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关于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定义,是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专家与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十几种定义。作为教育者,没有必要在概念的界定上纠缠不休,但终归要选择一个自己较认可的。创新是一种用充满想象力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人将其翻译为“Think different”,本人也比较赞同。创新人才是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希望与教育同仁探讨。

理念很重要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有正确和先进的理念来引导。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的体力(肢体运动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七种: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后来又增加了自然探索智能。任何一个人的智能,都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智能的组合。多元智能理论在美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并且已经成为当前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这一理论为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而且与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吻合的。只不过孔子的思想是古代哲学,加德纳的理论是现代科学。国内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也有热衷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学者,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视情教育的概念,致力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是潜在的创新人才。学校和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各种智能的展现与发展提供舞台,发现学生的智能领域,并激励和引导学生科学发展。

关键在行动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是口号,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在正确理念的引导下,付诸实践与行动。

着力点在教师

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直接执行者,先进教育理念的贯彻、先进教学模式的推进、先进教学方法的探索,都需要通过教师来实施,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着力点在教师。哲学家黑格尔曾当了8年文科中学的校长,深受学生喜爱。在黑格尔看来,教师既不同于判官,也不同于对无礼者耿耿于怀的平民,教师总要和各种学生,包括不听话的和受过处罚的学生,处于一种信任关系中。对孩子的小过失,委婉地提醒一下就够了。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身上的力量和荣誉感。教师是创新人才的发现者,很多学生之所以没有在某一领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是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不知道自己的智能优势在哪一个领域。教师必须信任每一名学生,爱每一名学生,绝不能否认和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要拿出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毕竟摧残天赋优异而且具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比鼓励他们开花结果容易得多!教师不能仅将自己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兴趣的发现者与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仅要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学会做学生的导师。

为了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我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方面,跨出了改革的一大步,将这门15个学分、很多学校的教师感觉无从下手的学科做到了实处。整个高二年级的研究性学习课安排在同一时间段开展,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题,研究性学习专职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将课题划分为27个领域,然后在本校教师中征集导师,导师以有着丰富科研经验的教师和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为主,每个领域都由几位教师共同承担,对于本校教师承担不了的领域,学校与周边高校联系聘请高校和科研院所导师。教师不是教授知识,而是讲解研究方法,推荐研究工具,参与到学生的研究课题小组,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和学习。学生按照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流程,要做开题报告、中期汇报和结题答辩。答辩后还要展示评比,每个小组的学生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校园公开展示,为评委和参观的师生讲解。最后是颁奖和优秀研究成果分享大会。整个过程,导师都是项目的参与者,扮演引导者、倾听者、讨论者和咨询者的角色。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方面,教师真正实现了由教师向导师的转变。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进而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经验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之中,遵循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来开展课程教学。因此,富有创新理念并付诸行动的教师,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着眼点在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各种智能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检验课堂成败的重要标准,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着眼点在学生。知识和能力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所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

第2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中职院校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逐渐提高。学校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切实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计算机技术技能人才。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技术更新较快,必须针对教学现状,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一是学生的起点不同,给教学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对于高中起点入学的学生比较适合,而初中起点的学生则感到吃力。二是教学内容过于系统。教材过于完整和系统,效仿高校教材,计算机水平低的学生吃不透,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

(2)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改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实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对象实施分级教学,实现培养个性化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新生入学时,要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摸底,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测评系统测试,在征求学生意见的情况下,开设不同内容、级别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次,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比如,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案例教学,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注重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更新知识,让学生对相关前沿知识多多了解。二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挥,贯彻创新理念,实施创新战略。三是加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

二、加强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1)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中职学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课程体系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根据计算机专业特色,学校设置了相关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从教学实际来看,课程体系的设置有时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消化不良的情况,课程目标对学生要求过高,教学效果不佳。其次,教学模式存在问题。教学模式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轻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基础知识教学,对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重视不够。再次,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存在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基础学习,忽略实践创新性课程学习。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突出专业应用能力培养,把理论、技术及应用结合起来,促进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的转化。最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当前,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缺乏清晰定位,在人才培养规格、层次和类型上区分度不高,缺乏特色;各种层次的培养目标差别很小,使得同一专业培养目标基本相同,导致人才培养在整体结构上趋同,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的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2)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建立科学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要广泛调查企业对不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制定新的培养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其次,合理设置计算机专业技能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在计算机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中,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对每门课程的实验设置进行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同时,改革实习实训教学,注重学生所学知识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积极推动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学校应当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探索学校培养人才和企业使用人才的无缝对接方式。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进企业锻炼,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突出教师对专业应用能力的掌握,为人才培养打好基础。

第3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一、学生与文本对话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个人思考,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深入地与课本进行对话,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领会课文内涵。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悲剧性小说《药》时,大部分学生通过初步阅读所得到的只是华、夏两家的悲惨结局――茶馆主人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自己的儿子华小栓治痨病,最终没治好,小栓死了。而所买的人血馒头上的血,正是夏大妈为了解放民众去参加革命终被杀害的儿子夏瑜的。

师:小说这种文体的主旨大意要紧密联系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描写来认识作品所折射出的内涵。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题目《药》和小说的主旨有什么样的联系?生:我认为从小说中的几个典型人物:华老栓、夏大妈、“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身上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封建势力重压之下的麻木不仁、愚昧不堪、落后不觉悟的精神状态。生:我也认为《药》暴露了人民群众在封建压迫下麻木、愚昧的精神状态,因为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看客的话:在杀害夏瑜时,有一堆看得起劲的观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同时根据鲁迅先生那句“把有价值的东西揉碎了给人看”,我们也可以推断作者大声疾呼人们寻找唤醒人民群众的“药”!这样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的结论记忆会更加清晰。

二、师生对话

对话是围绕话题展开的。话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参与性和兴趣,要让学生有创新性,才有思考的价值。在教学《山居秋暝》这首诗时,我提出:“在这首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几幅图画?”生:一共有四幅图画,而且都很美丽。师:是啊,描绘的景色太美了,透过诗句我们了解到画面的时间――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师:看到了――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师:还看到了――生: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师:如此迷人的景色,怪不得苏轼曾赞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这下同学们能够明白王维是名副其实的山水田园诗人兼画家了吧?在这几幅图中,你最喜欢那个图画呢?说出你的理解。学生们分别发表见解,并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画面的美好想象。师:大家都是想象力丰富的人,而且对诗句的理解都很到位。下面,让我们重温王维所描绘的如此美丽的山中秋日景色,感受一下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再想一下关于这首诗同学们还有其他方面的思考吗?生:我们仿佛跟随作者的描绘穿越回唐朝看到了祖国的美丽风景。但这些美景在现实生活中却看不到,我们觉得只有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才能让这样的美景重现。师:说得好,说明同学们不仅认真阅读这首古诗,而且还是一群热爱环境的人。保护环境,从我们做起,从现在做起。

这样的对话不仅让学生获得情感与价值的体验,加深了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也达到了语文育人的目的。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对不同的问题会有着不同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出富有争议的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讨论或者辩论,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鸿门宴》一文的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以“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应该称之为英雄?”为主题展开讨论。我把学生分成“项羽组”和“刘邦组”两方,针对自己的论题展开激烈的对话。

代表“项羽组”的一方说:我们认为项羽应该称之为英雄,他在少时学万人敌,不满秦的统治,说出“彼可取代也的豪言壮语”;项羽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勇救赵国,尽显英雄本色;因曾与刘邦结为兄弟,不杀刘邦的父亲,比起为了逃跑,丢下自己亲人的刘邦更显得重情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难道不是对这位英雄的真实写照吗?”

代表“刘邦组”的学生说:古人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是项羽却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拔剑自刎,还发出怨天悯人的感慨,这并非一个大丈夫的作为!而刘邦在灭秦时功劳最大;分诸侯时却被封在了当时很偏远的汉中,他忍了,因为他心中装着的是天下,并非个人的一时的得失――胸怀大志;刘邦善于听从部下的谏言――腹有良谋,比起不肯听取别人意见,在鸿门宴上,亚父范增三次示意杀刘邦时却没有理睬、攻城破阵后“夜坑秦二十万余人”“入关后,引兵西屠咸阳,杀义帝,烧秦宫,掠夺财宝与妇女”残暴的项羽来说,刘邦才是真正的英雄!

在学生相互的辩论中,他们懂得“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些能够在国家和民族需要的时候,发挥英雄本色,建功立业的人,才可以称之为英雄。

第4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思想品德课;成才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教师要特别注重创新思想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能够推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不断改革。思想品德教师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一、情境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以教学需要和教材为依据,创造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有助于学生及时以及准确地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最终使得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情境教学法适应了教学体制改革的相关要求,从而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需要教师不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将情境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起来,从而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这一门学科主要讲了与道德相关的知识,通过学习这一门学科,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对于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来说,要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以及年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游戏以及竞赛为主,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思想品德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他们没有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师讲,学生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破坏学生的创造力,而且会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为了能够使得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情境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创设问题情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并且要提出相关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有趣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教学内容导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初中学生处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换的时期,一些有趣的话题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提高,而且会使得教学效果更好。

例如,在讲解八年级“做诚信的人”这一课,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小李和小明是好朋友,在一次值日中,小李不小心将班里的水桶弄破了,小明看到了,对小李说,不会告诉任何人。针对这一行为,教师提问:“小明的这种做法对吗?”学生之间通过讨论这一问题,从而使得学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因此,学生要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

(2)创设故事情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可以营造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最终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相关的技能。教师通过引入相关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到其中的大道理,最终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讲解“岳母刺字”这一故事,明白岳飞母亲对岳飞的教育,通过这一小故事,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创设音乐情境。音乐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利用音乐,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道德品质。例如,讲解八年级“难报三春晖”这一课,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从而能够提高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播放《天亮了》这首歌曲,然后教师向同学们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学生听完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都沉浸在歌曲中。故事中父母对孩子的爱感动了每一位学生,此时教师借助这个环境引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4)创设生活情境。生活情景法主要是指将教材中的抽象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联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当教师要讲解九年级“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了解到当地水资源污染的实际情况,并且告诉学生水资源污染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此时教师会提问:“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保护水资源以及环境呢?”此时每一位学生都踊跃发言,表达自身的观点,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可以促使学生将课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要建立起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到更多课外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秀田.初中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学习,2011

(5).

[2]朱学艳.试论情境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

2011(30).

[3]高洁清.谈新课程改革对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新要求[J].新课程学

第5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Abstract As an academic and main cours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Cambodia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ed talents, and teaching design is an indispensable section as the first step in teaching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teaching 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of Cambodian.

Key words Basic Cambodian; teaching; applied

随着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与柬埔寨的交往更加密切,柬埔寨语人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各高校纷纷开设柬埔寨语专业,出现了短短几年学习柬埔寨语的学生成倍增长的可喜现象。随着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不断推荐,柬埔寨语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有效安排教学实施、提高教学效率,才能保证通过教学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以“基础柬埔寨语”课程为对象,初步探讨“基础柬埔寨语”的课堂教学设计。

1 “基础柬埔寨语”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基础柬埔寨语”是柬埔寨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课程不但时间跨度长,而且所占课时量也最大。红河学院基础柬埔寨语课程共开设四个学期,教学总课时为468课时。基础柬埔寨语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和核心,历来是教学中的重点,不仅承担着传授基本语言知识、培养基本语言技能的任务,而且还是介绍柬埔寨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的一个主要途径。可以说,基础阶段的柬埔寨语课程教学质量决定了该专业学生基础阶段学习的成败,关系到柬埔寨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之,基础柬埔寨语是奠定学生学习柬埔寨语的基础课程,是掌握柬埔寨语运用技巧的关键课程,也是实现柬埔寨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课程。

2 “基础柬埔寨语”课程教学的设计思路

2.1 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师施教的出发点,是整个教学结果的落脚点,“基础柬埔寨语”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首先确定了总体目标为:培养学生掌握柬埔寨语基本发音方法、书写规则,熟悉柬埔寨语基础语法,了解柬埔寨基本国情,并具备一定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高年级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础柬埔寨语”系列课程时间跨度为两年,包括四门课程,因此我们制定了总体目标后,还对每个层次的目标进行了细化,把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和拓展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要求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基础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柬埔寨语语音体系,掌握柬埔寨语基本语法知识,具有听懂并理解日常对话和简短新闻的能力;提高阶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柬埔寨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具有较强的柬埔寨语阅读能力,能与柬埔寨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拓展阶段则需要学生了解柬埔寨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独立进行简单的翻译任务。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

基础柬埔寨语教学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但是仅仅强调语言基础的学习是不够的,学以致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为了切实落实这一目标,“基础柬埔寨语”教学内容由最初的语言基础知识体系扩展成为语言基础知识体系、文化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三个层次,其中,语言基础知识体系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文化知识体系强调对柬埔寨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的交接;能力体系则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具体实施时,不满足于教学内容即教材内容这一传统理念,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兴趣,对教材的授课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加或者删减,比如在发音阶段,过去教师主要采用听说教学法,教师教授辅音、元音和拼读,学生跟随教师不断重复发音,在这种方法下学生的发音水平虽然得到提高,但应用能力往往停滞不前,也容易对学习产生厌怠情绪。因此我们在发音阶段除了重点教授语音知识外,还增加了日常用语、简单句型等内容,在教授辅音“”时,引导学生拼读“”,之后补充单词“”,从单词又延伸出句子“”。让学生在学习柬埔寨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3 教学方法的设计

2.3.1 互动教学方式

转变过去“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互动环节。如:设计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课上课下互动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互动式课堂最初可以采用“问和答”的方式,如在讲到柬埔寨人民的饮食习惯,可结合课文设置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回答该问题,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其次,课间时间安排1~2名同学到讲台上做一个1分钟的表演,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柬语应用能力,拓展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3.2 情景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模拟现实场景,师生在创设的情景之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和学的活动。例如在教学中,为了巩固学生对一些日常用品词汇的掌握,我们把教学情景设定为模拟进行销售和购买活动。学生课前每人选定五样日常用品,课上教师作为顾客,进行模拟购买,学生一一介绍自己的五种商品,并说服教师购买自己的商品。这种情景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使学生踊跃参与到所设计的情景当中,既巩固了知识,也达到培养应用能力的目标。

2.3.3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基础柬埔寨语”受课时限制,常常无法在课堂上穿插大量的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环节,课后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刚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也达到了“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的理想教学效果。小组学习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3~4人内,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搭配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老师布置任务后,小组成员自行在课下用柬埔寨语进行讨论、练习,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向全班汇报讨论或练习结果。

2.3.4 第二课堂

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学以致用的课外活动,使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开发学生的思维。“基础柬埔寨语”从三个方面规划第二课堂的建设,第一,设立柬语角,打破年级和国籍的界限,组织全校性的柬语角,邀请柬埔寨留学生参与进来,形成柬埔寨留学生帮助柬埔寨语学生,柬埔寨语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的方式,以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交流,营造地道的语言氛围。第二,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或企业成功人士举办柬埔寨方向的讲座,向学生传递前沿信息、传播先进理念,加深学生对柬埔寨相关领域动态和规范的了解,进一步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第三,开展柬埔寨文化节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在学习柬埔寨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4 教学评价的设计

“基础柬埔寨语”课程考核内容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考核,还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纳入了考核范围,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体能力差异性,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学生期末成绩(100分)=形成性评估成绩(40分)+终结性评估成绩(60分)。形成性评估成绩主要评估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团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情况、语言运用能力、情感等方面综合评价。终结性评估成绩则由期中成绩、期末成绩组成。

3 结语

第6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1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情况

湖北文理学院位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及第二大城市――襄阳市,是一所省属地方性综合型本科院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在校学生近18000人,每年招收本专科学生近4500人,学生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

多年来,我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基本上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原则性指导意见进行设置,目前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主要开设两个层次的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

对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将所有学时全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不严格区分理论与实验学时,采用“边讲边练、讲讲练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分理工类、艺术体育类、文史类,分别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案。

2 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 学生的分类

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不同,学校设置有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我们对多年来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将全校所有学生按专业分为大理工科类(以下简称A类)、大文科类(以下简称B类)、音体美类(以下简称C类)等三类,分别进行公共计算机课程设置。A类专业包括常规的理工科类专业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类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A》和《程序设计基础》;B类指不包含音乐、体育、美术类专业和A类专业的所有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B》和《程序设计基础》;C类专业即为上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所含的相应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C》,不开设《程序设计基础》。

2.2 学生的分级

对上述三类学生,在具体组织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我们再采取分级的教学方式,即在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级。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我们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从学生的测试与分级、学生的分班、学生成绩的记载与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地规定,并作为实施《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利用购置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组织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及文字输入、Office办公软件的日常使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等。

测试成绩出来后,我们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测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的同学,经我们公布成绩和名单,学生自愿申请(本人签名确认),教务处批准后,取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资格,直接获得本课程的学分,测试成绩即为本课程结业成绩。对于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其它同学,我们按照上述“教学实施方案”中对测试成绩的规定,将学生分为高、中、初三个级别,再根据各实验室设备台套数进行合理的教学班级划分,并据此编排出分级后的课表。

2.3 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分类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老师共同编写了三个类别的课程教学方案。总体上讲,对A类和B类学生,我们基本上按照教指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对C类学生,我们除按照B类学生设置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与相应专业的任课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讨论、商定如何结合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模块。同时,我们结合学生课程学习和就业工作的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用于就业招聘的个人简历的制作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分级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根据前面的各类的课程教学方案,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各类别的初级班,因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基本上按照教指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常规内容和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也就是前面制定的三个类别的课程教学方案作为各类别初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使用。对各类别的中级班,这部分学生对基本操作已基本掌握,我们在相应初级班的教学方案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增减”,即减少基础性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增加原理性教学内容和技巧性操作内容,进而形成各类别中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对各类别的高级班,这部分学生的常规操作能力已具备,我们在相应中级班的教学方案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地“增减”,即减少大部分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增加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要用到的高级技术(技巧)性内容,并适当增加计算思维、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有关的专题性教学内容,进而形成各类别高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

3 我校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经验与体会

通过“分类+分级”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采用分类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信息技术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采用分级的教学方式,既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使得各级学生得到相应的信息素养的训练,避免出现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免修政策的制定,既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直接体现,也将少部分学生解放出来,使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因为分级而重新组合的由多个专业学生构成的教学班,也进一步促进了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当然,《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实施,更多的是在教学组织层面进行的改革。要真正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服务于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要更加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利用,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象MOOC/SP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可以很好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并取得好的效果。这将是我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洪溪等.地方性综合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1)

[2]王凤芹,李瑛.《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5(6)

第7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课程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工具性、支持性的地位和作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必然成为深化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基础课程设计进行以下探讨。

一、高职基础课程的界定

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计,首先要理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高职基础课程观念;二是高职基础课程界定;三是高职基础课程目标。

1.高职基础课程观念。目前在课程改革方面,很多学校力求回避把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提出打破传统的“老三段课程结构”的种种分法。由此可见,高职基础课程观念的把握成为课程设计的首要问题。《高等教育学》从层次构成上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高等职业教育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基础课程也就不存在可有可无的情况,不能因为突出技能型、应用性特点就无视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例如,语文课程包括汉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文学部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以完善人格为目标;汉语言部分主要是读、说、写训练,尤其是写作能力的培养,既为专业教学服务,也是工具能力的培养,如撰写工程报告、质量分析报告、检测报告、设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等等,这些都是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课程包括课目(科目或学科)与进程,所谓“老三段课程结构”实质上是相对于课程开设序列而言的,避免出现“三段式”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将课程分为几类,而在于课程构建是以“学科课程”为重点还是以“技能课程”为重,在于如何对科目排序以及科目内容的重构。过去的课程构建呈现为“三段式”,是因为科目排序的原因,与课程分为三类是两码事情,无论对课程分类如何称谓,基础课程是客观存在的。

2.高职基础课程界定。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两部分。公共基础泛指高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每个学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以及办学理念不同而存在部分差异,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社科类,如基本原理、大学语文、社交礼仪;自然科学类,如数理化生;通用工具类,如计算机基础、外语;实践活动类,如军事训练等。对于高职院校来讲,由于其职业性,故公共基础课程一般比较明确,教育部对此也有指导性意见。

专业基础是高等职业学校设置的一种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相比,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界定就复杂一些,划分标准是相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而划分的,其功能和内容都不直接以一项技能表现出来。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其课程体系都包含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但同一门课程是否是基础课程,还要看是什么专业。比如《市场调查》,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技能课程,在文秘专业就是专业基础课程。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一门或多门专业基础课,同一门课程也可能成为多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如很多学校已经把《市场营销》、《金融知识》等这些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作为各专业通开的基础课程,为的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3.高职基础课程目标。基础课程目标取向,应基本满足职业教育目的要求,即满足岗位任职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要求。基于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支持性作用,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目标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技能培养要求;二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要求;三是学生人格健全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技能培养是其首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特色;健全人格是一个人适应社会的客观要求,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意识等。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不仅要成为熟练的操作工人,更要成为合格的公民。课程设计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和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将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实现,都不能说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合格的。

二、基础课程开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1974年)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做到:(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出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其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态度。”《高等教育学》也明确提出,公共基础课程“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须的课程”。

1.合理知识结构的客观要求。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仅有满足毕业后就业需要的岗位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和适应职业变化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高职毕业生的合理知识结构应该既具有娴熟的岗位技能,又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在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关于“教育与职业”中强调:“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和手段。”指出:“需要有一种教育,使工人了解他们职业的科学的和社会的基础,以及他们职业的意义。……因为没有这种教育,工人就不可避免地降低到成为他们所操作的机器的附属品的角色。”合理的知识结构就如同一栋建筑物的合理架构,哪一个方面设计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大厦垮塌。一个人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合理的相关知识能力基础之上的。

2.专业能力形成的客观要求。高职学生专业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针对岗位(群)的技术能力。岗位技能的形成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的。基础知识不仅为专业技能提供支撑,而且为未来知识、技能更新提供迁移的可能。二是专业综合能力。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中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以“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核心技能包括裁剪缝制、制版推板、服装设计、设备维修等;一般技能包括审美能力、面料鉴别与选择、成本核算、营销等;综合能力包括运用数学和测量方法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运用能力、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善于沟通的能力、法制观念、社会责任心和诚信、职业道德以及爱岗敬业的职业人格等。显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只靠专业技能课程是无法实现的。

3.未来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岗位纵向提升;二是职业岗位横向跨越,包括同一专业不同岗位的横向跨越和不同产业间的职业岗位跨越。无论是纵向发展还是横向发展,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和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高职专业设置和人才规格具有很大的定向性、区域性、具体性,随着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花费很多时间习得的一些具体操作技能很可能就是一种浪费。自2008年金融风波以及我国“十二五”做出的工业转型升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出现较大调整,如一些地区提出的“腾笼换鸟”政策,一些行业、企业的产品、设备及相应的技术都会得到革命性的变化,对产业工人的知识、技能要求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对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也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等方面必然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今天的热门专业,毕业后可能已人满为患,我们必须为毕业生跨行业选择职业提供必需的能力。

4.企业需求差异的客观要求。企业岗位的细分带来的是就业方向的多样化。目前,能自主地寻找与所学专业对口岗位的毕业生数量有限,许多毕业生很难找到很对口的岗位。即使是大方向相近,但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存在较大差异。要适应这种就业岗位的细分和差异化,就必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所学过细或过于单一,就很难实现知识的迁移。就某一个专业而论,其就业岗位也是很宽泛的,一个中型企业的财务处,可有十几个具体岗位,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不可能把所有岗位技能都做到熟练掌握。

三、高职基础课程构建与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提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学科门类多少;二是各学科内容取舍;三是各学科教学进程安排;四是教学实践改革。

1.体现“能力本位”,依据专业技能相关度确定基础课程门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处理好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关系,突出专业技能课程主体地位,围绕专业技能教学实践及未来职业发展设置基础课程。首先,对专业技能核心或主干课程进行规定;其次,分析与主干课程相关的基础课程,从学习技能应有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和应用工具三个维度提出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其三,运用统计方法对与之相关的基础课程确定其相关程度,对弱相关科目可以舍去或者就其涉及内容进行整合;最后,将保留的基础课程科目按其作用划分为基础性、支持性和工具性三类,为科目开设序列和开课方式提供依据。

2.坚持“必需够用”,依据专业能力培养需要把握内容取舍。“必需”指的是科目内容涵盖的范围,即宽度;“够用”指的是科目内容涉及的程度,即深度。一直以来,在专业技能课程与基础课程课时分配上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课程内容决定于课程目标,判断“必需够用”的标准,应从三个维度去分析,而不是主观判断。作为基础性课程,可尽量保证其学科体系和核心内容完整,或者是在保留学科体系基础上的整合,从而减少由于一系列不相关的和相互重复而带来的浪费。如文秘专业开设的《统计基础》和《市场调查》两门课程,可以整合为《统计与市场调查》一门课程,甚至还可以把《EXCEL运用》与其整合到一起。作为工具性课程,除保持本学科必须的基础知识之外,重点应突出如何贴近专业,如在计算机专业开设英语课程,可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作为支持性课程,可择其所需,即需要什么教什么,如在财务会计专业开设《税收知识》,只要讲授几类税种的征收范围、对象、计算、减免就行了,以满足会计记账所需,至于税史、税制、税管、税法以及税收原则理论等就没有必要讲授,不需要保持其学科体系完整。

“必需够用”表现在不同专业要有所不同。如心理学知识,医护类专业与机械电子类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就有很大的不同。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讲座了解一些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及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就可以了;而医护专业的学生,则应作为专业基础,全面掌握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咨询技能等,并能运用心理学知识与患者交流、沟通和进行心理治疗。

3.有效设计开课时序,优化各学科间的搭配。课程设计不仅指一门门具体的课程门类,而且指这些门类按照一定结构所组成的整个课程计划。确定一个专业所开设的基础科目并不是课程设计的全部,关键是要科学搭配各门科目,根据科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学生认知规律将各门科目予以序化和衔接,把基础科目与专业技能课程串连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有效设计教学程序。高职基础课程的开设序列与衔接可采取“树状”架构,专业技能科目为主干,基础性科目为根基,工具性和支持性科目为树枝。基础性科目一般应安排在专业技能科目之前;工具性和支持性科目既可以安排在专业技能科目之前,也可以与专业技能科目并行,还可以与专业技能科目串联。由于高职教育年限较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教学时数,为了做到既满足专业教学与实训,又能够实现基础理论知识达到“必需够用”,还应在教学方式和课时分配方面精心设计、有效衔接,如对于支持性课程可采用讲座方式加以安排等。

4.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过程中可持续能力培养。教学过程是一个再创造过程,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指导,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为关键。即使是实训课,也要启发人的心智,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师告诉学生某种声响反映的是什么故障,学生掌握了,这是被动式教学;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探索这种故障为什么发出这种声响,它与周围环境处于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如果周围环境改变了,这一故障不变,其表象――声响有没有变化,是否会干扰我们的判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综合运用开放式、探究式、引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能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黄艳芳.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0.

[3]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2.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

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5] 刘晓,等.课程的结构与重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10.

第8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具软件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3]。20世纪90年代末欧洲29个国家共同签署Bologna宣言,决定到2010年在欧洲学士和硕士教育中全面实现模块化教学。模块化课程是相对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而言,根据人才规格中的某一素质要素来构建所需的教学内容板块和教学方式,重点突出所选内容的使用价值,而不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4]。要想实现学生毕业时与工作岗位实现“零距离对接”,就必须根据各岗位的素质要求构建相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工具软件应用在我校自动化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中应运而生。

1 模块简介

工具软件应用是一门专业选修模块,重点围绕自动化专业常用的软件工具进行系统教学,包括PROTEUS、KEIL、PROTEL、MATLAB等,涉及相关电路仿真软件、单片机编程软件、电路制版软件以及数学仿真计算软件等。旨在培养学生使用现代工具软件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学习系统仿真思想,使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电路分析能力、单片机编程能力,以及科学的仿真计算能力。

在自动化专业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未单独开设类似工具性的模块化课程。而是在各模块授课过程中需要使用某软件时,由专业模块老师另外讲授,这造成教师工作的重复。同时这种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对软件的认知较为分散,难以构成一个完整全面的体系,降低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我们也针对学生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后的反馈,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考虑,以合肥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思想为理论指导,将本专业常用的工具软件整合为一个独立模块,集中学习,以满足后期学习过程中对工具软件的使用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初步的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单片机编程能力和科学的工程计算及数值分析能力,为学生进行后续模块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工具性使用基础。同时,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专业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为学生在后期参与认知实习、第二课堂以及毕业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撑。工具软件应用有支撑作用的后修模块如图1所示。

2 构建工具软件应用模块化教学模式

模块化教学思想源自德国,强调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积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确定工具软件应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知识、素质、能力”三个要素对教学内容分解为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和自主学习三个环节;电子商务毕业论文通过三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动化专业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可独立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单片机联合调试、PCB板设计以及数值分析计算等操作。为后期其他课程学习提供相应的工具支撑,也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快的适应单位在工程实践中对相关软件使用的要求,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专业知识素养。

2.1 教学内容

工具软件应用实质是将本专业可能用到的软件工具放在一起,集中学习。通过对各工具软件的横向对比,找到学习软件使用方法的技巧,同时将模块开设时间提前,满足后期学习过程中对工具软件的使用要求。根据自动化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工具使用及相关能力,将以前的工具课程整合成一个模块,包括PROTEUS、KEIL、PROTEL、MATLAB,涵盖电路仿真、软件工程开发、电路及数值仿真计算等。该模块初建时共3学分,其中包括24学时理论教学和24学时实验实践。与其他专业模块相比,该模块实验实践学时所占比重较高,能够看出其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视。

2.1.1 理论教学

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开设的内容,对课程的相关性进行讲解,相同内容进行删减。如PROTEUS中的PCB制作和PROTEL中的功能重复,则以更常用的PROTEL进行相关讲解;而PROTEL中电路仿真部分则放入PROTEUS中学习。在有限的理论教学课时中,按照所确定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上机实验前需掌握的新知识,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为该模块培养目标的实施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点后,能够独立使用相关软件完成简单的工程问题。

2.1.2 实验教学

第9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础英语课程 教学方法

一、概述

21世纪以来,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更为密切。众所周知,国际交流的有力保障首先是语言的交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程度最高的一门语言,是国际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出顺应新时期发展,满足社会进步需求的英语应用型人才,成为各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院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为《大纲》)明确了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的英语专业人才。细读这一培养目标就不难发现,它实际是要求英语专业人才能运用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同时兼备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即成为英语应用型人才。《大纲》中所指的扎实的基本功,主要是指英语的五种应用技能,即英语听、说、读、写和翻译能力。这五种技能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用到实际中的基本技能。那么,如何让学生掌握和精进这些技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就成为各高校英语专业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

《大纲》还确定了基础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地位。在全国各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当中,基础英语课是占学分比例最重的课程,平均约为每学期4-6个学分。相应的,基础英语课的课时数也最长,约为每周4-6课时。单纯从这样的学分和课时比例来看,基础英语课必定是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基础影响最大的课程,基础英语老师和英专学生的接触时间也最多。但笔者在十年的基础英语课教学实践中发现,该课程虽耗时长,占比大,但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缺少一定的框架性、系统性;学生学习该课程时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很难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难以将如此重要的课程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有效结合等问题。

目前,不少院校的一线教师都对上述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也提出过一些相应研究课题,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教材存在的问题,常俊跃(2012)提出了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单一,深度不够,缺乏启发性,系统性较差等问题。钱晓霞(2009)倡导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全人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在语言基础训练中融入研究型教学。胡文仲(2006)等呼吁英语专业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通识型兼顾复合型人才。

本文为笔者对服务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究及成果的总结,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指教。

二、基础英语课程阶段性培养目标的设定

根据《大纲》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在一、二年级需要达到的英语水平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分别需要达到英语专业二级和四级的要求。《大纲》在教学原则上还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遵照上述要求,本着上述原则,笔者按照纵向突出语言基本功培养的循序渐进、横向强调阶段性的侧重点突出的框架,分学期、分内容地将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有序推进到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四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去。

本研究中主要用到的基础英语课程教材为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第2版)》的1-4册学生用书,每册书对应一个学期。所使用到的教辅用书主要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8版)》、《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1版)》、《综合教程(第2版)核心词汇:记忆与拓展》1-4册、《英语发音与朗读教程(第2版)》、《牛津英语语法要点精讲(第1版)》以及《读名著学专四词汇》。笔者分别在第一到第四学期的开头就给学生说明学期目标,学习重点,具体要求,让学生有非常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有计划地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完成各项任务,达到相应的要求。

三、具体教学方法设计创新及实例

按照《大纲》培养目标中的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要求,本研究将分四学期设计基础英语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创新及实践。

1.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以语音训练为主。在第一学期,学生们往往是在迷惘困惑中开始自己的英语专业学习的。因为经历过高考备考的题海战术,长期采取只有笔头没有口头的学习方式,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英语“说”的能力不那么自信。这时候,教师应及时恰当地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笔者在设计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时,从鼓励学生“敢开口说英语”开始,第一学期基础英语的每个课时都是以“说”的能力培养开头。

英语的应用能力,首先是“说出来”,既对发音的要求。基础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能力也是从语音开始。但语音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的起始发音水平差别很大。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三次语音筛查测试(Pronunciation Test 1-3),并在首次给定同一朗读材料测试(Test1)之后,按照学生实际发音好坏程度将其分成A、B、C三组。按照《英语发音与朗读教程》中的章节规划,A组学生直接从单词和语句重音、节奏、停顿、语调以及近似音开始练习;B组同学从省读、连读、爆破音和同化音开始练习;音际关系开始练习;而C组学生语音基础差,需从音标本身开始练习。以4周为一个测试周期,待到Test2时,如果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则可“晋级”到上一组别,如C组晋级到B组,B组晋级到A组,而原本就好的A组再从模仿词组、句子和段落晋级到篇章的朗读。如此,通过分层次+晋级的方式,以期在Test3时达到所有学生都有有所长进,有所晋级。既对学生是个激励,又因材施教,达到所有学生各有目标,共同进步的目的。

在语音练习的同时,笔者还推进了当堂新闻播报的任务。将每次基础英语课的前5分钟拿出来,给所有学生轮流做新闻播报展示。细节包括课前制作一则新闻的PPT,介绍新闻标题、背景、图片、一句话摘要和生词讲解。做展示的学生在此过程中既锻炼了口语表达,又尝试了如PPT制作放映、用英语与他人的互动交流这样的基本技能,也为今后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做了一些准备。

结合《综合教程1》上每个单元的“Phonetics”板块中词语和句子朗读练习,学生需在每单元课文学习进度中保证发音同步过关。这样,一学期14组的词句朗读,也给了学生充分练习语音的高质量素材。

笔者在学期末设计了年级英语朗诵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让语音好的学生有了展示的舞台,而语音稍有欠缺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榜样和奋斗的目标。这样,通过一个学期的语音练习和测试,处于各个发音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长进,也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第一步。

2.第二学期教学设计――以打好语法基础为主。对于英专学生来说,第二学期相对于第一学期已加深了对英语专业的认识,语音已基本过关。下一步就是补缺补差,为自己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语法体系。英语语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学生在高中学习的语法和在大学所用的语法并无太大差别,只是高中时多为以题目着手,不重视语法体系。英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很好地将英语付诸应用,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语法体系。在这一点上,笔者以构建学生完整的语法体系为学期教学重点,将《综合教程》四册书中56个单元课后练习中的语法点一一呈现在“基英语法汇总表”中,并按照词法和句法分类,在第二学期一开始就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预习每个单元课文之前,先浏览单元语法重点,再对照语法汇总表,了解该单元语法的大概所属范畴。学生带着这些基本认知再阅读课文,就能更直观掌握语法点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从认知角度来讲,学生利用课文语境来学习语法,形成正确的映象,非常有利于正确语言习惯的形成。再佐以一定量的课后语法练习,学生巩固了已知的语法知识,也能将未知的语法现象纳入自己的语法体系中。这样做,既避免了对语法点机械的无效记忆,又能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第三学期教学设计――通过泛读扩充词汇量。《大纲》中对英语专业四级词汇的要求为认知词汇达5,500-6,500个,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进入二年级,英专学生面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词汇量是能否通过考试的重要考量标准。以往一味对着单词表死记硬背的模式往往费时低效。所以,教师必须想出新的方法帮助学生高效得扩充词汇量。笔者的做法是要求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的方式积累词汇。《读名著学专四词汇》一书就很适用于英专二年级学生。此书从《大纲》中给出的“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中选取了14部经典名著,并从各著作中提炼出包含英语专四考试真题中的高频核心词汇1663个,附以词汇常用搭配和派生词。笔者要求学生在第三学期读完这本书,并通过先阅读句子,再以句子为词汇使用背景,来分析词汇的形式、用法和意义。加之《综合教程》1-4册上的词汇,学生都通过先看语境,再看单词的形式来学习单词,比死背拼写方式或单纯靠读音记拼写要高效得多。通过阅读名著和第一手素材来扩充词汇量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举多得。

4.第四学期教学设计――以翻译实践夯实英语基础。经过前三个学期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的加强,第四学期开始强调学以致用,教学重点转移到翻译实践上,也为高年级学习打好基础。在英专低年级阶段,比起高深的纯翻译理论知识,学生更乐于接受实践的学习形式。笔者参考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的考察形式,每个教学周设计一次笔译实践,让学生将英汉或汉英大词典带进课堂当堂做翻译练习并提交。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量的翻译任务,既体会到作为译者的不容易,又能一次次有机会将综合的英语语言能力运用到实际当中,很好的实现了基础英语课程服务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设定。

四、总结

本文探究的是如何设计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方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四个学期不同教学重点的设定,本文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使具体的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在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常俊跃.英语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基础英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建议[J].外语研究,2012(6).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