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艺术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用了近5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以管窥豹,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切断了文化的根脉,在发展中怠慢甚至忘却了民俗化等源远流长的本土化精髓。具体来说,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教学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创作的业内人士重实践、轻理论的歪风一直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轻视和不了解;第二,漠视本土文化的精品,对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一知半解,这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悲哀;第三,缺失有特色的本土教材,使现代艺术教学脱离了自我的独有视角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少年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真正能体现民族色彩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著很少,我们在理论上缺乏传承和创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不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本土专著为引领,很难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学实践会因此束缚手脚,这样就无法探究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四,文化精神的失落——我们在对外来文化赞不绝口的同时,恰恰是失落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失落了民俗化的精华成分,惨痛的教训给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漠视传统的民俗化这个瑰宝;第五,缺失和谐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教学环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课题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框架体系。尽管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已经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打造和创建,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总之,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以及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方面或多或少地缺失了本土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足发展的内力。
二、民俗化艺术是丰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一)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源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化积淀夯实了民俗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6个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习惯、民俗工艺等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瑰宝浅尝辄止,在教学和创作中忽视了对民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探究。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新的浪潮,探究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俗化的丰厚营养,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提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非常重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包括对民俗美术作品的总结与学习、研究、挖掘和积累,有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民间美术系。譬如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段文杰先生堪称研究民俗化的集大成者。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挖掘与执著追求应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人员学习的典范,在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艺术学院相继成立,这说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有题材还不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开辟、发现与拓展民俗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来丰富民俗的深远内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不是缺乏民俗化的题材,而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勇气。
(二)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
既然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就应探究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形式,从中汲取营养以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最终目的。目前,有的高等院校选取某一地方的特有民俗进行教学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其方法是可取的。譬如新疆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选取著名的龟兹壁画艺术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的龟兹菱格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平面设计中,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形式进行研究,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之一。另外,我们要加大独特的民俗化教材编纂的力度,在教学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现代设计教学目前最缺乏的是系统的、权威的民俗化设计的专业教材。专业教材的匮乏是制约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研究的瓶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专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来撰写专业教材,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还要规划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民俗化教学研究的和谐教学环境,制定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研究的总体框架,组建专业群体和学者构建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教学平台。
(三)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的个案研究
纵观我国的特色民俗,其代表形式有贵州民间刺绣、的民间唐卡、黑龙江的鱼皮服饰、徽州的民间图案和客家的民间图案艺术等。譬如黑龙江的鱼皮服饰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和同江、抚远、饶河等沿江地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取向,食鱼肉、穿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成为他们亘古不变的风俗习惯,这些也为人们留下了研究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广阔空间。如剪纸艺术家傅清泉把娴熟的剪纸技艺和鱼皮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对赫哲族图案及鱼皮衣服、鱼皮制品、鱼皮装饰物等生活用品的研究和创作,为保留赫哲族民族图案、吸收汉民族艺术精华、发展北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思路。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的民俗题材,还没有系统化地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民族化的范畴,这个领域的空白必须要填补。还有,如客家民间图案和徽州民间图案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征。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没有将系统的民间图形艺术研究纳入了课程计划,相关教学还没有跟上。从上述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化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在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理论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民族化的色彩还不够浓厚等。另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有资料可以为证: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的民俗研究起步最迟。从总量上分析,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中国的民俗研究仅占百分之三十。鉴于以上因素,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加大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理论化的实例研究,这样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与民俗化的教学研究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合二为一
2007年,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音乐盛宴在天安门城楼下拉开帷幕:世界四大男高音歌王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其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就是国粹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艺术完美融合后产生的效果。这种完美结合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是:把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有无,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民俗化和本土化会重新勃发异彩,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也会真正实现本土化、民俗化。1.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这要求在教学中要探究民俗化、本土化的深刻内涵,探寻民俗形式背后的“意”。从一定程度上把颇具民俗内涵的“意”延伸出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过去采用的是蓝色的“中国结”标志设计,但是蓝色的设计不容易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主旨。后来联通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公司标识。相关设计专业人士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经过大量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红色最能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氛围,于是将标识改用红色。这样就使联通公司的标识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味,充满着吉祥而现代的气息。2.保持和追求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使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化、民族化和国际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灌输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深厚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族化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和民俗化。
三、结语
[关键词]我国现当代文学;民俗学;联系
一、民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对文学的起源,文学界的说法不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学的发生与民俗产生是息息相关的。文学与民俗密不可分,它们是一种相依相存、互相融合的关系。学术界虽然观点不一,但无论秉持怎样的主张,文学界对民俗活动是文学起源的土壤这一点是十分认可的。从原始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就不断在创造,他们出于本能的对宇宙的畏惧、敬仰,也在历史车轮滚动中创造了丰富的鬼神文化,并由此出现了宗教活动,宗教活动是最基本的民俗活动和文学活动[。]。"周易的出现,就是最早民俗与艺术交融的作品与载体。可以说原始初民的宗教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文学活动。宗教巫师就像文学的歌手,比如说,少数民族哈尼族在每年的-月会有一个特别的民俗活动来祈求上苍下雨,以求来年的丰收。人们在呼唤谷魂的过程中,创造了"叫谷魂歌。,这个宗教仪式不断沿袭至今。在那些传达情感的民俗活动中,文学的内容和样式更让人神往。文学工作者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常常取材于各种民俗活动,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文学作品。因此几乎可以断言,民俗与文学是二者合一、相生相伴的。民俗作为文学的中介和渊源,可以说,文学和民俗是相互交融、渗透的,没有民俗这片土壤,文学也就得不到蓬勃的发展,反之,没有文学,民俗也很难得到继承和发扬。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五四科学的发展与现代工业的崛起之时,"自然%现代$"科学
二、民俗在文学中的渗透
民俗作为一种集体文化,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自然环境和文明发展之外,民俗不屈服于权威的人或者事物。因此几乎可以断言民俗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绝对性和永存性。在某个群体中生活的所有人,都将接受到民俗活动、民俗文化的洗礼,并且但凡人,在自然环境中就必须遵守一定的民俗习惯和行为模式。尤其是随着的开展,人们开始觉醒,在文学工作者的创作意识中也自觉渗透了民俗学艺术,正是因为民俗学艺术的渗透,文学作品才算真正融入底层,被广大读者所认可。沈从文、废名等京派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中所富有的民俗学艺术和内涵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作品中对于乡风民俗的描写,在有意挖掘民俗文化的同时,更对乡风民俗寄予深刻内涵。比如说沈从文先生在他的"边城里面描绘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卷:乡村的自然风光、淳朴的风土人情等等。青山绿水,小桥古塔,在我们看到民风民俗文化底蕴的同时,对比都市工业文明的喧嚣,从文学民俗学视角也看到了沈从文先生致力构建的精神家园以及深邃幽远而宁静淡泊的乡土意境。独特的民俗文化通过文学作品得以展示,同时独特的民俗学艺术和内涵也得以呈现。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民俗生活的本质,往往体现在对独特现象的描绘之中。北京的胡同、茶馆店铺、下层市民、幽默的京片儿,是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特色;古朴的河上柳、静谧的竹林、古道热肠的人物,这是废名创作的江南水乡世界;小酒店里的曲尺柜台、茴香豆、戴着卷边毡帽的古朴乡民,这是鲁迅描绘的江浙农村。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冲突,从表象来观察似乎只是生存于自然环境中一些偶然的生活事件的触碰导致的,而我们究其根本,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行为范式等因素影响的必然事件。[]在我国现当代众多文学作品中,这种文化民俗冲突也是十分常见的。巴金先生创作的"家。春。秋等,其内容不乏对中国传统的%宗族本位文化***雷雨也是如此。民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存在,本质上是民俗文化传统对文学的深入影响。这种影响培养了作家创作民俗文学心理,也确定了文学创作者的个人价值取向,最终决定了作家笔下人物的民族心理和价值取向。某些经典作品的题材之所以能够被广泛应用,被拍成电影,皆因作品中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符合现实生活。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出自苏童的作品"妻妾成群。、妻妾成群里面的妻妾们,她们为争宠,为夺取家庭地位,勾心斗角,用尽一切手段,在明显的家族本位文化以及旧社会民俗价值取向的引导下,进行了极其压抑、令人窒息的抗争。鲁迅笔下的"祝福是年关将近,请福神献福礼的祈福习俗,在当地,祝福是一种祈福仪式,这是江浙一带所独有的古越风俗,带有明显的地域味。而作品中的寡妇祥林嫂被认为是不祥之人,碰祭器贡品是大忌,因此她决定去土地庙捐门槛,试图通过这种宗教民俗仪式来改变不详之身。这些情节不仅是民俗行为模式的外在表现,也是民俗文化深层价值取向的内在体现。正是民俗文化的多层渗透奠定了"祝福这一小说的文学价值基础。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艺术
文学和民俗之间的关系虽然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显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蕴含丰富的民俗学艺术,我们只能说文学民俗化是所有文学创作者的自觉追求。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做到民俗化。从某种角度来说,作品是否民俗化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气质和魅力价值永恒度的衡量标准。
(一)文学作品民俗文化背景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至今,涌现了不少文学思潮,但是不论是寻根文学思潮、乡土文学思潮,还是其他的文学主张,其本质都是对文学民俗化的追求、对生活深层文化背景的认可、对民俗乡风是文学作品的培育基础的认可。
(二)人物塑造中的民俗学艺术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民族集体文化,它体现了不同民族不同的心理性格特征,以及民族集体思维模式。因此现当代文学中但凡出现对人物的塑造,不可避免地要对人物进行民俗化定位。文学创作者只有对人物形象民俗化,才能更好地把握在历史角度上的人物特征,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和透析。比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中的华小栓得了肺结核,当时社会环境、制度、医学条件导致华老栓愚昧地用人血馒头替儿子治病,通过对陋俗的描写,鲜明地刻画了旧中国民众的麻木心理和典型看客本质,反衬出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悲惨与孤独。
(三)审美意境的民俗化构成
优秀的民俗化作品,抓住了民俗的形、神特点,便达到了民俗艺术最佳的审美意境。审美意境的民俗化构成,首先是民俗环境和人的民俗化行为的和谐统一。鲁迅先生的"阿H正传就是很好的例子。阿H软弱无知、封建固执的性格是后天的环境所形成的,他的生活环境是偏僻愚昧、思想封建的未庄,阿H无力从行动上改变贫穷困苦的命运,他在无望中创造了所谓的精神疗法。此外,对反抗的懵懂和无知也是阿H悲剧人物形象的必然结果[,]。此外,就是通过描写民俗寄托情感的审美意境。莫言,中国首位也是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获奖者,他是中国当代文坛闪耀的巨星,他的很多作品民俗学色彩就十分浓厚,不仅蕴含着一种精神,而且还有一种无形的号召力量,那就是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所带来的思想的传承,可以说,民俗化也是一种文化意识,是一种民族的心理状态。
四、结语
文学当中的民俗学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学审美价值,文学民俗化应该是文学创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文学创作者应该意识到民俗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的重要性,达成%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考文献]
[1]刘丽华3民俗文化与小说的人物塑造论’世纪初乡土小说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5]3科技创新导报
挖掘民间美术资源在艺术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新的趋势,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根据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要求:“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从而也就对幼儿审美教育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新《纲要》第一部分也提出:“把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作为教育资源,能让幼儿从人们的生活中体验到本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价值,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从而使幼儿产生对社区文化、本民族文化乃至祖国文化的自豪感”。[1]然而目前很多幼儿园美术教学仍然采用教师示范,更多的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手工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很单调,思维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性,这就势必阻碍幼儿艺术素养的养成,在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贯彻《纲要》提出的核心精神。
一、民间美术教学在幼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民间美术资源在西安地区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状况调查:第一,幼儿美术教学体系建设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幼儿园缺乏必要师资力量,美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对于自身工作认识不清,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幼儿美术教学工作,缺乏美术理论的学习,尤其对于民间民族文化的学习薄弱,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第二,对民间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民间美术就是做手工或者简单的画画,美术教育不在于形式本身,而是通过教育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大多数忽略了民间美术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所蕴涵的价值,对保护和传承陕西传统文化的意识不强;第三,园本教材发开力度不大,尤其对于民间美术的部分,教学内容规定死板,对于地域性强的民间美术内容形式挖掘不够,导致教师对陕西民间艺术的熟悉程度并不高,即使了解,个别教师有较为擅长的民间艺术才能,在教授过程中也遇到了如何简化为适宜幼儿的形式的问题。
二、利用民间美术资源,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价值
(一)有利于幼儿感官认知力的提高。3-6岁是幼儿感官功能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感官进行充分的刺激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感知觉和认知力的发展,有助于幼儿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和感受真实生活的美。陕西民间艺术所包含的美术形式以其造型和色彩的张扬、夸张,刺激着幼儿的视觉;以其独特的工艺的多样,刺激着幼儿的知觉,再配合动感丰富的风俗活动和欢快的民间音乐,这一系列感官刺激和在城市中从未有感受过的美感,会引起幼儿所有感官的共同参与,对手、眼、脑的配合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民间美术创作过程具有随意性、自娱性和创造性,与儿童纯真和自然的品格十分吻合。由于大多都是言传身教,民间美术的创造个性都很强,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自信心和感官认知力。
(二)有利于幼儿审美创造力的激发。幼儿的思维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对具体的事物比较敏感,民间美术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民间美术在内容和形式上风格质朴,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魅力,从造型美上,很多图案和工艺都是作者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的成果,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某个细节,表现的艺术手法都很完整。幼儿从简单的造型和构图形式中获得视觉刺激,可以引导幼儿把将现实和想象联系并进行创作。从色彩美上,民间美术作品追求色彩的高纯度饱和,形成比较强烈的对比效果,用强烈的色彩搭配表达更为浓重的象征意义,可以有效培养儿童色彩的视觉审美观。
(三)有利于幼儿民族自豪感的建立。民间美术作品蕴含抽象的精神文化,可以帮助儿童初步的了解其中涵义,更好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环境中,大部分作为社会所需和生活所需的民间手工艺品,它们不仅是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以其选材独特、构思奇妙、工艺精湛形成独具特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美术教学能通过模仿美术作品来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
三、开发优秀民间美术资源,有效培养幼儿艺术素养的策略
(一)重视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与技能。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论、课程论等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尤其应当具有广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幼儿园应当对本园教师就地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开展一系列专业系统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地方特色文化素养,以激发教师将陕西民间艺术真正运用到幼儿艺术教育当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对民间艺术资源选择和整合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反思的能力,建构陕西民间艺术应用与美术教育课程体系的能力等。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遵循幼儿健康和谐发展的原则,时刻关注民间美术文化视角,重视幼儿对民间美术艺术的感知和认同能力,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
(二)开发教学内容,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与审美。中国民间美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地区的民间艺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价值也会有所不同。选用积极向上、通俗易懂的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并能够有效地正面反映现实,帮助儿童能够直接接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作品。比如,可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小中大班选择不同主题的内容,采用夸张鲜艳的图形和简单易操作的工艺进行创作,要适当夸大事物原本的特征,追求艺术的审美效果。在进行剪纸、粘贴和编制等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提高手眼脑协调发展,增强活动的操控性和灵活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育。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优秀民俗文化的渗透,积极引导幼儿成为有文化根基和内涵的人。
1.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伴随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生产劳作在民间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主要由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间艺术三方面构成,并以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表演艺术、民间音乐、戏曲、民间舞蹈等多元形态呈现。广义上,它包括反映某一地域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的各种文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程式化及实用性和娱乐性等特征。民间文化的传承,一方面依托于“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等。另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即我们常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精神、经验的传承与文化流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以丰富的形态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世代相传,具有典型的民间文化特征,不仅包含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还涵盖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虽然它不等同于民间文化,但对于民间文化内容与形式却有着更生动的诠释,民间文化形态因此而更加丰富。无论是考虑民族精神的发扬,还是传统技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体现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
2.苏州非遗资源现状分析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吴文化的发祥地,该地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苏州对于非遗保护工作非常重视。一般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包括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相关责任保护单位三个方面。目前,苏州的非遗项目在各级名录中拥有世界级6项,国家级32项,省级79项,市级159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39人,省级95人,市级334人。此外,还有多个县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有影响面广的,如昆曲、古琴、端午习俗、苏绣、苏州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苏作明式家具、吴歌、宝卷、庙会等;也有不同辖区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如桃花坞木版年画,?f直水乡妇女服饰,常熟的虞山琴派、红木雕刻、花边制作技艺,昆山的昆曲、周庄水乡婚俗、锦溪宣卷,张家港的河阳山歌、河阳宝卷,太仓的江南丝竹、滚灯、七夕节等,不胜枚举。通过对苏州地区非遗资源进行简单梳理,可以发现该地区非遗文化涉及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内容错综复杂,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首先,一些项目起源或发祥于某一市镇、村落,最终对整个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区域内的文化传播与相互交融共同构建了具有“苏州风貌”的民间文化。精致的江南水乡建筑,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精细雅致的“苏绣”,轻快优雅的江南丝竹,委婉动听的吴歌……勾勒出人们对苏州的基本印象。其次,本地区的所辖区县、乡镇几乎都有来自于民间的文化项目,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地方习俗的差异性,让该类项目更具鲜明的地方特色。再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百姓生活方式的活态呈现,也是时代精神的历史印记,因此,该区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反映在百姓生产劳作、文化娱乐、教育、信仰的各个方面。人们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导致民间文化资源以非遗项目的形式大批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被“保护”起来,但是仍有一部分至今还活跃在百姓生活中,只是尚待发掘。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苏州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之广、门类之多及根植民间的深度,决定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体系相当庞杂。民间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会自发形成相应的传承体系保证其更好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吐故纳新、不断变革的过程,而这一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与农耕社会相适应的。如今,科技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已经没有优势,随着人们传统意识观念逐渐淡化,民间文化及其传承体系面临巨大冲击,各地日益兴起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折射出民间文化资源的濒危境遇。虽然,不乏一些关心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提出建立资料信息库、文化保护机构等方式进行抢救性保护,也颇具成效,但还无法彻底解决民间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从保护民间文化的生命力来看,更需要一个内在的、自发的、动态的发展环境解决根本问题。
二、由人文教育看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的意义
民间文化是原生态的,有着自发性、传承性、程式化等特征。而实用性、娱乐性及教化功能则是它传承与发展的价值所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如果要寻找与其对等的、动态的发展路径,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是比较适合的,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人才培养正体现出人文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人才来说,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工艺技能与操作技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这也是人文教育的灵魂所在。
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很多受到欧美国家的影响,这种强调“理性”与“实证”为基本理念的教育对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另一方面很容易将教育活动停留在“解决技术”的层面,对实用、效率的追求导致对目的过度关心而忽视对过程的思考与批判,这一点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初衷。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强调个性凸显、潜能发挥和自我创造,这样的教育历程是以“人”为主体,现有教育体制与人文教育在观念上的冲突造成了人文教育更容易从民间汲取力量。艺术设计教育非常重视创造力培养,因此,将来自民间的地方传统文化注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对教学资源的丰富,更是人文教育的潜移默化。
人文教育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并不代表只停留于思辨的层面,韦政通先生在《人文主义的力量》一书里提出人文教育“体验重于思辨”的主张,目的在于强调人文教育的意义。人文教育不应是知识的灌输和理论思辨的训练,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体验培养通识与文化涵养,不断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而“体验”依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所处的人文环境。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此类教育实践正是以“体验”方式进行的,既包括对人文知识的吸收,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又包含我们一直强调的动手实践和实验创新的体验。体验是实在而生动的具体经验,不仅是艺术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与途径,由体验产生的反思,对经验的抽象化与概念化反过来又是对文化的一种归纳、继承与创新。可见,深入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将地方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艺术教育,对二者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立足于高职艺术人才培养的苏州地方文化资源开发
1.苏州民间文化保护与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
目前,苏州地区拥有高校22所,其中17所为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开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高职艺术教育在地方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一席。扎根于苏州底蕴深厚的文化土壤,对于本地区高职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而言非常重要,区域民间文化的介入为其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方法和实践平台。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不是狭隘地借用民间文化资源进行简单的知识传授,如前所述,它体现出人文教育的典型特征,因此不可孤立存在。从区域文化保护层面来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还承载了相应的社会责任。就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间文化资源逐渐被一些高校引入课程教学与研究,苏州地区已有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将地方文化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作为一所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高职院校,该校依托教育基地、研究所、校企合作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等本地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并以“跨界”形式进行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成效显著。可见,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本土化有助于区域民间文化保护中面临的一些问题。然而,个别院校成功经验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高职艺术教育本土化,要做到有效的“民间文化保护”,需要更多院校参与进来。在苏州地区其他高职院校中,很多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显得较为功利,造成专业缺乏应有的个性特征和地方特色而缺乏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地方民间文化、人文环境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从文化保护与传承角度看,高职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教育具有一定优势:其一,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有利于解决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工艺之类的非物质文化基本以“言传身教”方式进行传承,传播面较窄,有一定局限性,导致地区的非遗项目覆盖不全等问题。如吴中区光福镇的冲山佛像木雕制作技艺有着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家族式的传承方式使其产业相对集中,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还未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大概取决于人们对该项非物质文化的认知程度,更多人或许还停留在“知其名,不知其形”的层面。因此,将这类具有地域特色而濒临失传的技艺作为教育教学资源引入高职艺术教育丰富了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途径。另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对传统技艺师承关系的继承与发展。其二,本地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的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年长的传承人相对技艺成熟、风格老练,在制作工艺上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下降,导致一些传统项目制作与现代社会审美需求产生脱节;同时,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历程,信息化社会带来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使很多年轻人对从事这样的行业显得不太积极,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通过联合职业院校,储备专业人才,促进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培养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苏绣”为例,该项目自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被誉为“中国刺绣之乡”的镇湖街道联合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展开合作办学,开设五年制“苏绣设计与制作”大专班,定向培养高端刺绣人才。经过校企多年合作,一方面为镇湖刺绣输送了大批专业储备人才,另一方面促成刺绣艺术品位不断提升,为“苏绣”这一民间手工艺的发展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民间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创新推动其发展。民间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活态化的,势必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和创新,这种传承不是对原有形式一成不变的沿袭,具有一定时代特征,通过吐故纳新与不断变革将文化精华保留下来,并为其注入更丰富的内容。现在很多艺术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是由工艺美术专业发展而来的,至少受到了传统工艺美术的影响,这种“前世”与“今生”的关系正是对传统文化中传承与创新关系的印证。“设计”本身就有创新之涵义,因此,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将推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其更具生命力,无疑这也是对民间传统文化最有力的保护。
2.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下的高职艺术创新人才培养
既然传统延续与发展离不开创新,作为民间文化发展和艺术创新活动主体的“人”就显得非常重要,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则成为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关键。由于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特殊性,使我们要从不同方面研究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首先,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型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是时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都会顺应时展而变化,民间文化要通过设计教育发挥其生命力,需要教师在知识储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教师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具备的观念要不断更新。其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当今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课程构架上都要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及形成的素养都是创新能力的源泉。将民间文化吸收到课程体系中,不仅可以充实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还可以在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创新上给出更多启示。最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作为保障。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对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文化渗透进校园和课堂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校园文化创新,通过课堂教学、学术交流、课外实践、社团活动等多元化方式感染学生,有益于促成其创新能力和良好职业综合素养形成。
3.苏州地区民间文化向高职课程资源转化的思考
民间文化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来看,文化资源向课程资源的转化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之一。高职艺术课程资源对民间文化的吸收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例如,一直以来,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等项目与艺术设计教育有着较深的渊源,和设计人才培养内在联系更加紧密,该类资源的转化形式相对灵活;然而,这并不否认其他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价值。从人才培养及课程开发角度出发,只是在课程比重及转化形式上有所差异。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NGO;赔偿金
一、提出问题
顾名思义,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由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和行政机关而向法院提讼的制度。①在侵权性质的多人公益民事诉讼中,因为该利益实际上属于可被分割的私益,那么赔偿金也就理所当然的能被分割,如日本的水俣病诉讼。这部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在此笔者仅讨论针对民事主体的集体公益诉讼,因为集体公益的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导致此类诉讼中一旦涉及赔偿金,其归属将也是有争议的。
在普通民事诉讼中,赔偿金一般无争议地归于有赔偿诉求的胜诉一方。然而在NGO作为原告参加的环境公益诉讼中,如果胜诉且获得赔偿金,该笔金额却不能简单地归于该NGO。因为环境公益是集体乃至于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NGO不具有民主性,不能应然地享有对该赔偿给集体的金额的所有权。虽然负环保和监管职责的特定行政机关具有民主合法性,但由于行政机关的惰性和相关制度的缺乏,将赔偿金归于行政机关也不是明智之举。
二、分析问题
对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赔偿金的归属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环境公益诉讼是新的领域,相关配套规定还不完善。虽然目前已有贵阳、无锡、云南三地建立了环保法庭,但在金钱补偿或赔偿方面规定不尽完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并未将金钱作为责任承担方式。无锡的《关于办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试行规定》中仅规定法院可依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决被告承担环境恢复费用。云南在《全省法院环境保护审判建设及环境保护案件审理工作座谈会纪要》也说明要慎重采取赔偿损失的裁判方式。而众多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立法中所采用的惩罚性赔偿机制,在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均无体现。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于NGO的限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规定,申请成立社团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且有50个以上的个人会员或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方可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按照该规定,我国有独立资格的NGO都必然挂靠于一个对其有直接全面管理权的业务主管单位,这样的官民二重性导致的是独立性的缺失,NGO的资金管理与运作将受到很大制肘。同时,我国《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的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公募基金会有权向公众募捐,而非公募基金会无权向公众募捐。按此规定,虽然NGO设立公募基金会在法律上可行,但实际上能获得批准的只是个案。政策壁垒加上NGO的非营利性,严重限制了NGO的资金来源和对其资金的自主管理,实际上也堵住了将环境公益诉讼赔偿金交由NGO来管理的渠道。
(三)NGO自身后天乏力。首先在内部设置和控制制度上流于形式,其次财务管理控制和财务透明的缺失,再次NGO本应是专家和高学历者的聚集地,但由于我国NGO在组织和社会地位上所受的限制和排挤,导致其难以吸引到更专业更优秀的成员。最后,公信力是公益组织的生命线。NGO的公信力体现在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利益相关者承诺的社会责任方面,它直接关系着组织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但现阶段,我国许多NGO的运作是不公开、不透明、不规范的,这必然会降低公众对NGO的资金管理和使用问题上的信任度,从而使NGO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三、解决问题
环境公益诉讼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其对于其他公民以及公共环境利益的溢出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而其积极成果亦具有普惠性,并不为原告所专有。尤其在诉讼费用已经得以免除(由社会公众负担)的情况下,诉讼收益也应由社会公众共享。②如前所述,NGO充当原告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赔偿金的归属不能当然地归于该NGO,但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让NGO对该笔资金行使管理权是合理的。对此笔者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在立法中引入民事罚金制度。民事罚金,在国际环境损害立法中也称惩罚性赔偿,主要是针对环境违法的行为人的经济性制裁。这里的“民事罚款”是一种因公益诉讼所得的公益性的罚款收入。③民事罚金制度的设立,不仅是要对环境损害者做出提醒和威慑,更是为NGO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提出赔偿请求和胜诉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基于民事罚金的民事性,其不能被行政机关收缴。虽然亦不能归于NGO,但由于诉讼请求是NGO经过调查、勘验、评估和鉴定后根据受损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相对更了解环境受损的方面、程度以及恢复环境所需要的方式和步骤。所以,由NGO将罚金管理起来用于环境的保全、弥补和恢复是合理的选择。
(二)将NGO与基金会对接,实现NGO自身的发展和外部的有效监管。应该看到,成长中的NGO已逐步培养起了较强的执行能力。基金会与NGO的对接势必成就我国民间组织制度的革新。由基金会筹款,NGO提供服务,这才是NGO独立并持久生存的根本。④基金会是专门募集善款的组织,与NGO相比有更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和监管体系。在财务管理方面,基金会能更为专业地为NGO作出财务预算和规划,提高效率和资金使用率。这样,一旦NGO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获得赔偿金便可归入基金会,再由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于此次诉讼中遭受损害的环境资源。
(三)加强NGO的自身建设,使其更有能力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因为受到资金来源的限制,很多NGO都尽可能低节约开支和人力成本,导致了整个组织机构较为混乱,缺乏明确的任务分配和责任承担。当小型的环境损害事件发生时还可以处理,但一旦出现大型甚至全国性事件如大河水域或海洋环境污染时,就超出了其应对能力。其次,以完善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从NGO的内部来看,对不同岗位、不同水平的成员进行文化培训和职业培训。让NGO发挥其自身优势,承接政府、市场不擅长和退让出来的社会治理领域。再次,增强NGO的公信力。公益组织应当是一个阳光行业,所以NGO的信息披露也应当包括其各个方面。只有让社会和公众充分了解组织的情况,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组织的公信力才会变强。
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公众也会呼吁更加多元化的公共管理格局,而NGO正是以其自身的特质和优势在推动这一潮流的发展。环境公益诉讼亦是诉讼法里新出现的领域,环境损害中难以避免的赔偿归属问题也属未雨绸缪。也只有落实了赔偿金的归属,才能落实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即保护和恢复环境。(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注解
①张建伟:“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载《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第24页—27页。
②唐忠辉:“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则要点与制度衔接”,载《太平洋学报》第18卷第5期,第23-30页,2010年5月。
“民俗”与“艺术”的联系早在民俗学兴起的十九世纪就已被提及,在当今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我国学人胡愈之在1921年1月就把艺术列为民俗研究的三个基本“事项”之一。至于“民俗艺术”作为专门的术语,在我国上世纪40年代就已出现。常任侠在1943年出版了《民俗艺术考古论集》,岑家梧1944年写了《中国民俗艺术概说》一文,后收入《中国艺术论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民俗艺术”已越来越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出版了王连海《中国民俗艺术品鉴赏》丛书、孙建君《中国民俗艺术图说》丛书、靳之林《生命之树与中国民间民俗艺术》、李瑞岐《论群众文化与民俗艺术》等著作;以及陶思炎《论民俗艺术学研究》、王宁宁《学术规范与民俗艺术》等论述。可以说,这些著述在图录和专题的研究、概念界定、体系建构等方面都对民俗艺术作充分的研讨。但整体而言,目前尚缺少对民俗艺术学的体系性研究,缺少学科高度的理论审视,缺少立体的历时性和现实性的深度描述研究,无法呈现学科建设的方向性标尺的专著文献。
2013年8月,由南京出版社推出的陶思炎教授等著述的《民俗艺术学》一书,填补了学科的空白,以其特有的创新性、学术性、体系性,解析相关民俗艺术学的基本范畴的研究体系,同时在实践的层面上,又从民俗艺术的创作、传承和应用着眼,涉及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现实问题。
《民俗艺术学》确立了民俗艺术学是以“民俗”与“艺术”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但它不再以二者的相互关系为研讨重点,而是把“民俗艺术”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它的内外部规律,旨在建立它的理论体系,构建艺术学总体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使其具有独立学科的性质。民俗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任务,就理论领域而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它自身的学科体系,并形成符合我国民俗艺术存在实际的基本理论、应有理论、批评理论、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基本理论的建构中,需要确立理论的支撑点,形成学术概括与理论阐发的基础。理论支点是学科理论系统的支撑点,也是一定学科理论范畴中最具个性特色的部分。对民俗艺术学来说,其理论支点可以用“三论”来概括,即“传承论”、“社会论”和“象征论”,它们分别从存在特征、属性风格和表现方式三个方面构成了民俗艺术学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建设,民俗艺术学的建设任务还包括实践的诸多环节。就主要实践领域来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在乡土教育和国情教育方面、在民俗艺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群建设方面、在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方面,民俗艺术学也负有建设的使命,并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民俗艺术学》还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出民俗艺术作为物质化的艺术形态的存在,其研究从一开始便遭遇到一种矛盾,即视觉的审美思考与历史的观看方式之间的冲突,进而产生研究者所面临的物质性要求与精神性要求相对立的矛盾选择——是以事项本身的现象历史为主,还是以事项背后的社会文化问题为主。如果仅仅以艺术对象自身的形态历史为唯一目标,会在理念层面上削减艺术史研究的有效性;但若过度指向艺术之外的社会文化问题,则易导致背离本体只注重艺术社会功能学的庸俗化倾向。解决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研究事项形态发生过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求关于现象背后的社会指向。因为,民俗艺术并非一个独立自足的实体,更不是一个可以脱离一定社会精神总和的纯粹物质方式。它产生于特定的环境,与文化、社会景况的联系,比以往人们所普遍相信的远为紧密,能够“引发并强调这种作为一个整体,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包罗万象的、作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宇宙整体的性质”。
民族艺术是由某一民族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传统。民族艺术是特定民族的精神意识形态领域的物化载体,是该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讲,民族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主体(传承人)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以满足该民族精神领域期望的行为方式。传承作为动态的过程,立足于时间的跨度,是对民族艺术传统的沿袭与确立做出的文化判断与表述。
关键词: 民俗学; 教学改革; 艺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 K89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3-0096-02
一、民俗学的学科价值与意义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俗或民间风俗习惯为主要探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它形成于19世纪早期的西欧,并于上世纪20年代初传入中国。自那时以来,民俗学已取得长足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引人注目的学问”[1]。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和专业课程,民俗学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当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工具理性、实用主义侵入校园,包括艺术专业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大学教育往往重视专业技能的传授与学习而轻视基础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品格的培育在主客观条件和认识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缺陷与不足,进而也就严重侵蚀了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与本质。作为一门蕴含广泛人文知识与深厚人文精神的人文学科,或介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学科,民俗学在此方面具有其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为民俗学具有“对民族民俗文化现象(包括它的历史现象)的科学认识作用——这种科学认识为文明国的国民不可缺少的一种修养”。[2]民俗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广泛了解祖国各地的风物与人情之美,以丰富其人文知识,提高其文化素质,而且亦可激发其爱乡、爱族、爱国之情,以增强其民族认同感,铸造民族精神。此外,在学习民俗学的过程中,受传统良风美俗的熏陶和濡染,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和高尚的人文情操。
2.有助于艺术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如今,大凡提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有技艺没文化这一状况,这实乃一种社会偏见。但无可否认的是,在当前高考制度下,有相当数量的艺术专业学生乃是因为文化课程成绩不好而被迫转向报考攻读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而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后,深受实用主义的侵害,许多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通常又以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轻视理论知识的研习和文化素养的培育,致使学生创作或设计出来的作品普遍缺乏思想深度和艺术灵性。因此,这就成为了限制艺术专业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瓶颈。
著名的美学家兼艺术理论与批评专家滕守尧就曾说过:“真正的艺术来自艺术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当艺术的知识技能与人文素养融为一体,化为个人的一种特殊表达时,才是艺术。只教授知识技能而忽略人文素养,教的艺术就不是艺术,或者说教的是不完整的艺术。”[3]艺术来源于生活,即深深植根于地方性知识和生活文化之中,故而对民俗文化和民间智慧的了解和汲取,是每个艺术探索者进入艺术殿堂并得以升华的必经之途。
3.民俗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责任感,以促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国务院曾在《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强调指出:“教育部门要求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学校教育方面,民俗学无疑具有其独特优势与地位,因为“民俗科学的功用主要是保存、整理和发扬民族共同体所创造和运用的文化遗产”[4]。自2003年起,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几乎与此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思潮从海外传入国内,在所有这些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和工程中,民俗学一直扮演着关键角色,“贡献最大”。作为青年栋梁,艺术专业的大学生也肩负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和使命,对于与专业相关的民间艺术或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尤为有责,因此,民俗学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了。通过对相关民俗知识及其中蕴含的民间智慧的了解和认识,可以让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起必要的“文化自觉”,增强其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而服务于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业。
二、民俗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民俗学具有如此重要的学科价值和社会意义,但在国内各高等院校,尤其是艺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民俗学课程至今仍处于缺席状态,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对于部分开设了此门课程的高校而言,教学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落伍。虽然各地高校现在上已普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教学,但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落伍。当前,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听课为特征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法。在此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机会充分发挥,创造性潜能无以释放,因而对该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大打折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无精打采,没活力。这就使民俗学课程与许多其他选修课一样,成为了一门仅为学生提供2个学分的鸡肋课程。
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主要表现为师资队伍数量严重短缺,专业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缺少民俗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包括艺术院校在内的国内许多高校的民俗学教师通常是由中文、历史和其他艺术专业等非本专业或相邻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由于缺乏民俗学专业方面的系统训练,知识结构和理论视野都存在着严重缺陷,因此,教学质量和效果都难以保证。
3.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和现代生活气息。国内现今已出版的教材,内容和素材基本上都是以传统农耕社会的民俗文化事项为主,这与授课对象或学生所处的现代都市社会和信息时代似乎相隔“太遥远”,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不太紧密,这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双方均会感到某种“时代隔膜”,也容易让学生感到民俗学似乎就是一门走进历史的故纸堆或博物馆中的学问,因而学起来“兴味索然”,严重降低了本课程的实际价值和效果。
4.民俗学教学还存在着实践环节即田野调查实习课程严重缺失的问题。国内许多高校对民俗学的学科特征和价值都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行为表现为对实践环节即田野调查过程进行“偷工减料”,予以忽视或省略,缺乏相应的课时和经费保障,甚至在有的高校连研究生的民俗学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如此不了了之。
当然,除了上述主观方面的问题外,影响民俗学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还存在着一个特别关键而显著的客观问题,那就是民俗学自身的理论建设问题。长期以来,民俗学在中国虽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民俗学的理论建构仍然较为薄弱,未成体系,这给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均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三、民俗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针对高校民俗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高校艺术专业民俗学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以确保民俗学的教学效果和课程价值的实现。为此,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完善主讲教师的知识结构,将人类学的理论融入民俗学的教学之中。事实上,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民俗学就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5]在中国,人类学与民俗学虽为不同学科,但却互为“姊妹”,不仅在学科体系中同属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学术研究和学者身份上均又交叉互融——中国民俗学具有人类学倾向[6],中国人类学亦具有民俗学渊源[7]。从研究对象和范围来说,“人类学不仅研究人类自身发展,同时还兼及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前者的研究范围属体质人类学,后者的研究范围属文化人类学。既然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俗文化的内容自然也包含其中。就是说,民俗学与人类学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也可以说人类学是把民俗学当作一门支学来对待的”[8]。从学科历史来看,人类学中的古典进化论、功能学派和结构主义同时亦分别构成了民俗学历史上的人类学派、社会学派和结构学派等几个主要流派。从研究方法来看,由美国历史具体学派人类学家博厄斯奠基、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完善的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同时也是现代民俗学的一种主要研究方法和资料搜集方法。
可见,民俗学与人类学之间可谓关系“亲密”,“难解难分”。在历史上,中国的民俗学实际上一直在借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而现如今,“当代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可能成为中国民俗研究最重要的学术取向,可能成为中国民俗学最有效的生长点”[9]。惟其如此,作为中国民俗学创始人之一的已故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也一直主张借助于人类学方法,他从来都主张他的学生要涉猎人类学及其他学科,赞同他的学生从其他角度进入民俗学领域的研究”[10]。学术研究和学科历史既如此,教学亦自当如此。在教学中,民俗学原理或曰理论民俗学部分,可引入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来讲授和分析;而民俗志或描述民俗学部分,则可结合人类学中的相关民族志来讲授和学习。事实上,在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中,民俗学专业的必读书目中均会列有或多或少的人类学书籍,一些民俗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培养体系中也会设有人类学的课程,因此,只要是民俗学专业出生的教师,一般都会储备有人类学的基础知识,足以满足和应付本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当师资短缺,不得不用民俗学或人类学以外专业背景的教师来教民俗学课程时,则该教师不仅需要补习民俗学专业的知识,而且还需加补人类学的基础知识,方为合适。
2.采用新型研讨式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所谓研讨式教学法,就是指授课老师于课前先拟定好讨论主题,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展开学习和讨论研究,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11]可见,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接收的位置,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上课积极性不高,效果较差;而“研讨式”教学法则需要就相关主题进行自主研究和探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术能动性,增强了学生对课程的热情度和积极性,效果普遍较好。在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授课老师需要将全班学生分为不同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和主题发言。
3.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来拟定本课程的教案和讲义。对于艺术专业学生的民俗学课程来说,可以在广泛参考借鉴现有民俗学概论性教材的基础之上,准备一套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民俗学课程讲义。在准备讲义和授课时,可以在兼顾其他民俗文化部分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予以侧重,而在具体内容上,所选用的素材则应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
除此之外,艺术专业的民俗学课程也要根据民俗学科的专业特征,注重田野工作这一实践环节。为此,教务部门应给予相应的课时和经费支持,以落实和补上田野工作环节,让学生在民俗采风或田野调查中切身体验到民俗学这门学科的真正内涵与人文旨趣。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 郑琰,靳晓燕.不能只教知识忽略人文——专家解读艺术课程标准修订[N].光明日报,2012-03-23(04).
[4]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5] 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J].西北民族研究,2010(4).
[6]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民俗研究,1996(2).
[7] 黄泽.中国人类学的民俗学渊源及学术取向[J].广西民族研究,2001(1).
[8]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73.
[9]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民俗研究,1996(2).
【关键词】 中国民俗艺术 文化溯源 原始美
1 “2011北京・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的基本情况回顾
1.1 开幕式及专题报告
2011年10月15、16日,“中国民俗艺术国际论坛”开幕式及专题报告会在北航举行。此次国际论坛的学术主题为:现代性与民俗艺术、中国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现代教育与民俗艺术等。出席论坛有30余位专家学者,分别来自国内及法国、英国、日本的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涉及社会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俗艺术收藏与研究等方面。
怀校长在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充分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遗产,是激发中国人的爱国热情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托。研究以及发掘蕴藏其间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传承和建设的重要使命。
在随后的专题报告中,田青、邓启耀、范华(法国)、大田尚作(日本)等与会专家发表了专题的学术报告,报告的内容涵盖现代保护民俗艺术的必要性和难度、以及如何把民俗艺术运用到现代的教育当中去以及切实贯彻保护民俗艺术的步骤和方法。两天的报告听下来,颇受感动,内心对于民俗文化的喜爱更为强烈,迫切地希望能够追随专家学者们的脚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去研究各地域的民俗艺术,在即将面临消逝的民俗文化边缘能捡起一些文明的碎片。(图1)
1.2 “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图2)
整个的民俗艺术论坛,最令人震撼的当属“超越与创作――移动的古代祭祀壁画”展览,展出的80幅古代绘画和200个古傩面具特别震撼人心,这是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在平时细心收集、整理、修复和装裱的一些民俗杰作,这也是颜老师收藏的一批尘封百年的古代祭祀壁画的精品,这些祭祀壁画均为传承下来的工笔画真迹,跨地域范围广阔,包括贵州、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在时间上横贯明清、民国等几个时期。内容多为天、地、水、阳四界古往今来的历史英雄、祖先亲眷、神仙鬼怪、动物与草木精灵,包含巫术、道教、佛教、祖宗神灵信仰和儒家教义等文化与情感内容。
这些古代作品大俗大雅,古滩面具率性、自由奔放、浑厚,各个祭祀壁画又严谨、深沉,堪称传统美术的好范本,画作的精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颜老师说:“这些作品展示了前人面对神圣美好与他者悉心分享、相互庆贺告慰, 面对天灾人祸自我鼓舞、自我疗救的人情与人性关怀,展示了前人以艺术方式自娱自乐, 以无中生有的卓越想像力彰显浪漫精神, 以艺术创造的方式敬畏生态自然、超越功利实在、延展生命时空、升华人性意境、提升幸福指标的恢宏态度。”是的,这些至今仍保留着我们祖先的提问的民俗艺术作品,向我们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民族感情和无尽的想象力。
1.3 沅陵县原生态民俗歌舞专题展演
民俗艺术论坛还特邀了湖南沅陵县艺术团于15晚在北航学术交流厅进行了主题为“四季飙歌”原生态民俗歌舞展演,分为“春之声”、“夏之梦”、“秋之喜”、“冬之情”四季篇章。
沅陵的歌舞艺术表演是集沅陵民间歌舞于一体的一种艺术形式,有酉水船工号子、盘木号子、打夯号子、车水号子,有精彩腔调的山歌演唱,有诙谐的小调表演,有民间喜庆点子,还有古老习俗之舞《哭嫁歌》等。整个的演出把我们带回到原生态的民间,放纵在山川和大地之间,徜徉在小河和田埂之上,让我们去感受那种来自于原生态的无穷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民俗风情。
2 民俗艺术的觉醒对设计艺术文化的影响
当下中国的设计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设计届开始经受日本和欧美设计的影响,模仿、抄袭、嫁接日本和欧美的设计,导致了创新文化意识的匮乏和民族语言的缺失。但随着现代民族意识的逐渐清醒,民间的元素逐渐被艺术家挖掘,设计业陷入一个茫然的混合发展的状态。
我们现在不会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崇拜西方的设计,因为西方的设计是立足在他们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根本救不了中国的设计,曾经盲目地学习反而使我们失去了自己本民族的特有的文化基因和心里认同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设计,都不可能从别的国家移植中的来,只能在本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精神的繁衍下成长,都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和本民族的文化,因为这些才是文化发展的基本源泉,才是艺术长期发展的基本沃土。一个设计师如果没有本民俗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沉淀,那么他所节后的设计文化只能说是一种比较肤浅的表面的文化,这种嫁接的“无根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能昙花一现。
关键词:民俗艺术;现代包装;发展;设计
一、现代包装设计的概述
(一)包装设计的含义
包装设计,顾名思义是“运用合适的包装材料,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相关因素,通过特殊的工艺,对产品进行容器结构造型和包装美化。”它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也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一种方式。
(二)包装设计的现状和特点
现代包装设计作为商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更加注重现代人们的审美理念,表达人们的心理需求,是以保护商品、促销商品为目的,通过包装对企业进行宣传,是企业理念的宣传册,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满意程度。然而当今市场上商品琳娘满目,比比皆是,如何使得商品引人注意,获得良好的销售渠道,包装便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要符合现代人们心理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出商品包装的价值。人类使用包装的历史可以追塑到远古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得到发展。从20世纪中后期,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包装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包装已经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载体。现代包装拥有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这也是这个时代的进步。
(三)包装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价值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想要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更多,商品包装也应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改变。商品包装的设计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商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设计质量也影响到人们对商品的主观感受,直影响到商品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可见包装设计扮演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包装设计所涉及的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要素影响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增加,包装设计在今后会越来越重要。
二、传统民俗艺术的研究
(一)民俗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民俗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生活的总结,和人们价值观的演化。是人们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人类是聚居动物,依赖于群体生活,在生活中便产生了丰富的文化基础,而最具传承性的民俗艺术便世代传承下来。中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各不相同,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演变而来的民俗,还是经过各个民族互相学习,融入的民俗艺术,都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精神生活的道路上一直是孜孜不倦的。传统民俗艺术在群众中的基础,是其他艺术所替代不了的,经过世代传承,便根据经济、政治的变化发生着微小的变化,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形态,而一直在改进发展也是民俗艺术的特性。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民俗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民俗文化的深入研究,更离不开广大人民对其的支持和喜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民俗艺术代表着广大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侧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也将会带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艺术来源于生活,适用于生活,发掘传统民俗艺术的潜力是我们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二)民俗艺术的艺术特点及重要性
民俗艺术是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所总结出的生活经验和精神文化。当然,民俗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创作的源泉都离不开大自然,所以民俗艺术也具备自然性。最重要的就是民俗性了,虽然每个民族的语言不同,审美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就更加不同了,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形式都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真实反映。这也使得我国民俗艺术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民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重要程度越来越受到关注。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民俗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每个人生活都离不开。
(三)民俗艺术的影响力
民俗艺术来自人民文化,对文化的影响力巨大。可以说所有的艺术都来自于民俗艺术,只有深刻认识民俗艺术的重要性,才可能创造出更加多样的艺术风格。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精神追求,和舒适体验。
三、传统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一)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实现
1.特色民俗艺术———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一种来自汉族的古老民间艺术,是一种利用视觉,在纸上进行创作的手工艺术。逢喜庆节日,手巧的家庭妇女会将各式各样的红纸剪成动物、人物等生动的艺术形象贴在墙壁、挂灯和大门上。远远看去,有家庭温馨的艺术美感。剪纸艺术代表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手工工艺的一种文化传承。剪纸艺术现在已经拥有将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人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慢慢形成的一门艺术。是中国人民心灵手巧的证明。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剪纸艺术现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在视觉与感觉上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剪纸艺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已经融入到其他各民族的民俗艺术之中,其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使得这门艺术经久不衰。
2.民俗艺术在包装中的意义
包装作为商品的载体,包装设计需要文化体现,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民俗艺术的吉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将民俗艺术运用于现代包装当中,也就是将现代国人对于吉祥如意的期待融入其中,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通过从民俗艺术中汲取的营养,以此来丰富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现代商品的包装不仅促进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而且最重要的是好看、精美又显得价值高,能给受礼者带来很大的被尊重感。如在包装中加入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民俗艺术,融入自己的艺术灵感,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是我们中国传统艺术,深入人心刻入民意,将民俗艺术应用于包装设计,可以使包装的视觉冲击力得以加强,增加产品的可识别度,更好的推销商品。
(二)包装设计发展的民族化趋势
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包装设计在互联网的应用更加广泛。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会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增加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包装设计在网店的销售环节中所占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优秀的包装设计师也会脱颖而出,包装设计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与传统民族的关联,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取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工艺的日趋成熟会使得这个行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民俗艺术的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包装是商品经济时代商品的展示媒介。企业对于商品的包装设计和设计风格有着极高的要求。怎样利用大众的审美和价值观融合产品特性来设计包装是每个包装设计所最重视的。而民俗艺术作为大众审美的文化,这种艺术自然被设计者引用到包装设计之中,最具代表性的商品如中国的月饼、茶叶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商品。利用传统的民俗艺术展现商品的文化内涵是每个设计者所具备的素质。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既可以代表个人,又可以展示企业的价值观。民俗艺术在包装设计的应用,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