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综合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综合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综合管理制度

第1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 弊端 建议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相应的内控管理制度,然而,内控管理制度在我国企业中存在着的时间比较短,很多方便尚未健全,导致了我国一些企业对其内控管理制度的运用认识不够深入,在管理的过程中执行不足、管理制度存在毛病等困扰,致使成内控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成为其阻碍点,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内控管理制度的涵义

内控管理制度是以成本和效益相结合为前提,为了防止依靠职权把投入的成本和累计的差额变为合理的机制。内控管理制度有五个要素,包括:环境控制、风险评估、活动控制、交流与信息、监控。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信息精确度的保证和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制度是为了达到操作性、信息性和合规性三大目的。操作性是指企业每一种经营活动;信息性是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合规性是指企业所要遵循的法律法规。为此,内控管理制度能更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展开、财务信息的可信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一定的保证。

二、必要性

第一,内控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可以帮助企业不断的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从而减少企业生产运营环节中的风险管理成本,保证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第二,保证内控管理水平的关键是具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内控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与内控管理水平具有高相关关系,因此,需要持续的对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第三,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工作,为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及弊端

我国内控管理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控管理制度没能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管理上没有加大监管力度,缺乏对其的监督和管理,从而致使内控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同时,企业缺乏加强管理措施,与西方的一些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层次上的能力还相对比较弱。企业内部控制没能跟上国家政策的变化,导致企业的发展减缓,企业管理者应在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过程中及时吸取教训和经验;其次,即使内控管理制度已在一些企业展开,但可能因为本身企业对该制度内容缺乏清晰的界定、执行力度不足、监督体制不够完善,导致内控管理制度最终难以实现;最后,部分企业高层领导常常把控制权、监督权和执行权进行一体化的集权管理,而这样会导致一些高层领导高高在上,对于高层领导者建立的内控管理制度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一)控制环境不协调

企业控制环境不一致是由于员工对于主动参加和接受内控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培训时间过长,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管理者习惯独自制定与做决策,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行政管理的氛围,员工总是被控制。为此,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参加内控管理的意识、价值观等都无法适应内控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中一个员工行为的出现偏差,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告终,为此,企业要通过内控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的行为,并创造一个合适的控制环境。

(二)对企业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内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者大都认为内控管理的作用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影响,制定该制度只是停留于表面,对企业真正的管理并不能起到一定的影响,因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并没看重内控管理,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另外,由于基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没能够充分的理解内控管理,把监督机制当作是压迫自身人身自由的一种方式,所以对向上层领导反映时只是随便的敷衍了事,就算企业管理者注重内控管理,同时具有一系列相应有效的管理措施,内控管理制度依然不能够发挥其作用,最终将导致内控管理制度的作用付之东流。

(三)内控管理信息滞后

内控管理信息滞后,主要能够反映企业真实情况,对内控管理并没有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不符合内控管理现,则会使内控管理信息出现滞后的情况,使得企业不能够快速发展。依据现在我国的内控发展来说,内控管理信息具有单向性,这样的现象对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及时更新造成了障碍,为此,内控管理信息不能及时更新将会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

(四)相关工作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其内部管理水平相互影响,而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的关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二是相关业务的知识不足,目前,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一些管理人员对相关的知识没能够及时的更新和掌握,以致整体的业务水平较低。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重视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者需要正确的认识内控管理制度并对其有深刻的了解。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全面的的管理控制。除此之外,管理者应通过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进行预测,从而更好的增强风险规避的能力,最终确保企业在市场中的处于优势位置。另外,管理者需要运用内控管理制度来判断和预测出企业潜在的风险与问题,着重关注这些风险和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间接的增强企业内控管理水平,同时能够帮助企业避免违法的行为,一方面,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制约机制以及内控监督机制。在完善制度时,要对员工自身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并对工作的流程有相应的执行要求,对于重大的工作业务,要进行双签制,从而避免个人专横独断。另一方面,要建立事后监督的管理制度,对审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会计内控机制,从而确保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三)加大对信息化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越来越重要,其能够确保信息沟通的通畅无阻,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决策者决策的有效性。并通过不断的增强与各部门员工之间的协调沟通,可以找出企业管理中的缺点,从而及时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另外,信息技术能够增大风险评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信息化在企业内控管理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工作的质量与管理人员的素质的高低息息相关。同时,企业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创新也跟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因而,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增强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其必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真实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学习方案,确保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其业务管理的综合素质,保证管理人员能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

五、结语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内控管理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企业的经营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将会导致企业亏空或倒闭。为此,不断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内控能力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使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丹丹.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2

第2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吸引人才、管理人才以及留住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管理是现代企业储备与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其中薪酬管理发挥了很大的管理作用,通过创建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充分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因此,文章针对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人力管理中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人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人力管理中的主要表现。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能够实现薪酬管理的合理性,在人力管理中主要表现在企业优秀文化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两个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影响企业人力管理的水平与效率,既能够帮助企业吸引更多、更加优秀的人才,也能够降低企业的人员流动率,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薪酬管理制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模式,而是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企业文化特点等,制定相应的薪酬管理制度,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员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还能够体现企业的优秀文化。

(2)薪酬管理制度影响企业人力管理的公正性与公平性。企业人力管理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主要包括管理沟通、管理程序以及管理结果等几个方面。首先,在管理沟通方面,企业的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通过沟通和交流,能够了解职工群众的实际状况,并制定人性化的薪酬管理制度,为员工解决生活问题和难题,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能够充分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其次,在管理程序方面,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问题主要指的是薪酬管理制度具体程序中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通常状况下,通过沟通能够了解员工参与薪酬管理的实际状况,以此判断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再者,管理结果方面,管理结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指的是对员工对薪酬、加薪幅度等评价标准以及结果的公正性与公平性,即员工的薪酬和自身的收益存在直接的关系。

三、薪酬管理制度在企业人力管理中的应用

(1)理念创新,实现薪酬管理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该始终坚持创新的理念,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创新,应该引入公平、公正理念,以公平、公正理念为基础,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科学的薪酬分配方式,这样不仅能够稳定企业内部管理,还能够充分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企业应该重新定位薪酬管理,提高对薪酬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将公平化、公正化作为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和关键,消除契合和人力管理之间的矛盾与问题。无论在何种市场背景下,公平、公正都是人们追求的,为了保证薪酬管理制度以及人力管理的有效性,应该兼顾公平与公正,创建具有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薪酬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员工利益的同时,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2)创新企业绩效考核制度。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应该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实现公平与公正,因此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应该以公平、公正为前提,进而实现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化与公正化。企业应该为员工的业绩考核制定可靠、有效的判断标准,保证制定的薪酬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具有差距性的工资范围,能够起到有效的激励效果。因此,企业的绩效考核应该与员工的工资挂钩,让企业的所有员工清楚的知道工资的定义,并给出改进的机会,以此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以企业战略规划为指导,进一步完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目前,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换言之人力管理薪酬管理是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因此,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应该以企业战略规划为指导,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不同战略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方案,例如,企业的创建阶段,其薪酬管理制度应该体现员工和企业共同受益和共同承担风险的精神;在企业发展良好阶段,薪酬管理应该将工作岗位和员工薪酬相挂钩。同时,薪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还应该为员工和企业领导层提供一个畅通的交流平台,营造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工作环境,这是完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4)竞争机制的引入。虽然薪酬管理机制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此保证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但是,现代社会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应该引入竞争机制,制定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行动方案,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以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在大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壮大。

第3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随时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快,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非常不错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其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但在于国际市场接轨时不难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虽然与其他国家不相上下,但在财务管理方面我国明显存在很多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不高、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以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一、大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发展前景也极为可观,但美中不足在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领导意识不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至于过于重视企业生产,对财务管理通常交予财务部门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全权负责,然而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限,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渐渐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而且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发展起来更加困难,以上种种均已成为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不仅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长久以往同样会阻碍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1]。

二、加强大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管理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内部责任管理还是财务管理,均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作为管理的依据,而我国国有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内部制度管理越来越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但相对来说国有企业的财政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国有企业至今仍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对国有企业整体发展的意义,因此首先必须使相关企业管理者做出思想转变,从而认识到当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做出有针对性的创新和完善,使财务管理制度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以此来保障国有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促进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如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指出财务管理者的权利和责任;建立专门的财产申报制度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改善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一定要充分了解目前的市场要求和发展动向,再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切勿盲目跟风其他企业,反而造成自身企业发展的负担[2]。

(2)加强资金管理

加强资金管理是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资金管理工作主要围绕着资金运转、成本投入以及如何减少成本预算等方面。对于资金管理工作来说,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资金运转状况,因此从之前资金投入至整个项目彻底结束之后,均不能放松对资金的管理,资金投入之前必须对相关项目做整体预估,以便于确定资金投入的力度,以及资金的各项使用计划,提高资金利用率,并且对资金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出假设,并且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3]。

(3)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直接决定企业财务管理质量的人,因此提升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质,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国有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财务管理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国有企业应针对财务管理人员作出更加专业性的培训,使其不断能够提升自身核算能力,并且能够真正掌握财务管理的管理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建设中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从而促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促进国有企业的全面发展。

第4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形式既注重应用价值,其价值形式也是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并且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对企业的产品采购效率、资产调配合理性,经营过程中的湿度控制,经营结果的预测分析都充分的体现?其管理的专业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当前企业经济管理现状

(一)管理理念亟待更新。

企业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最大障碍就是其陈旧的思想观念和落后,而在企业经营管理上企业领导层的管理理念也是亟待更新的,在当今经济竞争有奇迹了的情况下,战略管理和危机管理理念才是最为重要和亟待实践的管理理念。而大多企业却并没有在实践中应用以上两种管理理念,现实管理中往往只是在各种演讲会中被企业管理者当做理论用。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当下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相同的,既,企业的管理制度与其发展不对称,有执行有制度却缺乏监管力度,在企业发展中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往往会出现跟不上企业自身的发展速度,另一种更为普遍的则是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并没有达到所制定的先进的管理制度的适应的程度,从而造成企业资源的无端浪费,更是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实用性并不高。

三、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创新经济管理理念。

企业只有不断的创新观念,而促使企业经济管理技术创新的有效措施,就是充分的利用企业员工尤其是中层管理者的传新理念,从而在企业里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创新氛围,最终做好企业现代化的管理工作。同时为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办公软环境,为企业其余部门提供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致使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问题和困难的原因也是管理者们落后的观念,最终影响管理工作的进行。无论企业是在制度上还是技术及产品上的各种创新都是离不开管理观念的,若要加强我们的管理水平就必须不断的更新自身的观念意识,进而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企业的最终目标。也只有不断的更新我们的观念,才能在快速大战的经济形势下让企业适应这种发展速度,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才能得以保证,达到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成长。

(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在经济管理中必须要重视的,因为制度在经济管理中起到约束的作用。为了让企业在市场经营中形成有效告诉的经济团体,并且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内部经济团体的构架,从而做到在也也承担盈亏的前提下做到产品开发上充分体现创新成果,经济管理制度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只起到约束性,还可以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上构建起激励体制,使企业在避免开发过多信息而出现的各种风险,减轻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限制和约束。除此以外,企业要以日常生产经营为依据的前提下,做到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桂花、控制和协调,企业要形成全面的经济管理制度格局就必须要讲创新制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完美的科学的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企业在经济管理制度的控制和约束能力方面的恰到好处。

(三)创新内部控制管理。

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并推行全面的经济管理监督,是企业在新的经济形式下的必要措施,要做到内部控证成为全局性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其经济管理的主要部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构建出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而通过预算管理方式对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及控制等规划做出全面的计划,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财务控制能力,最终实现财务预算并放大财务管理在企业其他领域的实施,形成全方位的财务管理局面。

四、结束语

第5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现代管理学;竞争实力

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随着市场体制的改革,相关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了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茶企业需要依靠创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约束具体的生产经营行为,为生产效益的提高提供必要地保障。茶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环节在于内部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融资、战略投资、资产分配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所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茶企业现代化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可靠地新思路。

1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及创新的现实意义

1.1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为了提升自身整体的管理水平,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存在,对于企业战略投资范围的扩大、生产经营利润的增加、核心竞争力的突出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有效地组织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地发挥出了各部门之间的职能作用,规范了自身经营活动的市场秩序,为企业未来市场竞争力的增强提供了可靠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体现在茶企业的各个工作环节,有利于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加快了企业整体的发展速度。茶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主要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茶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的经营状况,在财务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社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利用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茶企业能够对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必要地规范,保证所有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茶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1)所有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有着丰富的理论支持,能够对自身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必要地指导;(2)为了保证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制度优势,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明确具体的考核目标,促进茶企业生产利润的持续增加。

1.2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茶企业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承受着更大的市场压力,对自身生产效益的增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茶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营利润,需要逐渐地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而茶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需要从财务制度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为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工作思路。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不仅能够保证茶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也能为企业投资活动利润的增加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适应了现阶段市场经济形势的总体发展要求,降低了茶企业经营活动中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2)茶企业的投资领域有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企业的经营思路;(3)为茶企业产品的市场推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扩大了产品的流通范围;(4)创新型财务管理制度提升了茶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生产效益的增加带来了积极的影响;(5)加快了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步伐;(6)茶企业面对市场风险的应对机制更加完善,降低了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保证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是企业根据最新的市场形势做出的必然选择。它在保证企业利润增加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于风险预防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带来了科学的工作思路,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规范自身的生产经营行为,提升财务管理整体的水平,需要茶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措施,以加快自身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速度。

2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茶企业不同于一般的生产加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对自身的经营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才能保证自身经营效益的增加。结合目前我国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整体的发展现状,能够发现它整体的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有着相应地体现。茶企业整体的营销能力、加工能力、资金融通能力都会直接影响自身的成本预算,需要利用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保证所有经营活动的成本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茶企业内部不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影响了企业投资范围的扩大。这些不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在具体的应用中主要体现在:(1)具体的核算内容不齐全,无法对实际的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帮助;(2)核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财务管理中相关核算方法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影响,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效率;(3)核算的具体指标不明确,核算的结果与茶企业实际的生产效益不相符,扰乱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战略部署。

2.2市场信息掌握不充分

茶企业实际的经营范围较大,客观地决定了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具体的应用中必须参考有效地结合市场信息,保证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茶企业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充分,整体的市场信息传递效率明显偏低。市场信息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着市场风险的预防效果。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相关的工作落实不到位,将会间接地影响市场信息的传递效率,加大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市场方向。市场信息传递效率的偏低,缩小了茶企业的经营范围,使得企业无法充分地发挥出产品效应,扩大了自身的社会影响范围。财务管理工作者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及时,不仅影响着茶企业经营效益的增加,也为企业未来投资的范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完善茶企业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2.3现金流管理制度落后

茶企业现金流管理制度落后,也为企业的投资活动增加了更多的市场风险。这些企业整体的经营范围较广,面对的市场竞争形势严峻,现金流管理制度落后将会威胁企业的稳定经营。茶企业现金流管理制度落后主要体现在:(1)相关的工作者对货币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充分、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不合理;(2)忽略了现金流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对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影响;(3)相关的审批机制不完善,导致现金流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4)管理人员缺乏必要地现金管理意识,自身岗位的职能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地发挥。

3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

3.1强化财务管理者的创新意识

茶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市场风险,需要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降低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增加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强化财务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充分地意识到创新型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茶企业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强化管理者的创新意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必要地指导。具体有:(1)结合茶企业整体的发展形势,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引导管理者能够意识到创新理念对于自身工作岗位的重要性;(2)通过创新型专业知识测评,增强财务管理者的创新意识;(3)根据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使财务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创新不足带给企业的不利影响。

3.2优化茶企业的资本结构

合理的资本结构,能够保证茶企业财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茶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必然会受到相关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大了市场风险发生的几率,威胁着自身财务安全。因此,茶企业需要优化内部的资本结构,提高整体的市场竞争力。优化资本结构主要是指茶企业的能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突出自身特色产品的竞争优势,保证资金流通的顺畅性。强化知识资本在茶企业资本中的重要地位,突出茶文化的重要性,使得自身的品牌效应更加明显,为生产效益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3.3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财务管理部门在茶企业内部所有部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相关的从业者能否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岗位职能作用,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的战略部署。因此,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地发挥出财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岗位工作效率。同时,绩效考核机制对于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将会得到很大地提高,有利于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为茶企业未来投资范围的扩大提供可靠地保障。建立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于茶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保证企业在具体的投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面对市场风险。

4结束语

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概括,增强从业者的创新意识,利用创新的举措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为茶企业整体的经营战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达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茶企业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制度的创新工作,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范围,为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兵.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2]朱华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体系构建与认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张旭.我国企业财务文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

第6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执行力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20801

1 管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是个大系统,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无形动力。企业在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时,要充分了解自身所在的行业特点以及行业内的规则,要综合考虑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能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要求来建设管理制度,以便企业处理各项业务时有理有据,保证企业的经营、技术和生产等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概括的说,企业管理制度的内容应根据自身实际包括:经营企划管理制度的内容、行政管理制度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采购物流管理制度的内容、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的内容、技术管理制度的内容、项目管理制度的内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的内容、能源管理制度的内容、审计与内控管理制度的内容等。

2 管理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建设企业管理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际性原则,即建设企业管理制度时应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凭主观意向随便制定。

(2)合法性原则,即企业管理制度应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

(3)系统性原则。企业管理制度要覆盖完整,从产品或服务实现的全过程,包括人、机、料、法、环、测,以及人、财、物等环节来建设企业管理制度。

(4)协调性原则。企业内各部门在建设管理制度时应相互协调,内容上要相互兼容、协调、统一,避免重复和交叉,从而发挥企业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获得最好效益。

(5)阶层性原则。主要指企业管理制度是管理者层与员工层意愿的双重结合。

3 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在制度管理建设方面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制度不系统,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系统的制度体系,存在制度缺位现象,使得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无法可依,管理出现空白;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本位主义严重,各自规划,只考虑本部门利益,不考虑各部门管理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和系统性,各项制度之间职能界定不清晰,相互交叉,导致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

(2)管理制度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日常工作中针对临时性或特例问题而修改正式实施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运行周期短,修改频繁,不稳定的管理制度使得员工无所适从。

(3)管理制度不规范,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没有就管理制度自身的内容和相应格式要求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模板;对于管理制度制定或修订过程缺乏统一、有效的管控流程,造成不同管理制度间格式、管控流程的规范性差。

(4)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不够,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从上到下缺乏足够的执行力,制度形同虚设,上层管理者往往采用“长官式”的管理方式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总是“特事特办”,实质是管理者说了算;普通员工对制度的掌握度不够,工作中按习惯办事、有章不循;或者,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可操作性差,原则性、粗线条多,定量、定具体标准少,无法执行。

4 管理制度的管控流程要规范

管理制度从起草到颁布实施要有完善的管控流程,并且企业内部要设立专门的制度主管部门对企业管理制度建设进行统一归口管理。

管理制度管控流程具体是指如下,制度起草人员在制定制度之前需向制度主管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只有通过立项申请的管理制度才可以进入制度的编制环节,制度编制完成后;制度主管部门组织企业内相关部门进行制度的评审,起草人员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制度内容,为强化管理制度的审核机制,起草人员要携带修改定稿的管理制度到相关业务部门会签,会签完成后报制度主管部门进行制度格式和内容的最后审核,审核通过后报总经理批准,批准后的制度方可、培训、实施。

制度主管部门要根据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的整体情况,设定管理制度的编号,每项管理制度要有唯一的编号。

5 管理制度要有统一的格式

为了管理制度内容和格式的规范性,避免不同管理制度间格式不统一的现象,企业可参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等标准规定的要求,同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管理制度编写细则,细则中要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统一要求,并编制统一的管理制度模板。

管理制度内容主要包括职责权限、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要素。职责权限指管理事项中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与权力,管理制度一般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分工,规定出主责部门、协作部门及其相互关系,确保各部门职责界定清晰。管理内容和要求要以业务事项为主线,明确过程中各项工作由谁负责、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要明确质量、时间或成本的具体要求,只有明确具体要求,才能方便制度的执行。禁止同一内容在两个不同制度中重复描述,若需引用,必须写明引用文件的具体名称和编号。检查与考核主要指制度制定部门要定期对制度内容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增强制度执行的实效性。

管理制度格式统一主要指对制度文本的封面样式、字体、字号、段落、表格等格式提出的统一的要求。

6 如何提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企业仅具备完善规范的整套管理制度而不执行,那么再完美的制度也只能是空谈,管理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1)管理制度的内容要合理。只有职责权限界定清晰、管理内容与要求合理的管理制度才具备可执行性,这就要求制度起草人员既要熟悉企业内部相关的业务分工,充分掌握本专业的业务流程及管理内容与要求,又要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才能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

(2)管理制度要有稳定性。一成不变的制度不一定是合适的制度,但经常改动的制度一定是不合适的制度。企业可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对制度进行适时更新,但是,朝令夕改的管制制度将令员工无所适从。因此,企业要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来完善管理制度,使之在实践中逐步趋于合理化,只有具有稳定性的管理制度才能发挥其规范企业管理工作的作用。

(3)制度的宣贯学习要到位。员工只有了解制度才能执行制度,员工对制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是关系到制度执行与否、执行好坏的关键。企业要以各种形式持续加强管理制度的宣贯学习力度,员工只有熟悉掌握与自身工作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

(4)管理者要以身作则,做执行管理制度的楷模。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决策层,在管理工作中更要严格按管理制度办事,如果管理者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制度之上,视制度为儿戏,无形之中则会破坏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影响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的执行力。因此,管理者要将制度执行放在首位,能够自觉遵守制度,且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在企业内形成上行下效、人人按制度办事的氛围。

(5)监督检查要到位。无数经验表明,监督检查到位才能执行到位,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可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企业要根据管理制度内容的要求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活动,检查工作要切入实际、有深度,避免形式大于实质的检查,发现问题要找出责任人,并将制度的监督检查情况与部门和员工的绩效考评挂钩,以强化监督检查,确实起到典正法度、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功效。

7 结束语

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企业应该按照自身实际对现有制度不断进行完善,使之在实践中逐步趋于科学合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力,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发展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前.国企制度体系如何有效落实的探索与思考[J].大众科技,2005,(5):141142.

第7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机制;困境;对策

工商行政管理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总结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经验,根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规律,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工商行政管理的机制。工商管理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前提,也是企业管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对工商管理的认识,把握工商管理的正确发展方向。

一 、工商管理机制的概述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代表国家意志,根据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和政策,依据法律、法规,运用行政管理的权利,对公共经济利益有关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外部的监督、控制、组织、协调、服务等管理活动。

现代企业要提高对工商管理核心内涵的认识,通过科学的企业管理理念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工商管理对企业的生产、人力资源优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工商管理机制作为企业管理的综合性管理准则,工商管理的核心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帮助企业管理层树立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理念,以此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务、行政、生产管理制度[1]。

工商管理制度能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避免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工商管理制度也通过明确的奖罚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收入有保障。工商管理也能有效的帮助企业理顺资本结构,保障企业财务状况的正常运转。此外企业工商管理也通过对企业资源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综合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针对企业出现问题,提出相应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策,促进企业全面、平稳、健康发展[2]。 工商管理机制在企业运用的困境 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企业转型积极性不高

由于企业管理模式落后,企业管理缺乏管理经验,对于既定的工商管理机制执行不够重视,脱离自身企业实际情况。企业的工商管理情况也反应企业管理水平与能力,也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只顾生产,忽略市场变化这一实际情况,忽略市场经营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滞销,在占用企业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管理费用。另一方面企业的不重视管理制度,不能认识质量来源于管理,效益来源于管理,使得企业可能收获短期收益,但得不到长远的经济收益。

(二)企业职能管理定位不清

现行的企业管理制度制约工商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管理体制让工作人员处于矛盾当中,企业管理人员忙于自身工作,对工作执行情况缺乏指导。有些企业部门由于出于自身狭隘利益考虑,阻挠工商管理制度在企业当中的顺利执行。

企业内部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也影响工商管理制度的发挥。目前企业行政部门不是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进行设置,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出现有利抢上前,无利退后推诿的现象。行政部门的权利和利益之争影响对企业进行监管的效果。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工商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也越来越大,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使工商管理机制得不到好的发挥,也进一步使得企业管理水平下降。

(三)企业内部缺乏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制度也需要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去监督、执行。而企业的各项生产活动以及管理活动都需要优秀管理人才的加入,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新鲜血液,也是企业开拓前进的原始动力。因此加强管理人才培养,建立优秀工商管理团队也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不过近年来,由于高校重视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在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口逐渐减少。 工商管理机制在企业中应对措施

(一)积极转变观念理念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不断转变观念。企业工商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认识工商管理制度对社会以及对企业自身的重要地位,要勇挑社会责任,切实履行工商管理职能以及相应的职责。摆脱陈旧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经济开放观念,在工商管理制度执行中要以公平公正、大局、长远发展的理念为基本准则,要敢于监管,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实现。 深化企业改革,为工商管理机制执行提供保障

改变工商管理过于集权的模式,改革企业行政审批制度。把企业行政部门交叉的职能移交行政主管部门,由专业管理队伍行使其职能。将工商行政管理制度理顺,执行效果就会显现,使工商行政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角色地位得以确认。

建立统一、协调的企业行政体制,要求企业各部门之间统一协作,行政管理部门协调联动,有效履行工商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同时保障企业一线工作人员行政管理工作经费,减少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积极发挥企业各部门职能,建立成熟的自律机制。工商管理制度未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和发展空间,工商管理制度也应逐渐从企业管理制度中逐渐剥离,建立成熟完善的自律体制,从而降低企业行政管理成本[3] 。 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制度

企业工商管理部门虽行使行政权力,行政行为关系企业、部门、个人利益,必须也要对行政人员进行有效约束,建立监察制度。不定期抽查行政管理人员法律素质和业务技能,对不合格人员予以调离。

完善行政管理责任制,建立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正确价值观念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引入到工商管理人员学习之中,加强工商管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完善企业奖励制度。企业制定工商管理工作手册,明确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应做的工作内容。坚持“以人为本”观念,要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也是企业的资本资源。 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素质

面对企业发展需求,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要求,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水平。提高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素质,不断组织学习实践。 运用信息技术,为工商管理制度体系注入活力

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网络化,对企业科学判断市场以及正确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整理企业自身以及同行业市场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

首先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狭隘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下,不断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建立诚信为先的企业品格,企业才会走得长远,工商管理部门也要帮助企业树立好的口碑,引导企业树立正确价值以及发展方向。让员工感受企业的文化魅力,增强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总结:

本文提出工商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运用的困境,也提出了相对应建议措施。要不断引进工商管理优秀人才,不断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工商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科学经济循环发展,创建资源节约也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发展方向[4]。工商管理部门必须监督企业发展方式,帮助企业科学的发展,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为大众社会承担更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耿欣浅谈新时期下工商管理所面对的挑战及对策[J].职业教育,2013(10):549.

[2]徐北平.论述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分析及发扎方向[J].民营科技,2014(7):134.

[3]张帅豪.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价值工程,2013(2):162.

第8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钢铁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钢铁企业在发展中也在加强多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尤其重视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研究。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钢铁企业要结合时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实际,创新管理模式,保证人事管理能在整个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很多钢铁企业在发展中只重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制度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制度的创新,最终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整体发展和经济效益。要适应新经济环境的发展,企业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做好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等工作。

1 钢铁企业劳动人事管理现状

钢铁企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多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发展环境,其弊端也在发展中逐渐显露出来,不利于钢铁企业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其主要发展现状及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角色地位较弱

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钢铁企业在建设中着重于钢铁的生产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在人力资源系统的建设和人才资源建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人力资源系统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的角色比较弱化,人才队伍专业化能力较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明显。

(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滞后,体系不完善

多年的发展中,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其经济发展相比,出现相对滞后的现象,传统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的新的经济体制下人才建设和人力管理想需要。尤其是制度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相应制度的规范,最终对企业的整体运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体系建设不完善,很多管理工作无章可循,造成管理混乱等问题的出现等,给企业整体管理制度的建设带来很大干扰。

(三)模式缺乏创新,知识管理机制作用较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及知识水平在现代企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钢铁企业在发展中虽然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但是在人力资源的建设中很少重视知识的力量,在管理模式上缺乏新意,忽视了知识管理机制的作用,最终影响到整个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2 钢铁企业劳动人事管理制度优化的措施

(一)不断完善相应的劳动人事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制度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中,需要重视薪酬体系建设。发挥其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满足企业员工基本物质条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这也是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的需要。钢铁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人事制度的创新,完善薪酬管理机制,并为优化薪酬制度创建良好的环境。按照企业综合发展的要求,引导企业做好全面创新工作,提高其综合发展水平。在薪酬制度创新上,可按照多劳多得、扶助贫困职工等多种措施,打破传统薪酬制度的限制和影响,保证薪酬制度能够符合员工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实际,完善各种人才管理的方案,为其制度的全面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劳动人事绩效管理制度

通过人事相关考核制度,用制度和规范等来约束和督促员工的自身行为,不仅能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对不同工作水平的员工进行甄别,从而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的依据,优秀员工在考核中其能力和水平能得到很好地体现,从而为人事制度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钢铁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建立科学的人事考核制度,对不同部门不同员工采取有针对性地考核模式,发挥不同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面对认识绩效考核的巨大压力,要从企业日常经营做起,建立相应的量化指标,也要让员工认识到其积极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其一,要从工作的质量方面进行严格规定,保证产品和生产的质量,让员工认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注意产品的生产成本等问题,不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其二,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严格考核,企业生产效率关系到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人事考核中要注意对院中的工作效率等进行严格把关,让员工形成时间观念。此外,要对整个考核制度和体系有科学完整的认识,综合考虑企业自身发展和员工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保证相关政策制度能得到有效落实,并科学全面分析各项制度,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鼓励员工发挥其自身优势,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三)重视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建立

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员工个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员工在企业生产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企业管理主要也是对人员的管理,因此,相应的管理工作也需要围绕员工及其具体工作展开。钢铁企业在发展中对员工相关技能和素养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企业要重视引导员工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并组织多种形式的员工培训,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重视员工自身发展水平的提升,尤其是重视员工知识水平的优化、个人技能的提升,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

(四)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创新管理手段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发展经营中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行信息化管理和优化管理,重视信息技术在经济建设和企业竞争中的作用,鼓励员工通过网络等平台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并借助网络手段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这也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展的具体体现。

同时,在管理模式的优化中,要重视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克服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和思维限制,对创新方案进行优化比较,最后择其最优,并重视其他管理制度建设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为企业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保证企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3 结语

钢铁企业在发展中要认识到人事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结合目前发展中的问题,重视薪酬体制管理的改革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建立完整的人事考核体系,采用制度等形式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要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手段,创新管理模式,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工作效率、保证整体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钢铁企业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要适应经济转型时期对企业的发展要求,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人的主体性,不断推动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为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廷芝.现代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3,34(17):108-109.

第9篇:企业综合管理制度范文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即由计算机程序、计算机与工作人员等三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综合体。通过该系统,供电企业能够快捷方便的进行信息的筹集、择取、分析和评估工作,而且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为营销管理工作人员实施市场营销控制与计划执行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然而,当前我国供电企业用于销售业务中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大多较为陈旧,无法完全满足电力营销的需求,许多流程仍需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不但远远落后于国外同类行业的水平,还阻碍了供电企业的继续发展。

2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对策

2.1电力营销管理制度改革

当前对供电企业电力营销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管理制度的缺陷,而管理制度之所以存在缺陷,是由于供电企业的不重视所造成。因此,要进行电力营销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就要为企业树立全新的市场观、服务观以及价值观,改变急功近利的销售观念,强化企业内部市场意识,使其认识到电力营销的重要性。而在观念改变之后,企业开始关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实行电力营销管理制度的改革时,为制定符合市场要求的营销管理方案,供电企业应设立专职部门并制定全息与全员营销制度,由该部门负责整个市场营销的筹划工作,如此既有利于评估当前电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又为营销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此外,为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应对电力营销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把责任作为制度的核心理念,将“每一项工作都有员工在处理,每一个员工都在处理工作事务”定为目标,制定一系列互助互补,纵横交错的责任体系,并做到严格落实与奖惩分明。与此同时,还应对底层单位的财务管理与供电企业内部资金流动的监管工作进行加强,将收入与支出分开执行。底层单位每月必须将收取的一切施工费用与电费全部上缴,不可私自留存。而底层单位的办公费用则由供电企业在核实了实际情况后将预算数额拔给底层单位,并将底层单位每月上缴的收入根据一定比例返还回去作为其办公费用,若费用超出该比例,则不予以报销。如此一来,供电企业不仅降低了每月的成本支出,还有效杜绝了底层单位建立小金库的现象,进而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

2.2建设先进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电力营销管理制度在全面改革的同时也对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由于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落后问题,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制度的实施没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该种现象,供电企业应尽早做好各部门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将建立信息系统与电力市场支持系统放在首要位置,而后在此前提下建设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先进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建设模式。以业务流程作为基准,重点强调系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加强数据收集汇总与分步骤处理功能。

(2)系统作业。将业务流程作为主线,经由多个部门协同作业来使系统发挥作用

(3)项目管理。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与统一领导,预防个别项目因管理方式不同而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