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哲学的基本规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哲学的基本规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哲学的基本规律

第1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即哲学基础问题,是近代以来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对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西化式的疏解,所以,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因此,应当认为这些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及其基本规律的研究只能是中国文化研究中的自在的哲学反思的结果,因为任何文化形式的历史和逻辑的过程只能形成于其文化母体的自在性,而不可能是以任何外来文化所可能进行的解释。西方当代的分析哲学和解释学表明,因为西方文化的内在结构所限定,以其自在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对文本所进行的解释困难重重,并且认为不可能达到本来的意义,所以,其西方文化自在的文字和语言本身所进行的解释都不具备其文本意义,既然如此,何以能用西方的哲学和形式对中国的文化和哲学进行解释呢?真不理解当代中国学界何以能以西体西用的方法论进行中国文化的研究,并自以为是的认为是发现了中国文化的“基本规律”。当以其中国哲学自在的形式与这些“基本规律”进行比较后,就会发现中西文化是绝然不同的形式,而且就思维方式的基本性而言,中西文化不能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简单的类比和实现思维方式的统一⑴。哲学思维与文化形式的统一性表明,任何一种独立的文化只能是其自在的哲学思维所产生的结果,因此,中国文化的形式只能是自在的中国哲学思维的结果。而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只能在其文化母体中寻求。那么,中医У恼苎Ь烤故鞘裁葱问降?于中国哲学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形成中医学的哲学基础问题。显然,在这一研究进路中,将构成对中国哲学及文化的反思。

我在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中,以时空的认识论原理对中国的知识系统进行反思,发现在中国的知识形式中,《易经》是中国哲学的基础,而中医学是运用中国哲学思维所产生的最成熟的知识形式,也可以这样认为,从中医学中可以反映出中国哲学的本质性,所谓医易相通是也。那么,中国哲学的本质性与中医学的统一是以怎样的原理表现出来的,这是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研究中医学的哲学规律首要的是要把《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的形式,而这也是研究中国哲学的首要的工作。我对《易经》的思维方式进行外化为哲学形式的工作是以“时空统一论”的哲学原理对《易经》之“卦”的研究中作出的,并以形而中论的哲学原理进行了对中国哲学的概括⑵,形而中论的哲学思维方式表明,时空对应的认识论原理、对应和中的方法论原理、中和统一的时空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因此,对中医学能否反映出这三个基本规律是哲学反思的重要工作。

因此,从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抽象出一般的思维方式并对其进行与中国哲学原理的整合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组成部分。由于中医学的思维方式与《易经》的统一,所以历代中医学者对医易相通的哲学问题都有相当深刻的理解,例如,有清一代名医章虚谷说:“诗、书、春秋,论世间事迹,褒君子,贬小人,以明治乱之所由,原非论阴阳之理者。《易》象表阴阳进退消长之理,儒者用喻世事治乱事之道。……故易为大道之源,医理、儒理俱在其中,《易·辞》为儒者之言,可用治世,不可治病也。……概医明大道之一截,易明大道之全体,医书岂真与易书比哉?医经与易经,体同而用异,拙集屡申其义矣。即将先天后天打作两橛,遂有一橛截全体之见,而不识其体用所在也。圣人韦编读易,不闻读医,假年学易,不闻学医,盖以此也。圣人为治世之大道,不为治病之小道,故言某未达不敢当。然道之用有大小,而其体一也。其所系之重,犹先于大道,何故?盖有性命而后有道德功业。保性命者,医道也。其理与《易经》同出阴阳太极之源,故体同而用异也。”(《章虚谷:《医门棒喝·论易理》)显然,章虚谷对《易经》和医经的哲学关系的认识是深刻的。由于哲学形式的外化是当代哲学的研究任务,因此,和所有对医易相通有相当深刻认识的古代学者一样,这一研究是以《易经》自在的哲学思维的外化形式阐释中医学的哲学思维的。

我们已经把中国哲学暨《易经》中的哲学模式以形而中论的原理进行概括和反思,由于在中医学中主要体现出医学的目的和方法论的统一──“保性命者,医道也”,所以,对应和中是中医学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方法论。以对应和中的规律进行对中医学的反思,其表明,在这一方法论的作用下产生的中医学哲学的主要规律是: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下面对这三大规律进行具体的论述。

二、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

就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而言,对应和中者,人对应天地而和于中者也。因此,于道、器论之,人是形而中之存在。而人体中之中者,以藏象论之,脾胃也,以五行论之,中土也。以三焦论之,中焦也。而和于中者,人体健康之象也,而离偏于中者,疾病之所出矣!辨证施治者何以谓之?辨证者,由症对应于阴阳、五行、三焦者也;施治者,和于中者也;和者,由治而达者;中者,阴阳、五行、三焦之中者也;和也者,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岁十二节,皆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于主体性而言,阴阳对应和于中者也,阴阳对应者,时空对应之机也,人的形而中者也。所以,于人而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一阴一阳者,天地之道;一开一和者,动静之机。”(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二·六味地黄丸集注》)“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以上的论述在基本的意义上阐明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所以,如果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张元素《医学启源·卷之中·

十、内经主治备要》)从而使之阴阳对应成为哲学本体论的依据,那么,我认为“阴阳和中之谓医”。阴阳和中者,医之大用也。“气血之根皆在下,培养在中,发用在上。”(郑寿全:《医理真传·卷三·问病人干咳周身痒者何故》)。“培养在中”者,“黄中通理”者是也。“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萌牙于肝,培养于脾,积贮于胸中为大气,以斡旋全身。”(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四卷·治气学郁滞肢体疼痛方·培脾舒肝汤》)“培养在中”“培养于脾”,中之用也。所以,“凡人中气充足,则署邪不能相犯;署气入侵,皆气虚招之也。”(陈士铎《辨证录·卷八·内伤门》)。所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者,阴阳、五行与三焦辩证而使之和于中者也。和于中者,后天而言,和于脾胃者也,先天而言,和于肾者也,和于脾胃者,血之用也,和于肾者也,气之用也。所以,后天而言,“人以胃气为本。”(李杲《脾胃论·卷中·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对中土的认识,历代医家都有深刻的认识:“脾为土脏,主乎运水,全身水道,赖脾为通调。”(吴克潜:《大众医药·第二十四章·卫生门·健康要览》),“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灵枢经·玉版第六十》),“脾胃为血气阴阳之根蒂”(沈金鳌《妇科玉尺·卷五·崩漏》),“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李杲《脾胃论·卷下·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胃受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无病矣。”(王纶:《明医杂著·卷一·枳术丸论》)。以哲学思维论中土者,以章虚谷为要,他说:“土本先天太极之廓,为后天万物之母,故通贯四气而主于中也……夫太极为。五行之廓者,生物之道也;土为太极之廓者,成物之道也。以五行该有形,则太极为五行之廓矣。以有形该无形,则土为太极之廓矣。理气有回环,故生成有顺逆耳。……良以阴阳虽判而太极之体即具阴阳之中,四象虽分而太极之体即具四象之内。所以加土称五行者,以表土中即太极之体所在也。是故五行相生循环无间者,以太极浑然之气流行乎中也。浑然之气无形而土居四象之中, 通贯四气以显太极之用,故其成物则土为太极之廓而浑然之气即寓于中矣。”(章虚谷:《医门棒喝·太极五行发挥》)。

关于中医学的哲学基本规律,以阴阳和中律、五行和中律与三焦和中律的概括,使之辨证施治成之所为也,是为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规律也。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是以《周易》的思维方式为基础的,因此,医易相通者,哲学思维的统一性也。

三、中医学的发展方向

由上可知,医易相通是在哲学思维中的统一,因此,作为中医学的文化形式而言,其本质性与中国文化的形式及本质性是统一的。所以,中医学在当展方向的问题,宏观而言,其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是统一的,微观而言,是由中医学的自在的规律所决定的,而且与当代的哲学思维密切相关。

在西医学已经于当代越来越显现出其固有的不足和缺欠的同时,伴随着中国文化热的出现,中国医学的优异之处同时引起了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的哲学反思表明,从问题的发生的根本原因而言,其所要解决的问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问题。因为从目前西方文化的模式所暴露出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医学方面,其更主要的问题是在西方文化的哲学方面。应当认为,两种医学模式的优劣是在其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形成的,这些优劣还要在以后的医学和文化的进步中更加明显的表现出来。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显然已注意到中医学的优势,但是,除了中医学的医疗实践上的优势以外,笔者认为,中医学的优势表现在哲学思维上,中医学的成就是中国哲学思维所造成的。因此,正是在中国文化及哲学的统一下所生成的中医学本体论,使中医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成为人类医学继续发展的相当重要的参照系。但是,由于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和哲学以来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和对中国哲学的判定的失误,以至于造成对中医学的研究和发展形成思维方式上的误导,影响了中医学的正确发展。因此,从哲学的高度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的工作,也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中国的哲学思维与西方的哲学思维的不同,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从固有的中国文化形式中重视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即中国哲学是以怎样的本体和本体论进行哲学思辩的。尽管西方的形式化的哲学思维造就了西方文化,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乖诘囊孕问交呐Σ⒁源诵问缴系墓槔嗟姆椒?不但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购捅咎迓劢姓苎急绲摹>芪鞣降男问交恼苎嘉炀土宋鞣轿幕?但是,由于中国的传统哲学不是形式化的,以西方哲学的形式化的概念和范畴释解中国哲学就势必使中国哲学的本质性受到歪曲,例如,对“道”范畴的研究,以西方哲学形式所进行的疏解,已使我们看到二律悖反的结论。因此,研究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是哲学和中医学发展的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中国哲学是“天人合一”的,实际上这并不是哲学上的终极结论,应该反思和追问产生所谓“天人合一”观念的本体及其这一思辨性的本体论哲学问题,以最终使中国哲学的本体和本体论形式被发现出来。

从道教医学大家孙思邈对中医学的学术性质的观点能够得到中医学本体论问题的相关启示。他认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研究,始可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百家,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须探微,若能具而学之,则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由时空对应的本体论和阴阳对应和中的中国哲学可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周易·系辞》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述的这些论述都说明了中医学本身即是关于“道”的学问,只有把握了“道”的哲学思辩,才能具体把握中医学,但由于自在的思维方式所决定,中国哲学在历史上并没有象西方哲学那样从西方文化中形成形式化的哲学,因此,“道”就不可能在形式化的思维中把握,而只能在存在的整体性上把握,因此,一个有贡献的中医学者,必须象孙思邈所论述的那样,非达到群书博览,涉猎百科而得“道”莫属。因此,举凡历史上的名医,无一不是对“道”有深刻的体认的得“道”者,从而使其“医道无所滞碍,而尽善尽美者矣。”而在完成对中国的文化外化为哲学之后,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规律也将以自为的思维方式指导中医学的研究,中国哲学的自为的形式将对中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的正本清源和本质性的进步。⑶

由于西方文化从近代开始的对中国文化和哲学的滥觞,在当代完成对中国哲学“道”本体论的发掘,以建构中国哲学的独立形式,尽管无论对中医学或中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就目前的中国哲学的研究的状况而言,却显的任重而道远。因此,就中医学界而言,应当重点研究中医学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使人的存在本质与存在本体统一,这将是中医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具体而言,中医学应在“道”本体论的思辩形式中,完成对人的生命的本质性的认识,在确立可操作的形式中,使人类的生存达到其应达到的境地。

以本文所论证的中医哲学的基本规律表明,中医学的哲学是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统一的,而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自在的和独立的系统,是以人的形而中存在的本体论下所作出的概括,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应与其形而中的本质性统一。所以,中国的文化和哲学是不同于西方文化和哲学的文化形式,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其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路和规律。由此可知,中医学在当代的发展将取决于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应当认为,中医学的发展是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的。发现和顺应中国哲学的规律,以人的存在的形而中的本质性与时空层次的对应统一,使中医学的形式在与人的存在的必然性上统一,这将是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及中医学在今后的发展进路并将以此实现社会和人类的本体论意义上的自在的存在形式。

注释

⑴关于中西哲学的统一性问题,是建立人类哲学的必然性工作,但这只能是在发现了人类共同的哲学基础之后才能完成的工作,任何外在的以形式化的努力并以此形式上的归类的方法,不但ケ沉诵问铰呒墓媛桑ㄐ问郊安问降穆呒肼呒安呒男问绞峭骋坏模?而且不可能从形式到逻辑进行不同文化形式的整合,正如英语和汉语不可能实现在形式到逻辑的统一一样。人类文化的统一首先要求哲学的统一。笔者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文化形式和哲学思维只有在完成时空的形式和方式的还原以后,才有可能完成,这是笔者的“时空统一论”哲学体系所力图完成的工作。

第2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 编辑基本规律 研究范畴 理论界定 数量构成 语言表述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31-04

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学理论构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研究在1987年已经开始,到世纪交替之际“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1]。经过20多年的研究,根据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和范军《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中的列举,有关编辑基本规律的表述已有近30种之多。这些表述虽然“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以不同的思维方式丰富和发展了对编辑规律的认识”[2],但也可见观点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各方观点争持不下,极大地阻碍了编辑学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编辑基本规律已有的研究作一全面的检视,找出问题与不足,分析症结之所在,以便凝聚共识,形成能被广泛认可的富有说服力的主流理论。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王志刚就认为编辑基本规律研究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概念表述词语存在争议”,二是“基本规律以偏概全”,三是“规律多元,以繁代简”[3]。笔者在此不揣浅陋,通过对编辑基本规律已有研究的考察,撷取四个方面的问题试作辨析,以期就正于方家。

1 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问题

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指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范围和“边界”,即研究的起点和终点。

已有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角度多元[4],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所阐发的关系对象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作者、读者,无所不及。出现这样的情况,与研究者对规律概念的理解有关。

对于什么是规律,学者们多引用列宁的定义:“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但列宁这一定义只是界定了规律的内涵,并没有界定其内涵的指向对象(范围)。

《现代汉语词典》对规律的定义:“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5]《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存在于现象之中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又称法则。规律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稳定的方面。”[6]在这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界定规律内涵的指向对象是“事物之间”,《中国大百科全书》界定的是“事物本身”。

这正是20多年来编辑基本规律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根源所在。因为,根据列宁和《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规律就是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那么,编辑活动与社会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关系”或“联系”,都可能有规律在其中,这样,其研究范畴就有可能无限大,而其研究结果的众说纷纭就在所难免。

但是,如果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释义,明确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范畴是编辑活动本身,这样的问题就可避免。而且从语义上,将编辑基本规律研究范畴规定于编辑活动本身也更为合理。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的编辑行为,具体地说,是“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作品的工作”[7];编辑活动的过程,就是对作品进行“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的过程;研究编辑的基本规律,就是揭示存在于并决定或支配编辑活动过程中“组织、审读、挑选和加工”等现象(编辑形式)“相对稳定的方面”。这样,把编辑基本规律的研究范畴限定在编辑活动本身,以此作为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起点和终点,可防止其研究范畴的无限扩大,从而增加研究结果的确定性。

编辑基本规律如何界定,决定着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理论方向和实践价值。

在已有的编辑规律研究中,学者们多是通过编辑规律层次的区分比较对编辑基本规律予以界定。王振铎等把编辑规律分为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两个层次,外部规律是普遍性规律,内部规律是特殊性规律,“两者相辅相成,构成编辑活动基本规律”[8]。林穗芳把编辑规律分为基本规律、普遍规律、特殊规律三个层次,基本规律的“基本”有根本、主要的意思,“是体现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在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规律”[9]。阙道隆同样把编辑规律分为特殊规律、普遍规律和基本规律三个层次,认为基本规律是“决定编辑活动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规律,是最高层次的编辑规律”[10]。靳青万把编辑规律分为普通规律、特殊规律、主要规律和基本规律四个层次,“基本规律是指那种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反映事物本质的、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规律”[11]。

亦有学者直接对编辑基本规律作出界定。如刘辰认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应是编辑活动中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的规律。所谓整体意义,指它反映的应该是编辑活动的整体联系,不是某一部分的联系,这样的规律才具有整体的普遍适用性。所谓本质意义,指从对象的本质规定出发去概括它们的关系,这样的规律才具有深刻性。”[12]

上述对编辑基本规律的界定可以概括为五点:一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外部规律(普遍性规律)和内部规律(特殊性规律)的结合;二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根本的、核心的规律;三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规律中最高层次的规律;四是编辑基本规律是对编辑活动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规律;五是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中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的规律。

以上五点,第五点的界定过于宽泛;其他四点界定了编辑基本规律的性质及定位,但显得空泛,难以捉摸。比如,所谓“根本、核心”,“最高层次”,“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具有整体意义和本质意义”,均难有明确的标准,在实际中缺乏具体的认知性和操作性,容易陷入人言人殊的困境。

在此,笔者试图引用著名逻辑学家吴家国先生关于逻辑基本规律的论述,借以界定编辑基本规律的内涵。他说:“我们在思维过程中除了要遵守这些特殊的规则(指诸如概念的定义和划分、判断的换质和换位,以及各种推理和论证等的规则,笔者注)外,还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广泛适用的逻辑规律。这些基本规律分别贯穿于所有逻辑形式之中,是思维的内在、本质的联系,是运用各种逻辑形式的总原则。各种逻辑形式的具体规则是由基本规律产生出来的,是基本规律在各种逻辑形式中的具体体现。”[13]

编辑活动在结构形式上与思维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思维有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编辑有选稿、加工、编排等形式;思维的概念、判断、推理有各自具体的规则,编辑的选稿、加工、编排亦有各自的规范和要求。如前所述,如果我们限定编辑基本规律研究的范畴是编辑活动本身,那么,我们就可以对编辑基本规律作出这样的界定:“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普遍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分别贯穿于各种编辑形式之中,是运用各种编辑形式的总原则。各种编辑形式的具体规则由基本规律所决定,基本规律体现在各种编辑形式之中。”这一界定概括起来就是:(1)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2)编辑基本规律是运用各种编辑形式的总原则;⑶编辑基本规律决定各种编辑形式的具体规则并体现在各种编辑形式之中。

编辑基本规律应有多少条?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最先提出这一问题的应该是林穗芳。在中国编辑学会2001年11月16—17日于北京召开的编辑规律专题研讨会上,林穗芳提出,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刘杲在会议结束讲话中也说“基本规律只能是一个”[14]。接着明确表示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是阙道隆:“普遍规律可能有若干条,特殊规律就更多,而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不会有三条四条。”[15]后来,陈景春、靳青万、王成利、王志刚等也持同样的观点。丛林则有不同意见:“有些论者很肯定地指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不可能很多。这话可能太肯定了一点,因为大家熟知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规律就有三条之多。”但他最后也承认:“诚然,既然是基本规律揭示实质关系,应当是高度概括,而且由于编辑学在学科大系统中的层级地位所规定,一般说来,其基本规律一条足矣。”[16]王振铎等认为:“所谓基本规律应该说主要是指它据以独立自存的内在特有矛盾的运动所形成的规律。至于基本规律究竟有几条,那就看实际的矛盾有多少,看矛盾运动的具体条件和环境的复杂性而定。”[17]

“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之说,根源于前文所述学者们对编辑规律层次的划分而对基本规律所作的界定。在这些学者看来,既然基本规律是“主要的”“最高层次的”“最根本的”“最核心的”规律,那么就应该只有一条。

笔者认为,对编辑规律逻辑层次作过细的划分是没有实际意义的,由此断定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也是没有道理的。编辑学属于社会科学。根据美国哲学大师欧内斯特·内格尔的说法,由于社会科学研究题材上进行受控实验的可能性极为狭小,社会现象的“受历史约束的”和“文化上决定的”特征,以及人类因获得社会的新知识而经常更改他们习惯的社会行为方式,因此要在社会科学中确立普遍规律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18]。而还要在编辑规律中区分出哪些是普遍规律,哪些是普通规律,哪些是主要规律,哪些是基本规律,非得具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不可。其实,根据笔者的统计,截至目前,对编辑规律的研究大概有40多种说法,其中明确号称是编辑基本规律的有30多种。而什么是“普通规律”,什么是“主要规律”,至今未见有具体的阐述。因此,笔者认为,把编辑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和特殊规律两个层次足够了,基本规律就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这样,就不必规定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

何况,许多学科都存在基本规律,但从未见有其他学科提出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说法。比如,丛林所说的“大家熟知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规律就有三条之多”,那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19]。打开所有的《形式逻辑》教科书,都毫不例外地写着逻辑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有的甚至还加上“充足理由律”而共有四条[20]。生物遗传也有三大基本规律:分离律、自由组合律和连锁互换律。这些非常成熟的学科的基本规律已成为常识。编辑学的理论构建还远在探索之中,即断定其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未免过于武断,无益于编辑基本规律的深入探讨。

编辑基本规律研究不但观点内容众说纷纭,其表述形式亦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述形式。

第一种,语段说明式,即用一个说明性的语言片段进行表述。如蔡克难的“以对他人作品的选择和扩散为形式,以‘述而不作’为原则,以‘春秋笔法’为特点,以借题发挥(有时是借刀杀人) 为本质,客观上借助他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使自己掩身于原著作者身后对社会施加影响”[20]。 林穗芳的“在为作品的内容向公众传播做准备的过程中作者和读者/用户之间的供需关系的矛盾在全面而准确评价的基础上依照质量第一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加以调节和解决”[21]。

第二种,直言判断式,即用“S是P”的简单判断句式对规律进行断定。如刘杲的“编辑基本规律是编辑人员以传播文化为目的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22],仝冠军的“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是编辑主体对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把握”[23]。

第三种,规范概括式,把规律内容概括为一个词或短语,采用“内容+规律(律)”的格式表述。又可分为简单式和集合式两种。简单式是每条规律由一项内容构成。有单独一条的,如阙道隆的“在文化创造和传播过程中编辑与社会相互作用规律”[24],向新阳的“精神文化生产的个性自由与精神文化产品社会化矛盾统一规律”[25];有多条组成一组的,如任定华的“信息、知识有序律,信息、知识载体结合律,信息、知识传播律”[26],王振铎的“讯息传播规律,媒介建模规律,文化缔构规律”[27]。集合式是多条规律集中为一条表述。如邵益文的“优选、优化规律”[28],实际上是“优选规律”和“优化规律”的集合;靳青万的“推拉创变律”[29],实际上是“源体推进律”“用体拉动律”“主体创新律”和“客体变革律”的集合。

上述三种形式,语段说明式显得繁冗,而且辨识性差,有时很容易与编辑的概念定义混淆。直言判断式只有主语项和谓语项连在一起,才能让人识别是基本规律,而且语言显得累赘。规范式表述特征明显,容易辨识,而且简洁明了,便于记忆。集合式把多条规律集中为一条表述,可能是作者认为编辑基本规律只能有一条的缘故而削足适履。

其实,以“内容+规律(律)”的形式表述基本规律已成为许多学科固定的范式,前文所述的辩证法基本规律、逻辑基本规律、遗传基本规律,莫不如此。因此,以“内容+规律(律)”的格式表述编辑基本规律,应该是最优的表述形式。

注 释

[1][4]范军.关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的讨论[J].出版科学,2004(5):13-20

[2]周国清.编辑规律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46-50

[3]王志刚.编辑活动基本规律研究的三点不足[J].出版科学,2011(4):29-3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修订第3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474

[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8卷)(第2版)[Z].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88

[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3369

[8][17][27]王振铎,胡义兰.编辑活动的规律和特点[J].出版科学,2005(5):21-27

[9][21]林穗芳.编辑基本规律新探[J].出版科学,2002(2):7-11

[10][15][24]阙道隆.试论编辑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2(3):14-17

[11][29]靳青万.编辑学基本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7,116-137

[12]刘辰.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4(6):28-35

[13][20]吴家国.普通逻辑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8,120-137

[14]孝明.探讨编辑规律 推动编辑学学科建设:编辑学规律研讨会侧记[J].中国出版,2001(12):39-41

[16]丛林.编辑规律探索旁议[J].出版科学,2004(6):23-27

[18][美]欧内斯特·内格尔著;徐向东译.科学的结构[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507-532

[19]卫兴华,赵家祥.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6-70

[20]蔡克难.编辑概念、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和编辑学研究的意义[J].中国编辑,2003(5):24-27

[22]刘杲.关于编辑规律的几点认识[J].出版发行研究,2006(1):29-30

[23]仝冠军.从编辑模式看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J].出版科学,2005(2):19-24

[25]向新阳.编辑劳动规律漫议[J].出版科学,2003(4):)11-13

[26]任定华.关于编辑规律的探讨[J].中国编辑,2003(4):9-11

[28]邵益文.关于编辑活动规律的探讨[J].出版广角,2002(4):39-41

参考文献

[1]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2008(6):95-103

[2]陈景春.试探编辑活动的元规律[J].出版科学,2002(4):20-22

第3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33-03

所谓“规律”,是事物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军队政治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有着其自身的规律性。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可以丰富军队政治工作的学科内容,适应增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性的需要;在实践上,可以加深对我军政治工作本质的理解,提高对我军根本制度和政治优势的认识,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指导依据。

一、我军政治工作者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各种表述

我军政治工作8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加上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工作者多年的研究,一直在致力于揭示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形成了一些较为精辟的总结归纳。例如,国防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军队政治工作概论》把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概括为四条:必须与党的路线相适应的规律、必须与军队建设任务相一致的规律、必须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规律、政治工作的效果取决于政治干部队伍的素质的规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新编军队政治工作学》概括为四条:环境制约律、利益驱动律、双向互动律、协调控制律;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军队政治工作学》则把军队政治工作的规律划分为基本规律、指导规律、行动规律三个层次,其对基本规律的概括有三条:一是工作主体能动地教育、组织工作对象,二是工作对象由不自觉到自觉地认识、适应工作主体要求,三是工作主体对工作对象能动地再教育、再组织,工作对象对工作主体的要求自觉地再认识、再适应;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军队政治工作学》也概括为四条:军队政治工作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的规律、与时展相同步的规律、与军队使命任务相适应的规律、与工作对象实际相符合的规律。这些教材的概括都是一些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比较经典的界定。另外,在一些个人发表的文章中也提到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之我见》中,把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总结为一条:在军队建设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必须通过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用理论和党的现行纲领路线教育干部战士,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来保证党的政治目标的实现和军队各项任务的完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特点和规律初探》中,把基本规律概括为:主动适应律、正视现实律、继承创新律、借鉴吸收律、综合治理律五条。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3期的《政治工作的矛盾与规律》中写到,军队政治工作有九对矛盾和规律:主客体矛盾与主客体对立统一规律、义利矛盾与义利结合规律、破立矛盾与破立相成规律、疏堵矛盾与疏堵互补规律、理论求实矛盾与理论现实互动规律、情理矛盾与情理交融规律、教乐矛盾与教乐融合规律、个体群体矛盾与个体群体意识转化规律、重复更新矛盾与重复更新循环规律。西安政治学院2010年4月第2期的《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新论》一文中,归纳为:政治目的主导律、军事活动适应律、主客相互作用律、社会环境影响律四条。此外,还有将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描述为政治主导率、军事制约率、文化影响率、任务结合率等提法。

二、对上述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各种表述的认识和看法

1.上述各种表述是我军多年来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在我军政治工作的发展过程中,也曾经有些观点认为,军队政治工作不一定非像哲学、政治经济学等一些学科那样,能够揭示出基本规律来,但也有不少学者相信政治工作具有其规律性,并力图将它用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出来。1985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把政治工作学列为军事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并规定,政治工作学是研究我军政治工作本质和规律的科学,这实际上是从学术上对军队政治工作具有规律性做出了肯定。上述对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众多表述,正是政治工作学成立20多年来,我军政治工作对这一基本规律不断探索和揭示的一个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军队政治工作存在其固有的规律性,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而从事政治工作研究的学者都在致力于揭示这一规律。

2.基于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概念,对其进行表述应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

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关于政治工作各要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从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概念来看,要对它进行内容上的概括,笔者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内在的、必然的,即它具有客观存在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对于规律的表述,不能带有主观性的词和含义。二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本质的,即强调它起作用的广泛性和所处地位的基础性。因此,我们要注意它的普遍适用性,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描述不能过于具体化。三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揭示的是政治工作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对它的表述中应该把政治工作的要素体现出来,例如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党和党在军队中的机构,政治工作的客体是军队和军队中的人员。

3.根据这三个方面的问题,上述各种表述有许多值得继承的地方,但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

上述各种表述是我军多年来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它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真理性以及启发性,在很多方面有值得我们继承的地方,对于后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必须与党的路线相适应的规律”、“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的规律”和“政治目的主导率”等体现了党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军队建设任务相一致的规律”、“与军队使命任务相适应的规律”和“军事活动适应律”体现了政治工作与军队这一客体的关系,即政治工作必须服务于军队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环境制约律”、“与时展相同步的规律”和“社会环境影响律”等体现了政治工作要受时代条件和军内外环境影响和制约的规律等等。

但是从中我们也能发现,上述关于规律研究的一些表述,有的带有主观性的词和含义,或是虽然不是很明白地带有这样的词,但暗含着带有主观性的意思;有的表述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描述过于具体,是具体规律而不是基本规律;还有的表述没有把政治工作的要素明确地体现出来。因此,要从规律的客观性、基础性和表达的精确性上出发,对它们做表述上的调整修改。

三、对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的新归纳

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军队政治工作学》,作为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它对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概括的四条规律,应该说是目前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比较权威和科学的归纳。概括的这四条规律客观上反映了军队政治工作与党的政策、军队任务、时代条件和工作对象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是,概括的这四条规律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句式结构带有主观性,看起来似乎是要求而不是规律;二是语句描述过于冗长不够精练;三是对影响政治工作的要素的描述还不够全面,例如政治工作的环境在其中没有明显的文字体现。因此,在延续这本教材思想的基础上和借鉴其他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从规律的客观性、基础性和表达的精确性三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思考,把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归纳为五条:政治目的主导律、适应军事活动律、符合官兵实际律、内外环境影响律、同步时展律。

1.政治目的主导律

所谓政治目的主导律,是指军队政治工作以某种政治目的为主导从事各项具体工作。政治目的主导律,揭示的是军队政治工作与政治工作的主体的一种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军队是为一定的阶级、政党、国家等集团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军队是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建立和存在的。

在已有的研究中,有提出“政治主导律”、“政治目的主导律”的观点,还有提出“必须与党的路线相适应的规律”、“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的规律”的观点。综合上述表述来看,它们在表达的意思上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应该说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但从对内容的概括上看,“必须与党的路线相适应的规律”、“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的规律”不够简练,不便于记忆,且表述上似乎是要求而不是规律;而“政治主导律”又过于简单,意思似乎不够明确。从内容的层次上看,政治目的要比政治纲领、路线更基本,政治纲领和路线也是根据政治目的制定的。我们可以看出,“政治目的主导律”的表述,语句简练且意思明确,因此,笔者沿用了这种说法。

2.适应军事活动律

所谓适应军事活动律,是指军队政治工作是在适应军事活动基础上起服务和保证作用。适应军事活动律揭示的是,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这一客体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军事活动,为军事活动的开展起到服务保证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中,有提出“军事制约律”、“军队活动适应律”、“必须与军队建设任务相一致的规律”和“与军队使命任务相适应的规律”等观点。首先我们来看“军事制约律”的提法,“军事”一词较为笼统,而且“制约”不如“适应”显得主动积极。然后再看“军事任务”与“军事活动”两个概念,“军事任务”是指受委派担负的工作或责任;而“军事活动”是指由军队这个行为主体来进行的行动。“军事活动”较之“军事任务”显得更为客观些,因此,“军队活动”的提法更为科学。另外,“军队活动适应律”,虽然语句简练,但是意思不够明确,容易让人分不清到底是“政治工作要适应军事活动”还是“军事活动要适应政治工作”,改成“适应军事活动律”后意思简单明了。

3.符合官兵实际律

所谓符合官兵实际律,是指官兵实际是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政治工作必须符合官兵的实际来进行。符合官兵实际律揭示了军队政治工作与军队官兵这一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军队政治工作必须从官兵的实际情况出发,被官兵所接受;官兵的实际情况对政治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具有客观制约性。

在已有的研究中,提出过“与工作对象实际相符合的规律”、“双向互动律”和“主客相互作用律”等观点。首先我们来看“双向互动律”和“主客相互作用律”两个观点,它们是指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而“政治目的主导律”已经描述了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因此,在归纳中就不采用这样的提法。而“与工作对象实际相符合的规律”的提法准确但语句过长,故简化为“符合官兵实际律”。

4.内外环境影响律

内外环境影响律,是指军队政治工作的开展要受到社会环境和军队内部环境影响的规律。内外环境影响律揭示了军队政治工作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之间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社会环境和军队内部环境影响着政治工作的效果。

在已有的研究中,提出过“环境制约律”、“社会环境影响律”等观点。这两个观点的提法,语句都非常简练,意思表达也很明确,“环境影响”较之“环境制约”显得更为贴切些。另外,对“环境”的表述应该更为确切些。军队政治工作的环境,是指对军队政治工作及政治工作主客体思想行为产生正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这个“环境”应该包括了社会、家庭、驻地、军营环境等方面,即可以归纳为外部环境和军队内部环境两个部分。因此,将这一规律表述为“内外环境影响律”。

5.同步时展律

所谓同步时展律,是指军队政治工作与时展相同步的规律。同步时展律,揭示了军队政治工作与时代条件这一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即时代条件是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依据,军队政治工作必须紧贴时展来进行。

在已有的研究中,提出了“与时展同步的规律”的观点。这一提法意思表达非常清楚明了,尤其是“同步”与“时展”做搭配,用语非常准确直观,但缺点是语句较长,且带有主观性的意思,读起来似乎是要求而不是规律。因此,我把它改为“同步时展律”。

参考文献:

[1]军队政治工作学编写组.军队政治工作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王幸生,等.军队政治工作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3]岳忠强,等.军队政治工作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4]刘凤健,等.军队政治工作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5]屈明.新形势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特点和规律初探[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0,(1).

[6]张振庭.军队政治工作规律之我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9,(5).

第4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孔子曾经曰过的:“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3、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1)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4、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

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解: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3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①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间经验和认识成果。

3、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①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直接理论来源: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从“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地吸取)]

5、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6、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①--思想及其精髓与活的灵魂

②--理论及其主题

--重要思想及其本质

高二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4探究世界的本质

1、理解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3、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辨证关系: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及认识规律对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方法论: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角度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及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5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学;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客观知识;知识社会管理

关于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据统计至今约存在五、六十种观点。认识论认为人类对事物的认识要有过程。以德国学者施莱廷格于1807年首创的“图书馆学”这一名称作为开创性的基本标志,图书馆学已经走过200年的发展历程,并已步人具有自我认识的成年期。”’然而一门科学的研究对象不确定,便无法奠定该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无法确定该学科的学科地位乃至从根本上危及该学科的存在。问题的要害是必须首先确定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本文仅就此问题从哲学的观点进行的探讨。

1科学研究的对象

1.1科学和学科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是一门科学的逻辑起点。”要讨论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要讨论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的直接目的是对客观世界做理论的表达。”科学研究客观事物和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一门科学只有上升到研究一种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才能称之为一门科学。诸如:物理学,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化学,研究物质性质变化的(运动)规律等等;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某一客观事物及该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时,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必须是独特的,是在本质上区别于大干世界中其他任何事物的事物,这门学科才有存在的必要和道理。依此逻辑推理,图书馆学必须是研究一种本质上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特的客观事物及该事物的运动规律的科学。《图书馆学》应该揭示“图书馆”这一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规律。

1.2图书馆的本质图书馆只是一个社会现象。社会机构只是其表象,并非其本质。依一件事物的表象去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这种研究没法进行。“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了多余的了。”对现象层的描述,可以通过直观思维实现,而对本质的揭示和解释,则必须通过抽象思维去把握。”哲学认识本质。”图书馆学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图书馆的本质(已另文探讨)。

2知识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2.1知识具有客现性关于知识的定义,笔者认为只有一句话解释的极为精辟。即“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首先,本概念中的“客观事物”即是人类意识以外的客观存在。其次,“正确认识”的含义即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知识实际上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类头脑中的映像。这种映像一旦形成并被确认,就可以离开人类而单独存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之一是:“关于客体的真理性知识是这个客体的复写……”精神的活动,可以成为反映的客体……关于物质客体的知识也可以成为反映的客体。”‘人类文化信息(知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公共记忆。”说得再清楚不过了。知识可以成为客体。当知识脱离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时候,也就是大家一直在讨论的客观知识——客体——客观事物的一种。反之,如果否认知识的客观性,则既不利于图书馆学对象的确立,同时也没有任何科学道理。

2.2关于客观知识和主观知识(1)客观知识是那些已经脱离了人们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知识,比如各种各样的文献知识。知识一旦脱离了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文献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已),就成为客观意义上的知识,也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主观知识”在这里指知识进入人的意识范畴,并且与人的意识发生交互作用的结果。所谓“主观知识”其规律性不好轻易言谈。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知性。“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利用需要复杂的知识交流与逻辑思维,这是基于文档的显性组织系统无法完成的。”主观知识是否能够研究其规律、把握其规律不妨以后慢慢探讨。要避开哲学误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如果哲学观点有问题,科学的认识肯定要受到影响。我们把介入人类意识范畴和人的意识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知识叫做“主观知识”不论它是初次介入还是再次介入,也不论是对个体的还是对群体的介入;而把那些能够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知识叫做“客观知识”。如果我们把“图书馆学”定义在研究客观知识的范畴之内,其理论框架就比较清晰了,理论体系也比较容易建立了。以下笔者提到的“知识”基本指客观知识。(2)关于真知识和伪知识。不能否认在客观知识中含有伪知识。因为所有的真知都是在同谬误不断地比对,不断地批判中而更加趋近于绝对真理。伪知识的存在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然的。它们存在于各个种类的文献之中。但它们并不妨碍我们对整体的客观知识的规律的研究和把握。

3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

3.1图书馆对知识的工作“图书馆”从存在的那一天起,就在对“知识”进行工作。中国古代的藏书楼——对知识进行工作。搜集、贮藏、整序、组织——知识。如当时的校雠、目录、分类等等。后来,西方正式有了“图书馆”,对知识的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知识的社会传播。直至今日融贯中西的图书馆,其工作对象仍然是知识。对知识的搜集,贮藏、整序、组织、流通、传播、传递。“图书馆作为公共知识的记忆系统,使知识得到了有序的存贮和积累”我们一直在说:图书馆是对文献进行工作。其实文献是知识的载体,知识才是文献的核心,本质和价值。应该说图书馆一直都对“知识”进行工作。

3.2图书馆学对知识的研究图书馆工作对象的实质是一知识。“知识中的客观知识是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客体。”而图书馆的本质就是对客观知识的社会管理。所以可以说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关于“客观知识社会管理”的学问。

4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图书馆学的对象的论述,涉及几个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具有迷惑性,所以必须将它们的本质区别叙述清楚,才能确定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唯一性。

4.1知识和信息信息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运动规律的外在表现。——《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信息是客观存在,但它的存在及规律不一定都为人们所认识。如迄今为止,大到宇宙、太阳系以外的星系;小到基本粒子以下的粒子,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认识。这些事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是信息却不是知识。冗余和垃圾信息也不是知识。二者的联系是都具有客观性;二者的区别是:信息包含尚未被人类认识或不需认识的客观事物,而知识是已经被人们认识的并必须认识的客观事物。

4.2知识与情报纵观了许多关于“情报”的解释,基本上认同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既然是有意识有效用的信息,怎么可能不是知识?所以不能认同将情报(或情报的一部分)划分在知识之外。二者的联系是:都是知识;二者的区别是:知识包含情报,情报是知识的一部分。

4.3知识与文献二者的联系是:都是知识的存在形式。二者的区别是:a、一种是包含着事物本质的事物的存在形式;b、一种是某一种客观事物的本身。

5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构件的区别

若想清晰地阐述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与其他很多的相似和相近的学科不同,必须阐述图书馆的工作对象和其他许多社会构件的本质的不同。也即图书馆工作对象的唯一性。

5.1图书馆与媒体(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的区别:图书馆有对知识进行社会记忆和社会管理的功能,而媒体没有;

5.2图书馆与教育构件的区别:图书馆具有知识的社会记忆和社会管理功能,教育构件没有;

5.3图书馆与档案馆的区别:图书馆是对全社会知识的记忆和管理,档案馆只是对部分知识的记忆和管理。综上所述,图书馆的工作对象是“知识的社会性管理”,这是图书馆于任何一个其他社会构件的本质性区别。

6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6.1“图书馆”的概念(1)图书馆不是一个社会机构,它是一个社会现象。无论有无“图书馆”这个社会机构存在,这个社会现象都将存在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2)“图书馆”不是一个物理实体,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即离开固定化的、规程化的物理实体,“图书馆”照样存在。例如,现在的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等等。“图书馆”概念的确立关系到“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的确定。“图书馆”是“知识的社会依托”。

第6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关键词:音乐美学;学科;美学;音乐学;美;审美

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学习过乐理、和声、曲式分析、作曲这些被称作理论课的课程,而同样被称为理论课的音乐美学却不同于这些课程。因为前者可以统称为专业技术理论课,它们是为解决学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乐理课帮助我们解决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和声课是帮助我们解决音乐伴奏的问题,而曲式分析则帮助我们解读音乐结构、理清音乐创作的基本思路,作曲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更明显了,就是教我们如何将音乐的基本语言组织成可听的音乐作品。而音乐美学则不同,它并不能为我们学习音乐直接解决问题,而是以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现音乐艺术的本质规律为宗旨,通过研究音乐的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间接地为音乐实践服务。下面,让我们从学科的兴起、性质特征、研究范围、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意义五方面来全面的认识一下音乐美学这门学科。

一、音乐美学的兴起

作为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人们总是先有了某种实践、某种现象,尔后才开始思考、探讨,并在思考、探讨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学科。“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经历了这样相当漫长的过程。

1.有关人类审美实践的记载

《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至周时代典章文献的汇编,书中记载了虞舜时期一种用敲击乐器磬来伴奏的原始舞蹈,即“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反映了远古人们化装成各种野兽,敲击着石磬作为伴奏,酣歌狂舞地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生动场景。其中使用节奏性乐器在某种程度上就已经体现出原始人类对节奏美的感知和创造。再举一例,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乐器骨哨,能发出各种酷似兽鸣的声音,这是原始人类在狩猎时为了吸引野兽而制成的。这种采用模仿手段制造乐器的行为已经说明原始人类对于声音美的判断。并且在出土的100多只骨哨中,有的还留有磨制的痕迹,可见当时的人们已意识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地将骨管打磨得光洁一些,这也体现了原始审美的创造。

2.有关人类审美思想的记载

在我国,审美思想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例如儒家经典读物《论语》中就记载了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其中记载孔子言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说孔子认为“仁”的实现是“礼”“乐”实现的前提,这是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文化思想,由此也可看出孔子对待音乐的态度;而对于音乐美的评价标准,孔子则提出了“尽善尽美”的观点,并且认为“六代乐舞”之《大武》尽美未尽善,而《大韶》则尽善尽美。而在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则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提出“美是和谐,美是数的比例”等观点来阐明音乐的本质。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广义上的音乐美学即音乐思想是自古就有的。

3.作为独立学科的形成过程

和所有的学科一样,音乐美学的思想自古代产生便是夹杂在政治、宗教、道德、哲学等其间没有分离开来,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之所以说音乐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就是指音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不过是近一二百年的事情。1806年德国诗人、音乐家舒巴尔特发表《论音乐美学的思想》一书,第一次使用了“音乐美学”这个概念;而名副其实的音乐美学专著却是从19世纪后半叶才开始出现的,1854年奥地利音乐学家汉斯力克发表《论音乐的美》标志着本学科的深入发展;1900年德国音乐学家里曼发表《音乐美学要义》则标志着本学科最终确立。而在我国,只是在上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了苏联克列姆辽夫的《音乐美学问题》等著作后,音乐美学才逐渐为人所知,至于真正的研究起步还是在1978年之后,距今只不过20年的时间。

二、音乐美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性质

不可否认的是,音乐美学的确是一门科学,同时它也是一门学问和知识,那么在人类知识的海洋里,它究竟处在何位置呢?让我们通过几个图表来找一找音乐美学的位置。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哲学家、美学家,其哲学具有高度思辨性,是18世纪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将人类思维活动分为“知”“情”“意”三种:知即知识;情即情感;意即意志。

一般美学的研究对象:

上面三个图其实是从美学的角度寻找音乐,也就是说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部分,它可以丰富美学研究;反过来从音乐中寻找美学又何如,也就是说音乐美学与音乐学的关系是怎样的?这里必须要提到“音乐学”,音乐学(musicology)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它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它把音乐物理的、心理的、审美的、文化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下面让我们从德国音乐学家阿德勒于1919年发表的音乐学体系图中再找一找音乐美学的位置:

从以上几个图可以看出,音乐美学既是美学的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分支,因此可以说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而音乐学和美学又都属于人文学科,因此,音乐美学的学科性质可表示如下:

也就是说,音乐美学就其性质来说,属于人文学科这一大范畴,同时它既可以说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和审美的部门美学,也可以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音乐美学既不能脱离美学,也不能脱离音乐学,这种双重性质,说明它是美学与音乐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基本特点在于美学与音乐学的结合。

三、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即研究课题

作为一门学科,音乐美学应研究的课题或者问题很多,同时也很复杂、细致,如果一一罗列是不可能也不完全的,下面只对音乐美学最基本的研究问题作以分析归纳。

1.关于音乐本质的研究:这是本学科要研究的最基本、也是最具理论化和哲学化的课题,如同个人给自己人生定位一样,你要走仕途还是经商、要当老师还是医生,应该在行动之前就有自己的想法。探讨音乐的本质也是一样的,它需要一定的哲学立场来支撑,不同的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古往今来,关于音乐本质的认识有很多,有人认为存在于物的和谐之中,有的则认为存在于音乐的流动之中,还有的认为存在于人的情感之中等等,该问题至今还未定论,但按照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音乐的本质应该存在于音乐和现实生活的关系之中,音乐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反映社会现实,是一种单纯的模仿还是具有高度主观能动的反映?等等。

2.关于音乐本体的研究:什么是音乐的本体?顾名思义就是音乐自身,包括构成音乐的基本感性材料、音乐的形式和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课题在音乐界歧义最大,例如西方自古就有“自律论”和“他律论”的争辩,中国也有过以《乐记》和《声无哀乐论》为代表的“音本论”和“情本论”的观点。

3.关于音乐实践的研究:人类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马克思曾提出过“艺术生产理论”,主张将艺术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研究,即将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作为音乐实践的三大基本环节,认为对于它们及其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音乐美学研究的重点课题。

4.关于音乐功能的研究:音乐到底有哪些功用,它能创造出人们必须的生活用品吗?它能让穷人变成富人吗?能让坏人变成好人吗?从古至今,对于音乐的功能也出现了不少观点,比如说中国古代的“乐以向德”“乐与政通”,就是认为音乐可以改善人的品行和德行,音乐也可以辅助统治者来治理国家。直至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的教育的、认识的、娱乐的以及审美的功能都是音乐美学应该认真研究的永恒的课题。

5.关于音乐的美与审美的研究:这是音乐美学这门学科要研究的重点课题,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是音乐的美?它有什么样的表现?审美活动是怎样的?欣赏者如何制定评价标准等等,这也是一个比较棘手、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研究课题。

6.关于音乐美学史的研究:每门学科都不是无缘无故、一蹴而就就产生的,它总是会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音乐美学也不例外,它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学问。进行学术研究,批判的继承和研究前人已有的成果,不断的回顾和反思前人的得失经验,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只有对音乐美学的历史及其历史经验研究得深入细致,现代音乐美学才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下去。

四、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与具体课题的确立同时也意味着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研究目标的设定,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呢?这就是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的问题。在音乐美学研究的历史上,人们选择的研究方法不是一种,而是好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种:

1.哲学的方法:哲学是一门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是任何一门学科发展都离不开的。对于音乐美学来说哲学实际上一种理论基础。从方法上说,哲学方法也称为思辨的方法,它是研究音乐美学的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分析的、思辨的、抽象的方式来探讨音乐美学中的各种问题。

2.心理学的方法:音乐艺术与人类所从事的其它活动一样,都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行为,当然受人的心理活动的支配。音乐实践的三大环节,即创作――表演――欣赏,都离不开人的心理活动。比如说当大家听到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这首优美的作品时,我们首先会联想到江南水乡傍晚迷人的景色,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而不是其它的呢?我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进一步,我们还想知道作曲家当时是怎样构想的,他怎么就会用到这样的织体、这样的和声、这样的结构、这样的意境来组成这首乐曲而不是其它呢?而在演奏时,不同的演奏家对乐曲的处理为什么又各不相同呢?所有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必须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解决,都必须深入到这些音乐行为的心理过程,采用研究音乐家自述、手稿、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等手法去探讨。

3.社会学的方法:音乐艺术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品,音乐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音乐产生于社会,又作用于社会,它一旦产生,就会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并参与人际关系的交流,以实现其社会功能。因此,对于音乐的研究一定要将它的社会属性考虑其中,并运用归纳的、统计的、综合的等社会学方法,对音乐与现实的关系、音乐的功能、音乐的价值等问题进行探讨。比如对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首作品的传播问题的研究就必然用到社会学的方法,对于该作品的传播途径、流传地区、流传时间以及演变情况都应该通过实地的社会调查,在掌握一定的准确数据的基础上方可进行分析研究。

4.20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扩展

以上三种方法是音乐美学自产生以来最重要的三种传统的研究方法,到了20世纪,现代美学研究则在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更多的吸收和借鉴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新的方法,出现了运用符号学、语义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音乐美学的新方法。总之,随着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

但无论如何的多元化,音乐美学的基本方法还是可以归纳的,这里我们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音乐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固然很多,但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仍是我们研究音乐美学的根本。

五、学习音乐美学的意义

虽然音乐美学以鲜活的音乐实践作为自己主要的研究对象,但它却不能像钢琴、声乐那样让大家的各个运动器官都动起来,而是要坐在桌前、面对文字进行思考。那么,学习这样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对于音乐表演有哪些作用意义呢?

1.指导音乐实践:理论指导实践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音乐表演这样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更是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正确深刻的理论往往会给我们的实际表演带来质的变化。音乐是关于美的艺术,在实践中,我们练琴、练声,反复磨合,其目的不仅仅是要熟练,更是要生巧,就是想方设法如何使乐曲演奏得更美妙。学习了音乐美学,我们便会对音乐美的实质有所了解,也就懂得如何表现美了。

2.提高审美意识:学习音乐美学不仅对于音乐表演者们,而且对于广大的音乐爱好者们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音乐表演者们学习了音乐美学,对自己表演的作品进行严格的审视,产生了越来越进步的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甚至是更完善的表演理念,这对广大听众来说也是福音,因为他们听到了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风格,以至于对美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因此说他们的审美能力也是在不断提高的。

音乐美学是一门从哲学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基础理论学科,由于涉及到音乐艺术“元理论”问题,即使专业音乐研究者也会感到它的艰涩难懂,更不用说音乐表演者对于这门课程更是畏而却步。然而,任何感性的实践活动总是离不开理性的理论思考,要想在音乐实践方面有更深的造诣,学习音乐美学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王次.《音乐美学新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年版

[2]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年版

[3]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4]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

第7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想弄清音乐美学,首先要出清什么叫做美学。美学一词源于希腊语,最初的意思是“对感观的感受”,它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提出。美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理论,它从哲学的角度、主体心理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使美之学得到了丰富的展开。

(一)音乐关学的特点。音乐美学是一门对音乐哲学式的思考的学问,既可以说是用美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音乐美和审美的部门美学,也可以说是音乐学中侧重于研究音乐艺术基本规律与特征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点就是美学与音乐学相结合,是具有哲学性质的音乐基础理论学科。

(二)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音乐美学从19世纪下半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便不断地对它的研究对象进行探讨,通过国外的一些音乐词典如《大赫尔德词典》、《标准音乐词典》、《音乐百科全书》等等的概述我们总结如下:

音乐美学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特别把音乐的美学本质,音乐的价值和功能,音乐音响结构及其表现对象,音乐实践、主要是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中的美学问题,音乐美学自身的发展历史等作为研究对象。

二、什么是科学

关于这样一个问题,我想许多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且不管对错与否,在笔者看来,科学就在于符合客观规律,其存在具有合理性。翻阅辞海,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解释: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科学这个词源自西方,追溯其根源是来自拉丁语scire,意为“知道”,由此我们可见科学的含义其实就是“知道”,即普遍的知识。虽然对于科学的定义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大体上认识还是比较一致,那就是: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研究过程和社会建制,科学之所以科学,不在于一切知识都有“可证实性”、“可检验性”这样的共性。

三、音乐美学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对比

(一)萌芽时期。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史源头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是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奠基人,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们被统称为“哥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通过测量琴弦的长度来计算不同音程的数学关系得出“和谐”的美学思想。

古希腊以后的中世纪以宗教统治为主,音乐美学的发展得到了抑制。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美学思想对古希腊以来的“美善合一”的观念有所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道德功利主义。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以数学为基础,通过测量琴弦的长度得出音乐美学上的“和谐”思想,这是音乐美学与科学联系的最直观的例子。

(二)繁荣时期。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繁荣时期在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启蒙运动时期。18世纪音乐论坛上发生了旋律派与和声派之争、喜歌剧之争和再次围绕歌剧创作的美学问题进行的争论三次重大争论。

第一次争论是卢梭代表的“旋律派”与拉莫为代表的“和声派”的争论。“旋律派”强调旋律占音乐主导地位,要让音乐成为“模仿的艺术”,旋律是与人的语言音调相联系的。和声派的代表人物拉莫主张音乐应当借助数学的帮助来建立自身的原则。他认为以和声学为标志的音乐形式法则是客观的规律,就像数学中的各种定理一样,因此人们应当把音乐当做必须掌握一定规律的科学。

第二次“喜歌剧之争”染有较多的政治色彩,其引爆点是佩尔戈莱西的《女仆当家》在巴黎上演,引发了启蒙思想家同保守派之间持续三年的战争,即音乐美学引发了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之间的斗争。

第三次争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格鲁克,他赞同卢梭“音乐应以自然朴素为美”的观点,要求改革法国宫廷贵族的浮华矫饰之风。但这直到古典主义时期,启蒙思想所崇尚的自然、淳朴、激情又合乎理性的审美理想才得到了完美实现。

四、结语

音乐美学不仅和数学相关,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音乐美学需要科学为支撑,由此可见音乐美学的发展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学与科学都扎根于社会土壤之中,都从哲学上寻求各自所需要的理论,它们相互交融,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一个科学与美同在的多元化世界。

第8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众所周知,哲学本身是属于政治理论课范畴,那么如何理解它们两者之间的联系,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哲学思想呢?这主要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乃至考核方式都不同与其它学科,有自己的特殊规律,但哲学是揭示支配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的发展规律,因而它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规律。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基本观点是一切工作的指导原则,具有最高层次、最普遍的指导意义,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哲学理论的指导,这是科学确定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正确地选择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有效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可见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

 

一、唯物论思想

 

哲学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实,对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也不例外,具体表现: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包括思想实际、学识水平实际等)制定教学计划,采取教学方法。就拿哲学课来说吧,从内容上看,它大都是理性思维的东西,逻辑性较强,较之于其他学科它更抽象、深刻、概括得多。而且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又较弱,因此我们制定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作业计划等)都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方法也应能最大限度的适合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可采取多种教法相结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综合训练等。其次,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中,由于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又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和结果,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指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从而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以哲学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同学们能够用立场、观点正确地对待学习、生活、交往、就业等过程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同时要摒弃其他的错误思想,克服大家在遇到挫折时产生的悲观论,更要消除在重大挫折面前以为生命无法控制、自身不能驾驭的宿命论和唯心主义观点。

 

二、辩证法思想

 

唯物辩证法内容极其丰富,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首先是全面联系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辩证法强调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研究分析事物,这就要求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使命,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影响教学对象思想道德形成相互关联的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在三种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扩展。因此我们要把家庭、社会力量与学校联系起来,调动并凝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二是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施加相互联系的教育内容。人的思想与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等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时,不能割裂这些联系,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审美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是变化发展的观点。哲学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绝对静止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贯彻变化发展的原则,具体说来就是:一是由于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要顺应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不仅要看到他们的思想现状,而且要了解他们的思想过去,预见他们思想发展的趋势,从思想发展的全过程中去把握他们思想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教学工作的前瞻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二是要如实地把教学对象的学习思想状况看作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看到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条件下学生表现出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又要看到他们是一个绝对运动的过程,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推动起其思想道德认识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三、认识论思想

 

哲学认识论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的辨证过程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主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政治理论课教学也应遵循这一认识辨证发展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一是教学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首先政治理论课各科知识的结构都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同时,学生的认识也是有顺序的,是由已知认识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到既符合科学知识本身的“序”,也要符合学生年龄和认识发展的“序”。我们可以通过例证、演示等具体方法让学生了解感知基本概念、原理,然后再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引导学生把握它们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这样由浅入深从而实现认识上的质的飞跃。当然以上只是认识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真正认知应要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二是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就是在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对教育对象个体的学习、思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积累资料,总结提炼,从个别研究中总结一般规律,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再从一般规律研究个别情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第9篇:哲学的基本规律范文

(一)前提或者命题真。这种真是指命题的思想内容是真的。任何一个命题的内容不是真的就是假的,在这里真或假不是用以描述事物状态的,而是评价命题或陈述的内容的。它的核心是针对其所表达的知识或信念的,例如:“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这个命题的内容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所以是个真命题。

(二)推理真。这是指推理中前提真和结论真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前提真结论必然真,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前提真而结论是或然性真。因此推理真就是推理中的结论相对于前提是必然的真或者是或然的真。这里“真”指的是否再现逻辑推断关系而不是对命题内容的评价。

(三)指派真和赋值真。在逻辑学中(特别是在现代逻辑中)把命题形式当作真值形式,而且只从真假的角度研究每一种命题形式的逻辑特征,真和假是命题的唯一属性。逻辑真在这里指这些真值形式和其中的变项与公式的真假,这时的真假和具体命题内容的真假无关,而只是一种假定的真假和根据这种假定而推论出的真假。

(四)形式真。这是指永真式(重言式)或普遍有效式的真。逻辑学中有一类公式,对其中的变项可以代以任何命题、谓词、个体词总能得到真命题。这类公式的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的真,例如:P或者非P中不管变项P赋真值或是假值,这个公式都是真的。

(五)系统真。现代逻辑建立了形式系统,如果它的定理都是形式真,即都是永真公式或是普遍有效式,那么整个系统便是可靠的和一致的,这种可靠性和一致性就是一种系统的真。

在以上这五种“真”的情况下,逻辑学不考虑第一种意义的“真”,而只关注后四种“真”。后四种“真”在逻辑学中有各种表现,在其他科学中也有这些意义上的真的表现,就被称为逻辑真理。

所谓逻辑真理是一种特殊的真理,是一种因逻辑关系或逻辑原因而成为真的一种真理。逻辑真理不能凭经验而得知其为真,它需要我们借助逻辑分析、语义分析、关系分析确定它们是真的。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真理是有区别的。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或者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从逻辑哲学的角度来看,其重大的基本问题就是逻辑与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任何逻辑学家都要回答:逻辑真理是否与客观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与事实真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关于这个理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在其所著《形而上学》一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述了逻辑基本规律(矛盾律与排中律)。在谈到矛盾律时认为,事物不能同时存在又不存在。矛盾律首先是存在的规律。它之所以能够成为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是因为它符合“事理”。亚里士多德肯定了逻辑规律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其根据就是真理符合现实的理论,即所谓真理符合论。它在解释真与假这对概念时说,凡以不是为是、是为不是者,这就是假的;凡以实为实、以假为假者这就是真的。按照真理符合论,一切真理必需与现实一致,逻辑真理也不能例外。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观,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个真理论肯定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但是亚里士多德只强调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却忽视了逻辑真理的特殊性。莱布尼兹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他第一个提出了用数学方法研究逻辑学中的推理问题,对亚里士多德的真理一元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有两种真理:即推理的真理和事实的真理。推理的真理是必然的,事实的真理是偶然的。推理的真理不像事实真理那样依赖于经验,它们的证明只能来自所谓的天赋的内在原则。因此莱布尼兹的这种观点,就成为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先验论的一个起源。

基于莱布尼兹的推理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对立,在康德的哲学中就演变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分歧。康德认为一切来源于经验的判断都是综合判断;分析判断是绝对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知识,即先天知识。例如:“白人是人”就是分析判断,在康德看来表示逻辑规律的判断就属于分析判断。

数理逻辑问世之后,逻辑哲学领域中出现了维特根斯坦学派,即以维也纳小组为核心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他们的一个共同的工作就是利用数理逻辑的成果,发展从莱布尼兹到康德的真理二元论和逻辑真理的先验论,使之获得科学化的外观和现代化的形式。维特根斯坦把逻辑真理称为重言式。他认为重言式的命题是无条件的真,由此他断言,重言式既不能为经验所证实,同样的也不能为经验所否定,也就是说与现实没有任何描述关系。逻辑实证主义者进一步把康德关于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的区分推向极端。在他们看来,凡是先天的都是分析的;反之,凡分析的都是先天的。逻辑实证主义者确立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信条:分析真理与综合真理有根本的区别。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卡尔纳普认为,哲学家们常常区分两类真理,某些陈述的真理是逻辑的、必然的、根据意义而定的,另一些陈述的真理是经验的、偶然的、取决于世界上的事实的。前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分析推理,后一类推理就是所谓的综合推理。逻辑真理被看作是分析真理的一个特殊的真子集。

1933年塔尔斯基以形式化的方法给出了真理的语义学概念,他用非形式化方法对其语义学的成果作出概述。他认为逻辑真理同其他真理一样,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或者相一致,在形式语言中,一个语句是不是逻辑真理,取决于它是不是在每一种解释下都成为真语句;同时一个语句在某一解释下是否为真,取决于它在这一解释下,是否与它所“谈论的对象”相一致。可见逻辑真理的概念直接依赖于形式语言中的语句,与它们所描述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符合关系,这说明它的逻辑真理或者分析真理并非先验的真或者先天的真,它们为真同样是因为它们与现实相符合。塔尔斯基重新建立了真理符合论,表明一切真理包括事实真理和逻辑真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必需与客观现实相符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真理符合论,肯定了逻辑真理与存在规律的一致性,但是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莱布尼兹、康德、维特根斯坦和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逻辑真理和现实绝对无关,与事实真理根本不同。塔尔斯基主张真理必需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符合论为基础,而且只能以形式语言来构造,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认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思维中的正确反映。同样逻辑真理也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反映。列宁指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而最普遍的逻辑格,就是事物被描述的很幼稚的……最普遍的关系。列宁认为逻辑的公理、正确的推理形式是事物最普遍的关系,是由人们实践中千百万次的重复而反映和巩固在意识中。列宁说的最普遍的逻辑格是指三段论推理的正确形式。在这一点上我们说逻辑真和事实真是相容的,事实真是基础,逻辑真是建立在事实真基础之上的,二者是一致的,但是逻辑真理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

第一,逻辑系统的公理和定理的真是逻辑系统设定,其为真的根据是某种初始的逻辑关系。第二,逻辑公理和定理经过解释的真命题,其为真不取决于解释中的内容,而取决于这些公理、定理所显示的逻辑关系。第三,逻辑推断关系这种推论的结论真是一种逻辑关系真。第四,根据逻辑联系词的性质,由逻辑真得到逻辑真。如:A、B是逻辑真命题,那么A并且B、如果A那么B都是逻辑真命题。第五,数学中的逻辑真命题,是建立在公理演绎基础之上。以上这些逻辑真由于逻辑的原因或者逻辑关系而真,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在局部意义上,相对于特定的逻辑系统而言,逻辑真理可以说是分析的,是以逻辑意义为根据的,而与任何具体的经验事实无关。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关系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显示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逻辑真的基础。逻辑真理在某些方面与事实真理是一致的,但是在另一方面,逻辑真理又与事实真理不是一致的,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逻辑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有些逻辑关系是绝对的真,但是另一些逻辑真理是相对的真。逻辑真理之所以为逻辑真理,不是由于它们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事物或事物的普遍性,而只是涉及到逻辑自身,只根据逻辑自身而成立。逻辑真理的必然性需要在逻辑自身中去寻找,而不能在现实中寻找。

综上所述可见,逻辑真理来源于经验,但又不同于事实真理。由于逻辑思维的作用,它越远离事实,其真理性越强;当它与具体事实相符合时,即成为事实真理的必要条件。当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一致时,逻辑思维就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规律,因此逻辑真理在认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认识世界时,会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作出许多推测和猜想,也会试图把这些思想与已经获得的关于被研究对象的材料联系起来。为了搞好各项工作,我们要正确的调整各种思想关系,从中抛弃不适当的思想,选取可以促进我们前进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在思维过程中严格遵守逻辑规律和规则。只有认识逻辑真理才能更好地认识事实真理,随着人类的经验积累,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的交叉容量必然会不断增大,为了探求真理我们必须保证思维的逻辑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