二类则是由政府相关部门组织起来的民间组织。第一类民间艺术团体的特点为松散、缺乏约束性,而且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也无法获得可靠的经费保障。第二类团体的大多数成员为业界的专家学者,虽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民间艺术的传承者,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加之许多民间艺术人思想的局限性,不愿意加入带有较强官方色彩的团体组织,这就使得关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无法有效融合,从而造成民间艺术资源被浪费。加上活动费用供应的不足、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三)相关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缺乏。从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了解到,虽然民间艺术历史悠久,但是政府部门对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所做出的干预远远不够,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传承主要是以亲属或师徒关系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人口流动性加大,从而给这种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受资金、资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关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与保护研究非常少,针对冀东地区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研究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理论系统的构建与完善对冀东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就导致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冀东地区又靠近沿海,其民间艺术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程度会更深。其次,我国文化多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冀东地区许多民间艺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却丧失了传承本族艺术文化的动力,这也会对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带来很大的影响。再者,年轻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不足,且认同感在不断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

三、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策略分析

(一)加大政府部门的保护力度。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在关于恢复和弘扬优良民间传统的时候指出:“政府要带头,媒体加强宣传,社会各界参入。政府带头尤其重要,被公权损害的民间传统,当然还需公权来恢复。”党的十六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具体说来,政府作为民间艺术传承的主体应该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政策制定和经济投入。在目前的情况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在文化部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综合考量下,已经制定并颁布实施了关于保护民间艺术的政策,但是在经济投入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民间艺术项目因为具有一定的市场开发前景成为地方政府的宠儿,而其余的项目只能分到很少的传承经费,有时候这些经费还不能按时发放到位。冀东地区当地政府应该把民间艺术传承工作纳入到文化事业发展的系统中来,把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状况写进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去。政府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同时在人力物力的调配上有很大的优势,政府的重视与投入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影响深远。当然,政府的初期干预也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而不能作为长久措施。民间艺术的发展,还需自身“造血”,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

(二)利用协同创新精神实现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一体化的趋势也在不断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所以,在进行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必须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传统民间艺术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和创新。对于冀东地区来说,要尽可能避免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工作有部门或企业单兵作战的现象,彻底改变之前思路固化、缺乏创新的旧习惯,加强当地政府、企业以及传承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促进民间艺术的合理开发。通过与政府企业的强强联合,为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体传承与保护争取到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从而为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良好的保障。为了推动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必须将相关机构有效连接起来,文化发展需要进入良性的联系和循环之路。

(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行产业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已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传承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冀东地区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也必须实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是在进行技术创新之前,必须改变保守的传统思想,如,对唐山皮影或乐亭大鼓的表演形式进行适当的创新,或许会收到更好的表现效果,从而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在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要从现代大众的审美习惯着手,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当然,这也符合市场经济中的供需理论。随着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成为国家和地方非遗发展的关键需求,在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中,实现产业化发展,不仅响应了国家的号召,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且又为我国传统非物质文化传承提供了合适的途径。冀东地区在我国算不上非常发达的省份,通过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可以实现当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进而有效推动整个河北地区的发展。

(四)加强理论研究。冀东民间艺术活态传承与保护的悲观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为了将这些民间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加强理论体系的建设。业界专家学者应该试图利用社会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人类学等理论知识,通过深入分析和客观总结,进而提出一份具有一定操作价值的研究成果。业界学者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民间艺术的圈子内探究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最好的方式是将这一研究课题放在社会大环境中进行深入探究。但是,在相关理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白,这会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各类学者决不可抱着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要加强与政府以及民间艺术传承人的合作,力争为冀东民间艺术的活态传承与保护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第5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民俗艺术学是以民俗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而“民俗艺术”自有其特征和规律。“民俗艺术”与“民间艺术”、“民艺”、“民间文化”等概念常常被人混用不分,似乎被看作彼此无甚区别的同义词。其实,尽管它们在名称上都有一个“民”字,在社会层次上都与下层之“民”相关,但因视角不同、内涵有别而各有其意。“民俗艺术”,系传承性的民间艺术,或指民间艺术中融入传统风俗的部分。它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民间艺术”,系相对于宫廷艺术、官府艺术等上层而言的下层艺术,作为一种空间性的概括,它强调创作与应用视域的下层性,而不强调艺术活动和艺术作品本身的传承因素。其类型与作品既包括来自传统的成分,又包括各种民间的新创,甚至还包括庶民中非群体的个人创作,诸如邮票剪贴、种子拼贴、包装带编结、易拉罐饰物,等等。“民艺”,系日本传入的外来语词,它同“民谣”、“民具”、“民俗”等名称一样,意在强调主体为民的性质。

它不是“民间艺术”或“民俗艺术”的简称,而是从创作者与享用者的身份所做出的文化判断。如果一定要说简称的话,它倒是有“民众艺术”、“庶民艺术”的含义。至于“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或“民俗艺术”等是属与种的关系,艺术本属文化,它们相互间并非同一的,或并列的关系。民间文化包括民间风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宗教,以及其他的民间知识与民间创造。总之,“民俗艺术”的概念是从传承性、风俗性所做出的文化判断,而“民间艺术”的概念乃立足于社会空间的分野,至于“民艺”一词,则出于对创作与应用主体的身份所做的类型划分。当然,它们都具有“民”的性质,就具体作品而言有时彼此难分归属,这正是它们易被混用的原因,但作为概念,对它们的概括与把握需要有学理的支撑和区分。

二、研究体系

民俗艺术学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应构建自身的研究体系,以显现学科的严整,并推进学术的发展与繁荣。民俗艺术学的研究体系包括民俗艺术志、民俗艺术史、民俗艺术论、民俗艺术应用研究、民俗艺术专题研究等基本范畴。“民俗艺术志”,是对民俗艺术的类型、作品、传承、分布、现状、制作或表演等情况加以搜集、记录、整理、编写的基础性工作。作为民俗艺术研究的对象,它提供了实证材料和研究课题。“民俗艺术志”的研究,在方法上主要靠田野调查和文献搜求,需要对作者、作品、创作过程、展演空间、发生背景、艺术组织、地域分布、传承情况等做出翔实的调查和科学的判断。“民俗艺术志”的研究,通常按国别、民族、地区、时代、类型、品种等进行,其选题诸如《中国民俗艺术志》、《苗族民俗艺术志》、《南京民俗艺术志》、《宋代民俗艺术志》、《民俗版画志》等。其研究范围能大能小,大到《亚洲民俗艺术志》,小到《ⅹⅹ村剪纸艺术志》、《ⅹⅹ镇印染艺术志》等,都能成为研究的选题。

“民俗艺术志”是民俗艺术学框架的基础,也是民俗艺术研究的起点。“民俗艺术史”,在研究对象上包括“民俗艺术发展史”和“民俗艺术研究史”两个基本领域。“民俗艺术发展史”主要着眼于时间坐标下的民俗艺术及其自身的传承、演化,从而让人们对某地或某类民俗艺术有纵向的全局的把握。“民俗艺术研究史”,则是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做历史的回顾和总结,涉及研究组织、研讨活动、理论发展、出版情况、学术论争、研究成果等方面,偏重理论的归纳与总结。“民俗艺术史”作为民俗艺术学的基本框架,其存在能表明学科固有的历史积累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民俗艺术论”,系民俗艺术学的基本理论部分,也是民俗艺术学体系中的核心。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概念、类型、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方法、背景等,涉及民俗艺术的各种内外部规律及其研究方法。“民俗艺术论”着重于理论的阐发和规律的概括,成为民俗艺术学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可以说,“民俗艺术论”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民俗艺术学这一分支学科的建设水平和理论程度。“民俗艺术应用研究”,主要进行民俗艺术的市场研究,以及相关文化产业的研究,同时也包括保护、展示、培训、创研等领域的研究。民俗艺术存在于民间,本是民间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显著标志,长期以来它在乡村和城镇自然传习,满足着自然经济状态下的民众的精神需求,美化着艰辛、贫乏的劳动生活,而在当今城市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民俗艺术已成为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资源,获得了新的应用空间。

应用研究包括应用源、应用者、应用场的规律研究[1],就民俗艺术而言,就是扩大或改变其自然传承的定势,走向市场,走向新的空间和新的功用。“民俗艺术专题研究”,旨在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它以实证为基础,并要求从个案分析上升到理论概括。它没有刻意的“史”、“论”之分,其宏观的概括总是以微观的探究为先导。诸如“纸马研究”、“年画研究”、“皮影研究”、“傩舞研究”等,作为一个个的专题,既有相通的民俗传统和艺术背景,又各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专题研究就是要揭示民俗艺术的“类”的特点和“种”的规律。专题面广量大,虽不构成研究体系的主脉,但能推动学科向纵深发展。就上述体系而言,当今我国的民俗艺术研究还未能充分展开,民俗艺术学的建设还需要多领域地加以推进。

三、理论支点

理论支点是理论系统的支撑,或专指理论范畴中最具个性特色的部分。对民俗艺术学的理论支点,我们可以用“三论”来概括,即:“传承论”、“社会论”、“象征论”,它们分别从存在特征、属性风格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构成了民俗艺术学的理论基础。“传承论”的核心是强调民俗艺术的要旨为传承性文化现象。民俗艺术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发生和存在既不会突然偶见,也不会昙花一现,而是有着历史的脉络和代代相传的印迹。我们研究所关注的“传承”首先是有时序的,它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体现出古今相贯、承前启后的特点。“传承”作为动态的过程,本立足于时间的跨度,而“传承论”的理论乃是对民俗艺术传统的沿袭所做出的文化判断与表述。可以说,没有传承,就没有传统,传统依赖传承而发展。“传承论”包括传承人、传承地、传承时机、传承方式、传承路径、传承媒介、传承节律等范畴的研究,成为一个内涵丰富而又相互关联的研究领域。由于民俗艺术以传承为其最显著的存在特征,因此,“传承论”就当然成为民俗艺术学理论的重要支柱。“社会论”的着眼点是强调民俗艺术的群体属性和社会风格。

民俗艺术作为民间的传统艺术,不论在成果形式、题材内容、材料选择、工艺手段、功能取向、应用时空、信仰表达等方面,都有共同的基础———社会的需要与认同。民俗艺术从总体上来说,不是某个个人的独创,它不以个性风格相标榜,而是社群风俗的体现,集体创作的延伸,其间虽有个人的局部改进或创新,但仍顺应社会风俗的氛围,其社会性仍强于个体性。社会以地域的、民族的、行业的人群所构成,正是有共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才形成一个个各有传统的整体。民俗艺术作为民俗的产物,是一定社会文化精神的表达,也是其艺术审美的张扬。“社会论”着眼于民俗艺术的主体成分,包括制作者、表演者,赏玩者、享用者,以及营销者、管理者等艺术中介,研究其群体属性,从主体和社会背景等方面支撑民俗艺术学的理论框架。“象征论”强调符号的意义表达,把民俗艺术视作各有隐义的符号系统。作为民俗艺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象征把意象与物象、事象相联结,虽幽隐、迂曲,却自有其文化逻辑和解读方式。《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之说,并提出了“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由此可见,“形”、“器”相连,“象”、“意”相承,“器”以“形”显,而“意”以“象”隐。艺术象征往往表现为物理、事理、心理与哲理的统成。象征的本质是“将抽象的感觉诉诸感性,将真正的生活化为有意义的意象”(弗赖塔格)[2]2。作为集体意识的表达和解读,象征缘起于原始文化阶段,在文字尚未发明、语言尚未成熟的时期,它是有效的交流手段,它拓展了人类思维的想象空间,并激发了艺术创造的激情。正如黑格尔在《美学》第2卷所说,“象征”无论就它的概念来说,还是就它在历史上出现的次第来说,都是艺术的开始。象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创造方式,其意义与本体间不呈直接的因果关系,仅建筑在相似的联想和文化认同之上,从而创造自身的“密码”。民俗艺术与原始艺术有着渊源关系,象征仍是其主要的表达方式。因此,“象征论”亦构成民俗艺术理论的重要方面。

四、研究视野

研究视野是带有空间性的探索领域,它既能反映研究者的学识广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检测学科的发展程度。民俗艺术学作为新兴的艺术学科,其理论构建应包括研究视野的开拓与认定。我们可以从基本类型、主要环节、自身层次、存在属性、传承形态等角度,为民俗艺术学展开研究的视野。从基本类型看,民俗艺术学的研究涉及民俗造物艺术、民俗表演艺术、民间口承文学等。“民俗造物艺术”,即木雕、石雕、编织、泥塑、纸扎等手工制作,它以有形有色的具象成果、传统工艺和风俗应用成为其存在的标志。“民俗表演艺术”,即民间小戏、民俗歌舞、傩戏傩仪、商卖吆喝、绝技绝活、民俗游戏、民俗礼仪等,它们依存于一定的民俗氛围,以动态的展演为特征。

第6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剪纸 民间艺术教学 儿童

一、剪纸教学的意义

现今,剪纸已作为课程在幼儿园、中小学对孩子进行了教学,这对于儿童和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弘扬和传承民间艺术和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汉代,剪纸是随着纸的发明而出现的,可见,剪纸的历史之久远。剪纸作为我国的民间艺术,它是根植于民间的生活土壤,反应了民间人们对艺术的最基本的审美。剪纸的造型、图案、大小、风格,不仅表现了人民的审美爱好,还体现了民族的深层社会心理。剪纸作为一门技能,具有很高的传承价值,也具有很大的发展和创造空间。剪纸做为一门艺术,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历史、美学、哲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开设剪纸艺术教学课,既能让儿童学到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又能让儿童们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其中的文化精神内涵,激发对传统技艺和文化的兴趣,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间艺术。

3.是培养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方法。剪纸工具简单,且成本低廉,任何儿童都有机会学习。也正是剪纸手法的简单,创作的随意性强,所以给剪纸者巨大的想象空间。一个人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大脑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的最佳时期,剪纸是一项手工活,而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是非常有利予大脑的开发。同时,对剪纸图案的构想和设计,恰恰锻炼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片叶子是相同的,同样,也没有两张一模一样的剪纸。

二、剪纸艺术教学的方法

儿童都有好玩的天性,做事缺乏耐心,但儿童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所以对儿童进行剪纸教学,要有一定的方法,既要迎合儿童的特性,也要将剪纸的技能教会给儿童。下面,将对剪纸艺术教学的方法进行阐述分析。

1.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虽然剪纸艺术的工具简单且操作方便,但它却是集手工、工艺、绘画为一体的造型形式,所以,要到达弘扬民间剪纸艺术和培养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要把握教学的一个方向,首先培养儿童对剪纸的兴趣,同时注重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再者就是在教学期间由简到繁,由简到易,采用多种手段,注重体验实践,让儿童接受剪纸艺术的熏陶。要上好民间美术中的剪纸艺术课,须要经过思考、实践、再思考、再实践的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不断地进行教学探索和课堂实践,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激发儿童对剪纸艺术的兴趣。现在,很多儿童都没接触过剪纸或者有的只是见过一些简单的剪纸,这根本不能够引起儿童对这门艺术的兴趣。教学期间,给儿童欣赏一些精美的剪纸,尤其是那些动物、花草、生活图案的剪纸,在欣赏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继承、特点、意义和作用,并在课堂上示范剪给他们看;有条件的,带儿童到到专门的剪纸展览馆去参观,那里会有更多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剪纸。通过这样的形式,激发儿童对剪纸的兴趣,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3.注意儿童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学时,老师或家长往往会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材料,虽然剪纸就是一把剪刀,一张纸即可完成,但对于儿童来说,还是需要一些辅助材料来帮助完成。如铅笔、尺子、彩色笔、教材等。所以在教学中,应经常提醒儿童们,不能乱动剪刀,更不可以拿着剪子打闹,要注意安全;在剪纸时,同学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时刻注意自己的剪刀、尺子不要伤到了同学。剪纸时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剪纸完了要收拾不要的边角料;提醒儿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但有要有互相帮助的精神。儿童养成了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更有利于教学,也更有利于儿童学习。

4.美术教学与剪纸教学结合。先从基本的美术知识入手,让儿童们先学习书本上的有关构图、图案、色彩等知识,从而掌握书本上的关于构图形式及剪刻方法。运用多媒体将那些具有特色的学生的及剪纸艺术家的单色、套色、染色作品让儿童们欣赏。再按剪纸教学的原则——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要学好民间剪纸,得先从花草纹饰入手,才能学到剪纸的根本,这是一些有着多年的剪纸经验的剪纸人总结出来的方法与经验。其实剪纸的过程就是是美术创作与手工制作的综合,因为剪纸的用刀手法是很重要的,有“硬”“软”“方”“圆”四种用刀手法,作品内容的不同,表现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按照前辈们的剪纸经验做法做的同时,也要训练儿童们剪弧线或者直线等,在剪纸学习中不能缺少的训练就是这些。这是学剪纸的初级引入阶段,让儿童们逐步掌握剪纸艺术的内涵。第二阶段则要在儿童们掌握了一定的绘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立意、写生、变形、夸张、装饰和剪纸作品的裱贴,这也是一个作品成功与否的一关键所在。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坚持主动参与、分工合作、审美创造、快乐体验及关注差异的原则,让儿童获得亲身体验,从而逐渐形成善于观察、敢于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把课堂上学的知识在课外加以延伸、拓展。利用课外活动带领儿童们亲近大自然,剪纸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除了前辈们留下的图案外,剪纸的题材还有很多很多,像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还有大自然中的,都是剪纸训练很好的素材。

经常选择不同表现形式的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通过剪纸作品生动的形象和简练的形式,来激发学生感染学生。再利用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所观察的,对儿童进行审美创造,让儿童掌握一些基本的修饰手法。例如,简化法,将生活中的物象的不规则或繁琐部分进行合理的简化,在形和线两方面给予一定的修饰,剪出自然简洁、美观大方的图案;夸张法,为求画面的完美,对形的特征部分进行适当的夸张,强调其形态,通过大小、多少、粗细、疏密、虚实、曲直等的对比,更好地达到夸张的目的,使作品形象将更为生动活泼。

6.注重培养和提高儿童的修养。“方寸之间尽显无限创意,双指之尖玩转一纸乾坤”。通过学习剪纸,儿童们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美感的形成,提高了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素质和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传承中国传统艺术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剪纸艺术的魅力,让中国传统的民旅文化世代相传,剪纸艺术将创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娟.剪纸教学初探.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

[2]汪萍燕.剪纸艺术教学实践初探.大众文艺,2010.

第7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关键词】民俗特色 幼儿 审美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12-02

民俗特色是开展幼儿审美教育的重要素材,其形式生动、寓意深刻、内涵丰富,能够提高幼儿审美的兴趣,并且在民俗特色的学习和了解中,对于美的事物以活动、技巧、声音、图画、手艺等多种途径呈现,能够唤起幼儿对美的认识和追求,尤其是让孩子们亲自感悟民间艺术的魅力,能激发幼儿的艺术情感,培养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

一、利用民俗特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

要想提高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操,要让学生对美好的事物动情、生情,从而发现美和欣赏美。民俗特色可以说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印上了浓浓的民俗文化烙印。直到成长到幼儿阶段,孩子已经对美的事物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唤醒和培训其审美感知能力,为将来发现美、欣赏没和创造美奠定基础。在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培养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民俗特色来引起学生对美的认识,增强对美的情感。例如每年的各个节日,人们的服装、饰品、舞蹈、戏剧等都民俗特色文化的具体表现。但是由于幼儿的感知能力有限,无法对文化内涵丰富的民俗作品产生较深的认识。在这里,教师可以把目光瞄向乡土气息上,比如土地、山河、草木、播种、耕地、劳作、收获等,还有幼儿经常看的见的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引导幼儿去感知美,增强爱美之心、陶冶情操。

二、利用民间艺术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我国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我国人民智慧的表现,展示了古代人们在创造历史中,与大自然搏斗、融合,出现的群体性的艺术,民间艺术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创造者的思想和感情,它对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起到了很大作用。民间艺术发展至今,许多已经流失,有许多民间艺术被人们误解或者忽略而没有得到传承。在幼儿审美教育中,这种民间艺术形式是幼儿所乐于接受的,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幼儿审美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有计划的、有选择的将当地健康的、向上的、文明的民间艺术引进幼儿的感知和审美教育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民间艺术的独特性魅力,学会用美的眼光去看待美的事物。例如“剪纸”,其属于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作,通过人的创新思维模式,将脑海中想象的画面通过不规则的图形展示出来,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像独特而有趣的动植物描述这都是幼儿绘画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从剪纸的技法、造型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再如“泥塑”,民间泥塑和民间剪纸都属于同一种民间艺术类型,都是幼儿感兴趣的审美教育素材,像孙悟空、猪八戒、哪吒等泥塑题材,都是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培养生动例子,将这些人物形象的形态、神态、精神、性格、智慧以及情操等以泥塑的方式结合教师对其历史故事的讲解,能够极大地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除此以外,民间艺术相对来说属于一种自然纯真的艺术形态,其造型甚至是创作者随心所欲的结构,这种造型意识和幼儿的形象思维模式正好吻合,幼儿对于艺术的认识是不加矫饰且不成熟的,他们多是直接用质朴的心灵去感受眼中的世界。所以,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经常看见他们在作品的造型上的夸张和不协调,这也是他们天真率性的表现。幼儿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将形象多变、不拘一格的民间艺术融合进幼儿的审美教育中,能够调动幼儿的审美意趣和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民间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去引导幼儿了解民间美术,学习的民间美术的技巧,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例如“国画”,喜上眉梢、骏马图、清明上河图、松鹤延年等等图画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素材吗,教师通过讲述它们的象征意义能够唤起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讲述他们的绘画技巧,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俗特色的典型,其造型多姿、色彩多样、材料多变、肌理生动,蕴含的美术价值非常深刻,是对生活实践的总结。再如民间工艺,其包含了塑 、勒、刻、剪、粘等多种技法,有关于色彩的调配、刻画的方法、装裱的形式、泥塑的选料、模具的制作、工具的造型等等都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而总结出来的技术工艺,这些在课本上是很难学到的,需要模型、设色、机构设计都多方面知识讲解和学习,并且还涉及到许多细节,体现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奋斗不息的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意思,引进民间美术来丰富课堂教学,这样能够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内容丰富有趣,教师和学生的情感进一步拉近。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认识家乡的民间美术品,带领幼儿观看民间艺术品制作的全过程, 通过现实观察和实践,让幼儿在浓厚的兴趣中了解民族民间美术品的材料和制作工艺, 从而学会欣赏民间美术。这样让幼儿体会民间美术的创作过程,感受民间美术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从而培养其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情怀,提高他们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总之,我国有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民俗特色文化,对于幼儿审美教育能起到很大的帮助。在地方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特色素材,根据当地民俗活动特点,设计审美教育方案,让幼儿通过对民俗特色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其对祖国、家乡的热爱之情,树立发现美、欣赏美、追求美的意识,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参考文献:

[1] 林静.审美感知:儿童美育第一步[J]. 大众文艺. 2010(15)

第8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摘要淮阳泥塑艺术作为河南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人类学价值。探讨淮阳泥塑的艺术价值必须与文化人类学内涵相联系。因为,淮阳民间泥塑,是艺术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结合,是艺术学与人类学的结合。从艺术学视角探析人类学内涵,是理解淮阳民间泥塑艺术的关键所在。淮阳泥塑的造型、色彩、纹饰等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价值,还体现了深奥的人类学内涵。

关键词:淮阳泥塑 造型 色彩 纹饰 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J327 文献标识码:A

河南作为民间文化大省,有着众多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被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的泥塑艺术,就是河南民间艺术文化的典型代表。河南泥塑主要分布在豫北鹤壁市浚县和豫东周口市淮阳。两地泥塑艺术各有特色,浚县泥塑直接源于瓦岗军士以泥塑表达怀念离别将士之心,留恋疆场驰骋将士之情;而淮阳泥塑更多的融以原始文化内涵,其泥塑造型、色彩等艺术表现与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周口淮阳的泥塑艺术为考察对象,试图以艺术学的视角审视梳理淮阳泥塑艺术的人类学内涵。

淮阳,古称陈州,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首――伏羲氏建都之地,也是女娲用泥土造人之地。淮阳城北有“太昊陵”,俗称“人祖庙”,淮阳泥塑的艺术特点就与太昊人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太昊陵”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为“人祖庙会”,当地人又称“二月会”。庙会上我们可以看到祈福求子的人们争相购买泥塑玩具,还愿的人们带着礼品载歌载舞的感谢人祖的恩惠。而这些庙会上出现的泥塑玩具就是淮阳泥塑的代表――泥泥狗。人们将这些小巧可爱的泥塑玩具作为辟凶、纳吉、求子的吉祥物。究其原因,不在于淮阳泥塑的玩具性质,而在于淮阳泥塑蕴含的生殖崇拜的独特文化内涵,在于淮阳泥塑所反映出的人类学内涵。本文试图从淮阳泥塑艺术的造型、色彩、纹饰等艺术学视角,探析淮阳泥塑的人类学内涵,以期相对全面地认知河南民间泥塑艺术文化。

一 淮阳泥塑造型的人类学意义

泥塑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特点之一就在于民间泥塑的独特造型,夸张滑稽中融汇纯朴乡情、写实严谨中体现民风民俗。淮阳泥塑造型古朴浑厚,无论精巧细腻,还是粗犷简约,都体现出极强的艺术特色。淮阳泥塑艺术造型依据各种神话传说。由于神话传说题材广泛,淮阳泥塑艺术依据不同题材产生数百种造型,多为奇禽异兽或人兽同体。典型造型如“人面猴”、“人面兽”、“猴头燕”、“九头鸟”、“人头狗”、“双头狗”、“多头怪”等等。我们考察众多淮阳泥塑的造型,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其一,淮阳泥塑造型体现为神秘性。淮阳泥塑中奇禽怪兽的造型,已完全超越自然中的现实形体,所塑造的各种动物形象完全是民间艺人凭直观感觉进行艺术创造。比如“九头猴”中的猴子形象,我们感受到的只是9只形态各异的动物面部特征,神态不一,突出头部五官,很难辨别是哪种动物形象,与兽面纹异曲同工。但是如果了解淮阳泥塑的人祖文化内涵,了解生殖崇拜内涵,就会很自然地把它当作猴子的形象来看待。

其二,淮阳泥塑造型体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考察淮阳泥塑,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其造型上的特定文化属性。各种题材的造型大多包含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生殖崇拜”。淮阳“泥泥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大花货类型的“人面猴”,也叫“人祖猴”。人祖猴造型是淮阳泥塑中的典型造型。造型概括夸张,内涵丰富。它半人半猴,面目黑瘦,周身绘有毛发,其面部形象具有早期人类形象的特点。直立的一体化圆柱形身体,没有上肢、下肢、躯干的划分,加之整体造型上小下大的微小变化,可以确定其形象来源于男性生殖器,蕴含生殖崇拜的文化思想。男性生殖器的形象在淮阳泥塑造型中存在多种表现形式。一种造型独特的瑞兽,其圆柱形尾巴翘起上扬,如同的男性生殖器官。此种夸张表现,必是生殖崇拜的体现。再如“草帽老虎”也极具代表性。一只老虎头顶扁圆形的草帽,半蹲半卧,形神兼备,草帽遮盖着老虎的面目。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古磨成亲、结草为扇”的传说。兄妹成婚的时候,女蜗害羞,于是她用身边的蒲草编了一只类似的草帽,以表达遮盖脸面、羞以见人的情节。“草帽老虎”实际上也是古代男女婚姻的一种象征,蕴含生殖崇拜思想。淮阳泥塑中生殖崇拜的造型特征还有“双头兽”、“九头猴”等等,多是两种或多种动物形象结合一体,寓意阴阳结合或多子多福。“双头兽”即是以男女同体寓意人类繁衍,“九头猴”则是以至尊之九的猴头配以女性生殖器官的纹饰暗含人丁兴旺之意。淮阳泥塑造型中以生殖崇拜的内涵体现为多,但也不乏蕴含其它文化内涵的经典之作。比如极富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内涵的“马上封侯”、“冠上加冠”,体现自然崇拜思想的“太阳鸟”(也有认为是生殖崇拜思想的体现)等等,也是淮阳泥塑中的典型造型。但是,相对而言,依附伏羲人祖文化的淮阳泥塑,最具代表性的造型还是具有生殖崇拜思想的泥塑造型。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拴娃娃”求子的民风民俗也是伴随泥塑艺术的生殖文化内涵而存在的。可以说,极具生殖崇拜思想的淮阳泥塑造型是中国传统生殖崇拜文化的遗留,在人类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其三,淮阳泥塑造型的特点还反映在塑造手法上。淮阳泥塑造型完全是手工捏塑而成。考察淮阳泥塑,我们发现民间艺人在精心创作的泥塑艺术中,全部是手工泥塑。即使是同样题材同样造型的泥塑,由于手工作用也有细微的差别。而且,不同的民间艺术家的作品体现出不同的个人特色,绝无雷同。与工业复制工艺品的精美细致相比较,淮阳泥塑的手工制作塑造了拙朴的风格,让民众感受到的是泥土气息与自然气息。在当下工业机器复制的视觉文化时代,这种完全手工的作品更加弥足可贵。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意识的加强,部分民间艺人过分追求泥塑的经济价值,为了规模化生产,开始使用模具模制泥塑作品。这种模制作品与手工作品比较而言,缺少了民间泥塑的乡土气息,其实质是对民间泥塑艺术的伤害。

二 淮阳泥塑色彩的人类学意义

淮阳泥塑的人类学内涵不仅仅表现在造型方面,其独到的色彩运用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构成世界的5种物质是“水,火,木,金,土”,即“五行”,相生相克,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具有深刻内涵。古人由“五行”派生出“五色”,即“绿、白、红、黑、黄”。而“五色观”在淮阳民间泥塑中有着多种表现。可以肯定地说,淮阳泥塑的色彩运用就充分体现了传统的“五色观”。淮阳泥塑的色彩以大面积黑色作为底色,然后用大红、桃红、黄、白、绿五色依据造型特征在不同部位分别画出不同的纹饰。神秘稳重的黑底色彩上配以红、黄、白、绿等纯度较高色彩,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而又不失民间艺术色彩的和谐。大面积黑色底的平涂配以局部鲜亮色彩的搭配手法,在视觉效果上是增强装饰性的主要手法,也达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符合了色彩搭配的对比原则。这种色彩运用,在人类学角度上向我们传递了两方面内涵: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的正色庄重,烘托人类对生殖崇拜的神秘性、崇拜性感受;另一方面,以鲜亮的绿、白、红、黄等色彩与黑色的底色进行对比,庄重神秘之中又体现出亮丽喜庆之意,暗含人类繁衍求子后内心喜悦的心理特征。淮阳泥塑的色彩运用中,也具有南齐谢赫所总结的“六法”中“随类赋彩”的特点。淮阳泥塑的主要纹饰是象征女性生殖器官的纹饰,这种纹饰的色彩表现就是模仿女性生殖器官的色彩而绘。中心以红色竖线描绘,其上以桃红点缀,其外分别以黄、绿对称圆弧形线条表现,最外则是白色圆弧形线条配以向外发散形的短促直线表现。由内至外3组线条的组合,形成具有写实特征的女性生殖器官的纹饰表现。仔细揣摩这些局部色彩的运用,规律显而易见。可以断定,这种色彩表现的女性生殖器官,是生殖崇拜思想的体现,更是艺术家细致观察生活所得,色彩运用符合客观规律。由此可见,民间艺术家的色彩表现决不是随意而绘,而是生活中细致观察后的经验总结。简言之,淮阳泥塑的色彩运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色彩搭配的问题,在色彩学基础上的人类学内涵才是淮阳泥塑色彩运用的根本原则。

三 淮阳泥塑纹饰的人类学意义

艺术作品中的纹饰多是一种符号象征。比如青铜器上的兽面纹,其真实内涵已经不在于是某种动物的形象,而在于狰狞恐怖的纹饰所体现的礼制文化内涵。符号学中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作为独特的符号,有其特定的“能指”与“所指”。淮阳泥塑的纹饰符号,与其造型、色彩一样,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学意义。考察淮阳泥塑纹饰,纹饰特征规律尽含其中。淮阳泥塑纹饰采用点、线与黑色背景形成的面相互融合的表现手法,点、线描绘不拘一格,没有中国传统卷轴绘画中线条的遒劲气力,但不乏民间绘画的稚拙生动。淮阳泥塑纹饰中的线条形象概括,风格浑厚自然,不求精雕细刻,以意取胜,以神达意。纹饰造型中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并不是民间艺人信手拈来,而是民间艺人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逐步演变而来。民间艺人坚信古老的纹饰图案是不能变动的。一旦变化,就不再具有神性。随着时间逐渐演变确定下来的纹饰大致可分为:鱼纹、花叶纹、太阳纹、曲折纹、三角纹等等。而且,常见的多数主体纹饰均与生殖崇拜有关。不同纹饰的组合形象均与女性生殖器官产生关联,属于崇拜女阴的变异形式。比如典型的淮阳泥塑之“人祖猴”,其通身纹饰分为三圈椭圆形纹饰和点线纹饰。此主体纹饰造型就是以女阴为原型变化而来。这种女阴形象的纹饰作为淮阳泥塑纹饰中的主题纹饰,基本在所有淮阳泥塑上都有体现,应该说是淮阳泥塑纹饰的典型代表。淮阳泥塑纹饰符号体现的生殖崇拜内涵与其造型、色彩的人类学内涵一致,皆是伏羲女娲人祖文化的具体体现。淮阳泥塑局部的非主体纹饰,也具有独特的人类学意义,不应被忽视。相对主体纹饰的女阴崇拜的生殖文化内涵,非主体纹饰在作品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比如,以红色为主,状若花瓣形的纹饰,多出现在形体的转折部位。这些纹饰在构图上均衡的搭配与巧妙的穿插,体现线条与色彩的魅力,为泥塑玩具本身增添了更多艺术趣味。然而,这些纹饰在艺术家眼中,更多的是一种结构关系,形体的转折就是结构的体现,纹饰的装点就是骨骼的表现。这种朴素的结构概念的体现,是淮阳泥塑纹饰生殖崇拜内涵掩盖下的另一文化内涵。与西方绘画雕塑中科学的解剖学知识的运用相比,淮阳泥塑艺术中的解剖结构表达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但是,这种微妙的花瓣形纹饰的存在,巧妙地表达了中国传统雕塑文化中含蓄模糊的结构观念,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微妙表现。而且,淮阳泥塑中的古拙的线条表现,还依赖于绘制工具的特性。民间艺人没有运用细劲的勾线笔描绘线条,而是顺手拿起艺术家们忽略的毛质将脱的秃笔,大胆描绘。其表现出的线条,自然是粗细不匀、劲道全无,而这种风格恰恰塑造了淮阳泥塑艺术纹饰古朴清纯的视觉效果。简言之,那些具有再现女阴特征、蕴含“女性生殖崇拜”的纹饰符号,是民间艺人本能的直觉感受的体现,纹饰描绘在夸张、神秘的怪异形体上,释放出一种原始图腾的艺术魅力,使古老的淮阳泥塑艺术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

综上所述,淮阳泥塑艺术文化在造型上反映出神秘性、手塑性以及文化性的特色,在色彩方面体现出艺术性与文化属性的高度结合,在纹饰上更是体现出千百年来民间艺人的朴素性格,运用点、线、面的合理搭配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之,淮阳泥塑艺术文化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价值,还体现了深奥的人类学内涵。从艺术学视角探析人类学内涵,是理解淮阳泥塑艺术文化的关键所在。淮阳泥塑艺术文化是艺术与民众的结合,是艺术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是艺术学与人类学的结合。

注:本文系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第9篇:民间艺术的意义的总结范文

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作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大众传播文化元素,它是以简练的语言和形式传达着一定的含义,并且借助人们对视觉符号的联想和识别等多种思维方式传达独特的信息。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风格独特,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格。因而设计师抓住了这种约定俗成的传统题材将其用入现代的包装设计之中。中西方现代卓越的大师都是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吸取其中最单纯、最质朴的表现方法而引起世界的共鸣、得到大家的瞩目。这毫无疑问的在说明艺术创作的灵感源于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东方与西方人类文明的交相辉映、相互影响、相互交错。在现代包装设计上运用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的造型元素,能够将传统图形里面的神韵传承到包装设计之中,并且民间剪纸艺术的造型方式多样,具有概括、夸张、鲜明等特点,剪纸中的造型按照“美”的原则,如对立与统一、四方连续、S型的“喜相逢”形式,几何造型给人以简单、明了但又不缺乏节奏美感和形式美感。设计师把握民间艺术中的剪纸对其造型元素进行深入探究并继承,掌握好题材的中心和立意点、样式、风格中所蕴含的审美经验和精神内涵使其运用到包装设计之中,有利于包装设计在创作过程中汲取前人的经验吸收精华,让民间剪纸中的造型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现代。

二、民间年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人类社会高度发达步入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社会变革作用的影响下,现代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明教育以及审美和喜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现代文明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无情的冲击、物质和精神的分离、实用与审美隔绝......我们现在步入了21世纪,倡导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绿色环保,更应该注重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深入探究并且继续发扬光大。民间年画植根于广大的农民群众当中,是农民用来以美化生活、寄托情感和理想的一种方式和媒介。它与劳动群众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本世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民间年画传达信息的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成为劳动人民生活的精神食粮,为常年辛苦劳动的人们增添节日的气氛。民间年画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艺术,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设计师的青睐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它的画面构图布局不但丰富且饱满、内容即完整还全面、布局匀称并富有装饰性和趣味性。画面往往根据内容和题材的需要采用适度的夸张和比拟,整体形象和谐统一,色彩明快、浓艳、高纯度的艺术特色来传递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民间艺术形式中的年画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画面布局丰富饱满、内容完整、富有极强的装饰性,常常采用五套色板,印出大的色块和墨线,面部又烘托渲染,使之色彩浓重、对比强烈,而且民间年画中皆有对黑白线描轮廓的修饰,加上对留白的处理和局部的渲染,使画面在对比与调和中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总体展现喜庆、欢快、鲜明、热烈的调子。这些传统民间艺术中年画的神韵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是较好的装饰题材、样式和风格,并且其中蕴含的审美经验和精神内涵可以充实包装设计在精神文化上的缺失,以便于设计更有韵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刺绣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对周围外部环境的认识、感受、理解和审美观念,“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习惯”,民间刺绣是生活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刺绣的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图形色彩丰富秀丽,纹理清晰,题材多样,如:龙、麒麟、石榴、蝙蝠和表现自然形象的抽象几何元素莲花翠鸟、凤凰牡丹、戏剧人物、山水走兽、吉祥语等,其纹样大都具有某种喻意和意境,包装中情感的表现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理,而借物寄情、以情表意是民间美术的一大特征与优势。民间刺绣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工艺形式,与中华各民族同胞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刺绣无论是在纹样的造型、它都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来美化着人们周围的生活,同事也大大丰富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宝库。色彩还是形式上都强烈的突出传统的文化意识,也充分的体现着广大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以及民族的历史特色。将绣花荷包,挑花手巾,绣花鞋垫、布鞋、织花背带组合,可形成不同形态的系列包装。如秀丽典雅的云南刺绣图案凝聚着年轻恋人的浓情厚意,传递了一方民族男女青年独特的恋爱情怀,此外刺绣也被用于传统食品包装,如明心中秋月饼系列,喻意着团圆和吉祥。在包装设计中,传统的民间风格,它所表现是在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利用得同时还在适应市场需要与时代要求的条件下加以改革。更多的是在宏观条件的观察下,对我们民间艺术元素来进行微观细致的采纳和吸取,但是要有将抽象变为具象这一过程的同时,还要将无机变为有机。通过图案本身的寓意,同时也给我们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包装与商品有关的文化内涵,具有间接的象征性艺术特征,使之更富有情趣和情味。因而成了更容易让人接受的新形式。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