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防震减灾的好处范文

防震减灾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防震减灾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防震减灾的好处

第1篇:防震减灾的好处范文

一年来,地震局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云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积极建立健全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为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根本保障

1、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随着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更加艰巨。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使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业务知识等不断有新的提高。为此,一是加强学习和培训。通过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工作上的创新。认真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使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工作中,讲大局、讲原则、讲团结,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关心。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放在了自身建设的突出位置,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身体力行,严格执行各级党委廉洁自律的规定。

2、建立健全基本制度。注重基本制度的建设,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县级和本局地震应急预案、值班和上下班制度、震情会商、财经纪律等一系列基本的规章制度,为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打下了基础。同时,注重从点滴抓起,抓养成,抓示范,从接一个电话、报一份材料等细微之处着手抓,使全局工作人员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3、改善办公条件。为使干部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注重软环境建设的同时,克服办公空间拥挤、设备落后、经费十分短缺的困难,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积极向县委政府反映实际困难,极大地改善了办公条件。

4、积极争取地震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列入省级规划中,有望在2012年组织实施。

(二)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1、做好震情监测跟踪工作。一是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二是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月、季震情会商制度,有异常情况紧急会商;及时编写震情简报向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报告。编写震情会商意见,震情简报;三是建立了防震减灾联络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工作制度,对地震的影响和地震前兆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核实和上报。全县每个乡镇确定了一名防震减灾助理员,乐育水井、俄垤水库各确定了一名宏观观测员。

2、积极稳妥处置好地震事件。2009年,我县发生的最大地震是9月30日的2.0级地震,但人没有震感。县地震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报告,并积极稳妥地作好处置,耐心细致地做好人民群众的释疑答疑工作,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定。

3、加强地震应急系统建设工作。一是起草并报县政府下发了《××县地震应急预案》,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也得到不断完善,地震局内部也制定了详细的地震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装备的准备工作。为地震应急提供基本的设备保障。三是收集建立了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对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医院、民居、交通、重点危险隐患点、地图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搜集整理,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5、切实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涉及全县所有乡镇,事关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做好该项工作,有利于改善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县地震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按照要求严格实施480户拆除重建和1200户加固改造任务,确保质量,使加固和重建的农村民居真正成为地震安居房。

(三)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 2、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县地震局把信息宣传作为提升地震工作社会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年初制定工作目标责任,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年末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撰写信息,宣传工作取得了

明显实效。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局在防震减灾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防震减灾有些工作需要进一步理顺、规范。二是专业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工作人员少,而且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岗位,需

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三是工作经费十分紧张,地震应急装备的配置、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日常的业务培训、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等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2012年工作计划

回顾2009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效,但离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2012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加强队伍建设,充实工作人员,加大对干部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目标责任,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尽职尽责工作。加强勤政廉政建设,勤俭节约,廉洁办事。

(二)做好震情监测跟踪工作。在做好地震前兆数据的观测、分析和上报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震情会商跟踪工作,坚持震情会商制度,及时编写震情简报。加强对防震减联络员和地震宏观观测员的培训和指导。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地震应急系统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身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建设,完善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搜集完善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探索组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四)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严格依法办事,不断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工作,提高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抗震设防能力。

(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保证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六)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采取各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和农村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应对地震灾害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明确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激发干部职工参与信息写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大信息宣传力度。

(七)组织实施好县级地震机构业务用房建设项目。

第2篇:防震减灾的好处范文

此款品牌GPS导航仪与卫星电视联系的最大亮点有:5英寸16;9LCD宽屏(800*480分辨率)机身大小为130.7*91.8*15.5;内置锂聚合物电池,2000MAH/3.7v,配电源适配器充电,可供电约2小时,重量仅约300克,内置扬声器,伴音清晰洪亮,最重要的是有支持AV-IN功能,有3.5或2.5毫米的转换插口,有了此项功能通过AV线就能与微型盲扫机的音、视频色差端子连接(市面有售见图2),成为精美轻巧的卫星电视图像显示屏。

农家乐与踏青旅游,GPS卫星导航仪能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见图3),到达目的地后,配合0.45米Ku天线带多星手动极轴座及三点水平调整指南的底座,能迅速对星和换星(已某地为中心,在方位角调整盘上一次设定各星的定位螺杆,在方圆100公里内移动,各星定位螺杆无需再调整,这就是多星手动极轴座的优势,见图4),一物多用,名副其实的掌上5英寸卫星电视,享受卫星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图5为到达目的地迅速定位搜索108.2°E新天11号卫星图像画面。

对于农村准专业的卫星调装手更是好处多多:1 此款卫星导航仪售价仅为450元左右的亲民价格,GPS能迅速锁定目的地和图像信号质量监测两不误(见图6 );2 用3节3.7V锂电直接给微型盲扫机供电(GPS导航仪已内置锂电),可彻底无220V电源牵线的烦恼;3 作工精美小巧便于携带。

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据说海事卫星电话已装备市、县级,GPS卫星导航仪与0.45米Ku天线带多星手动极轴座的小锅系统的配合使用,组成防震减灾民间通信预案,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聆听祖国声音非常重要,发烧友同样可以有。

第3篇:防震减灾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实践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合理的住宅建筑方案,既要保证其功能的齐全,而且还要保证其使用的方便性,与此同时,还要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与外型上的美观。因此,对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与实践的探讨有其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一、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从实质上讲,就是一个二次优化(必要的时候也会较大改动原方案),对于建筑,基本是奔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和便于施工5种效果。而优化也就是让这几个问题进一步的分析和选择更合理的措施。比如钢结构里用钢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那么这里的优化主要也就是结构计算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结构布置形式,那么受力肯定是不同的,最后的用钢量也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很小的修改都能产生较大的差别)。当然人为的选择也就几种,不一定是我们所谓的最优点。不过现在的优化问题基本用渐进的数学方法。当然对于简单的问题可以把实际工程转化为数学的问题进行计算机处理。可是建筑一般很复杂,这个也是建筑上的优化的困难所在。好处也就是更节省,更合理,更环保等等,就是让上边的5种效果更符合人们的要求。虽然现在一般的建筑是很少做优化问题处理的,因为做结构设计的都赶时间和功效,设计基本偏大。让设计人员优化,也就是让他们能更好的擦着边过去,这不是一般的设计人员能做到的,但是对于一些情况很特别的建筑及方案,必须要进行优化处理。

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

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通常情况下,主要采用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简化计算,二种是数值模拟,通过研究对象的确定,建立相应的实体模型,然后确定载荷,动载荷还是静载,再选择方法,力学发展至今解决工程问题方法已有很多,如平面问题可用差分法,复杂结构可用有限元,这类软件以及相关的优化设计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的选择和设计时,需要以实际需求为基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数学模型的构建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才行,对自己方案各方面了如指掌,并全面客观的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方案调整(改版)计划,包括方案优化预计目标(最好及最坏)、手段及考核方法(指标)及应急处理措施。然后就是对此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多咨询几个方案建设公司,最后对方案进行修改确定,最后就是方案实施。

2.明确方案优化约束条件

在优化方案时,需要熟悉建筑建设环境,确定出入口位置及平面形状,分析住宅建筑的功能关系和流线组织,正确合理地安排建筑各部分的相对位置,以此来确定建筑各部分的尺寸。

另外,需要通过对建筑平面布局与基地周边环境条件的相互分析,确保两者的相互适应性,优化建筑平面形式,与此同时,还要科学组合符合建筑的规模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得建筑平面布局为建筑结构选型与立面处理提供合理的基础依据,并且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交通面积,提高建筑的利用率,降低建筑的造价。

3.优化设计模块

一般而言,建筑方案设计总任务中,基本上有以下几点:确定红线、确定建筑定位、确定竖向设计、确定环平(消防)、确定绿化、确定室外管网、确定景观,而且总平面设计的依据是一个根据业主的建设意图编制的设计任务书,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向城市规划部门及国土部门申请用地,在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布置划拨用地及相应提出有关的规划要求的批准文件后,由业主委托进行设计,因此,在优化设计模块时,必须要以此为标准,但是不可以把它看成简单的平面构成,确保空间设计好的科学性与美观性,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出发,想象三维空间勾画平面,平面只是一种空间的表达形式,通过工作模型或电脑建模,仔细思考方案设计的优点和缺点,善于学结,并融会贯通。

三、建筑方案设计程序实现

在建筑设计中,通常主要是采用3dmax一般是做效果,实现建筑工程可视化,但也需要一些辅助软件,一般配合CAD使用的多。平面软件,photoshop(作图)、freehand(排版)、coreldRAW(排版)、illustrator(排版)、pentium(雕刻)、CAD (工地出图、家装出图等)等,另外,为了方便用户操作,可以在过完成每一步的操作后,可以根据每个系统模块进行具体的设定,一方面,便于信息的查询,如房间的开间安息,面积数以及进深数等相关的参数,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地对设计出的平面效果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到更好的立面效果。

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一、优化设计方案就是要多沟通,让设计师明白甲方的设计要求,甲方明白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多方比较,通过施工图深度控制,减少工程过程中的变更和签证,尤其是对于甲方代表或现场监理的管理水平,一定要保证合同的完整性和执行过程中的监督,与此同时,还要通过筛选设计公司,看设计公司资质、类似业绩,最重要的是要看主设计师、设计团队的水平、资历、作品。二、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不仅仅会做设计,必须要懂得施工工艺,因为很多客户他是外行,他不仅仅把你看做给他设计的设计师,要熟悉各种新型材料,随时了解市场行情,了解材料价格的涨幅,这样有利于做报价。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的心态很重要。

总结:

总而言之,建筑建筑方案的平面优化设计,必须要保证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建筑方案进行进行分析,通过优化算法和数学模型的构建,不断地进行方案的补充和优化,与此同时,还要针对其具体的约束条件,进行不同层次的调整与修正,但是一定要以实际需要和层次需要为标准,确保其调整的科学性与适当性。

参考文献:

[1]张东海.张超.邓雪松.邹征敏.由汶川地震学校震害反思学校建筑安全[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

第4篇:防震减灾的好处范文

摘 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和扶持农家书屋建设,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满意工程,成为党和政府的放心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类型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4-0020-02

收稿日期:2013-02-18

作者简介:王宝芝 (1969-),宏伟区图书馆馆长。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培养和唤醒农民的读书习惯和愿望对提高农民素质,建设阅读和谐社会极为重要。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解决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汇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出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与信息的中心、社会阅读中心,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农家书屋的建设。

1 农家书屋建设的状况

几年来,中央财政已累计资金45亿元,地方投入资金30多亿元,已经建成农家书屋38万家。2011年农家书屋建成数量为50万家,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基本竣工。目前,辽阳市农家书屋工程的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实现了“村村有农家书屋”的建设目标。全市53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标准化农家书屋,每个行政村的图书、书架、阅览桌椅等设备已经按要求配送到位。农家书屋改善了农民的读书条件,对提高当地农民群众科学知识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2 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家书屋建设,为农民搭建了一个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平台。笔者对辽阳市宏伟区所辖的两个镇共18个村的农家书屋进行了走访调查,并结合各地的情况,归结出农家书屋在建设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

2.1 认识问题

农家书屋建设不容易,巩固更为困难。根据以往农村图书馆(室)建设经验,若缺乏科学的引导和宏观调控,很可能成为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不仅要让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农家书屋的重要性,更要让农家书屋的利用主体――农民群众认识其重要性。充分调动农民读书的积极性,使农家书屋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富民工程。

2.2 配置问题

目前,农家书屋图书的来源主要由政府出资一次性集中购置的,数量少,品种单一,复本量大,书屋的书籍内容缺乏针对性。而且每个村配置的图书大体相同,村与村之间无法实现图书的互相流通。另外,有些农家书屋图书由社会团体、个人捐赠,图书质量无法保障,影响了农家书屋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经费问题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农家书屋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但目前农家书屋工程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政府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通过调查,农家书屋自从建成后就再无后续资金投入。图书不能及时更新,出现了开办容易维持难的现象,经费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农家书屋发展的瓶颈。

2.4 管理问题

农家书屋一般都设在村委会,管理人员由村干部、文化宣传员或者赋闲在家的人员兼职,普遍缺乏图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不懂得图书管理工作的流程和基本规范,导致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混乱。还有许多农家书屋的开放时间难以保证。这样农民很难享受书屋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阅读积极性。

3 公共图书馆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几点尝试

3.1 发挥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已经有很多村镇成立了图书室,可以整合这些资源,将其并入农家书屋行列。以宏伟区为例,区内所辖的2个乡镇的各个村原都设有图书室,现在图书室已经全部整合资源并入农家书屋。这样既可避免书屋建设时的重复投资,又可达到统一管理、合理规划的目的。农家书屋的图书一般都是来源于原来阅览室的图书和刚建农家书屋时一次性投入的图书,藏量都比较小。宏伟区图书馆就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把各个农家书屋作为馆外流动服务点,把适合农民阅读的书籍和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过刊,定期流动到农家书屋。这对提高农家书屋图书的利用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2 加强辅导培训, 提升业务素质

农家书屋能否发挥作用,管理员至关重要。宏伟区图书馆对区内18家书屋的管理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培训辅导内容,一方面是书刊分类、排架知识,书刊借阅和管理流程,读者活动的策划组织等;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提高了农家书屋工作人员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另外,区图书馆辅导部的工作人员,还经常深入到农家书屋,进行日常工作辅导,协助农家书屋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农家书屋的建设和管理步入规范化轨道, 使其功能日臻完善, 作用日益凸显。

王宝芝:公共图书馆助推农家书屋建设探微

王宝芝:公共图书馆助推农家书屋建设探微

3.3 依托共享工程,增加电子信息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一项重大文化基础工程。从2008年起,辽宁省把老百姓最想看、最爱看的文化信息,通过电视机这一最普及、最便捷的方式,送到千家万户。区图书馆积极配合这一工作,在曙光和兰家两个镇的文化站和各村示范户安装了100多个机顶盒等设备,并给予调试,让农民能够在家中就能看到优秀的文化资源。另外,从2009年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后,国家已将区图书馆作为共享工程分中心进行建设,定期向区图书馆免费邮寄来各种音像制品,其包括:卫生保健、科技致富等,图书馆把这些电子文献进行复制,发放到各个农家书屋,使之逐步具备提供数字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3.4 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管理

规范有效的管理是成功的一半。宏伟区图书馆因地制宜,帮助农家书屋制定一系列管理和服务制度,其包括:借阅规则、开放时间、管理员岗位职责等。配齐借阅登记本和图书需求登记本,做好图书的保存、流通和需求情况等记录工作,并做到制度上墙,接受村民的监督。协助书屋建立健全财产帐、图书总括登记帐和个别登记帐。管理好配套设施及场所,确保书屋规范运行。另外,图书馆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检查考核评比,制定考核标准,以督促、检查农家书屋的运行情况,确保书屋发挥应有的作用。

3.5 组织开展活动,扩大社会影响

3.5.1 开展知识讲座,提供特色服务

讲座作为传播知识、启迪心智的知识服务,是近几年图书馆开展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宏伟区图书馆经常同几个人口比较密集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联合,举办针对农民读者需要的各种讲座,如:聘请辽阳市地震局的副局长作《防震减灾》讲座、请原辽化医院院长做《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讲座、请著名妇科专家做《关爱女性健康》等关乎百姓生活常识的知识讲座。同时图书馆还联合农经局聘请了蘑菇养殖示范户为农民讲解平菇的栽培技巧,并进行现场演示操作,深受农民的欢迎。除现场讲座外, 图书馆还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无偿赠送的光碟,组织一系列的视频讲座。通过讲座让村民深切地感受到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

3.5.2 举办培训班,发挥教育职能

图书馆可结合当地农民生活实际,协助书屋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技术培训等。比如,宏伟区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举办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班, 提高农民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针对农村距离大医院比较远的实际,聘请了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给农民讲解如何现场救护常识,并用带来的人体模型现场进行指导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聘请辽化医院内科主任为村民讲授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识,手把手地教授村民正确使用血压测量仪。通过各种培训班的举办,让农家书屋成为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没有围墙大学堂。

3.5.3 举办专题展览,拓宽文化视野

展览是一种较为直观的宣传形式,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献资源, 提供适合农村展出的图文资料,积极协助农家书屋举办展览。宏伟区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开展的《的危害》、《防震知识》、《预防“甲型H1N1 流感》、《纪念建区三十周年图片展》、《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型图片展》、《雷锋生平事迹图片展》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活动, 不但让农民通过其丰富的内容、精美的画面学习和认识新的事物、了解新的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农家书屋的人气与凝聚力。

3.5.4 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

对农家书屋而言,如果农民的阅读兴趣不浓,农家书屋就像没有市场的商品。因此,公共图书馆协助农家书屋开展读书征文、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诗词朗诵、讲故事、书画作品征集与展览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了农民读书的积极性。宏伟区图书馆在农家书屋开展了评选“读书示范户”活动,选取几位在农民中较有影响力、较有科学致富意识的村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引导他们去阅读并从中获取知识,这样以点带面,营造全村读书氛围。

总之,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与信息的主力军,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优势,全方位加强对农家书屋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多角度完善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参考文献:

[1] 闫朝霞.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8):99-101.

[2] 李泽文.县级图书馆如何助推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J].图书馆学刊,2009(7):10-12.

[3] 刘亚晶,阚立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2):12-15.

[4] 郭爱菊.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

第5篇:防震减灾的好处范文

一、法学专业实习时间安排的反思

目前,众多高校在法学专业实习的时间安排上很不一致,除了前三个学期之外,从第四学期到第八学期,都有不少学校作了安排,有的是利用正常的教学时间,有的则是完全利用寒暑假期,或者占用部分假期时间:在实习期限上,也是从4周到8周不等:有的是安排一次,有的则安排两次,即既有中期实习,又有毕业实习。虽然专业实习的时间安排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高校有权自主决定,但不少高校的安排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甚至存在较大的问题,以至于对实习的效果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一)开展专业实习的时间欠妥

在开展法学专业实习的具体时间上,有些高校的安排不够妥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甚至之前时间,为时过早。由于专业实习涉及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仲裁机构等多个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三大诉讼法等16门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中的绝大多数甚至全部,还要学习律师与公证制度、司法文书学、证据法学、仲裁法学等课程,加之前两个学年外语、政治等公共课程设置较多,一般情况下,这些重要的专业课程要到第五学期才能开设完毕。这就是说,一些高校将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及之前学期都是不合适的。

第二,专业实习时间与学生考研复习和找工作时间冲突。一些高校的法学专业实习就是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正好处于学生考研复习和找工作的阶段。近年来由于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较低,迫于现实的压力,许多学生往往利用实习的时间找工作或是复习考研,对于实习只是三心二意,敷衍了事,实习自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毕业实习一般采用分散实习方式,由学生本人联系的实习单位分布于全国各地,学校难以监管,实习效果更是差强人意,甚至存在不少虚假实习现象,即学生虽然提交了盖有实习单位印章的实习鉴定,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参与实习。对于一些高校而言,这种安排是一种无心之失:但是对于某些不太重视专业实习的高校,则是刻意为之,目的就是让学生利用实习时间找工作或准备考研,从而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

第三,专业实习过多占用寒暑假期时间。有些高校将全部或者多数实习时间都安排在假期,也是难以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的。寒假时间较短,加之中间包含一个星期的春节假期,短短20来天的时间,根本不够安排专业实习。暑假虽然有近两个月时间,但利用暑假实习也有不少问题:一是刚刚结束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考试,如果马上就安排实习,学生没有经过必要的休息就进入实习阶段,必然会产生排斥心理:二是有些学校将实习安排在大三结束后的暑假期间,而很多学生想利用暑假准备当年9月的司法考试:三是我国夏季多数地方天气炎热,学生要顶着高温酷暑参加实习,实习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四是学生暑假期间,很多实习单位会安排工作人员轮流休假,这样就可能出现实习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内无人指导的情况。

(二)专业实习期限设置过短

法学专业实习的质量是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而足够的实习时间是专业实习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多数高校安排的专业实习时间为4到8周,然而这一期限是不够的。要想实习有较大收获,学生就应当完整地参与一两个案件的处理,而完整地参与一两个案件的全过程,少则需要三个月左右,多则半年以上。一到二个月的实习时间太短,往往是某一案件尚未处理完毕,学生就不得不离开,实习效果无疑将大打折扣。而且学生到实习单位有一个适应过程,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才能进入实习状态,这样有效率的实习时间就更少了。实习时间过短,学生只能是走马观花,浅尝辄,实习效果很难保证。

因为时间较短,实习单位指导老师不可能确定一个系统的指导方案,也很难将一些较重要的专业性事务交给学生处理,学生在实习中常常只是担当了勤杂工的角色,或者主要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一个参与者。虽然耳濡目染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法律实务工作的感悟和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但学生的职业能力却不可能得到太大提高,专业实习的目标也就难以真正实现。

有些高校虽然既有中期实习,又有毕业实习,两次实习时间一般都在两个月以上甚至更长,但如前所述,毕业实习形同虚设,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认真甚至没有真正参与实习,因此真正有效的实习时间并不多。

(三)全日制实习模式效果不佳

目前,几乎所有法学专业实习安排都是采用全日制模式,即在实习期间内,学生每周连续实习五天,周末休息两天。但从多年来实习学生反馈的情况看,这种安排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难以适应。为了节省经费和便于管理,目前各高校往往是在当地联系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而学生仍然住在学校,每天早出晚归,与上班族无异。根据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要求,实习期间,学生应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以实习单位工作人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内,早已经习惯了相对舒适的校园生活,当生活规律突然之间被完全打乱,学生就很难适应,从而对实习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实习自然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实习单位离学校较远,往往需要转乘公交车才能到达,学生为了按时到达,需要比平时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如果一周五个工作日都要早起,学生往往是苦不迭。有些学生要么就经常性迟到,要么就经常以生病或其他理由请假休息,不仅实习时间得不到保障,而且给实习单位留下了纪律涣散的不良印象。

第二,实习较为清闲。为了腾出实习时间,高校往往将学生实习前后的教学环节安排很紧凑,但是到了实习期间,不少学生却常常任务不多,有时被安排从事一些与专业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勤杂事务,如整理案卷、复印材料、校对文件等,有时甚至整天无所事事。以至于一些学生只好带上专业书籍来学习,一些学生则在办公室的电脑上看新闻甚至玩游戏。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或者对实习生不够信任,但一些部门的工作较为清闲也是重要原因。一些单位的指导老师常常以没什么事为由,一连给学生放假几天,而学生以没什么事为由请假或者缺勤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法学专业实习时间安排的创新

综上可见,很多高校的法学专业在实习时间安排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保证专业实习的效果,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有必要对实习的时间进行调整和创新。

(一)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以一次为宜

鉴于实习的次数直接影响着实习时间的安排,有必要先对实习的次数进行讨论。从理论上而言,专业实习次数越多,学生学到的职业技能也会越多。基于这种考虑,一些学校安排了包括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在内的两次集中实习,但笔者不赞同这种安排:一是因为毕业实习形同虚设,效果很差:二是因为两次实习增加了实习安排的困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有法学专业招生资格的学校不断扩张,至今全国己有600多所学校开设法学本科专业回,法科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近年来虽然律师事务所等法律实务部门的数量也有一定增长,但仍然难以满足众多法学院系学生的实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安排一次集中实习尚且不易,如果安排两次就更加困难了。

笔者主张学校组织的专业实习以一次为宜,但并不反对学生基于自愿多次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相反,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自行联系有关单位,以法科学生的身份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等部门进行实习,增强感性认识,了解法制现状,学习职业技能,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讨一些问题。这种自主进行的实习,由于并不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学校不负责组织和管理,学生在实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只要不与学校安排的教学环节相冲突即可。至于实习的次数,学生当然也可以自主决定,但也不能一味贪多,而应当注重实效。

(二)实习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最为合适

如前所述,学校组织的专业实习不应当安排在最后一学年,也不宜安排在第五学期及之前,因此第六学期是安排实习的最佳时期。众所周知,第七学期是大学生开始找工作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时期,但对于学生而言,第六学期同样也是一个关键时期,因为学生往往会在这个时期决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比如是选择考研还是就业,如果就业,是进企业、律师事务所还是考公务员进政府机关?如果考研,到底选择哪个专业方向?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有关法律实务活动,直接了解我国法制现状和法律职业者的工作情况,对于即将到来的择业和考研方向的确定,对于个人发展方向的规划与定位,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可能有人说,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那么最后一个学年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呢?鉴于学生面临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必须给学生预留较多自由支配的时间。第七学期可以开设模拟法庭等实践课程和一些选修课程。学生经过了第六学期的实习环节后,对自己所参与的实习事项己经相当熟悉,此时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效果无疑是最好的。针对考研学生以及拟就业学生开设几门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也一定会受到学生欢迎。第八学期则安排给学生写作毕业论文。

(三)采用专业实习与校内教学交叉安排的模式

鉴于现行的每周五天的全日制实习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将专业实习与校内教学活动交叉安排,笔者姑且把自己倡导的这种模式称之为交叉制实习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学校在与实习单位协商之后,确定第六学期每周两至三天为实习时间,如确定每周一、三、五或每周二、五为实习时间,每周剩下的两至三天则在校内安排教学。一般情况下,第六学期为20周或21周。仅以20周计算,若学生每周实习两天,则其到单位实习的总时间为40天,相当于全日制实习模式下的8周时间:若学生每周实习三天,则其到单位实习的总时间为60天,相当于全日制实习模式下的12周时间。

这种安排有很多优点:第一,从表面上来看,学生实习时间与集中安排两到三个月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是延长了实习时间,使学生有机会在整整一个学期(将近五个月的时间,而不是两到三个月时间)里,完整参与几个案件的审判,也可以接触到更多案件,学到更多的职业技能。第二,避免出现有时实习单位案源较少、业务不多,实习生连续数日无所事事或仅从事勤杂事务的情况,使学生能够将每周两三天的实习时间真正用于处理法律事务,提高职业技能。第三,这种交叉制实习模式,减轻了学生每天都要早起去实习单位的负担,提高了大家参与实习的积极性。第四,对于实习之中发现的知识上的欠缺,学生可以利用在校时间进行充电:对于实习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有更多的机会向学校老师当面请教。此外,在不同单位实习的学生,也可以有更多时间交流实习感受,讨论疑难问题,实现共同进步。

(三)针对性完善法律制度

通过综合性立法和单灾种立法、行政法规的修订、制定实施细则或联合有关部门制定行政规章、完善预案体系和管理,形成高低位阶、横向法律规范、软硬法制度的全面衔接。同体系中的法律规范都要统一要径,下位法与上位法有不同措辞或弥补上位法空白时,要在附则等法律条文或法律文件中有必要说明,基本法确定的效率价值取向在子部「l法中可进一步明确但无需延伸,在所有法律规范立法宗旨和目的条款中体现出的政治路径价值避免扩大,在具体条文中则要偏重各种利益的平衡和制衡,尤其当行政管理各主体联合行驶公权力时,目的是纠正常态下权力秩序在非常态下作最有利于危机管理的合理运行,还给或确保地震部门在震后抗震救灾指挥工作中的职能履行。研究提出了目前立法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五点创新性建议。

第一,单灾种立法要保持在综合性立法中的优势,明确地震部门的法律地位。

第二,行政法规根据法律规定,细化地震部门主要职能,并完善指挥工作机制。如条例不能细化,则必须借助部门联合规章取得共识,指挥工作机制的具体规定可置于实施细则中。

第三,指挥部指挥工作机制可确保职能履行。以现场指挥机构为例,现场指挥机构是应对大灾巨灾而设,对决策效率的要求最高,就以其工作机制的建立为例,如以章或节规定,要确定章节名称、内容和条文设计。如条例规定太过繁琐,可于实施细则中规定,尚未出台实施细则,可在预案中先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