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

第1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引言

学生在进行英语文化的学习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充分的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关系与差异,只有掌握了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传统风俗等,才能够更好的处理中西文化差异,掌握英语交际运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一、中西文化差异

1.价值观差异。西方国家推广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从而导致西方人崇尚自主、独立、奋斗的理念,他们一般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当自己在某一方面去的成绩的时候喜欢不加掩饰的表达自己的喜悦;但是中国文化却主张内敛、提倡谦虚。中国人喜欢中庸之道,强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般在受到夸奖的时候,都会采用谦虚的回答,从而导致西方人对中中式谦虚甚至不解。

2.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中华民族强调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作为一个礼仪大国,当别人提出邀请之后我们都是间接回答的。特别是当自己要给与否定答案的时候,都不会直接说出,因为中国人认为这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如:A:“Will you have dinner with me tonight?”B:“Maybe I will./I'll try to.”但是西方人则不同,西方人要是不能参加,他的回答则可能是“I'm sorry,but I have already had dinner plans.”

3.社会关系的差异。西方人具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但是在中国等级尊卑理念影响深远。在西方平等意识的强调下,不论人身份高低、贫富如何,都应该享受自己的权利并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坚信有付出就有回报。在英式英语中有这么一句谚语: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 boy can beapresident.”。意思是说:“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但是中国人受等级观念、官本位思想等影响,传统封建遗留思想依旧影响社会的发展。

4.生活礼仪的差异。中国人在日常出行中,如果不经意间发生了碰面,一般都会问“吃了么?”等一类的词语,这是我们的礼貌打招呼用于的一种。但是在西方如果这么问,别人会认为你是要请他吃饭或者在干涉他的私生活。一般来说,西方人的打招呼用语仅限于问好等,比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等。

5.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背景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就可能存在两种看法。比如在中国,龙是吉祥、是权利、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将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等。但是在西方,龙对应的词汇为“dragon”,他的意思是怪兽、凶残的怪物,是邪恶与魔鬼的象征。所以,当中国人推广龙的传人这一理念时,外国人就会感到诧异甚至是产生厌恶感。

二、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的主要措施

1.文化教育要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西方语言文化是不同背景下产生的,由于背景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英语交际中容易出现分歧与误解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树立文化意识,在英语知识的传播中也要进行文化教育,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语言文化的内涵所以,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现代教学活动开展中,各学校学生数量较大,平均到班级后人数也较多,这就导致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的机会较少,没有得到跨文化交际的锻炼。加之,现代教学偏重与语法、词汇等方面的交接,就忽略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重视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教学计划重新设计文化知识渗透教学方案,使其在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体现。

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应采取三个层次推进的方法。首先,对语言的结构知识进行讲解,打破影响英语学习与理解使用的文化障碍,对相关词汇及文化元素进行大量导入,讲解书本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其次,采取系统性导入文化知识的方法,将课本内容中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出文化框架。最后,对文化内容导入的范围进行过大,将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哲学传统、社会模式及价值系统等以文化表现的形式进行讲解。

所以说,文化教学需要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进行渗透。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反应西方文化的题材进行讲解,比如让学生观看《走遍美国》的结婚片段的方式,引导学生讨论中西婚俗差异,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程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典故与词汇的含义等文化内容。通过对同一种非语言交际或者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进行简析,让学生明白中西方各自的表达含义,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讲解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不同的写作风格,培养学生建立新的英语写作洗胃。通过不断的进行文化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从而使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到增强。

2.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内涵。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归纳,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中西方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在课堂引入相关文化差异话题,通过对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西方文化内涵。比如说在进行中西方节日对比中,首先应让学生了解西方节气的起源与庆祝的活动,引导学生对中西方重要节日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并辩论“Will Christmas take the place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圣诞节是否能替代中国的春节)”,通过相关辩论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西方文化习俗,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习俗的认识。在对“eat”一词讨论中,不仅可以通过对西方国家一日三餐的具体说法及礼节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对中国文化中“糊口”、“吃醋”等词汇进行关联,延伸其在英语中的相应含义。通过差异对比文化教学的方式,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更好的衔接中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掌握水平。

3.在文化教育中采用多种手段提升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影响力。基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文化知识传播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推荐《时代周刊》、《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报刊,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其次,还可以组织学生模拟汇演西方国家经典喜剧、开展中外友人交流活动、观看英语原声影视剧等方式,让学生在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侵泡下亲身体验西方文化内涵,提升学生对英语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西方风俗文化等背景知识,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在网络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术的影响下,现代教育技术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英语教学中势必会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通过学则适合学生了解、阅读的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与网络的衔接将其展示在学生的眼前,比如说西方“感恩节”、“复活节”等活动内容、习俗文化、来历过程等进行展示。通过视觉的扩张,将不同的文化内涵变得充满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4.在文化教育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中西文化差异基于微观角度分析时为了学习西方语言,宏观上则是为了通过语言学习西方文化,从而达到中西方文化顺畅交流的目的。在文化教育中教师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首先,教师需要通过对文化的讲解,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转变思维方式,使其从中文转换到英文,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其次,要指导学生在中西文化对比之中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有选择地加以汲取利用,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对自己文化的妄自菲薄;再者,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中西文化对比,认识中西文化的各自优势,在充分的语言功力准备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充当好中西文化交流者的角色。

结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言知识及文化教育工作的双向开展,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文化教育融合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左健.从中西文化差异谈大学英语教学[J].文学教育(中), 2010(07).

[2]倪秋梅.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1).

[3]付云.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J].成功,2012(24).

第2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问候语;关联理论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globel village)这个概念,用于表达世界在逐渐变小,人与人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拉近这样的观点。来自不同国家和大洲之间的人们彼此就像是邻居一样的交往着。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在交际中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成为了跨文化交际失败的潜在诱因。本文首先会对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会用关联理论的核心概念去对在中西方问候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解和障碍进行处理。

一、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及原因

问候是最短暂的一幕社交,但是能够映射出参与者的自我感知和他们感受相互关系的方式。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 1971提出问候是交际开始的标志和认定。根据他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了解,问候体现礼貌身份或是地位,以及相互间的平等关系。英国人类学家J.R.Firth 1972认为问候是对交际活动可行的确认,它具有建立和延续人际关系的作用。中国学者胡文仲认为问候大致分为语言问候和非语言问候。前者是通过语言行为进行的问候,后者是指人们见面或相遇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口头打招呼,而是通过点头微笑或者挥手致意等面部表情或体态动作进行的问候。这里我们主要将讨论的是语言问候。胡文仲又根据问候者的关注点不同或者是方式有别,把语言问候分为祝愿式的问候、关心式的问候、交谈式的问候、称谓式的问候、称赞式的问候等五类。

中西方问候语的最大差异表现在问候内容的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共性至上的群体性原则,强调人的社会性。为了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打招呼时细致入微,见什么问什么,甚至明知故问,如“吃了吗?”、“去哪儿啊?”等,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自上古时代的中国到现在的中国,问候语内容的不同体现着社会与时代的变迁。从上古时期的“无它乎”和“无恙乎”,到始于战国的“吃了吗”,从改革开放的“下海了吗”,到现在的“离了吗”和“你买iPhone4了吗?”等。而西方人认为这些问题会涉及到听者的隐私,会破坏到对方的独立性,属于不适合问候的内容,他们会选一些中性的话题,比如英国人见面会以讨论天气来开始一段谈话,或是赞扬某人的衣服等。有些带有争议性的话题是他们在问候时所避讳的,比如说工资、年龄、婚姻状况等,亦或是宗教、政治等。

中西方问候语中的称谓也是不一样的。称呼问候语一方面让我们可以向对方表达礼貌,一方面可以确定彼此之间的关系,让使用者知道自己在社会的定位,知道自己的辈分,同时可以呈现出上下关系的意义,这样也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这样看来,称呼问候语就是一种中华民族重视事物关系和上下结构的传统思维以及敬礼习俗的产物。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有着很强的伦理观念。

二、关联理论下的中西方问候语

关联理论是1986年Sperber&Wilson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明示-推理模式是基础,编码-解码模式只是附属于它的一种过程。该理论提倡从话语认知角度去解释会话的含义。其核心的概念包括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关联原则,明说和隐含,互明,语境等。关联理论中的“关联”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程度的区别。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处理时所付出的努力越小,关联性也越强。

Sperber和Wilson认为发话者意欲传递一个设想集{I}。从受话者利益出发,{I}当然应该是发话者可能得到的关联性最大的信息。但是,发话者与受话者的利益在这里并不需要重合。发话者可能想把手头关联性最大的信息留给自己;她可能有自己的理由,只传递关联性较小的信息。从受话者的利益出发,发话者应该在该范围内选择关联性最大的刺激信号,即需要最小处理精力的那个。这就是最佳关联性程度。

例如:约翰是来自美国的某大学的交换生,王强是他的同班同学。一天早上他们见面了。

约翰:早上好。王强:早上好,约翰。你吃了吗?约翰:怎么了?我牙上有菜叶吗?王强:没有。为什么这么问?

在美国人的认知环境中,“你吃了吗?”这样的问句是和吃有关的话题,听者根据最大关联可以推断出的是不是早上吃的蔬菜留在了牙上。而在中国文化中,类似“你吃了吗?”这样的问句只是问候语的一种,属于上面提到过的关心式问候。如果约翰想要达到最佳关联,他需要了解中国式问候语的功能用法等,加上额外的推理努力这样的不良沟通是可以避免的。

语境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的认知语境是不一样的,即使是他们共享同样的物质世界,他们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语言代码是通过阅读、讲话、收听被发送和接收的,而行为代码测试通过体态语、情境、客观环境等发送的。

关联理论是强有力的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是一个从语用与认知角度解释跨文化交际中的问候语的新的途径。运用关联理论解释跨文化交际中的问候语,有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跨文化交际中问候语成功和失败的本质。这种方法为问候语以及其他言语行为,如赞扬、拒绝、称谓等打开了新的研究视野。

参考文献:

第3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关键词] 新闻价值 观念 文化学

新闻传播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新闻价值观决定着新闻事实的取舍与报道的不同角度。中西新闻工作者在传播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大致相同的几个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然而,中西方以相近价值观指导出的新闻传播实践却表现出巨大差异。中国批评西方媒体报道无视中国国情的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媒体则认为中国媒体报道忽视了对人权、公民知情权与个人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国际传播中的意见分歧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本文将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审视分歧的根源所在;把新闻价值观置身于文化传统的大框架下,以此思考全球传播新秩序构建,思考中国软实力建设中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

一、“同”――对“人”的共性、新闻事实本体和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

如上所述,中西方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形成了对新闻价值基本一致的看法,这是中西方新闻信息交流和沟通对话的基础。学者赵莉在《从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中统计发现,“2002年美联社和新华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中,有四条是完全一样的,反映出中美新闻价值观中某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1]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相同性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共通心理与思维习惯。人的生命存在共同性,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也面临着共同的外部环境。这些相同或相似性,使得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具有共通性,这必然会影响到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新闻价值选择。

其次,客观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闻事实――其中蕴含着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特定属性。这些特定内涵和属性决定了中西新闻价值观相同的一面。

考察新闻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历史就能证明中西方“同”的一面。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在一份关于报纸的论文中提出,为了在数不胜数的新闻事件中作出选择,应该把那些值得记忆和知晓的事件挑选出来加以公开报道。他列举了他认为值得报道的事件,涉及到了选择新闻的异常性和重要性等标准问题。这是西方新闻史上最早提出的新闻价值观念。后来,德国学者卡斯帕・斯蒂勒又在1695年提出了新闻价值的新鲜性、接近性、显要性和消极性等。[2]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真正形成,伴随着美国政党报刊的逐渐衰落和大众报刊的蓬勃兴起。在19世纪30年代的报业竞争中,西方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20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把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他明确提到突发事件、地缘接近、个人影响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再一次掀起探讨新闻价值观念的。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是约翰・格尔腾(Johan Galtung)和玛丽・鲁基(Mari Ruge)。他们考察了“事件”变成“新闻”的奥秘,并论述了新闻的12个要素。[3]

关于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西方新闻学者少则有5因素说,如麦道格尔;多则有20因素说,如英国汤姆森基金会专为第三世界新闻工作者编写的新闻教科书等。尽管西方新闻界在新闻价值标准的具体表述上有多有少、有轻有重、有先有后,但他们在主要标准的确定上还是相当一致,其中包括: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4]

实践的需要与向外的学习中,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诠释,形成了与西方比较接近的价值观要素。徐宝璜在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中认为,“新闻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并明确提出了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次要之最近事实,仅能引起较少人数与较浅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低之新闻。”“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成反比例。此相隔时间愈短,则新闻价值愈大,愈长则愈小也。”“同一新闻,其价值不仅随时而异,又大抵随地而有别也。吾人所注意之事,大抵以己为中心,渐推及于己所熟悉之人及事。故现虽处交通便利之世,所最注意者,大抵仍为本埠之事,及本埠之人。”[5]

邵飘萍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新闻学教授格兰特・赫德对新闻价值标准的概括:爱读者之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远近之关系;性味集中之变迁。格兰特・赫德分析新闻价值减少的原因是:含有广告的意味者;揭发人之阴私者;有害社会之风者。[6]

20世纪40年代,萨空了在其《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新闻价值“两个条件、两个要素”的观点。他把新鲜、真实列为新闻价值要素,而把新闻与人类“有关”、“有益”作为新闻价值的基础,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有益性”原则。这种阐释对新闻价值理论有所突破,回归了新闻价值的本意,但他未对新闻价值的内涵作出详述。[7]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新闻价值理论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被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对西方新闻价值理论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广泛汲取和积极消化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关于新闻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8]

对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地区,在人的共通性基础上,形成了大体一致的新闻价值观念。

二、“异”――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审视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不同理解,以及在实践中不同的选择上。

西方新闻价值观尤其是传统新闻观往往强调反常、冲突、矛盾,定位于媒体是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者,习惯“多报忧少报喜”;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往往注重正面、健康、和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着力于反映光明面,“多报喜少报忧”。西方新闻价值观注重以受众为本位,强调以受众的兴趣与需要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则习惯传者为本位,将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9]由此,在诸多新闻价值要素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更注重“趣味性”,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更强调“重要性”。

为什么在基本要素认同的基础上,中西方仍对新闻价值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在实践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取舍呢?笔者认为,中国特殊的国情、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取舍,是形成分歧的重要原因。同时,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的主体,即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也是造成新闻价值不同的关键因素。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者心目中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人从出生起就在进行社会化,其中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11]

文化传统是新闻价值观形成的历史渊源。中西方文化传统存在许多不同,在此文化生态环境下生活的“人”的心理、思维和价值观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司马云杰在《文化价值论》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相应地可归纳为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价值取向,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取向和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价值取向。由此,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模式可简单地概括为:“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12]

钱兆和先生在《西方文化精讲》一书中阐述西方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认为,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为求知而不是为实用目的,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注重理性思维和对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传统,法治传统源远流长,热衷于设计理想社会模式,注重对知识的检验和论证。[13]

从以上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特点的梳理可以看到,中西新闻价值观的不同,是与双方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完全一致。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较多个人主义取向,中国文化较多集体主义取向;西方文化崇尚科学理性,中国文化重人情伦理;西方文化注重对自然的征服,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这些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必定会在新闻传播中有所体现,从而导致了中西方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选择。

三、文化学阐释下的新闻价值观的意义

由文化的维度看待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异同,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1.有的放矢,有效传播。

全球化的今天,闭关锁国肯定行不通。我们既要通过国际传播了解国际动态,以做好准确定位;又要借助国际传播,构筑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一切的前提是国际传播要达到“传通”的效果。分析以往国际新闻传播产生纷争,主要原因就是不同价值观的指导偏向,传播主体往往是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报道新闻事件。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双方都要考虑不同之处,即清晰认识“异”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用“他”的视角报道,分析和了解对外传播对象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做到有的放矢。

2.,和谐传播。

国际传播旧秩序指的是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均衡和不公正现象。此时,信息的流向是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信息的内容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以自己的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发生事件的偏向和误解性的报道。这其中除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原因外,文化理解分歧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文化的视野看待全球新闻传播,使我们认识到每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其优点和特点,在全球传播中要,互相尊重,以共同致力于全球和谐传播秩序的构建。

3.文化立足,融洽沟通。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4]

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最大语境。我们的新闻工作应该从这一语境去思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努力做好两个方面工作。对内,要发挥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思考自己的工作,努力达到“传通”效果。对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充分考虑国外的文化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开展信息传播,有针对性地向外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尊重他国他民族的文化心理,相互理解,融洽沟通。

注释:

[1]赵莉:《从〈今日美国〉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青年记者》[J],2002年第4期

[2][3][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 ,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徐宝璜:《新闻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6]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郑保卫、刘新利:《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今传媒》[J],2010年第8期

[8]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13]钱兆和:《西方文化精讲》[M],华龄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第4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关键词:旅游酒店英语 颜色 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251-02

中职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际中更好地运用,要求多掌握实用英语教学,让英语为中职毕业走向就业的同学有更广泛的选择余地。单纯的靠课本上的句子,会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产生误解,甚至闹出笑话。所以我在教学中整理了几类日常交际中西文化有明显不同的交际用语,让学生留心注意设立阶段目标,增强实用性。

1 酒店前台英语

美国语言学家罗萨莉・马焦在其文章 Bias-Free Language: Some Guidelines谈到:“Culture shapes language and then language shapes culture.”(语言既塑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塑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也就不尽相同了。

在酒店里所使用的英语会话,基本上是属于商业英语,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英语略有不同,较注重礼节。如果中国服务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英语表达,就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影响酒店形象或声誉。对我校旅游酒店管理的学生来说,实用性英语的使用比书本上的英语更加重要,一般的中职教材有些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需求,我将正式礼仪英语列入校本教材,提醒学生关注以下几点。

例:人教版初一英语教材第一课中的姓名的提问,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xx. (你叫什么名字?我是xx)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都耳熟能详,并且脱口而出。但在实际生活中,酒店服务类就不能用它,否则容易引起客人的不快。那么怎么说呢?正式英语:May I have your name?(您贵姓?请问您尊姓大名?)我班旅游酒店类学生要特别注意此类用词。

非正式英语:Do you want some tea?您要喝茶吗?

正式英语:Could you like some tea? 请问您想喝茶吗?

Over here,please.这边请。

Could you come this way,please?请您往这边走好吗?

不要说Ok, sure. Yean等等。而要说 Certainly, sir.别说 I don’t know.回答不知道是非常不礼貌的说法。可以说“Just a moment,please.”, “I’ll check that for you.”(请稍候,我来帮您确认)然后请有能力处理的人前来协助,在招呼客人时,最好说Excuse me,Sir(Ms),不要直接称呼Sir或Ms。至于称呼小孩,可以直接使用Excuse me,但是不可以直接称呼girl或boy。

2 颜色的差异

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颜色词除表示其具体实际的色彩外,还会由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而具有不同的涵义。例如:白色在汉语中总是和恐惧、死亡和不吉利联系在一起,如白日做梦、、白云仓狗,在中国,许多民族的人们在亲人去世参加葬礼时必须穿白色衣服,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白色代表着死亡。但是在英语中白色则类同于无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所以西方女子在结婚的时候会身着一袭白色的婚纱步入教堂。可见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在汉语文化中红色往往和喜庆、幸福、吉祥联系在一起,一身红衣的新娘、节日里的红灯笼、迎接贵宾的红地毯等等有太多的好事和红色相关联。但在英语中红色代表危险和暴力,因为红色是血液的颜色,自然会与流血牺牲在一起。

例:A redbattle happened in this village.red battle的意思是“血战”。

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一看这句话,同学们的直译为“你看到我眼睛里的绿颜色吗?”字面意思好像懂了,可是不知所言,更糊涂了,对英语学习也更产生畏惧心理了。其实句子中的green有两眼冒绿光,那是生气、愤怒,本句中用来表达被欺骗的神态。“你以为我是好欺骗的吗?”应该这样解释。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就会造成语言词汇选择上的失误。例如:白象牌在中国是个很好的商标,而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比喻大而无用的东西,用来代表某一商品你想会受欢迎吗?还有black tea为红茶,brown sugar为红糖,greenhorn为生手,如果你望色生义,black tea理解为“黑茶”,greenhorn理解为“绿色的牛角”那就造成交际障碍了。

3 礼仪交际

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了解中西方日常文化中的差异和渊源,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能增强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1)对于赞美句子的不同回答,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倡导的是谦谦君子,为人低调,对于别人的赞美、夸奖,那是一定要客气的,不能坦然受之。否则,会被别人认为狂妄,不谦虚。例如,当有人称赞你说:“That’s a beautiful dress you have on!”(你穿的衣服真漂亮!)谦虚的中国人很可能会说:“No, 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或 “No. In fact I’ve worn it for several years.”“不,事实上我已经穿了好几年了。”相反,西方人却通常公开地表示接受这种赞扬和恭维,会大大方方的说一句:“Thank you!”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从对“我”的称呼就可以看出了,中国人称自己为“敝人”而英文中的“我”“I”是所有人称代词中唯一一个永远大写,不小写的单词。这也可见西方文化中强调自我,突出自我的典例。

(2)对于拒接别人的回答。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多赞美别人,哪怕违背了自己的心愿。曾经有一位留学生到美国导师家做客,出于礼貌赞美了女主人煮的西红柿饼很美味,虽然他本人并不喜欢这个味道。结果主人信以为真,在他以后到导师家做客,女主人都端出西红柿饼款待,使得这位留学生苦不堪言。

(3)保持适度的距离。在我们国家,随处可以看见同性别的同学们之间勾肩搭背,挤做一团,而我们也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有的男生甚至以有很多的哥们为自豪,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亦或抵足而眠。而在许多说英语的国家里,人和人的交往应当保持适度的距离。“Good fences makes good neighbor.”(好篱笆创造出好邻居。)因此,有时会有有趣的情况发生,一个热情的中国人越走越近,而一个有绅士风度的英国人一边说话一边退让。

4 典故和习语的理解

威尔金斯(Wilkins,1972)曾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英语学习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读者能正确地分析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但由于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者理解得不透彻,所以就形成一种中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每个单词都认得到,但是解释不出来,也就看不懂,或者勉强翻译出来,也是云里雾里,不知道它的意思。

4.1 典故的理解

例1:John can be relied on. He ear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

同学们看了这句话,单词都学过,按字面理解成“约翰为人可靠,他一向不吃鱼而且经常玩游戏。”“为人可靠”和“不吃鱼、玩游戏”有关联吗?给人一种云山雾里,越看越糊涂的感觉。实际上to eat no fish出自一个典故,指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耶稣教徒为了表示对政府忠诚,拒绝遵守反政府的罗马天主教徒在星期五只吃鱼的习俗。因此to eat no fish(不吃鱼)是表示“忠诚”的意思。to play the game和to play fair(规规矩矩地比赛)同义,由此转义为“公平对待”,“举止光明、正大”,“为人正直”等。

例2:to meet one’s Waterloo (to be completely defeated)只有了解了1815年拿破仑惨败于滑铁卢的这场战役,才能把这句话完全读懂。因此,只有了解了词汇中的典故,学习起来才能一帆风顺。

4.2 习语的理解

习语包括固定词组和短句,是这门语言特有、具有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语言形式。习语带有民族色彩、强制性。从某种角度来说,习语是从字面意思上难以理解表达的。如:Rain cats and dogs解释为 rain heavily(下大雨),字面意思就很奇怪,“雨下猫和狗”。“How do you do?” 是在第一次见面常用的习语,它的字面意思是“In what way do you do things?”同样,“wear one’s heart upon one’s sleeve”当“show one’s feeling plainly”(心直口快)讲,这从字面上是看不到的。

4.3 传统文化的不同背景对词汇的影响

中国人长期以来对“龙”drogon和“凤”phoenix有文化崇拜。中国古代传说龙能腾云驾雾,是虚幻神奇、法力无边的灵物,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民族是“龙的传人”, 把希望子女成才说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凤则是百鸟之王,好多中国女孩的名字叫凤。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英语中drogon是一个“凶猛而残暴的人”,是西方传说中为有翼、有巨爪、披鳞、喷火、蛇形的怪物。除“有翼”和“怪物”两项外,其余与中国人对龙形象的理解大相径庭。“the Dragon”解释为“撒旦,魔鬼”在中国很受欢迎的词,到了英语中变成了贬义的说法 。中国著名景区张家界有一家宾馆叫祥龙大酒店,其英文译名为Dragon Hotel。一位美国友人看了很是不解,于是询问,费了好一番解释才一知半解。但我想,他一定是奇怪中国人为什么要用Dragon这个词的。

而phoenix(凤)在英语中与龙是没有多大关系的,phoenix是传说中阿拉伯地区的一种鸟。在希腊神话中,这种鸟在生活一段时间后,便会用香料筑成一个巢,把自己烧成灰烬,从灰烬中飞出一只新的phoenix,因此,这便成为耶稣复活的象征。

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了解词汇背后的寓意,了解文化共性与文化差异的并存,对中西方文化的沟通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实际英语交往中,还要注意一些词的特殊的用法。比如:dough(面团)和bread(面包)作为食物名称是标准词汇,但当“钱”讲时是俚语。同样的grass(草)和pot(锅),作为植物名称和炊具是标准词汇,但也可作“大麻”讲。这些词语的俚语大多是现有词汇语义的引申,理解了这一点,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对文化差异部分进行分类收集,便于识记,能让语言学习者更好应用不同语言。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实际交际生活中知己知彼,熟练运用英语交流,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 杨成虎.英语词汇学[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01.

[2] 易中天.闲话中国[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社,1999.

第5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初中英语背景文化教学内容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一直是外语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长期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经过为期20周的教学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和其他调研,认为系统有效的文化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外社会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国内的介绍,加上中国哲学界对中西文化内涵和交汇等问题的讨论,文化语言学在我国兴起。外语界关于文化教学问题的研究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人们达成的共识是: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应是文化教育。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必须同时重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文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文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文化教学有畏难情绪。这种情绪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

    二、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首先应体现实用性原则,突出主流文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选取的文化内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初中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日常生活交流中所涉及的主本文由要方面密切相关。如:英语中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道谢和答谢、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以及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等。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应遵循渐进性原则,突出跨文化教学的阶段性。一方面,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需要不断重复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本身的教学难度很大,加上初中生的社会认知能力不够,更应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践性原则。单纯的英语知识传授必然是被动灌输,单纯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必然是空洞说教。参与、体验就是让学生在外语教学中直接参与跨文化交往,在亲身参与的跨文化体验中感知外来文化,获得跨文化的知识,形成跨文化意识。

    三、培养英语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同文化的信息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文化意识的培养可鼓励学生大胆地探索、思考和发现,可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从而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根据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语文化知识、目标语文化理解能力、对目标语形成一定的观点、对目标语形成探究的能力、对目标语文化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或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

    四、在初中阶段进行跨文化教学的方法途径研究

    1.向学生不断地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向学生适时介绍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等,拓宽渗透的渠道。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通过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有意识地展示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培养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比如:称呼的不同、交谈内容的不同、餐桌礼仪的不同、表示关心的方式不同、表示谦虚的方式不同、打电话的方式不同等。

    2.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挖掘教材,拓展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水平,把各种文化差异运用到课堂中,使得学生从对不同的文化对比中不断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应做到让学生在掌握词语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恰当地使用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具有不同褒贬意义的词汇,对这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了给学生讲清楚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

    以“dog”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中国的狗与英美国家的狗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又相差甚远。“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汉语中常用的“走狗”、“丧家犬”、“狗仗人势”等来形容厌恶的人。但是英美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在英美国家中往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儿)。

    3.文化意识与听力、口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点之一,而且这两种技能通常都是结伴而行。要提高听、说这两种语言技能,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因素和思维方式因素,扩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面,增强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做到用英语思考和理解英语。但在初中阶段,大多数的普通学校因为课时限制等原因一般不会专门设置听力课和口语课,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适时适宜地进行跨文化听力和口语教学。

    4.优化语言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第6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跨文化交际 人才培养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文化传统方面存在的差异巨大。在实际的交流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冲突和碰撞的现象,冲突与碰撞是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但针对商务性活动的跨文化交际,不同文化的差异在实际过程中会使双方产生误解与矛盾,导致交易失败。为此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充分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使跨国的商务活动能更加有效地进行。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者们认为“跨文化能力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恰当地交往的能力”。Johnson 对跨文化能力定义是: “国际商业中的跨文化能力乃是个人有效地使用一套知识、技能和个人属性,以便在国内或国外成功地与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人们一起工作。”美国语言学家Rogers提出了交际的三大原则:换位思考,从对方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感受事物;学会从对方的角度了解世界。这三大原则指明了跨国商务交流中的交际能力实质,由此观点可知商务活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者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其中包括:充分了解文化差异,熟悉商务规则;交流中得体语言的正确选择;对于非语言行为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处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快获取信息和策略等能力。总体来说,要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够熟练得体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还能克服本族文化优越感和文化偏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就商业活动达成理解和妥协,实现双方的共赢互惠。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处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群的商业价值观、经营方式与消费心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区和国家文化差异的了解,能更好的解决在商务活动中出现的文化障碍,同时对于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的企业来说,成功不仅取决于产品与服务,更取决于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能力。为了使商务活动中的交易与磋商在不断交流中向己方有力的方向进行。参与人员的掌握跨文化商务交际的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对于具有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的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这要求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

1.对于文化认知不足,将文化内容等同于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除了包括本土的传统习俗、行为习惯等,还包括民族的价值取向等。商务英语教学课程中,往往把前者当作重点,忽视了后者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

2.商务英语专业的文化内容教学与其他英语学专业混淆。大多数教师在进行文化内容教学的时候沿用以往的教学系统,忽视了专业本身的特点,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与其他英语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大同小异。在这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重视商务文化的传输,注意文化内容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其能更好适应未来的涉外商务工作。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发挥高校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方式上,应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跨文化意识,针对教学内容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这要求教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放在较为重要的位置上。

2.运用多种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师应改善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将语言知识与商务实践紧密结合,同时重视中西方文化在各种方面的明显差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设置上,不仅笼统地了解各国文化,还要学习不同的商务文化、行业的职业文化等等,建立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内容网络,使跨文化、商务和交际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针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的商务活动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相对简单的演练,并根据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出和纠正。

3.学校应建立相对完整全面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主要围绕着三方面来进行,跨文化思维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为此学校应建立相对完整的国际商务交际相关的课程体系,比如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礼仪、跨文化交际等等课程。

五、结语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日渐旺盛与国际商务活动的复杂性给跨文化交H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以语言知识为基础,进行文化背景、商务规则的学习与技能的提升,同时,为改进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教学,学校应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上不断改善,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未来的涉外商务活动提供专业性强、视野开阔、适应能力强的人才。

第7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十分重要,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引言

自从1999年重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颁布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毋庸置疑,英语能力已经成为社会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为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认真贯彻《大纲》,深刻领会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知识、交际能力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分阶段地给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便他们了解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在今后对外交往中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多年来,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和研究人员不断探讨和借鉴国内外诸多教学理论,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认为,交际能力包括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和策略能力。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大学英语教学的内涵,既是英语作为语言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一种现实的需要。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之前,大部分高校都将四级证书作为一个硬指标来要求学生,这也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取消了及格线和证书,此举在减轻学生考试压力的同时也在引导大学英语教学回到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方式交际的能力上。

二、文化意识及其培养

所谓“文化意识”指对目标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是人们对于文化的自觉能动的认识活动。具体地说,就是要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场景、什么方式、说什么、对谁说”等等。同时,说的时候还要注意手势、表情、距离等非语言细节问题。

文化意识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纯语言的训练或交际技能的训练,重在培养学生对待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态度。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说,学习一门外语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工具,也是为了学习和了解目的语的文化;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教授一种语言,同时也在传授一种文化。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必然造成词义、句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不可否认中西方文化存在偶合现象,但由于中国人和英语使用国家的人生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读相同的词常常产生不同的理解。例如,“龙”在中文中是神圣的象征,然而在西方,圣经中的龙是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报刊将“亚洲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 Four dragons of Asia"。如果只站在自身的文化立场上,恐怕是永远也不会理解这些词组的。又如,在英语国家,年龄是个敏感的问题,因而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为"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people",而不用“old people"。尽管三者都表示老年人,但“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people”在英语中表示一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含有尊敬的含义。沃尔夫森(N. Wolfson, 1989)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往往出现歧异、误解和语用失误的现象。美国语言教育家W. Rivers (1964)指出:“操母语者所写的话语的意义绝不可能孤立地领会和掌握,只有在语言和文化的情景中才能学会,所以,教一种语言意味着教说这种语言的人民的文化。”然而,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偶尔涉及文化教学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只是对英语文化进行零散的、肤浅的介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进行相应的文化导人。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导人文化的问题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许多学者曾做过阐述和探讨。陈光磊先生(1997)认为文化教学的内容应分为三类: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其中语构文化指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语义文化指语义系统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所体现的文化精神;语用文化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约,具体内容包括称呼、招呼和问候、道谢和答谢、敬语和谦辞及告别语等。张占一(1990)则主张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内容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两类。魏春木、卞觉非(1992)将基础外语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划分为文化行为项目和文化心理项目。

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文化导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日常交际语的文化因素,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别、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

2.非语言的交际形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3.词语的文化内涵,包括词语的指代范畴、情感色彩和联想意义,某些具有一些文化背景的成语、谚语和惯用语的运用。

4.通过课文学习,接触和了解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史地、文学及当代社会概况。

5.了解和体会中西方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包括人生观、宇宙观、人际关系、道德准则以及语言的表达方式等。

四、文化导入的重要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内容的导人我们必须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考虑到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一方面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空洞和捉摸不定,另一方面文化教学紧密结合语言交际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化两者的兴趣,产生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2.选择性原则

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其它从社会上学得的能力与习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也是人类在其历史经验中创造的观念和物质的总和。”(吴克礼,2002)文化包罗万象,笔者认为不同的文化,在价值观念、信仰、规约、思维方式等方面既有其共性又有其差异性,人的一切行动均受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和支配,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目标语的文化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规约进行有选择的导人,使学生从总体上熟悉和了解目标语的文化内核和文化精华。例如:英语字母“I”在句中永远是以大写形式出现,这就是西方文化价值观中的“个体本位”的充分体现。教师要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认识西方价值观,只有充分认识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才能理解语言现象的本质。

3.适度性原则

外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并不是只重视文化而不重视语言,更不是以文化为中心,它只是传统外语教学的延伸、补充和发展。过多的文化导人不但不能起到促进语言教学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和阻力。因此,文化导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可喧宾夺主,为文化而教文化,而应从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标出发,根据英语教学需要,适度地进行文化教学。如属于主流文化的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应详细讲解,反复操练,举一反三。同时还应该正确处理好文化内容的历时性和共时性之间的关系。重点应在共时文化上,适当引人一些历时的内容,以利于学生了解某些文化习俗和传统的来龙去脉。

4.动态性原则

了解和研究文化,要与民族历史、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语言文化是历史的沉淀,但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例如美国文化中,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前,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以农场为主和企业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其价值观是一种新教伦理领域的清教主义,清教主义的主要道德规范是强调辛勤劳作,永不停辍,反对过度享乐和铺张浪费,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完成,美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遭到猛烈抨击,及时行乐的消费观念应运而生。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生活方式的开始,一种强调高消费、主张享乐主义的消费道德观逐步成为社会的主导观念。因而,在教学中要始终把握文化输人的动态性原则,以动态的眼光看文化的发展。

五、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1.直接导人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平时很少接触该语言环境,遇到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时,往往会感到费解,有时甚至会错误地认为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完全与我们的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直接给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则须在备课时精选一些典型内容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材料,将它们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上,可以增强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加深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2、文化比较

王力先生曾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比较法是跨文化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母语和目的语语言文化结构之间的异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例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体态语言的差别、对比动物寓意的差异和送礼、宴请方式的差别,让学生既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本民族的习俗,从而对彼此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3、组织讨论

该方法旨在使学生进一步思索、讨论、归纳两种文化的特征,以分析他们对英语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的感受,通过全面地、综合性的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文化。例如,可以采用一分钟文化演讲(Just a cultural minute)和访谈(Real in-terview)等形式。讨论的话题可以是“Examining stereotype" ,"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shock”,“Proverbial valu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target language culture?”等。组织讨论给学生提供了集体活动的范围,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不仅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了完整的文化背景知识。

4.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接触外国文化的最佳途径莫过于浸人所学语种的民族文化氛围之中,但是并非每个中国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英美人士,经历跨文化交际活动。因此,教师应尽量创造各种条件,如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问候、闲谈、电话预约等练习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观看录像、电影、举办专题讲座、图片展、“英语角”等活动介绍英语文化知识,也可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使用国家的物品和图片,如:地图、邮票、广告、钱币等,通过这些实物学生可以增长一些文化知识,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5.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那么,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增加文化知识,应该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纸杂志,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这将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第8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经历了30余年,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一历史时期,由于外资的不断注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兴起,需要大量的交流人才,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地方高校依据自身条件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已成为其办出特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最好路径选择。在转型背景下,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均突出应用性特点。该文基于地方高校转型背景,对跨文化交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1 跨文化交际分析

1.1 跨文化交际的涵义及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这其中不同背景的人通过语言进行沟通,语言则是连接的纽带。可以说,每一个国度所应用的语言都有它原本的特点和国家性质,只有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从而将文化背景融入到语言中,才是真正地起到交流的作用。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就变得十分关键。

高校英语教学不仅只是重视英语语言教学。学生对英语的本源和文化精髓,以及英语区人们的交流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应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深层次了解,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对相关国家的民族特性进行查阅和收取资料,制作详尽教案,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且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做到课堂内容与实践相连接,让学生在大学课堂内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氛围,从而不断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如果想彻底学好一门语言,必须要熟知这些语言的文化源泉。

跨文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模式的改善。新的培养模式将冲破一贯的应试教育模式,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此外,特别是在进行相关人才培养之中,该文探讨的培养模式也可以被借鉴。

1.2 跨文化交际的主要特点

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际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交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性体现在语言差异性、思维方式差异性及社会风俗习惯的差异性等方面。

(2)人类语言认知的共同性促进交际进行下去。人类虽然民族具有差异性,但语言文化具有共同性。语言的差异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人类语言认知的共性决定了母语不但是英?Z学习的基础而且是英语学习可利用的资源,这也是交流的基础和前提。

(3)交际双方进行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跨文化交际方式多种多样,该文着眼的主要是实时的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面对面的交谈。

2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不足

地方高校跨文化交际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母语文化环境不利于英语语言及文化知识的学习;且文化输入输出不平衡。中国英语学习者往往从母语文化的角度理解英语,并且以母语学习方式学习英语,实际上这是对本国文化的一种削弱并且造成英语语言学习效率低下。在高校英语课堂上或在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英语文化教与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高校英语教学在注重目的语文化输入输出的同时忽视了本土文化在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及作用。本土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缺失及由此产生的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输入不平衡导致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失语症”,而在思想上学生对于外国文化存在一种崇拜和欣赏,反而对中国本土文化并不感兴趣。同时,一些外教不能完全理解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对中国的生活习惯、礼仪方式存在误解,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这反而是一种危险了。

(2)难以把握文化课程的具体进度与难度。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于学生被迫学习,然后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愿意接受、习惯接受的学习方法。但是跨文化交际课程在于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探索与掌握。在主动学习时,学生一时之间难以习惯,往往不好找到学习的方向。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给文化下一个准确或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教师对文化课程的进度和难度的把握也比较难。此外,地方高校中国文化课程、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等相关文化课不是必修课程,这使得学生对这些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构建

下面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构建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基本模式。该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几个方面对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述。

3.1 教学目标

地方高校英语教学应结合学生英语水平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并结合相关的跨文化交际理论将地方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目标设定成:具有良好的英语及汉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中国文化、英语文化知识且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双语人才。

语言能力是指掌握相关单词、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指能够灵活运用语言、恰当地与人们交流的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则是更近一层,不仅仅是处理表面的口语交流,更能够对各国的文化进行深入理解,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达到交流的最佳效果。

3.2 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内容应兼顾外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扩充人文内涵,提高对外理解能力及研究能力。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完成学生语言能力、交流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要求教师与学生明晰其中的原则,教师不能过度追求最终效果,应重视培养过程,让学生踏实学习其中的每个方面,这样的话,才能对人才培养有所帮助。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规划。学生应明确语言知识的学习是达成口头交流能力的基础,而通?^交流才能熟悉外国人的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甚至一些习语、俚语的使用方法等,进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培养自身的交流思想。

3.3 教学原则

3.3.1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的原则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终群体,一切教学任务应当围绕学生进行展开。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的制定,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基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人才的培养也要看学生的配合态度和学习程度,也就是说人才的培养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由此可见,在制定相关学习计划的时候,尽量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用心观察学生的听课态度,并通过具体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

3.3.2 互动性原则

中西方教学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差异,特别是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互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尽快地理解教学的内容和具体的知识。欧美教学模式别鼓励学生提问问题,有很好的互动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够将知识的探究深入到很高层次。

中西文化之间本身存在着平等对话和沟通共存的关系,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文化之间的互动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西方语言学习中的相互促进作用。适当改变传统的单项信息传递教学思想,重视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双向文化传递和互动是培养跨文化交际人才的关键所在。

第9篇:中西方礼仪的共性和差异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商务谈判 沟通技巧

一、商务谈判和商务英语

谈判,是指双方在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要求时,互相交换意见的技能。法国权威谈判专家阿兰・佩卡尔・朗珀勒在《谈判的艺术》中说道,没有人出生时就是谈判专家,但大家都有成为谈判专家的可能性。谈判大多在个人之间进行,或为自己,或代表组织团体。而商务谈判(Business Negotiation)是一种矛盾与统一的结合,实质上是经济实体方为满足双方需求,通过协商对话协调商务关联而确定商机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协议。商务谈判的业务不仅包括产品,还有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我国目前的商务谈判已经走向国际化,国内很多企业已与世界接轨,我们应知道如何在遵守国际经济合作规则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利益。而谈判离不来语言,随着商务语言运用越来越广泛,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作为英语的分支,不仅是商务知识、普通英语和谈判技巧的有机结合,更具有自身的时代性,能够灵活的增加谈判的针对性。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相同,但其表述更规范直白、严谨明晰。一个成功的谈判者,除了要在商务谈判中掌握专门的外贸英语语言,还要对专业领域知识、谈判技巧等非常熟悉,并适时运用,这样才能在谈判中占据主动地位。

二、商务英语谈判的发展

(一)商务英语谈判的国际性发展

商务英语谈判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跨国公司日渐兴起,世界各国经济体要想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融入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当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为了解决资源利益冲突、追求利益共享、创造多赢局面,商务英语谈判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商务英语凭借着自身覆盖面广和专业性强的优势,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能够更好地迎合国际贸易往来。由于不同国家地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间不尽相同,谈判者表现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均代表着各自利益。只有在充分尊重对方国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会晤洽谈,才能使商务谈判更顺利的进行。

(二)商务英语谈判在中国的发展

商务谈判的现有理论成形于欧美国家,而我国的国际商务谈判起源于唐朝,古代丝绸之路其实就是一种以货物交换形式的商务谈判。从古至今,我国的商务谈判都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增长率突飞猛进,目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贸易进出口总值已达24.59万亿人民币。对于企业和公司而言,员工商务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也是选拔的重要参考技能之一,员工培训时的重点在于口语技能和文化素养。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最早成立的商务英语课程和相应的评估制度,虽然在我国起步晚,但近年来诸多高校也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事业培养了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三、商务英语谈判的主要障碍――文化因素

(一)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因素

由于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常常是跨文化商务谈判,所以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我国和其他国家商务谈判人员沟通的重要因素。只有对不同国家文化有正确理解,通过讨论双方共性,达成协议,才能够保证谈判的质量和效率。中国和西方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科学观念等方面的文化均有不同。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非常看重感情,讲究“集体主义”,所以求人办事总是强调礼数先行,注重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而西方国家则强调“人的能动性”,在商务英语谈判中喜欢开门见山,将人与事分开讨论,谈判重点在于实质内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更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用整体思维思考问题,就双方合作的长期共同利益展开讨论。当出现经济纠纷时,中国的“中庸之道”更希望通过人际关系解决矛盾,讲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西方国家更多的是运用法律手段,在签订合同时多会考虑意外情况的法律赔偿。在科学观念上,中国较迷信权威和古人经验,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保持严肃谨慎的态度,时间观念也有些淡薄;而西方更看重竞争意识,具有创新和挑战精神,重视现实生活和时间观念。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二)如何避免跨文化交际产生的歧义

商务英语谈判是与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打交道,谈判者不仅要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要在谈判前多了解对方的文化礼仪,找到文化交融的契合点。文化差异的存在具有客观性,所以谈判者切忌用自身的主观意识揣测其他民族文化,而应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使自己的谈判策略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必定受到历史背景、地域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影响和制约。翻译人员可运用一定的语用策略,在准确传达意思的基础上,译入时找到合适的词语,做到文化信息对等,努力将文化差异降低到最少,从而提高谈判的成功率。比如有一则“Thirst come,thirst served.”的外国饮料广告,源自谚语“First come,first served.”译为“先到先得”。这则广告中,机智的使用“thirst”取代“first”,相似的发音使人感觉顺畅自然,而且“thirst”表示“口渴”,使人联想到口渴时饮料带来的爽。若翻译人员不理解其文化隐含意,这则广告的号召力则会大打折扣。

四、商务英语谈判的沟通技巧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商务谈判要有备而战,做到知己知彼。首先,要对谈判人员的谈判手段有所了解,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对方的优劣势与能够继续洽谈的问题,最好在谈判前做好心理准备,充分了解对方的客观需求和文化差异,尽量适应对方的谈判习惯。其次,可以针对谈判内容预先想好问题,按照问题的重要性列出顺序,以备不时之需。若谈判陷入僵局,也应保持温和友好的态度,避免正面冲突。最后,应全面分析自身条件,在谈判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沉着冷静,确定好让步策略和备选方案,确保谈判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不同国家的谈判风格也不尽相同,俄罗斯人格外重视谈判中的索赔条款细则;美国人的谈判风格是沟通直接、自信心强,喜欢摆事实、提问题;德国人在谈判时一般不随意更改报价,有较强的逻辑性;而日本人更讲究团队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强烈,所以我们在谈判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有助于“各个击破”。

(二)礼貌得体,用词准确

商务谈判中,礼貌用语的使用不仅体现自身的道德修养,也有利于对话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策略表明,当谈判者的认识和情感不一致时,为了使对方更能从情感上愉快的接受意见,采用礼貌策略可以给双方留足面子。当谈判双方做出适当让步时,以提问为例,间接的提问方式和请求式的礼貌用语更会让人觉得舒适,比如Is there any likelihood to make the price lower?(贵方是否可以将价格降低一些呢?)礼貌犹如一面镜子,不仅要注意言行的时间和场合,也要学会恰到好处的表达,太随便的语言可能会冒犯他人,而过于谦卑也会令人觉得虚伪。比如Are you joking?There

is no way!(过于随便的语气)和 We are

extremely and sincerely feel sorry for the mistake and hope you can accept our sincere and humble apology.(过于谦卑的语气)谈

判人员为了避免谈判时出现低级错误,要熟知相关的专业术语,对于数字、日期、合同条例等需反复斟酌,发现有歧义或模棱两可的款项要问清楚再达成一致意见,如合同中:the quality of these equipment will be guaranteed for three years from the date after purchasing.(保修期从购买日起三年内有效),这种措辞不够明确,确切的表达应为: from the dat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equipment,including the trial run of the equipment(保修期从设备安装完成之日算起,安装后的试运阶段也包括在内)。

(三)模糊语气,表达幽默

模糊语言具有灵活性,弹性回答能够争取时间制定战略,尤其当谈判中不便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出来时,可以用模糊化的语言缓和现场尴尬氛围,给彼此留下回旋余地。模糊表达有:probably, as if, seem, to some extent , It is said that...等等,而例句中:We will make earnest study of this project and answer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our board meeting.(我们会认真研究这个项目,董事会后尽快答复你)可以为己方争取时间做相应的对策制定。值得注意的是,滥用模糊也可能会导致语气含糊不清,不能准确表达意思。有些谈判会略显严肃和单调,幽默表达作为谈判中的制胜武器,可以花费较少时间传递更多信息,不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也是避开锋芒,所以说它是一种机智的行为,针对交际中唇枪舌战激烈竞争的局面,更能让对方接受谈判者的观点,有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

(四)暗含委婉,恰当拒绝

在谈判中用一些较委婉的表达,比如先肯定后否定的陈述观点,如I appreciate you counteroffer,but I’m afraid it’s not workable(感谢您的还价,可恐怕我们没法接受)先表达感谢,再委婉拒绝能够由于避免过于直接造成的谈判停滞。尤其在拒绝对方请求时,恰当的拒绝不仅不会使听话人感觉反感,还会有利于合作的达成。比如It is a pity that the second order can not be prepared in July,but I think partial shipment is a feasible method.(很遗憾,您的第二批货7月不能发出,但我方认为分批装运也是可行的方案。)甚至有时不妨要求对方先满足你的条件,如果对方能满足,你也可以满足对方的要求,反之亦然。比如If you can place a larger order,we may think about giving you a quantity discount.(如果贵公司能订货多点,我们可以考虑给您数量折扣价。)

(五)培养语用策略

语用策略是一种重要的言语沟通运用能力。 基于以上沟通技巧,一方面,根据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可以在课堂采取交互式活动,为学生选择设计合适的商务英语谈判任务,如:市场调查、讨价还价、售后服务、达成协议等,真实还原谈判场景,运用语言来实现交际目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以外语言环境,如:参加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比赛、听英文广播等,增加与外籍教师的沟通接触并观察他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在实践中运用技巧。

五、商务英语谈判发展前景思考

商务英语谈判的内容涉及多方利益,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谈判人员之间的较量,谈判结果直接影响着公司业务水平和发展前景。而商务英语又是国际商业谈判的必要工具,发达国家不但十分重视学科教学,而且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当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日渐增多,商务英语谈判在我国的推广也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高水平全方位的商务英语谈判人才非常紧缺,一名杰出的商务英语谈判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纯熟技能,能够驾轻就熟的解决各种分歧,还要具备冒险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各国商人的文化背景和谈判风格。而谈判小组成员的知识储备也应具有互补性,能够最大化的发挥总体优势,提高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我国对外贸易人员还要对本国的政策法律加深了解,从法律的角度维护自身利益,并通过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总之,商务英语谈判者要掌握好沟通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推进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陈靖(1994―),女,安徽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2013级商务英语3班学生。]

参考文献

[1] 韩宁.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妙用[J].琼州学院学报,2011(01):143- 145.

[2] 何雪彩.项目教学法在《商务英语谈判》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3] 金苗.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冲突及商务英语的运用[J].中国商贸,2012(14):237-238+242.

[4] 王惠.商务英语在商业谈判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09(05):122-123.

[5] 王立非,张斐瑞.商务英语谈判:国际研究现状分析及拓展(2004-2013)[J].外语教学,2014(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