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畜牧业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健词】畜牧业;养殖户;饲料资源;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97-01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比如美国占50. %,英国占59.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达国家人均摄入肉、蛋奶的量是我国人均的2-3倍,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们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粮食及其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货和农业技术改革,同时也为加工业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
一、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代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5%,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生、重大动物疫病形势1.严峻等问题。
1.畜牧业的资金投入依旧不足,畜产品良种类繁育的基础设施总体薄弱,而且对国外的优良品种的依赖性依旧很高。
2.疫病问题日益突出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病风险大,对人们消费畜产品的信心影响较大,进而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落后目前国内散养农户比重较大,饲养水平低,没有预防意识。从近来发生的动物疫病看,大多发生在小规模的散养户,而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病机率较低。
4.我国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还没有完全建立
二、针对畜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1.应该从国家的政策抓起,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让畜牧业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以及产品质量。
2.应该大力的推进升级我国的动物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避免流行性的动物疾病对我国畜牧业造成打击。
3.推广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以适度养殖的理念为主,加快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建设步伐,有效地利用高科技畜牧养殖手段,使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更加完善。
4.努力建设及完善我国畜产品的“绿色通道”,扩大出口,使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养殖畜产品的热情,带动我国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当前畜牧业发展趋势保持着明显而稳定的增长趋势,畜产品的市场价格也稳步的回升,所以近年来我国从事畜牧业的农民饲养畜产品的经济效益有着显著地提高,全国人民的人均收入也有所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更加促进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国家推出的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不仅仅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也达到了粮食产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双重效应。农业发展的粮食产量的增加,农民收益的显著提高,给我国的从事畜牧业的农民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而畜产品的市场价格的稳步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也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对于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生产的热情,促进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也在进行着不断的转变,整体趋近于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专业化,标准化。这种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畜牧业整体更趋近于高效益的现代化生产模式,也确保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一些致力于畜牧业生产的企业进一步带动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在开拓畜产品市场和推进标准化养殖方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解决了畜产品销售途径的问题,使中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更加具有竞争力,极大的促进了畜产品的流通和畜牧业的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安雅市当前畜牧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及预测[J].
[2]刘瑞.2010年畜牧业产量总汇[J].中国畜牧业信息网,2011(3).
1畜牧业发展现状
(1)产值产量持续增长。据统计,2015年末,全镇实现畜牧业年产值1.1亿元,比2010年的0.62亿元提高了0.4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4%。实现肉类总产量9011t,比2010年的4056t提高了4955t,禽蛋总产量232t,比2010年的142t提高了90t。肉蛋人均占有量为237kg。
(2)规模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规模养殖场(区)建设项目扶持,2015年末已建成1个万头生猪养殖场、1个生猪养殖小区、1个蛋鸡规模养殖场。目前有1个生猪养殖小区、2个林下生态鸡养殖场正在建设中。
(3)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建成生猪人工授精供精站1个,村级输精网点4个,输精人员12人,覆盖全乡及邻近的乡村;建成肉牛冻精改良输精站1个,输精人员4人。二是完成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健全了镇、村二级服务网络,配置了12个村防疫专用冰柜,完成了12名村级防疫员的招聘及考核工作。三是强化了动物检疫及动物卫生监管工作,设立了1个动物产地检疫申报点和1个生猪定点屠宰驻场检疫室。
(4)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通过多年对畜禽营销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基本形成了内联基地、外联省内外市场的营销网络,逐步形成了以生猪为主的畜产品集散市场。截至2016年7月,已成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入户社员达300多户,有畜产品加工企业15户。“姚关火腿”、“姚关腌腊”等畜产品畅销省内外多个大、中城市,畜牧产业化链条得到延伸。
2发展优势
2.1交通便利
姚关镇位于施甸县的南部,距保山市82km,距施甸县城17km,省道S232公路贯穿其中,交通便利。
2.2良好的气候条件
姚关镇地处东经99°14',北纬24°36'之间,为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全年极端最高气温29.5℃,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3.8℃,年降雨量1099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畜牧业生产发展和畜产品加工、贮存。
2.3饲料资源丰富
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大,有耕种面积1633hm2,可利用秸秆1.23万t。二是草原面积达3095hm2,其中:平衡面积为2701hm2、禁牧面积为393hm2,可发展草食畜4502万个羊单位。三是随着优质牧草种植推广力度的加大,牧草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5年末已达1067hm2,有效解决了饲草饲料不足的问题。
2.4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增加,品牌优势明显
至2015年末注册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有15户,形成年加工火腿及猪肉腌腊制品1万多吨的生产规模。
3存在的问题
3.1养殖用地问题突出
姚关镇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全镇总面积195.2km2,人口36428人,用于养殖的土地有限,规模化养殖场选址困难。因此,发展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地的制约。
3.2产业化程度低,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体系不健全
一是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小、弱,尚未建立起牵市场、带基地、联农户的“纽带”作用,畜产品都是以原料方式进入市场,附加值低,产业链短,竞争力弱,市场抗风险能力不强。二是产业组织化程度偏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带动作用不明显。
3.3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国家对畜禽养殖资金扶持有限,仅限于生猪规模养殖场。二是对草山建设与保护投入不足,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滞后,规模化发展与草料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三是养殖户经济实力弱,投入不足,养殖基础条件差。四是良种繁育、动物防疫、畜禽改良、新技术推广、信息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经费保障不足,存在地方配套资金不够、不到位的现象。
3.4动物疫病威胁,抗风险能力不强
由于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滞后,动物防疫、检疫、监管设施、设备简陋,加之动物及其产品交易、流通频繁,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
4对策措施
4.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在坝区以发展生猪养殖为主,低热河谷区以发展牛羊为主,高海拔冷凉山区以发展养鸡,特别是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为主。
4.2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
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养殖规模不宜过大,生猪以能繁母猪50头或生猪存栏量为200头左右、牛存栏量为50头左右、羊存栏量为200只左右、鸡存栏量为2000只左右为宜。一是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约束的突出矛盾。二是有效解决发展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三是有效化解动物疫病风险。
4.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建设镇畜牧兽医站,以解决当前无办公用房问题。二是完善配套设施,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保障镇畜牧兽医站开展动物防疫、检疫、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工作。
4.4转变发展方式
结合姚关镇的实际,大力推行“畜—沼—果”、“畜—沼—鱼”、“畜—沼—粮”等科学生态养殖模式,努力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的产业链条,形成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的良性循环。
4.5抓好畜牧产业化经营
一是争取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畜禽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小区)。二是实施好施甸县畜牧业“三百工程”,合理开发和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三是鼓励和扶持畜禽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养殖基地。四是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切实提升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
4.6认真落实惠农政策
一是组织实施好生猪人工授精良种补贴项目,巩固和完善生猪人工授精站和输精网点。二是积极配合保险公司做好能繁母猪保险工作。三是认真落实草原家庭承包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山资源,切实转变养殖模式,促进草食畜产业的健康发展。
4.7狠抓动物疫病防控
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机制,确保四大强制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0%以上。散养户以春、秋两季普防为主,适时补针;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按计划做好免疫工作。同时做好“两档一册”入户登记,确保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强和完善12个村级兽医室建设及防疫设备配置,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抓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做好突发疫情处置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4.8强化畜牧兽医综合执法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发达程度的显著标志。大力发展畜牧业,能够加速种植业由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能够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我市饲料用粮供给充足,林草、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国家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政策和资源优势,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
二、把握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
(二)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发展“一村一品”为抓手,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积极推广健康养殖,突出抓好小区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保障畜产品、公共卫生和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3万头,黄牛饲养量20.6万头,肉羊饲养量30.3万只,猪饲养量64.4万头,家禽饲养量315万只,肉类、蛋类、奶类总产分别达到4万吨、1.2万吨、10.9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11.4亿元。
三、加快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四)优化区域布局。山区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型畜牧业,城郊及工矿区重点发展奶牛、猪禽和特种养殖等城郊型畜牧业,果区、山区主要发展生态型养猪、养鸡畜牧业。
(五)加快基地建设。奶牛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家禽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户),肉牛、羊和生猪重点发展家庭适度规模养殖。到2012年,建成4个千头奶牛场、30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形成3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成5个年出栏肉牛300-500头的示范场;建成20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场、2个生猪基地县,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万头生猪示范村;建成5个年出栏1000-2000只肉羊示范场;加快绿色蛋品生产基地建设,全市规模化生产提供的畜禽产品占到畜禽产品总量的50%以上。
四、积极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
(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正立公司、旺旺集团和齐天乳业等,带动耀州区、区、印台区和新区奶牛养殖;依托宝丰牧业、金圣公司,进一步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带动耀州区、印台区、宜君县肉牛肉羊生产;依托哼瑞种猪场、陕西大匠集团,建设全市良种猪鸡等种源基地,带动全市养猪、养鸡业大发展。
(七)积极打造名牌产品。鼓励对特色畜产品进行认证和商标注册,对重点产品进行国际质量认证;引导畜产品加工企业参加各种农产品博览会、推介会,不断提高知名度;鼓励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畜产品精深加工。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名牌畜产品。
(八)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小区+农户”的模式,完善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机制。各区县要加快畜牧专业合作社建设,到2012年,至少建设10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会员2000户。
五、加快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
(九)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坚持以村为载体,以户为单元,因地制宜,尊重企业和养殖户意愿,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到2012年,至少建成52个养殖专业村。
(十)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殖。制订完善标准化技术规程,逐步在畜禽良种、饲料供给、动物防疫、养殖环境等方面实现标准化;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培育建设无公害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到2012年,畜牧主产区主要畜禽生产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优势畜产品标准化率达到80%以上。
(十一)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在畜牧业集中饲养区推广畜禽粪便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和支持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环保设施,配套沼气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设立畜禽排泄物治理专项资金,开展畜禽排泄物治理补偿试点,建设生态型畜牧业。
六、建立健全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
(十二)完善饲草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发展牧草种植业,积极开发饲草加工业;推广秸秆揉丝、青贮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能力;扶持饲料企业,加大开发牛、羊饲料新产品。到2012年,配合饲料的入户率达到70%以上。
(十三)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良种化建设,不断提高种畜禽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实施国家良种补贴项目,积极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育技术,进一步提高奶畜生产能力和品质。建设2个良种扩繁场,依托5个种猪场,以3个二元母猪繁育村为重点,提升生猪良种率。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原种场—扩繁场—商品代种畜禽场为依托,人工授精站点为载体,良繁功能齐全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奶牛、黄牛、羊和家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80%、65%和95%以上。
(十四)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落实《动物防疫法》,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建立和完善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快市、区县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建设,改善乡(镇)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条件,落实村级防疫员补贴政策,稳定基层畜牧兽医队伍。
(十五)完善畜禽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体系。规范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的使用,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生产环节。继续实行持证上岗和肉品品质强制检验制度;加强定点屠宰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及添加使用三聚氰氨、瘦肉精,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完善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手段,提高检测能力;采取专业超市、网上交易、订单期货等现代营销手段参与畜禽产品市场流通;落实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
(十六)完善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畜牧业信息网络,加强畜牧业生产消费信息统计和畜牧业生产预测预警工作,到2012年,实现市、县、乡以及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龙头企业等网络互联,建成信息收集、产品网上交易和网络化办公平台。
(十七)完善畜牧科技进步和推广应用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民营技术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和信息服务。抓好畜牧良种、高效饲养、配合饲料、疫病防控等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完善畜牧技术推广责任制,实行市、县、乡业务干部包村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强化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和养殖户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养畜水平。到2012年,建成2个畜牧示范园区和10个畜牧科技示范村。
七、进一步完善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优惠扶持政策。将涉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切实改善畜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优先安排饲养大户、专业村养殖小区建设用地,并视同农业用地。探索积极灵活多样的新增畜禽直补政策。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增加信贷投放额度、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为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区委确定的活动主题和实践载体,结合本行业工作实际,着力以“科学发展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倍增计划,发展青山绿谷式的现代生态畜牧业”为活动载体,突出重点,以项目实施抓突破,力求惠农出成效;以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上规模,壮大畜牧产业优势;以畜禽产品品牌强特色,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动物卫生执法塑形象,促进畜牧业和谐健康发展;以科技创新求跨越,提高畜牧业整体发展水平。努力在深入实际上下功夫、工作实效上求突破、科技应用上上水平。为实现区委提出的“保增长、促和谐、抓党建”的目标做出贡献。
同时,为确保调研工作取得实效,本人深入基层,到老百姓家中、到大型养殖场进行现场办公,听民意,解民情,对全区畜牧业生产、动物检疫、防疫等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是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引导农民由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饲养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但规模化发展不成体系,系统不健全,缺乏技术管理,起不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饲养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市场多元化的 需求,导致畜牧业发展陈旧于老模式、老套路,缺乏管理经验,企业更新、做大做强企业规模意识不强。
二是畜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取得新突破,通过集中堆积、兴建沼气等形式,实现畜禽污染物综合循环利用;但也存在一些污染死角,小作坊的饲养,散养户的饲养污染环境比较严重,这些也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型养殖场畜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再利用率不高,只是停滞在老的思想上,没有创新意识,流动资金匮乏,对无害化处理再利用投入资金不够。
三是畜禽产品检测工作取得新突破,通过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畜禽产品的产地、产品检疫,让我们的动物产品始终处于监控之中,实现畜禽产品令市场满意,让百姓放心。
抓住重点,支持龙头企业
根据当地的资源和企业状况,公主岭市农村信用联社以支持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和以农户养殖业为主,形成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贷款主要以企业的固定财产抵押方法给予支持,对农户向企业签定养殖收购合同为依据提供贷款。即支持畜牧业的发展,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是积极支持华正公司,大力发展农户养殖PIC猪。该项目是国家经委立项,省政府确立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具有年生产加工180万头猪的规模,猪肉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采取公司供应仔猪和饲料,农户饲养,信用社贷款,出栏后公司收回,并偿还贷款的办法。签订合同,确定公司、农户、信用社的责任。形成了产、贷、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把企业做大,把资金搞活,使农户、企业、信用社三方受益。近两年,农村信用社给华正公司的PIC猪养殖户贷款2800万元,发展养猪11万多头,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信用社提高了效益。二是积极支持五洲禽业公司。该公司集孵化、饲养、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具有年加工800万只鸡和鹅的能力。产品销往南方各大城市。带动周边农民2000多户养鸡,能够消化公司所在地南崴子镇自产5.8万吨粮食,还需外购3万吨玉米。信用社给该公司以财产抵押方式累计发放贷款3600万元,现有贷款余额1000万元。同时,对周边的养鸡户给予贷款支持,发放贷款1000万元,支持养鸡户1500多户,发展养鸡260多万只。不仅增加养殖户收入,也满足了公司加工生产的需要,去年,五洲禽业公司产值达1.5亿元,利润近千万元,提高了公司、农户、信用社三方经济效益。
支持和培育畜牧业专业村和专业户
公主岭市农村信用联社根据养殖业发展的趋势和地域特点,在支持农户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支持农户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力度。对于想发展牧业生产而又苦于没有资金的农户,采取以农户联保贷款方式为主,以担保抵押为辅的贷款方式给予支持。这样,即支持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又解决了农户缺少资金的困惑,还防范了风险,提高了信用社的效益。通过信贷支持畜牧业专业村和专业户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有畜牧业专业村85个,专业大户2万多户。如:双榆树乡朝阳村是有名的养牛村,该村320户,户户养牛,户均养牛7头,仅养牛一项户均收入6000多元。信用社给予重点支持,累计发放养牛贷款135万元。朝阳坡镇八家村基本上户户有养殖项目,信用社发放贷款270万元。2004年全村猪、牛、羊、禽分别发展到1.8万头、820头、350只、2.4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170万元,人均收入5800元。响水镇岳家店村,全村规模养鸡户有145户,信用社累计贷款72万元,年发展海兰蛋鸡30万只。年转化玉米1050万公斤,本村玉米不够用,需购进玉米650万公斤。全村人均牧业收入3500元。在全市养殖大户中有90%以上开始都是由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发展起来的。如:怀德镇养猪大户任立国,近几年贷款50多万元,现在发展到年出栏猪1000多头,累计实现利润40多万元。还有黑林子镇姚树函办的长城养殖基地,累计贷款100多万元,现在存栏PIC猪父母代405头,仔猪3000多头,去年出售仔猪7000多头,销售收入达到210万元,实现利润70多万元。
强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公主岭市农村信用联社牢固树立农业发展我发展,农民增收我增效的经营理念,一心朴实地抓好支农服务工作。一是建立责任制。联社和信用社主任负责抓一个畜牧业专业村和5个专业大户,信贷员负责抓10个典型户,落实责任,制定措施,抓好扶持。采取为大户和专业户送贷款、送科技、送信息、帮销售等服务措施,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坚持扶持一个成功一个,以点带面,推动农村畜牧业的发展。近两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组成放贷小组统一放贷方式,深入村屯现场办贷,送款到户,依据农户信用等级公开放贷,增加了透明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增强了农户的信
关键字:畜牧产业;发展;现状;问题
1 我国畜牧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畜禽饲养总数量、畜牧产品总产量和畜牧业经济产值都有很大浮动的上升,畜牧产业的发展趋势非常的好。这离不开各个地方政府和献身于畜牧业工作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和努力。目前,有数据统计,我国农业总产值的35%左右都是来自于畜牧业产值,甚至在一部分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40%的收入都是来自于畜牧业的收入。通过最新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所公布的粮食和农业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很多畜禽产品产量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产品方面: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存栏数量最多的国家,生猪存栏的总数量大约有5.23亿头,是世界生猪总存栏数的50.9%;我国也是世界上绵羊存栏数量最多的国家,绵羊的总数量大约有2.19亿只,是世界绵羊总存栏数的18.72%;我国还是世界上山羊存栏数量最多的国家,山羊的总数量大约有2.46亿只,是世界山羊总存栏数的25.14%;我国是世界上牛栏数排名第三的国家,牛的总数量大约有1.89亿头,是世界牛总栏数的9.2%。产量方面:第一,我国有年总量10845万吨左右的肉类,其产量是世界总量的30%;第二,我国有年总产量3578.6万吨的鸡蛋,其产量是世界总量的40%;第三,我国有年总量843.6万吨的畜禽蛋,其产量是世界总量的80%;第四,我国有年总量3785万吨的奶类,其产量是世界总量的5%。通过这一系列的数据可以得出:我国的畜牧产业正以―个健康、稳定、向上的趋势迅速的发展。
2 我国畜牧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技术缺乏 生产技术的缺乏是我国畜牧产业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农村,而农村大部分依然用的是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和技术,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自然经济的总值。此外,我国养殖业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对象都是个体散户,这样就减慢了我国养殖业的发展速度。
2.2 产品流通不畅 产品的流通不畅是我国畜牧产业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流通不畅就阻碍了产品外销,这样造成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个体户经营销售的压力增大。目前,普遍存在着农户独立经营决策的现象,这属于半自给性质的生产模式,所以这些个体农户就能随意的更改畜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造成价格不稳定,从而就会使农户的利益受到影响。
2.3 畜禽饲料短缺 畜禽的饲料短缺是我国畜牧产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这句话对畜禽来说也是适用的。从古至今,粮食生产的发展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畜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人口的增幅远远大于粮食产量的增幅,一方面人消耗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另一方面人多占地面积就多了,畜禽放养的地方也就越来越少。再加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诸多原因使畜禽的饲料供应不足。
2.4 产品药物残留 产品的药物残留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一些养殖户为了谋取暴利,不按正常规定超标使用化学药物。因为使用化学药物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缩短养殖周期,但是他们从不考虑添加剂、抗生素给消费者身体带来的危害。
3 我国畜牧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创建畜牧业科技培训基地,真正的落实科技培训项目,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畜牧人员的专业素质。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从业人员不专业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畜牧产业的发展。
3.2 有效加工畜牧产品建立畜牧产品加工厂,有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畜牧业生产总量的70%都是经过有效加工的。因为加工产品获得的利益比原始产品大得多,所以有效地加工畜牧产品,能增加从业人员收入,重要的是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3.3 提倡做畜牧产品品牌 做出自己的畜牧产品品牌就会有品牌效应,一个好的品牌有助于有效地推销自己的产品,能保护畜牧生产经营者的利益,所以说一个好品牌是一笔强大的财富。
3.4 健全服务体系 要使我国的畜牧产业良好快速的发展,完善的服务体系是重中之重,现在的各行各业,除了产品质量之间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在产品相同的情况向下,你说消费者是愿意选择服务质量好的,还是服务质量差的,正常人肯定都选择服务质量好的吧。所以,从畜牧业的长久发展出发,建立一个优质的服务体系才是上策。
3.5 完善畜牧业结构 畜牧产品生产要采取优质原则、区域原则和规模原则。也要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落实农牧互补互利方针。让畜牧业从业人员能获得更多的优惠。一个完整合适的结构,能让畜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也会使畜牧产品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1优质水的标准
1.1清洁度是指肉眼观浑浊度,肉眼看无混悬物,清澈透明,无杂质,无藻类,无泥砂,浑浊度在3以下,如果有杂物会使水浑浊,孳生病毒、细菌、产生有害毒素物质,不能用于动物饲养饮水。
1.2水中无异味标准的水是无色、无味、无臭;如水带咸味是盐多,带苦味是硫酸锰及铁多,从颜色看红色水含铁多,绿色水含铜多,污水带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长期使用污水喂鸡,会使蛋重减少,体重减轻或中毒停产,用于养猪会使猪肉带有异味,无法食用。
1.3pH值得标准pH值1代表酸性,pH值14代表碱性pH值6~7是中性,喂猪,养鸡用中性最好,8.5以上是偏碱,少量可被胃酸中和,大量可引起碱中毒;酸,也是同样的低于pH值3~4会引起细胞代谢的紊乱甚至中毒是猪牛死亡。水的酸根是水的pH值表现形式,据测定水的酸根是决定水质的决定族,一般的水中存在着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硫酸盐过多会引起下泻,卫生指标应在250ml/mg以下,硝酸盐的含量应在20ml/mg,易引起中毒死亡的是亚硝酸盐,其含量则不应超过4ml/mg,因为水中的少量硝酸盐也会被肠道中的微生物转化为亚硝酸盐进入血液抑制红血球释放血红素携带氧引起中毒,盐酸类主要是氯化钠,正常的含量钠是50ml/mg,氯是250ml/mg,以生理盐水的浓度为标准过高细胞自动调节加大饮水量,加快排泄,排泄不及时会引起水肿严重也会中毒,用氯处理后的水,如次氯酸钠,又叫漂白粉水的pH值属碱性,用于接种疫苗,会引起免疫失败。
1.4水的硬度指钙(Ca)、镁(Mg)、磷(P)、硫(S)、氟(F)、铁(Fe)离子含量,这种水的钙镁离子浓度偏多,能与其它水容物发生离子竞争,又叫电离失去平衡,在温度的影响下,这些离子会使蛋白凝固,化学变化结晶沉淀碳酸镁、磷酸钙、碳酸钙和碳酸钠等,其含量超过110ml/mg,易形成结晶和沉淀物阻塞水管饮水器,还会影响防疫降低疫苗效价分解消毒药,在养鸡喂猪养奶牛用的饮水,应当先处里硬水变软水,改变自然条件才能对养殖无害。
1.5水中的矿物质水的硬度与矿物质有密切的关系,以TH滴定法为标准,30F值最好,小于10F为软水,大于60F值为硬水。每种矿物质是动物体生长生产必须的营养,种类越多越好,主要的是钙、磷、镁、铁、锌、铜、锰、锗等。镁是泻剂,要求指标在125ml/mg以下,锰是0.05ml/mg,铁是在0.3ml/mg以下,铜是在1.0ml/mg,锌的要求量为1ml/mg,特别注意的是在每升水中测定铁的含量超过0.3mg,称为危险的水,不能用于饲养家禽家畜包括奶牛。
1.6水中微量的有害毒物及杂质主要有氯化物低于250ml/mg,氟化物1.0ml/mg,氰化物0.05ml/mg,砷0.05ml/mg,镉0.01ml/mg,钡1.0ml/mg,铬0.05ml/mg,氟2.2ml/mg,铅0.05ml/mg,硒0.01ml/mg,银0.05ml/mg,氰化物0.2ml/mg,长期饮用超出这个限的水,就会引起家畜及家禽生长停滞或中毒。
1.7其他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有好多类,有益的很少,有害的却很多,特别关注是致病微生物,有大肠杆菌群,沙门氏菌群,巴氏杆菌,枯草杆菌,寄生虫类,根据污染水的特点有滋养嗜好的差异,温度决定其生长和繁殖速度,常用畜禽饮水中的大肠杆菌群标准,每升不得超过3个,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由此可见,在饲养中用水的温度是越低越好越低细菌越少。
近年来,我市按照“稳定发展生猪,突出发展小家禽、兔,积极发展草食牲畜”的工作思路,从抓试验、示范入手,紧紧围绕畜禽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畜牧业服务体系服务功能完善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了全市畜牧业由耗粮型向节粮型、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分户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转变,加快了我市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一)耗粮型生猪生产数量下降
全市生猪出栏量由1995年的125万头下降到202019年末的100万头左右,并稳定在该水平;生猪产值占畜牧业产值由1995年的78.2%下降至67.6%。
(二)以肉兔、鸡、肉鸭、肉鹅为主的小家禽继续呈现大发展的态势
1998年全市小家禽出栏突破1000万只以后,我市小家禽畜的出栏量以年递增100—150万只左右的速度增长,年增长率达到9.3%。到去年底止小家禽畜出栏已达1474.1万只,由于节粮型的禽畜迅速发展,其畜禽产值已经占畜牧产值的23.8%。
(三)规范化、集约化养殖迅猛发展
近三年来,我市新办规模畜禽养殖企业达26家,现有生猪养殖专业户181户,禽类养殖专业户228户,出栏肉兔100只以上的68户,养殖1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13户。其中,正州养殖公司目前存栏优质的PIC父母代种猪近4000头,年产优质五系配套PIC仔猪近10头;江津市渝欣牧业公司属市外企业,该公司投资建成了两年存栏达600只的南江黄羊和金堂黑山羊种羊场。
(四)禽畜养殖业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减少养殖风险的新型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目前,我市出现了,酿造+养猪、堰塘养鱼+养鸭、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模式,在发展养殖同时,也发展了相关产业,极大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较好地推动了我市畜牧业的发展。
二、我市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和外出考察,我市的畜牧业发展速度在逐渐减缓,与周边发展较好的区市县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很难发挥畜牧业在我市农村经济中支柱产业的作用。
(一)全市畜牧业发展速度减缓,与部分发展好的区市县相比有明显差距
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家庭养殖业逐渐减少,养猪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使得我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逐年下降,全市畜牧业产值由1996年占农业总产值的40.41%下降到2019年的32.40%。2019年重庆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42%,合川、开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例分别为45%和41.3%,而我市分别比合川市、开县低17和13.3个百分点,比重庆市平均水平低9.6个百分点。
(二)全市种植业和养殖业比例不相适应
近年来,市委、市府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种植业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放松了对畜牧业发展的关注,同时由于屠宰税停征、生猪价格下降和禽流感等因素,导致地方政府对畜牧业的发展重视不够,资金投入有所减少,导致农民养猪和发展畜禽积极性降低,使得畜牧业出现下滑趋势。随着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养殖业也应得到较快的发展,种植业需要大量的有机肥,由于没有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同步发展,使得部分种植大户要到外地收购有机肥,增加了种植业的成本,同样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23-01
猪、禽价格的持续低迷,让许多养殖户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而草食畜禽价格却持续走高,使我们思考如何在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它的先天不足,但也有其潜力所在,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理应早日重视。
2012年以来,猪、禽价格一路走低,让多数养殖户损失惨重,究其原因主要是供大于求,养殖量过多。然而反观草食畜禽,特别是牛、羊肉和奶产品,价格一直稳定,养殖利润较高。多年来,农区草食畜禽业逐年下滑,在不少地区下降幅度还比较大。该文分析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农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
1 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对于牧区,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但是随着现代畜牧科技的发展,完全可以克服先天不足,而大有作为。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纷纷挺进内地,也正是为了开拓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潜力。目前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不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政府引导。虽然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但在农区,政府更多倡导和重视的仍然是生猪和家禽,对草食畜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既没有规划,也缺少具体的措施,草食畜禽养殖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二是资源利用率低,农区虽然没有牧区广袤的草原,但有大面积的荒山草坡和冬闲田,只是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植被稀疏,产草量很少,载畜量很低。三是缺少技术支撑。首先是品种杂乱,退化严重。南江黄羊、黄淮白山羊、皖东黄牛、江淮水牛等优良种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利用。盲目引种和乱,产生很多“四不像”,普遍表现生产性能低下,体格小,生长慢,产肉少,养殖效益不突出。其次是缺乏养殖技术,多数养殖户没有像养猪、养鸡那样去重视、去研究、去学习,更多的是凭传统经验在养殖,畜牧科技部门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关于草食畜禽讲的也比较少、内容粗浅。青贮氨化、种草养畜、配合饲料、短期育肥、胚胎移植等实用技术很少得到宣传和推广应用,养殖水平普遍偏低,缺少科技含量。四是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由于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规模小,发展水平低,才更加凸显龙头养殖企业示范带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2]。有了龙头企业的牵引,广大养殖户才能在良种的引进和推广、技术的示范与应用、市场的研究与把握等各层面得到更多指导。五是缺少政策扶持。不论是在宏观政策还是在具体扶持政策方面,农区草食畜禽养殖者得到的扶持和优惠政策较少。再加上,草食畜禽的饲养周期长,投入多,回报慢,导致多数养殖者无法扩大养殖规模,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2 加快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随着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生猪和家禽的养殖总量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加之国家扶持政策的刺激和引导,越来越多的资本还在投向养猪业和家禽业,猪、禽产品的结构性过剩已日益突出,养猪业、养禽业已经进入微利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草食畜牧业发展上来[3-4]。为振兴农区草食畜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发展现状(包括品种结构、养殖数量、资源状况、养殖习性、发展潜力等),为制订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具体的发展措施奠定基础;二是因地制宜制定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拿出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发展计划,找准突破口,分年分步实施;三是制订具体发展措施,包括地方畜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荒山草坡和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养殖人员科技培训、引种与改良计划等;四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在把优质牧草种植、青贮饲料、秸秆氨化、人工授精、短期育肥、疫病综合防控等实用技术普及到每个养殖户的同时,扶持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养牛、科学养羊、科学养鹅示范户,让先进技术看得到、摸得着、学得会、用得好,真正让科技为草食畜禽的发展提供根本支撑;五是引进或培植大型养殖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或重点扶持等措施,树立各种类型的养殖典型。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方式,把畜禽良种推广到千家万户,淘汰劣质种畜禽;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彻底摒弃传统落后饲养方式;把收购合同送到千家万户,让广大养殖户养的放心,以充分调动他们发展草食畜禽的积极性;六是加大扶持力度,国家在研究或出台草食畜禽扶持政策时,对农区和牧区同等看待。在起步阶段,甚至应对农区有所倾斜,特别是对大型企业、生态型企业、科技型企业,能够给予足够的帮扶;七是关注产业链的链接。不能仅仅关注“养”的问题,更要关注市场、产品开发问题。因为目前牛、羊肉等市场价格较高,消费群体相对狭窄,要充分考虑在草食畜禽产品大幅增加的同时,市场价格会有什么变化。要研究如何才能拿得出,销得掉,赚到钱,走得稳。由于草食畜禽生产周期的特殊性,一旦受到市场冲击,跌入低谷,其恢复或反弹的周期会更长。要加大草食畜禽产品加工的研发力度,精心打造和包装,把更为丰富、更有营养、更具特点的草食畜禽产品奉献给消费者,引领肉食消费新时尚。
草食畜禽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希望,草食畜禽产品特别是牛、羊肉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卫生安全程度以及其特有的风味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和
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草食畜禽产品必将更加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虽然不能完全替代猪肉、禽肉,但消费量大幅增长是大势所趋。对于农区来说,从现在开始,要真正把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摆上议事日程,特别是在良繁体系建设、荒山草坡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养殖科技的培训和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要早打算,早落实,早起步,早发展。在猪、禽市场不景气,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另辟蹊径,努力开辟草食畜牧业发展的新天地,为畜牧业经济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进一步丰富市场供给做出新贡献。
3 参考文献
[1] 毛剑.加快乐山市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对策[J].四川畜牧兽医2001, 28(12):11.
[2] 李建军.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草食畜牧业调查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