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1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青少年;心理发展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更加广泛,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青少年仍然处于心智发展时期,青少年对互联网技术的过度依赖对其心理发展有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的网络性和虚拟性能够帮助青少年拓宽交际面和视野,促进青少年的未来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内容的多样化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不利于树立青少年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本文就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1 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特征

青少年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性,其中目的性缺乏、约束性较差以及依赖性较强等是主要特征。目的性缺乏,指的是青少年对于使用互联网并没有一定的目的,他们上网的目的通常只是无目的的听歌、娱乐、游戏等,上网可能是临时起意或者习惯,不具备任何真实的意义。约束性较差,指的是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十分不均衡,大部分青少年会选择上网到很晚才会睡觉,部分青少年甚至选择通宵,也有青少年经常在午休时间或者休息时间上网。依赖性较强,指的是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青少年习惯依赖互联网解决问题,网络依赖性较强。

2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求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社会交往需求较为旺盛的年龄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特别渴望能够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与朋友和家人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青少年会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之余并没有很多的时间可以交往到更多的朋友。而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不仅能够缩短青少年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使实时互动成为可能,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在网络中找到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这其实满足了青少年的交往需求,能够帮助青少年满足心理上的空虚和渴望。

2.2 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

青少年正处于中学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学业负担十分沉重,加上青少年正处于叛逆和渴求被理解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对于家长和教师的不理解会产生各种苦恼。此时,网络的发达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发泄出口。青少年可以在网络中游戏、听歌或者看视频等来缓解精神压力,进行适当放松,还能过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向网友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说明,网络对于青少年心理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很好的帮助青少年释放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促进青少年成长。

2.3 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

互联网不仅具有虚拟性、交互性的特征,可以让青少年在网络中无拘无束地与人进行交流,它还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的特征,可以帮助青少年扩展知识面,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就学习来说,互联网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视频,青少年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搜索更多的教学资源,加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

3.1 网络成瘾危害大

青少年对互联网的过度依赖容易造成网络成瘾。所谓网络成瘾指的是青少年对互联网异常的依赖,以致形成了明显的心理和社会损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需要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娱乐性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较大,青少年在长期的上网过程中逐渐上瘾;第二,青少年逃避现实的需要。部分青少年感觉到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痛苦的回忆,因此希望能够借助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因为网络世界中,青少年只需要能够玩好游戏就可以获得成功和喜悦,难度小而且成功率高,不会让青少年有过多的压力。因此,青少年选择沉浸在网络世界中,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有可能造成精神失常。

3.2 错误思想观的形成

互联网拥有丰富的信息量,其中不仅包括正面、积极向上的内容,还包括低俗、暴力的内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成熟,在对事物的认识和自我控制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憾,因此极为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误导,思想认识出现误区,甚至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3.3 现实交往障碍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的人们正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阶段,青少年需要利用这一时期的交往技能来获取更多的朋友,形成更加完整的人际交往圈。但是,青少年对互联网的依赖会减少青少年与现实生活的沟通和交流。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下,青少年大部分均采用人机互动模式来交往更多的朋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对人进行生活、学习甚至是情感上的交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青少年的交往时间,降低青少年的交往成本。但是,过度的依赖互联网却使得青少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重要性,部分青少年甚至根本不会在现实生活中与人正常交流,只会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进行人机交流。更有实验表明,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青少年在网络中所表达出来的人格和现实中的人格存在很大的差别。这就说明,青少年已经逐渐产生了现实交往障碍,甚至将学习和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网络世界而非现实世界,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影响十分严重。

4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不良影响的应对对策

4.1 教师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

教师在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若想有效防范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良影响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要对互联网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解说,引导青少年对互联网产生客观的认识,避免青少年过度依赖和沉迷网络,影响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大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是由于学校的压力太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重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切实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青少年的升学率,对青少年的学习压迫较大,导致青少年在学习中遭受的压力和挫折较大,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和逃避现实的心理,最终对网络成瘾。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要充分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实行素质教育,降低青少年的升学压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4.2 家长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互联网教育

家长对青少年的监督和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家长应该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健康的网络环境。健康的网络环境指的是家长对青少年上网采取的态度应该是科学而合理的。一味的禁止青少年上网或者让青少年长期、随意的上网对青少年的发展均不利,家长应该给青少年制定上网计划,规定青少年每日可以上网的时间,帮助青少年提高上网自制力;其次,家长应该要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增强青少年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减少青少年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这样青少年就不会过度依赖网络。

4.3 增强青少年的自控力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还是要依靠青少年自己。只有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才能够避免青少年过度沉迷和依赖网络,从对自我身心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而要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则需要学校能够加强对青少年意志的锻炼和道德意识的培养,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到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诱惑。

5 结语

综上,青少年上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目的性缺乏、约束性较差以及依赖性较强等。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能够满足青少年的交往需求、帮助青少年释放压力以及帮助拓宽青少年的知识面,而消极影响则是网络成瘾危害大、青少年错误思想观的形成以及青少年现实交往障碍的产生。要消除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不良影响需要教师引导青少年正确认知网络,家长加强对青少年的互联网教育以及增强青少年的自控力。

参考文献:

[1]刘启刚.论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及易诱发的犯罪[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22-24

[2]尹渭莉.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1:104-105

[3]魏宏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其修正[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170-172

[4]郎瑞冰,吴吉惠.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5,08:74-75

[5]操学诚,牛凯,赵曙光,王玫玫.青少年网络暴力现象与预防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9:12-22

[6]邓林园,武永新,孔荣,方晓义.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作用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2:169-176

第2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摘要】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当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 如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以下探讨,并提出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希望能给予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 青少年;心理健康;心理关健康教育

引言

青少年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教育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发展。 然而,长期以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他们的饮食 、身体 、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很少去关注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那么何谓心理健康教育呢?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人身体的心理健康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 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教育和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 ,事业成功 ,心理健康维护,它主要是使个体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 、发展、 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 成才;心理健康维护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就其性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则包括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发展性教育主要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进行培养促进,使学生的心理品质不断优化 。补救性教育主要是对心理处于不良状态或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恢复正常状态。这两种教育也属不同的层次,发展性教育主要面对正常发展的学生,是提高性的;而补救性教育主要是面对心理方面出现不同程度问题的学生,是矫正性的。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

1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展心育教学,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积极进行心理训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而不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的矫正与治疗方面 。重点开展团体发展性教育和个别发展性教育,积极开展团体补救性教育和个别补救性教育,在分清主次基础上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有计划 、有目的、 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的影响;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的的专门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所谓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之前,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智力 ,气质态度与性格 ,心理与行为问题等方面 如果发现学生在理解能力、创造力、学习兴趣、合作精神、 自尊、责任感、挫折容忍力 、环境适应 、性心理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应以此为根据,同时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与原则,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目前不少中学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一方面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为重要的方面是给学生进行心理训练 、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来进行的, 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真正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2 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排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心理咨询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 ,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培训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举行咨询和帮助,使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学生或者心理处于程度较轻的不健康状态的学生恢复到健康状态。学校应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以心理咨询中心为核心,建立一个由学生心理协会、院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组成的三级心理保健网络:(1)学生心理协会。由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中通过各种途径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一批心理卫生骨干,充当心理保健员和学生咨询员,他们生活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同学中的问题,并介绍、推荐有问题同学去寻求专业帮助。(2)院系心理辅导员。对院、系层次与学生关系密切的人员,如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部工作人员甚至课任老师等,进行专题培训,使他们初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学会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具有解决一般心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3)心理咨询中心:配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与救助,以帮助那些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并通过心理健康状况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措施。

3 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 平和稳定、 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以便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 ,父母的教育观念 、教养方式、 家庭的教育环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整体素质的转变,首先应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因为教师的心理状态直接决定了教师如何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在现阶段我国教师群体心理抗逆能力普遍降低的。什么是心理抗逆力呢?抗逆力是一种相对能改变、能抵抗压力的能力──即使面临社会逆境依然能够坦然面对的能力。导致了教师抗逆力的降低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在艰巨复杂的教育任务面前需承担前所未有的压力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近二十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均对青少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教师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导者,需要时刻分析社会的变化所引发的各种青少年问题,并努力通过教育的途径加以解决,这其中探索的艰难可想而知。近些年来,我国在基础教育环节不断地在进行各种课程改革,教师需要时时面对新的教学任务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工作的压力再加上部分教师家庭生活中遭遇到的种种逆境,直接导致了教师群体的种种心理危机。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都将直接对教育的过程和效果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关注教师的心理危机及他们在社会的逆境中失去的心理抗逆能力,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引导,不仅是良好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 造成青少年心里健康的原因;

其一,家庭结构 ,由于父母的离异或缺失而导致的家庭结构不完善或破坏,使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关爱 其二,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错误的教育观、师生观、特别是有些教师道德修养较差,态度粗暴,心理不健康,动辄训斥变相体罚学生。

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 、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 ,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青少年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 ,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5 结束语

现代人类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在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当前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的形式有多种多样 ,大致可分为学习类、 人际关系类、 情绪类、 人格障碍类及青春期性心理类。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M] .第 1 版.济南:山东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3.

第3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关键词:母亲教育;青少年成长;社会化;家庭教育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一)青少年生理发育加速。近几十年来,有专家学者指出,人类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出现了全球性提前的倾向,主要体现在青春发育完成缩短和青春发育提前两方面。

青春期发育期普遍提前的趋势,使青春期青少年身心发展不平衡和各种危机和困扰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生物性紊乱。青少年生理发展加速和性成熟的加速,导致其自身对自己的状况不适应,甚至对于这种突然发育会产生陌生感和失衡感。(2)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与障碍。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包括吸毒、酗酒、犯罪、网络成瘾、学校相关问题、心理抑郁与自杀以及饮食障碍。

(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迅速提高。(1)记忆的发展。记忆广度达到一生的顶峰。对各种材料记忆都达到高值。(2)思维的发展。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束缚,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三)青少年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这个时期的特点是:(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2)深切关注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3)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和强烈的自尊心。(4)自我中心性出现并增强。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经常出现难以控制的情绪波动。反抗心理普遍存在,对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控制予以排斥。由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从而导致身心发展失衡。生理上的成熟使青少年产生成人感,然而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使青少年仍处于半成熟的状态,这种不平衡是造成青少年各种问题的根本所在。

二、母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

(一)母亲对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在生活技能方面。长期的陪伴,母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会在日常生活中展现给孩子并成为孩子效仿的对象。在基本生活技能方面映射出了母亲的特点。在学习方面。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学校和家庭g其主要的活动场所,教师和家长成为了教育的主力。基于传统的家庭分工观念,母亲成为学校――家庭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在家里,母亲们能在能力范围之内,向子女讲解知识、检查作业,甚至与子女一同学习。子女的逻辑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向母亲习惯靠拢。

(二)母亲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作用。青少年自主接触社会的初始阶段,家庭当担负起子女社会化的首要任务,在子女社会化进程中,母亲的为人处世、道德修养成为子女标杆,为子女人格养成定下基调。

(三)母亲对青少年心灵抚慰。母亲一生都是子女心里话最忠实的听众。通过对所带学生简单的问话统计,高达90%的大学生在平时拨打家庭电话的选择对象是母亲,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们觉得与母亲的谈话轻松且愉快,能感受到来自于母亲的关怀。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既是教养者又是纪律执行者,父亲往往是规则和力量的象征,从而会对父亲产生敬畏感,从而增强了对母亲的亲近感,因此母亲更多地承担起了与子女心理沟通和压力缓解的任务。

三、母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母亲教育知识的匮乏。母性的本能决定母亲是子女的主要教育者,但其并非天然就是合格的教育者。有调查表明,有超过73%的准母亲在孕育期间没有做母亲的心理准备,对教育子女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使得母亲在教育中仅仅依靠在长辈传授的理论和自己零散学习的教育学知识,缺少科学的理念作为指导,效果是事倍功半。

(二)母亲教育的“错位”和“越位”。现在社会中,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对子女和家庭生活都有了更高的期望,并且许多母亲会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自己子女的身上,这就容易产生母亲对青少年教育的“错位”和“越位”。“错位”是指母亲对青少年进行过多的知识技能教育,把青少年的生活时间都变为学习时间。“越位”是指母亲为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违背其身心发展规律,使青少年超负荷地承担学习任务。这种教育的“越位”和“缺位”会导致青少年产生不快,甚至会对母亲的教育产生反感,但母亲不了解自己施加给青少年的痛苦,这会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和母亲的矛盾,助长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三)母亲行为有失偏颇。对于青少年而言,这一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母亲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有些母亲不注重自身的言谈举止,过分追求物质,贪图享乐,这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四)母爱的缺失。根据调查,中国农村 “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100万,57%的儿童父母是一方外出,43%的是父母同时外出。在同时外出的情况中,79.7%的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托付于亲戚、朋友,7.3%的孩子无人监护或者不确定。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和不完整家庭儿童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这一部分青少年往往存在着人际交往问题、情绪问题、自卑心理、怨恨心理、逆反心理等问题。

四、完善母亲对青少年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应重视母亲教育。母亲对子女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我们应该认识到母亲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当社会认可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社会的研究和宣传,使母亲教育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全社会的家庭教育意识,让母亲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价值。

印度妇女教育的先进鲁纳卡兰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一个男人,受教育的只是一个人;教育一个女人,受教育的是几代人。”在社会普遍倡导母亲教育的背景下,要想让母亲履行好教育职责,就应使女性学习和掌握作为一位母亲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现在社会可以通过向结婚登记的女性发放母亲教育手册、拍摄母亲教育的宣传片等方式普及母亲教育的相关知识,营造重视母亲教育的社会大环境。

(二)让母亲成为教育家。首先,让母亲认识到其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社会对母亲教育的普及宣传活动,母亲对正确的教育方式有初步的了解。可以在学校或者社区成立“母亲教育俱乐部”,给母亲之间的交流提供一种渠道,让母亲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良因素,避免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其次,由于青少年阶段的子女在校时间长,学校应承担辅助母亲教育的责任。再次,母亲自身应该主动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母亲只有在主观上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其才会利用社会和学校提供的资源完善自身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母亲在青少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尽管每个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尽相同,并且有许多母亲的教育方式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是由于母亲对青少年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有更多的人聚焦母亲,关注母亲教育,帮助母亲提升自身素质,以此来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最终实现增加国家实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4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师 公共心理学课程 内容改革 文化

一、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心理教育是“文化过程”

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规定……简单的说,把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文化包括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培养、发展人的教育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源自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并转化为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具体观念形态的课程属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教育是文化的子系统,教育是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文化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知识和经验的保存和发展,也促进了人的发展。在这里,文化、教育、个人是一种“生动的循环”,教育“以环绕个人周围的客观文化为材料,使个人心灵获得适当的陶冶”,同时,也“使已有的客观文化体系,由于个人心灵的不断介入,得以更为生动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了文化积淀、文化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通过文化的积淀使以前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通过文化的传递使这种被保存的文化被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态,从而再创造出新的文化。更为简单地说,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既非单纯的文化传递,也非单向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淀、传播文化的活动中再创新文化,并把人的内在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人的心灵得以陶冶。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是高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亦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具体形态。其过程既是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亦是对文化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的过程。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如何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既受政治、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制约,同时又受到文化本身特征的制约。

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源自对文化的选择

从文化学的视野看,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复合的整体,教育的目的则在于教会儿童在不同的人类文化共同体、不同的符号世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人作为动物也就意味着他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不仅生活在物理及现实的世界里,还生活在理想及可能的符号宇宙里。文化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则有着多元性与多样性的特征。一个事实是,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反对把一元主流文化视为唯一合理和正确的,倡导所有文化群体和各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价值的平等性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种社会思潮而备受追捧。学校教育课程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要把它组织转化为学校课程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甄别及规范的整合、舍取,析出最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文化要素成分。这些要素成分要在整体上反映文化的全貌,学生只有接受全面完整的文化才能受到全面完整的教育,也才能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这些要素成分要综合反映出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学生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文化要素。

毫无疑义,教育的文化使命这种内在规定与文化的多元生态使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面临着挑战。用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去统一学生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拼凑成一本《心理学》教材也显得不合适宜。打破心理学学科分支理论体系的藩篱,以高师生当下与未来文化生活为着眼点,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整合心理学学科内容,既是教育对文化选择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中的体现,也是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走出困境的出路。

三、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是文化模式差异对教育课程制约的化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丝·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整合的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外一些文化特征被抑制、排除、扬弃,失落了整体意义和价值。文化的这种内聚和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文化模式。文化的这种内在结构及其特征的稳定形态称之为文化模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一个独立的文化世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价值意义。源于古希腊文化,以宗教神学、科学技术、经济学、法律为基本结构特质,以宗教、自然、物质、法律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与发端于封闭的黄河流域的千年儒家文化,以个体农业和宗法家庭为基本结构特征,以土地、道德和礼教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期间还有过一段波折。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西方心理学的复制、推介与跟随。一方面,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这意味着人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置身的文化环境。很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其实亦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测,具有或然性。更直白地说,西方心理学也不过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本土心理学,其学派和理论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源于文化传统,西方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力图追随和模仿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试图研究发现并推介具有普遍性、适用性,超越其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这种学术霸权可能造成其他民族心理学学术思想与教育实践自主性的丧失乃至被殖民化。

同样,我国高师公共心理学开设时间不长。在不少高校里,教师教育专业的心理学还被视为“不那么专业”的公共课。综观近年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版本不少,但推介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居多,能真正融入民族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反映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教材并不多见。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本土化的路径之一是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资源。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心性心理学”、“人性理论”,我国众多先哲对人的心理、人性有着不同的解说。而这些心理理论在西方实证心理学看来未必很“科学”,但中国历史文化心理资料的介绍终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师范生学会建立心理学与文化、社会资源的关联,这可能是心理学尤其是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方法、范式的一种转向。路径之二是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与中国教育传统、具体教育实践的结合。其必要性无需赘言,核心乃在于对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教育实践结合点、生长点的找寻。

四、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拓延性是文化变迁在课程中的应然要求

文化变迁就是文化本质性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并因此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变化。文化变迁主要是通过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两种方式来实现,文化积累就是文化的保存和增加,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文化突变是指文化结构性变化,是文化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质的飞跃。文化变迁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只有经过不断的文化变迁,文化才能得到创新和进步,社会才能随之不断发展。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并处于一种“生动的循环”,文化变迁特别是出现文化突变时,作为教育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学校课程也必然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唯有如此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从文化的视角看,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促进人“文化化”的活动。当今,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大爆炸,人类文化变迁剧烈。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物的人也被深深烙上了时代印记。在此背景下,高师公共心理学进行自觉的文化择优汰劣,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拓延,构建起具有新的文化结构与特征,能使高师生理解掌握并促进其社会化的内容体系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应然要求。传统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明显存在着两个问题:精致的空洞与解决已解决的问题。当然,日益精细化和专门化是所有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把心理学学科发展的路径作为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选择的逻辑,其结果是由于没有对研究结论的梳理和概括又缺乏对具体历史文化时空下人的关注,这样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就成了一堆无序的“碎绸布”,精美而空洞。传统的高师心理学内容大多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大篇幅地讲授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人类认知理论。当然通过这些基础内容的学习让高师生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掌握认知策略是必要的。但问题是,高师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不等于他们获得了必要的生活技能,高师生掌握了教育心理规律能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并不意味着他能幸福和快乐地生活。因此,唤醒高师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帮助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应是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拓延而不是遗漏。

五、文化学视野下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狄尔曾指出:“在文化定义的最核心之处是一种习得的无意识(或半意识)的思想模式概念,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并得到加强,默默地但有力地形成一个人的经验。”课程作为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具体形式,既有着承载文化的功能,亦将形塑着人。因此,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亦应该是多元化。蔡笑岳等学者就认为其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技能的职业发展目标;能服务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发挥现实心理生活指导作用的现实指导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性观、人理观,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人类自我认识目标。具体地讲,通过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规律;学会预防青少年消极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引导青少年建立完整人格;激发师范生个体内在力量,陶冶自己的心灵,唤醒自我价值感。

基于以上目标,高师公共心理学应彻底打破过分追求所谓体系完整、结构统一的倾向,在心理学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学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拓延。应该以心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作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三维架构建立起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不应该再是一个在心理学分支学科间徘徊的“流浪儿”。笔者以为,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导论

介绍心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以及趋势,旨在为以后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引导性与概括性的支架。介绍心理的生理基础,重点介绍脑的功能与遗传基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将当前脑科学以及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整合进来,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学科前沿等内容。

(二)认知编

主要围绕认知能力尤其是高级认知能力,将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基本认知成分融于迁移、问题解决、有效学习等综合知识框架中,既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形成全面的认知,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证。

(三)动力编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等理论,着重介绍动机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分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该部分将教育心理中的学习动机规律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机整合到课程内容中。

(四)人格编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容。将围绕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群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与不同个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两条主线分别展开,并结合教育分析如何因材施教。

(五)发展编

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矛盾与教育、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该内容将整合吸收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拓延并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状与需要。

第5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心理健康家庭教育青少年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家庭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们最长待的地方就是家里,那么自然其家庭教育也就会更多地影响到他们。所以,应该要重视起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主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性他、以及生理性的因素,其中社会性因素中包含的有学校教育、家庭环境以及正处于的社会环境;而生理性因素当中包含的则是遗传、性别以及年龄方面的一些因素。

家庭教育是以后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孩子们有着启蒙作用,这些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成长起来,他是不可能不经过家庭教育而成长起来的。都说父母是孩子们最早的老师,此话不假,孩子们处于青少年的这样一个阶段,他们的各方面都还没有完全的成熟起来,他们很多的言谈举止都是来自于父母平时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直接而且持久的。因为这是他们认知最开始的阶段,所以认定的一些东西就会很难改变。

二、家庭教育现状以及方式

这几年,西方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只有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这三种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民素质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

中国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非常地迅速,家庭结构也不在像以前那样了,现在社会中,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以及重组家庭出现的越来越多,不同的家庭架构那么其家庭教育方式肯定也是会有所不同的,总体来说可以概括为下面的几种教育方式:

1.溺爱型

这种家庭教育大多数是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因为之前国家一直实施的是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对孩子宠爱至极,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达到溺爱的程度了,孩子们提出来的要求是一定要去完成的,对他们是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在这样的家庭教育下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都会带有一些问题,比如说是自理能力比较差,不懂得关心爱护他人、蛮横自私等等问题,但父母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旧对他们溺爱,其实他们不知道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会对孩子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各个方面都会有着很多的负面作用。

2.专制型

父母会运用这种教育方式很多是因为受到自己父母以前的影响,因为他们的父母以前就是因这种专制型的教育来对他们的,所以他们也在用着这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这种教育方式与上面提到的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在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中孩子是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而专制型则是恰恰相反,父母才是家庭的主导者,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代表的就是一种权威,父母说出来的话就是标准,孩子们必须要去依据这样的标准去无条件的服从,不可以发出任何质疑,父母也不会去遵循孩子们的意见,如果孩子们不听从父母的意愿那么就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处罚,如挨打罚站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不再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自卑、孤僻、懦弱这些不好的性格,让他们在家庭里也感觉不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3.放任型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是出现在那些父母平时工作都比较忙,没有时间来照顾孩子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一概不从过问,孩子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这样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陌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孩子在自己的平时生活学习方面,没有父母们的监督与引导,父母们没有发挥出他们的榜样作用,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问候,亲情意识逐渐淡薄,这样孩子们很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诱惑,让自己走上一条歪路。

4.民主型

这种教育方式是比较科学的,在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地位是平等的,遇到一些问题可以共同去商量解决,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朋友关系,孩子们可以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在这样家庭成长出来的孩子大多数是自信、性格开朗的,这些性格都会促进孩子们今后可以更好地发展。

但是,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在中国目前的家庭当中只占到整个的百分百之三十左右,更多家庭选取的是前面三种教育方式。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案子出现不少,这就提醒众多父母需要去注重对孩子们的家庭教育。

三、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措施

1.改变当前的应试教育机制

目前的学校中大多数都还是在推崇应试教育,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应试教育已经开始不适应社会上的需求了,各大学校应该要严格执行“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对学校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国家要重视孩子们的基础教育,提倡幼儿、小学、初中、高中都开始进行普及教育,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服务,不能让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产生过多的忧虑。

2.家長转变观念

现在的家长们的文化水平都不低,但是攀比以及从众这些不好的心理在他们身上依然表现的很明显,很多家长的眼里只有那些所谓的名校,拼了命似的将自己的孩子往里面送,仿佛孩子没有进入名校就是敌人一等,从而根本不关注对于孩子的情商教育。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也在开始进行转型,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很多家长开始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开始不断的给青少年们施加压力,这些都是与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律是不相符的,他们承受了很多与这个年龄不相符的压力,那么自然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3.家长要加强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要想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仅仅靠家庭教育是不够的,而是要将其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家长应该要去加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及时地了解青少年的需求,而且老师们和家长们都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可以健康地发展。

四、结语

青少年阶段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于其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家长们应该要发挥出自己作为榜样的作用,正确地引导他们看待问题的方法以及各种观念,这些可以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完善青少年人格的。但是,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所以家长们应该要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品性,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都是有着积极作用的,让他们以后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做出贡献,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媛.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甘肃高师学报,2016,(02):75-78. 

[2]车国燕.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才智,2016,(01):130. 

[3]黄颖.浅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06):146. 

[4]李培培.青少年家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干预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5]刘芳,李艳明,卢奕安.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0):106-107. 

第6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关键词:发展心理学;形式运算;抽象思维;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是十分不同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与其他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相比,有着其特殊的心智(心理与认知)结构。教育工作者在了解初中生心智结构的基础上,不但能顺利地开展数学教学,而且能通过适当的数学教学设计,促进初中生心智能力的成长和成熟。

一、教育与青少年心智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1.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

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工作者是否尊重青少年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在青少年不同的心理发展阶段,其心理发育特征和认知特质是不同的,教育工作者要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有一定的把握,把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实验证明,在青少年某种心理发展特征即将出现的前一段时间,引导和启发的效果最好。所以,这就对教育工作者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但要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且要对他们的心智能力形成适度挑战,这样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育效果,促进青少年心智能力的发展。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心智能力状况不仅仅是如何适应的问题,而且是如何积极地促进和引导的问题。

2.教育促进初中生心智发展的功能

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促进他们心智能力的发展。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利维•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阐释了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心智发展的问题。“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一种人类心理发展的差异,即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所达到的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同在没有成人帮助下相比较,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个差异实际上就是由教育带来的发展,被称为“人为的发展”。所谓“人为的发展”,就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价值所在,它证明了教师在学生的心智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不需要任何助力的过程,而教师的辅助能够对学生的已有心智能力提出一定的挑战,并引导他们积极寻找应对挑战的方式。这对于促进学生的心智能力迈向更高的台阶,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

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按照主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把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通过感知运动方式来认知外界,协调并适应外部环境;在前运算阶段(2~6岁、7岁),儿童开始具有表象思维的能力,并能够使用符号;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2岁)儿童能够获得稳定的概念,可以进行一定的逻辑运算,具有了可逆性思维;在形式运算阶段(11岁、12~14岁、15岁),青少年的思维能够摆脱具体内容,提出假设,借助演绎推理、归纳推理解决抽象问题,其智力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阶段。11岁、12~14岁、15岁,基本上就是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也就是说,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心智水平,基本上处在“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思期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思维在脱离对具体事物感知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抽象的形式推理。当然,这种抽象能力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即还处于“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经验型抽象思维”是相对于“理论型抽象思维”而言的,是抽象思维中相对较低阶段的思维能力,它更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的支撑。

2.初中生心理发展所处阶段及其认知特质

既然初中生基本处在“形式运算阶段”,那么这个阶段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呢?皮亚杰引用现代代数中的“四变换群”和“格”的逻辑结构,刻画了“形式运算”图式。所谓四变换群(INRCgroup),指的是一种整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四个基本变换:正面或肯定、反面或否定、相互、相关。每一个正面运算,从分类上必对应逆反运算。四变换群可以穷尽命题的各种关系。所谓格(lattice),就是在四个变换群的基础上,通过集合论(settheory)的“并集”(A并B)和“交集”(A或B)而组合起来的命题组合系统。对于11~15岁的青少年来说,虽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变换组合系统,但他们已经能够运用组合、包含、比例、排除等形式运算结构来解决所面临的逻辑课题了。青少年(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发展非常快,他们的抽象思维逐步处于优势地位。当然,这里的“优势”,并不是说初中生只有抽象思维,而是说在思维的具体成分和抽象成分的统一关系中,抽象成分日益占主要地位,与此同时,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具体思维也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改造。但少年期(初中生)和青年初期(高中生)的思维还是有所区别的。在初中生的思维中,抽象逻辑思维虽然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尚处于经验型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而高中生的抽象思维,则处于理论型阶段,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抽象的理论来分析各种具体事实了,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

三、针对初中生心理发展阶段及其认知特质的初中数学教学

1.初中数学教学的双重任务

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与认知特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初中生的心理,在教材选择、课堂设计和授课方式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的放矢,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的心智能力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学任务是双重的,不但要在尊重学生心智能力的基础上传授知识,而且要通过传授知识来引导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

2.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实施

第7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本刊讯:11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序幕。“我非常感谢有这样一个高级别的论坛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这个论坛能解开我的忧虑,解开很多人的困惑,希望大家能够探讨交流,播种好心理健康的种子,能够唤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真正重视孩子内心问题,关注孩子的生命质量。”《每周质量报告》主持人章伟秋如是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俞伟跃、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以及陈滨滨社长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肯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本届论坛以“读懂孩子 塑造未来”为主题,以学生发展规律为视角,重新看待教育。读懂孩子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从而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该论坛邀请了来自美国、德国、韩国、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与全国各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的校长老师参与讨论,围绕“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积极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与促进”“读懂孩子的学习心理”“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五个议题,共同关注孩子的认知、行为、情绪、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深入探讨了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故事、绘画、沟通、游戏、积极暗示教育等方式引导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为提升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本功和实操技能,该论坛其后特设六个“读懂孩子”主题相关工作坊共话“木铎心声”,共谱心理健康教育新篇章。

(通讯员:吴楠)

第8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失范行为 心理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57-01

一个人的中学阶段,正是其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青春期阶段。青春期往往存在着生理发育迅速,心理发育明显滞后的现象。在这个时期里,成长的烦恼常常伴随其左右,使其心理状态很不平静,加上青春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就使他们的心理明显地带有不稳定、多变化、动荡的特点。在此期间,他们处在人生的重要选择阶段,此时如果遭遇挫折却得不到及时的抚慰,心理的郁闷得不到排解,往往会发生意外。

许多“问题学生”的形成是一个个“问题”逐步累积的结果。中学生行为失范的背后,有着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然性因素。因此,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着手研究中学生行为失范,应是一条根本途径。

一 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内容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如行为不负责、自私、缺少合作意识、没有纪律观念、没有理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学校正面、正统的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学校的德育教育遭遇尴尬,面临重重困难。那么在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生理期,我们在哪些方面缺失了呢?

1.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家长教育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其教育观念的落后,忽视孩子多方面发展需求,对孩子期望过高,给孩子压力过大,都会导致青少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而教育方式的专制,控制过严,或者溺爱,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忽视孩子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扼杀孩子的个性,也会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

2.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如果学校教育思想片面,重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和分数,轻情感意志培养,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学生积极追求高分,无形中对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造成压抑。大多数学生被迫湮没自己的正常情感需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结果是只有少数人挤进理想的大门,留下大多数被耽误了畸形化了的人。或者自卑,自暴自弃;或者玩世不恭,缺乏责任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严重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也会逐渐突显。

3.社会则是大染缸

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正无孔不入地侵蚀着青少年一代,如黄色书刊、网络上大杂烩环境等。很多游戏厅成了许多留守学生周末逗留的场所,甚至很多无聊的学生上课期间逃课沉溺网络。缺少管教的中学生不明是非,社会上的不良影响无时不在,社会应该对青少年的成长负起怎样的责任?因此,加强执法力度,加强教育引导,增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防御能力,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预防中学生行为失范的对策

1.搞好青少年身心发育时期的家庭教育,家长既是孩子的导师,也是朋友

中学生正处于由少年长成青年的时期,心理学称他们正经历“心理断乳期”和“期”,易产生感情的困惑和心理上的挫折感。做父母的必需关心这个心理时期的特点,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给其讲授必要的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用亲情和爱心去抚慰其失衡动荡的心态,使其获得心理安全感,克服心理上的挫折感。

家长要通过正确的途径,多给孩子以关心,多认识到孩子的长处,教育过程多鼓励,使孩子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自尊、自强、自立,负责任地面对生活。

2.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人为本,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育工作者要多加强师德修养,多学习,更新教育观念。为人师表,重在培养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是人才呢?分数高,考上大学只是培养人才的一条途径,而大多数的人才是有道德、有理想,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努力开创自己的幸福生活。教师应以“育人”思想为先,关爱每一位学生,做素质教育的探索者。

学校应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的校园环境。利用学校大课堂优势,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多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挫折教育的课程或听励志教育的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挫折磨炼活动,提高挫折意识,自觉地增强应付挫折的心理。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咨询课,创办心理健康杂志。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机构,帮助青少年处理好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

3.建设和谐社会,完善社会民生机制,创设育人大环境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得好:“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是关涉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否,关涉国家的未来发展与否。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搞好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整治学校内外环境。对一切不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要严格管理和控制。清理不合法经营的网吧等。而现在实行的校警制度和交巡警平台都为社会的安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9篇: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 青少年 措施

一、生命教育的起源

生命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各类报纸屡见不鲜,但其并非我国独创及独有。早在20世纪初叶,德、英、法就已经已开始关注生死等教育话题,生命教育的研究也最早源于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从小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减少青少年中自杀的比例并对“问题少年”起到早期的预防和矫治作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学者詹姆斯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概念,并且提出较为系统的生命教育思想,构建了“生命教育体系”,开办阿南达学校,积极投身生命教育实践,促成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此,“生命教育”这一概念才被各国熟知并开始广泛传播。[1]

二、什么是生命教育

所谓生命教育,是关乎生命的教育,围绕生命本身开展教育,即引导青少年进行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通俗的说就是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生命意识暗示,求生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其生命价值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核心是珍惜生命,其外延包括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实现人生意义。生命教育涉及诸多层面的内容,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认知方面,即认识身体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珍惜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行为方面,在掌握与生命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后,能够切实的保护、延长生命;(3)情感方面,对待生命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欣赏和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三、为什么要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

当代青少年群体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出生的一代人,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及网络化浪潮成长起来的一批人,其特点是开放程度高、接触信息量大、思想变化快、个体意识强。但是伴随着社会开放和网络浪潮带来的海量信息冲击,很多当代青少年正陷入随之而来的“生命”困境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物质环境极大丰富的今天,当代青少年很容易迷失在混乱纷杂的网络环境中,道德滑坡严重,价值观混乱。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既缺乏上个世纪60年代人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70年代人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同样缺乏80年代人善于埋头苦干的精神。” “他们是精神迷惘的一代,是灵魂没有归宿的一代,也是缺乏自我内省和对世界担当的一代。”虽然这些说法有些偏颇、夸张,但这也恰恰从另一个方面指出了当代青少年在生命观及价值观上的迷茫状态。[2]

2,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成为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社会环境的复杂,课业负担的沉重,加之对自身心理、生理发展的不适应,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压力的主因。当前,很多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觉自己成了社会的边缘人和局外人,在与同学或者同事的人际交往中感到力不从心;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冷漠、自私的;对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没有兴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网络调查,对七千多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九成的大学生有过极度心理体验,比如极度失望、极度愤怒、极度孤独等,但仅有不到一成的大学生寻求过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一个庞大的农村青少年群体,他们中的很多人怀着不同的理想来到城市,对学习和工作的期望值很高,心理更脆弱、更敏感,一旦达不到目标,就会觉得无颜面对家乡父老,久而久之,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严重者会引发自杀甚至杀害他人的行为。

3漠视生命甚至残害生命现象时有发生。放眼现代中国,原来被成为天之骄子的在校大学生已成为青少年自杀事件的高发群体。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叫“天堂纪念馆”的网站,网站里陈列着许多死无其所的大学生的英灵。这些大学生都是由于自杀丧命。据统计,自杀在我国青少年死亡中所占的比例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四、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建议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青少年对自身生命和他人生命的漠视现象。当今社会有一个误区:即大部分的青少年,包括大部分的成人都认为生命只是属于个人的。关于自杀轻生青少年的研究表明,他们大多认为彻底解决一切问题和烦恼的办法只有自杀,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自私和不负责任的,因为社会是由个人和家庭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社会的每个细胞都能健康发展,才能促进社会这个有机体的稳定发展。轻率的结束个人的生命,特别是一个年轻稚嫩的生命就绝不单单是个人的私事,它关系着家庭、学校和社会。唯有大家都有如此观点,才能为下一步开展生命体系教育打好基础。[3]

2.将生命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教育都是以培养个体具有健全、完善的人格为目的。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人文关怀价值的内容,其中已经包含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遵循生命规律,帮助当代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影响当代青少年对生命看法原因很多:经济困顿、学业问题和人际失和等,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人生信念的不坚定。对于青少年来说,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但人们工作进步的原动力还是高尚的人生信仰。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信仰、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文化需求、价值取向以及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切实的提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少年文化的、易于接受的举措。

3.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组建各类青少年自助组织。如组织青少年心理、生命、伦理等社团,辅以正确引导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一些心理自我抚慰的方法,并创设适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使他们拥有积极主动与别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心态;力求使他们通过互助实践活动中学会运用基本的应对消极情绪、挫折的策略技巧,转化不良情绪以免出现消极的严重的心理和过激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 开展生命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迫切的任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通过教育的力量,使青少年感悟生命、生存和生活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通过生命教育,我们要培植青少年对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使青少年拥有创造美好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充满自信和热情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北京:三联书店,199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