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育视角下的音乐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什么是美,什么是审美?这个问题一向被认为是“难的”(柏拉图语)。它的确可以算作是哲学和人文科学中的歌德巴赫猜想。因此,人们对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理解也确实存在困难。那么,这个“难”的根源是什么呢?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归纳以便于理解对这一提法产生模糊认识的原因。
首先,“审美”一词的中外文内涵可能引发理解歧义。“审美”一词外文为“aesthetic”,除“审美”外,还有“美的”“感性的”等等含义,即“审美”和“美”“感性”是同一个词,用法相当宽泛,使用起来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混乱。“审美”一词就中文辞书来讲,具有“领会、辨别事物与艺术的美”的意思。“领会”一词是一个很玄妙的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审美”一词理解上的含糊。
其次,“审美”一词来自哲学术语还是普通口语其含义的深浅度也是不同的。把它当作哲学术语,“审美”一词的理解必然要建立在审美关系基础上,并且要对审美主客体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在强调主客体统一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其内涵。但“对那些未受过系统哲学训练的人来说它多半还是一个陌生的技术词汇”。结果,给人的印象是,“以审美为核心”不同于音乐教育。“它或者说是音乐教育的一个变量,或者说是对音乐教育的一种学究式的说法”。而口语中的“审美”更多地是体现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和体验。
再次,“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的新课题,具有边缘学科的性质,它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弄清楚其确切内涵确实比较困难。此外,随着人们对人文学科的普遍重视,综合艺术课程理念的提倡,“审美”一词更多地跨领域使用,导致人们习惯于对其只在共性意义上把握,往往会狭义地理解为“情感教育”。并且,“人文学科的概念本身就极其复杂也必然导致其使用混乱”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忽视,似乎非得用音乐的外在功能来说明音乐的价值才能使人们得以重视,使得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独立理论品格不够鲜明,这也是导致对这一提法陌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人们对待音乐审美教育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如:一些人采取美育的视角,按照美育本质的经典理论来理解,必然重视情感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偏于审美主体对音乐客体的偏主观性、个性、创造性的阐释;另一些人采取美学视角,必然强调主客体的互动关系,其内涵不完全局限于情感教育,以及人们对待“什么是美”所持的不同美学立场也必然产生理解差异。
当然,彻底剖析人们对“以审美为核心”困感之迷犹如“审美”问题本身一样是非常困难的,笔者所作的粗浅归纳旨在为了进一步探讨“以审美为核心”基本内涵作一些铺垫。为了揭示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我们还必须对其提出背景作一些分析。其分析如下:
首先,从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角度来看,音乐教育曾先后经历过建国初火热的政治年代(强调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期间的“演中心”与“唱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强调音乐教育的思想道德功能与智育功能。可以这样说,以往的音乐教育除了不强调自身的美育功能外,其他教育功能都强调过了。当然,即便这样,人们也承认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但是,它实际上只不过是打着美育的幌子而已。美育的本质和中心地位被笑眯眯地置换了。兜了这么一大圈,历史经验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必须回归其美育本位。
其次,从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角度来看,建国初,受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影响,音乐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接受其美育观。根据苏联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的《简明美学辞典》对“美育”的解释可看出,其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从属论”,即美育可包含在德、智、体等之内,实质上等于否定美育的独立地位与作用。这种观点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如叶圣陶先生认为:“美育确乎必须重视,但是不必另立一项,可以把它包含在德育里头”。毋庸置疑,学习苏联虽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并没有使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的美育获得独立地位。改革开放后,音乐教育界又先后引进“世界六大音乐教学法”,音乐教育实践一时红红火火。但是,实践中也出现了“非艺术化”、“专业化”的不良倾向。此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戈尔曼的“情商理论”又席卷我国,它们虽都从不同角度为证实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但是,终因其只是从智力和情感技术训练角度立论,因而无法证实音乐教育是每一个人所必须要具备的,从而不能成为音乐教育最本质的核心理论。世纪之交,美国教育家雷默“音乐审美教育理论”传入我国,受到表情主义美学思想影响的“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得到确立。
还有,从把握当今的时代特征角度来看,目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受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性教育改革影响,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性、基础性、终身性,强调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样,包含作为创新意识中的重要因素――想象力在内的审美力与认知力、意志力、体力就成为一个人全面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以培养审美力为己任的美育因而也就获得了重要地位并再次被写入教育方针。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上从中外、当代几个视角,大致以历史为序,对“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作一些初步分析,为我们理解其基本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语境”。那么,“以审美为核心”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正确贯彻教育方针的角度来看。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突出加强美育。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权威文献,就必须首先提出体现贯彻美育的明确主张。强调“以审美为核心”,改变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对美育漠视的顽固认识。当然,教育方针不等于教育规律,合理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反映教育规律。因此,这种主张首先必须符合教育规律。
2 从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角度来看,“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的概念的内涵已基本表述清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音乐的特殊规律。由于以往的音乐教育过于强调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非艺术化”教学倾向严重,同时不正确地强调音乐的特殊性规律,导致“专业化”教学突出等问题。因此,鉴于音乐在本质上就是审美的,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也是认识之必然。
3 从音乐教育功能角度来看。通常认为,音乐教育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健体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要求我们必须首先突出审美功能,如果作为实施美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育都不把审美放在首位,那么,加强美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样,也就更谈不上音乐教育的其他功能。
4 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角度来看,美育的传统表述是情感教育,那么,“以审美为核心”的第一层含义就必然是要注重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因此,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情感体验途径和机会。再者,美育亦称“美感教育”,据《辞海》解释,“美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审美意识,狭义专指审美感受,即人对于美的主观感受、体验与精神愉悦,是构成审美意识的基础”。作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在狭义层面上使用,强调偏主观感受与体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适当地淡化一些纯技术性的机械式的音乐知识技能训练是可以的,也是务实的。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教学模式
初中音乐教育是美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的课改的推行,在新课标体系下,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音乐教学的内容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对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音乐教学必须积极开发课程新资源,并以多元化的视角对音乐教学进行审阅,探讨初中音乐教学的新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标的要求。本文将主要从初中音乐的教学视角、方式、重心和评价方式几个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一、转变教学的视角
由于新课标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必须要尽量的贴近初中生的实际生活,并有益于学生解决社会问题,进而提高初中生的音乐休养。故而在新课标的实际教学过程,初中音乐教师必须要积极的转变教学的视角和其原先的课程教学价值观,从多方面、多渠道的开发音乐课程的新资源,从初中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寻找相关的素材。
而在人类社会中,音乐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在中国这种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种生活生产活动中,都伴随着许多的音乐。比如说各种节日、庆典、婚丧的礼仪音乐,影视作品中的背景音乐或者一些健身、舞蹈、广告的实用音乐等等。
这些音乐都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初中音乐教学,就必须要了解这些相关的音乐作品,进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并让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够伴随终生,提高其生活的品味,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对于具体的教学设计而言,首先就要先引导学生从其生活的实践体验中去发现音乐,体验音乐,并将之与社会上的一些生活现象或者音乐现象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去自主的探讨音乐与人生、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的初中音乐教学成为一门具体、生动、活泼兼具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二、转变教学的方式
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一个是从音乐本学科延伸到其他相关学科。
为了让学生对于音乐有实际的体验,除了课堂内的教学之外,还能够让学生去主动收集课堂之外的一些相关音乐资源,并将之运用于初中音乐的教学之中,从而将音乐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生实际生活之中。比如说,对于《义勇军进行曲》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去通过网络、书记等一些手段方法手机相关的资料,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该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与情感,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音乐与会对之进行简要的表述。
另一方面,初中生接触音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甚至连初中所需要学习的一些课程中也蕴含着不少的音乐资源。所以对于初中音乐的教育,也必须要持开放的教学态度和广阔的视角。比如说,对于英语的学习,可以多鼓励初中生多多听听一些高质量的英文歌曲,了解英文歌曲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学生将对于英语的学习与音乐的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也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必须重视对于一些课外音乐、社会音乐资源的寻找,使初中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随时处身于良好的音乐环境之中,从而不仅提高了其音乐的素养,也能舒缓其学习的压力,放松身心。
三、转变教学的重心
对于教学重心的转变,主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重点培养其表演的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初中的音乐教学必须要“培养学生自信地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
因此,在初中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对于每一节音乐课程、每一个音乐知识点的教授,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启发的工作,使得学生在每一次的音乐学习过程中都能够体验到属于自己的情感体会,享受音乐带来的美感,并愿意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一同分享这些体会。
2.加强初中音乐的人文内涵
音乐源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人文属性。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音乐人文内涵的熏陶,潜移默化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加强其群体意识。比如说对于合唱的排练上,必须让学生明白自己所要负责的工作,自己的音色和力度等等,加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
3.培养学生的个体创造能力以及探索的精神
音乐是一种创造性十分强的艺术,它提供给人们的是无穷无尽的自由空间,让人能够在其中尽情的徜徉。如果只是将音乐的创造性局限在一些音乐的教学内容之中,不可能充分的发挥出音乐的美育功能。因此对于初中音乐的教学,必须将音乐的创造性单独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研究,才能培养学生的个体创造能力,加强学生的探索精神,使音乐的作用更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四、转变教学的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方式是所有的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也不例外。
对于初中音乐的评价,应当分为课程管理、教师和学生三个层次进行,其方式可以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等形式,并注意将形成性的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关于音乐的实际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主要的评价内容,要加以充分的关注,可以进行文字描述的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化测评。
初中的音乐教学是美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完善初中音乐的课程体系,探讨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推进美育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建敏.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王安国.音乐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
关键词: 音乐教育改革 美育 民族音乐
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史上,并不乏音乐教育大家,从李叔同、、萧友梅、黄自、陶行知、陈鹤琴、沈心工、刘质平、丰子恺,到贺绿汀、李凌、赵、陈洪、张肖虎等前辈,他们均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是:音乐之于人的重要意义被人们重新加以反思和认识;科技新成果被广泛地应用于音乐教育领域;新的教育哲学理念引导下的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视角逐渐突破学校的局限而转向普通大众。随着国际间音乐教育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思考与探究的新成果会不断涌现,对音乐教育的本质和意义的认识也将更为深入。①
一、音乐基础教育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的教育体系,各国教育改革浪潮迭起,形成了一场历史上影响最为广泛、深刻和全方位、大动作的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这次改革,无论是课程理念,还是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全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同时,各国音乐教育界普遍认识到,音乐教育不再单纯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应是全人的教育。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宽容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喜爱、学习、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共同的音乐教育理念。
(一)教材方面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版本,而这些版本的共同点就在于,小学音乐学习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把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音乐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主要的内容,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编写的,教材的设计编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更符合环境与时代的要求,同时也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学教材的编写则更注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内容也更多样化,当下,学校音乐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地的特色成为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二)课堂教学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反客为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辅助的作用。教学方法由单一转向多元。课堂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音乐的愉悦感情,努力使音乐课程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成为他们放松心情的良药,让音乐真正进驻学生的心中,更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同时也建立起新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和谐开展。
(三)教师方面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师要广泛地、全方位地掌握与音乐知识有关的广大学科的内容。音乐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没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再好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案都不可能实施,因此师资的培养对其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德国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在世界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与其一直以来高标准、严要求的师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②德国首先对教师施行多层次与灵活的职前培养模式,这样更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其次,强化教师培训中的教育实践环节。正如现在社会中,更注重实践能力一样,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也备受重视;最后,注重教师知识与能力的合理性布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担任教育者的角色,同时还是教学者、分析判断者、顾问及革新者。因此,教师素质的全面培养,是新世纪音乐教育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方面。正因为如此,德国对音乐教师严谨的考核,才使其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素质,使德国音乐教育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
二、实践还是审美
邓兰在《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中指出: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然而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甚至“反对”,他们认为这种教育只关注音乐作品,漠视音乐的创作背景、文化基础,教学热衷于将学生思想囚禁在音乐作品的曲式中,远离多元的文化。然而它来自于实践的证据并不可靠,现实中的中国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但并不武断地认为审美是音乐教育的唯一价值,更在实践中渗透审美的理想,使实践充满美感体验。实际上,“审美”与“实践”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而无论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实出发,还是就音乐教育的内在品质而言,中国音乐教育都必须坚持审美的本质属性。③
王安国在《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中采用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对音乐审美作出如下释义: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对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音乐能把千锤百炼、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凝聚呈现为明显直观、灵活多姿的感性形式,因此它在提高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就给人以教育,不仅对智力开发给予有力的促进(提高联想、幻想和创造性想象能力,提高抽象思维、敏慧推理的智能,提高对于外来信息的记忆、反馈能力),而且对各种非智力因素(如自制力、毅力、细心、专注、适度)的培养,以及性格、情操方面各种良好素质的塑造,都具有深远持久的作用。④
田耀农在《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中认为: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感性、经验性的直观判断;进而提出“美为贵”的思想,认为美是真善贵的统一;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美的本源假设,认为人类最初不是为了审美的需要而是为了自身“被审美”的渴求才去创造美的,“被审美”的需要是创造美的动机,“被审美”更接近美的本源;进而认为美育理应是立美与审美的教育,而不仅仅为审美教育,美育应包括“被审美”的情感教育和心理教育。所以,美育应该是立美、审美、被审美的全面美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应适应“全面美”的教育要求并在观念、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相应的改革和调整。⑤
王志军在《中国音乐教育应回归文化与审美本位》中指出: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忽略了音乐的文化性,片面地强调了音乐的技术性。全力发展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是目前学校音乐教育的首要问题。从音乐自身的表现方式、形态和特性来看,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还忽略了音乐的审美本质,片面地强调了音乐在德育、智育等方面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根本目的,它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客”,我们在强调音乐文化素质教育的审美功能的同时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育与智育决不能涵盖、包容整个音乐教育。⑥
审美与实践是互不干涉的两个方面,在实践中体现审美,在审美的过程中实践。正如邓兰所说,“审美”与“实践”绝不是相互对立的二者无论是从中国的音乐教育现实出发,还是就音乐教育的内在品质而言,中国音乐教育要在坚持审美的本质属性基础上进行实践。
三、民族音乐进课堂
传统能给我们什么?多年来,中国的音乐教育是依照国外音乐教育的模式向前行进。无论是教育原理还是教育方法,无不选取西方的。而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有的甚至失传。新课改的进行,给了民族音乐文化一次重生的机会。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中国的音乐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学生,民族音乐文化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易懂、易接受。把民族音乐引进课堂与学校音乐教育相结合,首先要摆正中西音乐教学的位置。
20世纪以来,在我国专业音乐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及中、小、幼音乐教育中,都遇到了如何摆正中西音乐位置的问题。要想重新振兴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就要按以我为主,外来为辅的原则,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应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树立起中华本土音乐是主体的地位。这样做,并不是说西方音乐不重要,更不是没有“洋为中用”。我们应当毫不含糊地告诉青少幼一代,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音乐的薪火,而且要从世界各国音乐中吸取营养。⑦
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进而真正体会华夏音乐的真谛,是当今音乐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节奏对于人类具有最本能的生命意义,无论抓髻小儿还是耄耋老人无不对敲击节奏特别感兴趣。我国有着极其悠久、丰富的鼓乐传统及品种,特别是目前濒临失传的戏曲打击乐“闹开台”,如能及时抢救并引入课堂,则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不失为一种轻松、简便和愉悦的敲门砖。本土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本土音乐教育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使传统音乐文化在新形势下找到新的附着点,从而得以保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⑧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在传承这56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时要树立多元音乐文化的观念。首先,各民族的文化都应当受到尊重;其次,每种文化的独特价值只有在排除偏见、歧视的前提下,才可能得以挖掘,得到确认,受到保护,进入传播与交流;再次,对于任何一种文化所含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应当运用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尺度予以冷静而准确的解剖、辨析;最后,以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种文化的存在,发扬其可贵的价值,舍弃其消极面,探寻其不断提高的途径。⑨
传统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史,任何音乐文化知识的产生及发展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而今天的音乐文化的传承与积累也是在传统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见证着一个民族的成长。
四、总结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从音乐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大的变革,无论对教材,还是对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师自身素质方面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更加注重审美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强化了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作用,把民族文化知识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部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虽然改革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但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大大小小、不同的问题,这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也是在不断完善发展过程中必须克服的。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改革的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的过程,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去探究,去完善。
注释:
①金世余.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1期(46)).
②庄重春晓.从德国音乐教师的考核看其对音乐师资的培养.人民音乐,2005(12).
③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期(132)).
④王安国.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音乐研究,2006(3期(91)).
⑤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中国音乐学,2002(4期(93)).
⑥王志军.中国音乐教育应回归文化与审美本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3期(23)).
⑦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国音乐,2003(1期(22)).
⑧班一.关于戏曲打击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期(88)).
⑨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音乐学,2004(1期(111)).
参考文献:
[1]金世余.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1).
[2]庄重春晓.从德国音乐教师的考核看其对音乐师资的培养.人民音乐,2005(12).
[3]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3).
[4]王安国.美育的实践――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政策发展.音乐研究,2006(3).
[5]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中国音乐学,2002(4).
[6]王志军.中国音乐教育应回归文化与审美本位.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3).
[7]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国音乐,2003(1).
[8]班一.关于戏曲打击乐引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思考.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2).
[9]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中国音乐学,2004(1).
[10]马达.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实施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构想.人民音乐,2006(4).
[11]刘永昌.音乐教育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运用.艺术探索,2007(S1).
[12]文红宣.理论创新与教学传承――对我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三项重要研究成果的思考.中国音乐,2007(2).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情感表达的途径。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采用审美教育方式,就是将音乐教育理念建立在美育的基础上,调动小学生的音乐情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特别是彝族少数民族地区,诸如彝族村落,受到当地教育环境的局限和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得彝族乡村教学更为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导致小学生难以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要对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加以培养,就要注重美育教育,通过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彝族地区乡村音乐审美教育现状
按照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小学教育中,要将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就要将审美理念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是,目前的彝族地区乡村小学的音乐教学情况不同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彝族地区乡村音乐教育没有与本民族相融合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是建立在普通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的,音乐教学中往往会选择经典歌曲而没有从特定的民族背景出发选择教育题材。音乐是极具感染力的,脱离了时代背景,很难令小学生体会到音乐的内涵,难以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彝族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彝族地区的乡村小学开展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对本地区的音乐资源加以开发,导致音乐教学的内容缺少民族性,由此而难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更不利于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
(二)重视音乐技能教育而忽视了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
彝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自然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导致音乐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彝族乡村在开展音乐教育过程中,更为形式化和技能化,以音乐知识的传授为主,而没有从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且忽视了对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知识面存在着局限性,难以自觉地根据教师所传授的音乐知识加以延展,导致音乐知识被动接受,音乐技能被动学习,由此而难以培养小学生的音乐解读能力。
三、彝族地区乡村音乐审美教育路径
音乐不仅是艺术表达,更是内心情感的释放。主体对于音乐要细心揣摩,将音乐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融合,才能够领悟到音乐的内在涵义。彝族乡村小学的音乐教育,要将审美教育渗透于小学音乐教育之中,同时注重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以引导小学生透过乡情而提升音乐情感,对于音乐加以真正领悟。
(一)选择音乐教学内容要注重当地民族文化
彝族地区是独具民族风情的区域,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普遍具有民族乐感。彝族乡村小学开展音乐教学,要将本民族的审美取向引入其中,积极地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于本民族音乐进行深刻解读,并感受其中的美感。音乐教育与民族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融合可以推动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更为切合实际,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是一种文化,彝族的民族音乐是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从民族的角度实施音乐教育,以音乐教育促进文化发展,有利于彝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民族音乐的感染下,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就会与音乐相融合,使得民族音乐由意向转向具体事物,创造性地形成意境,由此而使得小学生在民族音乐中提升音乐欣赏能力。
(二)根据学习内容创设音乐情境
彝族地区乡村小学并不具备有良好的音乐教学条件,如果选择九年义务制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中所提供的音乐教学资料,很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且无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展开教学。要提升彝族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就要从其特殊环境出发,创设音乐情境,将彝族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最原始、最纯净对于音乐作为小学音乐教学资料,以实现自然与音乐的融合。采用自然回归教学法,就是将音乐当地环境充分融合,采用音乐欣赏教学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理解音乐,而使得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从听觉到视觉,小学生对音乐更形成画面感,在小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美的意境。当音乐被注入到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就会逐渐地渗透于心灵深处。相反,如果没有采用合适的音乐教学方式,就会导致音乐在小学生的意念中丑化,不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了使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要从彝族的民族文化角度出发,对于音乐教学形式不断地丰富,让学生更多地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中所渗透的情感,以发挥音乐净化心灵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彝族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关键词】修订版音乐课程标准;性质;理念;审美;实践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修订版课标”)自2001年“实验稿”颁布以来,经过十年实践检验,全面梳理、客观分析并汲取了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师生及社会各界对实验稿音乐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使人们在反复总结、锤炼中进一步深化对音乐教育规律的认识。本次修订版课标在保持实验稿文本框架基础上对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与内容等方面均有修改和新增加的内容。笔者将对以上几方面进行简要解读。
一、音乐课程性质的界定更为科学
实验稿中将音乐课程的性质界定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此次修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音乐课程性质的内涵,将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确定为音乐课程的性质。
1.人文性——彰显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
“无论是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演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1]人文性蕴含着音乐人类学的哲学思想,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能以最直观感性的方式,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性格与情感。
2.审美性——彰显审美教育的哲学思想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审美性强调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数千年文化的“乐教”传统,尊崇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思想,将“涵养美感、陶冶德性”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音乐学科坚持审美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以及音乐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相吻合的。
3.实践性——彰显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性突出了实践主义的哲学思想。
二、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得以整合和完善
修订版课标将10条课程基本理念整合为5条: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课标坚持音乐审美的核心观念,与我国“美育”的教育方针相对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彰显其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要为学生提供的所有条件包括学习环境、音乐材料、音乐学习中的音乐实践都要具备审美的品质,在审美的基础上激发并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课标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提到第二位,强调音乐的实践性和创造,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改写了易产生误导的提倡学科综合,增加并突出强调了音乐的特点是听觉的艺术,意味着在音乐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音乐本体,在教学中要多采用音乐的而不是语文、历史等脱离音乐本质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科综合意味着音乐教育应淡化学科界限,保持开放姿态。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文化多样性意味着音乐教育要引导学生学习、保护、传承母语音乐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尊重世界上的多元音乐文化,引导学生形成全球性的文化视野,在借鉴中促进本民族的音乐发展。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同时也是最有利于学生个人情感、个性的抒发和张扬,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新增音乐课程设计思路
1.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
分别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2.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修订版课标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又具体的内容要求。
3.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
处理好这种关系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4.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课程内容
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9个学年分成3个学段,3个学段设计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学段目标及内容标准。
5.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给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留有创造和选择运用的空间
为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与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以此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四、课程目标与内容更为充实和具体
1.总目标更为充实
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总目标充分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强调音乐的首要功能应该是“以美育人”,明确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本的音乐素养。
总目标又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得以具体体现。三个维度都做了适当调整,如“知识与技能”,课标将创作内容融入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成了音乐基本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相关文化。其中音乐基本技能,新增加了如节拍、调式、风格流派等内容。明确了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的内容。因此,微调学段目标的内容和文字,使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并体现不同学段目标的梯度渐进、相互衔接。
2.课程内容更为具体
修订版课标的内容框架分感受与欣赏(包括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包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包括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四个领域对于1-2年级、3-6年级、7-9年级的部分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对不同学段中的概念做了更为具体的表述。主要表现在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的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三个层面、表现领域中的演唱、演奏及识读乐谱三个层面和创造领域中的创作实践层面,使得每个学段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修订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集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国家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在坚持审美教育哲学的基础上顺应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汲取了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音乐作为文化和文化脉络中的音乐、音乐是多样化的音乐实践等理论研究新成果,是十年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取得的新成果,将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
音乐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功用,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教育不仅对大学生的审美、思想感情有导向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的心灵进行陶冶与净化。
(一)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启智功用。人类的大脑分为两个半球,左脑善于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右脑善于想象意境和直觉思维,它们分工明确,左脑为数理中枢,右脑为情感中枢。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音乐教育主要是用于右脑的开发,它对大学生的右脑思维整合具有独特的功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会注重多种乐器及舞蹈的艺术实践,这就需要大脑和手高度协调统一,不仅可以磨练意志,还可以高度锻炼知觉与动作、逻辑与思维之间的相互转换。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也是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艺的过程,它对人的智力及思维有着整合促进的作用,同时使得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音乐文化素养的到完善。
(二)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审美功用。音乐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音乐的听觉能力是训练审美感官的重要内容,音乐要素对美的感知也是审美感知能力的主要体现,音乐教育能够使得性感得到高度统一,让学生感受到至善至美、至真至切的境界,从而使得大脑思维活跃,让学生更具有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审美取向,从简单的听觉思维过渡到较为复杂多变的想象思维。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情感的功用。音乐教育是众多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音乐的熏陶可以很好的调节内心的情绪,排除心中的杂念。音乐教育的过程可以使得学生极富幻想力,曲调悠扬、旋律婉转、情感细腻的音乐会让人心情愉悦,节奏的变化会调节脉搏的跳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身心健康的回复,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精神及情感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二、音乐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更要注重对大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掌握音乐技能的同时,还要对音乐的内涵加深理解。学生的个人素养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差异性,找到合适的教授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教学有效性,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教师尊重和善待大学生的差异性。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尽可能的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尊重和善待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要建立在正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来实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新的视角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潜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运用灵活的教育手段来正确引导和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
(二)提高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教学有效性。高校设置音乐教育课程,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谋生职业技能,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个体的艺术素质及个人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与此同时还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思维,需要对音乐课程的总体做好规划。课余音乐活动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面向学生组织乐队、合唱队、舞蹈队,都是音乐教育的课外延伸,可以进一步提高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教育有效性,从不同的侧面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音乐教育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
音乐教育活动,最为本质的是人的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并自觉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育是重要的美育内容,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对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来抒发和表达内心的感受,使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进一步升华。音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实践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把学生培养才一个善于交际又热爱生活的人。
(二)用音乐文化熏陶美的心灵。音乐教育是一种心灵层次的交流,通过对音乐艺术的鉴赏,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享受,能够从心灵层面加深师生对美的认知。音乐教育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可以通过艺术实践与学生有效的进行交流。在校园特定的环境下,教授音乐的价值观,由此来实现音乐艺术的传承过程,这是发展音乐文化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值得基于关注和重视。
(三)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要素。音乐教育对学生的个人价值及社会价值都有深远的影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持高度一致的。音乐教育对学生自身素养的熏陶直接影响着正确思维的发展,在掌握了过硬的技艺之后,使得学生建立起正确服务社会的价值取向。
四、结语
〔关键词〕韩忠岭 音乐教育哲学 音乐哲学 教育哲学
21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哲学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教育学界的显学,很多音乐学者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在众多当代学者中,韩忠岭从历史的视角,以辩证的方法,在我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潮的流变中梳理出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并进行理论上的建构和探索。通过在音乐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个视阈下寻求音乐教育哲学的范式,以及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哲学诉求的反思,用一种更为开阔、更为深远的视野关注音乐教育哲学的问题,将其理性的思维、严谨的学风、扎实的理论基础淋漓尽致地体现在音乐理论研究的实践之中。
一、研究之“精”
(一)明确界定研究视域
作者在“音乐哲学视阈下的音乐本体诉求”及“教育哲学视阈中的教育本质诉求”中都对研究视域进行了界定,并使之一一对应,不仅增加了文章时间逻辑性,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可阅读性。例如:作者在对“音乐哲学”进行解释时,特别强调了“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的区别。作者所研究的“音乐哲学”视域主要是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并分为前现代音乐哲学、现代主义音乐哲学、后现代主义音乐哲学三种视阈对音乐哲学进行研究分析。为了全面论述,作者还特意为对应西方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音乐哲学视阈界定了中国的“前封建、封建、后封建”的音乐哲学视阈。前封建主义即指先秦时期,封建主义是封建社会时代,后封建主义对应我国特殊的历史时期,主要指封建社会消亡民国开始的现代时期,从时间上讲,一直延续到“”和改革开放初。作者认为之所以称之为“后封建”,是因为这类似于西方的后现代之意,在文化和艺术观念上,艺术存在形态上有“反”封建主义的意味。这种“前封建、封建、后封建”的提法,是作者行文论述中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视域的界定,这种视域的界定有利于作者对每个时期的音乐教育哲学观进行梳理,并不是要对中国的时期进行时代上的划分,至于这种视域的界定是否准确,也只能在时间的检验中由后人评说了。
(二)精确的“取点深做”
该书符合“取点”的一般原则,“深做”的基本要求,它在音乐哲学和教育哲学这两个视阈下取域,意在构建一种合理自然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为的是达到一种“中和”的并符合大众理想追求和迫切所需的理论哲学。作者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哲学大多是以“音乐哲学”为“本体”进行延展开来的,没有充分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教育”功能和理念,难免有失偏颇,对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会造成概念混淆和以偏概全的影响。所以,作者提出构建我国音乐教育的哲学:一要放宽视野;二要博采众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要继续弘扬,继承我国音乐教育、美育的优良传统;四要体现本我,立足我国的教育国情,理论研究和建构要追求中国特色,体现自我价值。 在此基础上,作者经过两个视阈的层层推进,最终概括出音乐教育价值的“五性三观”的哲学观,“五性”指音乐教育面向“音乐本体”,要追求音乐艺术的艺术性、审美性、实践性、人文性、生活性;“三观”指音乐教育要体现教育本质,追求音乐教育的知识观、人性观、审美观。 这种“价值论音乐教育哲学之思”乃是作者“取点深做”的精髓。
二、研究之“新”
(一)新的词汇见解
作者在本书当中对一些音乐教育知识体系中常见的高频词汇进行了解析,在词汇原有的意义上附加上其它的含义,使人们在阅读的时候更加轻松准确地把握词汇的含义以及语句的意蕴。例如:作者对 “音乐本体”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对“音乐本体”,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予它“三本”的哲学诉求,其一,是音乐的“本源”问题考量;其二,是音乐的“本身”问题考量;其三,是音乐的“本质”问题考量。“对音乐的“本源”考量,意在重视音乐与生活和情感的联系,反映在音乐教育之中,教学实践要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对“本身”问题的考量,意在重视构成音乐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在音乐教育中,要重视音乐知识体系的教学。对“本质”来说,他认为音乐审美是音乐教育价值的取向。这“三本”问题构成了音乐本体的较为明确指向的意义,对于音乐教育来说,提倡“音乐本体”的哲学观,忽视了哪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也不能真正体现“音乐本体”的意义。
(二)新的行文表述
关于行文表述风格作者有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认为行文表述最重要的是方便、简洁和语气的直接,这似乎不符合论文的称谓规范,但他认为只要大家都能看得懂何乐而不为呢?不仅如此,作者在文章中还举了大量有趣又形象的例子来说明自己要说明的东西,比如:他认为音乐的美是艺术美的属性,音乐的创作生成过程,是音乐的形式和美的生成过程,因为美是音乐的属性之一,美依附于音乐的形式而存在,正如咸是盐的属性,咸依附于盐本体而存在,盐的生成就赋予了咸的属性。又如:作者认为美是“审”出来的,音乐作品在其成为作品的创作过程之中,融入了创作者的审美才成为含有音乐美的艺术作品。作者追根溯源,把每一个关键的词汇都找到其出处,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为自己著书立说提供便捷,也更为读此著作的音乐教育学者们提供方便。
三、研究之“果”
作者之所以在行文中时刻提醒读者自己的研究取域是“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是因为哲学是支撑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厦,如果根基没有打好,结出的再多果实也必然是畸形的。至此,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音乐与教育、艺术与人生的关系,探索音乐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功能以及在整个大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挖掘并能够从哲学的层面思考研究当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些最根本的现实问题。希望能澄清人们对音乐学科的认识,希望能呼吁国家和社会对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视,希望能提升音乐学科的教育地位,希望对音乐课堂教学指导思想能具有实际的现实意义。所以,作者对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的探索无疑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理论。
虽说作者在行文中引述外国的理论大多是来自中国的译著,难免会有失偏颇,但笔者认为这已不足为奇了。起码,作者在为探索中国音乐教育哲学做出了学术贡献,这是学术的进步,也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高职;音乐;美育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133-02
音乐是一门高雅艺术,具有很高的美育价值。高职院校音乐教学引入美育,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直接的审美体验,不断塑造学生性情和品质,提升高职校园文化品位。音乐美育应该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正视音乐美育的感染价值,需要改革教育模式,更新教育形式,关注师资建设,展开横向联系,丰富实践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实施音乐美育策略,拓展美育广度和深度,打造音乐美育品牌,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一、改革教育模式,引入音乐美育内容
音乐美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现行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音乐美育并没有明确列入教学内容和考查范围,这显然与时展、学生成长存在脱节。[1]因此,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适时引入音乐美育内容,增加声乐、舞蹈、器乐、戏曲、曲艺、中外音乐鉴赏等课程,可以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形式,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明确教学大纲,选编相关课程内容,确定学习评估方法,将音乐美育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配置一定量学分,凸显音乐美育的地位,加强学生学习责任心。
例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歌曲内容进行学习,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组织学生聆听音乐时,教师给出专业的欣赏引导,让学生逐渐走进音乐核心,对作品情感,对音乐内涵等有更深刻的认知。在实际教学时,由于学生准备得比较充分,跟随音乐起伏开展讲解非常到位,从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到抗战生死存亡大决战的视角,对音乐作品展开多种形式的解读。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客观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思维活动,珍惜难得的欣赏机会。
学生对音乐作品展开深刻解读,不仅是音乐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音乐美育的实践经历,学生认知得到有效提升,思想品质得到洗礼,对人格形成有重要促进,这些都属于美育的成果。教师让学生主动介入欣赏活动之中,并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这是对音乐美育教学的确认,对提升学生参与音乐美育活动热情有一定激发作用。
二、更新教育形式,提升音乐美育品质
音乐美育教学有其特殊性,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创新,以适应现代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2]教师要注意更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引导方式,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特别是可以组织学生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在各种音乐团队活动中,逐渐接受音乐美育,并形成自我美育的习惯,为音乐素质和思想品德的全面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有自身特征,教师鼓励学生参加院校组织的各种艺术团体和群团组织,对促进学生音乐美育成长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学校艺术团队有:合唱团、舞蹈队、民乐队、电声乐队、曲艺队等,还有些学校开办了交响乐团、歌剧团、话剧团等;学校群团组织有:音乐协会、舞蹈协会等。学校艺术团体和群团组织,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教师介入机会较少,作为音乐教师,应该深入介入团队组织之中,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专业帮助,还能够起到监督、激励学生的作用。如院校舞蹈队要排练舞蹈,音乐教师是当仁不让的专业指导者,帮助学生设计舞蹈动作,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绎活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美育品质。
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群团活动机会有很多,这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对有效补充课堂教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关注师资建设,实施音乐美育策略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队伍相对薄弱,因为历史和现实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绝对数量严重不足,很多音乐教师还不属于专业出身,这都为音乐美育开展带来一定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高职院校音乐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尽快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教师专业水准,确保音乐美育能够顺利展开。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有众多途径,聘请专业教师是重要举措,但可行性存在诸多障碍。院校根据学校实际展开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这应该是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重要措施。[3]院校每年都有教师进修活动,不妨多派出音乐教师参与专业培训,这样可以快速提升音乐教师整体素质。院校还可以自主举行教师培训活动,通过网络远程教育等手段,对音乐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教师也要有时代紧迫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特别是应通过自主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教师在平时教学实践中也应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全面塑造自身音乐美育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涉及多种政策的系统工程,需要院校、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科学选择。特别是音乐教师,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自觉学习,自觉成L,这样才能胜任高职音乐美育重任。
四、展开横向联系,拓宽音乐美育域度
一、走进学生的生活
笔者作为一个乡镇音乐教师,在经历数载新课程实施后,总感觉现行音乐教材在编排上或多或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使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操作。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造成了一种伤害。
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有益于他们解决社会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因此,实施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价值观,开发课程资源,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大量音乐现象,如礼仪音乐(节日、庆典、队列、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广告、健身、舞蹈、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等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使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在设计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在音乐学习中,为了让学生有实际的体验,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课堂以外的音乐资源,并将其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也可把教学活动拓展到课外等。比如:在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的走进大自然《美丽的山谷》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利用网络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在大自然中找音乐中表现的内容,并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音乐语汇表现自己生活中的音乐。
二、拓展音乐的外延
实践证明,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教育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如在中小学各门课程中,语文、历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与音乐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也使得音乐教学与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成为了可能。课外音乐活动、社会音乐教育环境都可成为,也应该成为音乐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音乐与舞蹈结合来表现音乐,与美术结合使音乐更形象,与语文中的诗词、戏剧沟通等。
三、重视学生的体验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表现能力。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2.强调创造体验,培养探索精神。
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加以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获得最大的教益。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的创造探索精神,笔者让学生欣赏了谭盾的《水》、《破铜烂铁敲起来》等“另类音乐”,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些看似不可能发出乐音的,不是常规乐器的东西居然也能奏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教师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有创新探索的精神。
3.强调群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音乐教育具有人文属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尤其在具体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在艺术作品的排练中陶冶这种情操。如:在排练合唱时,使学生明确自己声部所处的地位、应负的责任、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间、力度的把握、音色的调节等,这一切,只有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才有可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还有在准备服装、道具、化装、后勤等事物上都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改变传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