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

第1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劳动报酬 法律保护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128-01

9月份是全国大学生入校的日子,一些大学生家庭在高兴之余也为高昂的学费一筹莫展。现在的学费支出几乎已经成为家庭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一些贫困家庭的负担。基于以上情况,我国的贫困助学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但与高昂的学费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贫困家庭的莘莘学子们,为了能圆自己的大学梦,解决自己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就在上学的同时做起了兼职。但这些学生们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与他们的劳动付出却不成正比,甚至比当地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还要低。

存在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一)用工双方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在大学生用工这一社会现象中,雇主处于主动地位,掌握了报酬所得制定权。同时,不排除雇主与雇主间的联合,一起将大学生劳动报酬推向低点。一般大学生群体来自于全国各地,具有很大的流动性,所以很难形成共识,而这些雇主们都是大学所在城市的本地人,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很容易结合在一起。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用工劳动报酬制定上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二)悬殊的供求关系。需要寻求兼职工作的大学生数量的供给与雇主对劳动者数量的需求方面的悬殊,供大于求,庞大的大学生兼职群体又一次把劳动报酬推向低点。(三)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淡薄。虽然大学生们有劳动意识,但在维护自己的劳动权上意识淡薄。一是由于大学生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社会劳动报酬平均标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由于大学生在经济上不独立,主要经济来源在于家庭,这就造成了在劳动报酬的索要方面很少有意识去讨价还价,这就给谋求暴利的雇主们有了可乘之机。以上两点造成了大学生在维护自己的劳动所得方面的意识淡薄。综合分析以上原因使我们认识到,法律对于在校大学生的劳动所得的保护有待加强。但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维权意识淡薄,在劳动报酬标准的制定上缺少话语权,致使很多情况下大学生们变成了“廉价劳动力”。同时这些付出劳动的大学生们的工作很多具有临时性、短暂性,所以也造成他们不能形成共识,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从而导致大学生们,明知自己的劳动被变相打折,却无能改变,所以,我们的法律更应该对他们给予保护,使我们社会的劳动更加具有公平性。

对大学生获得平等劳动报酬权的保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立法保护。现行法律对大学生劳动报酬所得权的保护仍处于空白状态。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这一规定在现行法律实践中,不能从根本上保护大学生。所以,对大学生劳动保护,尚需法律进一步加强。(二)加强行政监管。劳动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具有对个体商户、企业的监管权力,在现行法律中主要调整的是正式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劳动报酬所得权监管实施上的空白。所以,在立法保护的前提下,把大学生的劳动报酬所得权以及大学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纳入劳动、工商管理部门监管范围之内,有利于保护大学生劳动报酬权。

同时,对大学生劳动报酬权的保护还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可以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我们前面已经分析过,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大学生的劳动报酬如果能够得到有力的保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长久生计。(二)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大学生们虽然在劳动报酬的给付上处于被动地位,不容易团结起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不代表他们就甘于接受,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就业的主力军,不久将来,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在大学阶段,对他们的劳动报酬进行保护,获得平等的报酬权,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我国对大学生劳动报酬的法律保护仍比较薄弱,很多大学生的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立法、行政监管的手段对大学生的劳动报酬权进行保护迫在眉睫,对大学生群体的自立意识的培养、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1]陈力.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06).

第2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3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假期前,院团委向全院广大同学发出了《关于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并印发人手一份的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各系学生会(分团委)积极响应、认真落实,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实践方向,作好动员工作。广大同学都以认真的姿态对待这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热情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锻炼了广大同学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了广大同学的综合能力。

二、 紧密结合实际,多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坚持以往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社会实践点的实际情况,各系因地制宜,根据实际需求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 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有两种形式:

1.分散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从区域划分,有农村的、有城市的、有内地、有沿海的;从内容上划分,有希望工程的,有金融保险的,有房地产开发的,有市场营销的,有厂矿、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科技扶贫、文化教育的,有家教、生产劳动的等等。

2.集体组织。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共派出6个小分队和1个大篷车,他们分别是桂林工学院党员大学生赴河池地区的"三个代表"实践服务团,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分队,旅游学院赴阳朔县社会调查小分队,资环系赴桂林柘木镇社会实践小分队,土木系赴兴安县白石村社会实践小分队,材料系赴三街村社会实践小分队以及由桂林工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的文艺大篷车。

(二)从社会实践的类型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便民服务。各小分队利用当地的圩日在市场上设立家电维修、单车修理、理发等便民服务点,尽己所能,不怕脏、不怕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当地群众的称赞和好评,同时也努力实践着青年志愿者的精神。

2.开展文化辅导活动或者是法律宣传与咨询活动。暑期不仅中小学放假,而且正是夏收农忙时节,中小学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之中,大学生们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进行文化辅导。

3.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电计系赴荔浦县社会实践小组对荔浦县部分镇、村产业现状进行了调查,来分析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写出几分调查报告。

4.开展义务劳动,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军烈属、五保户收割庄稼。下乡期间,正值夏收时节,许多军烈属和五保户因家里缺少劳力,庄稼熟在地里而无人收割,同学们积极帮助这类家庭,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5.文艺下乡。由学院大学生艺术团组成文艺大蓬车到村镇各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巡回演出,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6.开展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不少假期未回家的同学在学院的组织下开展各种各样的勤工助学活动,一方面了解社会,另一方面也解决了自身的生活需要。

7.环境保护。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宣传倡导环抱观念,治理环境污染,装扮母亲河。

8.考察实践。我院集中部分学生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组成"三个代表"服务团,赴河池地区开展考察实践活动,加强对党史、革命史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9.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今年全院共确定了大学生科研课题一百多项,为迎接11月份我院的科技活动周,提高我院科技学术水平,各个课题小组纷纷利用假期时间收集数据,抓紧实验。

总之,今年的社会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以提交报告的总体情况来看,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有几个特点:(1)社会热点问题调查;(2)结合专业进行社会实践。

三、 总结经验,评比表彰

写经验总结、相互交流。提高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层次和水平。8月份院团委下发了关于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的通知。要求各系分团委、学生会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对今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特点、规模、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交一分总结报告。同时,在全院将对表现突出的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并要求各系评选出优秀的社会实践报告,召开社会实践交流会,同时,全院共推荐出60多篇不同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层次和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

(四)经验和收获

1.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是我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院党政领导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社会实践,并组成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并把社会实践列入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加以保证。全院广大同学自觉把社会实践作为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投身改革、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体验生活。

第4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假期生活状况,并对当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挖掘出当代大学生假期生活状况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到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建议,引导大学生科学安排假期时间。根据以上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了解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假期实际生活状况,找出普遍性问题

2、在找出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

3、依据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以达到引导大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自主合理安排假期时间的目的

研究内容:

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假期的实际生活状况

1、当代大学生假期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

2、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第二部分: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

1、选择出两个个案进行访谈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个案进行重点调查

2、纪录访谈,深入分析,形成访谈报告。

第三部分:从各个角度分析现象,剖析问题成因

1、根据已有的数据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

2、联系当今青少年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大学生假期实际生活状况背后的

3、总结分析结果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与提出建议

1、归纳研究结果

2、提出对于大学生假期规划的几点建议

3、提出对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几点希望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类别的大学生中广泛发放问卷,对具有突出特点的个案进行深入访谈。随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本课题的总结和讨论,并形成最终的科研报告。

调查时间:

二、问卷调查及分析

问卷构成:

本次问卷由十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构成。问卷分别从对于假期生活的感受,假期主要活动,对于假期学习、打工的看法,假期同父母的交流以及长期规划对于假期的影响这几方面考察了我校大学生假期的生活状况。

问卷发放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此次问卷调查范围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问卷发放分布于大一、大二,专业分布很广。其中大一被调查者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2.6%,大二则占到47.4%,在被调查者中有14%的同学属于贫困生。

结果及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各项数据,本调查小组总结出以下几种现象:

1、我校多数大学生并未形成学习的习惯,假期的主要活动大多以睡觉,看电视等休闲娱乐活动为主。

在对于假期学习的态度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6%的被调查者觉得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没有了考试压力就不想学习,另外还有26.3%的同学觉得假期就应该最大程度的放松,可以暂时不学习,而选择学习很重要,假期也要抓紧学习的只占到被调查者的15.8%。而在选择自己假期的主要活动时,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看电视(22%)、睡觉(18%)、上网(16%)。大多数的同学都觉得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学校的氛围,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假期中不想学习、只想睡觉上网也就成为了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并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在大多数同学的眼中只是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完成的任务,终身学习,时刻学习的理念并没有贯彻于每一个当代大学生。

2、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对于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意愿较高,接触社会的主动性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6.1%的被调查者认为假期外出打工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提升自身能力的良好途径,而在假期计划中以打工或参与社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也占到了22.5%。这说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不足,并愿意在假期中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3、我校多数大学生存在着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并对同学们假期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具有很高的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意愿,但也有很多人表明自己在假期中没有了压力就不想学习。在对于假期计划地制定以及实施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制定计划但没有实施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7.9%。这些调查结果都表明了我校大学生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很多同学原本对于假期有着非常充实而有意义的设想,但放假回家后却并没有实现,这其中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因素。很多同学回到家中就开始过度放松自己,懒得出门,懒得学习,呆在家中则只是睡觉、上网、看电视,再加上家长对于上了大学,放假归来的孩子管教的减少,更是滋长了大学生的惰性。而自制能力差也成为了我校大学生假期生活较为混乱,空洞的一个重要原因。管不住自己,忍不住要上网,看电视,以至于将假期开始前所制定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完全打乱。由于惰性和自制力差,同学们的假期开始陷入毫无克制的睡觉,看电视,上网之中。

4、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更加注重同父母的沟通,同父母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在对于大学生假期同父母交流频率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45.6%的同学选择假期时同父母经常谈心,38.6%的同学选择假期中偶尔和父母谈心,只有15.8%的同学选择几乎没有在假期中和父母谈过心。在被调查者中68.4%的同学觉得自己同父母的关系如同朋友一般交流无障碍。同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相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父母的关系都较为融洽,这表明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的心理都逐渐趋于成熟,开始逐渐认识到父母的辛苦,由于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大学生们也意识到应该珍惜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与他们谈心、交流以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自己的假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9.6%。父母对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调查者和总结自己的假期生活我们发现父母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所具有的生活习惯、传统思想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影响。

5、多数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确,这也对他们的假期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是否有一个较长期的计划这一问题多数人都选择了没有,占到被调查者的54%。多数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比较迷茫,这也使得他们的假期很难起到为自己未来规划作准备的目的。这也使得大学生假期生活缺乏了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假期乏味的生活状况的形成。

6、贫困生的对于自己的假期满意程度相对较高,假期充实度也相对较高。

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有50%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其他的被调查者,而选择假期计划中以打工或参与社会工作为主要活动的也占到了42.9%.这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假期满意程度普遍较高,这表明了贫困大学生对于假期的时间安排更为合理,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觉得在假期应该外出打工实践,而不是整天沉溺于睡觉、上网、看电视之中。

三、个案调查

个案一:

小榕同学是我校一名大一学生.性格开朗,家庭殷实.属非书呆子型.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假期活动情况,,我们从假期计划,主要假期活动,对打工的看法以及家庭因素对假期的影响四个方面对她做了访谈

暑假寒假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段不短而又具有完全支配权的时间。每当快要放假的时候,一个个假期想做的事情就成为大家热烈讨论的焦点。很大一部分同学都为自己做出了假期计划。这些计划到“假末清算”的时候到底结果如何呢?

计划不能实现?!

小榕同学在放假前有度过一个充实假期的愿望,并把看书的作为计划中的一项。放假后通过挑选,带上了四本书回家。但实际却只读了小部分而未完成自己的读书目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计划流于形式?小榕同学萌发了一个“放假后我要看看书”的想法型计划,却并没有做出有步骤的具体实施方案。计划在假期里实际上被无限期的拖延,直到开学才发现书还处在未翻动状态。从中可以看出,具体可操作的细致假期计划是引导大学生度过优良品质假期的前提与保证。

假期生活多种多样,面对学习,娱乐,赚钱等等我们何去何从?

是不是在假期一定要想尽办法来锻炼自己呢?也许,单纯地把假期当做一个放松的机会也不错.小榕同学认为假期之所谓为假期就应该给人一种放松的状态,抛下学习的压力。其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即使在家吃吃东西,看电视,打牌,串串亲戚,虽然不够充实,但是觉得放松了自己,很舒服,惬意。在自己选择的假期生活中虽然没有获得物质等上面的回报,却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假期生活也是人生的一部分,都应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价值,每个人对自己的假期期待不同,但目的都是要让自己有所收获。我们提倡健康而有价值的假期生活。

打工是对大学生来说和考研出现频率一样的词。在各个大学的宣传版面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类似招聘小时工之类的广告.虽然打工现象普遍,但仍一部分同学认为打工并不是必要经历.就如小榕同学认为.实际上,大学生打工市场大多是一些低级的劳动力市场.能学到的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等没有太大的价值.自己所需要的能力可以通过非打工方式来获取。对于大多数家境殷实的同学来说,他们并不重视打工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看中的是其中的带来的社会体验.广大大学生对于社会要求更多的职业型实习而非出卖廉价劳动力。当社会还不能满足我们时,是否打工就成了一件值得大学生认真考虑的事情。对打工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对待而不是盲目跟风。

2、客观因素

A.家庭环境的因素

(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多数同学同父母的交流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仍旧形成了假期中比较封闭的生活状态,这其中除了自身的主要原因外,还有部分原因源于父母。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负担的减轻,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放松促使同学们开始了毫无节制的睡觉、上网。

(2)贫困大学生由于较为特殊的家庭情况,在假期大多选择了外出打工,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的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了家庭贫困状况的影响。

B.社会环境因素

(1)我国现存的应试教育制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使得大学前长期接受这种教育模式的同学们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缺少自我创新意识,因而也不敢,不愿在假期中独自寻找社会实践机会。同时,这种制度也使得考试成为鞭策同学们学习的最重要因素,难以让同学们形成时刻学习,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

(2)当今社会并没有为大学生假期实践进行科学的引导,也没有为大学生假期实践提供良好的途径。使得放假在家的大学生们不知道怎样选择社会实践的工作,也找不到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的岗位。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陷入了没有好机会或者只能发传单的尴尬境地。

六、可行性建议

针对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A.自身方面:

1.大学生假期空虚,无所事事,因此应积极培养自身兴趣,不要虚度假期宝贵的时间,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2.对于“想一套,做一套”的同学,应努力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控自律。

3.作为一名大学生,应主动关心时事,关注严峻的就业形势,关注社会现状,珍惜时间,做好准备,不断完善自我,迎接挑战。

4.现实与计划“南辕北辙”,因此制定计划时应贴合实际,不要“眼高手低”,应脚踏实地,量力而为,按部就班完成计划。

5.为自己拟定一个目标,做好人生规划,职业规划,定好未来发展方向。

B.家庭方面:

1.家长作为子女的第一启蒙老师,应加强与子女沟通,尤其在假期做好正确指引,不能放任其自流。

2.家长应为子女树立正确榜样,生活有规律,为大学生假期生活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3.即使大学生大多已是成年人,但自控能力,是非观念仍未足够,因此家长应监督子女假期行为,适当为其添加压力,避免过分放纵。

C.社会方面:

1.学校方面,应增强对学生假期安排的指引与教育,引导大学生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2.社会媒体应利用其影响力,为大学生提供假期安排建议,给大学生作为参考。

3.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改进教育制度,不断改进现今应试教育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自主更丰富的大学生活。

七、结语

第5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劳动就业 创业创新

由于前几年的扩招引发了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在大学生毕业集中的月份还被冠以了“黑色就业季”的说法,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同时随着适龄入学人数的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只会进一步的加大。而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近年来基本都在7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都有30%左右的大学生是无法实现就业的。当然,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扩招引发了就业基数的增加外,大学生自身从业能力、心理期望等等方面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尤其是最近几年,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高校都开始积极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积极创造和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外部大环境,也多方面、多层面、多角度地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但从目前的结果看其实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除外部宏观因素、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外,高校开展的对大学生的劳动就业及创业创新的教育也是亟待需要转变的。

一、现阶段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这一原因的表象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与创业时设定的期望与现实情况的差距过大。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很多都有一种“十年苦读定要成名天下”的心态,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会倾向于到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入职后各项福利待遇都较好的大中城市、机关或大公司就职,而大部分城市生源的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较好,没有生活、生存压力,所以也不想在就业问题上急于求成,也就更不会考虑到条件相对要艰苦许多的边远地区就职。

(二)结构性矛盾(需求、技能、专业)

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情况限制,如果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整体社会发展水平,那么由于经济发展缓慢造成经济活力下降,同时对人才的需求量也呈下降趋势,这样大环境下就出现了吸纳就业能力的下降,然后再加上需要就业人数的数量过大,就会产生供需之间的矛盾。还有由于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极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生而言则是动手实践的时间变短,学生的成绩代表了一切,高分低能也就司空见惯了。这一点从近年来用人单位多数会在招聘信息上注明要求有一定工作经验、技能等应聘条件上可以看出。

(三)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缺乏自主创业的热情以及对位就业的忠诚度

与国外大学毕业生或在校生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相对起步较晚、比例低、创业的起点也要低很多,愿意进行创业或把这一意愿付诸实施的学生比例不足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而在就业稳定性,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未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据专门调研机构的报告显示:211院校毕业生在就业半年后的离职率达22%,而非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达到了33%。所以由于高校毕业生的这种频繁跳槽现象也造成了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情况。

二、在高校内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建议

(一)深化高校方对就业和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

首先,若要真正在高校内落实并实施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校方应当认识到这种教育不应只是一味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新知识的讲解,而应当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来。为此,在高校内从事这项工作的教育者,首先要有对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向学生明白讲述如何进行就业选择以及创业指导。其次,在教育过程中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转变择业观念上,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就业、创业意识,以此来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加强创新创业实践

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大学生们只有经过就业与创业的实践锻炼,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才能更加明晰自己就业与创业的目标,在创业过程中才能保持良好的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开设是高校开展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的基础项目,一来这样能充分利用好高校内的现有资源,二来通过实践的验证也可以加快高校知识尽快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学生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企业实地参观、考察,甚至是岗位模拟等,使学生感受创业的艰辛和乐趣以及明了将来就业后可能会面临的一些情况。

(三)加强高校内相关资质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开展好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对高校来说质量过硬的师资力量和队伍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本校的师资力量稍有不足,可以采取措施主动争取或筹措专项资金加强队伍建设,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实现师资力量的资源共享。当然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也是打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师资力量在高校大学生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中是重要的人力资本,适当合理的多种形式的激励可以增加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劳动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它的目的是通过对就业与创业创新教育理论知识的教授,以及针对性地实践体验,在培养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识的同时,实现提升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最终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研,高婷婷.就业视域下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03).

[2]杨红,杨雁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推动大学生就业进程中的作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05).

第6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论文关键词:筛选假设理论,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就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率持续走低。2009和2010年的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8%和74%。据此推算,2010年尚有160多万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文章旨在从教育经济学筛选假设理论的视角审视农民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及其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筛选假设理论

筛选假设理论视教育为一种装置,本质上是一种信号,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是不完全信息,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和雇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当雇主要从求职者中选拔有适当能力的人去填补空缺岗位时,他对求职者的能力并非完全了解,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只是通过简历或交谈了解求职者的显性情况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用人单位为了招到合适的员工,主观上往往更注重毕业生的学历、所学专业、毕业学校等,据此来鉴别、筛选和录用大学生,因此,毕业证书的作用尤为凸显,蕴含着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是一种身份、能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和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素质和能力的基本依据。高校的层次和水平显著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985”、“211”院校的毕业生与一般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更青睐于前者。“211”院校的毕业生是企业招聘的主要对象,占80%,而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仅占20%[1]。

二、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机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二是高等教育层次。近年来高校扩招主要集中于地方普通院校,他们在大众化过程中扮演了“主角”。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正从数量上的显性不均转向质量上的隐性不均,主要表现为城乡学生就读院校的类型与层次上的差距。统计数字显示,重点大学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且主要分布在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非重点地方普通高校。杨东平教授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研究表明,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地方普通院校与专科院校,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呈下降趋势[2]。“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3]

学界通过研究发现,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就读高校的层次和类型的可能性亦不同。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上层子女进入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高于社会底层子女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社会底层子女考虑到入学风险和就学成本,往往选择学费较低或相对冷门的专业,而上次社会子女更多地选择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

曾满超研究发现:农民阶层与非农民阶层子女高等教育机会整体可能性之比为5.6,进入全国重点高校可能性之比是9.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其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则分别达到17.9倍和31.7倍[4]。低社会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内部分化中更多集中于低层次学校中[5]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子女进部属重点大学的机会是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子女的18倍[6]。

“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较多就读高职高专院校,管理阶层子女较多就读“211”院校[7]。文东茅研究指出:父亲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者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为32.8%,父亲中只受过小学或以下教育者的子女比例为15.3%[8]。高学历父母子女与低学历父母子女进入“211”院校的比例悬殊较大,二者相差10个百分点[9]。

(二)原因分析

1.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长期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导致我国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距的主要原因。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机会、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等严重不均衡,存在显著差距,导致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在高校入学机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2.城乡教育观念差异

农村家长普遍存在教育短视行为,多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子女受教育问题。由于大学学费高昂,四年大学费用对于农民而言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支出,有的甚至“因教致贫”;加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或失业,就业后工资较低,甚至低于农民工工资。在权衡成本与收益之后,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上大学还不如外出打工实惠,进而不重视子女教育,“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导致农村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其高考成绩和高等教育机会。

3.高考选拔制度隐性不公

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械娜Α⒕煤蜕缁岬茸试炊哉庑贫燃右陨福佣苯踊蚣浣拥鼗竦谜庑┤胙Щ幔褰撞阍蛞蛉狈Υ死嘧试炊τ诹邮啤B蘖⒆2捎帽急燃唇鞘?(农村)子女所占比例与城市(农村)子女高考报名比例相除,研究表明城市子女在保送招生制度中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17.2倍。对2010年某“985”大学自主招生数据进行统计显示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城市子女获得的入学机会是农村子女的8.2倍[10]。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家庭背景、经济、文化及教育资源差异较大。优势阶层家庭收入高,经济殷实,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投入也较多,其子女可以参加各类培训班、特长班。一是可能其综合素质,可以拿到多种技能证书,从而获得更多加分因素;二是可能提高学业成绩,获得高等教育机会较大;农民阶层则相反。结果导致“家庭背景、收入差异—家庭教育投资差异—教育投资质量差异—就业差异”恶性循环的现象。

三、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自我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本均处于劣势的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如何呢?

闵维方等研究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态存在差距。“211”院校的就业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就业率为70.9%;而专科学校的就业率为58.9%。家庭背景和社会资本显著影响就业。家庭经济状况好、社会资本丰富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公务员子女的就业率与农民子弟的就业率相差14个百分点[11]。李炜,岳昌君研究发现:“211”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大;家庭经济条件好,家庭社会关系广泛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起薪较高的好工作 [12]。

社会阶层不同,其子女高等教育之后的结果亦有较大差距。家庭背景越好,就业率和起薪越高;行政管理人员和经理人员的子女大学生毕业时平均月工资高于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400元和300元[13]。“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表明:从学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来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中分别有35%和25%的毕业生未能就业,远远高出管理阶层子女未就业15%的比例。农民与农民工子女在就业质量上也处于弱势,2008、2009两届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在各阶层中分别排在倒数第一、第二位[14]。

杨钋等对麦可思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由于工作转换成本较高,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流动性小于其他学生。“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子女就业流动性远高于非“985”、“211”院校毕业生及父亲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子女的就业流动性。同时不同流动模式的实际收益也存在较大差异[15]。

郭丛斌,丁小浩研究表明,父母从事主要或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其子女从事相同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可能性比较大;代际之间,从次要劳动力市场流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比由主要劳动力市场流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难度大[16]。马莉萍,岳昌君认为,家庭背景显著影响毕业生进入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论文开题报告范例。家庭条件好,父母的受教育程度高、家庭社会资源丰富有利于毕业生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17]。主、次要劳动力市场收入存在差距。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18]。

四、对策与建议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重要举措。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和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打破城乡二元教育格局,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2.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万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学校管理与教育的落后等原因,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一般不理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一般就读于农民工子弟学校或相比较薄弱的学校,由于存在户籍等制度性障碍,农民工随迁子女尚须回原籍参加升学考试,因所学教材课程的差异,影响其升学考试成绩,因此,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制订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以及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3.规范高校招生程序

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当高考日益侧重于考测能力的时候,应该承认勤奋刻苦的因素在高考成绩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下降,而受教育条件和环境所起的作用在有所上升。”[19]

4.培养和拓展社会资本,提高综合素质

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应建立良好的同学、校友及师生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交往领域行政管理毕业论文,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和配置社会资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如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等。

5.消除体制性障碍,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打破就业市场分割局面,推进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放宽政策限制,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规范就业市场,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加强就业立法,禁止并监督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歧视现象,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

6.建立就业援助制度,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农民阶层子女大学生作为就业困难群体的一部分,理应被纳入到政府的就业援助体系之中。政府应该从就业政策、就业岗位、就业服务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对其进行就业援助。

参考文献:

[1]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93-97.

[2]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下降[EB/OL].people.com.cn/GB/jiaoyu/1055/3178564.html.

[3]寒门果真难出贵子?国内多所大学农村生源减少[EB/OL]. edu.cn/te_bie_tui_jian_1073/20110829/t20110829_676296_1.shtml.

[4]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78.

[5]武毅英,吴连海.高等教育收费对教育机会均等的负面影响及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6(2):60-65.

[6]谢作栩,王伟宜.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我国社会各阶层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J].教育学报.2006(2):65-74.

[7][14]35%农村生未就业家庭背景对就业影响渐明显[EB/OL].edu.cn/gao_jiao_news_367/20100812/t20100812_507500_1.shtml.

[8]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9]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

[10]罗立祝.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对城乡子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1(1):32-41.

[1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7.

[12]李炜,岳昌君.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88-94.

[13]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15]杨钋,门垚,马莉萍.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现状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75-80.

[16]郭丛斌,丁小浩.职业代际效应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教育的作用[J].经济科学,2004(3):74-82.

[17]马莉萍,岳昌君.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3):1-7.

[18]中国行业收入差距世界最高[EB/OL].chinanews.com/cj/2011/02-10/2833461.shtml.

第7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培训;教学模块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5-0255-02

引言

随着大学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方向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2008―2009年间,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据统计,在未就业的大学生中,女大学生占到60%―70%。2010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女生近400万人,虽然用人单位一再强调没有性别歧视,但是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已经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历史、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女大学生在社会职业的选择上处于劣势,据厦门大学的有关调查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因此,探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女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上增强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对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新华网北京2010年2月16报道(记者李菲),全国妇联党组成员、发展部部长崔郁表示,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中国就业形势总体严峻。二是劳动力供需总量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欠发达的第三产业不能给新生劳动力包括女大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三是传统的社会分工模式和落后的性别观念,影响着女性的就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对女性的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还不够完善;女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念、创新精神也是重要的因素。四是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存在差距,难以满足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五是对就业市场的法律监管、纠察力度不够,如存在如何界定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等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前不久的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对今后女性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因此,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应引起社会关注。大学生求职应聘往往因缺乏实践经验、职场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而失去机会。有许多女大学生求职应聘一再受阻,从而因身为女性而产生了自卑心理,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愈来愈受到高校教育专家的重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师范类院校。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在校男女大学生的人数比例为3:7,由于近年来中小学校的用人数量在逐年递减,这就更为女师范生就业,走向讲台平添压力。

女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而内在素质的提高,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科学有效的培训方式。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主客观因素等多角度探析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从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女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应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势在必行的。

二、女大学生就业难类别分析

据笔者调查分析,现在的女大学生就业遇到障碍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重视理论学习型的毕业生。沿袭应试的学习习惯,只是重视书本知识,应对考试很出色,进入现实社会中,往往出现接人待物不够得体,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弱,适应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欠缺。

2.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型毕业生。这类学生总是认为经历了四年寒窗苦,一定要找到优质高薪的岗位才肯签约,否则宁缺毋滥。

3.没有社会经验缺乏自信型毕业生。大多是没有参与过社会实践,自身具有内向、消极、悲观的个性,进入社会后往往出现自卑心理,人际关系紧张,惶恐不知所措。

4.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型毕业生。在大学四年中,从不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计划,对所学专业的市场行情也不做调查,就业求职碰壁时,茫然无措。

三、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

(一)将就业指导培训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鉴于以上出现的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应倡导职业能力培养从大一入学就开始。大学生在大一阶段就应接受职业定位的指导,要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有意识地接触与专业、职业定位有关的学习,如听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潜质测评、性格心智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面谈辅导等;同时,针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如应聘面试的礼仪训练课程、求职面试指导、应聘时化妆与着装指导、女大学生职业能力拓展训练等。目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开辟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如校企联合办学、定向培养特色班,增强了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同时,将大学生就业辅导课程开设到企业,让学生能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制度流程等,通过企业、商会、协会等多方面的努力,让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三、四年教育的培训过程。通过企业、商会、协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也可以成为学生就业的实践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更好地就业、更好地适应工作增加“筹码”,缩短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再教育的时间。 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内容如表1所示。

(二)针对女大学生进行《就业辅导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计

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就业辅导课程》理论性太强,实际案例教学与模拟面试现场参与性缺乏,因此,大学生求职应聘没有实践经验,往往因缺乏应变能力而失去机会。所以《就业辅导课程》教学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调整教师教学方向,增加实战训练内容,改变学生就业态度,疏导就业心理危机,培养适应市场、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同时,增加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如就职面试前的准备、心态调整、服装的选择、临场应变能力培养等。针对不同类别的女大学生,培训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表2所示。

结合各行业用人的衡量标准,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应聘的面试考核测试内容,针对《大学生就业辅导》课程设计如下实训模块。

1.求职心态培训模块:就业危机意识培养、求职心理辅导、应聘挫败心理减压疏导等。每学期以灵活的企业家讲座、成功人士心灵成长工作坊的形式培训。这种职场能力提升训练教学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调整教师教学方向,加强学生参与性实战训练,改变学生的就业态度,疏导就业心理危机,形成系列教学体系。

2.大学生性格心智测评模块:设计建立一套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学生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在线测试,即时获得一份测试报告。这份报告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等方面的特点,并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3.职业生涯规划模块:职业定位与个人差距分析、职业目标与职业成就感。

4.应聘面试的礼仪模块:投递简历、个人形象、自我介绍、接人待物仪态仪表;与人谈话礼仪、接听电话、行为举止肢体语言训练。

5.职业能力拓展训练模块:心态培训、责任感、敬业精神、团队合作、职业价值观、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表达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及挫折承受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

6.求职应聘的模拟演练培训模块:主要针对面试环节中的应对、解答、应变、即兴发挥等内容进行角色演练,使学生犹如亲历面试现场,亲身感受现场的气氛、压力、挑战,获得最直接的经验,能够了解面试流程,提高求职成功率。

结语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劳动力将逐步向科技型、创新型、实践型转变,因此,高校的教学改革,将紧紧围绕着市场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时时刻刻以社会和企业人才需求为中心,把高等教育的教学与人才需求结合起来,真正为社会输送有用、适用、好用的人才。通过针对性的教学模块设计,笔者希望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侯丽娜.浅议高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9).

第8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性别因素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党的十报告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在今年3月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13处谈及“创业”,表示要继续简政放权,为创业提供便利,形成新创业浪潮。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指出 “2015年高校毕业生749万人,为历史最高了……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到新兴产业创业。”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问题,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趋势,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选择。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365.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57%,比从1980年的23.44%提高了一倍还多,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但是很多研究发现,女性在就业活动中,明显比男性居于不利地位。例如天花板效应,玻璃天花板委员会(GCC)1995年发现,女性占美国整个劳动大军人数的45.7%,在拥有硕士学位的人群中占一半以上。然而95%的高级管理人员是男性,女性管理人员的收入平均仅是同级别男性的68%。创业又称自我雇佣,是就业的一种特殊形式,女性在创业中同样可能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女大学生自主创业。

因此,性别维度的大学生创业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不同性别,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一、数据来源、样本选取和调研内容设计

本文选取了公办的合肥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民办的合肥市经开区创业孵化基地和安徽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的大学生(包括在校大学生和已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企业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按注册企业负责人的性别比例发放问卷60份,有效问卷58份(男性大学生48人,女性大学生10人)。同时着重访谈了其中8位创业负责人(男性大学生6人,女性大学生2人),了解创业者的创业心路历程。综合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和女性创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分析不同性别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成功因素的异同点和影响程度。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制度

前文已经简述大学生自主创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同时,社会舆论积极树立大学生创业典型,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相关政府部委不断增多,政策的主体也已经涉及到十几个部委,我国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于大学生创业已形成了基本的政策共识,给予了大学生创业更多、更广泛的重视。

总体来看,宏观层面的政策制度为大学生创业建立了良好的大环境。但是从性别维度,针对女性大学生创业,制度上的支持政策和舆论引导还是非常的匮乏,甚至还没有引起国家对女性创业问题的高度重视。通过访谈了解到女性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运用程度低于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相关制度的了解层次低于男性大学生创业者。

(二)社会对性别意识的选择

性别意识是“在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下,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的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位置、权利、责任及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一般将性别意识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前者指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位置、权利、责任及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更认同“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思想,后者更趋于接受男女平等和平等权利等观念。

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社会对性别意识的传统认知仍占很大比重,这种思想导致社会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创业是男人的事情,对于女人太辛苦,对女性大学生创业一般持不鼓励、不支持态度。孩子从小就生长在“男主外,女主内”的环境中,对男孩来说,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得到了培养,对于女孩情况却是相反,而且严重压抑了与男孩竞争的自信心。性别意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心理和行为。

(三)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家庭成员的经商创业经历、父母的教育水平和父母职业、家庭的经济水平等方面阐述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和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家庭和亲友的借款、个人和团队自筹,其次才是政府政策资金、银行借贷和风险投资等。因此大学生创业初期对家庭的经济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和依赖。

家庭成员的职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自由职业者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程度高于公务员和国企员工。家庭成员从商经历对女性大学生选择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对男性大学生创业的影响不明显,相反,对女性大学生有一定影响,家庭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的支持程度和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

三、内在影响因素分析

(一)实践经历

实践经历主要包括在校参加创业计划赛事等创业实践活动、课外兼职和企业事业单位实习等经历。问卷数据显示63.8%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校期间参加过“挑战杯”等创业实践活动,76.5%的大学生创业者在校外从事过兼职活动或者在企事业单位参加过实习工作。

总体而言,不管女性还是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在大学期间都或多或少的从事过实践活动,有着较强的自主实践意识。大学生在实践经历中,提升了创业主体组织和活动能力,锻炼了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内功”。

(二)创业动机

通过问卷分析,50.0%的男性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创业是人生目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途径,相反,只有20.0%的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认同这一观点。70.0%的女性大学生创业者选择创业的动机是就业压力大,加之有创业意愿,一拍即合,而男性大学生创业者选择这一动机的仅有22.9%。认为生存压力大,为别人打工永无出头之日的男性和女性大学生分别占14.6%和10.0%。因为一时冲动而选择创业的男性占6.3%,女性则为0。

结合“推拉理论”来讲,“成就激励”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多于女性,女性大学生创业者则更多选择“保障激励”。总体上讲,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受“拉”的因素更多一点,比如对财富的渴望,对权力的追求等,而受“推”的因素影响较之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要小很多,比如就业的压力、工作中的性别歧视等。女性创业者在“推拉理论”上的表现则恰恰相反,她们的创业动机是被动的,受“推”的因素影响要多一些。

(三)个人特质

通过对58位大学生创业者的性格测试分析,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冒险精神较之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表现的更明显。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控制能力优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男性大学生创业者的领导能力较之女性大学生创业者更加优秀。由此看出,不同性别下的大学生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是有差异的,男性大学生创业者在个人冒险倾向、个人控制力和领导力方面优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

个人特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规模、行业选择和融资渠道。通过访谈了解到女性大学生创立的企业与男性相比,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也较缓慢。女性大学生创业者从事社会服务业和零售业的比重高于男性,男性大学生创业者从事IT行业和制造业的比重高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这和国内其他关于女性创业的研究成果相符。由于个人特质和其他客观因素,导致女性在创业初期,融资渠道较之男性选择较少,企业规模较之男性较小。

四、总结和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第一,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但是分性别,对于女性大学生创业者重视程度不足,针对性政策较少。

第二,社会的传统性别意识仍占据一定席位,对于女性大学生从小树立创业意识,走向创业道路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阻碍。

第三,受传统思想影响,家庭环境对女性大学生创业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刻不容缓。

第四,大学生自身的实践经历对大学生创业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利用课外实践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走向创业道路的基础。

第五,女性大学生在创业动机的选择上多处于被动,被推着创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的择业观,对于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激发有促进作用。

第六,个人特质方面,女性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较之男性处于劣势地位。女性大学生应该淡化男女性别差异,培养利于创业的性格角色,向男性化或者双性化性格角色转变。

(一)注重性别的系统化政策支持,优化女性大学生创业大环境

系统化的政策支持能够保障大学生创业者找对创业方向,摸准国家发展的脉搏。党和政府在进行大学生创业帮扶工作时,不仅应立足于大学生创业的普遍规律和一般特点,还应考虑女性大学生的个性因素,着眼于女性大学生创业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关注女性大学生创业集中的行业领域,关注女性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问题等。

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不仅要做到一视同仁和人人的平等,还应针对女性大学生创业者这一相对弱势群体制定相对应的引导和保障机制。针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群体,联合政府相关部门如妇联、共青团、工商、金融等部门,联系女性相关的社会性组织如女性企业家组织、女性创业者沙龙等组织,建立健全女性大学生创业支持和保护机制。

(二)转变社会性别意识观念,营造浓厚的大学生创业氛围

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转变传统的性别差异观念,对大学生创业特别是女性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树立男女平等、共同进步的观念,确立女性独立自主地位,促进两性和谐发展。女性大学生的家庭成员应适时摒弃“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分工思想,倡导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劳动、共同分担家庭责任,鼓励支持女性“走出去”,鼓励女性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其创业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力度,营造鼓励创业,创业光荣的良好氛围,激发和唤起女性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利用各种媒介,树立优秀的大学生创业典型,举办女性大学生创业者沙龙或者论坛等,解放女性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传统的择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价值观,强化创业意识。大学生不能被就业压力推着走,激发创业潜能,带着创业动机向前进,鼓励女性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高校应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教育培训工作,把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与服务社会、服务创新型国家相接。高校教育要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与引导大学生创业,树立“以创业增能力,以专业促创业”的知识性创业观,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实现创业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校也应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氛围中,加入性别元素,加大对女性大学生创业策动,尤其要加强女性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和自信心的创业意识引导,可以邀请女性创业者进校园介绍创业经验和人生体会,为女性大学生提供创业指导,营造校园女性大学生创业氛围。鼓励女性大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到创业实践平台锻炼,进一步提升女性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

(四)内外兼修,提升创业自信心,增强创新实践能力

女性大学生要自我认可,摆脱传统的性别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树立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业意识,提高自我期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竞争力和自主创业的自信心。

在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个人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个人控制能力和领导能力等创业所需的个人要素,这些要素对女性大学生创业意向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女性大学生走向创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兴趣,加强毅力和意志的锻炼,强大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是女性大学生创业走向成功的优秀特质,加之兴趣的影响,会让自己在创业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坚定。

参考文献

[1] 王华锋,李生校.女性创业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9(8).

[2] 陈洲.我国女性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3.

[3] 孟祥斐,徐延辉.高层次人才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2(1).

[4] 李嘉,张骁,杨忠.性别差异对创业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4).

第9篇:大学生家庭劳动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100-02

一、背景

人口流动这一客观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充分快速流动的社会人口,不仅是社会高速发展与现代经济的显著特征和必要条件,亦是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1]。

在我国步入城市化、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三农问题成为当今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不仅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和实现和谐社会这一目标。随着不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将继续转移,留守儿童还将源源不断地产生,留守儿童问题必然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都会存在[2]。

二、留守儿童现状

(一)概念

儿童是指身心处于未成熟阶段的个体。狭义来说,是指少年期前的阶段[3]。广义的儿童,是自出生到成熟时期以内的所有孩子。农村地区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大多数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交由父母单方、其他亲人或委托人抚养、监护或独立生活[4]。目前,学术界尚未对农村留守儿童做出明确的界定。2008年2月27日全国妇联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对农村留守儿童做了最新、最具权威的界定,即“17周岁及以下的与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未成年人[5]。

(二)产生原因及概况

社会因素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经济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差异性。“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使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而留守儿童一生的发展,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与未来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水平息息相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习惯、心理、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都受到很大影响的原因是由于留守儿童的第一监护人的缺位导致家庭监护职能的弱化,由于留守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解决对象。目前尤为重要的是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弥补家庭教育的空白[6]。

(三)数量、规模

基于当前留守儿童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小组于2012年10―12月期间在哈尔滨周边农村地区做了大量社会实践工作,积累了大量调查数据,结果如下:

从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所调查的学校留守儿童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出现越来越多的趋势,家庭不完整、家庭缺失严重的幼儿园孩子高达一半以上,留守儿童在校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据估测已达5800万,目前,城市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农村人口还将大规模地流动,留守儿童现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6]。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教育学理论指出,影响儿童发展的三大因素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相互独立且又互为补充,故主要生活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同伴群体环境中的儿童,随着父母或者其中任何一方外出务工以后,家庭职能变得逐渐弱化,留守儿童生活的学校和社区可以弥补这部分弱化的家庭功能。我们对社会实践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报告,发现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安全问题和道德问题等。

(一)教育问题

很多学者都对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有的认为父母在外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7],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8]。对于父母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监督方面,各学者观点一致,都认为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由于学习辅导者出现较多的空缺,导致学习监督力度不够。还有学者指出,留守儿童隐性辍学现象比较严重[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小组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成绩平平,中等偏下、较差的共占70.2%。留守儿童因为年龄都还较小,自我控制力较差,再加上监护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很少对其监督和辅导,与他们缺乏自觉主动的学习有很大的关系。

(二)心理问题

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留守儿童,长时间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缺乏与父母的沟通,而造成的人格发展不健全,心理健康问题突出[8]。由于农村孩子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远高于城市孩子(19.8:8)[10],再加上长期弱化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缓解和疏导而长期郁积,使他们成为当今社会心理病变的“高发群体”[11]。

(三)安全问题

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有效的监管,留守儿童极易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易受到他人的人身伤害或非法侵害,另一方面自己容易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轻生之路,使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7]。留守儿童多具有年龄小、判断能力差的特点,言行得不到正确的约束和引导,再加上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也较弱,导致溺水、被火烧、被水烫、交通意外、被拐卖、被殴打等事件时有发生,存在许许多多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由于得不到亲情呵护,加上代管不力,农村留守儿童整个群体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这显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四)道德问题

留守儿童很容易在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行为以及道德人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失调,父母监控机制弱化,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导致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和行为的养成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甚至出现强烈的倾向和严重的过错行为[12]。

四、社会政策及其不足

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儿童保护、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例如《宪法》、《教育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是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对象的权益保护,其法律体系仍旧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留守儿童,社会上对他们的关注不够,未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教育、关工委、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开展了一些关爱工作,但覆盖面还是很小[13]。

五、医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广泛,规模很大,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取得根本性解决,因此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将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相结合,加强建设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有关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这不仅是为解决留守儿童提供解决途径的重要方式,而且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方式,为其提高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14]。尤其是医学生,开展长期的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对巩固专业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生不仅可以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解决教育问题,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长期开展医疗保健知识以及定期评估留守儿童健康状况,可以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安全等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敬忠.关爱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王海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陈桂生.教育原理[M].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08,(6).

[6]孟茜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7]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

[8]吴霓,丁杰,唐以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9]曹春华.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5).

[10]李金涛.农村留守孩现象亟待关注[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6:49-50.

[11]刘允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2]迟希新.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