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规划与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宅基地管理现状;管理机制走向;规划整理;新农村建设
1 农村宅基地管理现状
1.1 建设用地规模总量大,利用粗放,挖掘潜力较大
以徐州市的邳州市为例,据《邳州市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0.3平方米,与15年前相比,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53.5%。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量的 60%。有的居民宅基地面积占地高达0.5亩,远远超过江苏省规定的标准。
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建房追求宽大、舒适、便利,而选择庄体或公路两侧进行建设,在造成村内大量建设用地闲置浪费的同时,使村庄庄体得到了恶性膨胀。有的村庄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心村”、“无人村”。宅基地利用较为粗放,可挖掘潜力较大。
1.2 未批先建、越权批建和宅基地隐形交易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执行和《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的实施,农村干群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意识不断增强,但是仍然有的居民未经批准擅自占地建房,个别村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私自收取费用违法批建宅基地。同时,随着社会人口流动量的增大,进城买房、异地建房等原因,私下的宅基地买卖较为普遍。
以上这些情况不但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压力,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每年因宅基地分配不均和纠纷而引起的上访占农村上访案件的80%以上。
1.3 居民点分布零散,用地结构、布局不合理,缺少规划,阻碍农村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
农村居民建房没有统一长远规划,户与户之间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意识,只追求当前利益,盲目建设,有的村民将住宅建在远离村庄以外的地方,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自然村。而村内原有的旧宅基既不居住也不让出,任由闲置,不仅造成一户多宅,也使村庄的整体布局和发展受到制约,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2 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的走向建设性意见
2.1 加强宅基地管理立法体系建设,规范宅基地管理
目前关于宅基地管理方面权威性、规范性立法体系还没有形成,应尽快加强这方面的立法体系建设,尽早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流转、登记发证等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加强立法建设,强化约束机制,使宅基地的使用、管理和合理利用从经济、行政、法律三方面得到保证。
2.2 严格宅基地审批制度
按照严格管理、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对新增宅基地的行政审批制度,坚决贯彻“一户一宅”和使用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计划、规划,一次性申请办理农村宅基地的农用地转用,对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实行单独下达用地指标。严格新增宅基地申请人条件的审查,坚持建房申请公示制,努力做好批前、批中、批后跟踪管理。
2.3 建立县级农村宅基地用地后备资源储备库
各县(区)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对辖区内各行政村(自然村)闲置、空闲宅基地和闲置住宅进行现场调查、摸排,县级汇总,建立专业县级农村宅基地用地后备资源储备库。在村庄周围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立红线禁建区,经审查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一侓考虑使用储备库内的建设用地,禁建区内一律不予批建。
2.4 努力开展村庄规划建设和村庄整理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居民点集居化建设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着统筹安排、控制增量、合理布局、集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多方面筹集资金,通过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安排村庄存量建设用地,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努力搞好村庄规划整理的试点,逐步改善农村生活和村容村貌。在村庄规划治理中,按照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村的生活生产水平,应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坚持从实际出发及集约用地的原则鼓励建设中心村。要制定建设标准,切实保证“一户一宅”制度的落实,严格控制超标准、超豪华建设,稳扎稳打推进村庄治理。同时在建设中要体现综合效能,提高整体功能,保障农村政治经济和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
2.5 探索建立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
应当制定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从法律上规定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范围、方式、条件、对象 、税费等。在切实保护耕地的前提下促进宅基地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组织合法流转。从而可以防止滥用宅基地流转牟取不法利益、利用宅基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和投机活动。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居住建筑设计;建筑统计
数据表明我国房屋总建筑面积较大,农村房屋建筑面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我国农村房屋建设未进行科学规划以及整体管理,大多数房屋按照传统观念设计,因此在房屋构造、样式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并未发现房屋在空间结构、生活起居便利性、房屋使用期限、房屋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发现较为明显的问题。
1建筑样式以及功能性
大多数农村民居在建筑过程中并未对装修方面客观对待。很多农民朋友尚未进行过建筑装修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建房时通常采取模仿其他城市中已有建筑,而城市中建筑大多体现出了时尚性,城市店铺通常采用大玻璃门,大玻璃窗的方式,然而农民在居住建筑中照搬这种方式,体现出与农村民居不匹配的功能,这种形式与农村民居不协调;一些城市中已经落实的建筑样式在农村中依然使用,例如,现如今城市中已经不使用外墙瓷砖的方式,然而农村依然在建筑中使用此种方式,一些乡村政府要求村镇规划建筑设计必须采取外墙瓷砖方式,然而这种样式已经落后,并且造成了建筑成本的提升,一些农村居住建筑采取仿古装饰,在屋顶添加类似庙宇屋顶的装饰物,导致建筑物整体有失美感。传统的建筑经验影响了人们在进行农村建筑时忽略了主观个性意见,并且也忽视了自身审美意识以及专业性建筑设计因素。人们面临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开始追求各种时尚、靓丽的外形,对于居住建设的功能性并未重视,在建筑设计时一味强调宽敞、明亮的效果,而实用性往往难以达到,房屋建设仅仅体现出城镇化的统一标准,尚未进行个性化建设。一些人在进行农村房屋建筑设计时将城市环境布局特点考虑在内,并未针对农村环境布局进行规划,或者将城市建筑直接复制到农村来,在农村环境下这种建筑设计并不适用。一些农民朋友注重空间结构的扩大,而将其他实用较强的空间白白浪费,例如在进行楼梯设计时,楼梯结构设计的不符合规范,导致楼梯空间较窄,上楼下楼较为陡峭,小孩以及老人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危险。所以建筑方案的确定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农村建筑应体现出个性化,例如适宜存放农机具的宽敞庭院。农村住宅建设中不断推广沼气池的使用,农村住宅平面设计时应将沼气池连接厨房、猪圈、厕所,这种方式能够有利于管线设计和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农村住宅建设应体现出与实际生活需要的匹配性,在达到生活的便利性基础上再追求外观形象的设计。
2建筑使用期限的持久性
经过对农村居民建筑的调研发现,农村居民建筑在建造地基时通常结合泥瓦匠自身经验,此种房屋建筑不符合规范,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依靠经验建造地基通常会导致地基不牢固,不能够承受整体房屋建设,房屋居住寿命将减少,与此同时建造过程未进行科学性的抗震设计,使建筑不具有抗震功能。结构设计体现出了较多突出问题,梁的跨度通常较大,而梁的截面较小。楼板配筋方面,误以为主要钢筋将发挥较大作用,而构造配筋受到忽视。农民对房屋建设大多追求功能性而忽视了安全性,使用期限较短。面临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相应物质水平的提升,农民在平房上面继续建设多层小楼,此种建筑方式会大大降低房屋的使用寿命。
3建筑外观方面
大多数农村居民在进行房屋建设以及装修方面,不采取理性的规划,通常是按照城市中的建设和装修方式,将城市中建筑采用的大玻璃窗安置在农村居住建筑上,在日常使用中为生活制造很多不便,而大玻璃窗的造价较高,从而提升了房屋建设成本,一些农村居民看到外墙粘贴马赛克很时尚,于是将其照搬到农村房屋中,但是马赛克墙砖成本较高,伴随时间的推移马赛克容易出现脱落,为外墙墙体带来不美观的外观体验。一些农村居民将房顶修建成类似古建筑形状,还有的居民为房顶添加庙宇装饰,此种房屋外观与居住环境整体不协调。
4建筑浪费资源现象
我国占地面积较广,资源辽阔,但是伴随着我国人口较多的特点,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占有的资源很有限,而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尤其是土地不可再生,面临我国当前人口数量较多的状态,人均占地面积非常少,因此房屋建筑时在注重房屋格局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尽量在最小的土地面积上设计出适合居住的房屋。农村建筑不应照搬城市建筑,应根据农村环境特点采用地方材料,施工技术应采取简单、便捷的方式,不提倡进行繁琐的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面对完善的功能性、科学的布局以及结构方面的安全,应要求功能空间采光良好并保持通风。应节约建筑材料的使用,节省能源占用,逐步将房屋建设造价压至最低水平。为农村建设出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农村住宅。
(1)节能意识缺失。很多农民朋友一直以来头脑中传统思想较为严重,认为我国资源丰富,可以供人们无限制的使用下去,然而他们并未关注我国国情以及当前全世界的能源问题,因此在农村建筑过程中并未考虑节能方面;
(2)缺乏相应节能技术。农民朋友们缺少专业的节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农民朋友不知该选择何种方式达到节能效果。例如,平房建筑体系一般高于城市多层建筑,然而在相同保温条件下,平房建筑耗费能源高于城市多层建筑,至少高出10%到30%左右,同时围护结构略显单薄,外墙相当部分显示出240mm厚砖墙,屋顶不采用保温隔热措施;一些农民朋友仅仅要求宽敞、光线足,将门窗均采用大玻璃设计,窗强面积对比一般超过0.5,导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很多农民朋友在建筑材料上选择廉价的门窗,结果造成农村居住建筑保温隔热效果较差。
5针对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凸显矛盾的应对措施
上文提到,我国农村建筑规模占据我国整体建筑规模较大面积,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更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部分,所以,各级政府、有关专家都应重视农村居住建设事业。
(1)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工作应进行整体规划,在农村小康系统工程中逐步渗透农村居住建筑建设工作,施行统一管理,为农村居住建筑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性、科学性;
(2)各级政府应努力提升农民的建筑知识,可以开展科普讲座或者技术人员下基层为农民讲解建筑常识,重点在于房屋抗震结构、抗震原理、房屋结构知识、房屋装修、建筑节能等方面,引导农民积极的科学建房,使其达到安全、适用、美观、环保的效果,体验小康住宅,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带来基本房屋保障。
6结束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与人文;乡村特色;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103-05
[作者简介]桂俊荣(1974—),女,湖北武汉人,艺术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中外设计思想及其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农村乡村规划研究”(10YJC76002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新农村建设从前期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农村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渐从“上楼”、“强拆”走向注重科学、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彰显地方文化,突出乡土生态的乡村特色建设。乡村特色建设强调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农村环境生态,凸显地区经济特色提升农村经济实力,重视发展地方文化,发掘村庄历史文脉。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与村庄生态特色建设
中国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二元结构模式导致城市与乡村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户籍、物质供应、就业、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造成城乡发展失衡。进入21世纪,这种城乡对立模式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提上日程。从城乡问题提出到现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从理论探索层面进入到实质建设阶段。在经历大拆大建后,农村出现大量“新”房、中西合璧式洋楼,农村呈现“崭新”的面貌。同时,农村原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呈现出从南到北“全国化”的统一面貌。现代都市中的钢筋水泥将人与人、人与自然隔离开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走入乡村,体验农家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热。新农村建设是以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方向,还是保留农村独有的面貌?这一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新阶段需要明确的关键问题。乡村特质问题引起普遍关注。
乡村特质是指乡村这一聚落空间中自然生态景观、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结构所具有的特性,它区别于城市聚落。新农村建设中对乡村特质的突出与彰显成为形成乡村特色的关键。乡村由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立体建构起乡村特质。物质层面具体体现为村聚落空间、乡村生态空间、乡村基础设施空间、乡村服务设施空间;非物质层面表现为产业与经济、社会组织及乡土文化等。乡村特质所凸显出来的是农村生存环境的生态和谐以及村庄文脉的清晰路径。这是当今农村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村庄生态特色建设的理论维度与实施举措
(一)物质空间
从物质空间层面来说,乡村特质更多地依托乡村聚落空间和生态空间得以呈现和展示。乡村格局、街巷肌理、院落构成、建筑形体色彩等将时间与空间有机融合,构成了乡村独有的聚落生态空间。
1.乡村格局与街巷纹理
乡村聚落形成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人类最初择地而居时,基本都会结合周边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及生活便捷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针对乡村具体情况,在实施撤村合并的非移民新村建设规划要尊重乡村现有村庄格局,有针对性地解决格局存在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建设完全改变村庄格局。如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堪称是古村落良好生态格局的经典。村中水系发达,与村落民居布局有机融合,形成良好生态空间。自建村以来,这种生态空间为生存于此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营造出优越的生存环境。新时期,这种具有独特生态空间的村落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区域。①以此为借鉴,在延续这种良好生态空间的基础上,新农村规划建设可着力突出乡村街巷纹理特色,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人居生态环境。通过篱笆、石板、竹篱等形式突出乡村街巷特色,强化阡陌交通、巷道相连、墙头栉比、青石路延伸这些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乡村特征。
2.院落建筑
由于我国地域范围极广,受一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识别性极强,譬如陕西的窑洞,的碉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等。它们一方面表征了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成为地域差异最为鲜明的标识。这种民居院落形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区域形成,作为有形的文化形态构造独具特色的村貌。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面积对旧建筑进行拆除改造,虽然能重返展示新农村的“新”面貌,但在很大程度破坏了村庄本有的环境空间,也消解了区域乡村民居特征。所以,如何处理新旧民居建筑,抑或是对村庄面貌的定位,将是新农村村庄特色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居院落在形成之初就契合了该地的自然环境,成为居民对抗自然环境,营造优越生存空间的最佳形式。譬如,黄土高原土层厚且松软,同时这一区域气候干燥少雨,窑洞就充分利用这一区域多土少木、雨水偏少的特点,依势而开,或沉入黄土塬下或靠崖而凿,营造出冬暖夏凉的生存空间。对院落建筑的处理可遵循乡村原有模式,在建筑体量、色彩、构造空间等方面强化乡村形貌特征及色彩特征。在村庄的规划建设中,对院落建筑的处理需要遵循村落与环境所建构起的生态和谐原则,院落格局和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有机融合。
(二)非物质空间
诚如先生在《乡土中国》陈述的,乡土性构成了中国农村的本质。①农村的社会组织形态及文化形态有别于城市,乡土性是乡村非物质空间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承袭、熟人人际交往空间、农业经济模式等。
中国农村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孝亲等伦理思想观念。也正因为此,很多现代学者都强调,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在农村。虽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其社会组织基本上延续了以宗亲血缘为基础的社会构成模式。这一点在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就能够清晰看出。现在农村建筑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建民居中三间式的传统民居格局(中间为客厅,两边设厢房)虽不复存在,但是,人们在客厅或多层建筑顶层仍保留着家庭神龛的位置。这种神龛最早为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神圣空间,是家庭生活中多重神化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物质呈现。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祖宗的尊崇。对祖宗的追慕及尊崇是农村日常化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血缘宗亲关系的确认。尽管新时期血缘宗亲维系的农村社会及人情网络出现很多新的情况,但是,乡村民居中祖宗位置的留存即表明中国农村中仍存在较突出的血缘宗亲观念。这种观念虽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宗族伦理观念较强的几个区域仍是维系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力量。②从21世纪初期开始在全国农村蔓延的续谱活动,也是中国农村基本社会组织关系的写照。很多地方新修的祠堂成为宗族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新农村村民活动中心。随着国家权力和法制管理逐渐取代地方伦理道德力量,乡村人际关系逐渐松散,熟人社会变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需求主导下的关系模式,乡村社会组织向现代村治模式转变。
在转型的过程中,要通过规划建设强化中国农村乡土性特质,确立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民艺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进一步彰显乡村生态环境中的特质。应配合乡村文化建设,利用乡村现有自然资源,寻求自然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在强化乡村自然健康、绿色生态特质的基础上,着力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及经济振兴。
三、江西井冈山市大陇镇乡村生态特色规划实例
井冈山市依凭井冈山,拥有极好的生态环境,山体葱茂,水资源发达。大陇镇位于井冈山市东南部,东临茨坪,西接葛田乡,北部毗邻茅坪乡,南部与湖南炎陵县隔山相邻。大陇镇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革命战争时期,大陇镇辖区建立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改制后,大陇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是大陇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大陇乡位处镇政府,因而在上一轮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都较该镇其他村更好。
2013年井冈山市制定新的《村庄规划》,总体上确立了井冈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原则和总体规划方针。③井冈山市针对25户以上自然村进行新农村规划,未来将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每一个村庄。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中,大陇镇投入近400万元打造大陇镇中心区域建筑特色(如图1左)。临街房屋统一规范,楼高不超过四层,白色墙壁,檐部统一为青色砖,窗棂设朱红木质镂空窗框。对街道道路进一步建设,协调街道房屋,做到“有出头,有绿化”,街道不占民居门前空间,房屋与街道间有绿化带分隔(如图1右)。同时,大陇乡积极参与井冈山地区红色生态旅游区域建设,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及特色生态自然经济。
结合大陇镇的现状,针对井冈山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地对其生态空间及文化空间进行了综合规划。大陇乡朱屋组所在位置较为优越,是大陇镇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集市、通讯、学校等相对齐备。该地与湖南省接壤,集市活动频繁,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客逗留。同时,该地紧邻井冈山风景区,未来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综合各方情况,该镇的规划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不改变村庄聚落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村貌改造、硬化道路,根据民居状况对现有民居进行保留修整、拆除重建等。对主干道实行加宽处理,不占农田,总体上不改变道路走向。道路硬化采取分级处理,入村主干道实施水泥硬化处理,村中各户交通的小路采用鹅卵石或当地石材铺设。
(二)保留村庄文化特色。村庄入口加油站后有近十棵古树,为该村风水树,最大树龄约为200年。这一区域具有中国传统村落村口的基本生态特点。规划中将该区域建成小型的公共活动区域。利用古树分布情况和地势特点,将绿化带进一步扩展延伸,打造一个绿色走廊。结合村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将这一区域建设为村民活动广场的绿色天然背景。村民活动广场配合当地文化发展及传统文化宣传,采取弧形舞台造型,可作为地方剧赣剧演出场所。为适应该区未来发展,在村民活动广场旁的桥林路建四层楼高的商务酒店,配套停车场等设施。建筑外观风格与大陇镇镇中心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 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规划 生态治理 黄土丘陵沟壑区
Abstract: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to extend the county safety Gou Xiang Yan'an City, for example, to select the slope and undulation of plant 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ecological suitabili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Landscap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ory of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 analysis An ditch community differences in ecological function space. Learn from the overall landscape pattern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community is divided into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unit, and for ecological unit area features pointed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optimize control measures, the final proposed landscape pattern optimization program, as a reference for future of rural communities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Keywords: partition of the new rural community ecological functions ecological planning ecological control in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传统的小流域治理虽较多考虑了土壤侵蚀,但对作为水保工作实施主体的乡村居民及聚落分布考虑不周。对于黄土丘陵区的乡村聚落,已有研究关注其类型、趋向性、内部组织、平面形态、空间结构、分布密度与规模、动态演变及经济特征等方面 [1-5],对乡村生态建设单元有一定的关注[6、7],但仅限于聚落分布的自然生态影响因素的研究,因而与小流域治理结合程度不高,以致于村镇规划和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效果欠佳。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必须要重视人类社会的影响,规范人类活动,减少人为压力,并根据不同水土流失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建设,减缓自然压力[8】。经过多年治理,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程度已经下降,未来生态治理重点将逐步转移到对人居环境的建设,因此开展生态分片建设研究十分必要。
1 研究区概况
1.1 基本情况
安沟乡地处延安市延长县城东南25公里处,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09°56′48″~110°9′10″,北纬36°21′29″~36°33′7″。全乡辖25个行政村。本次规范围为安沟乡中心社区,包括安沟、东卓等16个村,人口规模5156人,面积136.9Km2。社区土地肥沃,光照时长,属暖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冷暖干湿明显。规划区内有水库一座,为安沟水库,坝址延河一级支流安沟河下游,距县城15公里。
2 生态环境保育
应用GIS技术,在分析研究区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的基础上,划分了规划区的生态建设单元,并提出规划区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
2.1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2.1 .1 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来自外界的干扰,保持自身的平衡和稳定。但是,不同类型、不同状态的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反应是不同的。在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干扰或压力下,生态系统偏离动态平衡状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发生变化,正常的功能受损,这就是生态脆弱性。安沟社区属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脆弱性不仅取决于系统内自然要素变动的强度与频率以及相应的敏感性和可承受程度,同时也受系统中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区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基质脆弱性。该区属以黄土为基质的环境单元,在流水作用下,极易产生土壤侵蚀,形成各种劣地景观,使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功能退化。
自然干扰脆弱性。自然干扰主要表现为暴雨,这是该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多发生在夏季,因其具有突发性和猛烈性,加之规划区内地形破碎、汇水面积小和土质特殊等因素,极易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滑坡等灾害。
人为干扰脆弱性。事实上,人为的扰动是不可避免的。人类要考虑居住择址的问题,首要选址靠近自然河流、沟谷廊道,以便于其能量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转移。其次,当沟谷廊道附近的土地不足以支撑社区居民生活的必要空间需求时,塬面斑块的存在,便成了第二选址。随着社区居民发展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间的交换与转移变得更加频繁与剧烈,自然廊道的功能渐显捉襟见肘,此时,人为创造的廊道——道路系统便随之产生。道路系统廊道的出现,一方面增强了斑块之间的定向交流,另一方面却也成为自然斑块与基质交流的障碍与屏障,例如,硬化道路的出现,阻挡和减少了如蚯蚓等小型动物的空间迁移。社区居民必须考虑其生产的发展,进而产生生产性扰动下的农田斑块。农田斑块之所以靠近生活性斑块,是出于耕作便利性的要求。但生产性斑块在生活性斑块的基础上,进一步挤占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栖息空间,并由此形成了具有空间异性的现状景观格局。而社区化之后,景观格局中的自然要素和人为要素将产生一定的分离。此过程可以总结为:生活性斑块、生产性斑块和道路廊道系统,在自然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一方面加剧了自然景观格局的演化与变迁,其结果是产生了具有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但同时,也威胁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统筹规划;措施
一、农村居民点统筹用地的特点
1、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2、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3、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二、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5、农民住房安置的问题。
在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住房安置措施。一是把农民统一安置到建好的居民区,根据城镇用地标准以及原先宅基地房屋情况,给予每户面积不等的住房一套。二是对原先农民宅基地房屋进行评估,发放补偿费用,由农民自己在政府划定的区域建房。给予农民补偿款的方法可能导致农民建不到房。原因有二,一是农民获得的补偿款不足以到市场上买房或者自己建房;二是由于农民储蓄较少,而用钱的地方较多,所以容易导致农民把补偿款挪做它用,最终则无钱建房。
6、责任田再分配的问题。
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后,农民迁移到中心村或城镇,这就涉及责任田的再分配的问题。对于居所到田地距离较远的农民则面临交通成本的问题,这些费用由谁承担则是问题之一。有些地方把整理出的田地由政府统一经营,成立农业生态园区。园区管委会每年向农民交纳租金或一次性付给农民集体补偿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农民的利益则是问题之二。
7、耕地复垦数量、质量的问题。
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整理的数量以外,还需特别注重整理为耕地后,耕地质量的高低。过去,在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就因为只注重耕地的数量而没有过多强调复垦后耕地的质量,而造成了“占好地、补劣地”现象时有发生,给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带来了一些影响。所以,现阶段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整理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做好与建设用地指标挂钩的工作。
三、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模式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则要求,以中心村、生态村整治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引导,稳步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从农村实际出发,采取以下模式和方法进行整理。
1、规划调整型
对于城镇建设发展或有关项目的建设以及城镇规划区范围所涉及的村庄,应与城镇的发展布局和建设项目的安排密切衔接,相互协调,结合规划布局的要求对村庄建设用地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安置或改造。
2、集中合并型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发展条件好、限制条件少的村庄,规划长期保留同时接纳其他搬迁村庄;或多个行政村已经自然地聚集成更大规模的聚落;或人口规模不大,但交通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的村庄,鼓励并引导其他村庄的迁入,增强人口在此类村庄的集聚。
3、保留改善型
对于村庄自身发展条件较好,但由于城市发展整体利益的需求对其发展进行限制的村庄;或村庄自身发展条件一般,但由于村庄人口较多或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能迁入到其他村庄中去的村庄,进行改善居住环境,完善配套为主的整治工作。
4、搬迁撤并型
对于现状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条件较差,现有人口规模过小的村庄,原则上予以适当,逐步引导人口向其他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相对较齐全、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或其他村庄转移;对位于矿产品储藏区或者踩空区等禁止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进行搬迁撤并;对受水利工程、地质灾害或其他自然灾害影响严重,位于限制建设区内的村庄,逐步缩减用地规模,逐步进行搬迁撤并。通过合理布局新农村居民点,进行村庄整治和退宅还耕,使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迁并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和耕地保护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紧密结合,农村居民点的退宅还耕与农田的整理复垦紧密结合,高效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四、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的主要措施
1、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农村居民点统筹规划要充分尊重土地所有者的权益,不得侵犯农民的产权。其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居民点统筹规划的重大意义,并保证整理项目的透明和公开,随时接受农民的监督。第三,在整理过程中,要给予农民实惠,注重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并保证农民生活质量不降低,对于整理过程中对农民造成的损失要给予公平的补偿。
2、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置换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
城镇建设用地置换指标要做到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应建立并完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完善耕地质量评价系统,合理运作、科学评价,做到建设用地指标与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双挂钩”。地方政府应该对复垦后的质量进行评估,对于高于平均水平或复垦耕地质量很高的,可以给予奖励或赋予“质量系数”,即置换比复垦面积更大的建设用地使用指标。
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 建设管理
1. 农村电网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1.1 缺乏对农网的整体规划,造成农网结构不合理。由于资金不足,无法统一规划建设。当负荷增长时,往往就近拉一条线,临时应付;对于过载线路或台区,简单化地加大导线截面或增大配电变压器容量,造成网络结构混乱,资金使用不合理,给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隐患。
1.2 10kV 过载线路多,供电半径长
1.3 现有农村配电网为辐射型供电接线模式,基本未能满足“N-1”原则。随着各镇负荷密度越来越高,用电负荷将猛增,使原有线路的供电压力增大,降低了线路供电可靠性。
1.4 农网低压网络薄弱,普遍存在装备陈旧,线路供电半径长、导线截面小,绝缘水平低,无功补偿严重不足,配电变压器容量不足等问题。
2. 农网规划的要点
2.1 规划区域和规划内容
新农村电网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镇区规划和自然村的规划。本省经济发展较快,所以对镇区的规划可以采用一般城网规划的办法,对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可以采用新区的规划办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10kV和35kV电源点和10kV电网规划。自然村的规划比较复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规划区域。规模较大的自然村可以单独规划,也可以根据10kV电力线路分布情况对规模较小的自然村进行合并,统筹规划,以保证规划的合理性。规划内容中应侧重于10kV和220V电网。自然村中110kV和35kV的电力需求可结合上级电网统一考虑。
不同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规划区域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区域确定不同的负荷预测方法。分类可依据人口规模、人均收入以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划分。
2.2 负荷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1)推荐采用分类预测方法。可根据农民生活、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乡镇企业、旅游业、公共事业等进行分类。总负荷根据各分类负荷累加并考虑一定同时率来得到。一般来说规划区域越小,负荷同时率越高,但具体到自然村这个层次,分类负荷间的同时率可能会较低, 应结合实际情况给予考虑。选择负荷预测方法时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阶段的确认可以根据国民经济情况的发展并结合当地政府所制定的规划来确定,不同的阶段最好采用不同的预测办法。
(2)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注意数据横向比较的重点。在农民收入不太高的情况下,电力需求会和农民人均收入等个体指标有很高的关联度;当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电力需求会和规划区内全社会一些整体的经济指标的关联度更高。
(3)对农民生活用电估算时,要注意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同时可用与其它地区对比分析的方法得出较合理的预测结果。
(4)要注意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情况以及由此对农民生活用电所产生的影响。要特别关注优势产业、公共设施和人畜饮水工程的电力负荷需求。
2.3 规划原则的制定
要特别注意规划原则和规划区域的相适应性,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原则。下面列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原则。
(1)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应纳入各乡镇建设与改造的总体规划,成为各乡镇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应与当地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统一安排供电设施用地。
(2)电网网络接线力求简化、规范,主干网架要清晰可靠、有适应性、有利于电网的发展,新建的主干线、环网柜的土建应按规划要求设计,土建工程一次建成,电气设备分步建设。
(3) 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但应通过试点,逐步慎重推广,确保中低压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器材及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或部颁技术标准的优质、节能、安全可靠的产品,优先使用免维修的产品。
(4) 重点区域可实施10kV线路的环网化与绝缘化,其他区域可以根据条件先易后难,逐步推进10kV线路的环网化,提高供电可靠性。
(5) 为提高主干线路的利用率, 应积极发展10kV公用线路,严格限制专线建设,10kV专线应严格限于安装容量较大的用户及对安全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户。
3. 设备选型
3.1 线路选型要求
中低压配电网应有较大的适应性, 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按长期规划一次选定。导线正常运行宜以经济电流运行, 事故或检修时宜控制在导线发热的安全电流内运行。中低压电网的导线规格不宜过多。改造或新建架空线路一般仍可采用裸导线。下列情况宜采用架空绝缘导线:树线矛盾突出、导线离建筑物水平距离或垂直距离难于保证安全运行的线路,宜采用架空普通绝缘线。应根据电网需要和经济能力,从严控制电缆线路使用。
农村中压配电网架空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185mm2~240mm2。农村低压配电网主干线导线截面宜选用铝芯70~95mm2,零线应与相线等截面,并多点重复接地。为进一步缩小线路施工、检修及事故停电范围, 每条10kV线路宜设置若干分段开关,将线路分为3、4段。低压120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地区,95mm2导线主要用于城镇和农村负荷密度较高地区,70mm2导线主要用于农村地区。
3.2 变压器选用原则及规划
为了减少低压线路的损耗,配电变压器宜采用“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其容量选择以现有负荷为基础,适当留有裕度。农村配电变压器宜选用杆架式和室内式2种形式。特殊地区因受场所限制无法建设配电室的,可选用杆架式;容量在315kVA以上宜选用室内式。农村综合变以自然村为主进行布点,1台农村综合变的供电范围以40~50户为宜, 当一个自然村大于50户时应考虑增加布点,近期宜采用小容量、多布点原则,便于中远期扩容。
农村自然村分散性较大,个别区域户数较少且供电半径和电压质量难以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单独布点,可选用50、80kVA小容量变压器。
4. 对电网安全建设的建议
(1)增加220kV及110kV变电站布点,为下级电网发展建立坚强的基础。
(2)避免变电容量重复建设,减少变压层次。应充分发挥220kV变电站的35kV容量,向35kV用户专变和现有的靠近220kV变电站的35kV系统变直供;对35kV用户专变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10km, 负荷一般不超过20MW;对35kV系统变供电半径一般不超过8km,负荷一般不超过30MW。
(3)在充分发挥现有的35kV电网作用的同时,控制35kV电网的发展, 不进行新的35kV公用变布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负荷的增长,部分35kV变电站就地或易地升压改建成110kV变电站。
(4)降低线路损耗。实践证明,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的线损,都将产生巨大的经济利润。
(5)在电网建设项目中,政府应推出减免有关费用政策。
5农网规划建设展望
农网改造中,特别要注重农网的规划,认真思考如何管理好、运营好、规划好农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网改造成果,逐步完善农网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差异化;规划;建设
1997年以来一、二期农网建设和“十二五”期间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实施,农村配电网整体状况供电能力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但随着设备老化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快速变化,当前全省县域农村配电网设备状况参差不齐、改造分布不均、整体依然薄弱的问题依旧突出。在此背景下,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如何做到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实现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1 县域农村配电网建设现状
1.1 网架结构薄弱
全省县域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在1千伏安左右,加之县域城区与农村户均配变容量分布严重不均,整体供电能力不足。10千伏主干线路导线截面和分支线路导线截面仍然偏小,加之县域农村10千伏网架结构以辐射为主,线路互联率和手拉手比率低,由于供电半径大、长距离“拉手”,造成部分线路联络带负荷能力低。
1.2 建设改造统筹不够
中低压电网存在重复改造现象,相关中低压项目之间统筹兼顾不够。一是10千伏线路存在分段重复改造现象;二是配变存在重复增容改造现象;三是同一个小的供电区域(一个行政村)相邻台区建设改造配合不够,缺乏统筹考虑;四是各类农网项目投入仍需加强统筹衔接,特别是台区建设改造与表箱、表计改造,存在不同步现象。
1.3 规划建设模式存在分歧
目前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主要按照“整村推进”为主、兼顾解决“突出台区问题”为辅的思路开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又有不同做法。模式一以行政村为单位,先高压后低压。模式二以行政村为单位,高低压同步实施。模式三对行政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行政村分别采取“先高压后低压”和“高低压同步”两种不同的规划建设模式。这种“整村推进”建设改造模式不统一、认识存在分歧,不利于农村配电网统筹协调发展。
2 问题分析及建议
2.1 对行政村进行合理分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新农村建设,县域农村呈现出分化发展的趋势。目前普遍认可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趋势,顺应农村空间格局变化,将行政村进行合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村庄采取差异化模式进行配电网建设改造的规划发展思路,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城中村、城郊村以及产业集聚区内村庄,经济高度发达,人口高度聚集。
第二类:新农村试点村,村庄规划完善、村庄建设整齐划一;经济发达村庄,村庄内基础设施完善、村庄内通组道路普遍硬化;传统历史文化、乡村旅游业发达村庄,以及迁建、移民等形成的新增居住点等,村庄内人口相对稳定。
第三类:经济落后村庄,基础设施差,人口逐步下降,部分村民常年出远门打工、仅春节期间回家1-2周。
第四类:黄河滩区、深山区、煤炭塌陷区等不具备发展条件、不适合居住的村庄,村民居住分散、人口下降明显。
2.2 不同类别行政村采取差异化建设改造思路
通过调研,初步考虑对不同类别行政村分别建档立卡,采取差异化的规划建设思路,一次建设到位要满足一个五年规划期的发展需要,切实减少建设改造次数,避免短期内重复建设。
第一种是提高建设标准,按照城市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高低压同步实施、一次建设到位。同时考虑到此类村庄位于城市近郊(或产业集聚区)内,须紧密跟踪此类村庄的地方政府开发进度,在政府拆迁改造之前慎重安排项目,随着政府拆迁一次建设改造到位。
第二种是标本兼治。低压线路随台区建设同步实施改造、一次建设到位,全面提升村庄高低压供电能力、提升供电质量,彻底消除供电瓶颈;村庄的表箱、智能电表、高低压用电信息采集和无功补偿配置一次到位,实现村庄用电管理信息化。
第三种是治标为主。重点增加台区布点和提高户均配变容量,切分低压供电半径、减轻低压供电压力,低压线路原则不做改造。消除台区过负荷和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引起的“低电压”等影响居民用电问题,确保此类村庄“用上电”。
第四种是保障基本供电。原则上不再投入电网建设改造,当群众基本生活生产用电不能满足时,重点利用其他地区“梯级轮换”后的配变进行增容改造。
2.3 有限资金有效投入
受投资能力约束,考虑农村居民生活台区利用率低,同时高峰负荷时段农村供电矛盾突出、问题多、急需快速提升供电能力,对投资需求最大的第二类行政村规划建改原则进一步优化。对第二类行政村中用电量大、利用率高的行政村,新农村示范村,以及迁建、移民安置点等新出现的增量配网建设需求,按照高低压同步的原则实施建设改造,一次性解决“用好电”问题,其他第二类村庄整村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建设,先将高压台区建设到位、解决“用电难”问题,再逐步实施低压改造、解决“用好电”问题。
2.4 统一技术标准
鉴于村庄内线路走廊、台区布点日趋紧张,为切实减少建设改造次数,并为远期电网建设预留条件。建设改造台区布点要基本满足长远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后期布点的困难和增容需要;配变容量可以逐步到位,一次建设改造配变容量配置应满足5年规划期供电需要;同时,鉴于农村村庄内低压线路走廊的唯一性,后续只能改造增容,本次低压线路建设要满足长远(20年以上)发展需要。
3 结束语
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随着城镇化和新农村发展,对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采用差异化的规划建设改造思路,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对数量最多、投资需求最大的行政村,采用户均用电量指标进一步细分,统一技术标准,并优化其建设改造原则,能够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效益,确保电网供电能力满足长远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威.农村电网规划相关问题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41:20.
[2]张云.农村电网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吉林农业,2013,08:14.
[3]燕京华,杨建华.县域农村电网规划与改造优化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委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学术年会[C].2010.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5-0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5] 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 .
关键词:农村 规划建设 原则 路径
一、农村的规划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1、布局散小,建设无序。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住宅建设很快,但农村现有的规划缺乏系统性与远景规划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对农村建设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因此导致许多村庄建设无序、建设凌乱的现象,村庄布局经常出现“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严重影响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
2、基础设施匮乏,居住环境差。由于缺乏给水、排污、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许多村庄普遍存在路面不硬、污水乱排等现象。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既影响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也阻碍农村规划建设的科学发展。
3、住房功能落后,浪费严重。“娶媳妇、建新房”是农民的两件大事。但现在针对当地农村的建筑研究太少,许多图纸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少地方依然沿用五六十年代的房屋格局,功能明显不合理。由于缺乏正确合理的引导,不少农民的建房观念还比较落后。一般的农户待孩子长大要成亲就得建新房,这样一轮轮地拆建,浪费大量农田,增加了经济负担。
二、农村的规划建设现存主要问题的成因分析
1、是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投资主体。基础设施是农村建设最头疼的事,城市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投入来解决,而对众多经济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靠村集体、农民自身力量很难解决。
2、是缺乏对农村建设有研究的设计人员,由于农村规划设计投入大、报酬低,现在专门的设计人员越来越少。农村规划建设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农村规划建设的总体质量与水平。
3、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不连续性。农村经济建设方针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这在某种程度上农村规划建设的统筹发展与科学规划。特别是在当前环境下,农村征地拆迁在某些地区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热点,科学统筹农村规划建设不得不让位与经济建设时常发生。
三、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要求
1、坚持生态优先、和谐发展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长远发展的态势,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整体进步同步。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水资源和农田生产能力核定全村承载量和人口居住量。农村规划建设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1]P52,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要在规划建设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持统筹兼顾、远近结合原则。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融入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观念,要通过对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农村建设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农村建设规划需要体现全面性、完整性。农村建设它既有物质层面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又有精神文明方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有政治文明范畴的(管理民主),而且这三个方面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村庄建设规划的重点,应该放在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农村规划“应当涵盖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兼顾农村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全面综合发展”[2]P76。
3、尊重民意、稳步推进原则。在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建设者,也是管理者。让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中来农民群众最关心规划可行性和项目研究,并引入群众参与机制,全面真实的反映农民群众意愿,根据农民的需求,科学地制定规划,选择发展项目引导农民参与监督管理,地防止和杜绝资源的流失和浪费,使农村规划建设尊重“民意”、符合“民意”。
4、是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因地制宜就是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村情来发展创新。脱离村情的农村建设是不可取的。与之相反的是上级整齐划一的要求。譬如在山区县农村,随着山村居民自然流向经济发展环境好的区域,同时“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政策引导农民开辟新的产业之路,高山、低山、资源汇集地区与资源相对贫泛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规划及发展思路就应该是不同的。农村村庄得以维持的基本自然资源直接来自于它周边的区域,在乡村规划建设中必须加以保护。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区别在于,应该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那种共生共存的关系。
5、是协调有序的原则。所谓协调有序是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相互关联。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整体推进。与之相反的是强调一点,不计其余。如有的地方,一提新农村建设就想到村庄建设,用大城市观来美化村庄。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庭院经济还占很大份额,农民就业渠道还很不稳定和狭窄,农村村庄如果用城市标准来衡量是不现实的。新农村建设也必须有序,要有规划,不管是土地也好,饮用水也好,道路交通也好,往往在规划后的村庄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农民所要求的。农村规划建设的系统性就要求我们,建设要扎实,发展要充实,力求实现规划建设反映农民物质和精神的完满结合。
6、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谓持续发展是指新农村建设必须保持长远发展的态势,与现代化建设同步,与社会整体进步同步。与之相反的是一种不计后果的发展,破坏生态,粗放式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必须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过去在农村发展中,提出靠资源发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破坏生态,降低资源利用率。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确立发展目标,其次要依靠科学,有资源要合理开发利用,要思考农村的长远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来农村规划建设,科学、全棉地改变农村建设面貌。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在考虑城乡协调发展的同时,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农村规划建设的路径选择
1、推进农村规划有序建设。农村规划建设要加快完善村镇规划体系,统筹农村空间布局,积极开展规划编制,明确村庄发展规模、整治重点、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制定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措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村规划建设不仅受到村庄周边地形地貌的影响,还受到区域内重大项目建设、现有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只有将农村规划建设置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中统筹规划,才能统筹协调村庄与周围区域的关系。农村规划应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当地自身发展的需要,从地域资源经济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区域的生态和经济系统效益,通过科学设计,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实施方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村庄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协调发展。
2、提高农村建设的整体品位。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应以整体水平、品位的提升为目标,力求符合农村实际,突出经济、美观、实用、环保、节能、安全的特点,体现各地不同山水特色、生态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要通过优秀建筑设计和施工图集的广泛推进,为农村建设提供质美安全的规范文本,有效提升了农村建房的品位和质量。“新农村景观建设和规划不仅需要结合当地特征创造优美的景观,还要注重环保,使生态系统能持续、良好、稳定地发展”[3]P108。
3、探索新型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较为单一,要通过调查研究,大胆创新,结合城建规划的行政管理体制,创建农村规划管理与村民自治及农村建筑行业行业自律、自我监管向结合的新型管理机制。基层组织、乡村建筑行业、农户是农村规划建设的主体性因素。要统一管理的范畴,使基层组织、乡村建筑行业、农户主动接受参与管理,特别是要让农民建房的基层建设者纳入直接管理,扩大管理层面,提高了管理效率。通过农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建设,减少了村镇建设中存在的随意压价、违法建房、违规施工等现象,从源头上抓品位、抓质量、抓安全,综合提高村镇建设工程的水平和层次。
4、加大农村建设服务指导。农村规划建设要根据农村的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特点,主动整治、积极帮扶,加大指导。农村规划建设要通过开展村镇规划方案下乡展示,广泛征求规划意见,并在一些集镇设立固定规划展板宣传规划,引导农民改变农村传统的住宅建设观念,提高规划意识。同时围绕农民迁建、下乡脱贫、移民安置、灾民安置等农民新村建设,及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通过教育、引导和示范,加强了村镇工程的勘察设计、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服务和管理。实际工作中要发挥示范村、整治村编制规划的整治及示范作用,做好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与规划设计,积极开展法规、规划下乡宣传活动。
5、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多渠道、多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创新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村规划建设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并有条件实现的事情做起,立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眼长远、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突出重点、逐项推进。坚持依靠农民、多方支持原则,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6、规范农村农民建设行为。首先,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因地制宜,精心编制农村村庄规划。村庄体系规划很大程度在于村庄布点规划,要明确哪些村要作为中心村,统筹安排区域道路网络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共享。农村村庄规划,不能简单看做是农居点的规划和老村庄的改造,使它既能反映乡村的特色,又要适应区域的产业结构。其次,农村规划要根据农村自然分布状况,既尊重农户住房习惯,又方便耕作,因地制宜设计建筑风格,做好农村住房个性设计,规范农民的建房行为,根据村庄和农户家庭状况确定造房类型,使农户建房有选择、有规划,改变他们住宅拆了建、建了拆的观念。
农村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规划的龙头地位也越发凸显” [4]P38农村规划建设的原则与路径实质就是正确处理农村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等关系,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和综合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李铜山.陈明星.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的理性思考[J] .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 (2)